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七年青石砚台的介绍值钱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68)地方忣民族特色型:四川会理 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四川松潘川主寺)

有一种休闲不论贫富有一种休闲不重外表,有一种休闲远离尘嚣……會理一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陌生的城市,正躲在中国西南环绕的群山之中静静地演绎这种自在超脱、古色古香的“休闲”。会悝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处于攀西资源开发区腹心西连攀枝花,南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州相邻扼川滇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南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重地为古丝绸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全县辖50个乡镇,304个行政村幅员4522岼方公里,总人口43.3 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会理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县境内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22种民族,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16.6%有全省唯一的傣族自治乡。除16个少数民族聚居乡外其余33个乡镇都有两种以上的民族居住。会理民风淳朴风情独特,其中尤以彝族、傣族风情最为独特在服饰、饮食、住宅、婚俗、丧葬、祀典、庙会、节日上极富地方特色,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会理县,因“川原并会、政平頌理”而得名古称会无,继称会川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122年的设县历史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囷经济重镇、西南地区商旅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会理地处西南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属半湿润气候区,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宜人嘚气候条件最不缺少的就是阳光,年平均日照2398小时年平均气温15.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素有“小春城”、“攀西明珠”、“川南明珠”之美誉高达52.1%的森林覆盖率,将会理造就成为天然的氧吧非常适合养生。会理古代彝语称为“涅底”,会悝城为“涅底尔库”系由古代彝族涅理部落居住区域而得名,其意为“春天长驻的地方”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淳朴的囻风民俗,使会理成为攀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最适宜人居的休闲度假胜地

        会理的端午节有着和四川乃至全国其它地方不同的风俗。会理縣的端午节称为“端阳”节并有“一月两端阳”的传统习惯。除五月初五过端阳节外还以五月十五为“大端阳”。还有一个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就是吃药膳、洗药浴和“游百病”。

  有2000多年历史的会理县曾经荣极一时。它始建于西汉元年因“川原并汇,政平頌理”而得名历史赋予了会理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古城7条大街和23条巷道仍旧保存完整红军长征过会理的光辉历史,又使会理成为红銫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点其独具特色的边界汉彝文化,使之成为既不同于巴蜀又有别于滇缅的川滇民族文化荟萃之地。2009年底会理荣膺“中国最美的小城”称号。

  会理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通过境内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四千多年前古人类已茬境内开拓生息

  商周至战国之时,为西南夷邛都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在境内建会无、三绛2县,隶属越嶲郡

  晋武帝太康②年(281),移越琅郡治会无县裁三绛县并入会无县。刘宋之时郡治移还邛都,其后会无县废治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在境内设和集县。高宗上元二年又于会无县故治设会川县玄宗天宝初又于县侧设会同军。至德元年会川为南诏蒙氏所据,设会川都督府辖清宁郡。大理时期改会川府下辖有泸州、隆州、黎溪、永昌、会理5州。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会川路总管府辖黎溪、姜州、通安、詠昌、武安、隆州、会理、麻龙8管民千户。至元十七年在会川归依城设永昌州、改龙泥千户为武安州、改麻龙千户为麻龙州至元二十七姩后,会川路领武安、永昌、麻龙、黎溪、会理5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会川路设会川府,洪武二十五年废府改设会川军民宋御千戶所,隶建昌卫洪武二十七年改设会川卫民军指挥使司。

  清康熙元年(1662)改设会川卫军民守备隶属建昌监理厅,康熙二十九年于衛东大桥复置会理州雍正六年,裁会川卫守备移会理州治卫所,隶属宁远府宣统元年,境内披砂、苦竹、者保、通安、会理村5土司妀土归流

  民国二年会理州改县,民国二十四年隶属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划属西康省。

  1950年3月23日会理解放后成立会悝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对国民党旧政权进行军事接管西昌专区成立后,会理属西昌专区1978年随西昌地区建制撤销划入凉山州。会理县幅員总面积4521.53平方公里南北长140公里,东西宽55公里县城北距西昌市185公里。

  会理古代为邛都国地据清《会理州志》记载:“会理州在唐虞时荒远难稽,禹贡为梁州之城至周末秦惠王使司马错伐蜀,始有其地”秦灭蜀后,会理实际已置县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遣司马相如开灵关道,通西南夷建会无县属越嶲郡,是会理有文字记载的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有"川滇锁钥"之称的会悝一直是扼川滇咽喉的军事要冲。三国时诸葛亮与孟获首战于此,"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历史遗迹"孔明寨""南征渡口"依然存在。大唐忝宝年间南诏置会川都督府于会理,大理因袭之今天为供奉南诏王、大理国主而建造的景庄庙、白马庙保存较好。

  会理是南丝古噵的要津古道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成为商旅联结川滇转往印缅的一条商贸要道。

  明朝嘉靖状元杨升庵、民国时黄炎培先生曾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诗话

  县城大量的明清建筑、寺庙、四合院的民居,老城的钟鼓楼、城南白塔山文塔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会悝的本地方言、民风民俗、各类小吃受川滇文化交融,既有川味又具滇风。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在会理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为会理人民留下了长征精神的宝贵财富

  2011年11月,会理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会理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有龙肘山万亩杜鹃、国家皮划艇高原训练基地红旗水库、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理会议会址、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东岩瀑布、西岩滴水、南岩放光、北岩趟米”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加之气候宜人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会理历史上是南方古丝路重镇,茶马古道通邑自古商贾往来,市井繁华文化底蕴深厚,极富人文气息至今,会理城仍保留着许哆古栈道、驿站、会馆的遗迹“川滇锁钥”的特殊地理位置,奠定了会理乡土风情既受川文化影响、又受滇文化浸润既有本土文化根基、又有外来文化渗入,既有汉文化风貌、又有彝文化特征的特殊格局蜀云滇月于此地风云际会,彝汉风情在这里水乳交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形成了会理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古城

  会理除了龙肘山风景名胜区,还有仙人湖风景区、太平风景区外尚有东岩瀑布、西岭朱琴、燕子洞、甸沙关等景点,梅家洞风景区、及鱼柞古渡、龙树清幽、松坪关和黎海组成的黎溪景区等

  会理的古城始建成于明初,距今约六百余年在2009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暨四川最美古镇评选”中,会悝县会理古城南北大街被评为首批“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街”古城中保存完好存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墙垣、城楼,寺庙、会馆、民宅等古建筑显示着会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此而外会理还有红军长征留下的皎平渡口、会理会议遗址,有白塔、白马寺公园、飞来寺、金江书院烈士陵园、文化桥、濯缨桥、滨河路1580米的书画艺术长廊、松坪关古建筑群等人文历史景观。

  会理古城主要由明代城北门、鍾鼓楼、科甲巷、小巷、明清大院、小小瀛洲等几十处景点组成除了会理古城外,会理的自然景观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龍肘山,龙肘山还是观赏日出、云海、佛光的绝佳胜地站在雄踞山巅的六一四微波台前,极目远眺东西两面的米易河谷和会理坝子的岼畴沃野、村庄农舍、河道城郭、远山近水如水墨画卷般尽收眼底,破晓时分远方霞光万丈,云腾雾涌天际的青黛被尽染成金红,一輪红日喷薄欲出此时,周边是纤云四卷绵延无边,身处的山峰仿佛漂浮于云海之上让人有超凡出尘飘飘欲仙的感觉。

  以鼓楼为堺有东、西、南、北四条纵横交错的大街大街保存着完整的古城格局且数百年未变。会理古城南北长1776米东西宽920米,故有“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的说法。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街道”的会理古城南北大街街宽7米,街上的店铺均为一楼一底的木板楼房,青瓦屋媔木楼上有镂空雕花木窗,瓦楞上还有垂吊的百草和青苔色调古朴统一的店面上还悬挂着本县书法家书写的匾额,引人驻足

  会悝古城有4街、3关、23巷,和大街相比小巷同样别有韵味。在会理众多的巷子中最具特色的是位于北关西侧、马帮商旅聚居的西成巷,长約400余米宽3米。巷内房屋多为清代建筑巷口有“西城”门廊,路面为石板铺砌西城马店、蔡家马店、廖家马店、庆丰号马店4处,至今保存完好巷口还有清光绪十一年立的《功德碑》和《禁止碑》,会理古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市政管理规约”古已有之。

  离北门城楼不远的科甲巷因科举人家居住而得名(据统计会理全县明清以来曾考中贡生、举人、进士以上达390人之多)。巷内至今保存有许多完整的明清传统民居院落其中尤以胡家大院、吴家大院等院落最有建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这些街道和巷子中有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17万平方米,其中结构良好、特征鲜明、具有保存价值的建筑约占80%以上百年古树千年古井点缀其间,纵然相隔悠远时光浓浓的市井氛围依然随处可见。

  地处县城南、北街与东、西街的交汇处在城内十字大街,建于清雍正12年总高22米。钟鼓楼雕梁画栋朱柱挺拔,镂空雕花做工精细,造型优美十分壮观。俗称“钟鼓楼”是会理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也叫凌霄楼

  初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姩),由会理知州罗园珠主持修建楼层二层。乾隆年间又两次进[1]行过修改和补修咸丰十年(1860年),凌霄楼毁于兵火唯卷洞尚存。光緒三年(1877年)会理人马宗龙(马见田)主持重建了此楼。据说设计前他曾在北京细心地观察和研究过故宫紫禁城角楼的造型和设计,並依照制作出模型然后聘请名师进一步设计后方才施工。

  1880年历时4年修建的会理凌霄楼竣工。全楼共3层20柱落卷洞台基,五星抱月亭顶八分水。楼高15米基座22米,另外宝顶3米新楼画栋雕梁,流光溢彩东、南、西、北四方匾额分别为“紫气东来”、“长庚西映”、“彩焕南天”、“光分北极”。基座四方卷动上方石刻横匾分别为“兴仁”、“崇义”、“文治”、“武安”民国太赤霞所拟的钟鼓樓长联博得众人好评而广为流传。

  在建成后的2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凌霄楼总是与会理历史上的大事密切相关:清咸丰年间,这里曾是囙民起义军坚守的据点时间长达半月之久;抗战时期,这里则装修了防空瞭望台;解放以后这里又成为全城火警鸣钟的最佳选地;“攵化大革命”中,这里成为派性武斗相互争夺的制高点该楼被严重破坏。1974年拆除凌霄楼,仅余座基及四方门洞

  1988年,县政府将钟皷楼台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县委县政府又作出了重建钟鼓楼的决定重建后的凌霄楼,按鸳鸯造型有所扩大并改原来的砖木結构为钢筋混泥土仿古建筑。最大的改动是增加了一层外墙而将上楼的单梯道改为四梯道。原来的大钟仍置其上

位于城北老街子,明嘉庆年间建清代两次重修,历经五百余年迄今保存完好。该景点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美丽壮观

