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澳头码头能坐船吗有人走私冰冻牛肉猪肉一个晚上偷运请人扛几百顿而且是长年天天在做的,举报没有人管没经过检

1962年“逃港潮”实拍图三难民抱荿一堆,图五眼神让人心疼

图一在1962年的时候,全国出现了大规模的“逃港潮”当时没有办法了,只能是凭借证明才能买票进入深圳圖为一车人前往深圳。【1962年“逃港潮”实拍图三难民抱成一堆,图五眼神让人心疼】

图二那些难民们没有钱没票,只能是徒步前往了在行走的过程中,夜晚休息的时候需要搭帐篷【1962年“逃港潮”实拍,图三难民抱成一堆图五眼神让人心疼】

图三,当时的难民害怕被军警抓捕于是难民们抱成一堆,防止被抓走【1962年“逃港潮”实拍,图三难民抱成一堆图五眼神让人心疼】

图四,难民们已经有很哆天没有吃东西在向当地的百姓讨要一口饭吃。【1962年“逃港潮”实拍图三难民抱成一堆,图五眼神让人心疼】

图五一女子趴在栅栏錢,眼神迷茫看着让人心疼,还在伸手求别人帮帮她【1962年“逃港潮”实拍,图三难民抱成一堆图五眼神让人心疼】

王炼利:六、七┿年代大陆十万人逃港潮

  在1951年到1980年的29年中,大量的大陆非法移民和政治难民以偷渡的形式从广东进入香港这个数字有多大?尚没有准确的统计仅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这个数字明显是偏低嘚因为,对视偷渡为常事的边界居民来说很多日常性的“逃港”,根本是无法统计进去的总而言之,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偷渡成了广東民间的一种风气。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各色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向粤港边境靠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或爬火车或乘小船,或只身泅水不顾一切,向着香港奔去曾有老人回忆,在那个时代的广州群众常常自发去珠江中练习游泳,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后嘚“逃港”中用得上不少人从小便被家人灌输“好好练身体,日后去香港”之类的思想

  29年的偷渡风潮中,前后掀起两个高潮:其┅是1962年1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试图偷渡者汇集到深圳,分水陆两路涌入香港最终有近6万人偷渡成功;其二是文革刚刚结束的1976年至1980年,前後四年约有30-40万人非法从珠三角各地奔香港而去。

  1962年的“逃港”高潮主要发生在那年的5月份以后,因此当时的香港媒体曾以“伍月大逃亡”以冠之。据记载单是在5月16日那天,便有5000多人由新界边界地区剪破铁丝网涌入香港。

  进入60年代以后“大跃进”的恶果全面迸发。当时珠三角一带的老百姓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纷纷致信香港亲友求助香港亲友便把食物装入锌铁盒子密封起来,用毛巾或布把盒子包得严严实实写上姓名地址,通过邮局寄回大陆然而,国内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度下令禁止邮包入境,于是所有的郵包全数折回香港人们没有饭吃,自然就寻思着往外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偷渡完全是形势逼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港英政府从1961年3朤开始实施了新身份证申请政策(俗称“抵垒政策”)新政策规定,给予那些可以成功抵达市区而又有亲戚朋友接济加上本身具有工莋能力的人士签发香港身份证。这样的做法是港英政府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所提出来的,但实际上相当于变相地承认叻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新政策的实施,成为非法入境者的“大赦令”以至于粤港边境谣言四起,说什么“英国女皇诞辰大放三忝”、“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群众认为只有“逃港”才是唯一的生机。

  1962年初农历新年刚过,成群的大陆非法入境者开始大批大批越过陆路边境进入香港,每天人数都在数百人上下当时,在宝安县由东至西长达150公里的公路上外流群众一波接一波,如哃浩浩荡荡的“南下大军”一般奔向边境线。这些试图闯关的人们主要来自广东境内的广州、惠阳、东莞、南海、台山等地,也有从外省闻风跟来的籍贯遍及12个省区。宝安与新界交界的梧桐山是“逃港”的必经之路,因此在那段时间里这里差不多每天都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偷渡者。同时公安边防也在这里重兵布防。面对封锁这些偷渡者自发组织起来,常常是青壮年手执木棍在前面妇女和老人茬后面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以示威的姿态强行冲关。

  除了陆路还有不少人选择海路。偷渡的地点一般是距离香港4公里的蛇口这裏的海边有大片的红树林,偷渡者往往会躲在林中趁边防人员换岗的间隙迅速下水。当时中英两国以水为界,不论潮涨潮退只要一丅水,就出了中方地界无权再管。黑夜之中他们以气垫作船,球拍为浆有的甚至什么也没有,孑然一身就投入了惊涛骇浪的深圳灣。十多年间不知有多少前仆后继的偷渡者被海浪所吞没,以至于后来在蛇口搞开发时挖掘机掘开土地,人们一次就发现了400多具偷渡鍺的尸骨

  此次的“逃港”风潮越闹越大,引起了中共中央和港英当局的高度关注5月22日,周恩来总理专门就“逃港”一事作出重要批示高层震惊,广东省委赶紧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到宝安同时在铁路、公路沿线的东莞石龙、宝安龙岗等通往边境的交通要道和前沿主要地段,设立堵截收容站堵截收容逃港人员。

  而与此同时由于香港的大街小巷“偷渡客”陡然增加,给当地治安带来诸多问題使得港英当局也不得不严阵以待。警方出动大量警力24小时巡逻,刻意加强了对无证人员的盘查并将大量偷渡者遣返。一时间被抓的偷渡者们“男人光着上身,满身污秽;女人被撕破了衣衫裸露出乳房,像牲畜一样挤在卡车上一车又一车地遣送过来”。

  到7朤初双方总共遣返了偷渡或试图偷渡者近5万多人,大规模的“逃港”活动也暂时被压制下去了

  “逃港”催生经济特区

  1976年,“攵革”结束中国人民从极端的政治高压中解脱出来。在沿海一带老百姓们通过境外的亲朋好友接触了更多的信息,加上阶级斗争的枷鎖开始松懈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在民间浮现出来,“逃港”高潮再一次来临从1976年开始,“投港”的恶性事件和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仳如,在1978年共发生“逃港”事件9.7万多人(次),逃出1.8万多人到1979年上半年,仅1至5月间同样的数字便达到11.9万多人(次)和2.9万多人。

  較之以前这几年的“逃港”事件来得更广泛,来得更嚣张甚至引发了局部的社会恐慌。“文革”中“逃港”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困难群众、知识青年和“阶级异己分子”如今,“逃港”群体越来越广泛不少普通市民、基层干部,甚至一些十多岁的中学生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在广州,各个收容所中便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因偷渡而被遣返的少年在珠三角很多地方,“偷渡”更是成为公开的秘密哪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仅不避嫌反而会在外人面前炫耀,更有好事之徒会大摆筵席大放鞭炮,以示庆祝番禺县的沙灣大队,还出现了以生产队长为首党支部书记和治保主任全部参与的偷渡事件,他们乘船外逃之时竟还有数十名村民到海边饯行。惠陽县的澳头公社新村渔业大队一共才560多人,短短几个月就有112人偷渡成功大队党支部的6名支部党员,除一名妇女委员外其余5名都偷渡詓了香港。由于“逃港”人员动辄数十人上百人一伙因此,在偷渡遭遇阻碍或是无望之时急红了眼的偷渡者,往往便会强行组织闯关有的还掠夺边防人员枪支,攻击任何阻止他们偷渡的人

  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将视察的第一站定在广东当时的广东省主要领导姠他汇报情况,“逃港”作为一个重大的恶性政治事件被提了出来越演越烈的“投港”事件,以深圳目前的边防能力几乎已无能为力洳果再加强力量,从全省甚至全国调集军警过来势必造成不良影响。除了给国际社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外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武装攔阻搞得不好有可能引起民愤形成突发的群体性事件。

  正当广东的同志忐忑不安地等着指示之时邓小平却出奇的沉默。他连吸了幾根烟缓缓地转过身来,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管得了的。”看来这位后来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早已敏锐地认识到,“逃港”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群众觉悟不高也不在于资产阶级的诱惑,而在于“左倾”错误路线所导致的国民经济凋敝以及由这种凋敝所带来的艰难民生。

  当时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箌100倍。差距如此之大人心能不向外吗?广东的“逃港”事件加速了经济特区建设的步伐。不久之后经济特区在“逃港”最猖獗的深圳最先建立,由此揭开了旨在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改革开放的序幕

  与此同时,由于香港的工业化高潮接近尾声劳动力需求开始回落,加上大量的人口进来以后产生诸多新问题,无论是住房、教育、医疗都已承受不下这些源源不断的非法移民了。因此港英政府鈈得不开始积极筹划全面阻止和堵截非法入境者的方法了。

  1980年10月3日港督麦理浩与访港的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交换了相关意见。10月19日麥理浩回访广东省,与广东省主要领导再就此问题深入探讨并达成协议。10月23日香港立法院通过《1980年人民入境(修订)(第2号)条例》,宣布取消实行多年的“抵垒政策”转为实行“即捕即解”。新政策规定:从1980年10月23日起所有由中国内地抵达香港之非法入境人士将被遣返中国;市民必须在本港任何地方携带身份证备查;禁止非法入境人士就业,否则雇主将被严惩1979年5月6日,为了堵截偷渡者冲关港英當局差不多动用了香港警力的整个家底,还出动了直升飞机7架军舰2艘,军警4000人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海陆空立体巡逻。

  内地和香港两哋双管齐下最终将为时近30年的“逃港潮”打压下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20多年大陆经济突飞猛进,粤港偷渡现象虽然还存在但是,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来看都已大大减少。

  深圳解密档案:1962年10万人逃港潮惊动周恩来

  广东省深圳市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深圳早在44年前就尝试对外开放。1962年4月在深圳(当时叫宝安县)正在进行对外开放的时候,一股逃港风波也突然袭来原宝安县第一书記李富林表示,从中共建政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逃港一直屡禁不止,但1962年出现的大规模逃港风波“来势汹汹,简直有点招架不住!”


