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副标题是什么怎么写

十年前的某一天,那时,我还在念着初中一年级…

虽我早已记不清是哪月哪日了,但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兼年级主任“阿年”,在班上给我们全部同学播放了一部电影:

2009电影《成事在人》

《成事在人》,这部电影是由“荒野大表哥”Clint Eastwood(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Morgan Freeman(摩根·弗里曼)与“永远需要人去救他”的Matt Damon(马特·达蒙)等主演,于2009年12月11日上映。

摩根·弗里曼与马特·达蒙分别凭借该片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该片讲述了刚刚结束牢狱之灾的曼德拉(摩根·弗里曼饰演),竞选南非总统成功,他领导人们破除种族隔离制度,并身先士卒,雇佣白人护卫队,在各方面建立不同肤色的沟通。作为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的东道主,南非重回国际体育大家庭。

不过南非的英式橄榄球队——队员均为白人的跳羚队,却被很多黑人看做种族歧视的代名词。为了破除隔膜,曼德拉高瞻远瞩,支持跳羚队与国外来访球队的交流比赛。他接见了跳羚队队长皮纳尔(马特·达蒙饰演),两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

最终,后者带领着白人球员走访了南非各地,把橄榄球运动普及给普通民众,让这项运动成为了黑白联合的纽带。

以上部分内容摘抄自百度百科。

阿年是个好老师,虽然当时我在那个学校只读了一年,但是那两个学期的年级艺术之星,他都颁给了我,奖状我还留着。

虽然他有点暴力,但在放电影并传达良好的价值观这方面,他还是做得很好的,毕竟我当年第一次看《阿甘正传》时,就是他在班上放的。

不像我六年级时的班主任胡老师,整天就知道放恐怖片,把我都吓坏了。

尽管《成事在人》十年来我都没有在网上再看第二遍,但我仍然依稀记得一些相关的情节,只因在当年,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众所皆知,种族歧视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都存在的一种现象。从人类对动植物们的利用与鄙夷,到人类本身因文化习俗、肤色、血脉之间的不同而导致的互相抵触与排斥,它涉及到了阶级隔阂、鄙视链、刻板印象等无数个根植于人性中的劣质,是这多重矛盾的复合体。

因此,它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被解决的难题。

而敢于为之作出努力与斗争的,致力于对这个难题作出挑战的,无疑都是这世间最伟大的、从人性迈向了神性的人类。

因为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或说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很多人,或说绝大部分人在了解到的那一刻,或许就已经望而却步了。

但有许多的人,都会选择迎难而上。

正如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十年飞向月球、并做些其它事情,而是因为它们相当艰难。”

尽管在后来,肯尼迪已经去世,但这个国家仍然做到了。

约翰·肯尼迪与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都为美国和他的人民奉献了许多,也在为解决种族歧视难题发起挑战。

相信这也是这部影片取译名为“成事在人”的其中一个用意所在吧。

不过,这部电影并不是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毕竟你们也看到了,我十年来都没看第二遍,也压根不会记得的。

先提这部电影,只是为了点明文章的题目而已。

而这些,也都只是前言。

我今天这篇文章真正想评析的,则是另外的三部电影,是面对不可能的难题、依旧迎难而上的勇气,是文章“成事在人”的这个主题。

摩根·弗里曼主演过许多电影,是爱看电影的观众们都十分眼熟的一位黑人演员,我也看过许多,除《成事在人》外,还有诸如《蝙蝠侠:黑暗骑士》、《惊天魔盗团2》、《超体》等等。

而在他的电影当中,有这样一部电影,同样十分契合这篇文章的主题,相信同学也都看过、并且都会公认这是他生涯最佳的——

泓烧鸭在新疆莫斯阿尕什腾库都克荒原

 《泓烧鸭的救赎》。

噢不对,不好意思,图片放错了,不是这张,是这张:

1994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Stephen King(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由法国导演Frank Darabont(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Tim Robbins(蒂姆·罗宾斯)与摩根·弗里曼等主演,于1994年10月14日上映。

在次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该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十项提名,若非它的对手是比这部神片还更神的《阿甘正传》,想必这个桂冠是会由它来摘下的。

影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坚韧不屈的毅力,以一把小鹤嘴锄、用二十年时间挖通一条隧道,最终成功越狱的故事(当然安迪是被陷害的,如果是真犯人越狱成功并且还这么励志,那这影片价值观就有点问题了)。

该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而影片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用大部分篇幅去表现安迪在狱中所受的屈辱,以及几位狱友所面对的、残酷的现实,使得影片的前、中、乃至后段的大半部分,都表现出些许压抑。

当然,在安迪的消失、隧道被发现、谜底揭穿了的那一刻,观众们感受到的只有是溢出屏幕的、无以言表的震撼。

即便残酷的现实让自己蒙受二十年的冤屈,安迪也并未放弃,他忍辱负重,用二十年的时间使自己重返人间、重获自由,完成了他的救赎。这个情节,与《槊蟒记》中王家被灭后,王伊宁潜伏秦家二十余年,最终将秦家完全掌控的设定可说是不谋而合的。

不过《肖申克的救赎》也不是今天这篇文章要重点评析的电影。毕竟它太经典了,写文章评它的作者可说是扎堆一大把,而我也不觉得自己够这个资格,去评析这样一部伟大的、足可青史留名的传世之作。

