一部电影是一些工人下井之后破水了一群人被困在那里他们的师傅叫他们吃煤省政府花了25天才被救出?

煤矿先进个人事迹(精选19篇)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  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也是职工的最大福利。有人会说:“安全生产是矿上队里第一线的事情。机关事务中心是后勤单位,尤其是七楼(公司办公楼),哪里会有什么不安全隐患!”其实不然,七楼是公司的司令部,是公司领导办公、开会、接待宾客、商洽要事的重要场所。工作就是在平凡简单的工作中求细致,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下面讲一讲上岗的故事。  20xx年6月14日,接到通知,次日上午9:00公司接待德国来宾。这是一次重要会议,对大家的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在会议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中,依次检查了电源开关、照明线路、机器设备等。在检查过程中她发现照明线路、电源开关工作正常,但机器设备中的一组话筒没有响应。发现这一问题她及时报告组长,通过查找原因,发现线路老化不能正常使用。经过修理,话筒没出故障,最后顺利完成了接待任务,这次的接待工作受到了领导同志的好评。设想如果在会前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小小的安全隐患,将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能会影响美好形象呢?  如果说在会议接待中出现的隐患还属于硬件问题的话,那么服务人员的态度、行为问题就属于软件问题,更需给予关注。  五一长假很快就要到了,全组人员都忙着清理卫生,高处的墙壁、玻璃成为重点。每层的服务人员都在高空作业时佩戴安全带,并保证两人合作。但发现有一位职工一个同志精神不振,踩着一张摇摇欲坠的桌子艰难的擦拭着高处的玻璃。立刻上前制止:“这样太危险了,没系安全带又没有人招呼,你在高处不留心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的。”她从高处下来,被话吓了一跳。“人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今天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了?”语重心长地问她。她虚心接受了我的批评并及时改正,她的个人安全得到了保障。事后她对我说:“哎!那次孩子考试没考好,马上就要中考了,我正发愁呢!家人又打电话说我妈病了,我的心里就只想着这些了,也没注意太多。幸好你当时提醒我,要不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万一有个什么好歹,那可怎么办呀!”当她这样讲的时候,眼中有泪花闪动。  在七楼的小故事其实也不少,下面只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事例。在打开水时,会检查暖瓶底座有无松动,以防止脱落造成烫伤;在会议结束后我会及时检查电源开关、照明灯具、机器设备、空调等是否关闭,以防止线路老化或不能正常使用;在清理卫生时,她会时刻提醒服务人员一定要着工装、穿平底鞋,以防脚趾扭伤;下雨下雪她也会提醒在楼梯上铺防滑垫;水房工作的人员她会提示她们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以防漏电;她还通过“每周小组自检自查”、“班前会”、“每周一题”等形式向大家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常常检查配电柜有无警示标志、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能否正常使用等。  这就是上岗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不容忽视。只有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工作中的“三违”才能使每个人都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煤矿四优共产党员事迹材料清风颂―煤矿廉洁文化建设纪实煤矿机电工区女工协管员事迹材料煤矿劳动模范李伏龙事迹材料煤矿共产党员事迹材料煤矿职工医院劳模劳模事迹材料煤矿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煤矿班组事迹材料煤矿采煤队跟班队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煤矿劳动模范运行队机电维修工先进事迹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2  成立六年来,他们由最初的“非正规军”蜕变成了神宁集团第一支拥有高技术的万米掘进先进队伍,成了名副其实的掘进“铁军”;  成立六年来,他们成为一支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至高位置,不断攀登安全生产高峰的先锋团队;  成立六年来,他们不断的创造着骄人的成绩:实现安全生产2200多天,安全掘进进尺达到61200米,未出现一起轻伤以上事故,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保持100%;同时创造了单支单掘、大密度支护月度进尺520米,在全国同等条件掘进水平中跃入前茅;首创使用“电耙子”方法,节省电费及保养维护费用60万余元,节约计时工资50万余元;利用锚杆机代替综掘机液压系统节省资金46万元;每年材料使用及修旧利废和技术革新等项目节约资金280万余元。  成立六年来,这个只有45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6岁的年轻班组,却以科学的管理和过硬的素质赢得诸多荣誉:20xx年12月荣获回族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xx~20xx年连续获得神华神宁两级集团公司、枣泉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班组;成立六年来,几乎月月都被矿评为“五型班组”和“文明集体”等荣誉称号。  成立六年来,这一群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在毛乌素沙漠八百米深处,不断自我加压,坚持以“争当开路先锋”、“保持矿井主力掘进队”的士气,使生产始终保持高效推进――他们就是神华X煤业集团公司枣泉煤矿综掘队检修班。  打铁先要自身硬勤学苦练闪金光  x20xx年从部队复员后走进枣泉煤矿,被分配到综掘队检修班干设备检修工作。刚到检修班时他什么都不懂,带领他的师傅是一个年......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3  X是新矿的一名,从XX年到新矿以来,他已经走过X个年头。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煤矿行业。多年来,他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单位当成了自己的家。他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晚,能自已完成的工作从不推给别人。“安全就是煤矿的灵魂”、“矿工的安全就是我的牵挂”,经常这样说。  的确,尽管参加工作已经XX年,他依然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着职责。有的人劝他说,凡事不要太劳累,安排安排就行了,不要亲自去干了,身体重要啊。可却说:“干安全管理工作和干别的不一样,自己去做,更觉得塌实;我的身体重要,矿工兄弟们的安全也重要啊。”在他的心里,矿工的安全胜于一切,新矿就像是她自己的家。  记得有一次,在下矿检查时发现一名矿工精神萎靡不振,多次误操作。他立即责令这名矿工出井,并列为安全不放心人进入学习班学习。  出井后,这名矿工心中不服,扬言要报复,并到他家里去论理、闹事。他就耐心地对其讲述疲劳上岗的危害性:如果因一时的疏忽麻痹出现了恶性事故,给矿井造成损失不算,对年迈的父母来说,意味着白发人要送黑发人;对家庭来说,就可能意味着妻离子散……经过将尽两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这名矿工最终在他耐心的帮教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觉接受了处罚。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总是说,“我的工作就是让一线矿工搞好安全生产,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只要我多跑跑腿,磨磨嘴,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就能换来矿工兄弟的安全和健康,就可能让他们拥有团圆幸福的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工作至今,经常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虽然少了与亲友相聚的快乐,但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和尊重,面对领导的赞誉,同志们的信赖,他说:“我只是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个新矿人应该做的事,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也给了我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我要在这块天地里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此回报领导的信任和组织的关怀。”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他的工作没有出奇的地方,没有经历金戈铁马般的惊心动魄,没有经历驰骋沙场的轰轰烈烈,但是我想说,即便是默默无闻,他也仍然无怨无悔。因为他选择了新矿,纵然风雨兼程,也会坚定信念,一如既往!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4  人常说“劳动光荣,工人伟大”。在**煤矿深深的井巷、机器轰鸣的井下采掘工作面,一群群涂着煤灰黑脸的汉子,正把青春和光热在井巷深处奉献,他们之中既有煤矿子弟,还有一个个农民的后代,为了开采光明奉献社会,共同从事着的蜜蜂般辛勤的劳动,创造着财富,展示着劳动的伟大和光荣。  ,一名农民的儿子,**年来到**煤矿,成为了一名从事井下掘进工作的农民合同工,把热爱煤矿事业当做成就自己人生梦想的平台,作为一名农民合同工,精心干好繁重的掘进工作,他从一名普通的掘进工干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逐步成长为掘进四队一名生产骨干,还担任了矿掘进四队生产一班班长,把一个普通班组打造成为了先进班组和明星班组,成就了一个农民工在劳动创造中奉献社会的人生梦想。  劳动创造美,劳动展示价值。在总回延伸巷综掘工作中,由于是岩巷掘进,加上巷道高度高、断面大,给掘进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一个班生产掘进下来,腰酸背疼十分疲劳。面对困难,发挥了一名班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他积极打好临时支护,严格支护质量,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并时常提醒工友时刻注意安全,必须按章作业,规范操作。同时,他认真检查掘进工作每一环节,查不安全隐患,时常指挥生产作业先按施工流程进行,“四位一体”先到位,班中作业“三三整理”,保证了岩巷掘进工作在安全、任务、质量上实现了“三好”。**年4月,在打造2406回顺精品巷道作业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区队中很多工人承受不了艰苦的劳动强度,精神松懈打退堂鼓。在生产间隙,他唱起了陕南花鼓为工友们鼓劲打气,“干好煤矿并不难,又不是扎花绣牡丹。”在他的乐观精神鼓动下,全班职工斗志昂扬、团结一致、苦战不息,带动全队职工的奋战热情,在他的带动下,全队提前5天圆满完成矿下达的生产掘进任务,实现了安全生产。他被授予矿业公司劳动模范,也荣获了矿“十佳班组长”、“明星班组长”、优秀群监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所在班组荣获陕煤化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称号。  劳动之美无处不在,梦想成真不是高不可攀,在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展示劳动的价值,实现人生目标。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5  修护区五队副队长是一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长期从事井下掘进、巷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几年来,他规范管理,严抓安全,珍爱生命,工作上挑大梁,攻艰中当先锋,为修护一区顺利完成各项巷修任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比金子还重要”  20xx年5月,因巷修工程维修需要,修护区新组建了修护五队,被任命为该队副队长,面对新建队伍人员素质低、巷修任务重等种种困难,T积极配合队领导出点子,想办法,在井下现场,手把手地教新工人如何使用巷修工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他尤其注重培养新工人的良好职业习惯,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他常对新工人们说:“我们来矿上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亲人们时刻牵挂着我们,家庭幸福系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下井干活就得讲安全,没有安全挣再多钱也是白搭!所以你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比金子还重要,干活前首先要敲帮问顶,设备和工器具的完好情况必须要检查,施工中不能手忙脚乱,要按程序干,按措施干,千万不能干冒险的活,不能图懒省事,否则后患无穷!”在他的言传身教和谆谆劝导下,修护五队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迅速提高,不少人逐渐从不懂头、不会干的新手成长为技术娴熟的操作能手。同时,该队的“三违”发生率也大大降低,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修护五队这支年轻的队伍迅速成长为一支令区领导刮目相看、足可倚重的巷修主力军。在去年11月西翼1#煤仓的修护加固工作中,面对煤仓两面仓壁出现大的冲击凹陷、施工难度高、危险性大的局面,该区领导经集体讨论,反复斟酌,还是不能决定由哪支队伍来承担这项艰巨任务,这时,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的主动站了出来,他说:“我队在施工东翼13-1 2#煤仓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职工安全行为比较规范,让我带五队的兄弟们上吧”。经区领导慎重研究同意后,他带领五队干群,克服重重困难,优化劳动组合,严把安全和质量关,全力以赴,艰苦奋战,仅用了4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珍爱生命从安全行为开始”  三年多来,坚持安全教育不放松,他切实抓好职工班前安全教育,认真把好安全第一关,每天的班前会他按照“六必讲”要求把每一项工作布置到位,做到提前预防,有效掌控。每次下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和职工的操作行为,发现有安全隐患,他及时组织职工进行整改处理,确保隐患排除才开工。发现职工操作不规范,他当即予以制止并严肃批评,甚至给予必要处罚。在一次喷浆施工中,喷浆软管堵塞了,现场工人不问三七二十一就用压风吹,由于软管没有固定好,在压风的作用下摆动幅度很大,极易造成伤人事故。巡查到现场后立即责令工人停下来,他找来一根木棒对喷浆软管逐段进行敲击,找出堵塞段,然后用工具拍打,软管很快处理通了。