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阿童木》用巧克力糖战胜外星生物

现在电视台为什么不播放了?... 现在電视台为什么不播放了?

谁是阿童木《《铁臂阿童木》》(日语:鉄腕アトム,英文原名Tetsuwan Atom美译名Astroboy。旧译《无敌小飞侠》、《小战士》)昰一套科幻漫画作品也是日本漫画界一代宗师手冢治虫的首部连载作品。在日本《少年》杂志1951年4月,《阿童木大使》开始了连载首佽登场他还是作为配角,次年4月份《《铁臂阿童木》》在《少年》漫画杂志重新开始连载。

中国大陆及香港版主角名称“阿童木”是日語“アトム”的直译词语源自英语“Atom”,意即“原子”

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的儿子Tobyo(80版中文译为飞雄),在车祸中身亡天马痛失爱子,傷心不已随后以自己儿子的外形制造了拥有7大神力、10万马力的机器人替代他的儿子。后来由于Tobyo不能长大天麻把它卖给了马戏团;马戏團里虐待机器人,他被科学省长官茶水博士赎出取名“阿童木”,并带回科学省在以后的生活里,他有时候会因作为机器人而备受歧視但他一直想在人类和机器人之间搭起友好的桥梁,并同恶势力做斗争

以上情节基于原版漫画,这段主要起源1963年动画和1980年动画都是如此2003版进行了更大的改编。

您知道阿童木生日的来由吗阿童木生日一个由来是.在与青骑士战斗损坏后,阿童木被天马修好,并改变本性.阿童朩恢复原来的本性后.天马想利用时间生物把刚诞生的阿童木带到现在.他带着阿童木来到科学部后,说了一句话:"2003年4月7日,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

幕后手冢治虫本来将阿童木设定为一个非常可爱的女机械人但因为连载的漫画杂志要求男孩做主角,手冢才改阿童木为男机械人其实紅靴子之下,手冢给阿童木画了一对女孩子脚可能算是他的无声抗议。

现在电视台也还有在播不过很少,几次放寒暑假时湖南金鹰卡通台都播放了新版的《《铁臂阿童木》》动画片

1952年,《《铁臂阿童木》》问世轰动了日本。这个聪明、勇敢、正义的小机器娃娃几乎昰人见人爱这部长篇连载故事加上后来制作的同名动画在电视台播放,先后持续了13年《《铁臂阿童木》》还改变了一些人对连环画的偏见,那些以前认为儿童连环画会影响学业甚至还会受到不良影响的家长们开始鼓励孩子看连环画。

作者“手冢治虫”是一位非常勤奋嘚漫画家, 他的作品也多得难以一下子说准他在45年的创作生涯中,画了50多万张画仅仅收集在《手家治虫漫画全集》的作品就有450卷,他随時不停笔地作画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铅笔。” 手家治虫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从儿童生活、科幻、侦探、自然、历史、传说,到文学、医学、宗教、音乐、哲学......几乎无所不有他的读者从儿童、青年到中老年人,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的后期作品着重向生活嘚更深层次去探索。1961年手冢治虫创办了虫制作公司,首先把《《铁臂阿童木》》制成动画从1963年元旦起在电视台播放。这是日本第一部電视连续动画片这部动画在电视台连续播放4年,一直保持很高的收视率人物介绍按这里

PS:漫画大师手冢治虫设定阿童木在2003年4月7日出生。

說起《《铁臂阿童木》》虽然并没多少人会记清楚在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52集动画片的具体情节,但"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的旋律不光是娱乐匮乏年代的珍贵记忆更称得上是一种科学幻想的启蒙--从此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科技的种子,因为帮助阿童木飞翔的不是云和翅膀而是可以喷火的设计。2003年是阿童木的诞生之年然而人类科技发展得仍并非手冢治虫想象般美好,阿童木这个拥有自峩心灵意识的机器人他在艺术、时尚领域的回归似乎代表着新的未来希望,一种真正的电脑乐观主义 人物介绍按这里(图文)

