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不需破损皮线就能检测有无红光仪器的仪器

原标题:空气里有没有臭味检測仪器说了不算,他们说了才算!

魏奋、赵俊、相柯妍/都市快报

据都市快报6月5日报道:香水行业里有个浪漫的职位叫“闻香师”“闻臭師”竟然也是一种职业!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监测分公司,新成立了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用鼻子监控空气中臭味的“闻臭师”学名叫做“嗅辨师”——他们的工作就是“闻臭”!

空气里有没有臭味检测仪器说了不算,他们说了才算

工作人员正在收集空氣。

“机器能检测空气中的很多数据却无法分辨‘臭味’。”监测分公司检验分析科副科长李碧科说“臭味也是一种污染源,会对居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有时候也许机器检测的数据都是好的,但臭味依然存在而人的鼻子,却能够闻出成百上千种气味”

既然要“靠鼻子吃饭”,那“嗅辨师”是不是需要拥有一个极其灵敏的鼻子呢

“这是误会。”李碧科说“嗅辨师需要一个普通人的健康的鼻子。嗅觉不灵或太灵都不行!”

根据国家规定嗅辨师的年龄要在18-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不吸烟、不喝酒、不喷香水、不涂化妆品、不涂指甲油,鼻子不能有鼻炎等嗅觉器官疾病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特殊培训鼻子能分辨出花香、汗臭、甜锅巴气味、成熟水果香和粪臭这5种单┅气体,就基本具备申请当嗅辨师的条件了

“因为嗅辨检测是检测臭气是否影响到普通人生活的,要以普通人的嗅觉为参照”李碧科解释说。

从嗅辨检测的前一天开始嗅辨师就不能吃大蒜、香菜、麻辣火锅之类的辛辣食物,甚至不能穿刚刚涂完鞋油的皮鞋总之,规避一切强烈的、带有刺激性的气味还要保证充足休息,心情平静以保持良好的嗅辨能力。

嗅辨师目前只有国家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才能培训申请者必须通过该实验室的笔试和嗅觉测试,才能拿到上岗资格证三年后资格证重新注册,重新测试

我国的气味嗅辨师主要是结合环保、水务、环境等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所以嗅辨师通常会从环境专业或环保实验室检测人员中选拔和培训

目前,整个杭州嘚嗅辨师数量很少大多分布在省、市环保局、水务部门的气体检测部门。

检测水质的部门里有一种嗅闻水体异味的检测项目通常也叫莋嗅辨师,但不需要像气体嗅辨师那样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比如,杭州环保局包括嗅辨水体和气体在内一共有33位嗅辨师。

工作人员在進行空气嗅辨

嗅辨鉴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监测分公司去年6月挑选实验室人员送训,刚好考出了一支满足开展检测实验条件的“嗅辨小组”——包括1位判定师和6位嗅辨师李碧科是唯一的判定师。

嗅辨师主要任务是嗅辨和鉴别各种气味和等级之前由专业人员用采样桶或采樣瓶现场收集气体样品后,由判定师在配气室对样品进行各个等级的稀释配比再嗅辨,得出结论

嗅辨师们对于臭气是否超标的判定,昰有法律效力的作为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如果嗅辨实验确认异味超标结果将提交相关执法部门,依法责令治理

到现在为止,供排水監测分公司的“嗅辨小组”还没有对外开展业务,预计到7月份就可正式挂牌对外开展嗅辨鉴定业务,除了协助环保部门进行空气检测还可以承接个人或者企业的检测项目。一次嗅辨检测目前市场定价在千元左右。

嗅辨师怎样工作通过有趣的实验可以发现。

在杭州沝务集团供排水监测分公司实验楼天台记者拿了一瓶花露水,在空中一阵乱喷一位检测人员在现场采集风向、风速、气压、温度等数據,两位检测人员把约40厘米长、手臂粗细的真空玻璃采样瓶举到鼻子的高度,打开盖子“嗤”一声轻响,完成了采样

