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有没有那种可以一个人唱歌商场的唱歌亭叫什么之类的啊?

2017年02月16日 02:1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在一间迷你KTV房里,母子俩一起开心地唱歌。  北京钱柜KTV缩小营业范围,仅剩惠新东桥一家还在正常营业。北京晨报记者 郝笑天/摄  “这是我的最新专辑,请大家欣赏。”春节假期,19岁的女大学生小童在朋友圈上传了自己录制的单曲,很多朋友为她点赞。她录歌的地方并非专业录音棚,而是最近在京城各大商场出现的迷你KTV。利用消费者的碎片时间,满足了兴之所至时 “想唱就唱”的需求。  而就在半年前,被视作80后青春回忆的同一首歌KTV在正式营业的第13个年头画上了休止符。随着互联网新兴娱乐方式的不断出现,以钱柜等为代表的传统KTV渐渐远去。  尝鲜+分享  “电话亭”里能唱能录  在望京新世界百货五层,北京晨报记者找到了一处友唱Mbar。两个一组的透明玻璃房间分别标注着01和02的字样,其中一间有人正在唱歌。每个房间占地约2平方米,里面有两把椅子、两副耳机和两个话筒,很显然是为两个用户设置的,记者一行三人进入便显得有些拥挤。歌曲播放屏幕挂在墙上,下方的触摸屏幕与普通KTV差别不大,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其公众号之后,就会出现正常操作界面,项目有按照热门、语音、歌手、歌名等不同方式的点歌,以及弹幕、原唱、重唱、暂停、切歌等,同时在微信界面也可以进行这些操作。  选歌就绪,戴上耳机,拿起话筒,开始唱歌。除了戴着耳机以外,感觉与在普通KTV差别不大。期间记者也在房间外面监听了一会儿,基本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一曲结束,微信上便收到了友唱推送的歌曲录音。有意思的是,上面还有为自己唱的歌制作专辑的选项,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多品牌多商场已入驻  目前,银泰中心、欧美汇、君太百货、新世界百货等商场都已经有迷你KTV入驻,品牌主要有咪哒miniK、聆嗒miniK、友唱Mbar、科美唱吧、爱唱love sing等,虽然品牌繁多,但功能大同小异。银泰中心三层摆放了两台友唱Mbar,周边商铺人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一般只有周末才陆续有人来,“基本没见过排队。”在高校比较集中的中关村欧美汇,周末有时会出现排队现象。而望京新世界的友唱Mbar放在英孚少儿英语隔壁,来唱歌的基本是带着孩子来英孚上课的家长。而朝阳大悦城、欧美汇等人流较大的商场大厅里摆放的迷你KTV,在周末和工作日休息时段常常一座难求。  “我就是路过,看到就想体验一下。”消费者王女士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为70后的她更喜欢传统KTV里聚会一样的氛围,“还是希望能有听众的,氛围好。”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少有人特意去迷你KTV唱歌,基本是在逛街或者等电影开场的空隙去玩一会。  但也有人很享受这种一个人唱歌的感觉。“我觉得它跟KTV是两种形式,不是为了聚会或者喝酒才去的,就是认真享受唱歌。而且这个音质比KTV好很多,小瑕疵也听得很清楚,感觉就像是在录音棚里一样。”大学生小韩表示,经常逛街之后和闺蜜来这里唱半个小时才回学校。不习惯在公共场合下过多表现自己的夏女士则表示,在KTV里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唱,在迷你KTV里就可以放开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自在多了!”  