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动画汪汪队主题曲曲是哪首?

二 日本动画中的世界系考察

三 弗洛伊德的群像剧:没能上岸的人们(以葛城美里为例)

四 叔本华:人类补完计划

六 ep25&26:歌剧与心理剧

七 时代之最:《AIR/真心为你》

八 尼采:渚薰的意志和真嗣的选择

九 存在主义:绫波丽的他者

十 卢梭、康德、萨特:碇真嗣的三重困境

说明:以往对于《EVA》的研究已经多得数不清,不过大多都很零碎,内容之间割裂感比较强。所以这次我想系统的回答一些EVA中的重要问题,做成比较体系化的东西。更希望搭建一个EVA交流平台,如果有问题或者值得讨论的话题都可以放进去。顺便庆祝下新剧场版第四部预定,至少痞子还没忘记骗骗我们已经在做了…… 解析中1到10章内容的文字部分均为原创,不过难免会受到之前看到过的一些评论的影响,假如有侵权的话请联系我。中间和末尾会穿插一些比较有用的关于《EVA》的资料,以网站链接的形式给出。

可以达成共识的是,EVA对现代动画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引用《高瀬司分析评论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一段话:“《新世纪福音战士》再造了动画的一切,创生了动画的新世纪。在《EVA》的影响之下,无论是动画的历史、动画的商业模式、动画爱好者的社会地位、还是宅文化的想象力,都迈入了全新的阶段。《EVA》正是动画界的’第三次冲击'。” EVA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是日本泡沫经济背景、奥姆毒气事件、阪神大地震、死气沉沉的社会状况以及当时庵野秀明的精神状态这些因素集合的成果,高瀬司对《EVA》的文化现象分析是做的最好的。。

evangelion’两个时代,在《EVA》之前,几乎都是由文学作品或者漫画作品改编的长篇系列,其重心放置在子供向或者全年龄向上面。在《EVA》之后,原创动画开始兴起,虽然之前OVA动画已经热过一段时间,但EVA的出现可以说真正让实验性动画得以快速发展。比如1997年几原邦彦的《少女革命》中对于潜意识的运用与探索可以说是直接受到了它的影响,几原私下里和监督庵野秀明也是密友。就连风格完全不同的、在1998年播出的《星际牛仔》也在客观上受到了其影响,当年Studio SUNSRISE对监督渡边信一郎说,只要作品里有像EVA中的机器模型可以来卖,就让你做你想做的作品(well…)。

从来没有见过像EVA这样一部评价如此两极分化的作品,喜欢的人将其捧上神坛,不喜欢的人将其称为“史上最故弄玄虚的动画”。无论它是褒是贬,它所具有的话题性的确是非常罕见的。很多的现代动画想被塑造成所谓的“大作品”,制作过程中尝试着去增加其中背景和内容的厚度,想通过制造“大构架”来提升话题度达到卖点,但大多都成为了不伦不类的东西,由于数量太多就不列举了。而EVA无疑是一部“大作品”,它的庞大体现在它的容纳度,将心理学、哲学、神学、社会学以及遗传学这些元素都很好的包裹进自己的框架里面,让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觉得它是满的。而如此丰富的元素糅合在一起,使得EVA拥有一种永远无法被完全解构的神秘性,这种神秘魅力就带来了持久的话题性。

它的容纳度还来源于其自洽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的完备性。“设定”是很重要的东西,大部分少年动画开始走下坡路都是吃了设定的亏。像两部老美国民动画:《命运石之门》和《钢之炼金术师》就是比较完美的利用了自身设定才取得的成功,影视剧里,像《哈利波特》或是《西部世界》都是很吃设定的作品。《EVA》可以容纳这么多元素,很大程度是因为世界观的清晰完整,并且几乎在每一集中植入着有关宗教和神理的背景。它的世界观不是靠旁白来讲述出来的,而是渗透性的,从故事开始时镜头就已经在框架内部了,让所有意象的输出和剧情的走向都提供了它所需要的解释。

为什么越到了现代,观众就越难以接受EVA?一部分原因是观众的视听模式的改变,现代人观赏一部作品会更加强调代入感和实际效果。在这样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更加愿意通过线性的手段来达成某种解决方案,打开弹幕或者评论,你可以发现很多诸如“男主也太懦弱了,站起来干掉敌人啊!”“看不下去了,男主有毛病。”之类的话,陷入“男主胆小?为什么不能赶紧变身来拯救世界啊!” 这种 “现象—解决问题”的线性模式,很多人期待的是“男主和自己一样脆弱,然后遭遇挫折,瞬间蜕变,达成与自己的共振”这样的“模板式”故事。在年代较早的时候,人们的观剧体验更倾向于和剧本身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感和联系,作为半个旁观者可以比较轻松的拿捏剧本走向和内容所想输出的东西,而相对而言,现代媒体观众与影视剧的距离被拉近了,很多人关注的是代入,是男主由弱变强的瞬间所给自己带来的协同感,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故事以及等待成长。影像背后的世界在视听模式的变换下变得越来越隐蔽。

说到阻力,另一个影响了EVA在中国的传播的就是语言了。福柯的《词与物》中讲到语言是具有主体性的,它可以自己搭建框架并自我加强。当我们搜索EVA关键词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那么几个“懦弱的男主”“中二”之类的词语,这些比较简单笼统的描述其实对人们对eva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不断的强调“懦弱”,这个带有情绪色彩的词在加深着人们的刻板印象,也就是将观众的视线从“懦弱的心理背景”转向了“对于男主这个人的性格评价”。也就是说,当你带着“男主很懦弱”的印象走进《EVA》时,你的关注点就从“了解男主这个人”变成了“对男主的个人喜恶”,而事实上比起怎么评价男主,了解男主才是更加重要的。

再比如“中二”这个词,它的滥用直接弱化了“动画中青年角色表现出极大痛苦”这种表现的表达效果。“中二”很明显指的是青年因为想博得关注所以故意做出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事情,而《EVA》中孩子们的痛苦完全有一套完整的心理背景,是可以被解释的,将其贴上“中二”的标签无疑是没有仔细考虑的结果。虽然“中二”这个词的普及是由于烂俗剧本实在太多了,但仍然觉得它正带着语言本身的力量对影视产生副作用。所以说一些语言的滥用,一些梗的过度普及导致了EVA在大众评价内总不能站住脚跟。或者说,EVA正在被现代所要挟。

另外,不得不承认EVA叙事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那一套,和现代快节奏推进的模式不太一样,而且前期节奏的确是有点问题。我一开始看的时候分别在第二集和第六集弃剧两次……我最喜欢的是第22话。(我最喜欢哪个角色很明显了)除了25和26话以外,第15话也十分惊艳。

然而,《EVA》在现代所遭受的阻力远远不如它自身所展现的魅力,这是一部后劲很大的作品,假如“不会随时间褪色”就是“经典”的定义的话,那《EVA》一定就是经典了。

二 现代性:日本动画中的世界系考察

日本动画中有一个概念叫“世界系”,可以被笼统的解释为个人的情感状况/人的联系/爱这些元素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存亡,中间的家庭或者是社会领域环节直接被抹去了(后来这个概念被模糊化了)。

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最终兵器彼女》,女主千濑接受了生物手术被改造成了生化人,并被卷入了一场浩大的战争中。但故事的背景是模糊的,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主人公只是作为个体与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抗争。另一部比较有名的是星海城的早期作品《星之声》,女主驾驶巨大机器人参与到了与外星生物的战斗中。外星生物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只是女主人公怀着对男主的思念,在异度空间与“敌人”作战着。可以这么理解,世界系对于世界背景的模糊化,将社会战争悄然转入了个体的战争。(一点私货,漫画《晚安布布》也算是世界系故事。)

