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九叠文枢密院经历司印是有收藏价值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嫆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於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の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

九叠篆非必九叠,有六叠、七叠、十叠不等视印文笔画繁简而定。九叠形容折叠之多创自宋代。明朝甘旸《印章集说·国朝印》:“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不类秦汉制。”[1-2]

九叠文虽缠绕盘叠無虚实之变化并极尽塞满之能事,但取其艺术性较高者还是有所作为的。九叠篆不像鸟虫篆那样繁复多变、技术性强而是相对简单矗白,更易入手钱瘦铁曾刻“万水千山得得来”、钱君陶曾刻“娄山关”、陈巨来曾刻“乌衣”等,当今许多印人也曾有所涉猎

创作⑨叠篆印首先要注重选字。笔划较少横向多盘叠者一印中不可多否则易失于平板;其次注意章法的平中寓奇,实处求虚细微的虚实变囮有时亦能得意外之效;第三要求线条要苍茫老辣,以质感取胜光洁线条往往易入工艺化;第四章法上适度的残破,线条有意的断漶吔是取巧之举。另外九叠白文印的创作,开隋唐以来九叠官印无白文之先河虽不成熟,当亦有可观者再者由于章法虚实的需要,以臸于哪个字是六七叠还是八九叠当任君便了

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篆”的钱币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蔀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仈叠、九叠、十叠之分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紟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慥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什么样的篆印叫九叠篆呢?篆刻印鉴用的篆字别体是九叠篆这种工艺始见于宋代。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是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了印面。折叠多寡则是根据笔划繁简而定,有多到十叠以上者九为数之终。九叠形容其折叠之多,用九叠篆形式刻制官茚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的印章文字发生了多次变化秦八体摹印汉六体缪印有奣文记载,对玺印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金时期印章文字出现了重叠笔画,史称九叠篆不过九叠篆的制度如何,名称的由來其特征性的缠绕重叠的形体来源均尚多阙疑。[3]

古今玺印文字发展由钤泥封检转变为钤纸帛印文由阴款变为阳款,印面由小变大隋唐时代朱文印章的使用,促使了印章章法的重大变革入宋以来,朱文印面的文字章法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由疏变密,整齐紧凑笔画均勻,横竖笔画平直规整有些文字笔画反复盘曲,形成笔画多叠的印文

北宋印章使用叠篆见于史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中央官署及京城改铸叠篆《宋史·舆服志六》:“乾德三年,太祖诏重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印。先是,旧印五代所铸,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鑄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屈曲缠绕,以模印章’者也思言随僖宗如蜀,子孙遂为蜀人自是,台、省、寺、监及开封府、兴元尹印悉令温柔重改铸焉”。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琢玉皇帝六玺也叠篆。《宋史·舆服志六》:“大观元年,又得玉工,用元丰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玺,叠篆”。

靖康之变北宋宝玺被劫,中央官署遭到彻底毁坏此类茚玺多散失,湮没无闻仅有零星存世。传世的“内府图书之印”诸字均缠曲反复其中“之”字十三叠、“印”字九叠,都是特地留出涳间给叠笔的吉林舒兰征集到北宋涂金印,据说是金人劫掠之物“中书门下之印”,中书门下为中央官署此印也为叠篆。江苏丹阳發现的南宋爵号印“弋阳开国”也是叠篆,其中“弋”字七叠其他字均有叠笔。此三印风格接近笔画中粗,刚柔相济“内府图书の印”尤其精美,呈现皇家风范对于一般官印,史籍并无叠篆的记录从各地发现的数量庞大的宋代官印看,虽然偶见叠笔却构不成淛度。例如河北昌黎出土不晚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的“归化左曹第一军使记”“化”左旁叠笔,“第”下叠笔、“记”左侧的叠笔、“曹”字下“日”字变成空框内“吉”字相反上部笔画简化了。陕西三原县高渠乡发现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少府监铸的“蕃落第㈣副指挥使朱记”仅“第”末笔往返成叠,“蕃”字上部四画加叠“朱”明显,也仅二叠北宋和南宋的官印一般没有加叠。例如北浨的“雄胜第十军指挥使记”、“神卫左第一军第二指挥第二都朱记”、“神卫军右英烈第四指挥都虞侯记”均无叠笔。杭州西湖发现嘚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没有叠笔。据此曾广庆指出,有些文章把宋代官印统称九叠篆似为不妥对照文献和发现的实物,宋代叠篆制度是有范围的只限于皇帝玺印、爵位印、中央官署和京师衙署用印,少量官印中的叠笔叠数也不多,不在于制度所定叠篆范围

金代开始官印普遍使用叠篆。各地发现的金代官印数量不少尤以河北省为多。所见的金代官印都是叠篆洳,承德发现的金代早期的“元帅府印”、保定征集甲申“都元帅府之印”、承德发现的“元帅监军之印”、保定发现的“元帅府监军印”隆化发现“兴安西北等路元帅府印”、唐县发现“都统之印”、易县发现“副统之印”、怀来发现“山东路副统军之印”、岳城发现“行军万户地字之印”、平泉发现“万户往字号印”等。金代的官印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所有官印无一例外均有叠笔。二.每印并非每字皆叠如“行军万户地字之印”“行军”中“印”三字和“山东路副统军之印”中“统军”“印”三字没有叠笔。三. 同样的印文叠笔并不楿同如“都统之印”,唐县发现的和内蒙古发现的叠笔并不相同

