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切真理都是是纯粹而简单的。你怎么理解奥斯卡王尔德说的“一切真理都是很少纯粹,从不简单?


人的见解愈是把真理与错误的的对立视为固定的,就愈习惯于以为对某一现有的哲学体系的态度不是赞成就必是反对,而且在一篇关于某一哲学体系的声明里也就愈习惯于只在其中寻找赞成或反对。这种人不那么把不同的哲学体系理解为真理的前进发展,而毋宁在不同的体系中只看见了矛盾。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事物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它不断舍弃掉过去的自己成为新的事物,而这新事物却又在某种意义上包含着过去的自己。现有体系也都是从过去的理论中一点一滴精取来的,因此不同体系间体现的也是新旧交替的过程,而正是在流动着的有机状态中才实现了这统一性。】——2
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而穷尽于它的实现,现实的整体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的过程;目的本身是僵死的共相,正如倾向是一种还缺少现实性的空洞的冲动一样;而赤裸的结果则是丢开了倾向的那具死尸。【一粒米,作为结果,它包含了种子-水稻-稻谷-谷粒的过程。成为米是它的目的,但它不会在此穷尽,它还要变成粪便然后回归泥土中;“米“只是这循环中的一具死尸,因为米永远是米,而不会是粪便或其他的什么,只有完成整个循环过程才是它真正的实现。】——2
在文化的开端,即当人们刚开始争取摆脱实质生活的直接性的时候,永远必须这样入手:获得关于普遍原理和观点的知识,争取第一步达到对事情的一般的思想,同时根据理由以支持或反对它,按照它的规定性去理解它的具体和丰富的内容,并能够对它作出有条理的陈述和严肃的判断。【历史、法律、哲学、道德,这些概念的事物不是通过现实直接得到的,而是被思维所构筑起来。这些概念彼此之间显现出一种近似语言学的拓扑关系:哲学是为了解释世界与人;政治则是关于社会活动的学问;法律是政治用来调节人际社会的手段;而道德正是历史的产物……就像为了定义一个词需要数个其他词汇,然后这些其他词汇又要用另一些词语来释义……这些网络的基础都建筑于现实且朴素的事物——如苹果、树木、河流——身上,正是“我思故我在”,当人类思维开始脱离实质生活的直接性,利用归纳和演绎建立起上层的楼阁时,矇昧的时代便结束了。】——3
我在本书里所怀抱的目的,正就是要促使哲学接近于科学的形式,——哲学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而就是真实的知识。——3
美、神圣、永恒、宗教与爱情都是诱饵,所以需要它们,乃是为了引起吞饵的欲望;保持并开拓实体的财富所依靠的力量,据说不是概念而是喜悦,不是事实自身冷静地循序前进的必然性而是我们对待它的那种激扬狂放的热情。【这些空中楼阁乃是虚幻的,因为它们必须仰赖现实的基础才能存在;但正是这些崇高性——气节、热血、正义——给予了人努力劳作的力量,使人们从矇昧中走出。唯物主义的尽头是富足和懒惰,老鼠乌托邦的实验证实了这点;失却了痛苦和崇高性的人类将迅速走向终焉,这些诱饵遂成了唯物主义之不可解开的戈尔迪姆之结。】——5
新精神的开端乃是各种文化形式的一个彻底变革的产物,乃是走完各种错综复杂的道路并作出各种艰苦的奋斗努力而后取得的代价。【肯定了运动和实践的意义。】——7
如果理念的发展只是同一公式的如此反复而已,则这理念虽然本身是真实的,事实上却永远仅是个开始。【如果理念不施诸现实,那么事物就永远是粗率的;如果理念只是在其自身中反复呈现,则智力就是静态的得不到发展。】——9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实体性自身既包含着共相或知识自身的直接性,也包含着存在或作为知识之对象的那种直接性。【一个真实的事物,它本身不是或不一定是实体,但只有在实体中才能实现它的直接性。】——10
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应,才是绝对的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得到统一性,就其本身而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圆圈,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尘世的巨蟒。】——11
上帝的生活和上帝的知识因而很可以说是一种自己爱自己的游戏。——11
正因为形式就像本质自己那样对本质是非常本质的东西,所以不应该把本质只理解和表述为本质,为直接的实体,或为上帝的纯粹自身直观,而同样应该把本质理解和表述为形式,具有着展开了的形式的全部丰富内容。只有这样,本质才真正被理解和表达为现实的东西。【本质并不否定低级的形式,正是在形式的完全展开(轮转)中,本质得以显现并回归它自身。】——12
但事实上人们所以嫌恶中介,纯然是由于不了解中介和绝对知识本身的性质。因为中介不是别的,只是运动着的自身同一,换句话说,它是自身反映,自为存在着的自我的环节,纯粹的否定性,或就其纯粹的抽象而言,它是单纯的形成过程。【中年的我嫌恶少年的我太感情用事,老年的我嫌恶中年的我整天无所事事,这些嫌恶之所以能达成纯然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实现了;而一个少年是无法对他的老年产生感悟的,因为对于少年来说,后者是尚未实现的状态。成长,就是否定了过去的自己,每份嫌恶都是人生某个阶段对过去已实现之事物所发生的否定。因此可以说,如果不抵达死亡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对生命本身是作出评价(回顾);唯经历生死,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真谛。这里的情形就像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故事,只有把路走完,才知道哪一朵花最美丽。】——12
我们认为,目的是直接的、静止的、不动的东西;不动的东西自身却能引起运动,所以它是主体。它引起运动的力量,抽象地说,就是自为存在或纯粹的否定性。结果之所以就是开端,只因为开端就是目的;或者换句话说,现实之所以就是关于此现实的概念,只因为直接性的东西,作为目的其本身就包含着“自身”或纯粹的现实。【运动是以目的为开端的,而若按照自然有目的一说,则人类活动的终结便早已经预设好了;就如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的,世界运动就像上帝编织的机关。人类只不过是遵从链条的布置从这一头走向那一头。】——13
真正地展开开端固然是对开端的一种肯定的行动,同时却也是对它的一种否定的行动,即否定它仅仅才是直接的或仅仅才是目的这个片面性。【新旧体系之间的批判体现的不是矛盾,恰恰是部分地肯定与继承。这一特性也可以用来解决“你爱着曾经的那个他,是否是对现在的他的背叛”之命题:你现在所爱着的那个他里,就包含了曾经的那个他;而若未来你不再爱他,则也不会取消你曾爱过他的事实。这是因为,无论自爱上他之后哪个时期的他,与最初相恋时的他都不是矛盾而对立的,其中自然也就不存在背叛了。】——15
在比较高一级的精神里,较为低级的存在就降低而成为一种隐约不显的环节;从前曾是事实自身的那种东西现在只还是一种遗迹,它的形态已经被蒙蔽起来成了一片简单得多阴影。【每个人都是从它的影子中走来。远祖的习性和童年和伤迹,都是组成他的朴素的影子。】——18
柔弱无力的美之所以憎恨知性,就因为知性硬要它做它所不能做的事情。【“太可悲了!我会变得又老又丑,可是这幅画像却能永葆青春。他永远不会比这六月的一天年龄稍大……要是倒过来该多好!如果我能永葆青春,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要什么我都给!是的,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我愿意拿我的灵魂换青春!……我妒忌一切永不消逝的美。我妒忌你给我画的像。为什么它可以保存我必定会失去的东西?每一寸光阴都从我这里拿走一点东西去给它。哦,要是倒个过儿多好哇!要是画像会起变化,而我永远跟现在一样,那该多好!”
