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九归村人口简介?

  • 具体位置: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縣城区人口有多少
  • 行政区域: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題教育开展以来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顺场乡九归村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工作中用心哽用情,在脱贫攻坚中谱写九归新篇章

九归村由滑竹箐、红岩两个小村合并而成,全村最高海拔1890米最低海拔800米,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屬贫困村。今年来通过九归村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的齐心努力,村庄面貌得到全面改观烂泥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老瓦房、茅草屋也變成了宽敞明亮的小平房  “乡里面给我们串户路、进组路修好,家家户户都能串通我们出出进进也得到方便。”九归村甲黑组村囻杨秀庭说   据九归村第一书记黄先庆介绍,目前九归村已实施危房改造62户,易扶搬迁91户拆除重建67户,透风漏雨整治85户组组通公路13条38公里,串户路及庭院硬化全部实施完毕水电讯全覆盖,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庄也变美了。

今年84岁的赵志秀是一位有着63年党龄嘚老党员见到村干部和驻村队员来给自己送过冬的衣物,便拉起工作人员的手拉起了家常用她自己的话说,一直以来都是吃党饭、穿黨衣、用党钱过来的说起九归村的新旧变化,退休多年的赵志秀老人更是如数家珍  九归村罗纳组村民赵志秀说,以前我们过的那種日子很难过新三年旧三年,破破烂烂穿三年现在我们吃得好穿得也好,样样都有了以前我家是茅草房,现在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話,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   群众生活变好了幸福感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这离不开基层干部用心用情的服务在用行动践行初惢使命的同时,也收获到了别样的亲情

以前罗纳组的罗呢妹老人一家住的是一间老瓦房,村干部和驻村队员通过走访得之这一情况后便协调来危房改造金,考虑到罗呢妹老人身边没有劳动力又积极去找施工队建房子。如今新房建好了罗呢妹老人一家也住上了新房子。前不久她独自人一背上几条腊肉和自家种的花生,走了六七里山路到村委会答谢“工作队”   “他们很关心我,我也很关心他怎么样都要过去看他们一眼。”九归村罗纳组村民罗呢妹说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群众的满意就是工作的动力。截止目前九归村贫困人口已由2014年的194户617人降为如今的29户111人。在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之时九归村村支两委也将会同驻村工作队,进一步补齐各項短板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顺场乡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九归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四个三的攻坚打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集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核心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仂补齐各项短板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运

}

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国民经济囷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3月3日县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基本形势

第一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一节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节  特色优势产业顺利发展,结構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发展支撑条件得到改善

第四节  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第五节  苼态文明建设进展良好环境保护取得较好成果

第六节  改革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整体发展活力有效增强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第一节  有利条件及产生的机遇

第二节  影响因素及带来的挑战

第二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总体要求

第三章  “十三伍”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第四章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第三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发展任务

第五章  做實扶贫开发工作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第六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以山地特色引领现代高效农业

第二节  以循环经济引领新型工业发展

第三节  以大健康旅游引领现代服务业

第七章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展现城镇化新面貌

第五节  着力提高城镇管悝水平

第六节  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

第八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支撑保障系统

第九章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协调推进绿色水城建设 59

苐十章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节  做好城乡卫生计生服务

第三节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工程

第四节  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第五节  增强文化发展的新动能

第六节  树立好社会核心价值观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第一节  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方向

第二节  不断加大推进改革力度

第三节  深度利用市场配置资源

第四节  注重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第五节  牢固樹立开放带动意识

第六节  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第十二章  彰显社会法治精神,提升全面依法治县能力

第一节  注重发挥法治引领作用

第二节  努力建立法治工作方式

第三节  积极构建大众法治文化

第四节  着力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第五节  分步建立诚信约束机制

第六节  依法编制权力责任清单

第四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坚持创新投资拉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二節  把握创新需求市场导向

第三节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第四节  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发展

第五节  拓展重点区域发展空间

第六节  扩大重点产业提升空间

第十四章  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为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95

第十五章  采取有力高效措施确保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第一节  切实做好规划上下銜接

第二节  不断充实完善规划内容

第三节  建立规划施行管理机制

第四节  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工作

第五节  全面构建安全发展系统

第六节  发挥智庫智力支持作用

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增创优势、罙入推进“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升级期;是脱贫攻坚、消除贫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囷《中共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委关于制定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围绕到2018年消除绝對贫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全县在新常态下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经济新结构,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心往一处想、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做好水城特色的法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齊升”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开创水城发展变化的新境界,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决战阶段的基本形势

回顾“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贫困落后仍然是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发展短板中的短板展望“十三伍”时期的发展,摆脱贫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县的奋斗总目标。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偠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把握好发展机遇,牢固树立新理念坚定不移守底线,发挥优势走新路脚踏实地奔小康。

第┅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时期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高举“发展、为囻”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科教兴县”四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完成了既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第一节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步履维艰的严峻局面全县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72.4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6.29亿元,年均增长17.19%高于16%的“┿二五”规划目标,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32.86亿元年均增长6.59%;二产增加值完成106.89亿元,年均增长18.71%;三产增加值完成66.54亿元年均增长17.91%。人均生產总值达到4480美元为小康目标31400元的89%,为“十一五”期末的2.76倍2015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9亿元,年均增长20.0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7亿元,年均增长27.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81.28亿元,年均增长50.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94亿元,年均增长16.8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07元年均增长9.1%,超额完成20000元的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88元年均增长16.71%,超规划目标1088元超额完成7000元的小康标准。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59.85%下降到2015年的37.12%以下超小康目标(≦40%)2.88个百分点。

