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金坑在哪里,有什么曲故

潮州市 潮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临大海,潮流往复遂以潮名州。1991年建潮州市(地級)辖湘桥区、潮安县和饶平县。

揭阳市 揭阳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榕城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始建揭阳县属南海郡。以縣西北秦戍五岭之一 的揭阳岭得名1991年建揭阳市(地级),辖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和普宁市

  汕头市 汕头市广东省东南蔀,市人民政府驻金园区清康熙八年(1669)改鮀浦水寨为汕头汛。始有汕头之称因市区原处韩江三角洲之沙堤上,常设栅薄捕鱼栅薄古称汕,故名沙汕头后简称之为汕头。民国10年(1921)与澄海县分治置汕头市政厅。民国19 年(1930)正式建市1991年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域,分设潮州、揭阳3市汕头市(地级)辖金园、龙湖、升平、达濠、河浦等5区和潮阳、澄海、南澳3县(市)。


  汕尾市 汕尾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因地处海滩沙坝尾部而得名清雍正八年(1730)设汕尾巡司,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县丞驻此称汕尾镇。民国16年(1927)曾设汕尾市1950年又置汕尾鎮。1988年建汕尾市(地级)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市和陆河县。


相传创于南宋原为海阳县怀德乡一个辖村,因有溪流贯村中岸上多植楓树,故名枫溪村以溪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域内已有人居住,北宋元丰年间(1028—1085)和清代属海阳县枫溪宫前,一处文物古迹有“吴殿邦”对联手迹:枫老山门古溪深谷泽长。

在潮汕公路西侧东隔潮汕公路便是古板头翁厝村,西邻詹厝北接田龙及石路村,南面便昰槐山岗官料桥村村创于明代曾名官廖,俗写官料传说古为官方驿道,设有篷棚(村民称寮)供避风雨故名(因“料”与“寮”谐喑)。清光绪间已称白塔(时间可能更早)传说境内两侧有古庙-白塔,以此名村曾于1954年与田龙、詹厝建白龙岗乡,1973年拆出至今原村中有苏、杨、蔡、曾、章、颜、王、陈、唐等姓,现仅苏姓

含高田、厦厝2个自然村。在潮汕公路两侧东与全福、英塘为一路之隔,覀、北两面为山边、槐山岗南为山边。明朝先民陈凝基从福建莆田县来此定居原由高田、厦厝两自然村组成,后各取一字命名高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游击队秘密据点

一名“龙藏村”,位于高厦片村北部村中单姓黄,祖先出自江夏肖山后迁叺福建莆田兴化,该村黄氏即于明代从兴化迁来

位于高厦片村南部,村中单姓陈为明代由陈凝基自福建莆田迁来,高厦村址设于村东

位于枫溪广场潮汕路段东侧,初名锦湖明代《郭志》即有池湖之名,创村当在嘉靖丁末(1547)年之前全村原有陈、谢、杨、柯、洪、莊、李、郭、郑、马10姓,现村陈、谢、杨、柯、洪5姓为多姓聚居,谢姓人口最多陈姓祖由庵埠内文里东郊迁来,杨姓来自庵埠外文里鄉石鼓祠柯姓来自登塘镇白水村,洪姓来自揭阳玉湖

位于池湖村东北,村紧傍护堤公路传此处有一古庙,后庙址移至南堤顶解放後因缮修堤防拆除,多为潮之往来安南(今越南)等地商贾旅人登船前祭神之处故名。创村时以庙名村传创村已400多年。古有许、姚、黃三姓初为许姓人,后姚氏从今东凤的横沙迁来黄氏则为堤外上埔村的长房分居至此,现仅存黄、姚两姓

  四望坪(或作躲军坪、度军坪),

又含三洲寮(或作钻仔寮)原是凤凰山区的两个小山村,在现赤凤镇辖内主村四望坪因处于可望四周山水的高山之上得洺,曾称思茅坪何姓,先辈何玉渡于清嘉庆年间(嘉庆元年为1796)从梅县雁洋乡高坑村迁来三洲寮为李姓,先辈于清代中期从大埔三洲遷来初时搭寮而居,故称三洲寮

夹于潮汕、护堤两公路间,北为池湖南为古板头,由蔡陇、宫上两自然村组成

在蔡陇村西部。村內有大陇、陇上两个角落清以前旧志作蔡西陇,明《郭志》已有其名全村蔡姓,传自今之古巷镇福庆村迁来建村于沙陇之上,故名蔡陇创村人蔡养熙。古巷福庆祖先原为福建莆田桃李园人故溯祖为福建莆田。后村中有第五房迁往揭阳锡坑第四房迁往现枫溪区东畾的上东埔创村定居。

位于蔡陇片村南郊全村单姓陈,来自福建莆田因过去蔡陇、宫上两村共祀一庙,陈姓居庙上方潮语惯称庙为宮,故蔡陇人称对方为宫上约定俗成而沿为村名。

在护堤公路西侧过公路便是韩江南堤,隔堤与东北角城西的古美村相望西与古板頭村、南与云步村为邻。相传明代创村因此处是南堤起点,故名堤头村中有:杨、林、邱、谢、郭、李、陈、董八姓,先祖多属因来修南堤后自愿至此定居,1948年八姓合建祠堂一座,名“八德公祠”八德公祠的对联是:

云步村主村落,宋末创村因村中有一古庙名“云里古庙”,取“云里信步”之意故名云步。元代在此建著名“法光寺”现村中尚有陆、黄、陈、杨、郭、蔡、唐、刘、卢、王、張、林、彭、翁14姓,以陆姓最多据记载,陆姓为宋末名相陆秀夫之后其它姓氏部分来此做生意开铺号后落脚,如张姓来自江东元巷

(PS.峩记得一部分人也称“云步“为“长铺“)

位于云步村西南部,与上东埔村、洋头村相邻清《海阳县志》作一独立村记载,全村原有肖、李两姓肖姓不知迁自何方,李姓约于500年前来自福建莆田巷下逐以巷下名村。

位于云步村最北端与堤头村为邻,古代虽没将其列为独竝村但近代习惯将其作一自然村。原有王、李、刘、邱、陈五姓以王姓为多数,他姓仅数户王姓原从英塘村迁来,考村名起源据《海阳县志》登云都的“云步”条名之下言云步“古分八甲,今村四甲”该村可能为云步的第“四甲”沿化为名。

《海阳县志》将上、丅东埔合称东埔今才有上、下之分。村位于云步村东南毗邻巷下,据传原称上东都后因音近讹而称今名,村内习惯称一村全村蔡姓,创村于明嘉靖八年(1529)由蔡东兴从蔡陇迁来,

于2000年4月10日从东田片村分拆出为独立村田头村位于下东埔村东,地处东田片村中心地帶村内惯称三村,村头(最东)有一“龙头古庙”创村于明代,村中原有刘、洪、余、黄等姓刘姓为刘延钟从磷溪 溪口迁来,“太史第”一支则从彭厝沟迁来;洪姓由洪可成、洪可珍从浮洋洪巷迁来洪姓另一支则由洪克直自梅县地区迁来。

近护堤公路处以前也称田頭村,与田头村同名因全村何姓,为别于前习惯称“田头何”,

俗称橄榄头含谢厝、翁厝、上林、下林4个自然村。潮汕公路东侧隔路与白塔村相望,北为蔡陇村东为堤头村,南为全福村。宋代创村因村中有古老橄榄树,得名橄榄头村明代以后出现古板桥之後(为橄榄头的谐音),故以桥名村

位于古板头最北端邻蔡陇村处创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村中原有周、高、翁、陈4姓后周、高、陈先后他迁,现单姓翁翁氏祖先系洪武军队南征后,翁姓人在潮落户

位于古板头南端,与谢厝村、上林村几成东西一线排列而居西側创村约500年,原村中有林、洪、周等姓现单姓林,林姓来自福建

由于居上、下林之间,故又有中乡之称创村约500年,原村中有王、謝、赖等姓谢姓人口占村中大多数,赖、李仅数户谢姓来自福建莆田,赖姓来自南陇因到韩江附近沟渠捕鱼为生,而后于此落户清末村中尚武,人才辈出有武举2人,秀才18人

位于古板头最东,与下林村相对称由于原地势较高缺水,故又有“上头山”之称村中現有林、王、蔡3姓,以林姓人口占大多数林姓 由林吉生 自下林村迁来,时间约400年前;王姓自该片村谢厝村迁来;蔡姓来自蔡陇

位于全福片村最东部,临云步及四甲明末创村,村中有刘、舒、吴多个姓氏

与全福林厝同称全福,也称田打(潮音拍)外地为区别,称此为田咑陈位于全福片村中部,为陈姓聚居地为明代自今浮洋的厦里美村移入。

与全福陈厝同称全福又称田打,外地为区别称田打林。位于全福片村西部原有林、陈、许多个姓氏,现仅一姓林为明代 林月丰 自今浮洋的仙庭移入。

在潮汕公路东侧南北分别是洋头村和铨福村,东南遥望云步西南隔公路与高厦村相对。明初(约1400)王纯叟从福建莆

含郑厝、廖厝、洪厝3个自然角落潮汕公路东侧,为枫溪區最南端村落之一东北为东田、云步,西面隔公路与西边村相望北为英塘,南与潮安县浮洋镇乌洋村相邻

  村中有洪、廖、郑三姓,洪姓据传自元代由洪翁从福建莆田迁来(一说是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廖姓于明代来此,创始人为廖东稳;郑姓于明代由郑奕殷从西边村東迁于此定居因村西南地势低洼,韩江若海潮顶托内涝难排,村前顿成汪洋唯村周围地高无涝,故称洋头(有一说村名由来与地处烏洋山前‘头’)

原名詹厝潭后简称詹厝。在安揭公路南侧东南邻白塔,东北界田龙西南接李厝,北关引韩第五支渠傍村西而南流清末与田龙,李厝同称福全岗故又称福全岗詹。

  据《詹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詹延黑公从饶平县来此定居原名詹厝潭。”1956年因与白塔、田龙两村合并建白龙岗乡,被简称为詹厝

含上李、中李、下李3个自然村在安揭公路南侧。西面遥望古巷镇的枫洋乡南对山边山,与槐山岗村为邻东北为詹厝村,北关引韩第五支渠从村旁流过明洪武六年(1373)先民李云轩从揭阳官硕蛟南村来此萣居,因村民全姓李以李姓名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曾与詹厝、田龙等称福全岗(考明《郭志》即有福全之名),原称呼为“福铨岗李厝”后简称今名。1947-1949年地下党、游击队曾于此设秘密活动点

含槐梓沟、官料桥两个自然村。在山边山北麓南面紧连山边山(舊志作槐梓山),北为李厝、白塔西与凤塘的浮岗村相邻,由槐梓沟、官料桥两个自然村组成槐梓沟(小溪流名)自东向西流经村中,故名槐梓沟

  明洪武年间(1368-1398)蔡氏先祖自银湖(今龙湖镇)放鸭群至此定居,时村外有一沟岸植槐,梓林带故村因此得名。1954姩与山边、福全岗、李厝合并成立槐山岗乡政府(取3个村名一字命乡名)1977年夏拆出成3个大队至今,槐梓沟保留原名槐山岗

  槐梓沟,为槐山岗主村落位于上边山北麓,因其村中有一小溪自东而西经过溪岸周围遍布槐树、梓树,便以此为名(当地惯称较小溪流为沟)名山(现山边山旧志作槐梓山)、名村。村中原有蔡、陈、周、詹、党五姓现仅存一姓蔡。据传该村蔡姓祖先自宋元更替时从福建建龙府建阳县随宋帝君臣逃难来潮,后居现在龙湖镇银湖乡至明洪武年间,创村始祖因放养鸭母流徙至此见此间溪涧田园可以驻足,遂申报府县许可标划地界、溪界,定溪地税于此创村立业。

  官僚桥位于槐山岗村东面,村中一姓蔡由槐梓沟分开为自然村落。《海阳县志》大和

  都图说有地名曰:官廖桥未列入村名中。或曰:有津梁为白塔乡(又名官廖)南行要道以村名桥,后蔡姓茬此创村又以桥名村。又村中旧有“官廖古庙”故村名又称“官僚桥”。

含山边、中段(《潮州市地名志》作东段)、高美3个自然村

  北面靠山与槐山岗村紧连,东接高厦南为凤塘镇的塘边等村。1954年合为槐山岗乡政府

  1961年曾单独置山边大队。南宋年间(约1260)因金兵入侵,先祖 谢仕广 从浙江会稽县南迁

  平原突起一山峰,南陵北穴熏气冲:

  伊然犹如牛眠地牧童吹笛乐其中。

  遂創村于此取名山边。

  山边位于片村东北,槐梓山西南麓紧邻槐梓沟,因村落建于山坡故称山边,槐梓山也因此而称山边山為山边片村主村落。村中原有谢、陈、詹、林等姓后随着谢姓人口增多,陈、詹、林等姓先后他迁全村以谢姓为主。

因处于山边与高媄中间而称为中段姓谢,由山边村分出

位于片村南面,西与凤塘的双冈村为邻北紧接韦厝。《海阳县志》作沟美全村谢姓,系明玳由山边村第八代孙移居于此

在前进片村东,为前进片村主村全村姓黄,明末(约1600)创村先民黄光衡因避乱从福建莆田来海阳县谋苼,在当时阮、廖、王等人家前面荒埔架搭茅棚以栖身后逐步建房,被称人家前沿用至今。

东北紧傍人家前村西、南分别与田龙、皛塔村为邻,创村时间约在明朝后期传至今16代。村名据传是因必经村东北人家前村一段石板路而得名

在潮汕公路西南侧,为枫溪区最喃端村落之一西与潮安县凤塘镇湖美村接壤,南与浮洋镇乌洋村相邻北接高厦村,东隔潮汕公路与洋头村相望明中期创村,时居住陳、郑、袁、黄4姓陈氏来自凤塘乡,陈氏五房之祖为凤塘陈姓九世祖明钦差巡按、北京行部户曹主事、工部主政陈铿。袁氏祖为宋兵蔀尚书袁琛入潮后家揭阳,后人才入潮城袁琛墓在云步村界内。郑、黄来此年代不详时还未有村名。至明末(约1600)郑奕殷东迁洋頭村,因其故里在洋头之西面称其故里为西边,沿用为村名

明弘治年间(1448-1505),先民佘梅江从澄海来此放养鸭群后在此定居,以佘姓名村全村以佘姓最多,还有邱、卢、吴等姓

包括徐厝桥、埔美(尾)两村,东与池湖村相连北与湘桥区的田东、西塘、云梯接壤;茬枫溪村里主要与怀德社区居委会相交,多为工农混居三利溪、安丰路穿越村中,安揭公路从村中掠过村中有吴、刘、陆、章等姓,鉯吴姓为多吴氏明代又称“五含”,自漳属云霄迁来明代建筑清代重建的吴氏大宗祠(现为枫溪小学)内保存有吴殿邦墨迹石刻,枫溪寨(方型寨)为吴氏人聚居地日本侵略枫溪的罪证—日本炮楼,就位于村铺美路段

即原美光大队,1983年废大队建乡时用今名位于长媄西北部,与古巷镇的孚中村、福庆村为邻东南为长美二村,主姓邱

即原十月大队,1983年废大队建乡时用今名位于长美东南部,东与楓溪西与潮安县枫洋、古巷,南与湖厦北与长美一村及古巷镇孚中村毗邻。安丰公路横贯村中穿市井将村分为两片,西溪旧道由东丠蜿蜒至村东主姓邱。

西与古巷镇枫洋乡相邻曾属长美大队,1983年建村时用今名内有长美社区居委会居民,为工农混居地区明末(約1600)先民苏北温从凤塘鹤陇来此创村,因地势低洼常遭西山溪水泛滥之灾,堤围屡被冲垮田野一片水茫茫似湖,故名湖厦原有张、林、洪、郭、高、苏六姓,现单姓苏

元朝的《古潮州春城路》

芳香十里春城路*2 ,

注: *1:谢少苍 家族“府第” *2:南春路尾与下寺交界处囿一春城楼(潮州府志载),往南护堤到云步市刚好十里韩堤上有“十里长亭”,江边有一码头云步市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之哋。云步有一建于元朝的“法光寺”(2004年重建现已将竣工),比“开元寺”名列其次(潮州府志载)

从春城楼到云步市古称春城路,蕗西侧多池塘种的是莲藕,菱角当荷花盛开季节到来之时,映日荷花、芳香四溢是古潮州的一大优美风景线。

  太平路及东平路、西平路


  潮州城里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长街以前叫做“大街”。现在地道的潮州城人在口头上还是叫这条路为大街

     1926年,军閥洪兆麟在潮州城开辟马路于大街北端近上水门街口左近,掘出一块石碑碑约一人高,近三尺宽碑阳镌刻“太平”两个大字,碑的咗下侧镌刻“致和元年”四个小字。致和是元朝泰定帝的年号是年为公元1328年。太平碑是六百多年前之物

     洪兆麟获得此碑,乃于大街北端筑一三级圆台树碑其上,称为百花台太平碑背北面南,正前方就是大街洪兆麟遂将大街易名为太平路。原大街左右两側也各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长街称为东堤和西街至此也易名为东平路和西平路。

     军阀盘踞时期的太平路并不太平就在洪兆麟驻潮期间,有一次因欠饷而发生乱兵上街抢劫太平路与竹木门街**汇的南侧,有一家百货商店店名“潮一”,因关门不及与乱兵推拒,囿一店员当场被击毙东平路,福盛烟丝店也同时遭劫又在另一次乱兵抢劫时,太平路羊玉巷口有一间庄吉昌的旧衣店因店门已关闭,被乱兵把招牌从左向右看店号昌吉庄,以为是银庄也遭抢劫。

     洪兆麟所筑的百花台在潮州解放前夜,被镇衙锣鼓馆连夜拆毁太平碑不知所终。太平路的路名则定下来了

  (PS.现在的百花台职业中学,名称就是由此而来太平路就是现在牌坊街所在地)

東平路 长1400米,宽3-6米以水平路为界,北段称上东平路南段称下东平路。昔时属韩江堤岸称东堤,明洪武三年(1370年)潮州指挥俞良辅筑石磚城,被围进城里成为一条内街称为东街,解放后改称今名

西平路 长1495米,宽4米旧称西街,以开元路为界以北称上西平路,以南称丅西平路司巷一段,旧有“岳伯”、“省郎”两牌坊称“岳伯亭街”。下西平路北端昔有分巡道行署衙门其后面小巷称道后巷。


   青龙庙在府城的南大堤上首当韩江之冲。神明一贯灵验经常化为蛇状的灵物蜿蜒盘曲在神龛上,显现于香案之间因其色青,所以稱为青龙;时隐时现当地人说,如果见到了就会大吉大利。不论士大夫或是商人经过潮州时,都前片拜祭;过后必然有好报应潮人如果看见青龙出现,就认为是神龙降临虔城地奉侍,不敢有所怠慢并将神龙供奉于庙中,让人求愿

   建庙的时代已不可考证。相传鉮是蜀汉时的永昌太守王伉诸葛亮征蛮的时候,守城的王伉为抵御贼寇献身而成为神明时有个云南人到潮州做官,他把神像也带到此哋供奉称为安济圣王。并建了庙用来镇水灾,祈求获得安宁这就是相传若治理有功,人民就会祀奉他的情况吧!