按分钟计费有点紧张  北京晨报记者在体验中发现,点歌可以从微信端进行操作,非常便捷,但速度取决于手机网络。记者用4G网络在微信端进行曲目查找,几次均出现了五秒钟左右的迟滞。不少消费者也遇到了因为手机信号问题导致无法登录房间或者无法完成付款的情况。“不熟悉操作方式,加上手机网络又不好用,找歌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消费者刘女士第一次去迷你KTV尝鲜选择了15分钟的套餐,只完整地唱完了一首歌。  对这种按分钟计费的方式,顾客是颇为心疼的。以友唱Mbar为例,K歌的费用是通过微信支付的,按时长不同有三种套餐,价格分别为15分钟30元、30分钟57元和60分钟87元。而北京晨报记者昨日在大众点评网搜索发现,目前传统KTV促销价格优势明显。以钱柜惠新店为例,即使是17点至19点的高峰时段,240元便可以买到3小时的“欢唱+套餐”,如果是12点至19点的时段,180元甚至可以买到长达7小时的“欢唱+套餐”。  “一秒钟都舍不得浪费啊。”消费者王女士表示,如果能无缝衔接的话,在迷你KTV15分钟大概能唱四首歌。“KTV里唱歌都是按小时算的,没有这么紧张。在这里唱歌总担心时间要结束。”王女士说。  怀旧+吐槽  曾经人山人海 如今闭店歇业  在80后马女士的心目中,朝阳门钱柜就是KTV的代名词。直到现在,每次从泛利大厦门前附近经过,她仍旧觉得唏嘘不已,“怎么就能关了呢?当时多火啊!”她回忆到,当时经常周末上午去这家店唱歌,如果不提前订就只能到那等房间,就连工作日的晚上也会客满。大厅里等位的人山人海,自助餐非常丰富,味道也好,穿着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都是俊男靓女、气质极佳。“有一阵都说王菲最爱去那唱歌,我们就经常眼巴巴地在大厅等着,期待能看上偶像一眼。”马女士表示。十多年前,钱柜的价格也是比较贵的,市民李先生说,上大学时大家都喜欢K歌,但是直到大学毕业时,才凑齐了前去钱柜K歌的钱,小伙伴们一起过了把瘾。  2001年开业的钱柜KTV朝外店掀起了北京大型正规KTV的潮流,很多明星聚会都选择这里。之后出现的麦乐迪、乐圣等知名KTV也大多借鉴了钱柜的经营模式。据了解,在最火的2005年到2009年,钱柜KTV朝外店月收入甚至能超过1000万元。而从2009年上半年起,钱柜朝外店的收入就不断下滑,客源也越来越少。2013年月收入降到了约200万元,客流只有此前的20%。这家拥有14年历史、曾红极一时的老牌KTV店2015年2月1日起停业。而在此前,钱柜的首体店、雍和宫店均已关闭,现如今在北京地区只留下惠新东桥一家店。除了钱柜之外,乐圣、麦乐迪、万达大歌星等也都面临关闭部分门店,甚至是全面歇业的情况。  硕果仅存的钱柜惠新店已难复往日辉煌。尽管粉丝对音效和曲库更新频率基本满意,但很多人评价包间和设备设施老旧,已经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口味,还有人不满意不如以往的服务水平,网友氧化钙吐槽说:“到店问一万遍23点有没有房,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有’。结果到点了告诉我没有,说要拿号……”  除署名外  北京晨报记者 肖丹 文并摄【编辑:史建磊】}

来都说:越来越多的迷你 KTV 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镜相的编辑奥兰多很好奇,会不会有人一个人半夜去那里唱歌呢?有一天她下班之后,去迷你 KTV 找人,想跟这些人聊聊。结果出乎意料……没找到人。
于是主编提议说:「既然找不到人,要不咱们自己去吧。」于是,在七夕来临前,四个编辑踏上了各自的「一个人的 KTV」之旅。
1
上周六早上,兔大穿着洗旧的蓝色棉质大裤衩,和白红条纹T恤,斜挎着黄色帆布鸭子包,脚穿黑色凉拖,睡眼惺忪。
骑车 5 分钟,行程 1 公里,兔大到达双井家乐福边上的迷你 KTV 时,一位阿姨刚好拎着一袋蔬菜从商场出来。
