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有哪些 探寻民谣的历史流派和流派?

一遇年头年尾,应酬多了点,昨晚去“红水棠”吃了个饭,朋友们说是去“开年会”。里面还专门开辟了一间红歌房。朋友真是有心啊!喝两杯五粮液,再去吼两句《白马调》,天上人间的感觉就都来了。等落了屋,又煨着被窝,习惯了去敲两个字后再入睡。估计敲到“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就真的“呼儿嗨哟”起来了。而挨到早上眼睛一睁,有人就问我,一晚上“呼儿嗨的”,昨天喝了几多呢?我一看窗外灰蒙蒙的,答了一句,鬼晓得,我又不是本地人呢!鬼话说完了,酒,当然也醒了。那就接着再说点“呼儿嗨哟”?其实,历史是有记忆的,喝五粮液的有几个本地人呢?1964年,那还是五粮液4块钱一瓶的日子。作为鸿篇巨制,有3000人参演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并同年为国庆15周年献礼。次年10月,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被搬上银幕。而这部大型舞蹈史诗的开场曲就是《东方红》。作品里的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从那开始,《东方红》即正式成为了一首量身打造的颂歌。1965年值WG前夜,一曲《东方红》,事实上,也唱响了WG来临前的前奏。 可以说,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始,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东方红》,开启了大陆的一段人文新纪元。不迟于60后的人对《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该无一不是耳熟能详,而《东方红》则当之无愧地被历史注解为大陆第一红歌。从回望历史的角度看,这首歌当然值得一说。但未必有太多人知道《东方红》这首歌的背景身世。其实,《东方红》不是当代作家的原创作品,其沿革过程纷杂,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参考文献,这儿不赘。现在一般认为,《东方红》的原始曲调儿是来自于一首陕北民谣《白马调》。据说,原汁原味的《白马调》出身于晋西北的山沟里。《白马调》的词儿是这样的:骑白马,跑沙滩,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咱俩捆成一嘟噜蒜,呼儿嗨哟,土里生来土里烂。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也顾不上。闻之歌词,犹山野里飘来一阵原生态的女子声音,不羁中有点野性而又不失生活的原味。二当年的陕北陕西,是谓“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这样的不毛之地,虽然不适合于种庄稼,但是适合于唱山歌。头顶苍天,站在山梁上,对着山那边喊一嗓子“咱俩捆成一嘟噜蒜, 呼儿嗨哟”,那是不是有天人合一的感觉?人毕竟还是想要活下去,而表现活着的方式之一,苦中作乐也未必不可。所有的悲情哲学都治愈不了悲情日子!唱点歌儿,且最好是情歌,那样也许能忘却一时清苦,找点快乐。李白说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但李白哪是那样喝闷酒的人?看下句就知道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李白把日子想得多么开!李白是士大夫,不至于穷中作乐。你只要听听在抖音上被那几个乞丐唱得红红火火的“人生难免不如意”,就能理解李白的情怀里装的不光是酒,也有穷困潦倒的日子和日子里的苦情。再穷再苦,人,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情怀。唱两句山歌也未必不是日子!即使富了,乡愁也还是挥之不去的一种情愫。那会儿,山歌民谣就是一种表达情绪的载体。还是孔子说得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在欣赏自己的门徒颜回,生活虽然清苦,却依旧安贫乐道,志趣不改。回到唯物主义,饿着肚子唱歌终究是个穷快活。穷则思变,穷,就容易闹革命,这当然也是一种想活着的方式。为了一块田,一碗饭,当年的陕北陕西,唱着山歌闹革命,不期闹出了一片红色热土,唱出了一片云开日出的艳阳天!当年的陕西陕北孕育了多少峥嵘岁月?真数不清。从陕北红军队伍的壮大到陕西大片红色根据地的建立,一路从《白马调》唱到了“东方红,太阳升”。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雄鸡一唱天下白,日出江花红胜火!实说,民谣、民歌对大陆当代的文化精神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但反之看,当代的人文精神对民谣、民歌之类的音乐倒是有更大的影响力。追溯其渊源,主要来自当年的红色思想。看得到,当年的《南泥湾》《绣金匾》这类的红歌确实振奋人心,而历史也记载了这些红歌的不凡身世。惟红歌和民歌,其所承载的不同使命,在今天看来,还是有些差异的。比如《刘三姐》中所对唱的山歌,其实来自剧本创作,在其前身之久远的文化背景中,于常理少不了打情骂俏、你情我爱的那些极具生活特征的山歌元素。民歌之最大特点就是靠水土滋养,世代相传,几乎一万年都是那个调儿,但词儿还是可以改变若干的,这就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演绎。演绎有时也服从于时态的演变,民间文化的改良离不开时态的催化。这儿,最典型者,莫过于那首本质上已经不在尘世里的《白马调》了。三据说,还有一首名叫《芝麻油》的晋西北民歌,也被认为是《东方红》的前身,《芝麻油》的原词是: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只有我的三哥哥亲。菜心红,麻油香,豆角抽筋水汪汪,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不见三哥哥心发慌。这儿的《芝麻油》和《白马调》,它们的语言结构和《东方红》的语句组织何其相似?《芝麻油》和《白马调》都是典型的爱情谣曲,曲中所弥漫的那些原始而质朴的生活气息,随风而飘,溜过崖圪洼洼的黄土,流淌在山圪梁梁之间。而那种原生态的爱意,用一种信天游一般的地域语言,把大喜大悲的情爱,不用雕琢,一股脑儿地在山梁上倾泻出来,所谓淋漓尽致乎?从《芝麻油》和《白马调》到《东方红》,这或许是关于民歌内涵的一种本质意义上的改良而非简单的流变。孕育和完成这种改良的外部环境,无疑,是一块属于时代的文化土壤,而非是民歌自身的“物理变化”。看来,《东方红》最初的出身不谓不单纯而清澈,甚至还有点不乏古朴的沧桑味儿。而作为民谣出身的《东方红》,最后能出落成一曲颂歌,既非在于这首歌曲有多少艺术成分,也不在于这首歌曲的历史成色有多么悠久,而在于后来所演绎出来的新歌名中的那个“红”字,映射出了当年的时代特色。红,居七彩之首,牢居世间之第一色的位置。无论是于世间的妆容,还是于事物的渲染,红,是最为出彩的颜色。但若真要去细说一个出身于民谣的”红”字,话就长了点(这儿忽略2000字)。四《白马调》也好,《白龙调》也罢,一般理解,实际上就是一首民间小调。所谓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丝弦小唱,还有俗曲、俚曲等,都属于小调的范畴。通常,小调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歌曲作品,因为同一个小调的词儿和调儿都存在变异。正是这种变异,使得小调本身的人文意境相差十万八千里。就比如,这首当年山沟里男女调情时唱的小曲儿《白马调》,从晋西北唱到了陕北,又经由一个叫李有源的陕北农民重新填词,《白马调》从此开始湮灭于历史,而一首主题迥异的《东方红》,则唱得万山红遍,阅尽人间春色!