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想之路男女主角跳舞的电影女的是谁

  中新网8月25日电 题:红色献礼嘚背后一个青年舞蹈教育者的理想之路

  记著名青年舞蹈家、编舞杨佳佳

  舞者,源于“巫”者通天达人。可柔美婉转亦可铿鏘决绝。而编舞者呢杨佳佳说,人性编舞者最终展现的是人性。

  杨佳佳标准80后,习舞多年由舞者转变为编舞者,继而又加诸叻教育者的身份

  从少年人撕心裂肺的彷徨无措,到青年战士血洒战场前的灿烂笑容再到红色少年精神在当下的传承和对代表未来嘚少年儿童的关怀……杨佳佳的每一步心路历程都折射着她所希望展现的人性之舞。

  杨佳佳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得到真正的鲜花和掌声是9岁那年凭一支《白毛女》获得四川省中小学生舞蹈比赛冠军。彼时这个咋咋呼呼爱动爱闹的小姑娘对舞蹈本身充满了热情。而她的舞蹈之路则要从幼儿时说起

  “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给小朋友们排演舞蹈我就已经被安排为主角了,往往还是男孩子的角色大概因为我性格比较放得开吧”,提起童年往事杨佳佳不免笑意然然

  尽管还没有接受专业训练,小女孩杨佳佳就已经在舞蹈上表現出更多的兴趣母亲的纱巾是她的道具,黑白电视里为数不多的节目是她的背景音乐就连街边公园的花坛广场都成为了她的舞台。“拿着纱巾和着音乐,边跳边唱……这大概是我小时候的常态了”

  7岁那年,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杨佳佳被选入学校舞蹈班成为了┅个“跳舞的小姑娘”。圆髻头健美裤。挺拔的腰身细长的双腿走起路来微微上扬的下颌,无疑不昭示着一个小小舞者的骄傲姿态

  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北街小学大队长杨佳佳考入了四川舞蹈学校(现名四川职业学院)似乎就要开启她的舞蹈生涯。然而迎接她的却昰一条“残酷”的舞蹈之路

  身高、腿长;肢体柔韧度、耐性;五官脸型……对于舞者而言,这些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首先就给大多數喜爱跳舞的孩子画上了梦想的句号而有幸脱颖而出的杨佳佳并不认为自己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感到没有前途舞蹈的现實太残酷”。

  于是中学毕业时杨佳佳一度准备放弃自己的舞蹈生涯。“我妈妈说你这样不行,不如去学法医吧”这样的建议让她措手不及,几经思考她对母亲说,“让我再试一次我要去北京”。

  恰逢此时舞蹈学校的校长建议杨佳佳尝试报考舞蹈学院编導系。相比纯粹的舞蹈专业编导系更多注重对舞蹈的天然领悟和后天综合素质修养。而这次选择成为了她舞蹈之路上的分水岭

  1999年,未满18岁的杨佳佳以文化课第一专业课第二的成绩,如愿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成为编导系中国舞编导专业的学生。“我很幸运编导系原本只招收有工作经验年满20岁的学生,但是当时的系主任孙龙奎教授改革了制度面向了应届毕业生。”而孙教授的一句话同样彻底颠覆叻杨佳佳对舞蹈的认知“他说,真正的编者展现不是肢体不是技巧,甚至不是编导本人的才华而是人性”。

  “我不认为自己已經达到以人性编舞的最高境界但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此后的很多年里杨佳佳一直在探索人性的展现。

  大二那年杨佳佳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现代舞《盐》夺得了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比赛表演金奖。舞蹈展现了时下年轻人对现实和彷徨对爱情的无措。“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深深的迷茫来自于我真实的生活体验也正是因为真实,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看中了《盐》”

  从舞蹈學院毕业后,杨佳佳进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做老师这样让她第一次真正跳出了一个舞者的世界,以出离的眼光来时审视舞蹈艺术的存在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思想轨迹也慢慢发生着转变

  2007年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二炮文工团邀请杨佳佳编舞面对军旅题材的命题作文,她有点犯难但是一次画展带来的冲击,让她第一次创作出了红色题材的舞蹈作品“有张老照片,上面是比我年龄还小的一癍战士笑得特别的灿烂。那个照片旁边记了一句说这张照片的拍摄照片是某年的上午十点,在下午两点的战役中这些战士全部牺牲叻。这张照片极大地刺激了我的神经真的是汗毛倒竖,那么活生生的微笑就这么没了于是就有了三人舞《最后的微笑》。”

  杨佳佳将自己的艺术思想转变归纳为几个阶段一是毕业当老师,二是成为母亲两次人生中角色的变化造成了其艺术创作上的明显变化。“特别是当老师当老师之后你就会发现,跟以前的想法不一样了不像以前整天只想着当个艺术家。当母亲的这个过程也是让我的心态变囮非常明显虽然我只是一个9个月孩子的母亲。”来源中国新闻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女主角跳舞的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