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溜冰王子羽生结弦弦结婚3个月后闪离?

11月17日晚,日本花滑名将、两届冬奥会花滑男单冠军羽生结弦,在社交媒体公开声明,宣布离婚。震惊全网。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对我的配偶及其家人还有身边的人,我的家人和身边的人,进行诽谤及跟踪,(他们)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强行采访。经常出现被突然搭话,或者可疑人物和车辆在四周徘徊的情况。”羽生结弦补充说:自己不够成熟,无法做到保护自己和爱人。这是他们决定离婚的原因。此外,羽生在声明的最后还敦促媒体停止这种骚扰行为。但这距离官宣结婚也仅仅只是过去了三个月啊,记得那时8月4日,他通过工作室发文官宣结婚,收获了无数祝福,虽然大家不清楚他的新婚妻子是谁,但也是衷心祝福他们能够天长地久。可谁能想到他居然离婚了!而且离婚的原因,如果仅仅真的是因为媒体的持续“监视”不断爆料有关,那也让人感到十分可惜。生在聚光灯下的他,注定要承受比常人所不能承受之痛苦。熟悉羽生结弦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天才选手。他是日本花滑届的骄傲,12次打破世界纪录。漫画一般姣好的面容、完美舒展的冰上动作,让无数人为他倾倒。世锦赛冠军、世界花滑冠军、冬奥会卫冕冠军…94年出生的他,今年刚刚24岁,已经收货了无数的荣誉。“花滑之神”、“花滑天才”,这样的赞誉向这个二十多岁的少年飞来,而在这背后,他已经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他在冰上度过了二十年小时候,羽生身患哮喘,父母为了加强他身体素质,就送他去学了滑冰,那时他4岁。早期的羽生总是因为体力不支每每完成比赛后大踹气不止。但是,他展现出了过人天赋,而他也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他常常日以继夜的训练、给自己定下非人的自我突破。关于他的新闻里,出现最多的镜头就是跳跃摔跤——他自知并非跳跃型选手,就以每分钟一跳的频率练习着。十岁那年他就对记者说自己的梦想是拿奥运会冠军;记者问是哪一届,他回答说“是2014年”。然后立马自己歪过头一笑“我那时19岁啦?”事实证明,他果然实现了少年时期的梦想。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羽生结弦拎着自己的冰鞋从冰场逃出,和父母、姐姐挤在仙台中学的体育馆里避难。羽生只能依靠四处辗转商演,蹭人家的冰场来继续训练。“我想赢,这是我的动力来源。不管怎么郁闷纠结或者找借口,结果都不会改变。新的敌人是自己。”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出名要趁早”,这是张爱玲的一句名言。年纪轻轻就展露头角的人,常常被誉为“天才”,张爱玲就是这样。但是,出名早而且能稳住这份名气的人,你没看见,他们开始得比你想象的早得多。在他们的领域,他们年纪虽轻,但从经验上来说,已经是“老手”级别的人了。事实上,所有的成就,都逃不开“一万小时定律”,不管什么年龄、有怎样天赋的人,都逃不掉这个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从0到卓越:10000小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张爱玲出身书香门第,等到她二十多岁出名的时候,她已经在文学的世界里浸淫十余年了。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时,可想而知他已经练习了多少小时。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一生所爱的目标,同龄人还在随大流升学考试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专注的往自己的目标前进了。这样的人常见于运动员、演艺人、艺术家、编程高手,等等。等到他们成名的时候,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年轻,而忽略了他们对自己专业的专注程度和持续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成年人。在平昌冬奥会上,羽生完成了两个高难度的四周跳,全都完美着冰,完全看不出他度过了一个非常煎熬的伤病时期。赛后问及为何能在超短时间内恢复竞技状态,他的回答云淡风轻:“因为这些跳跃动作都是我苦练了很多很多年了。”所谓的天赋,或许能给你一个好的起点,但是,这就像是马拉松的前一公里,在这一公里超前,并不能预见最终的结果。父母希望孩子是“天才”,倒不如,帮助他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然后付出扎实的努力。什么是刻意练习?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练习,只能是达到某个平台的水平,而不是最好。在这里,要区分“玩儿”“工作”和“刻意练习”的概念:玩儿的意思是,没有明确的要实现的目标,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内心的欢愉。比如,你有打篮球、养花、画画、看电影的爱好,这些事情你可以做一辈子,但是也不会达到大师的水平。“工作”的状态,有一定的重复性劳动、有竞争、有上司的压力,但是它的主要驱动力还是在外部奖赏,比如薪水、社会地位等等,当你对这些还比较满意的时候,很失去了突破瓶颈达到更高水平的动力。因此,很多人工作一辈子,但也远达不到在这个领域的顶尖水平。而“刻意练习”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刻意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枯燥的,甚至可以说是磨练,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几乎不可能坚持。我不数仰卧起坐的个数。我做到当我感到痛的时候,才会开始数。因为当我感到痛的时候,才是训练真正开始的时候。——拳王阿里2012年3月,17岁的羽生结弦首次站上世锦赛舞台,表演曲目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赛前两天,他在训练时扭伤右脚,但完全没有向大众透露,而是注射大量止痛剂咬牙上场。有一幅Iceberg Illusion(冰山幻觉),很好的描述了在成功背后看不见的部分,而且是绝大部分。冰山以上:成功!冰山以下:坚持、失败、牺牲、失望、投入、勤奋、自律乔布斯就曾经说过:“你要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换做其他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一定会放弃。所以你必须发自内心的热爱,否则你根本撑不下来。”因此,想深耕什么领域,一定是自己发自内心选的,不是任何外力可以左右的。羽生结弦的话,可以作为“刻意练习”的最佳注解:做不到的话,就做到能做到为止;做到后,就继续做到完美为止;做到完美后,就继续做到无论做几次都能完美为止。但可惜的是,如此完美的选手,在生活中却不能收获常人所拥有的幸福。离婚后,日本网友纷纷议论,有人指责无良媒体,也有人指责羽生结弦轻率地离婚。但事已至此,现在的局面想必也不是任何一方所愿,谁都不想闪婚闪离,想必羽生结弦也是采取了很多方法,无可奈何下才走到这一步,当然,也难说是一个表面上的“官宣”用以保护他们这段感情,实际并不是这回事呢?无论如何,还是希望羽生结弦能拥有普通人的幸福和安宁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溜冰王子羽生结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