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电影的启示与反思为什么下架

今天我又看了几遍网上流传的《如此教育,合适吗》为题的视频合辑。视频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学生们一起表演:

老师:“某某班!”学生齐答:“到!”

老师:“谁的兵?”学生齐答:“你的兵!”

老师:“谁的团?”学生齐答:“你的团!”

老师:“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乌克兰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从每个老师第一句话中可以得知,这视频涉及到班级一共五个:五(1)班,三(1)班,一(2)班,??班(听不清),六(2)班。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五个班级教室装饰不同,学生的校服颜色款式不同,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在视频中,最后出场的六(2)班的视频比较完整,其它四个班级只有一小段开头。

老师在台上发问,声若洪雷,学生在下面回答,异口同声。全班几十个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每个人的双手全部叠放在书桌上,双眼凝视着老师。每个学生的服装一致,口型一致,表情一致,动作一致,大概思想也是保持一致的。

大概六(2)班表现最佳,所以它的视频最完整。老师说:“乌克兰是二十世纪末最土豪的国家,继承了前苏联庞大的军事遗产。第一遗产——”前排第一个女生立即站起来回答:“核武器库!其中威力最大的是洲际导弹、撒旦导弹。”

老师:“第二遗产——”另一学生站起来慷慨回答:“主战坦克,有六千多辆,最高时速可达70千米。”

老师:“第三遗产——”又一学生答:“三艘航空母舰,上面装备三百多架飞机,可以随时待命出征。”

老师:“第四遗产——”最后学生脱口而出:“世界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图-160,它的外形很优美,被誉为白天鹅。”

上一篇文章里,我已经分析了,一句“乌克兰这个败家子”,显示出教六(2)班的这位老师的扭曲的三观。老师如此糊涂,学生也很难清醒。从上面对答的措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三观也是歪歪斜斜。

核弹、坦克等各种武器,是屠杀人类、毁坏乡村城市、甚至毁灭人类的不祥之器。老子云:“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们可以赞美蓝天白云,可以赞美大地河流,不可以赞美专门用来屠杀同类的大杀器。在六(2)班这些学生的回答中,对毁灭人类的各种武器不吝使用赞美之词:“威力最大”、“最高时速可达”、“随时待命出征”、“外形很优美,被誉为白天鹅”。这些褒义词句,表现出学生在内心对强大武力的崇拜,对毁灭力量的膜拜。老师嘲讽遭受侵略的弱国是败家子,学生赞美强大的武器装备,师生在观念上是一致的。有这样的老师,就必有这样的学生。

师生这场流畅、准确的对答,我感到非常可疑。学生说出的这些二十多年前的历史事实,复杂的军事装备数据,即使普通成年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这些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怎么会如此滚瓜烂熟呢?唯一的原因,那就是在上课之前,学生都背熟了所有的答案,哪个问题由哪个同学回答,老师都安排好了。

看完视频,我只能感叹:伪问题,伪思考,伪抢答,师生一起表演“伪教学”。

对不起,我说错了,这不是“伪教学”,而是“真教学”,只是这种教学反常识、反逻辑、反智慧。老师在教她的学生:放弃思考,服从老师,背诵答案,独立思考就是离经叛道,大错特错。学习,就是听话,克己复礼,努力让自己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这个视频很短,但很经典。视频里的老师虽然从头至尾没有露面,但她却在完美地控制着所有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大哥”(这里是老大姐)在看着你,在听着你,在指挥着你。老师不在画面中,却无时无刻不在画面里,这就是炉火纯青的演技。那些学生的服装表情、举手投足、每句台词,无不显示出高超的演艺。他们一起合演了一部好电影:中国版的《浪潮》。

老师,请勿在课堂上导演中国版的电影《浪潮》

这个视频,比原版电影《浪潮》更真实,更自然,也更精短凝练,显示出导演和演员们登峰造极的艺术功力。电影《浪潮》曾荣获多次大奖,这视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倘若拍摄者拿它出国去参加奥斯卡电影评奖,我认为斩获大奖的可能性很大。

演得好不等于教得好,老师,请不要在课堂上导演中国版的电影《浪潮》!

