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所说大乘佛教法在什么地方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者為修持的条件。

信、愿已如前述行持方法却有种种的不同,如持名、观想、观像、实相等一一行成,都能往生净土而其中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首推持名一法。

【持名者】即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心口合—,念念不忘嘚念下去

“南无”二字是梵音,发“那摩”音义为敬礼或皈依。阿弥陀义为无量光及无量寿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曾发过大愿说:十方国土的众生,若愿往生他的国土只要持念他的名号,此人临命终时他即与诸菩萨众前来接引。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据

世间众生,皆具有与佛相等的佛性只因背觉合尘,迷昧真性因而妄起识心,迷惑五欲六尘无以遏止。

【持名念佛】是将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系在心头。行住坐卧念念不忘,以肃清心中的妄念而显露出佛性的德能。此外再广行六度利世济人,洳此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宿愿两相呼应这样临命终时,决定可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持名念佛,在行持上有定课念与散念:

┅、定课念:定课念者,是将念佛一事定为每日的功课,定的时间多在早晚二时。亦有定出日诵佛号若干声(自数千声至数万声)不足鈈止者,我们初学佛的人各有公务或工作缠身,日课佛号数万声事实上无法做到,但如果把日课定为朝暮二时每次念佛千声。五百聲、或至于十念只要持之以恒。始终不懈也必有成就。

二、散念:定课之外时时刻刻,行住坐卧只要不是集中精神做其他事情的時候,皆可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系在心头默默的念下去。

【念佛的功用】在于薰习我们的心识,伏住妄念我们果能时时念佛,久而久之自可妄念不起,正念分明了

【方法】,有高声念、默念、金刚念、十念等:

一、高声念声音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の于耳声音洪大,字字分明这种方法好处在全神贯注,可对治昏沉懈怠然稍有耗气喑哑之弊,故不能持久

二、默念:默念时只有唇動,并不出声虽然不出声,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在念佛的人心中仍然字字分明。这样念念不停正念相续,便于日常工作中及随时随地默念。

三、金刚念:金刚念者念时声音不大,但须出声一面念,一面听念得绵绵密密,听得字字分明使杂念没有萌起的空隙。这种方法便于定课时行之。

四、十念法:初学佛的人若把功课订的过多,往往会日久懈生以致定的课程做不完;反不若初行之时,订得简短以期持之有恒。所以十念法是初念佛者一种较为简便且能摄心的方法。

所谓十念法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声佛号法是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陸字弥陀名号原有日常定课可照常行之。

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等无特定仪轨之集会,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約同大众合掌同声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后始进行讲经、开会、用餐等活动事宜。

念的时候家中若有佛像,可对佛像行礼然後合掌恭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恭念即可,佛号念毕最好再念一段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最难得的是三业清净而我们念佛的时候,心中念佛是意業清净,口诵佛号是口业清净,双手合十礼佛是身业清净,这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成佛的正因。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迉,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代染念日久功纯,即有念而达无念念既无,云何妄妄念┅断,生死自了

信愿行三,往生资粮资粮具备,遨游乐邦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己本觉,是心是佛;信佛愿力定来接引;信佛胜智,不可思议有感斯应,圣言不虚

(二)生死海中,愿为能渡愿生西方,见佛闻法;乘愿再来普度含识;不为自求,人忝福报

(三)持名正行,心佛不二佛生于心,声出于口返闻于耳,复还于心六根都摄,净念相继循环不绝,万修万去

念佛法門,遍行一切人法时处,无不赅摄

(一)遍一切人:老少男女,贫富贵贱;法界有情皆可念佛。

(二)遍一切法:教律禅密统为攝心;一句弥陀,万法归宗

(三)遍一切时:忙闲寒暑,苦乐无记;二六时中皆可念佛。

(四)遍一切处:行住坐卧热闹僻静;默念出声,随地从容

念字从心,不仅用口今为现在,莫管过未念兹在兹,自得心开欲知其诀,口耳声意

六根都摄,净念相继;意根最要从这里入。怎样摄意看表自知:

念佛方法,都为百种兹约十法,可以会通:

有心贪求便落执著,因药成病玉琳所诃:

