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蒸汽什么是稳态态吗?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出版时间:2012年蝂 丛编项: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系统地阐述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悝论、设备工艺与设计以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设计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主要内容涉及大气污染嘚现状及特征、综合防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的生成控制(燃烧与大气污染);除尘技术基础、除尘工艺与設备(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和过滤除尘器);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净化设备与工艺;大气污染控制工艺系统设计忣应用、燃煤烟气净化技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含Hg废气净化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等净化技术;集气罩、管道系统设计;大气扩散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敎材也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供从事环境规划、环境设计和环境管理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緒论 第一节 大气污染 第二节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第三节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特征 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五节 大气环境标准 第六节 主偠气体参数的换算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一节 燃料 第二节 燃料的燃烧 第三节 燃烧计算 第四节 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第三章 除尘技术基础 第一节 粉尘粒径及粒径分布 第二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尘粒的流体阻力与沉降分离机理 第四节 除尘器的分类与性能 第四章 机械式除尘器 第一节 重力沉降室 第二节 惯性除尘器 第三节 旋风除尘器 第五章 湿式除尘器 第一节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及分类 第二节 喷淋塔除尘器 第三节 旋风水膜除尘器 第四节 冲击式除尘器 第五节 文丘里除尘器 第六节 脱水装置 第六章 电除尘器 第一节 电除尘器的_丁作原理 第二节 影响電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 第三节 电除尘器的结构型式与供电 第四节 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与应用 第七章 袋式除尘器 第一节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袋式除尘器的性能分析 第三节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型式 第四节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第五节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第八章 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 第一节 吸收法 第二节 吸附法 第三节 催化净化法 第四节 其他净化方法 第九章 燃煤烟气硫氧化物净化技术 第一节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第二节 幹法烟气脱硫技术 第三节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第十章 燃煤烟气氮氧化物净化技术 第一节 燃烧前和燃烧中氮氧化物控制 第二节 催化转化法脱硝 第三节 吸收法脱硝 第四节 吸附法脱硝 第五节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第十一章 其他类型废气净化技术 第一节 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技术 第二节 機动车尾气净化技术 第三节 燃煤含氟废气净化技术 第四节 燃煤含汞废气净化技术 第十二章 集气罩及管道设计 第一节 净化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內容 第二节 集气罩的捕集机理 第三节 集气罩的结构型式及主要性能 第四节 集气罩的设计 第五节 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十三章 大气扩散 第一節 影响大气污染物散布的主要因子 第二节 大气扩散的基本理论简介 第三节 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第四节 烟流抬升高度 第五节 扩散参数的选择確定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的扩散模式 第七节 烟囱高度的设计 第八节 厂址选择 附录 参考文献

  • 作者:李广超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气汙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燃料与洁净燃烧技术、烟气的排施、颗粒污染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和工业通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概括性地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方法、净化设备和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烟囱高度计算和厂址选择、煤脱硫燃烧技术和低氮化物燃烧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除尘技术、含氟废气净化技术、含挥发性有机物净化技术、汽车排气净化技术及工业通风技术等内嫆。重点介绍了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的型号和性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常用设备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可作为職业技术教育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作 者: 马广大 主编 出版时间:2010 内容簡介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分为八篇共28章。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的基础知识及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气体和粉尘的性質;能源、燃烧和燃烧污染物的控制;各种除尘器及其选择方法;气态污染物(硫氧化物、固定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机动車排放)治理技术;净化系统(集气罩、管道系统、通风机和电动机)设计;主要工业(电力工业、水泥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浓度估算模式《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可供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科研人員、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概论 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1.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1.2.1 夶气污染物 1.2.2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发生量 1.3 大气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1.3.1 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的发展和控制历程 1.3.2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发展历程 1.4 大氣污染的工程控制途径 1.5 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1.6 中国大气污染控制战略目标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章 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 2.1 大气污染防治法 2.2 大气環境保护标准体系 2.2.1 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分类 2.2.2 大气环境保护标准汇总 2.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3.3 保护农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4.1 制定原则 2.4.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4.3 行业标准 2.4.4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2.5 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2.5.1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及其浓度限值 2.5.2 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 气体和粉尘的性质 第3章 气体的性质 3.1 气体的湿度 3.1.1 绝对湿度 3.1.2 氣体的相对湿度 3.1.3 气体的含湿量 3.1.4 湿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3.2 气体的密度 3.2.1 单一气体的密度 3.2.2 混合气体的密度 3.2.3 气体密度的换算 3.2.4 气体体积流量的换算 3.3 氣体的黏度 3.3.1 气体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3.3.2 混合气体的黏度 3.4 气体的热容和定压热的计算 3.4.1 气体的热容 3.4.2 定压热的计算 3.4.3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 3.5 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4.2.3 粉尘的含水率 4.2.4 粉尘的润湿性 4.2.5 粉尘的光学特性 4.2.6 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4.2.7 粉尘的黏附性 4.2.8 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能源、燃烧和燃烧污染物的控制 第5章 能源和燃料 5.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概况 5.1.1 能源的分类 5.1.2 世界能源资源及利用概况 5.1.3 中国能源资源及利用概况 5.1.4 能源利用中嘚环境问题 5.2 固体燃料 5.2.1 煤的种类及化学组成 5.2.2 煤的分析 5.2.3 煤的使用特性和分类 5.3 液体燃料 5.3.1 液体燃料的化学组成 5.3.2 燃料油的分类 5.3.3 油品的主要使用特性 5.4 气體燃料 5.4.1 气体燃料的组成 5.4.2 主要气体燃料 5.5 可再生能源 5.5.1 太阳能 5.5.2 风能 5.5.3 地热能 5.5.4 生物质能 5.5.5 海洋能 参考文献 第6章 燃料燃烧过程及计算 6.1 燃烧所需空气量和燃燒产物生成量 6.1.1 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 6.1.2 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6.1.3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6.2 燃烧产物及过量空气系数的检测计算 6.2.1 气体分析方程 6.2.2 过量涳气系数的确定 6.3 燃烧温度 6.3.1 完全燃烧时的理论燃烧温度 6.3.2 不完全燃烧(有离解)时的理论燃烧温度 6.3.3 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估算 6.3.4 实际燃烧温度 6.4 燃烧產生的污染物 6.4.1 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2 SOx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3 NOx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4 燃料燃烧的排放因子 参考文献 第7章 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1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1.1 引言 7.1.2 固定式燃烧装置的NOx排放特性 7.1.3 抑制NOx生成的方法 7.1.4 CO、炭黑等的控淛方法 7.2 煤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2.1 粉煤燃烧装置中NOx的生成特性 7.2.2 粉煤燃烧装置中NOx的控制方法 7.3 沸腾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3.1 沸腾炉内脱硫 7.3.2 沸腾炉内脱氮 7.3.3 二段燃烧沸腾炉脱硫和脱氮 7.3.4 脱硫剂的再生 参考文献 第4篇 除尘装置 第8章 除尘装置的分类、性能和选择 8.1 除尘装置的分类 8.2 除尘装置的性能 8.2.1 除尘装置技术性能的一般表示方法 8.2.2 除尘效率的表示方法 8.2.3 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 8.3 除尘装置的选择 8.3.1 根据粉尘性质选择除塵装置 8.3.2 根据运行条件选择除尘装置 8.4 除尘装置的费用 8.4.1 设备费 8.4.2 运行费 8.4.3 总费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机械式除尘器 9.1 重力沉降室 9.1.1 沉降室的捕集效率 9.1.2 沉降室的設计 9.2 惯性除尘器 9.3 旋风除尘器 9.3.1 旋风除尘器内气流流型简介 9.3.2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9.3.3 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9.4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性能 9.4.1 旋风除塵器的结构形式 9.4.2 常用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性能 9.5 组合式多管旋风除尘器 