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2023国庆电影志愿军在哪里可以看?

专栏/陈凯歌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预测50亿票房!3部150亿,可能吗2023年08月17日 13:10--浏览 ·
--喜欢 ·
--评论最近,陈凯歌等人导演的电影《志愿军》三部曲宣布正式杀青,并发布杀青特辑。剧组一口气官宣了59个演员,参与拍摄的演员集体“报到”,全组接力发角色照,与这段拍摄历程告别。电影《志愿军》三部曲试图以全景视角呈现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导演陈凯歌直言:“这是我从影四十年以来,遇到的最为艰苦的一次创作。”据说,《志愿军》三部曲前期光筹备就耗费3年之久,影片自2022年夏季开始拍摄,拍摄用时288天。为了真实感的还原,剧组专门造了7架飞机,建路修桥、挖坑爆破都是常态,坦克等大型武器更是1:1仿制。《志愿军》三部曲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群像为主角,讲述了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三年间的历史,是电影史上首次全景式、多线程地再现抗美援朝战争。这三部曲分别是《志愿军:雄兵出击》、《志愿军:水门桥》和《志愿军:长津湖》,分别于2023年国庆档、2024年国庆档、2025年国庆档先后上映。2021年,陈凯歌执导的《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获得百花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该片收获57.75亿票房,打破《战狼2》保持四年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名。作为《长津湖》系列作品的第二部,2022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6.4亿,最终收获40.67亿的票房。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开拍起,就受到不少关注和议论。有评论说,不管是题材还是演员阵容,《志愿军:雄兵出击》都强烈地吸引着观众们,拿下50亿票房不是没可能。如果第一部能够拿下50亿票房,那《志愿军》三部曲的票房可就有150亿了,能够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了!陈凯歌他们已经拍过《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了,《志愿军》三部曲中还拍长津湖和水门桥,这样反复地重复,有意义,有意思吗?不过,《志愿军》三部曲,虽然也是抗美援朝战争题材,但所呈现的战争重点,和《长津湖》并不同。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内容围绕出兵决策、初入朝鲜展开故事。呈现了三场重要战斗: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首次歼灭韩军的两水洞战斗、第二次战役中14小时奔袭72.5公里的三所里战斗、第二次战役中以百人之力阻敌十几个小时的松骨峰阻击战。《志愿军》第二部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其中铁原阻击战,将是第二部的重头戏。第三部则聚焦抗美援朝战争后半程,战争形成相持局面,美军想要轻易打击志愿军的幻想破灭,拉开双方边打边谈的序幕。主要内容应该是上甘岭战役,也可能包括猪排山战斗等。在《志愿军》三部曲杀青特辑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演员身着军装,向镜头说“再见,战友”,既是向三百多天里台前幕后共同奋战的所有工作者道别,也是向这段绝无仅有的“战场记忆”作别。《志愿军》三部曲的拍摄,让导演陈凯歌都感慨是“从影40年来最为艰苦的创作”。据说,剧组在方方面面都要求“真”。场景还原要真:志愿军严冬作战,演员拍戏裹紧军大衣直言“冻耳朵”。作战条件要真:拍完一场爆破戏,尹昉浑身焦色,险些烧到睫毛。特辑中朱亚文在狂风沙中睁不开眼,调侃这是剧组“一号套餐”。但是,剧组们吃的这些苦,值得自己来宣扬吗?比起当年的志愿军,这些苦算苦吗?志愿军除了苦得不能再苦,还要随时准备作战,随时准备牺牲!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共有197653位牺牲烈士,这些烈士中,有老红军、老八路,有解放战争中的勇士,有很多还是十八九岁的孩子。除了牺牲的烈士,还有无数负伤的指战员。相比他们,拍电影吃的苦,算苦吗?烈士已经长眠地下,很多都埋在异国他乡。除了长眠无语的烈士,大家可看到,有哪位幸存的归国志愿军老战士,在四处宣扬他们曾经吃过的苦吗?真正的英雄都是低调沉默的,他们是在尽自己对人民的责任,越无语,越伟大!越沉默,越伟大!目录------29}