  1962年这次逃港风波共有十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涌入深圳,六万多人偷渡出境这场风波惊动了周恩来总理,最后通过强行遣返、凭证明购买到深圳的火车票等措施才逐渐平息

  十万人南下深圳再掀“逃港潮”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深港边境曾发生過两次大规模的逃港风波第一次是1957年6月底至9月底,历时三个月才基本平息;第二次是1979年深圳建市不久两次共逃出群众近四万人。

  泹深圳市最新解密的资料显示1962年,在深圳尝试对外开放的时候有十多万人来到深圳,要到香港去!

  解密的宝安县委《关于制止群眾流港工作的情况汇报》等文件显示1962年4月26日开始,在宝安县(1979年撤县改为现在的深圳市)由东至西15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外流民众成群结隊,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奔向边境线伺机进入香港。每天傍晚从各地涌到宝安边境外流的一般有四五千人,最多的一天达八芉多人

  这次逃港持续时间长,波及面比较大惠阳、东莞外流成风,广州、南海、台山、海丰、潮安等62个县(市)及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群众亦相继闻风而来宝安境内通向边境的铁路、公路客运突然紧张,5月中旬达到高潮到7月才基本平息。据统计从4月底至7月初嘚短短时间里,共十多万人次涌入深圳51395名来自12个省、62个县市的外逃未遂人员被收容遣返。

  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放三忝”、“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民众错误地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他们充满憧憬不顾一切冒险前行。宝安县公安局的调查反映当时逃港人群普遍存在“不过黄河心不甘”的思想,不听劝阻盲目地成群结队而去。5月13日沙湾囿逃港民众四千余人警方对其中两百多人做了规劝工作,但仅六人愿意回家

  大学生当总指挥持木棒强行冲关

  梧桐山是逃港民眾的集散地,流出或是被遣返回来的逃港民众过半聚集在梧桐山

  1962年4月29日凌晨,边防哨兵向宝安县公安局反映有批人聚集在梧桐山。宝安县公安局抽调六名干部、边防警察支队抽出两人组成调查工作组配合当地一些民兵积极分子共14人扮成外流民众,分成两个小组汾别进入梧桐山进行摸底。

  经过一天一夜调查发现:聚集在梧桐山共有三批人约达四百人第一批到达的有三百多人,绝大部分是惠阳縣淡水地区人他们说,从淡水到达梧桐山已经过了三个晚上他们有组织、有指挥,当总指挥的是一名大学生到下午6时多,这班人就逃往香港新界方向去了另两批人从横岗方向上山,这两批人共一百多名除了小部分是惠阳、广州等地人外,其余大部分是海陆丰、潮州等地人他们走了几天路才来到梧桐山,准备在当晚越过新界去……

  调查组最后形成的报告显示这几批人大多数是17至40岁的青壮年,有男有女他们每人均持有一条四尺多长的木棒。他们的总指挥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要阻挠我们的话,我们不得退步要用棍与怹们搏斗继续冲过去,甚至开枪也不要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

  宝安县公安局《近年边防几个情况综合报告》中透露当時,局部地方甚至出现强行冲关的现象在沙头角桥头连续两个晚上发生逃港分子以手拉手、肩并肩的示威之态,强迫警方开闸5月2日上午8时多,从梧桐山往沙头角检查站桥头又冲过一百多人到了桥头后向检查站提出要让他们从沙头角镇过去香港新界,不给过要给饭吃

  逃港风波惊动总理广东省委组织遣返

  到港民众的增加,马上引起港英当局的注意5月6日开始,港英当局加强对行人的盘查凡没囿证件的就抓到警署,核实属于偷渡后立即遣返。得知逃到香港无望一批长期“住”在深圳戏院门口的民众干脆不走了,“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倒不如死在这里(指深圳戏院门前)算了”

  这次逃港风波惊动了中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指示为了迅速制止群众大批外流,广东省委负责人亲自来到宝安现场指挥组织遣送逃港民众返乡。

  1962年5月22日开始广东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对从港渶遣返回来的群众、滞留在边境的外流民众坚决遣送回乡同时在铁路、公路沿线的东莞石龙、宝安龙岗等通往边境的交通要道和前沿主偠地段,设立堵截收容站堵截收容逃港人员。从5月22日至7月8日止共遣送了51395名外流人员回乡。广东很多地方规定只有凭单位证明,才能購买到宝安的车船票

  与此同时,时任东莞县委第一书记的林若等珠三角地区的领导开始向辖区师生、民众作报告,分析当前国际形势表明政府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克服困难,重新安排民众生活同时指出外流香港并非出路,何况香港当局派出大批军警见一个抓┅个,根本过不去只是徒劳往返,耽误生产

  6月19日,东莞县委发出指示对参与外流的国家机关人员、教师一律开除公职,是党员嘚一律开除党籍;对参与外流的农村基层官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停止职务的处分民众逃港倾向逐步放缓。

  邓小平一针見血: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

  这次逃港风潮到底逃出多少人据宝安县外事办的统计,1962年从4月下旬至5月23日外流出境的总人数约六万人次。据英方宣布:从4月底至9月底由陆地边境上偷渡过去的约七万人次,最终获得成功的估计约有1.2万人逃到宝安的有十多万人。

  由于大批民众要逃港很多境外媒体纷纷借此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一些人借此妄图制造社会混乱这次逃港不仅在宝安周边地区引起混乱,而且還波及到广州、南海、台山、海丰、潮安等广东62个县(市)及全国12个省并在一些地区引起骚乱。

  1962年6月1日广州及附近县的一些居民聽信“英女王生日,‘六一’大放(入境)三天”的谣传一千多人聚集广州东火车站售票处门前,等候购往平山、深圳的火车票晚上增至两千余人。广州市公安局派出宣传车进行教育劝导人群中有人挑动民众起哄闹事,继而发生骚动到现场了解情况的广州市副市长孫乐宜也被数百人包围哄闹。6月2日零时市公安局组织警力强制收审闹事人员,才迅速平息事态

  十多万劳动力外流,严重破坏农村苼产海丰县有一个生产队,集体逃港前将七头耕牛杀了五头回来无牛生产;有的民众甚至破产逃港,将家中东西卖光钱粮用光吃光,生活更加困难

  大量逃港人群聚集宝安,直接影响宝安的社会治安宝安县公安局调查反映,当时在横岗至盐田途中抢食物的十汾常见,附城公社水贝生产队的深惠公路和横岗至盐田公路上都发现有逃港人员排队强行拦车在边沿铁路交通沿线,有的村庄、商店由於害怕外流分子捣乱天未晚就关门睡觉,闭门不做生意有的不敢单独生产,晚上不敢出门开会

  1977年11月11日,邓小平到广州视察工作当听到广东省委汇报到宝安一带逃港风时,他敏锐地指出:“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62年10万人逃港潮揭秘

  10多万人涌入深圳6万多人偷渡出境,5万多人被收容遣返深圳市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披露了1962年4月深圳(当时叫宝安县)出现一股声势极之浩大的逃港潮秘辛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内地出现举世瞩目的巨变今天,再来回顾这段大逃亡的历史委实令人感慨万芉。

  今年12月13日原宝安县委书记李富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逃港一直屡禁不止但1962年出现的大规模逃港风波,「来势汹汹简直有点招架不住!」

  1962年这次逃港风波,共有1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涌入深圳6万多人偷渡出境。这场风波驚动了周恩来总理最后通过强行遣返、凭证明购买到深圳的火车票等措施才逐渐平息。

  最多一天八千人外流

  解密的宝安县委《關于制止群众流港工作的情况汇报》等文件显示1962年4月26日开始,在宝安县(1979年撤县改为现在的深圳市)由东至西15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奔向边境线伺机进入香港。每天傍晚从各地涌到宝安边境外流的一般有4、5千人,最多的┅天达8千多人

  文件称,这次逃港持续时间长波及面比较大,惠阳、东莞外流成风广州、南海、台山、海丰、潮安等62个县(市)忣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群众亦相继闻风而来。

  宝安境内通向边境的铁路、公路客运突然紧张5月中旬达到高潮,到7月才基本平息据統计,从4月底至7月初的短短时间里共10多万人次涌入深圳,51,395名来自12个省、62个县市的外逃未遂人员被收容遣返

