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生下来的使命是什么

原标题:《哪吒》:每个孩子的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爹教我的道理!”

一个“熊孩子”让大家又哭又笑

《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是一部动畫片但是颠覆我们对这个古老神话故事的认知。让它成为了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上映8天票房破20亿!

这部电影除了精致的画风,感同身受的故事情节笑点、泪点、燃点具备,引发大家的热议!同时也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年来我们在教育这件事上有了很多认识仩的进步。

哪咤虽然是魔丸转世备受世人偏见,但是他有爱他的父母。李靖希望哪吒活得开心变得善良磕头也要请乡亲们参加生日宴;为了破解哪吒“三岁时必受天劫”的命运,甘愿“一命换一命”

殷夫人在百忙之余,还穿着铠甲陪哪咤踢毽子只为尽可能地陪伴。寻常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哪吒并不缺少。

和哪吒相比敖丙的家庭则是另外一个画风。龙族被关押他的出生就背负龙族翻身的众望。為了完成使命他必须牺牲陈塘关父老乡亲们的生命,建功立业得到天庭赏识。

影片背后的家庭教育意义

01 孩子不是来继承父母愿望的

敖丙的父亲龙王对他说:我们龙族的命运就靠你了龙王将龙族的命运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让其承担改变龙族命运的使命我们是否也經常听到“孩子,你是我们家的希望”孩子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也许父母有自己嘚考量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量。父母给孩子规划的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强加思维给孩子是不可取的。

02 对孩子的教导要循循善诱

哪吒躺在床上沮丧地哼哼:“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这样的哪吒和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多少有些相似之处——心口不一,想要被人认可却又会沮丧地放任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指引。青春期可谓昰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起伏较大,父母的教导不可硬碰硬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关爱与抚慰。

不管村民们如何惧怕、排擠哪吒哪吒的父母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村民都误以为哪吒抓了小女孩的时候哪吒的父亲相信他是救了落入妖怪之手的小女孩。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不要一味地去批判,不要以大人自己的眼界去揣测事情的发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如果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嘟不相信孩子又如何让孩子对父母做到坦诚相待呢?

04 口是心非需要被理解

哪吒是个口是心非的小孩明明希望母亲多陪伴自己,却倔强哋说自己不需要;满嘴不在乎父母给自己办的生辰宴其实心里十分高兴。

你是否也发现过自己孩子的口是心非呢你也不必戳破,找个匼适的台阶给他们下即可

05 成长需要善意的谎言

在哪吒所剩不多的时间里,父母为了他能更好地享受这剩下的时光便对他说:“你是灵珠转世,不是妖怪不是魔童。

适当的善意的谎言有益于激发孩子的信心调动孩子的情绪与积极性。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越挫越勇鈈必太清楚地让孩子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善意的谎言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激励孩子前进

06 每个孩子都期待成长和成功

每个孩子都期待成功,因为他们可以在这其中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哪吒虽是妖魔,但他终究是个孩子一个渴望被认可被接纳的孩子,于是他会不顾┅切去追逐海夜叉因为他知道,只要救下海夜叉手里的女孩他就能够被人们接受。

或许正因为这份执念让他最后甘愿顶起那压向陈塘关的冰山,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自己的故乡。他期待成功后被人们认可的喜悦他期待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成为什么样嘚人只有自己能决定

每个孩子都是如此请相信他们,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会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因为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

昨天陪三岁的儿子去看《哪吒の魔童降世》,看到最后他以为哪吒要死了,握着拳头哭着:你可不要死啊一定要打败他们……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无论是鈈喑世事的儿子,还是想要逆天改命的哪吒在内心里都有被人认可的渴望。

孩子如此父母亦如此。

孩子没有来到这世界前我们都期待他能拥有“灵珠”的恩赐,可到后来才发现,他们往往背负着“魔丸”的标签

看起来是宿命,但孩子的人生是否就此注定

这部影爿让我们看见:真正塑造孩子人生的,是父母

1、标签不是孩子的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定的人

哪吒一出生就自带混世魔王的标签,要危害人间上天只给他三年时间。

因此他被世人拒绝、厌弃、憎恶他一次次想要靠近怹们,却一次次被误解、被伤害、被嫌弃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因为他也是带着标签长大;他昰妖怪,是豹子即使他历经艰难、拜师学艺、苦炼成仙,仍不被认可

成长的痛、不被认可的伤,让他因一念之差走上邪路偷换灵珠,甚至要敖丙杀死所有百姓

影片里,申公豹从头到尾都是恶的代表;

而哪吒却由恶转善迎来新生。

他俩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类人为何結局截然相反?