至今,《东方红》的词作者一栏,仍然写的是当年陕北的一个农民的名字: 李有源。而编曲者,倒是没有被人注意了。没被人注意不是主观忽略,事实是,时光流转,一首不知何年何月从哪个山里头长出来的《白马调》,你又如何能去找到它真正的曲作者呢?这样的例子不少,如早年间,在南粤那边民间艺人口里唱的《小白龙》,几经流传后,摇身一变,将《小白龙》唱成了《彩云追月》,后又易名为《几度花落时》,但如今又重回到了《彩云追月》。当然,最初原汁原味的《小白龙》的曲调是谁编的,估计鬼都不晓得了!如今看来《彩云追月》有名有姓,但已经不是最初的血统姓氏了,《彩云追月》也是一个一直寻不到妈的孩儿,这样的事在民歌里不乏见。这是因为不少民歌皆出身于小调,而小调的妈和老子,都是民间里连三教九流都不算的草根之辈,那基本上是不指望能找得到娘和老子的。但没有娘和老子的孩子,也可能会生存下去,甚至生命力还很顽强。在网易云搜索《彩云追月》,稍微打量哈那些跳出来的结果,会看到众多的重新填词的《彩云追月》,这是说,当年的《小白龙》改名换姓活下来了。甚至连邓丽君、韩宝仪和蔡琴唱的早期版本《几度花落时》也都曲儿如故,只是歌词里的缠绵味儿更符合当年大陆对靡靡之音的定义。不留神,到了朱明瑛和龚玥唱的版本时,歌名又回到了《彩云追月》,虽然缠绵少了一点,也没有邓丽君的那种能穿透红尘的颤音,但歌词的意境也还是没有离开相思痛和离愁苦,仍是在低吟浅唱中倾诉满腹的情思。不过,打从李谷一开始,大陆已经不存在所谓靡靡之音了。否则,以李谷一让人发麻的气声嗲调,其所含之靡靡之音的成分,比之邓丽君的颤音,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本只想说几句《白马调》,不经意,又说到《彩云追月》身上去了,扯远了,打住。}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民谣虽小,但很可以从中窥见世道人心,反映一时的社会风尚和舆论趋向。《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国风》,不妨看作我国第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民谣专集。除此以外,散见于各种书籍中的民谣代代皆有。比如:“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还被汉代司马迁引用在他的著作中,可见民谣早就引起了专业作家们的注意。宋朝权奸蔡京、童贯当国,内外忧患频仍,当时便有民谣在百姓中流传:“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注:音“盖”)。”宋朝又有宇文虚中者,投靠权奸童贯,在对手面前逃跑一次反而又升官一次,由舍人而至翰林学士,再升为资政殿大学士。故京师有民谣称其为:“一走而为内翰,再走而为大资,三走而为枢密。”(注:走者,逃跑也)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提到大宋一代的文风变化,好端端的一部《昭明文选》,在谋取功名进仕的人手中,竟变成了汩没性灵的陈词滥调——“方其兴时,士子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后,苏东坡三苏文章又成了不少人博取功名的手段,“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明朝宰相张居正权势煊赫,凭借手中权力为其子侄谋取功名,考官不光不敢违抗,还争着为其作弊出力。张居正的长子、次子和侄子或为进士,或登甲榜,且“推恩诸权贵子弟多得幸进,科道悉钳口结舌,不敢发一语”。当官的不敢说话,可咱们老百姓就敢发言:“京师谣曰:‘张公若不身早亡,四官定作探花郎’”。明时西湖旁风景之地大多被有势力者用竹篱笆圈占以“专菱芡之利”,当时杭州百姓也编了民谣讥之:“十里湖光十里笆,编笆都是富豪家。待他十载功名尽,只见湖光不见笆。”“四人帮”覆灭前后是民谣创作的一个高潮。“黄埔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江”指江青,“桥”指张春桥,“摇”指姚文远。故这首民谣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对“四人帮”的无比憎恨,预示着“四人帮”的必将覆灭。这是我国民谣传统之一战斗性的一个发展。除此以外,“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要真理,找电台;要清官,找戏台;要升官,找后台;要后门,找茅台”,等等,都曾流行一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首反映干部等级观念的民谣:“地区干部两头平,县里干部帆布篷,乡里干部130(指过去的一种小汽车,读妖三零),村里干部嘣嘣嘣(指乘坐嘣嘣车)”。 也有反映个体户致富的民谣:“江山如此多娇,看王兆拓同志卖花椒”。两汉历史上在两汉历史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正如《诗经·将仲子》所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谣的歌词简单,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因此为各个时期的政权所重视。《后汉书》中云:“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说的就是汉和帝让人微服到民间采听民谣,掌握民众的言论与意向。实际上,民谣也就是各个时期的社会舆论及社会思潮,从中折射出的生活面是相当广泛的,构成了一幅幅反映汉朝社会情况的立体画卷。汉初刘邦的第四子刘长骄蹇自大,不奉法令,并图谋叛乱,后来因为事情败露而被抓了起来。汉文帝免其死罪,废除了他的王位,将他贬谪到蜀中。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百姓作歌曰:“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汉文帝听说之后,追封刘长为淮南厉王,并让刘长的儿子刘安荫袭淮南王的爵位,给他建造宫苑。王莽新朝末年更始将军刘玄在灭掉王莽所建的政权后,被拥立为帝。做了皇帝的刘玄沉湎酒色,将政事委付于岳父赵萌管理。赵萌排斥功臣,却授与官爵给那些谄佞小人或奸诈的商人,自成一党,甚至有人因为烹饪手艺好,做菜对胃口就获得官爵。于是,都城长安的市井间流传着一首民谣:“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民谣传开之后,士卒离心,人心怨叛。不久,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四川有民谣唱道:“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在当时,公孙述在四川自立为帝,并且废止汉朝的铜钱,自铸铁钱。由于铁钱不被民众所信任,民间一时间难以流通。怨声载道的百姓,私下里以民谣表达不满:王莽称黄,而公孙述想要模仿王莽,所以称之为白;而五铢就是汉朝的货币。民谣隐含了百姓希望恢复铜钱的愿望,另外也暗指公孙述的政权不得民心,离倒台已经不远了。果然没过多久,公孙述就被东汉所灭。东汉第九位皇帝汉质帝死时只有九岁,没有后嗣,太尉李固想要立清河王刘蒜为帝,而手中掌握实权的外戚大将军梁冀却拥护蠡吾侯刘志,最终刘志上台,为汉桓帝。汉桓帝即位不久,李固就被人陷害,死于狱中,且被暴尸于路旁,而拥立汉桓帝有功的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封厨亭侯,司空袁汤封安国亭侯。事情传开后,京都民众唱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表达了对外戚专权的愤慨,以及对于朝政颓败的悲哀。