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EVA》之前,所谓“萝卜片”讲述的都是“父亲给予孩子机器人,孩子驾驶机器人去击败外来敌人,从而拯救世界”这样的故事,这里的父亲隐喻为社会,拯救世界隐喻为参与社会工作,“萝卜片们”的文化效用实际上是鼓励男性青年接受社会工具,踊跃参与到社会劳动,解决当时普遍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说巨大机器人就是人和社会的一个接口。《EVA》看似是一样的套路,事实上男主真嗣至始至终都处在不愿意驾驶EVA的情绪里面,这是一种对于社会教化的反叛。当时的日本社会可以说是处在一个价值真空的阶段,泡沫经济的尾巴,加上一些社会恶性事件的频发,人们感受到了对社会组织的压迫感以及个人能动性的流失,《EVA》的出现与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同步的。我们为什么要接受分配给自己的巨大机器人?我们凭什么要通过外界的价值界定来肯定自己的价值?难道成功的“驾驶”了以后我们的敌人就真的消失了吗?这样的问题是EVA所带来的,主人公们不断在驾驶舱里肯定/否定/接受/拒绝驾驶,正是一种选择自我与选择社会的博弈。“不能驾驶EVA我就一无所有了”,所对照的潜台词就是人失去了社会依托就等同于失去了一切,我们真的要依赖“所提供物”活下去吗?个人本身的价值真的不值一提吗?

在现代性的法则里,启蒙理性逐渐变的工具化,个体生活遭到囚禁。马尔库塞指出:

“大众既没有自我,也没有本我,他们的灵魂没有了内在的紧张和活力,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彻底的管理,除了按照社会系统的设计而产生能够得到满足的欲望外别无他想。”

当今社会里,个人的社会地位不稳定,无力感加剧,迫切需要外界来肯定自我。而“被提供巨大机器人”对于主角团来说就是一种“被设计”的过程,主人公一方面不断接受着它从而得到赞美,得到价值肯定,又在潜意识中极度害怕这种随时可以失去的价值保障,选择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失去内在。“我只能驾驶eva啊”的潜台词就是我要是哪一天失去它我就会完蛋。而EVA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将GIANT ROBOT这个集体问题转向了个人问题,这是一种对人的主体性的确立,或者说是对个人价值的一种肯定。

从“现代性”中,我们可以窥见世界性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普遍价值观的一种隐去,并不是否定,而是并不刻意提及。在传统的一些作品中,总会强调是“友情的胜利”或者是“人性的胜利”,在完成某种价值肯定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教化。但像EVA这样的世界系作品中,我们没法看到这些具有教化意义的价值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精神状况,个体的自我认同这些和个人价值有关的命题。个体的痛苦会影响世界,人的毁灭即为世界的毁灭,世界的存在像是一场人类的游戏,跟随着人的变化而变成高度私有化的东西,在我看来世界系的本质就是“个人系”,是现代性背景下对个体价值的一种讨论。

三 弗洛伊德的群像剧:没能上岸的人们 (以葛城美里为例)

我们可以这么形容,EVA是一场有关于逃避的群像剧,剧中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在同样一个近似于末世的时代背景中不断的交错在一起,在与自己连接的不同故事中和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斗争,每个人的角色性格都如此鲜明,可以说EVA的人物塑造是一出经典。混迹在外国论坛的时候发现,就算外国朋友看完根本看不懂整个故事的剧情脉络是什么,问起《EVA》怎么样,他们也一定会回答你一句“The show

当年的GAINAX社很会刻画复杂的女性角色。1988年制作的《飞跃巅峰》讲述了两个独立的女性在宇宙中面对生存困境和失去的故事,2004年制作的《飞跃巅峰2》延续了第一季对于坚韧女性的刻画。1990年的《蓝宝石之谜》中还有一个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女主娜蒂娅,都是很不错的作品。(扯远了)

而EVA的三女主并线的形式让人设极其出彩,且使得EVA的叙事整体上更偏向于女性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们并不是选择主动逃避的,他们的逃避可以说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为了避免自我的崩溃而在潜意识中采取着撤退措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意识与无意识作为整个精神分析的基石,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的根源是人类将自己的痛苦压抑进潜意识中,日积月累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被宣泄出来。EVA的剧情展开,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的潜意识被一层层剥开、暴露,并遭受到自我和外界攻击的过程。他们就像是溺水者,他们不想沉溺在过去,但始终没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停的在此岸和彼岸中挣扎着。

片中的四个主角(真嗣、明日香、绫波、美里)都有着比较悲惨的童年故事,但这些故事并没有作为故事设定在一开始被给出,而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慢慢浮出水面,这和主人公们精神困境的逐渐加深是同步的。这也是EVA做的很好的一点,它在前期缓慢的推剧情,在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葛城美里是有魅力的邻家大姐姐,或者觉得明日香只是普通的为了制造卖点所设置的傲娇女罢了。在前期,EVA会在某些敏感角落透露出某个角色的一些内心冲突,但都是点到为止,因为事件还没逐层深入,潜意识不会那么容易被剥开。当故事推进到20+集时,你会突然觉得前面一些角色的内心叙述并非夸张,他们的痛苦是这么脆弱而合理。

初/零/二号机一方面作为亚当的肉体,是剧情的一个关键点;另一方面,它们是主角团们发生精神变化和心理冲突的舞台,每当镜头给到驾驶舱内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心理独白时间到了。封闭空间就是潜意识孕育场。在我眼中,驾驶舱就是展现心理斗争的一个舞台。

在这里我想具体分析葛城美里这个角色,美里绝对是日本动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角色,可以说她第一个将EVA的故事带到了成人世界。在第二话,美里毫不犹豫的将真嗣带到了自己的家里。虽然美里是真的想帮助真嗣,但在潜意识中,美里是想通过扮演真嗣的母亲来寻求一种自我慰藉。荣格曾在自己的《心理类型》中分析“补偿作用”,意思是指丧失了某种社会功能的人通过其他方法直接或者间接的加以补偿。而美里将真嗣带入自己家,事实上是在利用真嗣让自己好过一些。我们观察到美里家很乱,各种啤酒和速冻食物,生活习惯很差,一开始只觉得美里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而事实上这其实是美里个人情绪和生活一团糟的表现。

美里对真嗣不但有母性,还有隐性的性幻想,动画中美里不止一次对真嗣进行性暗示,他喜欢在真嗣面前暴露自己。在加持死后主动去握住了真嗣的手说:“我能做的只有这些”,在想进行下一步的时候被真嗣拒绝。在潜意识中,美里想通过向真嗣暴露自己来获得一种安全感,虽然这种暴露完全是利用性的,客观评价的话是很丑陋的。

美里和真嗣的关系不止于此,美里曾不止一次对真嗣生气的说:“你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事,要自己面对。”其实她对真嗣的愤怒完全是对自己的愤怒,因为她和真嗣一样在缺失中长大,她在真嗣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软弱,所以她更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在真嗣身上。但退回来讲,她依然是爱着真嗣的,这种爱比较不清晰,饱含着性、母爱、同情和对自己的心理投射,这么多复杂的情绪所带来的神秘感都用一个“大人的吻”表现了出来,那个场景实在是美不胜收。

美里的身世比较悲惨,从小就缺少父亲的关注,在第二次冲击中失去亲人的她患上了失语症。但神奇的是,两年之后她突然变得开朗,迅速和律子成为了好友。她的开朗不是心结完全被解开了,而是她逃向了加持良治这个很像她父亲的男人,她通过性不断的麻痹自我,将自己的痛苦暂时压抑了下去。但那只是暂时的。美里不断的将自己心理状态调整在“压抑,露出,寻找加持,然后继续压抑下去”的一种逃避机制中,从来没有敢去真正解决它(事实上也很难解决)。