我只是借《成事在人》到摩根·弗里曼,再延伸到《肖申克的救赎》,来反复强调这个“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与主题,最终引出我真正要评析的三部电影而已。

好了,接下来,我就要真的开始讲我今天要评析的电影了,不跑题了,这篇文章的正题真的要开始了:

请燃烧生命去放声呐喊,让败者通通食尘

强调了半天“成事在人”,有些同学们或许会疑惑“败者食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败者要去食尘,那接下来我就先为没看明白这个梗的同学们解释一下吧:

“败者食尘”来自日本漫画家“荒木飞吕彦”的漫画作品《JOJO的奇妙冒险》的第四部《不灭钻石》中,大魔王“吉良吉影”的替身“杀手皇后”的第三种替身能力。

在漫画中,这个能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形容的话,就像奇异博士在多玛姆面前启动的“时间宝石”的用法一样,一旦触发某个条件,时间就会立即回溯到之前设定好的某个节点上。

因为同样也会失去这段时间的记忆,所以这个能力对凡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在对付灭霸时也并未用上,但在对付多玛姆这样“超越时间之存在”的敌人,就可以做到将它烦跑。

而“败者食尘”的意义,就在于选定了目标后,可以让他成为在反复回溯的时间中、唯一的那个不会失忆之人,把他逼到精神崩溃。

作为一个忠实的摇滚迷,荒木从《JOJO》的第一部开始,就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致敬那个年代的摇滚乐队与歌手们,包括一些角色的名字、替身名、替身能力名,以及改编动画后的片尾曲选用等等。

而“败者食尘”也不例外,这四个字的漫画原作中的英文原文,即是“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杀手皇后的第三能力“败者食尘”

我打出这一段字时,想必脑袋灵火一些的读者,或者有听过的、知道的读者,已经知道这是在致敬谁了。

没错,“败者食尘”的名称,正是来自英国摇滚乐队“Queen(皇后乐队)”发行于1980年《The Game》专辑中的单曲《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这首歌拥有极易上头的鼓点节奏与十分明显的贝斯声,用“败者食尘”来翻译,我也认为非常贴切,且也朗朗上口、方便好记。因为在《JOJO》动漫中,吉良吉影用日式英语连读出“Bites The”的时候,谐音就很像“败者”二字,而且也与这首歌歌词的内容是相近的。

不止是“败者食尘”,荒木还在《JOJO》中的许多其它地方都对Queen作出了致敬,除“败者食尘”外,就我所知道的,都还包括“杀手皇后”、“天堂制造”以及“枯萎穿心攻击”等等…

而说到Queen乐队,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了。

即便不熟悉的,想必也会听说过他们,有些耳濡目染的。

Queen成立于1970年,最早的、最核心、也最为人所熟知的乐队成员共有四人,分别是主唱Freddie Mercury(弗莱迪·墨丘利)、吉他手Brian May(布莱恩·梅)、鼓手Roger Taylor(罗杰·泰勒)以及贝斯手John Deacon(约翰·迪肯)。

在1991年主唱弗莱迪去世,1997年贝斯手约翰退休后,乐队持续以二人的形式发展,其后,Paul Rodgers(保罗·罗杰斯)与Adam Lambert(亚当·兰伯特)先后担任过乐队主唱参与巡演。

时至今日,两个老爷子早已一头华发了,都仍在世界各地进行巡演。

活跃于乐坛超过五十年,与披头士乐队齐名,代表曲被称为“英国第二国歌”,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播放了他们的演唱会片段…就连MJ在他们面前、也只能算是后生晚辈们的一个王者级老牌摇滚乐队。2018年,乐队获得第60届格莱美奖终身成就奖。

相信他们在世界摇滚乐队中称第二,也没谁敢称第一了。

他们的歌曲《We Will Rock You》几乎可算是世界人民都听过、甚至都会唱副歌部分的世界级名曲,美国流行歌手、欧美乐坛最具影响力的天后“Lady Gaga(嘎嘎小姐)”的艺名也来自于他们的歌曲《Radio Ga Ga》…

甚至还据说他们的代表作《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让金庸听了后都热泪盈眶、想用作86梁朝伟版《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曲,TVB没同意(这个是网易云上的热评,看起来有点扯,反正我是没信)…

活在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个乐队的出现,让我们能听到他们的创作、他们的声音,是我们的幸运。

四个平凡的年轻人,是如何逐渐闻名世界、最终成为国际级摇滚乐队的呢?

我相信,除了那百分之一的天才与幸运以外,剩下的,就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与努力了。

而他们那远在五十年前的故事,则有人帮我们展现了出来。

这,就终于要说到今天这篇文章真正的重点,真正要评析的电影了。

便是这部,以Queen乐队代表作作为片名的,感人肺腑的、超励志的、热血的音乐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2018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波西米亚狂想曲》由Bryan Singer(布莱恩·辛格)执导,Rami Malek(拉米·马雷克)等主演,于2018年11月2日在美国上映,2019年3月22日在中国上映。讲述Queen乐队从偶然成军到确立风格、再到大放异彩的真实经历,以及主唱弗莱迪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该片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四项大奖,以及“最佳影片”的提名(当年获最佳影片的是《绿皮书》,但是输给它也不冤。毕竟《绿皮书》讲的还是“种族歧视”这个大难题,比起一个乐队的经历来说,三观和格局都要大出太多了)。