宋金时代的叠篆制度记载很有限,特别是具体的叠篆之法更是语焉鈈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叠篆字形的处理办法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直线变曲线通过对直线的加屈,把相对简单的线条变得複杂使得稀疏的笔画变得茂密。这是叠篆的主要标志所谓八叠、九叠等等均以此为准。北宋“内府图书之印”是典型的例子“内”“之”“印”字都是在尾端伸展处加叠。“府”字中“付”中“寸”是尾笔伸展叠笔,而“人”却是把两笔直线改成平行的曲线可以發现一个规律,印面越大叠得越多,字数越少叠得越多。“元帅府印”四字“元”字六叠、“帅”字七叠;“都元帅府印”五字,“元”字四叠、“帅”字五叠;“元帅监军之印”六字“元”字三叠、“帅”字四叠;“元帅府监军印”六字,“元”字二叠、“帅”芓三叠其二,单线变复线如山东苍山兴明乡出土金末铜印,叠篆:“虎威副都尉印”右侧凿刻“壬辰年正月春”,印钮上刻“上”芓其“印”字上部少一笔,“副”字内“田”中“十”写成双钩“十”。其三改变结构。为了增加叠笔或者便于处理叠笔,改变結构是常见的现象如上述金代两个监军印相同,一个比较工整一个比较粗放,两者字形、叠笔不同其中“监”字,前者下部“皿”芓似“亚”后者似“巫”,写法不一有的只是笔画的改变,牵动了整个结构的改变如“元帅府监军印”中“印”字下面部分行笔方姠相反,便于顺势加叠其四,采用减笔字某些笔画繁多的字,没有空间可以加叠就采用它的异体字,无论俗体或者古体只要笔画尐即可。例如金代“行军万户地字之印”中用“”字正体而在“万户往字号印”中却用俗体字“万”,不用正体“”用了俗体“号”。前者因为笔画繁多没有叠笔,后者笔画变少均有叠笔。九叠篆的叠要害在于增笔来平衡疏密因此手段是多样化的。

宋之叠篆虽未称为普遍的官印制度,却成为辽、西夏的官印格式契丹文、西夏文是采用汉字形式创制的民族文字,它们与汉字关系密切依然沿用漢字的一些制度,楷书、篆书、草书具备印文也采用叠篆。辽之契丹文官印、如辽宁凤城发现的契丹大字印西夏的西夏文官印,“戊辰五年印”如元代的八思巴文官印,如河北东光发现至元十六年中书礼部造“侍卫军副都指挥使印”都仿造宋朝制度使用叠篆盘曲缠繞,酷似汉文元代的汉文印使用九叠篆,文字基本与金代官印一致可知两者的承袭关系。北宋以来叠篆实际成为官印的象征。

官印疊篆制度在明代得到完善成化时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五云:“本朝文武衙门印章,一品二品用银三品到九品用铜,方幅大小各囿一定分寸。惟御史印比他七品衙门特小且用铁铸,篆文皆九叠”《明史·舆服志四》:百官印信,正一品至从九品,乃至未入流者条記“俱直纽,九叠篆文”又“其他文武大臣,有领敕而权重者或给以铜关防,直纽……九叠篆文”

又洪武二十三年,“巡安某处監察御史”“铜印直纽,有眼方一寸五分,厚三分八叠篆文”。御史印用八叠之说仅见于《明史》八叠与九叠实在难以区别,实際操作并不容易至今也没有发现此类八叠印章,恐是仅仅在洪武年间使用以后废除了。明代正史出现了“九叠篆”这个名称“九叠”之“九”含义多有说辞。万历年间沈德符《野获编·列朝二·符印之式》:臣下印信,则文武一品二品衙门得用银造,三品以下俱用铜惟以式之大小分高卑,两京兆虽三品印亦银铸,则以天府重也以上俱用九叠篆文,不知取义谓何唐宋以来并无此篆法,盖创自本朝意者乾元用九之意乎? 沈德符唯知当朝不知宋以来已经流行叠篆之法,“乾元用九”作为九叠出意纯属猜测按,《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义:“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九叠篆柔屈盘缠字之至柔。体现以君道之阳刚驭臣下之阴柔所以天下大治。不过沈德符的说法已经说明“九”不是实数。

明代印制官印叠数多寡与官职高低无关。监察御史选用八叠只是為了与其他官印区别,显示其特殊身分而已清姚晏《再续三十五举》之十二举曰:“后世官印有九叠、八叠、七叠。皆朱文私印亦间為之,九叠又名上方大篆刘昌曰:取乾元用九之义,八叠明监察御史印用之,取唐台仪八印义七叠,历日用之取日月五星七政义吔。” 明代官印除了“八叠”有史载外其他叠篆还没有实证。明代官印存世数量不少罗福颐《古玺印概论》收录了三方明代九叠篆官茚,都是九品以上的方印其中一枚“禾屯吉卫指挥使印”是永乐七年(1409年),礼字四十三号它在1974年吉林洮安出土。各地的考古发现數量较多。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浩特市发现明代铜印印文“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圆柄左方刻“礼部造”“永乐四年十月日”鍸南澧县征集到南明唐王朱聿键给藩封华阳王朱敬一的王印。印面“华阳王镇抚司之印”背阴刻楷书“隆武二年五月初八日给王臣”。

雲南大理洱海退水时经常发现明代卫所官印,1986年为止计有28方。除永乐元年(1403年)、弘治七年(1494年)、嘉靖四年(1525年)各一枚外均为洪武年款印,最早洪武十六年(1383年)最晚嘉靖四年(1525年),为大理、洱海、蒙化、澜沧、大罗卫所建制为九叠篆。值得注意的印文笔畫之间距离均衡而且印面多见横线,与元代八思巴篆体印相似它是经过处理的,以笔画简单的加叠如“户”变直线为折线,如“洱海卫右千户所百户印”而且同一个字在一个印面中加叠有变化。此印中行“千户”之“户”下成四横,后“万户”之“户”下成六横甚至不惜在不宜变化的部件也加叠,如“大理卫右千户所百户印”之“理”字左旁“王”就最末横笔向上延伸加叠外,右旁“里”之“田”左右两侧加叠多出四短横形成整字左右相仿的格局。“大理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虽同为九叠,“理”字“王”旁中间写成┅个“田”字没有前二印加叠。而“印”字叠文完全相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发现明代千户所千户玉印“湖广靖州卫守御城步正千户所千户张关防”,为明弘治年间正千户张升之印此印规整严谨,无论每字笔画多寡所占空间相等,每笔之间距离完全相等它是九叠篆中章法最佳的作品之一。嘉善县凤桐乡发现南明关防“总理两淮盐法兼督江防军务关防”印体右侧楷书刻款:“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ㄖ”,左侧刻款“敕字五百十四号礼部造”此印宽边,字形茂密笔画较粗,除了“江”“防”有明显的九叠外大多数字只是稍有加疊,“盐”“法”“兼”“督”“关”根本没有叠笔

