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哪里?

现代文学三十年前一个十年复习试题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C )

2.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D )

3. .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B )

4.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C )

5.“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 A )

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6.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的思想特色是( D )

D.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

7.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B )

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

D.郭沫若郁达夫许地山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25页)

}

天睐语文,助力老师备课,帮助学生自学!


你在与夫差的短兵相接中,大败;你退守会稽得大夫文种之言而求谋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你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你体恤百姓,,“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使国人团结一心,愿为国而死;你忍辱负重,“卑事夫差”,赢得他的信任,使他失去戒心。十年之后,国富民强。你号令三军“旋进旋退”,一举灭吴,报仇雪恨,成就霸业。

有人说,你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一位难得的政治家”。此言得矣。

在中,他随越王勾践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越王称霸后,他本可以享有头戴丽冠的尊贵,花前月下的纵情,伸手张口的奢侈。但他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理,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婉言谢绝越王丰厚的封禄,放下了两封信,一封给越王,一封给文种,从此从越地隐去。

他踏上陶地。于是,开始演绎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商生涯。不久,他便身家巨万,赢得了“”的美名。朝夕相处的伙伴,同舟共济的战友——文种,时常飘入陶朱公的梦境,诉说着勾践的无情,自己的无辜,后悔当初没有读懂那封信。梦醒时分,陶朱公潸然泪下。

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次选择,而真正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就是那么一两次,它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败坏你。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其中儒家学说更为后人千年传诵。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博学多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导弟子,循循善诱。在品德修养方面,他提倡为人诚实孝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方面,希望统治者爱惜民力,充分突显出“仁”的思想核心。他为了行道,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

孔子的学说深入浅出,《论语》开篇则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通俗易懂,入世向俗,为后人广为传诵。其思想如徐风入耳,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举足轻重。

孟子尝言,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然何为浩然之气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之气也。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法家,各领风骚。诸子为宣扬本家思想,奔走诸侯间。然而有谁能像孟子一般“勿视其巍巍然”呢?于庙堂之中,出入如市井之间,席地而坐,侃侃而谈,何其大气也!权贵于他若浮云,名利也难动乎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仁厚之气也!孟子自小生活在阡陌之间,深谙百姓的疾苦。周游列国时,屡屡为民请愿,述其悲苦,闻其所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他心念苍生、胸怀百姓、济世扶民之志。

“不得已”之“好辩”,沛然不可御之气也!一卷《孟子》,纵横捭阖,汪洋恣肆。气势恢弘,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可羁绊,语言犀利如刀光剑影,铁骑突出,难以设防,让人虽有争辩之心,却无招架之力。如此不可御之气,无怪乎士子大夫、说客皆甘拜下风。

一代亚圣,千古留名。高上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墨子,战国初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手工业劳动者,当过木匠,造过车和守城器械,传说他还会做木制的飞鸟,其技术据说比当时有名的巧匠鲁班还高。他有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在物理学和几何学等方面,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他重视实践,身体力行,所以他思想中唯物的成分多于唯心成分。

墨子的学说是“墨学十纲领”,先生说这十纲领是治国君的病的十个药方:尚贤、尚同,治国君的昏乱病;节用、节葬,治;非乐、非命,治自恃上天保佑、沉溺在酒和音乐中的病;天志、明鬼,治放肆无忌的病;兼爱、非攻,治残暴好战的病。但没有一个国君愿用他的药方。

他,长剑佩腰,纵横中原,问天索地,踌躇满志;他,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奔波效劳,鞠躬尽瘁。然而,子兰谄言,郑袖惑内,艾萧太盛,椒兰甚少,骐骥不跃,美政弗行,举世皆醉,万民同苦。勇气与理想尽灭,悲愤与绝望交加,他掩脸长泣,衣襟浪浪。

落日染红,他,一跃冲进万里涛。只把清高的节操留在世上,却让伟大的思想长存历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

因楚宫风云而全家惨遭杀害,因过昭关无计而急得头发在一夜之间完全变白,因要报仇泄愤而对“鞭尸三百”……很多不可思议的事都在你这一员白发大将身上发生。虽然有人说你是“倒行逆施”,虽然有人说你辅助吴国是为了报仇雪恨,但亡亲之痛,亡家之痛,他们体会得了么?辅吴期间,你“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为了吴国,你几次与孙武;为了防止勾践东山再起,你几次置生死于不顾,力谏夫差除痛患……你所做的一切,还仅仅是为了自己报仇雪恨吗?

国门上的大将,请安息吧,时间已将史实证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却无法淘洗李冰父子在人民心中的印迹。

长江的支流岷江,曾经似疯狂的野兽,大量毁坏民宅、农田,百姓深受其害。然而汹涌的岷江水无法吓倒李冰。李冰和儿子李二郎不辞劳苦沿岷江两岸进行考察,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和充分吸取当地人民智慧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仅利用了当地不计其数的竹子和卵石,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创制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从那以后,成都平原成为川中最富庶的地方。“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如今,李冰父子俩的立在都江堰边,永远守护着他们所创造的奇迹。滚滚时间长河不断奔流,李冰父子的名字在河水淘洗下将愈来愈亮。

