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谁作曲》作曲者是谁?

“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依旧热泪盈眶?”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想起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早已刷屏70后、80后、90后朋友圈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露出一首赞歌”。从中国风靡到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它就会被唱起。要说起他背后的故事,你可能想不到,这是作曲者秦咏成先生花费20分钟写出来的曲子一唱就是36年。最早之时它因李谷一老师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又由王菲经典的演绎,从诞生至今,已经伴随了人们36个年头,而它诞生的背后故事,却鲜为人知。或许你从没注意过《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张藜和秦咏诚,但是经过他两创作的歌曲,几乎有着跨越世纪的影响力。一个人究竟对祖国的爱有多深刻,才让他做出如此深刻的“神曲”?对于作曲者秦咏诚老先生而言,他用一句话,述说了那个让他终生难忘的童年:“我是经过日本殖民统治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热爱我的祖国”。请点秦咏诚老先生击因为,1933年,在大连出生的他,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1905年,日本从俄国手里得到了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后,把辽东半岛改为关东州,在旅顺设立军政合一的关东都督府。后来都督府废除,军政分开,又在大连设立了关东州厅,在旅顺设立关东军司令部,再加上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形成了日本在东北的三大机构。近五十年后,已经80岁的秦咏诚老先生,回到了他的故乡大连,并去了那个给他的童年留下深刻记忆的母校——水源小学。在响亮的中华民族的国歌中,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秦咏诚老先生和孩子说起了他的童年往事。10岁的时候他和孩子们一样,站在操场上,每周都要升旗,只不过,升的是日本的国旗,升旗期间有身为日本人的校长训话,日本语的课本,叫国语课本。所以童年的秦咏诚,身处的城市大连,是一个殖民统治的区域,在学校里还划分了中国孩子上学区和日本孩子上学区,每次孩子们路过旁边日本区的时候,碰到日本的小孩,都要拿石头打他们,受到的欺负令他记忆犹新。对于这段苦难成长之路,秦咏诚老先生晚年每每逢人就会讲述那段受过奴化教育的历史。在父母的教导下,他从小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他想告诉大家:在殖民统治区域里是非常令人难受的,那种当亡国奴的滋味更是令他深恶痛绝,所以那个时候他就有一个梦,一个祖国强大起来的梦。新中国成立后,秦先生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研究生班毕业后,就开始了留校任教的生涯。29岁时,他所展现出的惊人的作曲才华,就已令人惊叹,他所创作的声乐协奏曲《海燕》,称为中国第一部声乐协奏曲,当年公演的时候引起了人们的震惊。30岁时,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把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曲子一红就是半个世纪,也早已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的校歌。关于这首当年引起轰动的歌,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那就是和我们的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有关。铁人王进喜本着创作源于生活的热情,秦咏诚先生得到了3天去铁人王进喜当队长的是大庆油田学习的机会。高昂的情绪,简陋的环境,艰苦的劳动,一切都不可能却在那里都成为了可能,秦咏诚被勤劳的石油工人们吸引,劳动人民的精神感染了他,秦永成内心十分激动,没想到,在招待所的饭堂之中,灵感那一刹那涌入脑海,他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曲子。第二天,大庆歌舞团团长就在大庆给石油工人们演唱了这首歌曲,因为旋律激昂,节奏性太强,歌词也写的极其贴合实际,这首歌就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音乐的最高奖——金唱片奖,秦咏诚先生也被大家称为了“石油作曲家。”他的一生共创作了60多首有关石油的曲子,这个称呼也是名副其实。秦咏诚说来也巧,关于他所作曲的《我和我的祖国》,同样也是花费了20分钟一鼓作气完成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任沈阳音乐学院的院长秦咏诚,和教师张藜合作完成了这首歌。两位老先生很有缘分,他们的故乡都是大连。起初,《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跟秦咏诚1962年创作的一首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有关。二十年后,作为老同学的作词家张藜就对秦咏诚说,你能不能再写个类似的,要八六拍的,但旋律要反着来:不能上行,要下行。秦咏诚说,行。