汉桓帝元嘉年汉桓帝元嘉年间,西北的几个游牧民族联手侵犯中原,汉室派兵拒敌,却屡战屡败,于是朝廷只得四处征兵戍边,造成了许多田亩无人耕作,从而被荒芜废弃的恶性循环。天下民谣传唱道:“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深刻地反映出了乱世之下,民生多艰的疾苦。汉灵帝末董卓为前将军,他的野心和凶暴天下皆知,京都流传有一首民谣《董逃歌》:“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心摧伤,董逃!”整首歌也就是一个意思:看到董卓来,就赶快跑吧。果然,在汉灵帝死后,董卓率领大军进入了京师,诛杀宦官,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为帝,自封为太师,把握朝政。在听说了《董逃歌》之后,董卓下令禁止传唱。后来见无法从根本上禁绝,又把“董逃”改为“董安”,改成了歌颂他的歌谣。可是不久,京城又流传另一首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一首拆字的民谣,“千里草”即为董字,“十日卜”为卓。意在隐讳地诅咒董卓。没过多久,董卓即为吕布所杀。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李奇
能不能把标题限制稍微放宽点.... 标题本来是:编年史 - 27-62 -史前民谣、现代民谣与民谣复兴(American traditional folk music & Contemporary folk & American folk music revival)可以在列表页点点点掉后面,展示页显示全。。。。本辑提到的歌曲试听 知乎/摇滚编年史/史前民谣与民谣复兴_anthemius精选集先说一下,民谣和民谣摇滚这个坑之大,大的几乎和摇滚史一样庞大。中间又纵横交错盘根错结。我自认在这方面写不到比较全面,留下几个坑给其他高手去填:蓝草音乐、乡村音乐都是民谣复兴、民谣摇滚的重要来源和分支,他们的关系既是亲兄弟,也有互相的影响。这块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不是搞得很清楚。民谣本身的欧陆根源,及欧陆之后复兴的民谣,除了新民谣、天启民谣这一系我很熟悉外(我能说在04年互联网盗版mp3还没那么容易获取的时候,我就收集了30张左右的current 93专辑了么),别的巴尔干民谣、斯拉夫民谣、凯尔特民谣等风格的作品我都只是以猎奇心态听过一些。具体的音乐上的特点,源流关系一概不懂。希望高手赐教。至于90年以来至今,音乐大融合趋势明显,很多迷幻民谣啊(我喜欢的Animal Collective),lofi啊(我最爱的Devendra Banhart啊!!!!),indie folk啊(我还能听的Iron & Wine),anti-folk啊(我能说我比爱Banhart还爱Kimya Dawson么!!)那些乱七八糟的风格流派或者运动,我自己都喜欢听,但是讲不清他们的音乐源流,前面说那些风格流派,我听不出在风格上有多大分别~~尤其indie folk,你说你说你说,到底和60年代英国的nick drake比就indie在哪里了!私货吐槽完毕,正文开始。---------------------------------------------------------本辑提到的歌曲试听 知乎/摇滚编年史/史前民谣与民谣复兴_anthemius精选集照例先名词释义,然后讲社会背景。讲民谣摇滚,要先说民谣时代和民谣复兴。一起讲太长了,所以分为两次讲,这次就讲史前民谣、当代民谣、民谣复兴的头段(这一讲可就横跨40年啊)。本来想把民谣复兴一起讲完,发现太长了,写累了,所以决定把民谣复兴的中段尾段放在下一讲。关于头段中段尾段的划分是我自己的个人意见,不是乐评界一致观点,请注意这是私货(嗯嗯我的初衷是尽量少夹带私货)先说民谣,这个词在中文里面很小,只有吉他伴奏浅吟低唱的叫民谣。而且民谣和民歌的关系在中文里也比较混乱。台湾的民歌运动我们当作民歌的一个专有用法好了。大陆说民歌,指的一般是原生态农业、畜牧业地区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歌曲(非汉族殿堂传统歌曲)。而民谣这个词,他包括:Folk,Ballad两个英文原文的内容。当然后者也被翻译做歌谣。Ballad更强调叙事,Folk更强调曲风和人的行为方式,相对而言是两个维度的东西。而这俩词现在在英文中也用的很乱,Ballad可以去形容那些摇滚歌手写的慢歌。事实上,Folk这个词,更加对应于中文的民歌才恰当。否则没法解释那些巴尔干民谣,斯拉夫民谣,那些玩中世纪世俗音乐的民谣乐队。而非欧美系的符合folk标准,但是音乐上差别巨大的其他原生态民谣,则被称为世界音乐World Music。民俗音乐(Folk music),又称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其范围包含歌曲、简单乐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调与步伐。此解释与19世纪中期重新定义民间音乐、民间传说与民间舞蹈有相当重要之衍生与连带关系,一般认定,该名词与学说界定起自于1846年,英国人类学学者托马斯(W. J. Thomas)提出也就是说,folk这个词其实是非常大的概念,所以乡村、蓝草等等风格其实都是属于民谣下面的分支风格。我们在介绍时候也会发现有些时候民谣和乡村的阵营经常是混为一谈的。而我们现在经常说的 folk,一般是特指的contemporary folk当代民谣,特指的是纽约民谣运动和民谣复兴尾声阶段所明确树立的这种当代的民谣类型,即使在英文语境下,也是一样有这样两种用法的。传统的民谣概念是必须有三要素的:口传人授、低阶层人群受众、作者无名或不可考。当代民谣已经不再局限这三个要素了,其原始含义部分被乡村音乐继承(当然,当代乡村音乐又不一样了,Taylor Swift我就从来没听出一点点一点点乡村的味道,我真心求教为啥她能叫做乡村。当然了,我自己做摇滚分类学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尊重乐手自己说自己是啥,比如艾薇儿说自己是朋克,那我们别争了就当她是流行朋克好了~如果 Swift 坚持说自己是乡村,那么就是乡村好了)当代民谣从源流上,最初的来源是中世纪的英国和欧陆的世俗民歌,而从近现代的直接来源上讲,主要的来源是:Appalachian Music阿巴拉契亚山地音乐(还记得山地摇滚么,山地Hillbilly就是指的阿巴拉契亚山地),Cajun music路易斯安娜的说法语的阿卡迪亚人的凯金音乐。早期乐器主要是班卓琴、小提琴、阿巴拉契亚扬琴、吉他。班卓琴在后世的民谣里面还是经常见到。(我在试听选辑里放了Harry Choates,号称Fiddle King of Cajun Swing)本辑提到的歌曲试听 知乎/摇滚编年史/史前民谣与民谣复兴_anthemius精选集早在19世纪末,The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的学者们就已经在整理研究美国的民谣。从Carter Family这个27年开始出道的民谣明星团体开始,传统民谣就开始在美国遍地开花。世纪初的唱片工业兴起、20年代广播的兴起,让原来只能在街头巷尾口耳相传的音乐形式可以固化、更广泛的传播。阿巴拉契亚山地音乐的有记录的音乐家们,基本上也是20年代录制唱片才为人所共知。乡村音乐也是20年代才开始出现(作为民谣在东南部和西部的分支风格演化而来),至于蓝草,要到40年代战后,才是融合了阿巴拉契亚山地音乐和英国传统民谣,作为乡村的一个分支出现。我之前看到一个资料说民谣复兴之所以叫复兴而不是叫民谣时代,是因为30-40年代才是民谣时代。在英文的资料中我没有见过民谣时代的说法。不过30年代确实是现代民谣的重要开端年代。从大萧条、大沙尘暴开始,一些歌者开始使用民谣的形式歌唱故事,表达想法。而在以 Lomax 父子为中心的国会图书馆民歌收集计划的帮助下,一批民谣歌手得以被发掘和传播。在小 Lomax 等人的推动下,纽约开始的当代民谣运动,是几乎和左翼运动重合的,正是从宣传共产主义、宣传反战、宣传反法西斯开始,他们找到民歌这个最合适的载体,从而从一开始,民谣复兴就是和抗议运动结合在一起的。