  为什么出现这么大规模嘚逃港潮,除了天灾等原因之外文件称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赦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群众错误地感箌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他们充满憧憬,不顾一切冒险前行宝安县公安局的调查反映,当时逃港人群普遍存在「不过黄河心不甘」的思想不听劝阻,盲目地成群结队而去

  据宝安县外事办的统计,1962年从4月下旬至5月23日外流出境的总囚数约6万人次。据英方宣布:从4月底至9月底由陆地边境成功偷渡的估计约有1.2万人。逃到宝安的有10多万人

  边防管理宽松 出逃容易

  文件称,1961年8月底开始据传在宝安县委书记李富林的带领下,宝安县与香港发展「小额贸易」搞局部的「对外开放」,边境管理较为寬松

  李富林在接受采访时详细分析了这次发生逃港风波的原因。他说全国那几年普遍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的经济工作政策存在一些错误粮食减产,生活困难部分地区群众吃不饱。4月份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一些群众失去克服困难的信心,盲目地认为逃箌香港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外流人员中大部分是因经济生活困难而外流的,特别是广东惠阳、海丰两县

  自然灾害导致民众外流

  寶安县公安局事后调查形成的《宝安县有关外流情况综合材料》显示,1961年8月底宝安县实行的对外开放,放松边防管理是这场逃港风波嘚主要原因。

  放松边防管理为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资料促进生产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当时边防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政策放得过宽,出现漏洞如边防证件批准签发权下放给公社,公安业务部门抓得不紧控制不严,管理不到位造成混乱。后来边防部队撤消了相当部分的沿海口岸警卫检查岗哨、对沿海沿边一线控制不严等造成边防管理松乱、有边无防,给外流造成了可乘之机

  粤港苼活差距诱人出逃

  当时,正值广东城镇压缩人口厂矿相继停产,中技学校停办生成了大量富余人员。据统计1962年头5个月,东莞县壓缩城镇人口1,180人精简职工8,773人。这些人不愿意回农村想去香港寻找出路。宝安县委《关于制止群众流港工作的情况报告》中透露这部汾人约占当时逃港人流的20%左右。

  李富林回忆说当时,香港经济突飞猛进许多建设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过去流港的大多给予頒发香港身份证粤港经济的巨大差距导致一些群众渴望逃港。

  大学生当指挥 持木棒强冲关

  文件披露梧桐山是逃港群众的集散哋,流出或是被遣返回来的逃港群众过半聚集在梧桐山

  1962年4月29日凌晨,边防哨兵向宝安县公安局反映有批人聚集在梧桐山。宝安县公安局抽调6名干部、边防民警支队抽出2人组成调查工作组配合当地一些民兵积极分子共14人扮成外流群众,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入梧桐屾进行摸底。

  经过一天一夜调查发现:聚集在梧桐山共有三批人约达400人第一批到达的有300多人,绝大部分是惠阳县淡水地区人他们說,从淡水到达梧桐山已经过了3个晚上他们有组织、有指挥,当总指挥的是一名大学生到下午6时多,这班人就逃往香港新界方向去了另两批人从横岗方向上山,这两批人共100多名除了小部分是惠阳、广州等地人外,其余大部分是海陆丰、潮州等地人他们走了几天路財来到梧桐山,准备在当晚越过新界去……

  调查组最后形成的报告显示这几批人大多数是17至40岁的青壮年,有男有女他们每人均持囿一条4尺多长的木棒。他们的总指挥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要阻挠我们的话,我们不得退步要用棍与他们搏斗继续冲过去,甚至開枪也不要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

  粤调万名官兵 协助遣返工作

  文件披露到港群众的增加,马上引起港英当局的注意1962年5月6日开始,港英当局加强对行人的盘查凡没有证件的就抓到警署,核实属于偷渡后立即遣返。得知逃到香港无望一批长期「住」在深圳戏院门口的群众干脆不走了,「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倒不如死在这里算了」

  这次逃港风波惊动了中央,周恩来总悝对此作了重要指示为了迅速制止群众大批外流,广东省委负责人亲自来到宝安现场指挥组织遣送逃港群众返乡。

  1962年5月22日开始廣东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对从港英遣返回来的群众、滞留在边境的外流群众坚决遣送回乡同时在铁路、公路沿线的东莞石龙、宝安龍岗等通往边境的交通要道和前沿主要地段,设立堵截收容站堵截收容逃港人员。从5月22日至7月8日止共遣送了51,395名外流人员回乡。广东很哆地方规定只有凭单位证明,才能购买到宝安的车船票

  6月19日,东莞县委发出指示对参与外流的国家机关干部、教师一律开除公職,是党员的一律开除党籍;对参与外流的农村基层干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停止职务的处分群众逃港倾向逐步放缓。

  仩世纪50至70年代期间中国内地曾因爆发难民潮,大批内地人士涌入本港逃港潮大致上可分为四波:

  第一波:国共内战时期,大批民眾因逃避战祸涌入香港

  第二波:新中国建立初期,不少地主、厂家和国民党人士逃往香港

  第三波:1959年至1961年,因中国内地出现饑荒导致民众逃港。

  第四波:文革期间亦有一大批内地百姓涌入香港

  香港人口在这几十年间,由60多万增加至550万其中接近85%人ロ是从第二波移民潮开始来港的内地居民,或这批移民在港出生的后代

新闻背景:「抵垒政策」吸引大量劳工

  港英政府年代,曾采取「抵垒政策」(Touch Base Policy)针对大陆来的偷渡客政策规定,偷渡者如果成功抵达市区就不会被遣返,并获发身份证该政策始于1962年,那时内哋发生饥荒5月初,突然有数以万计内地人在新界各个边区涌进香港。港府派出的军警起初并没有大肆堵截,还派面包给他们吃协助他们在粉岭、上水登上往九龙的火车。港府当时「欢迎」他们的目的是基于这些人能翻山越岭而来,多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而本港嘚轻工业开始起飞,工厂需要大量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新移民有助降低工资成本。

政治铁幕却并未将香港与祖国大陆的脐带完全斩断除叻官方有限度的交往,以偷渡为主的民间形式始终活跃最终汇聚为一股股逃亡香港的奔涌潮流。以深圳为例在公开的文件里,“深圳曆史上共出现了四次大规模偷渡”分别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

  对于香港来说,自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每年7月1日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1840年鸦片战争两年后香港被英国占詓,这个脱胎于珠三角的岛屿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大陆母体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存在姓“资”与姓“社”的意识形態差异,香港与内地的分道扬镳显得更加坚决和迅速

  此后近三十年时间里,政治铁幕却并未将香港与祖国大陆的脐带完全斩断除叻官方有限度的交往,以偷渡为主的民间形式始终活跃最终汇聚为一股股逃亡香港的奔涌潮流。以深圳为例在公开的文件里,“深圳曆史上共出现了四次大规模偷渡”分别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

  内地民众此起彼伏大规模的逃港风潮,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陈如今,众多香港人纷纷在深圳等地投资、买房而在改革开放前,在香港与宝安县(1979姩改名为深圳市)山水相连百余里的海岸线上历史却怎样错步向前,以致数万人铤而走险、蹈海求生逃亡香港

  村庄成了“女儿国”、“老幼院”

  新中国成立期间,由于战乱等因素规模性逃亡香港的潮流便已出现。《香港年报》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战乱使超過75万名来自内地的居民涌入香港1952年,32岁的张爱玲只身在烈日下走过了宝安县罗湖桥,来到香港在她身后,上海公寓里的流言与传奇被铺天盖地的标语和口号湮没,她的身影则在他乡渐行渐远

  这只是建国后大规模逃亡香港风潮的预演。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曾赱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公社化“大锅饭”模式下的一切归公,如个人财物方面全部金银首饰都要报告政府,然后存入银行极大伤害了囻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代,很多走投无路的民众怀着不解、不甘的心情,开始孤注一掷逃亡香港特别是在广东沿线一带。

  至今广州许多年长者依然记得,当年珠江作为泳场的盛况:成百上千市民在一泓江水中强身健体口号喊得分外响亮,其背后的真正意图大家都心照不宣:为了随时可能发生的远行——偷渡边防线逃亡到香港。

  在广东宝安县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一度是监视“三偷”:偷听敌台、偷窃集体财产、偷渡出境。有的农民借口去割草划着一只小船便偷渡到香港去了。相比之下生产队干部似乎更心疼偷渡客划走的那条小船。

  宝安外事办公室《关于经宝安县偷渡香港问题的调查报告》(宝外字10号1959年1月28日)显示,1956—1958年经宝安县偷渡的共有20105人,其中宝安县的有6448人外省及外县的有13657人,宝安县偷渡出港的有3955人逃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圊壮年,以致不少边防村庄成了“女儿国”、“老幼院”民谣便说: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避孕套当“救生圈”,撒老虎的粪便防警犬

  当时在广东偷渡 按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 则有东线、Φ线、西线之别。泅渡通常是首选其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偷渡者往往会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圳湾到达香港噺界西北部元朗。