他哼了两下,只用了20分钟,就将曲子一下子就写好了,对于这首歌曲的特别之处,老先生曾说过:“一首歌一般来说是先有词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再有词。”没想到曲子做出来了,因为太吸引张藜,他一时间竟写不出合适的歌词来配,直到一年后,在与朋友去张家界游玩时,被祖国的盛景一下子震撼,灵感迸发,第一句歌词喷涌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两老位先生再经过他们的搭档李谷一老师和蒋大为老师演唱后,在80年代立马掀起了一股热潮,一直到现在,历久弥新,余音绕梁。尤其是这两年,从三岁稚子到白发老人,皆能哼出歌曲的旋律。后来秦咏诚老先生曾在节目音乐之声中,与主持人说到这首歌,主持人笑着说到:您花了20分钟做出了一首传唱30年的歌!可令人惋惜的是,在2015年和2016年,《我和我的祖国》作曲者秦咏诚老先生与作词者张藜老先生先后离世,常埋于祖国这片热土之下。张藜和秦咏诚两位先生合影照对于两位先生所做出的的贡献,祖国人民不会忘记,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听到这首歌,都不要忘了,你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之作,这首歌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依恋和歌颂。在这首歌曲的背后,也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由情而起 有感而发《我和我的祖国》的曲作者是秦咏诚,词作者是张黎,两位创作人都是辽宁人,都出生在渤海之滨的大连,又都在“东北鲁艺”学习并走上艺术道路。他们联袂创作的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歌颂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又经过歌唱家李谷一的深情演唱,成为传唱数十年的经典爱国主义歌曲。说起这首歌的创作源起,还要追溯到1984年。当时在沈阳音乐学院工作的秦咏诚正在北京参加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学习班,忽然接到了老朋友——北京民族乐团创作室专职创作员张黎打来的一个电话,张黎在电话中开门见山:“老秦啊,我想请你再写一首和《海滨音诗》同样情调,但旋律又不雷同的曲谱,周末来我家做客,咱们叙叙旧……”放下电话,秦咏诚不觉回想起《海滨音诗》的旋律,这是他在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曲,表达了自己对海滨故乡的无限深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这首曲子的主题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许多听众都说从中“听”到了碧波荡漾微风轻拂的美丽海滨景色,在当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首演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和热烈的称赞。上世纪60年代,秦咏诚在家中创作。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档案春秋”秦咏诚如约在周末来到张黎家,两个大连老乡聊起家乡的海,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在海边“赶海”捡小鱼小虾,伴着涛声进入梦乡,沐浴着海风在沙滩上奔跑……这些儿时熟悉的生活场景,瞬间将已过不惑之年的秦张二人的思绪带回渤海之滨,虽然他们年轻时就离开家乡,但是对大海的感情总也割舍不断。如果说关东大地是他们学习成长走上革命和艺术道路的土壤,那么浩瀚的大海便赋予了两位艺术家豁达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聊着聊着,张黎忽然提出:“老秦,你看这个新曲子改成‘下行’的怎么样?”秦咏诚眼前一亮,拿过纸笔,将《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改为“下行”旋律“56543215……”,他哼唱几句挥笔写下了新歌的主旋律,张黎在一旁听了不由得拍手叫好。《我和我的祖国》曲谱有了主旋律,歌曲创作起来就如同有了主线和灵魂,秦咏诚的创作激情被瞬间唤起,构思如大海的波涛追风逐浪,短短二十多分钟,《我和我的祖国》的曲谱就一气呵成。陶醉在创作灵感中的两个人不曾想到,这首曲子会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成为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爱国主义金曲。他们只是觉得,这首曲子唱出了他们共同的思想和情感,来得竟是如此的默契与和谐。许多歌曲是先有歌词后谱曲,而《我和我的祖国》则是先有曲子后填词。曲谱在张黎怀里揣了很长时间,一有兴致就拿出来吟唱,寻找感觉。当年秋季,他去湘鄂两省采风,中秋节那天,来到张家界景区天门山脚下。张黎望着眼前天门山壮美的自然风光,忽然感到似曾相识——挺拔的群峰被霭霭云雾缭绕,犹如故乡海滨云霞中时隐时现的蜃楼仙境,脚下潺潺流水的小溪,好似海边礁石缝隙中不断涌进又退出的海浪在欢快地歌唱。他的思绪在群山峻岭和波涛海浪中切换,创作的灵感在这种碰撞中迸发,找出揣在怀里已经有些褶皱的曲谱,激动地把埋在心里的话写出来……在湖南同志为迎接采风团一行而召开的中秋联欢晚会上,张黎深情地朗诵了这首新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内化于心的优美旋律,饱含赤子之情的华美笔触,都化作了赞颂祖国的深情词句。这首《我和我的祖国》一出令在场的许多艺术家都站起来为之喝彩。