  • 无法控制的转变——电影《浪潮》影评 韦谋 (1)浪潮 ...

  • “你认为像纳粹这样的独裁统治在现今的社会中还有没有可能重现?” 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都嗤之以鼻,“这根本不可能,...

  • 李名觉,美国现代戏剧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于2020年10月逝世,享年九十岁。他在20世纪后半叶对舞台布景...

  • 文:简书特派记者 Yuruky关注“简书电影”公众号(jianshuyingyin)有机会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纪念品...

  • 《浪潮》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在电影中,一位老师接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课:独裁政治,想换又换不了。作为一名有责任...

  • 《浪潮》是一部反思法西斯主义的佳作,电影拍摄于德国,取材自美国,但这样的故事却每天都在我们周围发生。 1967年,...

  • 随便写点什么~~ 做了两年MOOC社团和社团联盟之后,同时结合一直关注着的在线教育行业,才发现MOOC大背景更多是...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 想要快速入门CAD,对于零基础的新手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只要你掌握了以下这些CAD快速入门技巧,你就跨进了C...

  • 昨天考过了阿里规范,心里舒坦了好多,敲代码也犹如神助。早早完成工作回家喽

  •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 追星逐渐从心理上的偏好转向致力于打榜花钱的形式主义,明星信息的公开化与非法售卖也导致私生饭等盲目甚至变性的行...

  • 老话说,男到中年不如狗,可女到中年的苦,真的说都说不尽。为什么呢,因为更年期,女人更年期怎么办?不要慌,3个小妙招...

}

德国电影《浪潮》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个人物的心里变化,人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参与、拥护了狂热主义的浪潮,形成团队,党同伐异,利用和享受手中日益膨胀的权利。甚至滥用职权,打击异己,这,其实不也是法西斯团队的雏形吗?

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相信观众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已经逐渐失去了控制。

当德国的中学教师Rainer宣布了本次“浪潮”活动的停止,很多团队的人员无法接受这个指令,他们感觉自己在团队中已经得到了长进、得到了协助,并不甘心失去这个团队。

其实,这和二战战败国德国很多将领自杀又有何异?和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后,忠于天皇的武士、将军们切腹自尽是不是很相似呢?

影片的开始,老师第一次问学生们纳粹独裁能否再次出现在德国时,学生们都认为不可能,并且各自的回答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但结论都是不可能。

然而影片的结果显示,浪潮团队的人员非常享受自己身处团队、是其中一员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他们在倡导之下,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自身的转变,从对“浪潮”组团嗤之以鼻到积极参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步步地进行了近似于纳粹独裁的“伪组织”。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试验,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一项模拟监狱的试验,让学生在隔绝外界的情况下,各自扮演狱卒、囚犯的角色,真实地模拟监狱的具体日常生活。

开始时,学生们嘻嘻哈哈,觉得很好玩,但几天之后,这些纯真的学生们已经完全“入戏”了,整个试验室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狱卒利用职权虐待囚犯,囚犯与狱卒、囚犯与囚犯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流血冲突不断上演,然而学生们并没有叫停这个试验,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这本身只是一项试验。

直到后来主持试验的教授对819号“囚徒”叫出他的真实名字,他才恍然大悟,因为他已经完全接受了他是囚犯的角色,已然忘记了自己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学生。

这项试验的真实性令人不寒而栗。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之中参与了角色扮演、充当了嗜血的刽子手。

回顾近代现代史,上我们有过WENGE、DAYUEJIN、八9FENGBO等狂热主义事件。一旦事态恶化了,参与团队的人员、小头目们对团队之外的人士的迫害是无法控制的。

人们谋私利,公报私仇,滥用职权打击异己。小头目们把一切不顺眼的人或者反对自己的人全部叫为“FANGEMING”,呼吁民众进行无休止的虐待和批斗。我曾听说过家乡的历史,一个HONGWEIBING就曾下令把一位老师淹死水中的惨剧。

历史,总是有很多相同之处。

电影《浪潮》给我们展示了狂热主义膨胀、扩散的严重性,一发不可收拾。而人们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几乎是渐渐的、缓慢的、不知不觉的。

