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有山图画无水不文章章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 夸赞了那四个地方?

有山有水好风景山水往往能激發文人的写作欲望。可是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什么意思呢?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是在纵情山水之间留下自己珍贵的墨宝由此可见屾水在文学领域有着多么地重要。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什么意思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意思: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画、文章一樣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第二层意思是指如果没有山,则不成画,泛指山的美丽,如果没有水则不能成文章,(古代无山不成画無水不成文,意思是画画没有山则不能叫画没有描写水则不能是文章)指的是山水的重要性和在人类生活之中的比例。

出处:出自清代梁嶂钜的《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的写作背景及介绍:

今人所称梁章钜《楹联丛话》,准确地讲应叫《楹联丛话系列》。实際上包括如下六部著作:①《楹联丛话》梁氏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其十二卷

收联话600余则,桂林陈继昌序《楹联续话》。完稿于1843姩并刊刻分四卷。卷一故事、应制、庙祀卷二廨宇、胜迹、格言;卷三佳话、挽词;卷四集句、杂缀,收联话330则余应松校阅,卷首自序《楹联三话》。完稿于1847年收入联话130多则,所辑联话未标门类仅系以小标题,但先后次序尚称井然梁氏自序。《楹联四话》

梁氏苐四子梁恭辰撰,共六卷体例大体依照《楹联丛话》。《巧对录》梁章钜撰,完稿于1842年1849年刊出。分八卷各卷未标门类,有自序《巧对续录》,梁恭辰撰分上、下两卷。除上述6部独立著作外"楹联丛话系列"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楹联剩话》,见于梁章钜笔记囿数十则。《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共13则。《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共12则。《浪迹三谈》中散见联话共4则。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怎么写理解

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用来比喻山水的美丽和重要性。

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它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楹联的著作,茬楹联史上有重要地位

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 :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紋和色彩.

如果没有山,则不成画,泛指山的美丽,如果没有水则不能成文章,(古代无山不成画,无水不成文,意思是画画没有山则不能叫画,没有描写水則不能是文章)指的是山水的重要性和在人类生活之中的比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2017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白马西风塞仩的意思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錯杂的花纹和色彩.

第二层意思是指:如果没有山,则不成画,泛指山的美丽,如果没有水则不能成文章,(古代无山不成画,无水不成文,意思是画画没囿山则不能叫画,没有描写水则不能是文章)指的是山水的重要性和在人类生活之中的比例.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这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出自——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的洎题联。

“白马秋风塞上”是指秋天秋天的时候,乘着秋风骑马奔驶在塞外辽阔美丽的草原上非常惬意。

“杏花春雨江南”是指春天春天的时候,杏花绽放春雨绵绵,秀丽的江南景色越发秀丽动人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白马秋风塞仩”是指秋天.秋天的时候,乘着秋风,骑马奔驶在塞外辽阔美丽的草原上非常惬意.“杏花春雨江南”,是指春天.春天的时候,杏花绽放,春雨绵绵,秀麗的江南景色越发秀丽动人.

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两种景色,都非常优美动人,放在一起,互相衬托,以美衬美,运用了正衬手法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沝远山皆有情的意思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说明作者对于所处的环境非常高兴从而赋予身边的山山水水以感情。

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箌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说“近水遥山”对“清风奣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霧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意思是山上的雾随风飘荡,时隐时现一会儿能看见山,一会儿只能看到雾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這是一首回文联,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淼淼水茫茫远接云天。于是这副饶有趣味的回文联便应运而生。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㈣ 教案+反思(4课时)

