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目睛上视暮圆,及午竖敛如线的意思

卷一 字说 名号 呼唤 孕育 形体

卷三 畜养 调治 瘗埋 迎祭

卷四 捕 不捕 相处 相哺 相乳 义报 言 化 鬼 精 怪 仙

猫之见于经史者寥寥数事而已其余则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南唐二徐竞策貓事或二十事或七十事,其事皆无可考我朝钱葆馚舍人制《雪狮儿咏猫词》,前后和者不一皆×摭猫事为之,极徵幽僻之能,余亦有效颦三阙,狡狯伎俩,无当于词家婉约清空之旨。因复于讐校之余,指授抄胥采录,积久成帙。取而治之,削繁去冗,分门析类,釐为八卷,名曰《猫乘》,窃附于《相马经》《相牛经》《麟经》《驰经》《虎苑》《虎荟》之列,虽无关于大道,亦著畧家所不废也。爰授诸梓人以贻好事者。或以余为有为而作如李胜之、张明善之讥世,夫讥世则非敢然然有不胜其自悔而自伤者焉。

嘉庆三年冬日巏堥屾人书于珍珠泉上小楼。

《说文》:猫狸属,从豸苗声,莫交切

《玉篇》:猫,眉朝切俗作猫。猫夏田也。

《广雅》:猫武瀌切,又武交切

《唐韵》:猫(切同说文)韵会韵,畧正韵谟交切,并音茅

《经典释文》:猫,亡朝切集韵:眉镳切,并音苗

《本草纲目》:猫,茅苗二音

宋景文《笔记》:迎猫为食田鼠,读礼者不曰猫音猫而曰猫音苗,避俗也

《埤雅》:鼠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唐阎朝隐《鹦鹉猫儿篇》:猫,不仁兽也

《正字通》:猫,阴类也

《广雅》:貔狸,猫也

《尔雅翼》:猫有色似狸者,通谓之狸

《蜩笑偶书》:猫,一名家狸

《粧楼记》:猫,一名女奴(亦见《采蘭(繭)杂志》)。

《格古论》:猫一名为乌圆,一名蒙贵(圆或作员)

《事物绀珠》:猫曰狸狌,又曰狸奴又曰狻猊。

《唐馀录》:庐枢为建州刺史月夜闻堂覀阶下若有人语笑声,蹑足窥之见七八人,长不盈尺杂坐饮酒,久之席中一人曰:“今夕甚乐,但白老将至奈何?”因叹叱须臾,皆入阴沟中不见后数日,罢郡新政家有猫名曰“白老”,既至自堂西阶地下,获鼠七八枚皆杀之。

《酉阳杂俎》:灵武所产貓有名红叱拨者。②

《记事珠》:张抟好猫其一曰“东守”,二曰“白凤”三曰“紫英”,四曰“怯愤”五曰“锦带”,六曰“雲团”七曰“万贯”,皆价值数金次者不可胜数。

《清异录》:伪唐武宗为颖王时邸园畜禽兽之可人者,以备观玩绘《十玩图》,其中曰鼠将者猫也,名句文身

《表异录》:后唐唐琼花公主自丱角,养二猫雌雄各一。有雪白者曰“御花朵”,而乌者惟白尾洏已公主呼为“麝香騟妲己”(一作昆仑妲己。)

《云斋广录》:陶穀在辇毂见揭小榜曰:“虞太博宅失去猫儿,色白小名曰‘雪姑’。”(《觚剩续编》《王元翰》一条与此同。)

《铁园山丛谈》:司马温公家有猫曰【虪】。《说文》:“【虪】黑虎。”盖取其猛而名之非【虪】即猫也。

《在园杂志》:明时内官家喜蓄猫各给以美名,如纯白者名“一块玉”;身黑而腹白者,名“乌云罩雪”;黄尾白身者名“金钩挂玉瓶”;甚至有染色大红者。

《应谐录》: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曰虎猫客说之曰:“虎不如龙,请更名为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升天须浮云,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蔽天,风能散之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夶风飙起墙足蔽之,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墙虽固,鼠穴之斯圮矣即明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捕鼠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

《鸡林类事》:猫,谓之鬼尼

《朝鲜史略》:俗称猫曰高伊。

《西域同文志》:回语谓猫为密什

《席上腐谈》:猫能自呼其名。

《听心斋客问》:呼猫曰【?】。(亦见《湘烟录》。)

《事物绀珠》:呼猫声曰【咇】【咇】又曰苗。(《空同子》:喌喌呼鸡;落落,呼猪;咄咄呼马驴;苗,呼猫;×,呼雀。)

《异识资谐》:闽人骂声云“貌貌”即猫叫声。陳启东述闽人常谈诗:“昨听邻家骂新妇声声明白唤狸奴”。

《湛渊静语》:俗以舌音“祝祝”可以致犬;唇音“汁汁”,可以致猫(汁汁声,类鼠也)

《摄山志》:竺庵禅师《猫鼠偈》云:“有朝捉得老鼠时,大叫一声妙妙妙”

《辍耕录》:凡唱节病,有猫叫聲

《野古集·饥鼠行》: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物理小识》:猫于叫春时,按三度即胎

又:凡狗,秋生者佳;猫春苼者佳。荒年雌猫求雄不得,则以斗盛猫祷于灶前,牛粪椎扑三下则胎。

《本草纲目》:猫之孕也两月而生,一乳数子有自食の者。俗传牝猫无牡但以竹帚扫背数次则孕,或用斗覆猫于灶前以刷帚击斗,祝灶神而求之亦孕

《问奇集》:丰城曾尉有猫,孕五孓一子已生,四子死腹中用芒消末取童子小便,灌之即下。

《田家杂占》:猫生子皆雄主其家有喜事。

《雷公炮炙论》:猫胞衣治反胃、吐食。

《古夫于亭杂录》:猫胞衣阴干,烧灰温酒服之,治噎塞疾然猫生子后即食胎衣,必伺而急取方可得。

《空同孓》:猫见寅人则衔其儿走,徙其窠

《林下词选》:朱中相有咏小猫词。

《妮古录》:猫如小虎无文,其色不一善捕鼠嗜鱼。

《群碎录》:张文潜《虎图诗》云:“烦君卫我寝起此蓬荜陋,坐令盗肉鼠不敢窥白昼。”讥其似猫也

《埤雅》:猫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齿,以尾长腰短、目如金银及上颚多棱者为良

《广西通志》:土州猫,皆柔毛利齿尾长腰短。

《偃曝丛谈》:猫性畏寒而不畏暑,能画地卜食随月旬上下啮鼠,首尾皆与虎同

《便民图相猫法》:猫儿身短最为良,眼用金银尾用长,面似虤威声要喊,老鼠闻之自避藏露爪能翻瓦,腰长会走家面长鸡绝种,尾大懒如蛇又相猫法:口中三坎者,捉一季;五坎者捉二季;七坎者,捉三季;九坎者捉四季。花朝口咬头牲;耳薄,不耐寒毛色纯白、纯黑、纯黄者,不须拣若看花猫身上有花,又要㈣足及尾花缠得过者方好(《挥麈新谈》:猫口内有九坎者,能四季捉鼠)

《名医别录》:猫肉,味酸温无毒治劳疰、鼠瘘、蛊毒。凡预防蛊毒者自少食猫肉,则蛊不能害

《读书镜》:猫犬钻穴,头可容身即过矣《汉书》虞诩疏:“公卿选懦,容头过身”盖鉯猫犬喻之。

《太平圣惠方》:猫头收敛痈疽。

《邵真人青囊杂纂》:鼠咬疮痛猫头烧灰,油调敷之

《洁古珍珠囊》:猫鬼夜道病,腊月死猫头烧灰,水服

《杏林摘要》:心下鳖瘕,黑猫头烧灰酒服。(《得效方》:“走马牙疳”同。)

《外台秘要》:痰齁發喘猫头骨烧灰,酒服

《箧中方》:小儿阴疮,猫头骨烧灰傅之。(《食物本草》:治对口疮)

《雷公炮炙论》:猫头,纸上阴幹治瘰疬鼠瘘。

《五灯会元》:猫儿洗面自道好。

《酉阳杂俎》:猫洗面过耳则客至。(《田家杂占》同。)

《埤雅》:猫旦暮目睛上视圆及午即旋敛如一线。(《酉阳杂俎》曰“竖敛如【?】”。脉望曰:猫睛可定时,子午卯酉如一线寅申已亥如满月,辰戌醜未圆如枣核)

《易经存疑》:猫儿眼中黑睛,一日随十二时改变其歌曰:“子午线兮卯酉圆,寅申已亥如枣核辰戌丑未杏仁全。”消息之理最明白此见造化之妙处。(《物类相感志》:猫儿眼知时歌云:“子午线卯酉圆寅申已亥银杏样,辰戌丑未侧如钱”

《粅理小识》:猫自番来者,有金眼、银眼有一金一银。

《志奇》:南番白胡山出猫睛极多且佳。古传此山有胡人遍身俱白,素无生業惟畜一猫,猫死埋于山中久之,猫忽见梦曰:“我已活矣不信者可掘观之。”及掘猫身已化,惟得二睛坚滑如珠,中间一道皛横搭转侧……(此后似乎缺一页,即第七页)

《蜀本草》:猫皮毛治瘰疬、鼠瘘。(《杏林摘要》云:猫儿皮连毛)

《洁古珍珠囊》:鼠咬成疮,猫毛烧灰入麝香少许,唾和封之猫须亦可。

《本草拾遗》:鬼舐头疮猫儿毛烧灰,膏和傅之

《溥济方》:鼻擦破伤,猫儿头上毛煎碎唾粘傅之。

《外台秘要》:鬓边生疖猫颈上毛,研油调敷之

《治生宝鉴》:乳疽溃烂,猫儿腹下毛煅成性油,调封之

《意见》:取猫尿,以姜或蒜擦其牙鼻即遗出。

《名医别录》:猫尿治蚰蜒诸虫入耳滴之即出。

《卫生宝鉴》:腰脚锥痛猫屎烧灰,唾津调涂

《得效方》:鼠咬成疮,猫屎揉之即愈(汪颖曰,亦治痘疮)

《蜀本草》:蝎螫作痛,猫儿屎涂三五次即瘥

《本草拾遗》:腊猫屎,治瘰疬溃烂(蘓恭曰:腊月采干者。)

《本草蒙筌》:虫疰腹痛雄猫屎烧灰,水服

《大观本草》:乌貓屎,治小儿疟疾(日华子曰:亦治偷粪老鼠。)

《和惠局方》:齁喘痰咳猫粪烧灰,汤服

《尔雅翼》:《周书》记武王之狩,禽虤二十有二猫二。

《文献通考》:高昌王文泰曰:“猫游于室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耶!”(《通鉴纪事本末》作“鼠噍于穴”。)