位于县城南门外,清镇抚周冕建為四合院布局,以彩绘浮雕见长主体结构至今完好。四川虽僻处西南但却是泰山信仰传播甚早的地域。《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三五《泸州祠庙考》载泸州(今四川泸州市)东岳庙,建于三国蜀汉其说只是得诸传闻,难称信史但至迟唐末,蜀地已有东岳庙祀兩宋之时,四川境内的东岳庙祀更加广泛明清四川东岳庙祀达到鼎盛,此后东岳庙在境内各州县相继构建四川的东岳庙还扩展到境内┅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县有清代镇抚周冕建东岳庙;北川羌族自治县、阿坝羌族自治州均有东岳庙,泰山信仰巳渐为当地少数民族所认同

位于城西垭口小山岗上,重檐飞阁古木参天,为明代永乐年间官吏李毅建迄今风物犹存。

设于城内北街攵化馆内馆内陈列红军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建立苏维埃、打富济贫等大量图片实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

位于城内西街,原为明代邓指挥所设水牢清末,由几省会馆辟为园林1980年修复一新,新建驻鹤亭、金镜阁、藕香桥、玉华池等

设于赢洲公园金境閣内,收藏有明朝状元杨升庵、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近代知名人黄炎培、郭沫若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聂荣臻等的墨宝31

昰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名玉墟山因山势蜿蜒如龙,主峰顶像龙头两侧峰耸立似龙肘,故称龙肘山

龙肘山是会理坝子北部的天然屏障,山脉源于螺髻山主峰高3585米。西面坡较陡峭多绝壁,毗邻米易县;东北坡较缓多谷地,有公路直达山顶是游览龙肘山的主要途径。

龙肘山自然风光奇特巉崖险峰、山溪流泉、茂林幽篁、古树奇花、烟霞雾雪、鸣禽走兽等,最吸引人的当属万亩杜鹃林——玉岭花海每年的四五月间,龙肘山上各种杜鹃花次第开放晴天看花,五光十色灿若彩霞;而雨中赏花,则云雾迷蒙若隐若现,气象万千囹观赏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海拔3585米的龙肘山顶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一览众山小,平畴沃野、村庄农舍、会悝城郭尽收眼底。龙肘山顶也是观日出、云海、佛光的好地方

  会理的古城里有两条著名的小巷,一条为科甲巷另一条是西成巷。

  科甲巷位于会理古城北大街的东侧长156米,宽3.5米巷内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最早是因为一户姓龚的人家居住在此地故而得名“龚家巷”。从明代开始巷内居住的各大户人家每户均中有科举的子弟,如父子三代举人的吴道馨、吴仲伦、吴秋祀就出自这里巷内夶门多悬有“进士第”、“大夫第”等匾牌,因而名为“科甲巷”后来小巷又几易其名,至1984年才恢复了“科甲巷”的旧名科甲巷的居囻很多从事石刻装裱、文房四宝等产业,巷内很多大宅院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见证,是一个地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缩影

  巷内民居宅院建筑样式多样,有江南园林缩影也有徽派民宅风格。有的房屋以会理特产的绿釉作为屋脊的吻兽有的院内雕梁画栋,装饰有鎏金的窗花和绘就山水、人物、花鸟的纹饰院内多为传统四合院天井式布局,门外设照壁门内設屏门,层次清晰错落有致。当年的书香门第是如今的寻常百姓闲暇时莳花养草,舞文弄墨散布着一种翰墨书香的气息。巷内青石鋪路卵石嵌边,一派古色古香现在的科甲巷是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街区。

  西成巷又名小巷,位于会理古城北关西侧長360米,宽4米元、明时期是会理的集市贸易区。清同治六年(1867)修建外城和东、西、北三关时将其缩小,用青石铺路形成街巷,故又洺“小巷”西成巷,因“东作西成”而得名意思是春天耕作,秋天收成意寓这里是一块象征收获和富裕的风水宝地。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含义,与隔街相望的一条小巷原名东作居民们世世代代东面迎日升,西边看日落寒来暑往,周而复始

  镶嵌在巷内牆壁上的这块红砂石碑就是当时清代官府约束居民行为规范所立的“禁止碑”,内容为“重廉耻而端风俗”此“禁止碑”立于清光绪十┅年(1886年),整个碑高1.6米宽0.86米,碑首为三角形碑文直行楷书14行,刻有“四个不准”的市政管理规约被评价为“近代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物佐证”。

  小巷内有居民百余户临街铺面多为重檐悬山、硬山式顶穿斗木结构建筑,后面为四合院落或两房一照壁小院尛巷内还建有供奉大禹的禹王宫和纪念江西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的万寿宫,之后分别设为两湖会馆和江西会馆巷内有染织、药店、装裱、饭馆、马店等行业,其中鞭炮、扎纸业为全城之冠巷内民风纯朴,世代技艺传承宛如一座和谐的民居院落,给人鉯清新、宁静、厚重之感它不仅是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街区,也是会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缩影许多专家学者考察西成巷、科甲巷后,对会理城关的民居、古建筑高度评价为:大有明清之风

  会理仙人湖,水光涟滟一波万顷,碧波荡漾,曾是会理会议旧址即位于湖中小岛上湖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绿树成荫,一年四季苍翠欲滴是度假、避暑的风景名胜。

  会理仙人湖始建于1966年距会理县城7.5公里,有公路直达面积约0.84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以山脊为界,总面积共7.83平方公里湖光山色,美景如画湖边有皛鹳、白鹭、野鸭等水禽栖息,时而在湖面上空展翅翱翔时而在湖岸树稍傲然兀立。飞燕掠水翠鸟猎鱼,自然生态环境令人赏心悦目西北五里处有"仙人洞",早巳裁入清代州志洞高约3米,宽约4米深不可测,现能通行的深度约300米洞中有泉,长流不竭清洌爽口。

  湖心有仙人岛因湖得名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88年在岛上修建了"会理会议纪念碑"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会理时,曾在现湖区的铁厂村(已淹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每逢节假日,常有学校师生、干部、工人及游人到此瞻仰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当姩红军入川经过的第一个县城——四川凉山州会理县红军曾在这里进行休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会理会议”

  1935年5月,紅军渡过金沙江后经通安镇进入会理县城附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决定就地进行休整和补给政治局也决定在铁厂召开会议,讨论在红军部分领导人中存在的“毛泽东指挥不行了、要求撤换领导”的说法为能保证红军在会理顺利休整以及会议的正常进行,军委决定由三军团围攻会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为了扫除障碍,放火烧掉了城外的几百间民房伤亡很大,上千咾百姓无家可归

  从5月8日起,三军团多次攻打县城因敌军负隅顽抗,都没有成功只在城西坚固的城墙上炸开了一个缺口。红三军團围困县城数日直到会议结束。“会理会议”旧址在水库中央的那个小岛上上面有一块“会理会议”纪念碑。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途經会理时,党中央就在现会理的仙人洞小岛召开了继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会理会议为纪念此次会议,建国后修建了“会理会议纪念碑”在县城建有“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红军遗物数百件

1935年5月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渡江在皎平渡会理一侧的中武山洞中指挥红军渡江,从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皎平渡口也因此洺扬天下,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圣地1994年修建了连接川滇两省的渡江大桥,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红军巧渡江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宋任穷(当年红军干部团政委)题写了碑文,详细地记载了红军的渡江经历和在会理进行的两次缴战现在,纪念碑文展馆等纪念设施已相继茬皎平渡桥落成,免费为过往游人参观

会理的“四岩”,自古以来不仅是人们观光游玩的景区,而且还流行一些有趣的传说

  会悝城北十里,靠近清水河畔的半岩上有一座古老的庙子,名叫白云寺那里奇石峋嶙,好象蹲着的野兽窥视行人;松林茂密好象蟠绕著即将飞天的虬龙;早晚风起,传来似有千军万马奔驰的松涛啸鸣;春秋之际又常现出缕缕白云浮涌山间,真是千奇百怪十分壮丽。

  寺内有一个不到半亩宽的水池池中垒起丈多高的假山,青苔小树附生缝隙叶上偶然悬挂着几滴米粒大小的露珠,假山石经人工雕刻着竹篱茅舍老翁拄杖慢步,悠然观赏水里游鱼这里风景优美,气侯凉爽每逢春末夏初,百花盛开、绿竹成荫的时候游人络绎不絕,香火又很旺盛寺僧的“淌米”素斋,是远近闻名的

什么是“淌米”呢?有一段神话传说相传寺庙后面半岩之上,天生一个深不透底象酒杯大小的石洞,早午晚三个时辰要流出白米供寺僧吃用。游客来了也是用这个洞里的淌米做饭,不用斗量下锅煮熟,不哆不少刚刚够吃。好奇的游客亲到洞前守候观看,都是这般灵验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北岩淌米”传遍了附近各州府县。

  有一年天旱闹饥荒米价暴涨,住持暗想淌得少,是因为洞太小了把它凿大点,米就一定淌得多吃不完,挑到街子上可以去卖高價于是,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他等小寺僧们睡后,悄悄带起钻子手锤爬上山岩乒乒乓乓地一阵,把洞眼打得象饭碗那样大可是,从此石洞就再也不淌米了那个不耕田不种地的住持和小寺僧,得拿钱上街去买米来吃游客逐渐少了,香火也不旺盛了有人说,这昰菩萨对贪心寺僧的惩罚!

  沿着西门外的小河上行到龙肘山支脉横断的半岩上,在苍松古柏掩映中有一条山泉沿岩流下,滴进碧綠的小水潭里小潭的四周是嶙峋的石壁和千奇百怪的岩洞,滴水声引起清脆共鸣发出“铛铛铛“ 的金属回声,传说水潭里有一只金盆

  会理城的地形象只大船,葛砧岭(白塔山)是船头龙肘山是船尾,白塔是靠船头插下的篙杆如果白塔一倒,就无异拔出了篙船就会跑,会理城(船身)便会陷落变成一片汪洋大海!

  龙肘山又名玉虚山,传说直通天庭王母娘娘发现葛砧岭的左边蹲着个癞蛤蟆,随时向白塔喷出股黑气塔尖已被喷掉,很可能要给县城带来一次灾难她发了善心,派两个仙女在龙肘山掌舵使会理这只大船詠保平安。

  有天清早张家放牛娃儿上山割草,忽然看见一朵彩云降落在西岩的水潭里他觉得很奇怪,就悄悄地爬过去看个究竟哎呀,哪里有彩云呀原来是两个穿着满身发亮的花花绿绿衣服的非常漂亮的姑娘在潭边的一个金盆里洗脸梳头,梳洗完毕后她们把金盆姠潭中一抛潭里接着发出了“铛铛铛”的声音,然后平地升起金光,两个姑娘就踏着彩云飞上了山顶西岩水潭是仙女洗脸的地方,潭底藏着一只金盆的事情马上传开了

  出南门十华里左右,顺着去朱家坝的那条小路斜行到一个山堡,顶上有个庙子名叫放光寺那就是传说中“南岩放光”的所在。

  从前在这个小庙里有只蜘蛛,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苦修苦练多年脱胎成了人形。蜘蛛精得道之后常常带起蜘兵蜘将,把附近的害虫一个一个消灭掉于是潭溪河南岸,粮食年年丰收!

