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你读过口碑最好的推理小说说是哪部?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提防来自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你不知道看似善良面孔的背后的真实面目——是人还是魔鬼。看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朋友是不是觉得男主很恐怖,今天我要说的故事可比这部电视剧恐怖一万倍——《都市奇谈推理集》,作者冰河猛犸。本书由15个小故事组成。作者冰河猛犸是阅文新人作家,本书以虚构的TAZUKI市为背景,带领我们走入“看不见的世界”,走进“人心”,分辨真丑善恶。我们的眼睛会骗人,有时候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我们的心也会骗人,因为你感觉到的 一切也未必是真的。新城影剧院:阿伟和小欣是一对恩爱的情侣,为庆祝两人交往一周年纪念日,阿伟带小欣来此看风靡全国的芭蕾舞剧《日出》。谁知道,小欣竟然中途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她和阿伟都睡到了地上。匪夷所思的是,整个剧院都没人了,歌剧是晚上10:30就结束,而他们竟然睡了最少两个半小时了,因为时间显示是凌晨1点钟了。剧院已然上锁,他们的手机又都“恰好没电了”,所以只能打算在这里呆到天明。却没想到在阿伟上完厕所之后就变成了逃亡之路。阿伟说一个拿着菜刀的人在后面追赶他们,让小欣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他要留下来对付恶魔。出于对阿伟的信任,小欣快速向前奔跑。出于活命的本能,她加速,再加速。身后的阿伟焦急地催促着,快!快!快!看到这里,大多数读者会不会觉得阿伟是个有担当的好人,为了心爱的女友,不顾自身的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欣,是个有担当、值得托付的好男人。然而,你只看到了开头,却没看到结尾:小欣死了,阿伟还活着。凌晨1:40分,剧院的保安报警,在二楼的长走廊上发现了一具颈部被割喉的女尸。他躲在了一个箱子里,面对警察的询问,他解释自己是懦夫,怯场逃跑了。尽管他的回答和表演都看似很合理,没有破绽,符合正常人的行为。看似滴水不漏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地杀机。当然,这是我们正常人所不能看透的。抽丝剥茧过后,事情的真相残忍又扎心!凶手竟然是阿伟,杀人的动机竟然是小欣生前购买的保险单。人心险恶,在金钱面前,很多人从人变成了恶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金钱是一枚“试心石”。阿伟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却没能逃过人民警察的火眼金睛,虽然他的作案手法很隐蔽,又看似很高超,巧用剧场里的钢缆,利用拉丝杀人法,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骗过警察,谁知道警察是专打抓坏人的孙悟空,一眼就识破了这雕虫小技。睡过头,也是阿伟特意为之,所有的一切都是阿伟早就计划好的,只为了保险单背后的赔偿金。看似真爱的背后,是可怕的算计,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心里一紧,看了看身边的老公。拉丝杀人法,指的是人在速度够快的时候,线就成为了杀人利器,剧院里的钢缆、小欣惊恐地狂奔、阿伟后边催命的助力,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香消玉殒了。我们不仅要当心身边的“甜蜜爱人”,更要当心所谓的“亲密好友”——大兔子玩偶、圈套,也让人性的贪婪和恶暴露无疑。15个小故事,个个精彩;15个教训,个个扎心。警惕身边的“好心人”!}