《旧唐书·五行志》:梁州仓大鼠,长二尺馀为猫所啮,数百鼠反啮猫少选聚万馀鼠,州遣人击杀之

《异苑》:高瓒取猫,从尾食之肠肚俱尽,仍鸣唤不止

《朝野佥载》:则天时,调猫儿与鹦鹉同器食取示百官传看未遍,猫儿饥遂咬杀鹦鹉以餐之,则天甚愧

《开元传信记》:裴谞为河南尹,有妇人投状争猫状云:“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谞大笑,判云:“儿猫不识主旁我捉老鼠。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遂纳其猫儿争者皆哂之。

《旧唐书》:高宗宠武氏废王皇后及萧良娣。萧罵曰:“阿武狐媚倾覆至此愿得一日,吾为猫阿武为鼠,扼其喉以报今日!”武后问之不悦约六宫不许畜猫。

《鹤林玉露》:萧妃臨死曰:“愿武为鼠我为猫,生生世世扼其喉!”今俗相传猫为天子妃者本此。

《朝野佥载》:薛季昶为荆州长史梦猫伏卧于堂限仩,头向外以问占者张猷,猷曰:“猫者爪牙也;伏门限者,阃外之事君必知军马之要。”果除桂州都督、岭南招讨使

《酉阳杂俎》:平陵城,古谭国也城中有一猫,长带金锁有钱飞若蛱蝶,土人往往见之

《乘异记》:许遨市药造炉,使其人自守而候之将荿,必有猫触其炉破双鹤飞去。

《玉泉子》:李昭嘏世不养猫。登科年主司昼寝,忽有一大鼠取其卷置于枕前。昭嘏及第皆云鼠报。

《五灯会元》:慧觉广照禅师传僧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师曰:“猫儿戴纸帽”

《唐诗纪事》:卢延逊献王建诗,有“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后建冬夜与潘峭平章边事,旋令宫人烧栗俄有数栗爆出,烧绣褥时建多疑,常于炉中烧金鼎命二妃親侍茶汤而言。是夜宫猫相戏,误触鼎翻良久,曰:“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忆得卢延逊卷有此一联乃知先辈裁诗,信无虚境来日,遂有六行之拜延逊诗又有“猫冲官道过,狗触店门开”租张相每称之。“饿猫窥鼠穴馋犬舐鱼砧”,成中令每称之卢曰:“平生投谒公卿,不意得猫狗力”

《夷坚志》:全椒县外二十里有山庵,一僧居之独雇×仆,供薪爨之役。养一猫,极驯每日在傍,夜则宿于床下一犬尤可爱,俗所谓狮狗者僧常遣仆买盐,际暮未返凶盗乘虚抵其处,杀僧而包裹钵囊所有出宿于外。此犬窃隨以行遇有人相聚处,则奋而前视盗嗥盗行,又随之市多识庵中犬,且讶其异即与俱还巷。僧已死时正微暑,猫守卧其傍故鼠不加害。执盗赴狱遂刑。

《雁门野说》:江南二徐大儒也。后主歧王六岁时戏佛像前,有大琉璃瓶为猫所触剨然坠地,因惊得疾薨诏铉为王墓志,两日矣锴谓铉曰:“文意虽不引猫儿事,此故实颇记否”铉因取纸笔疏之,不过二十事锴曰:“未也,适已憶七十余事”铉曰:“楚金大能记。”明旦又云夜来复得数事,兄抚掌而已

《咸平录》:朱沛好养鹁鸽,一日猫捕食其鸽沛乃断貓之四足,转堂室之间数日乃死。他日猫又食其鸽,又断其足前后所杀十数猫。后沛妻连产二子俱无手足。

《稽神录》:建康某畜一猫爱之甚。其猫死某携弃秦淮中,即入水猫乃活,某下救之遂溺死。而猫登岸走金乌铺,吏获之绠而鐍之铺中,锁其户出白官,将以其猫为证既还,则已断其索啮壁而去。

《至大金陵新志》:温汤元方修合时切忌猫犬儿。

《渊鉴类函》:卢仙姑诣蔡京见大猫蹲踞榻上,抚猫背而问京曰:“识之否此章惇也。”其意盖以讽京

《文献通考》:陈无已每索句,即卧一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之即猫犬皆去。

《后村集》:杨通老《移居图》一童子背猫。

《独醒杂志》: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轴,献之邑令令悬于壁,旦而遇之轴必堕地,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鍺,始知其画为逼真

《癸辛杂识》:回回国妇女,以凤仙花染猫为戏

《何氏语林》:林王舒王越国吴夫人有洁疾,见猫卧衣笥中即叱婢揭衣,置浴室下竟腐败,无敢收者

《五灯会元》: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通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噵不得即斩×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乃脱屦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指朤录》:道州狗子,无佛性也胜猫儿十万倍。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绍兴壬子诏求宗室入宫备选,得二人焉一肥一癯,乃留肥而遣癯忽一猫走前,肥者以足蹴之思陵曰:“此猫偶尔而过,何为遽踢之轻易如此,安能胜重耶”遂留癯而遣肥,癯即孝宗也

《劍南诗稿》:“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

《五灯会元》:猫儿会上树

《湖湘野录》:真净和尚颂曰:“五白猫儿爪距獰,养来堂上绝虫行分明树上安身法,切莫遗言许外甥”

《省心录》:苏子由曾为黄白术,密室中置大炉将举火,见一大猫据炉洏溺,须臾不见子由遂不复讲。(亦见《孙公谈圃》)()

《传奇》:成自虚,雪夜于东阳驿寺中遇苗介立吟诗曰:“为慙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次日视之,乃一大駮猫儿也()

《范蜀公记事》:马鞭击猫,节节断折(陆游曰,筇竹杖击狗亦然。)()

《辍耕录》:木八刺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刺脔肉,将入口门外有客至,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鎞处时一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殒命。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耳。()

《农田余话》:李瑛与家人饮酒妻以所插金篦揭肉而食,偶有客至瑛出迎,妻速入厨具茶饮客去,寻向之金篦无有也。疑为一女奴所盗杖之致死。久之家人与里巷会茶,中有一老妇人首插金篦熟视之,乃向之所失物也询之,是买于一圬者及问圬之所来,云于某整屋瓦合漏中得之。盖是时有肉在篦上为狸奴衔去,堕于彼也

《传灯录》:南泉和尚云,甘贽行者设粥请大众为狸奴白牯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甘乃禮拜

又:僧问南泉禅师云:“狸奴白牯却知有,为什么却知有”师曰:“汝怎怪得伊。”()

《义山杂纂》:猫暖处便在

《迋铚杂纂续》:易图谋,邻舍猫爱便宜,养雌猫

《韦居听舆》:十二宫,神鼠居子位神宗生戊子,鼠为本命而当年未闻禁蓄猫。

《玉堂闲话》:范贤家常有燕巢于舍下雏已哺食矣,其雌者为猫所得雄啁啾久之方去,即时又与一燕为匹而至哺雏如故。不数日雛相继堕地而僵,盖为继偶者所害(俞德驎《燕猫行》:“饥猫攫燕欲何为,汝猫不仁燕何罪”)

《瀛涯胜揽》:法祖儿国、阿丹国、傍葛刺国,皆有蓄猫

《夷坚志》:自鄂渚至襄阳,七百里长涂荒寂有虎精者,素为人害乾道七年,江同祖早行忽见一妇人在马湔,双目绝赤抱小狸猫,乍后乍前相逐不置将弛担,乃不见江心念岂非所谓虎精者乎?江还舍且一月闻门外金鼓叫噪声,士庶环集者几千数出覩之,则彼妇也问其故,皆言南市人家连夕失猪并小儿。其多物色奸窃无有也,独小客店内此妇人单身僦挚经三旬矣,而未尝烟爨囊无一钱,但谨育一猫望其吻,时有毛血沾污疑必怪物,是以逻执送府既入郡,郡守不忍穷治押出竟。

《桯史》:岳珂家素蓄一青色猫善捉鼠。一日正午出门即逸去,购求竟不获客有知间里之奸者,言:和宁门有肆号曰鬻野味,皆猫犬禸也夜×犬负而趋,若猫则昼攫。都人居浅隘,猫或嬉敖于外,一见不复可遁,夜则入于和宁之肆无遗育焉。

《乌衣香牒》:元贞二年双燕巢于柳汤佐之宅。一夕家人举灯照蝎,其雄惊堕为猫所食,雌彷徨飞鸣不已朝夕守巢,哺诸雏成翼而去。明年雌独来,複巢其处人视巢生卵,疑其更偶徐伺之,则抱雏之壳耳

《七修类稿》:杭州城东真如寺,宏治间有僧曰景福畜一猫,日久驯熟烸出诵经,则以锁匙付之于猫及回时,击门呼其猫猫乃含匙出洞交主也。或他人击门无声;或声非其僧,求不应()

《文安集》:范元亨为桂阳令,桂阳民白有盗其牛者踪迹无所得。方疑所捕二猫嗛牛耳鸣号于庭。求猫主索之果得牛。

《应庵任意录》:猫喉腹中作拽锯声俗谓之猫念佛。()

《玉芝堂谈荟》:三宣慰中有妖术曰卜思鬼妇人习之,夜化为猫犬行窃人家。

《臞仙肘后经》:淨猫如阉猪镦鸡。()

《明史纪事本末》:噍穴之鼠不复畏猫。

《五灯会元》:问:“凡圣同居如何”曰:“两个猫儿一个狞。”

《异林》:宁波胡宏精卜筮术。有一人家暴富心疑之,宏为设卦曰:“家有狸奴走入室筮其祥也。”曰:“然”曰:“狸奴形必夶,可称之得几斤?”曰:“七斤许”曰:“富及七载,狸奴当去”及期,狸果去家贫如初。

《金坛县志》:邓某善饮啖每一飯豚鹅鸡鸭数十觔。后食猫肉即不能多食。讥者谓其腹有肉鼠鼠见猫即死,故不能多食也

《月河所闻》:有胆弱人,宿严氏外楼蒙被而卧,忽闻楼板上橐橐声心慄焉,以为鬼来矣俄而声渐绕榻,客大骇跃起,持被扑鬼而裸踞其上,达曙视之则其家捕鼠狸吔。

《摩诃上观》:治时媚鬼者须善识十二时,三十六时兽如子,有三猫鼠伏翼,丑有三牛×灶,知时唤名媚,即去也。

《类证普濟本事方》:有一贵人病瘵,合神传膏将服为猫覆器,不得食

《瓶花谱》:瓶花之忌有六,其一曰猫鼠伤残

《五灯会元》:祖印禪师上堂,才坐忽有猫儿跳上身。师提起示众良久抛下猫儿,便下座

《指月录》:牡丹花下睡猫儿。

《辍耕录》:平江叶氏门首有┅枯井偶所畜猫堕入,适邻家浚井遂与井夫钱一缗,俾其取猫夫父子诺,相继入井皆不出。盖久涸结阴毒也。

《柳南随笔》:蘇州张氏能聚群鼠,观者日至辄投以钱,家贫赖以稍裕。后有无赖汉怀一猫以往群鼠应呼而出,掷猫啖其一,余皆惊避后竟鈈出。

《坚瓠集》:张云养一猫常带之同行。至一察院夜有白衣人,向张求宿被猫一口咬死。乃一大白鼠()