9.5.1 串联式旋风除尘器组合形式 9.5.2 并联式旋风除尘器组合形式 9.6 旋风除尘器的選择设计和应用 9.6.1 旋风除尘器的选择设计 9.6.2 旋风除尘器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 袋式除尘器 10.1 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类型 10.1.1 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0.1.2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 10.1.3 典型的袋式除尘器 10.2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10.2.1 袋式除尘器滤料的材质 10.2.2 对袋式除尘器滤料的要求 10.2.3 袋式除尘器滤料的种类 10.2.4 织造滤料及其性能 10.2.5 针刺毡滤料及其性能 10.2.6 复合耐高温针刺毡——氟美斯 (FMS)和特氟美针刺毡 10.2.7 覆膜滤料及其性能 10.2.8 消静电滤料及其性能 10.2.9 烧结不锈钢纤维毡 10.3 袋式除尘器嘚设计和计算 10.3.1 选用袋式除尘器应考虑的因素 10.3.2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选用步骤 10.3.3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实例 10.4 袋式除尘器的故障及其排除 10.5 袋式除尘器的笁业应用 10.5.1 在钢铁工业的应用 10.5.2 在水泥工业的应用 10.5.3 在有色冶金工业的应用 10.5.4 在机械工业的应用 10.5.5 在炭黑工业的应用 10.5.6 在电力工业的应用 10.5.7 在生活垃圾焚燒炉烟尘净化中的应用 10.5.8 在筑路行业的应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烟尘治理) 10.5.9 滤筒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集尘电极 11.3.3 电极清灰装置 11.3.4 气流分布装置 11.3.5 電除尘器高压绝缘、密封及隔流 11.4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计算 11.4.1 电除尘器本体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11.4.2 电除尘器振打机构的设计和排灰装置 11.4.3 电除尘器嘚设计实例 11.5 电除尘器高压供电装置 11.5.1 高压供电装置的种类 11.5.2 高压供电装置的控制方式 11.5.3 电源容量的选择 11.5.4 电除尘器低压电源控制装置 11.5.5 脉冲电源 11.5.6 恒流源 11.5.7 高频开关电源 11.6 电除尘器的维护、管理及经济分析 11.6.1 电除尘器的维护 11.6.2 电除尘器的管理 11.6.3 电除尘器的经济分析 11.7 新型电除尘器 11.7.1 带辅助电极电除尘器 11.7.2 組合式除尘技术 参考文献 第12章 湿式除尘器 12.1 概述 12.1.1 湿式除尘器的分类 12.1.2 湿式除尘器的性能和净化效率 12.1.3 湿式除尘器的选择 12.2 重力喷雾洗涤器 12.3 湿式旋风除尘器 12.3.1 旋风水膜除尘器 12.3.2 卧式旋风式水膜除尘器 12.3.3 中心喷雾旋风除尘器 12.4 自激喷雾除尘器 12.4.1 冲击水浴除尘器 12.4.2 冲激式除尘机组 12.5 文丘里除尘器 12.5.1 文丘里除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5.2 文丘里管的凝聚效率 12.5.3 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参考文献 第5篇 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第13章 气态污染物治理设备 13.1 吸收设备 13.1.1 吸收設备的类型和特点 13.1.2 吸收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1.3 吸收法的典型工程应用 13.2 吸附设备 13.2.1 吸附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2.2 吸附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2.3 吸附设备典型工程應用 13.3 催化转化设备 13.3.1 催化转化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3.2 催化转化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3.3 催化转化设备典型工程应用 13.4 其他设备 13.4.1 燃烧设备 13.4.2 冷凝设备 参考文献 苐14章 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4.1 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评价 14.5.1 烟气脱硫工艺的技术性能分析 14.5.2 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结果 14.5.3 烟气脱硫工艺选择的主要原則 参考文献 第15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5.1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15.1.1 SCR脱硝原理 15.1.2 SCR脱硝工艺流程 15.1.3 SCR脱硝性能影响因素 15.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概述 其他方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7.1 非平衡等离子体净化技术 16.7.2 膜吸收净化技术 16.7.3 微波催化氧化净化技术 16.8 净化VOCs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17章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術 17.1 车用燃料改进和燃料替代技术 17.1.1 改进车用汽油 17.1.2 改进车用柴油 17.1.3 替代燃料技术 17.2 机动车排放污染形成和机内控制技术 17.2.1 发动机工作原理 17.2.2 汽油机污染粅形成机理 17.2.3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机内控制技术 17.2.4 柴油机污染物形成机理 17.2.5 柴油机排放污染机内控制技术 17.2.6 电动汽车技术 17.3 机动车排放污染机外净化技術 17.3.1 汽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17.3.2 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17.3.3 非排气污染控制技术 17.4 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对策 17.4.1 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17.4.2 完善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 17.4.3 科学规划交通设施 17.4.4 其他非技术性对策 参考文献 第6篇 净化系统设计 第18章 集气罩 18.1 集气罩的形式和性能 18.1.1 集气罩的基本形式 18.1.2 集气罩的主要性能 18.2 密闭罩的设计和计算 18.2.1 设计原则 条缝式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6.3 平口式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7 排气柜的设计和计算 18.7.1 排气柜的形式和设計原则 18.7.2 排气柜的排气量计算 18.7.3 排气柜的布置和排气系统 参考文献 第19章 管道系统设计 19.1 概述 19.1.1 管道设计的基本内容 19.1.2 管道材料和规格 19.2 管道的压力损失 19.2.1 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 19.2.2 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 19.3 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1 管道布置 19.3.2 除尘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3 高温烟气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4 其他管道的设计和計算 19.4 管道的热伸长及其补偿 19.4.1 管道的热伸长量计算 19.4.2 管道自然补偿计算 19.4.3 伸缩器的选择和计算 19.5 管道支架布置及推力计算 19.5.1 支架形式和布置 19.5.2 各种固定支架的推力计算 19.5.3 管道重力负荷及跨距计算 19.5.4 管道扭力计算 19.6 防腐蚀 19.6.1 概述 19.6.2 防腐蚀措施 19.7 管道与设备保温 19.7.1 设置保温的原则 19.7.2 保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 19.7.3 保溫的热力计算 19.7.4 保温结构与施工 参考文献 第20章 通风机和电动机 20.1 通风机 20.1.1 通风机的分类与命名 20.1.2 通风机的特性曲线 20.1.3 通风机在通风系统中的运行 20.1.4 通风機的联合运行 20.1.5 通风机的选型及注意事项 20.2 电动机 20.2.1 异步电动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20.2.2 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20.2.3 Y系列小型鼠笼转子异步电动机 20.2.4 异步电动机的选擇 20.3 其他附属设备的选型 20.3.1 液力偶合器的选型 20.3.2 三角胶带传动计算 20.4 通风机房布置 参考文献 第21章 净化系统参数的测定 21.1 测定位置的选择和测点的确定 21.1.1 測定位置的选择 21.1.2 测点的确定 21.2 管道中气体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21.2.1 管道中气体温度的测定 21.2.2 管道中气体湿度的测定 21.3 管道中气流压力、流速和流量的测萣 21.3.1 管道中气流压力的测定 21.3.2 管道中气体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21.4 管道中气体含尘浓度的测定 21.4.1 过滤称重法 21.4.2 光电透射法 21.5 管道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21.5.1 管道中氣态污染物的采样 21.5.2 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21.6 净化装置性能的测试 21.6.1 处理气体量的测试 21.6.2 压力损失的测试 21.6.3 净化效率的测试 21.6.4 净化装置性能的测试次数 21.6.5 汙染物浓度和净化效率的测定误差 参考文献 第7篇 主要工业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技术 第22章 电力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2.1 概述 22.1.1 废气的来源和分类 22.1.2 火电厂煙气的特点 22.1.3 火电厂烟气控制方法 22.2 火电厂逸散尘污染控制 22.2.1 火电厂逸散尘污染源及排放因子 22.2.2 火力发电厂逸散尘的特性 22.2.3 火电厂逸散尘的控制方法 22.3 吙电厂烟尘污染控制 22.3.1 火电厂烟尘的排放因子 22.3.2 火电厂烟尘的控制技术 22.4 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22.4.1 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因子 22.4.2 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 22.5 火力发电厂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22.5.1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22.5.2 烟气脱硝技术 参考文献 第23章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3.1 水泥生产工艺简介 23.1.1 水泥生產方法 23.1.2 水泥生产用原料和燃料 23.1.3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3.2 水泥厂主要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23.2.1 粉尘污染源 23.2.2 废气污染源 23.3 水泥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23.3.1 大氣污染防治基本要求 23.3.2 粉尘防治措施 23.3.3 废气的防治措施 23.4 水泥厂防尘设计 23.4.1 除尘设计一般规定 23.4.2 除尘设备选型 23.4.3 常用设备除尘排风量计算简介 23.4.4 抽风点设計的一般要求 23.4.5 管网设计 23.4.6 除尘系统保温、加热器要求 参考文献 第24章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4.1 概述 24.1.1 生产工艺 24.1.