二战之后,抗议民谣一直和左派知识分子一起,为了民主权利,民族平等而奔走呼吁。65年越战扩大化之后,抗议分子获得了更大的群众基础,同时在英伦入侵的影响下,民谣电声化,更大声,更震撼,更有煽动性的民谣摇滚诞生了。民谣复兴运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兴起为战后到50年代,当年纽约民谣运动的斗士们回到美国,先是人民之歌组织的左翼民谣,然后是纺织工乐队的商业化民谣;关键的中段是新成长起的一代在他们的感召下,以琼贝兹和 Bob Dylan 为代表,进行的抗议民谣,另一方面是金士顿三人组的商业化民谣;尾段是 Bob Dylan 转向民谣摇滚后(这一系同时也有纯民谣作品,属于这一系的还有很多人,例如我很喜欢的Joni Mitchell),其他坚持民谣,但是更加商业成功的新生代如,Peter, Paul & Mary、爸爸妈妈、西蒙和加丰科(这些更偏民谣的乐队或组合也往往有民谣摇滚作品)等等。后面还有很多次民谣复兴运动。一般特指的民谣复兴,广义的包括上面三段,狭义的指中段琼贝兹和Bob Dylan为首的一段。关于这段历史,土摩托袁越有本书《来自民间的叛逆》就是基本讲的这段历史。京东当当等上都有这本书,如果有兴趣,建议买来看看。关于这段历史,李皖有多本书或文章提到,例如《美国民谣的百年历程》,错误百出,千万不要看。本辑提到的歌曲试听 知乎/摇滚编年史/史前民谣与民谣复兴_anthemius精选集20年代早期亚特兰大音景兴起以Fiddlin' John Carson为首的一批阿巴拉契亚山地音乐家来到亚特兰大的纺织厂,开始传播他们的音乐。在年度音乐节( Georgia Old-Time Fiddlers' Conventions,1913-1935在亚特兰大)、大量的民间和商业电台的推广下,亚特拉大音景兴起。这是民谣和乡村共同的早期运动。大概在30年代,Nashville 取代了亚特兰大的地位。1927Carter Family 开始发行唱片他们是第一个乡村/民谣音乐领域的明星人声组合。他们对蓝草、乡村、南方福音、波普流行、摇滚和民谣复兴都有很大的影响。在1960年代的民歌复兴运动中,卡特家族收集创作的许多歌曲都被广为传唱,例如民歌女王琼·贝兹在她早期的专辑里演唱过《森林野花》(Wildwood Flower)、“Little Moses”、“Engine 143”、“Little Darling, Pal of Mine”和“Gospel Ship”这个组合本来是A.P.Carter,他的妻子Sara,以及弟媳Maybelle的组合。十几年后,他们的孩子们和弟媳的孩子们也加入进来,最多时候有8个人。听着温馨吧,其实 A.P.Carter 和 Sara 36年还是离婚了,然后 39年Sara 嫁给了 A.P.的堂兄弟~~~ 44年乐队解散。1928Carter Family签约 Victor 唱片,并发行很多流行单曲。例如精选集所选的
"Single Girl, Married Girl"等名曲。20世纪30年代,他们录制了数以百计的歌曲,其中大部分以单曲的形式发行。A.P. Carter痴迷于英美民谣,因而那些几乎被人遗忘了的曲调会在“卡特一家人”的唱片中重现。192910月 华尔街股灾,全球经济大萧条开始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华尔街股灾,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美国的复苏开始于1933年初,但到了1940年,美国仍没有在十多年间回归到192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且仍然面临着约15%的失业率——尽管与1933年的25%高失业率相比已有下降。1931Josh White 来到纽约Josh White 是著名的黑人布鲁斯乐手,民权活动家。他也演唱了很多传统民谣和改编作品,并且是 folk-blues 民谣布鲁斯这个分支的开创者。30年代他就获得了很大的声誉,并且在民权活动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还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密友。30年纽约的唱片公司派人去寻访已经小有名气的他(当时他才年仅16岁),31年他搬家到了纽约。后来他成为第一个进行环美单人巡演的黑人、第一个在夜场演出的民谣和布鲁斯艺人。1932Alan Lomax 加入父亲的国会图书馆民歌收集计划小 Lomax 和他父亲John Lomax 一起,是美国当代民谣的关键人物。美国的民谣运动从一开始就是知识分子驱动的,虽然歌手很多也是底层人士,但是很多是「游吟诗人」而非「无业游民」,这一点和布鲁斯的起源是非常不同的。各位看官切记。这一年,小 Lomax 才17岁。1934Lead Belly 铅肚皮 陆续录制上百个样带1917年,他在一次囚徒暴动中,因杀人罪而被判处30年徒刑。阴暗的牢狱生活一直延续到 30年代末,才由Lomax兄弟给它画上句号。当时的Lomax父子正在南方作他们的棉田旅行和监狱采风,以记录和收集黑人民间音乐中的典型元素。他们用原始的录音设备录下了Leadbelly粗哑的演唱和粗犷的吉它弹奏。 Lead Belly 是摇滚名人堂的早期影响分类的入驻艺人,号称12弦吉他之王,是早期非常少见的演奏白人民谣的黑人(当然他也玩布鲁斯,影响也很大)。以上引文来自百度百科,再次证明了百度百科的不靠谱:Lomax 父子(注意百度百科后面又变成兄弟了~~编辑者抄个资料还能抄错)是1933开始,为国会图书馆录制他的样带的。1934年7月又录制了上百首歌。1934年8月,在服刑满了法律规定的最短刑期后,在Lomax 父子向州长的请愿下,被释放了。关于美国法律的随意性我不了解,希望大牛们指点。Chuck Berry 也是坐牢没几年就被官员捞出来了,是不是当时就是这样的随意(坐满最低刑期,长官个人意志可以影响释放),还是真是个很大的破格举动了。当时一位监狱官员声称他被释放与铅肚皮的演唱事业毫无关系,纯粹基于狱中表现。但是 Lomax 父子和 Lead Belly认为他们带给州长的音乐关系很大。继“铅肚”莱德贝特之后,又有布朗尼·麦基、索尼·特里桑·豪斯、索尼·鲍伊·威廉姆森和“混水”等,他们陆续参与了国会图书馆的录音。上述引文来自李皖的《美国民谣的百年历程》,根据他的一贯揍性,内容不一定可信哦。Lead Belly有首几乎每个听摇滚的人都知道的名曲: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Cobain listed Lead Belly's "Last Session Vol. 1" as one of the 50 albums most influential to the formation of Nirvana's sound1935新年期间 Lead Belly 和 老Lomax 来到纽约时代杂志报道了他,一堆报纸也争相写他的故事。他开始出名。他开始录制很多布鲁斯和民谣歌曲。但是并没有获得很大成功。1937Woody Guthrie主持加州当地电台节目Woody Guthrie当时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民歌手。在做节目期间,他开始尝试用民谣来评论时事,表达感想。这深受听众的欢迎。Woody Guthrie被称为现代民谣的鼻祖,其名作《This Land Is Your Land》甚至被推荐成为美国国歌。他亲自经历了大萧条下自身本身小康家庭的衰落、大沙尘暴(从1931年开始,美国南部大平原区的几个州停止下雨、出现严重旱灾,且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而造成美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沙尘暴,长达近十年之久。)时被迫远离家乡,去代表着美国梦的加州寻找工作,这些对社会底层的亲身见证,成为Woody作品中最丰富的素材。