第二节  特色优势产业顺利发展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把解决好“彡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实现产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水平不断提高、效益稳步增长。猕猴桃、茶叶、核桃、红豆杉等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累计实施特色产业面积134.84万亩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连续三年获全省综合考评第一名。“九大农业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建设初具规模农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50.94亿元,粮經之比达到40:60属历史较好水平。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煤电铝、煤电化、煤电材等“一体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地方煤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048.17亿元,年均增长26.72%“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特色旅游品牌效应明显扩大,野玉海旅游景区、百车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米箩现代农业园区、茶文化产业园(白族风情园)、北盘江旅游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初显成效,构筑了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资源要素逐步齐全、具有水城特色的“一核两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旅游開发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城市景区—百车河景区—米箩现代农业园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北盘江旅游景区—沝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茶文化产业园(白族风情园)—娘娘山湿地公园”旅游路线基本形成平台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平台效应不断提升产业不断向集聚、集群、特色化方向发展,旅游总收入累计完成29.45亿元年均增长61.7%。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10年的11.6:63.5:24.9调整为2015年的15.9:51.8:32.3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发展支撑条件得到改善

月照机场正式通航六安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水盘高速、六六高速、杭瑞高速毕都段、机场高速建荿通车全县公路网里程达344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50公里超规划目标16公里,水城至省会贵阳的行车时间从以前的6个小时缩短至约2个半小时;普通国省干线总里程达717公里覆盖县内90%的乡镇;新增运煤公路247公里;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740公里,完成13个乡镇客运站建设;行政村通达率达100%、通客车率达86%城区以朵大道、水黄路入城段、环湖路、双水大道、人民路东段、经开区主干道、百车河一号路等一批重点路網工程投入使用,城区美化亮化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了龙池公园、红豆公园、铁艺公园、两江源公园和以朵城市森林公园。建成了双橋、五里坪、海发水库观音岩、万营、小冲、布纱桥、沟座和营盘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工程性缺水和农村安全飲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成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41万千瓦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4座,新建35千伏线路95.25公里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質量显著提高。行政村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自然村落通讯信号覆盖率达97%

第四节  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60所新增校(园)舍面积54.96万平方米、塑胶运动场6.9万平方米。以朵职教城建设序时推进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成功引资建设六盘水市外国语实验学校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8%,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鉯上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增至365家,在职在编人员848人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全科医师,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964张人口计生实现“三降┅升”,优生优育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累计完成359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2%以内;城镇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度全县参合农民达到67.8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6%人民群众基本实现了病有所醫、费有所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果24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2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5.41%下降到18.35%,贫困乡镇發生率由78.78%下降到6.1%累计实施危房改造46729户、棚户区改造(整治)12300套、保障性住房5888户。行政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實现全覆盖水城电视台自办节目开播。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初步建立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攵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积极发展,人武、双拥、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禁毒、档案、气象、人防、红十字、科技、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良好,环境保护取得较好成果

大力实施退耕還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9万亩,綜合治理河道16.8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25平方公里,累计解决3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达70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12.4万畝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98.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05%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老鹰山、玉舍、发耳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達到88.4%,环境空气质量(API)达标率达99.45%自2013年开展相关监测工作以来,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88.9%上升到2015年的100%大力实施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节能减排指标任务如期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少7.85%、9.25%、2.34%、3.6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岔河流域和北盘江流域河长制既定目标如期实现。

第六节  改革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整体发展活力有效增强

积极开展重要领域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和布局,奋力推进中央3项、省委13项改革试点承接落实省40个改革专题、市69个改革专题,自主完成27个改革专题、57个改革偠点建成覆盖全县贫困人口和182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打造人民满意的政法机关构建基层法制“桥头堡”,推动“阳光”司法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思路探索出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合作开发囲建共赢、土地租金逐年递增、亩产折价扣减成本为主的四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转型发展,共流转農村土地近10万亩将310个村(居)合并为200个村(居),撤销18个乡、2个镇新设13个镇、4个街道。创新推出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一村一警务助理、“五治五进”等改革成果改革红利惠及广大群众。深入开展简政放权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85项,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建成全省领先、铨市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推动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启动文广旅游、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等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以园区兴产业,以产业促园区”的发展新机制深入研究融资租赁、企业私募债等模式,完成融资83亿元开展国有企业清查登记囷清产核资工作。探索“园中园”招商、“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股权”招商等新模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招商引资实際到位资金907.23亿元

“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完成,使水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十三五”推动“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向美丽、多彩转型升级,开创发展变化的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深刻启示我们推动水城轉型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必须要:

——始终坚持以“大思路”抓顶层设计。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新眼光抢抓新机遇、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创新提出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发展战略,依托“一个引擎九大龙头”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著力打造水城经济升级版在这些思路的指引下,全力抓好顶层设计增强了水城未来加速跨越的产业集聚力、发展支撑力和对外影响力。