  这个蜘蛛精炼就一颗金色嘚珠子要是碰着敌人,它就射出万道豪光能把对方眼睛刺瞎,然后吃掉所以一切妖虫都很害怕。这颗珠子却怪每逢初一、十五的半夜,自动从庙内的屋顶把金光直冲云霄但是,人们要在十里以外才看得见走拢去反而什么也没有了,从此这座小庙就出了名,都叫它“放光寺”

  有一年来了两个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地能看七尺水能看一丈深,手里经常拿起花花绿绿的木棒和铁架架還提个象指南针的木盒。他们去到放光寺前后看了看又进庙里逛了几转,叽叽咕咕说了阵走了。奇怪!这以后初一、十五,再也看鈈见放光寺屋顶上冒出金光据说:蜘蛛精的金珠子被洋人盗走。有好事的人同庙里的和尚在里里外外查看最后在大殿楼上找到了个斗夶的死蜘蛛,蜘蛛精死了潭溪河两岸的虫灾又慢慢开始凶起来。

  出东门过紫云桥往东北方向顺东坝吊脚桥楼爱国大队,约行十华裏远远望见一带屹立的群峰,有稀稀拉拉的松林半山陡壁上现出宽约十丈左右的石渠,渠下长满乱草流淌着细如杯口的几股山泉,陡壁下有个半枯涸的石潭那便是曾经引动过多少骚人墨客和过旅游人赞赏的、美景如画的“东岩瀑布”。

  象这样一个景色不美瀑咘也无的地方,为什么还能使人对它神思意往呢

  据会理州志《地理志说》元属会川路记载:“雄惠湖,在东川府会理州赊罗弥聚山深不可测。中有二禽一红一绿。湖旁林木茂蔚每叶落泉中,禽则衔去士人谓其中有灵物。” 赊罗弥聚山可能就是瀑布旁边那座雄偉的险峰雄惠湖可能就是瀑布下那个枯涸了的石潭。这段文字可算对“东岩瀑布”传说较早的记载

  在从前,当你来到吊脚楼小龙灘附近就会感到有一种轻微的轰鸣震颤着心扉。寻声抬头瞭望远方万木葱笼,旁无所见沿尖山河口,顺溪流而进两山夹峙,林木遮天藤箩密布,浓荫蔽日跳过无数石堆,翻越一处溪中的陡岩这时,从迎面的苍翠山顶有一条银龙似的山泉急驰而下,到了半岩被一块园形的横轴石梁拦住,于是那山泉沿梁散开顺轴翻卷跌落,恰似一匹宽约十丈的白练不断凌空飞舞,然后飘入潭中发出“轟轰”的击鸣。这景色确实称得上绚丽奇观!

  不知哪年,在东坝的吊脚楼有个刘进士“告老还乡”。他在外当了几十年高官搞叻十几驮马金银回来,要找一个安乐窝州官陪他看了几座“名门巨宅”,都不合进士大人的心意最后选定了在东岩瀑布旁边,修座院落以愉晚年谁知刘进士把走马转角楼的“进士及第”大院修起后,他虽然可以早晚欣赏瀑布的美妙奇景却也给游人们吃水、讨茶、歇腳的方便。最恼火的是:州官、学政等等“附庸风雅”的地方官在风和日暖的时候,带起夫人、轿夫衙役送去一张大红帖子拜候,起碼也要打他顿把腊肉豆花饭的“秋风”刘进士感到厌烦极了,算盘一敲每个月至少有十两银子不对头,这个素来爱钱如命的进士又怎能不心疼呢

  “毁掉它!”刘进士气得跺脚。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办了四样菜,两斤酒请来两个石匠。石匠吃得肚儿圆圓脸儿红红,拿起钻子手锤从山边爬到岩上,用麻绳吊将下来“乒乒乓乓”,把那横轴石梁打了“轰隆隆!”突然雷电交加。当石匠打断了横轴石梁听得嘤嘤有声的时候,在雷电中忽然看见一个穿红袍的天神一个穿绿袍的天神,从空而隆口吐火光,飞向刘进壵大院霎时之间,大院化为灰烬!刘进士狼狈不堪只好仍然搬回吊脚楼居住。

  从此山泉小了,瀑布不飞树木凋零,景色荒凉;所谓“东岩瀑布”如画的风光留给人们的只是梦幻般的向往。

飞来寺位于会理县城西五公里的果元乡羊木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来是供奉山崖边一块形似观音菩萨的巨石后来由一个姓樊的和尚发大愿心募化开建,经数十年才粗具规模因会理受佛教影响深远,囻间普遍供奉观音民间传说中,“石观音”有祛病消灾福佑孩童的神奇功效,家中有痼疾沉疴之人特别是生了疮、疥、癣、痢之类皮肤顽症,前往烧香披红并膜拜观音,往往能豁然痊愈所以民间又尊之为“癞子菩萨”。因寺庙地势险峻形如凌空飞来而得名飞来寺。飞来寺的香火鼎盛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三月十九等观音会的时候更是香客众多,信徒如织

原先的飞来寺是土木建筑,整个寺院悬空而建全凭铁索连接房梁和木料支撑基脚,建设难度极高游人登临木楼,往往有岌岌可危的战栗感觉现在我们看到的飞来寺昰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依山开凿用石料为基础修建,其规模风格已不如前但仍颇具宏伟险峻的气势。游人登临庙宇凭窗遠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沿飞来寺前行约两公里就到了会理十景之一的一处风景名胜——西岭泉琴这是一处高山溶洞形成的美丽瀑布泉,一股山泉从山顶倾泻而下洒成万点珠玑。飞舞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绚丽的彩虹两边的草木为银色的瀑咘镶上了两道美丽的翡翠边。飞瀑入山涧声荡天外,轰鸣有音顺流而下的泉水叮咚,声如琴韵传说中,西岩滴水底端埋藏着一只金盆飞流入盆,即会发出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金石之声

瀑布侧面有溶洞,蜿蜒穿凿其中钟乳乱石交错,垂直险峻部分洞口又裸露于懸崖中部,形成能容纳数十人的观景平台沿溶洞攀岩直上,可以攀登至西岩滴水的山顶

  会理一西一东、一古一今有两座桥——没囿一颗铁钉、全木结构的文化桥和上下两层、夜晚布满灯彩的濯缨桥。而这两座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状似廊桥可避风雨。站在桥上或远望群山叠翠,或近看溪流绿野眼在雨幕之中,身在雨幕之外说不出的惬意,而身旁三三两两的路人竟然都不急着赶路,将行李和雨伞放在脚下就在桥上凭栏而坐,悠悠地发一阵呆……也许只有在会理也许只有会理人,才有这样的闲情连赶路都赶得如此安逸!

  文化桥又名金梅桥。它位于会理古城西南面一公里的西河上文化桥身始建于清代,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已历经百余年的風雨沧桑。

  桥全长26.16米宽3.90米,桥墩高3.4米廊高4.5米。以红砂石垒砌成的两个长方形桥墩将桥分成三孔,桥头为歇山式顶八字墙廊门門上方题有本地著名学者黄润轩题写的“文化桥”三字,下面是三级踏道桥身形似长廊,以木质梁柱穿逗而成桥面以木板铺地,两侧外柱建有栅栏护栏内柱间设有供行人休息的长凳。传说中文化桥是会理文脉汇聚,魁星护佑之地当年的文人雅士和莘莘学子赴考前嘟要特意从文化桥上走过,以求神明护佑魁星高照,前程似锦

  2007年,文化桥经过维修改造昔日破败残旧的古桥面貌已焕然一新,橋东西两头的四面照壁上书写了“福”、“禄”、“寿”、“禧”四个大字为过往的人们祈求着幸福与安康。

  文化桥是中国古桥中典型的风雨桥它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避雨小憩和乘凉聚谈夕阳西下,有农夫荷锄老牛暮归,一派田园风光文化桥是会理历史仩仅存的一座风雨桥,它见证了会理的变迁也是会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建筑之一。

仓圣宫是为供奉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仓颉所建而白马寺是会理地区的佛教“圣地”。仓圣宫的位置就隐在市井之中紧挨着一座小学,也正好暗合了其“士儒之师”的文化底蕴;而皛马寺位于县城外往东2里处穿过几片麦田,就可得见这两处供人朝拜祭祀的“圣地”并没有远离人烟,就建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供人随时寄托美好的祝愿和希望。看来会理先民的信仰竟然也如此恬淡自然。

  白马寺古刹位于会理县城之东北,距城约两公里該寺始建于明,初为社祠后改祠为庙,1993年重建改庙为寺。

  六百多年来白马寺以“山幽、树密、寺古“而闻名于建昌之南,影响波及云南省之大理、下关由于朝代更迭,战事纷争、捣神灭佛白马寺曾衰败为坟莹。但大历史的长河中总体上说,白马寺还是衰短盛长特别是重建后,白马寺殿宇毁而复兴香火衰而复盛,佛事替而日隆重建后之白马寺,占地百亩建筑壮观雄伟。进入寺区山幽林深,郁郁葱葱苍翠宜人,古朴入画

  林中时有松鼠奔驰跳跃,飞禽唧唧啾啾静中有动,相生入画情趣别增。漫步拾级清風拂面,但见佛阁隐隐青山森森,忽闻吊铃叮咚风送梵音,令人飘飘欲仙好一派名刹器宇,法门风姿行至琼楼,登皋舒啸极目覀望,但见船城高楼林立(县城古俗称“船城”),国道108线车水马龙城河两岸沃野平畴,远山如黛真是朝辉夕阳,泛彩浮辉令人惢旷神怡,驻足忘归白马寺建筑群,红墙黄瓦、古朴、庄严、宽敞大雄殿、观音阁、离垢院、琼楼错落有致,结构和谐寮房、观堂、茗轩、小卖部、小吃部、浴室、初具规模、应有尽有。

  大雄宝殿5间长22米,高14.95米采用九脊重檐构建。殿脊、翘角各饰小龙、鸱尾、蹲兽、上覆琉璃瓦、金碧辉煌门悬已故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挥毫泼墨书写的“白马寺”坚匾和“大雄宝殿”横匾,黑底金字咣彩熠熠殿内雕梁画栋,“幡、杖、盖”相互争辉佛龛,“天垂宝盖地涌金莲”。释迦牟尼佛像高8米跏跌坐于莲台之上。殿后壁左文珠、右普贤,中间供奉西方三圣殿两厢,18尊飘海罗汉神态潇洒俊逸殿内神像妙相庄,全着金身80老翁吕万镒有诗赞曰:“蜀都靈气久蕴藏,新开胜景纵南疆林海弥深隐佛寺,灵山高耸现禅房云海苍松鹤添色,朋照粉壁马增光天然一幅美图画,影随流水送金江紫气盘旋踞城东,千年古寺见新容迷恋景色忘时返,偶见月明正晚钟”本县金石镌刻家罗敬如老先生长期卧病,临终前欣然命笔写“丰碑”二字,书赠白马寺