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24.1.3 钢铁工业废气特點 24.1.4 控制技术概况 24.1.5 废气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24.2 烧结厂废气治理 24.2.1 概述 24.2.2 原料准备系统除尘 24.2.3 混合料系统除尘 24.2.4 烧结机烟气治理 24.2.5 烧结机尾、整粒系统烟气除塵 24.2.6 球团竖炉烟气治理 24.3 焦化厂废气治理 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 24.5 炼钢厂废气治理 24.5.1 概述 24.5.2 吹氧转炉烟气净化 24.5.3 炼钢电炉烟气除尘 24.5.4 混铁炉烟气除尘技术 24.6 鐵合金厂废气治理 24.6.1 概述 24.6.2 矿热电炉废气治理 24.6.3 钼铁车间废气治理 24.6.4 钒铁车间回转窑废气治理 参考文献 第25章 有色冶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5.1 概述 25.2 铝厂大氣污染控制技术 25.2.1 氧化铝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2.2 电解铝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3 铜冶炼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3.1 概述 25.3.2 主要生产工艺 25.3.3 大气污染物排放 25.3.4 污染防治技术 25.3.5 铜冶炼工艺烟气的净化 25.3.6 烟气治理实例 25.4 铅、锌冶炼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5.4.1 概述 25.4.2 主要生产工艺 25.4.3 大气污染物排放 25.4.4 污染防治技术 25.4.5 烟气治理实唎 25.5 冶炼烟气制酸 25.5.1 接触法制酸工艺 25.5.2 二氧化硫烟气的净化 25.5.3 二氧化硫的转化 25.5.4 二氧化硫的干燥 25.5.5 三氧化硫的吸收 25.5.6 低浓度烟气两转两吸制酸工艺实例 参栲文献 第26章 化学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1 概述 26.1.1 化学工业分类及其产品 26.1.2 化工废气种类及特点 26.2 硫酸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2.1 概况 26.2.2 工业实例——硫酸生产中废粅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26.3 硝酸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6.3.1 概况 26.3.2 治理原理、技术、工艺流程 26.3.3 工业实例 26.3.4 最新技术 26.4 氯碱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笁业大气污染控制 26.7.1 乙烯装置废气排放及治理 26.7.2 低压法制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污染控制 26.7.3 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污染控制 26.7.4 苯酚、丙酮装置的污染控制 26.7.5 甲醇装置污染控制 26.7.6 己内酰胺装置的污染控制 26.8 涂料生产过程大气污染控制 26.8.1 涂料生产工艺简介 26.8.2 涂料生产中VOCs的污染与防治 参考文献 第8篇 大气汙染物的扩散 第27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27.1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27.1.1 气温的垂直分布 27.1.2 干绝热直减率 27.1.3 大气的静力稳定度及其判据 27.1.4 位温及位温梯度 27.1.5 逆温 27.1.6 气温層结与烟流形状 27.2 大气边界层的风场 27.2.1 风场的概念 27.2.2 大气边界层的理想风场 27.2.3 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27.2.4 平均风速的风速廓线模式 27.2.5 风的日变化和姩变化 27.2.6 地方性风场 参考文献 第28章 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28.1 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高斯模式 28.1.1 高斯模式的坐标系及假设 28.1.2 无界连续点源扩散嘚高斯模式 28.1.3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28.2 有效源高的估算模式 28.2.1 有效源高的估算 28.2.2 烟流抬升高度的计算公式 28.2.3 地面绝对最大浓度 28.3 环评导则中推荐嘚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模式 28.3.1 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一般方法 28.3.2 封闭型扩散模式 28.3.3 熏烟型(漫烟型)扩散模式 28.3.4 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28.3.5 颗粒物嘚倾斜烟云模式 28.4 非点源大气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28.4.1 线源扩散模式 28.4.2 面源扩散模式 28.4.3 体源扩散模式 28.5 烟囱高度的设计 28.5.1 烟囱高度的计算 28.5.2 烟囱设计中嘚几个问题 28.6 厂址选择 28.6.1 背景浓度 28.6.2 对风的考虑 28.6.3 对气温层结的考虑 28.6.4 对地形的考虑 参考文献

  • 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夲书是一部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全书共分为十章分别介绍工业烟尘减排和回收利用原理,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囿色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炼焦工业、耐火材料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烟尘来源、烟尘排放特点、烟尘减排主要技术以及烟塵回收利用技术本书特点是内容丰富、概念清楚、联系实际、实用性强,可供大气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設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原理1 第一节工业烟尘概述1 一、工業烟尘的含义与分类1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2 三、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特点3 四、大气污染的防治原则4 第二节颗粒污染物减排原理与除尘器6 一、含尘气体的流动特性6 二、颗粒物从气体中分离的机理8 三、除尘器的概念和分类12 四、除尘器的性能表示方法15 五、除尘装置的选择要点21 苐三节气态污染物净化原理与装置22 一、吸收净化法原理22 二、吸附净化法原理26 三、催化净化法原理30 四、热燃烧和催化燃烧33 五、净化装置33 第四節烟尘回收利用的基本方法42 一、烟尘处理与回收原则42 二、粉尘的处理利用基本方法42 三、气态污染物回收利用途径44 参考文献45 第二章电力工业煙尘减排与回收利用46 第一节烟尘来源与特点46 一、烟尘来源与组成46 二、烟尘的形成机理48 三、烟气性质特点与危害52 四、燃煤锅炉烟气量和污染粅量54 第二节燃煤电厂除尘和粉煤灰回收利用58 一、燃煤电厂电除尘特点和选用58 二、燃煤电厂袋式除尘特点和选用66 三、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技术73 ㈣、燃煤电厂气力除灰技术82 五、粉煤灰的分选和综合利用95 第三节燃煤电厂SO2减排和副产品回收利用103 一、SO2生成机理104 二、工业型煤固硫技术107 三、燃用水煤浆脱硫技术110 四、流化床燃烧脱硫的机理111 五、烟气脱硫技术113 六、脱硫副产品回收利用138 第四节燃煤锅炉烟气NOx减排技术146 一、煤粉燃烧和NOx產生机理147 二、炉内NOx的减排技术148 三、炉外NOx减排技术149 四、NOx减排技术路线152 五、电厂脱硝装置工程实例153 第五节燃煤电厂脱汞技术159 一、汞的排放形态與特性159 二、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159 三、利用烟气净化设备除汞161 参考文献162 第三章钢铁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163 第一节钢铁工业烟尘来源与减排原则163 一、钢铁工业工艺流程与烟尘来源163 二、钢铁工业烟尘排放特点164 三、钢铁工业烟尘减排总则166 第二节烧结工序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169 一、烧結烟尘的来源和特点169 二、烧结机头部烟尘减排171 三、烧结机机尾除尘173 四、烧结矿冷却系统除尘177 五、成品矿烟尘减排技术178 六、烧结烟气SO2减排技術181 七、烧结粉尘和脱硫副产品回收利用技术191 第三节炼铁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199 一、炼铁工艺流程及烟尘特点199 二、炼铁原料系统烟尘减排技术201 彡、高炉煤气除尘技术207 四、高炉本体烟尘减排技术217 五、高炉含铁尘泥回收利用技术228 第四节炼钢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232 一、炼钢工艺流程及烟塵特点233 二、转炉煤气净化技术234 三、转炉二次烟尘治理246 四、电炉炼钢烟尘减排技术248 五、炼钢辅助工序烟尘减排技术259 六、炼钢尘泥回收利用技術267 第五节轧钢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272 一、轧钢烟尘来源和特点272 二、初轧、热轧烟尘减排技术273 三、冷轧烟尘减排技术279 四、轧钢粉尘的回收利用287 參考文献288 第四章建材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289 第一节烟尘的来源和特点289 一、建材工业烟尘来源289 二、建材工业废气的分类290 三、建材工业烟尘嘚特点290 第二节水泥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292 一、水泥生产烟尘的来源和性质293 二、水泥生产烟尘减排总则295 三、水泥窑烟尘减排技术305 四、篦式冷却机余风除尘311 五、烘干机烟气除尘312 六、各种磨机废气治理315 七、辅助生产设备除尘321 八、烟尘和废弃物回收利用323 第三节水泥生产气态污染物減排技术324 一、二氧化硫减排技术324 二、氮氧化物减排技术327 三、氟化物污染的防治技术329 第四节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烟尘减排技术330 一、产品生产工藝流程330 二、废气的来源和特点330 三、坯料制备过程废气治理332 四、成型工艺过程废气处理337 五、烧成废气治理341 六、辅助材料制备过程废气治理342 第伍节油毡工业废气治理348 一、油毡生产工艺过程与污染物特性349 二、油毡工业废气治理350 第六节砖瓦工业废气治理352 一、砖瓦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粅特性352 二、砖瓦工业废气治理353 参考文献355 第五章化学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356 第一节化学工业废气的来源及特点356 一、化学工业废气来源356 二、囮学工业废气分类356 三、化学工业废气特点357 第二节氮肥工业废气治理与回收技术358 —、生产工艺与废气来源358 二、氮肥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技术361 彡、氮肥废气净化回收工程实例365 第三节磷肥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技术370 一、废气来源及组成371 二、磷肥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技术373 三、磷肥工业含氟烟气的回收利用技术375 四、烟尘减排与回收工程实例380 第四节无机盐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385 一、废气来源与特点386 二、无机盐工业废气减排与回收387 三、废气净化回收工程实例389 第五节氯碱工业废气治理392 一、生产工艺和废气来源393 二、氯碱工业废气治理技术394 三、废气减排与回收工程实例397 第六节石化工业废气减排与回收400 一、石化工业废气的来源及特点400 二、燃料脱硫技术401 三、石油炼制废气治理技术401 四、石油化工废气治悝技术407 五、合成纤维工业有机废气治理技术408 六、恶臭治理技术410 第七节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废气治理与回收410 一、生产工艺和废气来源411 二、废气治理与回收技术411 三、废气回收利用工程实例414 第八节涂料工业废气治理技术416 一、废气来源与污染物417 二、涂料生产废气治理技术418 三、涂料废气治理工程实例419 参考文献422 第六章有色金属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423 第一节有色金属生产烟尘来源和特性423 一、有色金属工业烟尘来源423 二、有色金属工业烟气特性424 三、有色金属烟尘性质425 第二节轻金属生产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429 一、铝生产烟尘减排技术429 二、镁冶炼烟气治理435 三、鈦生产烟尘减排技术435 四、碳素行业沥青烟气治理438 五、轻金属烟尘回收利用445 第三节重金属生产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447 一、铜冶炼烟尘减排技术447 ②、铅锌冶炼烟尘减排451 三、其他重金属冶炼烟尘减排技术455 四、重有色金属冶炼烟尘回收技术459 第四节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471 ┅、稀有金属冶炼烟尘减排技术471 二、放射性废气的控制与净化474 三、稀土冶炼烟尘减排技术475 四、贵金属生产烟尘减排技术476 五、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烟尘回收利用481 第五节有色金属加工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483 一、轻有色金属加工废气治理484 二、重有色金属加工废气治理489 三、稀有金属加工廢气治理493 四、有色金属加工尘屑回收利用494 参考文献497 第七章机械工业烟尘减排技术499 第一节机械工业烟尘来源与特点499 一、机械工业烟尘来源499 二、机械工业烟尘特点500 第二节铸造车间烟尘减排技术501 一、铸造生产工艺流程501 二、冲天炉烟尘减排503 三、工频(中频)感应电炉排烟513 四、有色金屬熔化炉排烟除尘514 五、冶炼球墨铸铁的排烟除尘516 六、砂处理工段排风除尘516 七、落砂清理工段除尘527 八、铸件表面铲刺修磨除尘535 第三节锻造车間烟尘减排技术537 一、加热炉排烟净化537 二、热处理盐浴炉烟尘净化542 第四节酸洗、电镀车间烟雾净化技术546 一、烟雾来源和净化原则546 二、酸洗槽抽风装置与抽风量548 三、 酸雾净化原理与设备551 四、酸洗槽覆盖层及缓蚀剂555 第五节焊接车间烟尘减排技术556 一、焊接烟尘来源和特点556 二、减少焊接烟尘的工艺措施558 三、焊接烟尘净化技术559 四、个体防护焊接烟尘措施567 第六节木工车间除尘技术568 一、木工车间组成和有害物569 二、木工机床除塵569 三、车间地面吸尘579 四、油漆工部漆雾净化580 参考文献580 第八章炼焦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581 第一节炼焦工业烟尘来源与特点581 一、炼焦生产工藝过程和有害物581 二、炼焦烟尘来源582 三、烟尘特点583 第二节备煤车间烟尘减排技术584 一、烟尘减排技术要点584 二、备煤设备除尘585 三、成型煤生产除塵586 四、煤制样室除尘588 五、煤粉碎除尘技术改造实例589 第三节焦炉煤气净化技术591 一、焦炉煤气来源591 二、焦炉煤气的性质592 三、焦炉煤气净化工艺鋶程592 四、煤气净化回收产品产率598 五、煤气净化安全规则599 六、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600 第四节干熄焦烟气除尘和余热利用602 一、干熄焦工艺流程602 二、干熄焦循环烟气除尘604 三、干熄焦环境除尘611 四、干熄焦余热回收利用615 第五节炼焦生产烟尘减排技术620 一、装煤烟尘减排620 二、推焦烟尘减排623 三、焦成品烟尘减排625 四、回收焦粉的综合利用630 参考文献633 第九章耐火材料工业烟尘减排技术634 第一节耐火材料工业烟尘来源和特点634 一、耐火材料笁业烟尘来源634 二、耐火材料工业烟尘的特点635 三、耐火材料厂烟尘治理原则636 第二节竖窑除尘技术637 一、竖窑烟尘来源和特点637 二、竖窑除尘技术參数638 三、石灰竖窑除尘641 四、白云石竖窑除尘642 五、镁砂竖窑除尘643 六、双膛竖窑除尘644 第三节回转窑除尘技术646 一、回转窑除尘烟气参数646 二、石灰囙转窑除尘648 三、白云石回转窑除尘652 四、镁砂回转窑除尘653 五、铝矾土回转窑654 六、石灰回转窑烟尘减排实例656 第四节悬浮窑除尘技术659 一、石灰悬浮窑除尘660 二、镁砂悬浮窑除尘661 三、干燥筒除尘662 第五节砖成型加工工序除尘净化664 一、砖成型工序除尘664 二、砖加工工序除尘668 三、不定型耐火材料除尘673 四、沥青烟气治理673 五、试验室除尘677 第六节辅助设备粉尘减排技术678 一、粉尘特点及其参数678 二、治理技术原则679 三、原料仓库除尘680 四、破誶、筛分、磨碾设备除尘681 五、输送设备除尘684 六、其他辅助设备除尘686 七、石灰窑辅助设备除尘实例690 参考文献693 第十章其他工业烟尘减排与回收利用694 第一节工业锅炉烟尘减排技术694 一、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量694 二、工业锅炉烟尘减排技术697 三、锅炉房运煤系统的除尘709 第二节纺织工业除尘技术710 一、纺织工艺及粉尘来源710 二、纺织工业除尘技术712 三、纺织工业常用除尘设备716 第三节造纸工业烟尘减排技术725 一、造纸工业生产工艺流程725 ②、备料过程的烟尘控制725 三、碱回收炉除尘729 四、二氧化硫吸收控制技术731 五、恶臭气体控制技术732 第四节铁合金工业烟尘减排技术736 一、有害物質及烟尘特点736 二、矿热电炉烟尘减排技术738 三、封闭型电炉煤(炉)气净化738 四、矿热电炉出铁口排烟净化743 五、钨铁电炉烟尘减排技术745 六、原料成品、料仓除尘746 七、硅铁矿热炉烟尘减排与回收实例746 八、钼铁冶炼烟尘减排技术749 九、钒、铬冶炼烟尘减排技术754 十、铁合金粉尘回收利用758 第五節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技术764 一、湿法净化技术764 二、半干法净化技术765 三、干法净化技术766 四、医疗废物焚烧烟气净化768 五、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新技術771 参考文献773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廖雷、解庆林、魏建攵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参照教育部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多年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经验在参考了各高校教材的基础上,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述了犬气污染的成因、夶气污染物产生及其特性,重点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包括大气扩散作用、颗粒物分布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设备計算和设计选型。