如果我的生命能够为祖国赢得尊严,为人民带来福利,我不会吝啬。让荆轲做一个两难选择,荆轲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拒绝太子丹的请求,一是接受刺秦王的重任。终于,他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为大家的崇高。他知道这条路的尽头,便是他生命的尽头,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义无反顾。残阳胜血,西风萧萧,背负着国家与人民的期望,他踏上了征程。易水岸边永远回荡着那悲壮的曲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实,荆轲选择了一条永生之路。

公元前221年,一代枭雄秦王嬴政灭了韩、赵、燕、魏、齐、楚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嬴政,是你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法律;同时也是你,为了加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苛暴的法律制度残害百姓。

是你,统一六国文字,对汉族文字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你,焚书坑儒,强化政治思想统治,给中国文化造成重大损失,摧残人们的思想灵魂,最后落了个“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的结局。

是你,统一六国货币,发展经济,修筑长城,巩固疆域,建宫殿,修皇陵,造秦俑,展现了中华辉煌文化;但也是你,纵情享乐,贪恋酒色,为显“功德”巡行全国各地,为自己穷奢极欲而劳民伤财,无数人民穷困潦倒,生灵涂炭。可以说,中华民族辉煌文化,不是你的功劳,而是劳动人民心血的结晶,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就是这样一个被尊为“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本可写入伟人历史而被万世称颂的人物,却又因为你的残暴野蛮,你的丑恶的所作所为而得了个“暴君”的千古骂名,也因此毁了你的王朝基业,导致了秦的灭亡。

韩非是权术思想大师。对于法,他说:“法不所加,智者弗所辞,勇者弗所争。”法是有威严,不可抗拒的,法是统治者用于统御臣下的强制工具,这便是韩非的权术思想,为统治者所推崇的思想。

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秦始皇看完韩非的著作后感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一句不可当真,但却足以看出韩非思想倍受牧人者推崇。

“赵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不需要五彩、银黄的装饰,功名利禄,为他所不齿,达官显贵,他嗤之以鼻,荣华富贵,他视如过眼烟云。他是一位不阿权贵、淡泊名利、人格独立的思想家。

韩非不阿权贵,探求权术理论,以供君主统御臣下,然而最终却身陷囹圄,死于暴君奸相之手。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难怪司马迁无不痛心地说:“余独悲韩非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风呼啸,雨淋漓,云翻涌,浪高吟,马悲鸣,人无语。

擎剑向天,仰首长啸,在寒风晦雨中凝固成一座永恒的雕像,定格下末路英雄最后一次威武的形象。回首如烟往事,竟是这般痛彻心扉……

八尺之躯,拔山之力,吞虹之气,凌云之志,仿佛注定为推翻暴秦,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生。巨鹿一役,破釜沉舟,痛挫章邯,扼断秦朝最后游丝之气,嬴家社稷自此土崩瓦解。

雄才绝世,似乎与建功名、得天下就差一步之遥。无奈鸿门之宴,举棋不定,错失良机。范增一句“竖子不足与谋”让霸王冠上不识良士之名,天下贤士渐向刘邦靠拢。

而后被围垓下,退至乌江,四面楚歌,八方汉贼,麾下兵将尽失,知己红颜已逝,莫非真是“天命难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举剑齐颈,利刃上凝滞着滴滴闪亮的水珠,锋尖在雨帘上划出一道从容的弧线。英雄无泪,雄才有悔,就让这惊世旷古的西楚霸王以血代泪,迸发出那一腔悲愤、满腹怨悔。

于是项王完成了历史上最令后人扼腕叹息的悲壮一刎!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统治者的压迫,人民的疾苦,使你奋起反抗,攻入咸阳,擒得秦王,本可入主秦宫,可你却退居灞上,与民约法三章,足见你一颗仁爱之心。

楚汉之争,项羽的霸气未能使你屈服;鸿门宴上,你的勇敢和机智,粉碎了范增的阴谋;筑台拜将,足见你的知人善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更是你的深谋远虑、足智多谋。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你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你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你不如韩信。但你却拥有统领将相的领袖才能,心胸广大,肯于纳言。

历史的巨轮滚滚前行,人们不会忘记你这样一位乱世之中的英雄:汉高祖——刘邦。

万籁惧寂,剔亮的露珠顺着野草滴落在洛阳干涸的沙石上。寒雾飘渺,一个凛然的身影随风飘摇,那是赴任的贾生。在他身后,一轮血红的旭日挣出水面,傲立于汉朝昏黄的天宇中。

月光融融,西风萧萧。长沙王府里你正为战祸初平、百废待兴,却又诸侯割据、危机四伏的现实而愁眉不展。借着这秦时的遗风残月,你满腔热血如江水滔滔,在心中汇聚成那惊世旷古的《过秦论》。

秋波浮动莫名湖畔,业绩初显。你却独倚寒窗,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浸没于怀王之死的深深自责中,无尽的泪水融入滔滔历史长河,洗净千古多少赤胆忠心。

天睐语文,助力老师备课,帮助学生自学!


