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门窗软件和阿尔卑斯产品品质好不好?

汽车在阿尔卑斯大山里盘旋,自从离开贯穿瑞士瓦莱州罗讷大山谷的高速公路,拐上这条盘山公路后,汽车已经上上下下地拐了不知多少“之”字形,向着这条小山谷的纵深驶去。以马特宏峰为首的几座阿尔卑斯山著名的雪峰在山谷的尽头巍峨耸立,像一群白头巨人遥遥在望。这是我第四次走进这条阿维尼山谷了。只因三年前滑雪途中一次偶然的逗留,我“发现”了藏在这大山深处的古老小山村格里门茨。从此便欲罢不能地一次次来访,每次都要意犹未尽地将村子中的那些古老的夏莱村舍一股脑儿抓进自己的镜头。

像格里门茨村这样保存如此完好仍在继续使用的老夏莱群是难得见到的。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夏莱”这个词的了。只记得它让自己立即产生了一个罗曼蒂克的联想: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鲜花盛开的高山草甸,一座座白雪公主住的那样的小木屋点缀其间……这就是我想象的夏莱的样子——只有在童话中才出现的美丽的小房子。

然而事实却与幻想相差甚远。“夏莱”是法语“Chalet”的中文音译。尽管在现代语言中Chalet已泛指那些具有别墅性质的度假屋,但究其原意则指的是几百年前在阿尔卑斯深山中山民们用来栖身或劳作的临时简陋木屋。过去,散居于阿尔卑斯大山深处的山民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除了人脚踩出的羊肠小道外别无他路,基本上过着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生活。每年夏季,当高山上的冰雪消融、牧草丰盛,牧人就要把自己的牛羊赶到高山牧场上去放牧。由于山路崎岖艰险,高山牧场又往往远离山村,因此牧人要与他的牛羊一起在高山上度过整整一个夏季。直到深秋降临牧草干枯,牧人才会赶上牛羊下山回村过冬。为了在长达数月独自与牛羊为伍的日子里有挡风避雨的栖身之处,牧人就地取材在山上用石块和木头搭起仅供栖身的小屋,这就是原始的夏莱。

一座座老夏莱多为石头基座,上面是两三层木制结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窗台上、木楼梯边和阳台上都吊满、摆满红色和粉色的天竺葵,显得生机盎然。

可想而知,孤独无助、人力和建筑材料不足以及临时凑合栖身的目的,使得夏莱显得极为简陋,称其为窝棚也不足为过。另一方面,当奶牛每天在山上吃饱喝足后奶水旺盛,又需要牧人一番劳作,挤下鲜奶后必须及时烧煮制作奶酪以便保存。而阿尔卑斯山民制作奶酪的传统方法一直是在柴禾堆上架起大锅煮奶。一个又一个夏季的烟熏火燎,让本来就采光条件极差的夏莱里变得更是黑乎乎一片了。入秋后牧人与牛羊下山,夏莱就被遗弃在了山上,孤零零地任风吹雪埋,直到来年夏天牧人与牛羊重新上山。由此可见,这阿尔卑斯山的夏莱显然是与罗曼蒂克根本挨不上边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度假,老村周围也建起了一些度假旅游性质的新式夏莱。

格里门茨村有着阿尔卑斯山活的夏莱博物馆之称。村子坐落在海拔1500多米的深山中。它似乎与世隔绝,却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在村后山坡上的那块古凯尔特人用人畜的鲜血来祭祀神明的祭石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在法国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山村中,人们不难见到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夏莱,但像格里门茨村这样保存如此完好仍在继续使用的老夏莱群是难得见到的。

沿村子中老街窄窄的石子路一路看去,一座座老夏莱民居参差不齐地排列在老街两侧。它们多为石头基座,上面是两三层木制结构。由于年代久远,木头已经变得黑红黑红的,有点儿像浸过沥青的枕木,老旧但不颓残,沧桑但不败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老夏莱的窗台上、木楼梯边和阳台上都吊满、摆满红色和粉色的天竺葵,让老屋焕发了青春的色彩。

