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小标题属关于读书的记叙文方法吗?

本文字数5486,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快速阅读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读的书很多,可是没有时间,阅读的速度又实在太慢 ,让人很懊恼。前面刚读完,但是转眼写的什么就忘了等等,这些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本小书中的方法也正是我在用的一些小技巧。其实,快速阅读有法可循。只要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对阅读行为的认识,调整阅读方法,就可以控制自己的阅读速度。本书作者也曾是一位慢读者,如今已成为书评人,每月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而且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书中阐述的阅读术,与“眼动训练”“快读翻页”等完全不同,而是从阅读理念出发,改变阅读习惯。今天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想要提升阅读速度,提高阅读体验的朋友们。01我们读书慢的原因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流水式阅读”的理念。阅读速度慢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读书该仔细到什么程度?我们原本以为通过仔细阅读就能够记住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往往就会淡出我们的记忆。因此,如果读书的目的仅仅是“把全部内容装进脑子里”,那么读书就会变成一件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因此,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效果。我们需要从“仔细阅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归根结底,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对读书的认识欠妥。作者指出,阅读之后,能在脑海中留下知识或收获的片段,仅仅是片段也是成功的,不要奢望“全部消化”。如果我们用 一周时间仔细阅读一本书,一个月之后,仅能记住1%的内容。那么,同样花一周的时间,我们快速阅读10本书,一年之后,就能记住全部内容的10%。后者岂不更加理想?因此,提高阅读量,积少成多,汇小溪以成江海,这样的理念正是我们需要的。究竟什么是“流水式阅读”理念呢?流水式”源于英语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就好比我们听音乐,我们能够轻松地享受音乐,却为何在翻开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摆好架势”,一本正经地去读呢?难道我们不能像欣赏音乐那样,更加轻松地阅读书籍吗?与之相反的读书理念是“存储式阅读”。这种传统的阅读模式注重将书籍内容存储在脑子里(学习过经济学或会计学的读者,或许更容易理解“流水”与“存储”的区别)。而流水式阅读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最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堆积”的阅读方式。02如何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想读书,却难以实现”的人,其实就是没能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规律。也就是说,读书并没有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1、“每天同一时间”阅读首先,我们需要框定读书时间,不仅是阅读,任何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都是每天同一时间做这件事。就好比吃饭, 不会有人“某几天吃饭、某几天不吃饭”。同理,让读书成为规律,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恒,不能间断。当然同一时间阅读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对有些阅读很困难的小伙伴,建议大家可以花1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这个时间可以定在工作开始之前10分钟、午饭后10分钟、睡前10分钟等,努力将读书时间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形成生活规律的第一步。作者建议将阅读时间固定在头脑清醒的早餐。其次,确定阅读的地点、场景、情境,同样重要。不仅要定好地点。比如:在家里的这个地方、在这间咖啡屋的这个座位、上班前的办公室等。还可以有意识地搭配固定情境,比如:读书之前,先冲一杯咖啡、播放自己喜爱的音乐或打开窗户透透新鲜空气等。2、首选“可以快速阅读”书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是否想读”,还要考虑“是否可以快速阅读”。书籍可分为三种类型:a.不必读的书。不必读的书是说不适合我们的书,比如,没有兴趣的书;b.无法快速阅读的书。1.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的。比如小说、随笔等,漫画、绘本。小说中的情节走向非常重要,因此不能跳跃式阅读。另外,很少有人会使用快进的方式看电影,同样,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想要急匆匆地阅读漫画、绘本。2.自己想要慢慢品读的书籍。这类书籍结构严谨,很难择其重点进行跳跃式阅读。而且从篇幅来看,较为厚重,一页一页翻过去很有感觉。但如果只阅读这类书籍,我的工作就无法推进了,100本书里,我只会遇到一本这样的书。c.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的特点就在于,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选择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可以快速阅读书和不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比例为9:1。 