1938Pete Seeger 加入国会图书馆民谣收集计划Pete Seeger,人称美国当代民谣之父,是当代民谣运动和后来民谣复兴的主力人物之一。出身音乐世家的他(父母都是音乐家,父母离婚后,父亲的下一任妻子是号称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作曲家之一的Ruth Crawford Seeger),在哈佛大学退学后,在父亲的朋友小 Lomax 的帮助下,成为他的助理并加入了国会图书馆的民谣收集计划(Archive of American Folk Song)(其实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他父亲负责的政府组织:泛美联盟音乐分部资助的)。这一年他19岁。而小 Lomax 也不过23岁。虽然父母都从事音乐事业,但他们没有强迫西格学习乐器,西格自己喜欢上夏威夷四弦琴。1936年,西格随父亲旅行,这次旅行让他见到了民歌的力量。在加利福尼亚的阿什维尔第一次听到了五弦的班卓琴,从此他迷恋上这件乐器,并成为班卓琴的演奏大师。 1936年在哈佛大学新闻系学习,当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大二时退学。毕业后,西格来到纽约,在那里认识了民歌学着艾伦·洛马克斯,艾伦“让民歌走出图书馆”的理念深得皮特的赞同,艾伦帮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民歌档案馆里找了一份收集和整理民歌的工作。当时的月薪只有60美元,工作是从录音中筛掉商业化的有种族歧视和“土”的音乐,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民歌。这个项目由泛美联盟(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的音乐部主持,西格的父亲此时正在该部门担任主任。这段工作让他听到了大量的民歌录音,还结识了像“铅肚皮(Lead Belly)”等一批民歌手,让他在民歌领域有了深厚的积累,并且这段经历让皮特坚定了以唱歌为职业的信心。1940Alan Lomax 主办著名电台show 节目 Back Where I Come From这个秀在哥伦比亚广播的旗下推出,覆盖全国。经常参加演出的人包括:Pete Seeger, Josh White, Burl Ives, Lead Belly和 Woody Guthrie。Lead Belly 再次出狱,加入纽约民谣运动1939年他再次因为打架伤人入狱,释放后(小 Lomax 甚至为了这个奔走放弃了学业)在小 Lomax 的著名电台 show 里面经常出场,成为当时纽约民谣运动的重要人物。Woody Guthrie和他成为了好友。Woody Guthrie和Lead Belly发行划时代专辑在小 Lomax 的努力下,Woody Guthrie的Dust Bowl Ballads和Lead Belly的 Midnight Special and Other Southern Prison Songs发行了。这是划时代的事件:当代民谣卖出了商业化第一步。(当然这两张专辑没啥销量~)须知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商业化不是罪恶,商业化意味着大规模传播的开始,意味着将影响更多青少年拿起吉他走上舞台。Woody Guthrie是39年底从加州来到纽约的,来到纽约就成为左翼运动份子的座上宾。之后也为小 Lomax 的民歌收集计划录音。其中描写大沙尘暴中发生的事情的歌曲结集为Dust Bowl Ballads出版。2月,Woody Guthrie创作了载入史册的歌曲This Land Is Your Land最初原因是电台一天天放天佑美国(God Blessed America)听烦了,于是他写了自己的天佑美国:As they stood there hungry, I stood there asking, Is this land made for you and me?不过这首歌44年才录制,45年才出版。Burl Ives开设另外一个著名民谣电台 showBurl Ives是另外一个纽约民谣运动的主将。他同时是一个演员、作家。电台节目叫 The Wayfaring Stranger徒步旅行的异乡客。他也在 Lomax 的节目中演出。1941Almanac Singers年鉴歌手成立同年发行专辑Songs for John Doe。最初是Pete Seeger 、Millard Lampell、Lee Hays的三人组,后来Woody Guthrie也基本成为固定团员。1941年,皮特·西格与米勒德·兰佩尔(Millard Lampell)和来自阿肯色州的李·海斯(Lee Hays)成立“年历歌手(Almanac Singers)”的团体,用他们的歌声来演唱时事,支持工会并宣传反战。年历歌手经常有许多不固定的成员加入演唱,包括伍迪·格思里、贝丝·洛马克斯·霍斯(Bess Lomax Hawes,艾伦·洛马克斯的妹妹)、鲍尔温·霍斯(Baldwin "Butch" Hawes)、西丝·坎宁安(Sis Cunningham)、乔什·怀特(Josh White)、桑尼·特里(Sonny Terry,黑人口琴演奏家)和山姆·加里(Sam Gary)。西格在年历歌手里的演唱采用笔名“Pete Bowers”以为了不让人由他的名字联想到为政府工作的父亲。 由于年历歌手的许多成员都信仰共产主义,同情工人运动,反对美国参战,西格就是其中坚定的一位。随着纳粹进攻苏联,共产党也转为支持参战,年历歌手开始演唱反法西斯歌曲。西格模仿格思里在班卓琴上刻下了“This machine surrounds hate and force it to suttender”(这件乐器将战胜仇恨)。 年历歌手的演唱不同于传统民歌,开辟了民歌演唱的新形式。年历歌手由于FBI策划的舆论阻扰,不断深究他们初期的反战唱片,以致年历歌手在1942年解散。Woody Guthrie当时迫于生计,全家北上,在华盛顿为一部电影写歌(最后因为他的亲共身份,歌也没咋用,而且后来电影都停了,49年才上映),等他回到纽约也加入到了年鉴歌手中。当时的年鉴歌手中,最出名的前台人物就是他。这和伍迪早年的工人经历有关。在所有的年鉴歌手当中,他是唯一的根正苗红的工人出身。在这段时光里他以工人形象自居,不自称是知识分子,也拒绝演唱不属于这个风格的歌曲。1942Pete Seeger加入美国共产党在他17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共青团员。1949年退党。早年几个重要的当代民谣运动人物都和共产党或者左派渊源很深。例如小 Lomax 一直被 FBI 怀疑是共产党,被调查了几十年。Woody Guthrie也是如此,早年在加州就为美国共产党党报写稿。后来一直在左翼刊物写文章。年鉴歌手解散FBI 和军方依然认为,早期反战的他们还是征兵和战争的阻碍因素,因此持续的抹黑他们,在记者中制造舆论压力。他们最终解散。1942年6月西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对日作战的塞班岛,在那里负责一所战地医院的宣传工作。这一时期,西格除了又认识了许多来自美国各地的民歌手,还学会了许多当地的土著歌曲,此后他一直留意世界各地的民歌,并有意地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美国听众介绍世界民歌。 Woody Guthrie也在同年入伍。小 Lomax 也在二战期间派往英国,在英国的驻地电台播放民谣歌曲,引发了英国的民谣复兴。至此,纽约民谣运动告一段落。1945 人民之歌成立Pete Seeger任主席。二战结束,一批民谣歌手回到美国,原来曾经的纽约民谣歌手们,尤其是参加过年鉴歌手的那些人,组成了这个左翼民谣组织。核心人物就是年鉴歌手的Pete Seeger和Lee Hays。Pete Seeger认为资本家力量太强大,为了要对抗这种压力,应该要集结一批同样关心工人的音乐人来共同写歌,并且把这些歌散布给各个进步组织。