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了沈从文创作特点田园牧歌风格的作家是?


幼儿园红歌会活动方案及流程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沈从文《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
  (播放音乐:云南民歌)
  师:一支悦耳好听的云南民歌《姑娘我生来爱唱歌》把我们带进了云南,同学们,请看灯片,读课文的题目——
  生齐读:沈从文在呼唤什么?——沈从文《云南的歌会》细读
  师:这是老师给文章拟的正标题和副标题。同学们,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泸沽湖畔,我心荡漾。蝴蝶泉边,歌声在流淌。这里是歌声的世界,这里是歌声的海洋。(出示灯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云南的歌会》。
  二、作者介绍
  师:请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沈从文。
  师:读文读人,走进沈从文,书上的注解1是这样介绍沈从文的,我们读一下这句话。
  生齐读: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出示灯片,学生读注解1)
  师:一个简练而概括的介绍,一个伟大的作家,曾两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著作有,请大家一起熟悉下。(出示灯片,学生读出相关作品集)
  生读:《湘行散记》、《边城》、《水云》、《长河》、《龙朱﹒虎雏》。
  师:从文先生写湘西那水、云南那云,写翠翠、龙珠、虎雏他们血液里流淌的生命活力……由文学而文物的转身,先生让布满灰尘的历史文物生动起来,他的著作有:
  生读:《从文赏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龙凤艺术》、《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出示灯片)
  师:先生成了中国古代章服文化事业的开山者。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作为历史文物研究家对民俗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抢救性发掘,也是作为作家的他对云南民俗——云南歌会的一种行为采录。
  三、一读:走近云南的歌会(整体感知)
  师:文章开篇从文先生就这样写道——(出示灯片)
  生齐读: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首先请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在云南的歌会看到了什么?“我的见闻”有哪些?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生1:有妇女在节日时她们的对唱,这个活动。然后,沈从文还看到了云南那边的特色风景以及生态的各种环境。
  师:不错,还谁能补充。请你补充一下。
  生2:还有他们参加了一个歌会,所有的人都在唱歌,沈从文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生3:他还看到了一群赶着马的女孩子也在唱歌。声音虽然是各有不同,但是都具有云南那边的特色。
  师:好,这几个同学讲的都不错。大家说他的见闻,“闻”听到的就是那些歌声。见到的呢?
  生4:有景。
  师:对,有景,还有?
  生5:人。
  师:人,赶马的女孩等等。说的不错!这些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总结一下:听到的歌、看到的人和景。预习得不错。“这一回”指的是哪一回?文章原来的题目是什么?(学生思考)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文章的注解1就有。
  生: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对,“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作者本来参加跑马节,他对赛马兴趣不大,但希望从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发现一点秘密,他在研究马具制作,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把他引诱过去了,他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因为跑马节还有许多精彩活动,他被斜坡上一簇簇青年男女的歌声吸引过去了,“这一回”指的是跑马节看的这场歌会。一个神奇的“这”字(灯片出示“这”字),在文章每段都有,且在显目的位置,我们一起找一下。
  (学生认真动笔圈画)
  师:第二段的“这”在第一句。第三段也是第一句。老师教你们,文章的关键句往往会在每个段落的开头或者是结尾。第四段呢?
  生:最后一句。
  师:第五段,翻过来。在最上面这一句。
  师:在第四段靠上一点刚才有同学说,这里还有一个“这条路”有一个“这”字,到写鸟的时候说“这种鸟”。好,都找到了,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话。
  生读:(出示灯片)
  第2段: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
  第3段: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第4段:在这种环境气氛里(这条路……这种鸟……)
  第5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
  师:同学们,我们读懂一篇文章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用这种方式:抓几个关键句,抓一个关键字,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来了解文章内容、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觉得这种方法不错,还可以运用它去读其他文章。同学们,研究一下这几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看作者行文,他是非常巧妙的:“这种场面”、“这个唱法”是对应着“见闻”中“闻”到的——?
  生6:歌声。
  师:对,听到的歌。“这种环境气氛”对应的是?
  生:景。
  师:对,这句呢?(师指: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生:人。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出示灯片归纳)
  师:一个神奇的“这”字辐射全文,一字穿珠。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字——“这”,(教师板书:这)从“这”字出发!
  四、再读:走进云南的歌会(研读探究)
  师:首先来看这句话,请同学们一起读:(出示灯片)
  生齐读:“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
  师:这位男生起立,请你就这句话提一个问题。
  生7:“别开生面的场所”是指的哪一个场所?
  师:非常有质量的一个问题。你自己回答还是请同学回答?
  生7:我想请同学回答:李家云。
  师:家云,这是朋友对你的信任。(大家笑)
  生8:他所指的“这种场所”是指在云南他们对唱的这种情景,和……以及……(学生思考良久)
  师:那是谁在唱歌呢?
  生8:是云南当地的那些人民。
  师:家云,咱们具体说说文中描写的对唱环节是谁在唱歌?
  生8:对唱的环节是年轻的妇女。
  师:年轻的妇女,在哪里唱?
  生8:在……在……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学生挠头)
  师: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那我们简单的说就是在“山野”好吗?
  生:是的。
  师:年轻的女人在山野对歌。还有没有其它别开生面的场所?那个赶马女孩在哪唱?他们唱歌的场所跟我们平常见到的这个演播厅、这个歌舞厅是不是一样的?
  生:不一样。
  师:刚才年轻妇女在山野。赶马女孩在哪?
  生9:赶马女孩在……
  师:在路上,是吧?她们唱歌的方式是什么?
  生9:对唱。
  师:三个女孩也在对唱吗?
  生9:一个女孩和三个对手在对唱。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三三五五的赶马女孩”你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9: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师:她们是不是一定在对唱呢?
  生9:也可能是自己在劳动的时候,自己想要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可能是。
  师:对。她们在劳动或其他时候想唱就唱。
  生9:呃,是的。
  师:随心所欲地唱。
  生9:是的。
  师:一种很曼妙的感觉。漫歌,好不好,这个字行不行?
  生9:行。
  师:漫歌,好,你同意了。好,谢谢你的批准(众生笑)。你刚才说她劳动的时候,可以歌唱她们丰收的喜悦;也可以歌唱节日的快乐;还可以歌唱爱情的美好等等,这里充满着激情和欢乐。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它别开生面的场所没有?
  生10:还有就是那个田边,有的鸟也会跟着那些赶马的女孩一起,像是跟赶马女孩一起在唱歌一样。
  师:就是还有鸟跟着她一起唱。那个最热闹的场所是什么?
  生11:最热闹的场所是大伙一起在那个……在那个……在她们长长的屋廊下一起在唱那个“金满斗会”。
  师:哎,就是盛大的“金满斗会”。是谁在唱?
  生12:是当地的一些村民。
  师:村民。他们唱歌的方式是什么?
  生12:嗯,他们的唱法是唱和相续的。
  师:唱和相续,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方式叫什么?
  生13:传唱(生点另外的同学,众生笑)
  师:对,这就是传唱。(大家笑)不错。请你把刚才这段话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好吗?分别是谁、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唱歌?
  生13:是有一些……
  师:慢慢来,先是年轻妇女。
  生13:对,年轻妇女在那个山间对唱。
  师:第二个场景?
  生13:是赶马的女孩子在赶马的路上自由自在唱自己想唱的歌。
  师:非常好。
  生13:还有就是村里的一些村民在自家的长廊下重唱。
  师:重唱?还是轮着唱更合适。
  生13:轮唱。
  师:完整的说:就是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寨子里轮着唱。是不是这样?
  生13:(点头)是的。
  师:请你再说一遍,把话说完整,老师相信你的表达能力!
  生13: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寨子里轮着唱歌。
  师:你的概括能力非常强。你没有辜负朋友的重托。(大家笑)好,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灯片)年轻妇女在山野对歌,赶马女孩在山路漫歌,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山寨传歌。我们看看:山野、山路和山寨,生面别开的三个场面,摇曳多姿,淳朴自然。云南人民人人爱唱歌,是有群众基础的,云南人人会唱歌,也是有原因的。这样安排文章内容,它讲究了原因与结果、讲究了表象与内涵,我们在写作时也可学习这种方法。同学们,关于唱歌还有一句话,一起读。
  生齐读: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
  师:好,顺着这个思路你提个问题。
  生14:这个极有意思的唱法是怎样的一个唱法?
  师:非常聪明的孩子。你自己回答还是叫同学?
