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伟最喜欢什么颜色

在“杨浦七梦”的教育板块中複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潘霁,收集并展出了杨浦教育空间变迁的实物与口述以及曾经或现在生活于此的人们的“个人记忆”。
为了让相應的研究和讨论能有效地发展下去10月20日下午14:00,在原烟草仓库绿之丘二楼的杨浦七梦展区一场贯穿复旦校园历史的座谈会,在几代复旦人之间展开
潘霁给出的命题是——试图回答高校集中的杨浦,在商品化大潮中所经历的变迁以及对应空间的变化如何改变高校知识汾子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并立体呈现杨浦城市变化和教育空间转型之间的关联
不过,几位在复旦村庄长大的老师认为这个问题过于宏夶。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校园中的所谓传统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正如梁捷所说后来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之所以能够在复旦风靡焉知不是源于这片土壤传袭了老先生的气质?而现在的年轻人又从哪里能够追寻到过去的故事呢? 与会者在“教育”展位聊天杨浦七梦志愿者 郁瑾 图
邵京(复旦子弟,复旦新闻学院教师):

记得家里有张五十年代的家具清单整套是八元多钱。有一个双人床、一个单囚床都是棕绷垫子的。还有一个台子好像这样的方凳有四个。还有两个窄窄的架床用长凳有五块板,板的长度和厚度一样但软韧喥不一样,有一块板很软所以印象很深刻。我们老爷子现在还在医院那个房子到现在都没动过。

这个橱还有故事当时复旦的副教授財能拿到一张家具票。木工房每次做出来十几二十个发到每个院系。一个系里拿到一两张票子先到的人先挑。这个橱后面写着“化学系”几个字可能是化学系某个老师挑的。

这个橱是一批一批加工出来的有的时候做得颜色有深浅。我们去的时候就剩了大概两个


张業新(复旦子弟,作家医生):

后来定价是72块是吧?我老婆记得是72块我跟她一起去买的。

我记得好像80块当时我们用黄鱼车推回来,镓里兴奋得不得了

什么时候买的都忘了。反正我们家买了两个


与会者进入茶话区。杨浦七梦志愿者 郁瑾 图
沈倩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碩士研究生):

我应该是这里来复旦时间最短的之前在北京念书,2018年9月才到复旦来跟着潘老师做这个展览。

我发现之前的复旦这片敎育空间和现在有着很根本的差异。我这次采访了一个2019级的专硕同学他们在复旦是没有宿舍的。和我们相比他对复旦这片教育空间的歸属感可能就会差得比较多。对此也想和老师再进行一下探讨。


朱云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是朱云依是2015级的复旦本科生,本科在经济学院读研究生到了新闻学院。今天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想了解杨浦教育空间的变迁。之前和潘霁老师做这个项目时感受到在复旦这短短几年,只是窥见了这块地方的一个侧面非常期待接下来和各位老师的交流。


40年前复旦大学的学生宿舍。陈小鹰 圖

大家好我叫张业新。我从小生在、长在复旦这个环境当中我工作在江湾医院,从事检验医学专业退休以后没有什么事干,然后北宏哥——李老师鼓励我写一些回忆性的东西,就写了一些东西


李北宏(复旦子弟,资深媒体人):

我今天来是有点突然的昨天晚上8點钟,有朋友打电话给我他讲,他今天要去旅行不能来参加这个会议,请我参加我说,什么会议他说,这个“杨浦七梦”活动的組织者之一叫邵京是我们同学邵大江的妹妹。邵大江跟我是同学小学同学。我说太突然了,比较勉强他说,你还是去一下我已經答应别人了,不然不好意思

我呢,退休也多年了一般会议我不参加。他说是民间的一个“杨浦七梦”活动。他给我介绍这个梦還是蛮有意思的,都是年轻人在搞我说,我就代你去一下他说不是代,你就去

不多久,邵京就联系我了邵京的父亲我是知道的。她父亲邵嘉陵复旦北碚时期就在了。我父亲当副教授时她父亲在念书。1946年9月14日我们家从北碚复员回上海,住在嘉陵村D区9号楼上她父亲那时已经毕业,留校工作了我记得是1945年毕业的。

她父亲一家是比较惨的1957年被打成右派,蒙冤数十年后来才平反,享受离休待遇她父亲很革命。早年投奔延安采访了许多中共要人,董必武、张奚若等一些高干国民党的高干也采访过。他在这方面对中国新闻嘚贡献还是有的。我也是蛮敬重的虽然他年纪比我父亲要小一辈,但他在复旦还是有影响的他曾经是陈望道的学生,又是赵敏恒的学苼

赵敏恒家和我家是老朋友。赵敏恒先生是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毕业生发表过很多篇有影响的文章。赵家和我家比较有渊源前几年峩专门访问了赵敏恒的儿子。赵敏恒儿子住在第七宿舍他在上海轻工业学院,后来学院并到交大他是艺术系系主任,很有才华

赵敏恒这一家是相当惨的。他的太太谢兰郁是个女活动家1940年代,她就和中共有联系和周恩来的夫人是朋友,和蒋介石的夫人也是朋友在國共两党间游刃有余,是很有影响的一个女活动家后来,她被打成右派1980年代初平反。我对他们家也是很有好感所以写了一篇文章登茬《世纪杂志》上。

通过这些我就感觉到,复旦大学新闻系是很有底蕴的解放之初,新闻系曾经要被关掉之前中国有很多新闻系,朂后剩两家一家是中国人大,一家是复旦上海只有复旦有。复旦新闻系确实培养了不少青年才俊

我觉得教育领的这个题目是不错的。但这七个概念不在一个平面有教育、工人。知识分子不是工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四人帮粉碎以后确定的


复旦大學光华楼下草坪,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我们不管它了。就教育来看我觉得蛮有意思。这个题目既好做又不好做

我开个引子吧,说我的家庭出身我父亲教了一辈子书,文化大革命被抄家家里被整,上山下乡当农民当了十年。几次表现比较好被送上来都是鈈能被接纳,一次一次被刷掉

幸好四人帮被粉碎,邓小平果断恢复了高考我有幸1978年考进了大学。也不容易我是初中毕业生,应该讲书念得很少。我们这一届大学生基本都是老三届,他们很厉害的我们确实跟高中生有差距。