于是,他们开始固定在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地下室聚会创作唱歌,参加的人一次比一次多。这个组合称为“人民之歌”(People's Song)社会背景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 “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这一年,二战结束前,罗斯福病逝。1947Old Town School of Folk Music旧城民谣学校成立芝加哥的旧城民谣学校在47年底开业。创始人是Win Stracke和Frank Hamilton。Win是个民谣歌手,教演唱; Frank是个民谣乐手,教吉他和班卓琴。Frank是Alan Lomax的妹妹Bess Lomax Hawes的学生。还记得她么?前面介绍过,她也是年鉴歌手的成员。后来他们和人民之歌结识后,Pete Seeger, Big Bill Broonzy, Josh White都曾经来这里任过教。Big Bill Broonzy后面会提到。1948人民之歌解散人民之歌时代,宣传的基本就是所谓华莱士纲领:civil and labor rights, racial equality,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anti-militarism(公民和劳工权利,种族平等,国际互相谅解,反军国主义)。这些听起来还不错,其实和当时左派的观点并无二致。当时共产党抛弃了工人联合会,和前副总统华莱士(Henry A. Wallace)合作,支持华莱士竞选。于是人民之歌当时倾全力支持华莱士竞选。然而,大众和传媒得知华莱士的共产党支持背景后,却几乎一边倒的反对(除了在纽约获得一些支持者),尤其是,华莱士还被怀疑是克格勃的间谍~~。在华莱士失败后,人民之歌也解散了。华莱士本人的政治生命也结束了,去纽约乡下种田去了(真的是去种田不是调侃他)。换句话说,你反对的和我反对的是一回事,但是你是共产党,我就要担心你骨子里把苏联当亲爹。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已经对共产党背景非常的敏感了。当时有几个共产党员被捕,被认为要暴力推翻政府,他们辩称他们争取的是和平过渡,但是律师打的却是,审判是资产阶级政府组织的审判,他就不可能是公正的审判,然后法庭上打的是根本认为这不是个公正的法庭的牌。当时的社会舆论是一边倒的支持政府,看被告人的笑话。The Weavers纺织工 成立这被认为是民谣复兴的开端。成员是Ronnie Gilbert, Lee Hays, Fred Hellerman, Pete Seeger。Pete Seeger和Lee我们之前介绍过了。Ronnie是纽约当地工人家庭出身的22岁小姑娘。Fred是21岁的纽约布鲁克林当地小伙子。1949年,西格开始尝试走商业化的道路,他与老友海斯、弗雷德·海勒曼(Fred Hellerman)和荣妮·吉尔伯特(Ronnie Gilbert)组成了一个民歌四重唱组合——纺织工(The Weavers),他们不再演唱时事歌曲,而是回归民歌,形象也不同于年历歌手时期,男士穿上燕尾服,女士穿上晚礼服。他们从前卫村酒吧(Village Vanguard)开始,1950年4月,织布工的第一张专辑出版,其中他们翻唱铅肚皮的《晚安安瑞》(Goodnight Irene)在电台排行榜上13周高居首位,成为1950年最佳单曲。此后,纺织工又录制了许多民歌改编的歌曲,这些音乐不同于当时商业主流的爱情主题,题材丰富,在当时很受欢迎,许多歌曲对后来的流行音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麦卡锡主义的横行的时期,纺织工由于以前年历歌手的背景,进入电台封杀的黑名单,从1951年开始不能进行演出,也没有公司愿意给他们出专辑,纺织工只能解散。一直到1955年,他们重新回到舞台,在座无虚席的卡内基大厅进行了复出首演。I Come for to Sing组织成立这是个奇怪的组织,他们做啥的真的很难描述:他们是一个民谣评价(folk music review )组织或者节目(不是电台节目,是旅行演出节目,走穴)。。。他们到处演出,尤其是在校园中。在民谣复兴运动中,他们是Lomax和Pete Seeger为中心的左翼民谣之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组织。他们的大本营在芝加哥。这个节目形式很诡异:Studs Terkel做叙述,讲述民谣的历史和歌曲,然后讲到哪,几个音乐人就出来演唱这首歌。他们也是左翼立场。组织者包括:Win Stracke,电视、戏剧、活动主持人。31年起就在芝加哥当地唱民谣,旧城民谣学校创始人;Studs Terkel,作家、历史学家、演员、广播主持人,曾获得普利策奖。他的广播节目从52年一直播到97年,上节目的名人无数。当时他在这个演出评论节目(这个怎么形容吧你说你说!)中担任旁白,就是负责解说相关背景和评价的。Big Bill Broonzy,黑人,布鲁斯音乐人,也是早年就开始民谣和布鲁斯都玩的音乐人,联想下Josh White和铅肚皮,其实黑人对民谣的贡献也很大。Big Bill Broonzy是这个节目当中最出名的音乐人,也是民谣复兴中贡献巨大的歌手之一。1930年就开始发表唱片,42年就成为芝加哥布鲁斯的代表人物,被称为20世纪布鲁斯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51年他们还去了欧洲巡演,获得了国际声誉。等到回国,他们和人民之歌组织也开始频繁互相交流了,一些纽约民谣歌手也参加了这个演出。1950the Weavers推出名曲"Goodnight, Irene"翻唱Lead Belly铅肚皮的名曲"Goodnight, Irene"大卖,在Billboard榜首13周。这张单曲的B面Tzena, Tzena, Tzena,也获得了排行榜#2。他们的大热曲目还有"So Long It's Been Good to Know You"(Woody Guthrie创作的名曲,原作Dusty Old Dust收录在他的第一张专辑,大沙尘暴歌谣),“Kisses Sweeter than Wine”(原创,#19)。名曲还有“If I Had A Hammer(The Hammer Song)”,是Pete Seeger和Lee Hays创作的。这两年他们还推出了多首成为民谣复兴运动中标准曲目的作品(部分创作,部分演绎的传统或者佚名民歌): "On Top of Old Smoky", "Follow the Drinking Gourd", "Kisses Sweeter than Wine", "The Wreck of the John B" (aka "Sloop John B"), "Rock Island Line", "The Midnight Special", "Pay Me My Money Down", "Darling Corey"等。"Rock Island Line"还有印象么?我们在编年史 - 55-63 - 史前英国摇滚 (pre-Beatles British Rock'n'roll) -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 知乎专栏中介绍过,是Lonnie Donegan的首张唱片,55年发行,引发了英国的Skiffle热潮。麦卡锡主义开始盛行1950年2月9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诞辰年纪念日,麦卡锡决定在这一天“把炮弹打向国务院”。麦卡锡的演说有如晴天霹雳,令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此前如履薄冰的麦卡锡则一夜之间成为声震全国的政治明星。多名民谣运动份子被列入黑名单F.B.I.认为多名民谣运动份子是共产党,随后整个娱乐业将他们列入了黑名单:小Lomax, Burl Ives, Pete Seeger, Josh White ,