这样改编自真实经历的传记片,影史上有许多,之前提到的《成事在人》就是一部,但是讲述一个歌手、音乐人,或者说追梦人的传记片,我看过的就很少。

不过我还是很熟悉的,毕竟我自己就自编自导自演过一部。

而《波西米亚狂想曲》无疑是我看过的这当中,最为优秀的一部。

弗莱迪(拉米·马雷克)成名前在机场做行李搬运工。有一天,弗莱迪毛遂自荐加入罗杰·泰勒与布莱恩·梅的乐团,恰巧当天原本的主唱辞职,他用自己横跨四个八度的超广音域和非凡的音乐天赋说服两人,从此开启了皇后乐队的摇滚传奇。

同时,弗莱迪也非常孤独、痛苦、渴望爱,他把自己这些复杂的情感都融入到了创作中,诞生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随着乐队的走红,他一度迷失了自我,巨大的成功背后所面临的是乐队的危机,但它最后成功地认清了自己,与自己和解。他寻回乐队的成员们,燃烧生命中最后一股能量投入到了“Live Aid”大型摇滚演唱会的排练中,将生命最后的余温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音乐。

以上部分内容摘抄自百度百科。

2018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在最先作为歌曲时,《波西米亚狂想曲》首先就风格丰富、内容复杂无比,在接近6分钟的时长里,便分了5个篇章、包含了4种风格。从起始钢琴伴奏的倾诉,到向母亲交代罪行的咏叹调,到众神审判的合唱,再到表达反抗精神的金属摇滚,最后回到表示从命的钢琴伴奏。

用一句话形容,大概就是“初听不明所以,再听逐渐上头,最后泪流满面”这么神奇吧…

还有很多同学都说,正是这首歌的这些特点,导致了有些其它歌手的歌、他们听着两三分钟都会觉得很长,而这首歌,会让他们听完觉得,啥?这就六分钟过去了?如此“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很难想象,一首这样的神作是诞生于1975年的。

这首歌的词曲皆由弗莱迪创作,影片中提到它、也据说正是它在拯救了低谷时期的皇后乐队,因为在发行时,这首歌就遭到了经纪公司甚至乐队内部的一致反对,但最后超乎想象的是,它一经发行、便一炮而红,从此炸响了皇后乐队的名声,照亮了他们走向巅峰的大道。

用这首复杂且神奇的歌的歌名,来作为皇后乐队及弗莱迪人生的传记电影的片名,可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无论是歌曲还是电影,都恰如Queen乐队的经历以及弗莱迪的人生一样,是复杂且跌宕起伏的。

这里插播一条有趣小知识:

在我曾写文章安利过的英国儿童类电视节目《糟糕的历史》第六季第四集中,剧组便创作了一首《Queenian Rhapsody》来恶搞(致敬)这首歌曲。讲述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在被自己的表妹、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审判后,表达出的倾诉、咏叹、反抗等的各种精神。

电视节目《糟糕的历史》

而在剧集中,唱这首歌的还真是“Queen(女王)”,可以说很贴切了,嘻嘻。

《波西米亚狂想曲》拯救了Queen,更重要的是拯救了弗莱迪。

而在影片中,关于Queen乐队的戏份,很明显绝大部分的镜头都给了弗莱迪,主角也正是弗莱迪。

弗莱迪的人生,即便是在成名前,与我们凡人相比,也是奇妙无比的。

弗莱迪·墨丘利1946年9月5日出生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因为天生的一对大龅牙,带给了他横跨四个八度的宽广音域、超凡的音乐天赋(很广了,就连MJ也都只有3.5个八度),同时也因此被中国乐迷们亲切地称呼为“牙叔”。

1991年11月24日,在公开自己病情仅仅一天后,弗莱迪便因艾滋病引发的肺炎去世,年仅45岁(很短了,就连MJ都活了将近51)。

对于追求音乐的理想,弗莱迪无疑是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作为一个追梦人,我鸭某人在此对他献上诚挚的敬佩。

而我之所以会写出这篇文章,也是对他的致敬之一。

以前我对Queen乐队的了解,只最多出于“知道”,以及听过《We Will Rock You》的如此浅显程度而已。但在几个月前看过了《JOJO》,并反复的刷了第二遍第三遍之后,好奇心驱使我反复的打开网易云音乐与百度百科,渐渐地,便对他与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直到在爱奇艺上将《波西米亚狂想曲》看完。

本来当时,我就已经有灵感要写这样的一篇文章了,但是照着日子看,我一想觉得应该等到弗莱迪的忌日那天再写,会不会更好。不过思来想去,觉得这可算是拖延症的一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加上正巧这几天《槊蟒记之金蛟破海》的情节有了个大变化,一时挤不出什么灵感来,我就想着,那就打开文档,把这个给写了吧。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在此,也提前给在天堂的弗莱迪上三炷香,虽然他说过,他更想去地狱。

在影片中,除了关于音乐的部分外,更多着重展现的是弗莱迪的感情经历。包括他与女友玛丽·奥斯汀(露西·宝通饰演)的甜蜜故事,他与经纪人及后来的同性伴侣间的感情纠纷等等。

