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渠代表贪嗔痴对应的是什么动物物

《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我们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

世人之所以无明,不理解真如都是由于存在着“我、法”两种偏见,也就是“我执”和“法执”

《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我们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一、贪 指眾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 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 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瞋 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 产生惱怒、厌恶等心念三、痴 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 例如 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の智慧 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 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 若不明了 则属愚痴无智四、慢 指目空一切 眼中无人 贡高我慢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轻慢别人等心态。五、疑 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 心怀疑虑 妄生猜忌 是非纷起 因此生诸烦恼 造作恶业例如怀疑眾生本具佛性 或怀疑佛法的道理 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

贪——贪爱五欲指贪婪,贪心贪念多,鈈知足没有节制,没有界限嗔——嗔恚无忍指怨恨;经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

痴——愚痴無明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痴迷;迷恋自己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门心思、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發展。

慢——骄慢自大指怠慢;傲慢;轻慢;对外界不敏感或者对外界没兴趣,只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或者是惯性思维原来我是对嘚,现在也应该是对的;缺乏激情缺乏学习精神。疑——狐疑猜忌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疑神疑鬼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卋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伍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贪嗔痴三种动物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