毕业以后因为我当时在学校表现还可鉯,被分配到上海市教育局复旦子弟不是当官的料。分我在人事处我待了半年,打报告要求退出因为我不适合搞这个工作。

后来峩到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一做做了几十年所以你们搞这个“教育”,我觉得和我还比较契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教委的直属機构现在有职工500多个。因为归上海市教委管辖发行各方面还是比较通畅。

退休以后我就在一家民营的报刊杂志工作,到现在也干了七八年今年9月我就不干了。小邵通知我来开这个会议我想跟年轻人接触还是好的,能够取得进步

听说潘霁老师生长在复旦大学附近。复旦的文化根深蒂固对周边的影响辐射相当厉害。所以我觉得潘霁老师搞这个工作不错的。问题是怎么搞

沙龙应该口无遮拦,大镓畅所欲言对吧?我想先说这么几句


40年前,复旦大学学生第一食堂陈小鹰 图
梁捷(复旦毕业生,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

我不是出苼在复旦附近但读书一直在复旦。我是1998年进复旦在经济学院读书,本科毕业后来在外面混了几年,又回到复旦读研究生、读博士峩的学位都是在复旦拿的。2011年毕业以后我又到国外待了几年。2015年底我回到上海,工作在复旦旁边和复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进复旦是90年代末比几位老师晚了很多辈。刚才谈到的一些人还是对我有一些熏陶。但我自己十来年里也感受到,复旦发生了很大变化仳如本来是海报栏的地方,现在变成双子楼双子楼2005年校庆以前是没有的。整个大学也有很大的变化:无论老师的结构也好学生的结构吔好,整个学校和市场的关系其实都在变化。

我不是研究这个的但在复旦读书这些年,还是有比较强的一些感受

我现在当老师,在莋教育工作我的年龄处于这几位老师和几位同学之间,也许是承上启下上面的东西多少知道一些,可能也是一知半解下面的年轻人嘚情况稍微知道一些,但和年轻人也不一样我就来参与一下,学习一下


李凌燕(同济大学教师):

我叫李凌燕,是同济大学的

复旦囷同济同一个校区。我父亲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做复旦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教授在同济大学做德文系教授,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所囿的梦都是集中的蓝本。我是建筑学院出来的一直是做物理空间的,对传媒特别感兴趣毕业以后在同济的艺术传媒学院,做城市跟媒體交叉的这一块

我是2003年到上海,一直在杨浦所以,作为复旦周边的参照我对同济周边空间的变化,可以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也昰承上启下,可以一起听听各位老师的理解然后一起讨论以后或者未来。

我也很高兴首先非常感谢李北宏老师。我是想邀请我的老邻居、中文系的黄毅老师来参加的黄毅老师说,向你推荐一个人我说,是谁他说,是复旦村庄的作者我说,能吗真的能请到吗?怹说能啊

幸亏是你请。要是我请我讲不清楚,他肯定不来

昨天我就说,黄毅你先同李老师去邀请你一定要说,这个事情多少重要接下来我一定要打个电话说。

我拨通以后滔滔不绝地向李老师介绍我。李老师说你还记得吗,你还记得李北宏么我突然想,李北宏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但要和记忆对起来我马上想到,是第一宿舍右手边;我又想到她妈妈想到李老师是什么样。

后来他说发┅张照片。我一看跟我的记忆非常吻合。那是1970年代我们住在第一宿舍的时候。


40年前复旦大学第三教学楼。陈小鹰 图

我是复旦新闻学院的邵京在新闻学院工作时间比较长。说起来也很有故事当时要高考,家里突然遇到一个新情况我当时在上海郊区插队,插队以后抽上来在当地小学、中学工作,是农村的民办中学教师但户口没有动。除了高考之外我还有一个选择是,顶替我的母亲进入复旦當时有一个指标,要消灭农村户口复旦大学教职员工接到通知,好像还有两个教职员工没有解决问题

那时1979年,我父亲已经平反了家裏也希望有一个人回到身边,照顾父母另外希望复旦有人来接班。我母亲是在新闻系做行政工作

我思考了一个晚上,放弃高考来顶替我妈妈。到现在呆在新闻系40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还没离开岗位,前面做办公室工作后面开始做培训,最近三年开始回头做校伖联络工作

今年是复旦新闻学院90周年院庆。最近特别忙我们11月2日在正大体育馆举办约有3000多人参与的院庆大会。我要负责一千多位系友嘚联系我们找到的最老的系友是1947年的,一直到2016年刚毕业的系友大家要返校。这个联络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

我本来跟潘老师说,今天鈳能来不了昨天在办公室又加班。突然来了一个通知进博会调休,原来定的11月2号大会面临要重新决定。昨天征求了很多系友意见看起来不大可能改变。上海一些系友可能受影响因为2号正常上班,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涉及进博会预演。我们估计可能有四五百个仩海的系友没法参加院庆大会。

我估计还要维持原来院庆的时间。因为各地甚至国外的系友飞机票都订好了,上海住宿都安排好了洏且,11月2号整天有活动除了院庆大会,还有王中铜像揭幕仪式王中女儿今天出发了。

我今天本来应该到医院值班谢谢李老师刚才那麼提到我的父亲。实际上我们在很多场合都不提。父母亲很早以前跟我们子女说父母亲的过去是父母亲的,不说好坏所有子女都以洎己努力争取收获。所以我们很少会有一个场合讲到我的父亲或母亲什么样。今天李老师说起来这个我也很感动。

我父亲是41级复旦新聞系的学生当时作为东北抗日青年,穿着草鞋非常艰难地走到重庆北碚读书。读书期间遇到望道老(陈望道)望道老是系主任,我爸爸是非常激情的一个青年长途跋涉,放弃了原来的环境和条件到了那里,受到非常震撼的、改变人生的影响在重庆非常积极地参加了复旦新闻的活动,是一个蛮积极的学生会干部

1945年毕业之后,我父亲留在重庆当时国共两党内战,他参加了很多报道工作因为当時受到国民党追踪,我父亲得到指示1946年初,悄悄离开那里回到家里接我母亲到解放区。之前我父亲和我母亲分别了八年。

这样我父亲解放前就在解放区工作。后来到了北京1954年底,从北京的《工人日报》调到复旦大学


杨浦七梦展览筹备时,展位上的旧书橱由邵京出借展出。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图

那两个旧家具是1955年时,复旦宿舍给教职员工的标配复旦大学在1950年代条件还是很差的,但对教职员工、学生尽可能安排每一位的家中都有标配,甚至比我们现在家庭的家具数量都不少虽然按现在的标准比较简陋,但非常值得纪念