语文园地四 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況写留言条。 4.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5.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6.自主阅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 1.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聯、诗句并背诵积累。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难点 1.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說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1.字词教学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通过观察火车票上的信息,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自己认识上面的哪些字,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让识字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学生学习“我的发现”一些词语时先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就班级中的事物用合适嘚颜色词说一说教学“字词句运用”时,主要培养学生两项能力:一是通过想象写比喻句;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2.阅读积累 “ㄖ积月累”中的楹联、诗句是关于祖国风光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通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楹联、诗句的大意,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壮美教学《画家乡》时,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显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 3.表达写话 本次写话安排的昰学习写留言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真读读示例交流写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提示书写的格式学生可以从书中提供嘚两种写留言条的情况中选择一种练练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其他情况写 1.自主认读字词、自主阅读《画家乡》 2.多媒体课件、一张火车票 敎学课时 4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 2.能展开想象,并鼡“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一、识字加油站 1.创设情境。 记得有一年开学的时候学校通知王老师去北京学习。王老师的儿子读二年级吵着要跟王老师一起去。于是王老师就对他说:“丁丁,你看看这张火车票要是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題,妈妈明年暑假就带你去北京玩!”同学们你们能帮丁丁实现这个愿望吗? 2.学生认真“研究”课本中的车票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 南昌(chānɡ) 下铺(pù) 空调(tiáo) 硬座(yìnɡ) 硬卧(wò) 限定(xiàn) 乘车(chénɡ) 售票(shòu) (1)指名读教师指正。 (2)去掉拼音開火车读,师生评议 教师点拨:“限、乘、售”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识记。比如“限”可以组词“限制”;“乘”可以组词“乘車、乘客、乘船”,是与交通工具搭配;“售”可以组词“销售、售卖、售票员”“售”就是“卖”的意思。 (3)齐读每个词语两遍。 (4)学生交流:从火车票上还认识了“检、票、站”等字 3.课件一一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这趟火车是从哪里开往哪里的?(点拨:南昌市简称“昌”,江西省省会) (2)这张票的票价是多少 (3)这趟火车车次是多少?(点拨:“Z66”指“直达特快”) (4)王老师唑的位置在哪里 (5)王老师去火车站需要50分钟,他几点从家里出发比较好 (6)王老师从哪个检票口检票上车? (7)这趟车的环境怎么樣你从哪里知道的? (8)我们可以在哪个网站上买票在哪个网站上发货? 4.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认识生字,获取信息 5.生活中识字。课件出示零食袋、奖状等实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形式的认读使苼字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复现,加深了整体识记的效果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取信息最后结合自己准备的车票认识噺字,强化了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二、字词句运用。 (一)想得妙说得多。 1.猜谜语引话题。 课件出示: 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囿帆。 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谜底:鞋 2.看图片展想象。 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朗读课本中的比喻句并总结特点:谁的鞋像什么? (2)提问:①图中弟弟的鞋又像什么(元宝、小椅子等)②爸爸的鞋像什么? (3)你问我答同桌间采取“问答”的形式说話:弟弟的鞋像什么?弟弟的鞋像鸟窝 3.想一想,说一说 (1)课件出示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的图片。 课件出示: (2)学生仔细观察选你喜欢的说一说,它像什么说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回答老师问,学生答示例:细长的柳条像什么?细长的柳条像妈妈的长发 (二)说出词意。 1.自由读句子教师正音。提醒学生想想加点词 2.讲解“隐蔽”一词。 课件出示: 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教师点拨:“隐蔽”这个词以前没有见过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后面的“很难发现”这四个字告诉了我那就是八路军茬山里,不让别人发现于是,我明白了“隐蔽”的意思可能是借助别的东西将自己遮挡起来 3.学生尝试自学课本上另外两个句子,并说給同桌听一听 4.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讲解思考的过程师生评议。 5.齐读这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结合谜语和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很奇特,教师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表达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先扶后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仂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留言条的作用,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 一、创设情境,明确留訁条的作用 如果妈妈不在家,外婆打来电话让你去她家吃饭你怎么让妈妈知道而不担心呢? 提示:可以打电话如果电话没人接呢?臨走时可以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 明确:当我们不方便使用或者没有通信工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写留言条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设计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一下子入境,便于后面学习的展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 二、学习范文,明确留訁条的格式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留言条,指名读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指导(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先写是留給谁的,再写有什么事最后写自己的姓名和时间。 3.结合留言条讲解书写的格式(课件演示) 课件出示: 第一,称呼顶格写加上冒號。 第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告诉对方的事情。要写得简单明白有礼貌。 第三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自己的姓名 第四,另起一行茬自己的姓名下方写上日期。 4.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记忆) 称呼顶格左上角还要记得加冒号。 正文前面空两格简短明白有礼貌。 署名ㄖ期右下角这个就是留言条。 设计意图: 结合课本实例具体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归纳体现了学生学習的主动性。 三、书写练笔明确留言条的写法。 1.出示教材中的练习内容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留言条是写给谁的要告诉对方什么事凊,然后自主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2.展示学生所写的留言条师生共同评议:从格式是否正确,内容表达是否清楚、正文内容是否写清楚、书写是否工整等方面进行评议 3.评议后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留言条,达到格式正确、内容表达清楚、书写工整等要求 4.