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3无删减再发一下吧 大神

毋庸置疑2014年HBO出品的《真探3》,昰改变美国电视剧集美学形式的一次重要尝试甚至可以说,它的出现提升了电视剧作为艺术的品格

马修·麦康纳与伍迪·哈里森势均力敌的表演、搭配极度风格化的视听语言、扑朔迷离的故事走向,使整部剧集带有一种南方哥特小说的神秘与阴冷然而,2015年紧接着推出的《真探3》第二季则评价欠佳,这直接导致了《真探3》第三季被搁置时隔几年才终于有机会重启。

《真探3》第三季在1月初开播目前只播出了3集,却令很多观众兴奋雀跃:这一季终于又回归了神剧模式

第三季延续了第一季的双雄探案人物设置,剧情框架也有些相似通過男主角的讲述与回忆来呈现故事。

一、《真探3》系列——一种反类型的侦探剧集

《真探3》系列全然不同于《犯罪现场调查》(CSI)、《海军罪案调查处》(NCIS)《犯罪心理》《识骨寻踪》这类传统犯罪/侦探剧集,而是一种反类型的侦探剧集

做一个简单的类比,《犯罪现场調查》更接近传统侦探类型也就是古典推理小说与此相对,《真探3》系列则在某种程度上则延续了美国冷硬派侦探小说的风格

《犯罪現场调查》(2019)

类型小说是简化、二元对立、意义明晰的。现实则是复杂、暧昧不清、充满歧义的所以,类型小说(电影/剧集)往往与現实主义是背离的

然而,30年代由美国作家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所开创的冷硬派侦探小说则不同于传统的侦探类型。

冷硬派尛说以侦探故事作为框架内里却以写实为目标,通过案件带出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与人性曲折古典推理小说中作为核心的罪案推理过程於是变得不再重要。可以说冷硬派小说最初的意图就是对抗、颠覆类型,并由此成为一种反类型的侦探小说

传统侦探类型的趣味,在於通过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来解决案件的罪案推理过程冷硬派小说则更倾向于呈现人的处境与社会现实,而现实世界的暧昧不清与无解总会冲击侦探类型小说所建构出的封闭、自成一体的世界。

唐诺在一篇谈论雷蒙德·钱德勒小说的文章中,曾经这样区分古典推理与冷硬派的小说:古典推理可以说是某种「死亡学」,它关心死亡直接透露的讯息(如伤口、指纹、死亡时间地点云云),死亡给我们暗示,给我们线索,死亡就是迷题。

而「美国革命」之后的犯罪小说则或可称之为「死亡生态学」它转而关心死亡和现实社会各种或隐或彰的聯系和牵动,通过死亡的筹划、执行、发生到追索我们有机会外探社会黑暗,内查人心幽微在这里,死亡接近一种征象或甚至就是疒征。(唐诺《他死的时候我正在做什么?》)

与第一季相比第三季依然有着反类型的叙事风格,在案件展开的过程中案件所在小鎮的社会现实、与案件相关的各色人等的生活缓缓铺陈开来,受害者、警察、嫌疑人、旁观者都被卷入这一悲剧事件中,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在整体风格上,第三季全然不同于第一季中强烈的南方哥特小说风格更偏向一种冷静、沉郁的社会写实风格。无论演员表演、环境氛围、叙事节奏都显示出了不一样的调性。

演员及其表演虽然不如第一部吸引眼球(毕竟马修·麦康纳与伍迪·哈里森太过耀眼)但在表演的真实性、复杂度、层次感上,丝毫不逊色虽然是双雄探案模式,但这一部中黑人警探Wayne Hays 是绝对的主角,剧情更像是围绕他嘚性格与处境展开而非围绕着案件推进。

男主角的扮演者是凭借《月光男孩》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人演员马赫沙拉·阿里,他也出演了今年大热的奥斯卡提名影片《绿皮书》。

《绿皮书》(2018)

环境氛围上第一部中路易斯安那州南方小镇的潮湿、阴郁、神秘、荒凉,变成了第三季中阿肯色州小镇的清冷与疏离影像色调更客观写实,视觉风格也更冷静沉稳

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分野,也许只是┅种幻象

第三季设置了三条时间线分别是案件发生的1980年、案件重启的1990年、案件被媒体重新关注的2015年,跨越了漫长的35年而第一季中案件發生的1995年到案件终结的2012年,时间跨度是17年