——王尔德】——21
在数学世界里,审核考察是在事实以外的一种行动;由于这种行动是事实以外的,真正的事实就被它改变了。【数学审查不是对经验进行考察,但其真理却影响着经验的事物。】——27
哲学的要素是那种产生其自己的环节并经历这些环节的运动过程;而这全部运动就构成着肯定的的东西及其真理。【自我认知的过程,也即哲学思维。】——30
真理是它在其自身中的运动;但上述的方法却是外在于材料的一种认识。因此,这种方法是数学所独有的方法,并且必须听任数学自己去使用它;因为数学,如我们所已注意到的,是以数量的无概念的关系为其原理,并以僵死的空间和同样僵死的一为其材料的。【在黑格尔看来,真理是流动的,它将自身孕育于万物的动态之中;而数学则反过来,将具体的事物分解入数字——一个静态的空间——里予以计算而不再返回材料自身。这与六爻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如果把六爻的结果看成一个数字,那么从这串数字中析出的卦象其实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同一卦象,不同人却能读出不同的结果,这正是由于解卦活动返回的不是它自身,而是停留在解卦者的认知中。所以每个解卦者根据自身片面的认知去解读出了彼此不同的结果。当我进行认识并作出判断的时候,我就把这一判断从其连续性中孤立出来了。这个静止的、孤立的认知不是在知觉的对象身上,而是位于知觉者的认识里的。这认知虽不真实(完整),但作为被扬弃的部分它仍被包含在真理中,它的错误唯在于这认识没有返回它自身而是停留在知觉者的片面认知里。】——31
科学的认识所要求的,毋宁是把自己完全交付给认识对象的生命,或者换句话说,毋宁是去观察和陈述对象的内在必然性。……科学的认识深入于物质内容,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前进,从而返回于其自身的。【如果说形式的知性是注重表面,那么科学的认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它返回时并不是带着对个体的粗浅认知,而是从一个全局的高处回到自身的。《罗丹艺术论》中有这么一段表述:“你以后雕塑的时候,切不要从广处着眼,而要从深处着眼……要永远把一个平面当作是一个体积的边线看,当作向着你的一个尖端看。”科学所认知的是事物内部的真,而不是它表面的征,科学观察的是运动着的状态。有这么一类绘马油画,画家们将马的四足画成如下图所示。但自摄影技术发明后人们发现,奔马是不会呈现这样的奔跑姿势的,也就是说,这类画家所描绘的大抵只是他们在马厩中看到的形式的、符合个体特征的马;他们只是把马的形式带进了这个静滞的空间,不是在这个空间还原一匹真实的活马,因此也就使得画面僵直而丧失生命感。】——36
一般来说,逻辑必然性就在于事物的存在即是它的概念这一性质里。【存在即合理,或者说,正因为它合乎逻辑,所以才存在。】——38
表象思维的习惯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与此相反,另一种思维,即形式推理,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傲。……形式推理否定地对待所认识的内容,善于驳斥和消灭这种内容。可是看出内容不是这样,这种看法本身只是空洞的否定;这空洞的否定本身乃是一种极限,它并不能超越其自己而达到一种新内容,相反地,它为了重新获得一个内容,必须从别的不管什么地方取来另外某种东西为其内容。【形式推理的结果并不返回材料自身,它依照自身逻辑持续滑坡下去,它通过不断否定自己的上一层,最后抵达一个没有依托的漂浮之境。】——40
在哲学方面,情况却与此相反,现在似乎流行着一种偏见,以为每个人虽然都生有眼睛和手指,但当他获得皮革和工具的时候并不因为有了眼和手就能制造皮鞋,反倒以为每个人都能直接进行哲学思维并对哲学作出判断,因为他在他天生的理性里已经具有了哲学判断的标准,仿佛他不是在他自己的脚上同样已经具有了鞋的标准似的。【雅斯贝尔斯:“
在哲学问题上,差不多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下判断的能力。在科学当中,人们承认学习、训练、方法是理解的前题,而涉及哲学时,人们却要求径直登堂入室,有说话的份儿,似乎人自身的存在、自身的命定、自身的经验就可充当充分的前题了。 ”】——46
自我通过一个他物,即事情而获得确定性,而事情同样通过一个他物即自我而具有确定性。……在感性确定性中所设定的一方是简单的、直接的存在着的东西或本质,即对象。而所设定的另一方便是那非自在存在,而要通过一个他物才得存在的那种非本质的、间接的东西,即自我,自我是一种认识作用,它之所以知道对象,只是因为对象存在,而这能认识的自我则是可以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但对象却存在,它是真实、是本质。不论对象是被知道或者是不被知道,它一样地存在着。即使它没有被知道,它仍然存在着;但是如果没有对象,便不会有知识。【“博雅,何谓‘美’?”
“什、什么?” “我换个说法好了。所谓‘美’,到底在何处?” “什、什么?” “例如月亮。你刚刚说月亮很美,可是,那个‘美’,到底在何处?” “不、不就在月亮上吗?” “问题就在这里,博雅……”晴明红唇上浮出愉快笑容。 “难、难道不是月亮?” “别急,博雅。确实是月亮,但是,月亮只是月亮而已。” “……”
“不如说,博雅,这世上所有人,包括你我,所有生命都灭绝了,会怎么样?” “什么怎样?” “我是说,观赏月亮的人都死光的话,会怎样?” “……” “换句话说,看到月亮而觉得没的感情,为月亮而心动的感情,全部自世上消失了。” “……” “如果世上所有人都灭绝了,月亮还是月亮。大概仍同今晚一样,发出皎洁月光吧。可是,月亮虽然还在,但月亮的美,却会和人一起消失。”
“晴明,你还是讲得很复杂。” “一点都不复杂。” “很复杂。” “别这样说,博雅,好好听我说……”晴明微微向前探身。“反过来说,如果月亮不存在,又会怎样?” “又会怎样?” “没有月亮,没有花,没有星眼……世上只有你和我。其他东西一开始就不存在的话……” “……” “那么,就跟我刚刚说的一样,美,也会从这世上消失。”
“你、你是说,要让‘美’存在于这世上,须有观赏的人,也须有受观赏的物事?” “正是如此,博雅。” “唔,唔。” “如果光是博雅存在,而月亮不存在的话,‘美’也就不存在。但光是月亮存在,而源博雅不存在的话,‘美’也会不存在。正因为有源博雅,有月亮,这世上才会滋生‘美’。”——《阴阳师.东国人遇鬼》】——64
因此感性确定性的真理的力量现在就在自我之内了,就在我的直接的视、听等等之内了;我们所意谓的个别的这时和这里就由于自我坚执着它们而不至于消失了。……两条真理都有同样的可靠性,都有亲眼看见的直接性,两者都有从各自的认识得来的确信和确定性;但是一个确定性却消失在另一个确定性中。【昨日的自我并不因今日自我的成长而变成谬误,只不过由于真理的运动性,所以前一个真理(事实)消解到新的真理(事实)中了。前朝的剑与本朝的剑无疑都是尚方宝剑,但唯有本朝的剑才能斩本朝的官,虽权能已转移到新剑中,但新剑却不可否定旧剑的尚方本质。】——67
在真正要说出“这张纸”的尝试中,“这张纸”因而就会被揉碎了;那些开始描述它的人,不能完成他们的描述,而必须先把它交给别的人,而这些人最后也将会承认他们要述说的东西不存在。【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72
那被规定为简单的一方面——对象——是主要的,是本质,不管它被知觉或不被知觉都是无差别的;但是知觉作为认识过程不是经常的,可以有知觉,也可以没有知觉,所以它是非主要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无论有没有伯乐,千里马总是千里马;伯乐只是发掘了马的潜力,而不是创造了它的潜力。】——74
现在在知觉中又出现许多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看来是事物的特质。但是事物是单一体,一有这样的多样性,它就停止其为单一体了,于是我们就意识到,这种多样性是落在我们之内。……归根到底,意识作出一种区别,通过各种区别,一方面它把诸多特质相互区别开,另一方面它又把事物看成诸多特质的集合体。【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80
由于规定性事物便与他物相对立,但是即在与他物的对立中事物才会自为地保存住自己。不过事物之所以为事物或者事物之所以是一个自为的存在着的单一体,只因它与他物没有对立的关系;因为一陷入这种对立的关系,毋宁就和它物建立了联系,而和他物有了联系就是自为存在的终止。正由于这种绝对特性和它与他物的对立,它才与他物发生关系,而且它本质上就是这个关系,而且仅仅是这个关系,但是发生关系就是它的独立自在之否定,因而毋宁可以说,事物通过它自己的本质的特性而趋于毁灭。【自我的存在仰赖于与他物进行对立,但这种对立本身就是在与他物发生联系,因此维持着自我存在的东西对于自我而言又是一种否定。】——84
这个无条件的共相,如果被当作静止的单纯的本质来看,本身不是别的,正是只是自为存在的极端那一面;因为与它相对立的,正是非存在。但是如果那无条件的共相与非存在相联系,那它自身就会成为非本质的,而意识便不能从知觉的幻觉中解脱出来,但是这种共相证明了它自己是曾经从有条件的自为存在中解脱出来,并返回到它自身的东西。【与无条件的共相相对立的——也就是不能自为存在的——那一面,它必须依托着什么而存在。当自为存在与不能自为存在发生联系时,这个自为存在就一同被放在依托物上了,于是知觉就无法将它从二者中分离出来,但它(本质)自身却有着脱离出来的条件。这就像苹果核与苹果肉,果核作为掌握着“苹果”这一生死兴灭运动的本质的一环,被包裹在果肉中难以被发现,但随着外皮的腐败、分解,果核最终会从果皮与果肉中脱颖而出,继续着它自为存在的运动。】——88
对意识来说对象从同他物的的关系中返回到自身,因而它成为自在的概念;但是意识还不是自为的概念,因此它在那返回到自身的对象中认识不到自己。【意识不能成为自为,是因为意识是肉体运转的产物,因此人作为生物的本质乃是生殖力,而不是智能。】——88