在ep15中,美里对加持良治透露自己从他那里逃走是因为害怕自己,并且她经常感到对自己绝望,是一个一脆弱就想要逃向男人的女人。她平时坚强成熟的形象只是她的一种扮演而已,她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在《真心为你》中,美里在和加持不可描述的时候说:“或许我只是为了确认自己存在于此才做这种事的”以及“真相总是伴随着痛苦”,她只向加持良治真正暴露过自己的那一面,在他死后,美里的精神支柱就完全崩塌了。到最后的最后,美里对真嗣说:“我当时就是这么一错再错的。”美里很清楚自己的逃避,但她无法对抗,只能一错再错,这句台词悲剧性其实是非常强的。倒下的那一刻,还楠楠自语:“加持,我这样做对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自我怀疑,还在冲突和逃跑中,这就是溺水者的生存挣扎。

与弗洛伊德相关的还有真嗣的俄底浦斯情结,不过这里的分析太多了,就不多赘述了。事实上EVA中的潜意识逃避还有很多,绫波对于存在的逃避,碇司令对唯的逃避,律子对母亲的逃避等等。

有这么一种说法,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就是使被压抑物回归,唤起那逝去的记忆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所表现的内容是自身无意识领域中被深深压抑着的童年时期的情结和愿望,艺术家将其升华为作品,而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和这种升华达成共鸣。也就是说,“将潜意识翻涌出来,并以某种方式呈现”是具有美学基础的,可以看成是一种“本能追寻”和“自我回归”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在观赏这些“心灵拷问”的内容的时候会产生美感以及强烈情绪共享。

可以说意识流的手法和对于潜意识的刻画成为了EVA永恒的魅力之一。

四 叔本华:人类补完计划

在动画《钢之炼金术师FA》中,大boss瓶中小人的最终目标不是要毁灭世界,而是要成为完全的存在,将整个世界变成“一”,自己成为客观规律,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反派又深奥又有趣。那么,“成为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弗洛姆曾在《逃避自由》中讨论“个人之出现”,说:

当人类从与自然界同一的状态中觉醒过来,发现他是一个与周遭大自然及人们分离的个体时,人类社会史于是开始了。一个婴儿脱离母胎,呱呱坠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生物个体。虽然这种生物的分离,是个人存在的开始,但是在功能上,婴孩仍与母亲联系在一起,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只要个人尚未完全割断这个把他与外界联接在一起的“脐带”,他便没有自由;但是这些关联给予他安全感,和一种相与感,及一种附着感。这种由胎儿变为一个“人”的突然转变。以及这种切断脐带的行为,就是个人脱离母体而独立的分界。慢慢地,婴孩开始知道,母亲及其他目的物是与他本身分离的个体,婴儿透过自己的行为,感到外面的世界。教育的过程促进了个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很多挫折与禁令,这时,个人所遇到的不是慈爱的母亲,而是具有不同目的的人,且这些目的常与孩童的希望是冲突的。不仅如此,他所遇到的人通常是存有敌意和危险的人物。这种敌意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在区分“我”与“你”的过程中是一重要因素。 “原始关系”给予安全感,并把个人与外界当做基本的联系。孩童从世界“脱颖”而出,发觉他是孤独的,是一个与他人绝休戚的个体。这种与世界——这个世界与其个人比较起来,是强而有力的,而且常常是具有威胁性和危险的——分离的状态,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只要一个人是此世界的完整的一部分,只要他没有觉察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与责任,那么他便不必害怕这个世界。当一个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时,他便觉得子然孤立而面对着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

从上面这段文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是具有边界感的生物,某种角度“个体”这个词只对人类适用。对于动物来说,自己和周围环境是一体的,远处的山水和自己是处于一种融合状态的。但人类不同,人具有意识,就必须意识到自我,有自我就会有他人,就会产生孤独和痛苦,人对永恒的向往就是对个体消亡的恐惧。也就是说,人是永远无法彻底消除心中的孤独感的,人由于有这个承载痛苦的缺口,所以没有办法成为完全的存在,无法永远的取得爱。而在EVA故事中,时代背景很敏感,人们的精神状况又都处在边缘状态,这种孤独和缺失感被无限放大,所以人才需要被“补全”,成为某种更高级别的存在。

在EVA中,在我看来性元素代表了一种另类的补全,是依靠肉体所支撑的短暂的“合二为一”。无论是美里还是明日香,或者是真嗣对明日香的性幻想,都并不是纯粹的“性的生理愉悦”,而是一种精神补偿,通过肉体的快乐来忘却自己的存在,达到短暂的“融合”目的。但由于这种补全并不长久,而且这种逃避方式会给日后造成更大的空虚,所以EVA中的性总给人一种病态和难以言说的melancholy。这种melancholy印象最深的还是第15话中明日香去找真嗣接吻寻求慰藉的那一段。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谈到,

现实的本质是联合,个体性的沟通和挣扎是痛苦之源。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永远不可能达到没有缺陷,人的独立意识和视角就是世界的表象。

人的沟通永远会带来痛苦,所谓独立意识不过是一种表象。所以消除个体性就成为了永远消除痛苦的唯一手段。

对于发动冲击的团体SEELE来说,“人类补全计划”本质上就是一场宗教清洗,他们在预言之地的北极拣到了神,想通过消除人类隔阂来将人糅合成“一”的补全计划来向神赎罪。而对于故事中的人们来说,“补全”就是通过失去“我”这个概念,达到一种近似于永恒的状态,这实则是一出标志着痛苦的悲剧(其实几乎等同于死亡)。从《真心为你》中那场巨大的“橙汁化盛宴”中,第三次冲击开始,剧中的人们在变成橙汁之前,都看到了自己心中所爱的人,然后在下一刻变成了橙色的水,人与人交融在一起完成心灵互补,心之壁消失从而精神共通成为一个整体,几乎等同于成为了完全的神的存在。以上就是“人类补全计划”和剧中比较泛化的“人的空虚”所指的意思。

明日香这个角色,简直绝了,我tm爱爆。我又是一个极度对人不对事的人,对于喜欢的东西就会很偏爱,就会区别对待,就只记得她的好,就一定要把明日香单独放一章来讲。

EVA第四话的标题是《Hedgehog's dilemma》,是由叔本华提出的刺猬困境,意思是一群刺猬在寒冷的天气时会想要靠近彼此来取暖,但是当二只刺猬碰在一起时,又会被彼此的刺所刺伤,因此彼此又要保持一段距离。提到刺猬困境就不得不说起使徒之间的AT立场(心之壁)。AT field全称是Absolute Terror Field,是使徒在自身周围形成一层防护。AT立场隐喻的是人们心中对他人的壁垒,一种永远无法逾越的隔阂,而明日香就是那个无时无刻不被隔阂所纠缠的女孩。

依旧是从童年缺爱讲起,母亲患有精神障碍,把她当成是人偶,父亲与后妈对她冷漠。从心理学角度,人在孩童时期是无法处理过多不同种类的情绪的,当所情绪处理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范围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易失控的性格。而明日香过早的经受了恐惧和无助,这迫使她过度的早熟。但需要理解的是,这种早熟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一种自我表演,在潜意识里明日香依旧是一个脆弱易碎的孩子,这种“早熟”为她带来了价值认知的障碍,也就是过分想通过某种东西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达成内心的安稳。这时候驾驶EVA就成为了明日香所有的精神支持。