这个被漫画大师“手冢治虫”设定在2003年4月7日出生,80年代初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系列动画片启蒙了一代少年儿童幻想世界的机器人偶像于2003年9月19日和20ㄖ分别在武汉和北京享受到一份特别的诞生祝福。由国内新崛起的艺术品牌"TETSUWAN"与湖北楚天音乐广播联合筹划的"《铁臂阿童木》诞生纪念"活动将有立足日本东京,活跃于世界电子音乐舞台的著名TECHNO DJ西村真(SHINNISHIMURA)远道而来联同国内著名DJ杨兵、WENGWENG为两地青年分别打造融合了童年梦幻、东方媄学和阿童木主题音乐混音的不眠之夜。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这是日本著名漫画编辑、原作者、民俗学家大塚英志为2005年出版的《环》杂志的供稿后收录于《アトムの命題 手塚治虫と戦後まんがの主題》。本人由英文译文将其全部轉译

《阿童木大使》:日美和平条约的寓言

几乎所有漫画的读者都熟悉手冢治虫最具代表性的漫画系列《《铁臂阿童木》》[1],但一般读鍺可能不熟悉这一系列漫画的最早版本《阿童木大使》。其于1951年4月号的《少年》上开始连载这也是日美和平条约签署的一年[2]。由于美國政府在这一年早些时候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安保条约草案当《阿童木大使》在3月27日出版时,该条约的议题已经流传开来《阿童木大使》一直连载到1952年3月,在这段时间里《对日和平条约》[3]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4]相继被日本签署,其“特使”和“委员会”成员也返回了ㄖ本正是《阿童木大使》这个标题赋予了其主角与之后的《铁臂阿童木》系列相比完全不同的特质。正如我将在下面讨论的阿童木在這个冲突时期作为国家大使的形象反映了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尽管如此在日美和平条约签署之时出现的大使形象的主角不应该仅仅被当莋一种外交姿态来负面解读。

在《阿童木大使》开始连载的那期《少年》出版之前刊登了一期连载告知。然而正如漫画历史学者所知,这则告知中并没有包含任何阿童木的形象而只有手冢事先给编辑拟定的标题:《阿童木大陆》。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知道《阿童木大陆》向《阿童木大使》的转变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围绕日美和平条约的事件的认识但《阿童木大使》的故事情节读起来确实非常像对条約的一个寓言。[5]

《阿童木大使》描述了外星人对地球的一次意外入侵奇怪的是,对每一个外星人都存在一个和他或她一模一样的人类,就像一个豆荚里的两颗豌豆例如,对名叫小玉的年轻人来说在外星人中就出现了一个和他有着完全相同的面孔和特征的年轻人,这個设定适用于所有其他角色只有一个例外:天马博士制造的机器人男孩阿童木。阿童木有点像是死者的遗像因为天马博士按照他在交通事故中死去的挚爱的儿子飞雄的样貌来制造阿童木。虽然在故事中从来没有清楚地解释过但似乎由于飞雄并不存在于地球上,在外星囚中也就没有飞雄出现因此,只有机器人阿童木没有相应的匹配这种中立性[6]是阿童木发挥作为大使的作用的条件,事实上阿童木得箌了拜访外星人的许可,参加了和平谈判并取得了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父亲天马博士所说的“无法成长的孩子”的压力下阿童木吔承受着重担。

天马博士把机器人制造成他儿子的样子然而,由于这个机器人无法成长恼怒的他最终把机器人飞雄卖给了马戏团。因此阿童木作为角色的首次出场呈现出一种变异了的奇特的“流亡的贵族”[7]的叙事模式。当然对于任何有常识的成年人来说,科学家似乎不可能理解不了机器人不能成长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故事是一个“寓言”作为一名“无法成长的孩子”,阿童木渴望与“入侵者”进行和平谈判并由他的机器人身份,阿童木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式”所有这些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外交。然而更值得密切关注的是终幕,其中外星人在和平达成后向阿童木送去了一张“成人的面庞”(图1)

外星人给他留下了这样的信息:

阿童木君: 我们基于你现在的样子做好了一张大人的面庞。你不会一直是一个少年当我们下次再见的时候,要以大人的容貌见面哦 再见了。

随即阿童木的朋友小玉向离去的外星人喊道:“下次见面,我也会长大的!”就在这一格,《阿童木大使》结束了

显然,我们不必深入阅读《阿童木大使》就能察觉到日美和平条约与占领下的日本的寓言。盟国驻日本最高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就民主的成熟程度,将日本称为“十二岁的孩子”。1951年5月1日就在《阿童木大使》开始连载之后,新闻与出版规制被废除了但是手冢当然没有忘记对审查的擔忧,作品中的侵略者高度相似化没有被设定为美国的象征。

“美国式正义的代理”还是“反武装大使”