然而在不同的性取向这方面,我们能说到的话题就更多了。

兴许是基因当中,出于繁衍生息与传宗接代的需要,绝大部分人类生来都是异性恋,但凡事总有例外。就像千万个凡人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追梦人一样,基因同时也会塑造出一些同性恋与双性恋,甚至不是人类也会有。

这是他们无法选择的,是“生而为啥,他们很抱歉”的那种。

作为一名理智的、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我对此所表达的态度从来都是包容的,虽然我自己是纯血直男,但我不反对同性或双性恋的存在。

一旦有人问我这个话题,我都会这么回答。

即便身为“华人导演之骄傲”的李安导演,也曾拍过多部电影去讲述“同性恋”这个题材、这个群体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电影《喜宴》、《断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无疑是《断背山》了,不仅音乐好听,画面风景优美,情节震撼且令人泪目,而且它成功到把一部电影的片名、镶嵌成了一种文化的代名词。今日大部分人们提起“断背山”,都会先想到同性恋而非一部经典电影。

而且,我们如果不想进入鄙视链中,鄙视别人,然后被别人鄙视的话,那为何不能选择包容呢?

但同样相对的,我也会讨厌这样一种行为:

为了博取眼球、为了引人注意、或是出于其它目的,而刻意去“成为”同性恋的,或者同性恋当中来鄙视异性恋的,那都极其令人恶心。

说回电影和弗莱迪上来。

关于弗莱迪的奇妙人生,在这里就不是我只言片语所能说完的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他的诸多争议,围绕在他身上的种种标签,包括“帕西人、拜火教、抛弃信仰改家族姓、双性恋、艾滋病”等,都从未消停过。

但相比于这些,我觉得人们还是更应该讨论他在音乐方面的作品与创作,而非他的私生活更好些吧。

无论是影片里还是现实中,Queen乐队除了从籍籍无名到成为国际级摇滚乐队时、所作出的对梦想的一往无前的追求以外,他们即便是在成名后,也曾对如我前文所说的、那些“不能解决的难题”发起过挑战。

而在影片中最明显的、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当是这三首歌了:

首先,自然是这首全员换上女装拍摄MV的《I Want To Break Free》了,这在七八十年代无疑是非常大胆的行为。

创作这首歌的贝斯手John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首歌是写给妇女解放运动的,歌词内容所宣扬的,就是让当代女性摆脱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束缚,勇敢做自己的精神。

据说这首歌还在八十年代,成为了南非ANC(非洲民族会议)的战歌。

然而讽刺的是,这样一个如此有意义的片段,却在《波西米亚狂想曲》国内上映之时、遭到了删减,导致如今我们只能在各种搬运的视频里、看到原片这个对当年MV的完美还原的片段。

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女装吗?

然而《唐人街探案2》也穿了女装,怎么就一点没删呢?人家穿女装支持当代女性勇敢做自己不行,咱们穿女装潜入医院逃避警察追捕可以,这是什么意思?

呵呵,可不敢再往下乱说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还原《Killer Queen》现场表演片段

其次,便是Queen早期的经典歌曲,也是吉良吉影替身“杀手皇后”名称的来源——《Killer Queen》了。

在影片中,弗莱迪在与队友们现场表演这首歌时,不仅穿上了女式貂绒,且还有多次的摸裆动作,风骚无比。使得电视台顿时陷入了慌忙、赶紧表示要切换拍摄角度。而在国内遭到剪刀手时,更是神奇的用技术力量,把显示在电视台监视器里的画面P成了那个经典的电视坏了的画面,止增笑耳。

这让我想起了在MJ之前的、美国流行乐坛的上一位天王、被称为“猫王”的Elvis Presley(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曾经也因打破传统的舞蹈动作出现在电视上,而受到过许多争议的故事。

这个故事甚至还被加入《阿甘正传》中进行致敬,而毫无疑问,《Killer Queen》也是这样一首具有类似意义的存在。

在《Killer Queen》中,弗莱迪光洁顽皮的声音巧妙地穿梭于灵动轻快的吉他声中,配以诙谐的和声,使得这首歌在悦耳的同时充满了黑色幽默。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首歌已经达到了乐队的巅峰水准,而它的大热,也预示了接下来一个华丽王朝的到来。

最后,则是这首弗莱迪从未公开表演过、也从未拍摄过MV,但却被选用为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的片尾曲,并且在弗莱迪去世后,Queen乐队后来的巡演中、也时常会进行表演的歌曲——《The Show Must Go On》了:

这首歌看似未被重视,但实际上,只是因为这首歌在创作时,弗莱迪已经身患重病、瘦成皮包骨,离死不远了。Queen的乐迷每次听起这首歌、想起那时瘦到认不出来的牙叔,都会不约而同的泪目。

即便是对Queen了解还不够多的我,在听到弗莱迪在歌曲中极限状态下、燃烧生命的最后的呐喊,再看到歌词想想我自己,然后把每一句的“show”都改成“write”或“create”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泪目。