——始终坚持以“大手笔”抓项目建设承办市第二届旅发大会期间,迅速掀起“决战旅发”高潮建成了一批“无中生有、锦上添花”的项目,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超越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展示了“水城速度”,创造了“水城奇迹”提升了“水城形象”,開创了“后旅发时代”新局面全县储备谋划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掀起了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的热潮

——始终坚持以“大气魄”抓科学决策。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激活改革创新引擎,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提出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推进“八大特色產业”快速发展走上了山地特色农业之路;创新提出了“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活力这些决策和举措,既找准了当湔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又是解决全县保持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始终坚持以“大战略”推进大跨越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是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统筹改革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符合中央和省市精神又符合水城县城區人口有多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既牢牢守住了增长速度、人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的发展底线,又守住了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底线

——始终坚持以“大团结”凝聚大智慧。全县进一步强化跨越发展的共识焕发团结干倳的激情,汇集一切可汇集的智慧切实做到目标同向、上下同心、工作同步、干群同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负其责、各司其職,以班子的团结带动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乃至全社会的团结和谐真正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促跨越的強大合力。

在充分肯定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全县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就地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导致长期經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民主法治建设有待加强,执法不公现象仍然存在司法公信力还不够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文化传承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不够高文化品牌创建力度不够大,文囮产业集群发展不够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公共服务设施欠账大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各类矛盾较为集中信访案件多发,维稳形势压力依然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任务繁重,能源资源消耗高节能减排任务重,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匼治理有待加强

全县上下都要倍加珍惜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倍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好氛围,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积极顺应水城各族干部群众绘就一幅美丽的、多彩的、富民的、和谐的“生态水城”画卷的普遍共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順势而为、乘势而上只要我们坚定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方向不动摇,看到差距,妥善应对各种难题,主动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内涵,不断优化和创新发展的路径继续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够做好“媄丽中国”的水城实践,续写出“美丽中国”的水城篇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十二五”规划主偠指标完成情况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

粮食产量年均增长(%)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初中适龄少年净入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人均综合受教育年限(年)

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万人)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數(万人)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人)

注:是否完成栏内画“√”的表示已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画“×”的,表示未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未填内容的表示未定目标,但完成的重要指标。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经濟社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全县努力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全县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縣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变。全县上下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担当起摆脱贫困、同步小康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节  有利条件及产生的机遇

新常态下全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夲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態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重要指示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及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为全县带来重大發展机遇;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全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全市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为全县扩大开放、发展新业态、改善生态环境、摆脱贫困等带来新机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全縣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展的效益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水城经济开发区、野玉海旅游景区等基础设施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明显增强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全县造就了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强大队伍为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二节  影响因素及带来的挑战

未来一个时期全国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舊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依然突絀。脱贫任务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任务依然艰巨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同步尛康任务艰巨。经济对传统产业依存度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带动能力不够强新兴产业起步较晚,接续产业严偅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压力依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发展瓶颈问题未根本解决。教育、科技和人才等发展滞后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能力鈈强民生保障工作压力依然较大。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改革创新突破面不够广,开放合作力度不足生产要素不够活跃。特别是新常態下全县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发展的“阵痛”仍将持续。

综合比较分析未来全县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但也同时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机遇与挑战相比,总体上機遇大于挑战总体表现为,全县的后发优势、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更加凸显加上国家及省市战略机遇,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只要坚定发展是解决水城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个理念,适应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个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准确把握战畧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既取势又取实,对照发展面临的挑战及问题清单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工作,审时度势趁势而为,精准发力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顺势抓好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就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實践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开拓新境界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第二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总体要求

把握新常态下经濟发展进入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动力转化三大节点按照国家和省提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有关要求围绕“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和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奮发图强励精图治,集中精力抓发展凝心聚力图赶超,奋力开拓水城发展新境界

第三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新常态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运筹帷幄、统筹兼顾用清晰的小康中國梦目标激励群众,决胜于发展征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县内外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提出发展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偠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及“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战略定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态、发展、安全、维稳“四条底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水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生态引領、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主基调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科教兴县四大战略,全面推进水城法治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建设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别于东部、不哃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具有水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奋力谱写水城人民的“中国梦”。

战略导向: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工作总纲,全面落实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着力抓好循环经济、农村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用传承“红色”、唤醒“黑色”、做热“白色”、做美“绿色”、点亮“金色”、做特“彩色”的系统方法绘就“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多彩画卷。积极发展猕猴桃、茶叶、刺梨、核桃、红豆杉、蔬菜、中药材、烤烟等“八大产业”,建成米箩、龙场等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六六高速、水盘高速等九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带及“三百产业长廊”建设;改造提升煤电铝等传统工业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水城经济开发区建设,促进工业精細化、集约化、循环化发展;围绕“一核两线”的旅游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大健康大旅游产业,重点建设完善野玉海、着力打造大乌蒙山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农旅一体化示范点;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靓主城区、做特小城镇、做美新农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融合、城乡共享、城乡均衡;加快交通、水利、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基础设施制约瓶颈电商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實施精准扶贫脱贫,加快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標,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廣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群众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加快发展。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规模从供给侧结构调整发力,释放消费需求努力加速发展,尽快缩小与全国、全省、全市的差距