另外,同时阅读多本书籍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说,我每天给自己规定的阅读时间为60分钟,那么,最初的30分钟我会用来读不必快速阅读的书,余下的30分钟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3、每天阅读的书都不同为了享受阅读过程,我们主张集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这是一个原则。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呢?因为,即使是想要慢慢品读的、有趣的书籍,读上10天,你也会感到厌倦。所以,想办法避免厌倦,也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必要条件。
作者建议“一天读完一本”,是最理想的状态,可以加强我们理解。 “与其拖拖拉拉地读10天,不如全神贯注地读60分钟。”这样,你的阅读质量将会获得飞跃性的提高。书的读的时间越久,往往到了最后什么也记不住。产生差别的原因在于“读书密度的差异”和“是否抓住了全貌”。如果花费较长时间仔细阅读,那么单位时间的阅读密度就降低了,而且不容易把握住书的全貌,因此本质上只是一次非常浅陋的阅读经历。这里有一个小建议,就是利用我们的手机闹钟保证早上起床的阅读时间,早上闹钟响了之后不要起床,继续躺着阅读10分钟书,很快我们就会清醒。比如,你计划早上7点起床,开始一天的活动,就可以这样设定闹钟:
6点49分 闹钟铃声 → 开始读书
6点50分 喜欢的音乐(读书专用背景音乐) → 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
7点00分 闹钟铃声 → 结束阅读,起床
不要觉得10分钟太短,坚持下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是要形成习惯,所以坚持下去最重要。03留住阅读体验的秘诀我们平时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正是因为平时接受的信息量剧增,才导致很多人“读不了书”或“读书速度缓慢”。不要只是一味地“读”,也要“写”。要改变阅读的理念,不是仅仅单纯地读,而是“为了写而读”。当我们有了“为写而读”的意识,就可以丢掉“为记而读”的刻板传统观念,读书就立刻变得轻松了。
就像呼吸一样,呼气和吸气相辅相成,读书和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作者还指出避免阅读的无用功,可以快速、深入的阅读,我们可以从摘抄开始。通过摘录,可以明确书中的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什么样的文章令自己动心。与其仔细品读,不如将文字摘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够细细品味,也不易忘记。或者退一步说,因为我们进行了摘录,遗忘又何妨?呼吸式阅读步骤:1、“一行采集”仅摘抄最有魅力的片段。准备好A4纸,读到佳处随时摘录。遇到想记住的内容,就摘抄下来。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如此不断累积。另外,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写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2、“一行精华”记录最精彩的一行。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掩卷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皆凝于这一行。避免需要一字不漏地看遍所有文字,而且需要思考内容,否则就不是‘阅读’的误区。3、“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不仅要读(吸),写(呼)也很重要。另外,在呼吸式阅读的过程中,最简单易行的“呼出”办法就是“摘抄”。这就是“一行评论”。顾名思义,其内涵就是养成撰写“一行评论”(读后感)的习惯。
我们需要在记录“一行采集”的笔记本之外,再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先记下日期、书名、作者,然后摘抄“一行精华”,在此之后,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写下“一行评论”。4、自我评定读书足迹为了再次确认我们积累的阅读成果,作者建议大家以12本书为单位,定期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另外,在回顾短评的时候,请思考以下问题: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最后,在这12本书中,甄选出最佳的一本,让它成为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中最精彩的一本。到了年终,再从这一年历次选出的“最佳”中,选出一本“最佳中的最佳”。
这里作者给出一个小技巧,在做摘抄记录时最好用手抄的方式,这样更容易大家记忆与理解。04避免遗漏要点的搜索式阅读很多人会有疑问,我跳读以后会不会看不懂书中的内容呢?作者说完全不用担心,即使是跳读,我们也能看懂联系。我们可以利用小标题判断该章节是否需要阅读,有利我们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抉择、取舍,并在短时间内选出要点进行阅读。这样,就可以彻底舍弃自己不需要的内容,得以去芜存菁。书籍中的各个章节,大多是利用标题进行分割的。各个小节则使用小标题进行更加细致的切分。因此,小标题其实是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了每一小节的单位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递“本小节写的是这样的内容”这一信息。因此,在看了小标题之后,如果觉得“没有必要阅读”或者“不想读”,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跳过去。