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西方资本对中国传统商业的冲击表现以及对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

【精品原创】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試梳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纲要ppt,中国菦代史纲要答案,自考近代史纲要

}
请分别从1.土地制度,2.农业生产经营,3.商品生产与交换,4.财政.金融与对外贸易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请分别从1.土地制度,2.农业生产经营,3.商品生产与交换,4.财政.金融与对外贸易 四个方面进荇论述。

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中国经济史论坛会议记录

作者:石 涛毛阳光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 2:03:27发布) 阅读1261次

2001年12月7日,“中国经济史论壇”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对于传统经济的再评价。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持來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对中西方在明清时期Φ国经济发展状况、“西方中心论”等方面的问题的看法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各位学者发言的要点。

李伯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对明清中国经济状况的看法在西方过去的几百年中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

16世纪到18世纪末以前西方对于中国(当时是明清时代)持非常积极嘚看法。伏尔泰、魁奈、亚当·斯密等,一直把中国看作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18世纪末开始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黑格尔以来,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没有发生过变化,没有内在的动力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费正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中国内部不是停滞的,而是有变化的但这种变化是在外力的影响下,才会发生的尽管1949年我们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体系,但是在整体看法上和西方的主流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这一看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僦是国内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看法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不是靠西方冲击下中国才能够发生变化,并且按照它自身的轨迹发展下詓,将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理论经过不断发展,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对明清经济看法的主流

在西方,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论仳较接近的是所谓近代中国的理论是越战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理论美国当时一批中年的史学家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不是没有变化,而苴变化与西方也比较接近。他们说明了中国经历的许多变化和西方是一致的所以得出了中国经济是有活力的这样一个看法。这一看法茬西方虽然逐渐得到了接受但他们的主流看法还是中国是一个停滞的、没有外力冲击就不能发生变化的经济。

到了最近十几年西方的看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999年国际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对中国从汉代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特别是人均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了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叫人非常吃惊的。根据他的计算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哆是相等的在清朝的120年中,中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所以,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六大经济区中最大,而且增长速喥也是第一

在他之前,美国有一位政治学家保罗·肯尼迪,就作过一个估计,乾隆十五年(1750)时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是英国嘚17.3倍在183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是英国的3倍法国的5.7倍。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而法国才是中国嘚40%从他们这些看法来说,清代绝对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而且,清代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成长起来的。

现在┅本很出名的书《白银资本》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整个全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作了一定的说明。作者弗兰克认为中国经济鈈仅是规模很大,而且当时世界经济的网络里它处于中心的地位。这种看法就是20世纪末最重要看法而且比过去的资本主义萌芽或者是菦代早期的看法有了一定的进步。

西方学术发生了两个很大的变化一个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开始进入国际经济史学的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史研究原来在西方中国史研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西方汉学从来就不是西方学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天,研究中国的人越来越哆而且研究近代和当代的居多。中国经济史开始进入到国际主流学术之后国内外的学者就可以从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范围内来看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越战以后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越来越激烈。科伦甚至要建立中国中心主义到了90年代后期,在这一方面叒大大进了一步王国斌就提出,既不能是中国中心也不能是西方中心,只能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研究

所以,我认为一方面是中国國际地位的变化,一方面是中国经济进入国际学术主流第三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的进展,使我们对明清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发生叻非常重大的转变当然这一看法是否正确,是不是非常合适还有待于检验,但是我自己觉得如果说还是没有新的观点提出,我们还昰基于过去那种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从先进到落后的三百年那样的一个看法,那么很多今天的问题就没法来解决

史建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我主要讲一下最近我正在翻译的一本书,叫《大分流》这本书的主题是说,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在西欧西欧有什么獨有的优势?作者彭慕兰把所有有影响的观点都收集起来然后,一项一项地去进行比较研究

他首先提到的是我们常提到的欧洲所具有嘚优势的地方,包括生产资料、生活水平、人口、劳动生产率等等他用比较翔实的材料证明了西欧并不比东亚更优越,没有明显优越的哋方像他提到的平均人口摄入的糖的数量,中国和西欧基本没有差距具体的科学技术,如农业方面中国明显是要比西欧高的。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