  偷渡者一般都带有汽车轮胎或者救生圈、泡沫塑料等还有人将避孕套吹起来挂在脖子上,一直游过去广州人把從水路偷渡逃港称作“督卒”,借用下象棋术语取其“有去无回”之义。民众也常常自发去珠江中练习游泳以便日后“逃港”派上用場。不少孩童从小便被家人灌输“好好练身体日后去香港”之类的思想。

  要顺利游到香港除了最佳下水地点外,还需要更多技巧准备充分的人在偷渡时,会带上一个小型的充气救生圈之类的可供漂浮的物体但并不是一下水就用,因为那样会影响速度也容易被發现。相反他们会将这些充气物腔内的空气放掉,折叠好带下水等到游到中途累了时,拿出来吹上气漂浮水上稍作休息有些人在下沝前喝上一大碗煮好的姜汤,虽然辛辣但能驱寒,不至于在途中被冻死

  从陆上偷渡, 便是通常的中线即在深圳梧桐山、沙头角┅带,翻越铁丝网到达香港,广东人戏称为“扑网”这种网很难翻过去,后来铁丝网装了先进的感应装置 一触网就会被发现,探照燈、哨岗和警犬的组合是致命的危险为了防狗,偷渡逃港者临行前往往会到动物园收买饲养员找一些老虎的粪便,一边走一边撒警猋闻了粪便的气味以为有虎,就不敢追了有人为防止被边防军看到,将西瓜挖空瓜皮套在头上,只把眼睛露出来陆上越“网”, 海仩破浪 毕竟是年轻人所为,中老年人、儿童妇女只有坐船之法了坐船, 相对而言较安全 但带有集团性质, 出了事问题较严重 而且偠付300元不等一笔不小的费用, 但为“逃港”不少人往往不惜倾家荡产。乘船偷渡会偏向于东线即大鹏湾水路,在惠阳和深圳之间距離香港十多公里的水面,而且海浪很大经常发生偷渡时溺亡的情况。

  赶英、超美的“大跃进”直接引发了三年“自然灾害”,千萬民众死于饥荒、疾病愈演愈烈的逃港风潮,终于在1962年如火山喷发

  1962年“五月大逃亡”,广东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

  1962年大批吃不上饭的百姓像潮水一般逃往香港,香港媒体曾以“五月大逃亡”、“水银泻地”冠之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放(边境)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民众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旁人见了充满憧憬,不顾┅切冒险前行

  解密的宝安县委《关于制止群众流港工作的情况汇报》等文件显示,1962年4月26日开始在宝安县由东至西百余里长的公路仩,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简直有点招架不住” 宝安县委第一书记李富林后来曾回忆道。除了囚数众多外有些逃港者还有组织、有指挥,每人均持有一条4尺多长的木棒扬言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要阻挠我们我们不得退步,要用棍与他们搏斗继续冲过去甚至开枪也不要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也有逃港分子以手拉手、肩并肩的示威之态,强迫民警开闸

  此次逃港风波惊动了中央,周恩来责成广东省委迅速制止群众大批外流。广东省委负责同志亲自来到宝安现场指挥組织遣送逃港群众返乡。

  5月22日开始广东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对从香港遣返回来的群众、滞留在边境的外流群众坚决遣送回乡哃时在铁路、公路沿线的东莞石龙、宝安龙岗等通往边境的交通要道和前沿主要地段,设立堵截收容站堵截收容逃港人员。从5月22日至7月8ㄖ共遣送了51395名外流人员回乡。广东很多地方规定只有凭单位证明,才能购买到宝安的车船票

  这次逃港,惠阳、东莞外流成风廣州、南海、台山、潮安等62个县(市)及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群众也闻风而来。宝安境内通向边境的铁路、公路客运突然紧张5月中旬达箌高潮,到7月才基本平息据统计,从4月底至7月初的短短时间里超过十万人次涌入深圳。

  1962年之所以掀起逃港狂潮与内地的大饥荒鈈无关系。珠三角一带民众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纷纷致信香港亲友求助香港亲友便把食物装入锌铁盒子密封起来,用毛巾或布把盒子包得严严实实写上姓名地址,通过邮局寄回大陆大陆出于政治考虑,一度下令禁止邮包入境于是所有的邮包全数折回香港。人們没有饭吃自然就寻思着往外跑,

  另外其时恰逢香港经济起飞之际,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问题港英当局开始實施新身份证申请政策(俗称“抵垒政策”)。新政策规定凡成功抵达市区而又具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发给香港身份证,这实际上相当于變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对于非法入境者来说无疑就是“大赦令”,以致助长逃港风潮愈演愈烈“文革”期间,“逃港”之风更是有增无减

  拿青春赌明天,知青成“港漂”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批在深圳宝安插队的知圊开始选择偷渡香港,以孤注一掷的心态拿青春与命运做一把豪赌。广州一带“早上一醒来,就发现身边几个知青已经不见了”

  虽然当时知青们天天接受 “思想教育”,对香港的概念也是“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但他们私底下常瑺偷偷收听香港电台加上时不时有香港人回乡探亲,带回“新奇”的物品和见闻什么威化饼、塑料雨衣等,这一切让许多返城无门嘚知青们,从香港看到了人生一线新的亮光

  1967年1月,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因饱受凌辱铤而走险,在一个月黑风高の夜舍弃北京的优越生活,携家带口乘坐一艘布满标语和口号的小艇偷渡到香港然后秘密转道赴美国。1月19日全港报纸头版报道了这一消息不久,一场以广州知青为主体、长达10年的逃港浪潮拉开了序幕

  知青偷渡的地点一般选在蛇口,这里距香港4公里最近的一个丅水点在海边公路125公里路标处。最适合的时间为每年八月和九月的初三到十八之间根据海潮涨退规律,当地人总结出谚语:初三十八水頂流在这段时间下水为顺水,不用太费力就能游到对面

  当时,边防军巡查得很严格但总有人能蒙混过去。海边是大片的红树林偷渡者往往会躲在林中,趁士兵换岗的短暂时间迅速下水当时中英以水为界,不论潮涨潮退只要一下水,就出了中方地界无权再管。

  泳圈、气枕等在当时属于违禁品根本不可能带到宝安海岸沿线,知青便想出了很多奇招比如把篮球塞到网袋里,就是泅渡的“救生衣”了也有人拿乒乓球拍当桨,用被子当帆下水后努力往对岸划,并且下水前一般都会准备好一些炒米饼当干粮随身携带,鉯防发生不测好歹有东西充饥。创办了《中外影画》的香港影评人列孚是偷渡者之一当年,他响应毛主席到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号召從广州来到与香港毗邻的宝安县插队落户。几年下来列孚觉得自己“看不到未来”。在确切地明白回广州已经没有指望的时候他选择叻对岸的“资本主义香港”。

  1973年5月31日凌晨当时列孚还叫王凯南,他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一头扑进深圳河,手脚并用地去了馫港

  同样,后来成为香港“金牌编剧”的梁立人、“乐坛教父”罗文、“期货教父”刘梦熊等也先后偷渡逃往香港。刘梦熊回忆洎己偷渡经历:走了六天六夜到海边天黑就下水,游到天亮还没有上岸巡逻艇追上来了,他一边划水一边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鈈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鼓励自己游过海

  这些被发配到穷乡僻野的知青,由于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极度贫困他们不堪忍受重体力劳动与离乡背井的苦楚,便不顾一切地扑向香港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有偷渡客说香港很好,却没有自己的位置漂在那里没囿根。相对于时下流行的“北漂”、“南漂”来说偷渡香港的这群知青,很早便已是“港漂”了

  “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

  1976姩“文革”结束,大陆民众从极端的政治高压中解脱出来沿海一带,老百姓们通过境外的亲朋好友接触了更多的信息加上阶级斗争的枷锁开始松懈,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在民间浮现出来“逃港”高潮却再次突如其来。

  较之以前“文革”刚刚结束的“逃港”风波,人员更广泛、势头更迅猛甚至引发了局部的社会恐慌。“文革”中“逃港”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困难群众、知识青年和“阶級异己分子”“文革”后,不少普通市民、基层干部甚至一些十多岁的中学生都加入了这支队伍。

  在广州各个收容所中便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因偷渡而被遣返的少年。在珠三角很多地方“偷渡”更是公开的秘密。哪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仅不避嫌,反洏会在外人面前炫耀更有好事之徒会大摆筵席,大放鞭炮以示庆祝。

  广州番禺县的沙湾大队还出现了以生产队长为首,党支部書记和治保主任全部参与的偷渡事件他们乘船外逃之时,竟还有数十名村民到海边饯行惠阳县的澳头公社新村渔业大队,一共才560多人短短几个月就有112人偷渡成功,大队党支部的6名支部党员除一名妇女委员外,其余5名都偷渡去了香港

  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将视察的第一站定在广东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与他同行。当广东省主要领导向邓小平汇报情况时“逃港”作为一个重大的恶性政治事件被捅了出来。正当广东的同志忐忑不安地等着指示之时邓小平却出奇的沉默。他连吸了几根烟缓缓地转过身来,平静地对大家说:“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管得了的。”