他严厉批评现场工人说:“你们这样处理,不仅不一定有大的效果,而且很不安全,喷浆软管没固定牢固会打人,压风和混凝土料喷出来也容易伤人,用压风吹一定要慎重。”今年元月,在该队对1210(3)切眼进行卧底施工中,由于顶板破碎、帮部松软、巷道压力特别大,安全威胁较大。反复告诫大家一定要注意顶板动向,不能离煤帮太近,防止片帮伤人,一定要将单体用铁丝带紧,以防倒柱伤人。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该队职工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地操作,严格按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施工,在20多天的施工时间里,该队未发生一起破皮伤,确保了安全生产。  “以珍爱生命为荣,以危害安全为耻,以自我管理为荣,以等靠依赖为耻……”时刻牢记着煤矿职工职业道德“八荣八耻”观,他严把安全,珍爱生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身边职工,大家聚精会神、一心一益呵护着修护一区这方安全的沃土。在新的征程中,我们相信,他会以高昂的斗志和崭新的姿态,勇当安全标兵,勇做安全先锋,让安全的沃土开出更多、更艳丽的生命之花。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6  我叫,年月份从事煤矿行业,近几年在公司和矿井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第一理念为中心,以发展和谐平安矿区为奋斗目标,我带领新阳煤业机电队全体干群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  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矿井下达的各项任务,打造了机电零事故的大好局面。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我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20多年来,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整日的忙碌在生产第一线,为我矿的顺利生产倾心奉献。  xx年6月份,我被调到,由于此矿停产2年,第一次下井使我感触到此矿条件太差,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当时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机电线职工针对机电运输系统进行技改达标,由于机电检修人员短缺,我坚持每天12小时工作制,与工人同上同下,饿了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经过2个多月的激战,先后完善了皮带、溜子运输设备的各种保护,设计制作并安装了小绞车"一坡三档"等安全装置,合理改造了井下供电系统。为我矿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搞好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一身作则、身先士卒、起好带头作用。xx年,矿井进行复工复产验收,井下4000多米风水管路因管径太细,按照规程标准需要更换,此时距复工复产验收还有20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有好多职工都认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我二话没说,先组织全体干群召开了动员大会,然后对工程进行有条序的排队,并且坚持每天亲自跟班,时时为职工们打气,虽然累的腰酸背疼,可是在施工期间我没有休过一天假直到工程结束,就这样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我们提前了4天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记得有一次改造副井底供风管路时,由于工作条件恶劣,井筒淋水大,天气寒冷,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在人员少的情况下,我亲自带队到施工地点,虽然穿有雨衣,但是雨水还是沿着袖口、脖子流遍全身,衣服湿透了,冻得直打寒颤,可是为了提前完成任务,我把这些置之度外,硬是作战10个多小时,最终艰巨的完成了任务。  "舍小家,顾大家"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不能因为家中的小事,而让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记得有一次我爱人身体不好,当时由于井下北大巷和变电所正在进行达标工程,没有及时回去看望,爱人经常抱怨,我就在电话里解释说:没有大家,那来的小家,大家的安全工作做不好,我怎么向手底下的一百多个小家交代啊!爱人听后对我的工作也是默默的支持……  团结互助,上下一心是搞好机电工作必不可少人为因素,因此身为队长的我,要时刻掌握职工们的情绪及心理素质,让职工们开开心心上班来,高高兴兴回家去;一次我队皮带司机,在开早班会时闷闷不乐,思想不集中,好像心中有什么心事似的,于是我把他单独叫到我的办公室,与他谈心,在谈心过程中才得知他父亲身体不好需要住院治疗,虽然问亲戚朋友们借了个遍,但是还差4000多元,听到这些后,我立即去银行给他取了5000元,交给了他,帮他度过了难关,随后还带上礼品去看望老先生,自此之后,这名职工放下了包袱,热情积极的拖入到了工作中。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正是我饱满的工作热情,执着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实现了机电队全年零事故、零伤亡、零三违的大好局面,始终使各项工作走到了最前列;但是我不会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矿井做出更多的贡献。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7  是**煤矿掘进一队队长,他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在煤矿在井下一干就是27年,在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新时期煤矿工人的勃勃生机和精神风貌,无怨无悔的把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煤炭事业。他个人先后被矿业公司(局)、矿树为劳动模范、安全生产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年授予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虚心好学,敢于争先。在区队安全生产管理中,他特别注重工作细节,狠抓安全生产中每个环节;经常听取职工意见,和老工人座谈,耐心倾听职工对区队安全生产管理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建立完善了《掘进一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岗位工种作业规程》、《精细化管理办法》,推进区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经常化。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安全意识得到不断提高。从2019年以来实现安全生产3477天。  率先垂范,彰显劳动本色。在日常工作中,他以狠抓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入手,注重工作协调,再忙再累始终坚持主持召开安全分析会,对井下、地面的每项工作完成情况、生产条件详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多年来,始终如一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影响着班子的每个成员,带出了一支团结、奋进,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2019年回采工作面高抽巷排放瓦斯,在人员少、任务重,施工条件差的情况下,他带班下井同工人一道克坚攻难。既是放炮员,又是施工员,忙前忙后,不叫苦叫累。**年井下综采面出现冒水,矿安排掘进一队担当此重任,他接到任务立即组织队干研究制定工作面水患的安全措施和治理方案,在处理综采工作面水患中,身先士卒,在空间狭小,积水深,淤泥厚的巷道中不停的仔细查看,同班子成员研究安全施工排水方案,现场指挥排水,与工人同上同下,由于劳累过度和恶劣的环境,他的胃病发作,疼痛难忍,同事们都劝他立即上井休息治疗,他硬是坚持和干部职工战斗在排水一线,在5个月的排水工作中,他排除不安全隐患35次,使工作面水患得到有效控制治理。  2019年在井下扩大区火药库施工中,按照安全措施组织施工,他天天跟班在现场指挥生产,根据施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制定出更严格的验收制度来促进工程质量,在抓质量促进度的同时,严把安全生产关,提前10天完成了扩大区火药库改造工程。**年溜煤眼改造工程,在安全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他现场监督检查,对所有不安全隐患都要亲自监督整改,要求职工严格执行  “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确保溜煤眼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强化区队管理,坚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建设本质安全型区队为主题,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年至今职工合理化建议646条,采纳234条;开展  “小革小改”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132万多元;节约资金131.5万元。职工工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以上。开展职工安全技能学习368人次,职工全员培训率达100%,上岗持证率100%。坚持“四位一体”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积极开展安全隐患“自纠自查”和“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对职工“三大规程”和有关安全技术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开展“三学”教育,推进区队管理工作创新。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把“四学一查”和“四同时”工作要求贯穿到整个安全管理中,围绕“十个一”活动,根据每个工种的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安全规程,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必知必会、事故防范、控制、自救、逃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开展“班前预想与准备、班中控制、班后安全自我评价”活动,对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规范作业行为,预防、控制、减少事故发生。  执着的追求和献身煤炭事业的精神,挺起矿山坚实的脊梁,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8  现任焦煤股份有限公司林盛煤矿保卫科科长、武装部长、综治办主任等职务,中国共产党党员。多年来,在上级公安部门指导下,在矿党政领导下,他履职尽责,果断指挥,带领矿综治部门和保卫人员,以全面维护企业平安、和谐为总体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安保工作任务,为矿区和谐稳定,保一方平安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xx煤矿被作为省重点安保单位,在面对挑战和压力,他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度责任感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地组织全员学习安保知识和法律培训学习,增强防范能力和法制意识,为矿区综合治理合治安保卫工作的健康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治安保卫工作中,他组织矿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保卫人员抓稳定、促防范、严打击,并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完善了爆炸物品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经常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井下工作面,从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不放过任何问题隐患,逐项检查、落实、整改。同时还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涉爆人员进行排查,确保了我矿爆炸物品的绝对安全。在维稳工作中,他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对全矿职工进行重点人员的排查和建档工作,指挥布控恶意煽动上访人员,并安排保卫人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不稳定信息来源,做好矛盾的调解、疏导工作。他重视全员的法制教育和责任心教育,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在重大节日期间安排保卫干部及时深入到基层单位、班组,对职工开展法制教育,结合实际案例,以案说法,教育职工遵章守纪,确保了我矿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影响的群众上访事件、越级进京上访事件。在打击违法犯罪斗争中,他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工作,做到身先士卒,不怕辛苦,不徇私情,组织相关人员对矿区进行多次清查,对重点部位及易发案现场合理安排人员进行蹲坑守控。他坚持秉公办案,依法按章办事,不为违法犯罪分子说情开脱,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全矿干部、员工作出了优秀的榜样。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9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生产第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32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采煤战线上一干就是32年。他,就是煤矿二采区225采煤队工人,  在集团公司煤海先锋评比活动中荣获提名奖。  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  现年52岁的,是一名普通采煤工,黑黑的脸膛映衬出他憨厚朴实的性格,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他矿山的传奇。1977年,20岁的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由二采区的两位工网作10多年,曾多次荣获矿生产先进者的老师傅带到井下场子面,成为新一矿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回到家里,他闷闷不乐,对父亲说不想干了,这个工作太累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可不能怕吃苦。我当年工作的时候,哪有什么机械化啊,采煤全凭的是手啊。再说你看你的两位师傅,他们不也是和你一样干活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理解父亲话语里的含义。  