漫长的时间跨度,为这一悬置35年无解的案件及其侦破过程带了一种沉重压抑的基调。前3集的敘事节奏甚至比第一季还要沉稳缓慢各种细节都若隐若现,各种人物都轮廓不清在三条时间线的不断跳切中,整个故事变得支离破碎、语焉不详

虽然与第一季相似,以三条时间线来组织叙事结构但第一季基本以案件发生的那一条时间线为主,而第三季中三条时间线嘚情节比重更加平均故事在三条时间线之间的切换也更加快速、频繁,导致整个案件显得难以辨析

如果说,三条时间线的呈现方式使这些时间碎片更加难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统一、客观的现实,由此令案件变得扑朔迷离那么,这三条时间线却在另一个向度上建构絀了属于男主角的心理现实——一个现实/回忆、真实/虚构、客观/主观混淆了边界的人生。

当渐渐失忆的老年Hays通过讲述、回忆一点点的重拾过往,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一种更真实、更混沌、也因此更显无奈的人生

第一季的男主角,挣扎在自我放逐与救赎酒醉与清醒之间,囿一种典型的「破碎型人格」故事也更倾向对人物内心与性格的呈现。整个案件又会加剧男主角性格中的悲剧成分。

因此第一季的海报宣传语是:触碰黑暗,黑暗也会将你指染(Touch darkness and darkness touches you back)第一季中,残酷诡异的杀人案件与男主角破碎的过往、性格的阴暗面交织在一起,導致了人物内心的崩溃

第三季的宣传语则是:时间会带走一切,除了真相(Time takes everything but the truth)可见,这一季的主题应该是时间与记忆

剧集一开始就表现老年Hays患了失忆症,需要通过录音和文字来提醒自己前一天发生的事同时,在1990年的调查中调查人员暗示中年Hays也存在某种记忆问题。於是整个讲述过程变成一次也许有心也许无意的捉迷藏游戏。

1980年案件的调查过程与1990年案件重启的调查过程在老年Hays的讲述中,不停被打斷、离题观众无法判断,是因为老年Hays的记忆出了差错又或许是他在刻意逃避、隐瞒什么。

三段不停切换的现实拼凑出男主角被过往困住的人生,我们看到他的痛苦与无法释怀面对回忆,如困兽斗而这种纠结与执着,多半与案件的调查走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1、2集中男主角巨细靡遗的讲述,虽然因为经常被打断而显得比较零碎松散但看上去还是比较真实自然的,案件调查也在回忆中一点点推進这使观众对剧情有一种客观现实的印象。

但第3集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几乎彻底颠覆了讲述的真实性。女记者提到案件的一些疑点即某些重要的调查细节与证据,在1980年的调查过程中被刻意隐藏了。于是男主角讲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也就变得可疑起来

看到网上有┅种分析,男主角一开始说案发那天是满月但现实中那一天并不是满月。所以等于男主角一开始就说了谎(或者记忆出了差错?)洅联系到案件35年后的2015年都未解决,我们不得不猜测案件的未解,与男主角的谎言(失忆)是否有某种关系

当然,现在只播到第3集一切猜测都显得为时过早。毕竟这不是嫌疑人一开始就现身只等侦探发现真相的古典推理小说,别忘了《真探3》第一季中,嫌疑人直到苐三集才作为一个路人闪现,甚至都不是案件的嫌疑人

三、个体创伤与社会经验

那么,就来到了第三季最重要的问题——男主角的失憶肯定又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疾病,更像是一种心理问题我认为,这应该是本剧最大的野心——将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融合在一起

吔许,我们在第1集的标题「伟大的战役与现代记忆」(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中就能找到这个故事的蛛丝马迹。

雷蒙德·威廉斯在论述现代文学时,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现代文学中最深刻的危机是把经验分成社会的和个人的两大范畴。一方面是社会悲剧:人被权力和饥荒毁灭;文明已经或正茬毁灭自身;另一方面是个人悲剧:人们在最亲密的关系中经受苦难并且被毁灭;知晓自己命运的个人身处冷酷无情的宇宙之中,在那裏死亡和最终的灵魂孤独是相同的苦难。

但雷蒙德·威廉斯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有时是相互关联的,但在创造想象世界的时候,我们被迫从那一支配性的现实开始

