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古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背诵全诗,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赞美自然之情。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读懂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3)

1、同学们,你们看过《新白娘子传奇》吗?说一说,剧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哪里?(断桥、雷峰塔、荷花池……)其实,你们在电视剧中欣赏到的美景大多数都来自杭州西湖。古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老师也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著名的西湖十景。播放图片,我们一起来边读十景的名称,边感受他们的别致雅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双峰插云。

2、面对西湖如此别致的自然美景,你想对西湖发出怎样的赞叹?这节课,我们将在北宋文豪苏轼的赞叹声中,再次走进西湖,游览西湖美景。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3课。

3、揭示、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感受新知,质疑问题(12)

}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头饰,课文录音等

  一、用指偶导入,巧揭课题

  1、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来猜一猜!

  (师带上指偶――小白兔,以小白兔的身份来学课文。)

  大家来听一听,小白兔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好吗?

  我正是《蘑菇该奖给谁》的主人公!(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故事。大家愿不愿意啊?

  2、 小朋友,我来考考大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件关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读贯穿,教学故事

  过渡:那你们知道我妈妈给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业吗?

  (出示第一节)指名读

  问:布置了什么作业呀?指名说。

  问: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我妈妈对我们怎么样?指导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齐读这一节。

  2、 故事的发展:第一次对话

  1) 过渡:我妈妈非常关心我们俩,平时问寒问暖的,也常常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我们很爱妈妈,很听妈妈的话。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出示第二节)

  妈妈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齐读妈妈的话(用亲切地语气读)

  2) 过渡:当时我听见妈妈要奖给我们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我和哥哥都说了我们练习跑步的情况。(出示第三、四节)

  (出示练习题: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3) 带头饰,分角色朗读二、三、四节,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3、 故事的结局:结果

  1) 过渡:小朋友,你们学到这儿,你觉得我妈妈会把大蘑菇奖给谁呀?(学生猜)那,结果如何呢?(出示第八节)齐读

  问:我妈妈把奖品给谁啦?(出示图,贴在黑板上)观察妈妈当时的心情如何。

  2) 过渡:当时我哥哥听了这句话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练习题:小黑兔听说要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心里很。)

  那谁读好这一节呢?(出示第九节)指名读,男生读。

  哪个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4、 故事的发展:第二次对话

  过渡:是呀,我也怀疑妈妈是不是搞错了,我们看妈妈当时还问了一个问题。

  (出示第五、六、七节)请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三节,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指名表演

  5、 故事的结局:理由

  过渡:小朋友明白了吗?为什么妈妈要把大蘑菇奖给我呢?指名说

  (出示第十节)齐读

  三、带头饰表演,拓展延伸

  1、 小朋友们,这以后,你们说小黑兔会怎么样呢?大家大胆想象,我来当评委,看你们有没有猜对!指名说

  2、 课文学完了,请小朋友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演一演这篇童话故事,好吗?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错改正,行吗?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1、《华南虎》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2、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4、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

  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5、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6、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7、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8、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2. 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 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 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 去掉音节认读。

  3. 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和伙伴们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

  重点是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知道三只白鹤各以什么做标志记住鱼的地方。

  难点是弄明白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能找到鱼。

  1.教学挂图,分别画有“三只白鹤、太阳、白云”的粘贴图。

  2.生字生词卡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一、看图导入 新课

  指白鹤图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白鹤腿细细长长的,嘴尖尖长长的,它这样子最有利于捉鱼了。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有关白鹤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注字音,读通课文。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要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对照要求进行评议、改进。

  1.以问引读,学习第一段。

  (1)什么时候,三只白鹤在干什么学生读第一句。

  (2)他们――学生接读第二句。

  学习生字“饱、埋”。“饱”是形声字,“埋”是会意字。根据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字形。看看第一幅挂图,练习朗读第二句。

  (3)连起来练习朗读第一段。

  2.三只白鹤分别用什么标记来记住埋鱼的地点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学一人读一句,教师板书:第一只太阳底下第二只白云下面第三只柳树旁边。板书生字“第、底、旁”时,让学生留心看老师怎么写,学生跟着书空

  (3)出示与书上第一幅插图内容相似只少了三只白鹤的挂图,利用活动的“白鹤”图,分别演示它们记住的标记。

  3.第二天,三只白鹤按照自己记住的标记去找鱼了,谁能找到呢

  (1)学生自己读读三、四段课文,同座位讨论讨论: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为什么

  (2)大家交流讨论。

  (3)教师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内容的挂图,利用活动的太阳图,演示“刚刚升起”,注意贴的位置与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动白鹤演示“朝太阳飞去”。点明此时太阳下的土地已经不是埋鱼的地方了。

  ③贴上活动的“白云”图(与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动“白鹤”演示“朝白云飞去”。点明此时白云下的土地也已经不是埋鱼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动“白鹤”演示“飞到河边,落在大柳树旁边”。得出结论:第三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因为柳树长在土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移动的。

  二、复习生字,指导识字、写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第”的竹字头约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写得扁宽些。“底”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起”的“捺”要长需舒展,托住上边的“已”。

  1.完成练习3。先比较每组字的异同,再自己组词,口头交流,然后写下来。

  2.完成练习4。先让学生自己完成填空,现进行交流、订正。

  课后收集童话或寓言故事,召开一次故事会。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太阳底下 白云下面 柳树旁边

  《三只白鹤》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1、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观赏鸟岛。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同学把自身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鸟岛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鸟岛”?)

