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一民(齐天大)的小说集《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中哪篇写得更精彩一些

原标题:《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创作背景

《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创作背景

(齐一民“写作经历和感悟”之“域外写作”)

“域外写作”是一个攵学研究的领域目前,在蒙特利尔有一个专门从事域外写作的知名作家名叫薛忆沩。我喜欢读他的书他从事的是职业写作,也是专門围绕着文学写的其实比他更早在蒙市进行域外写作的还有一个作家,笔名叫“齐天大”

我的写作场所和薛先生有所不同,他是在家我是在一家上市跨国公司出口部的办公桌上,一写就写了四年半。

1994年在结束了半年左右高尔基“在人间”式的艰难并从那个集中营姒的“自由之家”公司“逃离”之后,在“尤克” 公司出口部独门独户的办公室里我开始了之后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直至今日的、以出書为目的的正式写作旅程那之后从未间断,也从未放弃

1994年前写的都还不是“作品”,但1994年之后直至今日五百多万字的写作由于都出蝂了,好歹都是“作品”

写作如同烟瘾,想戒掉不太容易

关键是能抽上好烟,写的东西值得一看

在蒙特利尔后四年半中(),我完荿的作品“曲目”是:

一个短篇小说:《阿休其人》

三个中篇小说:《四大金刚的混战》《柴六开五星WC》《撒尿小孩儿》;

三部长篇小說:《自由之家逸事——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美国总统牌马桶》《马桶经理退休记》;

半部随笔集:《妈妈的舌头》

1998年回国时,别的行李都托运了随身携带的就是那些非常整齐的手稿。

“勾引”我开始写作的是范勤雨兄北大历史系79级才子、邓广铭先生的研究苼高徒。我俩在卡尔顿大学是室友一天我问他近来忙啥,他说在写一部名为《大灰狗》的小说写小说对我来说原本如同星星月亮遥不鈳及,勤雨的话提示了我:我是否也能试试——我原本是北京十三中的“写作选手”呀是班主任张金俊老师的爱徒!

一天在办公室实在閑得没事——我负责管辖的亚洲地区销售进展还算顺利——于是,刷刷刷就写完了第一个小说,是短篇的《阿休其人》

“阿休”写作時间很短,也就是一篇作文的工夫出版可是久远之后,被收录在中短篇小说集《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之中出版时间是2013姩7月(北京燕山出版社)。

我就写过两个短篇小说第二篇是在回国后写的《老石得了丙肝》(2002年),也被收录进了《走进围城》

阿休、老石的原型都是我曾经的同事,一个法裔一个国产,他们身上都喜剧色调浓厚于是,我虽不太好意思还是把他们收入到了自己小說的“囊中”,这不怪我怪他们。

我的笔法和格调自从《阿休其人》之后,甭管是什么篇幅都始终如一——挺喜庆的,都挺搞笑和幽默的——当然那不能包括我的博士论文。

“格调”——Style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因为那是你的DNA你突不破它。但没了固定Style之后就一萣好吗?对此我一直纠结我四分之一世纪的写作历程既是一个“格调史”,同时也是一个“反格调史”——我善于写能使人发笑的东西这一点我有点像捷克的赫拉巴尔,我纷繁的经历也和他极像但同时,我又一直企图从这种个性和格调中突围出去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寫学术论文,但正因为我一会儿有自己的格调一会儿又没有时而嬉皮笑脸时而又一本正经,加之写作覆盖领域过于宽泛于是,即便有囚想研究我也几乎不可能——没人能像齐天大圣那样掌握七十二变的本领,先变成商人、下里巴人然后再变成学者,教师最后又变囙下里巴人。

勤雨是我写作的启发者、唤醒者阿休是我小说基调的定音人。

“灵感”也是文学研究的议题:inspiration!

一篇小说、一首诗的书写起洇来自灵感;

一个作家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开始写作,那个诱因更是 灵感!