曾看过一篇叫《渐渐的可怕》的文章,我对文中内容印象深刻。文章描述了一位女性的转变,几乎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堕落至人生的深渊之中,然而,她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会变成一个恶魔的形象。这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原理应该是一致的。

写完该文,再次感谢电影《浪潮》,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团队的兴起和毁灭,展示了人性的美和丑,也展示了事件发展的恶化和难以控制。在影片中,带来的震撼不言而喻,引人深思。

}


香港电影新浪潮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一般认为是1979年—1983年期间)香港电影的一个潮流,参与者多是在外国留学、有电视制作经验的年轻导演,如、、、、等等。香港新浪潮的导演主要在美国或英国攻读电影课程。他们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后都加入了电视台发展。他们在电视台接受一番磨炼后,离开电视台发展电影事业,在此期间拍摄的一批风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电影杂志《大特写》(《香港电影双周刊》的前身)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向传统挑战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词来期待香港的新电影。

七十年代末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香港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腾飞、独立电影制片机构的风起云涌,具有正义感的影视工作者鄙弃“四头”(噱头、拳头、枕头、鬼头)影片而开拓新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从国外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并从事电视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的独特创意和社会触觉,拍摄出了一批完全不同于传统香港电影的充满个人色彩的新潮电影。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这批影片的卖座虽然不是特别高,却为港片在编导手法和摄制技术上呈现出异於传统香港片的新风貌。

1976年,、导演的一般被认为是新浪潮的先声,1978年,严浩导演了,打响了新浪潮的第一枪。之后是1979年,三位青年导演分别推出了他们的电影处女作:徐克把科幻和武侠合二而一,推出了“未来主义武侠片”,许鞍华的根据一起真实案件改编,把悬念和推理结合起来处理凶杀案件,的以逼真自然的光影展示警探和罪犯的搏杀。这三部影片标志着新浪潮的正式诞生。随后,严浩、、方育平、、、、、、、、等相继掘起,拍摄了、、、、、、、、、及等新观念与新形式相结合的影片,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在短短的时间内,竟有几十位锐气十足的年轻导演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不仅票房价值颇高,还获得了电影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受到制片人的青睐。

        此后,不少电视界的人才加入香港电影界工作,两者的互动日益频繁,甚至有电视节目改编拍成电影(如萧芳芳主演的)。电视界举办的选美比赛和歌唱比赛等,也陆续发掘了一批新掘起的一代,促成了往后10多年香港影坛“明星制度”的勃兴。

“新浪潮”的“新”,带有与多传统及及传统分别的意味。同时亦意味着一种创新和实验取向,力求突破传统而别具一裁。如意大利五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是对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后的电影事业的一次重新评述及振兴,而法国的六十年代“新浪潮”是源自对法国五十年代的商业电影工业机制的不满,通过崭新的电影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是对当时主流的“优质电影”的反叛。香港“新浪潮”,电影则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在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新浪潮”导演虽然都被冠以“新浪潮”之名,其实每位的电影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大体上“新浪潮”导演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由于“新浪潮”主要导演大都有留学海外专业培训的背景,因而具有开放的视野和自觉的电影影象意识。他们重视电影语言创新,真实、鲜明、大胆、饱满、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在影片的叙事、结构、节奏等方面,尤其是在电影取景、色彩、自然光使用,剪接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风格化特征。