村子不大,但阿尔卑斯的山民仍辛勤地劳动,安然地守护数百年的家园。

在过去的年代里,大山中冬季人畜的取暖是一个大问题。为了在大雪封山的季节保证在有限的条件下让人畜都不挨冻,人畜共宿成了农舍常用的办法。夏莱的最底层作为牲口棚,中层为主人一家的起居室,最上层储存牲畜过冬的草料和柴禾—它们盖在屋顶是再好不过的保温材料。夏莱还有着探出房体建筑之外的长长的屋檐,保护着中层居室四周宽大的阳台,那是夏秋季晾晒、为牲畜过冬储存干草的地方。

在一座座两三层的民居夏莱之间,时时会见到一些孤立的、比较矮小也比较破旧的小木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房基都不是起自地面,而是用矮矮的木桩支撑起木屋。四角的木桩与屋体之间全都夹着一块直径远大于木桩的扁石片,好像要把木屋与木桩隔绝开来。这是瑞士瓦莱州山区夏莱的一大特点,一般是作为储藏粮草之用的。为了防止鼠类对粮草的噬食破坏,人们将夏莱用木桩架空于地面,而与地面相接的木桩顶部那片又大又滑的石片就像给木桩盖了顶大帽子,成了从地面上爬上来的鼠类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主人并无意将它们整新得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一些,更不因“有碍观瞻”而将它们拆除。小屋子就这样不起眼地散落在村子里,倒也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

由于年代久远,老夏莱的木头已经变得黑红黑红的,颜色有点儿像浸过沥青的枕木。在过去的年代,夏莱的最底层用来蓄养牲口,中层则为主人一家的起居室。

这一天正赶上村里的小集,从远近村镇赶来凑热闹的人不少。狭窄的老街上摆了不少摊子。我追踪着新鲜烤面包的香气来到村子中心的小广场上。这里花样众多烤得金黄的面包让我的唾液加速分泌。最让人称奇的是,格里门茨人卖面包既不用秤称也不论个卖,而是论米用尺子量着卖。长长的面包案上排放着四五条足有两三米长的长蛇般的面包。卖面包的妇女一手持刀一手拉尺,按顾客的要求比好尺子量一下便切下一截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堆其貌不扬、干得皲裂开来的大圆面包被展示在面包摊最显眼尊贵的位置上。这就是瓦莱州阿尔卑斯山民们传统的食物——黑麦面包。

卖面包不用秤称也不论个数,而是用尺子量着卖。

由于阿尔卑斯深山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高海拔,大部分农作物都无法在这里生长。只有生命力极强的黑麦才能适应这种自然环境。黑麦面包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颜色棕黄味道酸涩,口感差但十分饱人,过去一直被称为“穷人的面包”。那时候以村子为单位,每村建一座简陋的公共面包烤炉,然而面包房一年只开火两三次,因此各家一年也只能做两三次黑面包。烤一次面包竟然得作为四五个月的口粮,真是有些不可想象!当时没有任何现代食品储藏手段,保证面包保存四五个月仍不会发霉的唯一办法就是令其迅速风干。这种彻底风干又长期保存的黑面包简直硬得像石头。对付它无法用刀子切,而只得用斧头砍。这需要什么样的牙口才能享用它啊!本来就酸涩粗糙难咽,又干硬如铁,一年四季都以这种食物为生,当年阿尔卑斯山山民生活的艰难困苦由此可见一斑。

村民架起大锅煮奶,熬制奶酪。

时过境迁,如今,黑麦面包因它的高纤维和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而成了医学食品专家的新宠,被列入瑞士联邦农业局认证的品牌健康食品,其制作用料和操作过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当年的穷人的口粮成了如今最被社会推崇的绿色食品。除了不再干硬以外,黑麦面包的口味没变,样子也还是那么丑陋,但身价已倍增。所以在格里门茨村的面包摊上,它一副唯我独尊、傲视那些香喷喷的白面包的样子。