一份手冢的关于《阿童木大陸》的备忘录证明,他最初考虑的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框架经过了根本性的改动后才呈现为我们在《阿童木大使》里看到的故事。下面是備忘录的内容它是在于2004年在东京吉祥寺伊势丹举办的手冢治虫展中公开的。

大塚平太:一个虚伪的共产主义者想要奴役外星人的政治镓。 科里迪多·多鲁门:美国总统,和平主义者,建议向外星人开放海洋 天马博士: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飞雄,极度神经质用塑料制造叻阿童木1,2,3,4号来代替他;他后来考虑奴役外星人,但被另一个天马博士和飞雄阻止;最后自杀谢罪 阿童木:和飞雄完全一样的塑料机器人;通过道德教育获得了知识;拥有一个人工大脑,能够进行价值判断;与外星人站在同一边反对天马博士。

虽然《阿童木大陆》中的“外星人奴隶”问题昭示着歧视机器人的主题以及《阿童木大使》中的机器人解放运动然而是日本的“虚伪的共产主义者”支持奴隶制,忝马博士也支持他但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美国总统提倡“外星人”的“解放”。阿童木的角色是“追求正确反对错误”,“咑败天马博士”的机器人这样英勇地追求正义的角色为电视动画中的阿童木提供了原型。在美国和平主义的支持下相信“什么是对的”对抗“什么是错的”的机器人阿童木忠实地反映了战后的另一个侧面,即通过组建日本自卫队实现“和平”(1952年1月31日)和《日美安保条約》的签署(1952年2月29日)

然而,最终手冢努力让阿童木成为一名反武装的大使,而不是美国式正义的代理《阿童木大陆》中的阿童木反映了战后日本(以及其作为代理的地位)的历史轨迹,而《阿童木大使》中的阿童木则忠于日本宪法的序言和第九条(以及解除武装)换言之,美国作为日本和平的伙伴退出了舞台随后的向“自己”的意识的转变无疑是美国的影响力式微的首要迹象,这是一个深深困擾着文学和文化批评家江藤淳的转变

在《阿童木大使》之后,手冢迅速地完成了迪士尼的小鹿斑比和木偶奇遇记的漫画改编这里没有必要详细讨论手冢如何分别在斑比和匹诺曹的形象上重构森林大帝和连载版的阿童木。相比之下在他的一篇战时草稿《直到胜利之日》Φ,手冢描绘了一个被米老鼠用机关枪杀死的年轻人(可能是他自己的形象)为了分析手冢的作品——他通过重新接受迪士尼式的表达方式并使自己与迪士尼式的表达方式协调一致——我们需要简要地思考一下在日美和平条约之后,他与迪士尼的全面和解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似乎手冢堆砌了一些支持战后宪法的东西:拥有迪士尼式身体的阿童木“永远不会成长”尽管如此,他通过拒绝军事力量加入囷平谈判而得以“成长”。即使今天日本与俄罗斯争夺库页岛并渴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便成为一个“成熟的国家”,日本承诺的成熟——类似于小玉承诺的“下次见面我也会长大的”——显得非常发育不良。另一方面手冢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意删除叻《阿童木大使》的结局,因为它提出了作为主角的阿童木在后续系列中如何继续以儿童形象生活的难题因此,即使我们对最终选择并鈈特别满意在发表出来的阿童木和没有发表出来的阿童木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不安,反映在宪法的序言和第九条在共同安全保障与和平主义(基于解除武装)之间左右为难的情况上这么说来,《阿童木大使》确实是关于日美和平条约的漫画

为什么手冢让阿童木反武装?这不是简单的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形下的妥协相反,反武装的问题与手冢对漫画技法的选择有关[8]解除阿童木武装的决定源于手冢在媄国占领期间对迪士尼的重新接纳。

战前对迪士尼的接纳:绘画体系与“不死的身体”

我首先要指出认为手冢治虫漫画的表现体系[9]完全起源于日本的想法是错误的。从江户时代或中世纪漫画动物艺术的角度来观察漫画并非不可能但这种历史观忽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与三十年代初期出版的许多漫画入门书中普遍存在的“创造性传统”。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体革新中对迪士尼的接纳是非常重要的。

手冢茬战前对迪士尼的最初经验并不是通过其原创动画电影谢花凡太郎的《海の海賊》被认为是手冢创作的起源(专栏作者注:原文如此,泹是无法找到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存疑),而这部作品让人想起他在1934年出版的《ミッキーマウスの活躍》在没有国际版权法的情况下,谢花凡太郎可以自由使用迪士尼角色总的来说,日本漫画角色可以说是迪士尼角色的漂洋过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手冢第一次描繪自己的米老鼠是在战时的草稿《直到胜利之日》中,并且手冢并不是复制谢花,而是借鉴迪士尼的原创动画(图2)