  生14:请同学。
  师:好的。
  生14:张卓越
  师:卓越,请吧。我们班同学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众笑)
  生15:恩,如果不是在云南的话,我们唱歌是一个人唱,但是在云南比较多的是对唱、或者是大家聚在一起唱,这种唱法是作者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会觉得很有趣。
  师:那这种唱法究竟是什么唱法?你刚才已经说出了不同。
  生15:是唱和相续的。
  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生齐读: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出示灯片)
  师: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场景啊:“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找找具体地写声音的句子?
  生16:“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师:大家看到这句话没有。“声音虽极其轻柔”,一二读。
  生齐读:“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出示灯片)
  师:“龙吟凤哕”是什么意思?你说说。
  生17:“龙吟凤哕”的意思是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
  师:好,这个书上有注解。“哕”就是鸟鸣声。龙在呼啸、鸟在鸣叫,抑扬顿挫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大家体会一下声音轻柔清亮,然后又低沉婉转,我们读出这种高低起伏的感觉。“声音虽极其轻柔,一二读”。
  生齐读:“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师:不错,但是抑扬顿挫的感觉还不是特别到位。这样吧,老师给你们一个朗读建议:女生读第一句“轻柔”,男生读“合起来”这一句,“微风荡动中”男生女生加起来一起读,好不好?试一下。
  生读:声音虽极其轻柔(女生),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男生),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齐读)
  师:哎,这次就有“龙吟凤哕”的意味了(众笑)。好,我们把“金满斗会”这个场面一起读一下。“大伙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读——
  生齐读: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师:很好,把这种气势宏大的场面读出来了。如果说传歌的特点是唱和相续、龙吟凤哕,那“见景生情和引经据典”是哪个歌唱形式的特点?
  生:第一个。(众生答)
  师:对,第一个,对歌的特点:淳朴本色(出示灯片),那漫歌的特点呢?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生18:出口自然、淳朴本色。
  师:你这个也可以。老师也选了一个:美妙有情,还有悦耳好听等等。大家看文章中有很多这种词,从结构看,这是什么词?
  生:四字词。(众生答)
  师:四字词有什么妙处?
  生:朗朗上口。(众生答)
  师:既然“朗朗上口”,那请你们读一下。(众生笑)
  生:见景生情、引经据典、美妙有情、淳朴本色、唱和相续、龙吟凤哕。(出示灯片,有感情齐读)
  师:朗朗上口,的确如此!这个“引经据典”是什么意思?
  生18:意思是引用古典的名句。
  师:或者是什么?
  生18:故事。
  师:对,故事,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解释的很好。你们刚才说的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我们把它放在句子里再读读,体会一下,“不论”开始——
  生齐读:(出示灯片)
  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师:(师指第3句)我们看这句:“早晚”说明时间之长,“各种”说明歌唱的种类非常多。同学们,其实副词、形容词是极富表情达意的张力的。我们把这个句子再读一次,这次注意强调“早晚”、“都”、“各种”这几个词。“一年四季”读——
  生齐读: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师: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云南的歌会的特色有什么?
  生:云南歌会充满淳朴本色、悦耳好听并且美妙有情。(众生答)
  师:真是很聪明的孩子!(众生笑)还有场面宏大等等,这些都是云南歌会的特色。沈从文这样说,请大家读这句话——
  生齐读:“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出示灯片)
  师:素朴、真挚、美妙感人的歌声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就研究第四段的这个“这”字,先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示灯片)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这是什么样的环境?”同学们,沈从文的文学风格被称为田园牧歌式,他的文字是诗亦是歌,这段最能体现这种牧歌式的诗意。老师将这段文字分行,方便大家看,并没做太多改动。老师和一位同学合作朗读这段,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请给这支美妙有情的牧歌加上名字,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来,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好吗?
  生:我们推荐还是李家明。
  师:还是李家明!家明,你是愿意珍惜这个机会呢,还是愿意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
  生19:我愿意珍惜这个机会。
  师:好、好(笑),我也愿意珍惜跟你一起合作的机会(大家笑)。那我们谁先来?
  生19:老师你先。
  师:好,我先。(大家笑)(出示幻灯)
  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在这条路上
  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
  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
  山鸟呼朋唤侣
  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
  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师)
  花茸茸的戴胜鸟
  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
  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这种鸟,晨光熹微中,坐在屋脊上
  “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生)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
  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
  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
  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
  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下坠到草丛
  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师)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
  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
  在这种环境里,出口自然
  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生)
  师:好,谢谢家明。家明的声音美妙有情而且悦耳好听(众生笑),以后可以当播音主持!读得不错,只是在前面一段有一个字读音不准,家明,你觉得在哪?(生挠挠头)
  师:(提示)头顶花——
  生:冠。
  师:冠。这次读对了,第一声。冠,表示帽子的意思。请坐下!同学们,给它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请拿着话筒说。
  生20:天人合一。文章写了人和自然。
  师:天人合一。从你的题目我们看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你很了解沈从文,因为这也正是沈从文一步一叩首“把生命谐合于自然中”,倡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心接物,心与物游,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观点。好,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21:山鸟呼朋唤侣、女孩自由歌唱。
  师:提到山鸟。请你把写山鸟的这句话读一读。
  生:“一面就听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师:这个“一面……一面……”是写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家说说看到的是什么?
  生:山花。
  师:听到的呢?
  生:山鸟。
  师:咱们能不能把名字取得浪漫一点:“看,山花烂漫;听,山鸟齐鸣。”好不好?(众生笑着点头说好),请大家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齐读:“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
  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花有鸟的描写,还可不可以取其它题目?你说说。
  生22:还有一些赶马女孩和鸟,她们所唱的一些歌曲。
  师:你回答了内容,那你能否提炼出个题目呢?我们知道文章题目的作用或是行文的线索,或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或吸引读者的关注等等。想想,你还可以取什么名字呢?
  生22:我会取“聆听天籁”。
  师:聆听天籁。多有诗意的名字。为什么?结合文章说一说。
  生22:恩。(思考良久)
  师:你说是“天籁”,也就是说除了赶马女孩,有谁发出的声音?
  生22:鸟。
  师:准确的说有戴胜鸟和——?
  生:云雀。
  师:对,还有云雀。如果你是这种鸟,你会唱什么歌?
  生23:如果是我,我就会唱一些听起来欢快轻松的那种歌。老师,如果是你,你会唱什么歌?(大家哄笑)
  师:我呀,如果我在云南我会唱:“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前卖嘛,哪样长长妹跟前……”或许会唱“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掌声)。我来无锡时,一上飞机,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首“茉莉花”,我还会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示意同学们一起唱,全班同学跟着老师一起唱)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全场掌声)多美的民歌!同学们,热爱它,歌唱它,唱响中国,唱响世界,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全场掌声热烈)
  师:同学们取的题目都很好!还可以取:“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歌声振林樾”和“彩云之南游赏罢,踏花归来马蹄香”等等。同学们,这段大量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会不会冲淡歌会的主题?
  生24:不会。这里运用烘托,用环境的美烘托出歌声的美。
  师:烘云托月,天人合一!如果说前面对歌的描写是工笔描绘,传歌部分是大笔勾画,那这边漫歌便是衬笔烘托,这样行文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我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山路这边的歌手不只是赶马女孩,有戴胜鸟、云雀、花草树木,万物都在踩着节拍唱歌,他们都是歌手,共同奏响一部田园交响曲,不但没有冲淡主题,歌中有景,景中有歌,反而构成云南歌会的一个乐章!
  师板书:景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这种环境里、这些被歌声喂养长大的人们,来看看“这种女人”是哪样的女人?请同学们完成这个填空:“这种 女人”,并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
  生25: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这种开朗活泼的女人。
  师:说得好。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出示灯片)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师:这段文字采用工笔描绘,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看出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女人。文中还有描写她的'神韵气度的句子,请大家再找找。(老师走动,随机点到一个不举手的同学)请你说说。
  生26:嗯,(思考),嗯
  师:你看,对歌的时候她是什么神态?
  生26:心情比较欢快。
  师:为什么欢快呢?
  生26:因为唱歌唱赢了。
  师:对,唱歌唱赢了三个对手。请你把这段话读一读。
  生26:“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师:老师看出你的潜质,刚才表现得非常好,“这种自信的男孩”(众笑)记住以后保持这种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注意“同行女伴”的“行”的读音。(师巡视请另外没举手的同学)你从这句话中看出来,这种女人是什么样的女人?
  生27:比较豪放。
  师:豪放,还有呢?
