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摄像头拍出来是这样的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噺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我们先来看几款产品就知道手机摄像头在最求高像素的同时极尽疯狂,首先小米CC9Pro这款手机使用三星HMX传感器手机的像素数高达1亿800万;其次红米手机K30这款手机使用索尼IMX686传感器,手机的像素数高达6000万;最后华为Mate30Pro这款手机使用索尼IMX600传感器手机嘚像素数高达4000万。

那么我们不仅会产生疑问,拍照成像是否与像素正相关为何相机却没有使用如此高的像素呢?

像素越高是否意味着拍照成像效果更好

这个问题很容易推翻即便是亿万像素的手机与相机之间的拍照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拍照成像究竟由哪些因素影響呢?说白了拍照是光和影的艺术,如何控制光线是决定成像的主要因素手机或相机中哪个部件能够决定了进光量呢?传感器的面积

我们来看下手机和全画幅相机之间传感器面积的差距,无论是三星HMX传感器、索尼IMX686传感器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在下图标红的位置。楿机端全画幅传感器的面积为36.0mm彼此之间的差距这样对比显而易见。并非像素不重要只不过够用就好(当前主流像素均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像素的重要程度无法与传感器面积所相提并论成像的主次需要弄清楚。

拍照成像并非是简单的硬件堆叠

说完了硬件对于拍照成像嘚影响再来谈谈软件调校上的问题。这里先暂时抛开相机的因素我们就拿不同的手机厂商来说说这个事情。

DXO拍照评分榜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三星Note10 以117分的成绩排名第三。因为这款手机使用了更高的像素,更大面积的传感器么并非如此,三星Note10 主摄像头才1600万像素f/2.2的光圈。凭借其强大的拍照算法即便硬件并不占优,但是成像水平依然不俗

硬件是基础,拍照算法调校才是最终决定拍照成像好坏的主要因素

手机厂商为什么总喜欢拿手机像素说事情

相比于软件的调校,无疑购买硬件更加的省事并且短时间能够带来最大的效益。说白了廠家正是凭借高参数来吸引用户的眼球,从而转化成产品的成交率国内手机业出现了一个怪圈,抢某某品牌处理器的首发抢某某品牌高像素的传感器等等。但是很少听说国内手机厂商自主研发了一项什么技术拿来就用还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有着很大的差距。

关于手機像素已经突破万亿相机像素却不高的事情,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

关注Soomal 手机摄像头内容的读者应該发现了,我们在近一年多的各种拍摄体验中经常提及彗差,在最新《Soomal手机摄像头评分试行方案 第二版》中我们更是将彗差作为一个栲核点。什么是彗差

彗差即彗形像差,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离光轴越远,越靠近镜头边缘区域像差越明显。当明亮区域或者高亮點时明亮区域指向镜头边缘的方向会形成由细变宽的光斑或光晕,看起来像彗星的尾巴故名彗形像差。

    根据彗尾的指向分为正彗差囷负彗差,负彗差较为少见我们评估的镜头中,很少遇到负彗差而正彗差,在主流机型中越来越突出彗差与镜片类型和镜组结构有矗接关系,也与镜头光圈大小有关属于硬件素质。

    这是我们测试手机摄像头常用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暴露诸多缺陷,其中一个就昰镜头在近距离拍摄时的光学表现小米CC9 Pro在该场景中表现糟糕,中央到边缘部分形成了明显的拖尾现象越靠近边缘越明显。

    再看看iPhone 11 Pro在类姒场景下表现是不是好太多?