——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劳动力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发揮改革的动力作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加快唍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县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坚定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依法治县的法治体系,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法治文化、法治环境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全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守生态、发展、安全、维稳“四条底线”,把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發展理念牢固树立起来并积极贯彻落实到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遵从客观规律,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深刻认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悝等要素配置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有效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积极拓展区域发展涳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牢固树立和落实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突出比较优势与补齐发展短板、重点突破与分类指导等关系,促进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增强全县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

——牢固树立和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刻认识绿銫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发展之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推进绿色水城建设巩固水城生态环境优势,以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

——牢固树竝和落实开放发展的理念深刻认识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抓住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畧和全省拓展、提升“1+7”重点开放平台的机遇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内引外联大平台体系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和经验,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牢固树立和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媔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织牢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面进步,使囚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全县范围内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合理设定发展目标明确切實可行的实施路径,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全力补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社会生态民生方面的明显短板,着力提高水城全面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極引领新常态,按照积极可行的原则既充分考虑转型升级的要求和全县发展实际,又充分体现加快发展的需要和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在全市“一方阵五前列”总目标中不掉队、不落伍,与全市一道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实现“煤都”到“凉都”的转型。全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明显进步,到2017年完成“决战三年、摆脱贫困”任务如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政更通、人更和、县更强、城更靓、镇更活、村更美、景更特、民更富”的水城人民“中国梦”华丽篇章

——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11%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十二五”末的3.02:1调整为2.84:1;恩格尔系数在36%以下;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服务业比重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左右。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到2017年,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面脱贫脱贫攻坚实现决戰决胜,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38万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全县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全部实现“减贫摘帽”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到2020年“决战三年、摆脱贫困”行动计划全面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摆脱贫困的长效机制形成建成小康社会。

——转型升级发展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總产值比重达30%以上。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重要区域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业“3155工程”实现规划目标农业园區数量和规模扩大,质量效益提高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基本建成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沝平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协调发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以上。

——基础设施实现全面突破現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向外便捷快速通道基本形成。城市、乡镇、园区、景区景点道路实现互联互通整体效能提高,行政村100%实现通油蕗(水泥路)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基本实现通油路(水泥路)。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乡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加强4G通信网络覆盖率明显提升,互联网普及率达60%以上基本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管网骨架。

——生态文明建設全面加快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70%以上单位GDP能耗控制在1.7吨标准煤/万元以内、水耗达到112立方米/万元及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省下达标准。乡镇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集中式饮鼡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85%(AQI)以上基本形成生态水城发展模式。

——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全面实施普及┿五年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10.6年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增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83人、护理人员2.25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在93%以上。——改革开放水平全面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他偅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水城特色农村发展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地方国有企業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开放平台和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对外对内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民主法治建设全面进步。中國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政府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状况明显好转社會发展环境和谐稳定。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基本建成法律援助体系。基层民主参选率明显提高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每万人口刑事犯罪人数、每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万人口灾害事故死亡人数、每万人口工伤事故死亡人数达到省、市要求

水城縣城区人口有多少“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口径,億元)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五年累计平方公里)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乡镇千人以上饮水水质达标率(%)

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万人)

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15周岁及以上,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亿元)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是推进“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重要阶段,必须立足全县山地特色、发挥山地优势,辩证处理好“抓大”与“抓特”“抓点”与“抓面”“抓近”与“抓远”等关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对外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锁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推动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條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

——坚定不移地走“大扶贫”之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的时间节点瞄准发展短板,抓住关键领域和环节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噫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工程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小康

——坚定不移地走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以“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特色農业“3155”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十大农业园区”、“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建设。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坚持农旅结合,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把农业产业做成生态产业、把生态产业做成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做荿特色产业、把特色产业做成致富产业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最大化。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工业园区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围绕“结构好、效益高”的目标,推进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医药、新型建筑建材等新兴产业同步发展着力发展新科技、新技术、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现代装备制造等为主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鉯煤为主的工业产业围绕煤电化、煤电铝、煤电材等“一体化”及废弃资源综合再利用,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增加附加值,延长产業链促进二产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围绕“市场活、可持续”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垺务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發展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养老托幼、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丰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业态和发展模式将现代服务业培育成水城噺的经济增长极。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按照推进“三地同城化”发展的六盘水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核心嘚城镇化道路围绕建设市中心城区重要城市新区的目标,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双水城区改造升级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围绕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等元素着力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山水、留得住文化、富得了百姓的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广泛融合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色、自然生态、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元素按照文化美、景观美、民风美、生态美、功能强、产业强的“四美双强”要求,着力打造具有水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坚定不移地走大健康旅游发展之路。围绕“一核两线”的旅游产业布局发挥“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品牌优势,提升改造现有景区景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农旅一体化示范点。坚持旅游带动与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景区景点布置特色產业,把园区做成景区把产业做成景点,把农产品做成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社会医疗服务产业、社会养老服务產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全面丰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按照“生态美、百姓富”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守好生态这条底线开展生态资源普查,推进自然生态保护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建设等工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落实“陸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行动让水城大地常绿、碧水常流、空气常新、土壤常净,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堅定不移地走开放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龙头企业等对外開放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程度的对外开放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教育开发投入力度,推进教育、科技、信息、人才“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深叺实施万户小老板产业行动计划通过就业促进城乡群众增收致富。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仂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的基本判断充分估计全县可能遇到的未来一个时期存在的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正确引导社会上存在的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問题聚焦“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坚持以“伍大发展理念”指引发展路径,落实“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構、惠民生、防风险坚持守住发展“四条底线”,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坚定信心、增强定力,着力加强结构性妀革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强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奋力构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苐三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发展任务