凭着他不服输的性格,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他以两位师傅为榜样,用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终于成为采煤队的生产骨干。  xx年是原新一矿举步维艰的一年,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总量规模不足,经营形势严峻,简单再生产难以维系,工人原本不高的工资还常期拖欠,一年中仅能开几个月的工资,职工情绪都很低落,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到地方小井上班去了,可却依然坚守在井下工作岗位上。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现在矿上都开不出工资了,你的采煤技术这么好,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个小井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赶紧走吧。他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不领情,对朋友说:两位师傅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我不能辜负区上和师傅们对我的教育;矿上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总有一天新一矿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只想着挣钱多,小井的安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怎么办。朋友认为他不知好歹,被他的一席话气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下小井的事。  视工友如亲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明白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他常说:井下工作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防事故如防敌人,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32年来,他时刻把安全二字铭记在心,在工作面采煤、打顶、架棚、移溜子、每一道工序都坚持按章操作、按标准作业,从而避免了图省力、图省事而违章作业,从未发生过自伤和伤人事故。  井下工作环境相对危险,意外事故难以预测。然而在危急关头,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工友。32年里,他6次参加事故抢险工作,从死神手中抢救出3名工友的生命。在对别人施救的时候,即使冒再大的危险,他的信念从动摇,用他的话说,每个工友都是我的弟兄,我不能看着一个人掉队。xx年的一天,当班工人在回撤单体时出现大面积冒顶,在千钧一发之时,发现一名新采用的工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想也没想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新工人护在身下,当工友们把已被碎石砸昏,满脸鲜血的扒出来时,他还在紧紧护着身下的工友。在清点人数时,大家又发现少了一名工友,于是他二次返回冒顶区,发现昏迷了的工友刘佳文被碎石和液压支柱压着,下巴被卡在溜子刮板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冒顶还在继续,来不及多想,带头和大家一起挖碎石、挪支柱,手扒破了,胳膊被顶板掉落的碎石砸伤了也不吭一声,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伤者刘佳文顺利救出,而却因体力不支,再次昏倒了。  xx年在与同伴吴小峰采煤时,发现单体阀口处向外返液压油,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意识到这是推顶的前兆,还没来的及提示同伴,就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块近40平方米的石头落下,将吴小峰的腿砸在下面,看到这种状况,一面安慰吴小峰不要慌张,不要用劲向外拽被压住的腿,保持镇定;一面和其他工友找单体支在吴小峰被压腿处,将石块支起一道缝隙,一点一点把被压住的伤腿挪出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吴小峰只是腿骨骨折,修养一段时间就会好,不过医生说多亏送得及时,如果再晚送来半小时,他会因失血过多有生命危险。  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痴心不改  在矿上,是个人人称道的好工人,可是在女儿眼中,他却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的大女儿结婚时,正赶上腊月二十九,几次给他打电话恳求他:爸,平常再忙再累您不回来,我们都能理解,可结婚是女儿一辈子的`大事,您就回来给女儿操办一下吧。哽咽良久,愧疚地对女儿说:好孩子,不是爸爸不想回去,实在是赶上春节场子面人少脱不开身呀。谁叫你爸是一名煤矿工人,不能为自己的私事而影响正常生产呀。原谅爸爸,让你妈多给你置办些嫁妆,就算是爸爸给你的一点补偿吧。是啊。二十多年了,女儿已长大了,不说从小到大女儿得到过多少父爱,就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又享受过几天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呢。二女儿考学那年,也需要他像别人的爸爸一样陪在身边,给予鼓励。可是当时单位由于老师傅少,工作量大,架棚、移溜等工作少不了他。于是她对女儿说:你高考爸爸知道,可是单位的事情更重要,许多叔叔都在等着爸爸,爸爸不能陪你一起去考试了,但是,爸爸的心始终和你在一起,不要紧张,该怎么答还怎么答,我想你一定能发挥好,爸爸等着你的好消息。女儿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这是给予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  兄妹六个,只有他和三弟在鹤岗市工作,其余兄妹全在外地,因为他经常在单位加班加点,所以照顾父母的重任全落在了三弟身上,他只能抽出休息时间到父母那看一眼,为他们二老劈些??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值煤矿恢复生产的紧要时期,当他在井下接到爱人电话说父亲病危时,一向坚强的他泪如泉涌,一面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亲,一面是离不开自己的采场,权衡之下他含泪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父亲,等自己收工后马上回去。他强忍悲痛,跪在千尺井下,对着空旷的巷道大喊:爹,原谅你这不孝的儿吧。就这样他连父亲的最后一眼也没有看到。他把对父亲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谁叫咱是一名采煤工呢,只有多出煤、出好煤来报答父亲了。  就是这样,执着的从事他热爱的采煤工作,以一个煤矿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干到退休前的那一天,都不会离开我热爱一生的采煤工作。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尚的品质,多么无私的境界。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十里矿山,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了千尺井下。  平凡的工作是孕育伟大成果的土壤,伟大的业绩来自于平凡的工作。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七彩的阳光,一棵小草也能为大地装点绿装。表示,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要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煤矿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0  x班组,寺河矿综采一队生产三班,该班组在20xx年度工作中,表现突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原煤产量上领先。x班在20xx年度班组逐月产量竞赛中,多次产量领先,质量标准化达标,20xx年全年生产第一。尤其是在第四季度我队原煤生产任务严重亏欠的情况下,该班组精诚团结,时刻牢记矿、队使命,不断创新生产工艺,原煤产量不断提升,在生产队组中发挥了较好的领头羊作用,班组生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为综采一队全队圆满完成全年350万吨生产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管理严格,作风过硬。以x班长为首的全班人员,能严格执行矿队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班组上,坚持原则,按章办事,采取多种激励办法,充分调动班组人员生产积极性,严格按章作业,班组凝聚力强,以队为家。在本年度过软煤、过冒顶、大采高搬家过程中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圆满。基础工作扎实。在全年工作中,全班职工没有发生一起违章事件,隐患排查工作扎实有效,生产组织周密,设备保养、检修到位,实现了全年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及各项组织活动中,均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1  ,男,汉族,19xx年出生,毕业于XX学校,20xx年8月参加工作,20xx年9月被分配到新安煤业机运工区,20xx年2月至今为机电工区固定设备检修班。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能够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能动作用,带领全体班组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安全生产决定、指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运转车间场所多,人员多,规章制度也多,这就给日常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他能针对各场所的不同要求,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及交接班制度、要害场所管理制度。为确保设备运转正常,特别要加强巡视检查制度。为此,制度执行的严格与否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  一、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班组建设。  设备运转车间对井下泵房、35KW变电所、抽风机房、主、副井绞车房各场所设立了5个小组长对各场所人员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对班组每位职工的思想、行为和他们想要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保障每个职工的基本权利,更加体现了班组的和谐、人性化管理,并在班里开展了每月、每季度评选出"六好职工",无"三违"优秀职工活动,并对表现差的职工进行帮教,大大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  二、他多年来一直从事管理工作,热爱班组长岗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现场指导能力。  作为班组长他能身先士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班里常常出现人员紧缺时,能顾全大局自己亲自上岗操作,跟职工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在新安工作七年中,每逢中秋、春节等节假日休息时,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安全工作中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安排工作时,首先考虑工人的思想、情绪、素质怎么样,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所以安全工作要严、细、精。每次安排工作要做到有安排、有监督、有考核、有始有终。工作上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手勤、口勤、思想勤,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去完成。在干好工作的同时,更要关心职工生活。他们班组的成员构成比较复杂,年轻人多,思想活跃,又大多是女同志,小孩放在家里有公公婆婆看管难免会牵肠挂肚,不能集中心思干好工作,他能在业余时间做好她们的思想工作,有时出现请假多的情况,但他都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她们得到了班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三、爱岗敬业,责任意识强,无不履职行为。  他在日常工作中任劳任怨,哪里需要他就去那里,那里岗位缺人就主动顶上去,从不借故推诿,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得不到休息。近年来,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还放弃休假坚持工作,确保了岗位的正常运转。在他的影响下,各岗位没有出现严重的个人"三违"现象,保证了安全生产,得到工区及上级领导的肯定。  四、再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能够狠抓劳动纪律。  加强对违纪人员的惩罚力度,和工区安全生产管理保持高度一致,多年来没有因人为原因造成大的安全事故。他时刻提醒班组成员要正规上岗,正规操作。对上班迟到、早退、不穿工作服等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现一次处罚一次,绝不徇私舞弊。在班中,他从闲不下来,总是积极巡视,发现设备不完好,运转不正常时,能及时汇报及时处理,避免了多起事故的发生,对安全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最近举行的工人技术升级活动中,广泛发动职工掀起学文化、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潮。主副井司机在过去有轻视开绞车的想法,绞车只要能转圈就行。但是通过这次考试,使她们充分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轿车司机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理论、实践都还需要努力提高。有一次,他在主井中班顶岗时,他在一旁监护,绞车正常提升时,突然出现减速点停车,他发现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由于维护及时的处理,重新调整了减速时间,绞车又恢复正常,大大缩减处理事故的时间。通过这件事,间接激发了班组成员的责任心,懂得了及时汇报事故的重要性。  一年来设备运转车间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发动车间工人干好本职工作,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各种记录簿的填写规范、齐全、认真。设备要勤巡查,确保台账完好,场所文明生产达标。