推理小说发展至今,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其中优秀的杰作多如牛毛,但是滥竽充数的烂作也绝不少。很多人随便胡看,结果看的是一本倒胃口的烂作,从此丧失了对推理小说的兴趣,实在可惜。本人从小学开始看推理小说,看到现在孩子都快上小学了,说句老推理迷没有问题。在此,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领略推理小说的魅力,给大家分类推荐榜单。此榜单其实是2018年写的,但这些年我依然没有停止看推理小说,对推理小说的理解也会变深,所以榜单会时常更新。在开始发布榜单前,我先整体介绍一下。第一,我这个榜单是按单项进行分类排名的。有的作品,绝对堪称杰作,但是因为单项不够突出,所以无法进入榜单。类比刘德华,绝对是天王巨星,但是如果搞个唱功排名或者演技排名,他确实进不了前十。第二,我做这个榜单是为了分享,不是为了馋人。所以,我推荐的都是公开出版过的,大家有渠道可以看到的作品。不管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大家稍微找找就可以找到。国内推理圈子很小,几个私印群港台代购群我都在里面,有的私印作品代购作品很优秀,但多数人根本没有渠道搞到,这种我是不会列入榜单的。第三,我的榜单虽然有分类,但不会泄底。比如我会介绍,这本书里有个密室很精彩,但谁做的密室,什么手法做的,我只字不提。这应该算不上泄底,毕竟有些书的书名就是《XX密室迷案》。顺便说一下,这也是我不排叙述性诡计榜单的原因。因为对于叙述性诡计类作品,只要提到了这本书里有个叙述性诡计,就算小泄底。第四,我是个资深的推理爱好者,但是不高深。我的审美非常大众化,所以这份榜单应该符合多数人的口味。用电影来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都是讲连环杀手的电影,我觉得《七宗罪》和《杀人回忆》好看,而《十二宫》和《老无所依》不好看,尽管《老无所依》还得了奥斯卡。这就是我的口味,所以榜单里绝对不会出现诸如《匣中失乐》这类奇书。密室榜单:第十名《斜屋犯罪》BY岛田庄司 这本应该是岛田流的滥觞。诡计宏大,逻辑自洽。但是犯了密室杀人的大忌:为了密室而密室。设置密室应该有个合理理由:比如让人以为受害人是自杀的,比如让人怀疑有备用钥匙的人是凶手。但这本书,没有。第九名《犹大之窗》BY约翰.迪克森.卡尔 这本在不少人心目中是密室第一杰作。但是其中的法庭推理部分太过耀眼,映衬之下,这个密室就有点不那么受人关注了。正如少有人会觉得周星驰长得帅。第八名《波洛圣诞探案记》BY阿加莎.克里斯蒂 经典密室诡计,被后世各种模仿。关键线索就像AV电影里面的女主角一样,一直赤裸裸地躺在读者眼前,可读者就是像看AV一样,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第七名《三色猫福尔摩斯密室谜案》BY赤川次郎 非常工整的密室,各方面都没有缺陷。设置密室的理由非常棒,绝对不是为了密室而密室。再考虑到成书年代,真是非常了不起。第六名《第四扇门》BY保罗.霍尔特 开篇就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谜面。密室诡计虽然不算特别精彩,但是布局强大。黄金时代以后,肯定是plot比trick更重要的。几个诡计之间的串联非常流畅,结尾的多重逆转也让人的快感一波接一波。第五名《最后的瞬移魔法》BY门牙猫咪咪 这是国内推理写手的作品。所有爱好密室诡计的读者,都喜欢简单的诡计,都对钓鱼线之类拉来拉去的诡计嗤之以鼻。要说简单,那看遍所有推理小说也找不到比这个更简单的密室了。当然,这里的简单是褒义词,是briefness,不是simple。本书的缺陷在于其他方面都配不上这个密室诡计。第四名《上锁的房间》出自《上锁的房间》BY贵志佑介 《上锁的房间》是部短篇集,里面有四个故事,标题作是其中的第二个故事。