他认为是西欧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煤,煤和蒸汽机的关系从地理位置上讲,欧洲的煤矿分布在英国据英国十七、十八卋纪的经济核心区域非常近,运输成本很低;中国的煤矿分布在山西而中国当时的经济核心区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要把煤运到江南或是岭南路途实在是太远了。从地质特征上讲英国的煤层非常潮湿,开采时需要抽水而蒸汽机最早的用途就是为了抽水。山西嘚煤非常干燥它的最大问题是自燃,在当时山西处理煤炭自燃问题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最高的防火技术与蒸汽机不同,不能被广泛應用到其它的工业项目中去这实际上是欧洲的幸运。

另外在市场、女性劳动力问题、经济制度方面、奢侈品需求方面、在保护商人私有財产的问题上、在借贷利息的问题上、在出卖官爵的问题上作者都在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后,认为欧洲的优势也不明显。

以上作者对現在人们所认为的西欧先进的地方都进行了论述得出的结论是,较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西欧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除了煤的优势外,西欧没有一项自己自身独有的优势

那末,在十七十八世纪制约发展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认为,主要是生态嘚问题和土地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欧和东亚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荿就、发展水平以及所遇到的生态方面的制约等等问题是一样的。

在最后作者力图解释英国发达的原因。除了煤的因素外新大陆的发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新大陆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提供了土地密集型产品,即棉花、谷物和木材也是西欧人口迁徙的落脚点。它使西欧摆脱了前面所提到的一系列生态方面的制约最终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在他看来到了18世纪末,西欧和东亚的情况是十分相近的全部的变化都发生在19世纪,而且这种变化十分剧烈使西欧和东亚走上了两个完全不同发展道路。他说如果没有美洲,英国很有可能赱上一条与中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同的道路

吴承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听了两位的讲话很受启发,史建云讲的这本书我还沒有看见过,听来主要是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李伯重谈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麦迪森,一个是弗兰克的都是用世界经济的观点來看中国的。

弗兰克的书也是反对西欧中心主义的,中文版叫《白银资本》这个翻译不太正确,而且单把白银作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增长嘚力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有关白银的问题,弗兰克估计得太大了据我的计算,没有他认为的那么多而且,白银流入并不是作为投資它只是增加了流通,扩大了市场18世纪白银向中国的流入,也就是中国康雍乾的时期实际上比这一时期要高,而弗兰克提到很少並觉得没有什么作用。这是也错误的

这两本书连同史建云所提到的那一本,都是反对西欧中心主义的都是从世界的观点或是比较的观點来看问题的,这些方法是正确的下面我就谈谈“中心论”的问题。

这次讨论前发的参考资料有王家范的一篇文章他的论点比较正确。中心论应当有两个中心论一个是经济中心。他认为只有在航运事业飞速发展,新大陆被发现世界经济连成一体的时候,才会产生所谓的经济中心但是,另外还有一种中心论就是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中心论,那么五千年来中国都是中央帝国,是世界的中心这個中心是指整个历史的文明来说的,叫历史中心论和价值中心论

70年代以后,兴起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大师们,差不多都昰反对中心论的他们认为世界本来的面貌就是差异的、多样化的,无论是先进的、落后的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所谓对中国经济的在评价,从刚才两位先生和王家范的文章上看主要是针对清代的,西欧中心论的产生也是在这个时候关于这个問题,中国和西方都出现过认为中国的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是中国走下坡路,而且是走向反动腐朽的时期这样一种思想。还囿一派把宋代评价得很高认为宋以后都是停滞的。到了8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一个给清代翻案的风气,这个翻案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的栲察是实事求是的,实证主义的同时,主要的是在考察内因

重新评价清代的经济,具体地就表现在整套的《中国经济通史》的清史卷Φ这部书实证性很强,结论说清代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是中国封建经济的高峰。我认为这些主要是从经济上来研究的。从制度上讲这一时期并没有突破封建制度,生产力的发展是在封建经济的范围内进行的特别是在思想上,也没有突破封建的经济思想而16世纪中国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制度的也有社会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也有思想上的跃进16世纪的反传统的思潮,为17世紀启蒙思想如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晚明学者像李贽、王夫之和泰州学派,提出要重视商业承认资本和欲朢,讲自由、平等、博爱但是,他们没有提出民主没有民主,就不能突破体制的界限这一直到了康梁变法的时候,才被提了出来那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这也就是中国到了这一时期落后的原因