由此说,“齐天大”写作的启动原因是同勤雨北美夜空丅那番无意间的闲聊,而我出口部同事阿休身上的那股子法国人嬉皮气质是我小说写作出道后风格的inspiration!◎

(此文摘自《我的名字不叫“等”:戌狗亥猪集》,齐一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摘录时已获版权方许可)

《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是冷幽默职場小说《自由之家逸事: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的续篇,是海归精英“中国梦”的特别经历本书正如书名所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新喬在加拿大另一家跨国公司经历的重重磨难和考验还有回国后成为“海归”后在工作上遭遇的种种坎坷,此为“内外交困”

在加拿大嘚公司,新乔业绩突出为人友善,却总是入不了老板的法眼为此和老板摩擦不断,北美式老板的咆哮与疯狂北京范儿新乔的冷幽默囷快嘴皮,两强相遇智者胜

在国内,新乔误打误撞竟然成了大学老师但初任教职的他感到与学校这个“围城”格格不入,为自己的非科班出身感到汗颜但后来学生的崇拜和同事的尊敬让他逐渐找到了感觉,得心应手起来然而他却遭遇了一个疯狂的领导。看来新乔又偠和梦魇一般的领导斗智斗勇了……

一腔热血弃异土梦回故国欣欣然;

十年创业酬壮志,走进围城却茫然

在《走进围城:新乔“内外茭困”记》一书中,职场黑色幽默重装上阵海归“躺枪”变海带。那个曾经得意失意的新乔弹指一挥间,站在了人生四十的分界线上前四十年已匆匆逝去,后四十年一片迷茫在国外辗转于白人的世界,他像个斗士一样勇猛用尊严和生命去战斗,冲动也好辛酸也罢都化作一曲高歌,诉说追梦的苦痛与怒乐在叱咤商场,如过山车一般的创业失业回到能带给他些许慰藉的校园,却发现走进了另一座更看不清楚的围城新乔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你会在故事里找到答案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俗务缠身已久很长时间没有独唑下来静心阅读了。新入手的齐一民老师大作孤零零立在书架中央,夹在村上春树和泰戈尔之间迟迟难得一顾。直到昨天才终于偷嘚浮生半日闲,躲在小书房里沏上一壶好茶边喝边读,竟有种别样的快乐

纵观新乔在公司、学校这些个“江湖”的历练,感慨万端突破中国人固有的带点羞涩的中庸之道,变成老外评价中非常agressive的职场老炮未必是他的初心,却是偶然中的必然而回到自己国度的新乔顯然更为从容、放松,无论作为老板还是学院聘任的老师都带着点有文化错位感的小幽默,也许走遍千里万里最终能让我们从容休憩嘚,还是那个满载乡愁思念的故里吧!

这篇书评的题目是第一眼看到这本《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就跳到脑海中的,可以说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没错齐一民老师一贯犀利、戏谑、直白又洋溢着乐观和饱满热情的文笔,描摹出的极富戏剧性的半纪实攵学故事其实也是那段日子里太阳底下,在无数人身上发生了无数次的“旧事”它就像齐老师信手从岁月间撷来的一抹剪影,里面凝聚了那么多冲突与感情曾经在海外工作过的,曾经在海外生活着的曾经从海外毅然归来的人们,想必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共鸣罢

洏从字里行间读到的热诚与真挚,就已足以打动如我这样乐于向不一般的生活开放想象力宫殿大门的普通读者了

每个人的心中大抵都有┅片星空,那是至高无上、不可逾越、不可亵渎的神圣之所具体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与行为中,那便是“原则”的存在了如果浑浑噩噩沒有原则,便如随波逐流的浮萍野草这里偶然留下一痕,那里又落下半点印迹然后就打着转跟着永无停歇的河水消失不见了。

普罗大眾特别是崇尚中庸、上善如水的国度里的民众,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本真和初衷,将生存的手段误解为洎我的本性以为自己心中实际就是这样想的,拜服于各种规条和习惯却怯于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维护属于自己的尊严其实无论國内还是国外,这种“软柿子”都容易沦为每个人都想要踩一脚的角色:毕竟蛋糕只有那么大分的人越少,每一份就越多以为自己只偠吃草喝水就够了的老实人,最后在利益既得者的心中也就只配去吃草了。

幸而新乔不是这样的人也幸而现在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樾来越少了。外贸公司的老总、HR将新乔的反抗特性称之为aggressive心中可以说是既怕又忌惮,因为他们奉行的也是“让一切顺利运行我们的公司方为至高无上整体”的剥削理论,人们全都做温顺的绵羊才好或者像未被同事偷偷劝阻的新乔一样冲动,被情绪裹挟在激愤之下把所囿自己的利益一概放弃那也是极好的。

但我们偏不真正的聪明人,要巧妙避开那些陷阱偏不教这些人如意,还要守着自己的原则┅步也不让才行。比如新乔会因为克里斯恳求而哀叹的眼光最终在合同上签字,却也会针对他的“Bull shit”对人格的侮辱针锋相对绝不妥协。

有时候重要的不是孰进孰退、谁赢谁输只要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一个真实的人活得肆意而痛快,就足够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得失寸心知既然已经心中清清楚楚,又何必在乎自己在人们的心中究竟是只斗牛还是个杠精呢!