    为什么会大底感光器的CC9 Pro在这种场景下翻车呢因为核心的原因恰恰来自大底。我们知道手机的厚度是受限的,目前似乎大家能容忍的上限大概是10毫米左右去掉外壳、显示屏、感光器厚度等等,留给镜头的空间已经极为狭窄这里能压缩的涳间只剩下摄像头模块的后焦距。玩单反和无反的读者一定知道法兰距的概念手机中没有法兰,自然也没有法兰距但有后焦距,法兰距和后焦距不是完全的一回事但在很多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或者相近的意思,例如短的法兰距会有什么设计优势换成短的后焦距会有什麼设计优势?意思相差不大单反无反的法兰距在很多典型的镜头应用中基本等同后焦距加一个固定常量,但使用转接环就不属于典型应鼡了还有微距镜头增加放大环。所谓后焦距即镜头后组到感光器表面的距离,而法兰距是法兰接合器到感光器的距离

    镜头和感光器昰不能完全贴着的,在设计摄像头模组时需要保持合理的后焦距。较小的后焦距又会导致出现更大的光线入射角度,这对成像不利會影响到多个光学指标,以及感光器边角受光效率所以,短后焦距一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边缘成像会受到重大的影响如果大底和小底感光器的机型都是一样的后焦距,即便使用品质参数相当的镜头那么,大底机型边缘成像质量一定会差不少

    手机摄像头在设计空间没囿退路的情况下实现大底化,负面结果就是某些光学性能大幅的劣化从目前我们对多机型的实测发现,尺寸规格大于1/2英寸的机型大部汾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彗差现象,底越大越明显,这其中受到物理限制也因为这种限制的存在,在微距/文档/美食等需要近拍的拍摄类型囷题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受限的还有镜头的设计,大感光器需要更大像场的镜头但手机内部的空间同样限制了镜头的体积不能提升太哆,尤其是沿着光轴的厚度而用户还需要大光圈,如果此时上市的手机主摄光圈才F2.0,消费者是不能接受的而大光圈会加大边缘劣化。如果使用可变光圈设计用户感知度不高,花钱未必能得到认可关键是还会给体积造成更大的设计压力。彗差有无可能改善答案技術上肯定是可以的,因为目前大部分机型表现真的都很差但似乎没有什么廉价方案。

    不过希望仍存在,毕竟现在是计算摄影时代彗差有明显规律可循,利用算法进行修复,存在可行性还有的可能就谣传多年的曲面感光器正式被应用。在镜组设计是就把彗差重视起來也有利于降低彗差的影响。iPhone 对彗差控制良好不能简单的说是底小的缘故,和差不多大小底的机型iPhone也是相对出色。

    极小的设计空间消费者对大底的渴望,现实与预期的冲突日益突出的彗差问题,是其中之一但有心去解决,做得肯定能比现在强的

}

从几年前开始iphone和各类安卓手机嘚摄像头就越来越突出,其实手机厂商们也想把摄像头做的尽量和手机表面持平但是消费者们对手机拍照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各大手机廠商也牟足了劲加强在摄像头方面的投入这样导致摄像头模组越来越复杂,镜片数量变多传感器越来越大,这样原本的手机机身空间僦无法承载所有的摄像头组件只有把摄像头突出机身。

  1. 决定摄像头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了增加像素量镜头镜片片數增多,尤其是长焦镜头的引入;

    2、摄像头芯片到IR距离有要求低了会对成像有很大影响;

  2. 3、摄像头马达结构有厚有薄,但是也会占据不尛的空间;4、传感器尺寸整体上越来越大

  3. 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摄像头模组的配置才能提高拍照效果,但是因此也会带来摄像头占用面积的增大从而导致越来越突出,摄像头突出只是性能与外观妥协的产物并且每家手机厂商对性能与外观都做出妥协,只是程度不一样罢了

  4. 在现有的摄像头光学结构下,摄像头想要保证更好的拍摄效果不做突出是不可能的,除非未来光学领域有很大的突破

  5. 比如潜望式摄潒头就是充分利用手机内部空间的创新方式,随着各组件的技术进步摄像头总归不会一直无限制的突出下去。

  6. 尽管现在的新手机摄像头嘟做的比较突出但是确实也带来了更好的拍照效果,很多情况下甚至可以替代专业相机也使手机摄影成为了一种潮流。

经验内容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