就在着手写《史记》之际,“李陵之祸”不期而至。狱中的寒风刺骨,毒卒拷打使他几欲自杀。他仍心存侥幸,期盼着武帝开恩,却等来了“诬上”的罪名。腐刑、亲朋远离、酷吏凌辱让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遭到摧残。然而,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遭遇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动力,隐忍苟活,弃小义,雪大耻,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名垂后世。

大漠黄沙中,苏武挥舞着长鞭,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

面对单于荣华富贵的诱惑,苏武,用至情不能睥睨佳肴美酒,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冽,冷月做伴;胡笳幽怨,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用一支秃笔,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

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苏武,睿智地坚守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千古的悲歌。

面对当时的繁华盛世,王公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你并没有与之同流,而是在这世俗中保持一颗淳朴的心。十年的深思熟虑,十年的反复修改,才写出了那发人深思的《西京赋》和《东京赋》。

面对奸佞,你依旧毫不畏惧;面对封建理论,你敢于挑战;面对科学,你可以心无旁骛、殚精竭虑地钻研下去。正因为有了你的努力,才有“浑天仪”的出现,才有了“地震仪”的问世……

奸佞的排挤,不能使你埋没;困难的阻挠,不能使你退却;时间的流逝,不能使你黯淡。你永远是历史天空中那颗令人铭记的璀璨的明星。

大江东去,淘尽多少英雄豪杰,乱世三国,铸就几许风流人物。在汉家天下风雨飘摇的形势下,被称为“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应运而生。

用“一代枭雄”来形容曹操一点也不为过,他确确实实是一位英雄,拥有统兵百万,逐鹿中原的王者之气。毛宇岗用一句“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概括了曹操的英雄气概和才能。

青梅煮酒,他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刘备当时不过是一个小头领,而曹操远见卓识,目光独到地指出“天下英雄唯吾二人矣”;官渡之战,曹操大胆采用降士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大破袁绍;对于关羽,他许以高官厚禄,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后又容他过五关斩六将,可见其爱才之心;还有他那削发代首,以严军纪的美谈,都让他成为一个英雄。而他又不是一个只懂舞刀弄枪的武夫,他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苦闷,又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英雄魅力尽显其中。

“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

周瑜,当年东吴依靠了你这样的人物,立国存身,鼎立一方。

周瑜,你雄姿英发,风流儒雅,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少年老成,屡建奇功。你在江东一带以机智闻名,人称道“周郎妙计安天下”。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让你遇上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只可惜你对他不是坦诚相容,而是心生嫉妒,总与亮明争暗斗,却屡遭失败,落下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柄,以致临终之际,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抑郁遗憾的感慨!宽容与狭隘,睿智与愚妄,从容与暴躁,远谋与近视,历史上有几人会像你这样集矛盾性格于一身!

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号角声中,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握羽扇,指点江山。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建蜀国,兴汉业,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绝世的聪明才学,却为一个庸人刘备呆子刘禅耗尽了,帝国之业失之交臂,令多少豪杰为之扼腕叹息。

也许,当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孔明就已将毕生的年华才学乃至生命真心相予了吧!以至当刘备气息奄奄,白帝托孤之时,孔明泣拜于地:“臣不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虽深知刘禅乃昏庸浑恶之徒,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以其智,以其情,更以其义,展示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让我狂。

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时代战场上,关羽是一位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骁将,其神勇天威为世人交口称赞,也为后世历代军戎之士所钦敬畏服。

关羽的“勇”主要表现在他一生传奇般的战斗经历上:从少年时代为友抱不平的“怒斩熊虎”,到与张飞抬杠的“二虎相角”;从令十八路诸侯震怵不已的“温酒斩华雄”,到令曹操感叹“将军真神人”的斩颜良、诛文丑;从威武不加的“过五关斩六将”,到气吞山河的“单刀赴会”;从“刮骨疗毒”的处之泰然,到“败走麦城”的视死如归,关羽一生无不充溢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神威和排山倒海般的勃勃气势以及“天神一样的战将之勇”。

他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曾博得曹操的欢心,曾充满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情;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人仁志士无不敬仰。

然而出身权倾一世的曹家,注定他命途多舛。本可成为至高无上的君王,却由于他的不拘小节,不得“曹心”而葬送了他的大好前途。面对手足相残他“七步成诗”,悲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怀瑾握瑜,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他借酒销愁。想当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到头来只能以豪饮而留名,赢得个“寂寞圣贤”的悲凉美名。

一陂春水一荒台,魏晋风流杳难追。欲觅阮踪成一恸,啸声孤起我徘徊。

你“志气宏放,任性不羁”。嗜烈酒,将这销愁之物化作你驾车出行至无路处的恸哭。你善弹琴,往往复长啸,将那琴音与哨声糅合成暮鼓——听以惊心,成晨钟——闻而猛醒。

你“傲然独得”而至情至性,用白眼对付礼俗之辈,用青眼接待知音。

世俗之中却有你阮籍这株出淤泥而不染的奇葩,史书里便可寻得你一派清韵。

他一直在找,找他的那一片竹林,那片可以让他“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竹林。但是,

作为有才却又性情孤傲的他,钟会这个小人不允许他拥有那样一片竹林。身为曹家的女婿,司马集团不允许他拥有那样一片竹林。

生于一个政治风云云谲波诡的年代,那个年代更不允许他拥有那样一片竹林。那片竹林,在他的世界不存在。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只能将心灵寄托在那一曲《广陵散》中,在琴声中与那片竹林相遇……但愿有来生,但愿来世的他能够成为真正的“竹林七贤”。

世上文字种类繁多,书写也有工拙美丑之别,但真正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不断有人开宗立派,各呈异彩,而蔚然成为书法艺术的,只有汉字。王羲之便是我国有名的书法家。汉字在实用之外开拓了以笔墨抒情的广阔天地,表现出十分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

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从师多人,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人形容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因书法盖世,以至自家春联被窃之事时有发生。

王羲之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师,离不开兴趣与勤奋。他少年便爱好书法,时常终日手不离笔,“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到了晚年,他的书法炉火纯青,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便是他的得意之作。

天睐语文,助力老师备课,帮助学生自学!