很快,这首歌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石油工人作曲家秦咏诚和张黎都是从小离开家乡,走上文艺创作的道路,但是他们成长的道路和人生的历程又有所不同。秦咏诚1933年7月,祖籍江苏省赣榆县的秦咏诚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1945年8月15日,被日本统治40年的大连获得解放,但很快苏联红军进驻了大连,所有学校都停课了。12岁的秦咏诚只好在家跟哥哥学习拉手风琴,正是这一时期的耳濡目染,使秦咏诚迷恋上了声乐和器乐。1957年,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苏联作曲家列·西古洛夫。他一生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许多曲目成为人们广为传颂的经典。秦咏诚把祖国、石油、大海当作永远的创作主线,为人民代言,唱人民心声,吹响时代的号角,是他的情感追求和崇高理想。他创作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电影《创业》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等歌颂人民领袖和石油工人的歌曲,成为一个时代的音符。声乐协奏曲《海燕》获得第二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音乐)奖,堪称声乐协奏曲的杰出代表。电影《创业》讲述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的故事秦咏诚用其音乐天赋和才华,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勤劳善良的人民,歌唱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他说,“从工农兵群众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得真情实感是创作的第一课,然后再去表现他们。半个世纪以来,我迎着新中国的雨露阳光,跟着新中国的前进脚步,逐渐成长起来,今天能够写出一些作品献给人民,都是党的教育、祖国的关怀和人民培养的结果。”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备拍摄铁人王进喜以及石油工人题材的故事片《创业》,制片厂请秦咏诚创作电影主题曲和电影音乐。他用音乐赞美称颂石油工人,鼓舞了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创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授予他“石油工人作曲家”称号。2013年正值秦咏诚80岁生日,辽河油田派代表前往沈阳向秦老祝寿:“秦老师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自豪和骄傲!是我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家人”。他为石油工人歌唱,石油工人爱戴这位人民的音乐家。纸上词章纸外做张黎比秦咏诚大一岁,他们都是大连老乡和东北鲁艺的同学,但张黎的人生历经坎坷,他出生在一个先富足后又破落的家庭,从小帮家里劈柴挑水做家务,上街卖冰棍、帮助别人做蜡烛为家里赚点小钱,饱尝生活的艰辛困苦。张黎有着大海一样的性格,不惧风浪,顽强执着。他先后到云南、湖南、福建和山东等地体验生活,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的创作灵感。他在这段时间才思泉涌收获颇多,出版了具有“张氏”风格的300多首歌词专辑《相思潮》,当中收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传唱至今的《红太阳照边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党的光辉照边疆》等歌颂共产党和歌颂人民领袖的歌曲。他和徐沛东联手创作的《亚洲雄风》是我国举办北京亚运会时最火的歌曲。此外,张黎还创作了《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等十分接地气并具有深刻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的歌词。同行说他是填词高手,而张黎对歌词创作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离曲能颂,谱曲能唱,有文采又上口,有嚼头不生涩,易流传,能品味,扬诗之情,含戏之谐,既有俚曲之俗风,又有歌诗之雅趣,为广大群众背诵传唱,其情切切,其语铮铮,其乐融融,其歌悠悠”。张黎《歌诗之路》东北鲁艺的光荣传统影响了张黎一生,他自觉到现实生活中充电,到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创作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他曾只身住过大庙被恐怖深严的神秘气氛包裹着,体验什么叫凄凉和孤独。在旅顺口坐着快艇看老铁山的雄伟险峻、看鲨鱼拱背,因为半夜着了甲板阴风险些半身瘫痪。他也在八级大风中给小长山岛送过水,真正体验到与风浪搏击的惊心动魄。在去舒兰、哈尔滨的火车上为了能吃上一点面包渣而饥渴求食……张黎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精辟总结为“纸上词章纸外作”。秦咏诚(左二)和张黎(左四)在玉门油田李谷一首唱《我和我的祖国》张黎在中央民族乐团工作期间,秦咏诚到北京学习,为了支持老同学的歌词创作,他每周都去为张黎创作的歌词谱曲,还介绍张黎和歌唱家李谷一相识。在了解到张黎的坎坷经历和顽强精神后,李谷一深受感动,先后演唱了张黎的17首作品。当秦咏诚和张黎找李谷一唱《我和我的祖国》时,她欣然接受。