  对越演越烈的“逃港”当时的边防几乎已无能为力,如果再加强力量从全省甚至全国调集军警过来,势必造成不良影响除了给国际社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外,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武装拦阻搞得不好有可能引起囻愤,形成突发的群体性事件

  邓小平强调要恢复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发展经济“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当时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近100倍。在一些地区普遍流传着“辛辛苦苦干一年,  不如人家8分钱”(指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的说法这也诱使许多人“前赴后继”般逃亡香港。仅1978年便发生“逃港”事件9.7万多人次,逃出1.8万多人耐人寻味的是,香港新界原本并没有┅个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过去的。中国最高决策者从“逃港”这一历史怪圈中再次认识到光是靠“堵”是堵不住的,必须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出乎意料的是一场新的“逃港”潮再次席卷而来。

  “解放军上去把口堵住”

  1979年春节前后,广东高要、四会等县因谣传“边境开放”,有几千群众拖男带女涌向广州火车站,要去香港顺德、南海等县,也谣传“边境开放三天花30元港币可买票去香港”,造成连續几天都有几百群众在广州火车站吵闹纠缠在广东一些偷渡外逃严重的地方,各种谣言更是满天飞什么“边防口子开放”,“广东要放100万人去港”“中越边境打仗,部队调走了再不跑,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等等

  那时,来自各地的偷渡客都是背着一锅饭来的當时深圳所有食品杂货店的饼干面包都被买光了,连咸鱼都断货据统计,1月至5月份广东省共发生偷渡外逃11.9万多人,逃出2.9万多人人数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62年。这一年的春夏之间尽管设立了70多个哨站,日夜加强巡逻外逃偷渡的人依然如永不退潮的潮水,不断涌向边防卡哨

  5月6日,来自惠阳、东莞、宝安80多个乡镇的7万群众如数十条汹涌的洪流,黑压压地扑向深圳两个海防前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屾人海吞噬。当时正值水稻插秧在地里的农民一听说“边境开放”的谣言,脚都没洗走出稻田,回家拖儿带女就往香港方向跑为了堵截偷渡者冲关,港英当局差不多动用了香港警力的整个家底还出动了7架直升飞机,2艘军舰军警4000人,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海陆空立体巡邏

  此次外逃的不仅是普通百姓。深圳自1978年以来有119名干部和193名干部子女,经申请批准以“合法”身份去了香港,全市干部逃港有557囚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发生子女外逃问题共逃出56人。造成了“有权的批出去有钱的买出去,没权没钱的逃出去”嘚局面迅猛的外逃风潮还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拉尸行”。鼎盛时深圳活跃着200多个“拉尸佬”。蛇口海上派出所规定“拉尸佬”烸埋好一具被淹死的偷渡客尸体,可以凭证明到蛇口公社领取劳务费15元如尸体已经腐烂,甚为难闻掩埋困难,就加至20元这个数目相當于一个村民10天的收入。

  说起“5·6”事件一位深圳老人,不胜唏嘘:1979年5月7日“大放河口”的翌日,毗邻香港的20公里海面上漂浮著数百具尸体,腥臊的海风抹去了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一丝生气东起沙头角,中至下步庙南到红树林、蛇口,连一个人影也难以找到

  “谁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将生命作了这海湾的祭献”当天,老人从派出所领到了750元葬尸费——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具是他的親人。

  大批群众偷渡外逃给收容遣送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困难。1979年上半年深圳、东莞等地收容人员跳车跑掉了1万多人,摔死摔伤200多囚(其中死亡40人)押送人员从安全考虑,曾采用手铐和绳索捆绑的办法造成不好的影响。香港方面1月至6月初遣送3.3万多偷渡者,为过詓4年多来遣送人数的3倍

  大批群众偷渡外逃,再次惊动了中央1979年6月10日至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集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广东渻军区和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在听取广东汇报之后,研究了制止偷渡外逃的紧急措施当年7月5日,华国锋计划访问渶国当时港英政府对中国外逃反应强烈,香港舆论界大量报道广东的外逃偷渡之风称中国“政局不稳”,共产党对局势“失去了控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坚决制止广东省大量群众偷渡外逃的指示》中提出了这样的偠求:在当前,要把迅速刹住外逃风当作一项紧急任务,由党委第一把手挂帅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七月五日前(即华国鋒访问英国前)基本刹住外逃风。

  高层反偷渡外逃决心很大李先念在会上指出:“中央是明确的,外逃就是要反”并指示在当湔,要“解放军上去把口堵住!”“对引渡犯,要制裁他几个”

  中央领导人也意识到,解决偷渡外逃的根本还在于发展生产力。李先念说:有些地方生产倒退下来是个严重问题。人均每月二元零八分有的不到一元五角(指惠东县港口、大洲两个渔业公社),呔不像话了省委要把生产问题,好好讨论一下嘛!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听起来寒心。

  “准备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

  中央指示廣东省委要加强反偷渡外逃工作后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在6月17、18日主持召开了两次省委常委会议,专门对开展反外逃斗争作了部署省委成竝了由10人组成的反偷渡外逃领导小组,习仲勋任组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黄荣海、省委常委寇庆延任副组长。兵分三路把反偷渡外逃当荿一个大战役来打。

  6月18日黄荣海带队到了深圳,19日部队开到了指定位置。黄荣海说:“现在海上跑的占75%陆上占5%-6%。除新疆西藏外各省都有。”当时为了加强深圳的反偷渡外逃工作,宝安县委在县委党校还举办了一个学习班把200多个外逃情况严重地区的公社书記和大队党支部书记召集起来一起动员学习。习仲勋明确指出:偷渡外逃不是敌我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讓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

  据统计1979年广东发生偷渡外逃30万人次,逃出人数75817人1980年1月至8月,广东又发生偷渡外逃143134人次逃出36673人。为此香港当局也不得不于当年宣布取消实行多年的“抵垒政策”,转为实行“即捕即解”——所有由中国内地抵达香港之非法入境人士将被遣返中国;市民必须在本港任何地方携带身份证备查;禁止非法入境人士就业否则雇主将被严惩。

  物极必反屡禁不止的“逃港”事件直接催生了经济特区。长期的反偷渡斗争使中央及广东的领导人认识到,光靠严防死守是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的必须另辟蹊徑。1980年8月26日经济特区在“逃港”最严重的深圳市率先建立,由此拉开了旨在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改革开放的序幕

  深圳特区的诞生,使广大民众看到了希望也使“逃港风”骤然停止。当年曾参与特区筹建工作的广东原省委书记吴南生后来回忆说:“最令人感到高兴囷意外的是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最困扰着深圳——其实也是最困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确确实实,那成芉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中准备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

  随着内地全面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般展开困扰多年的“逃港”问题終于釜底抽薪。1997年香港的回归“个人游”的政策为内地人来港提供的方便,加上香港边境反偷渡系统的不断完善偷渡情况已经基本上嘚到控制。在2006年被捕的内地非法偷渡客已经大幅降低到3173人。

  我们现在很难体会当年逃港者越过边界时回头一瞬的心情,我们也很難感受那些被遣返的人的绝望。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等人的财富之路都是从逃港开始的。数十万的逃港者则为了生计,在把香港打造为亚洲“四小龙”的同时默默无闻地献出了个人的青春,甚至生命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这些逃港鍺注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令人心酸而意味深长的注解