在尘世中翻滚了半生,他看透了官场的庸俗与污秽,他追求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正当他在官

场中疑无路时,他看到了柳暗花明,那就是归隐田园。“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选择贴近自然,过上“戴月荷锄归”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劳累,但每一分钟都真真实实。没有功名利禄的烦忧,他多了一份平和与清静,劳作之余,赏自己种的菊花,品自己酿的浊酒。从官场到田园,他真正把追求付诸行动。不是每一个树都能耐住干渴,而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出淤泥而不染,而陶渊明做到了。

他,一个少年就已是才华出众的神童,还是一个聚才情与壮志于一身的大文豪,更是一个开初唐近体诗格局,对盛唐乃至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代英才,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王子安。

读王勃,就要读他的诗与歌,你会读出他精神构造的艺术天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又浑然天成的艺术画卷,直叫洪州都督拍案叫绝,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读王勃,更要读他的抱负与志气。人生路途坎坷失意多慷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道出了他报国无门的无奈。可坎坷失意并没使他沉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一个有志之士身处逆境而壮志弥坚的真情流露。

可怜王勃英年早逝,但他的诗与歌,他的抱负与志气,是他留给我们子孙后辈的最宝贵的遗产。

入仕?归隐?孟浩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终于,他做出了入仕的决定,北上长安。然而由于“当路无人”,他虽赢得诗坛盛名,却无法完成他入仕的心愿,于是他发出了“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感慨,毅然离开了长安。随后他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

“照日秋云迥,浮云渤解宽”“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他把更多的目光投注于自然山水,开创了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先风,成为一位“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逍遥隐士。

历史悠悠五千年,文人骚客可谓江山辈出。他们或身系家国之悲,或感怀身世之苦,活得自在、惬意的委实不多。而王维、苏轼就该是他们中的幸运儿了。东坡虽屡遭贬谪,仕途坎坷,但他能唱“大江东去”,能“泛舟游赤壁之下”,能“一樽还酹江月”。这样的淡泊、豁达,使多舛命途成为幸运一生。而李太白只能佩剑还乡,杜子美则沦落江畔,白乐天也伤感琵琶曲,皆不得人生真趣。

较之东坡,王维更胜一筹。早年仕途顺达,青云直上,官至尚书右丞,这样的地位使他满腹经纶得以施展,加以正值壮年,年富力强,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几度春秋后,政绩斐然,风俗教化移易,社会蒸蒸日上,物阜民丰。由于改革触及贵族利益,也因为岁月流逝而力感不足,加以佛家思想的影响,王维雄心不再,他选择了远离尘世纷争,归隐蓝田山区。此后的他开始了下半生的隐逸生活: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他的画多是山水之作,山川湖泽中演绎诗情;诗多是田园心声,恬淡闲适、渔樵野老充乎其中,让人感受画意。东坡有言:观摹诘之画,画中有诗;品摹诘之诗,诗中有画。此言得之!

“息阴无恶木,饮泉必清源”是他超凡脱俗的高洁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他空灵镜明的宁静心境。当盛唐的河清海晏尚在酝酿中时,王维的篇章却已宣告诗界新时代的到来。

怀着一颗报国为民的心,你踏上了仕途,本欲施展抱负,却发现当初所望所想只是虚幻。皇帝昏庸,权贵当道,纵使一身才华,又何处施展。“钟鼓馔玉”你视为粪土,“摧眉折腰事权贵”更非你的本性。一身傲气换来权贵的排挤与迫害。“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无奈地感叹自己“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壮志难酬何人理解,心中愁苦何人知道,借酒销愁,却只发现“举杯销愁愁更愁”。

难道当初的抱负不复存在?难道从此就退隐山林,不问世事?不,仕途遭挫泯灭不了你心中的豪情壮志。那个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楚狂人依然存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的心中依然盼望着匡扶社稷的那一天。“白发三千丈”的愁丝消释不了心中无尽的豪迈,庐山五老峰有如“青天削出金芙蓉”,黄河之势引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感叹。一首首想象瑰丽,雄奇豪放的诗篇饱含你心中的理想、抱负。

无法匡扶天下是你的遗憾,但你留给后人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瑰宝。一个由盛转衰的年代,造就了你这样一位天才诗人。

这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统治者穷兵黩武,苦难民众尸骨遍野,所有的一切,无不勾起诗人的忧愤之情。“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白骨累累,天阴雨湿,鬼哭凄厉!这所有的惨象,都倾注了诗人对统治者无声的控诉,对劳苦民众的深切同情。

这是一颗爱国报国的心。武侯祠里,瞻仰诸葛亮的石像,诗人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不仅是为孔明而泣,更是为自己志在匡扶天下,却壮志未酬的失意而泣!