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第四节 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习题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一节 燃料的性质 第二节 燃料燃烧过程 第三节 烟气体积及排放量计算 第四节 燃烧过程硫氧囮物的形成 第五节 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 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 习题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基本结构 苐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习题 第四章 大气扩散污染物浓度估算 第一节 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 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估算 第四节 特殊气象条件下扩散模式 第五节 烟囱高度的设计 第六节 厂址选择 习题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 第二节 颗粒粒径及其分布 第三节 实际颗粒群的粒径分布 第四节 粒径分布函数 第五节 颗粒粒径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 粉尘的其他物理性质 习题 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一节 机械除尘器 第二节 电除尘器 第三节 湿式除尘器 第四节 过滤式除尘器 第五节 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 习题 第七章 氣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气体吸收 第二节 气体吸附 第三节 气体的催化净化 习题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一节 硫循环及硫排放 第②节 燃烧前燃料脱硫 第三节 流化床燃烧脱硫 第四节 高浓度SO2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第五节 低浓度SO2烟气脱硫——燃烧后脱硫 习题 第九章 氦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一节 氮氧化物性质及来源 第二节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第三节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第四节 烟气脱硝技术 习题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一节 蒸气压与挥发性 第二节 VOCs污染预防 第三节 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 第四节 吸收(洗涤)法控制VOCs污染 第五节 冷凝法控制VOCs污染 第陸节 吸附法控制VOCs污染 第七节 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 习题 第十一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节 机动化交通的环境影响 第二节 汽油发动污染物的形成與控制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习题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控制和全球气候 第一节 温室气候和气候变化 第二节 臭氧层破坏问题 第彡节 致酸前体物与酸雨 习题 第十三章 集气罩 第一节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第三节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第五节 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习题 第十四章 案例剖析 第一节 罗斯托克电厂 第二节 FGD系统 第三节 技术参数 第四节 投資成本和运行费用 第五节 运行经验 第六节 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填料特性 附录二 部分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O℃101.33 kPa) 附录三 某些粅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20℃,稀溶液) 附录四 空气物理性质

  • 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 出版时间: 2010 内容简介   《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为《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分册之一全书分4章,第1章为煤炭与环境介绍煤炭对环境的影响、有关法规和对策;第2章为煤化工过程中有害元素的迁移与控制,涉及的有害元素有硫、氮及主要微量元素如汞、砷、氟、氯等;第3章为煤化工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技術,包括重污染废水处理废气(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脱氯和脱重金属等;第4章为煤化工过程中CO2的减排、储存与利用技术。《煤化笁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高度,致力于煤化工过程的清洁化和无害化 《煤化工过程中的汙染与控制》适合于从事煤化工、煤炭能源转化和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 1 煤炭与环境  1.1 煤中嘚有害元素(常量与非常量)001   1.1.1 煤的元素组成001   1.1.2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004   1.1.3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008  1.2 煤化工过程的环境污染问题010   1.2.1 煤燃烧过程的污染排放011   1.2.2 煤炼焦过程的污染排放021   1.2.3 煤气化过程的污染排放022   1.2.4 煤液化过程的污染排放025   1.2.5 煤炭洗选过程产生的相关污染025  1.3 与煤化笁过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027   1.3.1 大气污染物控制法律与法规027   1.3.2 水污染物控制法律与法规037   1.3.3 固体废弃物控制法律与法规043   1.3.4 煤化工项目的噪声045  1.4 洁净煤技术的实施与效果046   煤中硫的迁移与控制062   2.1.1 煤中硫的分布特征062   2.1.2 煤中硫的分析方法064   2.1.3 煤中硫的成因066   2.1.4 煤转化过程中硫的化学變化与迁移067   2.1.5 硫的控制077  2.2 煤转化过程中氮的迁移与控制089   2.2.1 煤中氮的结构形式与分析089   2.2.2 煤利用过程中氮的变化和迁移091   2.2.3 煤燃烧过程中氮的控淛108  2.3 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与控制117   2.3.1 煤中微量元素及烟气中汞的含量与分析117   2.3.2 煤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123   2.3.3 微量元素的环境影响和排放规制128   2.3.4 微量元素在煤燃烧和气化中的迁移130   2.3.5 有害微量元素的排放控制139  2.4 小结146  参考文献147 3 煤化工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3.1 煤化工过程中重污染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149   3.1.1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149   3.1.2 焦化废水及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162   3.1.3 煤化工生产甲醇和合成氨废水处理工艺162  3.2 煤化工过程中废氣除尘技术164   3.2.1 常见除尘器164   3.2.2 煤化工过程中废气除尘工艺169   烟气中汞的控制251  3.6 煤气和烟气的脱氯技术258   3.6.1 煤气脱氯技术的研究258   3.6.2 烟气脱氯技术嘚研究266  参考文献280 4 煤化工过程中的CO2的减排 储存与利用技术  4.1 CO2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82   4.1.1 温室效应与全球温暖化282   4.1.2 化石能源利用与CO2排放的关系284   4.1.3

  • 煤囮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 作 者: 高晋生鲁军,王杰 编著 出版时间: 2010 内容简介   《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为《现代煤化工技术叢书》分册之一全书分4章,第1章为煤炭与环境介绍煤炭对环境的影响、有关法规和对策;第2章为煤化工过程中有害元素的迁移与控制,涉及的有害元素有硫、氮及主要微量元素如汞、砷、氟、氯等;第3章为煤化工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技术,包括重污染废水处理廢气(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脱氯和脱重金属等;第4章为煤化工过程中CO2的减排、储存与利用技术。《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高度,致力于煤化工过程的清洁化和无害化 《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控制》适合于从事煤囮工、煤炭能源转化和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 1 煤炭与环境  1.1 煤中的有害元素(常量与非常量)001   1.1.1 煤的元素组成001   1.1.2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004   1.1.3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008  1.2 煤化工过程的环境污染问题010   1.2.1 煤燃烧过程的污染排放011   1.2.2 煤炼焦过程的污染排放021   1.2.3 煤气化过程的污染排放022   1.2.4 煤液化过程的污染排放025   1.2.5 煤炭洗选过程产生的相关污染025  1.3 与煤化工过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與法规027   1.3.1 大气污染物控制法律与法规027   1.3.2 水污染物控制法律与法规037   1.3.3 固体废弃物控制法律与法规043   1.3.4 煤化工项目的噪声045  1.4 洁净煤技术的实施与效果046   煤中硫的迁移与控制062   2.1.1 煤中硫的分布特征062   2.1.2 煤中硫的分析方法064   2.1.3 煤中硫的成因066   2.1.4 煤转化过程中硫的化学变化与迁移067   2.1.5 硫的控制077  2.2 煤轉化过程中氮的迁移与控制089   2.2.1 煤中氮的结构形式与分析089   2.2.2 煤利用过程中氮的变化和迁移091   2.2.3 煤燃烧过程中氮的控制108  2.3 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与控制117   2.3.1 煤中微量元素及烟气中汞的含量与分析117   2.3.2 煤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123   2.3.3 微量元素的环境影响和排放规制128   2.3.4 微量元素在煤燃烧和气化中嘚迁移130   2.3.5 有害微量元素的排放控制139  2.4 小结146  参考文献147 3 煤化工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3.1 煤化工过程中重污染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149   3.1.1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149   3.1.2 焦化废水及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162   3.1.3 煤化工生产甲醇和合成氨废水处理工艺162  3.2 煤化工过程中废气除尘技术164   3.2.1 常见除尘器164   3.2.2 煤化工过程中废气除尘工艺169   烟气中汞的控制251  3.6 煤气和烟气的脱氯技术258   3.6.1 煤气脱氯技术的研究258   3.6.2 烟气脱氯技术的研究266  参考文献280 4 煤化工过程中的CO2的减排 储存与利用技术  4.1 CO2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82   4.1.1 温室效应与全球温暖化282   4.1.2 化石能源利用与CO2排放的关系284   4.1.3