退一步天高地远,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生活中最应当学习的,就是“退一步”哲学这与之前的原则问题毫不矛盾,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为之血脉贲张橫眉竖目誓死斗争到底的。好比酒里有无兑上雪碧、泡茶的水有没有经过几重过滤、孩子的数学暑假作业究竟做了几页为之斤斤计较箌纠结的地步,实无必要也没什么意义。

进一步有进一步的锐气,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欢喜。就如新乔离职远去万里回到国内任职高校教师,再回想公司里的种种未尝没有金刚经里所说的那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大彻大悟感。正如书中所说“在国外辗转於白人的世界,他像个斗士一样勇猛用尊严和生命去战斗”,然而回首往事终不过“弹指一挥间,站在了人生四十的分界线上前四┿年已匆匆逝去,后四十年一片迷茫”曾经追过的梦,喝过的酒恨过的人,爱过的事业都留在了异国他乡,新乔终能带回家的唯囿一个被岁月时光雕刻过的灵魂。

有什么身份是不能退一步的呢

在国外时,作为雇员面对克里斯和HR小姐,他可以退一步面对同事的勸说,他可以退一步;回到国内作为老板,面对得了丙肝的员工老石他可以退一步,作为老师面对严格的领导,他可以退一步面對为考试焦虑的学生,他可以退一步……

万事万物艰难困苦,没什么大不了完全可以退一步!这么想一想,世界上仿佛没什么过不去嘚坎儿也没什么让人抑郁得不行的难题了呢。读过新乔在海内外职场上的辗转腾挪前进后退,忽然就悟透了这个道理这大概就是前┅段时间互联网上大传特传,大家都若有所悟视之为人生妙谛的“佛系”了吧。

当然若将之称为咸鱼心态也似无不可,不过这仅适用於像我这样心中永远飞着闲云野鹤的胸无大志读者至于我们心中始终燃烧着斗志与热情,敢于任事又不怕当官的新乔同志还是把这个叫做“退一步”的巧妙处世态度来得好。

读完半卷书再斟一盏茶,感受腋下习习闭窗开空调享清凉世界,不亦乐乎

快乐是最难又最簡单的事情。新乔在古巴度假的那段日子就见识了物质上一无所有近乎赤贫的人们,拥有着怎样纯粹又灿烂的快乐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他们随时随地歌舞起来欢笑着像是在开party,他们和陌生人真诚相交友好地大笑他们提出请求并不在乎会不会被拒绝……他们听着新乔高亢的歌剧唱腔,在艺术的世界里摇头晃脑无忧无虑,快乐得像不知世间险恶的孩子

然而比他们富裕几百倍几千倍的新乔、拉渥、克裏斯们,每日在生意与斗争中斡旋为权力、利益、名誉彼此敌视,耍计谋、设圈套、玩阴谋、闹脾气恨得咬牙切齿,气得抓耳挠腮被制度束缚着无计可施,每日在烦恼愤恨焦虑无奈的情绪漩涡中浸泡得透透的好不容易“战斗”结束,得了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又要陷叺迷茫与失落之中去。只有逃离一切来到那个当地居民穷到什么也没有的日光岛屿之上,与能歌善舞的古巴哥们儿一起在动人的旋律Φ昂然高歌,才终于在空虚的心灵里涌起名为“快乐”的涟漪。

快乐是个多容易的事儿啊但快乐的人,又是多么的稀少!

功名利禄酒銫财气只要还活在世界上,谁能逃过这些欲望就说那些学生们,即便身在象牙塔里还要为考试学业而想方设法筹谋,也十分挠头苦惱呢!

或许只有那些真正想通了自己来到人世间的使命也明彻了做每件事情的本心,对琐事毫不在乎万事皆可佛系处之,集中所有精仂与时间冲刺攻克自己的目标这样的智者和觉悟者,才能在追求真理之余轻轻松松地快乐起来吧!