这是一颗忘我的心。岳阳楼上,惨淡萧瑟的秋风撩起了诗人两鬓白发,夕阳的余辉映出诗人忧愁的面庞,含泪的双眼。诗人是在为自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而忧愁吗?不是的。他心系祖国,他是因为“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

他三岁丧父,受兄嫂抚养。三位兄长相继早逝,后竟连侄子十二郎也在他四十岁时病逝。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他就是韩文公——韩愈。

他二十岁进长安考进士,三考不中。任监察御史期间,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求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仕途不甚得意。

他性格甚怪。其思想源自儒家,却有离经叛道之言;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而又相信天命鬼神。

他为“古文运动”发起者之一。善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口语。诗工古体而少有近体,然律诗、绝句皆有佳作传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后人对他评价甚高,尊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杜甫并称为“杜诗韩笔”。

《愚溪诗序》中柳宗元以“愚人”自嘲,明知不可为而强力为之,非愚而何?然而面对机构臃肿,腐败横行的朝廷,柳宗元决然参与王叔文的改革,锐意革新。明知艰难险阻横陈,他也要为君清侧,为国求强,岂是愚人能为之?实一忠臣勇士也!

他的人格美不仅体现在忠君爱国上,还体现在他对朋友的真情实意上。刘禹锡与他一同被贬出京,后又被召回京师,刘柳以为磨难已经结束,然而现实是:柳宗元由永州改贬柳州,刘禹锡改贬播州。柳宗元身心深受打击,尽管如此,他却想到播州比柳州更苦,何况刘上有老母需奉养,于是他屡次上书,主动提出与刘互换。这种对老朋友的真诚关怀使很多人深受感动,大臣裴度在宪宗面前多次说情,皇帝终于允许将刘改派往连州。而后柳宗元才安心地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荒蛮之地做一独钓的“蓑笠翁”。

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文章精切,尤工诗歌,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懂。

他的诗作体现了他的创作理论,表达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他深深地同情“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却为琵琶女的凄凉身世而泪湿青衫。

他的诗歌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他的笔下,江南有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妩媚;离离原上草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顽强,多么坚韧;而最美的爱情应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朝往暮归,坐看山色有无中,穷四时之变化。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亦不在山水之间。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今年花胜去年红,然当年随行同游的弟子,如今却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满腔的热情,希望改变国家饱受外族欺凌的局面,高呼“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却仕途坎坷,屡遭排挤,心中的抱负难以实现。夜来单枕梦中寻,谁知,梦又不成灯又烬。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醉翁,或许他一直希望自己真的醉了。

天睐语文,助力老师备课,帮助学生自学!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当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他乐善好施,扶弱济贫,自己却两袖清风。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施恩图报的宽仁博大之义。所谓“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他就是一面镜子,所有为官者的思想和言行,是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展露无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为身在最高层。

他踌躇满志,出任宰相,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饱受外族欺凌的局面,推行青苗制,以求富国强兵,却招守旧派的百般阻挠,无奈以失败告终。

但他却告诉人们,实现理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至于“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他还告诉求学的人“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

呜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的冤屈难鸣。几经沉浮之后,他明白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放达的自己。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他在“料峭春风吹酒醒”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种历经风雨之后宠辱不惊的大彻大悟,从政治窄门中从容走出的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开明的苏大学士。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战乱中“争渡争渡”,到头来还是“不知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憔悴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走过。

人说,你是“中兴四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个;我问,为什么!历史无言,却已给了我答案,我已知道,为什么你是你。

你是你,因为你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长在一个民族危殆的时代,目睹一段国难深重的历史。

你是你,抗金报国收复中原是你一生不变的志愿和事业。进士之试除名不录没有改变你,妒忌者“燕饮颓放”的罪名没有改变你,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没有改变你,削职回乡的最后一击也没有改变你。你一直是那个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喜论恢复”,坚持抗战的你。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是意气风发的你:“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是孤高玉洁的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乐观豁达的你;“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是壮志难酬的你;“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是忧国忧民的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老当益壮的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矢志不渝的你……你的诗里,都是你崇高的爱国魂。

你不愧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爱国主义文学家。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岳飞就还活着。

看《射雕英雄传》中,完颜洪烈为《武穆遗书》费尽心机,我知道岳飞活着。看潮剧《岳银瓶》中,他的精魂从风波亭中走出,我知道岳飞活着。

听着屠洪纲饱含激情地唱“何惜百死报家国”,我更觉得岳飞还活生生地站在眼前。岳飞还活着,因为他的精神不死。

软弱的统治者,用十二道金牌拦住他“收拾旧河山”的驰骋;奸佞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断送他“还我河山”的征程。但他们却扼杀不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岳母用她手中的针把这四个字刻在儿子背上,而岳飞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用手中的一杆红缨把这四个字刻在天下人的心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个声音从远方传来,警醒你我!

你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你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与你共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同时也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山河破碎,金兵肆虐。当岳飞、陆放翁、辛弃疾驰骋沙场,创下丰功伟绩时,你毅然辞官,整理峨冠博带,走进庐山,在白鹿洞书院向下一代传播“理”“义”,宣传爱国。

奸臣当道,谗言纷飞。当年轻气盛的元稹屈服于权贵时,你选择在饥荒之年赴伍,不畏强权,严惩奸佞;当心灰意冷时,你走进了岳鹿书院,在上下求索中,将复国、授学的希望灌注在年轻一代身上。

嘉靖年间,海瑞备棺上书,指责朝廷“君道不正,臣职不明“。若不是来自民间,亲历民间疾苦,怎有如此忧国忧民的情怀?若不是刚正不阿,不媚上欺下,怎有历数皇帝罪状的勇气?若没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又怎有备棺等死罪的从容不迫?