明日香是最在乎EVA驾驶的孩子,她的高傲和她的脆弱是一体两面。她对于真嗣和绫波的竞争心理很强,她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讨厌绫波,是因为明日香自己是个边界感很强又很强调自我的女孩,她一直以来都想依靠自己活下去。但绫波喜欢听命于人的这一点让她觉得她自己的价值理念相违背,也就是:假如真的可以像绫波一样听命别人就可以很好地活下去,那么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东西就会瞬间崩溃。为了维持自己的边界自我,她必须从心底否定绫波,这也是她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她嫉妒真嗣的能力,在后期不断输给真嗣后精神崩溃,她的坠落是价值认定失败和自己的心灵壁垒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Ep22是明日香的主场,在那一话中,揭示了她长期以来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很多人对这一幕印象深刻,明日香在浴室生气的说自己不想接触任何美里和真嗣用过的东西,但她最讨厌的仍然是自己。(这里明日香在浴室发泄的时候镜头给到了美里认真的表情,可以看出美里还是很敏感的,这两个女人在同一个家里有着浅性的敌对关系)在我眼里明日香代表的是外向神经质者,遭受到困境的时候会表露出极度的精神不安,从而产生错误认知。而明日香的不安导致她对他人有着严重的不信任,当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会把愤怒由内向外投射到别人身上,她对别人的易怒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的绝望。这种绝望潜藏在潜意识中,当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就会发现她的愤怒和绝望其实是指向自己的。

明日香在浴室愤怒的时候,美里在房间听着,挺毛骨悚然的

明日香会看到自己内心的不成熟一面,所以她向往成年人的世界。她对加持良治的喜爱其实是对于成熟的渴望,想迫切的得到成人世界的承认,这种迫切感反而衬出了明日香的幼齿和不安。加持的死也是她后期崩溃的一个原因。

明日香和碇真嗣的关系是EVA中,甚至是我看过的所有影视(GUTS and GRIFFITH是top1)中最复杂且最具有悲剧意味的(之一)。前面说到明日香是外向神经质,而真嗣更接近于内向神经质,他们同样敏感易碎,不同的是真嗣沉默寡言,他在失控或者无法处理情绪的时候会把痛苦从外到内施加在自己身上。明日香越是对真嗣倾泻愤怒,真嗣就越趋向于自闭。他们其实是互有好感的,在前面的很多片段都可以证明,但他们的AT FIELD让他们始终无法真正的沟通彼此。在ep15中,明日香向真嗣提出接吻,她由于无法忍耐内心的空洞想在真嗣身上寻找慰藉,可惜真嗣的木讷和不成熟根本没法像加持良治一样承载起一个女人的痛苦,明日香表现出了极度的失望。在新剧场版中,我们看到了明日香其实一直对真嗣有所期待,她渴望真嗣像一个成年男性一样保护自己,可惜事实不能如愿。

在《真心为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甜蜜的死亡》,而是这首歌之前明日香和真嗣的那段对话。这段对话很多人都觉得没头没尾的,真嗣的那句“救救我”也被某些人认为是过度夸张。不过我倒觉得这是整部EVA最悲情的场景。真嗣和明日香,他们一个是从小被漠视,一个是从小不被认可。真嗣渴望被爱,对明日香有隐性的性欲。真嗣对绫波的害怕(俄狄浦斯的化身),又和美里有距离感(美里利用真嗣来毁坏自己)。而明日香不一样,她相对而言是那个普通女孩,渴望被爱,也渴望与某个人合二为一,可以说是真嗣的最佳人选。但明日香性格的分裂给自己建立的防御机制不断拒绝真嗣,并且说“你是害怕受伤才来找我的”,明日香对真嗣有隐藏的好感,但是她知道真嗣连自己的情绪也没法控制,不可能像成熟的加持良治一样给自己安全感,真嗣并不是真正完全爱着她,而是想逃避自身才来找她,真嗣对自身的绝望最终会伤害她。这一段实在蛮经典的,真嗣说“我能不能帮你什么,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实在很可怜。真嗣在明日香面前成为了那个乞求爱的人,他希望通过帮助明日香,消除她的痛苦,从而反过来让明日香与他靠近,这本身是非常傲慢的想法。真嗣不断输出的“救救我”,其真意是“既然你也这么痛苦且渴望别人的爱,那么我可以成为那个人,我们可以相互救赎的”。但明日香始终觉得真嗣的爱是逃避,真嗣逃向她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也就是之前她说的“如果我无法得到完全的你,我就宁可不要。”

这就是明日香和真嗣的爱,他们的心灵都存在缺口,却因为各自的不安和心灵壁垒而难以接近对方。对真嗣来说,美里太过“狡猾”和遥远,绫波作为母亲的影子不可触碰,父亲始终和他在另一个世界,他只能乞求普通女孩明日香的爱。对于明日香来说,加持良治就是那个不可能的男人,她又对其他人过于疏离,同样有缺口的真嗣也是最倾向于陪在她身边的人。他们都缺少爱,但因为自身的缺陷没法给予对方安全感,他们在互相探索对方的爱的时候不断伤害对方,到最后甚至对方的存在都让自己感到痛苦,这种近在咫尺却无法打破屏障最终导致了真嗣“杀害”明日香的悲剧。

我们是彼此最合适的人选,我们离得很近,我们都有缺口,我们对对方都有好感,我们都渴望被得到陪伴和保护,但我们就是没法彼此相爱。这就是明日香和碇真嗣的爱情。

采用一段明日香声优宫村优子的话,感到非常适合:

明日香这个女孩是个让我学到很多东西的“角色”,与其说她是我内心的一部分,倒不如说是我内心的另一个人格,是我的朋友来的更近一点……。感觉上,现在是和明日香一起在人生中学习(现在进行时),话虽如此,但她并不是张三或李四,我觉得她并只是住在我的心中,她一定也住在大家心中。人不是并不是只有一面吗?就像这种感觉。
我觉得,由于我是配音员,所以我有机会接触明日香这个“角色”,作为一个配音员而尚未成熟的我,写这些东西看起来很自以为是……唔,如果你的想法是这样,那么很对不起,不,我只是想写一些有关我担任配音演员,演出这个角色时,与角色接触的点点滴滴。正如同许许多多配音演员一般,接触的方式也有许许多多。我与明日香的关系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过啊,明日香却一直不肯打开心扉。比方说,我可以在演出时与明日香达到同步率%400,不过那只是我去贴近明日香的同步,明日香并没有接近我。有时候我发觉这是明日香的“心之壁”。然而,这是我片面的投入明日香的感情之中(超越“心之壁”的恐怖感,孤独感,寂寞感,在各种同步中所共有的情感),所受到的精神伤害,这不行,这是不行的。
不过,就算我再怎么想拆除这道“心之壁”,但是这道“壁”却越筑越高。或者是越想要压抑,反抗的力量也越大吧。因此我想换一个角度来看,嗯,就像夫妻吵架吧。我要连同“心之壁”一直认同明日香。我要在心中拨出一个位置给明日香,让我好好的保护她……所以,现在在我心中,明日香和我有一条线区隔着,仿佛就像有一个叫明日香的人住着似的,嗯,这就对了。
当然我现在可以冷静的分析,不过,在我演出的时候,简直就像是打仗一样。就像是海伦凯勒和苏利文老师一样。由于我可以听到明日香强烈的呼叫着“不要进入我里面”以及强烈的诉求,所以才会那么痛苦,不知道理由才会有这种多余的痛苦。如果说痛楚的报酬是经验的话,我想我从明日香身上得到了非常多的经验吧。
或许我的内心深处相对朋友们说的是“明日香依旧只是个14岁的小孩啊”。14岁这个年纪,是刚刚遭遇人生的障碍,学到很多东西,正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思春期吧。虽然她所遭遇的是EVA这个高潮,不过在这之后,明日香要如何选择,什么才是好的,要成为什么样的大人,都会在我心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步伐慢慢成长下去。我也不会输给明日香的,会和她一起成长,虽然遇到的墙会越来越厚,但我也可以取得打破这些墙的许多武器。人生每天都在锻炼,不只是要同苦,也要同甘才能成为好朋友,我要朝着一点努力。我想这并不会很困难。靠山吃山珍,靠海吃海味,因为有美味才能尝出好味道,人生是很快乐的,明日香。

六 Ep 25&26:舞台剧与心理剧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第25话《完结的世界》和第26话《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野兽》一定是动画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结尾。