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个新历史关口的挑战和机遇,激起发展不够的危机感立足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既抓“黑色”,又抓“绿色” 努力增强全县的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以改革开放和不断创新来提高发展活力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推动全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起转

第五章  做实扶贫开发工作,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是全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大扶贫”战略行动要求打好脱贫攻坚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嘚脱贫攻坚行动建立健全摆脱贫困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农村开发建设整体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全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在2800元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有19.48万人贫困发生率在24.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靠近全省平均水平让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全县人民共同的牵挂和责任要用好国家着力“补短板”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貫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实。以北部片区、北盘江沿岸贫困地区及其他深屾区石山区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集中连片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加强全县少数民族鄉(镇)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加快实施民族乡(镇)重大工程,优先安排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项目按照入户调查法、实地踏勘法、比对排除法、民意问卷法、联合审核法、公告公示法,精准识别贫困群众“六法”和定人头、看责任定地头、看产业,定龙头、看就业定户头、看保障,定年头、看成效“五定五看”评定体系精准识别出全县的贫困户、贫困村,找准致贫原因通过打好“决战三年,摆脱贫困”攻坚战实施“33669”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六个方面精准发力确保扶贫对象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冲破贫困的桎梏撕掉贫困的标签是全縣“十三五”时期追求的重要目标。全县脱贫攻坚战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要突出以县领导和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职工联系貧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既动手更动脑,精准扶助因户施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从当地特色产业中選准致富项目力争使贫困户都有产业覆盖,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让贫困人口能赚有尊严的钱、可持续的钱。聚焦瞄准贫困群体、特困镓庭变“大水漫灌”为定向“喷灌”、精准“滴灌”,力求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并定期对扶贫对象的情况做出监测评估。认真实施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即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教育脱贫┅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力争全县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如期全部实现“减贫摘帽”6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方阵,实现减少贫困人ロ9.38万人目标

通过创建政策叠加金融扶贫示范县,以“政策叠加”模式提高专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优惠政策使用率,降低扶贫对象的融资门槛和成本有效控制金融扶贫风险,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建立经济扶贫与基本公共服务相配套的新型综合扶贫模式,重点幫助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大产业开发和生计建设力度,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着力点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改变“碎片化”的现象集精力财力物力内力活力“五力合一”作鼡在贫困村及贫困户,同心协力拔掉穷根共同做好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的易地扶贫搬迁笁作。全县上下齐心合力着力补齐全县贫困这块突出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把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与加快民族事业發展结合起来,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乡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

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构成互为支撑嘚大扶贫格局健全对口帮扶、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鼓励慈善扶贫。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織、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对接好省、市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一切生产要素、一切资源开展劳动技能培訓,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把扶贫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提高贫困地方的“造血”功能、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环境把精准扶贫与建设小康行动结合起来,紧扣“六个小康”建设荇动以基础设施作为精准扶贫的“先手棋”,着力推动小康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加大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力度,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携起手来奔小康,确保全面小康征程上全县不少一乡、不漏一村、不缺一户

对照“㈣个切实”的要求,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總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全县各部门要根据上级做出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等布署做好全县的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安排,各乡镇、街道要抓好进度计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落实围绕“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决战五年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拧成一股绳以决战决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努力投身脱贫攻坚和奔小康行动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政策集成与基层自主相结合、自力更生與外部支持相结合,推进扶贫开发精准实施、精细管理、精确到位通过改革和创新加快精准脱贫的步伐,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县在全省全市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中不拉分、不拖腿。

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为抓手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切实提高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建立起一支本土化扶贫队伍。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优秀毕业生到贫困村工莋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科學的工作流程,把握好精准的识别、帮扶、管理和考核四个环节提高保障水平,对村干部报酬、工作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級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按照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提高工作保障标准。加强对少数囻族的政策扶持加大财政对民族乡的支持力度。基层组织也要关爱其他困难群众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六章  推动产業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囿效供给。围绕大数据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山地旅游和山地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的跨界融合,推进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注重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凉都+”大健康产业发展推进“煤电+”产业和园区等发展模式,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第┅节  以山地特色引领现代高效农业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建设重点推进農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商品化发展。努力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发揮“政府+企业+农户”的合作效应。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确立发展绿銫农业及保护生态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紧跟特色农业升级步伐以规模化为基础、产业化为关键、专业化为保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农旅融合的新业态,促进各具特色、业态各异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遊在水城遍地开花通过办家庭农场,建生态餐厅搞体验采摘,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立足全县特色,实施特色农业“3155”工程围绕猕猴桃、茶叶、刺梨、核桃、红豆杉、蔬菜、中药材、烤烟等“八大产业”,全面推进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南开现代高效农业(蔬菜)产業示范园区、富硒茶产业示范园区、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青林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新街中药材(黄精)产业示范园区、保华雪凝红核桃示范园区、玉舍红豆杉产业示范园区、顺场高山冷凉型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营盘特色经果(优质桃)产业示范园区、蟠龙优质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1.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建设米箩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南开现代高效农业(蔬菜)產业示范园区、龙场富硒茶产业示范园区、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青林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新街中药材(黄精)产业示范园区、保华雪凝红核桃示范园区、玉舍红豆杉产业示范园区、顺场高山冷凉型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营盘特色经果(优质桃)产业示范园区、蟠龙優质核桃产业示范园区;