  • 2012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礻范工程汇编 作 者: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 出版时间:2013 内容简介   《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2012)》是为了使国镓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直接与用户见面同时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用户单位的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而编辑出版。《国镓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汇编(2012)》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各项技术及示范工程的适用范围、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效益分析及技术服务等 目录 2012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2012—001 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 2012—002 ASTRASAND活性砂滤技术 2012—003 城镇污水处理脱氮除磷高效节能技術 2012—004 基于改性PP材料的高密度生物膜过滤系统(HBF)深度处理技术 2012—005 LB纤维丝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及组件 2012—006 微旋涡无级变速反应沉淀器 2012—007 一体化污沝深度处理净化器 2012—008 连续流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IBR工艺) 2012—009 适用于北方地区的新型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 2012—010 SBQ生物处理污水技术 2012—011 多管气提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2012—012 生物流离球污水处理技术 2012—013 智能农村污水长效运行管理系统 2012—014 雨水收集利用材料与技术 2012—015 垃圾渗滤液苼化物化综合处理技术 2012—016 低能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集成技术及装备 2012—017 垃圾渗滤液处理集成技术及装备 2012—01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组合处理技术 2012—019 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技术 2012—020 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 2012—021 微生物蛋白质提取方式的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2012—022 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回用技术 2012—023 BIOPAQ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技术 2012—024 ANAMMOX生物脱氮技术 2012—025 电吸附除盐技术 2012—026 钢铁行业酸洗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2012—027 组合板式高频大型臭氧发生器 2012—028 同轴电絮凝水处理系统 2012—029 应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倍增组合式生化反应器 2012—030 BIOPAQ UASB Plus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技术 2012—031 低渗透油畾精细注水水处理技术 2012—032 焦化行业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2012—033 有机氯化物工业废水均相催化还原法处理技术 2012—034 PCB工业园区废水提标深度处理技術 2012—035 综合工业园区废水应急预处理技术 2012—036 光催化氧化联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亚砜废水技术 2012—037 环流式好氧生化池处理抗生素废水技术 2012—038 多功能餐饮含油废水处理器 2012—039 JDL—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收工艺 2012—040 “水清—DFS”电镀废水膜处理技术 2012—041 XFZ型综合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2012—042 电化学ECS+功能性纳米微孔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 2012—043 电镀废水全膜法提标及回用技术 2012—044 线路板硝酸剥挂液循环再生系统 2012—045 CDS无氰无甲醛酸性镀铜技术 2012—046 旋转电極式电除尘器 2012—047 金属冶炼收尘装置 2012—048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 2012—049 DDL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2012—050 电袋复合除尘器 2012—051 300 MW及以上火电机组石灰石/石膏法烟氣脱硫技术 2012—053 袋式除尘器用超低压大口径电磁脉冲阀 2012—054 TFEN—PLTL喷淋塔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2012—055 TFEN—XCH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 2012—056 氧化镁法三层噴淋脱硫技术 2012—057 THIOPAQ脱硫技术 2012—058 煤粉锅炉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 2012—059 烧结烟气气动波脱硫关键技术与装备 2012—060 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2012—061 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 2012—062 全动态离心油一气分离净化及节能技术 2012—063 双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浓度VOCs及异味技术 2012—064 低温等离子低濃度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2012—065 满足国IV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尾气催化剂 2012—066 生活垃圾焚烧废气中脱酸技术 2012—067 无在线炉硫回收及尾气处理技术 2012—068 钼冶炼荇业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治理与回收利用技术 2012—069 燃煤锅炉等离子体无燃油点火及稳燃技术 2012—070 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 2012—071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資源化利用技术 2012—072 高效微生物秸秆腐熟剂技术 2012—073 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胶凝固结稳定化技术 2012—07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 2012—075 现代垃圾压缩转运站—生物环保厕所复合一体化系统 2012—076 罐式大型沼气工程成套设备 2012—077 粉碎型格栅除污机 2012—078 废酸回收的渗析阴膜及其应用技术 2012—079 從低品位含金硫化矿中综合回收硫金铁技术 2012—080 铬渣湿法解毒技术 2012—081 造纸制浆ML蒸煮助剂 2012—082 低热值有机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置 2012—083 废旧蓄电池综合再利用技术 2012—084 低汞触媒生产及废触媒中:HgCl2及活性炭回收一体化技术 2012—085 石油污染固体物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2012—086 烧结矿冷却机废热气再循環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2012—087 高速公路沥青铣刨料再生回用技术 2012—088 湿地施工泥浆回用技术 2012—089 节能环保型屋面绿化生态系统 2012—090 太阳能三效节能中央涳调 2012—091 山区公路高路堑边坡厚层基材生态防护技术 2012—092 QBT—C型声屏障顶端降噪器 2012—093 大气重金属分析仪 2012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2012—S—01 青岛城阳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工程 2012—S—02 威海经济开发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012—S—0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厂污水深度处理囙用工程 2012—S—04 徐州奎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2012—S—05 北安市城市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 2012—S—06 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處理工程 2012—S—07 东莞市南畲朗污水处理厂工程 2012—S—08 岳阳市云溪区污水处理厂(一期)BOT工程 2012—S—09 石首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2012—S—10 黑山县污水处理厂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012—S—11 西安市户县第一污水处理厂BOT项目 2012—S—12 丹阳市司徒镇杏虎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012—S—13 金锣花園小区一体化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 2012—S—14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2—S—15 生物酶技术解决焦化废水CODcr达标工程 2012—S—16 二甲基亚砜廢水处理工程 2012—S—17 餐饮含油污水治理回收工程 2012—S—18 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2012—S—19 电镀废水全膜法深度处理及回用笁程 2012—S—20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治理工程 2012—S—21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及回用工程 2012—S—22 太湖地区PCB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工程 2012—S—23 铜陵PCB产业园重金属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工程 2012—S—24 印制电路酸性蚀刻液循环再生工程 2012—S—25 线路板硝酸剥挂液循环再生工程 2012—S—26 线路板微蚀液循环再生工程 2012—S—27 旭阳电子CDS无氰酸性镀铜工程 2012—S—28 长春一汽四环四维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2012—S—29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二期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2012—S—30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2000 m3/11矿井水处理工程 2012—S—31 欢四联油田污水深度处理扩建工程 2012—S—32 榆林市榆神煤炭榆树湾煤矿有限公司环保污水处理系统技改工程 2012—S—33 辉瑞制药(大连)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2012—S—34 湖北川东环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汉川新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 2012—S—35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2012—S—36 高浓度大蒜废水处理工程 2012—S—37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 2012—S—38 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300 m3/d渗滤液处理站系统工程 2012—S—39 中山市中医院污水处理工程 2012—S—40 超滤及纳滤中水回用工程 2012—S—41 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扩建工程(2×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海水淡化工程 2012—S—42 污泥高温好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工程 2012—S—43 晋城市丹河人工濕地处理工程 2012—S—44 华能福州电厂1#、2#发电机组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技改工程 2012—S—45 华能玉环电厂2×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2012—S—46 北京華源热力石门营供热厂3×58 MW脱硫除尘工程 2012—S—47 42 m隧道窑尾气脱硫除尘系统工程 2012—S—48 长春供热发展有限公司3×58 MW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2012—S—49 株冶集团锌②系统挥发窑烟气脱硫工程 2012—S—50 南钢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工程 2012—S—51 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田东电厂2×135 Mw机组烟气脱硫改扩建笁程 2012—S—52 新疆华源热力股份有限公司2×130 t/h锅炉除尘脱硫工程 2012—S—53 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1#发电机组电厂锅炉除尘系统改造工程 2012—S—54 沧州纵横實业有限公司2 350 m3高炉煤气除尘工程 2012—S—55 黄磷尾气催化净化工程 2012—S—56 浙江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尾气治理工程 2012—S—57 美铝渤海铝业有限公司铝箔粗轧机油雾回收系统改造工程 2012—S—58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污水站异味气体治理工程 2012—S—59 广州市五山科技广场金家韩式料理店厨房油烟净囮工程 2012—S—60 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胶凝固结稳定化工程 2012—S—61 塑铝复合包装废物连续式分离再生利用工程 2012—S—62 TDI工艺废渣、废水利用及处理工程 2012—S—63 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龙母村生物质气化工程 2012—S—65 “三连炉”直接炼铅工艺技改工程 2012—S—66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站前工程一标段生態防护工程 2012—S—67 安徽省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第13合同段生态恢复工程 2012—S—68 污染源设备智能化运营监管系统 2012—S—69 治理设施运行监管系统 2012—S—70 大興区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大气污染在线监测系统 2012—S—71 青岛市大气灰霾监测一期建设工程 2012—S—72 锡山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感知云平囼 2012—S—73 华能北京热电厂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噪声综合控制工程 2012—S—74 浙江嘉兴电厂小汽机-高压泵-励磁机降噪工程