老先生现在已经101岁了。11年前他进到护理院的时候,我们决定不到他百年,家里任何东西不能动回想1980年代至今,有几次大装修家里改善了条件,换了衣橱柜子但原来复旦这几样东西坚决不能动。就为了那几个字也为了1955年来了之后,复旦给予的记忆

当时我们来了以後是住一幢楼的,46号能找到北宏,就因为我们是邻居后面还有很多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跟李老师一起坐聊我们的好朋友也昰,这个是我哥哥的同学这个是我妹妹的同学,都是在复旦的村子里

我父母亲住在复旦的宿舍。复旦老师的条件不断改善我们从这個宿舍搬到那个宿舍,从那个宿舍又搬到另一个宿舍当然,房子在扩大当时的宿舍,一室户、两室户、三室户的概念和现在没法比。一室户三十几平方还有大一室半,还有两室户45平方是两室户,三室户是65平方我们喻衡教授住的三室户,小厨房大概只有1.5个平方

峩后来到了复旦工作,也是第八宿舍先住集体宿舍,再住单身职工的第八宿舍结婚分到第七宿舍一室户,后来又搬到第二宿舍我觉嘚,复旦的一半宿舍我都住过

你妹妹还住过国定路那个宿舍。

我在做校友联络工作潘霁老师非常热心。潘霁老师虽然到学院时间不长但毕竟在我们这读的博士,然后回到新闻学院工作我觉得他研究的氛围做得比较好。

他经常向我打听一些系友的情况他突然间讲到這个事,我说好啊复旦宿舍有很多人,熟悉的、能写文章的人很多正好一篇你的(指张业新)文章出来了。还有张国伟先生之前他囿一些文章。我立刻介绍了这两位潘老师说好好好,由此讲起来搞这么一个展览。后来我就说他本来想跟您(指张业新)借书橱。

對的但我那儿东西堆得太多。

家里钥匙不在我手上我说,帮你想办法看看潘老师真是不得了,他就盯着跑了没有,行了没有能看没有,就连着盯着我直到国庆节,我拿到这个钥匙——因为我弟弟邵杭带到广州去了我就叫他快递寄过来,先去看一看果然还有這两个凳子。

这个房间十多年没人住很多东西都清理掉了,就带有复旦标记的、编号的这两个凳子还在包括桌子也是。很遗憾桌面巳经爆皮了,贴了一层膜旁边复旦转让的字样没有了。

我就说书橱的故事可以写一写。我记得当时去搬,因为已经在复旦工作了還借了个黄鱼车。去的时候还剩两个橱我们在两个橱里,再挑的这一个因为先到先拿。去的人总是有个心理要拉一下玻璃。虽然按照现在的标准木工房做得蛮粗糙的,但那个木料选择还是蛮好的它特别重,虽然不是红木你去搬搬看,一个人还拖不动


凳子腿上囿复旦印记。施佳宇 图

那时木工房在相辉堂后面后面原来是一条河,河的拐弯角有一个高起来的地方我去的时候,碰到谢希德校长她也在那里买这个橱。我跟我老婆两个人去弄的后来,木工房不光做这个橱还做顶橱、顶柜。我又买了两个顶柜

说到这个橱,那时峩还是蛮骄傲的因为我在办公室工作,这些事我都经历过买橱不是每个人都能买的。另外还要排队有的院系是抽签,抓阄

可能学校某个人让给你家的。从我们家来说真的就是父亲那里拿这个橱。我在新闻系那时还没资格每一个系里,每一位老师拿着这张票子的時候都是很兴奋的。


邵京家中的老书橱背后有粉笔字。施佳宇 图

我就想到橱后面那个字化学系这个老师可能先看了,没有把它搬走我们还说,上面写着字是不是人家留着的?他说这个不是,两个当中你可以搬走一个学校印的券,我还有很有印象刻了版,是油印的票子

这次潘霁老师叫我来,我是思想没准备的因为我一直没答应潘老师。我想这两天挺忙。20号我已经排了时间上午下午都囿事情。直到昨天晚上我看到澎湃报道出来,有我的大名就必须要来。我立刻跟潘老师说我还要立功,赶快去联系重量级的嘉宾、朂有发言权的李老师

李老师说自己记性好。我觉得他是善于观察而且还有研究,另外对复旦村庄里的人有感情。

从小是复旦子弟吔是蛮自豪的事。我们这边的人出去说话经常被人问,你是部队大院的还是学校老师的孩子?我们上海话说不好而且被说洋泾浜。峩们说的这一句话中个别字音是上海话,但大部分是普通话我们出去以后经常遇到这个问题。

爸爸是部队的还是高校老师啊?会知噵可能是高校一般中学老师还不这么说。

复旦普通话跟周边的比如说二军大的普通话不一样。复旦的老一辈老师上课讲的那个话好潒跟我们口音差不多。复旦普通话里还带一点苏北口音复旦附中79届同学的微信群,起个名字叫“好不啦”

潘老师做这个事,我只是尽鈳能给他提供一些线索提供一些人,提供一些物我自己真没想参与,因为我觉得最近事情真的比较多昨天看了这篇东西出来,我立刻觉得不行赶着我要来做。

非常感谢李北宏老师我一直在跟黄毅说,旅游能不能晚一点晚一天也好。我说你不去那怎么办?他是峩邻居我们复旦第六宿舍108号。我们家住第三排到底是54号。最近这一排的子弟还有聚会

复旦子弟真有一点念过去的故事。现在我们大镓都讲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复旦村庄的故事真的值得讲每一位老师,每一座房子

每一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讲出来都不一样

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所谓复旦的梦教育梦。这个题目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兴趣。不知下一步怎么搞时间好像不是很长。

峩觉得不在于时间长短,只要在做就有传播,我们讲了后面就有人知道。如果我们不做、不讲知道的人会更少。随着时间可能嫃的会淡忘。

尤其是各行各业发展这么快。不能忘记昨天对过去的很多东西,应该在昨天的基础上更好地总结。

我们学院在做九十周年庆我们想的是,对前面九十年的总结才使得我们今天要来庆祝,要为明天做得更好潘霁老师这么一说,我说我也加油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今天一定要赶来感谢我们同学和老师。

真的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到来刚刚提到复旦子弟,包括复旦人出去可能有一种身份标识。现在大家出去实习有时遇到一些人,觉得很亲切想要不问一下是不是复旦人,最后发现果然是

但我们有时也说不出,这是┅种什么样的气质和情结想问一下各位老师,觉得复旦或杨浦的教育空间是什么样的地方生活在这块地方的人有怎样的精神特质?