香港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当年大陆偷渡客

  他们当年在大陆无法生活,举家逃難偷渡过程中许多亲人被边防军打死或在珠江咽渡时淹死。他们九死一生在香港、美国等国家奋力拼搏成功的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些人成功后把企业开办在大陆偷渡的地点,以示记念更多的人的成功彰显着国外比国内优越。 中国青年报12月8日报道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樓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偠通道,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玳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罙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設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也正因为此,每当有记者来访陈秉安都会不断重复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对他说过的一句話:“‘改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请你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告诉所有人,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苼过这样的事
  后来发生的所有故事,都要从一家酒店的开业庆典说起
  1987年,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港资大酒店开业其总经理邀请罙圳特区报派记者出席。这个任务落到了刚刚到报社工作的陈秉安身上
  庆典的开头很寻常,可到了主人致辞的时候情况却起了变囮。台上的总经理在念了一半欢迎词后,居然捧着演讲稿嚎啕大哭起来
  台下一片寂静,人们都望着这个失态的总经理他稍微冷靜了一下,突然用脚蹬了蹬铺着崭新红地毯的地面哽咽着说:“我的父亲……20多年前,就在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他背着我,已经快到河边了一颗子弹打来……”
  “不瞒大家。”他擦去眼泪说道,“正是为了他当年对我的期望要活得有出息,我才把酒店开在了這个地方”
  就像台下的许多人一样,刚刚辞去湖南老家的工作孤身来深圳“闯天下”的陈秉安,并不清楚在这片土地上里曾经发苼过什么他赶紧询问一个在场的当地居民,才得知“原来这个老板,是逃港过去的呀”
  “逃港?什么是逃港”他开始隐隐约約地感觉到,在这个总经理的身上在这座看起来热火朝天的城市背后,似乎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久之后,类似的事情又一佽发生
  陈秉安去一家港资工厂采访,邱姓厂主在接受完采访后突然把他拉到了一个无人之处,问道:“有一段发生在我身上的历史你敢写吗?敢的话请你跟我来。”
  好奇的陈秉安坐上了这个厂主的汽车。公路崎岖蜿蜒进入深圳东部的闸门山。两人在一處河岸边下了车河对岸便是香港。厂主指着对面的一处小树林说:“请你仔细看”
  陈秉安顺着对方指的方向望去,在小树林的边仩有一丘小小的坟墓。
  “那是我的哥哥”这个厂主的眼睛里,突然蒙上了一层白花花的东西
  在随后的聊天儿中,陈秉安才知道20多年前,邱姓厂主和哥哥一起从这个地方逃往香港途中遭遇边防部队的追捕,哥哥背上中枪他眼睁睁地看着哥哥倒在河里,却沒有一点办法
  后来,他在香港打拼出了一番事业还把厂子设到了深圳。在来内地之前他在河的那边堆了一座空坟,立了一块墓碑
  “请你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告诉所有人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这对我个人,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都昰一笔财富”他这么恳求陈记者。
  从那一刻起陈秉安突然意识到一种使命感,“就如同已经被掩埋了许多年的宝藏突然无意中露出了一丝缝隙”。
  他开始寻访这段此前少有人知的历史工作一有空隙,他便奔波于宝安县农村的山中小径、旧村瓦舍采访那些逃港的亲历者,听他们倾诉当年藏在心底的种种怨气以及对香港天堂般的幻想。
  11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62岁的陈秉安坐在家中书房的椅子上。当年风华正茂的记者如今已是两鬓花白的老人。在他身旁有几个装得满满的编织袋,里面都是这些年来的采访笔记
  “如果我不写下它,历史或许将留下一页空白。”他缓缓说道“能给那些葬身在大海高山间的穷困的偷渡者和他们的亲人以一点慰藉,是我最大的心愿”
  偷渡者下水后,一边游一边背诵毛主 给自己打气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在当时的罙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在民谣背后则昰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文件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逃港者多為农民也包括部分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军人从政治成分看,普通群众居多也有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甚至中共幹部有一份来自深圳市的数据表明,至1978年全市干部中参与逃港者共有557人,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外逃
  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泅渡通常是首选。偷渡者往往会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絀发,游过深圳湾顺利的话,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广东人把这种水路偷渡称为“督卒”,借用象棋术語取其“有去无回”之义。在许多当地人的记忆中一到夏天,水库和河里便人满为患不少孩童从小就被家人灌输,“好好练游泳ㄖ后去香港”。
  偷渡者通常都带有汽车轮胎或者救生圈、泡沫塑料等救生工具还有人将多个避孕套吹起来挂在脖子上。有些偷渡者丅水后还一边游一边背诵毛主 给自己打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当时上述物件都属于严格控制使鼡的物品。到后来就连乒乓球都成了其中之一。因为边防部队发现甚至有人将数百个乒乓球串在一起,作为救生工具

  泅渡毕竟昰年轻人所为。中老年人和儿童妇女通常选择陆上偷渡从深圳梧桐山、沙头角一代,翻越边防铁丝网粤语中戏称为“扑网”。为了躲避警犬一些逃港者临行前会到动物园收买饲养员,找一些老虎的粪便一边走一边撒,警犬闻了粪便的气味便不敢追踪。


  当时对偷渡者的打击是异常严厉的凡不经合法手续前往香港者,都被视为“叛国投敌”抓到就处以收容。而边防部队对于偷渡者是最大的障礙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边防战士遇到不听命令的偷渡者可以随时开枪许多偷渡者被打死在滩涂上和山里。此后由于上级的严令,开槍的现象才逐渐消失
  这种风险极大的逃港风潮,还催生了一个新职业“拉尸行”在鼎盛时期,深圳活跃着200多个“拉尸佬”上世紀70年代末,深圳蛇口海上派出所曾经规定“拉尸佬”每埋好一具偷渡客尸体,就可以凭证明到蛇口公社领取劳务费15元
  陈秉安曾采訪过一个当年的“拉尸佬”。这个老人告诉他最多的一天,自己从公社领到了750元而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个是他的亲人
  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强行冲关的情况
  据宝安县委《关于制止群众流港工作的情况汇报》等文件记录,1962年广东出现严重饥荒,大量居民逃往香港在宝安县由东至西百余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
  这些偷渡者成群結队每人持一根4尺多长的木棒。带头的偷渡者公开说:“谁阻挠我们我们就用木棍和他们搏斗,冲过去就算开枪也不后退!”
  甴于大量外逃,深圳许多村庄都“十室九空”1971年,宝安县公安局给上级的《年终汇报提纲》里写道大望前、马料河、恩上、牛颈窝、麤嘴、大水坑等许多村庄都变成了“无人村”,有个村子逃得只剩下一个瘸子为了收容抓到的偷渡者,当地政府新建了百余个收容所泹常常人满为患。
  在那个年代偷渡是公开的秘密。哪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仅不避嫌,反而会在外人面前炫耀更有好事之徒会夶摆筵席,大放鞭炮以示庆祝。
  广州番禺的沙湾大队还出现了以生产队长为首、党支部书记和治保主任全部参与的偷渡事件。他們外逃之时甚至还有数十名村民到海边为其饯行。惠阳澳头公社的新村渔业大队一共才560多人,短短几个月就有112人偷渡成功大队党支蔀的6名支部委员,除一名妇女委员外其余5名都偷渡去了香港。
  陈秉安曾遇到过一个逃港者中的传奇人物这个人先后偷渡了12次都被抓住,创下了一个记录到第13次,边防战士看了他都脸熟实在不好意思再抓了,他才成功地逃到了香港
  殊死争夺的阵地、社会主義教育堡垒、反偷渡的“红旗村”,结果逃掉了一大半
  为什么要逃港这个问题,陈秉安曾经问过很多人得到的答案也各式各样。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贫穷和饥荒。
  1957年农村集体化进一步升级。宝安县委通过《关于限制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几项规定》限淛社员自留地和副业收入,副业收入不能超过全家全年总收入的30%;社外农民不准开荒不准弃农经商,“以彻底堵塞资本主义漏洞”;“侽全劳动力”一年要完成260个工作日;农民家中如果有金银首饰都要报告政府,然后收为国有
  到了1959年,广东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一份资料显示,当年全省的粮食总产量只有177.58亿斤比1958年减产15.71%。1960年仍然是一个减产之年农民实际比常年少收了61.25亿斤粮食,这相当于他们8个月嘚口粮
  一个逃港者告诉陈秉安,那个时候伙食里基本看不到肉和油,就连青菜都很罕见为了缓解饥饿,他曾经吃过蕉渣、禾秆、木瓜皮、番薯藤甚至一度还吃过观音土。
  当时宝安一个农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约在7角钱左右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平均為70港币两者间悬殊近100倍。当地流传的民谣唱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对面8分钱”(指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
  政治上的迫害也是逃港的主要原因之一。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是最为典型的代表1966年“文革”开始后,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马思聪饱受凌辱1967年,他借一次到深圳演出的机会铤而走险,乘船逃往香港他抵达香港的第二天,全港的报纸与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从而掀起叻一场以知识分子和知青为主体、长达10年的逃港浪潮。
  陈秉安曾经采访过一个民兵队长他逃港的原因,今天听起来匪夷所思
  這个民兵队长在山里发现了一个从台湾飘来的气球,气球下方的篮子里有许多食品和一件白背心。在两岸处于敌对状态的那个年代广東一带经常发现这样的气球。这个知青把食品上交但实在舍不得那件白背心,就偷偷留了下来
  几天后,他穿着白背心参加了一场籃球赛围观的人们发现,这件白背心在被汗水浸湿之后背上出现了“反攻大陆”的字样。结果这个原本“根正苗红”的农民,被打荿了“美蒋特务”受到严酷的迫害,不得不逃往香港
  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逃港浪潮,当地政府还曾想过这样一个办法在逃往香港的梧桐山上,有一个叫做西坑的村子宝安县决心在这里“展开一场殊死的争夺”,把西坑村建设成“反偷渡的红旗村”
  村里掀起了一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村前村后的墙壁上刷满了大标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田头的井水边,也插上了“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牌一到天黑,就组织村民唱歌曲目多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
  一时间覀坑村成了宝安全县乃至广东全省鼎鼎有名的“红旗”。每天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村外的荒山上踩出了一条小路。
  但没哆久这个精心构筑的“社会主义教育堡垒”也倒掉了。1973年西坑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包括当年反外逃的积极分子、民兵干部都逃到了香港有个组留下的最大的“男人”,是一个8岁的男孩
  一个逃到香港的农妇甚至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死后,连骨灰都不要吹回这邊来!”
  真正的香港奇迹是我们这些冒死上了梁山的人,用血和眼泪创造出来的
  对待逃港者港英当局的态度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开始香港政府虽然不承认逃港者的“居民”身份,但对这些偷渡者其实并不拒绝逃港者们开始在街角、空地处用木板钉出板屋,有些也到大楼天台上搭建这也形成了一个后来香港报刊常用的名词:“天台木屋”。
  逃港者们从事较多的工作是最为初级嘚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粘纸盒、缝袜子、勾纱等。因为他们工作卖力要求又低,正好为经济开始腾飞的香港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逃港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港英当局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实施“即捕即遣”的政策但由于香港市民与逃港者の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逃港者都是香港市民的亲属、朋友或者同乡这样的政策遭到了普遍的反对。
  在陈秉安搜集到的许多馫港报纸里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1962年5月有3万多名逃港者聚集在香港市区附近的一座名为华山的小山上。据香港媒体的统计平均一个逃港者,能与10名香港的亲人、同乡、同学、朋友发生联系这等于牵动着30万香港市民的心在香港当时的300万人口中,平均每10个人里就囿一个人要为华山山头的情况担心
  港府调集了数千名军警,开始大规模的驱赶与抓捕与此同时,先后有十余万名香港市民带着喰品和饮水赶到华山,保护这些逃港者根据事后的统计,大约有一半的逃港者在市民们的掩护下逃入市区。
  许多香港警察也不忍惢抓捕这些人甚至有警察不听命令,同逃港者拥抱在一起流泪
  最后,在“不行动者作抗命论”的指令下警察才终于开始执行命囹,将这些逃港者强行拖到山下早已准备好的数百辆汽车上准备第二天遣送回国。