从爱国这个角度来说,我支持《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票房大卖,可以成为国庆档电影票房冠军。从我的观感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有点像流水账,故事性很弱,弱得几乎看不见。导演好像是为了专门塑造大场面拍的这部电影,可是大场面的表现主要来自于“故事的叙事巧妙”体现出来的。只讲大场面,体现不了大场面。当然了,我军因为没有大坦克,大飞机,光看视觉上呈现不了大场面。感觉像流水账,按照别人的影评是,“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将同时间的不同场景串联”。我看电影的时候,没有感受到“同时间不同场景的叙事”能力。我觉得这种叙事能力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应该是非常震撼吧?但是我感觉不到震撼,只感觉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轰炸,我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而且我觉得串联起这个故事的,是辛柏青,而并非没有一个主线人物。有些人说这是“把同时间发生的事情串联在一起”,我也没看明白这个辛柏青是如何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的战场的。电影一开始,就是美军的航空母舰舰队,非常震撼。首先装备上震撼,只要认真拍了就能体现出震撼来。我以为这部电影就算拍得不够好,至少让我体验一下“震撼的大场面”。可惜,我军就没有重型装备,想体现大场面也不容易,最多了就是巴祖卡。中国的战争片,拍得最好的还是《八佰》,只不过拍的不是我军。当然有些人不认为《八佰》有多么好。但是我看的时候非常震撼,这种震撼程度远超《志愿军》和《长津湖》。《八佰》的叙事技巧就好,一边是战火纷飞,一边是歌舞升平。这种强烈的反差就给人一种震撼感。故事有张有弛,有开始有结束,有担心有意料之外。当然了,“能文能武李延年”拍得非常好,很多人夸。但是从艺术角度来说,《八佰》是从各个方面都呈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要说最好的呈现抗美援朝的影视剧,非《跨过鸭绿江》莫属。反观电影《志愿军》和《长津湖》,只强调场面了,根本没有叙事。没有讲一个好故事,没有让人沉浸其中的一个好故事。很多人抠《志愿军》的细节,比如说志愿军个个都像特种兵一样,中了枪都能比对方多活十秒。问题是,这是一部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的电影,描述的是多场战役,而不是一场。如果是一场战役,那需要刻画的内容就多多了。既然是全景式呈现,你怎么可能做到“描述战术方面”的内容呢?专注文学观点和影视娱乐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从“抗美援朝”这种题材上来说,我祝愿《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大卖。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先说说关于其他人对这部电影的影评。很多人都说了一个关键词,“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从叙事角度来说,是宏观多视角展示抗美援朝,整体格局大于《长津湖》系列。《长津湖》属于个人英雄主义,《志愿军》展示的是团体,军队。其实几年前看《长津湖》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长津湖》第一部演的就是警匪作战,而不是军队作战。有些人说,《志愿军》不如《长津湖》好看,我也不知道《长津湖》好看在哪里了。也就《长津湖》第二部稍微好看点。从我个人观感来说,《志愿军》比《长津湖》水平高,属于正常的战争片,但是艺术性不高,就是一部及格的抗美援朝电影,把该打的仗打了,把该喊的口号喊了,把为什么要打这场仗说明白了。领袖还说出了“我很犹豫”这样的话。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里面的梁兴初也在《志愿军》里面,不过他饰演的角色已经不是梁兴初了。杜淳在《长津湖》里面是“伍千里”,他又出现在了《志愿军》里面。里面的残酷主要表现在开始的战斗场面里,稍微血腥一点,但也没有不能看的血腥,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很多人计较梁兴初跟彭总的对话,说梁兴初不敢跟彭总对视。彭总让他背国际歌,更是有点扯了。我觉得吧,这部电影就是中规中矩的水平,你不要指望陈凯歌能拍出有爱国情怀同时又具备艺术水准的片子(也不要指望其他电影导演),他能让演员把该喊的口号喊了,该打的仗打了,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要的就是正能量。至于画面感,也就是跨过鸭绿江的时候,有点壮观的画面。整体上不算多么“美学”。还有张颂文,有些人是冲着张颂文看的这部电影。张颂文在联合国的演讲和松骨峰的战斗相结合,让张颂文的演讲掷地有声,让这场战斗更有意义。我觉得按照第一部这个水准,第二部不会好到哪里去吧?我猜测。专注文学观点和影视娱乐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3国庆电影志愿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