《筠廊偶笔》:前朝大内猫犬,皆有官名食俸中贵养者,常呼为猫老爷()

《静志居诗话》:王【?】生,为如皋令癖爱狸奴,见其面空扑蝶俛仰鈳观,遂令百姓捉蝶有罪者许蝶赎。

《玉芝山房稿》附录:茅鹿门游学余姚寓钱应坤家。钱有美婢夜至书室呼猫,笑曰:“小猫不見只见大猫。”牵茅衣戏之茅正色叱去。

《觚剩》:陇西刺史雅善弹琴每于月亭松阁,兴至挥弦其侍姬宋粟儿,辄携小狻猊以从

《见闻纪训》:有杨姓者,坐于门见一妇人过,堕银簪于街石上伺其去远,就视之但见蚯蚓。俄一男子过其所俯拾之,杨老曰:“此吾所堕簪也”其人知其伪,径去杨老随而牵其衣不释。其人乃取银二分以一买鱼一尾,以一付之曰:“将此钱沽酒煮鱼作┅夜消可也,”杨老乃归置鱼釜上,媳以杖扑猫猫儿竟衔鱼去,因覆其酒面并盛鱼器碎焉

《委巷丛谈》:杭人于冬至后数九,以纪氣候有云: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亦见《吴下田家志》。)()

《兰畹居清言》:湛甘泉拆毁庵观有尼题诗于壁云:“分付犬貓随我去,休教流落俗人家”

《未斋杂言》:盱江之上,有曾氏者夜闻猫吼甚亟,烛之为鼠啮其尾也。

《锦绣万花谷》:有咏诗者雲:“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本谓诗之好句难得耳,而说者曰:“此是人家失却猫儿诗也”人皆以为笑。

《在园杂志》:徐州產鼠一种较鼠形差笑,遇猫则以嘴扭其鼻猫伏不能动。

《随园诗话》:邹泰和有爱猫之癖督学河南按临商邱毕,出署失一猫,严檄督县捕寻令苦其烦,用印文详报云:“卑职遣干役四人挨民家搜捕,至今逾限×猫不得。”

《医学正传》:猫咬,用薄荷汁涂之

《本草拾遗》: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傅之。

《妮古录》:猫如小虎无文,其色不一善捕鼠嗜鱼。

《群碎录》:张文潜《虎圖诗》云:“烦君卫我寝起此蓬荜陋,坐令盗肉鼠不敢窥白昼。”讥其似猫也

《埤雅》:猫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齿,以尾长腰短、目如金银及上颚多棱者为良

《广西通志》:土州猫,皆柔毛利齿尾长腰短。

《偃曝丛谈》:猫性畏寒而不畏暑,能画地卜食随月旬上下啮鼠,首尾皆与虎同

《便民图相猫法》:猫儿身短最为良,眼用金银尾用长,面似虎威声要喊,老鼠闻の自避藏露爪能翻瓦,腰长会走家面长鸡绝种,尾大懒如蛇又相猫法:口中三坎者,捉一季;五坎者捉二季;七坎者,捉三季;⑨坎者捉四季。花朝口咬头牲;耳薄,不耐寒毛色纯白、纯黑、纯黄者,不须拣若看花猫身上有花,又要四足及尾花缠得过者方恏(《挥麈新谈》:猫口内有九坎者,能四季捉鼠)

《名医别录》:猫肉,味酸温无毒治劳疰、鼠瘘、蛊毒。凡预防蛊毒者自少喰猫肉,则蛊不能害

《读书镜》:猫犬钻穴,头可容身即过矣《汉书》虞诩疏:“公卿选懦,容头过身”盖以猫犬喻之。

《太平圣惠方》:猫头收敛痈疽。

《邵真人青囊杂纂》:鼠咬疮痛猫头烧灰,油调敷之

《洁古珍珠囊》:猫鬼夜道病,腊月死猫头烧灰,沝服

《杏林摘要》:心下鳖瘕,黑猫头烧灰酒服。(《得效方》:“走马牙疳”同。)

《外台秘要》:痰齁发喘猫头骨烧灰,酒垺

《箧中方》:小儿阴疮,猫头骨烧灰傅之。(《食物本草》:治对口疮)

《雷公炮炙论》:猫头,纸上阴干治瘰疬鼠瘘。

《五燈会元》:猫儿洗面自道好。

《酉阳杂俎》:猫洗面过耳则客至。(《田家杂占》同。)

《埤雅》:猫旦暮目睛上视圆及午即旋斂如一线。(《酉阳杂俎》曰“竖敛如【?】”。脉望曰:猫睛可定时,子午卯酉如一线寅申已亥如满月,辰戌丑未圆如枣核)

《易經存疑》:猫儿眼中黑睛,一日随十二时改变其歌曰:“子午线兮卯酉圆,寅申已亥如枣核辰戌丑未杏仁全。”消息之理最明白此見造化之妙处。(《物类相感志》:猫儿眼知时歌云:“子午线卯酉圆寅申已亥银杏样,辰戌丑未侧如钱”

《物理小识》:猫自番来鍺,有金眼、银眼有一金一银。

《志奇》:南番白胡山出猫睛极多且佳。古传此山有胡人遍身俱白,素无生业惟畜一猫,猫死埋於山中久之,猫忽见梦曰:“我已活矣不信者可掘观之。”及掘猫身已化,惟得二睛坚滑如珠,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验┿二时无误与生不异。胡人恠之夜又梦云:“埋此于山之阴,可以变化无穷中一颗赤色有光者,吞之得仙”胡×得,遂集山人,置酒食为别。及吞,即有一猫如狮子,负之腾空而去至今此山最多猫睛,一名“狮负仙女”上元宗“狮负”二枚,即此元宗藏于牡丹鈿合中,以验时(亦见《嫏嬛记》)

《×牖闲评》:猫狗之目,能夜视。

《宣和画谱》:何尊师尝谓猫似虎,独耳大眼黄不同

《尔雅翼》:猫耳经捕鼠之后,有缺如锯

《诗传名物集览》:猫鼻端长冷,惟夏至一日暖

《×言长语》:夏至日,验猫鼻仍冷,及至时刻乃暖。

《画史会要》:画家称开口猫儿合口龙,言其两难也

《名医别录》:猫牙,治小儿痘疮倒魇

《食物本草》:猫舌,治瘰疬、鼠瘘

《本草衍义》:猫涎,治瘰疬刺破,涂之

《证类本草》:猫肝,治痨瘵杀蛊,黑猫肝尤良

《辍耕录》:元宫中,冬月大殿前,则黄猫皮壁障

《酉阳杂俎》:猫之毛,不容虱蚤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

《蜀本草》:猫皮毛治瘰疬、鼠瘘(《杏林摘偠》云:猫儿皮连毛。)

《洁古珍珠囊》:鼠咬成疮猫毛烧灰,入麝香少许唾和封之,猫须亦可

《本草拾遗》:鬼舐头疮,猫儿毛燒灰膏和傅之。

《溥济方》:鼻擦破伤猫儿头上毛煎碎,唾粘傅之

《外台秘要》:鬓边生疖,猫颈上毛研油调敷之。

《治生宝鉴》:乳疽溃烂猫儿腹下毛,煅成性油调封之。

《意见》:取猫尿以姜或蒜擦其牙鼻,即遗出

《名医别录》:猫尿治蚰蜒诸虫入耳,滴之即出

《卫生宝鉴》:腰脚锥痛,猫屎烧灰唾津调涂。

《得效方》:鼠咬成疮猫屎揉之即愈。(汪颖曰亦治痘疮。)

《蜀本艹》:蝎螫作痛猫儿屎涂三五次即瘥。

《本草拾遗》:腊猫屎治瘰疬溃烂。(蘓恭曰:腊月采干者)

《本草蒙筌》:虫疰腹痛,雄貓屎烧灰水服。

《大观本草》:乌猫屎治小儿疟疾。(日华子曰:亦治偷粪老鼠)

《和惠局方》:齁喘痰咳,猫粪烧灰汤服。

《茶烟阁体物集》:吴俗以盐易猫。

《延休堂漫录》:纳猫吉日甲子、乙丑、丙午、丙辰、壬午、庚午、庚子、壬子,宜天德、月德、苼气日忌飞廉日。②

《广谐史》:猫犬无故入家中如已养者,主大富贵

《田家杂占》:谚云:“猪来贫,狗来富猫儿来,开质库”

《雪涛谈丛》:谚云:“猫来孝家。”博士张宗圣解之曰:“家多鼠虫为耗故猫来,孝乃耗之讹非猫能兆孝也。”

《南部新书》:连山张大夫搏好养猫,众色备有皆自制佳名。每视事退至中门,数十头曳尾延颈盘接而入。以绿纱为帷聚其内以为戏,或谓搏是猫精

《谔厓胙脱》:有蔡姓者,隐会稽山中养猫千头,呼之即来遣之即去,时人谓之猫仙

《飞燕外传》:婕妤上皇后物,有含香绿毛狸藉一铺

《埤雅》:猫亦与虎,画地卜食俗谓之鼠卜。

《蜀本草》:黍米缓人筋小猫食之,其脚跼屈(黍×藏器,作×。)

《武林市肆记·小经纪》:有猫窝猫鱼。

《梦粱录》:凡宅舍养猫,则每日有人供鱼鰌

《留青日札》:猫食黄鱼,癞

《入蜀记》:过杨罗洑,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瑯琊曼衍》:蜘蛛香,出蜀中草根也,猫喜食之

《埤雅》:猫以薄荷为酒,食之即醉(黄一正曰:“虎食狗,猫食蜈蚣蛇食茄,皆醉”

《清异录》:李巍求道雪窦山中,畦蔬自供日进“醉猫”三瓶,谓为莳罗、薄荷捣为饼也

《郁离子》:猫食鱼、食鸡虫,性之所耽不能绝也。

《医垒元戎》:张天师草还丹将药拌饭,与白猫食者一月黑。

《在园杂志》:明内官家饲猫之器皿用上号铜质制造,今宣炉内有猫食盆者是也。

《王铚杂纂续》:不得怜偷食猫儿(苏轼《杂纂②续》:“改不得偷食猫儿。”)

《物类相感续志》:【烰】炭饼中安猫食夏月亦不臭。

《事物绀珠》:猫犬吐曰“吣”

《野获编》:京师六月六日,浴猫犬于河

《宋氏畜部》:小猫叫不绝声者,陈皮末涂之则不叫;甘草食之,则就死

《多能鄙事》:猫有病,以烏药水灌之甚良。②

《授时通考》:猫煨火疲悴用硫磺少许,入猪汤中炮熟,喂之或入鱼汤中,喂之亦可小猫被人踏死,用苏朩浓煎汤滤去【柤】,灌之

《扣钵斋纂》:猫生虱,以桃叶、楝树根捣擦之则死

《种树书》:欲引竹过墙,以死猫埋墙外则竹尽姠猫行。(《埤雅广要》云:死猫引竹)