这时候,早上十点。
兔大原计划更早一些来,不过她没起来。她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有些不情愿地推开了迷你 KTV 的玻璃门。
同一天下午四点左右,小七和男友一起出了家门,过了一个马路,就到了太阳宫凯德 MALL 的迷你 KTV 边上。7 个小时前,小七刚和男友去国家博物馆看了一场伦勃朗的展览。她还穿着逛展时的浅蓝色露肩连衣裙,粗跟凉鞋。
两天后的星期一,faye 穿着黄色衬衫,黑色短裤去上班 。中午十二点左右,她吃了外卖的午饭,从公司出来,走到了附近东环广场的地下一层,绕过壁球馆、保龄球馆和健身房,来到了空无一人的迷你 KTV 前面。
而我这天穿着一身标准办公室小白领黑白配,脚踩黑色小瓢鞋,只是没洗头。打卡下班后,也到了公司附近的迷你 KTV 边上。
这本是一个体验「一个人的 KTV」的选题任务,不过主编美其名曰「地理分布式的云团建」,他还补充道:「每个人『团建』最高报销额度是半小时。自己唱 high 了自己付。」
除了分布在北京朝阳区各地一人唱 K 之外,我比她们多一个任务——记录下这次「云团建」 KTV 的过程。
2
兔大:生平第一次在阳光底下唱 K
兔大异地恋八个月的女朋友第二天要跟她团聚了,本来还想带女朋友一起唱。不过兔大为了完成一个人的 KTV,真的一个人去唱 KTV 了。
兔大是个没有音乐会死的人,她骑车的时候,就算灌一嘴风,也要唱歌。但被朋友拉去唱 K 时,她只关心 KTV 的自助餐好不好吃。
兔大的第一首暖场曲子,并不顺利——陈奕迅的《浮夸》,调太高,她有点喊不上去。在开场前,她一路直播着,给女朋友发着微信小视频。并将这个浮夸的高昂唱腔扔到了编辑群里,主编回了两个字:浮夸。
「云团建」算正式开始了。
兔大惊讶地发现,她觉得唱得很差的歌,评分都很高,倒是觉得唱得好的歌,评分很低。而且 MV 好像还是盗版的。两首不同的歌放的是同一个 MV。
那台迷你 KTV 像一个老式电话亭,被四面透明的玻璃包裹,顶上灯箱闪着绿油油的光。里面配置一个点歌显示屏和一个播放 MV 的宽屏屏幕。两个木头高脚凳,两只麦,两副耳机:俨然情侣对唱专款。
通常情况下,这些迷你 KTV 会被放在商场的各个出口旁的角落,享受着人流量的洗礼的同时,又不失唱 K 的昏暗氛围。不过,兔大选的这台机器被巧妙地放在了太阳底下——兔大生平第一次体验了在阳光底下唱 K 。
因为屏幕反光,她能清晰地看见身后围观她的人。
「有个小女孩跟她妈妈一起来的,小女孩就一直趴在玻璃上看我!」
起初兔大很局促不安,毕竟大清早头发乱蓬蓬在那里一个人唱歌,很奇怪。而且点了一首尾崎丰的《I LOVE YOU》,MV 的画面是五六十年代电视剧画面,还是一个无关的日剧,她很有压力,生怕路过的人看见这 MV。不过她太喜欢这首歌了,钟点结束前,她又唱了第二遍。
渐渐地,兔大不再担心路过的人围观,「这些人仿佛激起了我的表演欲」。兔大坐在椅子上,拿着麦,身体随着节奏左右摇晃。
兔大说:「唱得出汗了,凳子都湿了。 」
唱歌之前,兔大还没睡醒。唱完从亭子出来时,兔大沿着商场斜下坡的电梯,冲着跑了下来,特别爽,特别高兴。
「感觉充满了电。来之前病怏怏,唱完全好了。」
她决定把唱迷你 KTV 变成每周末的常规项目。
兔大一个人 KTV「实况转播」结束时,女朋友微信里默默躺了二十几条兔大唱歌的小视频。
3
小七: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
到了商场后,小七和男朋友分头行动。男友去理头发,小七计划去买菜前,先完成「一个人的 KTV」的团建任务。
小七这几年都是很平静,很克制情绪,很少听歌。平时好像完全没有自己哼歌的时候。要听歌的话,也是工作或者洗澡的听听音乐剧。但是,KTV 应该没有音乐剧曲目吧……
唱 K 的人并不多,她一共点了 5 首歌。这台机器是按单首收钱的,一首 8 元。
她点的第一首歌是《Lemon Tree》,本想唱英文版,却点了王若琳的版本,出来的是中文歌词,她就不会唱了。于是她戴着耳机,默默地把这第一首听完了。