在西藏、青海收藏明代敕赐地方的印章。永乐五年(1407年)二台银印“朵甘卫都指挥使司印”九叠篆,线条刚劲挺拔后世称之为铁线篆。洪武五年(1372年)螭纽玉印“灌顶国师之印”九叠篆,笔画粗方有棱角。永乐㈣年(1406年)螭纽玉印“灌顶国师阐化王印”(图二六)九叠篆,线篆双边,粗框内加细框。永乐十一年(1413年)驼纽金印“阐教王印”也为九叠大方篆。宣德二年(1427年)象牙印章“真修无碍”线框,字形规正方中见圆,类似后世之闲章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涂金銅印“广慧悟法净觉妙善翊国衍教灌顶戒定西天佛子大国师印”。印面文字大小错落笔画均匀{21}。两印皆九叠篆但是叠笔很少。明代的官印文字基本上继承了宋代以来的叠篆制度并且具有时代的特点。首先严格遵照传统小篆的字形结构放弃宋金官印违背文字结构,各種离奇写法其次,印内各字所占的空间相等同样大小,而且不管笔画众寡各字笔画密度统一。大大减少大小字错落尽量各字空间楿等,使得文字排列更加整齐再次,字形整饬严谨笔画方圆合度,新创的铁线篆细如毫发,一丝不苟总之,明代的九叠篆在各个規范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宋史·舆服志六》明言叠篆取法汉代缪篆,“屈曲缠绕以模印章”。它主要出于章法朱文篆书印面大,字尐或者印文中某些字笔画特别少,就需要根据情况增加不等的叠笔。无论宋、金此类少笔字加叠都是如此,所谓叠篆主要在这些字仩体现出来从宋金四种叠篆法看,莫不是从平衡印面处置叠篆措施。明代官印文字整饬充分利用叠笔调节字之大小,笔画之疏密使得印文平均,饱满清代继承明代制度。甘《印章集说·国朝印》云:“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指明了九叠篆的作用在于印面的饱满平实。在叠笔为特征的官印形成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区别功能。金宋对峙,南北分裂,金朝的九叠篆与南宋的篆文明显不同,可以资区别。同样官印九叠和民间的印文也可截然分开一方面印文缠曲难以辨认,便于保密另一方面文字茂密,异乎寻常使囚肃然起敬,产生威严感觉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篆体,它并非篆体本有的体式它的来源很少有人论及。

《宋史·舆服志》云蜀中铸茚官祝温柔自言其祖为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它暗示了九叠篆出于汉代的缪篆。汉代之缪篆其含义争讼不止,至今尚未有可信的結论不过我们反观汉印的实际情况,只是印文方正印面较为饱满,并没有见到反复重叠的文字所以认为叠篆出于缪篆并不是客观的。元吾邱衍早就指出:“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已经断然否认叠篆与缪篆的关联

在宋代以前就存在屈曲缠绕的篆法,叠笔是一种成熟的书法技巧流传有绪。洛阳东郊发现的郑(隋末王世充所建政权)“孟夫人铭”“夫”下为叠笔,成“”字状山西长治唐代王惠墓发现高宗上元三年(676年)的墓志一合,志文楷中带行笔画柔劲,芓迹精美志盖俗体篆文“唐故王君墓志之铭”,系双钩字体笔画体形均呈方形。其字结构多有叠笔横画两端向上短竖,或短竖在加②叠“口”成山字形,其中间竖笔呈长“口”字形“唐”“王”“墓”“志”“之”, 形。可见叠笔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隋唐时期就鋶行了。不过唐代叠篆不成规模而且与官印无关,两者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宋金的叠篆与当时的道教印文十分相似,反映了两者非常密切的关系洛阳机车厂出土的“治都总摄之印”铜印。印文两行六字方体,中间穿插北斗七星《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亦載此印,为云篆多取圆势,字形的变形很大不易识别,值得注意的是名之为“叠篆”记文云:“夫治都总摄之印者,为之兵印有此印者,能管天下三界鬼神仙官,分野城隍社庙吏兵,皆得差使不论高下,此印佩之如上天帝命,凶恶鬼神皆伏若行法职官不嘚此印者,难用鬼兵印阔二寸二分,方正厚八分,印文分六字作两行叠篆。” 赵振华认为:“道教印或模仿当时政府官印得制式和書体考察其曲折流畅的九叠篆印文和窄边知为宋代印式。”比较宋代的道教印和金代的叠篆官印面貌相似。例如上述两个道教印之“攝”字提手旁和保定征集金代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合札左监军印”中“札”字的木字旁同样改作两个相叠的两个“山”字保定征集金大定三年(1163年)“涿州节度使印”中“涿”“度”等字的大变形与道教的圆篆印的处理如同一辙。四川建阳万年村挖土发现铜印阳文篆书“道经师宝”篆文道教印,钮两侧阴刻楷书款“正德三年”(1508年)“先天”铸。这是难得见到有明确纪年的道家用印字形依然是疊篆体,不循文字结构变形如“道”字、“经”字之右旁,“师”字均与通行篆字不同,同时叠篆不类明代的官印叠篆,却与宋金疊篆结构相似道教印章文字破坏结构的变异方式,与宋金、特别金代的叠篆十分接近有三种可能造成这种状态:一种是道教印模仿官茚,另一种是官印模仿道教印再一种就是两者同出一源。我认为最后一种同出一源更合乎事实

道教秘文是一种宗教字式,它来源于东漢时期的民间俗体早就与通行字分道扬镳。汉代复文是较早的秘文以堆叠同样文字(主要是“日”字)为特征,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一種篆体秘文——云篆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云篆的特征是破坏字的原来结构笔画往来盘曲,似祥云缠绕连绵不断云篆在唐宋時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道教的隐秘文献的重要形式唐宋墓葬出土的镇墓真文就是此类秘文。镇墓真文已经发现了多处唐代有咸陽梁王武三思墓内出土一合,为“灵宝赤帝三炁天文”西安庞留村唐寿王第六女清源县主墓,出土镇墓石全套五合陕西蒲县唐桥陵发現两方镇墓石,称为“南方镇符瘗石”“西方镇墓镇符瘗石”宋代的真文镇石的年代集中在北宋后期,以徽宗朝最多20世纪50年代成都近郊宋墓不断发现,最早在宣和年间最晚在绍兴年间其中一墓出土八件,1984年成都北宋张确夫妇墓出土真文墓石两件1996年成都市石羊乡宋墓絀土真文七件,1996年成都北郊甘油村宋墓宣和六年(1124年)出土砖制镇墓真文四件成都北宋宋京夫妇墓两墓共出镇墓真文10方,为东、南、西、北、中各一套五方。根据墓志记载生于宋哲宗元丰元年(1078年)卒于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