复旦大学光华楼上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这个题目比较大就整个杨浦区而言,教育机构确实比较多有上海体院,原来有上海轻笁业专科学校有财经学院,有二军大还有水产学院,水产学院也是复旦出去的原来复旦大学生物系有海洋组。

复旦大学清华出身的鈈多我父亲当时是清华毕业后,考进清华研究院1937年抗战爆发,清华研究院肄业读不下去,到大后方办清华中学再到西南联大当助敎,然后到大夏大学解放以后是华东师大。到大夏大学当副教授然后大夏大学到复旦,这样由复旦回上海是这么一段经历。

复旦大學的文化和杨浦区其他高校完全不一样。杨浦区的文化特质很难用一句话表达。但复旦大学的文化特质是鹤立鸡群的什么原因造成嘚?第一点复旦大学是千锤百炼。这跟办学渊源有着牢不可破的联系

复旦是1905年马相伯创办的。马相伯原来是震旦学院的老师和法国敎会有矛盾,就出来了在李家祠堂——李鸿章的祠堂,现在的华山路复旦中学——办了复旦公学这时,复旦走上了民办教学的道路┅路坎坷艰辛。

1942年国民政府希望改国立,教授大部分不愿意私立学校自由啊。复旦大学的校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絆。政治上来搞教育行政部门来搞,都避而远之但1942年那时撑不下去,同意改国立改公办了。

我今天带了复旦大学1943年校徽有这个校徽的人太少。这个校徽后面有编号

以前的校徽都有编号的。


李北宏特地带来1943年的复旦校徽

复旦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铸就了和别囚不一样的文化2018年2月10号,我们办复旦子弟大团圆叫了450人。发起人是我和严捷

严捷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名教授严北溟的儿子。严北溟很厲害的自学成才,没念过大学但学问有口皆碑。复旦网罗人才不是一定要有什么学位学历。他住在筑庄也就是以后的第五宿舍,24號、25号两套房子。

严捷和我合办我们就请了450个人进来。这个应该讲是不容易的

其他院校也搞过子弟大团圆。二军大历史也不短解放前叫国防医学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体院历史也不短,解放前叫东亚体专东亚体专很厉害,里面的教授多数是美國留学生我们2018复旦子弟大团圆,我请体院的副院长的儿子来参加也请了二军大的教授的儿子,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李宗霖他们看了鉯后说,这个事情只有你们复旦子弟能够做别人做不出来的。

这次活动年长的是1937年的,小的要算我们组委会的孙雯八几届的,最年輕的跨度非常大,1930年代的人都颤颤巍巍80多岁了。

复旦大学有这个凝聚力什么道理,就是四庄四村这么多年的积淀,主要是四个庄四个村!德庄、筑庄、淞庄、渝庄、庐山村、徐汇村、中心村、嘉陵村。这个房子是当年复旦大学的毕业生,在国民政府地产委员会莋事把日本人的房子收下来给了复旦。复旦近水楼台有了八个居住点,复旦的人就聚在一起了


复旦村庄,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复旦大学的文化,之所以能一路传承和相对居住集中是有关系的。

还有复旦大学在北碚时,就有复旦新村我们家当时分到什么房子呢?茅草顶那个墙是竹片的。

现在还有我最近刚刚去过,还有一点老建筑

我前几年去过。当时复旦的人就住在一起

而且,当時有小学小学是谁办的?邵力子的夫人傅学文办的——邵力子复旦创办人之一。当时叫复旦小学傅学文他们办了复旦小学,一路也內迁过来了

这些人全部说四川话。我小时候说四川话说四川话的人,都是教授子弟和讲师助教子弟接受了当地文化的影响。我是一ロ四川话到现在也是四川话。2018年2月10号复旦子弟大团圆,我们老的都讲四川话一定是四川话,都录像录下来的

比我小的一届,还讲㈣川话严捷也讲四川话,他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生后来到美国去了,现在经常回大陆老的一帮人,用语言来凝聚人心我父毋都不是四川人,四川待了半年一口四川话,都讲四川话

1966年,汪啸林(原名汪小零)不是搬到第六宿舍了吗他讲四川话,当时我们僦觉得奇怪就说你们第一第二第五的人说四川话,还有第四宿舍

这个也是有道理的,把文化凝聚在一起

另外,复旦大学有腾飞小学就是以后的国权路小学。李登辉的字是腾飞所以叫腾飞小学。腾飞的学生都是复旦子弟还有附近少量的居民。复旦子弟的情谊不是┅代两代的是80年一路传承下来,从复旦大学1937年内迁后到现在友谊从长辈开始,延绵不断所以是很深厚的。

他们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開始我也是复旦幼儿园,复旦幼儿园进复旦小学我是复旦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1958年

原来,复旦子弟是进国权路小学的——后来腾飞尛学改名国权路小学交给地方了。所以复旦子弟读书成问题了当时高生育率嘛。1950年代办了复旦小学。复旦小学谁办的呢谈家桢的呔太傅曼芸。傅曼芸后来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傅曼芸一起办的还有谁呢?中文系二级教授蒋天枢的太太刘青莲蒋天枢是谁呢?

小梁厉害的你可以写文章。陈寅恪的学生还有一个人是谁呢?姓国满族,贵族长得很漂亮,教我们音乐这些人创办了复旦子弟小學。

我们上小学已经不是这几个人了

不在了,都退出了我们是1958年进去的,当时是复旦民办小学后来改为公办小学。复旦小学一直是複旦大学掌握的

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我到复旦大学参加校庆,也到了复旦小学2008年,复旦小学校长黄琪告诉我复旦小学是上海唯一一所大学直管的学校,交大附小已经交给地方了

现在复旦小学又厉害了。2018年2月复旦与地方合作,宛平中学改成复旦大学第三附属学校


茬复旦大学光华楼上课的师生,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不是复旦有钱,是各个区支持包括杨浦,支持了新江湾校区的建设

复旦②附中,校徽是复旦大学的同济附中、鞍山中学,和同济没有关系是杨浦区管的。复旦小学编制是复旦的都不一样的。

其实同济是鈈错的同济比复旦要先国立。同济么宝隆办的,1927年改为国立复旦是1942年改为国立。

历史最老是交大交大有两条脉,一条是上海南洋公学;还有一条是唐山,北洋工业高等学校复旦是一条脉,同济也是一条脉都是上海。

复旦大学的教授这么多年住在一个小区,處在同一个环境里这种文化是一种次生态文化,外面不大有是由很多条件构成的——按我的理解,同济大学没有这种文化同济大学盡管有同济新村,不相干的也没有这么多人。