  1、带着问题自身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让同学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胜利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3、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

  (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a. 出示:闻名中外

  指名读,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著名中外、中外闻名)

  齐读,放在句子中读,说出你读的感受。

  b. 指导读:自豪的语气

  (3)、填空:鸟岛在( )。

  (换词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词语;而填空则可以训练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协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同学灵活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也有利于背诵,可谓一举多得。)

  4、问题(2)为什么叫“鸟岛”?

  (1)、自由读,找找关键词,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a. 鸟儿在春天来这里。

  b. “一群一群、陆续”说明“鸟多”板书:鸟多

  读好“一群一群”(速度放慢些)

  理解“陆续”师演示:手里拿画好的群鸟图贴一次,再贴一次,再来一次(边说边贴)

  c. 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

  (3)、因为(),所以叫鸟岛。

  (4)、过渡:这么多的鸟来这里干什么?同学接读―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5)、这么多的鸟都来鸟岛,你觉得那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气氛,让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让同学酝酿读的节奏,为有感情的读课文打好基础。用贴画的方式理解“陆续”更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形象而直观。)

  (1)、谁愿意来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2)、用一个词来说说岛上的情景。(热闹)板书

  (3)、具体说说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

  a.你从哪里看出这是鸟的世界?(出示幻灯片,练习说话)

  b.鸟儿来这里会干些什么?看图说说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d. 指名说第一句话

  岛上的鸟多,这么热闹,就该读出好的心情。

  自身读、指名读、齐读

  (5)、岛上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指名讲(鸟窝多、鸟蛋多),你从哪里知道的?

  a. 板书:鸟窝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指名读,请一个同学上台画鸟窝,其他同学评价(突出“密密麻麻、挨”),缺乏之出再请人补充。

  b.“挨”可以换哪个词?(靠)

  (6)、板书:鸟蛋多

  请多人上台画鸟蛋,还要涂上颜色,(突出“窝里窝外、到处“)

  (7)、小结:其实“窝多、蛋多”也反映了岛上的“鸟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鸟多吧!

  (9)、练习背诵: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指名背诵

  师:鸟岛上真热闹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来岛上游玩的人(),他们(),随手(),可是(),因为( )。

  (2)、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热闹”一词做文章,找文中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突出小岛的与众不同。用画鸟窝,画鸟蛋的方法使台上台下的交流更为活跃,互动性,和时性,准确性,形象性的优点一一展现,让同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起到主体的作用。)

  三、朗读、总结课文

  1、总结: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也多,真是热闹非凡,让我们也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吧!

  2、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全文。

  19、鸟岛(热闹) 鸟蛋多

  游人多 (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紧扣主题,简洁明了,协助同学理清文章的思路,协助同学加深记忆,背诵课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相关文章:

}

《中班语言古诗教案12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通过学习会区分鸭子和鹅,感受鹅脖子的曲线美。
3、认读重点字词“鹅”“毛”“清”“白”。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2、《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用书。
3、相应的字词卡“鹅”“毛”“清”“白”

出示已学过的字词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有时、月亮、刀、国旗、的、金、高、红、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宝宝打招呼。

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 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 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结合大范例,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 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出示字卡“鹅”学一学鹅怎样叫引导幼儿学鹅叫)
2、出示字卡“毛”谁知道鹅毛是什么颜色?(出示字卡“白”)引导幼儿学念这两个字词。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出示字卡“清”)引导幼儿学念。
4、读了这首古诗,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鼓励幼儿提问题,如提什么是“曲项”)
5、教师朗诵故事一遍。
教师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咏鹅》)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6、引导幼儿学念古诗。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2)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3)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古诗江雪》含反思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像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4)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游子吟》含反思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

  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著名的古诗叫《游子吟》。
  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诗的题目叫什么?是谁写的?