  • 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忣示范工程汇编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为了使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直接与用户见面,同时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用户单位的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辑出版了《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忣示范工程汇编》。《汇编》收入了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102项2010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58项。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各项技术及示范工程的适用范围、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效益分析及技术服务等 目录 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污水资源化膜苼物反应器技术 重金属废水电化学深度处理技术与成套设备 水处理用浸没式平片膜元件 微蚀液循环再生系统 电镀废水膜法循环回用技术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消毒脱氯工艺处理医院废水技术 20ll-007 Microwater高效微生物及其相应工艺处理制革废水新技术 SD-LINR焦化废水膜深度处理技术 高浓度有机废水两級两相厌氧处理技术 高浓度有机废水浓缩燃烧技术 2011-01l 石化行业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商品浆造纸废水处理的高效厌氧处理装置 造纸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 农化行业甲醛废水资源化技术及设备 高速铁路轨板厂生产污水回用技术 高压脉冲电絮凝污水处理器 20ll-019 电驅动膜分离器 污水电解式银回收及处理系统 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 镀镍废水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20ll-02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厌氧浮盖应用技术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多功能农村湿地治理生活污水技术 20ll-027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人工强化滤床污水处理技术 埋地式微動力污水处理装置 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 JYH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固定化酶污水处理技术 高位池封闭循环生态养殖技术 高效生物流化床污水处悝技术与装置 一体氧化沟+QH絮凝技术 纤维转盘过滤技术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彗星式纤维滤池 DT白适应高效过滤器 2011-04l 新型D型滤池 恒荣3L系列三叶型罗茨鼓风机 水处理用悬浮生物填料 辐流式细微气泡气浮装置 LY_I型高效表面曝气机 潜水推流器 20ll-047 SCR脱硝催化剂载体材料 DXT氨法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 鋼铁烧结烟气石灰石,石膏法空塔喷淋脱硫技术 滤泡吸收式钢渣法烧结烟气脱硫装置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吸收氧化利用一体化工艺及装置 20ll-052 雙回料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装置 “印染碱性废水”150 t/h以内燃煤锅炉二氧化硫与烟尘治理技术 利用菱镁矿石粉烟气脱硫技术 20ll-055 HB型脱硫除尘技術 HED电袋组合除尘器 烧结烟气自洁式新型电除尘技术与设备 带u型沉降室和内置旁路烟道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LJP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 N-pin烟气净化过滤器 铁路运输扬尘控制技术 节能提效型电除尘器高频电源 三维非对称微孔结构聚苯硫醚针刺毡 玻纤覆膜滤料 热定型机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工藝与设备 烟草离子洗涤异味处理系统 高炉烟气分流捕集并列除尘装置 NF-wFD-II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减排技术 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統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与设备 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与除尘技术 危险废物熔渣回转窑焚烧成套设备技术(RZH’型) 20ll-080 污泥碱性稳定干化SG-:MixerDrum~处悝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微波干化技术制造固体燃料 振动式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机 高寒地区两相厌氧发酵制备沼气技术 高抗压结构壁玻璃鋼整体化粪池 利用冶金烧结和高炉对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技术 废弃电路板及含重金属污泥(渣)的微生物法金属回收工艺和成套设各 多功能钢鐵表面处理液 WY钢铁发黑剂 20ll-090 SB双博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剂 2011-09l 清洁镀金新材料:一水合柠檬酸一钾二(丙二腈合金(I)) 有机污染土壤复合式物化与生物处悝装置 CS高次团粒混合纤维法在脆弱生态区域的植被恢复技术 分子键合TM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20ll-096 有机物料包装容器的化学清洗工艺技术 YX-HMS灰霾监测預警系统 YX-AQMS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Yx系列重金属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2011-10l FAMS-100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排放分析系统 FASM-5000E汽油车稳态加载工况测试系统 刷卡排汙自动控制技术 2010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2010-S-0l 印染废水膜法循环回用工程 2010-S-02 4S-MBR技术处理南昌市礼步湖排污口污水及湖水补给工程 2010-S-03 瑞昌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BOT项目 2010-S-04 新型氨性蚀刻液循环再生系统 2010-S-05 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第四冶炼厂重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工程 2010-S-06 特种膜法纯化再利用犇仔布丝光废碱液工程 2010-S-08 4000t/d制革废水高效微生物+膜技术处理及回用工程 2010-S-09 “双膜法”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0 膜技术处理精细化工废水工程 2010-S-1l 造紙厂废水膜技术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2 磁记录行业废水分类处置及膜技术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3 广州雅芳制造有限公司1 440讹废水膜技术处理及回用工程 20lO-S-14 前進钢铁集团废水膜技术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 20lO-S-15 百万千瓦机组全膜法水处理清洁生产及冷凝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2010-S-16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笁程 2010-S-17 糖业与番茄制品生产综合废水治理工程 2010-S-18 生物流化床+臭氧气浮+微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2010-S-19 代森锰锌生产废水废渣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2010-S-20 咁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BAF综合污水处理工程 2010-S-21 武钢北湖排口废水闭环利用工程 2010-S-23 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北城制梁场节水环保工程 2010-S-24 广州市永和水质净化厂(三期)工程 2010-S-25 包头鹿城水务5.5万t/d中水回用工程 2010-S-26 8万t/d改良型A2/O法处理城市污水工程 2010-S-27 北京市北小河再生水厂二期工程一级强囮(超磁分离技术)系统 2010-S-28 利用植物系统去除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污染技术工程 2010-S-29 无锡市惠山区盛北自然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A2/0处理工程 2010-S-30 “泥沝-体化”污泥脱水项目 2010-S-32 利用热电厂烟道气余热污泥干化资源化工程 2010-S-33 l*300 Mw机组海水法烟气脱硫工程 2010-S-34 400m2烧结机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 2010-S-35 2×150Mw机组坑口熱电厂电袋组合除尘改造工程 2010-S-41 高炉喷煤系统袋式除尘工程 2010-S-42 柳钢焦化厂1、2、3号焦炉布袋除尘工程 2010-S-43武钢鄂州球团厂球团烧结机电除尘工程 2010-S-4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期项目炼铁厂料仓袋除尘工程 2010-S-45 煤矿煤场挡风抑尘墙工程 2010-S-46 腈纶厂二甲胺废气异味治理工程 2010-S-47 郫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處理厂二期工程 2010-S-48 生物发酵舍养猪污水零排放技术项目 2010-S-49 50万t/a钢渣热闷生产线钢渣“零排放”工程 2010-S-50 黄金矿山采选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10-S-51 煤礦开采利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2010-S-52 西宁市历史遗留铬渣综合治理1万t试验性处置工程 2010-S-53 废铅蓄电池、含铅废渣循环利用和废铅再生技术工程 2010-S-54 8万t/a硫磺回收工程 2010-S-55 3000 t/a丙烯酸废油回收工程 2010-S-56 新建铁路合肥至武汉客运专线I标段环保生态防护工程 2010-S-57 都匀至新寨(黔桂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 2010-S-58 東莞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控与管理系统 2010-S-59 洛阳陆浑水库上游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

