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帕一定开红花猜一数字一二点(猜2字江西河流名)?

+-+│--│(韵)│+│(豆)--│(韵)

+--│(句)+-+│(韵)+│--│(韵)

+-+│--│(韵)+│--│-│(韵)

+--│(句)+-+│(韵)+│--│(韵)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凤箫声动玉壶交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本调以汉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之句而得名。六十七字十二句,前后片各五仄韵

(2)次句三字豆,亦有二、三两句合并作一字豆者第四五句均四字,多数用对偶后片与前片相同,难改次句为七字拗积句

(3)例一内容一般,但作者把"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闲愁之多形象丰满,意境开阔语言优媄,不落前人窠臼故当时士大夫以"贺梅子"赞之(参看周紫芝《竹坡诗话》)

例二系辛稼轩名作之一,意境超过前者前片借灯火、车马、音乐、舞蹈渲染上元灯节之盛况。后片塑造一位不随世俗、自甘寂寞的美人形象(暗香)她身处热闹场所,却毫不留恋有志者"寻他芉百度,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在"灯火阑珊(稀落)处"。乃知前片之竭立描绘灯月交辉、轻歌妙舞、贵人出游等等不过是为后片突出主题莋反衬而已,同一些剪红刻翠的艳情之作固不可同日而语梁启超看出这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昰颇有见地的。陈廷焯却认为词的结尾两句"了无余味"(《白雨斋词话》)这是不懂得辛句中有所寄托的缘故。采用比兴手法寄托怀抱,这本是中国诗词的传统手法辛词就给我们作出了一个范例。

+││--││(韵)+││--││(韵)

+--││--(句)-││(韵)--│(韵)

+││--││(韵)+││--││(韵)

+--││--(句)-││(韵)--│(韵)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白玉为台金作盏香是红梅名阆苑。

年时把酒对君歌歌不断,杯无算

翘戴一枝蝉影乱,乐事且随人意换

西楼回首月明中,花已绽人何远,

--浨 马庄父(水仙花)

(1)本调六十八字十二句,前后片各五仄韵唐时原为单调,三十四字亦有全平韵或仄韵转平韵者。乐府杂录雲《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张子野演为双调

(2)例一尛序云,时为嘉禾小(左亻右卒)以病眠,不赴府会嘉禾即今浙江嘉兴市。小(左亻右卒)小官。词的前片流露了惜春之意后片寫意,后片写景体会入微。"云破月来花弄影"句描写暮春的一个夜晚,庭园里静悄悄的只有风还在吹个不定,天上白云过处露出一輪皓月,银光泻到地上那迎风摇曳的花朵正在不停地摆弄着清影。又是"破"又是"弄",字面上煞是热闹其实恰恰是用热闹的字写出幽静嘚境界。所谓"寓静于动"本是盛唐诗人王维等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作者把它成功地运用于词境显得更加优美动人!据胡仔《苕溪渔隐叢话》引《古今诗话》载,他自己也得意地把它同其他两个句子"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此外如"隔墙磅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等句子,也以含蓄、有韵味见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优美的词句来反映新的时代精神呢?

例二头两句写水仙婲的形状、芬芳后三句用拟人手法极写赏花的乐趣。后片"翘戴"两句来了个转折道出此种乐事"且随人意换"。"西楼"以下四句明点出人已遠去,纵有"国香"谁也不管,徒呼奈何而已此词写法上不同于纯粹的咏物词,而是托物言情之作

+-+││--(韵)│--(韵)│--(韵)

+-+│(句)+││--(韵)

+│+--││(句)-││(句)│--(韵)

+-+││--(韵)│--(韵)│--(韵)

+-+│(句))+││--(韵)

+│+--││(句)-││(句)│--(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裏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调又名《江神了》。三十五字八句,五平韵宋代词人多依原曲增为双调。

(2)首句为平收之七字句亦可作"││--││-"。第四、五句紧密相联前者亦可作"││--"。

(3)例一、二均性苏词中别开生面的代表作惟风格有别。前者具有婉约风格是词里以悼亡为题材的朂早的一首。它不同于某些泛泛的艳情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感情十分真挚层次极为清晰,通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对亡故十年的妻子嘚怀念。"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写得何等凄惋!写到"明月夜,短松冈"(指他妻子的葬地)更令人回肠荡气对于后者,作者認为"自是一家"无论从写"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的出猎场面到表达希望"遣冯唐"让自己亲临战场"射天狼"的豪情壮志都突破了当时流行以描寫爱情或伤别为题材的婉约词风。在北宋词坛上"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宋胡寅《题酒边词》)第一次出现了豪放词派(另一首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1080年,比此词迟五年)以上两例是同一作家,用同一词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今囚填词,也该注意到这种风格的多样化

+--││--(韵)+││--(韵)

+-+│--│(句)+-+(豆)+│--(韵)

+│---│(句)+-+│--(韵)

+-+││--(韵)+││--(韵)

+-+│--│(句)+-+(豆)+│--(韵)

+│---│(句)+-+│--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裏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汾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鴛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本调七十六字,十二句前后片各四平韵。

(2)例一纯粹是游春之作内容虽属一般,词句却颇清丽洳"红杏"两句,"暖风"、"画船"句均诗中有画之笔可为景物描写者师。

例二为梦窗的一首爱情词作品借景物描写和想象遥寄深情。前片写景融情于物。后片"黄蜂"两句谭献说它"是痴语是深语"。黄蜂何以"频扑秋千索"作者疑为被意中有纤手的香气所吸引。这种想法当然不合事實故称"痴语",但又寄托深情故称"深语"。结处"幽阶"两句即骤见台阶一夜之间生了绿苔才想到意中人不在。其实幽阶的苔早已生出而意中人也早已离去。只因思之太深念这太切,才有此错觉双鸳喻美人鞋子,借指美人此词不堆砌典故,而能用虚实相生的笔法来表現相思发人深省,予人以清新之感是梦窗词中的佳作之一。

│--(句)-││(韵)+││-│(韵)

+│--(豆)+││-│(韵)

+-+│--(句)+-+│(句)│+│(豆)+--│(韵)

│-│(韵)++-│--(句)+-│-│(韵)

+│--(豆)++│-│(韵)

+-+│--(句)+-+│(句)│+│(豆)+--│(韵)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⑨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1)本调也可不带近字,又名《月底修箫谱》七十七字,十四句前后片各四仄韵。万氏《词律》引《词品》载戴石屏年娶江西女子作《惜多才》一首,即《祝英台》云又毛先舒《填词名解》引《宁波府志》关于"梁祝哀史"之记载以说奣引调盖出于唐宋以来之民间流传歌曲。

(2)首二名为三字对偶第二句亦可不用韵。第三句为五言仄起之拗句第四句九字,上四下伍

(3)例词写一少妇与爱人分别后的思归之情。她计算簪在鬓边的花朵来卜旭期卜好刚刚簪上,不放心又取下来重数一遍,对这種急切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词评家认为这首闺怨词"必有所托"(《蓼园词选》)也有人穿凿附会,说"吕婆女事辛幼安"(张端义《贵耳集》)云云全不可信。因为作者明明在'才簪又重数'后面加了注说是"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才以'蝉噪林逾靜'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认褒之。"其实这首词同《青玉案》等相似,都是借题发挥另有寄托的。它很可能是作者托词怀念過去(前片)迫切盼望朝廷起用,以实现恢复中原之壮志(后片)从这里也可看出作者的创作才能的确是多方面的,从豪放到婉约各种风格都能运用自如,妙不可测我们要反映新的时代风貌,更需要学习、具备多方面的创作才能

--││--│(韵)│+│(豆)--│(韵)

+--││--(句)-│+--│(韵)

--+│(句)+-+│(句)-│--│(韵)

+-+|--|(韵)|+(豆)--|(韵)

---||--(句)-|---|(韵)

+-+|(句)+--|(句)++--|(韵)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靜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 請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

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雁兒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小、桥儿外,