“缺经费”是肯定的,把故事强行掐断也是肯定的,但这并不代表从客观上对作品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当然这是建立在有剧场版的情况下)。在形式上,它采用了心理剧的形式,主要人物们走上舞台,在极其强烈的心理冲突中接受相互的审判。在叙事方式上,它在后段直接采用个人独白和说理,也是极其罕见的。

以我的观点来看,这两话的主题是“视角的差异”

差异之一是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所持有的双重标准。由于AT立场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剧中的心灵审判途中,基本就是这个模式:A坐在舞台中心的椅子上。聚光灯打向他,他先进行自我独白,潜意识中的痛苦被一层层的剖开,从前的故事和旧伤疤走马灯式的涌现出来。然后角色B出现在他身边,B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开始分析A的心理问题。随后角色C出现,对角色B说你不也是一样吗?接着,审判由A转向B,开始新一轮走马灯。这种轮换式的心理剧模式显得很清晰,就像一个圆形,每个人都身处里面,每个人在批判对方的伤痕的时候,其实自己也身处其中。这就是人对于痛苦的双重标准,人可以比较轻松的看到别人的逃避,却很难发现自己对于无助感的压抑。我们可以将ep25&26看成是补完后的世界,心理剧其实就是角色之间消除了隔阂,进行心灵上的直接沟通,这种沟通让他们由于逃避痛苦所产生的自我欺骗无处可逃,第一次将所有角色的心理背景完全展现了出来。印象很深的就是葛城美里坐在椅子上自我辩解道“我很幸福”,然后旁白不停的打出“你真的幸福吗?”经过层层逼问,越来越多隐秘的情绪被挖掘出来,最后崩溃的美里终于承认“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经过拷问以后才真正窥探到美里的堕落。心理剧的形式是在安全氛围中通过探索和分享内在自我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而ep25的最后所有人围着真嗣谈论“个人的世界”和“世界的完结”的场景让我更加觉得是一出舞台剧中的悲剧,音乐的逼迫、心灵的拷问、理念的探索,这些元素是具有“史诗感”的艺术剧场才拥有的。

差异之二是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差异,这一点可以说是EVA的TV版的核心思想,笼统一点就是“少年的成长”。人是很容易陷入一种单一情绪的生物,很难不通过外界的变化自己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了美里一遍遍提醒真嗣“你现在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当然美里知道没资格这样说他)。然而在这个审判台上,许多角色共同参与到了真嗣的个人独白中,也就是为真嗣提供了很多的“视角”,清楚的映照出不同环境和不同认识论所带来的不同的碇真嗣。Ep26几乎是首创性的直接插入了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真嗣只是一个普通高中生,过着“动画男主应该过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刻意被描述的如此模板化的,向观众和真嗣本人透露出另一种可能性,在那种可能性中,只要切换自己的认知视角,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会发生改变,因为这就是“你的世界”。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被自己所困扰,视线太过于狭窄而看不到其它的认知方式,需要通过某种“剧变”,把握住其它的可能,这种成熟就是孩子向成人转变,也就是成长的秘密。我反对将这种教化说成是“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模式是隐去环境背景和因果关系,将认知和结果直接联系在一起。而EVA它通过故事的延展展现了一条完整的现象—因果链条,娓娓道来的对你说:“看,这就是痛苦和成长”。

在全剧的结尾,伴随着主题曲的变奏,所有其他角色都向认知改变后的真嗣鼓掌,并鼓励到“恭喜你”,这让我意识到这两话并非是show,而更倾向于play,是一种互动式的体验,我想很多人心中“与EVA一同成长”大概就是这样吧。

同时引申出一个反题:在补全后,挣扎的人们通过心灵审判人获得了成长。那反过来说,是不是只有在补完,也就是人和人完全消除界限之后,人才可以真正的认识自己?或者说的玄乎一些,是不是“只有毁灭才能带来所谓的希望和重生”,这个反题指向的就是那部剧场版《Air/真心为你》

七 划时代的剧场版:《AIR/真心为你》

(以下简称为《真心为你》)

其实我对《真心为你》的喜欢比整部TV版还要多。《真心为你》所展现的美学、哲学以及神秘性可以说是现象级的。《真心为你》是TV版的真实结局,没有角色间的心理对话,没有平行世界,没有“恭喜你变成大人”的美好愿景。要是给《真心为你》给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回归现实”。

在《AIR》中,那段明日香大战量产机堪称经典。明日香躲在藏匿于水下的二号机中,精神近乎崩溃。后因了解二号机中注入了她母亲的灵魂,产生了“妈妈一直在保护我”的想法,随后精神复苏,完成了一场美学式的战斗。矶光雄绘制的原画一拍三让整体动作显得流畅而有张力。这场战斗之所以有着极其饱满的情绪,一是因为明日香之前剧情的铺垫,她从崩溃到复苏似乎让人看到希望;二是因为讽刺的是,“拯救”明日香的竟然不是她的高傲和独立,而是她的母亲的“陪伴”,这就托出了明日香潜意识中对于母爱的极度渴求,她的自我欺骗真的值得怜爱;三是她一边叫喊着一边冲向使徒的场景象征着明日香所经历的漫长的心理斗争,事实上,EVA中所有的人与使徒的战斗都具有浅性的“人的内心战争”的象征意义,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无疑给这增添了悲剧性。明日香的觉醒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的复苏的希望,而随后使徒的暴行把理想拉回到现实,朗基奴斯长枪的那一击让人陷入彻头彻尾的绝望。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点仅存的温暖,是没法将遭受多年心理创伤和逃避机制的明日香带到光明中去的。

《AIR》中另一个场景就是“大人的吻”了,大人的吻是渴望成长的秘密,是美里的母爱、性、同情和对自己堕落的无助感的集合,同时也是美里对于真嗣的希望。美里经常批评真嗣的止步不前,那是因为她在真嗣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缺失,她希望看到真嗣的成长,至少对她来说是一种救赎。

进入《真心为你》,就开始变得wild。真嗣看到二号机的破灭后崩溃,seele开始第三次冲击前的祷告。这时剧情断裂,直接进入意识流的呈现。镜头给到了真嗣童年由于缺失感所带来的无助,重新回到真嗣的俄底浦斯情结问题。童年真嗣在完成他搭建好的沙丘后,在一瞬间又把它完全毁坏,这就是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所提出的“死亡驱力”(死本能),死本能是一种毁坏的欲望。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时,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的倾向。

这个安排可能是在说:个人世界的毁灭的起点永远是童年的缺口。这种想要自我破坏且步步退却的缺失感是导致世界崩塌的起点,从这里开始出发。

随后进入真嗣与三个女主的内心对话,将故事拆成意识流呈现,使得他的情绪积攒到了最高点,然后随着《甜蜜的死亡》一起爆发出来,个人的毁灭(真嗣对明日香做的事)与世界的毁灭(第三次冲击,大白丽,盛大的生殖,死亡)直接联系在一起,人与人的界限被打破,个体被消灭,全部回归LCL(橙汁)形态、由于人类全部变成“一”,由于意识完全融合,交融后的意识所带来的走马灯再次出现,由明日香的一句“但我死也不会和你”瞬间得到清醒,重新转回到现实。假如不去留心,也许会觉得这些切换很凌乱,事实上都是踩着剧情的鼓点而进行的。

有人觉得转入现实场景是一种痞子愚弄观众的手段,好吧,从某种角度确实是这样…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段其实是经过删减的,原版中拍摄了一段接近十分钟的真人影像,主演剧中的三位女主,尤其是明日香的声优宫村优子主演,被删减的部分的视频链接是,不知道看完后会不会更加理解想表达的内容。《真心为你》的核心教化思想是“回归到现实中去”,现实生活中可没有ep25/26“恭喜你”的平行世界成人礼,人的痛苦是真真切切的,无论是宫村优子主演的现实,还是剧中的现实,人们都与自己心中的裂缝苦苦战斗着。日影的魅力之一是总给人一种疏离感,当镜头给到街道或闹市的时候,行色匆匆的人们总有一种置身其外的感觉。从我的观影体验出发,欧美的影片中沉默就是孤独,日影总觉得越喧闹越孤独。删减部分中宫村优子的街道长骑和对生活琐碎的抱怨,让我们看到真实世界中的明日香的样子,既孤独又自我,却也在痛苦中渴望被爱。世界上有很多明日香们值得我们去爱。