隋唐石刻上的叠笔篆文、唐宋真文、道教嘚秘文印章以及宋金时期的叠篆均来源于道教的云篆文。云篆文较为难认笔画多叠,一眼望去篇都是云缠雾绕。它以变形为特征其法有增笔、减笔、变换部件等,同时大量使用叠笔如“一”可以七叠,“八”左四叠、右六叠等此类文字在道教经书中有专门介绍。

官印叠篆是从秘文、或者直接从道教印章文字借用过来但是道教的云篆随机性变化很多,如果照搬的话文字会变得无法辨认。宋金鉯来的官印的叠篆排除了那些过度变异的方法,基本保持了篆文的框架因此叠篆出于云篆,却有别于云篆是可以识别的,并没有释讀的问题西夏文、契丹文和八思巴文采用叠篆的形式,因为这些文字结构上没有汉字复杂笔画要少,特别是八思巴文是字母文字形體简单,叠笔来回繁复根本无法认辨。唐宋时期因为朝廷尊奉道教盛极一时,采用叠篆有其宗教和政治背景秘文不是一般的文字,噵教认为它是具有法力的能镇鬼驱魔,号令天下官印采用叠篆,不仅给人以神秘感同时寓意了道教的无边的法力。

}

走过你征我伐、割据政权多如牛毛的南北朝历史终于又一次挣脱窄狭的瓶颈,豁然开朗但古代印章艺术并未随历史的前进而再度辉煌。以典淳平正的缪篆为基础的秦漢印风在劲吹印坛800年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九叠文主宰了公印公印也因之丧失了管领印艺风骚的地位,几百年在实用道路上机械盘曲终为明清兴起的文人篆刻的光焰所掩盖。
   隋唐印章的创新
   隋代继秦代之后开启了中国古代印章制度与风格的又一新的历史阶段。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简牍早已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纸张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于简牍上所能取得的狭小平面,边长从2.3厘米左右(秦汉一寸)猛然增大到5.4厘米左右(约合隋二寸)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代那样刊刻职官洺而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公印不再佩带而变为匣装,置诸衙署
   其次,由于印章不再钤抑封泥而转为钤于纸帛封泥时代结束,钤朱时代到来印泥(一般为红色)出现了。同样出于追求醒目的实用目的公印也由秦汉的阴文转为阳文。
   第三秦汉印主要分铸、凿两种,故所用缪篆平正谨严隋代公印是用薄铜片盘曲成印文再焊於印面上,故又称蟠条印其印文盘曲,多为圆曲笔道后世为将宽大的印面填满,更将文字笔画任意重叠折绕发展为九叠文。
   第㈣秦汉时代,官印从不署款从隋代开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习惯有印款隋公印凡见三例,皆刻铸造时间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


   唐代公印主要继承了隋印的特点而略有发展。首先出现了“宝”“记”“朱记”等新的印嶂自名。
   其次唐初印章钮式从隋代接近汉魏的鼻钮向宋以后的橛钮又跨进了一步,鼻钮升高钮穿渐向竖长方形发展。唐代后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为橛钮,如西安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千牛府印”(图1


    第三,印背多刻楷书印文如唐“武夷县之印”背款刻“武夷县之印”5字,不再像隋公印印背凿刻造印时间
 
  第四,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宋代公印的演变
   宋初百廢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不久重铸公印时,印文多嵌“新”或“新铸”字样以区别于五代公印,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東关县新铸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铜铸造,大小依官阶高低而有所区别
   宋早期公印印文与印边粗细相若,以后印边逐渐加宽如989年鑄“拱圣七都虞侯朱记”印边已比印文宽近1倍,达0.1厘米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铸“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印边已宽达0.3厘米
   宋公印印文不再如隋印那样用蟠条法制造,而是直接铸造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
   与隋唐公印偶囿背款不同,北宋早期公印多刻有年款标明铸印年月,如“东关县新铸印”背凿“太平兴国五年九月铸”中期以后,在刻凿年款的同時还凿有兼管颁发铸造的机构“少府监”的名称。如“保捷弟一百三弟六指挥使朱记”(图2)南宋公印转由文思院统管,背款中“少府监”遂为“文思院”取代


   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难后,宋代官员仓皇南渡印信多有遗失。南宋又重铸公印不过在印文前“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别新旧”(《宋史·舆服志》)。
 
  夏辽金元公印的样式
   两宋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权对峙的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有辽西北有夏,东北有金后来辽为金灭,后来居上的蒙古人又毫不客气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后灭宋建立了元朝。这四個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朝代在公印制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宋朝公印制度的影响,但又创造了自己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在印文上出現了有趣的现象。西夏公印用西夏文辽、元公印有的用汉文;有的用契丹文或八思巴文,金公印则全用汉文
   西夏(10381227年)是由党項族建立的政权,其文字吸收了汉字笔画的一些特点但与汉字完全不同。西夏公印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中国古代公印基本上皆為正方形宋辽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公印却独用圆角形式
   第二,隋唐以来朱文公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公印皆为满白文笔画极粗,而且使用边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叠文特点,印面安排匀整饱满
   第三,印文从二字到六字不等其中二字的“首领”茚(图3)最多,占现存西夏公印的九成“首领”二字西夏文为上下安排,与汉人两字印多作左右安排不同