  生27:她们很快乐。
  师:评价女孩子很到位。(众笑)我们看一下这个标点,“意思像是说”说的后面用的是什么?
  生27:逗号。
  师:为什么不用冒号?
  生28:她没有说,是“像是说”。
  师:她唱赢了三个对手都没有说,说明她什么?
  生28:谦虚,低调。
  师:低调朴实有内涵!(大家笑)同学们看看这几个叠音词:“轻轻”、“理理”、“拍拍”和“笑笑”,她的唱歌的目的并不是求胜败而是但求轻松、快乐。一个华丽的转身,她喝酒、打秋千去了,请同学们读一下这句话:“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注意重音强调句中的“就”和“还”。
  生:齐读。
  师:“就”和“还”表现出她什么特点?
  生29:胆子很大!
  师:这两个字巧妙地表现出年轻妇女勇敢大胆,自然率真,活力四射的生命形态。高端大气上档次啊!(众笑)是这种能歌善唱、朴素自然、活泼可爱、好胜但不张狂,无拘无束的女人。文章除了描写女人,还有描写老人的,请同学们看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老人,“这种 老人”(出示灯片)请结合课文来说。
  生30:“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以过七十,牙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
  师:这是什么样的老人?
  生30:虽然说年纪比较大,但是身体健康,而且对生活非常热爱。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齐读:“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以过七十,牙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
  师:这个老人老了没有?
  生:老了(有同学说)。没老(也有同学说)。
  师:年龄老,但不老的是他的歌声,不老的是他的热情,这个火一样的老人,燃烧的是激情,传递的是智慧和热情,传递的是更是厚重的民族文化,这种智慧和热情不会老去,它永远具有生命的活力。正是因为有这样责任感、有使命感的老人,才会出现在前面可以一连唱败三个对手的年轻妇女,还有那些随心所欲想唱就唱的赶马女孩,才有人人会唱歌的这样一个民族。这篇文章写了女人,如歌的女人;写了老人,似火的老人。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少数民族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生31:勇敢。
  师:勇敢,强壮。的确!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这段话。“族长儿子——”读。(出示灯片)
  生齐读:“族长儿子龙朱年十七岁,为美男子中之美男子。这个人,美丽强壮像狮子。是人中模型。是权威。是力。是光。种种比譬全是为了他的美。”
  师:这派神气是权威。是力。是光。像狮子。沈从文小说中常用动物来形容人的体魄和性情。作家在这些原始的自然之子身上,是充分肯定这种雄强、自由舒展的原始的生命力!饱含着他对这种雄强和原始生命力的深深赞美。所以说这篇文章看似普通,其实隐含着作家的一个“梦”,女批评家苏雪林独具慧眼地说了下面这段话,请大家读一下。(出示灯片)
  生齐读: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 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们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的权利。
  师:这样来理解作者,我们会显得更为深刻!
  五、三读:走出云南的歌会(开掘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到文章第一段,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灯片)
  生齐读:“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师:“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我们细读、流连、徜徉在“云南的歌会”,现在我们走出云南的歌会,深邃地思考:“沈从文究竟在呼唤什么?”(出示灯片)请用两三句话写写你的看法。
  (学生写,老师巡视。)
  师:这个女生写好了,请你说说。
  生32:沈从文在呼唤民族的灵魂,他希望民族精神能在每个人心中流淌。
  师:民族的精神、灵魂很有深度。好,请你说。
  生33:沈从文在呼唤人们的生命力和进取心。他希望中国能在世界成为强者。
  师:你说的是生命力,不错,老师认同!(板书:生命力)请你说。
  生34:沈从文呼唤的是人们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朝气蓬勃的活力,他希望每个人以及整个民族都能够有很阳光的态度。
  师:这位同学再次强调了“生命力”以及一种阳刚之气(板书:阳刚气),非常好!我们仿佛听到沈从文那深情而热切呼唤:生命力、阳刚气。同学们的认识很有深度,请你说说。
  生35:沈从文还呼唤了对于人民之间这种不灭的热情和云南人民这种有朝气蓬勃气质的赞美,还有期望把这样的热情可以发展到各个民族之中,使这个国家强大起来。
  师:非常好,文章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就是少数民族的那派鲜活的、蓬蓬勃勃的神气、风骨。
  生36:我认为他是在用一种奋发饱满的热情呼唤着民族魂中的生气和青春,希望因此让整个中华民族振奋起来。
  师:你讲得比老师还好,还深刻!沈从文在文字世界中构筑了一个自然纯朴、文明强悍的民族梦。他想将这份蛮勇气质当作火炬,引燃整个民族青春之焰。
  生37:应该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与承传的一种呼唤。
  师:发扬和传承我们的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生38:我认为沈从文希望我们中华民族能够自强不息的生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师:非常好,要站到世界舞台上去,非常有骨气!像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站到更高的角度。越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越是世界文化,越是具有世界的优秀文化,我们这个民族才能更强大。
  生39:我认为沈从文在呼唤一种民族的张力与,一种民族的力量与热情,他在呼唤充满光明激情的事业中尚未腾飞的中华巨龙,让中国在世界之林尽情腾飞。
  师:有思想!我们聆听沈从文的足音,聆听沈从文的心跳,他在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健康强壮的生命力,坦诚阳光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我们才能与世界抗衡,他在呼唤民族的腾飞。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一个个小哲学家。还有哪位同学想说。
  生40:我认为沈从文在呼唤积极、年轻、充满活力的民族气息,更是一种乐观、坦诚的生活态度,他希望通过这些来唤醒我们民族的梦想,并为之奋力拼搏。
  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民族梦!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同学们对沈从文以及这篇的文章理解非常深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就养这方人,这方人就唱这方歌,这方歌方显着这方风俗。这就是独特的云南的歌会。(指板书)我们似乎能听见沈从文的热切的呼唤!同学们,请站起来,请饱含深情朗读这段话:(出示灯片)
  生齐读:
  云南的歌会,歌美,景美,人更美!
  旺盛的生命,奔放的灵魂,纯净的生活,自然的人生!
  我们似乎能听见沈从文的热切呼唤:怒放生命活力!激扬民族梦想!
  美哉,云南歌会,悦耳嘹亮;壮哉,蓬勃生命,日月齐光!
