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阿炳的身世》阿炳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曾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那么,这首享誉中外的经典名曲在面世前后,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893年8月17日,华彦钧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1岁时即失去了母亲。在当地洞虚宫雷尊殿任当家道士的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便将儿子托交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给他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把他送入私塾读书。

阿炳自幼便显露出音乐天赋,10岁那年,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的父亲便开始教他以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时,父亲又教他学吹笛子,后来又教他学着拉二胡、弹琵琶。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演奏,被人们誉为“小天师”。

父亲去世后,21岁的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由于经营不善,加之又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阿炳生活日渐潦倒。34岁时,他因病而致双目失明,被迫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被称为“瞎子阿炳”。1939年,阿炳与寡妇董催弟结为夫妻,自此俩人相依为命。他们每天早晨出门时,都是董催弟走在前面,用一根小竹竿牵引着丈夫。阿炳则右肩背着琵琶,左肩挂着二胡,缓缓而行。整个白天,他们穿梭于商店、码头及渔船较多的无锡棚下街一带,也时常去有“天下第二泉”之誉的惠山泉等处表演。当婉转、柔美的乐曲响起,人们就知道,那是阿炳正向这里走来。于是,一些人纷纷拥向他,围着他。这样一天下来,尽管阿炳累得腰酸背痛,所得也不过仅够他们夫妇俩的饭钱。若不幸受到地痞或警匪的欺侮、勒索,他们便要饿肚子。黑暗的社会现实,辛酸的人生经历,经过他富有艺术情思的改编、创作,就产生了像《二泉映月》这样一些新的二胡曲或琵琶曲。这些乐曲一经阿炳演奏,颇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很受欢迎,以致他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曾有一些音乐爱好者专程来拜他为师。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阿炳,虽然受尽苦难,艰辛备尝,却依然爱憎分明,不畏邪恶。在八年抗战期间,他曾编演过许多诸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讽刺性的乐曲,借以表达他对日军及汉奸卖国贼的极大的义愤。1947年底,他自编自演了反映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金圆券害煞老百姓》的说唱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国民党无锡地方官员遂以阿炳“破坏国库金融政策”为由,勒令他不准再在公开场合卖艺,并强行将他关押在戒烟所达两个月之久。此后,他被迫终止了卖艺生涯,生活陷入困境。

1949年春的一天,在南京古林寺音乐院进修的黎松寿偶而拉了《二泉映月》中的主旋律,被储师竹老师听到后,立马问:“松寿啊,你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啊?”“这支曲子没有名字,是我们无锡一个卖艺的艺人拉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民间顶顶有名的‘瞎子阿炳啊!”

这时杨荫浏老师从房间里走出来,关切地问道:“你们是在说阿炳吗?他还曾是我的琵琶老师呢!我跟阿炳很久没见了,他近况怎样?”黎松寿有点难过地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而且经常吐血。”杨荫浏嘱咐说:“你这次回无锡的时候,先把他的二胡曲子谱写下来,将来如果我们有了外国的录音机,再去想办法把它录下来吧!”

后来,鉴于阿炳的身体每况愈下,经黎松寿催促,已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杨荫浏和曹安和,带着学院新购置的进口钢丝录音机,于1950年8月底来到无锡,会同黎松寿,开始了录制当地道教音乐的工作,为瞎子阿炳的民间音乐作品录音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来到阿炳住处,当杨荫浏等向他说明来意后,才知道他的二胡坏了,且他已两年多没有摸过乐器了。杨荫浏等设法给阿炳借了一把二胡,并与他约定,等他先练上几天后再录音。9月2日晚7时,在当地崇安寺附近的三圣阁里,对阿炳的录音工作正式开始。

在准备录音的当儿,阿炳大惑不解的问杨荫浏:“杨先生,这个录音是怎么一回事啊?”“你就拉你的。”“好的,好的!”

紧接着,杨荫浏吩咐曹安和:“我说一二三后,阿炳就开始!”于是,随着杨荫浏的口令,阿炳立即开拉,乐声响起来了,录音机也同时开录。站在阿炳旁边的杨荫浏,深为这悠扬的二胡曲所陶醉,连声赞叹道:“这个好!这个好啊!”