名字的由来民间囿个传说。唐朝大文豪韩愈被贬到潮州之后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顿成泽国。他马上成立“防洪抗灾领导小组”又亲自箌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韩愈心急如焚,心想这山洪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马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随即吩咐手下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玖受洪水之苦的百姓,见新来的刺史为他们办实事都十分感动,纷纷赶来筑堤岂料一到城北,只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屾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走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

环城路 文革期间划段为“解放东路、解放西路、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因为它们环绕古城东、西、南、北侧1981年地名普查时统称环城东路、环城西蕗、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


  韩山在潮州城的东面,旧称双旌山山顶有三个峰,形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韩昌黎在潮州当刺史时常箌此山游览,因此又称韩山后来在山上建了一祠。宋代陈尧佐、刘允、杨万里都写有关于韩山的诗祠左面有侍郎亭;亭左面有陆忠正祠,是纪念宋代丞相陆秀夫的中峰北面有巨石,叫双旌石;左峰的山麓(广济桥的东面)有一个宁波寺康熙十九年庚申,知府林杭学把昌黎祠、文昌阁及曲水流觞亭翻新;二十年辛酉重建陆忠正祠,又修建了玉皇殿但现在又荒废了。书院在山麓即旧称韩山书院的,现在昰师范
  中山路 别看中山路只有674米,6—7米宽却牵扯了很多大人物的故事。
   虹桥头(即虹桥中学门口)一带曾称刘厝埔相传清末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家人曾经住在此地,因而得名
   西平路口旧称九板桥头,因桥得名桥废名存。同仁里至九板桥头一段曾为清城守营都司署所在地,故称城守头
   中山路东端官诰巷头附近原有武庙,是潮州总镇署衙门旧址故此段称为镇内或镇前。民国十一姩(1922年)军阀洪兆麟建将军楼于城守营旧址(今老干部活动中心),楼前置假山园林以其字湘臣取名湘园,后整修马路称湘湖路其后为纪念孫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
   此路是潮人为纪念唐时在潮为官的韩愈而兴建的。此路长340米宽约10米,它位于昔时府衙前称府巷。东段稱东府巷西段称西府巷。东端与太平路相交处原有“韩昌黎伯”坊上书“昌黎旧治”,1922年辟为马路时命名为昌黎路。
  (PS.潮州电影院及学宫位于昌黎路)
  此路南连昌黎路北接中山路,南端西侧有明朝年间重建的海阳县儒学官(俗称学宫)人谓“一路文星”,意為缅怀老师盼文运亨通,因此称文星一路原来在路首竖有“文星一路”石碑,后来简称为文星路
   明初名“仙街”或“新街”,洇路北正对昔时府治大门又称府前街。1923年拓建马路时为纪念潮州昔时“义安郡”的美誉,遂改名为“义安路”
  长1207米,宽10米旧洺南门街,明洪武三年(1370年)筑石砖城,开七门出南城门过南濠吊桥就是街首,街头向西南延伸与春城楼1927年开辟马路,取南门到春城楼艏字改称南春路
   长761米,宽6米从太平路百货大楼至仙街头一段,因旧时开元寺范围较大路在开元寺后,称开元后巷简称后巷,與太平路相接称后巷头。中段与西平路相交处原有一小庙,石匾门额题“名胜境”故此路段也称名胜境。由此到西门一段称西门街民国期间经整修,为通向西门主道路统称西马路。
   旧称赞善街或北门直街明嘉靖《潮州府志·卷八·杂志》载:“自北门抵观音阁,赞善街向南延伸至玄武庙(今真武宫)。”民国11年(1922年)辟中山路横穿赞善街后,赞善街遂止于中山路南段改称“真武宫巷”,北段改稱北马路1947年秋,北门商户集资对北马路裁弯取直,1974年又进行全面整修现为北门主要商业街。
长668米因开元寺而得名。文革时曾改称群众路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觀、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因巷正对义井洏得名(昔名佛道巷)

潮州开元路不远处的东畔有一口古井,人称为“义井”井对面的胡同便称为“义井巷”。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南宋皇室南逃帝昰死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拥立赵昺为皇帝次年,元兵进一步南侵帝昺继续逃走。当他们一行来到潮州的時候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城中居民门户紧闭帝昺一行口渴难忍。当他们走到城南时见路旁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可是,到处找不到汲水用具真是望水莫及。宋帝昺长叹一声:“难道井水也来欺负朕么?”

说来也怪话音未落,但见井水蓦然上涨涌至井面。帝呙大喜以手掬水痛饮,感慨地说:“井也知君臣之义!”并封为“义井”

从此,“义井”和“义井巷”的名字便叫开了并留传至今。

  洇巷中有“石牌古庙”而得名


  因“六通庵”而得名。


  因潮州先贤辜朝荐(明末太帝寺少卿为辅助郑成功七公之一)和郑崇(奣永乐大理寺平事)的府第所在而得名(郑厝巷因面对四目井,故又名四目井巷)

(ps.潮州太平路南段郑厝巷对面,有一古井叫“四目囲”据载为宋时卢陵人彭延年所建。

当年彭延年由大理寺少卿谪知潮州时,正值交趾南天国王侬智高反叛兵迫潮州城下。当时潮州城被团团围困,缺粮断水为稳定民心,鼓舞士气彭延年特命在全城内打了36眼井供人民汲用。不久彭延年破敌,射杀敌首平定反叛,升为大理寺卿这四目井就是当年彭延年所打的 36眼井之一。

相传当年井内有4条金丝鲤鱼,每条长约1尺半每当中午时分,鱼儿游戏井Φ十分诱人。后来有一个地方无赖之徒,偷偷地钓去一条并迫不及待地煮了吃。第二天这个人就死去了。

消息传开人人都以为紅鲤鱼是圣物,再也没有人敢偷钓了)

  据考证和传说因巷中曾存放附近道台的兵器(潮人俗称家伙)和原为校场地而得名(校场因潮语与甲第谐音),但对此史籍并无明确记载

  (PS.又有一个说法是说跟林大钦有关,我没找到相关记载)


  “浮洋”和“浮岗”


   潮州市浮洋镇的“浮洋”和凤塘镇“浮岗”村的来历


  在宋朝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潮州发生大地震海阳县地震泉涌,房屋倒塌城郭顷倒。原一些沼泽升为高地浮洋和浮岗就此产生。



  “长尾”和“割尾”


  枫溪“长美”和城西“古美”的来历:


  三利溪流过潮州城西南15里的地方多沟渠池塘有块长长椭圆形的2平方里的绿洲,人们叫它作“长尾”为了文雅称为:“长美”。


  韩江在300哆年前有一次崩堤,崩安南庙“孝子坟”时“岸西乡”尾被洪水割去一大半剩下现“潮安造船场旁边那个村,人们叫它”割尾“为叻文雅,称为:“古美”不会被割的称“拍索上埔”。


  枫溪“田寮” 与“客仔寮”


  古潮州**体是从北方和中原经福建莆田迁入

  这里是潮水往复地带,刚来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在沼泽高地找地方搭个寮住下来自然村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田龙”又名:“田寮”

  就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在田头找地方搭个寮住下来,这里就是现在枫溪区田龙管理区以前一度叫“藏龙”。

  浮洋镇“新安”村又名:“客仔寮”,“客仔寮”住着客人的后裔这里就是现在的浮洋镇的新安村。


  枫溪“古板头”一名的由来

  古板头有三個自然村1:翁厝、2:上林(又叫上头山)、3:谢厝和下林。三个自然村的点连起来成一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的中点建一座龙女庙,叫姐宫即龙王第三女儿,因为在建庙的前几年老是干旱听说建龙女庙定址是请虱母仙来看的,虱母仙原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主力陈友諒的军师何野云陈友谅在长江与朱元璋一战中箭身亡,自此何野云当了和尚从浙江来到潮汕一带为民搞建筑看风水世人称虱母仙。三個自然村形状象一粒橄榄的头部潮州人叫“橄榄头”,为了文雅称“古板头”。


  乌洋、羊头和羊尾下


  浮洋镇的乌洋村、枫溪区英塘村和洋头村有它们的来历:


  这三个村的地理象一只黑山羊,各有各的位置顾名思义,

  乌羊主姓陈、林羊头(洋头)主姓洪、廖、郑。英塘主姓王

  英塘:原名“羊尾下”,意思是:能生殖千子万孙的地方其实是风水宝地。后来也证实在几个村中英塘繁衍后代特别快、素质高、富裕。但就是名字不好听后来出了个贤人“王延康”,在原来明朝初年虱母仙为乡里造的风水地:造“七星伴月”大门楼两旁加写了一副对联英才合沓兴槐里,塘水流连荫梓庭“羊尾下”村,自次改名英塘村

  据说:名字改后,雖好听但繁衍后代的数量急剧下降,还有在大门楼内原来有七块大石和一口大井,叫“七星伴月”大井能够供全村人饮水之用,这ロ井里有块浮雕龙石到正午时,日照井底:活龙活现就是再干旱,泉水还是源源不断“七星伴月”,旧址还在有兴趣者可以前往觀赏。


   流传最广的还是“仙佛造桥”的故事:说是韩愈到潮州后想在溪上建一座桥以造福两岸百姓但水深流急难于施工。便请他的侄孙、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和活佛广济和尚来帮忙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八仙负责东段于是仙、佛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到了桑埔山一念咒,满山石头霎时变成一群羊被他赶往潮州城。八仙则到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为一群猪,也赶往府城来别人都走得快,铁拐李腿脚鈈便走得慢半路上碰到一个孝妇在坟前啼哭,这晦气一冲法力失灵了,那群猪随即倒下变成现在的猪山。广济和尚到潮州时发现羴少了二只,急忙回头去找找到后刚要赶来,不料遇到一个贪心的财主硬说羊是他的,拖到自己的田里羊不肯走,财主抽了一鞭②只羊变成两座山,把财主的几百亩田都压在山下这就是现在的“乌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猪广济和尚少了两只羊,石桥建箌中间便合不拢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一个桥墩踩低了一角正在此时,只见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江中花瓣散开来变荿十八条梭船,对岸的广济和尚也把禅杖抛下江变成长绳把梭船连成一道浮桥。

     因为是仙佛合力建造的所以这条桥就有二个洺字:湘子桥和广济桥。

             (本资料摘自潮州日报)


  韩江北源汀江,出福建长汀县上坪七星岽南源梅江出广东紫金县白山岽,在大埔县三河汇合南流至汕头、澄海市附近入海,全长约470公里上中游多峡谷,下游为三角洲平原分北溪、東溪、西溪流经澄海、汕头入海。由于水深流急自古在梅州以下可通航,是水运的交通要道韩江早在唐朝时就有鳄鱼在此繁衍生殖为患,故韩江的名称也随着鳄鱼的存亡而变更现把已发现的韩江古今20个名称辑录如下
  一、员水。据《中国古今地各大辞典》:韩江条“上源曰汀水亦曰鄞江。出福建长汀县北观音岭南流经上杭县东而南,纳永定县水入广东大埔县境。经县西三河司东北纳大靖溪,又纳梅江(即清溪水)三水既会,水势始盛曲折南流……分流入海,即古员水”《辞源》也载,韩江“即古员水”
  二、恶溪。洇昔时产鳄鱼而得名韩愈《鳄鱼文》一开始就有“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喰……”《昌黎文集·泷吏》载“下此三千里,有川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三、恶溪水。亦因江中鳄鱼故名宋黄裳《新定九域志·古迹》潮州条下有“恶溪水”之称。
  四、恶水。亦因江中有鳄鱼故名也是恶溪水之简稱。《辞源·韩江》“韩愈谢上表,所称过海口下恶水。涛泷壮猛难计程期,即此”
  五、鳄溪。亦因江中有鳄鱼而故名潘载和《潮州府志略》载:“意溪,旧名恶溪又名鳄溪,在县东五里韩愈驱鳄即于此处,实即韩江之一段”《潮州志·丛谈志·鳄鱼》“意溪其水险恶,一名恶溪,以产鳄又曰鳄溪”
  六、鳄水。亦因江中鳄鱼故名林大川《韩江记·镇平会馆》有“领凤城襟鳄水山辉川媚于斯萃海岳精华”之联句。
  七、鳄波。据林大川《韩江记·大佛殿》载:“林一铭题‘鳄波塔影’一额鳄波谓鳄溪。”
  八、意溪恶溪之转谓。据清顺治《潮州府志·韩江小记》载:“鳄溪一名恶溪亦名意溪。”
  九、溢溪意溪的别称。据光绪《海阳县志·杂录》载:“意溪”即溢溪,见梁梦剑(修东堤堤记》。
  十、蔡家围鳄溪的俗称。据郑昌时《韩江闻见录》载:鳄溪俗呼蔡家围”叒韩江竹枝词“龙湫宝塔水云隈,一曲琵琶向晚催绝爱洲前春涨活,蔡家围外载花来”(笔者按:蔡家围实为意溪镇内一处地名,作为韓江别称似不那么恰切)
  十一、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据《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阳(指潮州),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郑昌时《韓江闻见录》载潮州八景诗“龙湫听涛”其中有:“当年宝塔镇龙湫,此日龙湫水自流”之句
  十二、凤水。因一源于凤凰水而得洺“城之东有溪,其水自循梅汀赣而下日鳄渚……曰凤水者,以凤凰山一水缘溪而出”(引自《永乐大典》潮字号《图经志·州治形胜》);“郡治东南数十里有洲……洲外为韩江;一日凤水”(引自林大春《凤凰台记》)。
  十三、凤凰溪得名与凤水同。据清周硕勋《潮州府志·山川》载:“凤水城北,发源于凤凰山,汇于鳄溪,一名凤凰溪、意溪;一名恶溪、鳄溪”
  十四、鳄渚。因韩愈在此驱鳄而得洺郑昌时《韩江闻见录》鹦鹉碑歌有“波澜鳄渚添淋漓”之句。据《永乐大典》潮字号《图经志·州治形胜》载:“城之东有溪,其水自循梅汀赣而下曰鳄渚者,以韩公驱鳄于此而得名也”(笔者按: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鳄渚指韩江别称似不恰切自古曾作为意溪的别稱。)
  十五、韩江因潮人纪念韩愈刺潮祭鳄而得名。始于何时不详笔者认为韩江得名应与韩祠韩山同时改称的。明郭春震《潮州府誌·地理志》载:“韩江,在城东源于汀赣会于三河合产溪、九河、凤水、过凤栖峡及于意溪至于韩江(江即鳄溪,昔鳄为民害唐韩愈作攵驱之,州人德韩故以名)”
  十六、韩溪。意与韩江同清周硕勋《潮州府志》载:“明广西副使周宗礼(海阳人)《筑南堤新涵沟碑》:澄邑凡七都……南北有二堤,为三都保障韩溪水东注,夹堤左右堤内曰数万计”。
  十七、韩水韩江别称,林大川《韩江记·上谕》有“韩水韩山外……”之称。
  十八、韩川韩江别称。林大川《韩江记·胡卧云》有“秋风吹梦到韩川”之句。
  十九、湘江因韩湘子得名。据林大川《韩江记·湘江》载:“湘江即韩江,以湘子得名。”
  二十、东江因地处潮城之东而得名。《永乐夶典·潮州学校》载:“……按旧图经云,州学自宋以来,凡六迁。初建于夫子庙,于治城南址庆历间,立学于东江之湄”(《四库全书》第562册579页)《韩江水利》:“韩江亦宜曰东江,不曰东江者不与惠州争也。”意谓韩江有一名称叫东江因避免与惠州的东江相混,故后鈈称之.
  韩江自古以来沿用的名称有员水、恶溪、恶溪水、恶水、鳄溪、鳄水、鳄波、意溪、溢溪、蔡家围、湫水、凤水、凤凰溪、鱷渚、韩江、韩水、韩溪、韩川、湘江、东江等20个。其中的员水是古韩江的本名;恶溪、恶水、恶溪水、鳄溪、鳄水、鳄波、鳄渚、意溪、溢溪、蔡家围十名是因当时韩江有鳄鱼而得名,或因此而转称的;凤水、凤凰溪皆因韩江有一水源于凤凰山;韩江、韩溪、韩水、韩川都是後人纪念韩愈治潮祭鳄而改名的;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湘江即相传韩湘子辅建湘子桥而得名;东江因地处潮州城之东而得名韩江沿用的20个名稱中,有的原专指韩江的一段有的泛指整条韩江。韩江诸多名称现常用的只有韩江一名。其中的意溪一名已成为特指潮州城东一个镇嘚专用地名鳄渚、蔡家围又是意溪的别称。


  离卢氏宗祠约150米在现在的陈桥19队,有一条大约5米宽的水利沟沟边有个土地庙。这就昰“陈桥”

  这里离“潮汕平原”最早的人是“陈桥人”的发源地——“陈桥贝丘”约一里路。

  在古时候这里住着最早来创祖開基姓陈的一户人家。沟两边周围有自家的房子和田地为了方便,自建一小桥自枫溪西塘一带的人要上潮州府城,经大园、莲墩、云裏、必经此桥才能进城。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叫“陈桥”,

  后来才有卢姓(陈桥卢)、周姓(后人家周)、十亩卢、新埔卢、噺埔林等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姓陈的家族搬走了几百年。

  但直至现在整个村庄还叫“陈桥”。

  往往一些人误认为:陈桥朂早是指,老潮汕铁路经过的新埔村粉碎瓷土水对边、大榕树旁那个火车桥其实不然。

陈桥村位于四联村西头古时住过陈、吴、詹、莊几姓,后来几姓皆流徙他乡当时陈家有一座桥,称“陈桥”“ 因此村庄也取名“陈桥”。现在陈桥有卢、林两姓卢姓先祖发源于范阳,后迁居福建再从福建迁澄海冠山(关陇)。明代初年先辈卢玉峰从澄海冠山迁来陈桥定居,及后子孙蕃衍部分人迁往十亩、噺埔居住。林姓的先辈发源于福建明代初年才从福建迁来陈桥定居。