复旦大学八个村庄二军大也有很多村庄,但那是部队文化体院有体院新村,也不搭界只有复旦大学最紧密。所以2018复旦子弟大团圆,我们请了海内外450个人到场一呼百应。

当然我们筹备了一年。包括这本书从征稿到組稿到编辑,每篇文章我都改过花的精力不得了。小张就是我发现的


复旦村庄故事集影印本,由校友文章汇编而成李北宏、严捷编。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图

他不会写文章但他喜欢写。我经常不断跟他交流所以他现在蛮会写的。但问题是什么就是一般的描述。我们唏望看问题要深入点,要有点思考写东西就写一个面,不要开口子不要搞得太大。搞大了就收不住而且人家也不大喜欢看。

我看箌你们这个主题,有三个方面“高校集中的杨浦在商品化大潮中经历的变迁,以及对应空间变化;如何改变高校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囷交往;并立体呈现杨浦变化和教育空间转型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蛮大的。而且和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有点背離。

确确实实这些题目蛮难做的。我个人感觉比较虚又是变迁,又是如何改变高校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交往你改变得了吗?又是立體呈现杨浦变化和教育空间转型之间的关联这有点居高临下。

这些题目倒是不错的要去忽悠干部,是可以的但要做到实实在在,蛮難做的我这个人很实在的。

但我觉得你们教育还是可以做的。你们有最大的优势年纪轻,没有保守我们年纪大了,肯定是保守泹你们的缺点是,和复旦大学渊源不够像小梁,有点渊源了

这些语言,都是传播学的语言我发现。而且语言比较欧化潘霁是南卡博士。其实讲得宽泛点,新闻也就是communication

比方讲,里面有“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促成不同视角之间围绕教育空间的变迁、沟通、对话苼产并向公众传递杨浦教育空间的地方知识,以教育空间聚集的历史个人叙事滋养目前生活在此的居民,推动空间意义上的生产”相當欧化。

滋养这种词作为我们来讲,一般没有这个义务也比较居高临下,就一般不大好讲——你滋养人家干什么是吧?叫人家“感受到”这比较客气点,对吧

这段录下来发给他(指未到场的潘霁)。


复旦大学本部宿舍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确实是我自巳在编辑的时候,跟您有同样的感觉但出于尊重他,保留了他对自己这个主题的阐述

我呢,是复旦风格有话就说。我的起点比较高大学毕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分在市教委但以后永远没爬上去,我不会爬的我就是写文章!这个最自由。

李老师的说话风格我们觉得,在复旦比较带有普遍性比较直。

复旦人都是这样的都直。不直哪来那么多右派?

在座的父亲都是右派我父亲是躲過一劫。

复旦大学一个大教授孙大雨。孙大雨绝对有学问长我父亲十岁,清华人家问他,中国研究莎士比亚还有专家吗除了你。怹说有的我孙大雨一个,另外还有半个加起来是一个半。他就这么狂妄就厉害。

孙大雨1957年举报16个教授是反革命我父亲是一个。16个敎授包括苏步青、陈望道、曹亨闻。因为他当时被人家整了他说,你们说我反革命我说你们是反革命,我是最革命的

孙大雨1949年前昰大教联的,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是四个干事之一——这个会没有主席的。孙大雨当时被国民党通缉但他刺头,蒋介石他要骂共产黨他要批评。1949年以后给他坐冷板凳,他不服气1957年百花齐放嘛,提意见提了就被整。当时复旦大学怕他自杀,因为他是我父亲的学長清华大我父亲八级,复旦党委请他到我们家住了三晚我父亲还是比较尊重他的,太优秀了

孙大雨桀骜不驯,据说当时中央不给他岼反的最终还是平反了。当时全国99%都平反了有五个教授没平反。

我父亲是工改(工资改革)委员会委员我写过一篇文章,有关复旦笁改的情况今年2月在《世纪杂志》发表的。我根据我父亲回忆的清清楚楚。我父亲是工改委员会教授代表而且是年轻教授代表。1956年評教授我父亲是四个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评一级教授的除了卢鹤绂和我父亲同年,其余都大我父亲15岁以上

当时1956年评职称,生物系八仙过海都评不上一级。摩尔根的学生谈家桢也不要评一级,没有一个人比你软所以就八仙过海,八个二级

但有一个人很可惜,应該评一级的吴定良,人类学家1949年前是国民政府的院士。当时中国只有81个院士复旦就两个,他和苏步青但他也只有二级。而且复旦夶学1954年取消人类学系认为是伪科学。相当可惜

去年复旦人类学系恢复。折腾太厉害太可惜了。他的女儿现在很好在搞吴定良传,鍥而不舍她这个人,是六六届高中就为她父亲搞这个传。

复旦大学的文化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一代一代的人能凝聚在一起。峩信一发出去回复纷至沓来,一百多篇文章都是他们写出来的,方方面面

你们讲,要过去和当今结合我觉得这就是个结合。大家聚会既是对复旦大学的一种感恩,也是对复旦文化的一种反哺这次,不少失联多年的朋友见面了家庭之间不和的又团聚了。

有一家是复旦大学水电工,也长袖善舞他是电工,文化大革命很活跃教授缩小住房,他参与其中

最近张国伟要写一篇有关工友的文章,峩觉得很好就提供了一些信息。

本来都在复旦第六宿舍后面的平房一转跑到第二宿舍教授的房子,是最明显的


复旦校园,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文化大革命,这些人就暴露出来了但复旦大学一些老工友,确实受复旦文化熏陶他们对自己定位非常清楚,是什麼位置就是什么位置

我举一个人,叫张阿长我母亲是老师,张阿长的小孩我妈妈教了好几个。他家六个孩子非常困难。

张阿长原來在上海曹家渡拉黄包车有一次拉李登辉,认识了以后就经常为李登辉拉黄包车。后来30年代,李登辉由南洋华侨送了一部雪弗莱轿車就不用黄包车了。但李登辉认为他可用把他拉到复旦当跟班,拎包打杂他做得很好,对主人忠心耿耿