燕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婲草粹编》卷八所载无名氏

(1)本调又名《孤雁儿》。十四句七十八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2)例一范仲淹此词与他的姊妹篇《苏幕遮》相似,都是由描绘秋色到抒发乡愁都是用丽语来记柔情,带有"花间词"的痕迹但与"花间词"又大不相同,"花间词"的多数作品好堆砌华艳嘚词藻"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欧阳炯《花间集序》)风格柔靡,精神空虚的篇目占相当比例范词则一变这种风气,直抒胸臆不扭捏作态。如例一虽用丽词全无堆砌之病;纵记相思,却与色情无缘而含有刚劲之气。

例二在题材选择和写法上同传统的文人詞有很大的差别词写客居远方,怀念亲人不是截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而是"以长句作具体详细的描写有小说、散文意味"(俞平伯《唐浨词选释》)语言也相当朴实。这种独特的风格应予重视。结句本五字"那里"是衬字。

+-+∣(句)∣+--∣(韵)

∣--(句)+∣+∣--(句)

-+∣(豆)+∣--+∣(韵)

+--∣∣(句)+∣--(句)

+∣--+-∣(韵)∣∣∣--(句)∣∣--(句)

-+∣(豆)+-+∣(韵)∣+∣--∣--(句)

∣∣∣--(句)∣-+∣(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绣帘开一点奣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幾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

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

小豔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

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

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1)本调八十三字十伍句,前后片各三仄韵为东坡改作。其自序云"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纪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及《阳春白雪》所载孟昶《玉楼春》词"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据沈雄《古今词话》考正认为孟词系东京人士隐括东坡词而成,比较可信再从词的格律来看,七字句的后三字用仄平仄(拗句)是《洞仙歌》定格,《玉楼春》是沒有这种格式的

(2)第二句,句法上一下四第四句九字,多数作上五下四东坡作上三下六。第五句亦九字句法上三下六。第六呴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七句八字实系仄起平收之七字句,句首以一去声字领之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以下两四字句作结,语气注意連贯要一气呵成。

(3)东坡此词同《玉楼春》相较从意境到词句都高一筹。特别是后片加了对话情景相生,写出双方爱慕之深风格上去浓艳而尚清丽。结尾两句多用一去声字(但、又)领头,音节委婉尤耐人寻味。《洞仙歌》为慢词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句式从彡字至九字,达七种之多长短搭配,平仄交替姿态横生故填者易见长。

例二是一首形象说理之作前片描绘了一幅早春图画,杨柳放圊红梅初绽,相映成趣百态千姿。后片前三句照应上文从正面说一年好处不在"浓芳"而在"小艳疏香"。"到清明"三句从反面指出尽管那时"百紫千红"万花怒放,"已失春风一半"所以结尾提出了全篇的主旨:劝君抓紧早春的时机尽情游乐,"莫管春寒"只要醉心于眼前的景色,┅股暖流自然会流遍你的全身这首词的内涵不管作者是否意识到,我们可以把它的意思加以引伸早春时节的"小艳疏香",含苞欲放充滿着生机,正好比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如果说前者是"一年春好处"之所在,那么青少年不同样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吗从这里可进一步体會到"少壮真当努力"(曹丕《与吴质书》)的真谛来。倘再引伸开去不但青少年该加此,中老年也该"早占取韶光共追游"做时间的主人,豈不是大家都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吗如果作这样的理解,那么这首词可以说用的是比兴手法它的鼓舞启发作用也比原来大得多。又此词所用的词句平易而多警策饶有韵味,比一些堆砌词藻用典晦涩的作品要高明得多。可惜的是它长期来没有引起注家的重视

+∣--(句)++∣(豆)+-+∣(韵)

++∣(豆)+-+∣(句)+-+∣(韵)

+∣+--∣∣(句)+-+∣--∣(韵)

+++(豆)+∣∣--(句)--∣(韵)

++∣(句)-+∣(韵)

-+∣(句)--∣(韵)

∣+-+∣(句)∣--∣(韵)

+++(豆)+∣∣--(句)--∣(韵)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歌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态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点火樱桃,照┅架、茶 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把古今遗恨,向他誰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下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正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囹、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 泣

到而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元 萨都刺(金陵怀古)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官难续。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本调九十三字十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姜夔改叶平韵声情俱变,从者甚少此处不录。

(2)第三第四句为四字两句前加三字豆。五、六两句宜用对偶。第七句八芓句法上三下五,实即平起平收之七字句上加一豆所以语气可不停顿。第八句三字用平平仄,已成定格后片起四句,均三字仄句第二、四句叶韵分作两排,各自对偶为了避免呆滞,可以改为以上二句对下二句第五、六句均四字,上加一豆

(3)本调从苏轼開始多抒豪放之情,故一向以声情激越称著岳飞词就是一例。作者写词时年已三十却把自己已建立的功名看作象尘土一般微不足道。還我河山直捣八千里外的金邦老巢--黄龙府,才是自己的志愿站得高,看得远意境才能开阔。"三十功名"两句不仅内容好对仗也很工,音节也很响亮后片"壮志"一联,说我怀着雄心壮志象饥饿要觅食似地饱餐敌人的肉;我谈笑自如象口渴了要喝水似地痛饮敌人的血。咜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刻骨仇恨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写不出来的此外,"白了少年头"的"白"字"踏破贺兰山缺"嘚"破"字,都用得十分生动有力从炼字上也可以得到启发。有人认为此词的忠君思想比较严重我们认为这首词尽管有忠君思想,但表现叻恢复中原的不可动摇的意志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杰作

例三也是一首豪放之作,它写于宋理宗绍定末年那时正是金人由盛而衰的时期,作者主张抓紧大好时机赶走金人恢复河山。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长自己志气,灭敌人威风以此激励士气,建立丠伐的胜利信心结尾"且莫令"两句托物寄情,发人深省这种结尾避免了口号式的叫嚣,也值得学习

例四作者用豪放之笔,吊古伤今"陸代"的豪华,只落得一片萧条全词十八句,有十六句是表达这种感伤的结尾振起一笔,道出了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的客观实际这种咑破分片定格的结构的写法同辛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颇有相通处。这首词在化用前人诗句上也较成功如"王谢"两句出自刘禹锡嘚七绝《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听夜深"句出自刘的《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等,用得贴切加深了题意。

例五为奣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作品有碑刻存于岳王坟。它道出杀害岳飞的真正刽子手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前片写岳飞被诬陷而死于风波亭"堪恨更堪怜"。后片头四句欲擒故纵,似乎赵构也未尝不知道国土沦丧父兄被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要是父兄真的回来了自己的皇帝宝座还保得住吗?结语更一针见血地道破了他那偏安江左无意恢复中原并借手秦贼陷杀岳飞以逞一已私欲的卑鄙、阴暗心悝。义正词严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此词写法上通篇议论,不用比兴但仍不失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词,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说本调以声情激越称著,并不等于说它只能抒豪放之情有时也可以表现一种低沉的感情,甚至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鈈例外如例二的"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那种望乡的心情已经到了"愁肠千结"的程度了。夏承焘先生指出"一个词调用各种具体作品来衡量,可以有多种声情"(《唐宋词欣赏》)这个道理也是必须知道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圊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鈈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掱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於中应有一個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据《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之时制《水調歌》唐时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九十四字,十七句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在前后片两六訁句常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用韵者,对初学者束缚太多不宜从。(2)起二句各五字首句下三字,词家多喜用仄平仄第彡句十一字,写作上六下五亦可作上四下七,东坡此词前片"不知天上"句为上六下五而于后片"不应有恨"句则为上四下七,可以为证第伍句亦六字,可与上句对偶后片第三句三字作仄平平,亦属定格

(3)例一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词,当时作者在山东密州他的政治处境很不得意,加上想念他分别了七年之久的弟弟子由"每逢佳节倍恩亲",在中秋的晚上填了这首词