挤下鲜奶后必须及时烧煮制作奶酪以便保存。

听让·瓦杜先生讲述夏莱

因为村子不大,大家都相互认识。一位皮肤黑红、头发雪白的老者似乎是村里有点儿身份的人,在老街上走走停停,几乎每一个相遇的人都会停下来向他问候。我一打听,果然他是刚刚卸任的村民委员会的主席让·瓦杜先生。

让·瓦杜老人以弘扬格里门茨村传统文化、宣传本村悠久历史为己任,带着我在村子里转来转去,边走边讲述每一座老夏莱的故事,介绍各种夏莱的用途。村公所设在一个三层的老夏莱中,其所在的夏莱恐怕是全村最老的了。目前保存完好并继续使用的这座三层建筑是在1550年建成时的原始部分。几百年来,在这村公所里,一代代格里门茨人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迹:接济贫苦的村民,为他们提供食宿,也为本村和邻村参加村民葬礼后的亲友们聚会提供场所。而更多的是村民们在此讨论协商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土地的使用、附近森林的砍伐、劳动工具的分配、村舍的建造和维修、农田和葡萄园的管理等等。其乐融融的格里门茨村委会年会是一个年度的重要活动,议程之后村委会以传统的烤奶酪宴请每个与会者。当然,这也是个品尝村公所公共酒窖中陈年老酒的不错机会。

“夏莱”原意指的就是几百年前在阿尔卑斯深山中,山民们用来栖身或劳作的临时简陋木屋。

格里门茨村百十户人家就有60多个小酒窖,向来访的客人展示自己的酒窖和藏酒是主人的骄傲和最大乐趣。

位于地下室的村老酒窖,潮湿昏暗的地窖四周排放着十来个长两三米、直径近一人高的木头大酒桶,它们已经被几百年的美酒浸润得黑红黑红的。老瓦杜如数家珍般一个挨一个地向我介绍大酒桶的年代、所储藏的葡萄酒的种类和容量。其中一个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的大桶上刻着“1886”的字样。桶里装的是格里门茨人的荣誉和骄傲——100多年的葡萄冰酒。这是用上冻后采摘的葡萄酿制的特殊美酒,只有在教区的主教来访和一些极为重大的场合才能品尝,因此被尊称为“主教酒”。

让·瓦杜先生与全村人的宝贝——百年老窖冰酒。

我当然不够欣赏“主教酒”的资格了。但也许是因为我是到这个酒窖里来的第一位中国人,热情的老瓦杜特意去请得了他的儿子、村委会现任主席的批准,从另一个标有“1888”字样,稍微“年轻”点儿的大酒桶中为我接了一杯陈年冰酒。老瓦杜也趁机为自己接了一杯——即使是村里的元老也很难有机会品尝全村人的宝贝美酒的。

昏黄的灯光下,冰酒晶莹碧透。入口有一种清冽沁心的清香,而且回味悠长。不善饮酒的我在老瓦杜的现场指导下,将一杯陈年冰酒缓缓入肚,很快就感觉有些飘飘然了。醉眼朦胧下,几百年传奇的酒窖四周墙上悬挂着的一排排银色的锡质酒壶发出幽幽的闪光,与黑红的木头大酒桶相呼应,显得神秘莫测。这些锡质酒壶是从19世纪初起每个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加入村委会时的留念。他们正高高地从屋顶上注视着我,注视着一个正在酒窖里品尝他们留下的美酒的中国人。

村民背着收获的葡萄,葡萄酒是村子里的珍藏宝贝。

冰酒的葡萄种植和酒的酿制工艺复杂且产量低,不是能获利的酒种。但格里门茨人为什么几百年来一直坚持不渝地少量地酿制他们的冰酒呢?瓦杜老人的回答很简单:“人们说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死亡的民族。我们格里门茨人可不想死亡。我们要让人们通过认识冰酒而认识格里门茨人。”“那么,有没有可能提高冰酒的产量使它打入市场而获利呢?”我问。瓦杜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会这样做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冰酒产量低反而更能激起人们品尝它的欲望。再说冰酒是格里门茨古老传统的象征,是我们文化的灵魂。谁会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呢?你愿意吗?”他反问我,“谁要品尝格里门茨冰酒的神奇味道,他只有一个办法:到我们格里门茨来做客。只有在我们的酒窖里冰酒的味道才纯正呢。”