1984年李谷一首唱这首歌,她以庄重深情饱满的声音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我最亲爱的祖国,你像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我最亲爱的祖国,你像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唱到结束时听众被优美的曲调和感人的“歌诗”唤起内心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这首歌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李谷一准确地理解这首歌的意境,以她的艺术天分,完美地表达儿女对母亲,人民对祖国的依恋和忠诚。她在首唱录制这首歌时就说:《我和我的祖国》一定能走红、打炮,能够传唱。她一语中的,这首歌问世至今三十多年,已经传遍祖国的城乡和海内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赞美祖国母亲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是李谷一最喜欢唱的歌曲之一,她说演唱这首歌是发自肺腑的,感觉自己的命运和祖国息息相关,好像孩子和母亲一样。她不仅在国内演唱这首歌,还去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演唱,受到当地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他们为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巨大变化而骄傲和自豪,感觉中国人真正抬起头、挺起了胸膛。秦咏诚曾这样评价李谷一,说她的艺术眼光很独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歌唱家。李谷一如今秦咏诚、张黎两位音乐家已经离世,但是他们创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仍然被人们广为传唱,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跨越国界穿过时光,优美的旋律回荡在海内外的天空。(原题为《经典名作是如何诞生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创作幕后 》)}
“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近日,新华社联手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短短几天,这个问题就列为知乎热榜的第一名。通过对回答的词频分析,出现次数最多的歌是《我和我的祖国》!如今,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不断被唱响,华夏子孙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已经诞生整整35年了!我曾问一些人:是否知道这首歌的由来和作者?回答多是一脸茫然。这也许是歌曲传播的一个特点:优秀歌曲经久传唱(也捧红了歌星),但词曲作者却少为人知……我是个歌词创作的爱好者,也写过几百首歌词,我始终认为,“祖国”是文艺创作永恒的、最重要的源泉和主题。但“爱国”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假大空。生养自己的父亲母亲、家乡的山川草木、伴随自己成长的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的民族价值观和历史文化传统,都值得每个人深爱。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就被吸引:那真挚深邃的感情倾诉、娓娓道来的无尽回味、简明通俗的诗样词句,优美动人的美妙旋律……像是对人们心灵的轻柔抚慰,又如一束光瞬间照彻心底的记忆,令人抑制不住有歌唱的欲望!因此,我将这首歌做为研学的重点,尽可能多地阅读与作者相关的书籍资料……如此经天纬地的作品,怎么可以不知晓、不了解她的作者呢?文明的社会里,这也是对知识、对版权的基本尊重!《我和我的祖国》的词作者是张黎。其作品远比他的名字传播更久。他早年是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吉林省作协专业作家。翻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名的《战地新歌》(集体署名),里面就有他的词作《红太阳照边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党的光辉照延边》,以后人们耳熟能详的《鼓浪屿之歌》、《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等,也都是他的作品。张黎1932年出生在大连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少儿时受喜爱音乐的哥哥的影响。但快乐童年是短暂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他受到屈辱和惊吓,有一次还差点被日本兵打死,以至一段时间听到“日本鬼子”几个字就哇哇大哭。12岁时家道中落……16岁参加解放军后,成为一名文艺兵,并进入东北鲁艺学习。那些年,也是他无忧无虑、热烈而快活的日子。但从25岁起就被打成右派,在没完没了的批斗检讨、下放改造中艰难度日,就是写作也不能署名……这种日子长达20年!直到1979年才到了北京,成为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创作员、国家一级编导、中国音乐文学会副主席。尽管人生坎坷,但张黎对祖国的挚爱丝毫未改、歌唱“最亲爱的祖国”的追求也始终不变。特殊的人生经历,也是一首悲喜交加的悠长的“歌”,使得张黎潜移默化、积思蓄愤,养成了鲜明的个性。