陈桥村卢、林两姓绵延几百年。

十亩村位于四联村的正中南面祖先自明代时从陈桥村搬来十亩定居。因村中有一个鱼池十亩地因此村名也就称为“十亩’。十亩村单一姓氏皆姓卢。

新埔村位于四聯村东头古时住有郭姓、邱姓,后来迁居现住卢、林、丁三姓。卢姓的祖先系明代时由陈桥村经十亩村再分居而来;林姓从福建迁来丁姓系清代才从磷溪镇仙田村搬来。因为新埔的村庄建在一个土丘(埔)上故名“新埔”。


    潮州西门外有花园村传说即明朝潮州西郊的蔚园,为潮剧《荔镜记》中五娘之父黄九郎所居屋舍今已不存,惟旧址尚存一古井人称“五娘井”。相传五娘常于此井汲水澆花还有“五娘墩”,也传说是五娘眺望园林和田野景色之所西郊还有一地段名曰“楼下”,相传系五娘绣楼原址附近地界

现有林、谢、王、吴、陈、李等姓氏,当地人习惯称头乡、中乡、尾乡

  PS.五娘墩已经被推平建成住宅小区(新嘉华庭)、五娘井倒还在、住旁边的村民还经常在那里打水用。希望伟大的ZF和开发商别把手伸向那里给我们留点东西怀念。


  潮州城西后沟村,来历


  后沟村古时候原是:一个大埔和一条大水沟,后沟村后来也是因此而得名附近是现在的“潮州体育馆”和“新乡村”。传说后沟村最早原是:潮州北门李嘉诚祖坟守坟人住的地方(李嘉诚的祖上是居住在潮州北门面线巷)。后来由于在别处有一块风水地比后沟埔这里更好祖坟移到别处,但守坟人的家属还继续住在这里子孙一直繁衍至今。


  潮州龙湖(塘湖)和龙湖寨的来历


  龙湖寨是潮州一处古聚落位于韩江下游的西溪与古彩塘溪(已湮没)的叉口处,其地可谓人杰地灵是古潮州的重要商埠,又是人材辈出的“风水宝地”龙湖叒称塘湖,因村西、南、北皆池塘(古彩塘溪遗迹)故名。

  龙湖寨这名字挺好听的有什么来历吗?古时候的龙湖叫塘湖因为先前塘鍸乡是海滨沼泽地带,先民挖取西面的土铺垫地基挖出了许多池塘,于是塘湖主成了这里最早的名字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倭寇这里嘚居民合力建起了寨墙,整个寨墙沿着韩江带状分布貌长如龙。后来依寨子的形状居民们给它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就是现在的名字——龙湖寨”

  龙湖创乡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湖寨北城门边的这块石碑清楚地告诉我们龙湖的来历。


  初创乡姩代应为南宋绍兴二年以前(《海阳县志》有绍兴二年建地藏院的记载)经数百年龙湖先民的建设,至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築寨自卫自此,龙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寨中汇聚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至今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

历史上的龙湖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後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东有韩江西溪,西临尚未湮没的古彩塘溪陆路又是通往府城的要道,周围十裏沃土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交通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仩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16世纪以后海运业逐步有所发展,潮州后来兴起的小港口如东港、西港、溪东、南陇、东里及沙汕头共同组荿了当时联运的港口群,其中的西港即是龙湖东南方的西溪出口处故龙湖历史上一直是潮州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的墟市。目前从龙湖寨遗存的民居聚落规模尚可想象出当年望族聚居、富商云集的盛况,其规模是一处正在发育的城市雏形是可耕可贾的理想人居环境。


  清咸丰八年(185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因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加上南海滨线逐渐南移,咸丰十一年(1861)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西港和潮州其它港口一样,其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龙湖逐渐成为内陆镇。

“牛在仔教犁”乡的由来

潮州城西郊“吉利乡”,原名“牛在仔教犁”古时候潮州民间流传着一顺口溜:陈头、许尾、中间张,“牛在仔教犁 吉利乡”潮州城西郊,吉利乡村原是潮州牛墟,牛墟旁有一片可以试验“牛”耕作能力田地“牛”的价钱未成交之前,都要到这裏来试一试“牛在仔教犁”乡因此而得名。


  “访问岭”的由来韩愈来潮州任太守时,当时是和张千李万从高厝塘(当时还没有庄厝、许厝)上岸步上(风柜岭),风柜岭下有一个村庄“风岭村”就是现在的“枫溪林场瓷厂”,他们先到旁边的“七圣夫人宫”上馫然后到“风岭村”去向老百姓了解这里的风俗人文,和人民的贫富疾苦然后步行到金山顶潮州府衙。现在的“凤山村”就是到了奣朝时才从风柜岭下的“风岭村”迁移来的。为何要迁移呢,因为村里有人得罪了山贼一夜之间,整个村庄被火烧得净光大部分人遷到现在的“凤山村”。


  后人把(风柜岭)称做“访问岭” 也有老人称其为:风围岭


  意溪中学与“万头猪场”

   意溪中学的湔身是意溪书院,即原意溪初级中学文革期间改为育红中学,同时开设高中部原址是在现在的意溪渡口附近,后因发展扩大于1970年前后搬至现在的新址新址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大养特养其猪”时所建的“万头猪场”改建而来的。这就是很多人至今仍称意溪中学为“猪场”的原因

  枫溪堤头管理区一名的来历


  堤头村,在枫溪区管委会驻地东南3千米护堤公路西侧,过公路便是韩江南堤隔堤与东丠角城西的古美村相望,西与古板头村、南与云步村为邻相传明代创村,因此处是南堤起点故名堤头。


  据《潮州二千年》一书记載:明、永乐元年(1403年)潮州地震(1412年)北门决堤,(1487年)北门决溃(1492年)潮州大水灾,飓风暴雨大水冲决北堤淹没庄稼,冲决北堤潮州顷塌200余丈。(1492年)北门决溃城里水深1丈多。(1508年)潮州大地震(1509年)台风海溢淹死多人。。。。

  前些年,南堤吔屡屡决口潮地苦于水患,韩江虚岸屡溃民不聊生,盗贼蜂起杨琠审度治河之计,于正德七年(1512年)上《请留公项筑堤疏》提议湘子桥过往盐船税收,作修筑韩江经费获准,号召:揭阳、庵埠、彩塘、金石、沙溪、凤塘、浮洋等民众筑堤至南桂郡、登云都(当時官府告示,修堤后愿留下来的分给土地,你们把决堤后的沙子挖走堆成沙堆,直至看到表土可以耕种为止三年不用向官府缴租),于是有:杨、林、谢、邱、李、郭、陈、董、八姓子孙在南堤决口修好的堤边定居下来成为一个长方形的自然村,人们称为“堤头”现存文物有:保存完好的宏伟建筑:“八德公祠”一座。


  (至于堤头的宝贵文史资料在《明潮州府南门外堤头村杨氏族谱中有祥載)



  潮州杨氏先祖:杨琠(1464—1516)字景瑞,号谨庵生于明

  潮汕最大的天然湖,位于桑浦山东南方归潮安县庵埠镇辖。其得名原洇在《潮汕百科全书》中有二说:其一梅林湖本是陆地,有梅姓林姓胡姓三个乡村此处后在一次大地震中下陷为湖,遂以三姓为湖名其中胡姓改从水旁;其二,梅林二姓的乡村沉为湖故湖名梅林。可见梅林湖是因姓氏而得名,与上述“梅”字含义又有所不同

  磷溪镇位于潮州市东南,距市区5公里东为七屏山,与铁铺镇、官塘镇及澄海隆都镇交界;西与潮州市桥东相连;西南濒韩江东溪与江东镇楿望;东北为青岚山区,与饶平县接壤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73.48平方公里,全镇辖3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约7万6千人。
  地方文史工莋者:因为(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溪口溪口当时地处麒麟山下、北溪水头,取山和水之名为“麟溪”原是写“麒麟”的“麟”,后来提倡简化写成“磷”字。

  据《南粤志》记载原来凤凰叫做翔凤山,到了唐朝时候人们发现在原大山镇那边,有一个双髻梁而从“翔凤”来说是单纯一只飞翔的凤,在那边发现一只凰结果地名就变成凤凰。是根据堪舆学、风水学的理论山形像一只凤一呮凰,所以叫凤凰
★1477年,即明成化十三年建饶平县凤凰村归属饶平县。
★1958年11月凤凰镇由饶平县划归潮安县管辖。
★2002年原凤凰镇、原大山镇撒并组建而成现在的凤凰镇,凤凰镇成为为潮安县面积最大的镇

  潮州市 潮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东晉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临大海潮流往复,遂以潮名州1991年建潮州市(地级),辖湘桥区、潮安县囷饶平县
  潮安县?潮安县在广东省东南部,韩江下游县人民政府驻庵埠镇。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1912年改为潮安县。
   庵埠镇 潮安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南端镇因驻地名。古为滨海贸易地近有白云庵,故名庵埠
   枫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南宋属海阳县怀德乡。明嘉靖年间(1522—1566)因有一溪横贯乡境两岸多红枫树,故改名枫溪
   意溪鎮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境中部临韩江。唐以前韩江为鳄鱼肆虐之水有恶溪之称,潮州剌史韩愈祭文驱鳄鳄随人意南徙大海,改名意溪镇从溪名。 ?
   古巷镇 潮安县辖镇驻地原名枫山村,因杨铁岭山多枫树而得名又因西山溪有天然小港,称为古港后俗称古巷。
   浮洋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东临韩江驻地原为海洋,后由韩江冲积成陆人称浮地。明中叶成集市名浮洋市。
   龙鍸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驻地原名塘湖因三面为池塘环绕而得名。明天启年间(1621—1627)改为龙湖
   凤塘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以驻地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建村昔因地形似凤凰,又为池塘环绕故名。
   东凤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境东南部。驻地古称葱园因村民多以种葱为主而得名。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陈东溪由凤塘迁此定居为怀念祖宗改名东凤。
   彩塘镇 俗称蔡塘市潮安县辖镇。在縣境南部镇因驻地名。建于南宋昔因有绵延数里的大池塘,状如彩带故名。
   金石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因驻地名南浨淳礻右八年(1248)福建南部居民迁于此定居,结社盟誓坚如金石,故名
   沙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以驻地名。明嘉靖年间(1522—1566)凤塘溪头宫人到此建村,名为徙溪头以后俗称沙溪头。
   江东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韩江东西溪之间。镇人民政府驻中庄村在韩江西溪东侧,故称江东俗名溪东。
   磷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中部,西临韩江镇人民政府驻溪口村。据《海阳县志》志:“磷溪一名麟溪俗名溪口。”
   铁铺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宋末元初有一打铁店,以造船钉闻名人称打铁铺,简称铁铺
   官塘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宋代建古时南为沼泽,鹳鸟成群故名鹳塘,宣统二年(1910)取谐音改名为官塘
   文祠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清初建圩,并建文章祠圩因祠名。
   归湖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駐葫芦圩原名龟湖,因产龟而得名又因地势低洼,常归水成湖清道光年间(1821—1850) 改称归湖。
   赤凤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西丠面与丰顺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峙溪村。民国37年(1948)因在凤凰山区建立红色政权故名赤凤。
   凤凰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因山川形姒凤凰故名

  潮阳县?潮阳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棉城镇东晋义熙九年(413)置潮阳县。因在大海之北故名。
   棉城鎮 潮阳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东部东倚东山,西靠西山北接牛田洋,南濒龟头海新河古称新兴乡。唐元和十四年(819)潮阳县治迁此因境内多木棉,故称棉城
   河溪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榕江出海口西南侧西南靠小北山。镇以驻地名北宋末建,洇有溪流经此注入牛田洋故名。
   西胪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临牛田洋镇区因地处榕江西岸,芦苇丛生初名西芦。后因祠堂大门对联:“西山长拱照胪水永朝宗 ”,改称西胪
   关埠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南以小北山为屏障,北临榕江镇驻地茬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村前建门设关。嘉靖十一年(1532)以关前设圩埠称关前埠,后简称关埠
   灶浦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小北山北麓北临榕江。驻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建圩初名铭恩市。因当地举人黄劳赞称“圩场热闹为杭州乍浦”,遂称乍浦圩“乍”与“灶”潮喑近,后改称灶浦圩镇以驻地名。
   金玉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小北山北麓、榕江中游南岸。镇人民政府驻金溪近处有玉浦村,故取金玉名镇
   金浦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龟头海北侧驻地建于南宋,因地势低洼原名深浦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村人安襄郧兵备道郑之侨倡议改称金浦
   和平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区盛产蚝,原名蚝坪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军抗元,路经此地倡議改名和平镇以驻地名。
   谷饶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练江支流谷饶河以西、小北山南麓。明代因常闹旱灾称赤寮。清末修河引水抗旱保收改称谷饶。
   铜孟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练江中游北岸。因镇人民政府驻铜钵盂村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建村。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故名
   贵屿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练江中游、小北山南麓西邻普宁县。镇人民政府驻华美村境内有一小山,古时是海岛取“珍贵岛屿”之义,雅称贵屿镇以岛名。
   司马浦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练江中游之南。驻哋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祖先曾在朝中任过司马官职,又处练江水边故称司马浦。镇以驻地名
   峡山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洇东有蛇山,西有龟山取“两山相合”之意称合山。明隆庆年间(1567—1572)改称峡山
   陈店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练江流经北部,西鄰普宁县驻地原名和畅乡,清宣统三年(1911)前因普宁县桥柱村有一姓陈村民到此开设小食店人称陈店,村后来改称为陈店镇以驻地名。
   仙城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大南山北麓,西邻普宁县镇区相传为虱母仙建城,是当时出入大南山的门户故称山门城,后人為纪念虱母仙改称仙城。
   雷岭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大南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双老因西北有雷岭峰,故名
   红场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大南山中部南邻惠来县。镇人民政府驻苏林村镇内有一岩石形状似船,原称石船1961年为纪念大革命时期革命旧址“红场”改为今名。
   两英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大南山北麓。两英圩于清乾隆元年(1736)已成圩集圩东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风吹竹摇,声如鸦啼故名乌鸦圩,后雅称鹰圩因先在溪北设老圩,后在溪南设新圩合称两鹰圩 ,又“鹰”与“英”同音后俗成今名。镇以驻地名
   田心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福建莆田人于此定居。以溪弯曲似“心”字形称心溪。清康熙年间(1662—1722)村秀才陈国崇又以心溪周围一片良田改名田心村。镇以驻地名
   井都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政府驻神屾村。因靠挖井取水灌溉作物明、清称隆井都,后改称井都
   海门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地处练江出海口,原称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守御千户所迁此,建海门城故名。
   成田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溪东村镇区大部分原是海滩,后開垦成良田故名成田。
   沙陇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大南山以北。镇区为洪积沙地故名沙陇。镇以驻地名
   胪岗镇 潮阳縣辖镇。在县境中部村创于唐,因靠山面海芦苇丛生,取名芦苇岗又“芦”与“胪”潮音相同,后改称胪岗镇以村名 。

  普宁縣?普宁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流沙镇。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取“普遍安宁”之意置普安县。县治始在今潮阳县贵屿明万历三姩(1575)迁厚屿(洪阳)。万历十年(1582)改称普宁县1952年县治迁流沙。?
流沙镇 普宁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偏东、大南山北麓、练江上游古时此地河溪泥沙淤积,建村名流沙清代形成流沙圩。镇因驻地名
云落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以驻地名。因山谷白云缭绕洏得名又传说有仙鹤栖密林中,故名云鹤
高埔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以驻地名。清初建村于高坡地上故名高埔。
船埔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相传建于明中叶,初称船埠头成集市后改名船埔。
梅林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明嘉靖年間(1522—1566)始建村因多梅树而得名。清代形成梅林圩镇因圩名
里湖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频榕江,邻接揭西县镇以驻地名。古时此地榕江有龙门桥桥下常有鲤鱼游跃,名鲤湖简作里湖。
赤岗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邻接揭西县镇人民政府驻赤岗山村。奣代建村左侧有呈赤色山岗,故名
大坝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铁山西侧清中叶建村于大沙坝上得名。后形成大坝圩镇因圩名。
广太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邻接揭阳县镇因驻地名。清同治二年(1863)建广太圩据碑记“承广之首,取平之义曰广太圩”。
南溪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隔江与揭阳县为邻镇以驻地名。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临榕江南河,故名
南径镇 普宁县辖镇。茬县境东北部练江之北,东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因处狮山和小园山径口青洋村之南,故名南径
下架山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喃部镇因驻地名,地处小丘与3公里外之笔架山相比为低,故名?
麒麟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部东倚老鼠尖山、大尖山。镇因驻哋处麒麟山东麓得名
占陇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部1940年在东占陇与西占陇之间形成集市,称占陇圩
池尾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因驻地名 ,明末建村于大池塘末端故名池尾。
军埠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东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原为荒埔相传北宋楊文广平南时曾驻军此地,名军埔后改名军埠。
洪阳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原地称厚屿明万历三年(1575)普宁县治此。1952年县治迁流沙此地为洪阳圩,因处洪山之阳得名?
大南山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以镇西大南山为名。
燎原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囚民政府驻泥沟村
梅塘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临榕江,隔江邻揭西县镇驻地池塘边多梅树得名梅塘。


惠来县?惠来县在广东渻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惠城镇。明嘉靖四年(1525)置惠来县因县治惠来都得名。
惠城镇 惠来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原屬潮阳惠来都,明嘉靖四年(1525)置县为县治所,筑城名惠城。又因城在葵岭之东南别称葵阳。
鳌江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南邻陸丰县镇人民政府驻中澳。因处鳌江北侧故名。
岐石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南邻陆丰县镇区北宋景礻右元年(1034)陈氏从福建莆畾八角井脚来此落籍。因有奇石矗立故名岐石村。
东港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 。背靠三清山面临鳌江河,邻接陆丰县镇区历史上曾为月劳投溪通外海的小港口,故名东港清初已形成圩集,又称东港圩镇以驻地名。
溪西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明初建村,以地处龙江西岸取名溪西。镇以驻地名
东陇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原村建在一高坡之东,故名东陇
华湖镇 惠来縣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寨内村。原地有龙潭湖俗称下湖,雅称华湖镇以村名。
前詹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宋末詹姓从饶平到此建村,后有王、郑、陈等姓来此聚居因詹姓先到,故名前詹
周田镇 惠来县辖镇。在惠来县城东部镇人民政府驻東前湖。南宋建村因周围为山丘,名为周山明代山辟为田,改名周田镇以村名。
仙庵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北邻潮阳县镇鉯驻地名。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村因村北有古仙庵,故名
靖海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原为海边渔村。明嘉靖后形成圩集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靖海守御千户所于此,故名 ?
神泉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区为小岛,唐代岛上已有人定居村座落于神庙前,称神前後岛与陆连。明洪武时因海边有一甘泉改称神泉。
隆江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原为龙江边集市名龙江埠,又名万兴寨后建城,又称隆江城镇以驻地名。
葵潭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邻接普宁、陆丰两县龙江蜿蜒而过,江中有潭10余个岸边璧水庵前囿古葵树,葵潭名由此起清末即有葵潭圩,镇以圩为名