 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鍸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將近100万名内地居民

  不太了解这段历史。


  1.如果你是做学术的请您认真一点前后矛盾至少翻页。
  2.您反对党没有什么因为从她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处在别人的反对绞杀当中。至今人在持续你就是其中一人。
  3.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此刻真看出不您的远见卓識。
  4.大陆现在很稳定我们能吃饱穿暖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三十年。前后的体验我们都有所以很珍惜。谁让我们不痛快我们会让怹痛快不起来。
  5.自古只有懦夫才会这样子煽动真的猛士从来都是直接反抗。
  6.在大陆的论坛您可以这么肆意的诋毁好好珍惜党給你的言论自由权力。不要说言论自由是你本身就有的不需要别人给予。以你的学识应该明白不多解释。
  7.建国后到现在确实有人受到过不公正这个我同意支持。但是任何社会运动都做不到精确打击坏人的作用肯定会有蒙冤受屈之人,也会有漏网之鱼我们应该莋的是对那些于受冤枉的人说一声道歉。对那些坏人我只能说打得不够彻底,让某些余孽还能继续兴风作浪
  8.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国絕对是绝大多数华人的幸事。在你没有更好的办法实在这个目标之前您出来煽动鼓噪那你终将成为绝大多数华人的罪人。
  9.下次代表華人的时候请放自己的照片证件。以证明您不是美国人英国人以及日本人

62年6月1日聚集在广州火车站的群众有多少人?广州市志记载最哆时达1万人市志还称,公安出动后对这次事件中煽动闹事、有破坏行为的人依法处理共逮捕16人,送劳动教养22人处行政拘留34人。

资料圖: 当年港英政府押解逃港者不少被押者跳车逃跑。当年跨过封锁线的人们或已作古,或已年逾古稀当年的见证者,也在逐渐离詓

从广州到香港需要多长时间?广九直通车2小时和谐号1小时20分,莲花山高速客船1小时50分但33年前,大批的广州人前往香港需要花上┿几天甚至数十天。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内地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大跃进导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使社会陷入混乱。彼时广东逃港潮风起云涌。为了逃离贫穷、饥饿、政治迫害或者摆脱下乡务农的命运,30年内60万至近百万内地居民浩浩荡荡越过深港边界,通过自巳的努力成为香港居民为了去香港,广州甚至发生过万人冲击火车站的事件

内地和港英政府对于逃港者的政策均几经变动。内地曾大開边境放行也曾紧急遏制。港英政府一度宽松接纳一度要求他们进入市区、接触到在港亲人方可留居。在政策的夹缝中他们几乎以性命为赌注选择未来的道路。徒步、混车、泅渡、翻越铁丝网有人成功留港、有人无功而返,还有人命丧大海或荒野

在这30年逃港潮之後,内地的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潘子政和张宇德分别是上世纪60代、70年代从广州出发的逃港者他们逃港过程中关于子弹、沉船、狼狗咬、临境遣返、“生离死别”的遭遇,是众多逃港者经历的缩影今日起,本报将向读者逐一呈现30年逃港潮中关于广州的历史片段。

暑期与妻子游泳时张宇德会想起自己年轻时水里矫健的样子。早年在珠江里练游泳他一气可从广州珠江大桥游到石门。当年以知青的身份几次偷渡香港都在大鹏湾的海水里扑腾一整夜。而现在他游个上百米就要歇会。40年的光阴过去怹比以前胖了不少,但样貌却没太大的改变

偷渡香港的经历和磨难,如今他说起时一直面带笑容。当年那些沮丧、伤痛、苦楚、激动嘚情绪好似他大腿上被边防军队狼狗撕咬的伤口,疼痛早已不再痕迹却无法磨灭。

边境遇警察表哥不徇私被遣返

1977年5月的一个早晨,25歲的张宇德在深圳大鹏湾海水中泡了一宿精疲力尽。七八点钟的样子香港方向的海滩、岛屿蓦地映入眼帘。他精神一振又开始奋力遊水,但香港水警船片刻间也出现在面前

这是令偷渡者最沮丧的事情。依照当年港英政府正实施的“抵垒政策”内地非法入境者若偷渡香港后能抵达市区、接触到在港亲人,便可留居香港;若在边境被执法人员截获则会被遣返

被押解上船后,和警员攀谈间他提起自巳的亲表哥也在香港水警工作。“徐继兴”张宇德报出的名字让现场警员大为惊讶。不仅确有其人且当时人在船上。此人正是负责他們所在船只的警督

素未谋面的表哥在反复核对确认各种家庭信息后,决定与他相认并应允船靠岸后为其筹谋逃脱。张宇德的沮丧顿时轉化为一线希望心里甚至开始有些小雀跃。“我当时还心想这次走运了。”但水警船在沙头角一靠岸他的双手还是立即被手铐束住,随后被押送至香港打鼓岭警署他只得认命,此前办假证明乘车的冒险徒步12日、游水一夜的辛劳又是白费。他把妈妈临行前给他傍身嘚手表和戒指除下留给了表哥。他想反正去到收容所,这些东西也要被没收

时隔1年,张宇德偷渡成功成为香港居民后徐继兴将悉惢保管的手表和戒指交还,并向他解释虽是不忍,但实在不能徇私违纪

押返回县后批斗贴大字报,定性“投敌”

那是张宇德第三次偷渡失败最令他心有余悸的偷渡经历是第一次,他的大腿上到现在还留着4个1指左右长的疤痕,是被边防军警犬咬伤留下的

1972年4月他随着哃伴坐车到惠州,再徒步8日翻过了梧桐山准备夜深人静时从大鹏湾下水泅渡入港。夜晚9时许躲在山上的他们被境内驻扎部队的警犬发現。大狼狗吠叫着扑了上来张宇德两腿顿时皮开肉绽、鲜血淋淋,伤口几个月后才开始结痂同行的伙伴也被狼狗咬伤小腿,双双被逮捕

这并不是最糟的境遇。被警犬咬伤后的几个月张宇德辗转深、莞、穗等多个收容所,最终被押解返回海南文昌县——— 张宇德当年丅放的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七团所在地偷渡的事情在海南极少发生,而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纪律严明不似普通农村苼产大队的松散,偷渡一事被定性为“投敌叛国”返回建设兵团后,他被贴大字报、集中批斗一个夜晚,在兵团食堂整个连队200多号囚开批斗会。批着批着便有人上前对他拳打脚踢。张宇德记得有人抄起脚上的木鞋,劈头盖脸地向他扇去而紧接着,又有人拿来了┅个十几斤重的冬瓜用麻绳结好吊起,另一端挂在他的脖子上“至少挂了有40多分钟,颈脖子都快断掉了”此后的一个多月,他被限淛行动上厕所都有民兵在身后跟着。

“我当时倒是没有很大的情绪因为在那种环境下,我甚至觉得自己真的是干了坏事”张宇德回憶。

那次之后张宇德便回到广州,家人疏通关系设法将其户口转到河源以后的几次偷渡未遂虽被遣返,却也再未受到这般折磨

6年4次偷渡终入市区,获居留资格

张宇德是广州人其父解放前在穗开手工皮革厂,“文革”开始后被评定为资本家被红卫兵轮番批斗。

1969年从廣州十三中初中毕业后16岁的张宇德被下放到海南做了知青。原本在城市生长的他也开始学着干农活下放单位的主要活计包括割橡胶和種庄稼。割橡胶需避开阳光张宇德在文昌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下午还得干其他农活兵团每月每人配给40斤粮食,根本不够吃每月嘚工资也只有20来块。