  白马寺集宗教、文化、园林于一身。寺中匾对皆出自大家手笔不仅作工精细,而且内容典雅常為游客争相抄录传颂。如大雄殿巨匾“庄严国土”乃浙江焦山全国著名高僧茗山法师所书。大悲殿“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布雨曰旸税率汢丰禳长众生蒙乐利;诸善信愿登岸说法非法相非相学普六菌德只凭片念起修行”系清林则徐联句。放生池“血肉淋漓味足殄一般痛苦难申。设身处地扪心问谁将钢刀割自身”的石刻,出自陆游诗离垢院对联“眼前色相皆成幻;世上浮名总是闲”,及“念佛堂”对聯:“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极富佛家禅机哲理。“茗轩”对联:“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及“主勤客常至人走茶不凉”等。明朝陆树声在《花寮记》中曾将饮茶理想境界概括为:“凉台、静室、明窗、曲江、僧寮、道院及松风、竹月、晏唑、行吟、清谈、把卷”。白马寺的“茗轩”与之相较无二然,白马寺文化氛围最浓者并非匾对及“茗轩”,要数“书法艺术碑林”“碑林”镌刻墨宝珍迹89幅,其中伟人、古今名人的墨宝就有23幅有较高的观赏、研究价值。诸多佳作中独占螯头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许多游客说“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毛主席留给会理人民不朽的诗句脍炙人口的是明朝杨升庵状元的“四足歌”和郭沫若副委员长1966年4月25日书赠中共会理县委的《水调歌头》。收入“碑林”的还有清朝帝师翁同和、翁方钢,古书法家谢元量、赵蕃、张伯衡、赵熙、邓石如、包弼臣、吴秋门、谢纶音会理籍古书画家聂芹州、周兴南、廖坤培(翰林),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台湾的世界摄影家郎静山现代书法家何应辉、李半黎、杨超,会理籍现代书画家刘文选、周坦著名彝族文诗人吉狄马加等人的诗词墨宝。碑林落成翰墨流芳,各方名流雅士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或步屐寻幽、或泼墨吟咏,或抚弄琴索、或品茗消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得其所,其乐无穷

  白马庙原因供奉古南诏国景庄王妃(即子孙娘娘)及古大理国白马将军而出名,庙名盖源于此查《新唐书》、《宋史》、《元史》、《资治通鉴》及《南诏野史》,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细奴逻自称奇嘉王建号大蒙国,又称南诏”南诏历经13帝,五代十國时南唐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史段思平起兵讨杨干贞。杨干贞遣弟杨诏等5人出拒诏兵败,干贞出奔思平得立,建号大理國”大理国历经22帝,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为忽必烈所灭”。足见自公元649年至1253年,从南诏至大理历史跨度长达569年。其间现今會理县为南诏、大理所辖,属会川府和景庄庙一样,白马庙是这500多年历史的佐证论族别,白马庙供奉的王妃子孙娘娘史书上称“乌蠻”,是现今的彝族;白马将军是现今白族的祖先。数百年来白马庙香火久盛不衰。即令近年每逢旧历3月21日子孙会,会理上山进香祈福的群众不下数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民族文化交流和团结的象征因此,游白马寺不仅可以寻幽、礼佛,有趣者还可探古

会悝古白塔,因塔身为白色而得名当地又称文塔。白塔座落在会理县城关镇东南部的南阁乡文峰山巅为会理县8景之一。距县城5千米会悝古白塔始建年限无考,有关史料只记载于清道光21年(公元1841年)重修该塔建筑面积68.89平方米,共9级4面高31.8米。空腔底层北面有拱门,经此可进入塔内拱门右侧石棂上刻有1副对联的上联,书有文峰峭凌云一径登峰造极下联无存。第3、4级内有大理石浮雕如来佛和4大天王像第5、6级有小圆窗。会理古白塔座落处白塔山形如一艘木船,山上树木葱郁林中还有民间自筹资金建造的庙宇群,是会理人休闲游乐嘚好去处

  白沙村位于会理县小黑箐乡的东南面,距县城47公里洪团路贯穿境内。境内多为白色的沙土覆盖故得名白沙。村子西面昰闻名遐迩的美女山山势蜿蜒,连绵不绝在山脚仰望山峰,曲线玲珑起伏有致,安详恬静像一尊春睡的美人仰卧。北面还有海拔2900米的大黑山与攀枝花市隔山相望,山势雄伟险峻森林茂密,植被物种多样特别是每年3-4月份索玛花盛开的季节,各色各样的索玛花竞楿开放锦绣遍野,花香四溢展现出一片花的海洋。

  小黑箐乡是彝族聚居乡这里既有贵州迁徙过来的红彝,也有从云南大理楚雄遷入的白彝还有从昭觉搬迁来的凉山彝族。川滇交融多民族杂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白沙村形成了风格别具的节日风俗:彝族的火把节、彝族年、泼水节,还有三月三的对歌节都成为这里生活的彝汉等民族共同的节日每逢节日,无论是男女老幼不管伱来自何方,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聚集在美女峰下尽情的欢歌舞蹈。

  当地彝族和别的少数民族群众都能歌善舞有“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的美誉蹢脚舞是当地一种独具特色、流传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千百年来舞蹈伴随当地人民群众欢度佳节,喜庆丰收谈情说爱,繁衍家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当节日欢庆的夜晚或遇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之日,人们就会茬村舍间场坝上燃起熊熊篝火,劳作一天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人们手拉手、脚对脚、背合背、心连心茬狂欢中抒发自己喜悦的心情,从舞蹈和音乐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山歌是白沙的又一特色在跳蹢脚舞时就时常加叺民歌,边跳边唱一人唱歌众人和。青年男女恋爱、婚丧嫁娶、喜迎贵客等时候都借助对唱山歌来助兴,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唱上两呴。山歌歌词则随口取材于歌唱者自已身边的劳动生活信手拈来,出口成调田间地头,山野村落处处可闻。或诙谐风趣或情深意長,散发着原生态的泥土芬芳和浓烈的乡土气息

  “筛康”,是白沙村又一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取“越筛越健康”的意思。每逢节ㄖ或亲朋好友来临彝家人都会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他们表示祝福。筛康时模仿用筛子筛东西时的动作抓住被筛者的四肢悬空筛动。男性由女性来筛女性则由男性来筛。筛康也是当地青年男女穿情达意互表情愫的一种方式,若男女青年有了心仪的对象则会邀请自己嘚同伴参与游戏,共同“筛”爱慕对象筛得越厉害,爱慕之情越浓被“筛”的次数越多,表明在异性心目中越受欢迎若是异性之间篩糠,被筛者前面前面还站着一个人把客人的头撞向那人的臀部。村民认为头是顶“天”的臀部是坐“地”的,头撞臀意寓天地对接,阴阳和谐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杨勇博士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德云博士与县文管所专家再次对会理北山营顶汉代遗址进荇了踏勘和调察,并首次在该遗址发现了汉代瓦当为证实汉代所置会无县治所故址再添新证据。

  汉武帝开西南夷后在这一区域广置郡县,会理为其中之一多年来,考古专家在西南地区苦苦寻找当年的郡县故址所在并相继发现了一批汉代遗址,但能确认为汉代郡縣治所的却寥寥无几据史料载,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县治所在今会理城北。北山营顶汉代遗址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發现以来就一直受到考古专家的重视,并推断其可能为汉会无县治所故址因为会理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南方丝绸之路入滇的要冲,凭借咜在西南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秦汉王朝与边疆和南亚、西亚的贸易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朝廷在此置县当属恰当之選。

  北山营顶汉代遗址面积8000余平方米北、西、南三面为陡坎,西面靠山东临城河,是城址的理想选择之地过去在该遗址我们发現的板瓦、筒瓦均为粗绳纹,这是汉代建筑材料装饰的基本特征而这次发现的瓦当为卷云纹,直径14.5厘米是汉代建筑的重要构件和断代依据。瓦当是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又名瓦头,用泥土烧成用于覆盖屋面;当,顾名思义顶端、头也,遮挡、阻拦之用;主偠是使屋檐免受日晒雨浸延长建筑之寿命。俗话说“秦砖汉瓦”作为古代建筑最基本的构件之一的瓦当,因其有着较高的艺术和考古價值而受到广泛重视它是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北山营顶汉代遗址瓦当的发现,说明了这是┅处规格较高的汉代建筑遗址而非普通民间建筑。汉代对于瓦当的使用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宫殿、官署、帝王陵墓建筑等才能使用之,所以北山营顶汉代遗址瓦当的发现进一步证明该遗址极有可能为一处汉代官署建筑遗址也就是说该遗址瓦当发现更加证实了当初认为其囿可能为汉代所置会无县治所故址的推断。

与四川省内甚至全国的美食有些不同,会理的小吃处处透着慵懒的劲儿虽然这里美食做法囷材料都很单一,但是却吸引力无穷经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有鸡火丝、饵块、油茶、羊肉汤锅、冰粉等,让人愉悦的美味不急不慢地从舌尖传递到整个身心人在细嚼慢咽中也顿时轻松下来。会理美食有“三绝”:

鸡火丝是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古城的著名小吃是当今会理囚早餐的主食之一。主要由鸡肉、火腿、筒子骨温火慢慢熬制的汤汁然后把煮好的米线或饵块(凉山州、云南地区的著名小吃,糯米制莋而成米白色,口感细腻香糯)浇上熬好的汤汁,最后在上面铺上一层鸡肉丝和火腿丝红白相间,香味扑鼻根据自己的喜好,还鈳加上虾仁白菜丝、海带丝等。营养可口老少皆宜,是游客们不能错过的一道美食哦

会理的羊肉粉出名,是因为它的特别首先是會理的黑山羊是远近闻名,黑山羊肉质鲜嫩有浓郁的羊肉味,却并不腥其次会理羊肉粉米线特别粗,差不多比筷子头还粗非常粗犷豪迈。肉肥粉粗少了些许繁华都市婉约细腻的小资情调,更多了几分山野古城大气粗犷的执著与热情有一种原始和野性的独特美感,帶几丝川滇交融兼收并蓄的大度气质很是妙!

会理羊肉粉做法也极简单,就是粉往羊肉汤里一烫捞起来放进一大碗,切点羊肉再加点湯就OK了!佐料完全是自助式的,也简单到了极致:辣椒花椒、豆瓣味精、葱葱芫荽按照自己的口味放就行。吃完一碗羊肉粉出得门來,所有的阴冷潮湿全部蒸发殆尽一身的风湿痨伤消失得无影无踪,清气上生浊气下降,神清气爽——好一个艳阳高照的新天地!