不过,新浪潮导演在强调突出个性的同时,并未走向实验电影的极端,而是巧妙地将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起来,兼顾电影的商业因素和观众的娱乐要求。在“满足个人”和“满足观众”间求得平衡,以追求商业上的最大成功。他们是对香港主流电影的突破,但并非彻底抛弃。比如,香港“新浪潮”电影大都从类型电影入手,然后进行创新和改造。徐克将科幻电影与武侠电影合为一体,刷新了香港电影对于武侠电影的观念,熟练有力的导演手法也令观众耳目一新;在《疯劫》中,许鞍华将一件真实的凶杀案编写成一个极富悬疑和推理性的故事,创造出逼人的惊竦气氛;在《点指兵兵》中,章国明则描绘警察与凶手的摩擦,刻意表现警察焦灼的心理状态,拍摄十分讲究光源,主张推回自然。这些影片强调并突出个性,在“满足个人”和“满足观众”间求得平衡,而又偏重于“满足观众”,以便追求商业上的最大成功;这些影片重视电影语言的创新,善于用较新的技巧创造“外在真实的表象”,以造成真实、鲜明、大胆、饱满、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视觉效果。这说明新浪潮导演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观众。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是低成本,不用大明星,这同后来港片标榜明星阵容,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截然不同。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年轻导演们对电影的热爱与艺术抱负,在香港高度竞争的商业生产制度下,没有个机构和资金支持,迅即被商业浪潮裹卷而去。香港“新浪潮”电影,从1979年掘起至1982年已成了强弩之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新浪潮即宣告结束。大部分新锐导演都融入主流电影,成为商业电影的生力军。“新浪潮”后劲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香港是一个极商业化的投机城市,电影剧作始终以纯大众娱乐为纲领。其次,香港亦因为其中西文化枢纽的位置,迅速收各类型文化资金,但亦因为急功近利,迫切于商业效益的应验,故每当欲把题材和形式推进至较深层面时,便往往显得情理不足,根基薄弱,而陷于一片混乱。许鞍华、徐克、章国明、谭家明、方育平、严浩、等创意的电影创作者,都在剧作上出现这种情况。尽管如此,“新的浪潮”对整体影业仍然带来新血和冲劲,有助于主流电影的革新和转型。

“新浪潮”在八十年代中期分成两种取向,一是继承社会和政治题材取向,如(1983)、(1983)以及方育平的电影《父与子》(1981)、(1986)等。另一个“新浪潮”是侧重艺术形式与主题追求的影片,具有代表性的是谭家明的(1982)、(1987)等。谭家明影片着重庞大复杂的剧作结构,利用如“青春片”及“黑帮片”等类型电影模式,而衍生出类型电影叙事模式外的情感描述。

香港新浪潮运动只持续了两三年,其中严浩、许鞍华和徐克等导演,更成熟的影片反而出现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所以,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最大贡献,并不在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在于:一方面它为香港电影培养了大批人才,给了一些有新想法的年轻人进入电影工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它开拓了香港电影的思路和视野。香港新浪潮的电影语言观念与方法上的前卫性让人眼界大开,从而改造了主流电影的现状,使之制作方式和包装手法得以更新;另外,其操作的中和性又使得一般的电影人与电影观众容易接受,从而使不同的电影类、样式都得到改造,由此形成新的多元化的电影创作格局。这些新浪潮导演其后叱咤香港影坛达20年。“虽然发展不一,但上世纪70年代末确实是他们独领风骚的年代,也在精神上启发了台湾和大陆的新浪潮”(焦雄屏)。

三十年悠悠过去,如果以法国新浪潮的标准来比较,香港新浪潮的作品数量和成就明显远远不及。不少论者认为没有共同的信念和宣言,是香港新浪潮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影评人澄雨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新浪潮「姿势多於实际,包装多於内容」。在这当中不可忽略社会和时代的因素,好像欧洲新浪潮是伴随着反战、学运出现;日本方面,《美日安保条约》引起国内的不满,也激发了、等影人的创作。而台湾新电影出现时,更是正值解严的关键时期。香港呢,新浪潮却与本地的社会运动失诸交臂,七十年代末社会走向稳定,新浪潮的爆发难免显得格格不入。
港产片八十年代以后的兴盛,固然有新浪潮的一份贡献,但最后获胜的其实还是主流电影,新浪潮大部分导演拍了几部片后便退下火线。一路走来,到今天仍活跃电影圈的就只有徐克、许鞍华二人,然而际遇已大不如前。近年和虽然仍可见到徐克的无限创意,观众却似乎不太领情,未能引起话题。至於许鞍华难得仍然坚持着人文关怀,但是要到获得金像奖后才受到注目,最近的也是票房惨淡。
        回看新浪潮电影,虽然当中不无粗糙、单薄的瑕疵,但所流露出的真诚、冲劲、热情、勇气,隔了三十年后,仍然看得人热血沸腾,而这一份精神不正是今天港产片所缺乏的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浪潮电影的启示与反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