在车间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一至四季度质量标准化达标达到二级,得到领导认可,为公司安全管理和生产任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2  白同志1976年3月出生,20__年毕业于安徽省淮南工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大学文化,学士学位,20__年参加工作,20__年5月入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集团公司三矿、金河矿综采队担任技术副队长和团支部书记一职,20__年10月~20__年6担任海石湾煤矿综采队队长兼书记一职,20__年6月至今在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科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时时以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争创一流。由于工作的勤奋努力,先后多次被矿、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荣获20__年度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优秀采掘队长、优秀党支部书记的称号,荣获20__~20__年度甘肃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努力学习,争作业务骨干  参加工作以来,白同志一直都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向领导、同事请教,一方面在努力大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有订阅了煤矿开采、煤矿机械设备方面的期刊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技,为自己在综采队担任技术副队长和队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方面是虚心的向领导、同事学习实践知识,并能够经常下井跟班,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下机电队、运输队进行了解配件加工、设备性能、设备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自己在设备管理、现场管理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第三方面是努力向老同志、同事学习工作做法和工作思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以及集团公司的各类文件、会议精神,使自己在工作上政治素质过硬,经的起考验。通过勤奋学习,使他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理论基础更为扎实;使他从一个不懂社会的大学生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勤奋扎实,干工作就是要干到最好  越是面临艰苦生活、复杂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越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越不能动摇理想信念。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勤奋扎实大学生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不但要勤奋工作,而且要干就干到最好,不能得过且过,无所作为。在三矿综采一队担任技术副队长时,就针对工作面首次使用端头支架,编制了详细的操作规程,该规程被公司评为优秀规程;在金河煤矿综采队担任技术副队长针对矿上首次使用重型综采放顶煤,职工操作不熟练、对设备性能不了解,特别使在两端头支护方面管理存在盲区的情况下,积极的向职工讲解综采知识,并对原来编制的作业规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修改,对两端头的支护和采煤工艺进行了改革,使综采工作面的生产逐步步入正规化、有序化,也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在海石湾煤矿担任综采队队长(兼书记)时,更加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因为当时海石湾煤矿综采队的职工是几个矿和其他单位拼凑起来的,职工底子薄、基础差,针对此种情况,他积极的进行调研,在接手队长后的一周内,连续跟班下井8次,动态的了解职工状态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召开了班子会,成立了综采大班维修班,加强了设备维修力度,制定了工资分配制度、职工出勤包勤制度、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切合实际的开展由队干部进行传带的培训,他本人主要负责班组长的.操作、工艺、设备维修维护和思想的培训,首先解决了班组长蛮干的行为,从而带动全体职工按章操作,取得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顺利的回采了6121-2、6111两个工作面,6121-2工作面最高月产达到了10万吨,为当时集团公司的前列,6111煤一层工作面的开采为集团公司今后开采煤一层工作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两个的工作面的开采,为海石湾煤矿培训了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在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工作以来,根据他的工作实际经验和扎实的理论依据,编制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安装与回撤的技术规定》《锚网支护形式下初采初放的技术规定》《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及审批验收规定》等多项规定,参与并独立完成了华龙沟、大有煤田的开采方案,提出了獐煤公司南翼采区采煤工艺改革的方案等多项工作,为及集团公司领导正确决策提供良好的资料。通过勤奋工扎实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三、德性修养好,是个热心人  白参加工作以来,由于工作上进,态度端正,吃苦耐劳,团结同志,为人忠厚,品德高尚,处事能力较高,逐渐成为集团公司的业务技术骨干,无论使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和事情或者是同事的工作或事情,他都努力地去完成和帮忙完成,不拉单位的后腿,不丢单位的形象,能以一种勤劳的姿态和勤恳的态度扎实地工作。  工作没有终点,只有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作为国有煤矿的一名基层党员,**煤矿综掘一队队长也有着自己的“中国梦”。  “安全生产无小事,是涉及职工安全生产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用心去办。”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更是他不懈的追求。有着30多年井下采掘工作经历的他深知搞好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他兜里常常揣着小纸条,记录着各种要办的事:除尘风机水量不够、综掘机右侧照明不亮、生产三班职工出勤不正常、曹儿家屋漏……平淡、琐碎的小事,在他看来都是大事,因为那是涉及职工安全的事,“安全的事大如天”,这些小事都被他列入必办、急办的名单。  在私下职工有时开玩笑对他说,您作为队长放着轻松不享受,偏偏要自己遭罪。他说:从大的方面讲,这是矿领导信任我,让我担任一队之长,我就要对得起领导们对我的信任,从小的说,我身上肩负着全队职工的生计,怎能不让我如履薄冰,尽心尽责?  正因为他心中时刻装着职工安全,他才会每月下井天数都在21天以上,保证下井跟班时间和质量,遇到重要任务,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从来都是将办公地点下放到生产现场;他才会经常和工人同上同下,做到现场交接班甚至是加班,有时一天下两三次井;他才会把自己“钉”在井下生产现场,忘记了自己的病需要休息,甚至忘记了陪年迈的母亲去做一次检查……  在他眼里任何事只要用心,坚持地去做好,才上对得起领导,下对得起职工。每当工作面过地质变化带时,他就第一时间组织做好临时支护;职工出勤不正常,就电话询问家中是否存在困难;夏季暴雨过后,第一时间询问职工家中房屋情况,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他说,从事基层工作多年,感触颇多。最大的梦想就是,企业兴旺,尽全力搞好安全生产,做到零违章,零受伤,零隐患,零事故,多打进尺,增加收入……  这就是一位煤矿基层党员干部的“中国梦”!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4  瓦检组共xx人,长期以来,该班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全体工作的核心,积极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会议精神。坚持体现“团结、协作、安全、奉献”的管理及工作理念,做到从我做起,从细节入手,树立零违章理念,坚持团结与协作相结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人都以控制差错为切入点,该班组自20xx年1月至今,共12个月份零工伤,零投诉,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榜样。  一、自觉养成团结协作的班组团队精神  该班组全体员工在以安全为指导的前提条件下,团结拼搏,努力的去完成各种艰难任务。他们每天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不怕脏、不怕累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及时的把井下瓦斯情况汇报值班室,他们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公司员工面前树立了“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的良好形象。  今年5月份,因部分瓦斯检查员需复训学习,这就导致了人员不足。但为了公司安全生产,全班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在岗的瓦检员主动提出不请假、不休息。与公司采掘生产同步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有效的缓解了人员不足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为其他班组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二、不怕吃苦,爱岗敬业什么叫吃苦,什么叫爱岗敬业,在该班组员工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们始终认为把平凡的事干好就不平凡,每天面对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该班组员工不言苦,不言累,不言脏,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学习公司生产制度、安全相关制度,不断提高本职岗位的工作技能,当班时积极主动了解采掘面生产情况,在转运物料时做到心中有数,该班组员工没有因转运不及时而造成机台缺料被投诉的事情发生。最大程度的保障生产。  三、业务精湛,险中求胜  瓦斯高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岗位,就是他们战场,只有把现场情况掌握了,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随着采掘的不断延伸,瓦斯已成为制约福达矿安全、高产、高效的瓶颈问题,他们时时告戒自己:瓦斯管理的重点在现场。为此,他们每天坚持到瓦斯高的地方跟班检查。20xx年9月6日零点班,80205回撤工作面回撤到第75架支架时,现场跟班的瓦检员检测到上隅角瓦斯浓度突然陡增到1.86%,跟班瓦检员立即停止了现场一切作业,迅速组织现场工作人员撤离,并及时向安全指挥中心汇报。由于瓦斯超限的问题导致80205连续两天处于停撤状态,而停撤将直接影响到80206工作面的如期安装与调试,将影响矿井生产任务的完成。瓦检员深入现场仔细调查,发现由于工作面后方随着回撤的深入已基本塌实,导致了工作面风量减少,致使瓦斯浓度增大,采用挂风帘和接伸缩风筒的的方法,已不能够解决问题。根据80205回撤面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大胆设想把现行通风系统调整为下行通风。想法成熟后,迅速把这一建议反馈给通风科和安全指挥中心,通过审慎实施后,80205上隅角瓦斯浓度降至0.18%,绞车洞内降至0.14%,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最大也只有0.45%。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成功的解决了80205瓦斯超限的问题,保证了80205的顺利回撤和80206的如期安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福达煤矿的“一通三防”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将在打造具有福达特色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征程中大显身手。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5  大顾”名叫顾,在张集矿综采一队只要提起“大顾”,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什么严以律己、严格规范啦,什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啦,什么任劳任怨、精细管理啦这些赞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多余,而该队领导给予顾庆海的评价是最为贴切:“工作用心,有责任心,业务精湛,人格魅力极强,是带队伍的一把好手”。  顾庆海,现年40岁,20xx年8月从潘一矿综采新区调到张集矿综采一队,20xx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被推选为生产准备班班长,主要分管两巷打运及上下端头支护工作,是综采一队业务技术管理中的骨干成员。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获得张集矿20xx年第四季度“十佳”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度“弯弯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该队值班室门口,巧遇刚刚上井的准备班副班长刘明飞,问及顾庆海的工作能力时,刘明飞憨憨一笑:“工作能力那是没话讲”。谈到顾庆海的精细管理,刘明飞侃侃而道:那是在1412(3)面,顾班长发现抽采队每天排放瓦斯抽采管里的水较大,极易造成巷道积水,影响现场环境。心细如丝的'他盯着放水管一愣就是几十分钟,经过对多个放水阀的琢磨,硬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每个放水阀处挖一个小水坑,四壁用水泥圈实,并在一侧挖一个引水沟,从枕木边穿过直接将水引到附近的水漾子里,有效遏制了巷道积水,美化了巷道环境”。  xx年毕业的大学生常贵深有感触地说:“顾班长工作能力非常强,现场管理经验特别丰富,别人干不了的活他能干,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能解决,特别在带队伍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路子,是职工得以信赖的班长之一”。  好不容易等到了顾庆海,此时的他刚开完班前会,手里还拿着点名簿和班前会记录,当问他如何带头落实“两规范”,抓好现场安全管理时,他坦言道:“作为党员又是班长,必须要率先垂范,带好这个头,首先要做到自己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现场安全管理和工作安排要有前瞻性,要有眼里头,对职工不规范操作行为要敢于管理,敢于得罪人”。  就怎样落实“两规范”,大顾侃侃而谈“我对我们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班组长、职工到现场必须做到‘三看两想一干’,即看现场环境、看安全状况、看工作量;想施工措施,想人员组合;最后才进行施工操作,也就是干。