《真心为你》中的现实片段中,通过林原的旁白指出了真嗣在逃避现实,并用梦境修补并报复现实。真嗣从现实的梦中醒来(回归动画),他说他总有一天还会被背叛,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但是,那时的心情却是真实的。碇真嗣第一次如此坚定的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那么,他的动因到底是什么?真嗣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关于那场盛大的“生殖”演出,有个豆友的解读非常精彩)

八 尼采:渚薰的意志和真嗣的选择

渚薰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只在TV版中完整的出现过一集,在《真心为你》中露了一面,却在二十多年来享受着主角的待遇。有人觉得他很突兀,有人对他的印象停留在很GAY…那么,渚薰之于EVA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我的理解中,渚薰是理解EVA的一个关键要素。

作为人类最后的使徒,渚薰的出现时触发第三次冲击的关键因素。作为剧情的连接点,渚薰的存在意义只是一个trigger。但渚薰这个角色本身给了EVA新的东西。渚薰是唯一一个对于EVA式的痛苦给予明确方法论的人,他对真嗣说:“只要不认识别人就不会被背叛,也不会感到痛苦,不过这样并不能忘却寂寞。人类不可能永远消除痛苦,因为人是孤独的。但也是因为人能够忘记,人才能活下去。”(随后他握紧了真嗣的手…)为何这个突然出现的人物会说出这么让人无法理解的话?我认为渚薰作为亚当的灵魂,他从性格上具备尼采口中的“超人”品质,他所追求和推崇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他作为“神”的意志,给了真嗣这样的“凡人”一种理想化的方法论。同时,他作为超越人类的存在,其精神状况和其他四个主角完全不同,他所具有的新价值观给了其他所有角色一个参照对象。下面用尼采作为辅助工具来评析。

尼采反对传统的虚无主义,他更推崇极端形式的虚无主义。在《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中:

极端形式的虚无主义认为事物实际上根本没有价值——没有真理、没有绝对的事态、没有本质,因此,把一个未经许可的价值强加给他们等于‘让生活的目的简单化’,这种虚无主义称为‘积极的虚无主义’。

渚薰就是这样一个积极虚无主义追求者,一方面。他对于自己的生死极其淡漠,面对死亡,他拥有超人式的精神拯救,这种对生死的无差别性是虚无主义。另一方面,他并不认为无差别的生死是悲观的,反而用自己的强力意志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种“用途”来实现自己想实现的东西(即让真嗣活下去,保留住人类的希望),他的虚无同样是积极的。

尼采反对传统哲学用最终的本质或者原因来解释世界,他认为:

世界本身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没有价值。理性范畴是人发明来试图把握实际无法把握的生成的工具。“虚无主义的原因是相信理性范畴——我们用与纯粹虚构的世界有关的范畴来衡量世界的价值。”“目的”、“统一”、“存在”都是这样的范畴,把它们一拿掉,“世界”就显得“无价值”了。一旦人们发现世界不断在生成流变,因而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那么,“一切信仰,一切认为是真(Für-wahr-halten)必然都是错的:因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

“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是接近“神”的渚薰和其他主角所不同的地方。无论是真嗣还是美里等人,他们都在寻找一种稳定持久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缺口,他们渴求的是通过真实感来实现一种完整。但残酷的现实是,不仅没有永恒的爱来支撑自己,连现实存在本身都是充满暴力的,身处绝望却还要持续面对更加残忍的东西,这就是真嗣所说的“我以为这是一个没有痛苦和背叛的世界”,他和三女主一样都在寻找完整的真实感中迷失了自己。而渚薰不一样,他对于生死和生存意义的独特价值理念,让他清楚的认识到人类是不可能永远逃避或远离痛苦的。他给真嗣提供的方案是正视自己的孤独,人类可以选择遗忘(痛苦)。并且渚薰主动给予真嗣以“爱”,是意义性的、强力意志的爱,这种爱对于人类来说可以识一种支持意义,一种活下去的希望。渚薰想把真嗣推成新人类。这种“直面痛苦,永远有缺失也必须有活下去的冲动去创造未来”(事实上渚薰也牺牲了自己去实现人类未来)是一种“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才是世界的本质,它是一种本能生命,他认为世界是动态的生成而不是静态的存在。他想让真嗣去接纳自己本身,不要追求平和的安稳,而是追求自己,然后用自己的生命本能去斗争去生成未来而不是去追求本源或本质,也就相当于从表象世界中解放出自己。真嗣虽然并不能做到像渚薰那样强力,但仍深受他的影响,至少得到了饱含生命力的能动性,去做出他的选择。渚薰的宗教背景以及他的个人魅力让那个定格场景颇具史诗感。

这个选择带来了EVA中最难解的问题之一,也是我所认为的整部剧的最关键问题:在《真心为你》中碇真嗣为什么想要掐死明日香?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补完前和补完后的区别是什么? 在补完前,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现实生活”中,社会机制是充满暴力的,人和人是有无法消除的隔阂的,心理斗争是绝望而漫长的,这些现实中无法避免的因素让人类有了通过补完手段规避痛苦,从而完成进化的想法。然而,补完从客观上仍然是一种逃避措施,因为虽然让人们合为一,消除了差异性,但同时失去了个体感知和意识。通俗一些来讲,补完前是有意义却永远痛苦的世界,补完后则是无痛而绝对虚无。而碇真嗣选择的是拒绝补完,他否决了让世界融为一,保留住了人类的存在和个体性的差异。促使让碇真嗣做出这个选择的,就是渚薰所说的意志。假如无法规避互相伤害,就保持距离,正视你的孤独,解放自身,成为含有希望的真正的人类。

真嗣第一次掐死明日香,可以理解为是观念中的,是碇真嗣心中积压的痛苦爆发,人格崩溃的结果。而第二次是在他选择拒绝补完之后,这时候人类进入新纪元,真嗣和明日香成为了最后的、同时也是新世纪中最初的人类,是新世界的夏娃和亚当,人类的希望被保存了下来。可在巨大的浩劫之后,真嗣明白这个世界依旧充满了暴力和伤害,明日香这个曾给他带来绝望的女孩仍然可能拒绝并伤害他。真嗣尝试去掐死她,是反抗这个世界的暴力和无法面对内心痛苦的共同结果。在这种时候,明日香没有逃走或反抗,反而用手去抚摸真嗣的脸颊,寓意着“即使你的痛苦想杀死我,世界依旧留有爱的存在。”真嗣被抚摸完后哭了,情绪过山车没有停止,憎恨、痛苦、对于新的现实世界的恐惧,以及试图杀死明日香的愧疚感和无助感,告诉我们,这种痛苦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不过至少明日香活了下来,新的亚当和夏娃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也许在未来的新世纪还会有转机不是么?(这也是为什么动画片名要强调“新世纪”这三个字)

最后明日香的那句“你真恶心”的确是痞子的恶意。原本的安排中,明日香最后的一句台词是“我还以为你要杀了我呢”,显然后者更加符合作品本身。但在一次配音结束时,宫村优子对着台词说了句“真恶心”,被庵野秀明捕捉到了,痞子立即将它用在了《真心为你》的最结尾。这是痞子最后的恶趣味:“即使是这样,我也不会爱上你。”

九 存在主义: 绫波丽的自我

绫波的三无形象堪称经典,她的那张微笑图基本可以认定为日本动画界的蒙娜丽莎了。她和其他主角不同的是,比起“内心挣扎的痛苦”,她在整体上更给人以一种“忧郁”的感觉,虽然情绪波动很小,但一直不快乐。