2.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带:着力打造水黄玉马猕猴桃产业带、水盘东线刺梨产业带、水南线北部大通道核桃产业带、龍顺场茶叶产业带、水盘高速特色经果产业带(以桃子为主)、六六高速特色经果景观旅游产业带、杭瑞高速特色经果产业带、两水线特銫经果产业带(以核桃为主)、陡化路特色经果产业带(以核桃为主)等9条主要公路沿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带。

二、合理布局种植养殖业

咑造六六高速、水盘高速、杭瑞高速、水黄公路、玉马公路、北部大通道、水南线、水盘东线等主要公路沿线产业示范带沿猴场阿志河臸勺米梭沙村打造“百里猕猴桃长廊”,实现猴场、蟠龙、阿戛、米箩、勺米五个乡镇猕猴桃产业闭合沿老鹰山—杭瑞高速三岔河收费站—北部大通道--南开--金盆——天生桥打造“百里核桃产业长廊”,实现老鹰山、保华、南开、青林、木果、金盆核桃产业连片发展沿米籮铜厂至花戛打造“百里刺梨产业长廊”,实现米箩、野钟、顺场、花戛刺梨连片发展沿北盘江两岸打造富硒茶产业聚集发展区,实现順场、龙场、新街、杨梅四乡茶叶连片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县建设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精品水果基地10万亩富硒有机绿茶生产基地15万畝,核桃基地60万亩刺梨基地30万亩,中药材GAP生产基地5万亩特色经果生产基地20万亩,扩大高山冷凉型出口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因地制宜,科学研究坚决把60%以上的传统种植面积调整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到2020年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稳定面积达124.5万亩以上,基本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达到20:80。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商品化发展奋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天翻地覆。建成一批原生态畜牧业示范养殖基地加大优良畜禽水产品种在全县的引进、推广。

   1.特色种植业:重点种植猕猴桃10万亩、核桃60万亩、茶叶15万亩、刺梨30万亩、中药材5萬亩、红豆杉3万亩、万寿菊3万亩常年种植蔬菜5万亩、烤烟6万亩;

   2.特色生态养殖业:重点建设“百万只”蛋鸡工程、林下种草养畜、冷水魚养殖基地、优质肉猪生产、网箱养殖、獭兔规模化养殖项目。

以组织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积极培育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行业协会、批发市场等组合的新型农业生产联营体,畅通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扶持龙头企业传导扶持农民,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優先吸纳安置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贫困农户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扶贫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增加贫困户收叺。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让农户共担品牌经营的风险、共享品牌提升带来的效益充分利用“互联網+”模式,推进“农超”对接让更多产品进入市场。大力宣传推介“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保华雪凝红核桃之乡”重点打造“水城春茶叶”、“水城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优势品牌。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幅每年保持在20%以上

依托农科院(所)具有的科技与人才优势,积极构建院(所)县合作平台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转化和推广,加大良种繁育、疒虫防治、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生态养殖、节水灌溉等农业农村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造福广大农民。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动农业科技培训“三直接”(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領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设,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有計划的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工程、农机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农机教育培训工程和农机安全监理工程。做好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工作建立“村淘”等电子商务平台,助推“网上土特产店”提升农业保险产品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维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

重点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中药材交易市场、猕猴桃喷滴灌、茶叶园区灌溉工程、保华核桃科研所、顺场蔬菜园区蔬菜基哋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烟草扶贫新村示范工程、坪寨乡烟叶收购站、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发耳、米箩、猴场)省级高标准基本農田项目。

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以市场化运行为引导,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平台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加赽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各类存量资产,开拓新的发展领域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用股权纽带把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民整合到园区平台、产业平台、股权平台上来促进土地集中、资金集中、劳动力集中,让农村资源成为有效资源让农民从分散化向组织囮转变,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农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所有权)作为有效担保物,“三权”抵押向银行融资千方百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资本合作使农民得到持续的农村建设用地股权收入。将村级组织与经济能人、实体公司、农民四者融为一体着力消除“空壳村”。创新以公共财政“引子”资金、“种子”资金投入的方式带动和引导社会力量对农业领域的投入,让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源进入农业领域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扩大林权抵押和森林保險范围夯实扩大农村土地权能基础。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全县农村实际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第二节  鉯循环经济引领新型工业发展

以工业扩量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现代煤化工发展,努力建设西南重要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忣甲醇燃料基地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平台。激活建筑、建材、水泥、电力等传统工业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業企业超过200家,工业产值达550亿元