但是为自己而存在和与他物有关联一般地就构成它自己的本性和本质,而它的本性和本质的真理就是那无条件的共相;所以结果纯全是普遍性的。【本性为本质之外衣,虽说是外衣,却不能依着意识而更变,就如同苹果结不出西瓜一样的果肉,人也不能自行选择他的性格与外貌,这些都是受本质决定的。如果说水果的果肉是果核为了应对外部变化而塑成的本性,那么人的身体与性格,应当也是为了维护生殖力而演化出来;果肉多汁是为了凸显果实的苦涩,令他者择果肉而弃果核离去,花蜜香甜是为了招蜂为之授粉,性格冲动与肉体美好之于人亦是一种甜蜜的诱惑以使其能承受住繁殖之艰苦。因此生殖力与美貌的最盛期是同步的,当作为本质的生殖力开始衰退,作为外衣的本性也就变得沉稳而衰老了。】——89
这些质料每一个都是由于他一个之存在而存在;它们是相互浸透的,但彼此又没有接触,因为反过来说,那具有诸多差别的东西,也同样是独立的。……换句话说,那被设定为独立的成分直接地过渡到它们的统一性,而它们的统一性直接地过渡到展开为复多,而复多又被归结为统一。【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吴蜀魏国因为彼此之间共筑起的一个相对稳固局势而持久存在。但当蜀国终结,这个格局也就随着此一个、他一个的接连崩溃而破局。最终归于统一。】——90
但是事实上力本身就是这种返回到自身或这种外在化的扬弃过程。单一性当它一出现时,立即就消失成为一个他物了,力就是这个他物本身,力就是返回到自身的力。……力这一概念是通过分为两种力而成为现实的,这两种力作为自为存在的东西而存在;但是它们的存在是这样一种相互间的辩证运动:它们的存在纯粹是一种被对方所建立起来的的存在……它们的本质纯全在于:每一方都通过对方而存在,因为每一方也就是对方。【分是一种运动,合也是一种运动,而分与合的轮转又是一种运动;一旦分不存在,合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分合运动也就无法成为可能。】——92
那把知性和事物的内在核心两个极端结合起来的媒介或中项,是力之发展了的存在,这种存在对知性本身说来现在和今后都是一个消失着的过程。因此它就被称为现象,因为一个本身直接就是一个非有的有或存在,我们便叫做假象。但是它不仅仅是一个假象,而乃是现象、是假象的整体。这个作为整体的整体或共相就是构成事物内在核心的东西,亦即通过力的交互作用而返回到自身的力。【分与合是运动的现象,而它们自己则是一种假象,不会有真的分或真的合,因为只有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运动才能维持着自身。苹果腐败了
,但没有真的腐败,它的活力还潜藏在种子中;死亡是假象,生存也是一种假象,解体与再生,都不过是生命循环所衍生出的现象。在这现象的轮替中,生殖力通过运动作用不断重返它自身以维持自己的存在。而我们,就只能从现象出发去理解生与死背后的真谛。】——96
事物的内在核心对于意识还是一个纯粹的彼岸,因为意识在内在核心还不能找到它自己;它是空的,因为它是现象的否定,就肯定方面说,它只是一单纯的共相。【内在核心是一个圆心,圆上的弧线都是围绕着这个点而画(运动)成的。对于意识来讲这个点是空疏的,就像你(不借助工具)看透一张纸也看不出一个圆形图案的圆心在哪;但如果连这条弧线(现象)都不存在的话,那么就更无从认识到圆心的概念。因此现象是本质的填充物,圆形是圆心的媒介,以达成它对自己的反思。】——97
于是知性就体会到这乃是现象界本身的规律:即建立差别实际上没有差别,换句话说,凡是自身同一的也就是自身排斥的,并且知性同样体会到,在现象界中真正讲来差别是不存在的,并且是自身扬弃的,换句话说,那自身不同一的东西却相互吸引。【本质消解成一个不断围绕着自我前行的曲线,这条线的每一阶段,都在试图否定、扬弃上一个阶段的自己;但无论如何,在一个圆中,上边的一厘米与下边的一厘米论就粗细还是曲率或长度而言,其实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一张百元纸钞能拆分成两张50元、五张20元、十张10元……而无论是两张50还是百张1元,其实质都是在围绕着这个100元的价值而旋转;虽然看起来两个50分解(否定)了一个100,而一百个1又分解了两个50,但这些零钱却相互吸引,最终汇集到银行又重新印成百元大钞。】——106
知性又体会出第二种规律,它的内容与前此所谓规律即不变的、长住的、自身等同的差别之规律正相反对;因为这个新的规律毋宁表明了等同者之成为不等同,不等同者之成为等同。……在力的交替作用里,这一规律正表现为这种绝对的过渡和纯粹的转化。那自身同一的东西、力,分裂成为它的对方,它的对方首先表现为一个独立的区别于它的他物,然而两者的这个差别事实上被证明为没有差别;因为它是自身同一的东西,亦即是自己排斥自己的东西,因此这个被排斥的东西本质上又吸引自身,因为它是同一的。这样作出来的差别,即然没有差别,因此它又取消了自己。在这里,差别就被表明是事情本身的差别,或绝对差别,而这种事情本身的差别并不是别的东西,实即是那曾经自己排斥了自己的自身同一者,因此在这里差别这一概念只是建立了一个对立,而这个对立又不是对立。【而本质又体现了一种两面性,它衍生出一个与自我相对但又自身同一的事物;一张百元纸钞仍值100元,但它以另外一种形式,不是资产而是负债的名义,实现了这100元的价值。】——106
我们看见,在现象界的内在核心里,真正讲来知性所认识的除了现象本身外,并没有某种别的东西,不过不是现象界作为力的交替,而是力的交替在它的绝对普遍的环节里和在这些环节的运动里,事实上知性所认识的只是它自己。……在这个据说遮蔽着内在世界的所谓幕帘之后,什么东西也看不见,除非我们自己走进它的后面,同样也要有某种的确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在它后面,我们才可以看见/然而同时也很明显,人们并不是不经历任何困难笔直就可以走进那后面去的。因为这种关于什么是现象界观念和它的内在世界观念的真理的知识,本身是经历过长远曲折的途程所达到的结果,通过这恶搞过程,意识的诸方式:意谓、知觉和知性都逐渐消失;并且同样也很明显,要认识当意识知道它自身时,它知道什么,还需要更多的条件、更长远曲折的途程。——114
欲望和由欲望的满足而达到的自己本身的确信是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的,因为对自己确信是通过扬弃对方才达到的;为了要扬弃对方,必须有对方存在。因此自我意识不能够通过它对对象的否定关系而扬弃对象;由于这种关系它毋宁又产生对象并且又产生欲望。【每个人都想否定过去的自己,恨不得把那悔恨和羞耻都忘得一干二净,然而人的理性又是依靠这种记忆堆叠起来的,如果他真的忘掉了它们,那么现在的他就不复存在。正如叔本华说的,让一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再次经历某件事,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他成为这样因为他就是这样,他无法否定过去的自己,是以这欲望不断产生,令人生处处充满悔恨。】——121
自我意识有另一个自我意识和它对立;它走到它自身之外。【社会是一个巨镜之阵,我从他者身上看到自身,而他者亦从我身上看到他自身。动态意识不断从自我出发,抵达他者后再返回自身以令静态意识识别出自我,就像通过偷瞄他人的试卷来确认我成绩的好坏一样。这意识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因为认识永远是滞后的:当意识将邻座的分数带回自身后,理性知道邻座会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我得到的只是一个暂时的分数线标准;因此自我不得不再次、并不断地去瞄邻居的试卷以重新确立(更新)对自身的认知。这点对于他者亦然,邻座也必须要扬弃我的分数——认可我的成绩(扬),并将自己的成绩与我区分开(弃)——才能实现对他自己的认知。同理学霸对答案,我计算出了一份答案,但我对其正确性毫无把握,在对答案的过程中,我与他者的意识从彼此的答案回到自身,以此确信自己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123
就它是对方的行动而言,每一方都想要消灭对方,致对方于死命。【自我会将对方识别为另一个自我,这不是因为对方与我有多么相似,而是当我认其为意识的对象时,它就自动成了我心中的另一个自我,一个需要我去否定、挑战的对象。俄狄浦斯情结。】——126
但是这种通过生死的斗争来证明自身存在的过程既扬弃了由此所获得的真理,同样也因而扬弃了对它自身一般的确信;因为正如生命是意识之自然的肯定,有独立性而没有绝对的否定性,同样死亡就是意识之自然的否定,有否定性而没有独立性,因而这种独立性就没有得到承认所应有的意义。……但是这样一来,由于变换的辩证过程,这本质的环节就消失了,病分裂成具有正相反对的规定性的两个极端,而中项就堕落成死气沉沉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分裂为死气沉沉的、单纯地存在着而不对立着的两极端。……在这种经验里自我就认识到,生命与纯粹的自我意识对它都有同等的重要。在直接的自我意识里那单纯的自我是绝对的对象,不过这种对象就我们说来或者就它本身说来是绝对的中介,并且以实体性的独立存在为它的主要环节。……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存在着的意识或者以物的形态出现的意识就建立起来了。两个环节都是主要的,因为它们最初是不等同的并且是正相反对的,而它们之返回到统一里还没有达到,所以它们就以两个整相反对的意识的形态而存在着。其一是独立的意识,它的本质是自为存在,另一为依赖的意识,它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奴隶。【To
be or not to
be.肉体与精神对于自我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因为肉体是信号的收发装置,若没有容器精神就只是漂泊在幽暗中的孤舟,唯有依靠肉体这个灯塔它才有家可归。而对象,即敌人的肉体与精神,对于自我也同样重要,因为一旦认知失去了它的对象,那么意识就无法启航;一个无法启航、也无从回归的意识——这既不开出船只,也没有游船待返的泊港——也不过是虽生未活之“物”而已。】——126
主人通过独立存在间接地使自身与奴隶相关联,因为正是在这种关系里,奴隶才成为奴隶。……同样主人通过奴隶间接地与物发生关系。……但是对于奴隶来说,物也是独立的,因此通过它的否定作用他不能一下子就把物消灭掉,这就是说,他只能对物予以加工改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28