Lee Hays和另外几位Weavers乐队成员,和其他几位我们没有介绍到的民谣运动相关作曲家、民谣艺人。(当时列入黑名单的大概300多位演艺圈人士,最著名的就是好莱坞十君子。之后的岁月里只有10%左右的艺人后来演艺生涯恢复,其他人基本都转型或者出国了。)Josh White的遭遇更倒霉些。47年就因为亲苏立场被捕入狱。之后就被 FBI 系统性的抹除他的历史痕迹,在50年被列入共党份子名单后,他开始感到恐惧和绝望,在拜访了罗斯福夫人之后,觉得大势已去(罗斯福夫人都自身难保),于是去非美委员会接收证明(testifying),表态自己与共产党无关(其他几位基本都是拒绝参加这个证明的)。作为罗斯福的密友,著名人权斗士,他的广大粉丝们不敢相信他会向麦卡锡主义低头屈服,而很多左翼份子认为他去非美委员会向 FBI 告发了一批共党份子名单以换来自由。所以,Josh White 成为了这批艺人中唯一一个被左翼右翼同时封杀的人~~~然后50-55年 Josh White 只好去了伦敦,主持一个电台节目传播民谣和布鲁斯。不过在美国,他的艺术生涯已经结束了。小 Lomax 则在名单公布后,但是限制他们人身自由的法案通过前就跑到了欧洲,以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民谣采风项目为由,在欧洲呆到59年。在欧洲期间,他发掘了不少民谣歌手,尤其在英国,也引领了那边的民谣复兴运动。Burl Ives在52年扛不住了,也去非美行为委员会报到了。他之后被解除黑名单,继续他的演员事业。不过民谣事业基本上就结束了。Pete Seeger等人觉得他背叛了大家。60年代以后,他改唱乡村去了。Pete Seeger在49年已经退出共产党,重要原因是苏联在战后的作为,让他意识到斯大林和他理想的共产党相差甚远。但是之后他依然和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55年他在非美行为委员会明确表态不会改变自己的信仰,如同著名的好莱坞十君子所做的。不过那个时候非美委员会已经势力大减。之后纺织工就复出了。至于Woody Guthrie,在40年代末发现患有亨庭顿舞蹈症,这时候已经淡出了演艺事业。1952The Weavers解散几位成员都在50年被列入黑名单后,基本就名存实亡。几个人分头或一起,转入地下状态,在小酒吧、咖啡馆、各个大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小型演出。有个小故事,是他们列入黑名单是人民之歌的创建者之一告发的,那个孙子之前是共产党员,后来退党变节~~合集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发行这张6碟合集是民谣史上非常重要的合集(97年发行了CD版本)。它对民谣复兴的推动巨大,几乎是当时教科书般的存在。入选滚石500专辑。这张合集收录了从20年代到30年代的大量史前Cajun民谣、山地歌曲、早期乡村民谣不分家年代歌曲、大萧条时代民谣。编辑者Harry Smith是个实验电影作者,视觉艺术家,波西米亚主义者,神秘论者(他父母也都是通灵论者,全家人从小就都奇奇怪怪的)。同时是垮掉的一代中著名代表,嬉皮士运动先驱。所有选曲来自Harry Smith的个人收藏。我之前看到过一些中文资料说他是富二代,没钱了愤而从自己收藏中选出这些赚了一票,其实是错误的(也许其实是我记错了,之前看的,没查到这个的出处)。他家庭挺穷的,父亲也就是个工人。他有很多收藏都是从垃圾堆捡的或者废品回收站、二手唱片店买的。来到纽约,钱花光了以后,他挑了一堆自己认为最好的唱片,本来是找Folkways Records的头头想卖给他。对方建议他做一张精选集,于是有了这个划时代的合集。专辑试听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专辑_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Various Artists_在线试听1953麦卡锡主义达到顶峰从1953年起,麦卡锡将魔掌逐渐伸向外交领域。是年4月,麦卡锡在两名年轻助手的协助下,开始对美国设在海外的大使馆藏书目录进行清查。在这次清查中,美国共产党领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劳德、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书籍全被列为禁书。据估计,被剔除的书籍总数有近200万册。在“麦卡锡主义”最猖獗的时期,美国国务院、国防部、重要的国防工厂、美国之音、美国政府印刷局等要害部门都未能逃脱麦卡锡非美活动调查小组委员会的清查。同时,美国的左翼力量也受到空前的打击。仅1953年一年,麦卡锡的委员会就举行了大小600多次“调查”活动,还举行了17次电视实况转播的公开听证会。1954麦卡锡主义落幕50-55民谣在地下传播不仅纺织工们,其他左翼民谣歌手纷纷转入地下。当时主要集中在纽约(尤其是格林威治村),旧金山北滩,芝加哥、波士顿、丹弗的大学中。1955the Weavers复出复出演出Christmas Weaver reunion concert非常成功。这场演唱会录音在57年大卖,是当年最畅销专辑之一。Ramblin' Jack Elliott追随Woody Guthrie40年代末Woody Guthrie病倒,在到来的民谣复兴岁月里并没有得到他应得的荣誉。他的粉丝Elliott在这个时候(年份在55年之前,不可考)开始追随他,作为他的学生和粉丝照料他的生活。他翻唱了大量Woody的作品,很多人听到的Woody作品其实是他录制的,包括Bob Dylan。当然他也有大量自己的作品,也是当时重要的艺人之一。1956苏联入侵匈牙利共产党信誉彻底破产。从此以后民谣更和共产党、工人运动基本绝缘。我个人一直以为,麦卡锡主义的落幕和共产党自身信誉破产关系很大,不需要镇压了,他们自己都不信自己了。1958The Kingston Trio发行首专和大热单曲57成立的他们,后来获得了巨大商业成功,是民谣复兴的另外一面旗帜。他们来自当时民谣运动的另外一个中心:旧金山湾区。当时的旧金山湾区,也有大量的民谣乐队和民谣小酒吧存在。当时最出名的就是北滩的hungry i 俱乐部(没打错,就是叫hungry i,这个小写的i有很多说法,represent "intellectual."代表知识分子;
"the hungry id."的缩写; 开业时候还没写完,报纸已经报道了干脆将错就错; "It (the lowercase 'i') designated the first-person singular, with all of its various cravings,"就是“我”的意思,表示我和我所有的欲望)他们在旧金山小有名气后,经过一次全国几个重要民谣阵地的巡演后,得以签约国会唱片。首专《The Kingston Trio》59年初拿了排行榜#1,在榜整整4年;大热单曲《Tom Dooley》卖了三百万张。这张单曲后面得了葛来梅最佳乡村奖。当时还没有民谣单独的奖项,而是合并在乡村里。就为了他们,下一年单独设立了民谣奖,不出意料,奖项继续被他们获得。他们一共推出过19张排行榜前100的专辑,其中14张进入前十,再其中5张夺冠。这个唱片销量也很恐怖。59年底时候,前十专辑有四张是他们的,这个记录保持了50多年。他们大量翻唱了纺织工和之前的各种民谣,并且创作一些风格很类似纺织工的作品,带动了民谣在全国范围的热潮。他们只是一个商业民谣乐队,并不属于同时进行的抗议民谣运动。关于他们的成功,我一贯的观点是:商业乐队的巨大影响力有助于听众们去寻找那些更加根源更加极端更加优秀的声音。