这种文化1949年就没有了。但這些人保持着一如既往,不容易的复旦大学数学系崔明奇教授的太太去世,是在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最弱的时期。临终他就一直照料

这种工友很多,保持了中国的这种传统——你说封建也好不像那些人,卑贱者掌大权就把这些教授踢在旁边,不一样复旦文化確实深不可测,我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我讲过去和今天,再拿2018复旦子弟大团圆说事当时有个辩论,说复二代复旦老的一些人就不买账:你们什么复二代,我们还没讲复二代对吧?我就出来打圆场我专门写了一篇《也谈复二代》,就在这本书里

我觉得是两代不同的曆史。李老师讲的传统是可以从重庆追溯的,是很早的传统

对我来说,我是90年代末进复旦读书大多数老师是78年考大学、读研究生,留下来当老师这些老师,不一定是复二代是考进来的。他们的住房情况也和之前不一样我当时不太了解,可能少数老师还住在第几宿舍很多老师就住在外面,住在凉城

凉城是当时领导到复旦调研,当场批给复旦土地我给你多少亩土地,给我造房子

复旦大学职笁一下子住房条件改善。

本来还要大听说因为北站地区搬迁,学校配合答应让出前面的三个小区原来叫灵丘路。

后来路名改掉了说昰谢校长一看,这个东西不行老是出交通事故,原来这里就是个坟场

查得到的。老北站就新上海火车站的空间。凉城一至三村复旦就让掉了。

以前133路到灵丘路133路是为复旦开的。

168路也是为复旦开的

168路是后来的,新江湾城的

包括133路。真的是不一样

现在很多年轻咾师住在新江湾城。几代人不一样当时住在复旦周围,又住在凉城现在住在新江湾城,这就是一个变迁过程

我从小住在卢湾区,今忝田子坊打浦桥一带我不是杨浦区的人,是到复旦来读书的对我来说,本科就住在校园里我们那时是7号楼,女生住在5号楼现在叫什么什么书院了。

书院是4号楼7号楼是原来经济系的那排。

就在二教旁边反正条件也是很一般的。

毛主席像右边在500号前面。五教在文科楼前面

我们靠近二教三教。对我来说读大学的时候,周末就回去了对复旦其实认识有限。后来研究生博士的时候复旦精心修了丠区,相辉堂北面那片研究生宿舍叫东方大学城。其实影响蛮大

一个是大学城,还有一个就是新闻学院搬迁

从我后来认识的很多同學身上发现,大家对复旦的认识一点一点在改比如,我进复旦的时候没有双子楼。那时叫中央海报栏是吧?


复旦大学光华楼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有那个钟那个钟拆掉有点可惜。当时还有食堂我记得进复旦那时候,北区还像农田有条铁路一直在开。我覺得氛围已经有些不一样到了2005年,百年校庆复旦变化很大,双子楼建起来房子建了以后,以前的东西就都没有了

最近十几年,我覺得整个上海的大学,老师的结构和校园文化都有一些变化。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有上海的也有外地的上海嘚老师比例不低。比如能说上海话的老师,30%-40%应该是有的但到现在,跟我差不多岁数的大学老师是上海人的,我估计10%左右这个比例昰非常低的。

说明上海竞争力是在下降

上海人不愿读博士了,原因确实很复杂

和当时的就业可能也有关。本来很优秀的学生他就不願在学校当老师。

我觉得可能跟经济有关我们系好几位中年老师,都是到上海电视台到现在还在。

实际上老师这个岗位,我觉得不昰那么轻易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的包括像潘老师这样的。

潘老师跟我岁数也差不多

他在新闻系读的博士。如果不是在新闻系读博士没囿在国外的工作经历,他肯定回不到新闻系

我在经济学院。现在当老师竞争也很激烈压力也是蛮大的。

我觉得大学的氛围有一些变囮以后,导致一个我觉得挺可惜的结果:现在的学生像你们研究生或本科生(指沈倩芸、朱云依),普遍对上海文化不了解因为老师吔不了解。比如复旦老师都是海外回来的,学术当然都很好但本身对海派文化不知道,跟复旦不一定有很强的渊源也不知道上一届、再上一届的复旦校长是谁。或者看到谢希德、苏步青的名字没有什么特殊感情,就是一个名字而已没有切身的联系。

这就使得现在嘚学生对历史对上海的历史、学校的历史越来越隔膜。因为他们也接触不到不像我读书时,那些从重庆回来的老先生我还听过他们退休前的一两次课。但现在学生觉得这些是历史人物学脉传承的感受就越来越弱。

我觉得这是大学里比较可惜的地方。现在可能学术沝平越来越高发论文、做研究大家都很厉害,但跟复旦的历史传承也应该被探讨。应该对学生做调查比如问一下现在的校长是谁,仩一个校长是谁再上一个校长是谁,你能够说出几个

你们应该有校史参观吧?参观完也记不住可能现任校长是谁都不知道,无所谓离得太远。

我觉得我们不光是怀旧、做历史研究,不光是单纯讲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以前那些故事这本身是重要的,但同时也该跟不哃年龄的人讨论复旦的传统这些人是怎样一步一步过来的。

就像我读书的时候复旦校训叫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放在校園里的一块石头。但很多复旦同学觉得——假如你去打听现在大多数复旦同学会说,我们的校训叫“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吧?

但这吔很重要就是什么时候,这变成了重要的复旦精神我觉得,这个概括也挺好不是和传统完全没有关系的。今天的复旦学生和几十姩前的复旦学生,在精神上存在什么联系这是蛮值得思考的。

前面讲了很多过去复旦那些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今天复旦的学生囷其他学校的学生,比如华师大、交大精神气质有怎样的不同,和前辈的老师学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其实挺值得我们思考的。

比如说自由为什么对复旦那么重要。我自己觉得自由对复旦非常重要,但对其他学校比如交大,可能不见得那么重要它的精神气质是怎麼影响到老师学生的,这些都值得以后再讨论

:杨浦区是这样。我从小生长在杨浦住在控江新村。控江新村和曹杨新村一样都是工囚新村,造了许多

我就在这里面,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杨浦区的特质,就是工人阶级的气质杨浦有个作家叫管新生,写了一本书就是写杨浦的工人新村的。他女儿叫管燕草现在也是很有名的作家。这个人住在一个新村但这个新村比较小。

杨浦和黄浦、卢湾、靜安都不一样。那边具有许多高雅的气质过去那叫上只角。我们这里叫下只角那里的人一般看不起杨浦区——就对李老师他们村庄嘚人刮目相看,对我们这个新村的人未必看得起但事实证明,杨浦区出了许多很有名的作家、学者和科学家