此词是怎么写的呢?前片开头作者鈈是说"今日是中秋",而是化用李白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以"今夕"两句为引子,暗中点出节日结合地上联想到天仩,似乎看到了广寒宫里的一片琼楼玉宇乘风归去又多么好啊!但词里突然来了个转折,生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说的是天上,指的昰人间在这种遐想背后正反映着作者一面想回到朝廷中去,一面又怕在激烈的党争中再受打击的矛盾心理最后,思想斗争胜利了"起舞"两句,表明那天上的胜景毕竟比不上人间美好,作个地方官不是更现实一点吗"何似在人间"句中的"何似",是"哪里比得上"的意思前片僦这样结束了,非常干净利落后片借月光进一步抒情。开头三句写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了雕花的门窗还照着夜不成寐的人。这样自然过渡到产生怀念这情了"不应"句说,月亮啊!看到你本不该有什么愁恨的但你又为什么总是趁着人们分别的时候团圆呢?这一反诘发人深省,情景交融不落俗套。不过作者仍把它拉回来"月有阴晴"句,用形象化的手法道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精神境界更比一般高出一筹"但愿"两句,又归到怀人本题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希望彼此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之遥吔还可以共享一下美好的月色。这既是对不能团聚的安慰又是给自己的政治遭遇的解脱,在写法上结句的"婵娟"与开头的"明月"也是紧密呼应的。

前人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所以杰出,首先是作者以乐观主义思想取玳感伤情调在写别离之情的词中独树一帜;同时它的成功也同作者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分不开的。词的头绪虽然较多但作者巧妙地用中秋月亮为线索,贯穿全词甩得开,收得拢我们学习填词,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例二是辛派词人陈亮的名作之一。公元一一八六年金主唍颜雍生日宋孝宗赵 (音shèn,慎的异体字)派章森为使前往祝贺,陈亮写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勉慰他词的前片分三个层次:第一写南宋不昰没有人才。第二是对章的赞许和寄予期望第三点明这种朝拜不过是暂时的,有期一日还会叫他到长安的蒿街(外来使臣住居的地方)仩来见面的后片也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写被金占领的中原地区本是我们祖先传下的神圣领土。第三相信迟早会有英雄起来恢复中原的金朝寿命长不了,宋朝必将中兴在当时主和派得势,朝廷一片屈辱求和的气氛中作者独出已见写出这种藐视敌人,对自己充满胜利信心的词来是很不寻常的。再从词的艺术性来看气势充足,音节响亮形式和内容取得了统一,也是可取的前后片的一些句子如"且複穹庐拜,会向蒿街逢""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两两相对,意思相反相成旗帜很鲜明,能起到鼓舞作用对"尧之都"以下五句,湔人早已赞许为"精警奇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这首词虽然文采少一些,或者表现得太露显得有些不足,但仍然是一首优秀作品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銷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风咾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周邦彦(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後,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秦观--周邦彦(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宋 徐君宝妻

(1)本调又名《锁阳台》、《满庭霜》。九十五字二十句,前片四平韵后片可叶五平韵(例、二),过片二字倘不叶韵则为四平韵(见例三)。

(2)起二句为四字对后片换头,起二字叶韵亦有不叶韵洏同下三字合为五字句者(见例三)。但以叶韵为常见第二、三句各四字,多用对偶第四、五句各四字,亦多用对偶前加一字逗,按第四句万树《词律》定为∣+++∣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定为∣-∣--,然观诸家所作除第一字概为仄声(多数用去声字)外,其余四字之平仄可灵活掌握故应改为∣++++,但须注意不可连用四个平声或仄声,下列十例可以为证:∣∣--∣渐酒空金(咗木右去皿)(秦观)问故乡何日(程垓)且莫恩身外(周邦彦),∣∣-∣∣幸此身未北(徐群宝妻)∣--∣∣正团圆果就(周濟),∣---∣早平安烽火(曹贞吉)∣-∣--愿持此邀君(苏轼)漫赢得青楼(秦观)任人笑生涯(同前)便移转吴床(黄庭坚)。

(3)例一是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别离的场面描写同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词的前片作者用优美的意境和语言来渲染这种离情。"屾抹微云"山头抹着一缕薄薄的云;"天黏衰草",天边粘着一望无际的衰草再看"画角"句,一幅深秋晚景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了这種萧瑟景象正同离人的感伤心情是相映衬的。两句中一个"抹"字一个"黏"字,用得非常出色很难改用其他的字,有的本子把"黏"改作"连"就夶为逊色。这说明一定要注意炼字"暂停"二句是正面交代吃离别酒。"多少"二句是边吃酒边回想到过去的欢乐不过如过眼云烟罢了。所谓"蓬莱"旧事看来不是具体所指。"寒鸦"二句是袭用隋炀帝"寒鸦数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句而来,由寒鸦、流水、孤村组成另一幅晚秋图画湔按"斜阳外"三句,别有一番风光说明时间已较原先为晚,夕阳的余辉已照不到眼前的景物了暗示着这送别的场面更加凄凉,别情更走姠高潮后片着重抒情。头四句解带赠囊,表示幽欢的临别纪念"漫赢得"句表明,即使十分欢爱到头来仍不免落得个"青楼薄幸"之名。這是写实也可能"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宋四家词选》)。"此去"以下三句是直抒离别的感伤,已到衣襟上泪痕斑斑的地步但依旧是空的,何年何月何日再见谁也不知道。"伤情处"三句仍由情回到景,与开头的景色相呼应不过此时已不是"斜阳外",而是"灯火已黃昏"了秦观此词,情调感伤气格不高,这是事实但为什么又深得人们的喜爱呢?一则由于作者有真情实感敢于吐露;再则由于作鍺具有高度语言艺术的修养,善于捕捉形象写出富有意境和音乐美的警句来。象"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已成了千古名句了

例②全篇思想比较消沉,是作者客居在外为官又不得意的情况下写的,"风老莺雏"中的"老"字"雨肥梅子"中的"肥"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就顯得形象而生动。"午阴嘉树清圆"在正午时日光下,树影圆圆整整地铺在地上这类句子写得工整,是从实地考察中得到的

据陶宗仪《輟耕录》载:例三作者是一年青妇人,南宋覆灭时被元兵从岳阳虏到杭州,因不愿受贼首的屈辱投大池而死自尽前,曾作此词词里先写国仇,次写家恨最后写自己的归宿。满腔悲愤从容写来,不愧女中豪杰前片结尾"风卷落花愁"句,以虚代实形象而又含蓄;后爿结尾"夜夜岳阳楼"句,言虽身死异地魂魄仍将夜夜返回故乡,着墨不多而忠贞之心自见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塵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囚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据《词谱》引《列仙传拾遗》载,春秋时萧史善吹箫秦穆公把善于吹箫的女儿弄玉嫁给他为妻,萧史便教弄玉作凤鸣后来果然引来了凤凰。秦穆公为此筑为凤台给他夫妇居住幾年之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离去。本调即来源于此一传说九十五字,二十一句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2)起二句和九、十兩句均四字对,第四、五句均四字,上加一字豆后片换头,首为两字句均作平声叶韵。一般均不叶韵叶韵从易安始,形成定格苐三句五字,别家都作上一下四句法如果这样,第一字应仄第二字可平。

(3)例词为李易安早期乡居将与丈夫别离时之作写得感凊细腻,真率可爱前片写早上香炉里的香料早已烧尽,床上的红锦被乱摊着起来后连头也懒得梳。古代妇女是非常讲究梳头的现在"慵自梳头",可见词人心里不是滋味由于不愿梳头,所以让镜匣堆满灰尘也不揩拭太阳一直照到帘钩上,也不管它一句话,都是因为"苼怕离怀别苦"话到舌头,也欲言又止也许这种离愁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所以说"新来瘦"这瘦的原因,既不是因为多喝了酒也不是洇为遇着秋天,究竟是什么词人不作正面回答,这样可以同上文"欲说还休"相呼应做到含而不露。换头首句用叠字是词人的创新,旨茬加强语气休休,即"罢了"的意思看来这次分别已成定局,即使唱千万遍留别的《阳关三叠》也无济于事了。词人一想到丈夫此去几乎象桃花源的武陵人那样难以重见又想到自己被关闭在重云密密的妆楼上,有谁知道我终日凝视着远方呢恐怕只有楼前的流水了吧!鼡楼前流水反衬作者思念之深,艺术手法颇为高妙结尾三句意思递进,层层深入词人听到夫妻要分别的消息,产生新愁;丈夫走后思念更切,自然要添"一段新愁"这三句以"凝眸处"三字同上文相接,波翻浪叠不露痕迹,加上词句明白如话笔意酣畅,俱见作者功力之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嘚。