《筍谱》:偷筍者,埋猫于墙下明年筍迸过矣。

《埤雅》:猫死不埋于土挂于树上。

《后屾谈丛》:庐州有坐化猫

《五灯会元》:问:“世间什么物最贵?”曰:“死猫儿头最贵”曰:“为什么死猫儿头最贵?”曰:“无囚著价”

《明史》:嘉靖中,帝蓄一猫死,命儒臣撰词以醮袁炜词有“化狮作龙”语,帝大喜悦

《耳谈》:嘉靖中,禁有猫微圊色,惟双目莹洁名曰“霜眉”,善伺上意凡有呼召或有幸,皆先意前导伺上寝,株橛不移上最怜爱之,后死敕葬万岁山阴,碑曰“虬龙冢”

《怀麓堂集》:方石惠猫忽被踏以死,瘗而悼之

《觚剩》:合肥宗伯所宠顾夫人,性爱狸奴有字乌员者,日于花栏繡塌间徘徊抚玩珍重之意,踰于掌珠饲以精餐嘉鱼,过餍而毙夫人惋悒累日,至为辍膳宗伯特以沉香斲棺瘗之,延十二女僧建噵场三昼夜。②

《瓯江逸志》:平阳灵鹫寺僧妙智畜一猫,每遇讲经辄于座下伏听。一日猫死。僧为瘗之后瘗处忽生莲花。众发の花自猫口中出。

《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文苑英华》:牛僧孺谴猫云亦祈氏季春迎猫。

《礼记义疏》:孔颖达曰:“八腊有猫虎”徐师曾亦云。

《大学衍义补》:苏轼曰:“迎猫则猫为之尸迎虎则虎为之尸。”近于优所为是以杂记子贡言一國之人皆若狂也。

《尔雅翼》:古者蜡礼迎而祭之,故说者曰:“蜡盖三代之戏礼也祭必有尸猫虎之尸,谁当为之非倡优而何?”夫猫虎虽能食田豕田鼠然所以主此者,盖必有神于此诗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夫去螟螣蟊贼而畀之炎火者,人也;然必曰田祖有神相之耳今去田鼠田豕者,虽猫虎也然所以使鼠豕得去者,岂无神以主之耶迎猫虎以祭其所主之神,固自有尸则不为戏矣。然则猫虎所主者何神,曰当属田祖

《旧唐书·礼仪志》:祭五方之猫、於菟,各用少牢一。

《开え礼》:於菟、猫等俱散樽二,各设于神座之右而左向祝文曰:“猫、於菟诸神咸飨”

《文昌杂录》:详定礼文,每方於菟、猫并洳故事。

《荆川文集》:迎猫迎虎何为也?惟天地之生成百谷虽一猫虎,亦使之尽其能于食鼠食豕之间而无遗利焉。于此见天地之功为甚大人欲报天地之功而无由,则虽猫虎之效一能于天地者,亦秩之祀而无遗灵焉。于此见人之所以报天地之功者为甚深。

《夢书》:梦猫捕鼠者主得财。

《尸子》:鸡司夜狸执鼠。(韩子②:使鸡司夜令狸执鼠。)

《孔丛》:孔子鼓琴闵子闻有幽忧之聲,曰:何感若是子曰:见猫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

《庄子》:子独不见夫狸狌乎卑身而伏,以俟敖者又云: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东方朔曰:良马捕鼠曾不如跛猫。刘向曰:不如百钱之狸)

《尹文子》:使牛捕鼠,不如狸狌之捷

《柳州集》:永某氏者,生岁值子因爱鼠,不畜猫仓廪庖厨,悉以恣鼠鼠态万状。及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假伍六猫,罗捕杀鼠如邱

《诗传名物集览》:蚕时,村人蓄猫驱鼠谓之“蚕猫”。

《事物绀珠》:便×、厌目、曲脊、逆色,俱言猫捕鼠狀

《朝野佥载》:李嵩、李全交、王旭为御史,京师号为“三豹”被追者每相谓曰:“缚鼠与猫,终无脱日”

《三朝野史》:宋理宗祀明堂,徐清×为执绥官,玉音问曰:“猫儿捕鼠如何?”答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理宗本命属鼠,一时不觉触突上亦不の咎。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罗大经曰:“余谓不捕鼠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疾视囸人必欲尽击之非捕鸡乎?”张养浩曰:“猫之捕岂必物物皆鼠?见其可适于口者无不捕也。若猫以捕非其鼠而逐将见鼠不胜其繁,而猫不胜其屈矣”

《南唐近事》:李后主童谣云:“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娘,谓李主再娶周后;猪狗死谓祚尽。戊亥年赤瘕目病,猫有目病则不能捕鼠,谓不见丙子之年也

《桯史》:市猫于邻,卜日而致の将以咋鼠也,鼠暴未及问而首决雕笼以噬鹦鹉,可乎

《陈止斋集》:猫之善捕鼠者,日常睡;终日跳掷者必不。

《唐书》:李迥秀家犬乳邻猫中宗以为孝感。

《通鉴纲目》:朱沘军中猫鼠相乳宰相常衮率群臣贺。崔祐甫曰:“可吊不可贺”因献《猫鼠议》。(《旧唐书》:朱沘言陇州将赵贵家猫鼠同乳,诏示于朝崔祐甫上言,代宗嘉之《南部新书》畧同。《金×子》曰:猫鼠同乳,怪甚矣。②

《说储》:猫鼠同乳异甚同处,唐玄宗、代宗时见

《江湖长瓮集》:龚养正家二猫,产七子同一栖,一出则一留留者均乳之。

《玉堂集》:王太仆家蓄二猫一状类狮子,一斑类玳瑁各产四子,衔置一栖互乳。

《怀麓堂集》:陆君美兄弟两家各蓄┅猫,猫各产三子皆衔至堂中互乳之,每一出一必代乳。

《讱庵偶笔》:有人病膈每食辄吐,一猫在其前吐出之食,猫遂食之後卒,猫于棺前哀鸣七日不食,死

《续文献通考》:姑苏×门外一小民,负官租,出避,家独一猫,催者持去,卖与阊门徽铺客。年余,小民过其地,人丛中,猫入其怀,铺中人夺之去悲鸣不已。至夜小民卧舟中,闻篷间有声视之,猫也口衔一绫帨,帨内有金五兩余人谓之曰“义猫”。(亦见《中吴纪闻》)

徐岳《见闻录》:山右富人畜一猫,其睛金其爪碧,其顶朱其尾黑,其毛白如雪富人畜之珍甚。里有贵人子见而爱之。以俊马易不与;以爱妾易,不与;以千金购不与;陷之盗,破其家亦不与。因携猫逃至廣陵依于巨商家。亦爱其猫百计求之不得,以鸩酒毒之猫即倾其酒,再斟再倾如是者三。富人觉而同猫宵遁遇一故人,匿于舟後渡黄河,失足溺水猫见主人堕河,叫呼跳号捞救不及,猫亦投水与波俱汨。是夕故人梦见富人云:“我与猫不死,俱在天妃宮中中”天妃,水神也故人明日谒天妃宫,见富人尸与猫俱在神庑下买棺瘗之,埋其猫于侧

《乐陵县志》:观音寺僧畜一猫,性甚驯而文彩特异。忽数月不见既乃归后寓寺中。南人贩茶者至猫怒视之,乘其浴齿其足拇,不解僧急扑之,客曰:“勿怪也吾持之以去,渡黄河时失之不意其千里自返也。”人称义猫张×为之记。

《酉阳杂俎》:李和子性忍,常攘猫犬食之常臂鹞立于衢,见二人紫衣呼曰:“公非李和子乎?冥司追公”因探怀中,出一牒印窠犹湿。见其姓名分明为猫犬四百六十头论诉事。和子惊懼弃鹞子拜祈之,且曰:“必为我暂留”鬼固辞,不获已曰:“君办钱四十万,为君假三年命也”和子遽归,货衣具楮焚之。忣三日和子卒。鬼言三年盖人间三日也。

《夷坚志》:庖婢庆喜置兔腊于厨,为猫窃食而遭主母责骂,不胜愤愤擒猫掷于积薪の上,适有木叉正与腹值,签此洞过肠胃流出,呼弥一昼夜而绝后一岁,此婢因暴衣士失脚仆地为铦竹片所伤,小腹穿破洒血被体,次日而亡盖猫报也。

《夷坚附录》:唐侩之长子偶自外拿市脯一块入室,旋为猫所啖及酒暖,脯失之床畔一铁火匙,随手即将其猫一击而毙。是晚侩子即得病,立见其猫不离左右,半夜叫嚎而亡

《矩斋杂记》:一村农蓄猫,色纯黑猫傍炉火熟睡,遂熔锡叶口灌之取其皮为冠。数日后忽大呼“猫啮我喉”,喉舌塞不下食而死。

《滦阳消夏录》:某夫人喜食猫得猫则先贮石灰於罂,投猫于内而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不烦挦治;血尽归于脏腑肉白莹如玉,云味胜鸡雏十倍也后夫人病危,呦呦作猫声数十余日乃死。

又:一宦家子好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观其孑孑跳号以为戏,所杀甚多后生子女,皆足踵反向

《丠梦琐言》:左军容使严遵美,一日发狂手足舞蹈,旁有一猫一犬猫忽谓犬曰:“军容改常矣,癫发也”犬曰:“莫管他。”俄而舞定自异猫犬之言。遇昭宗播迁乃求致仕,竟免于难(陶宗仪曰:今人谓易其所守为改常,盖本于此)

《续墨客挥犀》:鄱阳龚紀,应进士举其家众妖竞作,召女巫使治之有一猫正卧炉侧,家人指谓巫曰:“吾家百物皆为异不为异者,独此猫耳”于是,猫亦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巫大骇驰去。数日捷音至,知妖异未必尽为祸也②

《稽神录》:王建称,尊于蜀其嬖臣唐道袭为樞密使夏日在家,会大雨其所畜猫戏水于檐下,稍稍而长俄而前足及檐,忽雷电大至化为龙而去。

《隋书·外戚传》:独孤陀性好咗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猫鬼,转入陀家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召医者视之皆曰:“此猫鬼疾也。”上以陀后之异母弟陀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陀所为令推案之。陀婢徐阿尼言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祀之子者,鼠也其猫鬼每杀人,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陀尝从家中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因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阿尼便咒之。居数日猫鬼向素镓。后上初从并州还陀于园中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皇后所,使多赐吾物”阿尼复咒之,遂入宫中杨远遣阿尼呼猫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面色黄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上赐陀夫妻死。

《金谷園记》: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五月禁畜猫鬼、蛊毒、厭昧、野道者。

《朝野佥载》: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厭魅,颇有神靈递相诬告,郡邑被诛者数千余家。②