当阿炳拉完第一首曲子,杨荫浏兴致勃勃地问他:“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这支曲子没有名字,我就是这样随便拉拉的,天长日久,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不行的,你拉这样的曲子总归要有个名字才好。”

阿炳低垂着头,闭上眼睛,陷入沉思。杨荫浏赶忙点燃一支香烟,给他叼在嘴上,然后追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荫浏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

这时,黎松寿提出建议:“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广东乐曲中有首《三潭印月》,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

杨荫浏说:“这样呢,有点像抄袭别人,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湖,就用映山湖的‘映换那个一口‘印的‘印,叫它《二泉映月》吧!”

阿炳当即点头说:“好!好!好!你(杨荫浏)的学问大,就听你的。”于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仅用了两个晚上,杨荫浏等就为阿炳录下了《二泉映月》、《听松》、《春寒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3首琵琶曲。头天晚上结束录音工作后,杨荫浏等还倒了带子,以试听效果。当录音机放出音乐时,阿炳激动万分地瞪大了瞎眼,摸索着走上前去,抱紧那部机器,说:“催弟!催弟!这是我的声音啊!哎呀!杨先生,这里面好像有仙气啊!有仙气的!”

据阿炳自称,他会演奏数百首曲目,于是在分手时,杨荫浏、曹安和告诉他,下一年假期他们还要来为他录音。当时的阿炳,竟兴奋得像个孩子。

此后,经杨荫浏大力举荐,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准备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重病缠身,无力应聘了。12月4日,一代民间音乐家阿炳病故,《二泉映月》等6首被抢录下来的乐曲,竟成了他的绝唱!

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杨荫浏等对阿炳的录音,首次公开播放了《二泉映月》;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它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赠送给国际友人。后来,彭修文将它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将它改编为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将它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将它改编为弦乐四重奏。中国唱片社还将它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从此,《二泉映月》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在国际乐坛上获得很高评价。

1978年秋季的一天,应邀担任我国中央乐团首席指挥的日本著名乐曲演奏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北京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次日,小泽征尔前往中央音乐学院,在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之后,他热泪盈眶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说着说着,他竟真的要跪下来。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

1985年,二胡曲《二泉映月》在美国被制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1993年,《二泉映月》和琵琶曲《大浪淘沙》一举荣获“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一位音乐家有两首乐曲获此殊荣,这在我国现当代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当和尚。”

余华在《活着》中,用这句话生动简洁地描绘了主角福贵的一生。

有时候,优越的家庭条件反而会“毁掉”一个人。福贵原是地主家的少爷,奈何走上歧路,沉迷于赌博,将万贯家产败了个精光。在妻子的鼓励下重新振作,可是命运却不会再偏爱他,反而将重重苦难和厄运强加在他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间在江苏无锡,就曾有过一位现实版的“福贵”。活着的几十年里,青年的他吃喝嫖赌抽败光万贯遗产,身染梅毒弄瞎了双眼,中年的他幡然醒悟在街头卖艺为生,晚年的他带着百首绝曲安然病逝。

在无锡崇安寺的步行街上,矗立着一座瞎子阿炳的铜像。无锡老人们每次看到这个雕塑,都会回想记忆中的:双眼失明,佝偻着背,满身沧桑,却能手持一把二胡,拉出哀怨苍凉的凄美琴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世秘密揭开,青年走上歧途

悲惨的身世,似乎注定了阿炳以后的日子不会过得顺心。4岁那年,阿炳的母亲去世,同族的一位婶婶见小阿炳可怜,一时动了善心,就把他抱来抚养。

生母离开时,阿炳只是个小不点儿,不记事,所以,他一直把这位婶婶当作亲生的母亲。四年以后,一位道士来到家里,说是要收阿炳为徒,教他些本事。彼时贪玩的阿炳不愿意,但婶婶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她别有深意的目光中,那个牵着小阿炳到山上的道观里去了。来到雷尊殿以后,阿炳成了一名小道士,无忧无虑的生活也远去了。他不仅要去学堂读书,放学回来还要跟着师父学习道教音乐,整天练习吹笛子,拉二胡。