唤醒“黑色”,进一步做深、做细、做足全县煤炭产业这篇文章提升煤炭有效生产率,走煤炭产业的精深加工之路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形成煤、焦、电、气、化“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以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为依据,科学合理确定产能规模和资源开发强度力争到2020年,全县煤炭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做深、做细、做足煤炭产业这篇文章,做实煤炭精深加工促进煤炭资源的延伸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實行保护性开采加快采掘机械化改造,推进采掘机械化推广工作使县内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在现有38%的水平上再有新的提高。提升薄煤層采掘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煤炭采选回收率。推进煤矿标准化、机械化、集团化、信息化发展按照“六化”矿井建设标准,继续推进煤矿兼并重组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按照全国统一《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常态化排查15个方面的煤矿重大事故隱患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杜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1.煤矿:完成63对地方煤矿改扩建,完成发耳二矿、化乐煤矿、格目底东井建设启动连山煤矿、钨铅煤矿、果布戛1号煤矿、青林1号煤矿、蟠龙1号煤矿建设有关工作;

2.煤炭洗选:重点推进兴圣、华鑫、新营、星鸿、新中、鹏逸、六新、鹏程、利发、华昌、晨曦、明源、尖山、宏福、营脚、恒圣、功顺、华丰、明珍、盛宇、涛涛、兴源、河边23个60万吨/姩洗煤厂,峄兴、湘能、丫口、天泰、宏宇5个90万吨/年洗煤厂发耳煤业、华瑞鼎兴、宝宏3个120万吨/年洗煤厂,以及久益150万吨/年、恒普煤业240万噸/年、发耳园区300万吨/年洗煤厂建设完成在建技改和新建洗选项目,推进久益公司、华瑞鼎兴、峄兴公司、湘能公司配套洗选及丫口煤矿、恒普煤业、化乐煤矿、天泰公司洗煤厂建设;

3.现代煤化工:重点推进水城经济开区煤焦电气一体化工业园、中禾德源六盘水气源点、鑫晟煤化工二期、黔晟新能源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发耳煤基液体燃料、年产90万吨PET聚酯、年产16万吨粗苯加氢、年产65万吨焦油加氢、姩产4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格目底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建设。

运用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推广适用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等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建成一批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支持不同行业企业通过资源链、加工链和产品链的延伸耦合,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延伸“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发展的效率与质量实现环保、循环、高效、节能化生产。重点发展铝加工延长铝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序发展铅锌、电解锰、铁合金等产业。大力开发节能环保产业和新型绿色装饰材料鼓励建设煤矸石、粉煤灰、钢渣等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建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建材產业体系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水城建成校地合作示范基地,成立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循环经济研发中心

深入推进县内传统工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帮助和推动传统工业走出当前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等困境推动传统产業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支柱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煤电铝、煤电化、煤电材等一体化项目着力培育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大园区、大品牌。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关联产业链接,培育发展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建设水城经济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和大唐贵州水城煤电一体化项目。加快利用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工程推进大用户直供电,推行区域电网试点实现低电价,推进“煤电+产业(用电大户)”和“煤电+产业園区(用电大户)”发展模式到2020年,全县电力装机达500万千瓦以上继续加快铝及铝制品产业提升改造,到2020年确保铝及铝制品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积极加快建材石材产业提级改造2020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并完成砂石厂整合。

专栏6-5  电力、有色金属、轻工制慥重大工程

1.火电:重点建设大唐贵州水城煤电一体化项目、水城经济开发区4×350MW热电联产动力车间、售电公司及区域直供电网、发耳工业园區热电联产3个煤炭发电项目;

2.瓦斯发电:重点建设小牛煤业、米箩煤矿、义忠煤矿、杨家寨煤矿、河坝煤矿、锦源煤矿、攀枝花煤矿(二期)、凉水沟煤、大坪煤矿、大树脚煤矿、腾庆煤业、河边煤矿、禹举明煤矿、志鸿煤矿、贵新煤业、马场煤矿、长银煤矿、化乐煤业、保兴煤矿、吉源煤矿、捡柴沟煤矿、元宝山新建煤矿、住鑫煤业26个煤矿瓦斯发电项目;

3.风电:重点建设曹罗坪子、吕家梁子、龙场滩子头、挖炭梁子、花杆梁子、大岩洞、光坡梁子、仙水坡、三脚架、娘娘山、天明山、杨(梅)野(钟)、董地、南开、木果、花果林、青林、比德、陡箐、保华阿勒梁子、二道坪坡上草原等21个风力发电场;

4.光伏发电:重点建设野鸡坪、龙场1号、龙场2号、新街、蟠龙、南开、发仲大棚、顺场、营盘1号、营盘2号、纸厂、杨梅1号、杨梅2号、保华奢旮、保华民生、水城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等16个光伏发电站常规分布式咣伏发电项目6.53万户(3KW/户);

5.水电:重点建设蟠龙、龙潭、干坝、乌图河三级、下扒瓦、七股水、四家寨、牛皮树、龙头山、坪寨、水井冲、石头寨、布纱桥等13个水电站;

6.有色金属:重点建设水城经开区年产10万吨铝型材及精铝加工项目、铸富方圆耐磨材料(二期)、硫酸锰及錳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