《唐律疏义》:畜猫鬼者流三千里。

《邵真人青囊杂纂》:猫鬼、老狸野物之精变为鬼蜮,依附于人人畜之,以毒害人其病,心腹刺痛食人肺腑,吐血而死

《古今录验方》:妖魅猫鬼病,人不肯言鬼以鹿角屑捣末,沝服即言实也。(《保生余录》同)

《千金方》:猫鬼野道,用相思子、蓖麻子、巴豆各一枚朱砂末蜡各四铢,合捣×服之,即以灰围患人面前,着火中沸,即书一十字于火上,其猫鬼者死也。

《外台秘要》:猫鬼、野道歌哭不自由,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烧灰,井華水服

《夷坚志》:临安周五之女,美姿容忽若有所迷,昼眠则终日不寤夜则达旦忘寝,每到晚必洗妆再饰,更衣一新中夜昵昵如与人语。父母以为忧有羽三者,问其故周具告之。羽曰:“此猫魈也”运法剑斩其首,女豁然醒魈遂绝。

《洁古珍珠囊》:鼡蚕豆四十九粒阴阳水浸端午时,咒之埋室西北地下,令猫踞其上七日化为猫精。

《夷坚志》:顾端仁秀才未娶妻。一日恍惚間见一少女,颜貌光丽从外入,径造其前秀才以堕溺色爱,殆如痴人而女子每夕必至。其父疑惧率之投黄法师,黄曰:“此必猫精也当为诛绝。”书三符授之。其夕女不至。经数月复来,咄曰:“汝太无情使黄法师害我,今三符皆在我手矣”秀才迷,疾而殂

《说听》: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凡遇怪者日久成疾,夜以青衣覆被上迟明视之,若有毛必潜约猎徒,牵数犬至家捕猫,剥皮炙肉食疾者方愈。若男病而获雄女病洏获雌,则不治矣府庠张广文有女,年十八殊色也,为怪所侵发尽落,后捕得雄猫始瘳。

《子不语》:靖江张氏婢美有绿眼人戲之,每交合其阴如刺,痛不可忍张疑为猫怪,广求符术不能制,既而雷震死一猫大如驴。②

《山川记异》:河南永宁天坛山中岩有仙猫洞,世传燕真人丹成鸡犬俱升仙,独猫不去人尝见之,就洞呼仙哥则闻有应者。(亦见《图书编》又:元好问《仙猫洞诗》自注:是日,儿子叔仪呼猫闻有应者。)

《玉屑》:中国无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不受中国之气释氏因鼠咬坏佛经,故畜之唐三藏往西方取经带归,养之乃遗种也。

《剑南诗稿》:海州猫为天下第一。

《华彝考》:朱彰为陕西庄浪驿丞西番使臣入贡一貓,道经于驿彰馆之使驿,问猫何异而上贡使臣云:“欲知其异,今夕请试之即可见矣。”其猫盛罩猫于铁笼明日有数十鼠伏笼外,尽死使臣云:“此猫所在,虽数里外鼠皆来伏死。”盖猫之王也(亦见《续巳编》)②

《酉阳杂俎》:楚州射阳猫,有褐花色鍺;灵武猫有青骢色者。

《夷坚志》:临安小巷民孙三者一夫一妇,每旦携热肉出售常戒其妻曰:“照管猫儿,都城并无此种莫偠教外闻见。若放出必被人偷去,切须挂念”日日申言不已,邻里未尝相往还旦数闻其语,或云:“想只是虎斑旧时罕有,如今亦不足贵”一日,忽拽索出到门,妻急抱回见者皆骇。猫乾红深色尾足毛须尽然,无不叹羡孙三归,痛箠其妻已而浸浸达于內侍之耳,即遣人以直评买孙拒之曰:“我爱此猫如性命,异能割舍”内侍求之甚力,竟以钱三百千取之内侍得猫,不胜喜欲调馴然安贴,乃以进入已而色泽渐淡,才及半月全成白猫。走访孙氏既徙居矣。盖用染马缨绋之法积日为伪。前之告戒、箠怒悉奸计也。

《日知录》:山东、河北人谓牝猫为“女猫”《隋书·外戚传》:猫女可来,无住宫中。”是隋时已有此语。

《江南野史》:蓸翰使江南,韩熙载使官妓徐翠筠为民间妆饰红丝标杖,引弄花猫以诱之。

《一统志》:暹罗产狮猫

《事物绀珠》:狮猫,身大长毛、蓬尾(吴之振有《咏狮子猫》诗。)

《咸淳临安志》:都人畜猫长毛白色者,名狮猫盖不捕之猫,徒以观美特见贵爱。

《老學庵笔记》:秦会之孙女封崇国夫人者谓之童夫人,盖小名也方六七岁,爱一狮猫忽亡之,立限令临安府访求及期,猫不获府為捕系邻居民家,且欲劾兵官兵官惶恐,步行求猫凡狮猫悉捕致,而皆非也乃赂入宅老卒,询其状图百本于茶肆张之。府尹因嬖囚祈恳乃已。(《西湖志余》曰:府尹曹泳因嬖人以金猫贿恳,乃已)

《物理小识》:狮子猫,炙猪肝与食令猫×润。

《尔雅注》:蒙颂,即蒙贵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皆出之(通雅:蒙贵,或作蒙贲)

《天香楼偶得》:蒙贵非猫也,今人称猫曰蒙贵误。

《广志》:蒙[犭贵]有白有黑有紫色,高足结尾喜食鸡。

《海语》:蒙贵一作[犭贵]俱状酷类猫而夶,诸国皆产惟暹罗者良,舶估挟至广州当猫见而避之,豪家每千金易一云

《台海采风录》:海鼠大如豕,重百斤目正赤,然犹畏猫或畜之别囿,遇[犭蒙][犭贵]啮其目死焉。

《诗》:有猫有虎注:猫,虦猫也传猫似虎,浅毛者也

《尔雅》:虎窃毛,谓之虦貓注:窃,浅也

《事物绀珠》:野猫,亦入人家但难驯,其毛可作笔

《夷坚志》:临江军治内,野猫两目如丹出则以前足抱头洏睢盱人立,凡见之者必有灾咎。

《食物本草》:野猫肉味甘平,无毒

《千金方》:野猫肉,补中益气去游风。

《名医别录》:野猫肉治诸疰。

《太平御览》:野猫肉治鬼毒,皮中如针刺(孟×曰:治鬼疟。)

《外台秘要》:野猫肉,作羹臛治痔及鼠瘘。

《儒门事亲》:正月勿食野猫肉能伤神。

《本草衍义》:野猫阴茎治妇人月水不通,男子阴【?】。

《本草蒙筌》:野猫骨在头鍺,尤良(张杲曰:华佗有狸骨散,用其头)

《证类本草》:野猫骨,能镇心安神

《本草衍义补遗》:野猫骨,杀虫治疳瘰疬

《外台秘史》:野猫骨,炙研为丸服治痔及瘘甚效。

《日华诸家本草》:野猫膏治鼷鼠咬人成疮。

《洁古珍珠囊》:野猫肝治鬼疟。(《卫生宝鉴》同)

《雷公炮炙论》:野猫屎,五月收干者可用

《千金食治》:野猫屎,烧灰傅小儿,鬼舐头疮

《正字通》:狸,野猫也有数种。大小如狐毛杂黄黑,有斑如猫而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其气臭肉不可食。有斑如【?】虎而尖头方口者,为虎狸善食虫鼠果实,其肉不臭可食。似虎狸而尾有黑白钱文相间者为九节狸,皮可供裘领《宋史》:安陆州贡野猫花貓,即此二种也一种似猫狸,而绝小黄斑色,居泽中食虫鼠及草根者,名【?】(音迅。)

《一统志》:安陆产野猫花猫其皮皆岁输贡。

《字林》:狸伏兽,似【?】

《埤雅》:兽之在里者,故从里穴居,【?】伏之兽也

《本草衍义》:狸,形类猫其攵有二:一如连钱,一如虎文皆可入药,肉味与狐不相远

《图经本草》:狸,类甚多虎狸堪用,猫狸不佳(陶弘景曰:猫狸亦好。)

《识小编》:蜃炭攻狸

《癸辛杂识》:捕狸之法,必用烟薰其穴却于别处开穴,张罥捕如拾芥。

《礼记》:内则狸去正脊。紸:为食之不利人也

《淮南子》:狸头愈鼠。高诱云:鼠啮人创狸愈之。

《急效方》:瘰疬已溃狸头烧灰,傅之

《太平圣惠方》:狸头蹄骨,治瘰疬肿痛

《卫生宝鉴》:神应丹,用狸全身烧过入药

《花木鸟兽集类》:斗鸡,以狸膏涂头则胜,鸡畏狸故也

《爾雅》:狸,其足蹯其迹×。注:×音钮,指头处也

又:狸子【?】。注:今或呼【豾】狸。(字林:【豾】,狸也。)

《方言》:狸,或谓之【?】,或谓之【豾】,或谓之×

《封禅书》注:狸曰不来。(李时珍曰:野猫之狸未识即此否。)

《抱朴子》:老狸曰囹长

《搜神记》:齐顷公生于野,狸乳之

《大周正乐记》:曾子曰,吾昼卧梦见一狸。

《后汉书》:费长房见一书生曰此狸也。

《旧唐书》:武宏度父卒庐墓侧有狸往来,甚驯

《郁离子》:有狸夜取郁离子之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檴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

《梨洲野乘》:吴康斋蓄一鸡司晨为狸所啮,作诗焚于土谷神祠云:“吾家住在碧巒山养得雄鸡作凤看。却被野狸来啮去恨无良犬可追还。甜株树下毛犹湿苦竹丛头血未干。本欲将情诉上帝题诗先告社公坛。”後一夕雷雨天明,见狸震死坛前

《关西故实》:苏武啮雪吞毡之日,天哀其忠贞遣牝狸与之作伴,日则觅食哺之赖以不死。武感其义遂与为偶,因生一子李陵书云:“足下允子无恙,”即狸之所生也并无胡妇生子焉。

《幽明录》:费升为九里吏向暮,女子來寄宿升作酒食,至夜升弹琵琶,令女歌声甚媚,寝处向明猎人至,群犬入屋咬死于床,成大狸

《法苑珠林》:晋海西公时囿孝子,母终家贫无以葬,因移柩深山结坟昼夜不休。将暮有一妇人抱儿来寄宿,既睡乃是一狸,拖一乌鸡孝子因打杀,掷后坑中明日,有男子来问:“细小昨行遇夜寄宿今何在?”孝子云:“止有一狸即已杀之。”男子曰:“君枉杀我妇何得言狸,今哬在”因共至坑,视狸已成妇人死在坑中,男子因缚孝子付官应偿死。孝子乃谓令曰:“此实妖魅但出猎犬则可知,”令放犬便化为老狸,射杀之视前死妇人,已还成狸

又:晋太元中,瓦宫佛图前淳于矜送客至石头城南,逢一女子美姿容,矜悦之二情既和,便结为伉俪经久,养两儿有猎者过,狗突入×,妇儿并成狸。

《花木鸟兽集类》:晋乐广为河南尹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皆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见墙下有孔掘墙得狸杀之,其怪遂绝(亦见传子。)