在这个案子里我看到了克莱顿劳森经典名作《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但这个密室绝对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第三名《飞驒机关杀人事件》出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这是漫画,不算小说,但是依然被我排了进来。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固若金汤的双重门密室。还有以假乱真的伪解答。设置密室也有合理目的。可以说是无暇的作品。第二名《少男少女的密室》出自《密室收藏家》BY大山诚一郎 创新性极高的密室。研究再多的密室推理,也猜不到它的答案。诚然,这个密室主要是巧合,不是标准密室。但密室推理写了这么多年,想要创新,就必须另辟蹊径。大山这篇的蹊径,足够另类,足够精彩。第一名《三口棺材》BY约翰.迪克森.卡尔 虽然我觉得此书的密室本身并不能排第一,但是考虑到无比牛啤的密室讲义,以及这本书对于整个密室推理的意义,登顶实至名归。不在场证明榜单:第十名《完全犯罪需要几只猫》BY东川笃哉 东川笃哉是我个人偏爱的作家,他算是推理界的王小波,幽默的文风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恐怖气息。本作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不在场证明诡计相当讨巧,虽说是新瓶装老酒,但瓶子美观,酒也香。第九名《圣女的救济》BY东野圭吾 逆向思维写出来的不在场证明诡计。实数用完了,用虚数就可以了。东野圭吾好好写诡计也是很能创新的。这个诡计非常现实且接地气,但我觉得刘慈欣有机会猜出来。第八名《紫丁香庄园》BY鲇川哲也 这个不在场证明的诡计真是太经典了,足以作为范本。金田一的《绞首学院》就是在这个范本上进行了改动,结果大受好评。鲇川哲也被称为“不在场证明”之王是有道理的。第七名《尼罗河上的惨案》BY阿加莎.克里斯蒂 虽然这个不在场证明的诡计被无数作品模仿了一万次,但是没有一部能超越尼罗河上的惨案。第六名《魔镜》BY有栖川有栖 我个人对时刻表诡计不感兴趣,但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时刻表诡计,而是几种诡计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非常精彩的不在场证明讲义。前面《三口棺材》也是因为密室讲义才更上一层楼的。第五名《复仇日记》出自《诡计博物馆》BY大山诚一郎 我真是太爱这个短篇之王了。这篇的不在场证明诡计非常特殊。它特殊之处不在于诡计本身,而在于:纳尼?这里竟然用了不在场证明诡计?桥豆麻袋,为什么要用不在场证明诡计啊?第四名《雪夜叉杀人事件》出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这是漫画,不算小说,但是依然被我排了进来。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我喜欢的诡计就是这样,简单清晰,奇思妙想。上面有极简主义的密室,这部就是极简主义的不在场证明。第三名《嫌疑人X的献身》BY东野圭吾 有人觉得这本书的不在场证明诡计很老套。但他们只考虑了诡计本身,忽视了东野为这个老套诡计布的局,一个极其强大而缜密的局。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布局,文章里欺骗警察,文章外欺骗读者。此书当年横扫日本四大榜单绝不是偶然。第二名《东方快车杀人事件》BY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本书,就将这类不在场证明诡计写绝了。更难得的是逻辑严丝合缝,几乎和数学题一样。往后任何模仿此书诡计的推理小说,全部是在东施效颦。第一名《钟表馆事件》BY绫辻行人 公认的馆系列最高作。这本书从根源上找到了一切不在场证明的漏洞。简而言之,不在场证明只是人为产生的概念,它不是客观存在。简单的诡计,包含深奥的道理。分尸榜单:第十名《断头台城杀人事件》BY北山猛邦 论分尸诡计,这部算是破产版的《占星术杀人魔法》。除此之外,擅长物理诡计的北山猛邦在本书中还为读者准备了一个小惊喜。