通过这种中介,主人对物的直接关系,就成为对于物的纯粹否定,换言之,主人就享受了物。那顿春的欲望所未能获得的东西,他现在得到了,并把它加以想用,于享用中得到了满足。【这里的“否定”是与“支配”或者“权力”等同的。主人在对物的支配上获得了他此前在自我身上所没能享用到的满足感;他也许无法否认那中二时期的自己,但他通过毁掉中二时期创作的诗歌、小说,获得了与此相同的支配快感。尼采说:“你能对自己下命令,这就是‘意志的自由’……‘伟人’之伟大是由于他的欲望的自由空间,是由于更大的权力……人作为艺术家而感到快乐,他享受作为权力的自身。谎言就是权力。(《权力意志》)”谎言、否定、权力,三者在此达成了政治哲学上的等量代换:譬如一个国家若无法操控它的子民,那么它也可以借用符号化来达成同一个目的:“牟取这个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先让符号出现,然后再获取;二是先提出某事,然后再加以否定和击退。……这也是我们这个“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鲍德里亚)”】——128
然而通过劳动奴隶的意识却回到了它自身。……这种满足本身只是一个随即消逝的东西,因为它缺少那客观的一面或持久的实质的一面。与此相反,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整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这个否定的中介过程或陶冶的行动同时就是意识的个别性或意识的纯粹自为存在,这种意识现在在劳动中外在化自己,进入到持久的状态。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权力也许可以通过对物质的把控获得一时快感,但这快感终究是短暂的,由此产生了福柯说的“快感随着控制它的权力扩散开去,而权力则仅仅抓住刚才逼问出来的快感不放”。这是因为处于现象界的物质的满足,无法填补身处本体界的自我之欲望。相似始终是相似,而无法达成替代。但是在劳动中,意识因外化而得到了满足,换句话说,体力劳动让人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些形而上的观念。原始人会痛,但是他不知苦,它虽然物质文明不发达,但他不会为了生计眉头紧锁;他想要的一切都来自于眼前,是以凡他想要的,都可以依靠双手得到,他能轻易地获得自我满足。】——130
唯心主义将自我意识的单纯同一表述为一切实在,并直接将它作成本质,而没有先将它当作绝对否定的东西来理解,如果说这是不可理解的,那么更不可理解的则是唯心主义认为范畴的诸区别或诸类属存在于范畴之中的论点。【范畴的意义是指存在物的本质性;范畴意味着存在与自我是同一个东西;范畴的本质在于它于他物中与自身相同。唯心主义是静态的,它(意识)不运动,也不走到与自我对立、区别的那一侧,更不携带那否定性返回自身;它将范畴之区别置于范畴之中,但这与事物本质间所具有的歧义产生了冲突。】——157
我们在这里见到双重意义下的纯粹意识:在一种情形下,它是往复运行于它的一切环节中的不安静的运动。在这些环节中它见到浮现于其面前而于把捉过程中又被扬弃了的他物;在另一种情形下,它是确知它的真理性的静止的统一。对于这个统一来说,那个不安静的运动是他物;而对于那个运动来说,这个静止的统一又是他物。意识和对象就在这两种相互规定中彼此更替。【在空虚的唯心主义中,运动的意识不是从自我出发抵达对象并将其对立带回自身给静态的意识进行扬弃作用,而是径自围绕着静态的意识,不向外观望,只进行自我内在的往复作用。】——159
以前,只就我们来说意谓和知觉是被扬弃了的,而现在乃是就它们自身来说它们是被意识扬弃了;理性的任务,在于知道真理,在于将意谓和知觉所当作一种事物的东西作为概念把它寻找出来,即是说,它要在事物性中仅仅寻找出它自己的意识。因此,理性现在对世界感到一种普遍的兴趣,因为它确知它自己就在世界里,或者说,它确知世界的现在是合乎理性的。它寻找它的他物,因为它知道在他物中所有的不是别的,正是它自身;它只是在寻找它自己的无限性。【意识通过否定知觉获得了对自身的确定性。当意识以他物为对象时,它感到他们是相似的“我们都是人”,但当意识否定这一对象时,它就获得了自身的确定性“但我不是白人”;于是意识又通过知觉不断地在世界中寻找、不断扬弃“我们都是黑人,但我不是女人”、“我们都是生命,但我不是植物”、“我们都由碳组成,但我不是无机物”……最后,通过这无限的扬弃,它终于得到了一个独一而又具有无限的规定“我就是我”:我即是万物,我也是独一,我有万物之所共有,也有万物之所不具。所以,去看、去体验这个世界吧,仲尼说“君子不器,群而不党”,不要同流合污,也不要限定自己;看得越多,才能真切地知道,自己是谁。】——161
这种使感性的个别事物从个别性里摆脱出来的超脱,亦即仅止容纳了感性物而并未使感性物本质变成普遍物的那种同样表明的普遍性,即,这种对于事物的描写,还并不是一种在对象自身里的辩证运动;这运动毋宁只存在于这种描写里。因而对象一旦被描写了,它就丧失了兴趣;于是描写了一个滞后,就必须再去描写另一个,并且永远寻找对象,以便永不休止地描写下去。当不容易发现整个的新事物的时候,就必须回到已经发现过了的事物上来,将它进一步分割拆散,以便在它们身上再发掘出事物性得到新的方面来。这个永不休止永不安静的本能,是永远不会缺乏材料的。【量变产生质变。描写最初只是基于事物表面去摹写那层现象而不能深入到它内部,但当描写得足够多的时候意识就渐渐抵达了事物的深度。一开始绘画是平面的,画家画出的仅是他看到的;后来人类发明了透视法,他画出的是他知觉的(他看到的仍是一个平面,但他知觉到了此中有远近之分);而到了现代,超现实主义出现了,他画的是他所感知的。这一系列变化随着认知的深入而发展出来,庞蒂梅洛说:“严格地把作为纯粹概念的空间和具体地呈现给我们的感官的空间区分开就变得不再可能了。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现代绘画探索出的结论和上述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一致的。”在这样无休止地描绘中,人类不断完成对同一事物的新视角和再发现,最终深入到该事物的内部,实现由对象自身承当起来的辩证运动。】——164
凡普遍有价值的,也是普遍有效率的;凡应该存在的,事实上也是存在的,但仅只应该存在而并不存在的东西,就没有任何真理性。【“不要看他说的是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用理论来定义行动不过是设了一个套子等人入座的守株待兔,就像在流动的水域里甩出一根静止的钩子——没有鱼会自行上钩。只有落实于现实、落实于行动的理论,才具备真理性。叔本华说过句更贴合的话“现实世界没有矛盾,矛盾只出现在理念世界里”。】——167
有机物事实上正就是实在的目的自身,因为它即然保持自身于其对他物的关系中,它就恰恰是这样的一种自然事物;在这种自然事物里自然是通过概念来反思自身,而从必然性里分解出来的原因与效果、施为与忍受等等环节将也都在这里合二为一,因而在这里出现的就并不仅仅是必然性的结果而已,而相反,由于结果是返回于自身,那么结果,或者说最后的,也就是最初的,就是产生运动的起因,就是它所实现了的目的。有机物并不产生什么东西,它仅仅是自我保持,或者说,它所产生出来的东西,既是产生出来的,也是本来已有的。【人活着不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人活着本身只是为了能够活着,因为活着已经是人之存在的结果了。】——173
必然性在发展历程中是隐藏着的,只在终点才显现出来,但这样,正是这个终点,表明必然性也曾经是起点。终点为什么表明它自己也就是起点呢?这是因为行动所造成的变化并不产生什么与原来不同的东西出来。或者,如果我们从起点开始,那么这个起点也只是在终点上或在它的行动的结果上返回其自身而已;而唯其如此,起点就表明自己是一种以其自身为终点的的东西,因此,它作为起点就已经是回到了自身的,或者换句话说,它是自在而自为的。因此,它通过它的行动得到运动而达到的不是别的,只是它自己;而它仅仅达到它自己,这就是说它感觉到它自己,这就是它的自我感觉。【必然性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人,至死他也只会是人,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就算他给自己插上了翅膀,他也只是有翅膀的人而永远不可能成为鸟。它以自身为起点,最终到达的也只是它自身。如果说人从猴进化而来,后又进化成某种别的生物,这也并不是说人变成了其他的什么东西,而只是目前人类还没了解到此一进化过程的必然性,所以他把中项——人——当成了终点来看待。这就像当地球上第一个人类从婴儿成长为青年时,他会误以为这就是他终极的形态,而当他进入中年时,他便会更新认知,再度误为这一中项就是他的终极……他对自己的认知局限于自己的认知中,直到迟暮乃至死亡来临前,他绝不会知晓自己将迎来衰老,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他就像现代人困惑于人类的未来一样,看着日渐变化的躯体,却不知道这变化的终点在哪里,他处在现实与幻境的摇摆之间,最后在惶惶不安与自我宽慰中老死而去。】——174
它将自身跟它自身加以区别,而同时又产生不出任何区别来。……动物的本能,寻找食料和吞食食料,并不因此产生出别的东西而只生长它自己,同样,理性的本能在它勋章中也只能找到它自己。【他的精神不知该向何处去,他的肉体却知道;他依循着肉体的本能进食,渴望获得某种与昨日的自己差别的能力,但肉体却不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后者毋宁正是要维持那个自身。人因而困囿于他的肉身之中,身体遵循时间流逝日复一日地衰老,他的精神却无法跨出衰老的肉体一步,他因而迷茫,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肉体的奴隶。】——174
表示过渡的规律就叫做外在是内在的表现。——185
外在的内在方面则是持存不变的普遍性和这普遍性里的持存不变的规定性,亦即数。……而形状、颜色、硬度、韧性亦即无数的其他特质将会共同构成规律的外在方面,作为内在规律性、数的外在表现。【数是运动的静观。】——190
只有内涵而没有关系的外延,乃是一种空无内容的抽象,因为外延构成内涵的实存。——191