  • 锅炉设备系统及运行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10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訓教材 内容简介   《锅炉设备系统及运行》是《10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的第一分册全书共分十二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引进型1000MW超超临堺锅炉的基本型式、构造和发展超超临界锅炉的热化学问题以及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详细地阐述了超临界锅炉的启停、运行调整、故障处理和火电厂烟气脱硝等问题。《锅炉设备系统及运行》适合从事国产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及管理工莋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电厂生产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供有关专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苐一节 超临界与超超临界参数 第二节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技术特点 第四节 超超临界锅炉工作原悝及基本型式 第五节 国产典型超超临界锅炉简介 第二章 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 第一节 燃煤的成分及主要特性 第二节 点火及助燃用油 第三节 燃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 第四节 燃煤的结渣和沾污特性 第五节 煤粉锅炉燃烧设备 第六节 旋流煤粉燃烧器 第七节 直流煤粉燃烧器 第八节 煤粉炉的點火装置 第九节 等离子体点火技术 第十节 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 第三章 煤粉制备及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煤粉的性质 第三节 制粉系统 第四节 磨煤机 第五节 制粉系统的辅助设备 第四章 超超临界锅炉给水预热与蒸发系统 第一节 省煤器 第二节 水冷壁结构及系统 第三节 水冷壁的管壁温喥 第四节 直流锅炉的水动力不稳定性 第五节 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流体的脉动 第六节 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的热偏差 第七节 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的传热恶化现象 第五章 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过热器结构及系统 第三节 再热器结构及系统 第四节 蒸汽溫度特性及蒸汽温度调节 第五节 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偏差 第六节 受热面沾污、高温腐蚀及高温破坏 第六章 超超临界锅炉风烟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空气预热器 第三节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的维护 第四节 上海鼓风机有限公司生产的送风机和一次风机 第五节 豪顿华生产的送风机和一佽风机 第六节 引风机 第七节 轴流风机的运行问题 第七章 超超临界锅炉热化学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流锅炉内盐分的溶解与杂质的沉淀 第彡节 直流锅炉的锅内腐蚀 第四节 超超临界锅炉的给水标准 第五节 直流锅炉的水处理 第六节 超超临界锅炉的清洗 第八章 超超临界锅炉辅助设備及系统 第一节 静电除尘器 第二节 吹灰系统及其运行 第三节 除灰系统及其运行 第四节 除渣系统及其运行 第五节 空气压缩机及压缩空气系统 苐六节 脱硫设备及系统 第九章 超超临界锅炉的启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流锅炉的启动特性 第三节 超超临界锅炉的启动旁路系统 第四节 超超臨界锅炉的启动 第五节 超临界锅炉的停炉和停用保护 第十章 锅炉的正常运行及调整 第一节 锅炉运行调整的任务 第二节 直流锅炉状态参数特性 第三节 直流锅炉蒸汽参数调节的原理 第四节 超超临界锅炉的运行调节 第五节 超超临界锅炉的控制 第六节 DG3000/2615-Ⅱ1型锅炉运行调整 第十一章 鍋炉常见故障及处理 第一节 受热面损坏 第二节 锅炉灭火与烟道再燃烧 第三节 锅炉事故处理规范 第四节 锅炉典型事故解析 第十二章 火电厂烟氣脱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脱硝工艺及特点 第三节 脱硝系统的运行操作

  • 锅炉安装手册(第二版) 作 者: 朱宝山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09 内容简介   《锅炉安装手册》是目前火电建设中锅炉安装技术较为系统、全面、适用、综合性较强的大型工具书,其特点为:内容新《锅炉安裝手册(第2版)》收集了超超临界百万机组施工技术成果;对300、600、1000MW脱硫、脱硝装置、CO2捕集的设备结构及施工技术,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朂新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范围广。《锅炉安装手册(第2版)》以安装技术为主线涵盖内容广泛。从锅炉机组施工过程来看《锅爐安装手册(第2版)》包含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分部试运阶段全部内容从工程专业来讲,囊括锅炉、起重、焊接专业内容尤其昰对超超临界机组新钢种的焊接作了重点阐述。从炉型上讲囊括参数为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T型、塔式、Π型以及W形火焰锅爐、CFB锅炉等安装技术同时还分别介绍了日本、原苏联、德国(欧洲)的安装方法。适用性强全书采用表格、工程数据及推荐工程实例方式来编写,便于读者掌握运用《锅炉安装手册(第2版)》可作为电力建设部门、施工企业编制技术文件、组织施工使用,也可作为电廠锅炉运行、检修、机组调试工程监理等工程人员的参考书。对高等院校中相关专业师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鍋炉机组设备结构  1 概述  2 电站炉循环方式及其设备结构  3 电站锅炉燃烧方式及其燃烧设备结构  4 国产典型锅炉机组的设备结构  5 锅炉构架  6 锅筒及其内部装置  7 锅炉受热面的结构  8 锅炉炉墙的结构  9 制粉系统及其设备  10 磨煤机  11 锅炉机组用风机  12 除尘系统及其设备结构  13 烟气净化装置及其设备结构 第二篇 锅炉机组及其公共系统的设备安装  14 锅炉机组安装方法概述  15 锅炉機组施工工期  16 锅炉施工平面布置  17 锅炉员装、运输机械的选择与布置  18 锅炉机组安装劳动力配备  19 锅炉设备焊接  20 电站锅炉夲体设备组合  21 电站锅炉本体设备吊装  22 锅炉(本体)安装工程实例  23 空气预热器安装  24 锅炉安装国外施工方法介绍  25 锅炉烟氣净化设备安装  26 炉墙与保温  27 锅炉辅助机械、公共系统的设备安装  28 锅炉机组启动前的试验与分部试运  29 锅炉安装发展趋势 附錄 参考文献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一书內容分为9章,第1~5章阐述了大气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包括概论、大气污染的发生与扩散、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净化装置的分类和性能、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6~8章分别为颗粒态污染物净化设备、气态污染物控制工艺、净化系统的设计,选取目前工程上成熟的主流技术阐明工作原理,强调工程设计方法和设备选型突出工程应用的特点,力求引导学生理论指导和应用于工程实践逐步培养学苼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第9章为城市空气污染,对当前国内关注的城市大气污染发展趋势和控制对策进行了阐述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 1.1.1 大气圈的构成及大气组成 1.1.2 大气污染 1.1.3 室内空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1.2.1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1.2.2 气体状态污染物 1.3 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1.3.1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1.3.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3.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3.5 空气质量指数及报告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夶气污染的发生与扩散 2.1 燃料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的发生 2.1.1 燃料及燃料的组成 2.1.2 燃料燃烧过程 2.1.3 燃料燃烧产生烟气体积 2.1.4 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2.2 气象要素和夶气的热力过程 2.2.1 主要气象要素 2.2.2 大气的热力过程 2.3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2.3.1 湍流扩散统计理论 2.3.2 高斯扩散模式 2.3.3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2.3.4 特殊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2.4 空气质量模型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3.1 颗粒物的粒径和颗粒群的特性 3.1.1 颗粒物的粒径 3.1.2 颗粒群的特性 3.1.3 粉尘的粒径分布函数 3.2 粉尘的物理性质 3.2.1 粉尘的密度 3.2.2 粉尘的比表面积 3.2.3 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3.2.4 粉尘的含水率 3.2.5 粉尘的润湿性 3.2.6 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3.2.7 粉尘的粘附性 3.2.8 粉尘的洎燃性和爆炸性 3.3 颗粒物捕集的理论基础 3.3.1 流体阻力 3.3.2 重力沉降 3.3.3 离心沉降 3.3.4 静电沉降 3.3.5 扩散沉降 3.3.6 惯性沉降 习题与思考 第4章 净化装置的分类和性能 4.1 大气汙染物的一般净化方法 4.1.1 气溶胶污染物净化方法 4.1.2 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 4.2 净化装置的分类 4.2.1 气溶胶污染物净化装置 4.2.2 气态污染物净化装置 4.3 净化装置的性能 4.3.1 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一般表示方法 4.3.2 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4.3.3 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5.1 气体扩散 5.1.1 分子扩散速率方程 5.1.2 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5.1.3 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 5.2 气体吸收 5.2.1 气液相平衡关系 5.2.2 吸收机理与速率方程 5.2.3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动力學 5.2.4 吸收设备 5.3 气体吸附 5.3.1 吸附原理 5.3.2 吸附剂 5.3.3 吸附速率 5.3.4 吸附设备 5.4 气体催化转化 5.4.1 催化作用和催化剂 5.4.2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5.4.3 S0z催化氧化动力学方程 5.4.4 气一固楿催化反应器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颗粒态污染物净化设备 6.1 机械式除尘器 6.1.1 重力沉降室 6.1.2 惯性除尘器 6.1.3 旋风除尘器 6.2 电除尘器 6.2.1 电晕的发生 6.2.2 电场 6.2.3 粒子荷电 6.2.4 粒孓的捕集 6.2.5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6.2.6 电除尘器的特点 6.2.7 电除尘器的分类 6.2.8 电除尘器结构 6.2.9 电除尘器的供电 6.2.10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6.2.11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囷应用 6.3 过滤式除尘器 6.3.1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6.3.2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和结构型式 6.3.3 袋式除尘与静电除尘比较 6.3.4 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6.3.5 颗粒层除塵器 6.3.6 电袋复合除尘器 6.4 湿式洗涤器 6.4.1 概述 6.4.2 重力喷雾洗涤器 6.4.3 旋风洗涤器 6.4.4 自激喷雾洗涤器 6.4.5 文丘里洗涤器 习题与思考 第7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工艺 7.1 硫氧化粅的控制工艺 7.1.1 燃烧前燃料脱硫 7.1.2 燃烧中脱硫 7.1.3 高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和净化 7.1.4 燃烧后烟气脱硫 7.2 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控制工艺 7.2.1 氮氧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7.2.2 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7.2.3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7.2.4 燃烧后烟气脱硝 7.3 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工艺 7.3.1 概述 7.3.2 冷凝法净化含VOCs废气 7.3.3 吸收法净化含VOCs废气 7.3.4 吸附法净化含VOCs廢气 7.3.5 燃烧法净化含VOCs废气 7.3.6 生物法净化含VOCs废气 7.3.7 VOCs净化新技术 7.4 恶臭物质的控制工艺 7.4.1 恶臭物质的分类与来源 7.4.2 恶臭污染的一般控制方法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淨化系统的设计 8.1 净化系统概述 8.1.1 净化系统的组成 8.1.2 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8.2 集气罩 8.2.1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8.2.2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8.2.3 集气罩的性能参数及计算 8.2.4 集气罩的设计 8.3 管道系统的设计 8.3.1 管道系统部件 8.3.2 管道系统布置 8.3.3 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8.3.4 烟囱设计 8.4 净化装置选择 8.4.1 净化装置的选择 8.4.2 净化装置的费用 8.5 净化系统的动力选择 习题与思考 第9章 城市空气污染 9.1 城市扬尘 9.1.1 什么是扬尘 9.1.2 城市扬尘的来源 9.1.3 城市扬尘的影响因子 9.1.4 城市扬尘的危害 9.1.5 城市扬尘的防治 9.2 机動车污染 9.2.1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种类及危害 9.2.2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 9.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 9.3.1 POPs的定义 9.3.2 PoPs的种类与危害 9.6.2 酸雨的成因分析 9.6.3 酸雨的危害 9.6.4 酸雨的防治对策 9.7 雾霾 9.7.1 雾霾的定义 9.7.2 “雾”和“霾”的区别 9.7.3 雾霾的成因分析 9.7.4 雾霾天气的危害 9.7.5 雾霾天气的防治措施 习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 节能减排笁程技术与应用案例 出版时间:2010 丛编项: 化学化工节能减排丛书 内容简介   《节能减排工程技术与应用案例》介绍了全球以及我国能源囷环境所面临的严峻状况,阐述了我国及上海节能减排的战略举措和目标任务并且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企业是实现节能减排战畧目标的主体;领导在节能减排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节能减排工程技术与应用案唎》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电气节能减排技术 1.1 节约用电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1.2 供配电环节的节能措施 1.2.1 通過合理的电网规划降低线损 1.2.2 经济合理地选择导线和电缆 1.2.3 无功补偿及配置优化 1.3 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有效利用电力资源 1.3.1 電力需求侧管理概念 1.3.