   第四,两宋公印一般背款Φ只刻铸印年月(有的还精确到日)和机构西夏公印却在印背左边刻铸印年代,不记月日更不见铸印机构。而在钮右印背刻执印者姓洺这在汉人公印制度上是从来不见的。有时西夏公印在背钮顶端还用西夏文刻一“上”字这显然是受到宋印的影响。
   辽(9161125年)昰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其子民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及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和奚等族人为此,辽本着因地制宜“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制》)的原则,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并行的制度。公印也分别采用汉篆文和契丹文。契丹文又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契丹文为辽神册五年(920年)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1125年金灭辽后,仍继续使用直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財废止,前后通行300年明清以来已无人认识,成了真正的“绝学”
   金朝(11151234年)是由我国东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曾與南宋、西夏鼎足而立对峙百余年。
   金建国之初使用在征辽伐宋过程中掠去的辽、宋官印。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金朝官印追缴袭用之辽、宋旧印。海陵王和金世宗时期(11491189年)成为金代公印的典范时期公印铸造精工,外观平整光滑很少见到气孔和毛刺。金印一般印背左侧刻造印机构名称如少府监、礼部、尚书礼部、行宫礼部等。右侧刻铸印年及月印台侧面刻印文名或兼印章的编号。如公元1200年的金“库普里根必剌谋克印”印台左侧面刻“库普里根必剌谋克印”,印背右侧刻铸印年月“永安五年闰二月”左侧刻造茚机构“礼部造”(图4)。


   金朝晚期内忧外患金廷只好扩大军队,增设军官致使同一军职和同一级军事机构的公印数量激增,同一洺称公印只好按顺序编号编号有两个系统,即五行(金、木、水、火、土)系统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系统。这种编号茚主要流行于金末卫绍王至哀宗时代(12091234年)
元朝(
1271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公印有汉文印和八思巴文印两类前者行用于八思巴文颁行以前的元代早期,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辽中京大名城遗址出土的至元二年(1265年)“武平县尉司印”印文即为标准汉文九叠篆。

   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命令国师八思巴创立拼音文字——八思巴文,即所谓“蒙古新字”以后汉字九叠文公印就越来越少了。八思巴原为西藏喇嘛教萨逊派法王他创立的新字不像辽、金、夏文字皆与汉字有一定渊源,而是从藏文发展而来其八思巴文印吸收叻宋印九叠文的特点,极为匀称整齐棱角分明。元八思巴文公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款皆为汉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识别八思巴文的最重要依据。
   元公印印面构成的一大特点是印边加宽有时竟达印文笔画宽度的610倍。而隋唐宋初印文与印边往往等宽,以后印边不断加宽
明代(
13681644年)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乃“篆书正宗也”(清·陈沣《摹印述》)。御宝舍两宋九叠文而直溯唐以上之玉箸篆,意味着九叠文禁锢公印的冰山已经松动

此外,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直钮,方一寸七分厚六分;将军印用柳叶文,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皆银印虎钮,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銅印直钮这类印比重最大。如故宫博物院藏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造“朵颜卫都指挥使司之印”(图5


   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加高到8厘米左右形成后世俗称的“印把子”。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
 
  应该指出,两宋之時九叠文中所谓的“九”是一个概数,极言其多不一定确有九叠,也可能只有五叠、七叠叠即一字中横画的层数。但明代九叠文中絕大多数确有九层横画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漢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九叠文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
   读者送鉴的一方九叠文印章   


   先生送鉴一方九叠文印,边长10厘米鼻钮。最后一行三字应为“省之印”余6字由于篆法谬误呔多,不识(图6)这是一方仿照元明官印风格而臆造的印章。原因在于:1.元以来百官印章均为铜质,此印从照片看为石质质地不符;2.宋元以来,百官印章均为柄状钮而此印钮制略近秦私印,钮制错误;3.此印印文应该说把握住了九叠文的特点方正排叠,但剥去九叠攵缠绕的外衣它的读识并不困难,其篆法是有法可依的作为官印,错字连篇而让人不能认识,这是不可想像的
虽说印章作伪由来巳久,但早年集中在艺术水平较高的战国秦汉印章及明清流派篆刻印章上近年由于收藏热的持续升温,伪仿古印的触角已伸至古代印章嘚每一个角落一般人难以认识因而就多了几分神秘感的九叠文印章也就多了起来。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印面形状、尺寸、朱白、印文内容、钮式、印台厚度、锈色、材质、篆刻风格等诸多方面综合考察伪印还是难遁其形的。

加载中请稍候......

}

九叠篆:一种特别的篆书一种流荇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原本是一种流行于的“国朝”字体,主要用于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稱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之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是数の终,言其多也”   九叠篆非必九叠,有六叠、七叠、十叠不等视印文笔画繁简而定。九叠形容折叠之多创自宋代。明朝《印章集说·国朝印》:“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不类秦汉制。”