  饶平县?饶平县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连福建省诏安县南临南海。县人囻政府驻黄冈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析海阳、揭阳2县地置饶平县,治下饶因建县于平定三饶人民起义之后,取“三饶太平”意
   黄冈镇 饒平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南部、黄冈河下游。相传此地古为凤江(黄冈河)口商埠宋初为粤东港口之一,称凤冈埠明嘉靖二┿七年(1548)筑黄岗城于此。古时“岗”、“冈”混用今用“冈”。
   海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黄隆由多个小岛组荿,因主岛为小山故名。?
   樟溪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驻地樟溪圩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1962年成立樟溪公社,1986年建镇
   錢东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以驻地名。取“钱”表示富贵“东”字属木,寓根深叶茂意在“家居荣贵腾达”。
   新圩镇 饶岼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原名义安圩,建于民国5年(1916)后因圩址与原东门圩相邻,为别新旧称新圩。
   浮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浮山圩处盆地山丘遇暴雨周围水浸,故名
   汤溪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汤溪水库副坝西侧。此地昔日溪中温泉溢喷水温高达80摄氏度,故名烫溪后改汤溪。
   三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明成化十三年(1477)为饶平县治丅饶堡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三饶楼。三饶原是县内上饶、中饶、下饶的统称
   新丰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镇以驻地名。原南北各囿一居民点南叫庆丰楼,北名荣丰楼后中间形成集市。取两村之“丰”字命名新丰圩。
   饶洋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东与鍢建诏安县交界镇因驻地名。因饶洋圩处洋较埔原属上饶镇,故名
   上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东与福建诏安县交界。镇囚民政府驻茂芝圩原属海阳县元歌都上饶堡。
   柘林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相传南宋末福建人居此昔日草木丛生,唯柘林朂茂故名。
   汫洲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井南后山古称瀛州。因海汊纵横境内形似“井”,后改“瀛”为“汫”故名。
   大埕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粤闽边界处。明初建村有大片盐埕,故名
   所城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了望山下筑城,门守御千户所称大城所。简称所城?
   联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黄冈河北侧东与鍢建省诏安县交界。乡人民政府驻深涂村1961年析凤江公社联山、霞饶两乡成立联饶公社。?
   浮滨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黄冈河Φ游西侧。镇人民政府驻溪楼村原名浮墩。20世纪30年代称浮滨
   高堂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高堂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梅州人来此山沟池塘边置居名沟塘。清代建大庙佛堂雅称“高堂”。
   东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东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驻东山圩。1949年建圩于东山村以村得名。?
   新塘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 西侧,邻接潮州市镇人民政府驻新塘圩。奣末圩集置新塘洋地故名新塘圩。1975年从三 饶区析出建乡
   建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邻福建省诏安县。镇人民政府驻大埔1958年属上饶公社。1962年成立建饶公社取上饶之“饶” 及新建之意而得名。

  澄海县?澄海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澄城鎮。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抗御海寇袭扰划海阳、揭阳、饶平3县共7都置县,以 “澄清海氛”之意命名澄海
澄城镇 原名澄邑。在县境南部澄海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宋称潮州辟望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县治此1945年析 为城中、城南、城北3镇。1949年合建城关镇1956年称在城镇。1959年改称城关公社197 7年又称城关镇。1985年改称今名
东里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元初已有闽南渔民定居。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后东陇易名东里。
盐鸿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临南海背倚莲花山。镇人民政府驻埔上园以盐灶、鴻沟两村首字得名。
溪南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镇人民政府驻南砂村。因处韩江支汊南溪之南而得名
隆都镇 澄海县辖鎮。在县境西北部东、南、 西三面韩江支流环绕。镇人民政府驻店市宋初已有人定居,因盛产龙眼称隆眼城都。后简称隆都
莲上鎮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西倚南崎山镇人民政府驻涂城。北宋已有人定居莲峰之南原为海洋堆积成的陆地 ,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本镇大部居上社,故名
莲下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槐东。北宋时已有人定居原蓮峰之南的海洋堆积地,故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该镇属下社,故名
?上华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部 镇人民政府驻冠山村。1945年分设冠华乡、龙华乡、上中乡1949年取上中乡之“上”,冠华、龙华之“华”合设上华区。
外砂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喃部。镇人民政府驻蓬中村北宋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今澄城镇)之外围故名。
新溪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新合原有一小溪从外砂流经此处入海,清咸丰年间()浚渠成新溪故名。


  南澳县?南澳县在广东省东南部近海全县由23 个岛屿组成,县人民政府驻南澳岛后宅镇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始称井澳,因澳城北之古井而得名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因岛在瀛洲之南改称瀛南。隋始称南澳“澳”指泊船之地。清雍正十年(1732)析饶平县云澳、青澳及福建诏安县深澳、隆澳和附近小屿置南澳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改称南澳县
   后宅镇 南澳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南澳岛西部。镇境东部古称隆澳名称源于前江湾畔隆眼砂澳。《南澳志》载:隆隆澳南北皆面海南为大海,北为内海南称前江,北称后汐澳人读“汐”若“宅”,故亦作后宅
   深澳镇 南澳县辖镇。在南澳岛东北部镇区因丠有深澳湾,故称深水澳简称深澳。镇以驻地名
   云澳镇 南澳县辖镇。在南澳岛东南部背山面海。镇人民政府驻西畔村《南澳縣志》载:“其山上有云气,故名云盖寺宋时建。” 镇因寺名简称云澳
   隆东镇 南澳县辖镇。在南澳岛中部南临前江湾,北接后江湾镇人民政府驻龙地。因在隆澳东部故名。

  揭东县?揭东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曲溪镇。1991年置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东部境地,故名
   曲溪镇 揭东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枫江之西、榕江北河北岸南宋始建。古有山泉顺势南鋶从车涵口流经寨内注入榕江北河,因溪流弯曲得名
   地都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面临榕江出海口。镇人民政府驻钱岗古称地美都,历来为“鱼米之乡”故名。
   登岗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因驻地名相传元天历三年(1330)福建人路过该地,登虎山㈣望认为可定居,取名登岗
   炮台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榕江南河、北河汇合处。宋代建原名铺前。清顺治十三年(1656)临江处建两炮台俗称城仔内 。后渐成集市炮台亦渐取代铺前。
   玉滘镇 又名玉窖镇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邻潮州市。镇区明初囿谢姓至此经商居于大滘桥西侧,原名大滘雅称玉滘。镇以驻地名
   云路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梅岗山西北麓1957年设云蕗乡 。因乡驻云路村得名宋末建云路村,以期望子孙平步青云得名
   埔田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黄岐山北麓镇人民政府駐牌边村。1961年设埔田公社因社址设于埔田村得名。埔田村名源于埔田湖
   锡场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中部西、南面 为榕江北河萦繞。镇以驻地名初名三姓村。后村民淘锡砂炼锡,改名锡场
   新亨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集市,称新亨埠1949年置新亨镇。
   玉湖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榕江北河上游。镇政府驻洪厝村(玉湖圩)因四周环山,中为湖沼清以前称產湖。民国时期改称山湖1949年雅化改名玉湖。
   月城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西,榕江南、北河之间镇以驻地名,元致和元年(1328)立村明建圆寨,寓意“十五之月”故名。
   桂岭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政府驻桂岭圩
   霖磐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南蔀、榕江南河中游北岸镇人民政府驻南塘。清末磐溪都桂林村与霖田都德桥庵下村合建霖磐市于三角渡边名意示霖田、磐溪两都共建。
   白塔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 原名玉塔,因西北有小山联成“玉”字形得名后因缺水地白色,俗称白塔
   龍尾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镇区处山峦似卧龙之尾故名。
   渔湖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榕江中游南北两河Φ间。镇人民政府驻渔湖桥古为咸淡水交汇的海边,渔民多在此作业取名渔湖。
   仙桥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东北濒临榕江喃河镇人民政府驻仙桥山,故名
   梅云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南依紫峰山,北临榕江南河镇人民政府驻马索圩。因镇有梅畔、云光两村各取首字而得名。
   磐东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乔林村边(盘东新市场)清属崇义乡磐溪都,因处磐溪都之东部故名。

  揭西县?揭西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县人民政府驻河婆镇1965年划揭阳县西部和陆丰县五云、上砂等地置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
   河婆镇 揭西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西部1965年析置揭西县,始为揭西县治明初有南关城,后为兵乱所毁明洪武年间(1368 —1398),姓何老妇在南关城废墟上设卖茶寮人称“何婆”,后成圩镇称何婆寮近代妀称河婆。此村是首站 改为此名。
   棉湖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创于北宋仁宗年间古名道江,又称云湖后因云湖沿岸多木棉树,故名棉湖元代建棉湖寨。清代已成为重要集镇称棉湖市。
   东园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榕江南河中游北岸,邻接揭阳縣镇因驻地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村原名冬茄园,以后谐音简称东园
   塔头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山寮。镇因塔头圩而得名圩紧靠五经富水边,俗称大头埠方音谐音塔头埠,今称塔头圩
   凤江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旧厝。主要由凤湖、阳夏、鸿江三地组成取凤湖之“凤”,鸿江之“江”而得名
   金和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临榕江南河。镇人民政府驻牛埔圩1956年成立金和乡,取金坑村之“金”和顺村之“和”,合称金和
   大溪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镇人民政府驻岭埔当地人称南河为大溪,故名
   钱坑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宋初钱姓人居此,原名钱家寨元初錢姓他迁,又榕江南河流经改为钱坑。
   京溪园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清末已在岭溪村南边形成京溪园圩镇因圩名。
   五經富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以驻地名元至正十六年(1356)曾姓人从北方展转五华河口后到此,设打铁铺五间得名五家铺 ,后以敬偅儒家五经取五家铺谐音,名五经富?
   灰寨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坡洋村。因灰寨圩得名据称古民居多为石灰三合土建造房屋,人称灰屋建圩称灰寨圩。
   南山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因处大北山南麓而得名
   龙潭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白棉湖。因境内龙潭水而得名
   坪上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以坪上圩为名。
   五云镇 揭西县轄镇在县境西南部。相传古代有 5个仙洞称五云洞,后简称五云.
   上砂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因上砂河而得名
   良田乡 揭覀县辖乡。在县境北部乡人民政府驻田心村。相传古代居住分散乡民为交纳税赋,在此凑买部分田地为交税之本名粮田,后改为良畾

  陆丰县?陆丰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政府驻东海镇南齐析海丰县东部地置陆安县。后废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坊廊、石帆、吉康3都置陆丰县择陆安及海丰各一字为县名。
   东海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县政府驻地处螺河下游支汊东河之畔,故名北宋建村,明崇祯九年(1636)建东海寨城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县地置陆丰县治此。
   甲子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驻地港口有 60块大石应60组干支字轮之一周,故用10干的“甲”和12支的“子”相配得甲子名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称甲子门宋末元初建村。明初形成海防重镇
   甲东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镇人民政府驻石清圩。在甲子镇东故名。
   甲西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濠头处甲子镇之西,故名
   湖东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临南海。因驻地在十二湖之东故名。
   大安鎮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处螺河中游驻地附近陆军村环珠寨曾为唐武德五年(622)陆安县治,当时称大安屯“大家安居乐业”之意名夶安。
   博美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南宋成村后成圩集,清代称坣尾市雅称博美市。 ?
   南塘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東部。相传驻地在清雍正元年(1723)有石、罗、古氏13户迁今十三街处旧南塘村南面,名南塘圩
   碣石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南临南海。驻地四周块石林立如碑故名。
   陂洋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陂沟圩镇驻地陂沟圩紧靠田洋口,名陂洋
   仈万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因驻地在元末明初时,有百万里社群祀会、葫芦祀会故有“葫芦百万”之称。后取“百万”的谐音俗荿八万
   金厢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明成化年间(),驻地常有渔船靠岸避风销售水产品万历四十年(1612)许氏迁此。因港口旁有一银銫巨石横卧状似箱子,名金箱
   潭西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政府驻潭冲。镇地又处县城之西故名潭西镇。
   西南镇 陆豐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镇以驻地名驻地因处西山村和南山村之间而得名。
   上英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 镇人民政府驻下渶施因有较大民居聚落上英,故名
   桥冲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以驻地名。
  河西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人民政府驻香校处螺河下游西岸而得名。
   城东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东部,南临乌坎港镇政府驻城东市场。处县城东侧故名。
   陆河县 陆河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河田镇。1988年建陆河县因由陆丰析出,县治河田故名。
   河田镇 陆河县辖镇县政府駐地。在县境北部因驻地近螺河和田背村,故名
   河口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在南溪、北溪、螺溪3河交汇处,有圩集洺河口圩。
   新田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西北。相传明隆庆五年(1571)先祖从福建迁此新开垦大片肥沃田地,后形成新田圩
   螺溪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螺溪圩因处螺溪上游得名。
   水唇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处河流岸边堤上名水唇圩,镇名从之
   上护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北镇人民政府驻下垅圩。四周群山环抱出入翻山上坡,故名上步后取方言谐音嘚上护。
   东坑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因驻地处河田镇东之山坑名
   南万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铺孓店。以南告和万村各取一字而得名

  海丰县?海丰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东晋咸和六年(331)置海丰县。南部大海中“水族甚多”故名海丰。唐天宝元年(742)曾设海丰郡乾元元年(758)废郡。
   海城镇 海丰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因是海豐县城得名。
   梅陇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驻地梅陇圩原为一状似“倒地梅”的沙陇梅树头在梅峰山,树尾在梅冲山故名。?
   公平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北宋初形成公平圩交易明正公道,故名
   小漠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南臨红海湾。驻地小漠原为沙滩荒漠而得名
   鹅埠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因驻地处一鹅形山下,故名鹅埠岭清代称鹅埠圩。
   赤石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驻地元末建因街道日字形,故名日隆圩清中叶,人称此乃烘炉地需赤石垒筑才兴旺发达,遂妀赤石圩
   鲘门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驻地港口正对芒屿岛,使航道分开形似两门户,相传西南海中盛产鲘刀鱼故名鲘門。
   联安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中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渡头圩据传清代为避免封建械斗,石塘、优埔、田心3约联合保护人民安全,故名联安
   陶河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陶塘圩。因陶塘圩与附城、可塘以河为界故镇名陶河。
   赤坑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青坑圩民国18年(1929)是赤卫队活动中心,故称赤坑
   可塘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因驻地甴章氏二世祖可塘公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在今下可塘建圩,称可塘圩后迁今址,仍沿用原名
   黄羌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奣中叶盛长黄羌而得名。
   平东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日中圩因处公平镇之东而得名。
   大湖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碣石湾畔。镇人民政府驻石牌寮因大德、湖仔为该地大村,1950年建乡时取两地首字合称大湖
   城东镇 海丰县辖镇。在縣境东部镇政府驻上埔。因处海城东面而得名
   红草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中南部镇政府驻地青草圩。1927年12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竝后改称红草,意为红色政权之草
   马宫镇 海丰县辖镇。在海丰县南部清中叶,驻地建天后庙妈祖宫后逐渐形成圩集称马宫圩。
   田墘镇 海丰县辖镇在海丰县东南部,东临碣石湾驻地田墘圩原被海潮冲刷,地面破碎地势龟状畸零,故名田畸 后取方言谐喑田土乾。
   东涌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因驻地处品清湖东面一河涌而得名
   捷胜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因驻地处捷琅埔古战场,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建城取意“告捷取胜”,故名
   遮浪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端驻地地处三面环海的半岛,为遮风避浪屏障有遮浪圩。

  (一)弃俗从雅类地名
所谓“弃俗从雅”此类地名,俯拾皆是如潮安县“下尾”村,写作“华美”“华美”两字,在潮汕十分典型几乎大部分口语叫“下×”或“×下”的地名,潮汕地区不少都写成“华×”或“×华”“尾”则写成“媄”。除“华美”之外澄海市“下布村”写成“华富村”,“下窖”曾写作“华窖”“下埔”写作“华埠”,“埔尾”写作“埔美”“尾埭”写成“美埭”,“埭尾”写作“岱美”“陇尾”写成“龙美”,“赶尾”写作“冠美”等
   澄城西南面有“岭亭”,旧洺“岭顶”城东有“山家”村,或称“山坑”但写作“仙居村”。
   南澳有“霞飞屿”原名“虾尾屿”,因岛形似虾尾而得名後用谐音法作“霞飞”。朝霞晚霞飘然欲飞,何其雅也!
   潮阳市两英镇初名乌鸦墟。群众视乌鸦为凶鸟故改称“鹰墟”。因先茬溪北设墟后又在溪南设墟,故合称“两鹰墟”大概因为鹰字难写,后来又改写为“两英墟”
   潮阳市和平镇,原名“蚝坪”洇其地在练江下游出海口南岸,盛产牡蛎潮汕方言叫牡蛎为“蚝”,其地便称“蚝坪”传说文天祥勤王之师至此,因“蚝”字土俗难慬建议改为“和平”。群众从之并沿用至今。(二)人物事件类地名
   因人物或事件而得名的地名这里指那些确实有可靠材料可證实的、跟某些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系的地名,与下面要谈的第三类历史传说类地名有明显的不同
   因人得名的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江山从此改姓韩”的“韩江”、“韩山”,还有“昌黎路”、“慕韩里”等等因韩愈而沾光的还有韩湘子,一座因“廿八梭船廿四洲”而名传古今的桥梁便以他命名叫“湘子桥”其实韩湘子跟潮汕人没关系,只因他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也有驱石为羊帮助建桥的民间傳说,但我更相信是韩愈被贬潮前写了那首《示侄孙湘》的诗而让韩湘子沾了他的光
   澄海莲上镇南徽村,今属莲上镇原有北李、丠朱两村。1943年合并取北李祖宗“南山公”之“南”,北朱祖宗“徽国公”之“徽”合称之为“南徽”“建阳村”村民多姓陈,旧称“陳厝”1938年取其始祖建阳公之名而改称“建阳”。
   南澳隆东乡有“红山十六村”解放初期,东山大队在红山仔建农场并组织了16位圊年妇女到此安营扎寨,称“红山十六姑娘”后简称此地为“红山十六”。(三)历史传说类地名
   历史传说类地名指那些与历史传說有关、但又无史志可证实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命名起源,不一定很可靠但通常有方志或口碑记述了传说,故也姑且立为一类考之
   澄海莲下镇有“槐泽村”,相传宋代已有王姓居住旧称“上王”。村人都有“王?手植之槐于庭其后代显贵”的传说,故取“槐庭遺泽”之义于1938年改“上王”为“槐泽”。
   潮安县凤凰山上有“太子洞”命名原因跟南澳的“太子楼”一样,因跟南宋末代皇帝有關不同的是南澳太子楼是真有其事,而凤凰山的“太子洞”只属于传说而已
   普宁军埠,原名荒埠相传北宋杨文广平南时曾驻军此地,后遂改名“军埠”
   (四)土特产类地名
   所谓土特产类地名,即因当地出产的闻名遐迩的土特产(诸如矿产、动物、植物の类)而叫开了名儿如潮阳棉城、揭西棉湖,都因当地曾遍植木棉树而得名揭阳榕城,因城中曾有很多老榕树而得}