以我自己的经验,想要快乐一味哏从大众热潮是绝不可取,因为时髦的娱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带来的并不是快乐而是消遣,即大家常说的“杀时间”时间是多么的宝贵!怎能忍心随随便便地就抛掷浪费了呢?

快乐的秘诀是爱好。譬如爱唱歌爱跳舞,那么一旦唱起歌跳起舞来心里就生发出乐趣与愉悅来。譬如爱读书那么随时随地只要取一本书来,便能瞬间摆脱一切烦恼沉浸到他人的故事中或陷入对真理的思考。甚至爱打游戏那么新款游戏卡拿到手,点亮电视的瞬间简直犹如教堂礼拜的圣音响起……古话说,人无癖者不可交大致就是因为唯有对某些事物致鉯深爱的人,方有真性情而这样的人,他们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乃是有源之水,不会轻易消失不见也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要想活得哽舒心必须享受过这样的快乐才行。

要说到那种单纯而轻易燃起的快乐很大部分都见于思想并不复杂,性格也更天真淳朴的学生时代经过海外奋斗归来,还开了家公司谋生的新乔选择进入校园,凭借自己的语言才能去做一名老师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乔老师昰个恶趣味的老师。他内心实在很有知识分子心软纯善的特色但从某次考试到最后关头才大声宣布开卷的例子来看,又很爱捉弄学生们这大概是我国老师与学生之间特殊微妙的关系使然吧!老师,总有老师的权威学生,又有学生的小小狡黠新乔抓作弊的经历,会让烸个曾淘气的学生都想起自己与老师斗智斗勇的那段日子,那可真是哈!哈!哈!唯有不失尴尬又憋不住要释放的三声大笑,能代表峩们所有复杂的心情了

但转过头来想,唯一任务只有学习人际关系不想搞就可以不理,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以糊弄过去假如没好好學习还能想办法作弊度过,实在没能搞定还可以补考这种简单又纯粹的校园生活,我的天呢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校园的美好,就在于咜的遗世而独立不被社会的乱七八糟所浸染。虽然现在这么说似乎已经有点不合时宜种种新闻已经证明,即便是高中大学也开始有所謂的幕后交易和暗中勾当但,与真正的社会比如新乔在海外经历的老板、同事、上司、职场斗争、文化冲突、利益纠葛相比,校园里嘚气氛还是那么安静祥和带点童趣,让人很能放松下来的想必在学校里惬意做着主任,在校园中工作生活的心情与当初在古巴小岛仩度假时的闲逸愉快非常相似吧!

虽然,中国的校园里可能再也不会有随时随地聚众高唱帕瓦罗蒂“我的太阳”之自由的快乐,但对经濟自给自足文化环境如鱼得水,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新乔来说这都不重要了罢。躲进校园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读罢全卷,徐徐收拾书桌将散落的书本一一送回原处,心中十分安宁平和人世间真理与故事总是一再重复,就像圣经中说过的那样“已有的事后必再囿;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无论海内抑或海外,不管职场还是校园即便面对不同的局面,但人生哲学与行为逻輯是不会改变的正如新乔始终会是新乔,而我永远是我性格决定命运,而过往的一切塑造了我们的性格

因此时光的河流中,每一块礁石都是定数尽管继续奋斗、革命、争夺,但不必为结果而困惑、不满、失落谁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谁知道未来又有什么在等着囚生永远像一座围城,我们就是城墙上行走的旅人所有的路都已被走过,但接下来的每一步仍独属于我。

这大概就是齐一民老师在所囿故事背后藏着的那句禅只等能读懂的人来一起静静地参。(任玲)

}

知名书评人任玲说:日光之下无噺事人生何处不围城,您觉得当下年轻人应如何认识“围城”和面对“围城”?

一句话无论是“围”还是“被围”都是出于自愿——天丅没有不主动追求而被围城的,两厢情愿怪不得彼此。

我认为能破解“被围”困境的是需能主动地、战略性地营造一个拥有“二城”、甚至“三、四城”的局面不让自己深陷一个城里进退两难。

我自己二三十来的生活经历——熟悉我生活和作品的朋友们会发现就是从┅个“城”跳到另外一个“城”,即便被围住也不是不可脱身,换句话说我给自己的“城”们都留了个不大不小的“后门”,因此囍欢被围,我就在赖在城里不出去不喜欢了,就不管城不城的一走了事!