不管是看也好、想也好,最终目的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把各项工作干好”。  简短的几句对话,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班长的工作态度、管理风格和思想境界,用顾庆海自己的话讲:“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丝毫浮躁。作为班长,我要对这个班的安全负责,带好队伍。作为党员,我更要干出样子,做出表率”!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6  x煤矿综采队最美青工先进事迹从20__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扎根生产一线,赢得了全队上下的一致赞誉;在青年“岗位练兵”、“技能提升”、“金牌师徒”活动中都有着突出的表现;曾荣获20__年度“双文明”先进个人、20__年度“安全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认认真真一如既往的从事自己的工作。他热爱矿山,热爱自己的事业,对他来说事业就如同他的家人一样,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干好每一项工作、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精益求精是他对事业的追求。  一、勤学好问,技术能手  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要求别人做到的同时,自己首先做到。严格遵守矿上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进矿开始,他就暗下决心,非学出个标兵,干出个榜样来不可。他从一个最普通的清煤工,到液压支架工,到采煤机司机,后来由于自己的的出色表现,很快,他便成长为一名采煤班长。  工作面元月份投产,使用的是一套新设备,身为生产班班长的他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怎样更好的去管理、去操作设备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每天下班后他积极查阅设备操作说明书、参加队上组织的厂家技术培训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虚心向别人请教;同时也不断加强《煤矿安全规程》、《综放面回采作业规程》、《综方面设备操作规程》。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积累,使他对这套新设备的性能、参数有了详细的了解,成为了一名知设备结构、知设备性能、知安全操作原理的优秀班长。  二、精细管理严抓质量  他对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也非常高,在采煤工作面经常对液压支架工强调操作的要点及操作的要求,支架必须移成一条直线,正负误差不超过10cm,且支撑强度要达到要求。采煤机是工作面的核心,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每天割两刀煤他都在煤机旁边,跟机指导、勤查隐患。150m的工作面他每天来回跑三四遍。凭借多年的现场经验,指导采煤机司机“挑顶”、“割底”最大限度提高底煤和顶煤的回采率,并且底板坡度留一致,顶板、底板、煤壁必须割平。每天上班前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面了解作业现场的情况,工作面有一定的坡度,时常存在前溜上串下滑的问题,他每班都掌握两个端头的进尺、观察架头和移架连杆的变化情况,及时加以工作面调斜,采取措施杜绝前溜的上串下滑现象;每天下班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面,从回风巷的超前支护抬棚到端头支护质量、上下隅角的落实情况、工作面的工程质量、两巷的文明生产整治工作他都做细致的检查,第二天班前会作以点评,赏罚分明。  三、现场把关提质增效  当下社会煤炭市场出现疲软状态,如何做好煤炭的增效工作成了首要话题。为采煤一线的工作至关重要。陈班长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及矿上的相关文件,配合领导的安排,再结合作业规程及查阅相关资料,认真组织生产,严格在现场把关,严格要求放煤工做到“多轮、顺序,等量”的工艺放煤,见矸立即停止,在煤质有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回采率。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采煤方面的知识,在井下工作的时候多与工人交流沟通,从而激发了工人学习的自觉性。他常和工友说:“干活要多动脑筋,时刻都要想办法怎样能把自己的活干好”。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班组的工程质量、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生产任务在全队各班组中走在了排头。  四、大胆创新增收节支  工作面运输顺槽胶带运输机架杆上安设的防除尘喷雾水雨棚,由于是用风筒布材质制成,容易破裂,导致胶带运输机上输送的煤炭水分超标,从而影响煤质质量,甚至造成胶带输送机上积水过多,使得胶带输送机打滑,这样既增加了煤质水分降低了煤质质量又直接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输送。面对此种情况,通过分析,按照修旧利废制度有关规定,建议采用废旧油桶替代风筒布,将回收的废旧油桶加工成长度400mm,宽度160mm的弧状雨棚,将回收的锚杆加工成长40mm的支杆,然后用螺丝安设在防尘喷雾水雨棚上,再焊接在胶带输送机架杆上,进行使用。通过几个班的生产试用,证明加工的防水雨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降低了煤炭水分,减少了输送机打滑几率。减少了水分,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煤质质量。很好的利用了回收的废旧材料,很大程度的节约了材料费用。保证了胶带输送机正常运转,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五、公而忘私乐于奉献  九年的寒暑往来,岁月春秋。像全国大多数旷工一样每月基本满勤,天天干满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带动着全班人员共同奋进,无怨无悔的扎根在煤海第一线,从来没有动摇过献身煤炭事业的信念,头痛脑热坚持上班,家中的大事小事全部交给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人对他说,身体是自己的,事情是企业的,你这样做图什么?不善言语的他只说了句:“图啥,就图企业给咱的饭碗”。他笑一笑又继续做自己的工作。他经常关心新来的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常常对他们做思想工作“煤矿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多挥一锨煤,就是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也为我们增加了收入,要干就一定干出个样子来。”就是靠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忘我的工作热情,投身到煤炭事业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实现人身价值而努力着。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尽心做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所做的工作,正如,《华煤之歌》里的那句歌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已成为人生信念。他将像那井下的煤炭,深深扎根,不断储蓄着能量,当工作需要时,他就会像那炉膛里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样,用一腔热血,为他所热挚爱的工作,为所热挚爱煤炭事业抒写无怨无悔的青春!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7  名叫顾,XX年8月从潘一矿调入矿综采队,现任该队生产准备班班长。作为党员又是班长,顾庆海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履行着岗位职责,抓安全、除隐患、反“三违”,在他地带领下,09准备班杜绝了微伤以上事故,实现了零“三违”。他的安全管理有三法:“婆婆嘴”,“飞毛腿”,“铁手腕”。  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20年的顾,有着非常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由于规程吃得透,措施背得熟,使得他在班前会布置安全工作切入要害、细致入微,从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到隐患排查整改,再到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等,包括岗位职工作业安全间隙、安全退路都反复强调,反复叮嘱。在施工现场也是如此,由于准备班活杂量大,点多面广,安全威胁相对较大,以往有少数“安全问题人”在作业中,经常以减少施工程序、降低工作标准来偷懒省事走捷径,而顾在现场,是一边带着干,一边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施工程序一个不少,久而久之,职工的操作行为被“规范”成了习惯,偷懒省事的现象逐渐销声匿迹了。  该班一名职工告诉笔者:顾班长的那张“婆婆嘴”,看似些多余絮叨的话,但在我听来,句句是关爱话、是祝福语,有时在安全上多提醒一句,多唠叨一遍,多强调一点,可以提高作业的警觉性,从而避免误操作和“三违”行为。  所在的班主要从事打运和端头管理,设备多、战线长,隐患排查工作成了他每班的主要工作,从安全设施、绞车、轨道,再到两巷顶板支护质量,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为了统筹兼顾,每个作业点他都要跑几趟,长此以往,练就了他一双“飞毛腿”。  说他是“飞毛腿”,还表现在他隐患处理“快”,查出隐患,立即整改,绝不让隐患隔班、过夜。一天中班快收工时,按照惯例要进行最后一次隐患排查,当他走到运顺距工作面200多米的一处变坡点时,发现该段锚网破损,顶板下沉。必须补打单体加强支护!他第一时间向队里进行了汇报,并组织人员进工作面转运单体,此时一名职工说到:快下班了,一来一回一里多路,不耽误上窑吗,留给夜班干吧。顾庆海说到:我理解大家的心情,熬一个班了谁不想上早窑,但这样会给矿上留下隐患,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事。随后,他大步流星的向迎头走去,在他的坚持和带头下,隐患很快被排除。  说是“铁手腕”,是因为他对待“三违”人员能够施重拳,严管理,不姑息,不手软,再好的私交,违章违纪了,钉是钉,铆是铆,严格按制处罚。  该班职工李,与有十几年的交情,XX年坐一张车从潘一矿到张集矿,吃住在一个宿舍,工作在一个班组,形影不离,没事“整两盅”成了两人下了班唠家常的“由头”。按情理说,这样的关系工作中有点什么还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在这就是过不去!今年5月的一个中班,在西翼1210(3)面轨顺端头拉移更换后的煤机旧行走箱时,老李负责把勾,绳头挂好后,还没有撤出绳道外,他就忙吹哨子喊走勾,看到后及时予以制止,为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老李被按自主“三违”处理,并扣除了当班工分。  就是这副“铁手腕”,使得“三违”行为在他这个班失去了“市场”,职工都能严格按照规程措施和“两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逐步变成了全班职工的自觉行为。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8  人常说“劳动光荣,工人伟大”。在深深的井巷、机器轰鸣的井下采煤工作面,一群群涂着煤灰黑脸的汉子,正把青春和光热在井巷深处奉献,他们之中既有煤矿子弟,还有一个个农民的后代,为了开采光明奉献社会,共同从事着的蜜蜂般辛勤的劳动,创造着财富,展示着劳动的伟大和光荣。他就是采煤队工长。  担任工长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够带领全班员工齐心协力,积极工作圆满完成队里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在抓现场的管理方面,他严格执行工作标准,认真规范每个员工的工作行为,做到生产必须先“安全”,只有安全才能提高工作绩效,做到责任明朗化,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同志一直都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向领导、同事请教,一方面在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订阅了煤矿开采、煤矿机械设备方面的期刊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技,为自己在采煤队担任工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方面是虚心的向领导、同事学习实践知识,并能够经常下井跟班,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他对现场规格质量把得严、抠得细。只要下井,整个系统他都要看上几遍,巷道卧底深度不够、工作面支架拉移不直,这些在有些职工看来很小的事,在他那里都是大事。他不光动嘴,还主动带着干、教着干。在他认为,整改安全隐患时间再长都值得。积极创新安全管理,狠抓隐患整治工作。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走动式巡查,班后对当班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认真评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井下作业人员分布、现场隐患整改、安全确认执行、单独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动向”等情况进行全程管控,坚持实行班前、班中、班后三汇报。对每班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记录在册,坚持对现场查出的问题盯住整改,对于当班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报至区里解决,保证了隐患闭合整改率达到100%。  在安全生产方面,利用班前会、班后会、班组建设活动、“二五”安全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对在工作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批评考核,并在班前会做出书面检查,有效的控制了职工在工作之中的违章行为。检修班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在设备维修保养上求细求精,在使用上求严求实。针对工作面生产战线长、大型设备多、生产推进快、维修任务重、设备受现场开采条件变化影响大的实际,推行和完善了综采设备包机制度,把设备分类承包到人,使班组员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设备在当班不出问题。  在职工培训上,负责的检修班每月举行一次“现场师带徒”技术传、帮、带活动,大大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技能。每月均组织一次由班长或工人高级工担任教师的讲课,向职工传授具体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对年轻、好学、悟性高的职工,通过岗位轮换的方式,让职工熟悉现场中的所有作业内容、工作方法及程序。引领班组职工学技术、抓质量、保安全、促生产,使班组职工人人都成为技术能手。  在成本管控方面,利用班前、班后会贯彻成本节支思想,成本关系到切身利益,杜绝个人成本意识淡薄,培养员工的成本危机感,注意个人行为养成,正规操作,杜绝因个人误操作引起的额外成本损耗。