接着她唱了两首张悬的歌,打分都在 80 分以上,很开心。一首叫《儿歌》,一首叫《Scream》。
唱完之后,迷你 KTV 的公众号会把她唱的歌的录音推送给她。但小七并没点开的兴趣。
小七发现了 KTV 的一个 bug:「椅子不方便用脚打拍子」。她以前学过吉他,那时候养成习惯,不打拍子就不会唱= =
小七唱完后便径直走进了旁边的超市,在挑选晚餐原料的时候,KTV 的公众号又给她推送了两首情歌——原来小七走之前忘了下机,后边接着唱的人的录音发给了她。
出于好奇,小七点开一首《因为爱情》,是一对情侣在合唱。「还挺好听啊。」
这首歌的评分竟然高达 93.75 分,小七开始嘀咕这个评分系统,可能标准只是看音高有没有达到,而「情侣两个人唱,一个跑调了,另一个还在调上,评分的话,就给满分。感觉情侣唱歌评分的话,好像作弊啊。」
在她一个人唱 K 的时候,她男朋友去了旁边的理发店,只是一直在排队。小七唱完歌,男朋友还没有排到号,他已经刷了半多小时的手机。
4
faye:大多数时候,一个人比两个人更快乐
faye 周日查了一下家附近的迷你 KTV,最近 1.7 公里。「太远了」,她不想去,决定拖到周一再去。
faye 好多年没去 KTV 了,以前 KTV 是主流娱乐方式时,她曾一个人去一个小包厢里练歌。如今她不再有练歌的需求。朋友聚会都是去私人影吧,或者开个房玩狼人杀。
这次唱的七八首里,80% 是陈奕迅的。
陈奕迅的歌很不好抓节奏,她自己唱一段后,心情不好了,就再打开原唱,跟原唱一起唱。
faye 一一唱完了《葡萄成熟时》等去之前就想好的歌。「如果点的所有歌不唱完,会很难受,宁愿快进着唱,唱两句也行。」
唯一一首计划外的歌曲:《全世界失眠》。「看到了这首歌时,想到前男友。大学男朋友追我时,录过这歌给我听。他唱得也不是很好听,一般吧。当时是两个人带着耳机听的,有点尴尬。」
「唱的时候心情还行,就是这个场所太不私密,帘子还有缝。别人还能看见你。路过十二三个人,感觉五六个都看着我。」
两个人一起来的话会更好,因为两个人分担了一半的注意力。「一件事很傻,有人陪着你,你就不会觉得傻了。」
不过 faye 认为,看电影或唱歌这些事,如果两个人无法一起,一个人也可以。一个人应该有自己娱乐和快乐的能力。faye 说:「孤独是个褒义词。」
「两个人看电影得迁就各自喜好。妥协之后,通常选的都是爆米花电影。有的时候不能妥协,还不如一个人去看。」
「来北京之后,有很多艺术电影可以看。想看的电影,有时候就这么一场。周四或者周三晚上找个想看这个电影的朋友,很难;还得问他时间地点,约不到一起;当天我要是有事还得放朋友鸽子。而看这部电影,才两个小时……」
「大多数时候,一个人比两个人更快乐。」
5
我:晚十点后的「一人 KTV」
小时候,我家里有台家庭卡拉 OK 机,每个寒暑假都是自己插好电源,放好光盘,跟着港台男歌星的歌,一唱唱一天。世纪光棍节 ——2011 年 11 月 11 日,我去看完苏打绿的演唱会,跟青春告了别。那之后,五六年没怎么听歌,再也没有喜欢的歌了。
时隔这么久再去唱 KTV ,还是这样的「电话亭」,我有点不习惯,只好全程站着。
亭子很闷,耳机很闷。不一会,我就热出汗了。
旁边的两个帘子根本没起到隐私的作用好不好?!你对着屏幕,你左边和右边被挡住了。但是你的后面什么遮挡也没有。这就是「鸵鸟把自己埋进土里,假装没有敌人啊」。
前奏真长啊!后来点《潇洒走一回》,听了足足 40 秒前奏……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唱歌的破亭子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开始注意一首歌的前奏有多长了。
「我最满意的一首歌,评分给我打了 37.5 分。」我想,反正都那么难听了,索性就接着唱。
屏幕点播的搜索一点都不好用,我只能放弃搜素。本想唱 Coldplay《Yellow》,发现连个「Y」都点不出来。只好在这台机器给的几百页歌曲里,不停划下一页,来选歌。
「是的,我老了,半屏的曲目我都没听过。」我心想,但不影响我接着唱。
唱到童年经典曲目的时候,我终于找到调了!