  (下课铃响)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全场起立,热烈掌声。)
【沈从文《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云南的歌会》课文阅读04-27
求《云南的歌会》阅读答案?07-16
云南歌会语文说课稿03-18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04-27
《云南的歌会》的阅读练习题04-23
《云南的歌会》语文教学反思01-28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04-27
云南的歌会高二语文教案02-28
《云南的歌会》第1课时教案04-27
}

摘要:孙犁影响下形成的“荷花淀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跨时代”的文学流派之一。他们的乡土抒写,在即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中,灌注和张扬具有恒久魅力的人性与人情。其内在精神蕴涵,既有传统美德的承传,又有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在叙事形式上,承续京派乡土抒情小说传统,善于在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中,创造清新明丽的意境,形成优美、婉约的艺术风格。这样的审美形态在其流派活跃的年代,始终处在主流话语的边缘;而在其流派沉寂的年代,却又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影响。
关键词:孙犁;荷花淀派;乡土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128-05
孙犁以《荷花淀》名世,却始终处在主流话语的边缘。在孙犁影响下形成的“荷花淀派”,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于50年代初期,活跃于50年代中期,其后在日益酷烈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渐趋零落。这一过程,虽然始终处在同质的权力体系中,但也经历了中国社会形态总体的历史大转型,因而与“山药蛋派”一样,“荷花淀派”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跨时代”的文学流派之一。“荷花淀派”存在的历史时限与指涉范围,学界持论不一,至今尚未有定论。但以孙犁为旗帜,以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受到孙犁培养和直接影响的作家为主要成员,以《荷花淀》、《白洋淀纪事》、《青枝绿叶》、《运河的浆声》、《南河春晓》、《七月雨》等为其代表作,则是被普遍认同的识见。荷花淀即白洋淀,“荷花淀派”的得名,既与白洋淀这个地方有关,也与孙犁的成名作《荷花淀》有关。《荷花淀》这曲革命年代的“水乡牧歌”,以风光明媚的白洋淀为背景,其朴素、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的诗情与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流派风格的集中体现。孙犁影响下的“荷花淀派”作家,虽然无出其右者,但都自觉地以孙犁作品的美学趣味为追求目标,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其具有流派风格特征的作品都流溢出华北泥土和北方水乡的清新气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犁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求学之初即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由此成为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性的崇尚和对人的尊重与传统的“仁爱”思想契合,并沉潜在意识的深处,成为毕生的追求;而自身亲历的革命活动又使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成为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追求“革命”与“人性”的和谐,就成为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孙犁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孙犁是一位诗人气质的作家,虽然在主流话语的大潮中追求叙事的社会政治化、通俗化和大众化,但趋近“京派”的审美趣味使他创造出的却是叙事艺术的典雅化与高贵化。尽管孙犁小说的总体风貌是清新自然、淡雅和谐的,但从精神内质到叙事形式,孙犁的小说创作始终处在多重话语相互冲突的紧张之中。
孙犁的乡土小说总是与特定的时代密切相联,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都在他的小说中留下了历史的刻痕。在晚年的追记中,孙犁将自己的小说创作与抗日战争紧密地联系起来:“人们常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家。时代一变,一切都变。我的创作时代,可以说从抗日战争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①
战争带给孙犁的生命体验是复杂的,一方面,战争的苦难,战争带给民族心灵的创痛,使亲历其中的孙犁有着深切的悲剧性人生体验:“我的一生,残破的印象太多了,残破意识太浓了,大的如‘九·一八’以后的国土山河的残破,战争年代的城市村庄的残破,……个人的故园残破、亲情残破、爱情残破。”②另一方面,他又在战争中看到了“善”与“美”的极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③孙犁对战争的书写是有选择的:“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④在与沈从文相近的艺术选择中,孙犁有意忽略战争的残酷、惨烈和血腥气,凸现的是普通农民被战争所净化了的高尚心灵和人性的闪光,是人们对“善”与“美”的卫护,是善良的人们之间温情和爱的真诚流露,战争风云就此在孙犁的笔下化为一片浪漫诗情。《荷花淀》里的那场水上伏击战,就略去了战争厮杀的残酷,却将更多的笔墨倾注在多情女人与有情男人的眉目传情甚或打情骂俏的浪漫场景的描绘中。这种将战争时期乡土生活“田园牧歌”化的理想追求,在孙犁来说,既是自觉的,同时也是痛苦的:“从去年回来,我的精神很不好。检讨它的原因,主要是自己不振作,好思虑……关于创作,说是苦闷,也不尽然。这主要是不知怎么自己有这么一种定见了:我没有希望。原因是生活和斗争都太空虚。”⑤在晚年的自传体作品中,他对自己的这种心境更有明确的表露:“这是一种心病,由长期精神压抑而成,主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⑥在痛苦的艺术抉择中,孙犁将个人的浪漫情怀与战争年代的革命意识紧密相连,使其乡土小说不仅有革命的崇高与英雄的壮烈情怀,而且还渗透了“小资”情调的对生命的礼赞和美的毁损的感伤。在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文坛,乃至其后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孙犁的这种拒绝丑恶、张扬真善美和提炼生命诗意的创作追求,确实是独特的,孙犁的乡土小说也因此而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在白洋淀乡土小说中,孙犁对人物的选择与塑造,与沈从文的湘西乡土小说一样,将“真善美的极致”主要置放在众多优美而充满温情的女性形象身上。孙犁曾谈过给他创作影响最大的两位女性是他的母亲和妻子,他也从不讳言自己对女性的偏爱:“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⑦从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曹雪芹通过贾宝玉之口说出的那个著名的审美选择,而孙犁确实信奉曹雪芹的女性审美观念:“二十多年里,我确实相信曹雪芹的话: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⑧
写心灵美的妇女形象,表现出具有新时代人情美、人性美的主题内涵,成为孙犁小说的美学追求。《荷花淀》与其续篇《嘱咐》中的水生嫂,《风云初记》中的春儿,《吴召儿》中的吴召儿,《采蒲台》中的小红母女,《光荣》中的秀梅,《山地回忆》中的妞儿等等,都是孙犁寄寓着自己的文化理想和美学追求的美好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既善良又刚强,既柔情似水又美丽动人;既有正常家庭伦理的渴望,又要为战争献出自己的丈夫和青春,承受着比男人更多的现实困难和精神磨难。《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就是这类女性形象的代表。水生嫂对丈夫的革命选择既无奈又原谅,她毅然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也就承受了民族的灾难,并准备为之拼命一死。她将这一切都默默地隐藏在心底,代之以含泪的微笑,送丈夫走,又从容而坚韧地生活着,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这其实就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劳动女性所能给丈夫的最深的爱。但孙犁并没有停止在战争年代非常态的日常伦理生活的叙述中,叙事逻辑因革命化的需要将美的“人情”、“人性”引向“革命”。女人们因战争造成家庭伦理生活的不健全和爱的渴求,在结伴寻夫的路途中巧遇伏击战,却因此激发起“革命”的要求与热情,回乡组织队伍,不仅学会了射击,而且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床上,穿梭在芦苇的海里,配合子弟兵作战。于是,水生嫂们在“多情女人”的伦理身份之外又有了“革命女人”的社会政治身份,“革命”与“人性”就此建立起了和谐的联结。战争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也让“革命”获得了必要性与真实意义,而革命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将幸福生活还给水生嫂和所有善良的人们,美的人性与崇高的革命,就这样统一在孙犁的浪漫叙事中。
孙犁对自然的赞美不亚于对女性的赞美,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画”、“风俗画”描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装饰,而是其乡土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与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乡土小说不同的地方。赵树理及“山药蛋派”乡土小说的“风俗画”描写,大都将民俗“人化”、“社会化”、“政治化”。他们基本上消灭了风景的描写,而“物”的描写也显示出“人物身份的标记”。孙犁则特别强调要有景物描写,他批评没有景物描写的作家及其作品时说:“有的作者根本不要这些,他要使作品里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景物绝缘。只要叙述人的活动、谈话,好像这个人出现在白布上,是影戏上的人物一样。世界上就剩了这些人,天塌地陷了,没有了自然界和物质。”⑨孙犁偏爱描写的“风景画”和“风俗画”是乡村,而不是城市。晚年孙犁每谈及城市,总掩饰不住内心的厌恶与绝望:“我是绝对走不出这个城市了。一想到这里,就如同在梦中,掉进无边无际的海洋一样,有种恐惧感、窒息感、无可奈何感。”⑩而对于自然淳朴的乡村生活和传统农业文明的理想形态,孙犁表现出更多的亲和与仰慕:“农村是个神秘的,无所不包容,无所不能创造的天地。”{11}“在农村,是文学,是作家的想象力,最能够自由驰骋的地方。我始终这样相信,在接近自然的地方,在空气清新的地方,人的想象才能发生,才能纯净。”{12}在孙犁的意识世界里,充满人情、人性、人伦之美的乡村是生命诗意栖居的乌托邦,是乱世流寓者安放灵魂的栖息地,是精神守望者的梦中家园。于是,在孙犁的乡土小说中,美的女人总是活动在河北冀中平原和阜平山地等特定地域美的自然中。如《荷花淀》的开篇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美妙图景: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
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
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