古老夏莱不失本色的新生活

如今,来这个古老山村做客的人不会再与牲口和干草共同拥挤在一个屋檐下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各样的阿尔卑斯山特有的体育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山中。低矮的小木屋变成了高大敞亮的木制别墅,底层被改造成了宽敞的停放私家车的车库,晾晒粮草的阳台成了享受山区新鲜空气的露台。格里门茨老村周围也建起了一些度假旅游性质的新式夏莱。

可贵的是新式夏莱的现代化舒适化并没有令其丧失大山的自然本色。虽然其现代化舒适方便的程度不亚于大城市里的现代民居,但它的内部最具特色的仍是那些简而又简、无任何现代装饰雕琢甚至连油漆都不上的纯原木的木桌木椅木凳木床。从外部看,新式夏莱虽然比传统夏莱高大了许多,但仍保持着传统夏莱的风格,全木的结构,宽大的屋檐,环绕房屋的阳台,古朴的门窗,窗台阳台上摆满了鲜花。这些新式夏莱的设计和建造有机地结合了周围自然环境,使它们与阿尔卑斯山的雄伟壮丽融为一体。可以说,现在这些阿尔卑斯山的木屋们对于“夏莱”这个罗曼蒂克的名称真正当之无愧了。

格里门茨传统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过程中,那些经历了三四百年风雨的老夏莱们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格里门茨人的悲欢和奋斗,它成为阿尔卑斯山与人千百年交往的见证。

过去,冬季是夏莱被“遗弃”的季节,而现在滑雪和登山的人让这里不再孤单,经过繁夏的夏莱到了冬季又别添一番风味。

}

格里门茨村有着阿尔卑斯山活的夏莱博物馆之称。那些经历了三四百年风雨的老夏莱们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格里门茨人的悲欢和奋斗,已成为阿尔卑斯山与人千百年交往的见证。

 阿尔卑斯深处的古老山村

汽车在阿尔卑斯大山里盘旋,自从离开贯穿瑞士瓦莱州罗讷大山谷的高速公路,拐上这条盘山公路后,汽车已经上上下下地拐了不知多少“之”字形,向着这条小山谷的纵深驶去。以马特宏峰为首的几座阿尔卑斯山著名的雪峰在山谷的尽头巍峨耸立,像一群白头巨人遥遥在望。这是我第四次走进这条阿维尼山谷了。只因三年前滑雪途中一次偶然的逗留,我“发现”了藏在这大山深处的古老小山村格里门茨。从此便欲罢不能地一次次来访,每次都要意犹未尽地将村子中的那些古老的夏莱村舍一股脑儿抓进自己的镜头。

像格里门茨村这样保存如此完好仍在继续使用的老夏莱群是难得见到的。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夏莱”这个词的了。只记得它让自己立即产生了一个罗曼蒂克的联想: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鲜花盛开的高山草甸,一座座白雪公主住的那样的小木屋点缀其间……这就是我想象的夏莱的样子—只有在童话中才出现的美丽的小房子。

然而事实却与幻想相差甚远。“夏莱”是法语“Chalet”的中文音译。尽管在现代语言中Chalet已泛指那些具有别墅性质的度假屋,但究其原意则指的是几百年前在阿尔卑斯深山中山民们用来栖身或劳作的临时简陋木屋。过去,散居于阿尔卑斯大山深处的山民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除了人脚踩出的羊肠小道外别无他路,基本上过着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生活。每年夏季,当高山上的冰雪消融、牧草丰盛,牧人就要把自己的牛羊赶到高山牧场上去放牧。由于山路崎岖艰险,高山牧场又往往远离山村,因此牧人要与他的牛羊一起在高山上度过整整一个夏季。直到深秋降临牧草干枯,牧人才会赶上牛羊下山回村过冬。为了在长达数月独自与牛羊为伍的日子里有挡风避雨的栖身之处,牧人就地取材在山上用石块和木头搭起仅供栖身的小屋,这就是原始的夏莱。

