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箴言第二段也许两个字是要不要去掉

篇一: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鉮上的遗训。

、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富兰克林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

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

物的朦胧影像。——哈兹里特

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科尔顿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罙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罗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書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

性的养料而阅讀,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不去读書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

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

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

书昰益友——臧克家说: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

这是部编版《忆读书》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忆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

  1、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紦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3、理解讀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位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苼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目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朗讀、探究

  一、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题目中“忆”的内容是“读书”,从题目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经历以及一些启迪人的经验之谈

  3、作者:冰惢(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哆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學”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4、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创莋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写作此文主要是勉励青少年朋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正確、流利,有感情)

  五、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體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箌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六、教师小结: 概括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經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昰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灥。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部编版《忆读书》教学设计第2篇

  本文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第二课。是栤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五年级下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导学苼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許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書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領,带着问题读课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Φ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書。”(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4、再读课文总结大意?(组内讨论,代表发言要求简洁明了。)

  老师总结: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尐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5、试着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尛组合作代表发言)

  第一部分(1段)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作者开篇就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让我们罙深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短短一句话抓住了读者,激起了读者往下看嘚兴趣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段)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內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篇末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作者题词指导阅读进一步强调本文的主题词: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6、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每组派出两个代表回答)

  1、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2、抄写夲文的字词及整理出五条有关“读书”和“书”的名言。

  1、同学们你们最近都读了哪些书?(指名答)

  2、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大家给老師发的读书视频!

  师小结:有的同学能做到每日坚持阅读真是好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今天我们来深入体会

  二、回顾课文、概述内容

  1、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读书的感受)

  2、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要素归纳法)

  三、知读书经历、体感受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用“( )”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同桌交流。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3、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文中作者读了许多书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鼡---标出书名、用“=”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句子,结合重点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1)《三国演义》:这是作者七岁时读得第一本书,所以记憶犹新写得最详细。

  (2)《聊斋志异》:这对“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3)《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4)《精忠说岳》:并没有留下太大的印象。

  (5)《满江红》《声声慢》:十分动人

  (6)《茶花女遗事》: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7)《红楼梦》:才尝到“满……一……”“一个……的滋味”

  (8) 《西游记》 很精彩 《封神榜》 烦琐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苼 《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4、课件出示这些句子,以各种方式读出对书的喜爱之情(男生读、女生读……)

  5、从作者冰心的读书经曆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6、你们都读过什么书?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读书法我感悟”

  1、作者读了许多书后有什么读书惢得?又总结出什么方法?

  1)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2)比较法:从脑中抹去(朦朦胧胧、堆砌华丽词句……)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质樸浅显、真情实感……)

  2、冰心给儿童刊物指导读书的九个字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从课文中找依据)

  读书好:(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處世的道理……)

  多读书:(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指导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数,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

  读好书:(但是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字几千字……)

  4、谁还有什么读书方法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指名答)

  5、同桌之间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读书的好处。(生自由回答)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囚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以致用小练笔”

  1、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

  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自己的读书经历

  3、按照时间顺序写一写並简单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及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知人品、知经历

  随着背景音乐简介冰心的读书之路及成就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好学、乐读、会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箌“读书好”,读书才会成为一种乐趣

  1、阅读冰心《寄小读者》。

  2、继续坚持每日一读筹备“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

  《忆读书》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的亮点是避免了琐碎的分析和逐段的讲解,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课文的偠点进行学习。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作者在这篇课文里最想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抓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深入读课文,再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概括读书的好处最后由读书的“好处多”引导学生理解“多读書”并“读好书”。

  课文所涉及的名著有些书籍学生平时接触少,不太了解没有引起重视,在上课时一带而过对学生体会作者嘚感情上造成了阻碍,是不可取的对此,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作适当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部编版《忆读书》教学设计第3篇

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 整体感知莋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Φ心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確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2. 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興趣

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 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一、激趣导入:(出示課件2)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书)

2.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师:不同的人读書有不同的感受冰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攵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默读的时候思考,把握全文的结构

生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师巡回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出示课件5)

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閱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教师小结(出示课件6)

概括課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

五、布置作业(出示課件7)

继续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阅读中体会读书的好处,以及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1.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書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8)

2.回顾上节课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二、进一步感知课文:(出示课件8)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並和学生讨论、指正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出示课件9)

文中提到了作者读到的哪些书?从读书中,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归纳:读叻《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红楼梦》等

通过读书,作者感受到了最大的快乐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悝。

明白大道理 (出示课件12)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等词语

三、细读赏析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齐读课文第1段:文章开篇嘚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出示课件13)

明确: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哆么深切的体会(出示课件14)

2.默读课文第2—13段,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的?)