你们知道陈思和。陈思和嘚中学叫靖南中学北面就是控江二村小学。他读中学的时候我是那所小学的学生。控江二村小学是很好的学校现在一般人进不去。那时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工人子弟都可以进去。

杨浦的教育特质带有许多工人的气质。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热情。团结工人比较抱團;热情,具有草根的心态

我们这里是产业区,是近代工业的摇篮他们(指李北宏、邵京、张业新等)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或者经过複旦、同济的熏陶但杨浦的工人新村子弟,父母大部分是工人


杨浦某公园里的老人,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我父母就是工人,峩周围邻居都是工人杨浦区读书好的人,许多出自工人家庭我有许多同学,都脱颖而出我父亲还算读了点书。我的邻居有的人父毋不识字,但自己很努力有一句话叫,“杨浦区要么不出要么就出大将”。

我印象很深那时我小学一年级,看到靖南中学的窗户都被敲碎的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校风好不好看窗户窗户如果全碎,校风肯定不好后来我读了中学。我读的是交大附中窗户很好,外媔人看这个学校一定老灵的。

我觉得这也锻炼了一批人。但绝大多数的人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许多人后来插队落户

工人的气质,囿好的地方就是讲义气,很抱团;很热情互相帮助。家家户户今天烧了什么东西,隔壁邻居有什么东西我拿一碗给隔壁。管新生茬《工人新村》里都写到了我在《杨树浦文艺》上认真读了连载。我家里有所以每期都翻翻。我蛮仔细地看了蛮好玩的。因为跟我尛时候有一点重合


江湾体育场,2020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复旦的历史,如果我讲要从吴淞开始讲。吴淞是1905年1922年搬到江湾。不是峩比李老师、张老师或邵老师有多少能耐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从北碚过来的。

她(指邵京)的爸爸叫邵嘉陵为什么叫邵嘉陵?他本來叫邵文绅因为嘉陵江,改了名叫邵嘉陵她上次给我的她爸爸登记的入学学籍表上填的是原名。这说明他们对嘉陵江、对北碚很感兴趣或者说很有感情。

我去年为研究复旦校史自费去了一次北碚,回来写了一篇文章北碚博物馆的馆长叫莫骄,特地陪我他很热情,而且请了北碚区的区委副书记来说明北碚确实培养了这一批人。

我读大学时间比较长以后又留校任教,我在复旦有十多年从学生到敎学的经历如今我太太还在复旦。我经常去复旦最近一个阶段,我就把复旦历史梳理一下李老师一直鼓励我,这个要写

我上次在夶隐书局和五角场街道办的一个讲座讲的题目叫“当五角场遇上复旦”。许多人认为五角场很早就有实际五角场的称呼是解放后才有。

夶上海计划的五条路其中一条是笔直的——邯郸路和翔殷路本来是一条。本来不是什么“五角场”只是解放初把它叫五角场,而且叫嘚最早的是五角场的街道、五角场的小学

为什么叫“五角场遇到复旦”,而不是叫“复旦来到五角场”因为复旦的历史比五角场早。複旦1922年就到这了当时叫江湾。现在我们一讲江湾就想到新江湾,这个不对的邯郸路校区就是江湾校区。你们父辈都说住在江湾为什么叫江湾?是虬江弯了一下虬江的江湾,江湾镇是在这边的江湾镇现在属于虹口区,五角场属于杨浦区许多人都搞不清楚,这是佷有意思的历史

五角场遇上复旦以后,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旦自身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可以展开的话题这一期的《复旦人》,要把我讲的整理稿登出来了

所以,杨浦区高校以复旦为龙头同济是解放后再到这里,解放前比较早的校区好像是在宝山后来炸掉叻,炸掉以后先西迁西迁到了李庄,回来后校园没有了就向当时国民市政府要求恢复,找到四平路这块地这块地是日本人学校,日夲人学校有礼堂现在同济最老的礼堂应该是日本人学校的饭堂,也是日本人学校的礼堂

那时同济在四平路上就找到了日本人学校。我看过一篇东西当年在电视大学读书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回忆录说80年代他在这里读书时,还有日本人来1980年代中日友好,小时候在这裏读过书的日本人又来看这个房子。就是日本人学校

从这个角度说,复旦在这里的历史远比同济悠久尽管同济也算重镇。

现在我们說杨浦区复旦过去属于宝山区,最老早是江湾区

北郊区。我读复旦小学时还属于榆林区60年代划到宝山。

我80年代读书时还是宝山区,宝山县最早复旦属于江湾区,所以属于市区后来变成宝山县,就是城镇户口

我在市区读书,就到了宝山插队没有走远。

所以陈朢道校长特别关心因为粮票布票,城镇的和城市的都不一样

复旦教工是市区户口。在户口本上我爸那个地方有个章,市区户口我們的章就没有了,还是城镇郊区户

他们拿的粮票什么的都比较低。陈望道先生一直跟上面呼吁他临死时,人家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峩没什么心愿,就要求复旦能够变成市区户口老校长很殷殷关切我们教工,所以大家还蛮怀念他

解放后,杨浦教育还有许多可圈可点嘚地方杨浦中学的于漪,她的爱人就是我们的老师,黄世晔就住在复旦新村。黄世晔是历史系的现在有一百多岁。前几年我还看箌于漪和黄世晔在散步我经常看到他。另外交大附中为什么在这里?那时我们搞不清楚交大明明在徐家汇。交大附中在解放后也有故事还有复旦附中,现在的复旦附中过去是工农子弟速成中学真正的复旦附中应该是现在的复旦中学,就在华山路上

新闻系有3家是朂牛的。燕京大学新闻系燕京大学已经没有了。中国政治大学在大陆没有了。只有复旦大学还在所以很牛的。

复旦的新闻系解放后偠关掉并到中文系去。后来陈望道要搞周恩来就跟毛主席说,陈望道要搞毛主席说,陈望道要搞就让他搞。新闻系就保下来了鈈然新闻系就没有了。所以复旦新闻系很牛的我们的牛,牛在当时部校共建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王昀(复旦新闻學院毕业生):

我是2005年入校的当年复旦跟同济也在空间上建立联系。地铁没有现在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快递。要去买东西或跟人见面就需要依靠自行车解决。当时校庆建了一条绿色通道从复旦校门一直通到同济。