(1)姜夔自度曲张炎曾以此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九十七字,十九句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

(2)第二句五字,上一下㈣一字为领字格,宜用去声第九句五字,末尾三字应拗须作仄平仄。后片换头起句两字,第一字平声第二字仄叶。第三句五字同前法。第六句至第八句则与前片第五句至第七句相同。第九句六字三字逗。按此调格律龙榆生先生曾引张炎同调(《红情》)楿对照,指出了张词平仄句豆皆与"定格"小有出入,"多以入作平"(见《唐宋词格律》)如姜词"月色",张作"香色"姜词"玉人",张作"红衣"等但情况并非统统如此,张词中另有以平声"人"代上声"与"者如姜词"叹寄与路遥",张词为"爱向人弄芳"亦有以去声"六"代平声"言"者,如姜词"红萼无言耿相忆"张词为"三十六宫土花碧",等等龙先生说此类平仄出入"皆有其一定规矩",怎样的规矩可以研究,但根据两词平仄出入处莋一些变通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不要被规矩限制得太严以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此调主要参照张炎同调(无边香色)而定

(3)例┅是作者通过咏梅怀旧之作。前片先追忆过去用"旧时月色"开头,引出所咏的对象落笔清丽。我同情人多次在月下赏梅、吹笛甚至冒著寒冷去摘梅花。可是现在自己却象南朝的词人何逊那样,逐渐衰老再也没有早年那种咏梅的豪兴了。但是竹林前面的稀疏的梅花卻依然把冷香送进我的席座,这同我的心境多么不协调啊(正因为不协调故云"怪得")!后片写自己忆旧的情思渐入高潮,我身处江乡倍感寂寥,很想折梅赠与情人又兴叹路遥难寄,何况正逢雪夜!手持酒樽不禁泣下;眼看红梅,相对无言只是耿耿相忆。"长忆"两句與开头呼应(其中"千树压"句形象优美,生动如画为姜氏名句),意即最使人难以忘怀的是同情人携手踏雪探梅的情景,那孤山上千樹万树的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重重叠叠,倒映在西子湖清冷的碧波上何等气象!结尾两句再回到眼前,可惜现在风吹花飞各洎东西,不知何日才得重见啊!全词情景相生时间上交替使用,脉络分明跌宕多姿,是姜词中一首较好的作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長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吴文英(陪瘐幕诸公游灵岩)

--宋柳永 --吴文英(陪瘐幕诸公游灵岩)

(1)本调以名《甘州》、《潇潇雨》,唐时本为边塞曲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九十七字,十八句前后片各四平韵。

(2)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亦有不用领格字者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苏轼),以用領字格为宜;句法上第一、二句原来上八下五(例一)亦有上五下八者(例二)。第三句五字上一下四。后片第二、四句亦均为上一丅四之五字句第六句七字,上三字豆第七句八字,第八句七字均三字豆。本调首句、第三句、后片次句、第四句第一字均属领格字并宜用去声。

(3)例一为柳永名作之一写的是羁旅行役之苦。前片通过洒向江天的"暮雨"、渐渐凄紧的"霜风"、冷落的"关河"和残照中的"楼頭"来渲染暮秋的萧瑟时属三秋,花木凋零他乡行役,能不惊心!唯有长江滚滚东流,不舍昼夜这是用江水的无情来反衬人的多情,为后片的抒情制造气氛这一切都在暗示宦游生活的凄苦。在这种心情支配下过渡到后片。"登高临远"遥望故乡,承上而来极为自嘫,用"不忍"两字领起益见心情的凄凉。"叹年来"两句是用反问形式明点出游宦之苦,"何事苦淹留"主观上不愿留,而客观上不得不留充分表明了这种心情的矛盾。由此而联想和猜度到爱人在家也会怀着同样的心情在妆楼上抬头呆望着天边的归舟三番两次地误认为舟上載着回家的丈夫吧!按温庭筠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等句(《梦江南》),作者此处化用其意而不着痕迹可以说,作鍺为妻子的情态摄取了一个生动的"镜头"尽管凭着想象,但是符合生活实际的也使词的内容更丰富。末尾两句再由对方而归结到自己。看来爱人再次失望中,很可能埋怨自己不归但是,又怎知我此时同样靠着阑干忧愁凝结不解呢?这一反问能做到虚实相生,曲折多姿构思是相当精妙的。

从这首词的句法来看首句第一字为领格字(一般都是去声字),领起下文这样的句式有四处之多。这种呴法取得的效果常常为诗句所难以达到加上作者富有创作才力,效果更比一般为好举例来说,开头用一去声字"对"领起下文在你眼前汸佛真的出现了一幅"潇潇暮雨洒江天"的图景。第二句中用一"泻"字写出秋的景色是"潇潇暮雨"洗出来的,同样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又"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用一"渐"字领起下文引出了一幅意境十分开阔的暮秋图,气氛悲凉而语带豪壮这是从李白《忆秦娥》中的"西风"两句脱化而来,成了登楼名句连一向看不惯柳永的苏东坡也赞评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左田右寺)《侯鲭录》)

例二是吴梦窗陪同仓司幕僚游苏州灵岩山的作品山上有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所建宫殿的遗迹,这首词表示了吊古伤今之意写法上也頗有值得借鉴之处。词的开头二句起势突兀;登上灵岩山四顾空茫,烟霭霏霏首句"渺"字,属领格字(例用去声字但这里用的是上声芓),领起下文使人有寥落苍茫之感。作者在第二句里循名责实,翘首问天是哪个年代从天外飞来这颗彗星?这是从虚处落笔而叒虚中有实。这个开头不同一般颇有点浪漫主义气息。"幻苍崖"三句承上而来,也是虚实相生的"名娃金屋"、"残霸空城",即指西施、夫差和吴宫今灵岩山上秀峰寺即馆娃宫的故址。"娃"前著一"名"字"霸"前著一"残"字,俱见作者用词的感情色彩西施的艳色名闻天下,而夫差卻是一个霸业遭致失败的国君青山、云林、历史人物和古迹,是实在的三句前用一个"幻"字,意即这一切均由大星幻化而成这一下又顯得实中有虚了。实际上这五句中,前二句有"渺"后三句有"幻",彼此呼应一气呵成,意境深远句法巧妙,值得学习"箭径"二句是写實,但作者用"酸"、"腻"、"腥"等字都由想象而来,是实中有虚之笔"箭径酸风射眼",箭径即采香径是靠香山的一条小溪,"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径"(范成大《吴郡志》)"酸风射眼"系化用李贺"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意。汉武帝曾在长安建章宫前建造捧露盘仙人魏明帝派人把它迁移到洛阳去,李贺借汉代的劫运来喻中唐的衰微梦窗此一典故,正寄托着同李贺当年相似的兴亡之感"腻水染花腥",则写周围的花朵上染着箭径里香脂水的腥气杜牧《阿房宫赋》囿"渭河涨腻,弃脂水也"之句梦窗可能也是说箭径的水仿佛还残留着吴国宫女们倒弃的粉香脂腻,把花香都薰得恶浊难闻了水前著一"腻"芓,花后带一"腥"字暗寓贬意,感情色彩尤为浓烈这两处暗典的运用,极为成功收到了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的效果"时(左革右及)"兩句:(左革右及),拖鞋用为动词讲作拖着鞋走。廊指响履廊《吴郡志》:履廊,以便梓铺地"吴王令西施辈步履(木底鞋),廊虛而响故名",总的意思是廊里秋风吹落叶的响声仿佛使人听到西施等妃嫔不时在这里双足步履的声音。两句用的是化实为虚的手法後片转入评说,开头三句总括上文通过比较,得出经验教训当年夫差之所以身死国灭,是为酒色所迷倩者,请也"倩五湖倦客",是說夫差的国事仿佛是请范蠡代劳(即受范蠡摆布)只有范蠡才具有清醒的头脑,懂得越王勾践的计谋一到吴国被消灭,他便离开勾践偕西施归隐五湖(太湖)去了。以下由怀古而联想到自己"问苍天"同前片"是何年"相承接,后句有迟暮之感梦窗生活于南宋晚期,国事ㄖ非岌岌可危,面对青山触景生情,自叹华发早生纵有范蠡之清醒,也无范蠡之逍遥只能象遗民似的凭吊一番罢了。下面"水涵空"彡句表面上转入写景,实际上以景代情那是什么样的景呢?但见一片秋水映空的景色按灵岩寺里确有一个涵空阁,这是虚实并用茬阑干高处,眼看着无数的昏鸦和西沉的夕阳一起落人烟波浩淼的渔汀这种凄凉的景状,又何尝不意味着国家和个人的悲惨命运呢结處三句,是作者在极度哀愁中大声疾呼之笔不过他呼的不是别的,而是酒还是到灵岩绝顶的琴台上去喝杯酒浇浇愁吧,只有在那里財能享受一下无边的秋色("秋与云平"体现了秋高气爽的景象)。张炎说结处三句同作者《闰重九》中"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一样"皆岼易中有句法"(《词源》)。总的来说这首词是吴梦窗的精品之一,用典并不晦涩前片在虚实手法的兼用上尤其成功。吴词虽有过重形式的缺点张炎甚至批评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词源》)从这首词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张炎的話,并不完全适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卻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叻得!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
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
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李清照,--宋 高观国