阿炳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显现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除了师傅的鞭策,阿炳也经常严格要求自己,曲子拉不好的时候,他不会气馁,而是加强练习,即使手指被割出血也不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经年累月地练习,阿炳熟练掌握了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17岁那年,还成为道教音乐的正式演奏者,大家纷纷称赞他天赋异禀,年少有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师父临终前说出了那个秘密,阿炳或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永远幸福。

阿炳的师傅华清和患了重病,弥留之际,他把阿炳叫到床前。看着奄奄一息,不久后就会死去的长者,阿炳悲痛欲绝,这可是年少时就精心教导他的师傅啊!谁知,师父接下来的话,让他陷入了震惊。

“阿炳啊,其实,我是你的亲生父亲!”这句话以后,华清和开始讲述他和阿炳母亲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华清和年轻时,与阿炳母亲相爱,还有了阿炳。但是为了保住彼此的名声,他们向外人隐瞒了孩子真正的身世。听到这个惊天秘密,阿炳怎么也不愿相信,教他养他的师父竟然摇身一变,成为自己不曾见过的生父!

师父死后,阿炳因为身世问题整日精神萎靡,不能释怀。后来,更是交了一些酒肉朋友,被带着逛妓院,抽大烟,走上了不归之路。

这条不归路只有一个尽头,那就是钱财和身体都遭殃。果不其然,阿炳不仅因为沾染上鸦片而败光了师父留下的万贯遗产,还因为肆意嫖妓而患上花柳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柳病来势汹汹,很快就引发了眼中的眼疾,导致阿炳双目失明。瞎了以后,人们不再称呼他“音乐天才”,而是叫他“瞎子阿炳”。一种是对其才华的仰慕,一种是对其堕落的惋惜。

被赶出道教音乐演奏团之后,阿炳只能拖着垮掉的身体,带着一把师傅留下的二胡,来到街头卖艺。一开始,人们奚落他,好好的前途因为沾染恶习而付之一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百姓们发现,阿炳果真如传说中那样拉得一手好二胡。他总通过悠扬的琴声传达自己的情感,听得时间久了,他们发现,这二胡声如愿如慕,如泣如诉,这阿炳不是天生就堕落,他也心里苦啊!过得不舒心啊!

佳曲终得贵人识,《二泉映月》成经典

那几年的荒唐人生夺走了他的财富和健康,但老天或许是“惜才”,留下了他的惊人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头卖艺时,阿炳还创作了很多乐曲。例如后世在民乐界广泛流传的二胡曲《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不朽名作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除了这些,阿炳还结识了自己一生的伴侣,董彩娣。当年阿炳拖着病躯流落街头卖艺以后,总是照顾不好自己。道观众人不忍心,于是暗中找了一位寡妇帮忙照应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董彩娣只是按部就班地给阿炳送饭,洗衣,打扫屋子,只当照顾他就是一份活计。可时间久了,她逐渐走进了阿炳的内心,知道这个男人悲惨的命运。原来,大家都是苦命人,谁又比谁好活呢?

二人惺惺相惜,开始同居,不久后,还办理了结婚,正式成为夫妻,从此相依为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杨荫浏听到了一首二胡乐曲,顿时惊为天人,经过多方打听来到无锡拜访阿炳。阿炳一向沉默寡言,可与见面之后,话反而变多了,一直与其交流自己的音乐见解,还爽快地答应了录音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此次录音,阿炳的《二泉映月》等不朽名曲才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

年轻时的放纵摧毁了他健康的体魄。几年以后,阿炳因为身患重病,永远地离开人世。令人惋惜的是,阿炳一生创作出无数首优秀的曲子,可留下的仅有6首,剩下的几百首成为绝曲,与阿炳一起被埋葬冰冷的坟墓之中。

后来,无锡的老人们回忆阿炳时,都会这样描述他:年纪轻轻染上大烟,沉迷女色。不幸患上梅毒,最终成为瞎子在街头卖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收摊时,一位妇女会来接他,然后互相搀扶着往家走。几十年来,这幅画面成为无锡老人们刻在脑海里的,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人世间度过57年的岁月,阿炳体味人生百态,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不放弃生活的坚韧品格,和造诣极深的音乐成就,始终是对后人终身有益的瑰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泉映月阿炳的身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