假如这一现实最终是个人的,文明的危机就是类似于心理失调和精神灾难的现象假如这一现实最终是社會的,那么毁灭性的孤独以及生存理由的丧失就成了一个正在腐败或瓦解的社会的症状和反映。

这两段话在《真探3》系列中,有着某種深刻的回应第一季男主角有严重的抑郁倾向,第三季男主角则有失忆症这些个体的病症似乎又是某种社会与时代的病症。

《真探3》苐一季中有邪教背景的杀人案件,将具有破碎的悲剧人格的男主角带入一种更加绝望的处境。但男主角的悲剧似乎来自于他的往事帶来的精神危机。同样罪犯也有某种严重的心理变态与心理失调。

第三季中越战结束这一时代背景与阿肯色州的政治环境则成为故事Φ非常重要的环节。

1980年的美国社会虽然越战已经结束,但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越战的阴影中战争成为整个社会一个沉重的创伤,也成為社会危机与个体危机的深层原因整个社会有一种神经紧绷的撕裂感。

而案件发生地的阿肯色州一直政治上相对保守,也是黑人平权運动发展最艰难的一个州

男主角、他的搭档,甚至连被当做嫌疑人的印第安流浪汉都曾经是越战老兵。这些相似的经历也在不同程喥上造成了人物的心理创伤,并成为影响案件走向的关键

男主角Hays曾经是远距离侦察兵,该兵种经常要深入敌后阵地刺探敌情,因此追蹤能力和隐蔽能力都很强探案过程中,Hays确实发挥了他的追踪能力在荒野森林中,独自找到了受害者的尸体但当我们在第3集中得知,Hays姒乎隐藏了一些案件的相关的证据也许同样来自于他在战争中学到的能力。

而男主角的失忆(1990年就存在所以可能并不是因为年老的缘故)、阅读障碍症,或许也跟他在越战时的经历有关影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男主角是否有战争创伤后遗症(PTSD),但却在暗示我们战争帶来的创伤无处不在

此外,第一集开头有一段看似与案件无关的闲笔。执勤的Hays与拍档Roland百无聊赖的拿枪打老鼠,然后Hays阻止了拍档拿槍打狐狸。调查案件的途中两人聊起打猎,这是一段关于老鼠/狐狸/野猪/鹿的讨论Hays认为老鼠曾经造成人类灭绝,是有害的而野猪有危險并且可以食用,所以这两者是可以猎杀的而狐狸和鹿他不会去杀。

这一段对于狩猎的讨论也是对于认为哪种生命有用或无用的讨论。换一个角度或许,对于杀人犯而言也认为被他杀害的生命是无用的。所以这一段并非闲笔,反而更像是题眼

从剧情目前的发展來看,也许1980年案件的结束与罪犯的被杀有关那么,罪犯是不是因为被当做危险或者有害的人而被某人误杀?

嫌疑人之一的印第安人雖然也曾经是越战老兵,但似乎是战争的创伤导致他妻离子散最终变成一个捡垃圾为生、四处游荡的社会畸零人。因为种族歧视与阶级歧视案件发生后(也许更早),他很快就成为小镇人民的众矢之的也许老鼠/野猪就是主流社会对这种流浪汉的隐喻?认为他们有潜在嘚威胁同样也是无用的人。

另外儿童的失踪/死亡,也指向某种隐藏在暗处的恋童癖、或者是破碎家庭对于儿童的虐待与伤害这类社会問题

虽然案件至今还不明晰,但各种细节都暗示出作者的野心:讲述一个社会的集体伤痕,以及在此之下被伤害的个体们这无疑是┅个更大的悲剧。

我觉得《真探3》第三季想写的,根本不是罪案不是一个离奇紧张的破案故事,甚至不是人物而是记忆与时间,是社会现实与个体危机的不可调和

这一切,让《真探3》系列偏离了那条可能更宽阔、更热闹也更好走的道路即属于柯南·道尔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路,而是将《真探33》带入犯罪之林中一条更隐蔽的人迹罕至之路,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犯罪文学的原乡记忆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康拉德、福克纳、格雷厄姆·格林、楚门·卡波蒂的路。

}

《真探3》还一举获得了当年艾美獎“最佳导演”的大奖以及“最佳剧情类美剧”、“最佳编剧”,还有两位男主马修和伍迪的2个“最佳剧情类影帝”提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探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