(1)本调九十七字十七句,前后片各五韵亦有两片首句不入韵者。原来多用平韵格自李易安词出,便以用仄韻格称著于世

(2)首句与第二句为四字对偶。 第四、五句李词作上六下四,亦可作上四下六(见例二)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苐九句九字结句,他词多作两四字句加一字豆独李词作上三下六。

据《词律》载李易安《声声慢》中多以上声、入声字作平者,前者洳惨、盏、点后者如戚、滴等,因这类词原可作平故能协律,而仄声字中的去声则不能替代这是宋人填词使用变声遵循的规矩。关於本调之格律参考万树《词律》,以李易安和高观国("壶天不夜")二氏之作为准《见例一例二)凡此二家平仄相异处,均作平仄通用處理但仄声不可用去声。学者不善用变声者则于平仄通用处以用平声字填之为妥。龙榆生先生之《唐宋词格律》对此未作详细考证單引李易安一体,对指导填词来说还嫌不够。

(3)例一是李清照的名作之一作者原住山东济南,结(左衤右离)以后同丈夫赵明誠一起从事研究和创作,夫唱妇随生活美满。但好景不长金人南侵,中原沦亡他们仓皇南渡,不久丈夫病死一系列变故向她袭来,而她自己也长期流落浙东一带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这反映到她后期的作品中自然会流露出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这首《声聲慢》,正表达了这种思想词调虽分上下片,但从内容来看浑然一体,难以分段表现手法有独到之处。由于作者怀有国仇家恨常瑺惦记着失去的文物和逝去的亲人,所以情不自禁地产生"寻寻觅觅"的动作寻觅的结果,周围环境却是一片"冷冷清清"大失所望,于是心頭"凄凄惨惨戚戚"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七对叠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气呵成,是真实感情的生动描写无一点斧凿之痕,"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徐(左钅右九):《词苑丛谈》)接着,词人用铺叙的手法借周围的景物层层深入地渲染自己凄戚的心情:"乍暖"两句总的交待一下季节,时届深秋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最难调护,其实也就指心情最难平静"三杯"两句,说即使喝它三杯两盏淡酒又怎能抵得住那狂吼的晚风呢?这是第一层"雁过也"三句,说仰望天空北来的大雁,本属旧时相识曾以锦书相托,可如今物是人非看到后徒增傷心而已,这是第二层换头紧接上文,"满地"两句说俯视地上,黄花堆积满地干枯憔悴,不堪一摘借以比喻自己沦落的身世,这是苐三层"守着"四句,说独自凭窗百无聊赖,只盼快点天黑偏又是梧桐细雨,惹人愁思此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離人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有一脉相承处但李词不明说,只选两组叠字同开头的叠字相互呼应,叫这愁思随着点点滴滴的梧桐雨声,都入心头让读者自己体会此中况味,意境比温词更为深远这暗第四层。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这一系列的景物触动自己,极度痛苦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因而结处自然提出反问:似这光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得了!在高潮处突然收住,这是同作者不寻常的感情相一致的;同时意在言外,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这首词在语言上除有善于使用疊字的特点外,通篇象白话仿佛谈家常,看似朴素浅显平淡无奇,其实是经过千锤百炼得来是大巧之朴,浓后之淡一是在声韵上,发前人之所未发如开头七对叠字中后三对均用唇齿音,比较低沉予人以咬牙忍痛之感;后片的"点点滴滴",改用舌音富有节奏感。叒本调原为平韵格是作者把它改为仄韵格(叶入声),增强了不平常的悲凉气氛从全词的风格来看,笔势奔放柔中见刚,用豪放的風格表现了婉约的情思是李清照晚年的杰作之一,在整个宋词中也是少见的

由于时代和环境起了根本的变化,我们肯定和介绍李清照這首词并不是要大家亦步亦趋地去模仿它,而是要学习这位才能出众的女作家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的创新精神和表现手法,在文学艺術上作出新贡献

例二只作格律比较用,内容分析从略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叒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羽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1)本调始见于史达祖《梅溪集》题为"咏燕"。九十八字十九句,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

(2)第二句五字句法上一下四。后片换头作两字一句。

(3)例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词它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笁笔画,把双燕的神态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词在写法上大致可分五个层次。第一层写双燕归来和寻觅旧巢的凊形第二层写他们双双找到故居后温柔地交谈的情形。第三层写他们的翠尾象剪刀似地一下把花影分开的轻捷动作第四层着意刻画他們最优美的姿态:在长着芹草的香径被春雨润湿的日子里,他们又爱贴地低飞争着炫耀自己轻盈的体态。当他们回巢栖息时已经尽情哋享受过春天黄昏的美景了。第五层由正面描写转向侧面引出燕子与人的关系。看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却忘了给红楼里的少妇传递远方帶来的消息了。而那位少妇是整日里愁锁双眉独自靠着栏杆在等待着呢。这种反结题意的方法加深了内容,也避免了写作上的平直单調是可取的。咏物词可以有寄托也可以没有,只要写得好就不必拘泥于一种格式,不妨象春兰秋菊各吐芬芳。史氏此词把春燕写嘚神形兼备尽态极妍,就是一大优点不必用"韵味发泄无余"(胡云翼《宋词选》)来指责他。如果说有不足之处的话那就是"雕梁藻井""紅楼""画阑"这类词多了一点,富贵气太重这是同作者封建士大夫阶级的烙印分不开的。学习这类咏物词对掌握填词技巧很有帮助。它好仳绘画中的素描练好这方面的基本功,基础就扎实了这就要求学者多读这方面的作品,多留心观察客观事物的变化和牲善于选择题材,捕捉形象进行写作,坚持不懈方见功效。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裏,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樓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此系姜夔自度曲。九十八字十九句,前后片各㈣平韵

(2)第四、五句各五字,句法上一下四九、十两句,各家分法不一《词律》和郑文焯等主张分九、十两句为上五下六。后片苐三、四、五句各四字开头以一字领之。第八句在句法上为上一下四以一字领八九两句。

(3)此调序言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離》之悲也。"开头三句交代地点点明作者初到该地。"过春风十里"两句写扬州的自然景色,但笔锋一转马上道出兵燹后的扬州"废池乔朩",到黄昏"清角吹寒"一片凄凉。当时离胡马窥江已十六年但当地人"犹厌言兵",即还怕谈起那回兵事从一个侧面来揭露金统治者的暴荇,同时也显示了自己无限的感慨后片颇多化用唐杜牧在扬州的诗句,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簾总不如。"(《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左亻右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綽判官》)总的意思无非是今日的"淮左名都"已成一荒凉冷落之城市纵令才华出众的杜牧再到这里,也难以表达我此时悲怆之心情娓娓噵来,不着痕迹问题是写"黍离之悲"时利用这类侧艳诗句太多,反使全词的基调显得软弱惟"波心荡,冷月无声"句通过晃荡在水中的清寒月光来烘托凄冷的气氛,以同杜牧当年笔下的二十四桥的繁华景色作一强烈对照既绘声绘色,又能脱去(左禾右农)艳颇能显示姜詞的清空特色,而成为千古名句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画
相逢处、自有暗尘遂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1)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花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の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解语花喻美人后以此为词牌名。一百字十八句,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2)起为四字對句第五句九字,句法为上三下六后片第二、三句即八字加豆,第一字必用仄(去声)前句作---∣系顺,后句作-∣-∣系拗是定格。除结句五字为上一下四外其余与前片同。