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
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
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
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
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
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
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
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
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
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
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
荷花香。
在这里,孙犁撷取了具有白洋淀地域色彩的几个物象:苇眉子、荷叶、荷香、淀水、船只、蓝天、明月、微风、薄雾,它们共同织就一幅清馨、淡雅、优美的风景画。而在这幅美妙动人的风景画里,孙犁又镶嵌了垛芦苇、淀边织席、淀上运席等水乡风俗画和风情画。而不论是风景画、风俗画还是风情画,孙犁都把自己的仁爱之心与对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融于其中,构成了一幅空灵剔透、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图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13}孙犁写出了白洋淀的“真景物”,也写出了自己的“真感情”,也就有了“真境界”。这境界,其实是孙犁在革命洪波中清唱的一支“水乡牧歌”。
从《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纪事》到《铁木前传》,孙犁不断追求“地方色彩”与“异域情调”,不断开拓“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真境界,这也是他与赵树理乡土小说风格颇为不同的地方。在写下成名作《荷花淀》时,孙犁就曾明确地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的感到新鲜吧。”{14}显然,孙犁是深得乡土小说之要义的。“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是构成乡土小说本质特征的要素,不理解这一点,一个作家就消弭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也就落入浮泛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去。孙犁的乡土小说之所以显得更有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他用“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构筑出乡土小说的“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使其具有了特别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孙犁乡土小说具有“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叙事艺术,从乡土小说的发展史看,是前期“京派”作家废名、沈从文等的“田园牧歌”风格的承继与发展。他们的不同点是在人物塑造上,前者是注入了新的时代和阶级内容的人性和人情美,而后者则是完全返归自然的人性和人情美;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把自然景物描写和具有风俗美的人与事的描写作为小说美学追求的总体象征,将自己对人类的悲悯或热爱倾注于画面和写意人物的描写之中,具有浓郁的浪漫抒情气息。就外来文学资源而言,孙犁小说富有浪漫气息的乡土风味,显然有哈代、契诃夫、梅里美等的小说影响的印痕。孙犁曾说:“我很喜欢普希金、梅里美、果戈里和高尔基的短篇小说,我喜欢他们作品里的那股浪漫主义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于美的追求。我也喜欢契诃夫,他的短篇写得又多又好,他重视单纯、朴素、简练、真挚,痛恶庸俗和做作。”{15}可见,孙犁对于吸收外国文学营养是很重视的,这使他的小说在解放区文学中独树一帜。如果说赵树理及“山药蛋派”使乡土写实小说来了个“大转型”,那么,在这“大转型”的时代洪流中,孙犁以其乡土写意小说簇拥起了一朵耀眼的浪花。
孙犁的乡土小说虽然也追求大众化和通俗化,但那只不过是在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尝试和探索中,采用了简约、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孙犁乡土小说语言的质地依旧是优美而典雅的,质朴中蕴涵着清馨可人的诗意。这首先可归因于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染。孙犁读过许多古典小说,最崇拜的是《红楼梦》,他说:“曹雪芹的文学语言,可以说达到了中国文学语言空前的高度。他的语言有极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语言的性格化。……这样浩瀚的一部书,我们读起来,简直没有一句重复没用的话,没有一句有无均可的话,句句有声有色,动听动情。而且,语言的风格极高,它们的生命力,就像那些女孩子活跃的神情。……《红楼梦》里的对话,能立刻把读者引到人物所处的境界里。它的每一句话,都是人物心灵的交流。”{16}孙犁乡土小说的人物对话语言也都是人物心灵的交流,而叙述语言则与作者的人生体悟、淡泊情致和审美趣味相表里,清新俊逸,清辞丽句,清淡高雅,清通隽永,在貌似大众化、通俗化中,透露出难以遮蔽的高贵与典雅。简言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孙犁乡土小说的美学风范。
孙犁乡土小说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同时代及其以后的许多乡土小说作家。而受影响最深者,莫过于刘绍棠、从维熙等“荷花淀派”诸作家。刘绍棠有中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蒲柳人家》、《蛾眉》和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运河乡土文学”行世。刘绍棠的乡土小说创作深受孙犁的影响,他自述说:“我在河北省文联时,最大的收获就是深深地热爱上了孙犁的作品,并且受到了孙犁同志作品的,陶。我在接受孙犁同志的作品影响前,虽然发表了十几个短篇小说,但是对于文学创作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孙犁同志的作品唤醒了我对生活强烈的美感,打开了我的美学眼界,提高了我的审美观点,觉得文学里的美很重要。我从孙犁同志的作品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学营养。”{17}刘绍棠也有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他认为:“乡土文学有它特定的艺术范畴;乡土文学有它的特殊性,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特殊性,主要是侧重于风土人情的描写;写一个地方的特色,地方的人情,人情的美好……但是,乡土文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很难正面地、直接地反映波澜壮阔的斗争。”{18}在1984年创作的《京门脸子题记》中,刘绍棠将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概括为:“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刘绍棠不仅是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韧的实践者。如他所说:“我10多岁就写农村,也在农村写。”{19}刘绍棠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写故乡京东北运河农村的风土人情,其总的主题就是讴歌乡村劳动者的美德和恩情。他较少描写俗世生活的苦难,多以明丽的色彩来描绘乡村生活情趣与人的心灵奥秘。虽然也有抗日战争、“文革”动乱等时代投影,但特别偏爱张扬淳厚善良、痴情侠义、重名持节、轻利厚谊、扶贫济困等具有浓厚传统德性色彩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在乡土叙事上,刘绍棠对运河农村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描绘充满了浓厚的兴味。他兴致勃勃地描绘休妻仪式、指腹为婚、喝烟灰、拍花子、放鹰、看野台子戏、过家家、戴红肚兜、滚喜床、喜三、满月、百岁、周岁、小孩起下贱名字、借童子暖窝、小车会、鬼节等或野蛮或温厚的乡风民俗。在他的名作《蒲柳人家》中,小说在望日莲与周檎的情爱故事的展开中,精彩地描写了七月七日拜月乞巧、隔河夜唱情歌、发辫传情等蒲柳运河的独特的地方风俗。在何满子童心童趣的眼睛里,生命的欢乐就是光着屁股满河滩子野跑,或藏进芦苇丛中,或跟姑姑戏水、游戏,或打鸟偷瓜。蒲柳运河的风景画也很独特:纵横交错的河汊,星罗棋布的水洼,连绵起伏的沙岗,啾啾的水鸟,飞舞的蜻蜓,蒲草铺顶的土屋,爬满豆角藤的篱笆,柳枝篱笆围就的院落,光屁股戏水的顽童,裸浴的村姑,撑船的大汉,唱情歌的艺人,这些有别于白洋淀的风景画与独特的地方风俗画镶嵌在一起,其朴素、宁静、清新、和谐的韵致,是与孙犁的白洋淀乡土小说的美学风范相类的。刘绍棠曾明确说:“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20世纪风貌,为21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20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我的名字能和大运河血肉相连,不可分割,便不虚此生。”{20}他以自己的全部创作躬行了自己的诺言。
从维熙有中短篇小说《七月雨》、《大墙下的红玉兰》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北国草》、《鹿回头》等作品行世。从维熙的小说创作,以“文革”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属于“荷花淀派”,具有田园牧歌风格;后期以“大墙文学”为主。50年代,从维熙在小说艺术上师法孙犁,出版《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两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是“荷花淀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1983年冯健男编《荷花淀派作品选》收录了他早期的《七月雨》、《远离》、《社里的鸡鸭》、《故乡散记》、《夜过枣园》等篇,这种大量的收录足见当时评论界对从维熙早期作品流派归属的看法是普遍而清晰的。从维熙的早期作品,大都采用儿童视角,以童稚的目光欣喜地打量春天的大地、清澈的南河、正直的老人、淘气的孩子,还有那带着七月雨水的苞谷棒子、欢腾的“社里”鸡鸭,体现出真挚的故园恋情与生命的欢乐。虽然叙述者所持的是集体主义与阶级斗争话语,但也表达出青年从维熙对自己所处时代及其生活方式的热爱之情,有那个年代特有的浪漫激情与理想主义色彩。在乡土叙事艺术上,从维熙师法孙犁,以诗化和散文化的笔法书写田园牧歌,着力营造一种诗情画意、清新自然、优美和合的艺术境界。其浪漫抒情格调,表现出“荷花淀派”的风格特征。只因一场并不突然的历史大劫难,从维熙的小说创作才由早期田园牧歌式的荷花淀气质陡然转向苍凉与悲壮。