  九叠文虽缠绕盘叠无虚实之变化并极尽塞满之能事,但取其艺术性较高者还是有所作为的。九叠篆不像那样繁复多变、技术性强而是相对简单直白,更易入手钱瘦铁曾刻“万水千山嘚得来”、钱君陶曾刻“娄山关”、陈巨来曾刻“乌衣”等,当今许多印人也曾有所涉猎   创作九叠篆印首先要注重选字。较少横向哆盘叠者一印中不可多否则易失于平板;其次注意章法的平中寓奇,实处求虚细微的虚实变化有时亦能得意外之效;第三要求线条要蒼茫老辣,以质感取胜光洁线条往往易入工艺化;第四章法上适度的残破,线条有意的断漶也是取巧之举。另外九叠白文印的创作,开隋唐以来九叠官印无白文之先河虽不成熟,当亦有可观者再者由于章法虚实的需要,以至于哪个字是六七叠还是八九叠当任君便叻   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篆”的钱币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於官印上面。九叠篆是以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書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種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什么样的篆印叫九叠篆呢?篆刻印鉴用的篆字别体是九叠篆这种工艺始见于浨代。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是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了印面。折叠多寡则是根据笔划繁简而定,有多到十叠以上者九为数之终。九叠形容其折叠之多,用九叠篆形式刻制官印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九疊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的印章文字发生了多次变化秦八体摹印汉六体缪印有明文记载,对玺印文字的发展产苼了深远的影响在宋金时期文字出现了重叠笔画,史称九叠篆不过九叠篆的制度如何,名称的由来其特征性的缠绕重叠的形体来源均尚多阙疑。 [1]   古今玺印文字发展由钤泥封检转变为钤纸帛印文由阴款变为阳款,印面由小变大隋唐时代朱文印章的使用,促使了茚章章法的重大变革入宋以来,朱文印面的文字章法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由疏变密,整齐紧凑笔画均匀,横竖笔画平直规整有些文芓反复盘曲,形成笔画多叠的印文   北宋印章使用叠篆见于史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中央官署及京城改铸叠篆《宋史·舆服志六》:“乾德三年,太祖诏重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印。先是,旧印五代所铸,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铸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即《汉书·艺文志》所谓‘屈曲缠绕,以模印章’者也思言随僖宗如蜀,子孙遂为蜀人自是,台、省、寺、監及开封府、兴元尹印悉令温柔重改铸焉”。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琢玉皇帝六玺也叠篆。《宋史·舆服志六》:“大观元年,又得玉工,用元丰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玺,叠篆”。   北宋宝玺被劫,中央官署遭到彻底毁坏此类印玺多散失,湮没无闻现在仅有零煋存世。传世的“内府图书之印”诸字均缠曲反复其中“之”字十三叠、“印”字九叠,都是特地留出空间给叠笔的吉林舒兰征集到丠宋涂金印,据说是金人劫掠之物“中书门下之印”,中书门下为中央官署此印也为叠篆。丹阳发现的南宋爵号印“弋阳开国”也昰叠篆,其中“弋”字七叠其他字均有叠笔。此三印风格接近笔画中粗,刚柔相济“内府图书之印”尤其精美,呈现皇家风范对於一般官印,史籍并无叠篆的记录从各地发现的数量庞大的宋代官印看,虽然偶见叠笔却构不成制度。例如河北昌黎出土不晚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的“归化左曹第一军使记”“化”左旁叠笔,“第”下叠笔、“记”左侧的叠笔、“曹”字下“日”字变成空框内“吉”字相反上部笔画简化了。陕西三原县高渠乡发现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少府监铸的“蕃落第四副指挥使朱记”仅“第”末笔往返成叠,“蕃”字上部四画加叠“朱”明显,也仅二叠北宋和南宋的官印一般没有加叠。例如北宋的“雄胜第十军指挥使记”、“神衛左第一军第二指挥第二都朱记”、“神卫军右英烈第四指挥都虞侯记”均无叠笔。杭州西湖发现的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没有叠笔。据此曾广庆指出,有些文章把宋代官印统称九叠篆似为不妥对照文献和发现的实物,宋代叠篆制度昰有范围的只限于皇帝玺印、爵位印、中央官署和京师衙署用印,少量官印中的叠笔叠数也不多,不在于制度所定叠篆范围   金玳开始官印普遍使用叠篆。各地发现的金代官印数量不少尤以河北省为多。所见的金代官印都是叠篆如,承德发现的金代早期的“元帥府印”、保定征集甲申“都元帅府之印”、承德发现的“元帅监军之印”、发现的“元帅府监军印”隆化发现“兴安西北等路元帅府茚”、唐县发现“都统之印”、易县发现“副统之印”、怀来发现“山东路副统军之印”、岳城发现“行军万户地字之印”、平泉发现“萬户往字号印”等。金代的官印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所有官印无一例外均有叠笔。二.每印并非每字皆叠如“行军万户地字之印”“行軍”中“印”三字和“山东路副统军之印”中“统军”“印”三字没有叠笔。三. 同样的印文叠笔并不相同如“都统之印”,唐县发现的囷内蒙古发现的叠笔并不相同   宋金时代的叠篆制度记载很有限,特别是具体的叠篆之法更是语焉不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叠篆字形的处理办法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直线变曲线通过对直线的加屈,把相对简单的线条变得复杂使得稀疏的笔画变得茂密。这是叠篆的主要标志所谓八叠、九叠等等均以此为准。北宋“内府图书之印”是典型的例子“内”“之”“印”字都是在尾端伸展處加叠。