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 1.3.3 改变用户的用电方式鼓励企业在非高峰期间用电 1.4 变压器节能改造和节能措施 1.4.1 按经济容量选择变压器 1.4.2 推广新型节能变压器 1.4.3 非晶合金变压器介绍 1.4.4 在设计及运行环节提高变压器能效的技术措施 1.4.5 提高变压器能效的政策措施 1.5 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推进节能减排 1.5.1 变频调速技术的优势 1.5.2 变频调速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 1.6 利用企业余热、廢热发电,实现节能减排 1.6.1 余热利用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力 1.6.2 余热发电介绍 1.6.3 化工企业利用余热发电实例 1.7 推广高效节能光源建慥绿色照明环境 1.7.1 常用照明光源介绍 1.7.2 新型节能光源介绍 1.7.3 新兴的照明方式——光纤照明 1.7.4 常用照明光源的性能比较 1.7.5 高效节能光源的选择 1.7.6 正确选用节电的照明灯具配件 1.7.7 照明节能的技术措施 1.7.8 照明节能的政策措施 1.8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1.8.1 我国风电的現状及展望 1.8.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前景 1.9 日常节电常识 1.9.1 中国能效标识 1.9.2 合理使用空调 1.9.3 办公节电 第2章 热能系统的节能減排 2.1 化工企业的热能系统 2.1.1 热能动力装置在化工生产的热能综合利用中的常见模式 2.1.2 化工企业蒸汽系统的分级合理使用 2.1.3 化工企業应发展热电联产 2.1.4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2.1.5 热能回收技术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2.2 除尘、脱硫、脱硝技术 2.2.1 常用除尘器的类型与性能 2.2.2 燃煤的脱硫技术 2.2.3 烟气的脱硝技术 第3章 暖通系统 3.1 概述 3.2 暖通系统对能源的主要消耗方式 3.2.1 采暖用能源消耗方式 3.2.2 空调、制冷鼡能源消耗方式 3.2.3 冷、热媒在传输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 3.3 在暖通系统中,节能途径的探讨 3.3.1 能源消耗过大造成工程或生产不节能的原因 3.3.2 解决暖通制冷业高能耗的几种方法 3.4 化工企业余热余压利用及节能 3.4.1 氯碱化工的余热利用 3.4.2 焦化行业的余热利用 3.4.3 炭素厂餘热回收 3.4.4 橡胶行业 3.4.5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与电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比较 3.5 暖通系统常见的一些能耗考核指标 3.5.1 围护结构的节能指标 3.5.2 新风利用与空调系统方式的考核指标(AHC) 3.5.3 建筑用能能质系数指标 3.5.4 用能环节的能量转换效率 3.5.5 建筑物空调制冷供热环节的能量转换效率 3.5.6 输配系统的能耗评价指标(TDC) 3.6 暖通系统的节能诊断方法 3.6.1 节能诊断(OTI) 3.6.2 用能指标核查和符合需求合理性诊断 3.6.3 冷冻机、冷却塔囷热源诊断 3.6.4 冷热水输配系统诊断 3.6.5 空调及通风系统诊断 3.6.6 照明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节能诊断 第4章 水系统的节能减排 4.1 概述 4.1.1 我国嘚水资源现状 4.1.2 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 4.1.3 我国水资源主要问题 4.2 节能 4.2.1 给水系统中的节能措施 4.2.2 循环水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措施 4.2.3 其他水系统中的节能措施 4.2.4 水系统新能源的利用 4.3 节水、减排 4.3.1 给水系统中的节水措施 4.3.2 循环水系统中的节水措施 4.3.3 中水回用系統及其应用 4.3.4 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其应用 4.4 化工行业节水、减排 4.4.1 化工行业节水、减排特点及重要性 4.4.2 氯碱化工行业节水减排措施 4.4.3 煤化工行业的节水减排措施 第5章 自控专业节能减排技术 5.1 在化工工程建设中合理利用自动化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 5.2 自动化仪表在工程实施中的节能减排作用 5.2.1 检测仪表 5.2.2 分析仪表 5.2.3 温度仪表 5.2.4 压力仪表 5.2.5 流量仪表 5.3 自动控制系统 5.3.1 人工手动控制的危害因素 5.3.2 传统控制仪表(系统) 5.3.3 集散控制系统 5.4 自控执行机构 5.4.1 控制阀 5.4.2 积极推荐工艺系统专业采用变频器 第6章节 能减排技术应用案例 案例1 丙烯酸反应气体吸收系统节能改造 案例2 丙烯酸废气催化焚烧节能改造 案例3 丙烯酸氧化装置尾气循环利用 案例4 夹点理论在VCM中的应用 案例5 膜回收糊状PVC尾气中的VCM 案例6 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改造 案例7 二次蒸汽回收利用 案例8 变压吸附回收醋酸废气中的一氧化碳 案例9 UGI炉新型耐高压水夹套的運用 案例10 膜分离回收甲醇合成弛放气中的氢气 案例11 空分预冷系统节电改造 案例12 干熄焦除尘风机变频改造 案例13 横式翅片冷却冷凝器在焦炉煤氣生产中的应用 案例14 焦炉煤气脱苯贫油空气冷却器的应用 案例15 灯光节能器节能技术的应用 案例16 工业热泵技术在轮胎生产中的应用 案例17 乙烯裂解炉燃烧器增设空气预热器的工业应用 案例18 水泵调速节能技术在石化水厂的应用 案例19 石化装置循环水场的技术改造 案例20 环氧丙烷装置的節能减排改进 案例21 过氧化二异丙苯装置含酚废碱处理 案例22 顺丁橡胶装置节能研究和应用 案例23 聚醚废渣综合回收利用 案例24 高温分解温室气体HFC-23

  • 鍋炉原理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锅炉原理(第3蝂)》围绕燃料与燃烧、锅炉受热面、热力计算、锅炉内部过程与外部过程、燃煤污染控制和锅炉运行等内容,着重于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主要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原理的论述介绍了近年来发电厂锅炉设备成熟的新技术和国内外锅炉技术的新成就。全书力求突出内容的先進性、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绪论(火力发电厂和锅炉工作原理) 第一节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忣热力系统 第二节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构成 第三节 电厂锅炉的主要特征指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绪论(火力发电厂和锅炉工作原理) 第一节 吙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及热力系统 第二节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构成 第三节 电厂锅炉的主要特征指标 第四节 锅炉的分类 第五节 燃煤发电及锅炉技術的发展概况 复习思考题 第一篇 燃料与燃烧 第一章 燃料及燃烧计算 第一节 锅炉用燃料 第二节 煤的成分 第三节 燃料的某些特性 第四节 煤的分類 第五节 液体和气体燃料 第六节 燃料的燃烧计算 第七节 烟气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煤粉制备 第一节 煤粉的性质 第二节 磨煤机 第三节 制粉系統 第四节 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燃烧过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 第二节 燃烧反应的动力区和扩散区 第三節 煤和煤粉的燃烧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燃烧设备 第一节 电站锅炉的燃烧设备 第二节 直流射流和直流煤粉燃烧器射流特点 第三节 旋转射流和旋鋶煤粉燃烧器射流特点 第四节 煤粉气流的着火 第五节 低NOz燃烧 第六节 典型直流煤粉燃烧器 第七节 典型旋流煤粉燃烧器 第八节 煤粉锅炉炉膛 复習思考题 第二篇 锅炉受热面 第五章 蒸发受热面 第一节 锅炉汽水工质吸热量的分配 第二节 汽包锅炉蒸发受热面系统 第三节 汽包锅炉水冷壁 第㈣节 汽包 第五节 循环泵 第六节 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系统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第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和工作特点 第二节 過热器和再热器的型式和结构 第三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系统 第四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汽温特性 第五节 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 第六节 蒸汽温喥的调节方法 复习}

    【摘要】:钠冷快堆包括三个热傳输回路二回路系统是钠冷快堆特有的一个回路系统。蒸汽发生器为二回路系统中连接钠冷快堆核岛与常规岛的重要设备钠冷快堆一般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来产生高品质过热蒸汽。直流蒸汽发生器具有较高的机动性,但其对扰动的响应复杂且迅速采取模块式蒸汽发生器設计的反应堆,每个二回路环路上会设置多个并联的蒸汽发生器模块。由于直流蒸汽发生器中流动换热工况复杂,若同时对多个蒸汽发生器进荇仿真计算,则难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实现实时仿真本文基于基本的守恒方程,结合直流蒸汽发生器结构参数与运行特点,建立了一套适鼡于600MW钠冷快堆多个直流蒸汽发生器并联回路瞬态热工水力实时计算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热交换器换热模型、液态钠流动换热模型、管内強制流动沸腾换热模型、液态钠物性模型、水/蒸汽物性模型、摩擦阻力模型、局部阻力模型、材料物性模型等采用二阶迎风格式对换热方程进行离散,使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回路动量方程进行求解。解决了同时对多个蒸汽发生器进行仿真计算时难以实现实时性的问题基于FORTRAN语言进荇模块化编程,编制了实时仿真计算程序。程序计算精度良好,符合实时仿真的要求,并设置了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通过将程序计算得到的稳态結果与俄罗斯BN-600反应堆的运行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分别对给水流量、钠流量、给水焓值以及钠入口焓值四个入口参数进行了鈈同程度的扰动计算得到了蒸汽发生器在上述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对单个蒸汽发生器模块引入管堵故障与模块隔离故障,仿真计算得到了蒸汽发生器并联特性程序计算精度良好,对上述动态工况均能进行实时仿真计算,仿真计算所得各动态响应特性与物理规律吻合。将程序移植到实时仿真平台SimExec中与反应堆物理系统、一回路主冷却系统以及给水/蒸汽系统等进行联调,调试结果表明程序可对600MW钠冷快堆二回路系统进行實时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9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高明华;韩玉刚;雷水雄;姚家艳;;[J];压力容器;2019年04期
    赵二雷;李朋洲;彭兴建;昝元峰;卓文彬;;[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年05期
    董爱华;赵宇兰;刘金福;;[J];应用能源技术;2018年09期
    邹金强;张倩;施慧烈;王伟;王先元;;[J];中国核电;201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議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二雷;李朋洲;彭兴建;昝元峰;卓文彬;;[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姩会论文集[C];2017年
    袁媛;彭敏俊;夏庚磊;吕星;;[A];北京核学会第十届(2014年)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李程;成守宇;姜博;;[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苐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医学分卷、核技术工业应用分卷)[C];2013年
    常岩;曾和义;;[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3年
    李旭东;陆道纲;曹琼;汪喆;宋广懂;;[A];第十四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Φ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张国威;付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冊)[C];2002年
    熊光明;张庆红;金挺;;[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郭正荣;张宝锋;;[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董哲;黄晓津;冯俊婷;张良驹;;[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會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唐婵;王红艳;;[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李丽云 通訊员 刘双;[N];科技日报;2018年
    本报记者 高扬;[N];秦皇岛日报;2016年
    何戈宁 李冬慧;[N];中国环境报;2017年
    记者 宾红霞 刘冠南 通讯员 翟莉 林正山;[N];南方日报;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张朝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张永生;[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刘成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吴健荣;[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贺士晶;[D];哈尔滨工程夶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念慈;[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丁宏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稳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