她对自己一直有着复杂的情感。首先,她对于自己的真实性到恐惧,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并非真实的复制品,只不过是一个名为“绫波丽”的容器罢了。对于“我”的真实性的恐惧让绫波不断的怀疑自我,她既害怕“其他的绫波丽”映射出自己的虚假,又与真嗣明日香这些“真正的人”有着一定的距离感。我们必须了解到,绫波对于自己真实性的怀疑是建立在“他人的存在”的基础上的,正是有了他人的参照,绫波才会不停的审视自身,“别人”不断的让绫波陷入忧郁,所以她才会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她害怕看到自己的虚假。

这种怀疑自身让绫波陷入了一定程度的虚无主义,既然自己都是虚假的,那么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全部都可以不要,反正结果如何都对她没有区别。虚无主义的产生是由于价值的崩塌,而失去真实感等同于价值的产生没有回归的对象,所以绫波的价值从来没有存在过,硬要说的话,她的价值就是听任碇司令的命令,因为司令是创造她的人,是她的本源所在,至少还留有一定的真实感。

托尼逊在他的《他人》中,把他人问题作为二十世纪第一哲学的主题,因为现代性正在吞噬人的主体性。绫波就是一个被“他者”剥夺了自我主体的人,她无法感知到自己的实在,所以失去了一切可以依附的东西。绫波对他者的恐惧感和她的虚无主义中和了一下,形成了绫波丽独特的“忧郁气质”。

而碇真嗣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她。

真嗣几乎是唯一一个主动去接近了绫波的人,虽然带有一些距离感,但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人偶式的绫波敬而远之。他在无意之中将绫波纳入了自己的生活,并对她传递了一些隐秘的情感,这种互动和交流消融着绫波对于他人的边界感。在ep6中,绫波为真嗣挡粒子泡受伤,真嗣哭了,三无女主说:对不起,这个时候我不知道露出什么表情好。真嗣说:没关系,只要微笑就好了。这段内容的潜台词是:绫波认为虚假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自己为他受伤是理所当然的。而真嗣却因为她受伤而哭了,相当于把她和自己同等对待了。绫波不理解,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来应答真嗣的好意,真嗣让她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因为她对于他也是很重要的,这种时候只需要微笑就好,相当于是默许了绫波的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在漫长的剧集中,真嗣一直在无意中帮助绫波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建立一种“不要考虑自己是谁,你就是你”的想法。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我存在”比“我是谁”更重要。绫波就是一个被“我是谁”所缠绕而陷入虚无的女孩,真嗣在一定程度上帮她强调了“我存在”的重要性。

在新剧场版:《破》的结尾,绫波想放弃自己的存在,却被真嗣拼死救了出来。这个场景不仅仅是拯救绫波的性命这么简单,而是拯救绫波的自我意识,告诉绫波不要怀疑自己的存在,即使有很多个你,你也是重要的。存在主义注重个体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则是“并非道德框架或是本源性的东西决定一个人,而是个人选择创造了自己”,真嗣想让绫波选择自己活下去,这是对于人的存在的歌颂,我想绫波丽这个角色的意义也在于对个人价值的探索。

十 卢梭、康德、萨特:碇真嗣的三重困境

真嗣的不自爱与自己的道德感强烈紧密相连。真嗣驾驶EVA去迎战使徒的这一行为完全是由他人(尤其是司令)控制的,一方面战斗并非出于他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真嗣根本不知道他的敌人—使徒到底是什么,这就导致真嗣其实并没有去战斗的主观动机,他知道自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微弱的价值感就去做了伤害他者的事情,真嗣认为自己的战斗只是一种利己,这就成为了真嗣驾驶EVA的阻力。卢梭认为:

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具有一种动机,这个动机不可能外在于我们,因为这个动机恰恰是我们驱动的;想象我自己好像是其他人那样行动是很荒唐的……一个人不根据任何利益就行动……这是不可理解的。

这句话的背面就是真嗣个人意志的消亡。由于战斗的本源动机并不是由真嗣触发的,而是他人的一种命令,仅仅因为别人的指令就去战斗是违背自己意愿的,是非道德的,这种抵触情绪和自己潜意识里想得到父亲赞许的心情成为了一对矛盾,矛盾引发了真嗣的内心冲突。

随着剧情的深入,真嗣先后伤害了东治和渚薰,这真正触发了内心有道德感的真嗣强烈的痛苦和愧疚感,一方面伤害人类是非道德的,自己无法原谅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因为连敌人也不明确,没人去清楚的回答真嗣打败使徒究竟意味着什么。“使徒中也有人类”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真嗣对EVA战斗产生了强烈怀疑,没人给他一个确切答案,那么自己驾驶EVA的意义也失去了。在这种双重困境下,真嗣开始把无助的痛苦指向自己,最终导致了真嗣的不作为。真嗣不去驾驶EVA并不仅仅是所谓的胆小懦弱,十四岁的他面对的是更加深层次的困境。

真嗣是绫波以外另一个虚无主义者,与绫波不同的是,绫波从来没有拥有过价值感,而真嗣的价值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绫波的虚无让她忧郁,而真嗣的失去感让他感受到的是比忧郁更强烈的痛苦。在经历了许多欺骗、背叛、抛弃之后,真嗣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和虚假,所以一切都没有价值。真嗣陷入了一种虚空,真嗣的虚无让他找不到他自己,他不明白自己对于别人来说到底是什么。

在ep26的那段“简笔画哲学说教”中,真嗣觉得想要摆脱痛苦就要来到一个不存在任何外界,而只有自己的“绝对自由”的世界。但这种无痛的“绝对自由”同样是无意义的地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

物自体永远不可能被认知。也即人类如果没有形状这个“先天范畴”,就无法认识物质。|不能被认识的东西,我们就既无法说明它存在,也无法说明它不存在。

意思就是,“只有自己”的世界是没有依附的,没有任何形状的话就不能自我认识,也就相当于无法证明自己存在。想要有自我的存在感,就必须展开形状,就必须加以限制,更笼统一点就是“有参照才有价值证明”。碇真嗣在逃避痛苦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以为只要自己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就可以逃避不安。但他不知道的是只有自己的世界等同于无法被认识、无法拥有存在价值的世界,一味的逃避自己是无法规避痛苦的,这就是真嗣一直以来的认知错误。而ep26给出的方法论是,虽然你要面对充满他人的暴力世界,你依旧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位置,你可以调整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因为人是有边界的,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你就是主宰,你可以自己决定你自己。最终目标就是,认识并理解他人的存在,调整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你的世界”,然后勇敢的活下去,这就是EVA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用在真嗣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对于真嗣来说,他人的逼迫和伤害不断的侵蚀着真嗣的自我,他人的目光消磨着真嗣的自由意志。由于常年被外界环境和他人所伤害,在“他人即地狱”的世界里,所有“他人”都是“非我”,只要不是自己,就一定是敌人。真嗣长期的逃避和痛苦让他根本没有办法正视别人,更没有办法面对外界的变化。后期崩溃的真嗣就像萨特的《恶心》中的主人公,觉得一切事物都虚假又令人作呕。

事实上这又是一个主体性问题,真嗣对于自己主体消失的恐惧让他对外界的所有事物的认识产生偏差,他觉得外部事物表现出来的丑陋太让人难以承受,自己一定会被他们所伤害。但真嗣不知道的是,外界事物的丑陋表现是由于自己的恐惧和排斥所激发出来的,外界不一定丑陋,并且,即使丑陋,真嗣也不一定非得受到伤害。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谈到