真正地说,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为;在行为里,个体性是现实的,而且那把所意谓的东西就其两个方面而予以扬弃的,也正是人的行为。……行为就是这个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事情本身。【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实践,而非他的想法。换句话说,人可以有无数种思想,因为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但纯思并不体现其存在,真正体现他自身的只有他的实践,也即他的意志——那个无论使用什么手段,他都必须得到、必须完成的事物,才是他的存在所在。】——213
伦理只不过是各个个体的本质在个体各自独立的现实里的绝对的统一……所谓自我意识的理性的实现,即指它在另一意识的独立性中直观自己与这另一意识的完全统一……它们意识到,它们所以是这些个别的独立的存在,是由于它们牺牲了它们的个别性,而以这个普遍的实体为它们的灵魂和本质;并且,是由于这个普遍的东西又是它们这些个别的东西的行动或它们所创造出来的事业。【大我与小我的辩证,实在论。个体的强大是基于群众而实现的,青史上留名的那些人,无论是英雄还是恶霸,他们的闪耀都与基层面密不可分。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没有时势,英雄就没机会成为英雄;而没有英雄,世道依然是世道。这也关联到圣人下降的话题。《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234
自我意识自身就是目的,因为它同时既是普遍的自我意识又直接在它自身中具有着法则。但在实施它内心法则时,它经验到,个别的本质并不能同时被保存下来,只有通过对个别本质的牺牲,善才能得到实行;而自我意识于是变成德行。德行所取得的经验,只能使它认识到:它的目的本来就已经是实行了的,快乐直接就在行动本身以内,而行动本身就是善。【唯有在向大我的奉献中,自我意识才能持存下来,于是为了自我的保存人必须行善举、做符合社会道德的事;而在这一活动中,其自我意识的运动也同时得到了实现。】——239
人类不是遵守着内心的规律而是屈服于一个外来的必然性的。……人类的生活,如果说不是残酷的分裂和痛苦,至少是于服从规律时缺乏对它自身的享受,于逾越规律时缺乏对它自己的高贵性的意识。【在黑格尔,人乃至万物都不过是上帝制作的水晶球中起舞的小人。】——244
个体当初只发现僵硬的规律是可厌恶的,同样,它现在发现别的人们的心本身是与它的高尚意图相反,是可厌恶的。……但是现在,意识却发现这个死的现实因一切人的意识而成为活生生的了,发现它成了一切心的规律。于是意识通过这样的经验而认识到,现实即是活生生的法则,而它取得这一经验,正是由于它实现了它自己的心的规律。因为这不意味着别的,而恰恰就是说,个体行变成了它自己的以普遍的形式出现的对象,而在这个对象中它却认识不出它自己来。【他希望他者服从规则,而又希望自己不必服从于规则,但他没意识到,自身就是一个他者,他早已困在这一无法逃离的规则中,彼此浑然一体了。意识形态。】——247
现成已有的那个普遍,因而只不过是大家互相之间的一种普遍的抗拒和搏斗而已,在这一团混战中,大家各自努力维护其自己的个别性,但大家同时又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每个个体性都受到同一样的抗拒并相互地为别的个体性所消融。一般人所看到的公共秩序于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遍的混战,在这场混乱里各人各自夺取其所能夺取的,对别人的个别性施以公平待遇以图巩固其自己的个别性,而他自己的个别性则同样因别人的公平待遇而归于消失。【眼前所看到的和平,只不过是斗争潮流你推我攘所维持着的假象。均势不是上谦下从的结果,而是谁也吞并不了谁,正因有了这个均衡,斗争才不会在明面上展开。丘吉尔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这句话说得没有错,但还可以把年限去掉,“从来没有和平,有的只是休战”。】——251
这种普遍的东西为了它自己取得生命,能够运动,就需要个体性原则,并在个体性原则中取得它的现实性。……这个普遍的东西乃是一个被动的工具,它被掌握在自由的个体性的手里,无论个体性怎样使用它,它都漠不关心毫无所谓,甚至于它可以被误用去创造一种意味着它自己的破灭的现实。【“社会本身是个实体,生物人不能认为是社会的实体,而只是社会的载体。(《乡土中国》)”社会在生物人身上取得了它自己的实体。作为实体,它却不能统合自己的意志;社会本身受着个体的操控,虽然后者只是它的容器,就像灵魂寓于肉体中而不得不服从肉体的本能一样。】——255
古代的德行,本有它一定的可靠的含义,因为它在人民的实体里有它内容丰富的基础,并以一种现实的善,已经实际存在着的善作为它的目的;因而它当时也不是指在反对现实性,并不是把现实性当作一种普遍的颠倒错乱来反对,也不是旨在反对一个世界进程。但现在所考察的德行却与此不同,它已经脱离了实体,它是一种无本质的德行,它是一种只属于缺乏任何内容的观念和词句的德行。——这些与世界进程进行斗争的议论,只要请它们说出它们的词句究竟有什么含义,它们的空洞性就会立即暴露出来;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含义总是被假定为众已熟知。【德性唯在落实于行动时,它才具有现实意义的善,而不仅仅是空虚的德性。现代的德性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善、媒体上的善、口头上的善、键盘上的善;他动动手指就能捐出几百万、她上下嘴皮一张就能激起无数的同情、我们对那些对象无不表示怜悯……这就是现代的德性。】——258
所以,个体性的行动和作为就是自身的目的;通过力量俄发挥运用,向外表现,自在性或潜在性就不是死的,而是活得,有生命的。自在性并不是一种尚未展开的没有具体存在的抽象的普遍;它本身直接就是个体性的历程的现在和现实。【个体性的存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普遍的目的的结果。个体只要保持着存在和运动,就是它终极意义的实现了。】——269
为了要使自己的潜在性成为现实性,意识就必须行动,或者说,行动正是作为意识的精神的生成过程。所以说,意识要根据它的现实性,才知道它自己的潜在性。因此,个体在通过行动把自身变成现实以前,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意识必须在现实中才能实现它自身、也才能认识到它自己。】——265
随同着事业或作品,似乎就出现了原始本性的差别。作品正如它所表示着的原始的本性一样,是一种特定的东西,因为它被行动解放出来,并成为存在着的现实,而否定性,作为一种质,便包含在作品里面。【随着行动(创作)的结束,行动结果(作品)便脱离了作者,独立出来拥有了自己的现实性。对于物主而言,这个结果(作品)便已不再属于自身。】——268
真正说来,也许根本就不能说什么是“坏”。可以叫做坏作品的东西,乃是那将其自身实现于这个作品中的一个特定的本性的个别的生命;它只是由于比较的思想才被败坏为一个坏的作品,而比较的思想是一种空洞的东西,因为它撇过作品本质,而另外去寻求谁也不知其何物的别的东西。【如果把小孩比作父母的“作品”,那么“坏”小孩和“好”小孩只是在彼此的比较中才出现的概念;这个好、坏的标准之所以空洞,乃是因为它没有一个的界值:父母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好”,也不知道要“好”到哪里才不会变质(坏)。比如一个三本的小孩与一个一本的小孩,粗看之下后者显然是“好”的,但如果这个一本的小孩是同性恋的话,那么其性质可能就要发生转变“成绩好有什么用,看人家都成家立业、儿女一双了”……明明同样的两个人,为什么对象没变,评价却逆转了呢。这就是比较的空洞,父母撇过了孩子的本质,而去寻求孩子自身以外的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才是好)的那个东西。】——267
意识被称为诚实的意识……诚实的意识永远只求达到事情自身,因而总在事情自身的各个环境或种里反复追寻。【关心你自己】——273
因此,当个体看起来好像是只与作为抽象的现实的事情自身打交道时,它同时会发现这个事情自身也就是它自己的行动。【“Der Mensch kann zwar tun was er will, aber er kann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275
因此,意识是在干涉别人的行动和事业,而如果说它现在已不能再直接左右已在它们别人手里的事业或作品,那么至少它表示对此感兴趣,通过它有兴趣于对别人的作品下判断来进行干涉;因为,如果它给作品打上赞成和赞扬的烙印,那么就意味着它不仅赞扬作品本身,并且同时也赞扬它自己的慷慨大度和自我克制,因为它竟然没用它自己的非难疵议而使作品为之败坏。【老年的我想弥补少年时的我所犯下的过错(或遗憾),但当我着手弥补时,才发现这件事(弥补)只有由少年的我去做才会有意义,老年的我对这一错误(遗憾)是已经无法进行左右的。我如今能做的,就是对这一过错(遗憾)进行评价——无论批评或赞扬——以作为我正面对待了它;而如果我不敢直视自己年少时犯下的错,甚至意欲否认它,那么这就相当于我败坏(否弃)了自己少年的时代。】——277
某种事物是对的,就因为它是对的,并不是由于我发现它有什么不自相矛盾的东西,它所以是对的,就因为它是对的。……就我来说,我完全可以把我所意愿的一切东西都立为法律,同样我也可以说不能把任何东西立为法律,而且,当我开始审核的时候,我已经是走上不合伦理的道路。我所以居于伦理的实体之中,是因为对的事情对我来说是自在而自为存在着的;所以,伦理的实体是自我意识的本质;而自我意识则是伦理实体的现实和实际存在,是它的自我和意志。——290
}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
  梦想从来就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同样好书也不是。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书中获取积极的力量,那这又何尝不为一本好书呢?
