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东北人能唠嗑能说唱?

东北话如果要rap,需要很注意重音的把握。如果不注意重音,那rap出来的,很容易完全听不出一点东北味,甚至像是台湾腔或是北美华裔腔。原因很简单,因为东北话(以及很大一部分北方方言)有固定的轻重音,如果一句歌词「。。。。的兄弟」,重音押在「弟」,那就直接不是北方汉语,因为华北~东北汉语当中,兄弟 的重音只能是 兄,不能两个一样重,更不能押在弟。北京的一些说唱组合,对重音的把握就很到位,所以京腔满满,东北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感觉rapper好像普遍没有察觉到这点。}
谢邀。作为一个参与过众多DBC Cypher其中一首的小rapper来发表下我角度上的拙见。因为像CSC ,CDC这种叫法已经响彻全国,这也让当地的rapper们有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rappers的凝聚力。东北虽然这些年也输出了不少知名rapper,每个城市也都有代表人物和团队,如哈尔滨的S1、长春有吵醒邻居、东青组,沈阳的奉天组,OB03,大连有H.I.G.B,但几乎每个人和团队都不能代表整个这块土地(第一季的冠军当时也不能),这么多年来大家真正公认能代表东北说唱的大概只有吾人文化,但他们近年来比较沉寂,直到这两年老舅又开始活跃吾人文化才又开始慢慢回归大众视野里。之前东北的环境整体比较散,说唱氛围和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落后,如题主所说,东北一共有三个省(严格来说东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的东四盟),但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好像就是一个地方……在我印象里一开始的时候,东北的rapper也会说代表自己的城市,但是出了东北以后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大部分人不太能记得住和分得清你究竟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还是大连,可能只会记住你是来自东北的兄弟。久而久之,很多rappers出门以后基本就会说自己是来自东北,而且因为东北整体说唱环境的相对闭塞,且国内说唱环境正发展越来越好的前提下,东北rapper们也意识到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做事。所以一没有代表性得人物和团体,二没有一个代表整个地区的Slogan,既然外面都把所有这些城市的rapper们都统称为东北的兄弟,那在这里的rapper们有一个统一得代表自己和地区的代号也是顺理成章。个人印象里这个叫法第一次出现应该是OB03的verse里(有待考证),随着东北地区大大小小的Cypher都陆续发布,DBC(DongBei Cities)这个叫法也就传开了。但实际上无论有没有DBC的说法东北得rapper出门还是会代表东北,从很多年之前就是这样,现在DBC的叫法使一切更有形式感和具象化,也是给东北说唱带来一个标志。如同CSC虽然是长沙city的意思,但是它更像是长沙说唱得用语,提到这个就会想到长沙hiphop,而不听说唱的长沙人也不太可能说自己来自CSC,同理DBC也将会是东北说唱自己的一个标志用语。其实这也不是只有东北一个地区这么做,艾热在去年复活赛的时候也Shout out to 过所有Westside的兄弟。一个简短的回答,来自DBC !}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作者:小明
今年最火的歌
绝对是《野狼disco》
它几乎在一夜之间
响彻大街小巷
火爆程度和当年赵雷的《成都》
不相上下!
这首歌的作者
是来自长春的董宝石
人称老舅
前些日子在吐槽大会上,他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嘴边:
东北文艺复兴,振兴东北音乐。
但在咱眼里
东北的音乐20年来一直很昌盛
根本不需要复兴
1
东北人唱歌有多好听?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口碑上佳的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全国四强里有三个都是东北人。
分别来自:
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吴莫愁
吉林长春的梁博
吉林省吉林市的金志文
他们不是第一批
走出来的东北流行歌手,
也不是最后一批。
1967年,一个女婴在辽宁省沈阳市出生。
从小她就喜欢唱歌,年少时,她还曾经加入过辽宁少年广播合唱团。
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她想要参与到真正的职业歌坛中去,于是她开始努力练习,经历了两次落榜后,终于在1988年考上了沈阳歌舞团。
她的偶像是苏芮,她很喜欢苏芮的歌和唱法,早期的她也是凭借着模仿苏芮出的道。
她就是那英。
1988年,在参加歌唱比赛拿到冠军后,得到了谷建芬的赏识。
那英也从沈阳搬到了北京,也算正式的踏入了歌坛。
此后,她的星途一发不可收拾,又是上春晚又是写出《白天不懂夜的黑》这样传唱至今的专辑。
这个东北大妞,牛!
1990年,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孙楠,在发布了首张个人专辑《弯弯的月亮》后,正式的走上了职业歌手的道路。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一张专辑就大红大紫。
真正让他被人更多了解的,是2000年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
他和那英演唱了电视剧的主题曲《只要有你》。
也正是这首歌和电视剧的大火,让他重拾了信心,他才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孙楠几乎霸占了KTV必点排行榜的前几首。
那时候的人们,每次去KTV都一定要唱上几首孙楠的歌。
《风往北吹》
《你快回来》
《美丽的神话》
……
这个来自辽宁的男人,