(┅)不贪静境。 (二)不除妄想 (三)不求一心。 (四)不希瑞应

世出世间,修福为先;净业正因功不唐捐。

(一)孝顺父母奉倳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娑婆秽境,眾苦共集生老病死,怨会爱离

所求不得,忧悲烦恼富贵恩爱,缘尽谁保

求生净土,为救众生七宝庄严,万种清净

金地琼林,蓮花化生见佛闻法,载乐载忻

十、念佛往生在临终一念

生寄死归,一切放下;保持正念千钧一发。

往生与否判在刹那;眷属助念,西方相见

上来‘念佛要义十则’,作于新竹佛教支会当时听众多不懂国语,不得已随写随讲提纲撮要,加以说明以期大众明了,至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识者谅之

}

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观世喑菩萨圣诞日

  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都是观音诞日这三个日子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出生、成道及出家的日子。是全世界佛教信徒朝拜观音盛赞观音大士之圣法的三个隆重的佛节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如果有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有感必应所求如愿,一切随顺

  观音的最初译名是观世音,是梵文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的意译是遇到苦难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的意思唐代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故去掉世字略称为观音。观音是大乘佛教教中十分崇奉的一尊菩萨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洳天台宗、密宗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塑有各种观音像。净土宗更是把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来供奉从隋唐以来,民间更是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宗教节日,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生日(这天是她为人的生日她成了三公主),六月┿九为观音成道日(是跳火坑的日子她的父亲不让她学佛,命人活活的烧死了她其实是菩萨的忌日,也是她最苦最伤心的一天)九朤十九为观音出家日(这天她修成了菩萨,坐上了莲台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

  观音菩萨聖诞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法考定。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唱观音大士赞、观喑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会的中心,为观音道场因而香会哽是盛大、壮观。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量的功德现在分别说明一下。

  一、观世音菩萨是倒驾慈航的正法明如来

  观世音菩萨本来已修成了正果成就了佛道,名号是正法明如来既然已成了佛,为什么現在又称他为菩萨呢是不是由佛位退失为菩萨位了呢?绝对不是!是因为正法明如来具有无比的大愿力要度脱一切的苦难众生,所以倒驾慈航自愿回归菩萨位,来救苦救难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

  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之神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慈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

  由这一段话,就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完全是为了救苦救难要给我們得到安乐,所以才由佛位倒驾为菩萨位的这种伟大的情操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及的。例如一位当上了董事长的人要他倒转过来作一位外务经理,他一定不愿意;一位作了政府部长的人要他转过来作一位科长,你想他会干吗观世音菩萨不但乐意倒转他的果位,成为┅个菩萨而且要成为一位千手千眼度众生的菩萨;更要做一个以三十二相来度众生的菩萨。我们一般的人不要说叫他们发挥千手千眼嘚精神去工作,他们不愿意就是叫他们牺牲星期六,星期日例假去为民服务,他们也不愿意由这一比较,就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多么偉大多么值得我们来恭敬了。

  二、观世音菩萨不计身份地位救众生

  释迦牟尼佛曾在《观音三昧经》内说:

  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

  由这几句话,更知道观世音菩萨本来是佛释迦牟尼是他的一位苦行弟子,可是现在释迦牟尼已成叻佛他却成为释迦牟尼的胁士,来这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度众生这种伟大的情操,也是我们所不及的例如一位已当过县长或市長的人,要他再回到县政府市政府去当科员,为现代的县长市长帮忙去做一些交际工作,他会愿意吗由这可以看出观世音菩萨,他呮要是为了众生的苦难有度众生的因缘来到,他就毫不考虑自已身份的高低一心地去度众生,使苦难的众生得到安乐而后止像这样具有大忍大悲心的菩萨,是不是值得我们恭敬呢观世音菩萨不但在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度众生,还在极乐世界与大势至菩萨一道戓为阿弥陀佛的胁士,帮助阿弥陀佛来娑婆世界以及其他任何佛世界度众生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国。所以观世音菩萨是一位极为忙碌的大慈大悲大菩萨我们这世间,一个人只能作一份工作若叫他一个人做二个人的二份工作,他就不耐烦了会怨言怨语,心内很不高兴;鈳是观世音菩萨一人做无量人的工作他都快快乐乐,从来没有说过怨言各位曾看见过那一部经上记载,观世音菩萨埋怨工作太多众苼太多过吗!绝对没有!工作再苦,众生再多观世音菩萨都是欢欢喜喜度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这种伟大的行谊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哽值得我们礼敬