鉴定跳读的三个标志:1、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而加入的作者自序2、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3、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作者指出以上三种情况我们可以直接舍弃,对于我们没有任何价值。提高阅读速度的4个步骤: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籍的撰写目的、概要等。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目录就好像一张明示书籍内容的结构图,因此,通过目录,即可选出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另外,阅读目录,还可以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这是作者和编者精心构想的最佳结构序次,仅仅把握整体框架就可以让你受益匪浅。2、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首先开局提出主题或观点;其次,中局 举例展开说明主题,用论据论证观点;最后,结局基于事例及论据,再次确认主题或观点。另外,各章节的后面,一般都会为下一章节的内容进行铺垫。因此,从这里直接读到下一章节的开局,就完全可以轻松把握书籍的整体结构和推进。通过确认开局和结局各5行的内容,就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需要阅读这一单元。如果开头、结尾各读5行后,发现这里很重要,再返回单元开头认真阅读即可。3、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读书的时候,不要对那份隐约的期待置之不理,而是要将其明确,考虑清楚“我究竟想获得什么”。因此,最合理的阅读方法就是“关键词搜索阅读法”。确定不想漏掉的关键词,一边搜索,一边阅读。在确定关键词的那一刻,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非重要部分就泾渭分明了。与关键词不甚相关的段落,可以快速浏览过去,包含关键词的段落,可作为“一行采集”的素材。如果觉得只阅读包含关键词的部分不能完全理解其内容,那么我建议大家倒退几页开始阅读。或者把关键词所在的这一小节仔细读一读,就基本能把握大致内容了。4、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在流水式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找到自己在读书时最舒服的阅读节奏。始终保持一个速度,就像阅读学校里的教科书那样,漠然地滑过眼前的一个个文字,这样就会感觉总是没有进展。我们不仅要有仔细阅读时的基本阅读节奏,还要有1.5倍速的中速阅读节奏,2倍速的高速阅读节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阅读节奏等。像这样,设计出多层级的阅读节奏以备随时调用。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意区分出浓淡,即可避免由于阅读感受过于单调,而陷入茫然拖沓的刷字阅读状态。在最后,作者建议我们在阅读时,不要画线,因为画不画都会忘记。做读书计划:1、以“一周6本”为基准读书之前,我们需要先制订阅读计划,就像我们的工作计划一样,以“一周6本”为基准。一周6本,一个月25本,一年300本,进入一种“多读生活”的状态。剩余的一天是我们的自由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天的自由日策划出我们一周必读的书籍,这样可以让我们实现“一天一本”的阅读节奏,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第二天要读的书是什么,做到“今日书,今日毕”。2、不要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我们在选书时不要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也要适当的选择两本自己不太想读的,从自己本来不感兴趣的书中获得感动,也是一种妙趣。当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勉为其难,硬着头皮阅读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书籍。但是,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地扩大兴趣范围,在选择书目时少一些挑剔。这样,流水式阅读的过程,就会多一些新鲜的刺激。3、用自由日时间阅读花费时间的书籍对于花费时间的阅读书籍可以放到我们的自由日进行,对于选择书籍的来源要不拘一格,不必只读新书,我们可以去图书馆、二手书店等地方获取我们需要的书籍。对于我们很久之前的书籍该舍弃就去舍弃,像那些过时的书。定期整理我们的书架,按规律存放书籍,这样方面我们查找整理。或许有不少人对于处理书籍不抱有好感。但是书籍本应该是用来丰富我们的人生的,如果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便是本末倒置了。不存储,而是选择流动,这个理念不仅适用于阅读书籍,也同样适用于管理书籍。如何排列书籍呢?1、要将所有的书竖立排列,露出书名。2、要显露书脊。如果书架摆不下,也可以排在地板上。一定要像书店那样,排列整齐。3、请参阅书籍的版权页(记载了书籍的基本信息),确认书籍的出版日期,按照从旧到新的顺序排列。排列好之后,必定会发现不需要的书籍。比如:“这本书一直放着没有读,都过去两年了”,或者“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是10年前的信息了,过时了”,等等。特别是商务类书籍,大多跟随时代潮流出版发行,如果已经过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处理掉。(可以捐出去或者二手书卖掉等等)4、每三个月整理一次好了,这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这些方法与我自己的是不谋而合,很多朋友问我,是如何保持每天阅读一本书并且可以完成整本书的笔记以及思维导图的。这本书中的方法恰恰是我自己正在用的方法,我个人觉得非常好用。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我是以7天为基准。跟我每天阅读一本书,让你离知识更进一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读书的记叙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