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岸想十凉子 电影?


可以说是浦泽直树的业务能力和人脉撑起了 《漫勉》这档节目,而且他的好会夸人啊!
“也许在电影院鉴赏漫画的时代要来临了”←在夸坂本真一老师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用数码作画很容易实现的功能直接搬到手绘作画上来,这种趣味性也反应到了藤田日和郎老师的作品当中。”←在夸藤田日和郎老师
浦泽直树说,漫画家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去描绘整个世界,其他人很难了解到这个创作的过程。通过《漫勉》这个节目,我们能看到幕后的样子,也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比如让人印象深刻的藤田日和郎使用白色涂改液的方式,藤田老师基本上不打草稿直接上勾线笔,用涂改液直接雕刻线条。因为涂改液时间长了会开裂,藤田老师的原稿是经不起岁月的磋磨的。而这种反复修正的方法和数码绘画基本没有差别,浦泽直树就想,要是藤田老师也能用数码作画该多好啊。对于大部分手绘的漫画家来讲,这种修正是有次数限制的,可能一两回就到头儿了,但是藤田日和郎老师修个五六遍都没有问题,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用数码作画很容易实现的功能直接搬到手绘作画上来,这种趣味性也反应到了藤田日和郎老师的作品当中。
坂本真一老师,确实太值得夸夸了
而在提到坂本真一老师时,浦泽直树这样说道:看到坂本真一的作画风景,感觉他的作品有着值得在电影院欣赏的质量,简直是壁画啊!即使用巨大的屏幕来看也不会有任何突兀或者不精细的地方。也许在电影院鉴赏漫画的时代要来临了。
新一季的漫勉又要开播了,这次请来的是渡边航、青池保子、新井英树三位老师。浦泽直树认为日本的漫画是最强的,他说漫画这一载体描绘了和自己一样的市井出身的孩子们的妄想,并从中成长。它并不是被巨大的生产公司操纵着产生的,而是一种自主文化。为什么漫画能在日本这片土地上成长呢?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日本变得一无所有,手冢治虫老师和其他的漫画家们靠着纸和笔来表现娱乐,70年前形成的漫画文法依然适用于现在的作品,这种文化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们也要将其继承并改良,传给下一代的作者。《漫勉》这一类的电视节目如果能为其尽一份力就太好了。
当被问到日本漫画的独特魅力是什么时,浦泽直树说,像手冢治虫老师那种将宏伟的构想转化成艺术作品的行为自不必说,千叶彻弥老师那种纤细的情感表现也是日本漫画的杰出之处。就算一句话也没有,光是角色低垂的眼眸就能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这种表现在其他的国家是很少见的,日漫的独特魅力正是由以手冢治虫和千叶彻弥为代表的两位老师而培育起来的。
编辑于 2022-03-02 15:50
谢谢邀请。
《漫勉》差不多28位漫画家,只认真看过其中8位的漫画,很喜欢:
花沢健吾、古屋兔丸、池上辽一、浦泽直树、伊藤润二、星野之宣、坂本真一、永安巧。
安彦良和的漫画也很熟悉,但是没认真、系统地看过。为什么没看下去?因为上初中的时候就听说过安彦良和的《大国主》,那是在画王的封面看到的,当时很好奇吧,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男人会梳那么两条小辫子。
本来没看完永安巧的《铁道员》,想把他列在没看过的名单里,但是忽然想起来,看过永安巧的《骚潮传说》,那真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漫画呢!