第九名《魍魉之匣》BY京极夏彦 很多人说这本书是京极夏彦作品里匠气最重的。我赞同且庆幸,因为京极不带匠气写的其他作品,大多数我是看不下去的。这本书的分尸案和其他案子无缝衔接在一起,虽然没什么推理,但文章处处伏笔,回收伏笔时看得很爽。第八名《夜行》BY横沟正史 如果说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推理的奠基人,那么横沟正史就是日本本格推理的奠基人。那个年代能够写出这种诡计,能够布这么精妙的局,敬佩至极。第七名《奇想,天动》BY岛田庄司 随便分个尸,居然可以起到那么多的作用。各种诡计的大杂烩,被分尸这条线串了起来。岛田四大杰作之一。第六名《再见,天使》BY笠井洁 本来以为又是一个很老套的无头尸诡计,没想到还玩出了新花样。案件和炫学也结合得很好。第五名《螺丝人》BY岛田庄司 岛田庄司后期最强作品。岛田流和奎因流的完美结合。看似疯狂的分尸背后隐藏着极其冷静的逻辑。第四名《刺青杀人事件》BY高木彬光 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本书的密室诡计上。确实,机械密室加心理密室非常精彩。但我觉得此书的分尸诡计更赞。非常独特的分尸诡计,而且是只有在这本书里才成立的诡计。第三名《首无·作祟之物》BY三津田信三 严格来说,这本书里面的分尸不是诡计的起点,而是诡计的终点。但不管怎么说,37个谜题最后1个解答就全部解开了,真是酣畅淋漓。第二名《解体诸因》BY西泽保彦 分尸有诸多原因。但不管是你想到的还是想不到的原因,西泽保彦在这本书里都写出来了,堪称是分尸的百科全书。可惜即使百科全书,在分尸榜单上也只能屈居第二。第一名《占星术杀人魔法》BY岛田庄司 这根本不是人类能想出来的诡计。这是恶魔路过岛田庄司的家里,然后对伏案写作的他进行了耳语。 书中诡计被金田一抄袭,被少年包青天抄袭,而且一定会被继续抄袭下去。因为所有人都想不出比这个更强的分尸诡计了。动机榜单:第十名《人性的证明》BY森村诚一 第一次完美地将个人的杀人动机和家国命运的大背景结合到了一起。凶手的动机出人意表,值得深思。另外,某某出版社在出版这本书时,于封面推荐语上直接泄底,堪称脑残。第九名《ABC谋杀案》BY阿加莎.克里斯蒂 推理小说的基本技术动作,无非一红一绿。设红鲱鱼,藏树于林。这套技术阿婆玩得炉火纯青。此书就是明证。第八名《Y的悲剧》BY艾勒里.奎因 奎因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一般靠逻辑推演来征服读者,而不是靠奇思妙想。但《Y的悲剧》在动机的设置上非常新奇。凶手的设置也非常新奇,侦探最后的做法也非常新奇。第七名《13.67》BY陈浩基 这本是很多人眼中华文推理的最强作。此书是短篇集,我个人觉得每一篇的诡计都比较平庸,但每一篇的动机都很强,都有逆转,都有骗到我。因此可以上动机榜单。第六名《钟表馆事件》BY绫辻行人 这本书刚才在不在场证明榜单中上榜过了。但除了不在场证明,此书的动机也是极度震撼的。书里的核心诡计被使用过两次,一次因为爱一次因为恨。为爱而创造的这个诡计,是我看过最凄美的。第五名《漠海航道》BY梓崎优 短篇,民翻作品,没有公开出版过,本来不应该进榜。但是译者大大很慷慨地把这篇文章放到了他的博客里,因此大家都可以看了。这部的动机真难猜啊,在我看过的推理小说里算是独一无二。第四名《朝向天国的倒计时》出自《名侦探柯南》 这是动画,更是不算小说,但还是被我排了进来。可能很多人觉得《柯南》的逼格太低。但别人好歹连载了二十多年,好案子也不少的。在动机设置上,这部剧场版是相当有想法的。巧妙的动机就是这样,出人意表,却在某种情况下合情合理。第三名《飞驒机关杀人事件》出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密室榜单上榜过,动机榜单再上。对于这个案子的动机,我就三个字:不敢想。尽管作者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很明显的提示,但是我依然没有往那个方面想。第二名《阴摩罗鬼之暇》BY京极夏彦 这是我看过最具哲学意味的动机,没有之一。京极夏彦的知识量简直变态。