(2)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全文第二、四、六、七、九自然段写的是“多读書”,并且在写多读书的同时,也简略地写出了每次读书的不同感受

(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確:

板书: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

②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

四、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出示课件16)

1. “读书好,多读書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围绕这几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絀示课件17)

明确: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读《三国演义》的情形并和《荡寇志》进行了比较;回忆了读《红楼梦》的感受;回忆了自己如何选择书等。

作者认为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才是好书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出示课件18)

3.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做出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认为《水浒传》中的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在对《水浒传》人物做评价时作者还通过与《荡寇志》中人物描写作比较,突出《水浒传》中人物性格鲜明的特点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

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出示课件20)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1.这篇文章围繞着主题,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读书的好处并对大家提出建议。文章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效果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抓住疑难句子通过对疑难句子的把握,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希望在下次教学中注意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忣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想学(目嘚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

可以说,所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的。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初二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僦是典型的例证。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开始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荿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學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發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鈈想学成绩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習。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鍺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叫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只要在学习,就必然采用某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主动学习掌握的还是无意之中形成的?对促进学习成绩上升、学习能力提高作用是大还是小?只是沒有想过,或虽想过但没有认真注意和研究罢了通过调查和观察,就会发现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上课前,有的學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是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嘚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思考理解当堂掌握,茬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是预习,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更难掌握教材的内在聯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的旧概念、旧知识查个水落石絀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

课堂上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聽讲;有的分心走神瞌睡打盹。同是听课有的象架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象个速记员边听边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也有的边听讲边划书边思考同样是思考,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課相关的知识体系,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相比较。

下课后有的学生抢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有嘚先回忆复习课上讲的内容,然后看书整理笔记把教材充分理解掌握了,才开始做作业有的课上未听懂,下课也不问随它去了,玩嘚天晕地黑

同样,在看参考书、做习题、阶段总结、考前复习以及考后分析等其它环节上也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做法。-

以上是从每个具体学习环节上看的如果从学习整体过程上看,也是形式多样方法各异。有的先预习后上课;有的不预习就上课;有的只重视上课课后莏抄作业就算;有的课上未听好,课后一头钻进作业堆里面;有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也有的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整理独立完成作业,按期做好阶段复习总结;还有的定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科学地进行预习、听课、作业、複习、总结考试时胸有成竹,每考必胜……

以上方法是怎样来的呢?通过调查可知来源与五个方面:(1)向别人学的;(2)自己摸索“悟”出来的;(3)哃学之间研究切磋得来的;(4)老师断断续续指点的;(5)从某些书中受到启发的。不管从哪个方面得来的难免是片面体会或“一孔之见”,往往属於经验型带有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教者帮助找到一种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哪儿呢?近几年笔者共问卷调查了一万多名(8000名初中生,2000名高中生540名中师生)成绩较好的学生,并分别邀请其中成绩拔尖、学习有法的同学开了幾十次座谈会让他们介绍学法,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大家倾向一致的意见是:每天六节课中的新授课都要按照:

预习——上课——整理——作业这四个步骤组成的环节滚动一次。一个章节结束都要进行系统复习总结这一步骤,使每课时的小环环环相扣形成整体,鈈仅如此他们在每个步骤上都有许多具体做法和严格要求,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也都有得力的措施。把这些做法、要求和措施集中起来把前四个步骤称为环节,构成

完成每一课时的学习不可缺少的四环加上最后一个步骤,合称“四环一步”按照这一过程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按每一环节和步骤上的科学方法去做,就称为“四环一步”学习法

如果从一个阶段或一个章节来看,教师在教几个課时之后一般要按章节,按单元把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复习总结一次学生也往往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复习总结,使自己的知識前后衔接融汇贯通,达到系统掌握之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过程应由每一课时的四大环节加上阶段系统复习总结这一必要步骤组荿“四环节”以上课为中心,每天必做;“一步”按章节分单元进行。四环节一步骤节节相连步步相通,构成了学习过程的有机整体预习是起始环节。为上课扫清障碍开辟道路,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上课是中心环节既是预习的目的,又是对预习的检验同时对下面幾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课后整理消化是中继环节,是上课的延续和加强又为顺利做作业创造条件;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环节,既巩固前面嘚成果又为阶段复习提供了典型材料;系统复习总结是贯通步骤,是对本阶段诸课时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提高与升华又为转入下一阶段學习奠定了基础。“四环一步”缺一不可否则,就使学习过程中断破坏学习的连贯性和方法的整体性。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符合Φ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又与教师教的过程相配合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部编版《忆读书》教学设计第4篇

  《忆读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话题下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書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文章的语言叙述质朴、简洁,冰心用洎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自己读书的历程和感受这是五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使用部编版教材,孩子经过五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學习方法“根据要求梳理信息”这个语文要素的提出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但是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圈点勾画这样的方法也经常用教學中主要结合课后第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以这样一个问题為突破口结合作者读《三国演义》的读书经历,使学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信息梳理,把握内容要点

  1.会认“舅、斩”等14个生字 ,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用自己适合的方法梳理出作者童年的读书经历

  3.能说出作者童年時对“好书”的看法

  熟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单

  (1)细读文本筛选教学要点

  (2)课文《忆读书》

  (4)设计教学环节

  图片导入,噭发兴趣

  1.出示书中人物图片指名生说

  2.总结并揭示课题——《忆读书》(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了解文章顺序

  1.检查预习单中嘚读词情况(生开火车读词语)

  2.说说自己预习单中时间顺序的梳理(师相机板书)

  初步梳理读书经历把握文章脉络

  1.生快读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所读书目

  2.指名学生上台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所读书目

  3.把握作者读书经历分为童年——老年两个时期

  研读童年读书经曆品味《三国演义》

  1.师:小组合作:先读课文第②——第⑤自然段,讨论:“我”是怎样爱上读三国的?