让老员工和技术过硬的人员对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技术指导,指出不足之处及整改目标,手把手教学,共同进步。专用工具根据实际条件定点存放,注意专用工具的密封防煤尘,如有损坏及时上井修理。要求岗位员工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尽量在工作地点修旧复用。废旧材料及时上井交旧。月末在班组建设会议,通报各岗位的当月成本使用、超降情况,对成本超支的人员予以考核,对成本减低的人员给予奖励,并在队组公开奖励考核情况,以激励员工做的更好。  为了做好现场质量标准化动态验收,他从管理制度和执行入手,狠抓制度的执行落实,率先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劳动纪律的处罚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措施,对早上井、晚下井、班中脱岗等行为,严肃处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不但要勤奋工作,而且要干就干到最好,不能得过且过,无所作为。正是因为这样,采煤队20__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实际生产原煤比计划超产万吨煤。其中少不了同志的默默付出。  在现场安全管理上,是全队公认的“铁面人”,不管是谁,违反了规程措施,必须严格处理,再好的感情也没得商量。“安全管理不能掺杂私人感情,时间再长、任务再紧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领导对咱这么信任,咱要对领导负责,对全队职工负责。”诠释了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最可贵的品质,那就是――责任!在抓队伍管理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结合形式教育及正确导向引导员工,言传身教,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篇19  在煤矿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机电车间四大件电工工作点多面广,所管辖维护的电器设备技术含量较高,而作为这个工作的基层班长,不但要自身有过硬的岗位技能,还要有超前的管理意识。在安全中求效益,并时刻绷着一根安全的弦,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机电车间四大件班长李信光同志就是这样做的。  他所在班组20xx年被评为矿“工人先锋号”班组;在20xx年里他个曾连续二个季度被评为矿优秀班组长;风机温度控制报警器的发明,已获20xx年矿务局科技发明三等奖,个人在矿务局电工技能操作比赛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他带领的班组一年来从未发生过轻伤事故。班前十分安全思想教育,周五安全学习他们班组是在车间做得最好的一个。  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二季度是江南的梅雨季节,多雷雨天气。野外架空线路的巡查是电工班每星期安排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煤业的供电系统正常,风里来,雨里去,不知走了多少泥泞小路,但他不厌其烦。5月份碴子山绞车电控系统性的安装后试运行过程中,他发现有几个安全细节问题,此系统中未装设方向闭锁和调绳开关。当时有几个年青人说:“有厂家技术指导,不装也一样运转。”说者无意,听者用心,他推心置腹地对他们说:“你们呀年轻,在矿上工作来日方长,配合好矿井安全生产是我们的职责,绞车的安全运行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于是他认真翻阅技术资料,同厂家技术员共同探讨,对碴子山绞车安全回路进行改造。使绞车在更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此改造后运行非常成功。二#暗付井存安全隐患问题,他发现后,马上同领导汇报,在他的带领工作下,8月份猴车全程急停得以完善,为矿井解决了一个多年的隐患。他的这种精神多次得到了车间领导的好评。  他为人勤恳,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人,有整体意识。他从事机电工作近20年,练就了高超的技艺和过硬的本领。进入三季度来,矿西风井线路改造,需要更换1500米高压架空线,开始车间领导干部接受到这次任务都感到棘手,因为这次线路改造需要上杆高空作业,而电工班只有李信光一人熟悉,其他员工都是生手。作为班长的他就就打听到了要线路改造的消息,提前做好了准备,把登杆技术归纳成要领写出来每人发一份,且亲自组织他们登杆实践,他们班的员工很快就学会了,使这西风井改造工程在矿计划时间之前顺利完成。  李信光带领的班组点多面广,其工作性质可以说是没有时间规定性的,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命,只要车间电气上值班电工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会想到他,而且他所做出的活儿让大家树大拇指。班组工作能有条不紊开展,能把机电事故扼住在萌芽状态,一年以来,他管辖维护的机电设备未有一处失爆现象,设备完好率达98%,在矿旬检和局月检季检中从未发现机电设备隐患,为机电车间乃至尚庄矿的机电标准化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技术革新方面,李信光能带领全班人员大胆创新。他与同事们一起刻苦钻研,从实践中摸索经验。在6月份中对煤业的几大提升机的安全回路进行改造,解决了多年来安全回路中闸瓦磨损开关易偏位,误动作的问题,为保证矿提升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工作兢兢业业,勇于钻研创新,能带领四大件电工们认真维护好机电车间所管辖的电气设备,确保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这就是我们矿的先进工作者李信光同志。}
黄河自偏关龙口进入山西后一路南下,所经忻州的河曲、保德一线大多交通不便,贫困落后。一条沿黄干线公路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在它建成后,九曲十八弯的“河曲”与小圪弯弯里的“保德”渐渐将它们最原生态的一面展现在了人们面前。炎黄子孙离不开黄河,黄河奔流拐不过晋陕。看看黄河沿线,几乎每个省都在建沿黄公路,像内蒙古自治区的沿黄高等级公路,陕西渭南在建的沿黄公路等等,但是山西的沿黄干线公路是最早开工建设的。它于2006年奠基,起于偏关县万家寨,终于平陆县城,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7县,主体长586公里,于2009年1月正式通车。在忻州境内,它从偏关万家寨开始,主要是经过了河曲和保德两县。黄河从东北方的偏关县老牛湾向西奔流而来,经太子滩、娘娘滩,逐渐滑向西南,再折向东南,包绕了河曲半边县城后,顺势而下,又在五花城、巡镇附近形成一个较小的反向弯曲,即S的下半个弯曲,回向西南流淌,直至流入保德县境内。这两个县城虽然都处于黄河的弯流之地,但陆运一直处于劣势,这使它们变得神秘,并充满原生态的诱惑。直到沿黄干线公路的建成。如今,它们已经无私地贡献出一切,向我们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从高坡上俯瞰黄河上的沙洲。河曲黄河的“神曲”打开地图,先找出“几”字形的黄河。在几字的横折往下一点儿出现一个近乎夸张的S形流线,河曲就傍着这S形的河道。俗话说“黄河九曲十八弯”,这些曲曲弯弯在河曲境内体现得淋漓尽致。河曲县名也因此而来。在清朝绘制的河曲县地图上,除了S形的黄河外,还有一个极明显的特色,那就是伴随着黄河筑有长城。黄河、长城,这两个一动一静的地面物体,护卫着一座县城。河曲隔黄河与内蒙准格尔旗和陕西府谷县遥望,有“鸡鸣三省”之誉。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丰厚的物产,古来是兵家争夺之地。黄河的曲线在河曲县境内大舞了一下,如同留下一个女性的魅影。或许受着黄河熏陶,河曲人在豁达豪爽的外表下还隐藏着女人般细密曲折的心事,这一点从河曲民歌中可以感受到。河曲素称“民歌的海洋”,特有的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产生了河曲民歌,明代就有所谓“户有弦歌新治谱”之说。如今的河曲民歌在全国依然享有盛名,最知名的那首《走西口》,每每听得人肝肠寸断。1953年,北京有几个音乐人骑着毛驴来河曲县,搜集到上万首山曲。此后,河曲民歌便名声大震。而河曲民歌最风靡之时就是走西口那段历史时期,男女相思,艰苦劳作,似乎使河曲人爆发了创作的热情。没想到最底层的生存奔波,却创造了浪漫的文艺形式。“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那个)软,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咱二人相好呀一对对,切草刀铡头不呀不后悔。”山曲儿简单直接,随口唱来消烦解乏,加上情节和表演,就演变成二人台。河曲二人台传承不绝,在河灯会期间是压轴大戏。对望的长城与黄河也许明朝的统治者觉得天堑黄河还不够抵挡外患,又沿着黄河内侧修筑了坚固的边墙——长城,也称外长城,约70公里,以防蒙古马队、鞑靼、瓦剌等部落南下进犯。后因黄河侵蚀,再加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现境内残存有20多公里遗迹,砖石多已不在,仅剩内芯夯土层。烽火台却隔不远就能看到一个,很容易让人遐想出曾经连绵不断的雄伟长城。我们就近在县城的东南移民新村那里,察看了其中的一段。土色的长城外荒草丛生,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坟头,两个烽火台残体立在高处,仿佛守着这一大片墓园。进入河曲县城,必经一条由东向西的黄河大道,主要的政府部门和一些商铺分列于大道两侧。大道尽头便是黄河。县城建设垂直于黄河。这和临接的保德县城恰好相反,保德县城与南下的黄河几乎平行。黄河岸边已经被修成西口古渡广场。广场的中心建筑是禹王庙,当地人也称河神庙,庙里祭祀的是大禹。但是庙内除了大禹塑像外,还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道教的吕洞宾,佛、道及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处一室。来此膜拜的百姓络绎不绝。他们步入门槛后,哪路神仙大人都不怠慢,虔诚地焚香叩拜,再递上捐供。清晨时分,晨练的人沿河岸已摆开架势,并按项目自然分开。作为大背景的黄河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接地气的途径。每一个在此晨练的人,眉宇间都流露出一种安详和满足。禹王庙门大开,神像们早早地呼吸着对面黄河上吹来的清新空气。陆续有晨练完毕的居民,拐到庙里焚上三炷香。也有一家三口一起来的,五六岁的小孩子模仿大人跪在塑像前,双手合十,抬头好奇地看着披红挂彩的神。可能是因为我们赶上了河灯会,感觉河曲县城就是一个热闹的集市,街道上熙熙攘攘,每个人都是一副过节的神情。尤其年轻人,三三两两,走来走去,大有欢度节日的派头。商家也乘机出动,用流行歌舞和河曲二人台拉拢人气。马路边的小饭店也把桌子摆到了街边,行人往往要侧身绕过,而那些喝酒用餐的人仿佛就喜欢这份热闹喜庆,很享受坐在众人视线内的感觉。紧挨县城的古城墙外,有一座保存较好的护城楼,实际上是明长城上的军事设施——敌楼。明万历四年(1573年)建成,楼高20米,楼顶阔30米,环围600米,内部结构九窑十八洞,坚固耐用。因蒙汉关系改善,战事平息,为了加强两族经济文化联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敌楼顶修建玉皇阁、钟鼓楼。后来,护城楼几经浩劫,僧人出走,神像丢失毁坏,只留空楼一座。“文革”期间,楼内成为生产队粮仓与百姓堆放杂物的场所。我们去时,顶部的玉皇阁正在修复中,神像已塑起,只等彩绘。而楼下的九窑十八洞内早已迎请到儒释道三教名流,失了御敌功能的军事设施被改造成了神的会所。这座砖石建起的护城楼外表高大雄伟,门额上还清晰地镌刻着“镇虏”二字,但拾级而上,迈入门槛,迎面却是一尊笑眯眯的弥勒佛。河曲县城东有一座造型奇特、气势磅礴的文笔塔。这座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塔直接建在明朝的烽火台墩上,形似一杆大笔,传说是因调整河曲的文化风水而建。依着文笔塔,如今建了一座公园,名白朴公园。公园名字取意河曲本地的历史名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园内有一块巨石,上书“山西省作家创作基地”。河灯的倾城之恋来到河曲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去河灯制作传承人赵六十一的家拜访。赵六十一的名字是因他在爷爷61岁时出生,这种数字名在河曲、保德一带很普遍。老人一家住在独门的平房院里,院子中央长有一棵海红果树。他今年74岁,身体不错,仍然可以为河灯会做大量的河灯。在我们的请求下,老人从一间柴房里拿出工具和纸张,临时扎了几个简单的船形灯。看上去工序并不复杂,只是最后船体要刷上桐油,船底要粘上些许沙子以便稳住重心,棉线做的捻儿栽在中央,要等放河灯时才会浇上本地盛产的麻油后点燃。河曲人提到这麻油,又心疼又虔诚地说:就是平时吃的油,散打也要16元一斤。点河灯是河曲人心中的神圣之事,他们绝不会在这上面耍花招。所以,放河灯时,一定要提上两桶这样的油。黄河给河曲带来富饶和便利的同时,还有泛滥成灾的困境。于是祭祀河神,祈求平安和风调雨顺就成为河曲人的最大心愿。旧时沿河一带建有多座河神庙。除了日常供奉外,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会漂放河灯。《中国文化杂说》第一卷记述:“河灯会”是以山西省西北河曲县七月十五夜黄河灯会,最为盛大、壮观。明万历版《河曲县志》记载:明弘治十三年(1501年),知县李邦彦率众祭奠大禹、放河灯。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皇帝西巡至河曲唐家会河岸,设坛施舍。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开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翟銮设坛祭黄河神。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禹王庙,晋、陕、蒙边民捐资将祭奠大禹、放河灯的历史情形绘于墙壁。如今位于西口古渡的禹王庙的壁画尚存。庙里的南北两面墙壁上各绘有32幅方格形的连环画,画面略有些模糊。我们在其中找到两幅明显能看出河水和画题的,一为“州县共祭”,二为“邑人祭河”。其中“州县共祭”的图中央有两位人物,面对波涛滚滚的黄河而立,着蓝衣者正说着什么,而着红衣者合十跪拜,河面上漂浮着几盏已点燃的河灯,形状与现在的河曲纸船河灯一模一样。从史料中可知,河曲河灯会官民皆有参与。一方父母官,为保佑百姓平安,以河灯祭祀大禹,间接劝慰安抚于浩荡的黄河,以求风调雨顺,万民欢乐。而真正以一盏小小的河灯祭奠亡灵,在民间已几乎不存在了。在重要节日或死者祭日,河曲人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习惯到坟头或十字路口给逝者烧些纸钱。黄河上漂放河灯,更多地成为一个地方的传统仪式。河曲县城连固定加外来人口也就四五万人,河灯会期间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倾城出动了。从高坡上俯瞰黄河上的沙洲。中元节的古渡狂欢早上7点不到,我们赶到禹王庙时,一只被神选中的山羊正站在一辆三轮车里目视前方,看样子是一早被主人从村里拉进城的。我们一打扰,它立刻低下了头,不知是害羞还是胆怯,仿佛已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时辰一到,民乐声中,有人牵羊来到殿前,用凉水洒了羊全身,并灌水到其右耳,然后再剪了右耳一小豁口,挤出几滴血,血滴在两条黄裱纸上,在禹像前烧了,磕头,就算神“领牲”了。经过这番仪式后,山羊被拉走,但不是回到原先的主人家,而是被屠宰,分食给参与放河灯的工作人员。传说吃供过神的牲,能讨来吉祥。西口古渡在这一天最为热闹,河曲人在这里纳凉,看戏,或者就是凑热闹,看风景。古渡口作为水旱码头的原有职能彻底消失,转换成一处历史缅怀地,一处风景。河曲的西口古渡最繁荣时是在清朝,那时正值走西口的大浪潮,此处是重要的水路之一。一过黄河,就是风格迥异的蒙界。再往西往北,走西口的人越走越远,直到抵达包头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内蒙的河曲籍人约有25万,是河曲县人口的两倍。他们在地广人稀、水土肥沃的西部找到了更加心仪的居住之所。但留在家乡的河曲人,却始终对走西口系着凄楚漂泊的情结,逐渐在每年一次的河灯会历史里加入祭奠走西口亡灵的一页,致使许多人误以为,黄河漂放河灯来源于为西口亡灵招魂。