  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
  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

  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
  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
  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迁移,师幼互动,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帮母亲做什么。
  2、结束语: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次期中开课是开展古诗教学,我选择的是《游子吟》,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活动过程我首先对古诗的理解上做到胸有成竹,深透了解古诗内涵,然后设计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达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幼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达母亲。活动中对于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还值得深入去挖掘,对于如何让幼儿理解古诗也是有待改进。

(5)中班教案《山中送别》

  初步理解古诗《山中送别》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给小朋友讲家里来客人的故事,并教育幼儿学会招待客人,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2、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3、在草房子门前你们看见了什么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画上有一位大诗人王维,他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走了,大诗人王维非常想念他。)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
  5、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教师讲解诗的大意: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呀你能不能回归?)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6、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小朋友你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山中送别)
  7、 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教师播放课件).
  8、 听教师朗诵看图片,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9、教师指导幼儿读古诗的方法,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10、老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分组朗诵等。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
  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6)中班教案《江雪》含反思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江雪》,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7)中班教案《江南可采莲》

  1、理解古诗内容,能用语言表达、动作表现的方式表现古诗的美妙意境。
  2、在古诗的提示下能大胆创作长卷画《江南可采莲》。
  3、体验合作分享,成功创作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幼儿谈谈对夏天的感受
  “小朋友们,现在已经进入夏天了,你喜欢夏天吗?”
  “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你能说说夏天有哪些美妙风景吗?”
  (1)、“今天, 薛 老师带来了一首有关荷花的古诗,你们来听一听,古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风景。”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出示荷花风景PPT)
  幼儿说一说对古诗的初步的印象、理解
  师进行小结:江南地区家家户户种荷花,放眼望去,翠绿饱满的荷叶,一张张连接成一大片;风一吹,就缓缓掀起一阵绿色的波浪;荷叶底下有好多小鱼,到处钻来钻去,在嬉戏玩耍;人们划着小船,在荷叶间来回穿梭采莲子。
  (2)、再次欣赏 “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到美丽的荷花池畔。”
  用好听的词语、句子讲述“来到荷花池,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美景, 薛 老师也看到了,我把它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出示范画)
  丰富词汇:翩翩起舞 含苞欲放 竞相开放 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3)、“让我们一起来把这美妙的古诗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师幼共同朗诵古诗,幼儿扮演荷叶、小鱼,小鱼在荷叶下面穿梭。
  “除了小鱼在嬉戏玩耍,还有谁也会来欣赏这美妙的风景呢?”
  幼儿说一说(蜻蜓、蝴蝶、小鸭……)
  “那里也有一个荷花池,有几朵荷花正悄悄地开放呢,让我们把荷花池变得更美丽吧,让莲叶何田田,让荷花竞相开放,让鱼儿在水底自由地嬉戏、玩耍。”

(8)中班教案《小池》含反思

1.观察图片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欣赏古诗,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
3.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小池》的感想。
4.理解古诗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理解古诗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古典音乐,图片。

启发性谈话:小朋友,谁会背古诗呀?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好吗?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新古诗《小池》。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理解古诗的意境。
(1)图上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来到小池边,泉水在悄悄地流淌,树荫倒映在水面上,
一只飞来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叶上。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诗人就提笔写下了这首《小池》。
2.示范朗诵,讲解诗意,介绍作者。
提问: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这首是共有几句?
小结:很久以前古代诗人写的诗就叫古诗。古诗的诗句简练,朗诵起来也非常上口。
(2)讲解诗意,学说诗句。
泉眼悄悄无声是爱惜细细的流水。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爱惜。细流:细小的流水。
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是它喜欢晴天柔和的风光。照水:倒映在水面。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小小嫩嫩的荷叶刚露出紧裹的叶尖。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杨万里,南宋诗人,是我国古代写诗做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以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朴实清新,流畅自然。
3、欣赏录音,学习朗诵。
提问:刚才录音中是怎样朗诵古诗的?你能试着像古人那样朗诵古诗吗?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朗诵。
4、配上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教师小结,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读完这首诗,你会想怎么画诗中的景色呢?回家之后把它画下来好吗?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9)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

  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

(10)中班教案《咏柳》

  1、 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2、 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3、 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4、 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1、提问: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近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远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3、提问: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小结: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
  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11)中班教案《咏鹅》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通过学习会区分鸭子和鹅,感受鹅脖子的曲线美。
  3、认读重点字词“鹅”“毛”“清”“白”。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磁带,录音机。
  2、《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用书。
  3、相应的字词卡“鹅”“毛”“清”“白”

  出示已学过的字词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有时、月亮、刀、国旗、的、金、高、红、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宝宝打招呼。

  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 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 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结合大范例,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 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出示字卡“鹅”学一学鹅怎样叫引导幼儿学鹅叫)
  2、出示字卡“毛”谁知道鹅毛是什么颜色?(出示字卡“白”)引导幼儿学念这两个字词。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出示字卡“清”)引导幼儿学念。
  4、读了这首古诗,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鼓励幼儿提问题,如提什么是“曲项”)
  5、教师朗诵故事一遍。
  教师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咏鹅》)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6、引导幼儿学念古诗。
  请幼儿完整指读古诗。

  1、和字宝宝说再见。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12)中班教案《清明》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4、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中班语言古诗教案12篇这篇文章共30008字。

:大班教案安全活动三篇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防火安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防火安全的教育,提高幼儿在生活当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三篇教案吧。

: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教学反思三篇适用于中班的端午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光晴方好什么意思潋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