我不知道,倘若有一天,是我躺在了病床上,用呼吸机维持着,头脑早已神志不清的时候,我还有没有勇气拿出键盘、新建文档,然后更新最新章节…

至少,弗莱迪还有勇气在这时走进录音棚,对着话筒高歌。

就凭这首歌,弗莱迪足以在摇滚乐史、甚至是世界音乐史上青史留名。而这首歌,也是我对Queen乐队除了能坚持五十年不倒外,最大的敬佩。

作为讲述一个乐队之经历的音乐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无疑是成功的。

首先,它所讲述的这个乐队、还有他们的主唱,本身就是个传奇。乐队所创作出的经典歌曲多到不胜枚举,拿到“最佳音响效果”与“最佳音效剪辑”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其次,影片对Queen乐队早年间的一些画面还原的是非常到位的,弗莱迪突出的龅牙,各首MV的画面与其中对应的嘴型与动作,在影片后段“Live Aid”大型摇滚演唱会上Queen乐队26分钟的表演是一秒不漏的复刻了下来、甚至是钢琴上摆着的百事可乐杯子及其位置都完美还原了。

最后,影片在奥斯卡的四座奖杯、“最佳影片”的提名,以及在其它评奖协会的十多座奖杯与提名,更是证明了它的伟大。

写出这样一篇文章,用如此多的笔墨讲述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在给大家安利Queen乐队(或者《JOJO》)吧,其它更多的,大家去听他们的歌,看他们的演唱会,还有看这部电影,就能有更震撼、更深刻的感悟了。

最后的最后,再给大家安利一首皇后乐队与我第一偶像MJ合作的《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 Than This(超越生命的意义)》吧。

这首歌早在八十年代初便已录制完成,虽然直到两位主唱都去世多年后、才终于经过混音,以纪念性质放出,但也算是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即King与Queen之间巅峰级的合作了吧。

到这里,第一部电影就讲完了,接下来还要讲两部电影。

从灰色轨迹望向海阔天空,一起高呼Rock n` Roll

与Queen乐队拥有相同配置、甚至相似经历的摇滚乐队,在我们国内也有一支,虽然他们不足以与Queen相提并论,但在国内的摇滚乐坛,我想也是没人可以撼动他们的地位的。

同样的,一位主唱,一位吉他手,一位贝斯手,一位鼓手。乐队走出了国门、在国外许多国家与地区开展过巡演,主唱在九十年代初意外去世后,依然在持续发展着。

不过遗憾的是,这个乐队的故事永远停留在了2005年,那年,他们解散了。

当我说到这里时,甚至在看到副标题时,想必很多同学就已经知道我在说哪个乐队、哪几个人了,因为比起Queen,这几个人在我们华人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才更为深刻。

他们发行过英、国、粤、日四种语言的歌曲,而他们留下的歌曲的歌名,想必你们即便是现场用背的,该是也能背出一大堆来。

不说是背歌名,即便是唱出来,想必很多同学都能做到。

而你们能第一时间想到他们,这也恰恰证明了他们同样足以在摇滚乐的青史上留名的伟大地位:

这便是港台乐坛上一个不可磨灭的伟大传奇——“Beyond(超越)”乐队了。

Beyond乐队成立于1983年,最早的、最核心、也最为人所熟知的乐队成员共有四人,分别是主唱兼吉他手黄家驹、吉他手黄贯中、鼓手叶世荣以及贝斯手黄家强(黄家驹的亲弟弟)。

在1993年主唱黄家驹去世后,乐队以三人形式发展了一段时间,至1999年时曾宣布暂时解散,2003年复出并举办了一段时间的世界巡演后,最终于2005年正式解散。

要论活跃于乐坛的时间,在世界摇滚乐坛中的地位,Beyond虽远远不及时至今日仍在进行巡演的Queen,但要比起在我们华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谁耳熟能详的歌曲更多,Queen大概就远不及Beyond了。

尽管直到今天,他们早已是一个消逝于风中的传奇了,但我们仍不会忘记他们,就像弗莱迪一样,黄家驹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不过,这是一篇影评文章。

所以今天我要来评析的,不是这个乐队本身,而是属于这个乐队的、记录他们艰辛的追梦故事的音乐传记电影的。

说到这,想必很多同学就会陌生了,什么?Beyond也有这种电影吗?

好吧,这部电影或许有些冷门,但它是确实存在的:

1991电影《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由黄百鸣出品,宋豪辉执导,Beyond、王菲、万绮雯等主演的剧情喜剧音乐传记片,于1991年8月29日上映(在我第一偶像MJ三十三岁生日的当天)。

没错,你们没看错,这是他们四个自己出演的,而且你们仍然没看错,王菲也在,当时才22岁。

除了乐队成员本色出演自己外,与《波西米亚狂想曲》还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纪实性并不高,虽然的确是在讲Beyond成名前的故事,但对真实经历做出了更多的改编、角色名字也都改了,而且比起纪实,是更偏向喜剧化的。

青年吴家驹、谭贯中、陈自强、林世荣四人为好友,兼且热爱音乐,更组织乐队,然而却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中间太水的流程就不照搬了,总之最后,众人参加了音乐比赛,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

吴家驹对应黄家驹,谭贯中对应黄贯中,陈自强对应黄家强,林世荣对应叶世荣,看看,连亲兄弟都改掉了。

而且这部影片在当年,应该也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因为在百科上,我是没有查到任何这部影片相关的奖项的,连提名都没有。

所以,只当一部喜剧片看看,还是可以的。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剧照

(可以拿这张剧照去刁难你的同学,问他这是王菲的哪部电影,没看过的铁定是猜不出来的)