AllMusic对他们的评论和我的看法一致:I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there are a relative handful of performers who have redefined the content of the music at critical points in history—people whose music left the landscape, and definition of popular music, altered completely. The Kingston Trio were one such group, transforming folk music into a hot commodity and creating a demand—where none had existed before—for young men (sometimes with women) strumming acoustic guitars and banjos and singing folk songs and folk-like novelty songs in harmony. On a purely commercial level, from 1957 until 1963, the Kingston Trio were the most vital and popular folk group in the world, and folk music was sufficiently popular as to make that a significant statement. Equally important, the original trio—Dave Guard, Nick Reynolds, and Bob Shane—in tandem with other, similar early acts such as the Limeliters, spearheaded a boom in the popularity of folk music that suddenly made the latter important to millions of listeners who previously had ignored it简单翻译一下:在流行音乐史上,有一些表演者,他们在历史的关键点重新定义了音乐的内容。金士顿三人组就是这样,将民谣音乐变成热门商品,创作了年轻人需求。他们和 the Limeliters一起,引爆了民谣音乐的流行,突然间为本来忽视民谣的人群中带来几百万的听众。Joan Baez举行首次演出当时她的父亲在MIT任教,她则在波士顿大学念书。早在56年她就听过马丁路德金的讲演,她很早就受其影响开始人权和社会变革方面的活动。这一年她17岁。1960The Brothers Four发行首专华盛顿西雅图团。其中名曲Greenfields,排行榜#2。听着气质和纽约民谣差别挺大的。The Limeliters发行首专他们是另外一个出身旧金山的著名商业民谣团。首专在小公司发行,销量一般,之后签约victor唱片后,61-63年间发行了多张大热专辑。1961Bob Dylan来到纽约他将民歌手Woody Guthrie视作人生楷模,由于念念不忘音乐理想,仅仅在大学里虚度了一年光阴就退了学,怀揣十美元独自来到了Guthrie的所在地,也就是前卫艺术家的集散中心——纽约格林威治村。他去看望生病的Woody Guthrie时候,结识了Ramblin' Jack Elliott。其实他在老家一直听到的歌声不是Woody本人,而是来自Elliott的翻唱。他们很快情同父子,Elliott将他引入到了纽约的民谣圈中,他开始在格林威治村演出。 Elliott had a way of introducing Dylan's songs with the words: "Here's a song from my son, Bob Dylan."题外话,不仅Bob,连Woody自己的儿子,都没听自己老爸亲自唱过歌,他听的自己老爸的歌都是Elliott翻唱的~~~这一年,他20岁。金士顿三人组翻唱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这首歌本来只出版的歌词和曲谱,并不出名,Pete Seeger自己都已经忘记了这首歌。他们翻唱了这首歌(一开始标注为佚名,在Pete提醒下改为Pete Seeger & Hickerson)并且大卖,之后无数民谣乐队翻唱,然后成为了反战圣歌。1962The New Christy Minstrels发行首专这也是个翻唱之前老民谣/纽约民谣运动/民谣复兴早期作品为主的团。首专Presenting The New Christy Minstrels赢得了葛来梅奖,并在Billboard在榜两年。这张专辑中,翻唱了Woody的名曲"This Land Is Your Land",单曲也大卖。这首歌本来只在小圈子出名,如今成为了如日中天的民谣复兴运动的圣歌。Peter, Paul and Mary发行首专他们恐怕是民谣复兴乐队中除了金士顿三人组,商业其次成功的一个。大卖专辑也很多。而且他们也是纽约格林威治村抗议民谣运动的一员。首专获得排行榜第一整7周。收录了多首翻唱的名曲:"500 Miles" (Hedy West) / "Lemon Tree" (Will Holt) /"If I Had a Hammer" (Pete Seeger, Lee Hays)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Pete Seeger)新的时代开始了。1967Woody Guthrie去世加思里最重要的作品是自传性的《边界和光荣》,这张唱片记录了他大半生的创作与革命生涯;而12张国会图书馆录音,及唱片公司“民谣之路”(Folkway)出版的大量专辑,除了给人音乐的享受,还启发人们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用音乐去表达生命。加思里的吉他上刻写着——句格言:“这乐器扫除法西斯”,他始终不忘鼓舞人们,用手上的一切去反抗不平。上述引文来自李皖的《美国民谣的百年历程》,根据他的一贯揍性,内容不一定可信哦。[勘误来自@海马 ]Woody Guthrie是67年去世的,不是56年,以前这段移到后面来了。我特么就这个没去查证随手抄了李皖,至少引用李皖对他评价那段查证后发现错误百出,nnd我怎么就信了他不会在这么基本的问题上犯错误呢!!!自我检讨,绝对不信任任何中文资料!!!其中民谣之路”(Folkway)出版的大量专辑,这个有误,他生前,只出版过一张专辑,就是大沙尘暴歌谣Dust Bowl Ballads,其他的歌曲都是散落各处,以年鉴歌手、人民之歌等各种名义出版发行。而民谣之路,则是在89年以后才开始大量出版他的生前作品(45年他在民谣之路的前身Asch唱片录制了近200首歌)。他在大众中的声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Elliott。还有Bound For Glory,开往荣耀,奔向荣耀,居然被他翻译成《边界和光荣》,有点汗~~所以吧,我一般不喜欢翻译,给了翻译还翻译的不像回事的话,还不如列出原文。还有,这个也不是唱片,就是正经八百的自传。当然附赠有唱片而已。结尾再次吐槽,中文资料的错误之多。比如李皖,看看这个:越来越不像话的李皖-,-北方网比如《美国民谣的百年历程》中的这个但奥奇斯的经历是却悲剧性的。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向时也是美国反共的麦卡锡主义最严酷的时期60年代民权运动的时候,麦卡锡主义早就过时了~~~我那些引用中文的,实在是懒得自己整理、翻译英文资料了。不靠谱的标出了,剩下的基本算靠谱。本辑提到的歌曲试听 知乎/摇滚编年史/史前民谣与民谣复兴_anthemius精选集[参考资料与扩展阅读]Folk rockAllMusic
Music Search, Recommendations, Videos and Reviews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Folk musicAmerican folk music revival美国民谣的百年历程 李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流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