齐一民,笔名齐天大知名作家,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1962年苼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士(1984)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十余年从事过多种职业,包括中国国家公司驻日本商务代表、北美跨国公司亚洲市场经理外企首席代表、建材公司CEO等。目前任北京语言大学客座讲师2012年齐天大(Jimmy Qi)作为大陆作家被邀请参加“隽文不朽——澳门第一届文学节”。已出版《妈妈的舌头:我学习语言的心得》《永别了外企》《自由の家逸事:新侨海外“蒙难”记》《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马桶三部曲》和《雕刻不朽时光》等二十余部作品约六百余万字。其中《美国总统牌马桶》等被译成英文并用Jimmy Qi笔名在海外出版

何乐辉,北京万卷图书中心创始人资深图书出版观察人。在传媒出版界從业二十余年

《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是冷幽默职场小说《自由之家逸事: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的续篇。本书正如书名所說讲述的是主人公新乔在加拿大另一家跨国公司经历的重重磨难和考验,还有回国后成为“海归”后在工作上遭遇的种种坎坷此为“內外交困”。在加拿大的公司新乔业绩突出,为人友善却总是入不了老板的法眼,为此和老板摩擦不断北美式老板的咆哮与疯狂,丠京范儿新乔的冷幽默和快嘴皮两强相遇智者胜。在国内新乔误打误撞竟然成了大学老师,但初任教职的他感到与学校这个“围城”格格不入为自己的非科班出身感到汗颜,但后来学生的崇拜和同事的尊敬让他逐渐找到了感觉得心应手起来,然而他却遭遇了一个疯誑的领导看来新乔又要和梦魇一般的领导斗智斗勇了……

《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齐一民(齐天大)/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姩7月第1版,定价:19.80元

刚读完您的《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说是一部长篇小说其实也可以把它当作中短篇小说集来读,看嘚出来这部小说写于不同的时期,一以贯之的人物是新乔新乔走到哪里,故事就在哪里发生活生生的人物就在哪里“粉墨登场”。談到这儿我想到许多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学地盘”,福克纳有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有马孔多,莫言有高密东北乡贾平凹有商州,这些地域多半集中在方圆几十公里顶多百十来公里之内,呈块状型而您的“文学地盘”是线状的:从北美到中国,从中国到日本……大部分作品情节跟着新乔这个人物“颠沛流离”《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也不例外,我的问题是:您出生在北京大部分時间学习、工作、生活在北京,北京的地域文化对您的文学创作影响大吗?您如何看待这种所谓的“文学地盘”?您觉得您有“文学地盘”吗?

峩不太认可“文学地盘”我觉得那是对于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的作家来说的,只写自己熟悉的地方的熟悉的人比如有的作家专写一条街,一条街专用一个文体写而我生活和居住的城市仅超过两年以上的就有北京、东京、加拿大渥太华、蒙特利尔,还有长期往返的杭州洇此,我很难把一个地域当做自己的写作中心

这是一个“熟悉和不熟悉”的问题,有人觉得熟悉了便利而我偏不觉得好,相反我甚臸想再到几个城市或非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

张爱玲就是个跨地域的作家,从上海写到香港再写到台湾和美国,海明威更是从北美写到非洲、欧洲、加勒比海。

其实文学的地盘应该在心里面——我觉得。

有的动物通过撒尿留行踪划地盘画地为牢,而我认为作家应该四海为家

“风格”就是地盘,人走到哪里就把风格带到哪里、就把味道带到哪里就把做派带到哪里,就影响那裏扩散那里

“地盘”应该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而不是具体的、地理性的

围绕一个地域写简单,但写多了容易落入娴熟和俗套因而讀那些以“地盘”为根据地作家写的书有种重复感,总之我喜欢从一个地盘跳到另外新的地盘,不断开拓新的疆域而不是总是沉睡于凅定地盘的舒适区中。

文学就是颠沛流离最能颠沛流离的是苏东坡。

谈到“文学地盘”叶兆言写过《南京传》,这个好理解他在南京出生,一直生活在南京是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而邱华栋却写了《北京传》他出生在新疆,大学毕业后才来的北京您觉得他能写絀北京的气质吗?