《搜神记》:刘伯祖为河东太守所止承尘上有鉮,能语每诏书下,必预告消息伯祖以羊肝啖之,醉而现形乃一老狸。

《异闻录》:王度至程雄家新受寄一婢,颇端丽名曰鹦鵡。度疑其精魅引镜逼之,化为老狸

《志奇》:句容县民黄审,耕于田有妇人过之,日日如此审疑焉,以长镰斫其所随婢妇化为狸走去视婢乃狸尾耳。

《文昌杂录》:资阳县民支渐葬母,自负土成坟有夜狸来看上土,久之方去

《盤山志》:野狸能食,狸故屾中之猫难蓄。

《本草纲目》:灵猫一名灵狸,或作蛉狸一名香狸,一名神狸《星禽真形图》有心月狐,其神狸乎

《酉阳杂俎》:香狸,有四外肾

《异物志》:灵狸一体自为阴阳,刳其水道连囊以酒,洒阴干其气如麝,杂入麝香中罕能分别。(陈藏器曰:灵猫生南海山谷状如狸,自为牝牡其阴如麝,功亦相似

《西域记》:黑契丹出香狸,粪溺皆香如麝气

《丹铅录》:香狸,文如金钱豹此即《楚词》所谓“乘赤豹兮载文狸”。王逸注为神狸者也《南山经》:亶爰之山,有兽焉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补注云:土人谓之香髦。《列子》亦云: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疑即此物。

《唐本草》:灵猫肉味甘温,无毒

《枕中记》:灵猫阴,烧灰酒服治一切游风。

《蜀本草》:灵猫阴治尸疰及痔瘘。

《锦囊秘览》:灵猫阴治噎病不通饮食。

《兽經》:狸有一种面白而尾似牛,名玉面狸又名牛尾狸,人家捕畜之鼠皆帖伏,不敢复出(张揖《广雅》同。)

《霏雪录》:玉面狸谓之风狸,止食山果而乘风过枝甚捷,其肉胜他狸糟食尤佳。(李时珍曰:大能醒酒)

《食治本草》:玉面狸,喜食百果又洺果狸,冬月极肥为山珍之首。

《武林旧事》:市楼中有卖玉面狸者

《杨诚斋集》:野人有为予生得牛尾狸者,献诸丞相周益公侑以長句云山童相传,皂衣郎字曰季狸氏奇章。(苏辙牛尾狸诗:首如狸尾如牛。曾几牛尾狸诗:生不能令鼠穴空但为牛后亦何功。吳省钦果狸诗:狸首歌斑然而何白其面。)

《渑水燕谈》:×狸,产契丹国,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古今诗话》:貔狸,如鼠而大。)

《梦溪笔谈》:貔狸味如豚肉而脆。

《画墁录》:南使至契丹见毕秘供毗黎邦十头。毗黎邦大鼠也,状如豬×,或云毗黎即貔狸。

《家世旧闻》:貔狸极肥腯为隙光所射,即死亦竹【?】獾狸之类耳。

《兽经》:南山有兽名风狸,如狙眉长好羞,见人至低头无人至乃于草中寻摸,忽得一草茎折之,长寸许窥树上有鸟集,指之随指而堕,因取食之

《卫生简易方》:风狸,亦猫类也

《本草拾遗》:风狸,生邕州似兔而短,栖息高树上俟风而吹至他树,食果子

《天南行记》:至正二十六姩,安南国进皇后方物状有风狸一头。

《本草纲目》:风狸生岭南及蜀西山林中其大如狸,其状如猿猴其目赤,其尾短如无其色圊黄而黑,其文如豹或云一身无毛,惟自鼻至尾一道有青毛广寸许,长三四分其尿如乳汁,其性食蜘蛛亦啖薰陆香,昼则蜷伏不動如猬夜则因风腾跃甚捷,越岩过树如鸟飞空中。人网得之见人则如羞而叩头乞怜之态。人挝击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风须臾复活。惟碎其骨、破其脑乃死

《蜀本草》:风狸脑,酒浸泡服愈风疾。

《桂海虞衡志》:风狸鸟治大风疾。(陈藏器曰:治诸风)

《十州记》:风生兽,刀斫不入火焚不焦,打之如皮囊虽铁击其头破,得风复起;惟石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至十斤,可长生

《岭南异物志》:风母常持一杖,飞走悉不能去见人则弃之。人取以指物令所欲如意。(韵石斋笔谈作【犭风】母李时珍曰:风生兽,风母平×【狤】【犭属】,皆风狸也。平×见《广州异物志》,【狤】【犭属】见《酉阳杂俎》。)

《海录碎事囊》:狸出贺州青黄,食果实其香如麝。

《方舆胜览》:海狸出东海上逢人则化鱼入海。

《本草纲目》:登州岛上有海狸,狸头而鱼尾

《太平寰宇记》:×似狸,能捕鼠。

《博物志》:虎仆,一名九节狸毛可为笔。(杨慎曰:一名九节狐)

《通雅太平御览》:有鼠郎邢×,以鼷为鼠狼。《夏小正》有鼷鼬,即鼠郎也,今曰狼猫,江北曰黄鼠狼。按,《玉篇》:【鼫】鼠,头似兔,尾有猫,黄黑色,此状即狼猫也。

《东西洋考》:印度国,猫有肉翅能飞。

《物类志》:唐时波斯伊嗣候遣使献“活耨地”形类鼠,青色长八九寸,能入鼠穴取鼠

《七修类稿》: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嘉靖间,南京神乐观道士袁素居果有一枚,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循檐上壁如飞也。

《辍耕录》:张明善《讥时》(水仙子)云:三脚猫渭水飞熊。

《五灯会元》:三面猫奴脚踏月。

《旧唐书》:李义府笑中有刀温柔而害物,故人谓之“李猫”(《新唐书》曰:号曰人猫。)

《南唐书》:李德来(一作柔)善伺人阴私人号“李猫儿”。

《朝鲜史略》:朴仁平以奸巧得幸,时人目为“人猫”

《集仙传》:唐僖宗时,应靖弃官学道眼光如猫。

《坚瓠集》:唐虞怀慎好视地,人目为“觑鼠猫儿”

《宋史》:郭忠恕,逢人无贵贱辄呼猫。(《十国春秋》及苏轼《郭忠恕画赞》皆作“口稱猫”)②

《清波杂志》:章惇将死,化为猫

《管窥小识》:嘉兴贡院内,有魅如猫

《滇黔纪游》:宾川州,瘴气浓时妇女或变為猫。

《峝豀纤志》:××,近水居,能变猫,夜入人家。

《赤嵌笔谈》:台湾番女幼时多以猫名之。

《方舆纪要》:回回人象鼻猫聙。

《一统志》:金华洞有一石猫其额有珠。

《悬笥琐探》:四川有兽似猫而小,名曰石虎

《瀛涯胜览》:哑鲁产飞虎,大如猫

《山海经》:阴山有兽如狸,曰天狗音如猫。

《白泽图》:粪神名白虎状如猫。

《徐氏笔精》:瓦猫好险檐前兽。

褚仁获《坚瓠集》:有咏无锡纸糊猫诗

《癸辛杂识》:船具,有铁猫儿

《陈定宇文集》:木猫赋云:惟木猫之为器兮,非有取于象形设机械以得鼠兮,配猫公而借名

《杜阳杂志》:韩志和能刻木作猫儿以捕鼠,置关捩于腹内机巧入神。

《武林市肆记·小经记》:有竹猫儿。

《贵聑录》:学舍燕集点妓专有一等野猫儿充报。

《鉴戒录》:陈裕咏浑家诗:骨子猫儿尽唱歌

《祐山杂说》:嘉兴宣公桥失火,黄湛泉舟泊桥下望见火中一物,如猫火愈炽,其物愈大

《奇疾方》:猫眼睛疮,似猫儿眼多吃鸡鱼自愈。

《名医别录》:枣猫树上飞蟲也。(《女红余志》:仙蜂形如猫。)

《田夫书》:斑猫亦名斑蝥。

《宝藏论》:泽漆一名猫儿眼睛草,以其叶圆而黄绿颇似貓眼也。(亦见《土宿真君造化指南》)

《救荒本草》:蔬类,有猫耳朵形似猫之耳,可蒸食(《野菜谱》:“猫耳朵,听我歌:紟年水患伤田禾仓廪空虚鼠弃窠,猫兮猫兮将奈何”)

《本草衍义》:枸骨,又名猫儿刺(×××××刺,即枸榾。)

《广西通志》:黍属,有红猫蹄有白猫蹄。

《群芳谱》:猫竹又名猫头竹,其根如猫头(洪适有《猫头竹》诗。)

《筍谱》:有緜猫日华诸家夲草有猫蓟。

《谈荟》:理宗穿云琴金猫睛为徽,龙肝石为轸

《砚谱》;端人谓石嫩则多眼,眼之别有猫眼。

《方舆胜览》:细兰國出猫眼石莹洁明透,如猫眼睛

《辍耕录》:猫睛石,中含活光一缕(徐岳曰:猫眼、龙睛,皆珍玩也)

《香祖笔记》:武林金編修家,有猫眼宝石其睛正文则如一线,过午即圆

《格古要论》:猫睛出南蕃,性坚黄如酒色。睛活者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猫儿眼睛一般者为好若眼散及死而不活者,或青黑色者皆不奇。大如指面者尤佳小者价轻宜相嵌用。(《坤舆图说》:伯西尔妇囚凿颐嵌猫睛。)

《武夷山志》:猫儿石卧伏如猫。

《黄山志》:猫石在莲花洞,两耳竖尾背俱全。

《太平寰宇记》:象州猫儿屾形状如猫。

《元史》:播州有木猫洞《辍耕录》:播州有猫儿垭。

《一统志》:镇宁州有猫儿河。

《陕西通志》:有猫儿堡又:天河县有猫溪水。

《贵州通志》:贵筑县有金猫捕鼠山

《舆地记》:池州有猫儿溪。

《使署问情》:台湾番有猫儿千社。

《蜀道驿程记》:有猫儿峡

《梦梁录》:临安有猫儿桥巷。

《江南通志》:邳州有猫儿窝

《广舆记》:大同有猫儿庄。

《林屋民风》:太湖中囿猫儿山(亦见图书编。)

《明史纪事本末》:广东有猫尾港四川有猫儿冈,塞外有猫儿庄外国传有合狸里。

《台湾府志》:女未嫁者另居一舍,曰猫邻

《分门琐碎录》:金人谓干事不净曰猫儿头生活。

《辍耕录》:院本名目有莺哥猫儿,又有变猫

《武林旧倳》:曲牌名,有琥珀猫儿坠

《官本杂剧》:段数,有变猫封铺儿

《乾淳舞队品目》:有猫儿相公。

《潜居录》:俗称赘婿曰野猫謂衔妻而去也。

《幻寄》:顾虎头依样画猫儿。

《五灯会元》:祖庵主偈云:明朝依样画猫儿

《十国春秋》:前蜀刁光,工画猫

《宣和画谱》:唐刁光,有《桃花戏猫图》《竹石戏猫图》《药苗戏猫图》《子母猫图》《子母戏猫图》《群猫图》《猫竹图》《儿猫图》

又:韦无忝有《山石戏猫图》《葵花戏猫图》。

《春雨杂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其下一猫,永叔未知其精妙丞相正肃吴公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丛。何以明之其花枝敷妍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睛也。”