说到《漫勉》这个节目的话,这个,怎么说呢,我想,如果你没看过这个漫画家的漫画,直接看纪录片的话,没什么感觉,但是如果你看过漫画,再看这纪录片,会非常有感触。
且听娓娓道来。
花沢健吾
花沢健吾这期播出是2016年3月10日,《漫勉》第二季,当时正值他的人气漫画《请叫我英雄》连载将近大结局。
《请叫我英雄》是一部末日题材的漫画,日本街头某日忽然出现丧尸,被丧尸咬到就会被传染、变成丧尸,可能是当时丧尸题材的影视作品比较多、人气正高吧。
人们一边抵御丧尸,一边在规则崩坏的世界触碰人性的底线。如果非要说这漫画的主题,我觉得用“御宅族拯救世界”最合适。
年介中年的宅男漫画家铃木英雄单纯、善良,在面对即将被社会抛弃中年危机到来时,也不放弃自己漫画梦想,又同时大胆勇敢追求爱情。
这一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沢健吾在画女主角和男主角最后告别的镜头,两位年龄相差一半的恋人,最后告别的画面。
花沢健吾在《漫勉》中展示了照着自己的照片画主角铃木英雄的方法,不仅是外形,这部漫画的很多剧情就是在讲他自己的亲身感受。
他们的共同点有:
1、花沢健吾连载《请叫我英雄》时,35岁,漫画主角铃木英雄也是35岁。
2、花沢健吾和铃木英雄都是漫画家,出道晚。
3、两人都与助手相恋。
漫画《请叫我英雄》用了一些超现实的创作方法,比如,漫画中铃木的女友变成了丧尸,后来的高中生女友也变成了丧尸,花沢健吾内心也许认为,女性在短暂爱情之后,都会变成那样可怕的家伙,各方面。
变成丧尸的女友,在英雄看来却并不可怕,甚至他还是将其作为常人来对待,女友虽然磨掉了牙齿,将损伤降低至最少,但还是折磨着英雄。换句话来说,他女友算是女人中比较好的丧尸了。
现实中,花泽曾经助手现在的妻子叫冈本朱莉,也在《漫勉》中露脸了,就是给花沢健吾拍照的那名女性。
虽然现实中怎样不得而知,《漫勉》中也没有说,但是在漫画中,讲述了英雄与女友的相识、相恋,以及出现情感危机后共同经营这段感情的曲折。
女友的前男友是另外一名比英雄更有人气的漫画家,英雄深爱女友、但内心又有些吃醋又自卑,还担心自己被绿;女友其实心中已经完全忘掉了之前的事,感情方面全面投入到英雄这边,为了打消英雄的顾虑,喜欢漫画的她,扔掉了所有喜欢的漫画,只保留了英雄的作品。
但就在双方感情将进一步发展的这天,女友变成了丧尸。
在《漫勉》中,花沢健吾说过这样的话:我自己也理解不了她(女友)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能撒谎。
花沢健吾很擅长刻画“废物”,就是公司里面的“废物”,恋爱关系中的“废物”等等这种随处可见的小人物,他们有时错误百出,有时身处恋情又朝三暮四,当需要他们大胆承担责任时又畏畏缩缩战战兢兢。
《敏行快跑》中的敏行就是这样的一个废物,敏行喜欢的人爱上了别人,敏行一直跪舔,却始终得不到,而那个情敌却只是耍了点手腕就得手,不仅如此,那个敏行暗恋的女孩变得放荡,喜欢的人变成了公交车,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刺痛敏行的了吧。
但敏行其实也有机会,但他错过了机会,因为那时他不够坚定,在去找心上人的路上被美色诱惑,丢盔卸甲之际又被心上人看到,不由得心上人内心说了一句——呵、男人!
最后敏行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成为男小三的他,不顾世俗的眼光,面对曾经的心上人的美色诱惑也毫不妥协,甚至和另一个情敌一起公平竞争,始终坚持自己心中认定的正义。
只有看过《漫勉》中的花沢健吾,你才能感受到,嗯,画出那样漫画的,原来是这个家伙,也就只有这样的家伙才能理解那样的主角啊,然后上下打量一番这个搞办公室恋情并且娶了女助手的死宅男,抿一抿嘴唇。
也只有在他的漫画里,得到爱情的永远都不是金钱、地位和外表,唯有“真心”二字。
浦泽直树
浦泽直树这期《漫勉》太正经讲述如何画画了,虽然这是一部介绍画画的纪录片,但还是感觉太正经了。而且浦泽直树这集讲的基本上都是《蝙蝠比利》,然后还说了一嘴《怪物》。
他最好看的《二十世纪少年》、《冥王PLUTO》几乎没提,尤其是《二十世纪少年》,童年时代的那几段刻画特别有共鸣,其实作为我来说,更想知道,时隔多年、他是怎么收集到这些信息的?