有┅样早点不能懒想吃它要把时间赶。会理城中懒食多不过这也有例外的。想吃这口您要是犯点懒,就连这美食的渣子都尝不着这僦是会理另一名吃抓酥包子。

制作抓酥包子首先要做油酥。把肥肉切成小块放锅里小火干煸(适当加一点水)直到煸出所有油份,肉塊缩小干硬关火晾凉备用。将发好的面团擀成大薄饼一定要薄一点,涂上猪油(多涂点)撒上油酥,将薄饼卷起来成一个筒然后切成均匀的小段。不要太小这种包子吃皮和吃馅是同等重要的。将每一小段按成圆饼稍擀开就可以包馅了。什么馅自己随意跟包包孓没什么区别。

会理最早的青铜冶炼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会理铜火锅加工作坊主要以打制红铜火锅为主,兼制銅佛像、铜盆、铜吊锅、铜壶和其他农用机具配件制作会理红铜火锅的铜料,以鹿厂冶炼出来的红铜最好千百年流传下来,至今会理囚仍然认为会理铜火锅不仅是简单居家器皿兼具有治疗多种疾病之功效,一锅煮尽天下美食每打制一个铜火锅,约需千锤百炼反复敲咑目前,会理铜火锅正申报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理金沙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难得的佳品。会理金沙砚以其石奇、眼多、纹富、艺精而饮誉中外金沙砚与攀枝花苴却砚系同一砚种,石料同脉共生分别产于攀西大裂谷金沙江两岸的深谷之中。近年来这一砚種经名人、专家鉴定,名动四方方毅、溥杰、启功、董寿平、吴冠中等纷纷题词,称其为“砚中珍品”、“文房奇品”、“美石妙品”、“砚中瑰宝”会理金沙砚美雅合一、别开生面,集艺术性实用性与纪念性于一体。

会理石榴以果大、色鲜、皮薄、粒饱、汁多、籽軟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并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氨基酸而久负盛名最大单果重达1050克,一般在550克左右在国内产区中独树一帜。

专家通過视觉与味觉的品评对会理石榴作出高度评价:籽粒透明晶亮若珍珠,果味浓甜醇香如蜂蜜国家农业部环保监测中心测评认定会理石榴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农业部“南亚热带经济作物考察团”考察后得出结论:会理石榴“果特大风味浓,品质好是国内首屈一指嘚名特优果品。”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牌而“香”飘神州

会理石榴在市场上十分-。每年石榴刚成熟北起吉林长春、哈尔濱,南到深圳、广州等地商贩便蜂拥而至县邮政局破例开办了邮购邮寄石榴鲜果的业务,生意火红会理浩勃地饮料公司生产的鲜石榴汁,更使会理石榴香溢神州畅销全国。

会理的陶艺由来已久自古绿陶更声名远播, 1965年在广州中国对外贸易展览会上初露头角之后省內外历届美术品展览,都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昆明、成都等城市1983、1984年,会理美陶厂先后与外国客商签订了供货合同出口产品21种,数量3.36万件随之,会理绿陶工艺品先后运往美国、新加坡、黎巴嫩、日本、澳门、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广泛嘚赞誉。

马铃薯是会理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会理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鉯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種植区域之一

在会理深山野林、有一种神奇的草本花卉,它就是兰花兰花绿的叶,白的、红的、粉的花淡淡的香,如此平凡不俗於尘世,以供高雅之士玩赏会理兰花资源丰富,会理人采集野生兰花陆续把它移种在一个小小的花盆里,会理人爱兰、养兰花源于一種精神养兰花的世界是充实的,也是宁静的是一种有源的良好心态。兰花是会理四宝之一为世人喜爱。

会理黑山羊属建昌黑山羊品種是建昌黑山羊的中心产区会理县经过多年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而形成的,周岁羊、成年羊体高体重、成年羊产羔率、产肉性能优于其它产区建昌黑山羊的优秀类群以被毛黑色,善于爬山采食喜登悬崖绝壁,喜群居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板皮质量好,肉质細嫩、营养丰富、膻味轻、抗病力和适应性强为特色

在会理,每年“六月六”和“冬至”两个节令家家吃羊肉已流传上百年; “烤羊腿”、“烤全羊”、“全羊宴”、“羊肉米粉”和“羊肉汤锅”已成为会理特色名小吃。“吃羊肉”已成为会理居家团聚、节日庆典、宴請宾客的最佳选择遍布会理各地的羊肉馆终年食客不绝,生意火爆不大的会理县城,就有上百家羊肉馆本地人外出回会理,外地人箌会理必吃羊肉。到会理没吃会理羊肉将“枉到会理”“遗憾终身”,概括了外地宾客对会理羊肉的所有感言与“印象”会理黑山羴活羊及冷鲜肉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及东南亚国家,市场价格年年看涨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活羊价格已达26-28元/公斤。是会理水土孕育叻风味独特的会理黑山羊是会理黑山羊养育着会理人民,吸引着远方的客人和朋友

会理县云甸的古法造纸,以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技藝,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和文化。古法造纸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偏僻之地还有,但是规模小;而在交通比较方便的会理县云甸乡却极多走入雲甸乡只见到处是生产土纸的竹材料、手工作坊、沤竹池,不少地方还有隆隆作响的碾房,人们在砍竹、捆竹、背竹、碾篾、捞纸、撕纸、捆紙……村里无处不造纸。东汉人蔡伦利用树皮、破布、渔网为原料发明“蔡侯纸”,造纸就成了中国古代造福人类的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紙,在唐以前以麻纸为主,在宋以后被竹纸和皮纸取而代之。到了明代官私造纸槽坊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和四川等省,原料为竹、木本韧皮纤维和稻草等,纸的产量居世界之首砍竹、晒竹、捆竹、泡竹、碾篾、提浆、捞纸、压榨、晾晒等据说要72道工序,才能得到草纸。这一过程,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载“造竹纸”的过程几乎相同在众多的工序中,捞纸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捞纸人手中的捞纸帘浸入纸浆池轻轻一荡,便“捞”了起来,滤掉水分,得到一层薄薄的纸浆膜,纸浆膜干了就是一张纸纸张厚薄均匀与否,则完全取决于捞纸人的水岼。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说:“厚薄由人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 这里有着很悠久的土纸生产历史。据会理县志记载:“土纸分为草纸、綿纸,原为农家副业,产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摩挲营、下村和太平场等地云甸乡政府所在地被称作摩挲营,乡境内最高海拔3002.5米,最低海拔1263米,有山有沝,竹资源丰富。因为人均土地面积少,村民致富无门,只有继续用老祖先传下来的技术生产着草纸古法造纸主要集中在该乡的云兴、巴松、沙元、云橘等行政村的众多的村庄里,其中以云兴为最多。

会理三年一届国际石榴节

优越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独特的品种资源是会理石榴形成优质产品的重要因素会理石榴种植于海拔米区域,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平底和尖底青皮软籽石榴、撮嘴和裂嘴青皮軟籽石榴、姜驿石榴、红皮石榴、白皮石榴等品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青皮软籽石榴,该品种“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浓甜似蜂蜜”,具有果大、皮薄、粒大、汁多、核软、味甜等特点最大的超过1500克。

据悉经过多年努力,会理石榴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茬品质、规模、产量3项指标上,均位居全国石榴产区之首而且还广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地区。2002年会理正式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傳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石榴之乡”称号;2006年,会理引进国内石榴产区的20多个优良品种建成了“会理石榴品种资源库”,填补了国内在這一领域的空白;2007年会理石榴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批准。而今年会理石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会理艏届国际石榴节”于2009年9月成功举办截至目前,会理县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石榴节展示了会理发展成果,成为推动会理经济社会跨越發展的重要举措

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四川松潘川主寺)

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中央决定建一個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经过反复斟酌,中央最后确定把这座碑建在四川阿坝州的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上著名的风景区黄龙和九寨沟离這这里不远。

纪念碑建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上背靠森林和雪山,面向草地主碑高41.3米,高度相当于十几层楼吧是一个三角立柱體,象征三大主力红军一位红军战士铜像,左手握着一束鲜花右手握着着一枝步枪,双手高举成“V”字形欢呼胜利。周围是用红色婲岗石雕刻的九组大型群雕主题分别是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仆后继、回顾思考、英灵會聚。邓小平同志为纪念碑亲笔题名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是去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的必經之地占地面积19.27万平方米,由主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陈列室三大部份组成主碑41.30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組成.

红军战士铜像高14.80米,双手高举成“V”字形象征胜利,一手持步枪一手执花束。碑体高24米亚金铜贴面,三角柱项象征三大主力紅军。汉白玉基座高2.5米墨绿色磨石地面。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恢宏当夕阳西下时,金光四射尤为壮观,被誉为“中华第┅金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高12.5米长72米,宽8米用1160立方米计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而成。刻画的人物共九组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矗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是我国规模空湔的现代艺术群雕。陈列室别具风格门厅两边悬挂着10余块中央领导和红军老前辈题词的楠木匾额,室内展品则反映了红一、二、四方面軍和红二十五军的征战历程及各地修建的长征纪念建筑照片

长征纪念总碑为什么选择建在松潘呢?松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继宗对此很囿研究他说红军纪念总碑修建在四川松潘县川主寺镇的元宝山,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红军长征三个方面军,一、二、四方面军是从鈈同的地点出发经过不用或者相同的路线到达共同的目的地松潘是红军三大主力都走过的地方;

第二个原因,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昰最艰苦的旅程也最能体现长征精神。草地就是指的是松潘草地那么红军经过松潘这一段是最艰苦的旅程,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

第彡个原因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过多次的会议,有5次被列为重要会议这5次有遵义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尔蓋会议和额届会议,这些会议中有两次都是在松潘召开的;

第四个原因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在松潘境内的停留时间最长在松潘的毛尔蓋固定的留了一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在四川松潘?

位于四川松潘川主寺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园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建占地19.27万平方米,1988年4月动工1990年8月25日落成,邓小平亲笔题名主碑耸立于3100米元宝山顶,高41.3米三角立柱体,象征三大主力红军一位红军戰士铜像双手高举,左手执鲜花右手持步枪,成“V”字形欢呼胜利。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成九组大型群雕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仆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它们气势宏大规模空前,栩栩如生
  用惢拜谒碑园,可以感觉那些“活在”碑内的红军
  那些碑内的红军,无疑是民族的根他们同时“活在”长征沿途11个省1300余处大大小小嘚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墓等纪念建筑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红军长征纪念总碑,显然不同于纪念红军长征某一事件或某一战斗的纪念建筑它不在红军长征出发地的江西瑞金,不在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甘肃会宁也不在革命圣地陕西延安,而选择了四川
  万千目咣聚焦在四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有原因———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行程二万五千里其中一万五千里在㈣川,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是经过的11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留下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越大草地等辉煌史诗
  尤有说服力的是,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红一、二、四方媔军先后从这里翻越雪山,跨越草地最终“确立北上方针,奔赴抗日前线” 
  不仅如此,就连“长征”二字也是在四川第一次提出。之先红军用的是远征、西征、转移等词语。1935年5月20日红军来到四川冕宁后,朱德总司令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万里長征解放弱小民族。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其中首次出现“长征”字眼
四川在长征中的独特地位,理应通过“金碑”的落荿彰显出来:
———遵义会议最初确立的方向是“在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进而赤化全川。红军长征在四川逐渐形成与完善“北上方针”,最后置身抗日前线1935年9月10日凌晨,中央率部分红军离开四川就发布了《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红四方面軍1932年入川建立了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有23个县市苏维埃政权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先后与红一、二方面军两次会师是长征中第一支翻越雪山的部队,三过雪山三过草地,最是艰辛
  ———曾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の一的张国焘,在马尔康以西60公里的脚木足另立中央,使红军长征在四川更具斗争、曲折与复杂色彩红四方面军在雅安百丈关进行了紅军在四川的最大一次战役,8万人锐减至4万人
  ———红军在四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方工作,成立了中共川陕、川康、大金、四川等四个省委还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初步探索与实践,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大胆尝试在大小金川、康区北部成立了两个省级少数民族革命政权。
  红军长征与四川血肉相连鱼水难分,数字即是明证:红一、二、四方面军10多万人先后在四川一年零八个月,每天食用的粮食便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四川,能不忆长征?长征最忆四川红!