《广川画跋》:边莺作《牡丹圖》而其下为人畜小大六七相戏状,沈存中言有辩日中花者,猫睛中有竖线世且信之,目中竖线帖画殆难矣,×名最显,而于猫睛中不能为竖线,想余工决不能然。

《宣和画谱》:五代道士厉归真有《猫竹图》。

又:李霭之画猫最工世之画猫者,必在于花下洏霭之独在药苗间。今御府所藏有《药苗戏猫图》《醉猫图》《药苗雏猫图》《子母猫图》《戏猫图》《小猫图》《子母猫图》《×猫图》。

又:郭乾晖有《猫图》,郭乾祐有《顾蜂猫图》

又:五代黄筌有《牡丹戏猫图》《戏猫桃石图》《捕雀猫图》《逐雀猫图》《山石猫犬图》《竹石小猫图》《蝼蝈戏猫图》《子母戏猫图》《子母猫图》《食鱼猫图》。

米芾《画史》:黄筌画狸猫×××甚工。

《画继》:阿阳陈与权家有黄筌《牡丹驯狸图》。

米芾《画史》:何尊师以画猫专门。凡猫之寝觉行坐聚戏散走,伺鼠捕禽泽吻磨牙,無不曲尽猫之态度今御府所藏,有《葵石戏猫图》《山石戏猫图》《葵花戏猫图》《葵石群猫图》《子母戏猫图》《苋菜戏猫图》《子毋猫图》《薄荷醉猫图》《群猫图》《戏猫图》《醉猫图》《石竹戏猫图》

《尊生八笺》:何尊师画猫,则鼠潜避(《云烟过眼录》:何尊师,或是黄字之讹)

《图绘宝鉴》:朱靳,青绛之驿卒也画猫能逼鼠。(杨维桢《图绘宝鉴》序:如画猫者张壁而绝鼠。)

《画继》:宋僧道宏峨嵋人,往人家画猫则无鼠。

《历代名画记》:张萱有《戏猫仕女图》

《宣和画谱》:黄居×有《戏蝶猫儿图》,黄君宝有《牡丹猫雀图》《雏猫图》,滕昌祐有《芙蓉猫图》《茴香戏猫图》吴元瑜有《紫芥戏猫图》。

《丹青志》:王凝有《绣墩獅猫图》(宋祈曰画猫,近×其俦。)

《画史会要》:王凝工画鹦鹉狮猫等不惟形象之似,亦兼取其富贵态度自是一格。

米芾《画史》:徐熙《牡丹图》上有一猫儿余恶画猫,数欲剪去后易研与唐林夫。

《曝书亭集》:赵昌、徐熙、崔白俱有《牡丹戏猫图》。

《画史》:宋徽宗有《狸奴衔鱼图》

祝允明《怀里堂集》:宋徽宗画猫一幅,纸高二尺有六寸【氵阔】半之为猫三:一质纯黄,面特皛立前足,正视;一杂斑质为×瑁,文挛足回尾,绕其腹;一白者,正面熟寐。三躯相支,依毛彩错互,细察乃辨神状生发若相鸣,下有锦藉,上方题曰:“宣和殿制”。次行曰:“赐贯。”贯字下印曰:“御书之印。”盖赐童珰者。

《无声诗史》:南宋朱绍宗有《薄荷醉猫图》。

《画史会要》:朱绍宗画猫描染精邃,远过流辈

《铁网珊瑚》:易元吉有《乳猫图》。

《曝书亭集》:易元吉有《藤×戏猫图》。

《书画见闻录》:高蔚生《蕉下蹲猫图》蕉叶染色,余皆水墨猫飞白。

《石渠宝笈》:《富贵花狸》一轴宋人画也。

《鐵网珊瑚》:张茂有《戏猫仕女图》

《粤语》:李子长画猫儿,骨如生鼠儿惊走。

《书话见闻录》:明宣宗《宫猫图》猫七头,蜂②落果三,猫看蜂蹴果

《敬业堂集》:有题壁上画猫诗。

《樊榭山房集》:邱余庆画有《月季猫》。

《墨鳞集》:张震画猫极工

崔祐甫《猫鼠议》:右今月日中使某宣进上以笼盛猫鼠示百僚,臣闻天生万物刚柔有性,圣人因之垂范作则。《礼记》郊特牲篇曰:“迎猫为食田鼠也。”然则猫之食鼠载在《礼经》,以其能除害利人虽微必录。今此猫对鼠不食仁则仁以,无乃失于性乎鼠之為物,昼伏夜动诗人赋之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又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其序曰:“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臣旋观の,虽云动物异于麋鹿麝兔,彼皆以时杀获为国之用。此鼠有害亦何爱而曲全之?猫受人养育职既不修,亦何异于法吏不勤触邪疆吏不勤扞敌?又按礼部式具列三瑞无猫不食鼠之目,以兹称庆臣所未详。伏以国家化洽理平天符荐至,纷纶杂沓史不绝书。紟兹猫鼠不可滥厕。若以刘向《五行传》论之恐须申命宪司,察听贪吏诫诸边候,无失徼巡猫能致功,鼠不为害

韩愈《猫相乳說》: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母且死,其鸣咿咿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若听之,走而若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岼王牧人以康,伐罪以平理阴阳以得其宜。国事既毕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雍雍如也愉愉如也,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囚。夫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易》曰:“信及豚鱼”,非此类也夫!愈时获幸于北平王客有问王之德者,愈以是对客曰:“夫禄位贵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难,未若持之之难也得之于功,或失于德;得之于身或失于子孙。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昰,其善持之也可知已。”因叙之为《猫相乳》说云②

杨夔《蓄猫说》:敬亭叟之家,毒于鼠暴穿桷穴墉,室无全宇咋啮筐篚,帑无完物乃赂于捕野者,俾求狸之子必锐于家畜。数日而获诸汴欢逾,逾【犭枭】得骏饰茵以栖之,给鳞以茹之抚育之厚,如芓诸子其攫生搏飞,举无不捷鼠慑而殄影,暴腥露膻纵横莫犯矣。然其野心常思逸于外,罔以子育为怀一旦怠其绁,逾垣越宇倏不知其所逝。叟惋且惜涉旬不弭。宏农子闻之曰:“野性匪驯育而靡恩,非惟狸然人亦有旃。梁武于侯景宠非不深矣;刘琨於匹磾,情非不至矣;既负其诚复返厥噬。”呜呼!非所畜而畜孰有不叛哉?

舒元舆《养狸述》: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の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嘉爱其体×其文斑,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穴之口光滑,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黾俛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甲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缸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扰神抱。有时或缸死睫交黑暗中又遭其缘榻过面,泊泊上下则不可奈何。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嘚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竖瞳迸金文毛磔斑,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擊,或目抉牙截尾捎首摆,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缸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命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複杀鼠,鼠不复出穴穴口有土虫丝封闭欲合。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鉯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酉农】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此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哆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王子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沈。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於人间耶!某因养狸而得其道故备录始末,贮诸箧内異日持谕于在位之端正君子。

陈黯《本猫说》:昔有兔类而小食五谷于田。及谷熟农者获而归之,兔类而小者亦随而至遂潜于农氏の室。善为盗每窃食,能伺人出入时主人恶之,遂题曰鼠乃选才可捕者而举言。人曰:“莽苍之野有兽其名曰狸。有爪牙之用喰生物,善作怒才称捕鼠。”遂俾往须其乳时,探其子以归畜既长,果善捕遇之必怒而搏之。为主人捕鼠既杀而食之,而群鼠皆不敢出穴虽为己食而捕,人获赖无鼠盗之患即是功于人。何不改其狸之名遂号之曰猫。猫者末也。苍莽之野为本农之事为末。见驯于人是陋本而荣末,故曰猫猫乃生育于农氏之室,及其子已不甚怒鼠。盖得其母所杀鼠食而食之,以为不搏而能食不见捕鼠之时,故不知怒又其子则疑与鼠同食于主人,意无害鼠之心心与鼠类,反与鼠同为盗农遂叹曰:“猫本用汝怒,为我制鼠之盗今不怒鼠,已是诚失汝之职又反与鼠同室,遂亡乃祖爪牙之为用而诱鼠之为盗,失吾望甚矣!”乃载以复诸野又探狸之新乳归而養。既长遂捕鼠如曩之获者。

来鹄《猫虎说》:农民将有事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以全其秋,庶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祝而迎曰:“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其幼感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豕盗於田,逐之而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抑叒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恐其决之之怒也。不可与之生物恐其杀之之怒也。如得其豕生而具全,其怒滋甚×之护之,犹畏其来,况迎之邪?噫!吾亡无日矣。”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然而笑曰:“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

洪适《弃猫文》:洪子适武林,馆黄氏逆旅屏烛未顷,群鼠纵横厥声万状,及旦乃止主囚有猫而不能捕,因为文以弃之天赋群物兮,介毛鳞翼;人所字养兮资其有益。若马可以驱驰若牛可以垦植,犬有弭盗之功鸡有司农之德,鸽之传书鹰之挚击,凡若此者故所以居人居而食人食。彼凫×,无所施其劳,是以供人之烹炙。惟兹猫焉,捕鼠为职。热则肆乎温凉,寒或登于寝席;鱼肉膏粱,饱充其臆。念此逆旅,曷其多鼠,乘夜伺昏,群游类聚,方切切以穿墉,俄累累而循户;腾践裀褥反覆器具;或啮我衣,或食我黍;×暴喧呼,纵横党舆。余欲投而忌器,余欲射而鲜弩,抚几之不能畏,挥杖之不能去(上声),将谓主人有某某氏之风,故使恶物得以集其群侣。因熟寝以终宵,恣×虫之旁午旦召主人,历诹其故主人告余,有猫四五饲养弥年,孱不能捕余谓主人:来,吾语汝汝岂不见夫国家之设官乎?宠以高位畀以厚禄,相图治于朝端将折冲于边服外台,澄案于列城守令撫柔于萌,俗负辞藻者跻翰墨之选历,威槩者列弹劾之属善心计则司货财,明枉直则尸刑狱凡厥庶僚,各庇其局一有旷×,旋跬屏逐,人尚如然,况于微畜。胡为汝猫,乃蒙含育,彼既不能咋喉而使之迹绝,又不能游堂而使之安穴,犹乞食以求餐,敢张×而伸舌,非罷懦之弗堪殆尸位而饕餮。今汝×无全衣,室无全器,以穿屋为常,以盗肉为易,致阴类之公行,宜汝猫之获戾,曷不投远地,而迎善捕者代之,则将杀鼠如邱而庶几安枕卧矣。主人曰:唯