整部电影充斥着的,是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喜剧,王晶、刘镇伟那帮人的那味。

一些降格镜头,一些浮夸的妆容,可说是很符号化的特征。

把一个本应该励志的故事、用灌满笑料的方式去拍,最终只能整成了这样一部“四不像”,说喜吧还挺励志,说励志吧又想逗笑我们。

想必这也是这部电影连个提名都没有,压根没掀起什么波澜的原因之一。

用专业的视角、把这部片当做一部电影去认真审视的话,无疑是不达标的。尽管Beyond成立之初的奔走与奋斗的真实经历理应是辛酸无比的,可这部电影却用喜剧的方式给我们交来答卷。

不是说讨厌喜剧,但要编喜剧还是得看题材吧,就像你要是把《泓鹄》编成喜剧的话,那我鸭某人可就得跟你急了。

用作在Beyond的故事里,也是一个道理的。

但毕竟这部影片是Beyond全员本色出演自己的,所以,是否有可能把自己的故事一笑带过、用喜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和他们的歌迷,其实是他们的本意呢?

毕竟,哪位真正的偶像会舍得让自己的歌迷感到不开心呢?

那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即便只是这样低成本、产业化的喜剧,但你要真的说励志吧,作为为数不多的喜剧化了的音乐传记片,它确实还是够励志的,毕竟有Beyond的歌声在,他们的创作所表达的精神,本来也就不是同时期满脑子情情爱爱的其它港台歌手能比的。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剧照

“只要有音乐,便不会有世界末日。”

这也是看完整部片下来,除了傻笑的部分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词了。

与Queen相同,除了成名前打拼的艰辛外,Beyond也曾对那些“不可能解决之难题”发出过挑战。

在那个大家都只会从日本买版权回来填词翻唱的年代,Beyond坚决选择了原创,把他们自己的歌声唱出港台,唱遍了世界。更把远超于耽溺情爱之外的“反战”、“和平”、“反种族歧视”,还有歌颂各种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他们的歌声当中表达了出来。

Beyond对于八九十年代港台乐坛的意义,就好比周杰伦对于千禧年后华语乐坛的意义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当中最让人敬佩的,也是人们最熟知的、他们的歌曲,自当是这一首了:

1990歌曲《光辉岁月》

由黄家驹作词作曲并演唱的,献给那位“成事在人”的主角、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

据说曼德拉本人在后来听到这首歌、并且有人给他翻译歌词后,自己都潸然泪下了,甚至还说在他的葬礼上有放这首歌。

看起来有点扯,反正我是没信。

在我上篇文章评析过的电影《飞驰人生》当中,沈腾也开口唱了两句,虽然张弛的人生与曼德拉相比是根本不值一提,但毕竟也算是种致敬。

但无论如何,《光辉岁月》都是一首超脱于时代的、伟大的歌曲,它宣扬的是对曼德拉精神的致敬,是对“种族歧视”这个千古难题的抗争。所以正如我前文所说,这首歌、以及创作这首歌的人,都是伟大的。

除《光辉岁月》外,Beyond还有许多不宣扬情情爱爱的摇滚歌曲流传于世。

《光辉岁月》据说是Beyond随香港电台“爱心第一旅”慈善活动远赴非洲,亲眼目睹了当地人民因为战争和灾荒而遭受的苦难生活,回到香港后创作出来的歌曲。

而这一趟去非洲,他们创作出的歌曲其实还不止这一首。《光辉岁月》歌颂的是曼德拉的精神,而还有一首《Amani》,则是歌颂爱与和平的。

除此外,还有歌颂母爱的《真的爱你》,表达赴台老兵对家乡思念的《大地》,受不了香港娱乐圈而去日本发展后写给国内歌迷的《遥望》,歌颂劳苦农民大众的《农民》…

还有励志的《不再犹豫》,表示追梦精神的《谁伴我闯荡》、《再见理想》等等…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只不过在电影里,他们并没有放多少出来,毕竟那是喜剧,这就很血亏。

也许将来会有人像《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样,翻拍一部真正属于Beyond的,认真且不傻笑的、泪目且励志的音乐传记电影吧。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剧照

不过那就得等哪个真爱粉,去踏上这一条路,最后把它实现了。

同样作为讲述一个乐队之经历的音乐传记电影,《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或许是成败参半的。

即便它所讲述的这个乐队、还有他们的主唱,本身也是个传奇,乐队所创作出的经典歌曲也多到不胜枚举。

但把一个本该励志到令人泪目的故事用通俗喜剧的方式拍出来,本就注定只能让观众一笑而过,让粉丝开心,而无法获得评奖协会的认可。

尽管对于乐队的真实经历,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熟悉,他们自己来本色出演自己无疑是最佳选择。但无论是否是故意做成喜剧,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个不怎么妥的选择。

不过,如果自己演自己,还故意卖惨励志的,或许又会落得一个矫情之嫌。那时,恐怕又会对他们的名声产生影响。

那这到底该怎么办,就不好说了。

虽然影片只是九十年代初香港海量通俗喜剧中、一粒沉入深潭的微末石子,但在用喜剧形式讲一个励志故事的操作上,它其实还算是成功的。

人们也许会因为各种被虐、被刀的悲伤结局而对一部作品印象深刻,从而更觉得那部作品优秀,那么在这种习惯下,能用喜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无疑是比悲剧形式更难的。

