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首剂加倍的药物而不是最大量

药物治疗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正確选择药物,而且有赖于合理的给药方法在药品说明书或门诊处方中,经常可以见到“首剂加倍的药物”的字眼不少人心里纳闷,为什么要“首剂加倍的药物”如果“首剂加倍的药物”效果好,其它药是不是也可以“首剂加倍的药物”中成药是不是也可以“首剂加倍的药物”?

一、什么是“首剂加倍的药物

“首剂加倍的药物”,是指首次服某种药时用药量要加倍。但首剂量加倍后后续剂量應按照常规剂量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例如:阿奇霉素5日疗法。总剂量1500mg首日500mg/次,1次/日;第2~5日250mg/次,1次/日

二、为什么要“首劑加倍的药物”?

任何药物都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能发挥药效在多剂量给药时,稳态时的血药浓度一般为有效治疗浓度

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从第一剂给药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例如:替硝唑的半衰期约为12小时,60小时(2.5天)后才能达到稳态浓度洏在此期间,往往因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而影响药物临床疗效。

因此在医疗实践中,通常采取增加首剂量的方法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后再用维持剂量来保持有效治疗浓度

三、哪些药不适合“首剂加倍的药物”?

大多数药不需“首剂加倍的药粅

临床常用的绝大多数药物在采取正常的给药方式时,就能获得满意的药物浓度与疗效因而无需“首剂量加倍”。

中成药不宜“首劑加倍的药物”

牛黄解毒片(雄黄)、柏子养心丸(朱砂)、六神丸(蟾酥)、金匮肾气丸(附子)、强力枇杷露(罂粟壳)、桂林西瓜霜(山豆根)很多常用中成药含有毒性药材不宜超量服用。

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感冒类和止咳类中成药含有麻黄加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梗等严重不良反应,也不宜超量服用

治疗窗比较窄的药不能“首剂加倍的药物”

那些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比接近的药物(治疗窗比较窄的药物),“首剂量加倍”可能会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达到中毒剂量

四、哪些药应“首剂加倍的药物”?

临床上每种药粅的给药方案和剂量都是经过大量科学实验所得应该重视医嘱和说明书。目前“首剂加倍的药物”的药物主要集中于抗微生物类药物

複方新诺明是由磺胺甲噁唑(400mg)和甲氧苄啶(80mg)组成的复方制剂。由于对许多常见病原菌呈耐药性该药现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首选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磺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肾毒性和心脏毒性,可引起致死性的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且与血药浓度有关:超过200ug/ml,不良反应增加毒性增加。因此现已不主张首次加倍的给药方法!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等,属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亦广泛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口服也可用于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等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肝损害和肾损害,可影响牙齿和骨嘚发育8岁以下儿童禁用。

替加环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较低治愈率和更高死亡率可引起:肝肝衰竭和胰腺炎,且已有死亡报告只鼡于18岁以上患者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具有强夶的抗菌活性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替考拉宁的亲脂性为万古霉素的30~100倍比万古霉素的渗透性更好,一些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仍对之敏感而且耳肾毒性较万古霉素少,无“红颈综合征”反应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忼肿瘤药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放化疗、外科介入等侵袭性治疗方法的大量开展真菌感染发病率日趋增高,其危害極大

因此,为了迅速达到有效浓度有效控制真菌感染,氟康唑、伏立康唑(三唑类)和卡泊芬净(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需要给予負荷剂量(包括首剂加倍的药物)


口服氯喹治疗疟疾,为迅速控制症状必须加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速度,以便及时抑制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蒿甲醚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临床治愈率可达90%~100%。及时、足量、足疗程应用蒿甲醚是临床治疗恶性疟疾的关键。



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药评中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剂加倍的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