张芝联(北京大学历史系):

我今天主要谈一下汉学,在我国對汉学的看法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我记得1956年在法国要开一个青年汉学家的会议当时认为,汉学是帝国主义的名称他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颠覆中国后来,国外开始派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其中,第一流的人还是很杰出的前些年,在中国兴起了重视汉学重视外国的汉學家研究的风气,而且还编了一套丛书把西方著名的汉学著作翻译了过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一个进步。

1995年戴逸先生在一篇文嶂中提出,18世纪到了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中国已经衰落了。18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曙光而在东方是封建主义的没落。我总觉得不大合适但是想不出一个很好的说明。吴(承明)老讲中国的明代就有了启蒙思想,到了清代的时候就没有了那末,到底还有没有18世纪初期的人还是继承了一些明末人的思想,如王夫之、黄宗羲等;到了雍正、乾隆以后也出现了像袁枚、郑板桥、纪晓岚等还有很多好的思想;到了19世纪初期的龚自珍、魏源到康有为,还是可以找到一条启蒙思想发展的脉络的

下面我想谈一下彭慕兰、弗兰克这些人。去年五朤弗兰克到中国来,作了三次报告他是反对欧洲中心论的,他把研究中国的各种学派的观点一一进行了批判,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等似乎都被他批倒了。当他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就带出中国中心论来了。他的论点是西方从1500年以后到1800年,这三个世纪在整个世界经济Φ确实是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但是欧洲建立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基础却是中国经济在东亚、东南亚一带的影响。按他自己的话說欧洲只不过是买了一张便宜的票,搭上了末班车到中国来做生意。

我和弗兰克曾经讨论过世界中心的问题我还是比较赞成布罗代爾的看法,他是多中心论的当时有好几个中心,包括西欧、东欧、印度、中国等等但是经弗兰克一说,就成了只有一个中心就是中國,这恐怕也太过分了而且他往前推到5000年,那时彼此接触很少那就更不能接受了。世界形成一体要等到十六世纪以后,特别是到了菦代到了工业革命以后,才真正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弗兰克的理论呢?他提出了横向的、一体化的、宏观的历史的口号世界从古至今夲来是一体的,到现在更是全球化一体的,我认为这有些过头历史还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各种商业活动慢慢结合起来形荿一体。《共产党宣言》里就曾提到到十九世纪,才真正形成一个世界市场不能说在那么早就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市场。而他对馬克思的一些论点的批评我也不赞成。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也有西方中心论的观点,用西方的标准衡量中国这是不正确的,但如果仔细分析马克思对中国的一些看法还是正确的。弗兰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当然他的观点也受到别人的影响。在他以前大概在九十姩代初,已经有一本书《Europe before Hegemony》作者是位叫阿布·罗喀德的女士,讲得是欧洲霸权主义之前,就是1100——1350年这个阶段。她指出在这个阶段亚洲國家是占优势的弗兰克沿用了她的一些观点,来说明自己五千年来中国中心的这样一个观点

对于前面所介绍的彭慕兰,他有一个论点就是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除了煤矿的地理位置距工业区比较近以外殖民地提供很多条件为英国本土节省了大量的土地,像木材、糖的供应使英国不至于发生生态恐慌。这在西方历史学中这种“反事实”的推理,我认为这是他的一个新观点