《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会显得如此波澜不惊,也是在意料之中。

而关于这个乐队更其它更多的信息,想必早已不用我来安利了,毕竟在我们华人乐坛里、早已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了。当然,如果对他们的经历感兴趣,或者是他们的粉丝或者王菲粉丝的话,那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

看的时候,把其中对应的人物代换成现实中真正的Beyond,也就差不多了。

而到这里,第二部电影就讲完了,接下来便是最后一部电影。

或者严格来说,这一部,其实并不算是电影。

与其自濡以沫,不如让我离开,相忘于江湖

与Beyond相同的是,这一波的男主角,他也本色出演了他自己。

但在这一方面上比Beyond更厉害的是,这部电影,这个人他是自编、自导、自演、自剪,独自完成了全片80%的工作,几乎是除了摄像外,剩下的工作都由他自行完成了。

这个男人没有Beyond和Queen那么厉害,不仅和他们差着辈分,甚至是在才华、思想与精神上,都有着千百倍的差距。

但与他们相同的是,这个人也有着一往无前的、追求梦想的意志,不敢说是否真正到了岁月终了的那一天,他是否还能坚持着一开始的初心。

因为他的路途,仍在继续着。

好,接下来,大概算是我鸭某人创作生涯的一个大型骚操作了:

曾经在江湖上,有这样一个男人的传说。

他热爱创作,用多年时间把自己的人生奉献到创作中去,甚至为了创作而放弃自己的学业…在他休学离开自己大学的一年时间里,他完成了自己两百多万字的长篇著作,然后在返校后,推出了一部记录自己艰辛人生于追梦历程的、励志的传记微电影。

一年后,他直接选择退学,沦为无业游民,并又在一年多后的今天,在他正创作着他的新一篇影评文章时,开始评析起了自己的这部微电影。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个男人。

因为这个男人,就是我。

而这部微电影,就是我鸭某人的——《泓鹄》:

2018微电影《泓鹄》

《泓鹄》是网络作者泓烧鸭于大学时期推出的一部微电影,由泓烧鸭本人编剧、执导并领衔主演,于2018年6月25日在哔哩哔哩首发,并于同年8月30日发布至爱奇艺与优酷平台。

该片改编自泓烧鸭本人真实的人生经历,讲述了大学生泓(泓烧鸭饰演)因多年追求写作梦想,而性格变得孤僻怪异,无法与同学们相处,在休学一年归来、融入新群体时变得更为明显。

而在之后的一次录音课上,泓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于休学时的诗作,从此成功和同学们相互理解,得以友好相处。

以上部分内容摘抄自百度百科。

真的,这部微电影有百科的,因为还是我自己创建、编辑和提交的。

因为是我自己完成了80%的工作,加上这两年来反复看了无数遍,这部片我可以说是背都背得出来的。

所以,我可以用全网最权威的说法、最细致的形式,来评析与解释它。

也许对《波西米亚狂想曲》与《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我只能像个唯唯诺诺的、游离于主客观之间的影评人一样,小心翼翼的去发表看法。但是这部片,我想怎么吐槽就能怎么吐槽,谁也没资格说我。

我即是这部片唯一的“主客观统一”,我就是这只“泓鹄”。

2006专辑《河西走廊之梦》

影片与现实中有许多不同点,有美化了的部分,也有隐藏了的部分,也有现实残酷得多、而影片没体现出来的部分,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接下来我就从一个主客观统一的角度,来用全网最细致的解读,来评析我自己的这部微电影吧。

为了不涉自卖自夸之嫌,我就先从吐槽说起。

短短十分钟的微电影装不了太多,因此有许多一开始我写在剧本与策划案上的东西,开拍后都并没能实现,也导致了这部片的满目疮痍。

即便是在制作过程中,我都是抱着一肚子火过来的。

自己剪完发表后,也是槽点多到无时无刻不想重拍一次。

直到两年多过后的今天,我仍然对它充满了百分之一千的不满意,无论是我自己负责的部分,还是剧组同学负责的部分都一样。

我就先从我自己的问题说起吧:

首先,正如影片所说,在《泓鹄》制作过程中、我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良好的、与团队沟通并引导的能力,导致剧组成员们(最主要是摄像)并不服从于我,而总是一边吵着一边拍,甚至拍完杀青当天我就把摄像给删了,已经严重到了这个程度。

我在剧本与策划案中提出的要求太高,超出了他们技术所能实现的范围,这也是我此前没能考虑到的。

我高估了自己能力的部分也有,就是那段耍枪舞剑的部分,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就连一开始的晾衣杆都没能玩好。

《让我离开吧》这首诗两次写都是一气呵成的,大概是因为ang是最容易押的韵脚了吧…而且在我看来其实它挺水的,它甚至都不能算作是一首诗,很多地方都对仗不上。

而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太胖了。

不拍不知道,一拍吓一跳,当时的我、无论何时我都不忍直视。尤其当时还是夏季,我只能往少的穿,把我的肥胖展现得一览无余,可谓是残忍无比…

也许我以后会瘦下来吧,但那就是很遥远的故事了。

《龙争虎斗》还是《猛龙过江》来着?不记得了

影片的画面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几次的穿帮。

我与摄像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对他的技术并不满意,他拍出来的效果,实在太令人眼瞎了。