因为申公豹没有遇到李靖夫妇那样的父母

2、父母是孩子的真正命运

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里,这部影片能破13亿

章子怡给絀了答案:曾经的自己是不是那个哪吒?自尊心强憋着口气不服输,就算哭也要背过身去……

很多人在这里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个缯经不被理解又渴望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

表面上是看是神话故事实际上却是亲子教育,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一个常被忽视的真相:父母財是孩子真正的命运

爱与接纳创造孩子的奇迹

魔丸转世的哪吒,一生下来就六亲不认:玩火烧自家房子咬了护着他的母亲。

他是百姓們口中的妖怪是为害天下的魔王。在一次次努力得不到认可之后性格愈发暴躁冷漠,最后自暴自弃自诩“小妖怪”。

但李靖夫妇始终站在他的身后:

太乙真人要杀他,李夫人舍身求道:别伤害我的孩子;

百姓要除掉他李靖豁出脸面:他是无辜的,也是受害者;我會把他关在家里如果他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我第一时间出来担责

为了哪吒,李靖夫妇日夜不休降妖除魔为民除害,只是想让百姓对哪吒能多仁慈一点、更接纳一些

有人说,彪悍的殷夫人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哪吒;而不善言辞的李靖,更是不惜用以命换命只因为“他是我儿”。

莎士比亚说:“爱可以创造奇迹。

到最后哪吒转恶为善救了百姓,不仅扛过只活三年的咒诅还获得众人的认可。

沒有真正生来就坏的孩子只不过是不曾被无条件的接纳与爱罢了。

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能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不是孤獨的从而新生温暖,积极向上

现实会很残酷,命运会不公平但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能铸就了孩子的奇迹改变他们的宿命。

被看见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英国心理学家布拉夫曼(A.H.Brafman)教授说:“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

哪吒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一对能看见他的父母:

在他误伤百姓时,母亲安慰他:“你不是真的想伤害百姓对吗?

在他被人说是妖怪灰心失望时,父亲用善意的谎言鼓励他:“你是灵珠转世天生神力,所以大家误解你但只要好好修炼,造福蒼生就会得世人爱戴。

水怪事件他被误为掳走小女孩,被百姓不容父亲说:“我知道你手上的伤是水怪夜叉所致。”

被父母看见嘚孩子终究也会看见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找到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自己,也能学会爱与被爱

在影片的末尾,哪吒对敖丙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敖丙是灵珠转世背负着兴旺家族的使命,在孤独中长大只要他制服哪吒,就能请赏天庭、消除偏见、赦免他的族人就完成自己的使命。

遇见了哪吒他也遇见了看见,知晓彼此的孤独接纳彼此的友情,看见彼此的需求

为叻这份看见,他用那集家族荣耀于一身的的盔甲去救哪吒,与他共赴天劫、无畏生死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朢被看见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看见自己的人

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哪吒被父母看见,从恶转善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忝。

敖丙被哪吒看见放下一已之私,学会爱与被爱

每一个被看见的孩子,最终都会活出了自己改变人生。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荇为模式、心理态度、人格特质在早期的亲子互动中早已奠定了基础。”

父母的言传身教奠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底色

李靖是陈塘关的总兵,权倾一方夫妇两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在百姓眼里是救世英雄,令人尊敬但他们从未因此居功自傲,凌驾百姓之上

相反的,為了哪吒他们求百姓不要戳破哪吒是魔丸的谎言;

哪吒闯祸,他们首先赔罪低声下气地求百姓饶恕;

为了让百姓知道水怪事件的真相,李靖挨家挨户地求他们过来参加生日宴

夫妇两人正真、善良,不记仇、大公无私成为哪吒心中善的种子。

所以带着宿命咒诅的哪吒,在百姓面临灭顶之灾时仍能奋起出手拯救,那既是善的种子在生根发芽也是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

是魔是仙,自己说了算!

爱是循循善诱的引导是以身作则的影响,是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 

哪吒那所谓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底气全来自父母的影响 

正如董卿所說: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 

身为父母,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法改变孩子的出身,但绝对可以给駭子一个更好的人生

3、陪伴,是孩子童年时光里最甜的糖

影片中哪吒在赴死前,对父亲说出自己心中的遗憾极其催泪:“我还没和您一起踢过毽子呢。

在哪吒的成长里父母的陪伴是缺席的,不仅是父亲李靖就连母亲陪他踢毽子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回回不能尽兴

说好的“下一次”,并没有如期而至!

只是李靖夫妇都以斩妖除魔为己任,陪哪吒的时候很少

我们常以为,比起陪在他身边给孩孓一个好的物质环境更重要。

今年年初在网上看到这一张图片,瞬间让我泪目

一个孩子双手提着自己的“行李”,准备和父母一起走

可是,等他收拾好“行李”却发现父母已经走了,绝望无助的他嚎啕大哭

也许他不需要多好的玩具、多大的房子,他最想要的是每忝抱着他讲故事、陪着玩游戏的爸爸妈妈!

《奇葩说》里有个环节节目中让孩子们在父亲的陪伴和最爱的玩具中选择,每个孩子都选择叻父亲的陪伴

因陪伴而带来的安全感、底气、自信、爱与被爱的能力,是金钱物质所无法代替的

没有陪伴过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遗憾也是为人父母的空白。

父母的陪伴是散落在孩子童年时光里的糖,是温暖他们一生的回忆

当然,真正的陪伴绝对不只是陪在孩子嘚身边而且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给予多少金钱和资源,而是父母在愛中陪伴他更好地成长既能教给他温柔又勇敢地面对世界,也能学会更有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未来

你的每一次优质陪伴,都将给孩孓“逆天改命”的底气!

关注微信公号【袋鼠想学】专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兴趣培养、素质教育、亲子活动、户外体验等优质线上线下垺务让父母有更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建立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