历史好像是有拐点的,河曲人如今兴致勃勃地在家门口的黄河漂放河灯,放飞心中的美好愿望,明显带有狂欢的味道。祭祀河神大禹,悼念走西口亡灵,或给溺死于黄河里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如今的河曲河灯会充满现代人复杂的情思。傍晚,朝向黄河的偌大台阶上早早坐满了人,他们在那里等待放河灯。几千盏河灯先在禹王庙前供奉过,才载到船上。放河灯的工作人员有男有女,个个脸上浮着骄傲的神情。两条船离开岸边开往上游。前两天,我们已跟随他们一同到上游放过河灯。放河灯的活很累,几千盏河灯,两条船上的十几个人流水线作业,需一个小时才能放完。岸上的观众根本看不到上游的船,人与船都隐在夜色里,只有点亮的河灯突破黑暗,进入观众的视野。晚上8点钟,远远地望见河面上有灯亮起,一盏盏漂下来,越漂越多,最终排成长队,浩浩荡荡,集体奔赴某个地方。漆黑的河面上,河灯显得分外明亮,如梦似幻。这时河对岸的礼花打响,夜空一片璀璨,与河面上安静地漂着的河灯相映衬。几万观众面向黄河,兴奋不已。那些亡灵们,包括禹,所有逝者在人心目中都已变作大大小小的神,给了活着的人安慰、希望和憧憬。成了看台的台阶上人潮拥挤,摄影师用慢速拍摄形成动感。黄河里的“娘娘滩”据说这个小岛是万里黄河上唯一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容易让人联想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描述的浪漫场景。娘娘滩是河曲县最著名的景观,也是县里重点打造的旅游工程。位于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的黄河中流。它的上游是龙口峡谷,滔滔黄河在数百里陡峻绝壁的挟持之后,突遇河中央的娘娘滩,火爆的脾气顿时消解,从此展开方圆数十里富饶的河谷平原。在河曲县博物馆馆长任俊文的带领下,我们先到达罗圈堡。站在山脊上,娘娘滩的全景尽收眼底。从罗圈堡的黄土高台望下去,娘娘滩像泊在黄河中央的一片椭圆形的植物园,全岛均被树木和庄稼密密地遮盖着,看不到人家。因为站得高,视觉出现了浓缩效果,感觉娘娘滩太袖珍。但实际上,即便岁月侵蚀涤荡,娘娘滩现在仍有20万平方米土地。据县志记载,清朝滩面甚至“广可五顷”。娘娘滩古时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南岸是汉民族,北岸是少数民族。两岸人民在此交融,也在此争斗。南岸的罗圈堡是明朝初期建立的一个关,独立于高山顶上,与长城、堡、烽火台、墩、口等共同组成严密的防御工事。据史载,城堡全由青砖包砌,高三丈五尺,正南设有瓮城。东连接寨子,南有饮马泉沟、纸房沟,西有八墩台,北有长城,长城随山而建。罗圈堡东有石城口,西有石梯隘口,控制着整个河曲东西往来的咽喉之地。穿过一片长势茂盛的蓖麻田,我们来到城墙脚下。残留的堡墙只剩夯土层。不知谁家把羊养在墙体的洞里,外边安了小木栅栏,就成了一个现成的羊圈。罗圈堡村保存有不少古民居,一座古戏台,3座古庙。现在村里住着的多是老年人,年轻人都搬到了山脚下。这些老年人没闲着,坡坡坎坎上的地都没荒掉,种着玉米、豆子等作物。早已无人居住的院子里,海红果树和枣树上坠满了果实。罗圈堡高居于娘娘滩南岸,娘娘滩及北岸那边的一举一动一览无余。再加上沿河的长城,黄河南岸形成了严阵以待的架势。但整个明代,这里也就发生过三起瓦拉部侵边战事。娘娘滩作为由蒙入晋的踏板,战略地位重要,但岛上的居民却认为他们始终受着娘娘的保佑,过着和平安乐的日子。娘娘滩的来历不简单。传说汉文帝之母薄姬娘娘遭吕后陷害,逃到岛上避难,故起名为娘娘滩。最有力的佐证除了一些史书和碑文上的只言片语,就是滩上不断地出土了烧制有“万岁富贵”四个汉隶书的圆瓦当。有人推断娘娘滩上出土的“万岁富贵”圆瓦当应视为汉代遗存。或可说是汉代晚期的产物。这与岛上原建有娘娘宫殿的传说相吻合。虽然历史书上没有更多的记载,但岛上居民却为了证明自己的先祖而多方寻找证据。居民李保云后来在准格尔旗的一个村庄里找到一份旧家谱,是当年娘娘滩上的李姓人家走西口时带走的,他复印了一份,如今就挂在娘娘滩上的博物馆里。洒满阳光的午后,我们乘摆渡船过了黄河。一踏上娘娘滩就不再觉得它小了。绿树掩映中,出现了农户的轮廓。现在定居的十来户大多是老人,其他家庭已在30多年前的一场洪灾后搬迁到了南岸。老人故土难离,而且当地有句土话极赞土地之肥沃:不慎撒颗钉子,立马就能长成火柱。黄河不知历经了多少年的风浪,才冲击出眼前的娘娘滩。岛上不多的建筑被各种茂密的树深深掩藏着,我们不断地拨开众植物的纠缠,在正觉迷茫的当口儿,突然发现一扇虚掩的柴门,一只拴着的黄狗警觉地吠了几声。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叫柳二平,是嫁到李家的媳妇,今年64岁。她说男人在地里薅草,孩子们搬到河对岸住了。院子里种着各色蔬菜,还有一棵海红果树。海红果亦名长寿果,是河曲县的特产,几乎家家院里有一棵。果实似山楂大小,色红,酸甜可口。靠着厨房的外墙,立着一个简易的捞具,其实就是一根木棍上绑着大网兜,柳二平说是用来捞鱼的,可以捞到一长的小鱼,油煎或熬汤都好。李贵雄老人是用他的“话说”口吻吸引住我的。他坐在圣母祠边的一棵树下,正给人“话说”:话说我们家老祖宗……他的老祖宗就是李广,所以他也是功臣的后代。80岁的李贵雄长有一副北方人的身板和脸庞,用聊家常的状态将两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风云展现给外来的客人。当我问到有关岛上出土的汉代瓦片时,他顺手就从一堆杂物上方拿了两块,一看就是很大的瓦片残端,是古董。他说他家里藏有更好看的瓦当,于是我们穿过一条林间小道,到了他家。他的家同样被疯长的绿色植物包围着,院里也长满果树和蔬菜。他拿出来的是一只“万岁富贵”瓦头,虽然碎成两半,但粘合后相当完整,字迹清晰。正说着,79岁的老伴刘桂凤回来了,她在圣母祠边摆了一个小摊,向游人兜售物品。老两口十分眷恋这片故土,看上去生活得闲适满足。他们家的小狗叫夯蛋,猫咪叫丑莲花。刘桂凤起初很不愿让我们拍照,但让她抱着猫咪照,她立马就像个小姑娘似的与猫咪亲热个不停,也不管摄影师将镜头咔嚓咔嚓地对着她。娘娘滩上的圣母祠始建年代不详。但现存的汉代大、中、小型砂石柱础遗物,是滩上汉代就已建庙或宫殿的最直接的证据。另外,滩上出土过汉钱、青铜爵、出水口、万岁富贵瓦当、人面蜈蚣塑面砖等珍贵文物,让娘娘滩的传说浮现出真实历史的面容。明万历二十五年(1593年)重修圣母祠碑记,邑人苗朝阳撰文,“圣母者,祀汉文帝母薄太后也。”此后,因战火等原因,圣母祠曾数次大修,同时也留下了多通石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0年复建的圣母祠。殿内中央塑着薄太后像,威严中透着慈悲。据说这位体会过人间悲凉的贵妇人有一颗济世扶贫的善心,像降落凡间的仙女,深受两岸胡汉人民的爱戴。娘娘滩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及若隐若现的历史痕迹,使这个黄河中的唯一有人烟的小岛充满无限魅力。而坚守在岛上的屈指可数的居民,无意中被历史赋予了一种传承文化的重大责任。黄河湖心岛上的芦苇丛旧县的一出大戏“焦尾城的葡萄,唐家会的蒜,五花城的姑娘,可袭的不用看。杨桥洼的海红红,香喷喷的酸捞饭,大梁村的那大果子,巡镇的盐干烙,蚰蜒峁的香瓜,寺村的老糜糜,清明节的开河鱼,皇帝他吃了也竖起大拇指夸。”这是任俊文做的《夸河曲》的词。光念这词,内心都有粗犷豪迈的歌声响起,这就是河曲。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前,河曲县城不在此地,而是在再往南的山间。清康熙三十六年(1871年),西口古渡所在的河保营一带始与蒙民交易,沿河汉民也到蒙古垦种土地。所以,此处很快商贾辐辏,繁盛异常,人口十倍于旧城,于是县城就搬了过来。新县城带走了人气,却留下了格局和一些古建筑。安静,古旧,自有味道。这个地方就是旧县。如今是旧县乡政府的所在地。天上下着丝丝细雨,我们没有深入每条街道,只是就近拐进一道门洞,门额上石刻“聚魁门”三字,上边原有文昌阁,已倒塌。不时有村人从门洞里走进走出,凹凸不平的墙砖和石面,虽充满沧桑,却透出一丝历史的倔强。门洞一侧是一个四合院,保存完好,窑洞形制,正房是明楼,原是清朝的河曲名人黄宅中的老屋。现在住户的女主人是68岁的高喜梅。刷成红色的拱形门窗,与红色的珠帘相映,人从里边走出来,仿佛带出一股生活的火焰。旧县四围的明朝古城墙基本都在,而且有包砖石。这些砖石同样呈现出一副沧桑面孔,但看起来还相当结实。有3个小男孩做向导,我们绕到村庄后面,拐来拐去,最后穿过一个小门洞,就踩在了城墙上。这门洞是原来的取水门。3个小男孩都是六年级学生,正值暑假,他们在山野里玩得不亦乐乎,一听我们找城墙入口,就自告奋勇地跑在前头带路。城墙在半山腰上,下边是崖壁,非常陡峭。放眼看,周边山色苍茫。这旧县老城,如今还原汁原味地保持着它的模样,一点儿未受到人为的加工和装饰。村里恰巧在唱戏,百八十位村民淋着细雨或站或坐,聚精会神地盯着戏台,照像机的闪光灯并未影响他们的兴致。台上正演出山西省晋阳晋剧院的《秦香莲》,戏台两侧的电子屏幕打出清晰的唱词。《秦香莲》一剧结束,紧接着又上演了一出《陈三两爬堂》。这时,天上的细雨终于也收了场。旧县至今仍有21处大小寺庙的遗迹。它的东南600米处,是海潮禅寺,原称“海潮庵”。这座庙宇目前是河曲保存最好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佛教禅林。始建年代尚有争议,目前看到的格局是清朝初年的。寺院处在山环水绕中,顺山势而建,北高难低,站在远处任意一点,都可清晰地看到寺院的建筑全貌。寺院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09平方米,大小佛殿28座。各院建筑因不在同一平面,上下以砖碹洞中的台阶回转相通,跟迷宫一般。我们机械地跟随着释演兴师傅上来下去,转来转去,他说这样走,参观完全寺,也不会走回头路。这本身就有禅意在里面。海潮禅寺的建筑布局密集回环,里边的佛像均藏在封闭的木雕神龛内,庄严神秘,游人只能透过玻璃窗瞻仰佛容。但走完一圈儿,却给人有如穿透什么的奇妙感觉。尤其站在最高一层的殿堂,俯视院落和山门,再抬头远望对面的山峦,顿时心头涌上一种安稳自在。恰在这时,一列火车从对面山腰上急急地驶过,这现代物件儿竟然丝毫没有干扰寺院的幽静,反倒只是增了一景而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海潮禅寺的庙会日,周边三省的人民都来拜佛,祈求平安。寺院山门曾有藏头联:海水无边开法界,潮音不断显真如。从寺院出来,返县城。半路上天空放晴,夕阳明艳。隔着绿色的庄稼地,望到五花城沐在夕阳里的土城墙金碧辉煌。这也是明代的一个军事工程。但五花城最出名的却不是古板的历史,而是遍街的美女“五花城的姑娘,可袭的不用看”,这“袭”取的就是《红楼梦》中袭人的袭字。河曲灯会举行期间,各乡村都在村中舞台上表演传统地方戏曲。河曲寺庙中的年轻和尚在窗口发呆河曲的一座建筑颇有特色的寺庙,院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保德倔强的河湾地图上,在黄河“几”字形一竖的中段,出现一个很小的横向回流段,保德就处在这个小弯儿里。保德的名称取自“民保于城,城保于德”。这句话源自《左传·哀公七年》。其核心指的是传统“德”中的“信”和“仁”。我曾经沿着黄河,从北向南两次穿越保德县,发现保德腹地的村庄与著名的碛口古镇周边的村庄相似,都由层层叠叠的窑洞构成。窑洞内一律砌着土炕,因为地理环境使然,窑洞几乎都是石质的,几百年纹丝不动,只有老旧的尘埃能够证明它们已经历了岁月更迭。村民们一边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子,一边将脚步踏向外部的喧嚣世界。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居多,青壮年男人大多到外面闯荡去了。黄河沿着保德的西部边缘由北向南穿过时,流经县城的一段却突然由东向西流,然后大约在林家沟始再慢慢地转自从北向南流。九曲黄河的魅力在保德显露无遗。保德县背靠巍巍吕梁山,面临滔滔黄河水,处于黄河中游的晋陕大峡谷,曾经也是著名的水旱大码头。保德的县城与陕西府谷县县城隔岸相望,像黄河两头的双胞胎弟兄。分属两省的两家黄河弟兄,自古就有不少通婚的人家。在1938年3月,号称“小杭州”的繁华保德古城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大火在古城燃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保德县城是在原县城的东关镇重新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更紧地依向了黄河,而旧城已蜕化成一个村庄,即如今的城内村。从陕西府谷县看黄河对岸的保德县城圪梁梁上的保德情歌右边这首民歌,在保德流传最广,也是据专家考证完全属于保德版权的一首民歌。我在保德,最先听到的也是这首词曲简单、音域宽广、感情奔放、气韵高亢的民歌。喝了酒的保德人一旦唱了,便用一双眼睛紧紧盯着你,将歌中的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酒店的房间不高,炸雷般的歌声直冲天花板,最后在房间弥漫开来。在黄河由西向东转而由北向南的拐弯处,即晋陕蒙接壤的三角地区,蕴藏着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就是北方民歌。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爬山调”,河曲、保德的“山曲子”同属这种类型的民歌。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互相借鉴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谁也很难分清哪首歌最初是谁先唱出的。保德县文物管理所的王引为老师冲着我对保德民歌的热情劲儿,慨赠我一本20世纪80年代初编印的《保德民歌》。牛皮纸封面,里面的纸张已泛黄,是人工油印的,200首未经加工修改、原汁原味的民歌,包括词与曲,全部是由当时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深入村庄采制录音,最后整理所得。有许多歌手,今已作古。王引为亲自参与了这次采风。他说这是第一辑,原本要续第二辑的,可惜计划因故流产。“大红那油枣房梁吊,满嘴嘴白牙牙对哥哥笑。黄生生的油梨黑把把,巧嘴嘴对哥哥拉话话。”——刘家畔·王桂英唱“白天那想你呀对人家说,黑夜那想你那枕头上哭。想你那想的呀上不了炕,炕棱上画下个人模样。”——扒楼沟·冯十五一唱“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马家滩困住了一只船,天河水隔住了两头头难。”——腰庄·二毛有唱“担上油枣那进后滩,受苦受罪是为爹妈。十冬腊月那走岢岚,受罪的那人实可怜。”——冯家川·利利唱“半夜那走路遇上狼,鞋钵钵打来石砂砂扬。你走东来我走西,咱二人到此两分离。”——赵家峁·赵锁年唱为了找会唱民歌的人,我们去了保德的陈家梁村。村长便热情地打电话叫来了两位中年妇女。45岁的白换姚和47岁的陈板次。她们随意地站在陈家大院外,放开嗓子便唱起来。村里有个十人的班子,平时常走村串巷为人助兴。民歌的传唱已不像过去那么流行,但毕竟还能在村庄里听到,而保德城里的年轻人同全国的年轻人一样,嘴里哼唱的已经是流行歌曲了。保德的文人陈秉荣老师于2008年编著的《大河采风》里,有一多半的篇章是有关保德民歌的。这些民歌基本形成于上世纪30到60年代。分歌头、颂歌、劳动歌、走西口调、情歌、酒歌、杂歌。如劳动歌《放羊调》:“背上干粮叫上狗,哪一天不在你家门前走。背上干粮叫上狗,我和哥哥相跟上走。山羊绵羊都赶上,要死要活相跟上。马走大路羊走畔,为朋友为下个放羊汉。山羊绵羊五花羊,小妹子爱你没商量……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就出生于保德的马家滩村。她小时候住过的四合院至今还在,里面现住着故乡人。那是一处清朝年间建成的老房子,从门楼、窗棂、屋脊等处的精雕细刻处,可看出当年的华丽和精致。不知道马玉涛的高音是不是与保德这片多陵的土地有关,是不是小时候站在山峁上吼出来的。保德人至今还在热用一个动词——“吼”,“叫人去”在这里被称为“吼人去”。似乎不吼出来,那“对坝坝山上”、“圪梁梁上”的人就无法听见。保德的民歌很有特色,图中两个当地妇女在唱民歌。倔强的保德人关于保德人的性格,问到的保德人无一例外地都点到了倔。男人、女人都倔。不过承认自己倔的保德人却很少吵架。来到保德的街面上,看到的是一种悠闲和从容。此地人多地少,县城的人口密度很大。但是这么多倔强的人被一个丁字型的街道分割、融合,却偏偏相处得其乐融融。保德县城现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新街,东西向,即平行于黄河的府前大街,县委县政府就在这条街上。繁荣整洁的街道有明显的现代气息,而与府前大街呈“丁”字的是一条南北向的旧街,略高的人行道赫然建在路中间,与两边的路面成三等分。两侧车流滚滚,中间的行人却悠悠地散着步,成为保德一景。原来,在旧城改造中,将由南而北流过的梅花沟水加盖水泥板,做人行道用;两侧的街道依然叫梅花西街和梅花东街,看着是一条大街却有两个名字。这条保德人习惯称作旧街的街道异常繁华,想领略保德人口的密度和探究“小香港”称号的原由,就到这条街上来。白天,人行道上的行人川流不息;而到暮色初起,下班回家的人更是将人行道装了个满满当当,夜市小吃摊也在人行道上开始营业。这么多人挤在一处,却无吵嚷声,老百姓的日子已非常默契地汇聚在一起,像条平缓的小溪款款向前流动。但保德人还是有点倔。