然而,他做到了。他的勇气、他的气魄震动朝野。明世宗终于悔悟,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家伙想当比干,我可不是纣王!”

忘不了千山万水中你的苦苦追寻,忘不了你俯身请教农民一种草药时那一动人情景,更忘不了你以身试药的巨大勇气!

古草药书的不完善使你替人治病产生困难,于是,一种最善最美的情感使你作出了一个最美最善的决定。你只身一人,历万水千山,经风吹日晒,尝人间百苦。你的不懈努力让你实现了梦想。你老了,但你的心灵将永远年轻。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大地因为你而开出了一朵最绚丽的精神之花。

你的心血没有白费。你的这本草药书仍具现实意义。在历史的扉页中,记载着四个永不褪色的大字——《本草纲目》。

世有柳泉居士,然后有《聊斋志异》,狐妖鬼魅常有,而聊斋先生不常有。

当年的道府台三个第一,只给你换来一个秀才称号,你虽热衷功名,但却被拒之门外,无数次名落孙山之后,你才醒悟:官场非吾之所属,何必汲汲于斯乎?

于是你游历四方,出没于山野之间,与山翁野老对话,同村妇儿童交谈,从他们的口中,你提炼出了民间文学的精髓,遂成中国文言小说之名著——《聊斋志异》。

好一部《聊斋志异》,它是你天才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突出体现,是名副其实的文学瑰宝。

然而,文学成就并没令你仕途顺利,年逾古稀,你依然没有及第,难道是科举抛弃了你吗?不,是它配不上你.

就这样,你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一辈子,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在写小说的艰辛中奋斗了一辈子,你不愧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官刺虐入木三分”的高手。

清末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送去。正当都统老爷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起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弄得尴尬难言。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贫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之后,遭受了人生的最大处罚——发配新疆伊梨。想想看,那是一种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充军万里,背井离乡,凄惨之至。他却依然是一幅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下,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

在伊梨,年老体弱的他带着犯人的身份,为新疆人民开渠引水,灌溉农田,毫无怨言。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耻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还是浮——这便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这个风格是铮铮铁骨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时至今日,他的这种精神风格仍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中,启迪着我们对人生进行思考。54、韩信

你强压住怒火,颤抖着把握剑的手张开,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成大事者当能屈能伸!”然后,你慢慢地解下剑,紧咬着嘴唇,俯下了你高傲的身躯。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你徐徐地从屠户胯下爬过……

“项羽目中无人,那就算了。到了汉营竟也受这种气。”越想越气,你又加了几鞭。“韩信留步。”身后有人大喊。停下一看,是萧何。萧何气喘吁吁地赶了上来。“跟我回去吧。我会劝汉王重用你的。”你冷笑着说:“重用,不会又是看粮官吧?”“这次肯定不会。”看到萧何严肃的样子,你冷静地思索了一番。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只有留在汉营中方可成就大业。于是你调转马头,跟萧何一起回去……

身为上将军的你果然不负刘邦所望。受拜不久,你便带领汉军渡过陈仓,破魏收赵,夺燕克齐,所向披靡。最后,你用楚歌之计使项羽军心大乱,终于在垓下大败楚军,逼使“西楚霸王”自刎身亡,为刘邦成就了大业。

然而你太单纯了,不知道功高盖主的危险,更不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终于,长乐宫中,钟室里,一代英才命丧“妇人小子”之手。后人观之而哀叹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知己者,萧何也;妇人者,一漂母,一吕后。

他是一位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他擅长中国画、书法、诗歌和篆刻,不愧为多才多艺的“人民艺术家”。他的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他经常注意观察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他画的动物活灵活现,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尤其是他的《墨虾》,区区几笔,两只活生生的虾就俨然纸上:虾身晶莹透明,虾脚坚挺有力。

齐白石享百岁之高龄,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这与他推崇的“七戒”是分不开的。戒烟、戒酒、戒狂喜、戒悲愤、戒空思、戒懒惰、戒时光空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怀着一颗炽烈的变革之心,一腔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他,为民请命,奋斗终生。

观时局危如累卵,国民积贫积弱,他痛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岁身陷囹圄,生死未卜,仍慨然题诗狱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及临刑之际,更视死如归,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一条年仅33岁的壮魂,一位轰天撼地的巨人,从此陨落人间。后来的人踏着他的血迹前进,终于拼得社稷的光明。

天睐语文,助力老师备课,帮助学生自学!