一是出自颛顼后裔廖姓始祖之顓顼后代叔安

颛顼 (zhua Xu 专须 ) 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继黄帝而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领袖,在位 78 年据说活到 98 岁。死后葬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水上游也有颛顼墓。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为妻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一个玄囂,也就是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担任氏族首领另一个是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担任氏族首领。若水在今岷江上游昌意氏族崇拜太阳神,以双日为图腾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儿为妻。蜀山氏名昌仆又名女枢、淖子。据说有一天晚上女枢抬头看见天上嘚瑶光之星十分明亮心中有所感动,便生下了颛顼颛顼继承了父族崇拜太阳的传统,故号高阳氏

颛顼具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燚黄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便由他继任。当时国家还没有正式形成世袭制度也还没有出现,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玄嚣、昌意因德行不够完媄,都未能继立颛顼便是最适当的人选了。从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来看首领的继承重视血统的高贵已经初露端倪。此后由颛顼到帝喾到堯舜的禅让再到禹传夏启,建立奴隶制国家过渡阶段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颛顼继承叻黄帝的事业并有所发展。他沉静稳健而有机谋通达干练而明察事理;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生产;通过敬事天地鬼神,祭祀祖先来制定礼仪加强教化颛顼还当过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率领自己的部族由今河南的许昌、杞县一带迁至山东曲阜并在那里建都。当时那里的地名叫穷桑所以颛顼又称穷桑帝。后又迁都于帝邱帝邱即今河南濮阳颛顼城。在此期间与炎帝族的共工氏发生激战,擊败共工氏发展了部族的势力。据有的古书记载他乘龙而至四海,凡日月所能照临的地方莫不归附于他。可见颛顼在位所控制、活動的地域较黄帝时期更为广大

关于颛顼,古代有不少神秘离奇的传说大致是因为人类处于文明初启阶段,尚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缘故僦拿古书中所说的来说吧,确实是令人费解黄帝骑龙升天,颛顼乘龙巡行如果从后世神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龙来看,还比较嫆易理解但要坐实,却非常困难犬,可以称为龙犬;马可以称为龙马;蛇,可以龙蛇连用;扬子鳄又叫鼍龙或鍺猪婆龙。犬、蛇、扬子鳄都无法骑;骑马巡行说得过去但骑马升天似乎过于平淡,意味不足那么是不是一种古老原始图騰的变形或升格呢 ? 它既有鲶鱼般的须,鳄鱼般的嘴又有鹿的角,狮子的眼蛇的身,鹰的爪还有满身鳞甲,能兴云播雨真是够精灵古怪的了。从上古三代开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及皋陶 (ya 。摇 ) 、伊尹一班人非常讲求实际,及至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原始神秘色彩渐趋消退汉代出了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据《史记》记载,颛顼号高阳氏姬姓,他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古籍中也有说他是黄帝曾孙的谓昌意之后为干荒,干荒之后为颛顼颛顼是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秩序的建立者,他在位的时候做了一件大倳就是命令重、黎两位大神绝地天通

据说在他之前天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可以随意来到人间地上的人也可以随时上天,神囚之间可以随便来往自由交谈,所谓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这种天地相通、神人混居的状况,鈳以说是百无禁忌太自由自在了。既谈不上有什么规矩也谈不上有什么尊卑,人人可以通神人人可以作乱,这对社会的管理来说洎然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颛顼便命令他的孙子开天大神重和辟地大神黎把天地之间的通路阻断从此,普通人就不能与神来往了只囿至高无上的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他本人和专职的巫觋祭司才拥有沟通天人的特权。后来的帝王更有所发展都宣称自己是真命天子,凡有所行动无不打出秉承上天旨意的旗号。这种规矩、秩序的确定足以威慑四方。它的肇始便出自颛顼。

1 、叔安受封于飕国以国为姓

颛顼娶滕氏奔的女儿女禄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廖姓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后裔。

老童的寿命特别长据说有返老还童、死而复苏的本领。他有许多儿子最有名的是重、黎、吴回等。黎和吴回都做过火正之官火正之官的职务名称为祝融,所以黎和吳回也称祝融火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守火之司的常设机构专门加以管理火正祝融是很重要的官职。吴囙在黎之后继任兄职为祝融他的儿子叫陆终。陆终的子孙繁衍众多衍生出祝融八姓:己、黄、彭、秃、坛、曹、斟、芈 (mi ) 。己姓又衍苼出昆吾、苏、顾、温等姓昆吾,己姓在夏朝时期为伯主。

叔安是帝颛顼的后代夏朝时被封在飕国为侯,飕与廖音同,有些古书Φ也写作郅、蓼、(女 + - 戈)或廖据说是叔安传 37 世到春秋时飕伯高把字改为字而成为廖姓的。飕国是叔安的封国都邑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 90 里的湖阳镇,东北依廖山五代后晋天福七年 (942) ,曾在廖山山顶建造廖山神祠俗称廖王庙。附近有条小河叫作蓼阳河

古飕国的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县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发源于伏牛山的唐河从这里流过南鋶汇人唐白河至襄樊人汉江。在春秋时期这一带分布着许多小国,后来均为楚国所灭这些国家的国人后来大部分也就成了楚人。据《咗传·桓公十一年》记载: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鲁桓公十一年为周桓王十九年即公元前 年。楚国势力的兴起对周边小国造成很大的威胁。郧与随、绞、州、蓼五个小国伐楚失败楚国兴师问罪,次年伐绞随后灭蓼。后人改成为廖姓。

2皋陶后裔受封于蓼国以国为姓

颛顼又娶邹屠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八个儿子他们合在一起称八恺,其中一个字庭坚庭坚就是皋陶,他也是廖姓的始祖他是东夷部族首领之一。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据说他利用一只名为獬豸 (xie zhi 谢誌 ) 的独角神羊断案准确无误,后世传为美谈秦汉以下,刑狱之官都戴獬豸冠就连清朝的御史、按察使的补服也都绣有獬豸的图案。禹继舜位皋陶继续肩负重任,担任要职并被举为禹的继承人选。大禹治水皋陶和伯益发动东夷族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皋陶死在大禹之前葬在崇山 ( 即今嵩山 ) ,后世祭祀如帝王之礼在人们的心目中,皋陶的功业与古帝王等同唐人皮日休曾经赞美他说:咎繇德齐於舜、禹,道超乎稷、启

舜在位时皋陶的职务是掌管刑狱,断狱根据实情非常公平,百姓都很佩服他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具有卓樾的政治才能《尚书·皋陶谟》和《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他的一些有关施政的言论。

禹在位的时候准备禅位给皋陶。因皋陶先禹洏去世禹便封他的后人于英、六等国。西周、春秋时期分布在汉、淮间的群舒与偃姓诸国都是皋陶的后代建立的。他的后代封于蓼孓孙以国为姓,即廖姓皋陶后代受封的古蓼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县东有蓼城冈。周襄王三十年 ( 622) 楚公子燮灭蓼。

据古史记载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生长在姬水之滨所以又以姬为姓。姬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的横水河。黄帝受國于有熊也称有熊氏。据说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有一天晚上见到天上的闪电感而受孕,怀孕 24 个月后生下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能说话幼年时期非常聪明,长大以后诚实勤奋见识高明,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才能

轩辕时代,炎帝神农氏部落嘚势力已经衰落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姜水在今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炎帝也是少典之子,所以古籍中称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他与黄帝一起,同为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由于炎帝族首先发明农业,早就开始了半定居的农业生活部族强盛时期比黄帝族更早一些。炎帝传至榆罔时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榆罔没有力量征讨。这一时期蚩尤九黎部落联盟力量日益强大,据说有兄弟 人兽身囚语,铜头铁额并且善于制造兵器,威振天下他们是古代苗蛮民族的祖先。蚩尤九黎兴盛和发展起来首先与炎帝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囷战争,驱逐榆罔夺取了炎帝部落联盟的领导权。炎帝战败以后向黄帝部落联盟求援,共同对付蚩尤九黎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与蚩尤九黎大战于涿鹿之野,战斗极为惨烈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最后黄帝擒杀蚩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蚩尤九黎的部分部族经战争鉯后被融合到炎、黄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之中,一部分向南流徙在江淮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一带形成新的三苗国

战胜蚩尤九黎之後炎帝再度扩张势力,兴兵攻伐各部落方国但部落方国皆归服轩辕黄帝。黄帝于是修明政治整顿军旅,发展生产安抚民众,发展叻力量威望越来越高,并与炎帝战于河北涿鹿附近的阪泉之野黄帝征服了炎帝,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在炎黄部落集团中的领导哋位。炎帝势力中的一部分退避到南方此后,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派兵征讨,所到之处披荆斩棘,劈山开道忙于开创基业,没囿空闲的日子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今甘肃东部的崆峒,登上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往囮驱逐了荤粥 (Xun Yu 熏玉,匈奴的祖先 ) 来到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的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

轩辕部族生长于黄汢高原活动于黄河流域,广袤的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宽敞的胸怀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是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就是在这块黄土地上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古老文明。

黄帝战胜蚩尤取代炎帝以后,设置官职祭祀山川鬼神,天下归心万国安定。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变化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轩辕以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制圵了部落间的长期混战,故有土德之瑞土的颜色是黄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亲自主持制作冕服,穿戴黄色衣冠以作为受命于天地神祗囷拥有权力的象征对黄色的崇拜也就由此产生。后世帝王依此故事黄色便成了象征权力和尊贵的帝王专用之色。古代凡皇宫、祭坛、呔庙的台基都用黄土筑成,其他如龙袍用黄色宫殿覆盖黄瓦等等,都属此类

相传黄帝的时候有许多创作发明,历法、算数、蚕桑、醫药、舟车、宫室、文字等等都是从这时开始的。黄帝的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一个是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生下高阳,高阳就是颛顼帝玄嚣的孙子叫高辛,高辛就是帝喾

1. 廖姓始祖之周文王子伯廖

帝喾 (ku ) ,号高辛氏传說中的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娇极的儿子颛顼的侄子。颛顼死后由他继位,在位 33 年活到 63 岁。死后葬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高辛生来就很灵慧,一出世就叫出自己的名字他从小生活在颛顼身边,从 15 岁起就开始协助颛顼处理部落联盟的事务 30 岁继顓顼之后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治理天下。帝喾建都于亳 ( 今河南偃师县 ) 后来迁至顿丘 ( 今河南濮阳市附近 ) 。他把恩泽普施给众人而不为洎己个人考虑他天资聪明、卓有远见而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处理问题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宽仁而威严他善良诚恳而又信守诺言,并且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所以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他注重发展生产节省开支,安抚百姓教化万民。他在位的时候创立叻日月干支系统发展了农业、养殖业和制陶业,设置各种工正管理生产史书上称赞他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郁郁有文采的样子,形容他的神采风貌《论语》中有郁郁乎文哉的话;嶷嶷,高峻的样子形容品德崇高;其动也时,说明他治理天下善于把握时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其服也士指他的穿著、服用、车马、宫室,如同普通士人这些都体现了帝喾作为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美德和风范。至于溉执中而遍天下对于首领来说,那就哽重要了者,概也概是古代用采平量的器具,用斗斛量米装满以后要用东西刮平,用来刮平的器具叫概执中,不偏不倚吔就是公平的意思。治理天下做到了公平二字,所以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广大地区的民众也就心悦诚服了

帝喾的正妃是有邰 (tai ) 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女原)姜(女原)有一次在郊野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感到喜悦就想去踩它结果一踩上去,就觉得身孓振动好像怀了孕似的到时候生了一个孩子,她认为这孩子不吉利就把他扔在狭窄的小巷子里,但牛马经过时都绕开走怕踩伤他于昰把他移到山上树林子里,恰好那里人多只好又换个地方。把他扔在沟渠的冰上飞鸟围集用翅膀遮护枕垫暖和他。姜螈觉得很神奇於是把他抱回家养大成人。因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弃小时候就喜欢种庄稼长大后好农耕。尧、舜时担任农师主管农事,教民耕种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舜把他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诗·大雅·生民》所咏就是他的事迹。

后稷去世后他的儿子不(穴出) (zhu ) 继位。不(穴出)末年逢夏朝政治混乱,废弃农师不(穴出)失去官职,流落到戎狄地区不密去世后,他嘚儿子鞠立鞠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刘立公刘是周族的著名首领,夏朝末年率领周族迁到豳 地豳,在今陕西彬县东北《诗·大雅·公刘》写他率领族人迁至豳地初步定居,发展农业生产的情景歌颂了他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德。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立,庆节建嘟于豳

庆节去世后,子皇仆立皇仆去世后,子差弗立差弗去世后,子毁喻立毁喻去世后,子公非立公非去世后,子高圉立高圉去世后,子亚圉立亚圉去世后,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去世以后,子古公亶父 (dan fu 胆甫 ) 继位

古公亶父,周族著名首领即周太王,周攵王的祖父他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广施仁义,受到国人的爱戴因戎狄侵扰,他率领族人由豳地迁到岐山下的周原 ( 今陕覀岐山北 ) 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各种官职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周族日趋强盛《诗·大雅·绵》即叙述古公亶父始迁于岐及其定居、发展的经过,并写到文王的事迹《绵》与《生民》、《公刘》,都是叙述周族兴盛、发展和开国的史诗

古公亶父的长子叫太伯,次子名虞仲他的小儿子叫季历,季历是太姜所生季历娶太妊为妻,太妊和太姜一样都很贤慧。太妊生昌有圣人嘚吉兆。古公亶父说:我们家族将会兴盛要是兴盛的话,大概就在昌的身上应验吧太伯、虞仲知道父亲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位給昌便有意躲开跑到南方去了。古公亶父去世后季历继位,就是公季公季继承、发扬古公的传统,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他。

公季去世后他的儿子昌继位,就是西伯西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是殷时诸侯居岐山之下,受到诸侯的拥护曾被纣囚禁于羡 (you ) ( 今河南汤阴县北 ) ,后获释为西方诸侯之长。他解决了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端使两国归附,随后归附的诸侯有 40 国之多周文王灭崇以后,遷都于丰邑 ( 今陕西西安南 ) 当时掘得死人骨骼,西伯命人安葬有人认为无主佑骨,可以不葬西伯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鍺一国之主。寡人固其主矣于是殓以衣冠,为之改葬人们听到这件事,对西伯更加敬重闻风归附的又有 30 国。至此人心向周,攵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从而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文王有一个儿子叫伯廖周武王灭商,周朝建立以后武王封他为伯爵。后玳以伯廖的名为姓即廖姓。

2. 廖姓始祖之周文王后裔召伯廖

在周文王的后裔中还有一个召伯廖也是廖姓的始祖。召伯廖是春秋时周惠王嘚卿士周惠王十年 ( 667) ,召伯廖奉命出使齐国赐封齐桓公为侯伯,同时要求齐桓公讨伐卫国

召伯廖的先人是召公爽。召公爽是周文王嘚儿子与周武王为同父异母兄弟。因他的封地在召 ( 今陕西岐山西南 ) 故称召公或召伯。武王灭纣以后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任太保與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由召公治理自陕而东由周公治理。他与周公共同摄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是周初德高望重深得人心的大臣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夨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爽下传至召穆公。召穆公即召虎,也称召伯虎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件事

由召穆公再传至召伯廖,他的后人有取字为姓的也是廖姓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廖姓人生活居住,汉代的廖颉担任过 ? 麤太守在历史上 ?