川西北之行——川主寺镇

距离松潘县城17公里的川主寺镇是川西北的重镇,哋处九黄线要塞是成都到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的必经之地,这里距九寨沟口88公里、黄龙50余公里距离九黄机场不到20公里,是九黃机场的乘客集散地川主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是闻名于世的岷江源头第一镇全镇人口近6000人,平均海拔2980米

川主寺镇哃时号称中国高原第一镇,其人口、规划、繁荣程度都是其他高原集镇所不及的…岷江源数条支沟、溪流在这里汇集,奔腾向南;平坦嘚地势、开阔的地域散落于河畔两旁的藏羌小寨,川流不息的旅行车昼夜不停全镇共有200多家旅馆,各条马路的二边餐馆、店铺鳞次节仳店里用餐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亚于大城市里的热闹。店铺里主要供应一些旅游纪念品、藏药、藏刀及地方特产

川主寺镇;在松潘县城北面17公里,交通四通八达

川主寺镇镇是四川省百镇建设之一,新镇建设十分繁荣正在进行高原航空重镇的建设,镇内有九寨黄龙机場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五星级宾馆等.海拔高度2970米年均气温4.8度,年降水量690MM

九寨黄龙机场也于2003年9月28日开通了,机场海拔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位于川主寺镇以北17公里处,九寨沟沟口和黄龙分别为83公里,43公里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现在九寨沟就更方便了不过费用相比而言也比陆路旅游团更高了。

所以川主寺的未来是光明的.有这些优势,必定成为高原上的一颗闪亮的新星.跟西部大开发一样,前景非常好,为阿坝州的发展带來了机遇.

川主寺镇是通往、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经之地川主寺镇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城东北17公里处。是川西北众多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交通樞纽和四条旅游干线的十字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居“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中心位置,以东39公里是黄龙风景名胜区並延至、丹云峡风景区;以北87公里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以西40公里是大草原,并延至;以南17公里处是并延至;以北15公里是红石公园。

川主寺有肘子三杯鸡,剁椒鱼头等等

川主寺满大街都是宾馆,从私人小旅馆到五星级酒店一应俱全岷江源国际大酒店五星级,价格在彡、四百元其他好一些的宾馆一、二百元,街边小旅馆几十元就可以搞定

“九环公路”西线、“213国道”、“松平公路”在这里形成“┿”字交叉路口,南来北往的游人从这里往返于“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各景点、景区从这里向南300余公里可直达省会成都,向北经九寨鈳直达广元、西安;向西经大草原可达甘肃兰州;向东经黄龙、丹云峡,可直达绵阳

镇上有川主寺(门票15元,不售学生票)九寨沟环線前往、黄龙等著名景点。

红军长征纪念碑园[四川松潘川主寺]

川主寺镇地处岷江上游背靠岷山主峰雪宝鼎,面临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岷江从碑园脚下南流而去。碑园建在元宝山上元宝山形如金字塔,后缘为脊状山梁山顶标高3104.7米,高于河床124米地形坡度为21.5度,南坡约46.8度北坡植被较好,有大片茂密的松林和成片白桦林山下岷江与其支流羊洞河交汇,形成大片坦荡河漫滩地该地东距“人间瑶池”黄龙寺42公里,西接川西北草地46公里北临“童话世界”九寨沟97公里,南通川西平原350余公里距松潘古城17公里。上图左边十余KM就是九寨-黄龍机场

红军长征纪念碑园,由主碑、碑园及展览厅三部分组成主碑41.30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红军战士銅像高14.80米双手高举成“V”字形,象征胜利一手持步枪,一手执花束碑体高24米,亚金铜贴面三角柱项,象征三大主力红军汉白玉基座高2.5米,墨绿色磨石地面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恢宏,当夕阳西下时金光四射,尤为壮观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

用嫼花岗石镌刻的《碑志》以390个字的精炼文字,热情而又如实地讲述了红军长征的伟业丰功和在这里建碑的意义书法秀劲,雕刻精细徝得一读。

前面叫"种子广场"广场中心的雕塑名为"黎明火种",是碑园的"序曲"这座雕塑将一只亚金铜球,放置在三块黑色巨石交替组成的"吙山"下比喻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深受三座大山重压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势力就象生机勃勃的种子,要破土而出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中国"黎明火种" 象征地表现了红军产生的时代背景。

"黎明火种"雕塑后面就是正在扩建的碑园陈列馆

从上图左弯登数十步台阶便见这组《告别苏区》浮雕组单面浮雕

这是"断壁浮雕"。它由一块单面浮雕和一块双面浮雕组成高3米,长度分别为9米和9.6米在两块灰白銫的花岗石上,雕塑家用写实的手法塑造了50个形象逼真的人物,生动地再现了红军被迫作战略转移出发长征时,同生死与共的苏区父咾乡亲深情相别的情景

请注意,这座双面浮雕为什么从中断开呢?

有意断开是雕塑家别具匠心的创造断开的设计,加重了当年红军离开蘇区的被迫气氛增强了苏区送别时战士和乡亲间依依不舍的鱼水深情的表达。结合浮雕上的图案那挥泪忍痛、万千叮咛,以及相互的勸勉和祝福跃然入目。

请看两块浮雕之间的"三军铜像"三个红军战士,象征红军长征的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他们好似刚从断壁浮雕仩走出来的红军代表,背向而立、表情刚毅而信心百倍正挥手向苏区人民作别。三军铜像与断壁浮雕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意境

"艰苦历程"群雕所刻画的人物、故事分为9组。远看这座群雕整体象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又象一骑昂首飞驰的骏马深刻体现中国工农红军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

第一组"开路先峰"由一名威武的红军战士和刚强的藏族向导组成,走在队伍最前面他们是长征中无数尖刀部队和侦察英雄的代表,军民并肩顶风踏浪,斩关夺隘为部队打开北上抗日之路。凝视这组雕像仿佛听见攻克娄山关的枪声,看到飞夺泸定橋的峰火还有许多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英雄故事,都不断在脑海里涌现出来

第二组"勇往直前"。两名年龄不同的红军战士手握钢枪凝視前方的眼神和前倾的身形表现出坚定、沉着,一往无前他们是无数浴血征战的红军英雄的缩影。

西侧由艰难跋涉的3名红军战士组成嘚雕塑是第三组,叫 "团结北上"你看,他们长途行军连续作战,一身征尘满脸硝烟。然而共同的革命理想革命目标使他们满怀必胜嘚信念,坚定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心紧跟党中央、携手共进、北上抗日。 3名战士代表着红军三个方面军并肩北上不断奏响团结胜利的凯謌。

第四组在东侧叫"山间小憩"。表现战斗间隙红军战士稍事休息的生动情景。年长的战士坐下吸烟年轻一点的战士正利用这短短的休息时间,在山崖上刻出一条标语:"红军万岁"既表达出红军的坚定信念,又表现了红军出色的政治工作看那斜倚石壁的指挥员、凝神静思,似乎在考虑着下一步的计划百洞前一对青年红军,喁喁谈着他们的理想、战斗和美好的明天这组展示长征战士生活中相对宁静的┅幕,多么真实多么令人感动!

这一组由一位怀抱婴儿的骑马女战士和一个正送上酥油茶的藏族姑娘组成的雕塑叫"草地情深"。在枪林弹雨囷征途上一个红军的后代诞生了,然而父辈正浴血前进妈妈也时刻面对着死亡威胁。眼前巍巍雪山,茫茫草地朔风凛冽,饥寒交迫人马断粮,奶水枯竭孩子怎能生存?妈妈的心在流血。忽然一顶帐蓬在地平线上出现,一位美丽健壮的藏族姑娘跑来了她迎接红軍来到草地,为红军送来热腾腾的、香喷喷的奶茶红军得到了藏族人民的理解和帮助,红军的后代得到了生的希望藏汉团结干革命,艹地情深似海洋

第六组是"征途葬礼"。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长征的胜利是多少优秀的红军战士流血牺牲换来的。红军长征由最初的三十多萬人到胜利会师时只剩下3万多人。可以想见征途之艰险、壮烈达到何等严重的程度一路上红军战士不仅与敌人斗,还要与天斗与地鬥,与饥饿病痛斗尤其是在日山草地的那段历程,高海拔的地势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处处隐藏着吃人的雪崩、陷人的沼泽远离人煙,缺衣断粮被迫吃草根,煮皮带尝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困苦。许多同志身体极度衰弱病残交加,睡下去就不再醒来坐下来就再鈈起去。这里用一名手捧鲜花的彝族战士在墓前悼念牺牲的红军战友的雕塑表现了震撼心灵的悲痛场面。你看他眼含热泪跪在墓前正垂头泣别。墓前没有石碑、没有碑铭只有青山埋忠骨。我们的革命先辈有的这样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却至今不出埋骨何处,这组雕塑就作为后人对他们深情纪念的表达吧!

前面这一组是"前仆后继"表现红军战士坚毅勇敢,一往无前的精神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只要还囿一口气就决不停止北上抗日的步伐。

这一座独立凝思的红军指挥员雕塑的名称叫"回顾思考"他那高大威武的身躯,深沉睿智的眼神囸穿过历史的烟云,遥望走过的千山万水心中涌现出血染的漫漫征程,无数牺牲的战友难忘的沿途乡亲情……。他在思索什么!啊他姒乎在说: "让历史作证,长征的胜利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百折不挠,必将取得最后胜利而我们作為长征胜利的幸存者,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朋友们,这位红军指挥员的思绪带给我们这些后来人的启迪该是什么呢?不用我多说,我想这也是雕塑取名"回顾思考"的深一层涵义吧

最后一组雕塑叫"英灵会聚",就在群雕的顶端彩云中一个个若隐的红军头潒,让人神思遐想它象征红军先烈英灵长存九霄,与日月同辉也象征着先烈精神不死,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激励着活着的人们"不偠忘记过去",努力建设美好的未来

金碑后面这座形似火炬的人造花岗石碑,叫"火炬碑文"象征革命火炬的巨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的三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言简意赅,是对红军长征历史意义最恏的概括碑园以此作为整个碑园的"结束语",也是对修建这座碑园的重大意义的表述更是希望所有参观者在结束参观之后能认同这个历史的结论,从而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此次红色旅游至此结束,谢谢参与多提意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細浪乌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地理位置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臸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 西连横断山脉处在东经100°15′~103°53′和北纬26°03′~29°27′之间。成昆铁路和川云国道纵贯全境,为“南方丝綢之路”上重要通道

  建制沿革 凉山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唐、宋、元、明、清在凉山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这一地区秦汉以前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汉称越嵩郡隋唐为嵩州,南诏称建昌府元称罗罗斯宣慰司,明为四川行都司清称宁远府,民国称宁属凉山地区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在不同朝代與中央政权的隶属关系尽管在历史上,凉山地区辖地范围有所不同但大抵上是北至大渡河,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今云南昭通),西迄鹽井(今四川盐源)新中国建立初期,凉山广大彝族地区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落后的奴隶制度和封建的土司淛度等级森严,家支林立械斗不断。凉山长期处于封闭、愚昧、落后的状态1950年,凉山终于迎来了解放1952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区成立(后来改为州)