他的创作天赋和才华之火从未泯灭,一直苦苦追求、终生不悔……这些都促进了他的艺术灵性升华和堪称杰出的创作。歌词创作,是一门门槛低、容易写,但又很“难”写好的艺术。歌词界泰斗乔羽先生这样解释歌词创作的“难”:歌词虽然简短,却可以大到无限,方寸之地可容纳一个大千世界……他高度评价张黎:有着特殊活力,他的作品“既不能模仿也无法代替”。张黎出名是在55岁以后,属于“大器晚成”!其实,他的思想和艺术水平早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他不讲究吃穿,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只为写词而痴迷。他说自己心中常有“五苦”:“苦于不新、不真、不广、不深以及深入不浅出”;我的“歌词是用生命写成的”。他不仅能把作品写得十分优美,还能写出很多人想说而说不出的内容。他乐感极强,熟悉音乐艺术,善于把文字与音乐结合。所以,其笔下常常溢出独特的构思、社会的深刻哲理、人间的大爱大美……《我和我的祖国》的作曲是秦咏城,1933生。曾任辽宁歌剧院创作员,辽宁乐团副团长,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院长。他在29岁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声乐协奏曲《海燕》。早期也为歌词谱曲,许多歌曲社会也十分熟悉,如《我为祖国献石油》、《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等。张黎和秦咏诚相识很早。“反右”时,张黎曾写了一首《向左进行曲》,就与秦咏诚开始了合作。两人有着诸多共同点:年龄相近,分别于1932年、1933年出生;都是生长在大连的汉子,有着大海般宽阔的情怀;都是新中国前参加革命工作;都坚持写“情”,真情、深情、浓情,常常令人感动不已;都坚持写“美”,自然美、祖国美、感情美,总是令人美不胜收……能创作出《我和我的祖国》这样深情而富有内涵、轻盈而舒缓悠长的歌曲,并成为传世经典巨作,是他们走过千山万水后的精神收获,是在同一信念下的心灵默契,是在共同追求中的艺术感应,也是一种罕见的人生之缘!张黎(左)与秦咏诚(右)写歌一般是先有词后谱曲,但实际上国内外很多经典名歌,却是先有曲后填词的。而填词对于词作者来说,创作难度更大一些,挑战性也更强,要有深厚的思想文化修养及对音乐的良好感觉和把握。《我和我的祖国》就是这样的一首填词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源自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这是秦咏城1962年创作的。由于意境美、旋律美,又适合吟唱,张黎十分喜欢。1984年的一天,张藜打电话给秦咏诚,表示想为这首曲填个词。当时秦咏城正在北京学习,于是来到了张藜简陋狭小的家里。按照张黎“有两个转调,怕群众唱不了”的意见,秦咏诚将上行的原调改为了下行的曲调……秦咏城自己也没想到,这样一个改动,令他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于是,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炽热的曲谱令张藜爱不释手。但他没有马上填词,而是在兜里一揣就是半年……1984年中秋节前,张黎去广西,一路冥思苦想,烟头把火车卧铺枕头烧了个洞都不知道。住进天门山招待所,中秋之晨起床推开窗户,晨雾中的巍巍大山、山下静静流淌的大河,一下子都涌到他的眼前。憋了半年的思绪,被眼前的美景一下打开,对祖国深厚的感情、走过的万千山川河流……随即化成“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当天晚上,张黎在联谊会上第一次朗诵这首词,词一出口,自己的眼圈先红了!《我和我的祖国》是张黎的“厚积薄发”,更是他的真实思想情感的迸发。他调动了一生的积累和沉淀,娴熟运用比拟修辞和韵律节奏,连续使用多个喻体,将深沉的感情变成了华彩的词章。配上秦咏诚的大气、舒展、悠扬的旋律,直击人们的心灵……李谷一拿到这份心血之作后,以卓越艺术家的特有的慧眼看好这部作品,肯定地说:“《我和我的祖国》能流传出去!”于是此歌成了她的保留曲目,一唱就是30多年,逐渐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不少人研究如何让一首歌红起来:词好、曲好、配器好、歌手好、推出时机好、有行政力量干预……都有一定道理。但能不能经久地传唱、真正受听众喜爱,根本在于作家的修养、情怀、境界,以及对生活的熟悉了解。有些作品很优秀,但最初却并不耀眼(《我和我的祖国》就是这样的作品),一旦被群众了解并喜爱,就会被广为传唱;而有些作品,属于虚情假意、勉强造作的欺世之作,由于违反艺术创作规律,尽管有行政力量去“抬”去“捧”,最终都是徒劳的!人民群众和“时间老人”才是真正的“试金石”。张黎、秦咏诚分别于2016年、2015年逝世!两人离世的时间也很近……如今,他们在天之灵一定会十分欣慰!倾注他们心血和一生情感的《我和我的祖国》,已在中华大地唱响,而且会世世代代地响彻九州云天……心中装满祖国和人民的艺术家,不应该被忘记,也永远不会被祖国和人民忘记!附:《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全文: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庄/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花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主要参考文献:《久别的人》、《那些词儿》、《音乐里的文章事》等。图片来自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和我的祖国谁作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