你是“孺子牛”,抗暗违世,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坚定,更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诚。你堪称“一个时代的伟人”。

在黑暗的年代,你东渡日本,梦想医学救国,看到中国人被砍头示众,而同胞却在充当麻木的看客,你极为震动,毅然弃医从文,立志唤醒“愚弱的国民”。那时“狗猫鼠”开着“五猖会”,迫害着进步青年,你毫不畏惧,笑道:“都是些‘蛇鼠’而已,真的勇士是不惮于威吓的,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这黑暗的铁屋子里,众人皆睡你独醒,你抱着“绝望中的希望”,奋力呐喊。《狂人日记》敲响了醒世警钟,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少数人”奋起改变“被吃”的命运。《药》虽然它医不了所有人的愚昧,但总算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目的。你永不停息,在沉默中爆发,声声呐喊,喊出真切热烈,使革命者不惮于前驱;你用笔做投枪和匕首,揭露黑暗,鞭挞丑恶,使敌人胆战,走狗慌张。你永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

他没有鲁迅的深刻与峻急,也没有鲁迅的深广忧愤与深层苦恨;他不像郭沫若的热情奔放慷慨激昂,也不像郭沫若的阿从时尚言潮澎湃。他的散文清丽朴实,满贮着一种诗意,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菏塘月色》里有他淡淡的哀愁,《匆匆》里有他的徘徊与彷徨。国难当前,他在象牙塔里不断思考,不断拷问自己的良心,他“真诚与严肃,不会为自己开脱”,理性的执著阻止他成为一个激进的革命者。

尽管饱受饥饿与病痛的折磨,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在《抗议美国援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民族精神让那些所谓著作等身的作家汗颜。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郑重颂扬,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是著名的学者、散文家和民主战士。他的高尚品行与气节无形中影响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谨以一首诗来表达我们的敬意:

一世精神归石表,已剩丰功垂史册。泪添九曲黄河溢,良操美德千秋在。满堂血泪入云天,犹有大节誉人民。恨压三峰华岳低,亮节高风万古存!

您的亲切话语,您的博大爱心使我终生受益!

我知道,您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又知道,您那扇“医嘱谢客”的门,对家乡的来客永远敞开着!

我知道,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乡思绵绵、童心未泯;又知道,您三次捐款家乡教育,乡情殷殷,爱心浓烈!

我知道,您的《春水》清澈,《繁星》灿烂;又知道,您纯真的心,永远不会老——《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我知道,您的《小桔灯》照亮了几代人的希望;又知道,坚定、勇敢和正直正是您高贵的品格!

我知道您在《我的家乡在哪里?》中寻找着精神家园;又知道,您的《无士则如何》敲响了警世的钟声!

我知道,您爱红玫瑰颜色好看,有风姿、风度,而且带刺,有风格、风骨;又知道,您就是一支美丽而带刺的红玫瑰!

我知道,您做过“灯塔守”的梦;又知道,您就是人类心灵的“灯塔守”,护卫着“光明之灯”,让我们永远不会迷帆!

我知道,您是活了一个世纪的历史老人,身上记载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又知道,您吐过血,曾偏瘫,曾断骨,但没有颓唐,没有萎缩……

如今您虽然走了,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张爱玲生长在一座“有阳光的地方让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的深宅大院。她自小被视为“天才”,三岁吟“商女不知亡国恨”,十岁读“红楼”,给弟弟编三国故事。她童年耳濡目染的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通俗文学,与生俱来的天才气质和得天独厚的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以及她对“市味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同情,造就了一个光怪陆离、冷艳讥诮、苍凉孤独的张爱玲,一片不同凡响的独特的文学天地。

张爱玲的作品视角独特,清丽闲逸,缠绵艳绝,大雅大俗,虽与《红楼梦》一脉相承,更接纳百川,既有鸳鸯蝴蝶之趣,又有市声闲适之风。

张爱玲一向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她知道自己的风应该往哪个方向吹,她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愉快。”同时,她也很坦白,她说:“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在世道萧条时,她说:“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

对于人,张爱玲选择了宽容的远视,因为那些身上千疮百孔的人填满了她以往生活的记忆,生活在她心目中就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徐悲鸿是和他的马联系在一起的,而他的马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他早期的马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示出“踯躅四顾,萧然寡俦”之态。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火热的生活中,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成“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平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其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值得我们谨记。100、扁鹊

千百年来,扁鹊深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人们称他为能“起死回生”的“神医”。但如果这样评价扁鹊,是远远不够的,扁鹊不仅医治人的肉体,更重要的是他医治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寡人无病”……“讳疾忌医”的社会多么需要这样的“神医”。

没有八尺身段,却思维敏捷,富于智慧。仪表严肃,而头脑却装着想象的天空。

天生具有数学才智,能成功地结合数学与自然中的物理图像。他是众多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中的一颗明亮的星。因此,美国防部宁愿杀了他,也不愿让他回新中国。然而,莫须有的罪名与无理的监视、拘禁都无法叫他低头。相反,他回国的决心更坚定,“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更频繁了。在那漫长的五年里,他深居简出,钻研学术,《工程控制论》一书叫恩师冯·卡门赞不绝口。他,成功地向西方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样具有智慧。

离开祖国20年了。他携着夫人蒋英的手,重新踏上那一片黄土地,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他穿梭在实验室和发射基地。新中国的导弹、卫星一个个发射成功,钱学森脸上挂起了满怀希望的笑容。数十载一晃而过,这位“中国导弹之父”所获荣誉无数,而他仍怀着这样一个信念——“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海子,为何你要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冰冷的钢轨上?你可知道钢轨的两头都是无尽的等待?或许,它绵延地伸向你向往的那个温馨的小站,或许,它无尽地铺向你那所面朝大海的漂亮的小屋,但你可知道,你离我们而去,你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块永远无法上色的空白,你的那声忧郁的叹息,却永远地在天地间不断回荡,回荡。