那天晚上,结束一天的行走,饭桌前的我非常想听到有名的保德民歌,非常想让随便一个保德人能随便就吼出一两声原汁原味的民歌来。但这一愿望的实现却耗了我一个小时,让我说了一箩筐好话,也让白酒燃红了脸。保德历史上有两个名人,他们的人生结果也与倔有关。保德县故城村沿黄河的悬崖上,有个叫钓鱼台的地方,上面有一组石窟建筑,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曾在此隐居。现有大小6个石窟,其中有陈奇瑜当年的起居室,方形,面积不大,面向黄河有窗口,地下的暗道通往别处。悬崖上的栈道痕迹十分明显,向上攀登可以通向村庄。陈奇瑜,字玉铉。山西保德县城内村人。这个生前因镇压农民起义军受“帝嘉劳之”,后又因不慎放纵农民起义军被捕下狱继而流放回老家的保德汉子,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用心计胜了陈奇瑜的李自成队伍,不知在背后是不是感激保德人的豪爽守信。反正被流放回老家的陈奇瑜,却选择了易守难攻的黄河绝壁。石窟开凿花费了三年时间。不知他是仗打多了心有余悸,还是决心潜心面壁信佛,过自在无为的生活。这处供人居住的石窟设计精巧,天人合一。端坐于石阶上,甚至只从窗户里伸出钓鱼竿,便可悠悠垂钓于黄河,这样的生活也算是人生奢华到家,清静到家。但是,历经朝代更迭,清政府以“未获准”而“私修钓鱼台”,及蓄发不剃不做清朝顺民为由,将陈奇瑜施以极刑。陈死后,葬于距钓鱼台2.5公里的林家沟村“陈氏佳城”。这个倔强的保德汉子,在十分复杂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慷慨守节而去。而在私人的生活中,陈奇瑜却给人留下了一副温柔的面孔。陈奇瑜有个胞妹叫陈敬,自幼许配郭氏为妻。后郭氏家道衰落,郭氏本人又无行,所以陈奇瑜爱妹心重,便劝说妹妹退掉这门婚事。但是时年已16岁的陈敬,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耻于“好马不备双鞍,好女不嫁二夫”遂自缢身亡。她的倔强,不输哥哥陈奇瑜。两个人都为了内心的准则,不惜抵掉宝贵的生命。天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赋诗一首并赠陈敬烈女称号,崇祯三年(1630年)建牌坊崇祀。但到了清顺治五年(1648年),陈奇瑜被清廷处斩,这个死去的妹妹也受到株连——烈女祠被捣毁。现存的烈女祠是清康熙年间,陈奇瑜的侄孙——陈大谟重建,位于保德县南关村西北隅。祠堂是坐西向东的两进小院。山门外有砖雕牌坊,坐南向北。这座牌坊一式两用,南面是“五省总督”坊,其联曰:“名与孙卢齐海内,治同道黄泽天中。”北面是“烈女”坊,其联曰:“一十六岁能完节,二百余年重建坊。”一年一度的河曲灯会吸引了十里八乡、山陕蒙三地的百姓前来黄河边的广场观看放河灯,台阶成了看台坐满了人群。走西口的大浪淘保德保德有一首著名的走西口民歌——《惜别》,“……人生地生到处生,西口外没有你认得的人。送哥哥送在大门外,两腿发软我回不来。哥哥走来妹子瞭,泪蛋蛋抛在大门道。哥哥走来妹子瞭,哭红了毛眼眼心锤锤跳。瞭得哥哥翻过山,手巾巾揩泪攥不干。越瞭越远越心惨,泪蛋蛋遮住了毛眼眼。泪蛋蛋本是心上油,谁不心疼谁不流……”走西口,最直接的影响是人间离别,尤其是男女间的情爱离别,这种生生的离别给走西口抹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潇洒外出奔好日子,还是厮守在一起平凡相爱,永远都是人生的一大选择难题。史上,处于晋西北的保德、河曲“走西口”最为普遍,也最有代表性。普遍性是指“走西口”的历史长,人数多。不过保德人由从事农业经济活动,逐渐转向了从事以生产、经营中药材甘草为主的商品经济活动。一直以来,人们对走西口的理解似有误区。其实历史上的走西口浪潮,是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勇敢探向未知的举动,也是政府缓解社会压力鼓励人们开发边疆的措施。除了人们以为的血泪史,更多的是人们在口外那片广袤肥沃的土地淘到了第一桶金。到全国解放前夕,保德人经营的甘草行业在内蒙古地区取得了垄断地位。据不完全统计,保德人在内蒙的人数占保德所有人口的2/3,而目前全县境内的保德人只占到1/3,可想而知,走西口让人多地少的保德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当时的雁北人要从右玉县的杀虎口过关入蒙,而保德人因为处在晋西北,所以走的是另一条路线——直接从东关渡口离境过黄河,进入陕西省府谷县,经古城乡入蒙。陕西省古城乡是座边陲重镇,城中的关帝庙是清朝时期的蒙汉分界处,设有关卡,因此这个城门洞口也叫做“西口”。大多保德人走的是这条道,穿过这里,就真正进入西口外了。我们沿着当年保德人走西口的方向走了一小段路,只想感受一下那种苍凉和寂寞。跨过1972年修筑的黄河大桥,进入陕西省府谷县城,约半小时后见到路边有一块小型的方形石碑,写着“石庙村”,并看到一处红色的庙宇。同行的王培祥师傅随口讲了句走西口时传下来的顺口溜:“路过石庙,打火抽一袋烟。”这里离保德还不算远,但毕竟已是异乡。我记下了这些在路边的村庄标志,张家峁、小字沟、西王寨、清水川乡、南梁村、黄甫镇、墙头乡、麻镇……大多村庄只见标志,村庄还隐在山丘深处,而路过麻镇时,看见一座古门楼就在路旁不远。过去那是走西口人的必经地,如今已修了盘山公路,便不再需要穿过古门楼了。车到故城乡,路边的地势平坦了许多,偶有一身金黄叶子的杨树站着,田野开阔起来,葵花、玉米,叶子都已枯黄,已经收割或正等待收割。故城乡的关帝庙,山门将陕西和内蒙古分出了界限。这处标志性的建筑,让多少人感慨万端——西口,奔的就是这西口。从此,在西口外,便要寻找人生的好梦了。长城、窑洞、逝去的古道……一样的颜色一样的沧桑,似乎已经不分彼此。枣园和石花鲤鱼“有枣杵一竿,没枣也杵一竿。”这是产自保德的谚语。虽然意思是喻人办事没方向,做无用功,但这特殊比喻的产生,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这个地方肯定盛产枣。若是初秋时来保德,最大的享受便是能看到满眼的红红的枣子。保德的枣树随处可见,而黄河滩上的枣园子更是一个紧挨一个。位于黄河岸边的保德县,种植枣树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就连康熙皇帝为平噶尔丹之乱,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第三次亲征路过保德,都给保德的油枣留下了神秘美丽的传说。在保德县最南端的冯家川,黄河滩上有一大片枣园子,其中有一处被水环绕的地方形似碾盘,其上生长的枣树十分古老,老根虬枝,但果实依然累累,更奇妙的是这里的枣树不长刺。结的枣称碾盘枣,除有保德油枣的共性——皮薄肉厚核小外,更比其他地方的枣珍贵吃香。记得第一次来保德的时候是10月,我们的车停在冯家川乡政府的大院里,一下车我就跑到与大院只隔一条小路的枣园子里。那里正有村民在打枣。几百亩的枣园子,枣子大都已打完,但还剩部分挂在树上。有一位小伙子正站在高高的树枝上用力摇树身,枣便哗啦啦掉了下来,红红地铺了一地。有摇不到的树梢处,他就用竹竿朝枣树枝敲了几下,早已熟透的红枣就扑腾腾掉了下来。拾枣的人是一大家子。3位妇女,一位老大爷。他们都是坐在一块儿坐垫上拾枣,一人身旁放一个箩筐。因为枣太多,拾净一片儿需要不短的时间,所以才带了坐垫来。村民们热情朴实,临走时,还非要让你装上一袋子。可惜树底下极好吃的保德油枣只能卖到每公斤三四毛钱。许多枣子挂在树上,村民已不屑打落,而掉在枣园子里的枣也拾不干净,有枣树的地方,地面上随便都能拾到完好无损的枣。保德人对枣早已不稀罕,有的人竟然在儿时就吃伤了。不过,保德的婆姨普遍是美丽的,可能与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枣有关。过去,在收获枣子的季节,家家除了忙着加工、储存枣子外,还编织枣牌——用谷穗杆穿了略绵的红枣,制成各种不同形状,有菱形、方形、心形,还有枣囤囤,枣篮子等。一来是挂在墙上作装饰,二来也表现了丰收喜庆的主题。现在,做枣牌的人家很少了,人们不再把这红火的传统习俗当回事儿。第二次再来枣乡,乡报告员刘歧顺极热情地找来村民王花眼和王中括,他们在枣园子里就地选材,现编了一个菱形枣牌赠予我。冯家川乡的67岁的冯老师热情地领上我们去看传说中的碾盘枣园。枣园不远,就在村北面,与其他枣园隔着一条河沟。因黄河水泛滥,紧挨河面的枣树已被推走了一多半,如今是一片河滩,上面种着玉米。碾盘枣园剩余的枣树大约还有两万平方米,许多都是活了几百年的老枣树。当年康熙帝品尝了碾盘枣园的枣后,便指定为贡枣。据史料载,当年康熙第三次亲征是在农历二月,二月不是枣收获的季节,所以康熙不可能来枣园子查看,但他品了储存的保德油枣是有可能的。保德人除采用自然晾干的办法储存枣之外,还加工成糖枣、熏枣、酒枣等。冯家川如今打的也正是这康熙贡枣的品牌。中午,乡里款待了我们一条黄河绵鱼。这是对贵宾的礼遇。因为冯家川一带的黄河绵鱼是至宝,好吃,营养价值高,但极难打,市面上一般买不到。天桥石花鲤鱼也是保德黄河中的一大宝。一般在开春时才能打到。浑身金红色,十分耀眼,营养价值极高,传说祛百病。此鱼与冯家川的碾盘枣一样,也与康熙有缘。据史料载,当年康熙于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经由大同来到保德境内,知州唐文德率众到郭家滩迎接,住生员陈士宣家。第二天,唐文德为讨好皇帝进献了鲜活的石花鲤鱼,康熙品尝后大觉好,提出要每年进贡。哪知,这石花鲤鱼是黄河鲤鱼中的极品,独产天桥峡,上下里许味道绝不相同,所以产量不大,且难捕得。皇帝的恩宠虽然给这鱼罩上更多的光环,但却苦了当地百姓。此后,保德设官船12只,专为皇帝打捞石花鲤鱼。按例每年进贡140尾,但文武将吏,率多谋求,遂副贡馈送各名目加至4000尾。后历史上也有几位较为开明的官吏适当减轻贡鱼数量,但并没从根本上解决民困。直至清王朝结束,石花鲤鱼才最终恢复了自由身。站在天桥峡,眺望黄河,水面极为平静,无鱼兴起。因季节不对,我们没有见到石花鲤鱼,但却见到了一双收藏于保德民间的木刻石花鲤鱼,据说这两尾木鱼是当年向皇帝贡鱼时的通行证。在皇帝想吃石花鲤鱼时,有人便先端着一双活灵活现的木刻石花鲤鱼在前开路,后面才是侍女手捧鲜烹的美味匆匆而行。枣牌是保德一绝,凡是大多数上点年纪的人都会制作,枣牌的制作就地取材,快速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清代的文物木雕黄河鲤鱼造型别致做工精美,代表了浓重的黄河文化。一个保德的孩子在树下打枣在保德,一个孩子骑车带着一袋大枣拿去晾晒。作别前世的伊甸园保德全境是国家级古脊椎三趾马化石保护群。而这些化石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带在红土层,所以这种红土被命名为保德红土。上个世纪初,国际上已经对保德的这些丰富资源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仍然不断有国内外的各种科学考察活动在此地进行。芬兰、瑞典、美国的知名学者多次前来保德考察,使该地区成为国际古生物界的一个热点。2004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兆群、刘丽萍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Mikael Fortelins(中文名傅铭楷)带领他们的博士生来到保德,在冀家沟一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科学考察。这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全村共有1000多人。许多枣树长在崖畔上,熟透的红枣还挂在树梢。因为地势陡峭,不便打枣,只能任其掉落。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平地,最平的地方就是自家的院子兼别人家的房顶。整个村庄就像镶嵌在山坡上的一场艺术品展览会,一层叠一层。圆拱形的门窗,金黄的玉米和红辣椒吊在檐下,狗和鸡在院子里闲逛。我们向两位村民打听专家考察三趾马化石的所在地。他们便指着对面的山说,有红土的地方就是。向对面眺望,一条干河沟将山分成了两半,山坡上有些地方露着红土,那可能就是考察报告中的杨木沟。我们几乎是一路小跑着下坡,穿越了冀家沟村,下到山谷底,再向对面的山攀登。沿河沟向上走了一段路后,发现不对头,根本无法接近红土,便回身再找。王引为经验比我们足,他上到河沟右边的山坡,很快找到了一条羊肠小路,沿路往山上走,终于看到了一个洞口。他兴奋地喊我们,找到了!1914年,曾担任瑞典地质调查局局长的安德生博士来到中国,并被聘为中国政府的矿业顾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博物馆馆长。这时瑞典王储卡尔·古斯塔夫二世(Carl GostafⅡ,后为瑞典国王)出资要求安德生在中国发掘龙骨以便收藏、研究。于是安德生于1919年派两位中国技工到保德,发现了丰富的“龙骨”,即哺乳动物化石。这些“龙骨”原来一直被当地人当作中药材采集,被安德生的技工发现后如获至宝,共采集了27箱,其中大多数是犀牛、偶蹄类和肉食类动物化石。1920年,安德生又派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采集,获得化石47箱。这些化石被迅速送到瑞典,交给乌普萨拉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维曼教授进行研究。这时候,安德生感到迫切需要一位专业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来负责野外的发掘工作,于是维曼推荐了他的奥地利学生师丹斯基博士。师丹斯基1922年来到保德,聘请了中国人刘诗固(音译)帮助他收购龙骨。他们在保德发掘了大半年,采集了100箱化石,并绘制了这个地区的详细地质图。在保德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成为《中国古生物志》中三趾马动物群专著所依据的最重要材料,从而也使保德这一著名的新近纪化石地点闻名世界。保德的岩层很有特殊性,在古老的石炭纪页岩上不整合地覆盖着新近纪地层,最上部是第四纪的黄土。新近纪地层的下部为巨厚的砾岩,代表了这一地区在经过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后重新开始沉积。砾岩之上就是有名的红土沉积,由于其中富含三趾马动物群的化石,所以又被称为“三趾马红土”或“保德红土”。我们看到的这个洞口很小,只能容一人蹲着前行,里面黑乎乎的,似有岔口,望不到头。曾经考察留下的洞口很多。我独自沿羊肠小路继续向上走了几十米,随势转到后山。隐约的狭路还在继续,身边悬崖绝险,一阵风吹来,我险些滑下去,于是只好作罢,几乎四肢着地爬了回来。遥想当年洋人将一百多箱沉重的龙骨运出山外,恐怕也殊为不易。现在,采自保德的174箱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存放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进化博物馆,占了第三层的一半以上。它们保存之完整,标本之硕大,令人惊异。就是这些保德化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培养出了包括傅铭楷和他的老师等15位博士,而且数量还会与日俱增。另一批经刘诗固帮助发掘收购的龙骨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美国人魏德曼转运到了美国,现存于纽约国立自然博物馆。另外,保德有一处新石器遗址,在黄河岸边的林遮峪村。地面上还能看到一些灰色、红色的有纹路的碎陶片。就在这片遗址处,1971年还发掘过一座商墓,出土了109枚磨背式大型无文铜贝、113枚海贝和车马器等。保德铜币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铸币。其体型之硕大、铸造之精美、打磨之细致,堪称人类金属货币之鼻祖。原来裸露出来的商墓早已回填,现在覆盖其上的是一小片土豆,旁边还有一棵野生酸枣树,果实又圆又大,已然熟透。从前的保德无疑是动植物们的天堂,而如今的保德却一改传统农业县的面貌。地下巨大的煤海取之不尽,地面上却难见到煤,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采煤业使保德受益匪浅。曾经污染严重的保德城,通过前些年强有力的整顿改治,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环保新城。目前,只有来自临省的运煤车还会给保德的公路和公路周边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困扰,而保德自本地煤却极其快速优雅地,通过一节节火车车厢直接运到外地。保德,这座以“信”、“仁”命名的小城,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和人世沧桑。如今,这里的村庄似乎更加宁静,老屋更加沧桑,只有那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枣树依然茂盛;只有那熟得诱人的大枣,仍是一年一年地红个不懈。河曲也是山西的产煤区之一,运煤的车辆通过沿黄公路来往于各地。【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墓地前有水井如何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