  正是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才真正意识到了“正值年少轻狂,何必辜负时光”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查尔斯是一个经纪人,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在这那个本可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的时候选择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读到此处,在我心中似乎有什么埋藏已久的东西鲜活了起来。我知道,那是我的梦想。对,我想成为一个作家。追梦从不是一个固定的名词,而是个鲜活的动词。无拘无束,像极了夏天的风。可是没有多少人在自己的青春有哪怕那么一点可以被称作热血的东西,没有哪怕那么一点追梦的勇气。我之前也是如此,一直渴望当个作家:不需要太多华丽累赘的东西,只想安静地在每一个日子里,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与他人分享。可能生性胆小吧,一直不敢去追这个梦,便只能让它成为那一股不朽的风在我心中飘荡。现在,也许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合上书那一刻对追求梦想的热烈,但就是如此。我被书中感动,甚至震撼了。查尔斯在40多岁的时候可以选择重生,那追梦对我来说又有何不可?如果你想重新开始,其实每一个微光乍起的早晨,都可以继续选择。即使在黑暗中行走,也应该心中有光才对。开始尝试在课余的时间练笔尝试写些属于自己的小说,改写一点自己喜欢的书。写过一篇小说,历时长达一年。虽仍未完结,但至少证明了自己做一件事坚持不会放弃。追着梦的人总是快乐的,每一步都行走在热爱中。
  写作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性格吧,曾经特别安静,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也从不主动开口,只喜欢自顾自地低着头,还时不时喃喃自语。直到开始写作,将情感注入笔尖后,似乎发现将情感大方的表达出来也并不是一件难事。于是便学会了演讲,表演,学会了在大家面前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过去的作文一塌糊涂,空白得只能用无数空虚的成语来填补。但是如今我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我的情感与感受,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作文也变得越来越来好。所以啊,你看,一本书,一个梦想的力量有多强大。
  也正如开头所说的那样,梦想的定义从不是狭隘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梦想,如星辰歌唱。一本真正好书更应该用自己包容万物的丰富去点亮每个人的那片星空,让追梦的人拥有自己的力量。
  梦想这个词太纯洁无暇了,像我们的前途。有时候晚上写题写累,看见窗外的星星,它便让我感觉到万事皆有可能。梦可以是妄想,想可以是空想,但梦想却是希望。
  喜欢书中的查尔斯,因为他活成了所有人羡慕的样子。有多少人,把梦想卖了,换成了柴米油盐。追梦的人总是闪着光的,不是吗?而如此,《月亮与六便士》太美了,同时也美得有内涵。六便士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个为了维持生计必须追逐的名利;而月亮则是我们心中的梦想,那么闪耀,却又触不可及。但是我们需要抬头,努力去追寻月亮,因为即便掉落,也是掉进浩瀚星河。你我皆平凡,却因勇敢追梦而伟大。
  顿悟了。开始追梦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那一次投稿。那是开始写小说不久的某一个午后,朋友忽然将某杂志的通知放在我桌上,笑着问我:“要不要去试一试呀?”就是这张通知,让我寝食难安了很久。我知道,自己还差得远,可内心深处又渴望着一个机会去尝试。最后骚断青丝还是做了一个让我自己都惊讶的决定:我决定去尝试,无论结果如何,我想要一个锻炼的机会。这段时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了吧,看着题目逐字推敲,慢慢地想慢慢地写,修改一遍又一遍,不断征求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意见。也有过黑暗的时间,担心憋得满满的,想起可能得不到机会就会掉眼泪。但是最后想想,每一个梦想都是不断超越和挑战的过程,只要付出过,我便无悔自己。最后怀着释然的心情在文章发给了那家杂志。意料之中的,稿子没有被录用。那家报刊的名字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文章,这些早已淡忘了。但追逐梦想,锻炼自己的这个过程却刻骨铭心。心情并没有多大的起伏,尝试过了,无悔就好。
  有了好书才会让人有梦想,书的意义也许早已不再是那个简单的“认识世界”了,它是来照亮世界的。不止《月亮与六便士》,所有的好书都能让人获取积极的情感。像《哈利波特》中的韦斯莱兄弟愿意抛弃魔法部的高薪工作去开笑话商店;《光与辰星一意孤行》中的陈星星慢慢写属于自己的小说,不顾他人的排挤嘲笑:《如果你也期待那烟火》中棠琳淼抛弃去天空之城宁静生活的机会也要在小村子里救死扶伤。希望自己在某种意义上也像陈星星。大胆地追梦,真的很快乐。很多时候其实不需要太伟大的事情去改变一个人,一本书也许就足够了吧。一定要为自己憧憬的那些事物努力一下,哪怕这力量微不足道,哪怕岁月迢迢。可能只是一行文字,甚至可能只是一句诗。但是那可以让每一个人想起自己的归途,找到笃定于世的力量。只需要一本好书,一个梦想就会被悄悄埋入柔软的心脏,然后生根发芽,形成那个坚不可摧,一直为其努力奋斗拼搏的梦想。书可以帮人获取知识,也同样也可以帮我们追梦。为什么有时看完书之后会荡气回肠,也许就是找到了那份共鸣吧。好书也正是带来了这样一份共鸣,我们需要一个开始,我们需要火光去点亮我们心中那个最初的起点。而且啊,就算星星碎掉了,溢出来的光也很好看。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都很贵。好书会告诉我们,来人间一次,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一本真正好书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人,可以塑造一个人,可以让人去追寻那个最初的美好。当风景略过脸庞,当时间走过情长,每个人心中剩下的永远只有好书带来的那一份感动。
  小的时候只看到有趣的故事情节,长大后却发现我们慢慢弄明白的道理其实早早就被作者嵌入在故事里面,不仅感叹“大道至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光亮中可以看见这些经典的书,夜晩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会想起和流连。
  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吧。
  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取积极的力量来按时长大,然后头也不回的向着光亮走下去。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看见的月亮”,偶然看见这句话,仍是满心欢喜,便再次回看了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书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有着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人到中年却突然舍弃一切,离开家乡,义无反顾的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理想。这看似荒诞无奇的事情,却如实发生。不得不说,惊叹之余,更多的是佩服和羡慕那份勇气。
  反观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了更加富裕充分的条件,但理想似乎还是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词,或许说出来大家都一笑了之。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不是天才,依然可以勇敢,我们始终有逐梦的权力。或许如书中所言,在逐梦路上我们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旅客,不停地寻找一座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或许有人说这像是永远追不到自己尾巴的猫,但子非余焉知余之乐呢!