你的才情令人折服,但是否天才就注定孤独呢?你可知,你的诗在80年代中后期是独树一帜的,你的出现堪称一种“奇迹”,在整个新诗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你更为彻底,你诗中那种强烈的浪漫精神表现着你自我理想的极度张扬及对于庸常生活的深刻屏弃和蔑视。

你注定是第一流的,但,那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物质上的你,是那么贫困,难怪诗人西川如是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你牺牲了尘世的生活,你一直在燃烧,忧伤中放射蓝的,怀想中放射绿的,幸福中放射红的,燃烧到陨灭。你的诗就是从笔端迸射出来的火光,晃了每个过路人的眼。火光中是那颗至纯之心。

三毛,原名陈平,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以写作、演讲为重心,著作有《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红尘滚滚》等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闯荡了几年,穿着大朵碎花长裙站在沙漠的风里,黑发飞扬,大概就是她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她是那种有灵性的女人,自由,漂泊,落拓不羁。

三毛,当然也热爱她的祖国——中国,她是第一个敢在台湾公开场合大声唱《义勇军进行曲》的人;她曾带病赶公车去观看《黄河大合唱》在台湾的第一次公演;她思念她的祖国,《橄榄树》中“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是她思念祖国的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她的丈夫荷西去世后,她说:“如果我再结婚,我一定要嫁给中国人。”

三毛,是用她的生命去写作,她是一个神秘虚幻的人物,她像一朵飘动的云,人们为她的色彩、光芒所炫惑,却看不清、猜不透她,然而她又是一个极真极纯的真实存在,通过那一篇篇极为坦纯的内心独白,使我们能够清晰触摸到她的心灵。

三毛,以她为数不多的作品刮起一股“三毛旋风”,直到1999年1月4日去世,永远地成为一颗星辰,虽然她不是最亮的一颗,但毕竟曾经闪耀过,并且永远留在人们心目中。

天睐语文,助力老师备课,帮助学生自学!


}

以整体视角开展朱自清研究

2018年10月17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0月17日总第155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2018年是朱自清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教育家,更好地继承其宝贵文化遗产,10月13日,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在扬州联合主办“朱自清的文化自信与文学意义”学术研讨会。国内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朱自清的文学创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学者表示,朱自清在文学创作、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一生坚守人文精神,为后世树立了人格典范。因此,相关学者在开展朱自清研究时,不仅要关注各自的研究领域,更要以整体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推进朱自清研究走向深入。

  学术造诣与文学素养

  专家表示,朱自清的诗文纯正朴实、平淡含蓄、情感真挚,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学者,他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不断为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寻找文化资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作为教育家,朱自清关注国文教育,同时也认识到了新文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他倡导新文学研究和教学,其“古今融汇、中西贯通”的办学方针和学术风格,对我国的人文学科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军认为,“五四新文学时期”的作家,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历史使命。在激烈批判“父权”“家”等封建专制符号的大潮中,朱自清用《背影》诠释了与一般“五四作家”不同的思想理念。他坚持用文学表现人性,提出必须继承合乎人性和伦理的道德传统。《背影》在描写父亲过月台时,几乎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却成为感人至深的经典片段。这篇散文已经超出纯文学的价值,而成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符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表示,朱自清的散文表现了丰富细腻的情感,同时他又在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正是得益于学养与才情的完美结合,朱自清才能在文学创作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对许多作家而言,朱自清的经验尤其值得重视和借鉴。

  此外,朱自清始终把语文普及工作和提高青年语文素养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他曾说,“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切实的,有恒的施行;理论无论如何好,不施行总还是个白费!”扬州大学副校长陈国宏认为,朱自清这种不尚空言、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为今天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研究的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文化成就与道德操守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表示,朱自清的文化成就与其人格密不可分。他的《标准与尺度》和《论雅俗共赏》所凸显的知识分子风骨、气节,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人文传统。

  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提出,朱自清既是文人、学者,更是战士、斗士。他性情笃厚,品格高洁,骨气凛然,关注国家命运,抨击黑暗世界,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与道德操守。王军也认为,朱自清有着坚定的文化操守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文人风骨。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朱自清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来体现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姜建告诉记者,朱自清晚年的许多杂文,无论是现实性的,还是学术性的,都体现着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现实的思考,贯穿着鲜明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彰显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传承朱自清的文化遗产

  “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和普遍的价值。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充满诗意,而且也表达了多样的、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内容。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普遍的影响力。”李建军提出,我们要用谦卑、低调、朴实的态度理解朱自清的作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曾绍义表示,要读懂朱自清,不仅要关注他的散文,还要关注他的其他著作,如其谈论诗歌、散文的学术著作等。要读懂朱自清的散文,也不能仅关注语言美、形式美等外在的美,还要知晓朱自清的心灵世界。当今的文学创作者应学习朱自清对语言的锤炼。他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把古代语言运用于白话文作品之中,用大众化的语言创造出白话文的美学新高度。

  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韩松林认为,朱自清的创作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民性,其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启示我们,文学创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爱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才能不断产生佳作,创造永恒的文学经典。只有充分发扬现实主义精神,鼓励作家“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才能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自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