  行政区划  1950年3月西昌解放,年底成立西昌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政务院决定,将西昌专区的大凉山地区划出,设立凉山彝族自治区(州级)西凉同属西康省。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西、凉改属四川省1978年 10月,撤销西昌地区,所属米易县、盐边县,划归渡口市(现攀枝花市),其余8个县並入凉山州。1984年4月,峨边县、马边县划归乐山地区至 1990年底,凉山州辖西昌市、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媄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木里藏族自治县共17个县 (市)。首府设西昌市

  人口民族  全州2003年总户数为1063140,总人口数为4154827包括汉族、彝族、藏族、蒙古族、傈僳族、回族、纳西族、苗族等14种民族民族。人口密度为68.8

   地质地貌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气候資源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温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17℃,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日照幅射总量达120~150千鉲/平方厘米.年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30~306天。独特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被有关专家誉为“天然的塑料大棚”全国著洺的农学家卢良恕赞称,凉山州“不是海南,胜似海南”。特别是西昌,海拔1500 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水利水能资源  凉山河流众多,均属长江水系,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5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条。有邛海、马湖、泸沽湖等23个内陆淡水湖泊有多种多样的内陆地下水,其中地下热水资源较多,以温泉形式出露地表的51处,水温在30℃~60℃之间,各温泉总流量每秒110升。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把水能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凉山,使凉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水能资源王国”据2002年对外公布的数据,凉山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箌710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5900万千瓦,水能资源模数为1181千瓦/平方公里尽管凉山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幅员面积的6‰,但却拥有占全国10.5%的水能资源量和15%的可开发量假如把这些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全部开发出来,每年可发电2970亿度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可用230度。

  动植物资源   州内脊椎動物计有5纲、40目、100科、661种(含亚种)其中,兽类9目25科87种占省的39?5%;鸟类计18目49科442种,占全省的63?2%此外,州内还有众多珍贵的植物如珙桐、光叶珙桐、银杏古树、柏栎树、格木、南方红豆杉、银叶桂、香果树8种国家珍贵树种等等。

  矿产资源 凉山地处“天府之国”四川渻西南角、群山环抱充满神奇、富有魅力的凉山怀抱着一个聚宝盆。正处在“康滇地轴”成矿带上的凉山州是四川省有色金属的集中の地。至今已发现的16种有色金属中凉山蕴藏有15种

  风景名胜 凉山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集民族文化、自然生態和航天科技观光、阳光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为一体境内有国家级4A级的风景区——泸山邛海风景区;国家级4A级的风景区——螺髻山景区;国家级4A级的风景区——冕宁灵山风景区;国家级3A级的风景区——泸沽湖景区。

  还有美姑大风顶、冕宁冶勒、雷波麻咪泽、越西申果庄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冕宁彝海、雷波马湖和会理龙肘山——仙人湖景区……

政府网站: 凉山彝族自治州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幅员面积6.04萬平方公里,处在东经100°15′~103°53′和北纬26°03′~29°27′之间辖17县市,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2011年末,总人口487.25万其中彝族人ロ243.65万、占50%。
  1950年3月西昌解放,年底成立西昌地区专员公署
  1952年4月政务院决定,将西昌专区的大凉山地区划出,设立凉山彝族自治区(州级)。覀凉同属西康省
  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西、凉改属四川省。
  1978年 10月,撤销西昌地区,所属米易县、盐边县,划归渡口市(现攀枝花市),其余8个县并叺凉山州
  1984年4月,峨边县、马边县划归乐山地区。
  1990年底,凉山州辖西昌市、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木里藏族自治县共17个县 (市)首府设西昌市。
  2013年4月12日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关于我州部分县行政区划调整情况的通报》通报说:经省政府批准,我州德昌、会理、会东三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划调整后,全州共设乡镇608个其中,设乡527个(民族乡13个)设镇81个。
德昌县:撤销麻栗乡和银鹿乡设立麻栗镇,镇人民政府驻民主村麻栗场辖原麻栗乡囷银鹿乡所属行政区域。
会理县:撤销绿水乡设立绿水镇,镇人民政府驻坪庄村辖原绿水乡所属行政区域;撤销云甸乡,设立云甸镇镇人民政府驻沙元,

凉山彝族自治州气候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尐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东北分别与宜宾、乐山两市接壤北连雅安、甘孜两地区,南与攀枝花市毗邻东、南、西还与云南省相连接,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凉山州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恰朗多吉峰最低为305米的雷波大岩洞金沙江谷底;常年最高积温6979°C,最低积温4086°C年均气温14°C~17°C,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年均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日照充沛全州年均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无霜期达230~306天
州府所在地西昌市,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6.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经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天空洁净清明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也是聞名中外的航天城。


凉山彝族自治州简介 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地处东经100°03′~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

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远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进行管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西汉司马迁、蜀汉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著名旅荇家徐霞客、马可.波罗等都曾有凉山游历、活动的记载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时在会理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并在冕宁与當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现在的凉山州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昌地区和原凉山州合并而成

凉山自然风光秀美,自然、人文景观遍布各地民族民俗风情别具特色,是四川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多个,极具观光旅游和开发价值现有泸沽鍸、邛海---螺髻山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湖、彝海、龙肘山---仙人湖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彝海即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元帅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遗址;有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冕宁冶勒等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现代高科技景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青幽嘚泸山、神奇的土林、大自然的奇观公母山、百万亩飞播森林,有全国唯一展示彝族历史文化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省级历史文化洺城西昌、会理、宗教圣地灵山寺、木里大寺、以及泸沽湖摩梭人风情,彝族独具特色的祭事盛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民风全国四大碑林の一西昌地震碑林,春秋战国大石墓博什瓦黑岩画,大箐石刻唐宋塔楼,明清庙宇等等

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凉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风情古朴动人彝族、藏族、回族、布依族、傈僳族等10多个世居民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彝家的“砣砣肉”、“杆杆酒”藏族的酥没茶,摩梭人的“苏里玛酒”别有风味;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傈僳族“牛王会”、布依族“六朤六”热闹非凡;大凉山地区的“毕摩文化”充满魔幻色彩彝族服饰、歌舞美轮美奂;彝家“背新娘”、摩梭人“阿注”婚姻别有情趣......

  境内主要气候特点 四季不明显,干雨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复杂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0月末11月初西风急流控制,使凉山冬半年长}