2分50秒时,两位女同学明明比我先转身离开,下一刻却仍拍到她们的香肩。

3分37秒,重现我刚写完《槊蟒记》时的那一幕,但那太不实际了,毕竟作家专区的后台没法修改,而且也做不到回柳州来拍。所以可以看到,当时那里已经有了《海与梦的彼岸》,而这本书是当年5月20日才创建的…

5分24秒,我在弹钢琴,但跟背景音乐完全对不上。我在弹的是周杰伦《蜗牛》的简谱,而BGM是雅尼的《One Man`s Dream》,要难得多。

6分45秒,录音室里明明同学们都在,可当我说“今天不唱,今天念诗”的时候,又看到旁边的椅子全是空的。同学们一听到我要念诗,全都瞬移走了。

7分20秒,我开始念诗了,这时候音画开始不同步…

8分35秒,在我正念诗时,拍到掏出手机查看收到稿费短信的那一幕,却看到与短信完全相同的内容出现在我的剪贴板上。

除此外,还有许多许多…

借用徐克在《桃姐》中说出的一句话,“当导演也很苦命啊,拍电影就跟生孩子一样,最重要是守住自己的底线,要不然生出来变生化人了。”

《泓鹄》,大概就是我生的第一个生化人吧。

尽管《泓鹄》制作前后我都是对它充斥着万分的不满,但出奇意外的是,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亲戚朋友,都很少有人指出它的问题所在。

仿佛在他们看来,这部作品很优秀一样。

不过我是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是虚伪的,那就当我自作多情吧,如果是真的,那你们可就高估我了。

说完吐槽,接下来就是自卖自夸的部分了。

最明显的一个部分,就是很多同学都注意到的,这部影片的色调问题。一开始是黑白的,但是之后,又来回在黑白和彩色间切换。

看起来没有规律,实际上是有意义的。

除了念诗时的部分、以及结尾外,大家往回翻就可以发现:在影片中,只有我在进行创作时,画面色调会是彩色的,除此外的其它部分,则一律用的黑白。

英语课上则比较明显一点,随着我掏出平板与键盘,画面在逐渐从黑白变彩色。

而在端午节班会课结束后、到录音课开始前,在《One Man`s Dream》的BGM下,有一段我日常校园生活的混剪,而这里其实也是有意义的。

这里除弹钢琴和在图书馆查资料的镜头外,其余的三段镜头,我走在桥上,我走在教学楼旁的小路,我在食堂创作,这里都把我拍在了很明显的栏杆、篱围之后:

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就很隐晦,应该没人看得出来,我解释解释吧。

其实就是诗中“囚笼”的意思而已。

不试不知道,一试其实还是挺尴尬的。

写别人的电影都很好写,读者应该也会多,毕竟有共鸣。然而写自己的电影的时候,还以为能更好写,却发现其实是更不好写。

往好的写,是自卖自夸。

往吐槽的写,槽点那么多,吐都吐不完,写太多太长的话,没看过的读者、又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完全没有任何共鸣…

其实我这里删删改改了很多字、很多遍…

思来想去,啰嗦一直是我的老毛病,还是不要再啰嗦了吧。这篇文章到这里差不多也要刹车了,也该刹车了。

虽然我没有我的阿仪来陪伴,但我也不该向张弛一样冲下悬崖。因为没有人会记得我,就像我离开天艺后,如同从未来过一样。

所以,我应该还是像拓海一样,认真的驶向自己的梦想才更好。

从三部人物传记片,去思考不同的人们对待梦想与人生难题的态度。

通过这个主题我所能联想到的,所要讲的,也就是今天这三部电影…或者说,这三个人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三部电影当中,弗莱迪、黄家驹与泓烧鸭,他们都位于不同的年代,处在不同的地域,经历不同的人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不知道同学们认同其中哪个,理解其中哪个,又不认同、不理解哪个呢?

对于他们的选择,同学们又有何看法呢?

而看完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已经看过这三部的同学,这时又有何想法呢?

弗莱迪只活了45岁,黄家驹只活了31岁,比起我们周围认识的绝大部分亲戚朋友们而言,他们的生命都太短暂了,宛如一颗流星般一闪而过,虽璀璨耀眼,却转瞬即逝。

现年22岁的我,已经为写作奋斗了七年半。

我不知我还能活几年,不知下一次发病是什么时候、会不会直接带走我,更不知先拖垮我的,到底是我的身体还是我的意志…

至少当前的我,只能选择一脚油门踩到底,踹开录音棚的门燃烧生命放声高歌,继续走下去了。

我也不需要回头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允许存在遗憾,但不应该有后悔。就像每次有人问我、或是刷到类似的帖子,说如果有时光机,如果能回到多少多少岁,你会不会选…

而我的回答,永远是“否”一样。

如果让我回到过去,哪怕只是一天前,甚至几个小时前,那我对创作付出的心血,不就都完全白费、付诸东流了吗?

我想大概只有虚度了自己光阴的人,才会在这道问题、这种帖子前后悔,然后选择一个也不可能实现的“是”吧。

2019小说《槊蟒记之金蛟破海》

此致,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

——完成于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早晨7时32分,根据地网络生活馆B区108号机

}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标题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