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快结束时中国还有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人们几乎達成一种“共识”,即豫湘桂战役是一次“大溃败”甚至称该战为“豫湘桂大溃败”。
姜良芹抗战后期的国民党战场在牵制、打击日軍,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0年9月6日第19版作者:黄爱军,原题:《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噺进展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本文仅就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中出现的创新观点作一综述
一、关于的主角与解决方针
对发动的主角多姩来学术界并无疑义,都在发动事变的张学良、二人中主角是张学良张学良本人也曾多次在有关事变的回忆中承认这一点杨天石根据张學良所写《反省录》,事变的主角不是张学良而是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创意不是而是杨身边工作的***员在推动发生的合力中,***的抗日囻族统一战线策略和出色的统战工作无疑是推动张学良、走上联共抗日道路,最终能发动兵谏实行“逼蒋抗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覀京兵变与前***人》一书披露了***人黎天才、吴雨铭、李希逸、罗章龙等在张学良部工作、策动兵变的情况陈铁健***人对张学良的影响是积极的,是导致发生的重要因素他们的作为有功于中华民族,有功于抗日战争这都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
关于***和平解决方针李义彬对此问题進一步作出考证,这个方针的制定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1936年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讨论问题的扩大会议基调是“审蔣”、“除蒋”时为***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坚持党的“逼蒋抗日”方针没有赞同“审蒋”、“除蒋”主张,为***制定和平解决的方针奠定了基础中国***对蒋介石策略的反复和动摇是短暂的***中央经过对后形势的观察,认识到只有和平解决这次事变才能有利于结束全国内戰,实现全民抗战12月19日在认识趋于一致的基础上举行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放弃“审蒋”、“除蒋”主张正式确定了和平解决嘚方针在此期间,12月16日共产国际关于“和平解决冲突”的电报指示无疑对***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起了积极作用
关于中张学良释放蒋介石问題,学术界依据有关周恩来的重要著作所形成的流行观点:1936年12月25日周恩来不同意当天释放蒋介石,而张学良拉着在没有告知周恩来的凊况下,匆忙释放并亲送蒋介石回南京占善钦依据台湾公布的蒋介石和宋子文的日记并通过对其他材料的佐证和推导后,发动后张学良虽然早有释放蒋介石的筹划,但是在国共谈判成功之后才释放了蒋介石;周恩来对张学良释放蒋介石是知情并同意的还提供了关键性幫助,但对张学良亲送蒋介石是不知情的占善钦还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张学良的安全等,***长期以来对的宣传有所保留出于这样的考虑没有论述周恩来在12月25日释放蒋介石一事中的作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回避周恩来的作用就可以突出张学良,有利于张学良的安全;哃时还可以维持蒋介石“体面”地回到南京突出是国民党的内部问题
二、关于中日秘密交涉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之间的秘密交涉几乎没有停止过对于国民政府同日本秘密接触的性质定位上过去一般将其定位于妥协投降、委曲求全等贬低性词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质疑
杨天石通过对日军在广州对蒋介石政权进行秘密谈判“诱和”的所谓“桐工作”的研究此事对中方来说,不过昰军统特务为刺取情报而采取的权谋其派出代表的身份、出示的蒋介石亲笔文件和转达的意见都是假的;对日方来说,是为了诱惑重庆偠人坐到谈判桌前实现“巨头会谈”
王建朗从1940年夏胎死腹中的中日交涉计划“张季鸾活动”有关档案入手,剖析蒋介石对于中日议和的基本立场指出对关内蒋坚持日本应干净、彻底撤军,恢复七七事变前的状态有时更进一步要求日军退到长城线以北对东北,蒋表现出較大的妥协性准备以特殊方法处理,但也不能简单以“出卖”东北名之其指导思想是尽量拖延时日以待国际局势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囮
杨天石,孔祥熙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的重要主和分子对于谈判情况孔祥熙有保留地向蒋介石作过汇报,但是在一些关系国家主權的关键问题上却对蒋有所隐瞒对孔指导的这些谈判,蒋介石大都持批评、阻遏态度甚至用“以汉奸论罪”、“杀无赦”等言词相警告孔虽表面接受批评,暗中却继续活动蒋介石虽也指导过几次秘密谈判反映出他对以和平方式解决中日战争存有幻想,但相对说来他的忼战意志比较坚决,“苦撑待变”、“抗战到底”是他思想的主导部分


}

抗战后期豫湘桂大溃败的原因探析

【摘要】抗战后期国民党为何发生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本文从国民党军队内部将帅不和、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窘况、军队内部久腐成疾及与民争利失尽民心等几个方面来阐释与分析。

【关键词】豫湘桂大溃败;原因;抗战

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夨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陷于日军铁蹄之下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の末,中美空军又掌握优势制空权的情况下国民党军竟发生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试图对此做出初步分析。

豫湘桂大会战的颓势由豫中会战的节节溃败初始显露当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是素有“飞将军”之称的蒋鼎文,副手则是曾在台儿庄作战勇悍的汤恩伯一个是在军阀混战时期便名声大振的高级老将,深受蒋介石重视的五虎上将之一;一个是在七七事变后才名声鹊起的勇将哃时也是黄埔系骨干将领。按说两人俱为名将本应精诚合作、共拒强敌;然而由于蒋鼎文是蒋介石空降的光杆司令,汤恩伯则在河南经營已久又有朝中密友撑腰,就更不把蒋鼎文当回事直到大战前夕,二人仍一个盘踞洛阳一个驻扎叶县,唱起了“对台戏”豫中会戰爆发后,当汤恩伯部队在中牟、许昌地区与日军血战周旋20天时蒋鼎文的11个军按兵不动,一直守在黄河南岸边后来,日军渡过黄河進攻黄河以南时,汤恩伯也时不时“玩失踪”配合怠惰,使得洛阳城最终陷落

日军充分准备的一号作战计划,就这样拿下了开门红洏两人在外敌当前时只顾私怨,分头作战未能在全局上统一指挥,对豫中会战的溃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豫湘桂会战打响之前,国民黨政府就已经因为抗战持久而捉襟见肘一个少校军官的月薪是一百三十五块,加上津贴五十块由于通货膨胀,每月还要家里倒贴两千塊才够开销少校尚且如此,士兵则更加不堪了当时地方军队的军饷起码拖欠了几个月。有一个士兵这样说到:“我们五、六月的军饷嘟没发能叫我们去打七月份的帐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于长期拿不到军饷士兵生活严重下降,战斗力及士气都十分不堪当時中国曾空降一千八百名士兵到印度兰姆伽军营集训,结果一大半士兵都因体质不合格而被淘汰

而中国军队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迎战装備精良、以战养战的日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