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脸谱和京剧脸谱的区别男女区别

清代升平署写本《阐道除邪》等昆曲工尺谱、京剧稿抄本一批

1. 清·升平署写本《阐道除邪》一函八册存三十二出。

2. 张笑侠绘本《脸谱大全》一函二册

3.《杨文广南征》戏攵抄本一函八册。

4. 京剧老生马玉良抄戏文昆曲工尺谱、戏文抄本一函约五十六册。

5.昆曲《蓝关度》、《二度梅》等工尺谱、戏文抄本一函约二十一册

6.昆曲《八阵图》、《拾金》等工尺谱、戏文抄本一函约十九册。

7.鸣春社、永春社《真假关公》戏文抄本等一函七册

说明:昆腔《阐道除邪》是清宫内廷之“节令戏”和“喜庆戏”,在端阳节演出本名《混元盒》,原系民间神魔剧乾隆间进入宫廷后改名《阐道除邪》。全应一百二十八出此《阐道除邪》为清代升平署演出所用总本。“总本”又名“贯串”其内容是将某出戏中所有角色科白、词句、谱板等项抄录成册,以备演唱是宫廷剧本中最完全的一种。此本原装未衬明黄书衣,签条标写剧名、册数、出次戏文莏写工整,谱板以朱笔标明品相上佳,颇显皇家雍容之气升平署,又称南府隶属内务府,为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在其存世160余年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戏曲资料。

张笑侠著《脸谱大全》是研究脸谱艺术和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北京戏曲研究社曾于民國二十七年(1938)出版。此为部分脸谱手稿弥足珍贵,正如张氏所言:“一国之戏剧因其民族文化之不同,各有其独特之特征脸谱即為京剧特征之一。脸谱一艺在学理上,在历史上各有其根据;在绘画美术上,艺术取材上又皆各有其不可泯灭之价值。”

另有各种京、昆抄本亦为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
2005年创办老品牌值得信赖

相关“昆剧脸谱”30 张图片

}

材料一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生之中到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皛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皛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遗产生命力的各種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曲脸谱和京剧脸谱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