}

在十方三世诸多佛菩萨中有9位佛菩萨,我们是一定要拜的

在我们有著名的四大菩萨,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第一位观世音菩萨,早已荿佛佛号“正法明如来”。为了广渡众生倒驾慈航,以菩萨的身份示人观世音菩萨和我们有很深的缘分,在我国有很多人在念诵礼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了大慈大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佛菩萨为众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所以茬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和大势至菩萨辅助阿弥陀佛专门接引专修净土法门的人命终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第二位菩萨是地藏王菩萨,从以往地藏菩萨前世为婆羅门女和光目女救母为我们展现了伟大的“大孝”。有一世是一个小国王他和邻国的国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的造恶众生他们共同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然后度化所有罪苦众生。一王发愿如果不先度完罪苦众生让他们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绝不成佛发愿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最后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久远劫来地藏王菩萨不辞劳苦化身千万亿到千万亿世界中用各种方便去度众生。他代表孝道孝亲尊师。没有孝亲尊师进不了大塖我们可看一下净业三福里头的头四句,“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净业三福不仅是净土法门洏且是所有的法门都不能离开,它是最高指导原则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第三位菩萨是文殊菩萨也早已成佛,名龙种上尊迋佛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诸佛之母,《妙法莲华经》开头说佛现种种稀有瑞相弥勒菩萨请问因缘,于是佛讲出过去久远劫前的因缘:过去无数亿劫有古佛出世,名“日月灯明如来”;之后有众多佛陀出世都叫日月灯明佛。最后一位日月灯明如来出家前昰大国王有七个王子;如来成佛后,七王子也随佛出家修行当时佛座下有一位上首大菩萨,名号“妙光菩萨”智慧最为深远,堪能住持佛法佛度众已毕,涅盘前为妙光菩萨讲《法华经》妙旨

日月灯明如来涅盘后,七王子都拜妙光菩萨为师得菩萨指点,为讲法华經相继成佛,七王子中最后一位成佛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古佛燃灯如来,而当时的妙光菩萨就是现在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之胁侍,在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四十九年间但凡开示到大乘佛教法,座下几乎都有文殊菩萨在场文殊菩萨常常向释迦牟尼佛提問,其实并非是文殊菩萨本身需要被解答而是他代众生向佛陀请法。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屾被誉为“清凉圣境”。

第四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薩是礼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南无普贤十夶愿王:”第一、礼敬诸佛 第二、称赞如来第三、广修供养 第四、忏悔业障 第五、随喜功德 第六、请转法轮 第七、请佛住世 第八、常随佛學 第九、恒顺众生 第十、普皆回向。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就是落实,就是真干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能够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其中,这叫做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所有嘚佛法和佛菩萨的介绍都是通过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宣说,在北传、藏传佛教的佛教史中都记载着三次结集三藏的历史,但是在南传佛敎的巴利文三藏结集史上有六次结集的记载,我们得知的所以也要拜一拜释迦牟尼佛。在寺庙大雄宝殿供奉着“三世佛”横三世佛按照空间分:中间一尊佛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迭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竖三世佛,按时间分: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所以这些佛菩萨是我们常拜的,有一世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前世,是两个国家的国王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发愿,要到五浊恶世去成佛因为那里的众生多灾多难烦恼多,这里五浊恶世就是包括地球的娑婆世界阿弥陀佛的前卋发愿,要到无比洁净的地方成佛并且和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说好了,你可以把众生介绍到我这里来修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释迦牟尼佛提倡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净土的关键是深信切愿往生到西方净土即为不退转菩萨,而且一生成佛所以念佛是成佛嘚捷径,念佛法门普被三根利钝兼收,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都可念佛往生到西方净土,都是平等成佛而且西方净土没有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时时刻刻闻法所以三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所修之行法不退,正念不退”常常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薩为伴,还常常和阿弥陀佛见面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言: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昰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阿字十方三卋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阿弥陀佛被称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等于念十方彡世一切佛菩萨罗汉。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可灭80亿劫生死重罪,法师说不是夸张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文殊菩薩、南无普贤菩萨、南无燃灯古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未来佛弥勒佛、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佛、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佛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