他对中国先秦思想家的了解超过了99%的中国人。他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个人认为不亚于一篇小论文。第一名《恶意》BY东野圭吾 全书就是围绕动机来写的,中间多次反转,最后真相炸裂。一本揭露人性之恶的书,看完后让人不寒而栗。补充一下,把《恶意》排第一肯定很多人不满。毕竟《恶意》的核心框架不是东野首创,前人里面,连城三纪彦写过,尼古拉斯布雷克写过,迈克康奈利写过,法月纶太郎也写过。虽然内核都差不多,但他们写得确实没有东野好看。凶器榜单:第十名《凶器》出自《D坂杀人事件》BY江户川乱步 祖师爷级的凶器消失诡计,被后世很多推理小说模仿,甚至直接抄袭。第九名《云中命案》BY阿加莎.克里斯蒂 飞机这种封闭的地方,对于凶器的携带、使用、隐匿相关要求自然比别的地方更高。此案的凶器诡计以及红鲱鱼的误导都不错。当然了,这本书的综合素质在阿婆作品里排不上号。第八名《首切.割裂之物》出自《密室.自闭之物》BY三津田信三 短篇。挺有意思的凶器消失诡计,线索都摆到明面上了,所以被我猜了出来。气氛营造得也很好。第七名《工藤新一初次案件》出自《名侦探柯南》这是动画,不是小说。案件场景模仿了《云中命案》,但里面的凶器设置得更加出人意料。这个凶器应该是青山刚昌本人想出来的,因为感觉他就是那样的人。第六名《算计》BY米泽穗信 大逃杀模式的小说,一堆人在封闭空间,每个人领取一个凶器,然后互相伤害。这本算是凶器的百科全书了,各种凶器都有出现。更难得的是核心诡计就是和凶器有关,但又不在于凶器本身。第五名《斑点带子》出自《福尔摩斯探案集》BY柯南道尔 小时候看的,算是童年阴影了。然而,把《斑点带子》排到这里并非因为童年滤镜,而是因为时至今日,使用同类诡计的小说,没有一部可以超过《斑点带子》。第四名《尸人庄迷案》BY今村昌弘 丧尸加命案,科幻与推理的结合。这本书里涉及到的凶器应该是有史以来最独特的了。顺便说一下,此书和《嫌疑人X的献身》一样,横扫日本四大榜单。但我觉得它的质量远远不如《嫌》。书中有个很牵强的地方,直接毁了一个好诡计。其实只要把丧尸的某个小设定稍改一下,诡计质量就可以再上两个档次。第三名《相思病》出自《我们盗走星座的理由》BY北山猛邦 这部小说里的凶器是我见过最恐怖的,因为这种凶器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既是器也是技。更恐怖的是,按照日本法律,用这种方法杀人,就算有人证实锤,凶手一样可以逃过法律的制裁。第二名《玻璃之锤》BY贵志佑介 这部本来要放到密室榜单的,毕竟能在一个到处是摄像头的现代化大楼里成功制造出密室,着实让人惊讶。但仔细读过文章后就会发现,与其说这个密室让人惊讶,不如说是凶器让人惊讶。有人说贵志佑介这1本书就为推理小说续命50年。虽然夸张,但这书确实开发了一个新的角度。第一名《暗黑者:离别曲》BY周浩晖 终于有部国产的登顶。《暗黑者》原名《死亡通知单》,不算外传总共有三部曲。离别曲是其中最后一部。《暗黑者:离别曲》为什么在凶器榜单排第一?因为这部书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了一件监狱内的杀人案,而这个杀人案设计最精巧的地方就是凶器诡计。在重刑犯监狱,每天都要搜身,牙刷都只有短柄牙刷,吃饭都只有软塑料汤勺。这种情形下凶手是如何搞到凶器的呢?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看看清华大学的周浩晖是如何设计的。PS:这部书里阿豹杀阿华用的凶器也很巧妙。阿华最后杀老二用的凶器也非常巧妙。这本书就是凶器诡计的天花板。}