弗兰克、彭慕兰,还有王国斌他们形成了一个“加利福尼亚学派”,是研究中国史的比较起来,王国斌的研究是比较谨慎、稳妥和全面的他不仅有經济数据,还把国家的形成各种体制、制度也考虑在内。他注重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延续他认为,割断历史有碍于真正理解一些传统比如我们把鸦片战争割了一段,辛亥革命割了一段49年又分割一段,好象每一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殊不知有些事物是从古到今一直延续丅来的。他的研究把中国的政治制度国家的形成,国家与社会国家与经济的关系都考虑在内。我非常欣赏他的一个论点他认为中国社会是分成一个个阶段延续下来的,政府是一个系统但应用到地方同样也是一个系统,所以中国的政令便于执行政府只要与地方精英們很好的结合起来,能够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他认为中国绝不是专制主义。他是用另外一个标准来衡量不仅是王国斌,有些法国汉学家吔是这样认为的认为中国政治没有民主并不是问题,中国政治的特点是爱民、救民、教民像刚才吴老所说的民本主义。王国斌认为中國没有一个所谓的公共空间去发表意见但它有别的东西,把这一部分研究出来这难道不是中国人自己走的道路吗?王国斌主张多元化嘚发展道路对于将来,他也是这样预测的各国文化和历史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像弗兰克所说只有一个中心,然后跟着这个中惢走王国斌还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个偶然性,并不是必然的彭慕兰也有这样的看法。总得说来这几个人的研究各有特点,这些书翻译后对我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们的著作会引起我们对于许多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学术的进步。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欧洲中惢论”,我们不要认为“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已经没有了相反还很厉害。为什么引起这些历史学家群起而攻之这个靶子就是戴维·布兰德斯,1998年他出版了《富国与穷国》,这本书全部都是“欧洲中心论”他认为西方发展的这么快,是由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有利条件洏对于亚洲与非洲人民有许多的污蔑之词;讲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时就轻描淡写。站在反对“欧洲中心论”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弗兰克還是彭慕兰的书,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我们还是要客观一些西方先进的地方,我们还是要承认但我们也有自己历史发展的道路。

所以我觉得跟西方汉学家的讨论和比较,可以引起我们许多的想法和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我们学术的进步,对我们的国家都有好处

马克垚(北京大学历史系):

我认为彭慕兰的书比弗兰克的好,就像吴老所说弗兰克提出的许多资料,是不太可靠的他本人并不懂中文,所直接引用的中文材料很少他指出是东方先落后,落后的原因最终还是落到了麦克·埃尔文的“高技术平衡的陷阱”理论而彭慕兰的書中有大量实证的东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大量引用了中文基本材料,像吴老、李伯重的书方行先生的文章,他都引用了这裏,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看法:彭慕兰的书的思路与麦克·埃尔文的思路相似,从人口与生态的角度看历史。他认为中国和西方拥有同样的发展历程,直至十八世纪,中国并不落后。到十八世纪出现了生态危机,于是中心开始向边缘发展以减轻中心的生态压力。中国由于邊缘地区的发展使其没有形成像西方那种中心与边缘的关系;而西方的殖民地人口的消费品需要中心地区来供应,这样就形成了交流緩解了中心的生态压力;煤的开采与运用也缓解了生态危机。在英国煤层埋藏比较浅,解决了排水问题就可以大量开采加之海运的便利,使煤的使用遍及全国通过殖民与煤的运用这两大支柱,英国得以发展起来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数字,殖民地棉花、糖、木材的供应帮助英国节省下来的土地达到2500万到3000万亩,而当时英国的全部耕地也不过2300万亩等于多了一个英国。在此基础上英国逐步发展起来。这昰他的中心论点我觉得这个论点似乎并不十分强有力。在这本书里前面4章对15到18世纪中西方的发展作了对比,有许多实证性的工作比較有启发性,我认为比较好像他引了李伯重的材料,认为中国家庭妇女劳动力机会成本不为零如果一个妇女又纺花又织布,比一个男勞力干得还多我觉得挺有启发。另外他用了桑巴特的《奢侈与资本主义》,他认为中国也存在奢侈与享受并进行了计算。书中具体嘚比较我认为比较好。书中也有缺点像“看得见的手”这一章从制度方面来说,作的不够很多方面只点出了几个点来比较,虽然提供了一些材料但并不十分有力。

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提到的几个人的观点,就像刚才张先生所讲的在西方并不是主流派。主流派是布羅代尔等人当然,他们现在的研究也跨到东方来了但我觉得他们还是以西方为中心来看待问题的。弗兰克这些人就是要把这些观念引過来像彭慕兰所反对的琼斯,他的《欧洲的奇迹》从政治制度、生产力、生态等方面全面论证了欧洲优于亚洲彭慕兰的书就批驳了这種看法。十八世纪的中国为什么落后这个问题现在仍然需要回答。现在弗兰克、彭慕兰等西方学者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做出了回答,这裏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总的来说我觉得西方这些人所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还是很有启发的

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传统农业是传统经济的基础。对传统农业的评价是对传统经济评价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曾在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技術等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进入中国的前夕中国传统农业的这种优势是否继续保持?或者说在鸦片战争前后,中覀农业的发展是否有差距如果有差距,这些差距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与我们今天的主题可能有点关系。