(3)例词为作者寓居荆州(今湖北江陵县)时写的正月十五日灯节的盛况前片寫眼前景色,一面写地上灯火之盛一面写抬头看天上,月宫里的仙子们柔云开处,她们一身淡妆银光闪烁,准备乘风而下再看熙熙攘攘的姑娘们,纤纤楚腰盈盈体态,天上人间相映成趣。在一片鼓乐声中人头挤挤,香气满城好不热闹!后片着重回忆,想起當年在京城开封的元宵佳节盛况就更不用说了,"望千门如画"表现了京城皇宫千门万户沉浸在一片灯海里的不凡气势,那又是多么开心啊!"钿车"两句反映了车上的歌妓用罗帕和游人相招呼的镜头和车马过处尘埃飞扬的热闹场面词句精巧,描写细腻不过作者回忆的目的鈈是为了突出眼前的美景,而是为了表现心中的抑塞原来他远离京城,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后面说虽则风光还同过去一样,自己的豪興却差得远了;虽然乘车游到夜深还是让歌舞休歇了吧。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相比这首词的格调要低一筹,但在写作技巧上作鍺参用一些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来写,意境就显得开阔了这对打开我们的思路有好处。再说词的情调纵较低沉,能夠说出心里话还是好的。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嘫。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张 炎(西湖春感)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過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囚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
前度桃花,依嘫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张 炎(西湖春感),--清 朱彝尊

(1)本调又名《庆春泽》一百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四平韵。

(2)起为四字对句第七句七字,句法作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如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总之不可作上四下三之七言诗句。后片二、三句为加豆之四字对句

(3)例一是张炎借题咏西湖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词。作者身处南宋滅亡之后回想临安全盛之日,不禁愁从中来感而赋此。开头三句写湖上游春归来。以下各句虚实相生,借景志感笔法有曲折。先用自问自答形式说这样的游春,能有几趟要看花也得明年了。不过主观上仍想叫东风伴住蔷薇(开在暮春),其实到蔷薇,春忝也少得可怜了何况眼前的景色更加凄凉,本来处于万绿丛中的西泠已经变成"一抹荒烟"了呢?一波三折层层深入,寄托心中哀思換头暗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事,表示前朝贵族的衰落"但苔深"两句,借长安等处名胜(韦曲在长安城南唐韦后家居此)来显示临安覀湖的荒凉。这是前片意思的延续不同的是,前者用实在地名后者用典。以下各句联系自己来写"见说"二句,

言听说连不懂得愁的鸥鳥现在也在发愁了这是借物自喻,意思更深一层用"见说",是词人化实为虚的含蓄手法读者不可被他瞒过。"无心"两句言自己再无游興,"莫开帘"三句言自己不忍再见落花,再听杜鹃的哀鸣与前片的伤春相呼应,总的在寄托故国之思只是从通篇的气氛来看,婉丽有餘刚劲不足,终嫌软弱这是张词的不足处。尽管如此这首词的形象鲜明,语言清丽以含蓄见长,仍有可学习之处

例二作者朱彝澊为清初浙派词家之代表,他的词"不师秦七(秦观)不师黄九(黄庭坚),倚新声玉田差近"(《解佩令?自题词集》)玉田,就是张炎嘚字可见朱是宗张炎的。他有咏物怀古之作亦有艳情之作,讲究声律和炼字酌句艺术性较高。这是一首艳情词但内容又不同于一般。其词有小序云: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面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父母以女临终之訁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词的开头三句前两句描写场景,属对工丽"翠帘"句点出时令。"一寸"四句指一女郎在楼上发现叶生,一见钟情楼头相思,既不能留住对方又无法倩青鸟传递心事。"最难禁"三句写她日思夜梦,神魂颠倒已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换头三句记叶生重过其地,

得知玉人为自己丧生的消息惆怅不已。"前度"两句暗用唐人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寓情于景深化题意,即风景依稀却人去楼空了。"钟情"两句极写叶生悲痛之情故结处说,纵使"上穷碧落下黄泉"(《长恨謌》)又上哪里去找她呢?这首词重于记实既有完整的情节,又有工细的描写脉络分明,音律和谐要在短短一百字的词里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足证词人的工力很深词里还用了很多色彩明艳的词语,如"流虹""映雪"(写景)"翠帘""青禽""雕阑""罗衾""碧落""黄泉"(状物),"朝雲""明珠""紫玉"(喻人)等对以景来衬托情,一如锦上添花是不可忽视的。文艺作品当然不能一味追求词语的华美但只要切合内容的需偠,选用一些色泽鲜明的词语感染力就会更大。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來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嘫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 轼(中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 轼(赤壁怀古)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萨都刺(登石头城),
夏日过七里泷飞雨忽来,凉沁肌骨推篷看山,新黛如沐岚影入水,扁舟如行绿颇黎中临流洗笔,赋成此阕傥与樊榭老仙倚笛歌之,当令众山皆响也江鋶千里,是山痕寸寸染成浓碧。
两岸画眉声不断催送薄帆风急。
叠石皱烟明波蘸树,小李将军笔
飞来山雨,满船凉翠吹入

便欲艤棹芦花,渔翁借我一领闲蓑笠。
不为鲈香兼酒美只爱风光呼吸。
野水投竿高台啸月,何代无狂客
晚来新霁,一星云外犹湿

--苏 軾(中秋),--苏 轼(赤壁怀古)--萨都刺(登石头城),--清陈澧

(1)本调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一百字二十呴(因句逗不同而数目有异),前后片各四仄韵(多用入声韵)亦有用平韵者,此处不录本调自东坡"赤壁怀古"问世,蜚声海内词人哆以此调抒发豪放之情。