但《漫勉》里没有提。
坂本真一
花沢健吾《敏行快跑》、浦泽直树《二十世纪少年》、坂本真一《孤高之人》都买了实体书支持,没看《漫勉》的话,我心里一直以为坂本真一是内样儿的人,内向、帅气、孤独。
就像《孤高之人》里的森文太郎一样。
看了《孤高之人》里面的森文太郎,我觉得,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人。
然后,我发现,《漫勉》里,现实中的坂本真一和文太郎还真的有点像,孤独的漫画家。介绍画法的时候,使用的是另一部漫画《纯真之人》,看过一部分开头,但是很难看的进去就不看了。
心里于是感慨,虽然很喜欢坂本真一的《孤高之人》,但《纯真之人》真的看不进去。
你知道我看《漫勉》里的坂本真一,最大感觉是什么?就是觉得这个人在应付浦泽直树的提问,时不时露出一个不失礼貌的微笑。
可不是嘛,我觉得坂本真一骨子里有那种文太郎的孤僻性格,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不像接受《漫勉》的采访吧,但是人生不能妥协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每个人看《漫勉》时的出发点和心情都不太一样吧,看《漫勉》之前记得温习他们的漫画哦,列几部我看过的《漫勉》作者的漫画。
花沢健吾《敏行快跑》、《请叫我英雄》、《老处男的春天》
古屋兔丸《人间失格》
池上辽一《帝王之子》、《日本文学作品选》
浦泽直树《二十世纪少年》、《冥王PLUTO》
伊藤润二《旋涡》等。
星野之宣《星之继承者》
坂本真一《孤高之人》
永安巧《骚潮传说》
编辑于 2022-03-07 19:01}

日本是个漫画大国,目前漫画杂志及单行本的发行量已占杂志和图书发行总量的45%,漫画的读者层从幼儿直到四、五十岁的成年人,漫画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有科学幻想、探险、政治、经济、奇闻逸事、恋爱、体育、历史、科学、宗教、幽默玩笑以及文艺小说、纪实报告文学等等,无所不包。
【日本漫画的祖师爷】
日本漫画界一直把十二世纪的鸟羽僧正觉犹(1053~1140)当做祖师爷,他所画《鸟兽戏画》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十二世纪,绘卷戏画流行,《信贵山缘起》、《地狱草纸》、《饿鬼草纸》、《病草纸》、《天狗草纸》、《绘师草纸》之类的作品形成日本独特的绘画形式。室町时代《福富草纸》、《百鬼夜行图》等杰作就是当时流行的创作。
十七世纪江户时代初期,京都、大阪的绘师画了一些身材修长的鸟羽绘,成功的造成时代的风格,引领下一波浮世绘的画风。『鸟羽绘』是以鸟羽僧正的名字为头衔,可见承袭祖师爷的企图。
1760年日本伟大的浮世绘师葛饰北斋诞生。他的《北斋漫画》闻名世界,甚至对欧洲绘画界造成一股震憾;一般印象中,他是『漫画』一词用在画作上的第一人。事实上在1769年,风俗画名家英一蝶就出版了《漫画图考群蝶画英》一书,早有漫画一词,之后北尾政演在《四时交加》绘本上的序文又提到『漫画』一词。
【北斋的锋芒】
1814年春《北斋漫画》刊行,带动流行,从1817年至1859年,出过不少笔意活泼的滑稽画谱,如《漫画百女》、《光琳漫画》、《滑稽漫画》、《北云漫画》、《漫画独稽古》、《北溪漫画》、《丰国漫画图绘》等作品。《北斋漫画》是一部十五卷包罗万象的绘画百科,作者葛饰北斋(1760~1849)一生多采多姿,他曾在护国寺庭院—百二十叠敷的纸上画了一个大达摩,在一粒米上画两只小麻雀因此而轰动江户。
除了《北斋漫画》之外,《北斋狂画》、《绘本两笔》、《戴斗画谱》、《北斋画式》、《北斋画镜》、《一笔画谱》等绘谱琳琅满目,另外在浮世绘作上成绩也十分辉煌,插画方面也有不少杰作。岩崎书店将其著作整理成三套《北斋漫画》(三卷)、《北斋的绘手本》(五卷)、《北斋的绘本插绘》(三卷)。每卷都超过三百页。这并不包括他那些浮世绘及杂作。《浮世绘》另成一系的出版全集五册《北斋美术馆》豪华版由集英社出刊。岩崎书店另外分门别类出刊了《北斋工艺图案帖》、《葛饰北斋女人素描》等极多的单行本。