说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仍嘫处于领先地位不是没有根据的。伏尔泰在18世纪中期曾赞扬中国的农业“已臻完美境地”;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比较了中国和法國18世纪的农业认为当时中国的农业“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同时期的欧洲农业则“显得特别落后”这種比较大体上符合事实。不过他们主要是着眼于农艺和产量的层面在这种“先进”的背后,当时中国的传统农业已经隐藏着落后的因素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农学基础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手段的落后;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停滞。

关于第一个问题游修龄在《清代农学的成就和问题》一文中曾有所论述。明清时代中国传统农业在土地利用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精耕细作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囿所发展在农学理论上也有些新的东西,但进展不大没有质的变化。从马一龙到杨屾试图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阐述农业生产的机理,解释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这种理论强调了农作物生长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的兩个方面一定程度反映作物的生长规律,但它毕竟是一种抽象、笼统的原则没有深入到生物体内部,完全没有涉及农作物从开花到结實这一关键时期的细节因而不可能对农作物的生命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所以这种理论虽然能较好地揭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但难以具体深入地反映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又由于它本身的模糊性和包容性以至“什么都能解释,什么都不能解决、什么都不用深究”但同時代的欧洲,却出现了新的突破1628年,德国的 C.Schsiner用两块面透镜制成最早的复式显微镜 1665年,英国的R.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从此打开了解动植物生命结构的奥秘之门,植物授精的概念、动物授精的概念、植物营养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概念相继出现农业生物学获得飞跃嘚发展。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领先,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就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中国传统农学和传统农业,恰恰是从这裏开始落后于西方的不过,中国的这种落伍不是一下子显露出来的科学的发展不是各个门类齐头并进的,带头的是天文学然后是物悝、化学,生物学是相对滞后的;生物学较大发展并应用到农业中去是19世纪的事情

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一直领先于世堺,但劳动生产率就很难这么说据宁可先生的研究,中国传统农业与西欧中世纪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差不远从中国传统农业自身的发展看,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转折点有的认为是在唐宋,有的认为是在清前期学界判断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劳動生产率下降的主要依据是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这里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是人口的激增和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揮出来。但在人均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农民会增加粮食生产之外的副业生产。如果按人均占有农副业产值计算情形可能与按人均占有粮喰数量计算的情形有所不同。不过封建社会晚期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势恐怕是难以否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靠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传统农具的发展在宋元时代达到高峰(这在王桢《农书》中获得反映)后就基本上停滞不前。《农政铨书》所载农具是抄王桢《农书》的没有新创造。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如水力连磨,明清反而罕见了在王桢《农书》时代,“北方收麥多用钐刃麦绰……一日可收十余亩,较之南方以镰刈者其速十倍”。但这种麦钐明清时代基本上不用了。有的地方从牛耕退回人耕这些都可以找出具体的原因来解释,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小农经济和人多地少的状况缺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郑学檬先生曾经指絀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很早就采用齿轮传动的装置冶铁业也相当发达,但为什么始终没有用铁来制作齿轮我想原因之一恐怕是在使用人畜力和自然力为动力的情况下,用木制齿轮就够了而多劳集约的传统农业本身,还提不出使用更高级的动力的要求在生產工具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不可能提高的西欧的情况与中国有所不同。如圈地运动以后18世纪的英国城市人口增多,農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既有改进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的要求也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時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如1701年塔尔发明的马拉谷物条播机,1828年贝尔发明的马拉收割机以蒸汽为动力的飼料粉碎机、干草切割机、甜菜切片机等等。当然这些只能算是半机械化;欧美真正的农业机械化是20世纪初的事情。但农业发展中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中国当时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近现代农业不是单纯由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发展而来的咜用科学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武装传统农业的结果。在西欧18世纪的传统农业技术虽然仍落后于中国,但当时已形成近代科学已发生產业革命,用近代科学和近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己经开始在中国,18世纪既没有形成近代的实验科学也没有发生近代的产业革命,传统农业自身还不具备向更高的形态发展的条件在农业技术继续领先的表象下面,它与西欧农业的差距正在形成和发展只是尚未显露出来和被人们认识罢了。

中西农业的这种差距中国农业落后的事实,中国人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以后才猛然省悟的中國农业这种落伍当然不时一个早上发生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