一座座老夏莱多为石头基座,上面是两三层木制结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窗台上、木楼梯边和阳台上都吊满、摆满红色和粉色的天竺葵,显得生机盎然。

可想而知,孤独无助、人力和建筑材料不足以及临时凑合栖身的目的,使得夏莱显得极为简陋,称其为窝棚也不足为过。另一方面,当奶牛每天在山上吃饱喝足后奶水旺盛,又需要牧人一番劳作,挤下鲜奶后必须及时烧煮制作奶酪以便保存。而阿尔卑斯山民制作奶酪的传统方法一直是在柴禾堆上架起大锅煮奶。一个又一个夏季的烟熏火燎,让本来就采光条件极差的夏莱里变得更是黑乎乎一片了。入秋后牧人与牛羊下山,夏莱就被遗弃在了山上,孤零零地任风吹雪埋,直到来年夏天牧人与牛羊重新上山。由此可见,这阿尔卑斯山的夏莱显然是与罗曼蒂克根本挨不上边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度假,老村周围也建起了一些度假旅游性质的新式夏莱。

格里门茨村有着阿尔卑斯山活的夏莱博物馆之称。村子坐落在海拔1500多米的深山中。它似乎与世隔绝,却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在村后山坡上的那块古凯尔特人用人畜的鲜血来祭祀神明的祭石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在法国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山村中,人们不难见到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夏莱,但像格里门茨村这样保存如此完好仍在继续使用的老夏莱群是难得见到的。

沿村子中老街窄窄的石子路一路看去,一座座老夏莱民居参差不齐地排列在老街两侧。它们多为石头基座,上面是两三层木制结构。由于年代久远,木头已经变得黑红黑红的,有点儿像浸过沥青的枕木,老旧但不颓残,沧桑但不败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老夏莱的窗台上、木楼梯边和阳台上都吊满、摆满红色和粉色的天竺葵,让老屋焕发了青春的色彩。

村子不大,但阿尔卑斯的山民仍辛勤地劳动,安然地守护数百年的家园。

在过去的年代里,大山中冬季人畜的取暖是一个大问题。为了在大雪封山的季节保证在有限的条件下让人畜都不挨冻,人畜共宿成了农舍常用的办法。夏莱的最底层作为牲口棚,中层为主人一家的起居室,最上层储存牲畜过冬的草料和柴禾—它们盖在屋顶是再好不过的保温材料。夏莱还有着探出房体建筑之外的长长的屋檐,保护着中层居室四周宽大的阳台,那是夏秋季晾晒、为牲畜过冬储存干草的地方。

在一座座两三层的民居夏莱之间,时时会见到一些孤立的、比较矮小也比较破旧的小木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房基都不是起自地面,而是用矮矮的木桩支撑起木屋。四角的木桩与屋体之间全都夹着一块直径远大于木桩的扁石片,好像要把木屋与木桩隔绝开来。这是瑞士瓦莱州山区夏莱的一大特点,一般是作为储藏粮草之用的。为了防止鼠类对粮草的噬食破坏,人们将夏莱用木桩架空于地面,而与地面相接的木桩顶部那片又大又滑的石片就像给木桩盖了顶大帽子,成了从地面上爬上来的鼠类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主人并无意将它们整新得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一些,更不因“有碍观瞻”而将它们拆除。小屋子就这样不起眼地散落在村子里,倒也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