【西风东渐的《日本笨拙》】
1861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华格曼(Charles Wirgrman)来到日本任《伦敦图画新闻》特派员,翌年他办了一份十来页、名为《日本笨拙》的漫画志,发行量二百份,主要是给旅日的外国人看的。这本以时事漫画、风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创作,用木版美浓纸印刷。这份刊物对日本漫画界产生很大的冲击,他收了极多的徒弟,并和日本女性结婚。
1882年法国人乔鲁吉毕戈(George Fernand Bigot)来到日本,他也是漫画家,于旅日期间出版了三册以日本为主题的铜版画集。1885年执笔《团团珍闻》,1887年《TOBAE》讽刺画集及杂志刊行。
叶格曼和毕戈对于日本漫画之革新有很大的贡献,新生代漫画家莫不受其影响,尤其是在其后的讽刺画界极为活跃的小林清亲、北泽乐天。小林清亲活跃于《团团珍闻》、《劳动世界》等刊物;《团团珍闻》由野村文夫创办,于1877年登场,在1895年出刊到一千号,封面由小林清亲的弟子田口米绘图,是日本最长寿的评论漫画志。
【明治维新的漫画新貌】
到了1900年,《滑稽新闻》、《东京泼克》、《时事漫画》、《大阪滑稽新闻》纷纷创刊。西洋漫画的批判式口吻、幽默感以及造型成了时尚。从明治时代至大正时代一直热闹非凡,杂志也多得不胜枚举:有的杂志横跨二个时代,名家不少,光是《东京泼克》就有四次兴盛期。
日本现代漫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是明治时期(1870-1911年)。在此基础上确立日本现代漫画的是北泽乐天。1906年,北泽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Puck),以后又创办了《东天小精灵》、《家庭小精灵》,可算是日本现代漫画的鼻祖。
大正时期(1912-1925年)具有代表性的漫画大师冈本一平赋予漫画文学的内容,是故事漫画的先驱者。冈本一平在大正时代一举成名,以他为中心的十人漫画家于1912年成立了『东京漫画会』,并于1915年举办第一回漫画展,以后一年均有一、二回的展出,最后一回在1923年,大正时代就在他们的主导下,更为活泼了。冈本一平在这时期也介绍了很多欧美漫画作品,1914年时他出版了《探访画趣》一书,《日本第一》杂志也于1920年4月推出了特集。
【幽默漫画及偶像化兴起】
1923年,日本的第一个漫画偶像也是在《日刊朝日俱乐部》初试啼声,这就是桦岛胜一的《阿正的冒险》。1924年另一位漫画大师麻生丰的幽默长篇漫画《满不在乎的爸爸》在《报知新闻》晚上刊出大为轰动,这部作品鼓舞了东京大地震劫后余生的人们,获得极大的成功,从此幽默漫画大量的在报端出现。
直至1950年前,曾在日本多种刊物上登载过。麻生丰是日本二三十年代的高产画家,1933年经济危机在日本达到顶峰,他又在《朝日新闻》上开始连载《平庸之辈》,反映了当时失业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1921年足立源一郎出刊了《罗欧米耶传》;1923年美国漫画《亲爷教育》在日刊《朝日俱乐部》上登场,这是当时在美国受欢迎的漫画,故事讲的是中年夫妇吉格斯和玛姬的日常趣事。
儿童漫画也在《阿正的冒险》的受欢迎后,由于画家纷纷投入创作,阵容也日益增强。1924年当时的《读卖新闻》换了新社长正力松太郎,为了向新市场挑战而重视漫画,以求争取读者群,特别新设了漫画部,网罗了麻生丰、下川凹天、实户左行、堤寒三、柳濑正梦等人入社,同年10月在星期天出版了四页彩色的附录。昭和初年,漫画就在这种背景下『人气』达到顶点,连载漫画都很受欢迎,讲谈社《王样》杂志甚至卖出一百万本呢!