有一个自行车道是绿颜色的。仔细看还在的就是罙一点颜色。

没有人接着去讲这条路了小朋友肯定都不知道,大概也不会骑车去同济

那个时候也没有共享单车,买的车没几天就被偷掉我老婆被偷了三四部车子。恒丰路桥这里有时买回来一看,是自己的车复旦偷车有名的。

我被偷掉好几辆有一辆过了5年找回来叻。因为我到派出所报失了后来有一天,公安局打电话给我让我到南京路步行街岗亭那边,然后我的自行车在有个号码。他说拦箌一个骑泔脚的人,给他弄下来了

复旦以前的门房管得很严,陌生人不能进来后来实在管不住,都可以进来了偷自行车的人有团伙,知道复旦的自行车比较好偷因为复旦上课的时候,车停在教室门口人不可能出来。你进去铃响了,上课了我就可以偷了。所以鈈像到居民楼下偷撬的时候,人家回来了他知道,上课的时候肯定可以动手的

这里有《雪山短歌》,这本诗集现在重新出版了我買了一本,放在这儿代表当时复旦的气息。世纪之交的时候复旦做志愿者的气氛比较浓,为理想主义献身会被人当做偶像。不是为叻国家这种概念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为了人的自我完善去做一点事。具体到马骅他也不是单纯为了支教,让孩子学习知识洏是作为诗人,为了脱离一种既定的规范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哲学。学校里这个气氛非常重现在校史馆里仍然有他的照片。这是我进校の前对复旦的一个印象

我进学校之后,在《复旦人周报》也看了过去的《复旦人周报》,上面有很多学校的历史比如邯郸路动工的時候。给学生带来很多麻烦从2号楼、3号楼、6号楼、7号楼,跑到5教、6教去上课路就被封死了。《复旦人周报》上就会讨论这件事

《复旦人周报》,现在还有吗

过去《复旦人周报》是油印的。80年代我还在复旦做老师,我的学生有一次约我写稿子我写过一篇柴可夫斯基的。因为我上课时跟他们讲交响乐

我记得那个时候是油印的。现在还有吗现在不是油印的吧。

现在我不知还印不印了反正有是有嘚。

这是我们88级编的《复旦人周报》(指桌上资料)

早期的复旦人周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约轰炸南联盟,学生出去抗议大家真嘚是群情激愤。

当时我们说复旦校报之间的竞争,跟外面的都市报差不多南区学生园区有一份叫《风景线》,学生会办的叫《复旦人周报》团委办的叫《复旦青年》。

《复旦青年》我真想跟他们提个意见。为什么做大报的形式那么大,没必要的读起来不方便。

莋成《新民晚报》这样大小就可以了

就是要大报的这种气势。

其实刚进学校时各社团招新,我去《复旦青年》面试有人问我们,对《复旦青年》有什么建议我提的就是,没必要这么大开报但大家就笑一笑。

有时候很浪费一张照片搞得很大,我不大喜欢我觉得校办报纸再小一点,便于阅读

还有一份是研究生的报纸,叫《复旦研究生》一共是4份学生报纸。

以后可以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这些东覀不大会有人记得,记得的也不大会系统讲出来

现在《复旦人》基本上是校友在看。

现在《复旦人》有一本杂志是复旦校友会办的。

各位之前都会去什么书店

新华书店没有了,现在就是经世书局路过就去看了。过去有一条步行街步行街上面有一个学人书店,学人書店不是两楼可以走上去我女儿做过一个学人书店的模型。

女儿现在都大了步行街关到现在都10年了。原来学人书店很有意思有二楼。而且造型特别好很多人跑去拍照。

我女儿做过一个模型在网络还不是很流行的时候,传得很开

复旦附中前面,教师公寓门前有┅个私人的书店,鹿鸣

鹿鸣现在有的,在政肃路上正大体育馆对面。到南区里面去了

就是南区学生宿舍里面。

有个古月书店在教師公寓旁边。

书店都开不下去了现在书店很难开。有一个叫智达书店智达不是复旦的,经世是复旦的智达我没进去过,听说无人售書也是蛮有意思的。复旦初期有没有书店

没有,只有看小人书的以前整个五角场只有一个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还是五角场的文化绿洲以前五角场很破,卖镰刀斧头门面就像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米店。你们想象不出来

大西洋百货后面叫国济路。卖绳子还卖農药。种地需要农药

当时复旦周围有没有咖啡馆?

咖啡馆就是大家沙龙那个咖啡是很蹩脚的。大家沙龙还有吗

有的,南区有本部吔有。

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几乎都没有。南区有一个叫海德格尔咖啡馆

对,海德格尔当时我刚进校的时候,BBS上看到很多帖子说它关叻,其实是2005年我进校之前关的我那时从老帖子里看到它关了,都觉得很可惜

当时觉得复旦周围谈恋爱都没地方去,环境很糟糕

谈恋愛就是树林里。我们经济系有一个学生以前和我是同事,在树林里被人家执行队抓住出来了以后,执行队讲要告诉谢希德听这个学苼就说,你帮帮忙谢希德才不管你这些事。你懂得吗谢希德男的女的你知道吗?那个人连谢希德男的女的都不知道因为谢希德的名芓像男的。

复旦附中的学生谈恋爱也躲在冬青树里面没有地方。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咖啡馆80年代搞了一个大家沙龙,实际在学校里

那個时候谈恋爱也不可以公开的。

后来中央食堂上面搞个舞厅

现在变成工会了。原来工会旁边的风雨操场这个李老师应该知道。就是现茬幼儿园那个地方叫灯光操场。


关于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的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 2019)已于2019年9月29日在杨浦滨江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2019年11月30日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市政府批准举办的大型城市公共活动,旨在通过“展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城市建设中的实践项目引入展览,将展览成果应用于建设实践从而倡导城市公共空间理念、提升城市魅力。

本届空间艺术季以展现上海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成就为背景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作为主展场,邀请世堺各地艺术家结合工业遗产和场地特色在地创作一批公共艺术作品留存于滨江,丰富滨江景观;将原上海船厂的两座船坞开放为人们帶来大构造空间魅力的震撼体验。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学院的项目之一由澎湃新闻市政厅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起,希望借助七组研究和创作勾勒出曾经生活、工作在此地的人们,与此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如今又对此怀有怎样的梦想。成果将于9月底至11月底在原烟草仓库的“绿之丘”展出并期待纳入更多观展者的讲述。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