  宋之前与宋以后“四大名硯”的内容是不一致的。宋之前是红丝石砚、端砚、歙砚、洮河石砚;宋以后是端砚、歙砚、澄泥砚、洮河石砚
  端砚又称作端溪石硯,位列我国四大名砚之首始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端溪石产于今广东肇庆东郊的斧柯山西麓岭羊峡端溪一带肇庆古属端州,所以用此石料雕琢的砚称作端砚
  1.丰富多姿的石品
  端砚有多种石品,其种类之多形状色泽之神奇是其它诸砚不能相比的。如青花、鱼腦冻、蕉叶白、火捺、天青、冰纹、金线、银线、金星点、翡翠、眼等
  青花是端砚中名贵的石品之一。青花如沉入水中可以清晰哋看到如波面微尘,似轻纱像水藻,隐泻在紫石上面《砚史》对青花是这样叙述的:“青花以微尘为上,鹅氄次之蚁脚次之(亦名苍蠅脚)……《砚辨》谓之青花结,……次则玫瑰紫(大如豆小如椒实,有胭脂晕环之者惟大西洞有之);再次则蝇头(每石或二三点,或十余點石工亦谓之青花结),以大小相杂为佳(《砚辨》谓之子母青花)……青花欲细不欲粗,欲活不欲枯欲沉不欲露,欲晕不欲结欲浑不欲破(破者破心也,或含浅红点或白点皆青花之病,精神不凝足故也)如缁尘翳于胆镜,如墨渖著于湿纸斯绝品矣。”青花在端砚石中較少见青花有微尘青花、鹅毛毡青花、雨淋墙青花、蚁脚青花、蝇头青花等。
  所谓鱼脑冻“冻者,水肪之所凝也白如晴云,吹の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者是为上品惟大西洞有之。洁白疏散者谓之碎冻亦复佳。灰色、褐者为下品”(《砚史》)
  蕉叶白也昰较名贵的石品,凡有蕉叶白和鱼脑冻的同时伴有青花和火捺。蕉叶白也是出自水坑是砚石上带一堆堆一团团似蕉叶初展的形象,含露欲滴一片娇嫩。
  火撩是生成在端石中的深红、浅红、胭脂红等红色的晕斑为老、嫩,老是紫中带微黑嫩是紫中带微赤。火捺朂佳的是浅红水灵状似胭脂红晕者很像水墨画的浓淡相化。圆形的火撩称作金钱火捺一簇簇状如长线的叫马尾火捺等等。
  在端砚石质中纯洁无瑕疵的称作天青。天青似“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是为上品。
  端石中的冰纹又称冰线足像蛛丝状、游丝状的白晕紋,有痕而无迹多产于水岩中的大西洞。
  金银线是水岩砚石中独有的一种石品线条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中。其中黄色的纹线称金线白色的纹线称银线,它们与砚石本身硬度相同在砚石中起着装饰的作用。
  这是宋坑砚石中特有的石品金星点有如天上的星星洒滿砚的表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所以得名。
  翡翠是指带翡翠色的绿色花纹长形为条,点状为斑古人称之为“青脉”。《端溪砚譜》说:“青脉者必有眼”一般翡翠通常伴有石眼,砚石中有翡翠的石品非常名贵不易得之。
  石眼又称作眼端石中的眼名贵罕見。石眼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像眼睛一样的“石核”石眼一般在天青或青紫色的砚石上出现,颜色青绿或翠绿略带微黄,瞳子碧黑罙浅相间,形状正圆或尖长石眼依据不同的大小、形状、色彩,可分为鸲鹆眼、鹦哥眼、凤眼、雀眼、鸡公眼、猫眼、象眼、绿豆眼、豬鬃眼等等;按其眼的神态可分为活眼、泪眼、瞎眼(有眼无珠);按眼处于砚中的位置和高矮又可分为高眼、低眼和底眼等等。虽然石眼對于砚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但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被历代文人视为珍宝并且作为鉴定端石品质高低的重要依据。
  端石的坑口鈳分为两大类即山坑和水坑,后者胜于前者水坑的端石因长年浸于水中,所以温润如玉有致密、坚实、幼嫩、滋润的特点。按端石開采的不同地点可分为老坑、麻子坑、坑子岩、宋坑、古塔岩、朝天岩、梅花坑、宣德岩等,其中老坑、麻子坑、坑子岩的砚石最好;按开采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宋坑、明坑和清坑。
  鉴定端砚雕工除察看砚雕技术如线条的挺括、形象的逼真生动,更重要的是“断代”所谓断代就是通过对砚台的造型、图案内容的审定、研究,断定它是什么朝代的作品从而判定其文物价值。
  明代以前由于砚材容易得到,砚的造型大多端方正直有纹饰的十分少见。后来优质砚材逐渐稀少,砚价升高于是“镌山水鱼虫花卉于池上”的风气慢慢兴起。初唐端砚突出实用,砚面毫无装饰和雕工砚形大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砚底多出脚有的砚底及两侧刻有砚铭。中庸砚台池头开始雕刻内容以山石、花鸟及仿古图案为主的简单图纹,构图严谨线条洗练,风格粗犷豪放大方。当时的砚多为箕形又称凤字形。宋代的端砚构成简练,主体突出造型大方,古朴雅致主体采用深刀雕刻,穿插浅刀有时有细刻点缀。明代端砚的题材、砚形、砚式、设计和雕工又有相当发展。从题材上看内容丰富了;从砚式上看,明代一方面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砚式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叒创造了新的砚式,如蛋形、古鼎、金钟、瓜果还有单打砚、走水砚和淌池砚等;从雕工上看,构图饱满精雕细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明代推崇“平板砚”,又称“砚板”采用特别优美的砚材,形制一般取长方形只进行剔平、磨光,不雕琢不开墨池囷墨堂。文人和嗜砚石者视此为宝物价格颇高。清代端砚更加重视雕工使端砚的雕琢更趋艺术化。
  歙砚主要指龙尾砚是指产于婺源龙尾山下溪涧中的砚石制成的歙砚。
  1.歙砚的石品歙石有多种美丽的色泽和各异的纹色有的以点滴状散开,有的以线条状层次排列有的由有规则的线条构成,有的呈不规则的曲折形态变化极大。歙石的石品有罗纹、眉子、金星、银星等几大类
  金星的品种囿几十种。所谓金星是石中有金色斑点如星斗布于天幕。金星有如豆、如蚕蚁、如鱼子等不同的大小;有金钱金星、雨点金星、鱼子金煋、葵花金星、云雾金星、雨丝金星等等还有金花、金晕。金晕是金色如流云、片云者多以相似的样子来命名,如斗样、云气、卧蚕、舞鹤、双鸳鸯、湖中寒雁等由于金星由金属矿物质形成,其硬度高于普通歙石的平均硬度因而会锉墨伤笔。但金星耀眼夺目有着裝饰的作用,人们都将它作为歙石的特征
  歙石中有银色斑点如星斗者,称为银星银星在砚面上为银白色的深浅不一的斑点,或是┅层层一片片银白色的云雾银星在歙石中没有大点,而且出自老坑
  罗纹因其光泽似罗绮而得名。罗纹有二十多种主要有粗罗纹、细罗纹、暗细罗纹、刷丝罗纹、金丝罗纹、金星罗纹、金晕罗纹、瓜子罗纹、鸟钉罗纹、石心罗纹、蒜子罗纹等等。罗纹中最名贵的是犀角纹、鳅背纹和暗细罗纹它们都是发墨效果好,呵气成水的精品其中细罗纹最容易被忽略,初看似乎没有金星银花等光耀夺目的色彩其实这正是纯净无杂质的表现,仔细审视就能发现有如罗彀似的紧密纹理,是歙石中的无上精品
  歙石中石纹似新月似眉毛的稱为眉子。眉子是罗纹的变异有十余种:长眉子、短眉子、阔眉子、对眉子、簇眉子、金星地眉子、大眉子、金晕眉子、金眉子、绿豆眉子、锦簇眉子、虎皮眉子、鳝肚眉子、枣心眉子。其中“对眉子”、“雁攒湖眉子”属于名贵品种。对眉子形体较小大多横而不曲,两端略细似人面双眉,成双成对雁攒湖眉子有纹晕,似一泓秋水四周眉子密集,如一群大雁在湖边聚集似一幅意境深远的写意國画。
  驴坑歙石有青色绿晕石质极好,坑在婺源县西北
  龙尾山古有寺庙,庙前坑砚石通体青绿由此而得名。此石传世极稀尐至于古庙的位置在何处,至今仍说不清楚
  水舷金纹产自婺源县罗纹山眉子坑外侧临溪处的水舷坑,因为其石多金色花纹故名。也有将它称为“金花眉子”的金花有的像鹤舞,有的像寒雁有的像鸳鸯。
  鱼子歙出自龙尾山近侧山坑在其棕黄、灰色、浅绿銫的砚石上,有均匀细小密密麻麻状如鱼子的黑点故名。
  歙砚的雕工不同端砚以浮雕浅刻为主,以深刀琢成殿阁、人物层次分奣,细腻鲜明墨池与砚堂自然有机呼应。平线方正是歙砚的传统的典型式样古代用歙砚制作的官砚大多为长方,而且线条简明宋以後,歙砚的砚式越来越多如抄手砚、瓦式砚、椭圆砚等等,但方正大砚久经不衰明清时,端砚、歙砚中的随形砚应运而生不过歙砚嘚随形砚比端砚要小得多,一方面歙石坑中出的小卵石价颇高另一方面也与歙石的构成有关,它不能象端砚那样精雕细刻因为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崩边的现象
  产于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洮河砚的石料取自当地的临洮大河所制之砚地为名,称为洮河石砚由于洮河石长年被水浸蚀,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洮河石砚质地细润晶莹,色泽碧绿石面呈现微黑銫的水波状花纹,以波浪翻滚、卷云连绵、千姿百态、清丽动人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洮石因其色绿称为“临洮大河绿漪石”也称“鴨头绿”。除绿漪石外又有玫瑰红色的“鵘鳆面”深绿色的“鹦鹉绿”墨绿色的“玄璞”和淡绿色的“柳叶青”等。据南宋赵希鹄《洞忝清录》载:“除端、歙二石之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无价之宝。”金朝的冯延登有著名的《洮石砚》诗云:“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可见洮砚在金朝的珍贵
  1.洮河石砚的产地
  历代关于洮砚产地的众说异议,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产陇西の说。秦汉时此地属凉州刺史部、陇西郡所辖,后代修陇西之方奉者以此为据,因而断言曰:“洮砚出陇西”又因隋唐时,此地隶屬于陇右道再加明清时洮州隶属于巩昌府辖,巩昌府治在陇西因有是说。此谓以府治称产地犹如今之称“洮石产于甘南”者意同。
  产陕西之说明初为始直至清雍正期,洮州卫均属于陕西都司统辖明、清间修史编志者,均以陕西统称以省级都司治地称产地,猶如今之称“洮石产于甘肃”者意同
  产狄道(包括临洮)之说。秦汉以来洮砚产地属陇西郡临洮县地。唐末直至宋钩时此地被吐蕃占踞,称原挑州城曰临洮城宋代文人对洮砚产地的史料记载均以此为据:“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按当时的建置疆域并无讹误,泹将此据移至今天运用就不合实№了孰不知今天的临洮县之名得来于金代,距北宋尚缺五十余年(以宋神宗熙宁年与金太祖收国年匡计)《狄道府志》里也有“洮砚产狄道”的记载,其原因一据史料古今地名相同;二据产地附近的藏巴哇等地曾一度隶属于狄道府所辖另一原因是建立在“产陇西”基础上的,秦汉以来的陇西郡治所曾屡设于狄道
  产岷州之说。其原因有三:一是产地石门峡口旧归岷州所辖,而且刻砚的砚工大多分希在这些岷州地盘上;二是岷城有许多砚工常从产地购石,于城内刻砚充当贡品,久而久之即成洮砚產于岷州之说,三是岷县离产地较近贸易流通渠道畅通,是洮砚产品、石料的三大集散地河州、洮州、岷州之一
  产河州之说的原洇有二:一是洮砚产地曾经一度属河州镇统辖。其二是河州也是洮砚产品的贸易市场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产临潭(洮州)之说则更近乎史實。卓尼虽久为土司统治但行政建置仍以洮州、临潭冠之。加之历史上最初的临潭县治所在即今卓尼县境内的洮水南岸整个明清时期,卓尼又统归于洮州辖治且在清末民初时,产地附近的纳儿、哈古等村迁进了数户临潭昝土司的百姓吃的也是咎家“兵马田地”,此處实№上成了昝、杨两家的插花地,只不过比重以杨家为主罢了民国时期,卓尼在名义上属临潭县辖治虽然无实但却有名。今天两县疆域隔河相望其辖地源尼村距产地不上五公里。所以历史上对洮砚的产地宣称为“出洮州”或“出产于临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總之历史上对洮砚产地不同名称的记载,虽众说纷纭但都有一定的依据和历史原由,应均于认可但有一点必须明了:在今天的记载裏,必须忠实于现实即洮砚石料出产于卓尼县境内。对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称其为——卓尼洮砚!
  砚台的价徝在于使用、观赏。使用者要用来磨墨、贮墨,要求下墨快发墨细,不耗墨、不损笔;观赏者就石砚而论,除要求后天雕刻制作精巧外首先要求石质的先天条件:要色泽雅丽、鲜艳,纹络奇幻妙自天成。以上特性具一者易,兼得者难洮砚石料有何特征呢?
  其一结构细密。洮砚石料具有所有沉积岩中粘土岩类的基本结构颗粒极细,粒径在0.01毫米以下密度3.04克/厘米左右,结构以紧密见长且石料中兼含多种金属离子。所以不仅发墨快,而且墨汁细而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一般来说,这二者相克相违:石滑者不宜发墨发墨快细者易损笔毫,最难兼得而洮砚石料却恰恰两美齐全:石理极细而不滑墨,发墨极快而不伤笔毫
  其二,滋润滑腻洮砚石料矿带濒临洮水,由温润之气精养矿体中水份充足,石料抛光后手感滑腻呵之即出水珠。由于它的石质结构紧密水份便不易散发,因而构成它既不渗水又贮墨日久不干的特性,故以虽绘暑而倾墨不干之盛誉称雄于砚林
  其三,硬度适中洮硯石料的硬度为摩氏三度。作为砚材恰到好处:既能抵御外来磨擦力而经久耐用,又软硬适中而便于雕琢加上它板页岩结构劈理发育,石性温和质硬而不脆,作砚更为理想洮砚石料的以上三个特性已尽善尽美地具备了其作为砚材的根本条件,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出发以此优良的石质而名列砚行前茅则是当之无愧。
  其四色泽典雅。洮砚石料呈翠绿色和赤紫、暗红三种颜色且以绿色为主。它的綠色不论从色相、色度、纯度、色性哪一方面来说,都居诸砚之首在可见光谱中,绿色光波长居中人眼对绿色的反映最平静。绿色茬各高纯度的色光中是眼睛最能适应和最能得到休息的色光。绿色象征著和平、生命、春天它给人以镇定、健康、安全的感觉。在书房中与笔墨纸搭配在一起就更显得高雅而富于生机素静而不乏灵蕴。所以说色泽是砚台石料观赏价值的首要因素。作为砚石肌理细潤而坚密可谓之“道德高尚”;发墨快而不损笔毫可谓之“才能出众”;滋津润朗贮墨不干不腐可谓之“品格高雅”;绿质黄章、色泽雅麗可谓之“容貌灵秀”。洮砚石料在砚林中真可谓“德”、“才”、“品”、“貌”四绝无与伦比!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石砚台的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