昭和初期,风花雪月派和无产者派的兴起被视为特征,前者以画摩登女郎的田中比左良、小野佐世男为旗手,后者以柳濑正梦为先锋。随后流行的是昭和十年(1926-1936年)大放异彩的少年漫画。田河水泡的《黑流浪汉》、岛田启三的《阿吉历险记》吸引了全国的少年。而横山隆一的《健少爷》、《小阿福》受到了包括成年人在内的普遍喜爱。
这个时代也是漫画改组的时代,漫画家也纷纷成立了团体,昭和7年(1932年),以《漫画人》的执笔画家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横山隆一等二十人为主建立了『新漫画派集团』,后来又有多人加入。这个集团一直延续至今,另外还有『童心漫画团』、『新漫画家协会』、『日本漫画奉公会』、『三光漫画工作室』、『新秀漫画集团』等组织,结合志同道合的人团结出击,有的还出版年鉴,办很多促销活动,漫画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1930年《读卖周日漫画》上登载了实户左行的《飞速太郎》。实户左行在美国学习过,他将日本传统绘画方式中所缺少的外国技巧吸收进来并加以运用,使日本漫画呈现出新的面貌。手冢治虫的画风也受过他的影响。
1931年田河水泡的《野狗二等兵》在《少年俱乐部》开始连载,这是日本昭和漫画的起点,人缘之沸腾无人能出其右。这部作品从1931年开始连载,长达10年之久。讲的是一只四处流浪的狗参加了“猛犬团”最后成为职业军犬的故事。作品采取拟人化的手法,反映了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想,迎合了当时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
1934年岛田启三的《冒险滩吉》声势也不弱,阪本牙城的《坦克太郎》的机器人也在《幼年俱乐部》风光一时,横山隆一的《江户子阿健》于报纸连载也颇受欢迎。儿童漫画在儿童杂志上大放异采。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化,漫画界也被强制集中了。1940年成立了统一的漫画组织“新日本漫画家协会”四十年代初期,日本漫画创作停滞不前,直到战争结束。
【新漫画的出发】
战后,日本漫画界再次恢复了生气。漫画家以杂志、报纸为舞台,自由地对社会进行讽刺。横井福次郎1946年7月发表的科幻作品《不可思议国的普恰》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作品。从战时就开始发表的《纳玛林王国的故事》、《松下井知夫》,也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战争刚刚结束的1945年,由于缺乏纸张,很少有漫画出版。1946年到1950年战后新的价值观打乱了战前的传统与秩序,因而出现了充满生机的混乱,各种漫画杂志应运而生。在这种混沌状态中登场的漫画界巨头当然非手冢治虫莫属了。
1946年手冢治虫的《新宝岛》问世,大受欢迎,迈出了成为现代主流映像漫画的第一步。长谷川町子的《海螺》从1946年4月起开始在名古屋、札幌、福冈的三家地方报纸上连载,这些作品揭开了战后日本漫画的帷幕。他们两人在战后昭和漫画史上都是拔尖的高手,地位极为崇高。尤其是手冢治虫对日本之外的漫画界也影响深远,他利用电影运镜手法,使漫画映像有了革命性的变革!
1947年的最大新闻是《漫画少年》的创刊,著名主编加藤谦一主持的这份杂志,成为当今漫画巨匠们的摇篮,如藤子F不二雄、藤子不二雄A、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松本零士、森田拳次等人都在《漫画少年》上发表过作品。后来连载手冢治虫的《森林大帝》的也是这本刊物。
在成人漫画方面,近藤日出造在《读卖新闻》上刊载的政治漫画和杉浦幸雄的《原子凡人》都很受读者喜爱。
1949年集英社的《周刊少年跳跃》创刊,横山隆一的《轮盘赌》、仓金辛介的《甜豆馅公主》等不同类型的漫画也陆续成为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杉浦茂的荒诞漫画,横山泰三的社会评论漫画都大大拓宽了漫画世界。手冢治虫初期的三部优秀科幻作品《前世纪》、《大都会》和《未来世界》登场,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手冢治虫1952年开始连载的《铁臂阿童木》。1953年手冢又在《少女俱乐部》上开始连载《绸带骑士》。1954年手冢的代表作《火鸟》首次在《漫画少年》上刊载。手冢治虫的崛起预示着日本漫画世界新时代的到来。
手冢的漫画大大超越二战前的故事漫画,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的漫画画面构成具有显著的特征,即运用电影的拍摄技巧。他制作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拍摄一样,有变焦、广角、俯视……变幻无穷,令读者爱不释手。手冢治虫追求的是漫画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另外,山川总治的《少年王者》和福岛铁次的《沙漠的魔王》进一步完善了漫画,使孩子们能在幻想的世界里遨游。