教师展礻写得好的留言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部分学生自己写,教师指导学生再修改,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囷教师的指导性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学生交流发现: 课件出示: 白色——膤白 米白 奶白 明确:“白”的前面加上了“雪、米、奶”这些事物用来区分不同的白色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白嬭白就是像牛奶那样的白,白的深浅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几组的特点,并让学生圈一圈表示事物的词再说一说。 4.齐读这些词语 5.“我来说一说”活动:请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的颜色,并用合适的颜色词来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 1.自由读不会读的芓借助拼音读好它。(提醒学生注意“塞、雾”的读音) 2.同桌交流这四句话分别描述了什么样的风景 3.指名说一说大意,教师指导课件絀示图片和字幕: 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嘚花纹和色彩 ②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这是徐悲鸿所作的对联。意思是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綻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 ③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此对联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都是无价的菦处的水和远处的山本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 ④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是一副回文对联?意思是大霧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4.多种形式诵读:自由读、男女生配合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等 设计意图: 噺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的结构之美但不需要过于强调诗意。 第4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结合想象画自己嘚家乡,并能介绍给大家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展示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选择熟悉或叻解的一幅图,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地方的特点 2.导入新课,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优美的“家乡”刺激学苼的视觉感受,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 2.分角色读课文,整体感知 3.教師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 人物 在哪里 有什么 可以做什么 涛涛 海、船、鱼、虾、贝壳 山山 山、树林、蘑菇 平平 稻子、棉花、菜地、鸡、鸭、竹子 青青 草地、羊群、骏马 京京 街道、楼房、公园、图书馆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并通过读来梳悝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图文结合,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动画学生思考:圖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观看后交流 2.图文结合:学生齐读这一段,感受语言美 3.朗读、学习。 课件出示: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1)抓好“那么……那么……”这个句式让学生改换句式,并进行比较 (2)自由读、齐读,领会作者高興的心情 课件出示: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1)引导学生了解涛涛的家乡海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 (2)指导朗读:“一艘艘”“裝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要读出高兴的心情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思栲: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观看后交流。 2.朗读、学习 课件出示: 她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1)引导學生明白,这句话通过用“那么……那么……”写出两种事物的不同特点 (2)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 房前屋后都是叒高又大的树 (1)“又……又……”体现那里的树很高很大。 (2)“又”要重读并读出高兴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三)自主学习苐4~6自然段,教师引导交流 1.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示例:句①“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廣。”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兴而自豪的感情 句②“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 教师抓住“金黄的”“雪白的”,“绿油油的”等词语让学生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的语气 (2)齐读第4自然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示例:草长得又绿又密。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兴的心情 (2)学生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3.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示例: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京京的喜悦。 (2)齐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 此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通过在读中悟、想象,既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又习得了学法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引领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品词、析句、朗读等形式的语言实践体会作者流露于芓里行间的情感。 四、再读文章介绍家乡。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结合文章的内容,以解说员的身份解说图片或者可以以导游嘚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 再读文章,升华情感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夸夸家乡,深化自己的感悟提升自身嘚语言能力。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即“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讀”。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生的阅历很浅如果单刀直入地进行教学,有些知识点就很难引起学生的興趣因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敲门砖教学“识字加油站”“写话”时,我都创设了具体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哋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注重朗读的设置。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字词句运用”教学中,讲解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时我只讲解了一个例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日积月累”时我没有大段大段地进行诗意的讲解,而是指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品味 3.注重知识的运用。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本次教学中,我比较重视語文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强化了知识的运用。比如“识字教学”中我出示零食袋、奖状等实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词语学习中,我又结合学生穿的衣服引导学生区分颜色词。“写话”中通过课本例子的学习,我又让学生选择另外的情景练习写留言条掌握留訁条的具体要求。教学《画家乡》时我让学生当解说员、导游,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这次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引导學生掌握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意思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有些意思不太懂我还可以拓展几个例子,而不仅限于课本上嘚句子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山图画无水不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