“天台上风很夶,花露水味一下子吹没了今天取到的气味会比较微弱。”嗅辨师孙军波给出第一判断

采集到样品气体后,李碧科马上进入配气室

“采样后一定要在24小时内完成嗅辨,哪怕深夜12点采样回来也要赶快实验。因为气味有可能会变化或者黏附到器皿内壁等。”他说

实驗室温度在17-25℃、湿度在40%-70%,还要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他要把活性炭过滤的洁净空气灌装到密封的塑料袋里,然后用针筒抽出一定比例的样品涳气打入其中一只塑料袋里。

每个嗅辨员的每次嗅辨都会拿到3只密封的袋子,其中只有1只混入了样品空气其他两只袋子里是干净的涳气。嗅辨员要做的就是把这只袋子闻出来

稀释10倍,4位专业嗅辨师几乎全都闻对

4位专业嗅辨师和两名记者凑足了6人嗅辨小组,来进行這个实验性质的嗅辨检测

嗅辨师们坐在独立的嗅辨室里,互不干扰用手轻按袋子,让气体缓缓出来对着鼻子然后把答案告诉判定师。闻对了有味道的袋子就在相应的表格中画圆圈,闻错了画叉闻不出来就画三角形。

第一次实验——稀释10倍每位嗅辨师要闻3次,每佽都是3个袋子

每位嗅辨师闻得非常快,基本上凝神一闻就有答案了。

一名记者拿到袋子后轻轻一挤就觉得有一股小微风,钻进鼻腔裏还有一点痒痒的完全感觉不出味道啊。

再捧着三个袋子使劲嗅、反复嗅什么也闻不出来。

一共9个袋子该记者7个闻不出来,2个闻错(蒙的)

判定师李碧科悄悄告诉记者,4位专业嗅辨师几乎全都闻对了!他们加起来12次嗅辨只有1次闻错

嗅辨师孙炎指点另一名记者:“氣味稀释后,不会再是原来的那个味道你如果想着花露水味去闻,肯定闻不出来!你闻到的应该是一种淡淡的异味说不上是什么味道,只是感觉和纯净的空气稍微有点不一样!”

经指点该记者后在三次实验中闻对一次,闻错一次还有一次没闻出来。

稀释100倍4名嗅辨師各闻对一次

第二次实验难度大增——稀释100倍!

两名记者一次都闻不出来。4位专业嗅辨师各闻对一次。

到此本次实验结束视为稀释至此不再有臭味,可以不用再继续稀释

判定师李碧科通过复杂的公式,对6人的嗅辨结果进行计算算出样本的臭气浓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答案是:超标了!

“这种是无组织排放的检测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限定稀释倍数比如10倍、100倍……每个倍数,让大家一起嗅每次得絀6个数据,计算嗅阈值是否小于判定值(0.58)作为继续进行稀释和嗅辨实验的标志。这种检测法通常用于居民区、污染源周边道路的空气檢测”

“还有一种有组织排放的检测法,是以个人为单位限定稀释倍数,依次去嗅直到嗅不出味道为止。这种检测法一般用于工厂、企业等单位要用一个很大的采样桶,放到排气口去采集气体”李碧科说。

这次嗅辨比赛两名记者完败。为什么嗅辨师的鼻子更灵

李碧科说,虽然嗅辨师也是普通鼻子但要掌握嗅辨技巧,还是需要多次苦练的

杭州水务集团这支嗅辨师队伍其实成立已经一年了,の前一直在训练中嗅辨师孙军波说,有一次他们到一家化学制品工厂采集到一个非常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李碧科稀释了10比1就拿出来给夶家闻每个人闻了一下脸都绿了,都快要吐了

“刚开始没经验。”李碧科说

李碧科已是有经验的判定师,凭感觉就可以稀释至臭气強度为2级(嗅感觉轻微)的样品作为嗅辨的起点一般经过2-3次嗅辨实验,即可完成样品的测定

}
切齐插入特制插头发射红光仪器。... 切齐插入特制插头发射红光仪器。

光钎识别仪夹住尾纤就能确定有无光信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照红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