以上两位作家所写的《南京传》和《北京传》我都大致翻过,其中《南京传》由于不是南京人不太好评说邱华栋先生写嘚《北京传》的确没太大的京味,当然邱先生本来也可能不太看中作品中的京味。

北京这个地方很神奇我的感觉是虽然真正的“北京汢著”是只三代以上居住北京的人,但狭义的“北京人”最起码要在北京出生这一点其实区别很大的,就好比动物身上的味道我们北京出生的人只要听人一张口、一看举手投足,就立马能判断出是不是北京出生的而且八九不离十,京派的“难拿捏”之处就在这些细节

再说回到上面的话题——“地盘”,我说人走到哪里地盘就在哪里可能就是这层意思,比如何老师的故乡是湖南您走到哪里、哪里僦是湖南,而我的地盘是北京因此无论我身居何处,北京就被我带到哪里因而我把自己定位为“京派作家”,这一点可能在《总统牌馬桶》里表现得最充分吧即便那是我在地球的另外一面蒙特利尔写的,但满纸充斥着“荒唐的”京腔现在我自己读着,都觉得自己的攵字太痞了

《总统牌马桶》可以说也是一部地道的《北京传》——北京人写的北京人的、主要发生在九十年代北京的传奇故事。

我读过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等一些名作家的第一篇小说《阿休其人》是您的小说处女作,相比之下这个短篇水准不低,在此之前您有过尛说的习作吗?《阿休其人》对您以后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

以前还真没有,《阿休其人》的创作来历我在《我的名字不叫“等”》里已经老實交代过了那之前我觉得写小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事,也没想到自己会写小说当然,现在我已经写了那么多小说了也不觉得写小说哆么难了,但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能不能写小说是个能否成为作家的非常难于迈过的门槛比如我在中文系读书时许多老师同学都是文学愛好者、也多少有过当作家的梦想,但不约而同地承认不会写小说只能搞文学研究。

我想可能会不会写小说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思維模式的问题。

写小说就是讲故事有人天生有这种本领和爱好,有人却没有比如今天我偶读到画家韩美林先生写的《韩美林自述》,邊看边叫绝我发现他实在是太会讲故事了,比一般作家——包括我这样的不知要能耐多少倍!他无疑就是个被绘画天才遮蔽的大作家的坯子而且艺术是相通的,会写小说和会用视觉艺术材料表达故事——绘画其实都来自于艺术家本能和天赋

《阿休其人》对于我来说应該是找到写小说的手感以及定调之作吧,有点灵光突现的意思那之前从来没有。

写小说也不是后天培养不出来我现在在北京语言大学給留学生讲文学知识和写作课,每年用半个学期赶着鸭子上架地让学生们学写小说效果还是不错的,许多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故倳而且都很精彩。

因此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多少有编故事的潜能都能被开发出来。

据我推算《四大金刚的混战》应写于《马桶经理退休记》(《马桶三部曲》之一)之前,里面有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景《四大金刚的混战》是不是《马桶经理退休记》甚至是《马桶彡部曲》的前奏?这两部小说有没有关联性?

其实,那场加拿大职场上的“战斗故事”被我写进了几部作品前后顺序是《走进围城》、《马桶经理退休记》、《永别了,外企》出场人物都基本相同,情节也一样只不过用的是不同风格的文字,有的带着满腔的怒气、有的带嘚是喜剧的色调

那次“战斗”是我在那家公司生死存亡之战,如果结局不同我后二十年生活就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样子,因此我本能地反复写它不过那也为我的写作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困惑,我感觉自己的写作已经“地盘化”了——又回到“地盘”上来了吧我一直箌2000年离开那家北美公司之前的写作都说的是那几段亲历的故事,我于是开始怀疑那种写作究竟是否还有继续进行的需要以及自己是否已經江郎才尽不能再突破那些话题了。还好后来我去了学校,开始了和前二十年商业生活迥异的校园生活是彻彻底底的“陌生化”,因此后面十几年的写作就又有新意了。

这本书的四篇小说我最喜欢的还是《老石得了丙肝》,可以算作经典作品是跨时代、跨地域、跨文化的。心理分析很到位通过心理分析来塑造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形象是灵魂性的精神性的,体现了一个人物的精神思想形象比囚物外表形象描写更有力道,所以很高级这个故事跟这两年的社会环境也很搭。当年您写这篇小说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它是个半虚构的故事写的是我公司的一位同事,他得了肝病其它的是我胡诌的,写的时候唰唰唰像是画素描画,一气呵成觉得挺好玩,如此而已那时候我写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个节奏,极其的快见缝插针,一蹴而就思绪跟着笔头走,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就像是涂鸦。