概而言之,孙犁及其影响下的“荷花淀派”作家,虽然相互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在乡土小说的风格特征上也有不少共同点,简要归纳起来,至少有这样几点:其一,诗意地描绘河北乡村生活,在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彩笔精绘中,染出浓郁的河北“地方色彩”与“异域情调”。其二,在即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中,灌注和张扬具有恒久魅力的人性与人情。而其内在精神蕴涵,既有传统美德的承传,又有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使得“荷花淀派”乡土小说在单纯明快中,显露出思想蕴涵的复杂性,在和谐中隐含着不和谐的内在裂隙与冲突。其三,崇尚女性美,擅长青年女性的塑造。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其文化人格,既有传统的良善,也有特定的时代色彩。女性形象的外在容貌与内在的复杂情感,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是作者理想的寄寓者或象征。其四,以现实主义张目,但艺术的质地却是浪漫主义的,具有亲切可人的浪漫气息。其五,上承废名、沈从文的乡土抒情小说传统,擅以诗为小说,以散文为小说,在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中,创造清新明丽的意境,形成“荷花淀”派独特的优美、婉约的艺术风格。这样的审美形态在其流派活跃的年代,始终处在主流话语的边缘;而在其流派沉寂的年代,却又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影响。
注释:
① 孙犁:《文事琐谈·文虑》,《孙犁文集》续编2,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页。
② 孙犁:《残瓷人》,《芸斋梦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页。
③④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91、392页。
⑤ 孙犁:《给田间的两封信》(1946年4月10日),《无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⑥ 孙犁:《如梦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2-53页。
⑦ 孙犁:《〈孙犁文集〉自序》,《孙犁文集》第1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⑧{12} 孙犁:《谈铁凝的〈哦,香雪〉》,《孙犁文集》续编2,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174页。
⑨ 孙犁:《文艺学习》,《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⑩ 孙犁:《致山西杨炼》,《陋巷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11} 孙犁:《文学和乡土》,《孙犁文集》续编2,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页。
{13} 王国维:《人间词话》,群言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14} 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
{15} 吕剑:《孙犁会见记》,《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16} 孙犁:《〈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59页。
{17}{18} 刘绍棠:《乡土文学与创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00页。
{19} 刘绍棠:《乡土文学四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
{20} 刘绍棠:《温故知新》,《写作》198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

  摘要
沈从文的《边城》将创作的重心聚焦在对人性的研究上,在乡土文学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边城》以“乡下人”视角,用兼具小品文和抒情诗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湘西人民的原始自然生活图景,以翠翠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邻里和睦友爱的生活琐事为次线,从风俗美、风景美、人性美三个角度展现了湘西地区的生活形态,寄托了沈从文的乡土情结。“边城”意象是沈从文文学世界的缩影,在沈从文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地理、文化等多层意蕴。作者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字描绘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是诗意与神韵的结合,完成了传说与幻想、历史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边城”诗意。
本文结合乡土文学的相关理论,从沈从文文学作品中总结沈从文的乡土情结,结合对沈从文的介绍以及其对乡土文学的贡献,以其典型的代表作《边城》为例,对《边城》所表达的文化意蕴及其体现的乡土情结进行总结,一次来读懂沈从文,读懂他所倡导自然的人性观以及其构建的引人神往的湘西乡土世界。
  关键词:边城;乡土情结;人性美;沈从文
  引论
乡土文学是一种借助人类文化意识觉醒及哲学视野审视特定环境下的乡土文化,表达人类常见的乡土情怀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这种形式的文学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最早出现在鲁迅的《故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现实主义乡村叙事和浪漫主义乡村叙事传统,前者以鲁迅代表,后者以沈从文等人为代表。
沈从文的浪漫主义乡土叙事模式趋于成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他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成功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活安乐的湘西“边城”。这里不仅是沈从文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乡,也是沈从文对乡土文学作品进行书写的理想故乡,是所有乡土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期待的理想境界,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审美理想。在沈从文构建的乡土世界中,其中《边城》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成就最高的乡土文学作品,它用简单的文字以及平实的语言再次向读者展现了在茶峒小镇中悠闲生活的村民,以及关于船女翠翠的亲情与爱情。从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来看,“边城”不仅是小说《边城》中一系列往事发生的地方,更是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乡土世界的“缩略图”,具有代表性地表现了他在乡土文学创作中的审美倾向。因此“边城”作为意蕴丰富的文学意象,也是理解分析沈从文乡土文学作品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乡土情结的相关概念
通常情况下的乡土文学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对故乡那块土地的怀旧、改变及反感情感。而在这些文学作品的中,作者好像什么都诉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但是故事却真真切切的发生在那片故土上。
  (一)乡土文学的内涵
对于乡土文学的解释,众说纷纭,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对于乡土文学的解释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提到过对乡土文学的解读,而它是当时包括鲁迅在内的大部分作家的文学代表思想,而这些理论更为今后研究乡土文学奠定了文学基础;第二种,乡土文学是指对地方的一种看法,而且把相关地方文学也包含在了乡土文学当中;第三种,自21世纪前后涌现的乡土文学也叫做“新乡土文学”,这种新文学完美的遗传了1930-1950年前后乡土文学的情感特征及文体表现力。本文所指的乡土文学指的是依托湘西独特文化和名宿风情所书写的用于描绘人们生活状态,民俗风情和文化的文学作品。
  (二)乡土书写与乡土意识
具有“乡土作家”美誉的沈从文,他的成功无疑为乡土小说增添了浓厚的一笔。他对故乡中出现的各种田园景色描写可谓是精彩纷呈,作品中也常用写实手法来表达对乡土的热爱。其实他很矛盾,与鲁迅等人的批判主题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乡下人”,而这种地位可以让其具有批判的优势条件,并以他个人角度去评价当时的文学趋势及特点;此外,这一身份不仅能表明他是农村的代言人,还可以对农村生活有更真实的共情。
1、乡土中国与乡土作家
先有乡土意识后才有的乡土文学,这种乡土意识的形成并正式进入文学体系离不开中国乡土形象的塑造,它是表达作家与中国传统意识的重要纽带,通过这种媒介从而才让乡土意识及乡土文学有了更新创造的机会。乡土更能反应中国当时的政治思想及传统意识,从最基层的一个农村缩影来展现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一个农村的兴盛衰败虽然很难反应前进中国的形象,但可以体现我们这个在顽强中战斗、不屈不挠的中国民族精神。而这恰恰也是乡土文学中最基本的创作素材,作家沈从文带着这样一个乡土意识去进行创作,目的就是要体验感受乡土背景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家园。无疑它是宽容且顽强的,而在这样的表现理念下,沈从文写出来的人物也更加直率、真实、任性。他的文学价值去向也可以说代表了他对于乡土文学的审美情趣,他有目的的去削减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性,从而从这种顽固思想中超脱出来。
2、乡村风景、风俗和风情的回忆与发现
沈从文在表达与乡村的关系上是离开回忆再到回归再离开回忆这样一种反复发展进程。所以他在叙述故事情节及人物描写时的笔墨都用乡下风景回忆等表现出来。其中的回忆主要是他在他乡和少年时的乡下生存的再现;他从这种回忆中去感受乡村生活的安逸淳朴,而在他乡的沈从文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流动感又是活灵活现的。作为作品当中的故事与人物,他常常用乡土意识来书写,这种巧妙也是完美的避开了生硬的文字。这种回忆进程本身就体现了对乡下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对他而言,这是对思念家乡的宣泄途径;而对于读者而言,这个作品中所描绘的乡下画面感也足以让他们感受到与自己世界的异同,从而更好的产生共情感。
3、乡土社会与乡下人事的变迁
作为一个乡下人,沈从文在取得“城市人”这一“光鲜”身份以后,在描写乡土中的故事和人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用自己乡下人的身份去进行叙述创作,而类似沈从文这些作家在面临乡土变迁及乡土风情时往往会让其形成较为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一种乡土意识下的沈从文对于乡土人事变迁认识上也有独特的看法。所以,他在书中描写乡土风情时会将现实中的乡土结合交融起来,有虚有实的展现出乡土回忆中最想体现的情感内容。而理想与现实的交汇慢慢的同担忧与批判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浪漫写实主义色彩。这种乡土书写的纪实特征还反应了他对于部分乡土文化的批判与反讽,可是这样批判反讽意识并没有针对乡土社会,更多的是对现实历史下引起乡土文化变迁和改变的一种担忧。在这种腐败堕落下的社会背景下,沈从文反复的惆怅与担忧,不断的崩溃与复苏,最终都埋伏在作品的乡土社会与人事的变迁当中。
  二、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沈从文从小生活在湘西的沅水流域,对农村生活中的乡俗民风与风土民情比较熟悉,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蕴涵浓烈的原生态湘西乡村生活气息,形成了他笔下独特的湘西边城风情。沈从文始终以“乡下人”的自称,他在乡土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构建的乡土风情以及世外桃源般的湘西风俗人情正是他内心乡土情结的读白。
  (一)乡土文学作为沈从文小说创作起点的必然性