  翻开导读,第一句话便是“人生如梦,让我们枕着月亮”。梦可是梦境,亦可是梦想,这本书的主人公,自然是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梦想如月亮般皎洁而遥不可及,却又令人向往无穷,所以他才在事业美满家庭幸福的稳定生活中毅然放弃一切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寻找真正的自己。梦想还没照进现实,便要面临穷困潦倒的世俗生活,恰恰六便士象征的这一现实生活。书中以第一人称“我”叙写,一个个故事在“我”的眼中接连发生,“我”可以是世上的每一个人,代入书中随着剧情起伏体会人生百态,收获感悟,也能自我反省。奥斯卡·王尔德写下过这样的话:“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谋生只是单纯的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而生活是仪式感,做你热爱的事情,过你舒适的世界,跟随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思考并选择其一,但往往是难以两全其美的。
  “只有诗人和圣人才会在柏油路上浇水,满怀信心地期望能长出百合花来回报他们的辛劳。”这是书中的一句话,看似荒唐,竟然有人妄想让柏油路生出生命,拥有色彩。但当我们细细品读,只有诗人和圣人才可以,他们有什么品质?为了理想而奋斗,追逐生命中唯一的光,不管周围侵袭的黑暗,只看着那烤人灵魂的热,奋不顾身扑上去,像飞蛾一般。那是对月亮的敬重啊。我们的一生该如何去追求,是得过且过还是砥砺前行,这值得我们去思考。世上有很多的不可能,但大多数不可能也许有可能存在,正如被判了“死刑”的癌症晚期患者从死神手里逃脱一样,我们要敢于去追逐理想,哪怕那理想在别人眼中就是个笑话。
  “只要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毛姆在书中写的这句话更加印证了他不畏万难的品质,诗人是浪漫的,某些时刻,他的浪漫让你以为这是一种温柔的情怀,然而,实则不同,诗人的浪漫是执着的表现形式,一种带着诗人特有的美感的表现形式,不可忽略的是其中的执着,为了那个理想,那个也许不被世俗认可的理想。世人笑他疯狂的执拗,他内心却无比的欢喜,只因为追梦在路上,渴望刻骨铭心,即使这一路痛彻心扉,一路坎坷,一路变数,一路刺激,追逐着,向往着,不论结果如何,不求世人的理解,他就是他,心有所向,处处天堂。而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坚持不懈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他必定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的挫折与磨难,但是一切都走过来了,阳光也好,风雨也罢,经历过不可能的极点,才能有不惧怕一切的可能,柏油路上也可以用血汗和泪水哺育出鲜花,圣人的坚信让保罗·高更也坚信理想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是梦想,六便士是现实,毛姆笔下的斯特罗夫选择了拥抱月亮,放弃手中的六便士,这无论在任何时期的人们看来都是一种莫大的勇气。而现实中的人总是喜欢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就像人们会因为贫穷失败而放弃理想随便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女人会因为无法遇到真爱而放弃追寻随便找以为体面的丈夫过一段看似美满的婚姻。生活中有太多事阻碍着我们对梦想的追寻,而在这一个个岔路口之中,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心,看不到月亮,便只低头于地上可怜又可悲的六便士,望不见星空,便以为自己卷入一片无尽黑暗。斯特罗夫看似荒诞无稽,莽撞无畏的举动,又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奢望,他的贫困潦倒的生活不会令任何一个人称赞与羡慕,但他饱满激昂的精神世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敬佩的!
  书中写到“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何尝不是呢?我们活在当下,不得不去考虑他人的想法,不得不去顾及他人的感受。就如同考上大学当我们选择专业、选择就业时,我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要听从父母师长的安排,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又有哪些人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的呢?我们察言观色,成为了不想成为的人,成为了不得不成为的人。书中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主人公选择的教材,还探讨了我们在未来路上可能要遇到的事情,更是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迷失了本心,我们可以察言观色,但不要忘了原本的我们,在克服困难时,在追逐梦想时,在做真正坦荡的自己时,要保持那份独特性,要勇敢追求幸福。
  月亮与六便士,代表的不仅仅是理想与金钱之间的抉择,更是代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选择与世俗为我们做出的选择,我们可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活着,匆匆忙忙劳劳碌碌一辈子;但是我们更可以为自己而活,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这世界本来就没有太多是与非,无愧于心就好。有人说,月亮遥远,追求一生,不过是水中捞月,镜花水月一场空而已。比起我们追逐到手的月亮,追逐的过程才是更加美好有趣的不是吗?也有人说,面对月亮那么遥远的事,立足当下,专心于六便士的便利,难道不好吗?如果这样想,岂不是更像井底之蛙,满足于枯井上的蓝天,却不知枯井外的天空,多么广阔无垠。享受追逐月亮的过程,在追逐中找寻人生的价值,才不负此生。
  人生正如一场美梦,枕着月亮,踏风远行。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3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小说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巴黎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追逐他的噩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斯特里克兰德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他的头脑里只惦记一件事,仿佛生来就是为这件事而来。他为了能做到渴望的这件事,可以抛弃一切,完全出自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有种“时不我待”的契机,如若不去做这事就会感到时时不安与惶恐,完全没法生存及生活下去。可以说,他的整个身心全都被这件事给拽住了,就像他给自己挖了一个洞,有东西拉着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你可以说他“六亲不认”、“太自私了”,但他确实是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成的重要事情。他厌倦自己的碌碌无为、按部就班,当别人问他是否会想以前,他笑笑,“我不想过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活着只为追求真理,而这真理就是那些自己认可并喜欢的事情。而心心念念做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启程都不晚,也许某时像有人指引一般,让你靠近,明白自己来到这世上真正的意义。
  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只能作为理解他作品的一个入口,却不具任何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价值。相对而言书中真正聪明的倒是二流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他知道自己不具开创性的绘画才能,便专心画画糊口。他有自己的画室,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他完全明白创作的痛苦,“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
  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当然,故事里他低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天才的破坏力,但这只是情节的偶然,不是施特略夫的必然。
  施特略夫虽然艺术才能极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画些庸俗的题材,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画中蕴含的艺术之美,即使这种艺术之美还未能被当时的主流审美情趣接受。出于对美本能的向往,他无私地资助思,帮助他。他虽然是个平庸的画家,但是在为人上却有伟大之处。他自己无法创造美,但是他那种欣赏美的才能以及对人的热忱正直,让他变得伟大而不平庸。这是普通人而能伟大的典型例子。我很喜欢他,因为我觉得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才能是天赋,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的。
  施特略夫曾说过的一段话:“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毛姆让施特略夫这样一个毫无才能的画家来讲这句话,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张力。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气去感受体会想象那些天才所经历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这两种人生,一个是伟大的不幸,另一个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的话,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却在选择的同时又都对遥远的伟大趋之若鹜,不断幻想非凡的莅临。但要知道,“伟大”实在是一条灵魂的不归路。如果狠不下心来伤人伤己,那还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为理解了美,意识到了天才的可贵,也不得不忍受无穷的屈辱与折磨来完成他的理想主义。到最后,真正的理想与结果根本无关,就好象斯特里克兰德必须画画,哪怕失明;而他画画这件事却与画根本无关。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正像毛姆说的那样,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得;‘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你的要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4
  这本书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的一个故事,以毛姆本人的话说便是:“用一根恐龙的胫骨还原出一个恐龙。”为什么我推崇这本书,不是因为故事情节多么迷人,主人公多么伟大,爱情故事多么荡气回肠,而是因为作家本人实在犀利。他以为他躲在故事的背后创造出一个故事来,但你却能看到作家的思想和骨骼,如同梦娜丽莎想要藏匿在颜色暗淡的古画中,而她的似笑非笑让你的眼神无法挪开。
  01—想象力丰富的修辞
  首先你会被他想象力丰富的修辞笔墨给吸引住。他会用一些形象且富有创造力的比喻,让你理解一些难以一言概之的东西。看看他是怎么描写平淡无奇的家庭生活,珍贵而不为人知的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语言读完,感觉唇齿留香,可反复琢磨,细细切磋。
  这无疑是无数夫妻的平安一生的故事,是人世间生活的样本,具有一种家庭的温馨,它让你想到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穿过绿色的草原迂回前行,最后流进了浩瀚的大海,但是,大海是那么的平静,那么寡语,那么超然,你倒会被莫名的不安扰乱。
  为什么你会认为美,这一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能像石头一样被扔在沙滩上,让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便捡起来。那是奇妙的东西,奇怪的东西,画家经过折磨灵魂,才能从这混沌的乱世中将他找出来,画家把美创造出来,美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辨认出来的,你要想认出美来,就必须重复画家的那种冒险,他唱给你听的是一曲优美的旋律,你自己内心要再次聆听他,你就需要知识,敏感性和想象力。
  我们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铜塔里,只能通过符号与我们的同胞交流,可这些符号是没有共同价值的,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设法把我们心里的珍宝转送给别人,求他们慈悲为怀,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接受他们,于是我们只好孤独的前行,肩并肩走,而不能一起走,无法了解我们的同胞,同胞也无法了解我们。
  02—观察人性之深刻