同样也是东北音乐历程的
一个见证人。
2001年,一个清华毕业生选择玩音乐,另一个大他四届的清华毕业生选择和他一起。
他们两个人组成了一个组合,名字叫做水木年华。
这个清华毕业生的名字叫李健,来自哈尔滨。
后来,走过了这么多年头,他成为了人们公认的华语乐坛“音乐诗人”。
他的歌词文艺浪漫,他的歌声温柔细腻。
2005年左右,韩流来袭,一大批韩国偶像明星涌入国内市场。
在这其中有一个组合,名字叫做Super Junior,其中有一个中国成员,他叫韩庚。
他是第一个在韩国出道的中国艺人,也是Super Junior-M的队长。
在那个时代,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偶像。
如果不说,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韩庚是一个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东北大男孩。
无论是老一辈
还是“青一代”,
在流行音乐的领域里,
东北人始终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
也没人知道为什么
东北人唱歌就是这么好听。
除了流行乐,在说唱音乐上面,原来的东北绝对说得上是全国第一。
2
2000年左右,网络飞速发展,一大批新鲜的音乐种类涌入国内。
在这其中,有韩国的流行舞曲,也有来自美国的嘻哈说唱音乐。
那个时期的网络红歌,很多都是说唱乐。
而这些说唱乐,大多都来自东北。
2003年,有一个flash制作的音乐动画火遍了全网。
那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只有不到6000万,而这个视频的播放量已经高达120万。
在当今的网络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播放量已经不容易,在那时候更是难如登天。
这首歌就是《大学生自习室》。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看过这个视频,那不夸张的说,你老了!
就是这样的一段简单的flash动画,创造了当年的一个神话。
这首歌的作者郝雨,是来自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大学生。
在最火的时候,郝雨曾经被姜昆挖掘,邀请一起参加春晚,但是很可惜,在彩排的最后阶段被筛选掉了,没能入选,不然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春晚舞台的说唱歌手了。
他得过的奖数不胜数,也曾经辉煌过。
但是他并没有坚持嘻哈的道路,而是当了一名公务员,对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的他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人到中年,给儿子买了房子背上了房贷,偶然想起当年的辉煌,还是会不自禁地激动一下。
“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觉得你行了。”
“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如果你知道这些歌词,那恭喜你,你老了。
2005年,一首《十元人民币》像疯了一样的在网上火了起来。
而这首歌的作者小驴Tommy,也是来自哈尔滨的说唱歌手。
早在2007年,他就登上了迷笛音乐节的舞台。
可惜也是一个高开低走的选手。
后来的他尽管一直在做音乐,但遗憾并没有再拿出更好的成绩。
2000年左右,一首代表东北人心意的歌出现在网络上。
它就是《东北人不是黑社会》。
这首歌的作者陈旭,也是一个来自哈尔滨的年轻小伙。
他不仅仅是个说唱歌手,还是一个跳街舞的Dancer。
除了这首歌外,他还有一首神作,是当年KTV的必点曲目:《哥只是个传说》。
直到现在,陈旭也一直坚持在做音乐,有着一批忠实的粉丝。
还有很多来自东北的
说唱乐前辈,
现在都默默无闻,
但是在那个年代,
他们为国内很多说唱歌手
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
说到来自东北的摇滚乐队,不得不提的就是二手玫瑰乐队了。
东北话、二人转、花棉袄、摇滚乐,前三个词和第四个词看起来完全不搭,但是唯有二手玫瑰,能将他们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1999年,北漂失败的主唱梁龙选择了回到家乡哈尔滨,组建了“二手玫瑰”乐队。
在他心里,他想做出一支不一样的乐队,属于他自己的乐队。
于是他深入农村,体验乡下人的生活,写出了那首《采花》。
听他的歌,不像是其他吵吵闹闹的摇滚乐。
更像是光个头的大哥,坐在火炕上,嗑着瓜子和你唠着嗑。
接地气,是二手玫瑰十分重要的一个代名词。
二人转、戏曲等等元素,都被二手玫瑰完美地融合到了摇滚里。
崔健曾经对这支乐队做出过评价:
在国内,编曲上能超过二手玫瑰的,没几个。
不仅歌好,形象更是贴近东北生活。
另一只来自东北的乐队,是丢火车。
丢火车的四个大小伙子,都来自黑龙江省。
但是在他们的歌里,完全听不到一丝东北的气息。
更像是带着眼镜的文艺青年,抱着吉他,在你入眠时给你唱摇篮曲。
他们的摇滚是温柔的,不同于寻常的呐喊。
4
为什么东北人
在音乐上如此有天赋?
不管是流行、说唱还是摇滚,东北人都能玩出点成绩来。

有人说,可能是天气太冷,冬天说话都是扯着脖子在喊,嗓门自然好,调门儿自然高,流行歌自然唱得好。

也有人说,东北人说话快,四字成语还多,比如“吭哧瘪肚”、“破马张飞”、“磨磨唧唧”这种四个字的词一个接一个的,说上一小时都不会重复,有这种词汇量和语速,说唱歌曲手到擒来。

也有人说,东北人原来都睡在火炕上,燥热的很,脾气还大,有那种对抗严寒的精神,摇滚乐就很适合他们。
不管真相是什么
从网络兴起的那一刻起
东北人在华语音乐圈里
就占据着一席之地
所以,“东北文艺复兴”?
不存在的!
一直在山顶,何必要复兴?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责任编辑:路璐审核:曹晓霞
东北人不光会唱歌
写的歌也好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东北人能唠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