由于年代久远,老夏莱的木头已经变得黑红黑红的,颜色有点儿像浸过沥青的枕木。在过去的年代,夏莱的最底层用来蓄养牲口,中层则为主人一家的起居室。

这一天正赶上村里的小集,从远近村镇赶来凑热闹的人不少。狭窄的老街上摆了不少摊子。我追踪着新鲜烤面包的香气来到村子中心的小广场上。这里花样众多烤得金黄的面包让我的唾液加速分泌。最让人称奇的是,格里门茨人卖面包既不用秤称也不论个卖,而是论米用尺子量着卖。长长的面包案上排放着四五条足有两三米长的长蛇般的面包。卖面包的妇女一手持刀一手拉尺,按顾客的要求比好尺子量一下便切下一截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堆其貌不扬、干得皲裂开来的大圆面包被展示在面包摊最显眼尊贵的位置上。这就是瓦莱州阿尔卑斯山民们传统的食物——黑麦面包。

卖面包不用秤称也不论个数,而是用尺子量着卖。

由于阿尔卑斯深山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高海拔,大部分农作物都无法在这里生长。只有生命力极强的黑麦才能适应这种自然环境。黑麦面包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颜色棕黄味道酸涩,口感差但十分饱人,过去一直被称为“穷人的面包”。那时候以村子为单位,每村建一座简陋的公共面包烤炉,然而面包房一年只开火两三次,因此各家一年也只能做两三次黑面包。烤一次面包竟然得作为四五个月的口粮,真是有些不可想象!当时没有任何现代食品储藏手段,保证面包保存四五个月仍不会发霉的唯一办法就是令其迅速风干。这种彻底风干又长期保存的黑面包简直硬得像石头。对付它无法用刀子切,而只得用斧头砍。这需要什么样的牙口才能享用它啊!本来就酸涩粗糙难咽,又干硬如铁,一年四季都以这种食物为生,当年阿尔卑斯山山民生活的艰难困苦由此可见一斑。

村民架起大锅煮奶,熬制奶酪。

时过境迁,如今,黑麦面包因它的高纤维和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而成了医学食品专家的新宠,被列入瑞士联邦农业局认证的品牌健康食品,其制作用料和操作过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当年的穷人的口粮成了如今最被社会推崇的绿色食品。除了不再干硬以外,黑麦面包的口味没变,样子也还是那么丑陋,但身价已倍增。所以在格里门茨村的面包摊上,它一副唯我独尊、傲视那些香喷喷的白面包的样子。

挤下鲜奶后必须及时烧煮制作奶酪以便保存。

听让·瓦杜先生讲述夏莱

因为村子不大,大家都相互认识。一位皮肤黑红、头发雪白的老者似乎是村里有点儿身份的人,在老街上走走停停,几乎每一个相遇的人都会停下来向他问候。我一打听,果然他是刚刚卸任的村民委员会的主席让·瓦杜先生。

让·瓦杜老人以弘扬格里门茨村传统文化、宣传本村悠久历史为己任,带着我在村子里转来转去,边走边讲述每一座老夏莱的故事,介绍各种夏莱的用途。村公所设在一个三层的老夏莱中,其所在的夏莱恐怕是全村最老的了。目前保存完好并继续使用的这座三层建筑是在1550年建成时的原始部分。几百年来,在这村公所里,一代代格里门茨人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迹:接济贫苦的村民,为他们提供食宿,也为本村和邻村参加村民葬礼后的亲友们聚会提供场所。而更多的是村民们在此讨论协商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土地的使用、附近森林的砍伐、劳动工具的分配、村舍的建造和维修、农田和葡萄园的管理等等。其乐融融的格里门茨村委会年会是一个年度的重要活动,议程之后村委会以传统的烤奶酪宴请每个与会者。当然,这也是个品尝村公所公共酒窖中陈年老酒的不错机会。

“夏莱”原意指的就是几百年前在阿尔卑斯深山中,山民们用来栖身或劳作的临时简陋木屋。

格里门茨村百十户人家就有60多个小酒窖,向来访的客人展示自己的酒窖和藏酒是主人的骄傲和最大乐趣。

位于地下室的村老酒窖,潮湿昏暗的地窖四周排放着十来个长两三米、直径近一人高的木头大酒桶,它们已经被几百年的美酒浸润得黑红黑红的。老瓦杜如数家珍般一个挨一个地向我介绍大酒桶的年代、所储藏的葡萄酒的种类和容量。其中一个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的大桶上刻着“1886”的字样。桶里装的是格里门茨人的荣誉和骄傲—100多年的葡萄冰酒。这是用上冻后采摘的葡萄酿制的特殊美酒,只有在教区的主教来访和一些极为重大的场合才能品尝,因此被尊称为“主教酒”。