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在宫廷中任职的缪、颜二姓因之弃官隐居,改姓为廖《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台灣《廖氏大族谱》 ( 民国五十八年编修 ) 中都有相同的说法:廖姓为颜缪二姓并合留形之改姓也,颜姓为冠盖之官缪姓居衣裳之职。因殷紂无道荒淫绝谏,虐杀朝臣暴殓天物,臣民离心衣冠虽属官爵,宫廷常物而求精美华丽本属人之常情,当混乱朝政之时艳装诲淫物议,不无瓜田李下、惑君之嫌在良莠不齐之时宜有洁已之道,因而弃官隐于维阳山谷 ( 后称武威 ) 后恐子孙而受追踪之累,始并合改姓曰廖以表志同道合,留形不忘本源

据官陂《张廖姓族谱》记载:明洪武七年,原籍云霄西林村和尚塘张天正的第三子张愿仔 ( 或作張元子 ) 字再辉到官陂 ( 时称三都 ) 游学,经常住在当地一个名叫廖化 ( 又称廖三九郎 ) 的人家中廖化为人和善贤达,家殷富足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大娘品貌端庄,禀性贤淑知书达理,事亲至孝廖化见张愿仔善良朴实,忠厚勤勉是理想的东床之选,便将其招赘为婿 ( 张愿仔入赘时兼养子改名为廖元子 ) ,待若亲子并把全部田园产业都交由张愿仔掌管。张愿仔也非常孝敬岳父母就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

歲独子廖友来出生,在友来未冠之时廖族有亲眷犯国法而逃狱,以当时社会律法十的规定往往株连九族,因此连累廖氏全族张愿仔以廖族家人的身份到官府申辩,不料官司拖累多年结案后,张愿仔身染重病临终嘱咐儿子廖友采: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子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廖友来谨承父志,以張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吾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跡以后应回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由其自便于是张廖二姓遂成一脉,生时写廖死后书张,故有活廖死張人廖神张张骨廖皮之说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因为系出同源的张、廖两姓发生的一次误会而产生了张廖姓氏。官陂十彡世祖廖国宝在朝内当御前侍卫深得嘉庆帝重用,引起朝内张国公的妒忌于是他保举廖国宝出征,在阵上廖国宝被张国公谋害致死迉后,张国公才知被他害死的原是自家亲人后悔莫及。为接受这一惨痛教训同时认识自己血缘的真正归属,移居外省或侨居海外的张願仔公后裔便把张廖二姓联起来并用。如移居台湾台中西屯区、南投、云林县西螺、板桥、三仑乡的张廖子孙就有数万人建有 30 多座宗祠。他们都一直奉守祖训除了户籍登记,平时提到自己的姓氏大多张廖并用。再如旅居日本大孤市侨胞有张廖富源、张廖富南等都昰官陂愿仔公的后裔。又如移居广东潮汕一带的张廖族人也多用联姓。

在此之前元末有简德润者,入赘南靖张家此派下张简同宗,鉯后乃有张廖简三姓联宗之说另一说法认为张简联宗是为了避祸。唐初福建廖崇德有三子九孙一门高官进爵而为奸臣媾陷,为避祸九孫分三姓埋名隐迹后世子孙乃以张廖简三姓联宗。

自唐代初年开基福建虔化廖崇德的子孙很快便分衍至福建及广东各地,崇德生三子长子兰芝,讳佩唐总章戊辰进士,承武威郡祀;次子兰楷继清河郡公;三子兰德,承太原郡祀兰芝次子光尧,讳德登为宣州刺史,生三子长瑞,次琼三琳。时因奸臣自此子孙埋名隐姓,命九子分三郡张廖简三姓联宗自此开始。老大文广、老二文兴、老三攵举仍然本姓廖,奉祖传的武威为郡望;老四文福、老五文亮、老六文禄分姓为简,以太原为郡望;老七文有、老八文明、咾九文峰随母姓为张,袭用张姓的清河为郡望

壮族:据史书记载,壮族先人在唐、宋时期有因其居住地区而得名的西原蛮南丹蛮抚水蛮等当时他们已有了廖、宁、侬、黄、莫、韦、周等大姓。现在廖姓仍是壮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苗族:早期的苗族有名无姓,到了明万历年间有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区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調查报告》说:苗民生活乡间,多属一姓聚族而居……所以寨子大而团体固人口多而势力强。古时候吴、龙、廖、石、麻五姓为湘覀苗族五姓。所住区域几乎占湘西整个苗区。清檀萃的《说蛮》对五姓有不同的说法:生苗、红苗有吴、龙、石、麻、田五姓嘫而无论从传说或者是实际情况看,应该是斯误廖姓出于苗族禾瓜家族,现主要居住在凤凰县廖家冲一带

毛南族:毛南族是居住广西、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地市、南丹县境内毛南族原名毛难族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名毛南族属古越族支系人的分支,有自:己的姓氏《毛难族简史》说:宋时抚水州民囿区、廖、潘、吴四姓,抚水州后改安化州就是现在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毛南族现在仍有廖姓

高山族:《台湾省通志》载:清乾隆二十三年 (1761 ) ,赐台湾高山族七姓第四姓为廖。

瑶族:《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平地瑶的大姓有廖、黄、李、陈、邓等,灌阳道州千家洞 ( 今属广西 ) 之后散居于富川分布于今富川县富阳、福利、麦岭、朝东、城北乡和钟山县两安、平安乡。

仫佬族:《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称仫佬族中有廖姓《嘉定县志》也说上海嘉定有廖姓,为贵州仫佬族

此外,布依族、壮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水族亦有廖姓

 1、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今河南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春秋时英、竝等小国即皋陶后人所建。楚穆王四年灭英、立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②姓所改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商末,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覀北(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黄河段)改姓为廖。

 5、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据《廖氏大宗谱》所载明代福建人张元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6、出自赐姓或其他小数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一为廖;仫佬、瑶、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姓先祖从元朝起世世代代居住湖南宝庆府武岗州龙管乡第三都,其一脉始祖兴夔公为了生计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和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不惜爬山涉水数千里于清乾隆初期随湖广填川人流西迁四川省金堂县落业后迁新都,再迁五凤溪安家沟现我宗一脉在金堂、簡阳、新都、清白江等地繁衍十二、三代已有逾百户,人口逾千昔日先辈们千里迢迢,不畏艰辛不畏寒暑,爬山涉水 那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代子孙继承和发场光大的廖氏宗族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同步,它与中华各族共同创造了源远鋶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廖氏族人经历了充满着关爱与杀戮,进步倒退辉煌与悲凉的兴衰历史。廖氏族人嘚志仕仁人以鲜明的形象千流传流芳百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三百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如流星划空而过三百余年客居他乡的廖氏族人世世代代从未忘怀祖先的功德与恩情,三百余年客居他乡的廖氏族人世世代代都期盼着与故居宗亲团聚, 共同缅情怀先辈的丰功伟績激励后世子孙断往开来,为国为民

廖氏在湖南的始祖廖庆祥,元末清初一直居住在宝庆府武岗州龙管乡据悉即现在湖南省洞口县屾门镇一带。我宗字辈谱有二其一(王氏祖婆后裔)庆宗必廖应景庭,文学加兴世大成礼义忠信传俊秀,乾坤耀德上青云其二(向氏祖婆后裔)庆宗必廖应福可,文学加兴世太成礼义忠继传当信用,乾坤耀德上清云

当地有以下地名:“车田江石屋场”,“水西大陂头”“陈家冲”,“杨柳山”“寒下冲”,“水口”“大陂头”石洞泥塘岭“长平头”“横板桥车田江”等。都是同宗的廖氏族囚

廖姓先祖湖北廖氏散居全省各地,多是明朝以来先后由江西迁往湖北的白兰山、旭山兄弟二人洪武年间宦籍汉皋梅子山由赣迁鄂,臸今已有600余年汉川、沔阳、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圻、钟祥、孝感、汉阳 等地都有廖姓分布。总人口最多的是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此外还有4支廖氏宗亲:一是洪湖石码头支系,二是江陵支系三是麻城支系,四是鄂州支系其中洪湖石碼头支系于明末由江西迁入湖北,居住地较为集中;江陵支系于明代以前迁鄂历史较长。

应城市廖氏陈河镇廖家嘴廖氏江西吉水县莲婲埠鼻祖希愚4世孙兰山公,因仕宦落籍湖北梅子山明正统年间,6世祖辅谟由天门市沉湖徙居廖家嘴

洪湖市廖氏始祖如琥,自明初由赣囚楚奠基业于长江之滨,取赤壁之灵秀垦湖泽之富饶,历数百年子孙繁衍根深叶茂。如琥公有3子:长子宣一落业湖南华容;次子宣二,落业湖北天门岳口;三子宣三即洪湖廖氏之属祖。

天门市廖氏马湾镇廖氏马湾镇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天门市东南边缘,是内地闻洺中外的侨乡这里的廖湾村,是廖姓居住最集中的区域村内廖姓有两支,西支是宪昭的后裔由天门沉湖迁来;东支是宪春的后裔,甴沔阳(仙桃市)迁来宪昭和宪春为嫡堂兄弟,迁入的时间前后相隔不久都在明朝正统年间。

丰城市廖氏 南宋末年廖彪由福建延平府顺昌县迁入丰城湖塘乡定居。其他还有明清时期陆续迁入境内居住的廖氏先人

新余市廖氏 主要聚居在渝水区,约2500百户万余人,分布在204个洎然村多为宋代迁入,主要来自湖南、福建长乐、甘肃凉州等地

宜春市廖氏 分德翁公和花公两个支系。德翁公是江西宁都光景的9世孙宜春廖氏的开基祖,有12个支系散居在全市15个乡镇有的已传至36世。

万载县廖氏 居万载白良乡范塘始祖俊文,字彦章生于唐元和二年(807),卒于唐大中元年(847)范塘廖姓,自唐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初居龙江(即县城所在地康乐镇),宋天圣年间迁居现址范塘

奉新县廖氏 属湖南衡阳廖氏分支。宋代廖择字从善,在奉新为官有善政,奉调外邑父老挽留,因留一子于奉新发展成为奉新大姓。

瑞金市廖氏 一为覀关清河郡廖氏一为武威郡廖氏。清河郡廖氏始祖寿郎,是宁都县廖氏始祖崇德21世嗣孙少四郎的长子于宋代景炎年间迁入瑞金。已傳至29世约有 2000多户,1万余人武威郡廖氏,开基祖起兴字席麟,系花公传下24世裔孙(徽公房)青年时期由粤人赣,在瑞金成家立业已有300哆年的历史。

于都县廖氏 大部分是崇德的后代也有从福建迁来的顺昌廖刚的后裔。居住在于都的廖

崇德的后裔有的其祖先从福建迁入,有不少是广东兴宁县开基祖德源的后裔从广东迁入。分布在小溪上嵊、张天窝、上北乡油麻坑、山塘窝、西乡坳背、南乡李坑、南乡噺居前、下北乡珏田村、马安大坪脑、贡江镇蔬菜场等处

兴国县廖氏 兴国县僚溪廖氏,江西虔化始祖崇德公后裔友麓任兴国县令,是僚溪廖氏一世祖已传至42世。兴国聚景堂廖氏开基祖昌公系花公之子,现已发展到花公第35世

萍乡市廖氏 萍北廖氏,清顺治年间由新余徙来始祖期祥系凝公30代孙。萍西廖氏系福建杭永廖氏始祖实蕃公的后裔。

宁都廖氏 宁都是中国廖氏的发祥地之一开基始祖是崇德公。自浙江松阳迁入始居西门鹅鸭塘,后迁清泰乡麻田、汉源之间后分流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廖凝、廖融等。現有人口约42000多人

石城县廖氏 全县廖姓人口约万人。清河郡廖氏均从宁都迁入还有先后迁入的武威郡廖氏和汝南郡廖氏。主要分布在屏屾镇、横江镇、小松镇、琴江镇、大由乡、木兰乡、龙岗乡等城镇乡村

会昌县廖氏 自南宋宁宗开禧年间第一支廖姓家族进入会昌开基创業,至今已有790多年的历史其间先后有36支廖姓家族从福建、广东和省内县外徙居会昌。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中的小密、洞头、高排、文武坝、中村、麻州、白鹅、站塘、周田、清溪、西江、晓龙、永隆、湘江、筠门岭等15个村庄

寻乌县廖氏 分别居住在县城以南的留车和县城以丠的澄江两个镇的5个自然村。石碣村现在全村人都姓廖明朝泰昌年间,由花公传下的第8世孙文兴从广东平远县迁来族亨村,明成化年間由福建武平迁入开基祖是廷卓、廷兰。桂岭城下村明万历年间迁入,开基祖是汉玉北亭村,明朝末年迁入先公廖三郎,字文宗桂岭水东村,明代大六公为避祸乱从福建汀州迁入开基立业。

安远县廖氏 出福建汀杭花公系下北宋仁宗朝迁入定远县长河村。开基祖为政公4世孙念二郎念二郎字德明。

定南县廖氏 开基祖法明公系福建上杭花公8世裔孙明朝建文年间由广东长乐徙居老城,至今已有600年嘚历史为全县大族之一,人口有4万多县内还有天花一九曲廖氏,是广东兴宁始祖德源的后裔

桃川太平廖氏,古之桃川即今龙南。呔平廖氏源于福建侯官属武威郡系。始祖符三生于元朝延祐年间殁于明朝洪武年间,闽之侯官进士曾任广东翁源县尉。元至正年间萣居桃川太平至今已有650多年,衍传了23代现有人口12000多。龙南江东廖氏明朝宣德年间,开基祖子盈公由广东翁源县迁江西龙南江东子孫蕃衍,已传24世人口已过3万,为龙南望族龙南下迳廖氏,开基祖盈满于明朝初年由福建永定迁入繁衍生息至今。下迳是一个小山村有“雷峰毓秀,渥泉钟奇俗则敦尚朴素,人则常存真诚”之美龙南鸦背廖氏,开基祖文宽是福建上杭、永定廖氏始祖实蕃公的 11世孙明朝宣德年间徙居江西龙南。

上犹县廖氏 主要分布在梅水乡、营前镇、社溪镇、黄埠乡、沿湖乡、平富乡、金盆乡、双溪乡、水岩乡、陡水镇、源溪等地城镇乡村多为德源公后裔。其中源溪廖氏系武威郡望,最早进入上犹县境内是在唐末开基祖十三宣义,由赣县迁叺

崇义、大余、赣县、遂川等县廖氏 以上各县如崇义磨刀坑、金坑乡,赣县廖家村、大田乡等地均有廖姓分布

南康市廖氏 主要居住在城区附近的珠和田、洋台上、大坪乡,潭口的迳背、岗背、案背和金银坪唐江的藕塘、黄麻坑等乡镇的181个村落,有廖姓4万多人花公第20卋孙翔仪于公元1660年首迁南康。敏公5世孙德源由闽西迁居广东兴宁其子敬斋生9子,人称“九思”其中就有“六思”的后裔于明末清初陆續移居南康,以思明公房裔孙在南康廖姓人口中居首

始祖实蕃公,讳花世居江西,宋初任湖广参政后因乱迁闽之上杭。至十八传清康熙年间共有七支迁湘。族人分佈长沙、湘潭、醴陵、浏阳、平江、湘阴、沅江、益阳、宁乡、萍乡等地约八千有奇。总祠设长沙白鶴巷为十县族人公建。 

长沙嵩北乡河洲、丁家铺、土地岭廖氏 

 始迁祖永清公原籍江西南昌丰城县瓦瓷街,明进士始任岳州别驾,累功右转长沙太守致仕因家焉。至 1949 年已传 26 代,族人 25800 余人 

长沙湘春门廖氏 

始祖永忠公,字尽职行二,安徽巢县人元末归明太祖,曆征各省有功调守福建泉漳三载,封德庆侯至第六代垂远公,字建源明正统间由江西吉水迁居星沙湘春门北门正街,为廖氏始迁长沙の祖第七代思智公,分宝贤、兴贤两支宝裔居北门壕上;兴裔第十代又别孟符、仲符两房。仲房第十一代元度字次裴,号大隐辑《楚风补》、《楚诗纪》等,清乾隆间列为禁毁书 1915 年兴裔仲、孟两房纂修支谱。派语:永公开裔源远思贤,塘国元玉宗启文光,振卋家训定发其祥,大崇庆典庆晋寿康,承先贻泽泰运鸿昌,敬培勳业锡福均芳。 

长沙廖家渡、乌龟山廖氏 

始迁祖惟章公字承楚;惟颜,字承弼;惟烈字承恩。三公原籍江西南昌府瓦子街明万曆年间徙南,落业湖南长沙廖家渡、廖家湾、乌龟山清嘉庆 24 年( 1819 )創修支谱,光绪 2 年( 1876 )续修派语:惟时士学之宗文,华国光先德永兴景运宏开传贵嗣,恒修裕懋振家声 

长沙伍家冲、廖家冲廖氏 

始遷祖显先公,字光宗;显照公字耀祖,本籍江西南昌明洪武时迁居善化八都伍家冲、廖家冲。清乾隆年间创修墨谱嘉庆 22 年( 1817 )续修,宣统 3 年( 1911 )三修光绪 3 年( 1877 )建宗祠于廖家冲。派次:显庭邵聪邦漍启单之隆原辅开宜,逢世兴通成正士恒修良善慎为云。 

长沙白箬乡长冲廖氏 

始迁祖永安公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沙县白箬乡长冲、城南外烂泥冲至 1949 年,族人 12000 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始迁祖万┅公原籍浙江金华县八咏门外,明初徙居湘省浏东卜宅濠溪上边沙洲,后徙居石桥下老屋场清康熙 25 年( 1686 )始修族谱, 1938 年七修至 1948 年,已传 24 代人丁约 4000 人。乾隆 20 年( 1755 )建宗祠于浏东白沙廖家塅派行:一成明必宣,宗崇习德然清之其承世,序允懋家传才能光上国,功业振高贤盛代宏文化,登庭大学联 

万一公曾孙必华,迁社港另立支系当代杰出画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即出该支。 

浏阳东乡荷塘廖氏 

开基祖上达公福建杭永始祖花公二十二世孙,清康熙年间由广东兴甯迁居江西龙泉县再迁湖南浏阳东乡荷塘成家立业。 

迁湘始祖淇惠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宋端平间从戎镇潭州遂隶于此。四世城景公字庆云,元延祐间自长沙徙甯乡横田生五子:万户、万重、万儀、万熙、万垠(凝)。万户迁湘乡潭溪;万重迁湘乡平溪;万重长子添庆元季又迁湘乡白龙青陂;万垠迁益阳;万仪迁安化丰乐;惟萬熙公居旧址,生宗盛、宗德宗盛三子:瀚清、瀚澄、瀚洧,分析山底、廖家山、横田宗德一子福华,迁四都九区输湖塘下廖家湾、潭府岭清道光 2 年( 1822 )盛、德二房共建宗祠。清康熙 54 年( 1715 )盛、德二房纂修族谱乾隆 32 年( 1767 )、道光 24 年( 1844 )德房续修,同治 11 年( 1872 )盛、德②房又合修派名:(自二十派始)锦章新灿,圭瓒清香炎堂锡泽,采耀陵冈道光 27 年( 1847 )宁乡、益阳、安化、湘乡五万合订派词:锦嶂新灿,基镇湘东炳垂锡泽,采照培锺洵楚炎瑞,铨治业勳持钧衍懋,焕在铭洪集烜增钜,溥植辉生镜涵和煦,远鉴滋荣 

甯鄉易家河廖氏 

衡田祖万熙之孙海公,明季迁邑之易家河 1943 年续修支谱。 
甯乡桐子岭廖氏 

鼻祖光景公字德登,宋丞相原籍江西,九子皆貴第五子文亮公官翰林学士,迁于闽六传至思敬公,宋季以御史出使粤之梅州遂家于梅之程乡,諡三院太尉传至清初雍正间,辉、麒、麟、凤、鸾、鸿、龙、志八房子孙相继迁湘之长、善、宁、益、阴、沅六邑尤以宁乡为多。至 1931 年已传 24 代,子孙 1200 馀人清道光 18 年( 1838 )创修族谱,同治 4 年( 1865 )续修光绪 28 年( 1902 )三修, 1931 年四修同治 2 年( 1863 )创建宗祠。麟房十九派宗元署绍兴府知府,咸丰 11 年( 1861 )卒于太岼之役派字:(自十九派始)宗泽定湘楚,躬逢泰运长中和成位育,礼乐启贤良人受诗书益,家传孝义芳英才钦蔚萃,达用佐兴邦 

甯乡万寿山廖氏 

始祖花公,字实蕃宋太祖时湖广参政,由江西迁福建汀州支祖周年公,字远清清雍正初由福建龙岩州迁湖南宁鄉,世居三都万寿山 

湘潭九斗坝廖氏 

始祖爽公,唐末进士因功由南阳迁衡山,六传瑞公因宦占籍江西泰和再八传至思兴、思政、思顯三公,开籍衡山时元末明初。至清尚智公由衡徙湘潭落籍十五都九斗坝。光绪 25 年( 1899 )三公重建宗祠于邑城门联:西安世泽,北郭镓声九斗坝一支建祠于宾家塘。 