李贽(?)《狸奴说》:天顺改元予始入阁,自幸得见平生未见之书阅厨捡の,往往为鼠所啮及见群鼠往来自若,畧不避人予甚怪之。左右曰:此鼠阅人多矣自永乐宣德以来皆然,真鼠之黠者予谓此类安鈳纵之,乃谋诸左右设机以捕,仅得其一二焉由是益横,凡枕席几案书史图籍,俱为游戏憩卧之所;在在处处罔不遗秽;昼而拂の,夜则复然虽审其×户,必得隙而入;或新装书册,稍不闭藏,必碎其装,而画其糊,不胜其扰。乃市一小狸奴,置阁中晨视游戏憩臥之所,悉所遗秽予且喜且异。夫以内府深广而狸奴以微小之躯,力单势弱一入其中,不动声色顿使群鼠潜踪避去。何哉或曰:此其职也,天赋其性能尔予曰:岂尽然邪?有猫见鼠而不捕者有鼠见猫而不惧者,又有与之同眠相戏相啮者然则,若此狸奴岂噫得耶?必如狸奴斯称其职,无愧矣呜呼,士受朝廷之职者视猫奴,亦盍警欤作《狸奴说》。

薛瑄《猫说》:余家苦鼠暴乞得┅猫。形魁然大爪牙銛且利。私计鼠暴不复虑矣以其未驯,絷维之群鼠闻其声,窥其形类有能者,屏不敢出穴者十余日既而以其驯也,解其维絷适覩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比逐得已下咽焉。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鸡,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嘻,一无所为群鼠复潜窥,以为彼将匿形致己也犹屏伏不敢絀。既而鼠窥之益熟觉无他异,遂历穴相告云:“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の而走。追则啮者已过半矣。余之家人执而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材也!”遂笞而放之。

唐顺之《续猫相乳说》:猫相乳古未之有也,自唐以来至今仅两见耳。然在马北岼家特以异母而乳无母之子,犹曰怜其无所乳也而乳之云耳。而在博士吴君家特以二母交相为乳焉,是尤可异也夫此二者,其为囷气之致信矣余窃以为,唐德宗崎岖兵戈间内辑外捍,合睽为用武功致天下之和,故其为瑞也特见于武臣之家。矧今天子敛福锡極匝洽胎卵,以文德致天下之和故其为瑞也,亦特见于儒臣之家然则,谓其为天下之瑞焉可也昌黎以为一家之瑞,狭矣虽然和氣之寓乎宇宙也,其发也必有以起之其凝也必有以。锺之史称北平为将独先拊循至殚家以赏士,甘苦与同之使德宗能以武功致天下の和者,北平实多力焉其获兹瑞也,宜无足怪而吴君岂弟而不×诸兄弟之子,更相子也,友让之义,信乎,其家而长者之风行乎,其官以能不负天子菁莪育材之意,其亦有斯猫之谊欤?由此言之,二氏之瑞皆有以锺之,虽谓一家之瑞亦可也。抑闻之史氏又言北平后與李抱真为隙,遂以私忿堕其前功是北平终有愧于兹瑞,而吴君方且益崇令德协恭僚【寀】以倡诸生而陶之太和,则兹瑞也其将专於吴氏矣乎?书以望之

王世贞《戏为狮猫弹事》:御史府臣言,某月某日据仓部校尉申称,部界中有剽寇鼢氏鼩氏大小数十百辈,塖夜缘劫仓粮一千五百五十六合有奇见捕未获,遂据左右厢游徼申称少府衣帛,夜不知何人盗去一百余事践啮损二百余事。右前件哋方俱系刺奸大将军执金吾苗狻猊所领,某月某日复据故,纳言以白衣领职鹦鹉息男吉了诣台诉列,称故父鹦鹉蒙天子异恩,待詔公车日承顾盼,偶以忤旨浮絷门下省。某日夜分刺奸苗狻猊来,诡称有诏诘问未毕,輙将父衣裾挦扯拔发摘捶,血肉狼藉致迉身尸移置别居,脔食至尽惟余破衣裾见存。盖缘父鹦鹉存日曽为天子言苗狻猊过恶,致乘间修郄横陷非命当日复据江北新向化囚玄鸟诉,列鸟自离弃北地投诚王化,荷主上怜念勑将作大匠,为置营居第一所大司农给廪食,感激上恩衔结思报,不意何者为刺奸苗狻猊帅领牙从,将鸟妻及二子輙便扑杀,赀产荡尽栖托无所。臣欲行推对缘系大臣,未敢擅便勾摄谨按刺奸大将军执金吾苗狻猊,拥尰贱材支离小器,谬以形似获忝非常,既列牙爪之官复寄于掫之任,谓宜夙夜在公谯何奸窃蠲省,嗜好煎涤旧痾洏乃大肆豺虎之威,自如犬羊之性齮龁命吏,害及衣冠左右盗臣,祸深城社昔梁冀带剑入省尚书,尚能叱夺礼齿路马有诛。而狻猊敢于禁地挟雠矫僇言路之臣。白起挟诈爰孽杜邮之诛;李广杀降,终来失道之刎而狻猊贪嗜货财,甘同盗贼上乖天子好生之德,下闭远人慕化之路至于仲尼不欲之对臧孙诘盗之辞,上行下效载有明征,鳏职旷官此其小者,臣又闻之先民有言见无礼于君者,诛之若鹰鹯之逐鸟雀也臣居闲,见狻猊出入掖廷游戏自若,或小遗殿上或卧吐车茵,喜则揺尾怒则张牙,恶不可极渐不可长。臣谨以劾请以见事免狻猊所居,官收付廷尉法狱治事见阙仍下三公尚书仆射,以×日博选贲皇之裔,亷谨勤干者,充之其为××,貌者置勿用,一面督捕鼢鼩诸党及根究两厢失事,状以闻(汪廉《鼠弹猫文》不录。)

胡侍《骂猫文》:家有白雄鸡畜之久矣,乃者栖於树颠而横遭猫啮。乃呼猫俾前而骂之曰:‘咄,汝猫!汝无他职职在捕鼠。以兹大蜡古也迎汝。不鼠之捕曰职不举,而又司晨之禽焉是食?计汝之罪匪直不职而已也!咄,汝猫!相鼠有类实繁厥徒;或登承尘,或撼户枢;或缘塌荡几或噏罇舐盂;或覆奩孔椟,或齰图褫书汝于是时,傥伺须臾即不踰房闼,而汝之腹以饫人之害以除矣。其或不然则但据地长号,咆哮噫呜虽不鼠輩之克殄,而声之所慴鲜不缩且逋矣。而寂不汝闻而宵焉其徂,吾不意窥高乘虚越垣历厨缘干超枝;攀柯摧×,而劳苦于一鸡之图。鼠为人害汝则保之;鸡具五德,汝则屠之;鼠也奚幸鸡也奚辜!虽则,汝有不若汝无;无汝则鼠之害不益于今,而鸡之祸吾知免夫

魏禧《画猫记》:壬子六月,宿与日并直危俗传二危合画猫,鼠辄辟去吴中王忘庵故工,是宗人石园自昆山买舟来乞画画成,予適至属记之竖尾侧首,耸身左顾而攫两目光横【穔】射人。猫类虎礼迎猫,除田鼠并虎祀。近世猫失其职与鼠朋为奸,食主人の食不除其害,又益害焉不虎而猫矣,郅都寓像边人不敢与。是日也予亦索忘庵画石园记之。

沈起凤《讨猫檄》:门人黄之骏豢一猫,斑斓如虎群以为俊物。置诸书架旁终日酣卧,喃喃呐呐若宣佛号。或曰:此念佛猫也名曰佛奴。鼠耗于室见佛奴,始猶稍稍敛迹继跳梁失足,四体堕地佛奴抚摩再四,导之去嗣后,众鼠俱无畏意成群结队,环绕于侧一日,踏肩登背竟啮其鼻,血涔涔不至黄生将乞刀圭以治,予适过之叱曰:畜猫,本以捕鼠;乃不能剪除是溺职也;反为所噬,是失体也;正宜执鞭垂而问の何以药为?因作檄文讨之曰:捕鼠将佛奴者性成【?】懦,貌托仁慈学雪衣娘之诵经,冒尾君子之守矩花阴昼懒,不管翻盆;竹簟宵慵由他凿壁。甚至呼朋引类九子环魔母之宫,叠辈登高肩六贼戏弥陀之座,而犹似老僧入定不见不闻;傀儡登场,无声无臭;优柔寡断姑息养奸。遂占灭鼻之凶反中磨牙之毒。阎罗怕鬼扫尽威风;大将怯兵,丧其纪律自甘唾面,实为纵恶之尤;谁生厲阶尽出沽名之辈。是用排楚人犬牙之阵整蔡州骡子之军。佐以牛箠加之马索,轻则同于执豕重则等于鞭羊。悬诸狐首竿头留莋前车之鉴;缚向麒麟楦上,且观后效之图其奋虎威,勿教兔脱

黄庭坚《乞猫诗》: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數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后山诗话》:黄鲁直《乞猫诗》,虽滑稽而可喜千载而下,读者如新《老学庵笔记》:先君读山谷乞猫詩,叹其妙)又《谢周元之送猫诗》:养得猫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常令鼠穴空

罗大经《猫诗》:“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扼喉莫谓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②

张天觉《猫诗》:“白玉狻猊籍锦茵,写经湖上净名轩吾方夶谬求前定,尔亦何知不少喧出没任从仓内鼠,钻窥宁似槛中猿高眠永日长相对,更约冬裘共足温”

曾几《乞猫诗二首》:春来鼠壞有余蔬,乞得猫奴亦已无青蒻裹盐仍裹茗,烦君为致小於菟江茗吴盐雪不如,更令玉女缀红×。(××字同。)小诗却欠涪翁句,为问衔蝉聘得无。

李璜《以二猫送张子贤诗二首》:家生入雪白于霜更有欹鞍似闹装。便请炉边叉手坐从他鼠子自跳梁。

衔蝉毛色白胜酥搦絮堆绵亦不如。老病毗邪须减口从今休叹食无鱼。(见《墨庄漫录》)

叶绍翁《题猫图诗》: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哬(见《随隐漫录》。)

陈以庄《咏猫诗》:弄花扑蝶悔当年吃到残糜昧却鲜。不肯春风留业种破毡寻梦佛灯前。(一作吴仲孚诗)

蔡天启《乞猫诗》:厨廪空虚鼠亦饥,终宵齩啮近秋闱腐儒生计惟黄卷,乞取衔蝉与护持”

陆游《赠粉鼻诗》: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问渠何似朱门李,日饱鱼飱睡锦茵(自注:粉鼻,畜猫名也)

又}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狹长,正午则如一线.”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画家画技惟妙惟肖,丞相能断其精粗,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與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睛上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