让·瓦杜先生与全村人的宝贝——百年老窖冰酒。

我当然不够欣赏“主教酒”的资格了。但也许是因为我是到这个酒窖里来的第一位中国人,热情的老瓦杜特意去请得了他的儿子、村委会现任主席的批准,从另一个标有“1888”字样,稍微“年轻”点儿的大酒桶中为我接了一杯陈年冰酒。老瓦杜也趁机为自己接了一杯—即使是村里的元老也很难有机会品尝全村人的宝贝美酒的。

昏黄的灯光下,冰酒晶莹碧透。入口有一种清冽沁心的清香,而且回味悠长。不善饮酒的我在老瓦杜的现场指导下,将一杯陈年冰酒缓缓入肚,很快就感觉有些飘飘然了。醉眼朦胧下,几百年传奇的酒窖四周墙上悬挂着的一排排银色的锡质酒壶发出幽幽的闪光,与黑红的木头大酒桶相呼应,显得神秘莫测。这些锡质酒壶是从19世纪初起每个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加入村委会时的留念。他们正高高地从屋顶上注视着我,注视着一个正在酒窖里品尝他们留下的美酒的中国人。

村民背着收获的葡萄,葡萄酒是村子里的珍藏宝贝。

冰酒的葡萄种植和酒的酿制工艺复杂且产量低,不是能获利的酒种。但格里门茨人为什么几百年来一直坚持不渝地少量地酿制他们的冰酒呢?瓦杜老人的回答很简单:“人们说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死亡的民族。我们格里门茨人可不想死亡。我们要让人们通过认识冰酒而认识格里门茨人。”“那么,有没有可能提高冰酒的产量使它打入市场而获利呢?”我问。瓦杜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会这样做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冰酒产量低反而更能激起人们品尝它的欲望。再说冰酒是格里门茨古老传统的象征,是我们文化的灵魂。谁会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呢?你愿意吗?”他反问我,“谁要品尝格里门茨冰酒的神奇味道,他只有一个办法:到我们格里门茨来做客。只有在我们的酒窖里冰酒的味道才纯正呢。”

古老夏莱不失本色的新生活

如今,来这个古老山村做客的人不会再与牲口和干草共同拥挤在一个屋檐下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各样的阿尔卑斯山特有的体育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山中。低矮的小木屋变成了高大敞亮的木制别墅,底层被改造成了宽敞的停放私家车的车库,晾晒粮草的阳台成了享受山区新鲜空气的露台。格里门茨老村周围也建起了一些度假旅游性质的新式夏莱。

可贵的是新式夏莱的现代化舒适化并没有令其丧失大山的自然本色。虽然其现代化舒适方便的程度不亚于大城市里的现代民居,但它的内部最具特色的仍是那些简而又简、无任何现代装饰雕琢甚至连油漆都不上的纯原木的木桌木椅木凳木床。从外部看,新式夏莱虽然比传统夏莱高大了许多,但仍保持着传统夏莱的风格,全木的结构,宽大的屋檐,环绕房屋的阳台,古朴的门窗,窗台阳台上摆满了鲜花。这些新式夏莱的设计和建造有机地结合了周围自然环境,使它们与阿尔卑斯山的雄伟壮丽融为一体。可以说,现在这些阿尔卑斯山的木屋们对于“夏莱”这个罗曼蒂克的名称真正当之无愧了。

格里门茨传统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过程中,那些经历了三四百年风雨的老夏莱们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格里门茨人的悲欢和奋斗,它成为阿尔卑斯山与人千百年交往的见证。

过去,冬季是夏莱被“遗弃”的季节,而现在滑雪和登山的人让这里不再孤单,经过繁夏的夏莱到了冬季又别添一番风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特门窗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