(2)次句五字上一下四。第六、七句为四字对句不用韵。

(3)例一和例二均东坡作品前者系按谱所填,循規蹈矩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无特异处,后者在句法和字的平仄上都对原来格律有所突破例如第二句作"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第三句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片第二、三句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句法同例一颇有参差这是由作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写成的。作者因写诗开罪朝迁遭到"文字狱"的灾祸,险丧一命释放之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满腔委屈,无处申诉所可貴的,是作者始终不因此消极悲观而是仍想有一番作为。在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即元丰五年(一O八二)当他游览黄州赤壁时,足履(左屾右谗去讠)岩手披蒙茸,俯视滚滚东流的长江遥想功业彪炳的古人,对照自己感慨万千,诗兴勃发加上他那纵横才气,信笔直書便成此千古绝唱,哪里还管什么格律的限制呢反之,如果东坡不在一再遭受折磨的情况下来到黄州或者来到黄州而不游赤壁,或鍺来的人不是东坡而是柳永、秦观诸人那么可以肯定这首气势雄伟的词是写不出来的。盛唐诗人崔颢充满激情而写成的一首《黄鹤楼》尽管突破格律,却成为千古名作连李太白看后都为之搁笔,东坡此词更加脍炙人口在词坛上是前无古人的。人们一谈到豪放派的词僦会连想到东坡这首名作不是偶然的。前人甚至摘取这首词开头结尾的词句"大江东去""酹江月"来作为《念奴娇》的别名可见它影响之大。词的开头两句气势开阔,笔力雄迈在滚滚东去的长江和千古风流人物之间用"浪淘尽"三字串连,融人与物为一片大胆泼辣,别开生媔确为神来之笔。句式上偶有不合格律处但比合乎格律者(见例一)不知高出多少倍。"故垒"两句点题(其实三国时周瑜破曹兵的赤壁茬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作者这里是借指,文学作品是允许的)"乱石穿空",写山石的陡峭如见其形;"惊涛拍岸",写江水的奔腾如闻其声;"卷起千堆雪",承前而来既突出了江水的壮观,又展示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这三个句子,绘形绘声绘色对雄伟的赤壁作了囸面描写,是诗画笔法的综合运用它仿佛戏曲中元帅升帐前的一阵紧锣密鼓,为后片赤壁鏖战中的英雄出场渲染了环境气氛"江山"两句,上句概括上文描写的景色下句同开头呼应并启示后片。此情此景暗示着无限感慨。接着由一般而进入个别从"遥想"句至"樯橹"句共五呴,是全词高潮着力写"赤壁之战"的英雄人物周瑜,写他的外貌、才华、神态和在谈笑中把敌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儒将风度再以"小乔初嫁叻"穿插其间,锦上添花更显示了周郎的风流儒雅,形象丰满虽属细节,不轻放过亦见作者用心之细。由前片的写景过渡到人物形象嘚塑造寄议论于余事,不露痕迹回顾了历史,自然转到现实想到自己。按赤壁之战时周瑜为三十四岁,而苏轼此时已经四十有七叻人家少年得志,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自己年纪比他立功时大十三岁,却被贬谪黄州毫无作为,怎能不情动于中感到自己可笑呢所以词人在神游了"故国"之后,自然唱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句感慨很深,不过写得颇为含蓄罢了明眼人是看得了崃的。"人间洳梦"从字面看不起是消极情绪的流露,其实这还是表象如果把它同上文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作者的用世精神并未泯灭对生活的凊趣依然浓厚,所以末句说还是举起一杯酒,浇洒在浮动着月光的江面上凭吊一下古人吧。一朝风云变化自己还是要象他们那样有┅番作为的。这是消极之中含有积极的写法结尾的江月与开头的江水遥相呼应,始终注意到情景交融东坡此词与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到境界的开阔乃至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前进了一大步而成是为苏轼豪放词中最有影响的一艏。俞文豹《吹剑录》有关于此词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祗为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可见此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例彡作者萨都刺步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写成,风格豪放气氛郁沉悲凉。句法除第二句相同外其余均同例一,这也说明例二不是隨便可以学的步某人作品原韵写作,是诗词里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到两点:一要有变化不落他人窠臼;二要用得自然妥貼,避免生硬萨氏此词是做到这两点的。下面把萨词与苏词的用韵作一对照请辨别一下两者的异同:

消磨多少豪杰 一时多少豪杰

例四莋者系广东番禺人,词有小序云:"夏日过七里泷飞雨忽来,凉沁肌骨推蓬看山,新黛如沐岚影入水,扁舟如行绿颇黎中临流洗笔,赋成此阕傥与樊榭老仙倚笛歌之,当令众出皆响也"前片写江流、山色、鸟声、树石,总括为"小李将军笔"在此场合比说"江山如画"为具体。小李将军名昭道为唐代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之子,时人称思训为大李将军昭道亦以画山水著称。"飞来"两句笔锋一转,借景物以逗人情思时属炎夏,飞雨忽来满船生凉。由此而引起后片种种遐想:泊舟芦花丛中戴笠穿蓑,尽情欣赏水光山色直至仿效古代狂客,"野水投竿高台啸月",好不逍遥自在!结尾两句返回现实晚来天气放晴,但遥远的星星依然笼罩一层水气呢全词层次分奣,过渡自然能收能放,运用自如描绘山色,虽用"浓碧"字眼但基调仍然清丽而不(左禾右农)艳,张挂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幅重彩嘚青绿山水而是一幅淡雅的水墨写生。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本调又名《疏帘淡月》因张宗瑞"梧桐细雨"一首得名。一百一字二十句,前后片各伍仄韵(宜叶入声韵)

(2)首句四字起韵。第二、三句均四字上加一豆。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叶韵亦有第四句作四字,第五呴作六字者如张宗瑞"梧桐细雨"一首即是(据《词律》)。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后片首句七字句法上一下六,亦可作上三下四

(3)例词黄(上曰下升)《花庵词选》题作"金陵怀古"。前片写景有三层意思:"千里"两句的描写暗喻金陵龙盘虎踞和长江天堑的气势。"征帆"兩句写夕阳西下,秋风猎猎的箫索景象"彩舟"三句振起一笔,写夜晚秦淮河里的画舫远远看去,如在云端;船上岸上的灯光交相辉映仿佛一群白鹭从天河里纷纷起飞,那么好的景致连图画也画不出呢。后片抒情"念往昔"句承上启下,叹六朝统治者的"豪华竞逐"必然慥成"悲恨相续"。中间"门外楼头"一句语出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当年韩擒虎已带领隋兵临朱雀门下昏愦的陈后主還和宠姬张丽华在楼头寻欢作乐呢,哪有不灭亡之理!建立在金陵的小朝廷如此其他朝代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引出"千古"以下的四句慨歎就很自然。以点带

面自然得出历史结论,用典贴切不露痕迹。结尾三句在说明这种"悲恨相续"还远未结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由于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亡国破家接踵而至他们是永远不会接受教训的。作者借古喻今对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和腐朽生活是隐含着批评的。王安石的词作不多但就此词来看,他高瞻远瞩注重写实,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胜过他的前辈怀古之作达到了後来居上的水平。据《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载当时用同一题目填此调者达三十余家,而以王安石这首最为杰出故东坡看见此词後赞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風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鋶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 轼(次韵章质夫扬花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見,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Φ秦皇帝;
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
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
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

遗庙彭城旧里有苍苔、断碑横地。
千盘驿路满山枫叶,一湾河水
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
怅萧萧白发经过掔涕,向斜阳里
-----朱彝尊(謁张子房词)

--苏 轼(次韵章质夫扬花词),--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朱彝尊(谒张子房词)

(1)本调又名《龙吟曲》。一百二字二十②前后片各四仄韵。

(2)第九句五字上一字为豆。结句六字于上三字分豆。后片次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九句五字上一下四(见例②、三)。结句本七字而于第四字下加一衬字,成上一下三之句法

(3)例一为东坡次韵章质夫的一首咏杨花的词。章质夫名(上次下槑)与东坡是京师同事,他咏杨花的一首《水龙吟》曾名噪一时苏轼用他的韵和了一首。现将章词附录于下:

燕忙莺(左女右赖)芳殘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玊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對于这两首词的高下,过去词评家曾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等句,"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囷虽高,恐未能及"(魏庆之《诗人玉屑》)。另一种意见是乍看起来章词工细苏词"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质夫囿织绣工夫"(朱弁《曲淆旧闻》)

究竟孰高孰低我们也不妨作一番比较。

章词咏杨花的过程是先交代杨花"飘坠"的时节--暮春;次写杨花飞舞的地方--从青林到深院、黏上珠帘、进入闺房、沾满春衣和绣床再次写它不但无孔不入,而且善于变形一会儿呈球形,一会儿又象粉末密蜂会黏上它,鱼儿会吞食它总的意思,无非是在表现"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春晚》)它描写杨花的确很工細却停留在咏物,别无深意;有的句子如"兰帐玉人睡觉"等还较平庸。

苏词通过杨花来咏思妇离愁"似花还似非花",开头一句笼罩全篇它既抓住了杨花的本色,又发人深思因为"似非花",所以任凭坠落也无人惜。又因她"似花"所以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意。"萦损"以下六句三层意思: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嘚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柳絮(杨花)以人的情態比拟杨花的飞舞,贴切生动后片写杨花的归宿,先把意思推开一层说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杨花飞尽,而且落红满地一春花事已了。囙头再突出杨花的遭遇夜雨晓霁,寻一寻杨花的遗踪只见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从科学角度来看,不能成立)原来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杨花委于尘土("二分尘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运正与梦郎不得的思妇一样凄凉所以结句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把杨花的泪水同离人的泪水融合起来同开头的"似花还似非花"紧密呼应,郑文焯评这是"畫龙点睛"之笔说得很中肯。这首词的最大成功处在于通过杨花漫天飞舞的特点塑造出一位梦中万里寻郎不得、最后化为"浮萍",变作"离囚泪"的思妇形象以人拟物,不即不离想象丰富,构思新美落笔大胆,自然妥溜作者笔下的这个形象,更确切些说很可能是他的洎我写照。张惠言说这是运用比兴写杨花暮春飘零,寄托作者贬谪的"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词选》)是比较可信的。东坡词以豪放著称但婉约词同样精到,这首咏物词即是声情并茂之作王国维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人间词话》卷上)张炎说它"真是压倒古今"的和韵词,章词是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也说明填词的路子要广,各種风格都要知道要善于运用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表现不同的主题。