【动画时代的到来】
日本从战后的混乱中开始康复,革新和保守的对立进一步加深了。仿佛是为了摆脱喧闹的市井生活,漫画界涌现出很多朦胧作品。石森章太郎的处女作《二级天使》是一部童话喜剧,其手法如同幻想电影一般。获得第一届文艺春秋漫画奖的谷内六郎的《离家的孩子》是一部反映郁郁寡欢的乡愁和童心的幻想曲。
1956年横山光辉的《铁人28》开始连载,与《少年》杂志上颇受欢迎的《阿童木》平分秋色。
1957年,堀江卓的《风车剑之助》开始连载。同年,前谷惟光的《机器人三等兵》作为时代剧漫画的宠儿出版发行。少女漫画中的女作家也大展才华,开始与男性为伍了。名列榜首的是上田俊子、牧美也子、花村英子等。
横山隆一的《阿福》和冈部冬彦的《小男孩》等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漫画也开始走红。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在大阪,连环画开始萌牙,月刊《影》和1957年创刊的《街》成为连环画的基地。最早使用“连环画”这个名称的,也是在《街》杂志社工作的辰已嘉裕。1959年在大阪以辰已为首,斋藤隆夫、佐藤雅旦、石川文安等人组织了连环画工作室。曾经是少年漫画家的千叶铁矢,以一部《地下室魔球》获得了成功。同时他还画少女漫画《123和456》。
石林章太郎也不例外,既有少女漫画《奇怪的孩子》问世,又有被称之为少年漫画代表作的《机器人009》,显示出同时连载的雄厚实力。6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一群青年漫画家。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创作了大批诱人的漫画作品。这时,日本漫画界又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即所谓的“租借连环画”(这类作品主要是供给小摊贩租借给人看)。
租借连环画的主要读者层不再是少男少女,而是那些在日本高速经济增长中,从日本各地大量涌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的青年人。可以说,租借连环画唤起了成年人对漫画的需求。无论在画技、故事情节,还是在日常感和现实感的追求上,租借连环画与手冢治虫的故事漫画都有明显的区别。作为这一派的著名漫画家有白土三平、水木茂、斋藤隆夫等。他们把自己的作品称之为连环画,其目的就在于表明自己与手冢治虫的不同之处。如果作个特征比喻,手冢的故事漫画具有陶器般的朴素、柔和;而连环画却极似瓷器那样硬质、严谨。
1959年讲谈社的《少年杂志》、小学馆的《少年星期日》等周刊杂志纷纷创刊。同年,东京电视塔建成,家庭电视机拥有台数已超过700万台。从此,战后一代人便在电视的影响下成长起来。
随着电视突飞猛进的发展,颇受欢迎的漫画开始被搬上银幕,《月光假面》(原作川内康范,绘画桑田次郎)的巨大成功加快了漫画电视化的步伐。手冢治虫的《奇异的少年》在NHK被列为连续播放节目。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深入人心,《铁人28号》、《8号人》(原作平井正和,绘画桑田次郎)和小岛功的《仙人部落》也大获成功,这些都是带科幻性质的动画片。
而赤冢不二夫的逗笑漫画《阿松》,虽然在电视上播放了,却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以写实风格推出的电视连续剧《丸出夫》和《肯尼迪骑士团》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作品,前者反映的是激烈的升学考试状况后者以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刺事件为序幕,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生活。越南战争爆发后,以村山知义的《忍者》为首,掀起了一场“忍者风暴”。藤子不二雄的《怪物Q太郎》被改编成动画片,这是科幻动画片以外类型的动画片首次获得巨大成功,伴随着主题歌一起在全日本掀起一股热潮。
【迅速发展的十年间1965年-1975年】
战后20年,培育出一批新漫画的读者层,新的漫画杂志也应运而生。芳文社于1966年以青年漫画为目标,创办了《Comic
Magazine》;少年画报社的《青年漫画月刊》、双叶社的《漫画周刊》和小学馆的《大漫画月刊》等陆续问世。少年杂志方面,讲谈社的《少年杂志》压倒了其他杂志。1965年时,《少年杂志》的主要读者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社会人际关系很简单,一般就是家长和孩子、学生和老师、男孩和女孩,《少年杂志》的佳作《巨人之星》(川崎登)、《明日的乔》(千叶铁矢)、《爱与诚》等就是围绕这种人际关系创作的连环漫画。这些作品描写了少男少女的成长奋斗过程。由于故事内容都来自少年读者身边,所以极受他们的欢迎。此后日本漫画的读者也从中、小学生扩展为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各阶层的青年。漫画开始受到了社会的注目。