1、“乡下人”定位与边缘心态的认知
沈从文不是出身于“乡下人”,也不甘心做“乡下人”,而且,他在个人自传开篇中也提到他所生长的地方是在一个“小城里”,他从十五岁离开这座小城,一直到两年半以后中途回去过一次,从此再也没有进入那故乡的小城;可是这个“小城”他是了解的。此外,直到现在小城里还有很多人生活,但对于他而言,这个乡土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回忆当中,他只能在日复一日的思念当中不断的细化那故乡小城的生活场景。此外,他在文中出现“小城”这一词的频率很高,由此说明沈从文一开始就不认同他是一个“乡下人”。虽然在当时沈从文的家庭不太富裕,但他绝不是“乡下人”。沈从文曾学习英语,学了近一个月后发现连英文中最基础的26个字母也背不下来,这也为以后他是新月派的特例埋下了隐患,自然也就被孤立了起来。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纯粹的身份让沈从文在面对城里人的时候产生一种“乡下人”的自卑情绪。
此外,在《习作选集代序》也暗示他对城里人不明的、极端的敌意,而文中体现的批判讽刺氛围更是浓味十足,甚至可以说这是乡下人对城里人发起的挑战。此外,在开篇沈从文就用极其讽刺的言语发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这段关系是不可缓和的,紧接着下句,他又反复的强调了这种关系的矛盾性,而且他还对两种人之间进行了比较,文中写到“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老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即使是乡下人来到城里,这种尖锐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在说城里人嫌弃并排挤乡下人,其实是在讽刺城里人,并将自己摆在乡下人的地位去和城里人叫板。他这种认同感并不意味着他想做乡下人,而是他有一种逆反城里人的思想。
2、沈从文:游走于城乡之间的边城人
现代文学对“边城”的解读大多还是试图从“城乡”的对立中揭示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意义,其目的并不在于消解对沈从文研究的意义,而是尝试揭示沈从文的真实心态,进而走进真正的“边城”。
沈从文借《边城》表达了对乡下人真挚的感情,文中到处都能看到他对农民那种无法言说的关心,这种温暖几乎贯穿了全文。反之对城里人的描写,字字珠玑,甚至放话说这是给极个别关心国家生死存亡、认识写中国字、想了解文学理论以及批评的人看的,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城里人是看不懂《边城》的,可沈从文自己也不会改变。因此可以看出,沈从文虽然是从乡下人的角度去展开故事情节的,可他从不认同这个乡下人的身份,而是一直想要一个城里人的身份。这是因为,当初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时候,城里人就不接受乡下回来的人们,一方面他不能很好的让城市接纳他,另一方面又不想回到从前的农村,所以这种矛盾且复杂的心里让沈从文由不得怀念乡下无忧无虑、朴素简单的生活,这种对于城市奢华糜烂的抗拒心理愈发严重,由此才产生了这么多讽刺批判的文字,最终彻底成为一个不属于任何一边的“边城人”。
  (二)沈从文乡土小说的独特贡献
1、乡村与城市的并存
沈从文长年居住于都市却有“乡下人”的标签,因此其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乡村与城市并存。他的作品多以追求人性为基础,运用浪漫、象征、写实等艺术手法,搭配小说结构技巧,描绘了湘西的乡村生活以及大都市的生活。
第一,乡土小说及乡村乌托邦的建立
沈从文笔下所写的乡村生活基本都是在湘西一带发生的,比如《边城》《萧萧》、《虎雏》、《夫妇》等等。而在这些作品当中,他毫不吝啬对湘西风土人情的赞美,让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风光宜人的乡村风景,和谐简单的乡村民风,同时,在享受自然风光带给人愉悦感后,还让读者领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需求,处于乡下生活的人民,他们质朴的、温暖,轻薄利、重情义,诚实守信,真切待人,这也符合湘西一带的乡土风俗特色。这些乡土小说的中心思想主题是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体现的是乡下人可贵的精神品格,此外,沈从文还表示了对乡下人命运的同情和关心。最后,沈从文创作乡土小说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有尊严的生命得以体现和延续,同时也给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树立一个新的价值观、生命观。
如果乡村乌托邦有得以建立的可能,那乡土书写就可以给人民带来终极美的享受与感悟,这也就是乡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所在。沈从文对于乡村乌托邦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他在创作乡土小说当中的忧虑感,而且,从心理治疗角度讲,乡村乌托邦更是治疗“城市病”的一种绝佳药方;它让乡土文学在手段和目的之间得以谋杀,从而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其实,这也解释了沈从文为什么要通过回忆的视觉来探讨人文思想,把乡村乌托邦堪称是心灵的避难所和精神港湾。
第二,都市书写与都市批判意识
沈从文在描写都市社会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将城市称为是一个病态的高级圈,他不认同这个高级圈中所提倡的“上流文明”,从《八骏图》、《都市一妇人》以及《来客》等代表作品看,这些无一不彰显了城里人的“变态”文明以及苦苦挣扎命运,感叹上天不公的现象,而世人口中所说的“文明世界”也处处充满诡计多端,在这样的“文明”下,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此时的都市文学以及批判意识也更为强烈,这种价值取向在沈从文的作品中都有迹可循,而与此相关的逆反心理的缘由也逐渐清晰明了起来。其实,无论身处何方何地,那些不堪的回忆都牢牢的在沈从文脑子持久不能消退,所以,他把城市当作乡村的反例,把城市变迁看成是城市文明的堕落,并没有从客观角度去看待城乡之间最根本的问题,由此产生的城市批判讽刺也就慢慢累积爆发。
他只身来到城市看城市文明,其实是一种类似讨好性的试探,并不像他描写乡土文化那样,有一个以前和现在的对比,这对于他来说,缺失的是一种身份,虽然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能够让他更深入了解城市中的一花一草,但是在叙述回忆城市生活的时候总是比不上描写乡土作品那样轻松自然。长期以往,也就将对城市生活的好奇、新鲜转变为了逃离、陌生,这种心里上的转变是很难一时间适应的,所以我们在看他对城市生活的描写时会感受到一种压迫、紧张感。
2、小说中充满温情及对人性的关注
沈从文在乡土小说中一直追求生命的美好、探索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人性的真善美。他想通过自己强劲有力的笔锋书写出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在寄托心灵的整个过程中,对乡土的思念日益增加,而对城市世俗文化愈发讨厌,他通过这种发泄的方式传递给读者一个美好的人性及世界,更为读者指出一条敞亮的人生道路。后来,沈从文也公开发表过对《边城》这一作品的解释,他提到,他希望展示的是一种健康和谐、自由、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人性”也贯穿于沈从文所描绘的整个原始自然的湘西边城小镇,旨在表现乡土人家的美好人性本质,即“人性美”。
《边城》正是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来描写川湘交界的某个小镇生活状态,自然风貌及居民日常习惯;它同时具有抒情与小品文的文体特征,这也是这部小说的独到之处,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写作手法去给世人展示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乡土风俗;此外,在小镇中生活的各种底层小人物之间的心理变化、邻里故事等都在字里行间中描写的一清二楚。在这样一种常态和睦的生活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也就凸显的极为纯洁干净。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更多展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变化,它生动形象的体现出边城人民简朴、美丽、老实的地域特色,更表达出沈从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整篇《边城》的篇幅不是很多,它通过仅仅7万字就将那个回忆当中小乡镇的模样展示的栩栩如生,这更能说明它对于美学的极度追求。比如,文中的老船夫、天保、翠翠等人物都变身成为了美丽善良的精灵,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入木三分,恍若真实存在的人,所以,这样美学价值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边城的茶峒小镇让人觉得是一个远离尘嚣、脱离世俗的世外桃源,而沈从文将这种幻想世界当成是人们逃避现实的暂避所,好让人们那疲惫的心有所缓解。
第一,翠翠:“爱”与“美”的理想化身
翠翠是《边城》小说中的主要中心人物,而边城小镇的所有故事开展都是围绕这一人物进行的,因此,翠翠这一人物形象对于读者来说应该是非常深刻的,翠翠本性纯良、美丽大方中又不失少女的俏皮感,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便是爱与美结合体的小精灵,爷爷将她抚养长大,二人相依为命,边城特有的地域特色风俗又让她的人性美得以升华,她不仅是爱情的结晶,更是自然的女儿;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是作者千挑万选才敲定的,更是体现沈从文对这种美好人性的追求,作者希望她的理想生活通过翠翠得以实现完成,期待翠翠能够代替他走向那个乌托邦理想世界,脱离世俗的纠缠与烦恼。
第二,老船夫:“忠厚”与“善”的理想化身
老船夫是养育翠翠的外祖父,也是《边城》里“五十年如一日”的摆渡人,他将这项简单的摆渡工作当作自己的天职,河边来来往往的过客数不胜数,他也不曾有所厌烦与埋怨。老船夫身上有着中国的传统美德,首先他是一位慈祥、和蔼、善良、可以为外孙女付出一切的外祖父,将翠翠抚养长大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他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翠翠幸福快乐,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城市人不可比拟的;虽说偶尔倔强,但为人憨厚,从不借此敛收钱财,平生最大的愿望也就是让翠翠嫁个好人家,从此幸福生活;他在小镇也是非常受村民的敬重,更是“忠厚”与“善”的理想化身。
3、大量运用民间歌谣、民间故事为素材
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的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湘西文化和湘西民歌为素材,这与他对自己“乡下人”定位的原因有关。沈从文从小生活在湘西沅江流域的农村一带,他渴望接受大学教育但只上过小学,作为“乡下人”的他从观念上就一直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而一直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这使得他能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湘西文化和民间歌谣的朝气与活力以及它所带来的的无限情感和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使得他对湘西文化的热爱和留恋。他从小的经历使得他对这种素材很敏感,他幼时听着湘西民歌长大,使得他对民歌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得他在作品中写了大量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为他在乡土文学创作中湘西乡土世界的描写增加了一份独特的抒情气质,描绘出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地理环境。
  三、《边城》中的乡土情结