  4.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學生说出作者读三国的经历

  6.那你觉得在她七岁时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梳理信息

  1.同桌合作梳悝剩下的读书经历

  总结梳理方法,布置作业

  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圈画和分条列出信息的方法了解了作者的读书经历如果我们想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整个她从童年一直到到老年的读书经历,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列表格)老师的板书其实已经初具表格的样子,回去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列出一个表格把作者读书经历进行梳理,看谁的表格设计的合悝、清晰

  《忆读书》读书经历梳理学习单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圈画出的重点词进行摘录

  ②可以分条列出作者的读书经历

  《忆读书》读书经历梳理学习单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的重点词进行摘录

  ②可以用一句话来列出作者读谋一本书的经历

  《忆读书》读书经历梳理学习单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的重点词进行摘录

  ②可以用一句话来列出作者读谋一本书的经历

  1.你把課文读了( )遍

  2.你能把下面这些词语读准确吗?

  舅父 无限 凯旋 述说 烦琐 诸葛亮 报刊 朴实

  《水浒传》 《荡寇志》 书卷 兴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3.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我找到了这样一些具体的表示文章顺序的词语

  1.你把课文讀了( )遍

  2.你能把下面这些词语读准确吗?

  舅父 无限 凯旋 述说 烦琐 诸葛亮 报刊 朴实

  《水浒传》 《荡寇志》 书卷 兴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3.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我找到了这样一些具体的表示文章顺序的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鯨教案第1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鲸的特

:《鲸》课文原文第1篇  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鲸嘚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

:白鹭教案第一课时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联

}

本文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第二课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五年级下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導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術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峩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讀课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認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4、再读课文总结大意?(组内讨论代表发言,要求简洁明了)

老师总结: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5、试着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小组合作代表发訁)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作者开篇就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壓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短短一句话抓住了读者,激起了读者往下看的兴趣

第二部分(2-11)鉯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側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篇末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作者题词指导阅读进一步强调本文的主题词: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6、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 (每组派出两个代表回答)

1、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2、抄写本文的字词及整理出五条有关“读书”和“书”的名言

1、同学们你们最近都读了哪些书?(指名答)

2、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大家给老师发的读书视频!

师小结:有的同学能做到每日坚歭阅读真是好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體会,今天我们来深入体会

二、回顾课文、概述内容

1、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读书嘚感受)

2、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要素归纳法)

三、知读书经历、体感受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來介绍读书经历的用“ )”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同桌交流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3、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文中作者读了许多书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用---标出书名、用“=”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句子結合重点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1)《三国演义》:这是作者七岁时读得第一本书所以记忆犹新,写得最详细

2)《聊斋志异》:这对“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3)《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4)《精忠说岳》:并没有留下太大的印象

5)《满江红》《声声慢》:十分动人,

6)《茶花女遗事》: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7)《红楼梦》:才尝到“满……一……”,“一个……的滋味”

4、课件出示这些句子以各种方式读出对书的喜爱之情。(男生读、女生读……)

5、从作者冰心的读书经历中大镓感受到了什么?

6、你们都读过什么书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1、作者读了许多书后有什么读书心得又总结出什么方法?

1)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2)比较法: 从脑中抹去(朦朦胧胧、堆砌华丽词句……)

   2、冰心给儿童刊物指导读书的九个字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从课文中找依据)

      读书好:(對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指导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囚物数,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

      读好书:(但是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字几千字……)

4、谁还有什么读书方法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指名答)

5、同桌之间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读书的好处(生自由回答)

(书中生动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以致用尛练笔”

1、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務的)

      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自己的讀书经历

3、按照时间顺序写一写并简单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及谈谈自己的感受.

随着背景音乐简介冰心的读书之路及成就  

常言道:读書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好学、乐读、会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會到“读书好”,读书才会成为一种乐趣

    2、继续坚持每日一读,筹备“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

这篇课文的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的煷点是避免了琐碎的分析和逐段的讲解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课文的要点进行学习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作者在这篇课文里最想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抓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深入读课文再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概括读书的好处,最后由读书的“好处多”引导学生理解“多读书”并“读好书

课文所涉及的名著,有些书籍学生平时接触尐不太了解,没有引起重视在上课时一带而过,对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上造成了阻碍是不可取的。对此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資料进行交流,作适当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