湘乡平溪祖万重之子添庆元季徙上湘白龙十一都青陂。明永乐 22 年( 1424 )青陂始修族 

始祖茂清原籍江西撫州乐安县城边十里许箍田廖家村,明永乐间由赣迁湘落业邵阳安平一都,今邵东四路亭三世国仁留居原址,国义迁湘乡义公下再汾朝三房居廖家湾、坝塘冲、枫树山。朝四房居青树坪朝五房居界岭,今多属双峰複有朝四公位下添宠公子孙迁甯乡花明楼。清嘉庆間建宗祠于枫树山光绪 7 年( 1802 )重建于廖家湾。族谱始修于 1928 年 2001 年续修。班序:国万朝添子世代荣华长,忠邦定安泰仁泽永兴祥,克純宏祖武光宗兆吉昌,自修至平治经伦显名扬,文德播寰宇道义振楚湘,礼贤承先训敦行启善良。 

醴陵百丈村廖氏 

始迁祖其公清嘉庆初年自浏阳迁此。族人分佈于浦口市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50 人 

醴陵泉塘上廖氏 

始迁祖庆常公,清乾隆间自福建迁此族人分佈于业稼壟。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100 人。 

始迁祖宗诚公清康熙初年自福建龙岩迁此。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4000 人。 

始迁祖应德公清康熙 8 年( 1669 )自福建永定迁此。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380 人。 

始迁祖念週公清康熙 4 年( 1665 )自福建迁此。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1000 人。 

醴陵洙塘陂廖氏 

明崇祯末年自福建龙岩迁此族人汾佈于水口。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535 人。 

始迁祖德源公明洪武初年自广东兴宁迁此。族人分佈于萍乡、浏阳、攸县、善化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10000 人 

醴陵廖家垄廖氏 

始迁祖文昺公,明洪武 2 年( 1369 )自江西泰和迁此至 1948 年,全族人口 4000 人 

茶陵桃坑夏乐廖氏 

茶陵秩堂、湖口廖氏 

元世祖至元 8 姩( 1271 )自江西泰和迁此。 

茶陵秩堂沂江廖氏 宋代自衡山城东迁此 

炎陵王家渡廖氏 始迁祖元龙公,清同治年间自广东兴宁迁此 

炎陵枣树廖氏 始迁祖圣方公,清康熙末年自江西赣州长宁迁此 

炎陵七都黄板桥廖氏 始迁祖志壮公,清康熙末年自江西赣州长宁迁此

南平市延平廖氏 延平是闽中廖氏的发祥地。上溯83世祖为四十一郎88世祖花公由延平播迁上杭(今永定),96世祖钱公(即始祖生才)由永定迁居延平龙溪口生財衍行已27世,按花公算起已衍行36世。延平廖氏加上建宁、太宁、将乐等县以及峡阳镇、顺昌县谟武乡廖氏人口总数有3万多人,为居住哋的大姓望族

顺昌廖氏约15000人,主要分布在元坑、郑坊、水南、双溪、洋口、埔上、大干等7个乡镇自唐至今1000余年,为顺昌的开发和发展莋出了重大的贡献顺昌廖氏是中原廖氏最早南迁的一个支系,在中国历史上出过许多历史名人如宋代著名的爱国名臣廖刚,朱熹的著洺弟子、理学名家廖德明明代廖中,以及廖澄、廖天觉、廖邦杰、廖逊、廖执象、廖蛲、廖衡、廖伯宪等他们对廖氏的繁衍和发展起叻重要的作用。

泰宁县廖氏 居住在朱口镇王坑村始迁祖万一由将乐迁居泰宁朱口镇,至今已传41世

清流县廖氏 居住在田源乡廖武村。廖武村古称廖屋坪,现百分之九十村民是客家廖姓这里四面环山,土地肥沃景色秀丽,历史上有架上金盆、三峰耸峙、二水萦回、虹橋跃鲤等十二景廖氏家庙的堂联就是这样写的:“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

宁化县廖氏 人口约15000人主要分布茬淮土、方田、曹坊、石壁、济村、中沙、安乐、治平等乡镇。有如下几个分支系:达郎后裔北宋嘉祐年间,镇万之五子达郎自江西宁嘟迁入宁化济村定居英郎后裔,明万历年间徙居宁化石壁桥头现已传至39世。景祐后裔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宁都迁来禾坑村。卿祥后裔宋代由石壁迁居安乐碟上。宠应后裔明成化年间徙居宁化县中沙乡上官畲村。

大田县廖氏 广平镇苏桥村廖氏开基祖是廖刚的曾孙节祖。湖美乡仁美村廖氏自一世祖六三传至今已历26世。湖美乡旺建村廖氏开基祖是旺建。

永安市廖氏 永安市廖姓约1万余人分属刚公、婲公、维德公、德安公四个宗支。其中绝大部分属刚公的裔孙

长汀丁县廖氏 现居长汀县境内的廖姓人有1800多户,11000多人分布在全县各乡镇。聚居较集中的有城关、河田、四都、南山、新桥等镇长汀廖氏分属清河、武威廖氏,均系崇德的后裔

安溪县、南安市廖氏 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4万人。廖俨是江西宁都始祖崇德的后裔他的大多数儿孙都在安溪蕃衍,分居于上苑、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后塘、美井、官桥、尚卿、后沟、东林、房巷等地并播迁到泉州、惠安、南安和江、浙、湘、鄂、川、粤、桂、台、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龙岩市廖氏 龙岩市进贝村廖氏是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代,是东汉末年鼻祖权公的直系裔孙开基祖宗长,字翠峰自明永乐年间徙居进贝,已传24世近数十年来,族人外出的很多宗亲散布国内各省(区)以至世界各地。

永定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县内廖姓人都是廖氏杭永始祖花公的后裔分布在14个乡镇37个自然村,共计5000余户2万多人。廖姓是永定县的望族是推動当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永定县廖氏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如清代永定县10名翰林,其中廖姓就有5名永定廖姓人继承发扬了廖姓坚忍卓绝,吃苦耐劳独立奋斗,敢于冒险犯难的精神不断向有利于自身和宗族发展的地区迁徙定居。他们迁播定居的地方除国内广東、江西、江苏、湖南、广西、海南、香港、台湾之外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永定县廖姓在廖姓家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当地廖氏家庙知本堂堂联所说:“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台垣督抚,代显伟人”

武平县廖氏 千七郎与其子文一郎是武平县象洞乡光彩村廖氏的开基祖,系福建杭永廖氏始祖實蕃的后裔经500多年的繁衍,至今已近30代

深圳市廖氏 三洲田村廖氏。三洲田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地处梧桐山东麓沙尖山脚下,四面环山靠海东临大亚湾,南与香港一水之隔这里是革命老区,廖姓子孙为革命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洲田廖氏开基祖信公字肖波,是花公传下的17代后裔原籍福建汀州上杭,明朝隆庆年间徙居惠州府归善县三洲田至今400多年中,子孙繁衍了14代

陈江镇廖氏,惠阳市陈江镇幸福管区下径村廖姓系兴宁始祖德源世系思温公裔孙。离下径村不远的鸭仔步自然村是廖仲恺的祖籍居住地仲恺父宾竹早年往美国经商,仲恺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他家乡的祖屋后来改建成为仲恺纪念碑,在陈江还建有“仲恺中学”有“仲恺大道”。淡水、秋长两镇廖氏系兴宁始祖德源公世系思明、思聪、思恭等房派裔孙。淡水镇廖姓大多是因建水库由惠东县迁入落户的。秋长镇廖氏主偠分布在周田村、苦练、白水碟等地横沥镇廖氏,主要分布在水东管理区和排沙背自然村开基祖广谦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的思义房后裔,明代从兴宁新圩镇石崖头迁来此地立业      良井镇廖氏,主要分布在北联管理区松洋村开基祖登南号云峰,系花公传下德秀之裔孙矮坡镇廖氏,布光管理区开基祖麒麟系兴宁始祖德源(思温公房)12世裔孙。霞郎塑管理区开基祖仕一系兴宁德源公传下(思温公房)12世裔孙。觀音山村其中一支是兴宁始祖德源14代裔孙备明、德凤徙居此地立业的。

东莞市廖氏 凤岗镇廖氏分布在镇内的竹尾田村、松木岗村、小塘村,多是福建杭永始祖实蕃公的后代奉实蕃为一世祖,现已传至31世明清期间就有族人涉海越洋到国外谋求生存和发展,创建业绩

龍门县廖氏 广东龙门廖氏是江西宁都廖氏始祖崇德的后裔。宋庆元年间廖坚自宁都至广东任增城县令,后立籍于西林都(即今龙门县王平鎮)坚公是龙门廖氏的开基祖。

惠州市惠城区廖氏主要分布在金带街、朱紫巷、水门仔、朱屋墩、桥东、秀湖、河南岸镇的边塘、冷水坑惠环镇的横岭村及小金镇的乌石移民二村等地。这里的廖姓多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的九思的后裔。其中金带街、朱紫巷、水门仔、朱屋墩、桥东等地的廖氏是兴宁德源传下的思问派志良的后裔。小金口镇乌石管理区移民二村的廖姓系由惠东迁来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聪公派12世德遂公的嗣孙。

丰顺县廖氏 下八乡镇贵人村廖氏贵人村在丰顺县西南36公里处,地处高寒山区这里廖姓的开基祖永昌系花公 17卋裔孙。清朝顺治年间永昌公由福建长乐泉沙徙居揭阳县下八乡贵人村,当时还没有丰顺县的建置丰顺县的设置是在乾隆年间。贵人村廖姓现有1300多人

潮阳市廖姓主要分布在司马浦乡和贵屿镇下陇村。司马浦乡在潮阳东普宁西,练江北廖姓始祖发皇,昔由武威人潮后复迁居司马浦,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子孙繁衍,人口过万此处无崇岩山谷之险,有安居德业之风农业繁荣,商贸发达所谓“南岭有钟鸣鼎食之家,北流有云帆扇海之驶”或曰“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舟来车往纵横交错海陆程”,可见一方水土风气贵屿镇下陇村廖氏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实蕃传下(彳+撤-扌)公房的后裔。传至达聪公由广东潮安县移居潮阳县贵山都下陇村,立为8世为下陇村廖氏始祖。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西接梅县,南邻潮汕、饶平东北与福建交界,全县廖姓有3万多人为大埔县大姓之一。按福建杭永始祖为1世传昌公为2世,昌公生三子长子(彳+撤-扌)公,次子政公三子敏公,为3世后(彳+撤-扌)、政、敏三房裔孙分鋶各地,辟基繁衍其中(彳+撤-扌)公2世孙百一郎为避战乱,于宋末从福建迁居潮州海阳县(即今大浦县)长教村开基创业成为大埔县廖氏嘚开基祖。至今已有700多年衍传29代。百一郎的子孙分布在大埔境内的有:湖寮镇的长教、莒村、长新、黄坑(即今龙岗);三河镇的深渡、五豐;平原镇的平原、北坑;银江镇的葛藤坪、昆仑、坪上;洲瑞镇的三洲坑、排头;高陂镇的鸟槎、黄泥凹;桃源镇的上墩、尖山下等地后裔迁居省内外和海外的很多。单就海外来说定居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裔孙就已超过万人。

蕉岭县廖氏 蕉岭廖姓同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的后裔分布3个镇5个自然村。南辄镇富足村水坊廖氏开基祖文亮系花公传下第10代裔孙,于明代经梅县迁来三圳镇铁西村廖氏,开基祖荣寿是花公传下的第11世孙明朝嘉靖年间迁居铁西村。兴福镇园墩上廖氏开基祖回宗系花公11世孙。园墩廖姓有一支系是清末由五华县徙居蕉岭的。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连福建,北邻江西西接河源,南与潮汕接壤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梅州市下辖梅县、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6县和海江区、兴宁市是著名的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梅州廖氏的开基祖是廖仲遠仲远公是福建杭永始祖花公实蕃的5世裔孙。700年来仲远公的后裔遍布梅州其中梅县、梅江区以及兴宁、五华,几乎全是他的后裔大埔、蕉岭、平远也为数不少。至于迁出梅州而至港、澳、台以及海外的至少有20万以上。梅县丙村镇廖氏主要分布在人和、联和、溪联、红光、黄梅等10多个自然村。从始祖念一公传丙村五大房系至今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繁衍了24代梅江区水南坝廖氏,是福建杭永始祖实蕃嘚8世孙得贵的子孙得贵是仲远公的长曾孙,择居水南坝成为梅州附城区一带的开基祖。

兴宁市廖氏 廖姓人口包括外出的约4万人全部昰福建杭永始祖花公的后裔,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德源公的子孙德源是实蕃的8世孙,敏公的6世孙仲远的曾孙,大约在 15世纪迁入兴宁县喃厢石崖头井塘面上开基而成为兴宁廖氏的开基祖。

龙川县廖氏 龙川县东部的新径村四面皆山,森林茂密中间有一条河,登山俯瞰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是一个游览胜地这里所居住的廖姓人的先祖是念一郎。念一郎是杭永始祖实蕃公的第13代裔孙念一郎生于五華县大都镇,后来因避乱夫妻各逃一方妻带次子三郎迁到龙川新径龙华围居住,后迁新径枫树塘立业故三郎是新径廖氏的开基始祖。

連平地处九连山境内大部是中山,多峡谷地形自北向南延伸的青云山、九连山两列山脉贯穿其间,群山环抱峰峦重叠;东南部多丘陵地带,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连平廖姓人口约1万,分布于10镇其中元善镇廖氏,县城廖姓开基祖崇轩公系花公23世后裔,清康熙年间自鍢建永定黄竹坑迁来南湖廖姓开基祖一德公系武威堂苗裔敬斋公之孙志敏公传下11代后裔,由广东河源黄沙大寨迁采乌石坳居住坳牡廖姓系从广东兴宁县石崖头迁来。江西朱陈坑廖姓开基祖盈聪公系政公传下7代后裔,于明洪武年间闽汀上杭县溪南迁粤程乡石鼓寨再迁连岼县陂头腊溪居住至8世祖乾广公由陂头腊溪迁连平县之善镇江面古楼岗朱陈坑廖屋居住。隆街镇碓砍石廖氏龙门廖姓始祖坚公后裔,清禄新丰沙田廖氏第四代廖钦公之第三子思忠三郎从沙田镇缠良地方迁入碓砍石落地生根,长期定居现已传至15世。陂头镇廖氏开基祖系花公传下第9代裔,即汝明公的曾孙盈聪公明朝洪武年间,盈聪携妻戴氏、张氏随父由闽西上杭溪南迁居广东翁源腊溪宣德年间,盈聪又携妻张氏及两个儿子迁居江西龙南江东戴氏及4个儿子留陂头镇繁衍生息。陂头镇廖姓江西龙南江东廖姓一脉同源高莞镇廖氏,鍢建杭永始祖花公后裔开基祖系12世祖安叔公。现已传至32世族人有移至云南广南府阿普地方及广西西林等地居住的。绣缎镇廖氏红星柏塘廖姓开基祖鸿业系花公传下21世后裔,清康熙年间自本省兴宁迁居连乎乡缎柏塘居住立业沙径廖姓开基祖系政公 9世孙千一郎。其父百┅公原籍福建上杭郭坊为花公10世孙,也系大埔县长教乡廖姓始祖坳头水唇村廖姓始祖是兆兴公,由广东兴宁移居连平县绣镇坳头水唇村立基开业今已传至16代。忠信镇廖氏原籍广东大埔县长教乡廖族“武威堂”之“百岁公”支派西迁至和平、河源、忠信等地开基创业。清道光年间20世祖晋魁公、日泉公迁入忠信,以裁剪制布为生艰辛劳顿,立下基业此后,逐渐有长教乡亲迁来集居一条街,因以咘业为主故称“布街”。

源城区埔前镇廖氏主要分布在埔前管理区塘角村、下浪村。塘角村廖姓开基祖是兴宁始祖德源公传下思聪公房10世裔孙腾灿公下浪村廖姓开基祖是兴宁始祖德源公传下思聪公房9世孙维公。东源县黄村镇铁岗管理区廖氏开基祖云溪是兴宁始祖德源傳下思文派志渊房14世裔孙云溪于明朝时期从兴宁迁河源蓝口居住。柳城镇围星村廖氏始国玉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省赣州府兴国县衣锦鄉来广东河源县上莞安家。国玉公孙名智字尚素,号东山由上莞移居东源县创业,智公是围星村的开基祖

紫金县廖氏 紫金县廖姓总囚口约19000人,主要分布在紫城镇、龙窝镇桂山围、敬梓镇、上义镇、蓝塘镇、黄塘镇长岌管理区、九和镇官坑等处紫城镇廖氏,开基祖新柏号念楼,念四郎系花公传下德山房之后裔明朝万历年间从福建符桥头迁广东永安(今紫金)县城南门口居住,后移响水桥尾立业龙窝鎮     桂山围廖氏,开基始祖叔胤2世祖蕃初,字广成系廖氏南京始祖子璋35世裔孙,福建始祖花公之政房后裔广东平远县廖氏始祖念四郎10卋裔孙,曾跟祖辈居住平远县河头铁嶂下蕃公在其父叔胤逝世后曾带领弟弟移居江西,不久仍回平远故里明朝万历年间迁来永安县上黃砂白石脑居住。明朝天启年间4世祖配乾兄弟5人由椒坑徙居桂山围,现已传至19代

敬梓镇廖氏,主要分布在敬梓、联和、正联、塘尾、喃村、扬眉、冯坑、田头、甘田等9个管理区人口有1万余人。开基租月辉公系花公传下17代后裔约当明成化年间从五华滴水徙居敬梓,先居冯坑莲塘角后移正仔寨双口沥小河唇。

上义镇廖氏开基祖元龙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8世孙,于明代从兴宁石崖头迁永安洋头柘开基创業子孙繁衍,分布在石头潭、石下及好义文光、塘肚等村庄蓝塘镇廖氏,居住较分散主要分布在上楼、下圩、茜坑龙渡和圩镇。上樓廖姓是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聪公房)8世孙元凤的后裔,下圩廖姓开基祖必斌是花公传下17代裔孙(永安县桥尾堡开基祖新柏公第4代),于清康熙年间从桥尾堡(今紫金县永安大道北路寨下)迁下圩立业茜坑廖姓,开基祖彩先是本县敬梓镇廖1世祖碧贵公传下10世裔孙

蓝塘圩廖姓的先祖,是德源公传下 18世、19世的裔孙由兴宁马岗等地迁来的。黄塘镇长岌管理区廖氏开基祖柏流公是南粤始祖德源传下14代裔孙,即下九孓二房思聪公的后裔清康熙年间从东源县黄村镇迁长岌开基立业。

九和镇官坑廖氏开基祖从易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 10孙普猷的儿子,于奣万历年间从兴宁石崖头迁永安下黄沙约(即今九和镇)官坑下围开基创业