唱得太爽了。我又加了 15 分钟的。并且想把这个 KTV 搬回家,继续唱。每天下班了都要去吼几嗓子。
唱完后,我还是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用这个迷你 KTV 的。于是……我转战到三里屯的永利国际,那里估计人会多。
到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零星有几个饭馆已经打烊,唯有几台娃娃机和几个玻璃盒子亮着灯。其中一个盒子里面,一个男人在跟着拍子摇晃。
我听见他唱《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有一句「却怎么飞也飞不高……高」「高」这个词调跑丢了,撕心裂肺。
我用笔记着那个人唱了《偏偏喜欢你》《再见,二丁目》(表示没听过)《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无与伦比的美丽》……写着写着笔没水了。旁边一直站着一个好像要去唱歌的大叔,他背电脑包,我估计他应该有,就跟他借。但他不想借,说「没有」。
我只好继续站在边上观察那个唱歌的人。不一会,借笔大叔又过来说,「我找找,好像带笔了。」
这个大叔自称八零后,也经常用这个唱歌,半年唱了七八次了。总是一个人唱,歌曲也不分享。都是张学友周华健,他那个年代的歌。后来他说他得走了,把笔要了回去。
唱到后来,那个人开始不停地切歌。后来,他把耳麦摘下来了,当他转身推开玻璃门时,可能有点蒙,四周一片漆黑。
这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大叔有点沮丧,左右张望了一下,沿着一条过道走了出去。两分钟后,又沿着原路走了回来。
值夜班的保安远远地朝他喊道:「出口在那边!」
我走出商场,该回家了,在路边却打不到车。我开始往立交桥附近走。看到来福士商场边的广场有人摆着点唱机,5 块钱一首,周围围了很多乘凉或者看热闹的大爷大妈。
后来主编问大家:
如果下次团建有两个选择,一是传统 KTV 小包编辑部 5 个人一起,二是迷你 KTV,你选哪个?
兔大:「迷你 KTV。一人唱好爽哟,一群人我可能有压力,拘谨啥的。而且编辑部也没个『炒热气氛担当』,到时尴尬起来,哎呀呀。还是一个人唱好。」
faye:「迷你 KTV。不喜欢人多,要调动全力社交,累。」
小七:「选一,我自己不爱唱歌,但我可以听别人唱;如果是十几个人以上的话会有点社交恐惧,五个人的聚会我完全能接受。」
我:「主编!要不我们下次去来福士广场那,唱 5 块钱的露天 KTV 吧!」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再见,二丁目》)
图片来源:hcxypz.com
◆◆◆
哪些事情,即使有人可以陪你,你还是想一个人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宁波的鼓楼大家都知道,那是宁波人们比较喜欢去购物觅食的一条步行街。而在鼓楼旁边有一个公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那就是中山公园,属于中山广场的一部分。这座公园就厉害了,下面笔者给大家好好谈谈这座公园。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造。建造历时两年,于1929年秋天落成。中山公园这一带曾经也算是古代的政治中心,旧时的道台衙门建造现在的中山公园区域。中山公园历史文化遗迹非常的多,南明儒将张苍水的故居就在附近,这里还保存着一桩民国样式的别墅建筑,叫做小花厅,是宁波商会的旧址。在中山公园最厉害的当属那种假山了,你可曾知道这座假山是宁波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座假山,也是江南地区少有的官家园林遗迹。这座假山建于明代,名唤独秀山,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在笔者看来,宁波中山公园是宁波最有文化的公园。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公园有着前文介绍的那些历史遗迹,而是在于它的现在的样子。笔者去过宁波各大公园,从没有看到有一个公园能像中山公园那样,在大白天能聚集那么多老年人的。这些老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或唱戏,或下棋,或打牌。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堆”人聚在一起。几个凉亭都被老人们占据着,通常是一个拉二胡伴奏,一个人演唱,其他老人围观。大家各唱各的,互不干涉。除了唱戏的,这里还有吹萨克斯的,也是引得一群人围观。公园的外围有一圈长廊,在这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是下棋和打牌为主,也是几人一堆围坐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中山公园俨然成了一个老年文化中心了。一直没明白,为什么中山公园能吸引那么多老人,而宁波其他公园却甚少看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住在附近的老人特别有文化?亦或是来这座古老的公园游玩已经成了老人们的习惯。不管怎么样,笔者都觉得挺好的。有这么个地方,老年人也就多了一处可聚会的地儿,而且这里的文化氛围那么浓厚,不正反应了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嘛。这座特别有文化氛围的公园,您会去感受一下吗?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百家号金牌导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场的唱歌亭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