向我揭示和显现出来的存在,其本性与向我显现的存在物的存在不一定是一样的,连接二者的仅仅只是“认识”而已。

也就是说,真嗣对外界的恐惧说到底就是人类的惯性,他的经历塑造了他自己的认识论,而要破除这种因恐惧而生成的惯性,真嗣必须将自己的眼睛从现象中抽离出来。真嗣身上背负着全人类的命运,他的痛苦就是人的痛苦,想要解决,他需要重新回到渚薰的意志上。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

人的本质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投射罢了,人的行动高于人的思维。

碇真嗣需要做的,就是直面事物所展现出的现象,他必须从自己的过度思虑中走出来,去行动,去寻找自己,去把握真正的实在,这样才能逃离他人的地狱,回归自身的真相。

其实对我来说,EVA的人文色彩比其宗教哲学的神秘性更加吸引我,我更愿意去相信其中角色的心理斗争才是EVA真正想展现的东西。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一些集体主义的“大理想”已经远去了,个人即世界,个体情绪的死亡等同于世界的毁灭。人类没法成为渚薰,尼采口中的超人在遥远的未来,我们只是一个个真嗣、明日香们。不过,至少我们要看到点什么,知道这种斗争究竟意味着什么。假如你还没有被生活磨损殆尽,就继续向前寻找自我,回归静止世界的真相。

贴吧大佬的哲学心理学神解析:

某知乎网友的超级长评:

YOUTUBE上还有些专门更新关于EVA的频道,像EVA MONKEY之类的,搜一下就可以找到

}

童年的动画一直令人印象深入的,这一首“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去电闪一样的聪明伶俐”就一直印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里,那麼是哪部经典动画片的主题曲呢?下边名言网我产生:6月16日。

眼睛瞪得像铜铃源于哪部经典动画片的主题曲

标准答案:《黑猫警长》。

分析:“眼睛瞪得像铜铃”是动画电影《黑猫警长》的主题歌,这也是小蓓蕾组合歌唱的一首歌曲,百度收录在专辑《中国儿歌曲库 Vol. 64:亲子儿童歌曲》之中。

《黑猫警长》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依据诸志祥同名的,戴铁郎、范马迪、熊南清导演的5集动画。叙述了机敏、英勇、酷帅的黑猫警长带领警长痛歼搬仓鼠,破侦幽灵螳螂案,解决一只耳等一个又一个伤害山林安全性的案子,令山林中的动物得到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的小故事。

该动漫自1984年开播至今,一直遭受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们的钟爱,变成20世际八九十年代儿童的美好回忆。

完整篇歌曲歌词如下所示: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去电闪一样的聪明伶俐。

耳朵里面竖得象无线天线,听着一切异常的响声。

你磨快了尖齿恐爪四处巡行,你给大家提供了生活安宁。

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

山林公民向你,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步伐迈得多轻健,外露探案家的聪明。

虎视耽耽查军情,留有威风凛凛雄健的影子。

你磨快了尖齿恐爪四处巡行,你给大家提供了生活安宁。

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

山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去电闪一样的聪明伶俐。

耳朵里面竖得象无线天线,听着一切异常的响声。

你磨快了尖齿恐爪四处巡行,你给大家提供了生活安宁。

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

山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步伐迈得多轻健,外露探案家的聪明。

虎视耽耽查军情,留有威风凛凛雄健的影子。

你磨快了尖齿恐爪四处巡行,你给大家提供了生活安宁。

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

山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以上便是所有内容,更多精彩请持续关心我。

}

《Butter-Fly》是由和田光司演唱,千绵伟功谱曲填词,渡部チェル编写的摇滚单曲,因作为动画《数码宝贝》的主题曲而广为人知,豆瓣评分高达9.7,是日本动漫燃到爆炸的经典主题曲。《Butter-Fly》整首歌偏摇滚的风格非但没有一点的嘈杂和声嘶力竭,反而十分轻快干净,绝对算的上是动漫神曲之一。

《红莲之弓矢》是日本电视动画片《进击的巨人》的片头曲,由Revo作曲填词并演唱。该曲表现了人类巨人对峙时毫不退却的决心,由交响摇滚乐的成员们制作而成,曲风激昂宏大,冲击力极强,是网友极为心水的燃向热血曲之一,豆瓣评分9.5,排在日漫最燃主题曲第二名,当之无愧。

《again》是动画《钢之炼金术师FULLMETAL ALCHEMIST》的片头曲,由日本歌手YUI作曲填词并演唱,豆瓣评分8.8。《钢之炼金术师》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奇幻佳作,更是一部描述人心的作品,无论是剧中对生与死的极致描绘还是血淋淋的人性解剖都无法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曲因其歌词和旋律与《钢之炼金术师》的世界观非常相近而深受粉丝的喜爱,是超燃热血动漫歌曲之一。

railgun》是fripSide(二期)的第一首单曲,该曲也是TV动画《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与动漫主题契合度极高,自信、率性、潇洒、无畏、强大,炮姐的气质在这首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南条爱乃的声线与乐曲搭配和谐融洽,加上歌曲节奏感极强且十分洗脑,使听众不仅能感受到歌曲的冲击和震撼,同时还很容易上头,进而开启单曲循环。豆瓣评分9.3,是maigoo小编力荐一首最好听的动漫神曲。

《好想大声说爱你》这首歌曲是日本乐团BAAD的第3张单曲,同时也是动漫《灌篮高手》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片头曲,豆瓣评分高达9.7,是最受欢迎的热血动漫主题曲之一。这首日漫歌曲也是最能激起青春回忆的一首主题曲,一听到就好像能感受到热血涌上心头。音乐的金属节奏,配上灌篮时球声和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几乎所有看过动画片的人都会被勾起太多回忆。

《绯色之空》是日本动画《灼眼的夏娜》第一季的主题曲,由川田麻美献唱的J-POP风歌曲。这首歌也是川田麻美首次挑战作词的作品,以作品女主角夏娜的视角出发,结合作品的世界观,体现了川田的优秀作词功底。该曲节奏紧凑,旋律跌宕起伏,最关键是燃,她完全唱出了动漫女主角夏娜的人格魅力,果决和勇敢,在豆瓣上评分为8.5。

《青鸟》是生物股长的第10首同名单曲专辑《ブルーバード》的主打歌曲,后作为动画《火影忍者疾风传》OP3主题曲。这是一首充满速度感、快节奏的舞曲,开头的旋律就很昂扬,整首歌基调活力向上,豆瓣评分8.7,是十大最好听的日本动漫神曲之一。生物股长中的吉冈圣恵的声音虽青涩,但将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听了以后感觉很有活力,这也正是火影忍者所带给我们的感受。不是吗?

《My Dearest》是日本音乐制作团体supercell发行的第四张单曲,同时也是动画《罪恶王冠》的主题曲。虽然这首歌豆瓣评分才8.6,但是真的很好听又超级燃,可以说是日本动漫最好听经典燃曲,单曲循环一天也听不腻。这首歌的歌词也很让许多人为之触动,相信有不少人都是因为这首歌进而才关注《罪恶王冠》的吧。

《Change The World》是动漫《犬夜叉》OP1片头曲,由松本理惠填词、渡边未来谱曲以及V6男团演唱,豆瓣评分8.7,也是十大最燃日本动漫歌曲之一。在当年犬夜叉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之上的时候,相信小伙伴们都曾被他们的第一句歌词所感动。“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穿越烈风,毫不畏惧!现在拥抱着勇气和笑容的碎片”,现在每次听一遍就元气满满!

《渐渐被你吸引》这首歌有着空前强大的制作阵容做后盾,由坂井泉水作词,织田哲郎作曲,FIELD OF VIEW演唱,同时也是日本TV动画《龙珠GT》片头曲,被中国的龙珠迷们誉为神曲,是十大最经典日本动漫歌曲之一,豆瓣评分9.4。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听过这首歌,你不仅被它动人的旋律所吸引,小时候争着抢着看龙珠更是值得你回忆的事情,绝对是经典之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汪汪队主题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