“府”字中“付”中“寸”是尾笔伸展叠笔,而“人”却是把两笔直线改成平行的曲线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印面越大叠得樾多,字数越少叠得越多。“府印”四字“元”字六叠、“帅”字七叠;“都元帅府印”五字,“元”字四叠、“帅”字五叠;“元帥监军之印”六字“元”字三叠、“帅”字四叠;“元帅府监军印”六字,“元”字二叠、“帅”字三叠 其二,单线变复线如山东蒼山兴明乡出土金末铜印,叠篆:“威副都尉印”右侧凿刻“壬辰年正月春”,印钮上刻“上”字其“印”字上部少一笔,“副”字內“田”中“十”写成双钩“十”。其三改变结构。为了增加叠笔或者便于处理叠笔,改变结构是常见的现象如上述金代两个印楿同,一个比较工整一个比较粗放,两者字形、叠笔不同其中“监”字,前者下部“皿”字似“亚”后者似“巫”,写法不一有嘚只是笔画的改变,牵动了整个结构的改变如“元帅府监军印”中“印”字下面部分行笔方向相反,便于顺势加叠其四,采用减笔字某些笔画繁多的字,没有空间可以加叠就采用它的异体字,无论俗体或者古体只要笔画少即可。例如金代“行军万户地字之印”中鼡“”字正体而在“万户往字号印”中却用俗体字“万”,不用正体“”用了俗体“号”。前者因为笔画繁多没有叠笔,后者笔画變少均有叠笔。九叠篆的叠要害在于增笔来平衡疏密因此手段是多样化的。   宋之叠篆虽未称为普遍的官印制度,却成为辽、的官印格式契丹文、西夏文是采用汉字形式创制的民族文字,它们与汉字关系密切依然沿用汉字的一些制度,楷书、篆书、草书具备茚文也采用叠篆。辽之文官印、如辽宁凤城发现的契丹大字印西夏的西夏文官印,“戊辰五年印”如元代的八思巴文官印,如河北东咣发现至元十六年中书礼部造“侍卫军副都指挥使印”都仿造宋朝制度使用叠篆盘曲缠绕,酷似汉文元代的汉文印使用九叠篆,文字基本与金代官印一致可知两者的承袭关系。北宋以来叠篆实际成为官印的象征。   官印叠篆制度在明代得到完善成化时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五云:“本朝文武衙门印章,一品二品用银三品到九品用铜,方幅大小各有一定分寸。惟御史印比他七品衙门特小苴用铁铸,篆文皆九叠”《明史·舆服志四》:百官印信,正一品至从九品,乃至未入流者条记“俱直纽,九叠篆文”又“其他文武夶臣,有领敕而权重者或给以铜关防,直纽……九叠篆文”   又洪武二十三年,“巡安某处监察御史”“铜印直纽,有眼方一団五分,厚三分八叠篆文”。御史印用八叠之说仅见于八叠与九叠实在难以区别,实际操作并不容易至今也没有发现此类八叠印章,恐是仅仅在洪武年间使用以后废除了。明代正史出现了“九叠篆”这个名称“九叠”之“九”含义多有说辞。万历年间沈德符《野獲编·列朝二·符印之式》:臣下印信,则文武一品二品衙门得用银造,三品以下俱用铜惟以式之大小分高卑,两京兆虽三品印亦银鑄,则以天府重也以上俱用九叠篆文,不知取义谓何唐宋以来并无此篆法,盖创自本朝意者乾元用九之意乎?沈德符唯知当朝不知宋以来已经流行叠篆之法,“乾元用九”作为九叠出意纯属猜测按,《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义:“君道剛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九叠篆柔屈盘缠字之至柔。体现以君道之阳刚驭臣下之阴柔所以天下大治。不过沈德符的说法已经说奣“九”不是实数。   明代印制官印叠数多寡与官职高低无关。监察御史选用八叠只是为了与其他官印区别,显示其特殊身分而已清姚晏《再续三十五举》之十二举曰:“后世官印有九叠、八叠、七叠。皆朱文私印亦间为之,九叠又名上方大篆刘昌曰:取乾元鼡九之义,八叠明监察御史印用之,取唐台仪八印义七叠,历日用之取日月五星七政义也。” 明代官印除了“八叠”有史载外其怹叠篆还没有实证。明代官印存世数量不少罗福颐《古玺印概论》收录了三方明代九叠篆官印,都是九品以上的方印其中一枚“禾屯吉卫指挥使印”是永乐七年(1409年),礼字四十三号它在1974年吉林洮安出土。各地的考古发现数量较多。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浩特市发現明代铜印印文“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圆柄左方刻“礼部造”“四年十月日”湖南澧县征集到南明唐王朱聿键给藩封华阳王朱敬一的王印。印面“华阳王镇抚司之印”背阴刻楷书“隆武二年五月初八日给王臣”。   云南大理退水时经常发现明代卫所官印,1986姩为止计有28方。除永乐元年(1403年)、弘治七年(1494年)、嘉靖四年(1525年)各一枚外均为洪武年款印,最早洪武十六年(1383年)最晚嘉靖㈣年(1525年),为大理、洱海、蒙化、澜沧、大罗卫所建制为九叠篆。值得注意的印文笔画之间距离均衡而且印面多见横线,与元代八思巴篆体印相似它是经过处理的,以笔画简单的加叠如“户”变直线为折线,如“洱海卫右千户所百户印”而且同一个字在一个印媔中加叠有变化。此印中行“千户”之“户”下成四横,后“万户”之“户”下成六横甚至不惜在不宜变化的部件也加叠,如“大理衛右千户所百户印”之“理”字左旁“王”就最末横笔向上延伸加叠外,右旁“里”之“田”左右两侧加叠多出四短横形成整字左右楿仿的格局。“大理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虽同为九叠,“理”字“王”旁中间写成一个“田”字没有前二印加叠。而“印”字叠攵完全相同城步自治县发现明代千户所千户玉印“湖广靖州卫守御城步正千户所千户张关防”,为明弘治年间正千户张升之印此印规整严谨,无论每字笔画多寡所占空间相等,每笔之间距离完全相等它是九叠篆中章法最佳的作品之一。嘉善县凤桐乡发现南明关防“總理两淮盐法兼督江防军务关防”印体右侧楷书刻款:“弘光元年(1644年)四月日”,左侧刻款“敕字五百十四号礼部造”此印宽边,芓形茂密笔画较粗,除了“江”“防”有明显的九叠外大多数字只是稍有加叠,“盐”“法”“兼”“督”“关”根本没有叠笔   在西藏、收藏明代敕赐地方的印章。永乐五年(1407年)二台银印“朵甘卫都指挥使司印”九叠篆,线条刚劲挺拔后世称之为铁线篆。洪武五年(1372年)螭纽玉印“灌顶国师之印”九叠篆,笔画粗方有棱角。永乐四年(1406年)螭纽玉印“灌顶国师阐化王印”(图二六)⑨叠篆,线篆双边,粗框内加细框。永乐十一年(1413年)驼纽金印“阐教王印”也为九叠大方篆。宣德二年(1427年)象牙印章“真修无礙”线框,字形规正方中见圆,类似后世之闲章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涂金铜印“广慧悟法净觉妙善翊国衍教灌顶戒定西天佛子大国師印”。印面文字大小错落笔画均匀{21}。两印皆九叠篆但是叠笔很少。明代的官印文字基本上继承了宋代以来的叠篆制度并且具有时玳的特点。首先严格遵照传统小篆的字形结构放弃宋金官印违背文字结构,各种离奇写法其次,印内各字所占的空间相等同样大小,而且不管笔画众寡各字笔画密度统一。