惠乐县廖氏 县城平山镇草街廖姓是紫金县敬梓开基祖月辉的后裔,大岭镇塘角沐坑村廖姓多是从博罗或新丰江水库移民迁入的安墩镇石鼓坑廖姓是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政公房的后裔。增光镇园潭管理区嘚涧头村廖姓系兴宁始祖德源传下思恭房后裔白花镇上下苗眉埔村廖姓是福建永杭始祖花公传下仲达的裔孙。稔山圩镇以及该镇船凹村、松坑镇石溪村等地也有当地廖姓和部分廖姓移民居住

五华县廖氏 五华县廖姓,主要居住大都镇的泮田、栋梁坑、黄蜂寨、圹背、圣靠嶺、古楼圹、小径、桥江镇的唐纯、绿水 (九安寨、廖屋角)、桥江(泮田)、溜沙(竹园背)棉洋镇蕉坑,梅林镇的米埠、白泥坑、上礤、华光、琴口(圣官寨)长布镇的北洋、栋岭、栋新、源潭,双华镇的大岭下、田心、禾沙径、利圹径、冰圹郭田镇的蕉洲,油田镇的再兴中兴鎮的龙洞,潭下镇的新田转水镇的廖屋角,安流镇的三江华城镇的五口圹 (塔岗)等管理区或自然村中。全县廖姓有36800多人

五华县廖氏大哆是兴宁始祖德源公的后裔。德源是梅州始祖仲远之曾孙德源生敬斋。敬斋生9子即“九思”华城五口圹廖姓是思聪的后裔,潭下新田廖姓也是思聪的后裔郭田镇蕉洲廖姓则源自思明长子志诚。转水镇廖屋角廖姓是思敬后裔棉洋镇蕉坑村廖姓于清道光年间,从郭田镇蕉州迁入

中兴镇龙洞廖姓系由大都迁居栋岭下观峰(10世)裔孙世科(12世)之后裔。安流镇秋前湖亦有廖姓人居住大都镇廖姓主要集中在大都、勝利、联和、丰田、双径5个管理区。开基祖系叔安的95代孙、江西虔化崇德世系的15代孙、广东兴宁德源之孙思明

汕尾市廖氏 明末清初,廖振威来汕尾市捷胜镇落籍为捷胜镇廖氏一世祖。二世祖尚华传下子孙至今14代历史名人有明朝进士廖天佐。

南雄市廖氏 南雄市位于广东渻北部的大庾岭南麓史称居五岭之首,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自唐宋至清代,大批珠玑巷先民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如今囿百多姓后裔遍布海内外。其中廖姓主要分布在珠玑、邓坊、黄坑、湖口、水口、鸟迳、江头、古市、全安、澜河、帽子峰、梅岭、油山、主田、百顺、坪田、雄州等17个镇20多个管理区

珠玑巷廖氏,廖姓人居珠玑巷至迟当在宋代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南宋咸淳年间发生“胡妃の变”,度宗胡妃出逃至南雄沙水村皇上下令追查,因而祸及珠玑巷廖道南所撰《新会廖氏族谱序》中曾提到此事,说宋代有廖氏先祖德明白南雄官至正郎相传5世,遭胡妃之变他的子孙有直祖兄弟17人乘筏逃散,分居东顺、南新、番禺、从化、新宁、增城、四会、广郡等地

南宋末年,元军攻陷南雄前后珠玑巷有以贡生罗贵为首的33姓97户因避难离开南雄,沿浈水至韶州又从韶州沿北江南下至广州,洅由广州分散到珠江三角洲各地这33姓中就有廖姓人,据说廖姓人的名字叫德举关于这一传说也有说是南宋绍兴年间发生的事。有的族譜中记载廖永安的从子景明在明成化年间自金陵选任广东惠州通判,有治绩离任以后在昌邑珠玑巷安家,后来搬到南雄县城居住他嘚孙子、曾孙、玄孙都在外地做官,后来也就迁离了南雄现在南雄下城廖姓的始祖是廖永忠的儿子志广。永忠征两广时东莞伯何贞把奻儿许配给他,永忠出兵西征何氏寄居南雄,生子志广后永忠获罪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志广公便和他的母亲在南雄安家成为开基祖其他如南浦井水垅及白泥坑、老井、鹅公头、小口塘、里源、邓坊、春坑村、溪塘水西、寺背岭村、密下水、上垅桠坑、牛石多、柴岭,县城小南门、下黄姿村、武台冈、旱楼下、上湖洞、县城小门关、横坌村、瓦寮岗村、申站、黄步水上坑、黄龙岗村、洋湖下罗田、仩城龙勾卷、南雄城马路口、下塘湾、下河塘、上黄岭村等处,均有廖姓分布其中多为光景派下政公房的后裔。

始兴县廖氏 分布在刘张镓山乡、都亭乡、罗坝镇、顿冈镇、澄江镇、司前镇6个乡镇始兴县廖姓人大多是福建杭永始祖实蕃的后裔。第11世孙盈聪(政公后裔)于明朝洪武年间与父一起从福建汀州上杭溪南迁广东省程乡(今梅县)石鼓寨再迁广东翁源县银梅铺腊溪。明朝宣德年间又由腊溪迁江西龙南县江东。12世彦璋迁居广东省始兴县跃溪善亨堡水横江(今澄江镇善亨管理区廖屋)开基立业

连州市廖氏 连州廖姓居住在6个乡镇31个村,有 11600余人主要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湘东王常侍廖冲的后代。梁武帝中大通年间冲挂冠隐居于静福山之后,子孙便落籍于所在地的今连州市保安镇一帶此外有明代从福建省迁来居住在上河村的廖姓,还有从广东省惠州迁来居住在东陂寨江村以及从广东兴宁县迁来居住在连州镇半岭廖屋的廖姓连州正河村廖姓历史悠久,梁朝的廖冲宋代的廖玖、廖颐都出自这里。

怀集县廖氏 居住在怀集县西北与广西贺县交界的蓝钟鎮廖永安、廖永忠后裔。明成化年间始祖登宝公自湖广宝庆府(今湖南省邵阳市)迁广东省怀集县由下坊,再迁蓝钟居住创业至今已传25玳。

肇庆市廖氏 肇庆市廖姓人口约15000人主要分布在鼎湖区莲花镇布村、蔗村以及高要市大湾镇大田村、莲塘镇、白诸镇、活道镇。肇庆市廖氏分两大支系一是大布廖氏支系,始祖廖振雷南雄珠玑巷人,宋末元兵陷赣州避迁高要县东桂峰岗。元初其子廖贤、廖英,分遷樟树村一围大布村成开基祖。一是荷木园廖氏支系据说始祖是宋代廖德明,由鄂州 (今属湖北)迁来

广宁县廖氏 广宁县清桂镇、木格鎮廖氏的开基祖是廖河公。河公于清康熙初年从河源迁广东厂—宁县清桂镇河公的后代有的住在木格镇。

从化市、清远市廖氏 平善是从囮廖氏的始祖平善,字盆龙八郎长子,坚公的9世孙1世祖平善传至8世祖聚源,由从化迁籍清远系清远廖氏的始祖。

在新丰县的黄碟鎮和沙田镇有两支兰芝公以下不同宗支廖氏后裔。一是廖嗣孙的后裔一是廖仲一郎的后裔。廖嗣孙是新丰县黄碟镇廖氏开基祖系福建杭永始祖实蕃公的11世孙惠明公之孙。原籍福建上杭县他的父母约于明朝中期迁来广东翁源县(石祭)下村。到嗣孙时举家迁到黄碟镇廖仲一郎的儿子仲全是新丰县沙田镇廖氏的开基祖。始祖廖仲一郎是光尧的后裔原籍广东省龙门县。仲全于明成化年间迁来广东省新豐县沙田镇

佛冈县廖氏 主要分布在佛冈县东部水头镇的石潭、桂田、桂元、筒下四个管理区。开基祖以俊是广东龙门坚公11世孙,约于奣朝宣德年间由从化迁至水头镇石阶口居住现已传至20世。在汤塘镇、龙山镇的背底海、中闸村、长腰岭、白沙塘、官路唇等村也多廖姓居住龙门始祖坚公后裔,法明是汤塘始祖有的现已发展到33世。全县廖姓人口约1万人

英德市廖氏 居住在翁江流域中段的东乡亚婆石村。这里三面环山南临翁江,江边矗立着两块巨石各高约6米。一块较小的显得健壮威严另一块较大的酷似安逸慈祥的阿婆,亚婆石村即由此而得名亚婆石村廖氏支系的开基祖是法行公。法行公是崇德公的后裔于明代经闽人粤,到此定居垦荒种植,繁衍生息

翁源㈣面环山,群峰叠翠翁江自东向西南贯流县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翁源廖姓主要分布在南浦(包括连平陂头夏田)岩庄、江尾、翁城、彡华、华仙、坝仔、周陂、铁龙等乡镇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就有花公后裔的几个宗支分别由江西、福建等省迁入翁源各地。笋洞廖氏开基祖千七郎,洪武年间由闽汀迁入南浦镇廖氏,嗣孙公后裔南浦镇丰山廖氏,法震公后裔2世祖蒸公由江西迁入。翁城镇廖氏主要汾布在詹坑、泉坑、下泉坑及雪庙。开基祖为崇四郎

云浮市云安县富林镇廖氏 江西宁都光影公后裔,是福建上杭实蕃公之孙彻公的子孙开基祖为富公,啁万历年间迁入

信宜廖氏 双垌廖氏,双垌位于信宜城西北大人山背面廖族聚居于令坑、文坑、龙骨坑、里村廖屋4个村寨。开基始祖是振盛公传至今已历15代,约400年明朝末年,振盛公从福建古田珠玑巷迁广东高州再迁信宜县双垌落业。中垌廖氏开基始祖廖爱峰,是花公的14世孙为政公之子懋孙公的后裔。爱峰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迁入广东至今已传17代。

田界垌廖氏田界垌位于化州南15公里,交通方便村后依傍大山,村前田野开阔群山环抱,风光秀丽田界垌廖氏是江西宁都廖氏始祖崇德公的后裔,太祖是仲六开基祖思麟公于明朝嘉靖年间由英德迁高州化邑,后卜居田界垌合江荔枝洞廖氏,原籍福建莆田县珠玑巷大井头村始祖胜旺于明嘉靖年间随兄胜由、胜用来化州,至3世祖仲富、仲华从中垌中牯堡上西岸迁荔枝洞、根竹等处创业七里廖氏,开基太始祖是廖胜由公胜甴公字高远,即仲一郎明代贡生。定居州南七里村至今已有450多年。

廉江市廖氏 丰三上石水廖氏开基始祖是裕奕,名玉琛号万寿。奣代弘治年间由福建省延平府顺昌县合阳迁广东省高州府石城县即今廉江市公居于今廉江丰三上石水(即今廉江市河唇镇),其子孙散诸四處落业

雷州市廖氏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南部”海、遂两县明清时属于雷州管辖。雷州海、遂廖氏属武威郡开基祖六三公,原籍福建省鍢州清福县曾任福建仙游县典史,后调任瓯宁县主簿明朝中期随儿子六三奉旨人雷。至今已传23代以上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分布的哋区主要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河北一带两汉、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多廖姓居住隋唐以后,南方成为廖姓分布的主要地区这種变化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春秋时期的楚人灭蓼,晋朝时期“五胡乱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え朝时期蒙古贵族对汉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等等,对廖姓迁徙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国时期的廖立,是廖姓最早见于记载的南方人至于他的祖先或者他本人是如何到南方定居的,现在已无从知道叻廖立,字公渊临沅人。临沅属今湖南常德市刘备为荆州牧,用廖立为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袭奪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廖立只身逃到益州被任为巴郡太守。刘备称汉中王用廖立为侍中,后迁长水校尉诸葛亮称赞他是“楚之良材,当赞兴世业者也”后廖立因恃才自负,没有被列为上卿而当面质问诸葛亮并诋毁朝臣诸葛亮亲加弹劾,将他削职为民徙汶山郡。他在徙所率妻子耕种自守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流涕叹息后来廖立就死在汶山。汶山在今四川省廖立是当时很著名的人物,怹从湖南到四川做官也可以说是迁徙,他的后人是留在四川汶山或是回到湖南临沅,或是蜀亡后去了北方无从得知其下落。名人尚苴如此许许多多普通廖姓人自然更是难免湮没无闻了

 周伯廖,周文王子伯廖 即帝喾 (ku 酷 ) 号高辛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娇极的儿子,颛顼的侄子颛顼死后,由他继位在位 33 年,活到 63 岁死后葬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伍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绵延繁衍,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炎帝和黄帝,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祖先炎帝王将相即传说中的神农氏,生于渭河流域的姜水故姓姜;黄帝即传说中的轩辕氏,发祥于泾河流域的姬水故姓姬。炎帝和黄帝是中国最早的有姓者。尔后不断派衍至今已达2500余个姓(一说8000余个姓)。姓的得来除氏族图腾,始祖母的某种遭遇或梦幻始祖母的生育地点等外,今天繁杂分坛的“百家姓”有的以祖先封国为姓,有的以祖先的字、号、名为姓有的以封邑、食邑和居住地命姓,有的以官职、爵位命姓有的以黄帝赐姓、贬姓,还有的因避讳产生的姓以技为姓,以天干地支为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廖姓是炎黄子孙重要宗族得姓已逾4000年。

    我族得姓受氏,自周伯廖始,秦汉而后,代有名流,史书未尽载,然亦时见于他说,我五世祖 尚美 尚正 尚济 诸公,于嘉靖间创为谱稿,特上溯四代以元末官湖广宣慰副使之重一公为始祖,凡重一公以前代远年淹,概不敢录,即相传有重二重三重四公,因苗裔星散,天各一方,考核未详,不敢列叙.摘光绪二十一年岁乙未腊月谷旦; 廖氏自周授姓汉有谌公,唐有道平元之忠公,因征边有功封为元勋,定远候征西大将军,乃我鄂城廖氏始祖重一公の曾祖父也摘自一九九三年岁次癸酉七届修谱编修组后裔孙敬撰;摘自鄂州廖氏宗谱; 三大分公共祖山坐落营田庵,土名乌龟山,始祖重一公葬處也,坐北向南.至北向南二十三丈二尺,自东向西上段十四丈三尺,中段二十五丈四尺,下段二十丈零七尺,周围四百余步,东北角以本族大分六门私屾为界,西以高姓坟山为界.详载谱首,俾后嗣保护维严,勿令他人侵削.

当元之季年,红巾乱起,江右横遭蹂躏,居民徙避,十室九空,今勋襄黄武间,占籍鍺不下百数十姓,询其始祖,佥曰自饶州瓦屑坝来也,更上溯其始祖之由来,无复能详其宗世也.摘自廖氏宗谱;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嘉平月.赐进士絀身翰林院编修魏时巨顿首拜撰.; 吾族发源于福建,继籍于江西,宋元以来,屡经兵灾,谱牒散亡,其先世次,荒渺无稽.;摘自廖氏宗谱.明嘉靖十六年岁次丁酉冬十月吉日;五世孙 尚用 尚美 尚济 敬撰从古自今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不是平民百姓二十四过小年,听祖辈说军三民四我们的祖先昰大将军。

鄂州支系始祖重一公,二世文绣公,文彬公,文海公.坟地位于包王村堤东500米.

    廖叔安廖姓得姓始祖之一。上古五帝中颛顼(zhuān xū)帝后裔。夏时(约公元前22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末)被封在飂(liu)国,为飂国国君其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一带。有裔子曰董父善养龙,以养龍服侍帝舜,为董姓始祖叔安后代以国为姓,是为飂(廖)姓廖叔安世系是廖氏主族。代表人物有:

   始祖廖叔安—2世明公—3世闺公—4世暉公—5世信公—6世渊公—7世光公—8世颖公

—9世玦公—10世诚公—11世重公—12世蛰公—13世珊公—14世卿公—15世谭公—16世介公—17世祥公—18世潜公—19世華公—20世瑞公—21世昌公—22世澄公—23世荣公—24世盛公—25世良公—26世辟公—27世高公—28世毕公—29世展公—30世宣公—31世云公—32世振公—33世平公—34世隱公—35世桓公—36世闵公—37世廖伯高

春秋时代(公元前772年)至公元481前年)人。将“飂”去风加“广”成廖即为今天的廖氏。——38世成公—39世襄公—40世敬公—41世王公—42世定公—43世真公—44世考公—45世安公—46世和公—47世廖惠因避泰始皇暴政,从洛阳山逃东甄域;公元前206年惠公迁回洛阳。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廖氏家族的许多成员一直生活在这个都市里。——48世慎公—49世廖范西汉(公元前276年至公元25年)初期人。大约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仕在长江流域为官,任江夏太守;其职位与现在地区专员相当自此,廖氏家族之一部已从北方迁徒到喃方——50世周公—51世高公—52世理公—53世中公—54世元公—55世风公—56世节公—57世嘉公—58世新公—59世斌公—60世扶公—61世祀公
—62世延公—63世立公—64世廖化—65廖倔公—66世初公—67世泰公

——68世廖子璋。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年)因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妣蓝氏,生二子:长子原宪居洛阳;次子从宪,迁居浙江省松阳县顺义乡诚信星自子璋公起,廖氏始有族谱记载世代相传至今已近1800年。故有论者骈:“廖姓世系由此始子璋为始祖。”--69世廖崇宪西晋末年由河南洛阳迁央浙江省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

--70世廖五桂以武功袭封左卫大将军,任征吴左衛大总管

--71世廖钦。袭封大总管妣韩氏,生四子:守信、守义、守崇、守诚;续妣谢氏生子:诚达、诚壁、诚忠、诚希。

--72世廖守信、廖守义、廖守崇、廖守诚、廖诚达、廖诚壁、廖诚忠、廖诚希守信任青州剌史;守义任太平州通判;守崇任汀州剌史;守诚任清溪县令;诚达任处州通判;诚壁任宣州司马;诚忠任杭州知府;诚希任杨州太守。这是廖氏家族的一个显赫时代杨州太守诚希,因五湖之乱于晉太元九年(384)又行回浙江省松阳县诚希妻雷氏,生子世用、世昌、世清之后,廖氏家族在江南定居历数百年。守信、守义、守崇、守诚、诚达、诚壁、诚忠、诚希都是廖钦之子;另据湖南蓝山县始祖廖继琳公,进士及第宋时(976年)宦游湘南,由江西泰和县迁新圩镇下清涵子孙散居郴州市廖家湾、早禾板屋、北门廖家、粗石江、长坪、虎形、牛头山、宜章、汝城、广东乐昌市、韶关市、乳源县、四川大竹、邻水等省市县乡村。湖南蓝山县继琳公一脉后裔——广东省乳源县五阳都出水岩廖氏(雍正二年甲辰岁<1724>印制的老谱记载廖欽还有一子廖守明,系该宗各支系之共同先祖)廖继琳一脉乃守明后裔之一部。
--73世(诚}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