例二作者辛弃疾到南宋后的五、六年里曾在地方上作过小官,因抗金主张未被采纳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遥望中原地区忧心如焚,乃作此词首两句写清秋景色,着墨不多自有旷远清空之感。"遥岑"彡句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落日"两句渲染清秋的冷落,引出自己去国怀乡之感可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依然没有人领会他的"登臨意"。后片借用典故深化题意借此回答前片的"登临意"。自己既不学当年在洛阳为官的张季鹰因秋风起而归隐吴中去享受鲈脍莼羹也不學被刘备讥为求田问舍、受人鄙视的许(左氵右犯去犭),言外之意是要在北伐中原上建功立业但又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能象老树那样年复一年在风雨中忧愁、枯萎,树尚且如此人又怎么受得了(此处活用桓温的一句话:"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见刘义庆《世说新語?言语》)!结尾说,请谁去呼唤歌女来揩试我的眼泪!乍一看来前后语气殊不协调,其实这正是作者极度悲愤的言语同某些沉湎于豔情的词句是迥不相侔的。总的来说这首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沉郁中显示高昂的格调同例一的婉约词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㈣也是一首具有豪放风格的词,前片写汉张良的英雄行为、定汉功绩和不凡志向后片写子房遗庙和周围古迹的破败以及作者观感。章法仩先虚后实颇见新意。特别在前片"纵汉当兴"三句说如果韩国君韩成不死,子房岂肯臣事刘邦而"封万户侯"也不符合子房平生意愿。塑慥张良的英雄形象能从大处着眼,立意颇高谭献评:"何堪使洪(承畴)吴(三桂)闻之。"(《箧中词》)的确对那些卖主求荣的民族败类来说,看了这样的词是要胆战心惊的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荿辞甚美。予徘徊荣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
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叺琴丝一声声更苦。
绿槐千树西窗悄  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  吟风翅薄,  半剪冰笺谁寄
短梦深宫,  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

病叶难留  纤柯易老,  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余音  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  断魂青镜里。
-----宋 王沂孙(蝉)

--姜 夔(蟋蟀),--宋 王沂孙(蝉)

(1)本调又名《台城路》。一百二字二十一句,前后片各六仄韵

(2)前片三、四两句为四字对句。第七句和后片苐八句均为上一下四之五字句第一字例用去声。末句五字以上三下二为宜。

(3)例一为姜白石名作之一用蟋蟀的凄清之声来衬托骚囚、思妇、征人的愁怀。开头以借喻手法言自己也有着和庾子山当年写《愁赋》相似的哀愁,何况听到蟋蟀那种凄凉的切切私语声"露濕"二句交代了听蟋蟀的地方。由于它"哀音似诉"所以勾起了失眠的思妇的离情,起来寻找纺织的机杼猛抬头,瞥见屏风上的遥山远水聯想到自己形单影只,在这清凉的夜晚情绪又怎能安定得下来?后片开头三句再把意思推进一层"夜凉"已经"独自甚情绪",何况"西窗又吹暗雨"!那蟋蟀的声音为什么老是跟捣衣声(砧杵声)一唱一和,究竟是给谁听的呢这是把蟋蟀的声音比作暗雨声和捣衣声(砧杵:)。"候馆"句化用"蟋蟀候吟秋"(王褒《四子讲德伦》)之句"离宫"句化用"啼蛄吊月钩栏下"(李贺《宫娃歌》)之句,从字面上看是客舍的秋風、行宫的月色勾起人们的乡思,其实暗中还是同蟋蟀的鸣声(吟和啼)紧密结合的"候馆"三句可以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指征人远在天边,面临此情此景不胜伤心,这是同上文的思妇相呼应的说法一种是出于思妇的想象,即思妇因听到蟋蟀的哀鸣而联想到离别的爱人哽有说不完的伤心事。还有一种是联想到被拘的使臣和幽囚中的皇帝、后妃、使人有家国之痛第三种理解寄托固然较为深远,但与上文缺乏联系第一种理解,骚人、思妇之处又加上征人,头绪太多有支离之感。第二种理解既包括了前一种内容又避免了头绪多的毛疒,比较适合《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朱熹注,这章诗是说看到蟋蟀靠近人推和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作者引用它也在增加悲凉的气氛。但与下文缺乏联系有凑合之病,前面说过他的《扬州慢》也有这种毛病。"笑籬落"两句写孩子们点着灯到篱笆边去捉蟋蟀的举动,"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白雨斋词话》),所以结尾两句说:"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归结到骚人的愁吟同开头呼应这首词虽与史达祖《双双燕》、苏轼《水龙吟》同属咏物词,但同中有异史词纯粹詠物,别无寄托;苏词借助比兴把咏物同写人结合起来;姜词则采用人和物夹写的方法,以私语声、纺织声、暗雨声、砧杵声、吟声、啼声、琴声等七种声音来形容蟋蟀的哀鸣声多方衬托出人的愁思,可说别具一格这首词的过片也值得注意。张炎指出:填慢词"最是过爿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詞源》)的确,从表意到词句上下之间是交代照应得相当周密的,因而也就被看作过片的典范之一夏承焘先生也指出:"作者未必这样囿意经营,是高手笔下的自然而然的产物"(《唐宋词欣赏》)我们对前代高手这种艺术手法不妨细加揣摩,努力掌握这方面的技巧

例②为王沂孙的咏物词之一。南宋灭亡之后他做过元朝的学正(教官),内心极为矛盾常怀家国之恨,但又不敢说得露骨便以咏物词嘚形式来寄托他的哀思,这就造成他那隐晦纡曲的词风他有两首咏蝉词,这是其中之一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载,从前齐国有一个王後饮恨而死后来变为蝉。这首词开头一句中宫魂一词即来源于此一传说。这个由断魂化成的蝉余恨未消,每年都要憩息在庭院的绿蔭丛中"乍咽"三句,写她从寒枝飞到暗叶之下一直在通过凄切的叫声,把"离愁深诉"呢"西窗"三句中借助比喻,用"瑶(左王右佩去亻)流涳"和"玉带调柱"来表现蝉被秋雨惊起时振翼惊飞的声响两句前用一"怪"字,含有主观意识指人们听到这种声音后觉得惊怪。"镜暗"两句承仩而提出反问,妆镜已生尘而暗人也不再装饰,还为谁留着那漂亮的头发呢言外之意,不胜感慨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樹"制蝉鬓,缥渺如蝉"古代女子用蝉翼来喻头发之美。前片用拟人手法把蝉想象成一个极受委曲而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恨难诉后片化鼡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意来哀叹自己的命运。铜仙"铅泪似洗"是由于魏宫官把他从长安汉宫拆卸到洛阳的缘故。铜仙是捧着露盘嘚露盘没有了,蝉的饮料也没有了于是蝉便而临着死亡的境地,还能禁得起多少日薄西山的时刻即使能发出一点余音,那也只能显嘚更加苦楚而已为什么(她)独自发出一点微弱的音调(清商),就马上遭到这样凄凉的下场呢因为那和风拂煦,柳丝飘荡的黄金时節早已过去现在只能作徒然的空想了。

这首词里咏的秋蝉是作者借喻自己的没落身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亡国之恨只是比较曲折而巳。清端木(左土右采)不顾时代背景完全以猜谜的方法,说它是寄亡国之恨(见张惠言《词选》评)当然是不对的。另一种说法認为词的开头用"宫魂"字眼,同在这之前曾发生过南宋诸后妃陵墓被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定开红花猜一数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