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满江红》的词牌应注意哪些细节

1938年3月的一天,位于湖北汉口富源里的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23岁的马千木从时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钱瑛手上郑重接过一份油印的《入党申请表》,认真仔细地填好,在签名处签上自己的名字:马识途。钱瑛看后感到不解:“你不是叫马千木吗?怎么签的是马识途?”马识途回答:“从今天起我改名了。我已经找到自己的道路,老马识途了。”

宣誓完毕,马识途不禁热血沸腾,流下了眼泪。回想自己16岁初中毕业,遵从父嘱,离川北上,出夔门之时,作诗一首:“辞亲负笈出夔关,三峡长风卷巨澜。此去燕京磨利剑,国仇不报誓不还。”

时光荏苒。转眼83年过去,如今已107岁的马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岂能不内心激动,作诗挥毫?

据了解,《魂系中华——马识途书法展》将于6月19日下午2点,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正式启幕。据策展人、诗婢家美术馆馆长赵文溱透露,此次展出的马老107幅作品中,有多幅是马老在2021年专门为庆祝建党百年书写的,比如“身老江湖仍矢忠心存魏阙常思国”“强国富民待后贤开疆建党仰先彦”,此外还有“百年苦战千秋业全民奋斗万代兴”“魂系中华”“爱我中华”等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作品。“从书法作品内容可以看出马老的拳拳爱国之心。”赵文溱说。

据了解,此次书法展还将展出马老特别根据“满江红”词牌创作的一幅《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志庆》作品:“建党百年,航指向,千秋伟业。回首望,几多苦战,艰辛岁月。十亿神州全脱贫,万亿超百真奇绝。应记取,环视犹眈眈,金瓯缺。定方向,划长策,大开放,深改革。肃党风政纪,更当严格。船到中流浪更高,登山半道须防跌。十回忆,奋勇齐前行,尽豪杰!”

早在2016年,马识途也曾特意赋词几首,以此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其中一首名为《满江红·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志庆》。文中写到:“党庆欢悦,九五载,峥嵘岁月。为解放,南征北战,艰辛卓绝。荒野长埋先烈骨,神州遍洒英雄血。终赢得,历史人民写,翻新页。十八大,创伟业,民为本,情弥切。新长征,何敢中途停歇?枉法贪赃消除尽,千难万险从头越。深改革,美梦定能圆,建强国。”

此前,马老曾在北京、成都等地多次举办书法个展。此次回到家乡重庆,马老在开展前夕挥毫写下一封《告白》,表达自己的感谢,并自述书法研习心得:“余自幼学隶临池汉碑,垂九十载,因未得神韵无大进步,及长忙于公务及文学创作,未亲翰墨。惟公余之暇,兴之所至,偶操笔墨以自娱耳,迄未敢以书法家自命也。今正当党庆百年之际,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协、重庆市文联与著名诗婢家合作于重庆市,举办余之书法展。余感佩之余,尤多惶愧,兹敦请书界同仁及至亲好友光临赐教,余不胜感激之至。”

}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苏轼的《满江红·归朝欢》这一首宋词的详细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满江红·归朝欢》

  公尝有诗与苏伯固,其序曰: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然公诗复云:“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满江红·归朝欢》【注释】

  1、此词写于绍圣元年(1094)。

  2、震泽:太湖古称震泽。

  3、接淅:指匆匆忙忙。《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意谓孔子因急于离开齐国,不及煮饭,带了刚刚淘过的米就走。此苏轼自比。

  4、江南客:江南游子。

  5、挂席,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挂席拾海月。”

  6、泪沾脸: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位,江草江花岂终极。”

  7、灵均:屈原的字。

  8、澧阳兰芷:澧阳:今湖南澧县。古代为澧州。《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渔有兰。

  9、梦得: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在朗州十年,学习当地民歌,创作《竹枝词》等大量作品。

  10、武睦:今湖南常德一带,古武陵地。唐代朗州。

  11、莫摇:少数民族名称,即部分珊族的古称。

  《满江红·归朝欢》【作者介绍】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满江红·归朝欢》【词牌介绍】

  《满江红》,词牌名之一,此调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伤春曲》。

  《满江红·归朝欢》【格律对照】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满江红·题冷泉亭》是南宋词人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冷泉亭的写景抒情词,上片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冷泉亭一带景物,自上而下,形象生动,下片写登冷泉亭后所见和感想,最后点明题意,寄托了作者渴望收复国土、重返故乡的深情。这首词表达悲愤深广却出之含蓄,写景形容逼肖而开阖自然,它并非作者刻意经营之作,却能见出作者词作的风格特点和功力。

辛弃疾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宫,时间都很短。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他三十一岁时,夏五月受任司农寺主簿,至七年春出知滁州。这是他第一次任职于临安,也是三次中时间较长的一次,这首词可能是这一次在杭州任上作的。作者于某个秋日游览了飞来峰下冷泉亭,这里美不胜收的风景使作者联想到了家乡相似的风景,顿生感慨,创作了这首词。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据《临安志》,此亭为唐时建筑,白居易任刺史时,曾作《冷泉亭记》,并刻石于亭上。宋时移至飞来峰对岸。

直节:劲直挺拔貌,指杉树。

冠缨(yīng):帽子与帽带,代指衣冠楚楚的士大夫。缨,帽带。拱立:拱手而立。

“渐翠谷”二句:翠谷泉声优美,如仙女佩环琤琮有声。渐,领字,此有渐渐深入之意。珮环:玉制的饰物。

天峰飞堕:据《临安志》引《舆地志》裁,传说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僧慧理见此山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称其峰为“飞来峰”。

方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所居皆仙圣。“方壶”即其中的一座。

琅玕(láng 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玉渊澄碧:潭水深绿清澈。渊:深水潭,指冷泉。

鸾(luán)凤:传说中的两种神鸟,常喻脱俗不凡之士。

浩歌:放声歌唱。鱼龙泣:官水中鱼龙为之动情。

风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与其家乡风光极为相似。风物,风光景物。吾家,指作者老家历城(今济南)。

亭前的古杉多么挺拔昂扬,就像衣冠楚楚的官员拱立在道路两旁。渐渐地我听到青翠的山谷里传来泉水声,有如群仙从东而下,身上的佩环琤琮作响。谁能相信这奇峰从天竺国飞来,将千丈青壁罗列在西湖边上?这是当年神仙用玉斧削下方壶山,现在它的来历却无人能知端详。

山上草木都因水分充足茂密茁壮,绿玉般的竹林更显得清润。冷泉的流水就像秋天的白露,又好似琼珠落地聚成了波浪。我驾小舟横渡这清澈碧绿的潭水,到达了对岸高耸的冷泉亭。我乘着酒兴起舞,身影如鸾凤在摇荡;我放声高歌,可莫让水底的鱼龙悲泣。这里景物与我老家济南多相像,可恨如今我流落江南,客居他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满江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