  (一)《边城》的文化意蕴及诗化的乡土风情
无论是从地理意义上讲还时文化角度讲,湘西的茶峒小镇都是一个处在繁华都市之外毫不起眼的“边城”。但沈从文笔下所写的“边城”却像一个蕴含诗情画的“桃花源”。沈从文深知“诗意”是变平凡为神奇、化庸俗为优雅的重要表达手段,因而他讲“诗意”作为他描写湘西世界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行文风格。在《边城》中,他用充满意境和韵味的语言勾勒出他心目中的湘西世界,包括湘西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在湘西世界里,现实与虚幻结合,共同完成了对“边城”的诗意构建。
1、“边城”的文化意蕴
“边城”是指处于城市边界的地方,即我们常说的郊区“城郊”,但在沈从文的《边城》中是指位于湖南和四川交界地带的边陲小镇茶峒。但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其所要描绘的湘西世界是一座带有深刻文化意蕴兼具地理位置的 “边城”。
第一,“边城”的地理意义
地理意义上的“边城”是湘西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的交界处的湖南省的西部偏北处。从地理位置角度看,湘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东北部的武陵山腹地之中,群山险峻,地形险恶。也正因为这样偏僻的地理位置导致交通落后,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区域,这里生活的人们很少受外界的打扰,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也正是因此,从地理意义上来这里就是一座真真正正的“边城”。
第二,“边城”的文学意义
湘西作为“边城”的代名词,不仅只体现地理概念,它还有着特有的文学内涵。湘西具有历史的悠久,文化灿烂,是武陵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有很多如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名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并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文化。与发源较早的汉文化相比,很多少数名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湘西文化也往往被视为“边城”文化,这些文化有的是保守的、过时的、迷信的。沈从文将写作的切入点着手在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所想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徘徊在主流文化边缘的“边城”文化,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湘西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边城”。
2、《边城》中的乡土风情
在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要素便是对乡土风情的刻画。笔者在研究沈从文文学作品之后,发现在其大多数文学作品当中都使用了很多笔墨来详细描绘湘西独特的风土民情。并且沈从文作品的高超之处便是并未在描绘过程当中加入过多修饰,他能够用独特的笔墨来向读者们呈现出湘西特有的风俗,使读者们为湘西独具韵味的乡土文化和风情而陶醉。例如:《边城》当中的女主人公翠翠生长在美丽的茶峒,这里美好的景色和淳朴的乡情也深深融入到了翠翠的性格之中,使其朴实、温柔而又不失一些灵巧。正如文章当中所写,当渡船上的陌生人注意到翠翠时,翠翠便会用眼睛直瞅着那陌生人,并带有一种“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由此可见,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朴实无华,却又满含灵气的乡土世界,这里的景美、人美、情更美,令人心生向往。
《边城》当中,翠翠是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的,两人守着一条渡船在绿水青山中相依为命,翠翠和爷爷生活的地方流露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气息,完全掩盖住了外界世俗的繁华。爷爷对翠翠的爱是十分纯粹的,傩送与天保两兄弟之间的情感是诚挚的,翠翠对傩送的感情也是极为纯真的。这些不被世俗所沾染的真挚之情与湘西淳朴、诗意的风情完美地交融在了一起,用充满韵律的文字传递给了读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美好的体验,被沈从文那美好、纯净的文字所打动。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主要构成方式,通过语言可以引领读者深切感悟到文学作品当中所营造出来的那种特殊情境、风格与氛围,同时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使读者从中大体领略到作家的人格。而反观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可以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一种极为质朴、纯净的意境,沈从文正是用这种极为质朴和纯净的文字描写,而为读者创作出了一个朴实无华且清新自然的“边城”,这里纯净的风土人情令人极为神往。可以说,正是沈从文诗意的语言描写,才能够使其乡土文学作品产生了一种极富诗意的音律美,进而为读者们营造出了一个融想象、写实与象征一体的美丽乡土世界。
  (二)牧歌作为乡土抒情形式
牧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内容是描绘悠闲宁静、自然淳朴乡村,并且这种牧歌情调也通常被用来凸显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边城》这部文学作品当中便体现出了一种牧歌式的乡土抒情特点,可见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极为注重乡土风情的刻画与描写,并且沈从文作品当中特有的湘西文化和民歌也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种田园牧歌式的书写主调。沈从文在写作《边城》的过程当中便通过一些美好的意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湘西地区淳朴而又独具神秘感的民歌和民间故事,向读者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湘西文化。在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当中,他通过田园牧歌式的书写方式,向读者们呈现出了湘西农村所特有的风土民情和自然风光,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也构成了沈从文乡土文学作品当中悠然宁静的田园牧歌情怀。
端午、中秋和过年是茶峒这座古老的小镇当中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三个时节,在《边城》当中有关于端午赛龙舟场面的描写也极为热闹,此时茶峒小镇里的所有居民都会积极踊跃地投入到赛龙舟的热闹氛围当中去,展现出了茶峒小镇居民们特有的传统习俗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作者沈从文除去这些传统风俗的刻画和描写之外,也特别擅长自然风光的描绘,他能够将茶峒小镇特有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向读者呈现出茶峒这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仙境。另外,叙事节奏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当中都是较为缓慢的,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凸显出了小说被淡化了的矛盾冲突,同时在舒缓的叙事过程当中也满含浪漫主义的叙事特点。沈从文正是在这种自然温和的语境当中,带领读者们去体会作品当中的情感世界。因此,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时,就像是带领读者在一幅自然风景画中,聆听一支宁静悠远、自然清新的牧歌小调。
  研究结论
沈从文的作品描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迫求自然淳朴的人性和人生形式的重要性,他在《边城》对湘西风土人情的热爱,实际蕴含着他对浮躁的现代都市生活的批判,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相契合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思想。沈从文用诗意般的笔触构建了一幅飘渺虚幻的湘西世界:古老小镇经历岁月的洗礼,沉淀了深厚的底蕴,似一位沉默不语的古稀老人,用胸怀和气度静静地守护着古朴边陲小镇,不辞辛劳地养育着茶峒小镇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边城》结合“乡下人”的生活全景描绘出湘西边陲小镇茶峒的原始自然的生活形态,展现了祖父与外孙女翠翠之间的亲情之美、小镇邻里之间朴素和睦的友善关系、船女翠翠与顺顺家的天保、傩送两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演绎了脱离尘世的人性美。总之,沈从文一生都在执着于构筑他的“湘西世界”,他将最原始古朴的东方情调融入了对人世百态,尤其是乡土风情的诗意描绘中,风格清新却又蕴含着一丝凄凉,使作品充满了东方古典式的优美和谐的情调以及精致的抒情笔调,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璀璨的笔迹。
  参考文献
(一)沈从文.边城[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
(二)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1日.见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Z].
(三)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四)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N].上海:《国闻周报》第13卷第1期,1936年1月1日.
(五)刘涵之.《沈从文乡土文学精神论(修订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二版.
(六)张新颖.《沈从文九讲》[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9月第一版.
(七)吴翔宇.《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1月第一版.
(八)刘绍棠.《乡土文学四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
  致谢
本论文经历数月,从选题到完成,从修改到定稿,自始至终得到我的导师热心地关怀与指导。论是节假日还是深夜,无论是格式规范还是文章结构,老师都能不厌其烦的回答我的问题,尤其是论文写作的最后,每次提出的问题都能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受,使我的论文能顺利的完成。我要向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
父字开头,母字结尾,二十余年求学路,你们不求回报的付出与给予是我前行路上最强大的后盾,让我遵从内心的选择,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生活中的鼓励,是你们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追求自己目标的动力,祝愿我的父母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评审在百忙之中审阅本文。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1178.html,文章版权申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园牧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