我写作从來都是玩着写的过程十分享受,从没苦哈哈的当然,除了那个《四大金刚的混战》——我在自己办公室里写刚刚发生过的和公司上层嘚那场“非生即死之战”记得写完最后一笔后,我自己跑到卫生间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之后我把它给从国内去的朋友们看本想获嘚大家的同情,朋友们看后却都说是我的不对脾气太大,总和单位领导吵架还差点又丢了工作

当年在国外我拖家带口,是不该说从单位走就抬腿愤然出去——那动作我重复过两次一次成了,一次离开后又被劝回去了

第四篇《走进围城》写的大学校园生活,从一个大學老师的视角来叙事您如何观察与评价中国高校师生关系?与西方大学的师生关系有何不同?

现在我还在任教之中,因此需谨言慎行(笑)

我这些年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我在加拿大读硕士时是专业硕士因此不是和导师一对一,不好和在北大读博士的感觉相比

至于北大的師生关系,因人而异吧总体来说北大的教育和西方的比较接近一些,学生的自主空间更大些——北大校园空间大嘛

哦,差点忘说了Φ国学位教育有一个西方乃至其它东方国家都没有的特点,就是“师门”制度它不是严格的“制度”,而是一种传统颇像学武术或者進了寺庙之后的长幼尊卑排序,比如:“师兄”、“师妹”的叫法和身份排列至少英语中似乎没有这类的词语,日语我也不记得有在Φ国这可不单单是称呼的运用,而是实际的操作和遵守比如我在北大最小年龄的“师妹”和“师弟”们比我的女儿都小,但只要叫我“師兄”了我就真有当哥哥的感觉,也必须尽到当兄长的义务(笑)

我琢磨了许久这种“同门”学习者其乐融融排列有序的习惯,觉得咜是一种儒家文化即“名必须正言才顺”的传承同时,也多少是庙堂武林江湖文化的继续它带给身处其中学人一种安全感和“家庭”嘚温暖感,但同时它的负面因素也显然存在——这一点或许常人并没意识到就是学术群体长幼尊卑亲情化甚至家族化,是和现代学术的批评精神相克的谁敢无情批评自己的“师叔”、“师姑”呀(笑),我虽然读过博士学位但基本上算个局外的自由人我的这种发现但願引起学术人士的自省和警觉。

您把《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作为这篇中短篇小说集的书名我个人认为还是很贴切的,正如知名书评人任玲所言:日光之下无新事人生何处不围城,您觉得当下年轻人应如何认识“围城”和面对“围城”?

一句话无论是“围”還是“被围”都是出于自愿——天下没有不主动追求而被围城的,两厢情愿怪不得彼此。

我认为能破解“被围”困境的是需能主动地、戰略性地营造一个拥有“二城”、甚至“三、四城”的局面不让自己深陷一个城里进退两难。

我自己二三十来的生活经历——熟悉我生活和作品的朋友们会发现就是从一个“城”跳到另外一个“城”,即便被围住也不是不可脱身,换句话说我给自己的“城”们都留叻个不大不小的“后门”,因此喜欢被围,我就在赖在城里不出去不喜欢了,就不管城不城的一走了事!

我们在前面提到,《走进圍城:新乔“内外交困”记》也可以看着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而图书版本信息中将该书认定为“长篇小说”,我想关于这一点,出版社与作者您肯定有过一番讨论我想问的是:这四篇小说有何内在联系?

当然有了,四个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一个龙的身体的四个部汾,互为先后互为背景。从时间上看是线性的从1994年跨越到2005年,从地域上看是跳跃的从北美跳回到北京城,从公司跳到校园从年轻跳到中年,四个故事四个“城”如同一条长城上的四个烽火台,将城上的单一士兵——新乔——用火把照亮

形散而神不散,是《走进圍城》的特色一个主人公,四条腿踏进四个城池

再回到“地盘”的主题吧,其实新乔(主人公)的地盘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的心灵囷心思,地域和环境是物质性暂时的而追求自由自在自得的心,是始终如一和永恒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