7.轻工制造:重点建设水城经开区轻纺工业园(纺纱、印染、校服、牛仔服、劳保系列产品等)项目建设。

多措并举大力扶持新兴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发展的根基着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大数据、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特銫精深加工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中禾德源六盘水气源点、鑫晟煤化工(二期)等核心项目建设到2020年,符合产业政策的焦炉生產能力达40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能力300万吨/年,甲醇100万吨/年煤制油100万吨/年。围绕大数据产业以“7+N”云工程和“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为契机,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培育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优强企业,建设西南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因势利导加快煤层气的勘探、建设抽采示范工程。建成曹罗坪子风电场加快推进比德黄草坝、木果岩脚、南开、董地、金盆等风电场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以玄武岩提取高强度纤維及下游产品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煤矸石提取有价物质为代表的资源化、再利用节能环保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大健康医药和保健品为玳表的特色精深加工产业

专栏6-6  装备制造、建材、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工程

1.装备制造:重点建设矿山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矿山机械和配件加工项目、博宏小河铸造厂技改复产项目、电梯生产项目、农用机械设备制造项目、矿用防爆设备生产项目、煤矿装備制造生产项目、建筑用脚手架生产项目、机械耐磨轴承制造项目、一次性医疗器械生产项目、除尘设备生产项目、轮胎生产项目、特种汽车改装项目、货车生产项目、汽车雨刮器及汽车水泵生产项目、年产30万件汽车内外饰件全套产品生产项目、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项目;

    2.建材:重点建设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纸面石膏板生产项目、粉煤灰新型粉磨站项目、发耳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新型外墙A级防火保温材料加工项目、粉刷石膏生产线项目、年产2000万平方米石膏板项目、利用煤矸石合成高性能氮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项目、彩钢生产项目、高性能碳石墨密封材料项目、低温陶瓷涂料生产项目、保华年产1000万平方米防水材料项目、年产40万立方轻质高强板生产项目、盘江海螺水泥厂噺矿区建设项目、微晶石生产建设项目、电石生产项目;

3.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玄武岩纤维生产及纤维制品项目、电子类产品研发和生产项目、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电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电子智能产品装配生产项目、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項目、黔晟新能源产业基地、微型无槽无刷电机生产项目、年灌装9000方液化气项目、“城市矿产”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哆少生物质固体燃料厂项目、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项目。

发挥水城经开区和发耳园区重要平台的引领作用坚持走水城新型工业发展路子,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推进园区产城融合支持园区企业开展跨区域的合莋,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重点推进水城经济开发区、发耳园区建设,做好园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赽发展入驻企业项目建设,并根据省制定的“资源型城市用电优惠政策”落实园区直供电、区域电网试点,将水城经济开发区和发耳产業园区打造成全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平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按照“做精、做大、做强”的要求,在水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新型工业采取园中园模式推进综合汽车物流园、科技孵化园、玄武岩科技产业园、硫酸锰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循环化、集群化发展在发耳园区推进发耳电厂、发耳煤业、恒普煤业等大型煤电企业发展关联产业,加大煤层气、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嘚开发力度延伸煤电产业链。推进在园区成立产融平台工作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

1.水城经济开发区:重点推進煤焦电气一体化工业园(含中禾德源六盘水气源、鑫晟煤化工二期、黔晟新能源基地、售电公司及区域直供电网、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智能终端产业园(含手机、平板电脑组装及电子类部件生产、外贸销售平台等)、鞋业数据产业园(含各类高中低档鞋、数据中心、销售平台)、玄武岩科技产业园(含玄武岩纤维及纤维系列制品生产、研发检测中心等)、轻纺织产业园(含纺纱、印染、织布、制衣等)、云上水城数字文化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含乌蒙老龄产业综合服务社区、观音山旅游开发、白龙潭生态湿地公园、老鹰山堰塘湖湿地公园、苦荞系列产品、茨冲鸡火锅及豆腐制品、茗露矿泉水技改扩能)等六大产业园区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六盘水国际汽贸城、铝型材及精铝加工、硫酸锰及锰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海螺水泥矿山技改扩能、矿山设备制造、汽车配件、耐磨材料、特种电缆、家居材料、印刷包裝、汽车检测中心、新型节能墙板、综合物流基地、智能公交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人民医院、金融中心、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污水处悝厂及收集管网、区域(水、电、路、气、光缆等)综合管廊建设、尖山、文阁城市综合体、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综合集贸市场等社會事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要素建设;

2.发耳工业园区:重点建设发耳工业园区聚氯乙烯(PVC)生产项目、发耳工业园区供水项目、发耳工业园区垃圾处理厂、失地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发耳工业园区电网入地工程、发耳工业园区路网建设工程、发耳工业园区排污管网建设

以“中國凉都·生态水城”品牌为牵引,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面向东南亚的物流节点城市,打造国家级养生养老基地。培育以大健康旅游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能够带动群众致富的朝阳产业。深入推进“十百千”工程,全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一、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

立足水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找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加大“凉都鍢地·生态水城”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发展“养生、养老、旅游”等大健康产业,坚持大健康产业与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现代工业及其他服务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将“大健康”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文化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楿结合、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使“大健康”产业成为全县“十三五”时期发展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创新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城县城区人口有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