1964年新漫画派集团的核心人物近藤日出造等人大声疾呼,要建立一个包括从北海道到冲绳的所有漫画家的全国性的漫画家职能团体。于是,日本漫画家协会诞生了。成立时的会员人数是497名。日本漫画家协会的宗旨是维护漫画家协会会员的权益,对文化作出贡献。1972年设立了“日本漫画家协会奖”,这个奖由漫画家评选,由漫画家授予漫画家,这一点不同于出版社、报社所设立的漫画奖,“日本漫画家协会奖”被认为是最有权威的奖赏。
在日本除了这个“协会奖”外,还有“文艺春秋漫画奖”、“小学馆漫画奖”、“讲谈社漫画奖”及“读卖国际漫画奖”、“中日漫画大奖”等报社设立的漫画奖。还有个人设立的奖,如“手冢奖”、“赤冢奖”、“藤子不二雄奖”等等。
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漫画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需要,故事中的相当大的成份是由其它领域的作家来完成的。比如推理小说作家生田、科幻作家加纳一郎、动画片作家藤种桂介等等,分别拿出成功的作品,以漫画脚本为职业的尾原一骑、小池一夫、牛次郎等人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漫画质量的提高,与他们的实力有很大关系。从拉洋片时代就开始画连环画的老将小岛刚夕,与小池一夫组合后发挥实力创作的《带孩子的狼》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位专业脚本作家泷泽解的《高中流浪派》(绘画芳谷圭儿),也使人感到新鲜的时代气息。
集英社1968年创办的《少年跳跃》,发掘出一批新漫画家。“跳跃军团”具有老一辈漫画家所不具备的幽默与故事情节,以破竹之势向前迈进。
正统少女漫画中,较突出的有高中学生里中满智子的处女作《娜娜和丽丽》、情节剧名家细川知荣子的《帕莉子别哭》,还有擅长写爱情剧的西谷样子的《玛丽露》。早在50年代就开始出名的水野英子就不用说了,还有弓月光的《第一次体验》等作品,开拓了少女漫画新的题材。在少年漫画肥沃的土壤上,少女漫画迅速赶超上来。这一时期连东京大学的书架上都摆着少女漫画,池田理代子的《凡代赛的玫瑰》以其严谨的历史考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把少女漫画推上了高峰。
【逐步走向成熟】
1975年至1985年这一时期,首屈一指的作品要算萩尾望都的《11个人》和大岛弓子的《绵国之星》。另外,青池保子的《伊凡的儿子们》强烈感人、细川知荣子的《尼罗河女儿》绚丽多彩,在读者中引起很大震动。举目四望,到处都是女漫画家。1977年美内铃惠的超长篇《玻璃假面》开始连载。这是一部罕见的长篇故事,连载十几年,盛况不衰。
这一时期,少年漫画的大腕藤子F不二雄的《魔美》和松本零士的《银河铁道999》发表。同时藤子不二雄还创作了青年漫画的科幻短篇系列,松本零士也有《宇宙海盗哈罗克》问世。《日出之处的天子》(山岸凉子)和《钓鱼迷日记》也很引入注目。藤子F不二雄的《机器猫》被制成动画片;鸟山明的《阿拉蕾》也受到高度评价。同时《筋肉人》(鸟田中井)、《北斗神拳》(原哲夫)也大受欢迎。以真正的描写和故事吸引读者的作品当属大友克洋的《阿基拉》,显示出极高的水平。1982年宫崎骏的《风之谷》也开始连载。
少年漫画中安达充的代表作《接触》、《美纪子》最引人注目。青年漫画中以《美食家》为首,引来美食漫画陆续登场。女作家高桥留美子的《福星小子》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九十年代初,《少年B跳跃》发行量不断增加。因为它有以鸟山明的《七龙珠》为主角、秋本治、荒木飞吕彦和德弘正也等人稳定的连载阵容。
伴随漫画成长的读者,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了。川口开治的《沉默的舰队》,尽管受到非难,但仍受到青年们的注目。继《漫画日本经济入门》(石森章太郎)成功之后,斋藤隆夫的《连环画小说吉田学校》也由读卖新闻社出版了。石森章太郎的《漫画日本历史》也在连载,这些都是以成年读者为对象的漫画,说明漫画作为一种宣传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课长岛耕作》(弘兼宪史)也在商人中成为重大的话题。
进入90年代,日本漫画流派在画风、题材、故事情节等方面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漫画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漫画家的个性更加鲜明了,漫画已从战前的儿童伙伴历经半个世纪的成长,变成了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体。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举报/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岛芳子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