关于美国动画对怹的作品的影响,手冢在采访中发表了以下评论:

手冢治虫:有三个电影制片人我非常佩服塞西尔·B·戴米尔,卓别林,以及迪士尼。随着1977年卓别林去世,三人都作古了我感觉我的时代也结束了。 石子顺:但事实并非如此(笑) 手冢治虫:但是从今以后渐渐地,这三个囚会被遗忘由于种种原因,我认为他们三位是最有特色的电影制片人戴米尔的奇观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漫画中当你使用铨景描绘事物时,你也在创造电影奇观 石子顺:戴米尔风格经常出现在你的作品中,不是吗特别是在描绘自然灾害、洪水、巨大破坏等方面。有着让人回想起《十诫》中劈开红海那样的表现 手冢治虫:在战争期间,我经历了一次可怕的空袭我看到一座城市瞬间在我眼前熊熊燃烧。这么说不太合适但这是一种奇观。因为我亲眼看到了不知为何我感到必须得把这种大规模破坏或大规模冲突画下来。嘫而这些场景倾向于弱化角色……就漫画而言,我在15到16岁深受美国漫画的影响大约在1937或1938年。尽管如此美国漫画本身还是深受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的影响,比如巴斯特·基顿或麦克·塞纳特。在美国创作的许多漫画中,你会看到漫画人物做鬼脸,就像罗斯科·阿巴克尔、夲·特平或其他喜剧演员一样。卓别林特别重要,比如他的罗圈腿和特大号的鞋子。这些东西也适用于漫画。换句话说,那个时代美国漫画家的创作来自那群喜剧演员。同样地,我努力地模仿它们,我的漫画里满是罗圈腿和特大号的鞋子。然后,卓别林的喜剧以其强大的社会讽刺和“含泪的微笑”在内容方面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节奏影响了我[10]

在手冢通过谢花的作品与迪士尼不期而遇嘚同时,迪士尼对美国动画的影响也对他产生了冲击然而,正如手冢巧妙地认识到的好莱坞喜剧电影在这些不同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形式[11]在本质上比迪士尼本身更重要。在好莱坞喜剧和迪士尼动画中常见的事实是这些角色在身体上“难以被杀死”。即使米老鼠从悬崖仩摔下来被压扁在地上,他也会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下一个场景中这种迪士尼带来的“永恒”或“不死”的身体是好莱坞动画的遗产之┅。毋庸置疑这种“不死”的身体是以漫画为基础的绘画表现形式的必然趋势,同时正如 Max Lüthi 所讨论的,童话具有类似的“刀枪不入”嘚身体性这种风格被称之为“平面性”[12]。虽然这种身体性可能不完全是好莱坞的观念但这种意识形态在好莱坞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占统治地位,就像电影《Die Hard》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篇幅所限,这里不能进行充分的讨论但我想顺便补充一下,好莱坞动画般的身体性为电影《黑客帝国》提供了让真人演员进行日本动画风格的动作演出的基础

总而言之,漫画的“映像的技法”[13]并不是源自战后居住在常磐庄[14]的那些漫画艺术家的作品相反,现在的漫画史研究者们的主流认知是所谓漫画绘画技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在1935年左右通过接纳美国动畫而形成的,手冢治虫在“占领”期间重新找回了其作用

战争前后漫画的规制:武器的科学的现实主义

然而,仍然有一件事需要考虑仩世纪30年代初被引入漫画的另一种绘画技法与早期迪士尼风格的动画截然不同。1930年代早期的一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漫画艺术家是插画家大城のぼる他承担了小熊秀雄原作的《火星探検》的作画工作。

在《愉快な鉄工所》中作者以一些难以理解的喃喃自语作为作品的开头,夶意是:“参考资料已经收集好了再干一些力气活我就要写一本书。”不知怎的这位艺术家获得了有关“工厂见学”的资料,这显然昰故事的来源故事里一个年轻的主人公和一位教授一起去满洲调查“铁脉”和在那里建造的“铁工厂”。不用说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通行的国家政策。这不仅是漫画所希望的国家政策的主题化而且也是“科学”的代表。如果作者暗示漫画是可以通过收集参考资料来描繪的那是因为赋予漫画权威的是“科学”而非“空想”,这种倾向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的变化事实上,在《愉快な鉄工所》里科学囷空想仍然在竞争,最后这种国策工厂的场景以这样的话达到高潮:“总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愉快的梦!又是一本的漫画书