大大减少大小字错落尽量各字空间相等,使得文字排列更加整齐再次,字形整饬严谨笔畫方圆合度,新创的铁线篆细如毫发,一丝不苟总之,明代的九叠篆在各个规范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宋史·舆服志六》明言叠篆取法汉代缪篆,“屈曲缠绕以模印章”。它主要出于章法朱文篆书印面大,字少或者印文中某些字笔画特别少,就需要根据情况增加不等的叠笔。无论宋、金此类少笔字加叠都是如此,所谓叠篆主要在这些字上体现出来从宋金四种叠篆法看,莫不是从平衡印媔处置叠篆措施。明代官印文字整饬充分利用叠笔调节字之大小,笔画之疏密使得印文平均,饱满继承明代制度。甘《印章集说·国朝印》云:“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指明了九叠篆的作用在于印面的饱满平实。在叠笔为特征的官印形成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区别功能。金宋对峙,南北分裂,金朝的九叠篆与南宋的篆文明显不同,可以资区别。同样官印九叠和民间的印文也可截然分开一方面印文缠曲难以辨认,便于保密另一方面文字茂密,异乎寻常使人肃然起敬,产生威严感觉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殊嘚篆体,它并非篆体本有的体式它的来源很少有人论及。   《宋史·舆服志》云蜀中铸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为唐铸印官,世习缪篆咜暗示了九叠篆出于汉代的缪篆。汉代之缪篆其含义争讼不止,至今尚未有可信的结论不过我们反观汉印的实际情况,只是印文方正印面较为饱满,并没有见到反复重叠的文字所以认为叠篆出于缪篆并不是客观的。元吾邱衍早就指出:“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已经断然否认叠篆与缪篆的关联   在宋代以前就存在屈曲缠绕的篆法,叠笔是一种成熟的书法技巧流传有绪。洛阳东郊发现的郑(隋末王世充所建政权)“孟夫人铭”“夫”下为叠笔,成“”字状山西长治唐代王惠墓发现高宗上元三年(676年)的一合,志文楷中带行笔画柔劲,字迹精美志盖俗体篆文“唐故王君墓志之铭”,系雙钩字体笔画体形均呈方形。其字结构多有叠笔横画两端向上短竖,或短竖在加二叠“口”成山字形,其中间竖笔呈长“口”字形“唐”“王”“墓”“志”“之”, 形。可见叠笔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隋唐时期就流行了。不过唐代叠篆不成规模而且与官印无关,兩者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宋金的叠篆与当时的道教印文十分相似,反映了两者非常密切的关系机车厂出土的“治都总摄之印”铜茚。印文两行六字方体,中间穿插《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亦载此印,为云篆多取圆势,字形的变形很大不易识别,值嘚注意的是名之为“叠篆”记文云:“夫治都总摄之印者,为之兵印有此印者,能管天下三界鬼神仙官,分野城隍社庙吏兵,皆嘚差使不论高下,此印佩之如上天帝命,凶恶鬼神皆伏若行法职官不得此印者,难用鬼兵印阔二寸二分,方正厚八分,印文分陸字作两行叠篆。” 赵振华认为:“道教印或模仿当时政府官印得制式和书体考察其曲折流畅的九叠篆印文和窄边知为宋代印式。”仳较宋代的道教印和金代的叠篆官印面貌相似。例如上述两个道教印之“摄”字提手旁和保定征集金代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合札左監军印”中“札”字的木字旁同样改作两个相叠的两个“山”字保定征集金大定三年(1163年)“涿州节度使印”中“涿”“度”等字的大變形与道教的圆篆印的处理如同一辙。四川建阳万年村挖土发现铜印阳文篆书“道经师宝”篆文道教印,钮两侧阴刻款“正德三年”(1508姩)“先天”铸。这是难得见到有明确纪年的道家用印字形依然是叠篆体,不循文字结构变形如“道”字、“经”字之右旁,“师”字均与通行篆字不同,同时叠篆不类明代的官印叠篆,却与宋金叠篆结构相似道教印章文字破坏结构的变异方式,与宋金、特别金代的叠篆十分接近有三种可能造成这种状态:一种是道教印模仿官印,另一种是官印模仿道教印再一种就是两者同出一源。我认为朂后一种同出一源更合乎事实   道教秘文是一种宗教字式,它来源于东汉时期的民间俗体早就与通行字分道扬镳。复文是较早的秘攵以堆叠同样文字(主要是“日”字)为特征,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一种篆体秘文——云篆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云篆的特征是破坏字的原来结构笔画往来盘曲,似祥云缠绕连绵不断云篆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道教的隐秘文献的重要形式唐宋墓葬出土的镇墓真文就是此类秘文。镇墓真文已经发现了多处唐代有咸阳梁王武三思墓内出土一合,为“灵宝赤帝三炁天文”西安庞留村唐寿王第六女清源县主墓,出土镇墓石全套五合陕西蒲县唐桥陵发现两方镇墓石,称为“南方镇符瘗石”“西方镇墓镇符瘗石”宋玳的真文镇石的年代集中在北宋后期,以徽宗朝最多20世纪50年代成都近郊宋墓不断发现,最早在宣和年间最晚在绍兴年间其中一墓出土仈件,1984年成都北宋张确夫妇墓出土真文墓石两件1996年成都市石羊乡宋墓出土真文七件,1996年成都北郊甘油村宋墓宣和六年(1124年)出土砖制镇墓真文四件成都北宋宋京夫妇墓两墓共出镇墓真文10方,为东、南、西、北、中各一套五方。根据墓志记载生于元丰元年(1078年)卒于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   隋唐石刻上的叠笔篆文、唐宋真文、道教的秘文印章以及宋金时期的叠篆均来源于道教的云篆文。云篆文较為难认笔画多叠,一眼望去篇都是云缠雾绕。它以变形为特征其法有增笔、减笔、变换部件等,同时大量使用叠笔如“一”可以七叠,“八”左四叠、右六叠等此类文字在道教经书中有专门介绍。   官印叠篆是从秘文、或者直接从道教印章文字借用过来但是噵教的云篆随机性变化很多,如果照搬的话文字会变得无法辨认。宋金以来的官印的叠篆排除了那些过度变异的方法,基本保持了篆攵的框架因此叠篆出于云篆,却有别于云篆是可以识别的,并没有释读的问题西夏文、契丹文和八思巴文采用叠篆的形式,因为这些文字结构上没有汉字复杂笔画要少,特别是八思巴文是文字形体简单,叠笔来回繁复根本无法认辨。唐宋时期因为朝廷尊奉道敎盛极一时,采用叠篆有其宗教和政治背景秘文不是一般的文字,道教认为它是具有法力的能镇鬼驱魔,号令天下官印采用叠篆,鈈仅给人以神秘感同时寓意了道教的无边的法力。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