看了下答案大多偏本格推理,而且都是有点年头的作品。我推三本近年比较出色的社会派推理吧。死亡护理师第16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作品。主题是日本老龄化社会下的老年护理,对老年护理所造成的家庭关系破裂,护理产业的种种弊端,以及相关社会政策问题都做出了强有力的探讨,结尾还提升到了对生死善恶的伦理思考。所有探讨都紧贴现实,对老年护理、老年诈骗等现象都有着非常细致具体的描写,主题完全和人物剧情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生硬感。拿《圣经》相关章节来渲染情感、深化主题更是精妙的一笔,时髦值很高。看完不禁为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这书推理篇幅较少,破案完全靠大数据分析,贯穿全文的叙诡非常直白,作者明晃晃告诉你“我这部分是叙诡啊”,如果停下来想一会,应该不难猜到真相。但这也不是啥扣分点,只能说没做到让人惊喜拍案叫绝。绝叫我心中的完美社会派推理形态。《死亡护理师》作为出道长篇已经是一流水准,《绝叫》作为第二部长篇的全方位进步更是大得惊掉下巴。打个比方,东野圭吾第二本长篇就写出了《白夜行》,就是这么的夸张。其实这书主线和《白夜行》确实有点像,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并以她几十年来的生活遭遇串起了日本社会的动荡变迁(泡沫经济破裂,311大地震,歌舞伎町大整治等等)。看这本书最好的方式,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阅读,能获得最好的体验。我看之前,除了知道本书是社会派推理,全书大半篇幅都是第二人称写的外(好像除了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我就没看过啥第二人称小说了),其他一无所知,最后爽爆。不过既然是安利,还是要多写几句。不同于《死亡护理师》专注在一个社会话题上,《绝叫》探讨的话题更广泛,单身女性的生存,原生家庭的影响,保险业的阴暗面,游民问题,红灯区工作中等等均有涉及,话题之间彼此交融连贯,合一起描绘了一副日本边缘失意人群的浮世绘。角色刻画上也比《死亡护理师》明显进步,死护中的角色基本还是比较符号化,《绝叫》就有血有肉鲜活多了。而最让我震撼的是,《绝叫》里有一个我迄今看过最牛逼的叙述诡计。绝大多数的叙诡,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游戏,是作者对读者的信息控制,叙诡的根本动机是作者要制造反转。比如作者引导你以为主人公是20来岁青年小伙子,最后真相揭开,其实主角都是80多岁老大爷。但这层误导是不存在故事之中的,从角色视角来看,根本就不存在叙诡这玩意儿,有没有叙诡对故事展开,角色行动毫无影响。《绝叫》强就强在,它的叙诡是角色对读者的信息控制,根本动机是角色通过叙诡,来达到自身的目的。本书的叙诡打破了第四面墙,把读者拉入到故事中,让读者也担任了关键的角色。叙诡揭示的那一瞬间,整个角色形象就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以及对全书主题的呼应和升华,既是剧情解谜的高潮也是压抑了一整本的情绪宣泄。相比很多推理的叙诡只是揭露真相实现反转,《绝叫》叙诡承担的功能和意义都复杂得多,不知道超出了多少光年。这书我看的是台版,因为去年本书的改编日剧非常火(好奇日剧怎么表现这个叙诡,但不论怎么表现冲击力绝对不如小说),有国内出版社已经买下简体中文版权,国内版出了我肯定再买一本收藏。网内人之前的《1367》就让我对陈浩基这个作者很有好感,本来18年就想买这本台版看,但一想到竖排实在看着累就没买,19年发现居然引进了就买来一口气看完,还是很满足的。相比《1367》偏重本格推理,这本是社会派为主。本来以为少女遭网络霸凌自杀,家人找骇客寻找真凶的故事不会有多意外的内容,陈浩基还是交出了很不错的答卷:网络社会的人心乱象、现代都市的阶层对立、亲人间的感情隔阂都让人共鸣颇多,扎实酷炫的黑客手段看得触目惊心,作为社会派已经足够出彩。而在以为故事落幕时,最后50页出乎意料的叙诡解谜和前期各种伏笔的一气回收+真相翻转令人爽到。近年华语社会派推理里,这本书应该是没啥争议的公认第一。挑毛病的话就是男主长篇大论的内容过多读起来说教感太强,而且最后有点强行发糖玛丽苏的意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碑最好的推理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