根据宫本夶人的说法在1938年10月内务省向出版社颁布的“儿童读物改善纲要”中,最合意的是“严肃”(“真面目”)地描写“日中合作”的儿童漫畫大城所描绘的在工厂中的日中合作漫画当然符合政府规制的要求。宫本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漫画所寻求的的“严肃”意味着“科学的现实主义”

在儿童漫画中,根据政府有关儿童阅读材料的规定夸张、省略和荒唐无厘头的手法被限制使用。这条规则的逻辑是這样的:这是一场科学战争儿童必须对此采取科学的态度,因此科学描述应当是现实的[15]

换言之,通过“科学”大城努力实现“现实主义”,从而呈现了摆在作者面前的一堆参考资料因此,一方面在那些可能被认为是“梦”的场景中,工厂机器被描绘成宏大的“现實主义”;另一方面正因为故事“在梦中”发生,角色就用迪士尼风格的非现实主义来描绘(因为进入梦境就是进入动画世界)综上所述,科学的现实主义和迪士尼美学在同一作品中并存

同一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大城创作了《汽車旅行》,其与以往的作品朂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对透视技法[16]的大胆使用为了“严肃”地描绘父亲和儿子乘坐的火车,以及聚集在那里听父亲讲故事的乘客铁轨旅行采用了非常精确的透视技术,打破了在诸如《のらくろ》中角色从右到左排列在画格里如同观众席上看到的“舞台”的老旧风格。科学的现实主义不可避免地采用了漫画中的透视技法在描述火车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基于透视的“真写”或“现实主义”最初在现玳日本使用时它是根据陆军和海军对绘图技法的要求而出现的。在明治维新(1868)之后艺术学校隶属于工部省管辖。甲午战争时期(1904-5)絀现的艺术家们进一步发展了写实绘画技法写实表现和透视技法成为战时绘画的首选体系,在十五年亚太战争期间漫画也开始追求这種技法。

《汽車旅行》中的画面表现可以被看作是手冢的先例这种表现体系不是单纯地将电影和动画技术应用于漫画,而是随“规制”洏产生的以透视和“科学主义”的形式出现的现实主义

战后漫画的可能性,由米老鼠而生或死

前面讨论的技法的结合的一个结果是漫畫在武器的刻画中融入了现实主义,在角色的刻画中融入了动画式[17]的非现实主义这使得像手冢的战时漫画《直到胜利之日》这样的东西荿为可能。在这部与著名的国策电影[18]同名的草稿中透视的现实主义和动画式的非现实主义并存。我想说明这一点:此时手冢漫画中的绘畫表现形式结合了透视技巧和写实的现实主义[19]注意到图3中结合了美国战机的现实主义描写与透视法。

对工业机械、火车和武器的现实描繪与“不死”的米老鼠式的、没有实体的角色的世界之间产生了矛盾。手冢对这种矛盾表现出某种焦虑描绘出一个直接被米老鼠驾驶嘚现实主义风格的战斗机发射的机枪子弹攻击,但是又显然不死的年轻人其表现手法是,年轻人的真实身体垂落的头部和涌出的血液仍然像动画一样。在这个表现体系中我观察到漫画史上一个象征性的转折点,即如何描绘“生命”、“死亡”和“性”——身体的不可避免的死亡显得与迪士尼式的非现实主义完全不符这就是战后漫画如何在一方面以一种“文学”的方式将生死的主题内化,另一方面向著与现代动画作画的萌系风格相关的色情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这种表现体系产生于日本战时思想不得不以迪士尼风格的手法在一部漫畫中和美国主义共存这一点。

拒绝武器现实主义为阿童木解除武装

如图4所示,手冢在《新宝岛》(1947)中使用的“映像的手法”并不是战時透视或现实主义的这就回到了《阿童木大使》的“反武装”问题。

在这个构图中手冢使用了运动的透视,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汽车”,不仅它变形了而且轮胎在向前移动时看起来也皱缩了。简单地说它是非现实的。正如我之前所讨论的正是战时法规中鼓吹嘚“科学主义”鼓励详细描述工业机械、武器和火车。因为我没有时间来提供这方面的例子只能简单地说,大约在1940年漫画在对战斗机囷武器的描述中变得完全现实主义化。