  你会钦佩他那深刻的洞察力,观察人性之微,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他就像一个冷眼旁边世事的侦探,凭借着他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官,外加毫不动心的冷峻,总能把看似不合理的场景用逻辑线搭起来,一五一十地说给你听,将之描述地合情合理,令你心服口服。不信你看,他是如何看待爱情和虚伪的。
  我感觉,面子这东西,一旦掺和然而,我知道,他答应帮助斯特里克兰德,不是出于菩萨心肠,苦难能让性格高贵,这话不准确,幸福有时候到有这种作用,但是苦难,多数情况下,只能让人变成宵小,心生报复。
  然而,我知道,他答应帮助斯特里克兰德,不是出于菩萨心肠,苦难能让性格高贵,这话不准确,幸福有时候到有这种作用,但是苦难,多数情况下,只能让人变成宵小,心生报复。
  我不认为他过去心里真正有过自己的丈夫,我过去认为他爱她丈夫,这只不过是女人对关爱和舒适作出的反应,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作爱情了,这是一种被动的感情,对任何对象都能产生的,好比藤蔓能顺着树木攀爬一样。
  男人的灵魂遨游于宇宙最遥远的地域,他却热衷于把男人的灵魂囚禁在家庭收支账簿的小圈子里。
  有时候,人们把面具佩戴的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但是在他的书里或者画里那个真实的人把自己毫无防范的交了出来,他虚张声势只能暴露他的空虚。
  03—偶尔为之的幽默
  毛姆是个英国作家,字里行间带着一点英式冷幽默。有的时候看到这些语言不禁哈哈大笑。这本略为压抑的书里面看到偶尔插播的一点冷幽默,就像英国一筹莫展的阴天中偶尔能够看到半个晴天。
  “你要是想让自己坐得舒服一些,为什么不坐在一把安乐椅上呢?”我没好气的说。(斯特里克兰德)“你为什么关心起我的舒适来了?”“我没有”,我回击道,“我只是关心我自己,看见一个人坐在一把不舒服的椅子上,我自己感到很不舒服。”
  04—如何创作之精髓
  这个故事非常考验作家的能力。因为主人公按照世俗眼光来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30多岁以前,过着和常人无人的生活,当一名证券经纪家,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一双儿女,过着小康生活。忽然有一天,他灵魂中某些东西唤醒了他,他抛弃妻儿孤身一人到了巴黎从零开始学绘画。一开始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经常靠他朋友接济。有一次发烧,他的朋友把他接到家里治疗,让妻子照顾他,还让出画室供他创作。结果他睡了朋友老婆,拐带了他妻子。更可恶的是他又抛弃了朋友之妻。然后随着轮船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在小岛上又娶了一名妻子,生了几个孩子,继续进行创作,直到身染重疾过世。
  这个故事如果让我来写,我首先无法理解他的生活轨迹,更没办法把这些离奇的事情全部安排到一个人身上,并且随着情节的推荐要能让读者觉得完全合情合理。他深刻地剖析了人性,并非简单地从世俗意义去写作这个故事。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你能够理解主人公的所有离奇的行为。所以能够写出这个故事的人,不愧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文章中提到的两点方法也适用于我们现在想要研习写作的人。
  我觉得,用功夫写出一些说话的窍门,或者一些奇怪的习惯,我应该能让他们不同凡响,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站在那里,却像就挂他的人物造型,他们没有从他们的背景里分离出来,从远处看,他们似乎失去了他们自身应有的图案,因此,你只是表现了一点斑驳的色彩。
  老天知道书的作者会有怎样的疼痛,她忍受了怎样的苦涩经历?遭受了怎样的折磨,只是为了让某个碰巧的读者得到几小时的放松,或者驱除它路途的劳顿,如果可以根据书评作出判断,那么很多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甚至曾经为他们绞尽脑汁,对有些作者来说,甚至是付出了一辈子艰苦的劳作,我从写作中汲取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创作的乐趣中得到酬报,从思想负担的释放中得到回报,对其他东西都不必介意,表扬还是苛评,失败还是成功,都应该坦然面对。
  这本书的书名也证明了毛姆是个心机Boy。整本书中从来没有提到过本个跟月亮和六便士相关的字眼,以至于后人众说纷纭,猜测到底书名是什么意思。我更喜欢的一种就解释是月亮是书中主人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六便士指代世俗生活意义的成功。人间之月常有,心中之月不常有,
  "要记住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明月,它不要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5
  听着巴赫,写着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看着这本毛姆自我和解的文字,他是走了出来,从自我的枷锁中走了出来,我该怎么走出来?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是一本如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字。写这书不是为了成就什么经典,只是他要通过这个故事与自我和解。到底什么是意义,欲望是枷锁,那么无论是自由意志还是生命意志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枷锁,月亮到底是六便士还是六便士本身就是月亮,总之我很混乱。
  这本书大概用了四个小时读完,看到47页老思所谓的抛妻弃子去巴黎画画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明白毛姆要说什么,之后行云流水的读完,如同在和毛姆谈话,探讨我们自己。小说无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有要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想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对自我冲突的总结。
  我向高老板推荐此书,并告知老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果不其然的一通大骂,她是如此的鄙视书中的人物。我在想如果毛姆不是将高更作为老思的原型,这本书还能不能成为世界经典小说。我想是会的,如同加缪的局外人,这些经典的人物身上都有一种普通人难以达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持久与强烈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必定是离经叛道不被世界的普遍道德所容纳与认可的,除非这种背叛的人最终成为英雄。这也是为什么如同乌合之众的普通人为什么崇拜英雄,只有从英雄身上他们才能看到自己一直有却一直没有出现的意志。
  老思之所以是英雄,与他人无关,他是自己生命的英雄。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意志凸现出来的时候,如同毛姆所说,如同着了魔,身体里似乎隐藏着某种力量要喷薄而出。也许这种力量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在开始不被理解的,因为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到这种力量是什么,如何谈理解。
  人会觉醒,觉醒之后首先面对的是否定,质疑。这也是叔本华讲的生命意志的否定,如同否定当下的一切理所当然。要把自己想看到想做到的事情去做一做。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清醒的,是孤独的,是远离庸俗的。最后这个成长是属于自己生命的,与他人无关,与道德无关,与社会关系也无关。
  老思为什么理所应当的告诉别人,他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的生活去画画。只不过他想做自己,想做一个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先是一个人,才能是父亲、丈夫、儿子、朋友等等。这些外在的身份都与人本身是无关的,对于老思这类人来说,所有的这些不是羁绊,只会是累赘。累的是他自己向上的生命意志与自由意志。很明显的,这其中的冲突会是很大很激烈,甚至是悲剧的。也正因为人所固有的向上的意志与当下的冲突是如此之大,所以才会成就经典。如同这意志是月亮,当下是六便士。没有月亮人总想抬头看看,也许直到死去也都在遗憾,为什么当初不能去追一下月亮。只不过很多人是害怕追月亮的时候自己会被饿死。
  老思就是如此,差不多快饿死了,找人借钱,别人不借给他。并且被人告知,你对别人没有义务,别人对你也没有义务。是啊,确实是如此。人不仅仅有个体属性,同样也有社会属性。如果不是高更是原型,老思在人看来就是一个疯子,一个傻子。固然做的事情令人感慨,只不过他在外界看来就是一个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个体的价值一定要在他体身上体现出来,也许老思不固执的把自己的画留给自己去欣赏,他就不会那么悲惨。反过来讲,他不那么悲惨,他就不会成为经典,他所谓的真正的追寻自己的生命意志,也就成了一场表演。一场看似追寻的哗众取宠。
  再说老思对带爱情的观点。爱情这个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幸福三要素,物质基础,情感依靠,精神支柱。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精神支柱,所以爱情就变成了支柱。他们轻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其实是不能的。正如最近火的一踏糊涂的‘后来的我们’。其实哪有什么后来,只不过在那个时间段你们不在合适了。人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自身与外在关系的变化,如果一味的抓住从前过去,那么这个人必然是会受伤的。别人变了,你还没有变,并且其外改变的人不去改变用过去的态度对待你,结局一目了然。
  老思在差点病死的时候是老勃救了他,老勃的太太开始反对老思住在自己家里。其实这个女人已经意识到了恐惧的事情会发生。这个恐惧的事情就是老思会点燃自己的自由与生命的意志。果不其然,老勃的太太爱上的老思,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老勃痛苦万分,也被感慨。女人这个物种,永远都会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却无法宽恕救赎自己的人。也许吧,这就是人性,至于是什么心理,我现在还没有深究。按照常理说,老思的太太容貌身家都十分优于老思,这个爱情关系里应该是幸福的。没看到结局我就知道,他俩注定是悲剧。当真如此,这个女人在和老思吵了一架之后自杀了。她固执的将自己信奉的爱情当成了一切,只不过是她自己认为的这是爱情,是一切,和老思是无关的。也正如老思所讲,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负责,自己不对自己负责,还能指望谁对你负责?
这个女人有点像安娜 卡列尼娜,喝药自杀与卧轨自杀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基于轻信的不透彻。
  后来老思去了一个岛上,画出了自己灵魂想要的东西,那副超越了所有物质唯有纯粹灵魂的画作。所以他又开始被世界所尊崇,正如死后的高更,成了后印象派的巨匠。只不过这都和他无关,和他有关的时候你们又看不出来,你们看出来了又关他什么事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疯子吧。在一些时代,天才注定得是疯子,不成疯子就无法活着。在这个地方,人类学倒是真为人做了些好事,就是不停的将正常人的范畴扩大化。
  这部书的悲剧在于月亮与六便士无法兼得,为什么无法兼得?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又因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三观,不同的三观造就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话语会把另外角度的人逼疯。这也许真不是人的错。也许看到了这一点,如今的人本主义开始繁盛起来。
  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先学会如何理性吧。少些道德审判,道德评价。
  如上字数半小时,想到哪写到哪,虽然还无法透彻,感受到身上的束缚,至少此时此刻也算是自由。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8-24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4-02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12-10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精选33篇)05-31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02-23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09-15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7-05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9-02
【热】《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2-2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真理都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