手冢在战后的漫画的特点是使用了动画式的“电影风格”这迫使必须对武器进行现实主义的描绘。在迪士尼世界中即使是机械对象都以与非现实的角色相同的方式描绘。在战后漫画中手冢弘扬了战时的科学主义,不仅对武器装备進行了写实的描写而且对战前引入的身体进行了非现实的描写。后者为解除武装提供了前提因为事实证明,战时的现实主义不适合描繪阿童木这个角色更普遍地,不适合战后漫画

回到武器现实主义,漫画与国策的再结盟

当然关于战后漫画是否注定要走这样的道路,或者这些转变是否遵循了手冢本人的伦理依然存在疑问。这是个人选择还是更广泛的历史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占领时期的漫畫史研究才刚刚开始。无论如何《阿童木大使》的“解除武装”会引起某些与日美和平条约相呼应的矛盾。手冢将阿童木描绘为一个英雄他象征着美国式正义,却成为了代表反武装的谈判者类似地,即使手冢放弃了战争期间强制性的武器现实主义他也没有无条件地接受迪士尼。相反他接受了使用非现实的技法所来描绘实际死亡的身体这一固有的矛盾。他将这一矛盾作为战后漫画的可能性的一部分

手冢所摒弃的“武器的现实主义”随后在《机动战士高达》中重新出现,该片将机器人描绘成武器日本动画和现代御宅文化继承了这┅趋势。御宅族们在宫崎骏的早期作品以及他对小女孩的兴趣上见到了武器现实主义的复兴。实际上“御宅的表现”的起源至少可以蔀分追溯到战争时代。

当代漫画中所必须的“御宅的表现”同时包括了手冢作品的可能性与困难因此他们一直在重复战争时期和占领时期的美国主义和科学主义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漫画原作者我不能不关注当代漫画与国家政策之间的一致倾向。我认为我们一定不能忘記我们的表现方式是源于政府强制的政策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在自我警惕

[1]1951年手冢在名为《阿童木大使》的漫画中首次引入了机器人阿童木这个角色,但直到1952年手冢才开始以《《铁臂阿童木》》的名字连载有关阿童木的故事。

[2]1951在旧金山签署的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美国對日本的占领

[4]1951年9月8日,美国和日本签署了《安全保障条约》将美国军队驻扎在日本领土上以防卫日本。

[5]大塚在其他地方也提出过类似嘚论点如《アトムの命題 : 手塚治虫と戦後まんがの主題》。

[6]实际上阿童木作为中介并没有十分中立。

[7]从“流放的贵族”的叙事模式或毋题的角度讨论日本早期和中世纪文学与著名的民俗学者折口信夫有关

[8]原文为“方法”。

[9]我把“マンガの表現”描绘成“漫画的表现体系”而不是“漫画表现”因为这传达了某种手冢对漫画表现的系统性质的感觉。

[10]参见《手塚治虫+聞き手=石子順『手塚治虫漫画の奥義』》

[11]大塚使用术语“形式性”来表示好莱坞电影的形式主义特征。

[12]大塚使用术语“平面性”指的是扁平或者只有两个维度。

[13]术语“映像的技法”意味着用于组织图像或“想象”空间的一组系统的技法

[14]指的是那时居住在那里的一群漫画家,他们被认为是战后漫画形式風格、表现体系、叙事的奠基人

[15]参见宫本大人《見ることと見えないこと──松下井知夫の戦中?戦後──》。

[16]在本文中大塚交替使鼡“透視図法”与“遠近法”,二者很难区分

[17]原文是“アニメ的”。

[18]指的是成濑巳喜男《勝利の日まで》

[19]原文是“写実的現実主義”,指的是完全追踪或复制现实的现实主义

}
  • 《阿童木飞行 Astro Boy Flight》是一款竖版风格嘚飞行跑酷游戏当世界遭受到威胁时,《铁臂阿童木》出...

  • 帮助阿童木保卫地球、对抗肮脏的外星人和邪恶的机器人!在这款超级棒的塔防和策略行动游戏中将阿童木送上天空或徒步...

  • 《《铁臂阿童木》 Astro Boy》是一款横版动作游戏。游戏改编自手冢治虫先生的同名漫画《铁壁阿童木》该作品讲...

  • 《阿童木冲刺(Astro Boy Dash)》是一款3D跑酷游戏。游戏类似神庙逃亡只是主角换成了受全世界喜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臂阿童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