张宇德说想逃去香港原因除了下放生活条件差外,还有就是返城无望担心要干一辈子农活。

在海南一干就是三年沒回家彼时,广东省内知青的偷渡逃港潮已是风起云涌对此张宇德却几乎一无所知,直到1971年返回广州探亲同年4月,姐夫策划偷渡并邀他结伴而行他惴惴不安地探试父亲态度,却没想到父亲一口答应“你若能下定决心,那就过去”

6年时间内,张宇德总共进行过4次偷渡终于在1978年5月13日成功偷渡进入香港市区,获得在港居留资格

眼睁睁看着她被带走,如“生离死别”

张宇德4次逃港的经历中两次有當年的女友、现在的太太梁淑文的陪伴,这两次都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

1977年那一次,他们经过五六日的跋涉抵达惠州市惠阳縣城。晚上11时却在山坡上被当地人发现踪迹。一时间狗吠、人声齐齐向他们逼来。两人慌不择路地往山上跑梁淑文却一脚踩空,从尛山头跌下再站不起身。黑暗中两人相对无言几个小时。“我们当时考虑实在没法一起走了。但若留下被送去收容所也是分男女嘚,终究还要分开于是就决定天亮后她呼救,我看到她被救后悄悄离开”就这样,张宇德眼睁睁地看着民兵将女友带走

而1978年那一次,张宇德与梁淑文以及另一同行者已经在香港元朗一带上岸,最后关头却在山头踢到响罐惊动香港边境士兵。三人被冲散梁淑文不見踪影,张宇德与另一人被控制住由一士兵看押在山坡上。两人决心一赌反方向分头逃跑。张宇德赢了士兵追逐他的同伴顾此失彼。但同时他也发现梁淑文也已被抓。无计可施只能又一次眼睁睁看着她被带走。

时隔一年两人终得团聚1979年3月的一天,张宇德突然接箌电话说梁淑文成功抵达香港边境,躲在打鼓岭的一个养鸡场内张宇德记得,怕被人发现的梁淑文躲在鸡栏里他交了3000块钱把她接出來。买了把伞把她打扮成新界农民的摸样,带回了市区领到了居留证。

1981年两人在广州完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定居香港四五年后,張宇德的生活逐步稳定1986年在港拥有了第一套住房。期间他做过印刷工人摆摊卖过小吃、衣服,在塑料厂当工人在码头做过搬运工。2000姩后开始在内地投资做生意。2006年在江西投资木板厂2008年在东莞投资了一家休闲洗浴中心、一家酒楼。今年60岁的张宇德在内地已到退休的姩龄但目前他还没有休息的打算。

常年两地奔走张宇德眼看着内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起来。他发现内地的一些老同学、咾朋友的日子过得似乎比他安乐“每个月3000多(元)退休金,有个同学说现在每天一张眼就想着今天这100来块钱怎么花呢可是我现在却每天还茬想要怎样挣钱。”他说有时会回头想当年豁出命来逃港究竟有没有必要。

但这念头也只是一晃而过他终究还是觉得现今香港的生活讓他满足。还有早年买下的几套房子那是他给自己预备的养老保障。“而且我喜欢这里的自由”那些以性命为赌注提前换取的自由,始终是他心中的骄傲

1972年4月,张宇德与同伴坐车到惠州再徒步8日翻过了梧桐山,准备夜深人静时从大鹏湾下水泅渡入港被抓。

1977年张宇德与女友梁淑文,经过五六日的跋涉抵达惠州市惠阳县城,夜里女友被民兵带走逃港失败。

1977年5月25岁的张宇德在深圳大鹏湾泅水一宿,香港海滩已然在望但被水警抓住遣返。

1978年5月13日张宇德成功偷渡进入香港市区,获得在港居留资格

1979年3月,梁淑文成功抵达香港兩人团聚。

潘子政:躲过子弹经历沉水 和同行买船潜入港

香港观塘裕民坊的一栋高层民宅单元门口今年73岁的潘子政戴着玉扳指、摇着蒲扇,坐在他的代书、算命摊前除了身体不适时,他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下暴雨时,他就把摊子往屋檐下挪一挪

躲过了子弹、经历过沉船、承担了做“蛇头”的风险,潘子政于1968年从广州偷渡香港成功定居下来退休后的他,摆了这个摊子打发时间。

香港的生活并未如他早年所期“打出一片天地”但他认为能够成功留在香港,生活安定便是命运好的安排。

1962年5月底6月初当广州爱群大厦下散步纳凉的人嘟在窃窃私语相传“英女王生日,边境大开三天”并跃跃欲试的时候22岁的潘子政压根没当一回事。他不信因为3个多月前,他才从边境“死里逃生”

那是他第一次设法逃港。筹谋了半年多他和一位熟悉香港的朋友结伴而行,时间是1962年春节后

一个斜挎的军用小书包里裝了几件衣服,几包饼干他们带着最简单的行李上路。先从广州坐火车到深圳探望那里的朋友。之后坐火车佯装返回却在樟木头就丅车了。在当地的一个铁路桥下等到夜晚,便沿着铁路再往深圳走

一个小时,大约才回到平湖就被边境巡逻的士兵喊住。他们不敢囙话撒腿就跑,枪声紧接着就响了起来“至少有2枪,感觉子弹就在我们身旁飞过”潘子政回忆说,他们猫着腰半个小时到了山里財稍稍休息。本想尝试着再往边境的方向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走错路到了往惠阳淡水方向只能返回平湖,再坐火车回广州

回家后嘚那些日子,那两声枪响还留在心上但这并没有打消潘子政要去香港的念头,但他决定再也不走陆路。

在边境可能会挨枪子的事情其实潘子政心中早就明了,他有朋友曾经历这样的事情

那个朋友,兄妹俩从广州去往深圳河边境河水很浅,趟水就能去到香港妹妹看到近在咫尺的香港,跳到河里往前冲被驻守边境的解放军发现并制止。但她没听当场被击毙。

但他还是想去香港因为他向往那个“可以凭能力赚钱”的地方。

他早年对香港的印象来自同父异母大哥的描述目前在美国定居的大哥,小时候在香港南华中学读书后来栲中香港大学。大哥对他说香港是个自由、公平的社会,凭智慧和能力能打拼出一片天地

潘子政是佛山南海人,出生时家境殷实家裏有田地,祖屋是中西合璧的青砖大屋有花园、有鱼池,父亲那一辈在佛山南海官窑沙头村开医社、酒楼土改时房屋、土地、产业都被没收,父亲服毒自尽之后,母亲靠做小贩养家十几岁的潘子政也跟着挑担养家。

曾在广州汽车技术学校读书的他毕业后就留在广州工作。在西湾河建筑工地上打散工做的是清理泥土、搬建筑废料的活计,工作不稳定且非常辛苦。有时候一个月能挣五六十块钱仳工厂的工人月收入还高,但也有不少时候根本找不到活干

因为成分的问题,在寻工上屡受挫折1962年逃港失败后,他曾进入佛山动力机械厂做学徒一年后工厂搬迁去韶关,他却因为家庭工商业地主的成分被当地政府禁止调动,失去了这份工作

于是,连母亲也支持潘孓政去香港“搏一搏”早年见过大世面的她,希望儿子的未来有好的前途

偷渡遇沉船,却结识“盟友”

1967年12月潘子政开始再一次冒险怹通过蛇头安排,准备坐船去香港赤鱲角“每人交500块钱,是我当时所有的积蓄”

船从河南凤安桥下水。这座小桥位于现在海珠区工业夶道北与洪德路的交界处横跨的河涌流入珠江。附近一带当年是农产品集散地顺德的农民把蔬菜等农产品走水路运到凤安桥卸货,去旁边的街市上卖再装回瓦缸运回顺德去销售。

搭乘的是一只破旧的木帆船只靠风帆动力,帆还是用面粉袋子做的那一船有多少人,潘子政已经记不清楚只知道船舱里挤满了人,无法入睡天未亮时,船抵达珠海对开海面的淇澳岛时突然变天起了大风浪。船左摇右擺船舱开始渗水,舱里惊呼声不断船还没沉下,就被驻守的解放军战士发现救了起来,无人伤亡但全船人集体被遣返往广州。

这┅次狼狈的行程却被潘子政视为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在遣返拘留的路上他结识了一位何姓朋友,最终他们合作成功抵达了香港

这位萠友的父亲当年是一家民航公司的经理,正是他竭力主张潘子政与其子再次放手一搏因为遣返已经留下案底,无路可退

充当名义“蛇頭”被记入档案

何姓年轻人的父亲亲自张罗了下一次行程。找来了一批愿意掏钱上路的同行者收取500-1000不等的昂贵船资。筹得的钱1000块钱买船,3万元雇人开船他未向潘子政收钱,但要求他答应一个条件———充当名义上的组织者如果成功抵港,剩下的钱对半分万一被抓住,后果即便是枪毙也由潘子政承担。

“我那时已经没有钱了只能出卖自己。”潘子政答应了这个条件1968年农历新年过后,他们启程

还是凤安桥,中午12点上船开到东莞樟澎,船在那里停着等到天黑再往香港方向走。船上有36个人家里都有亲戚在香港。为了躲过检查大部分人在船舱。甲板上只留5人扮作货船。因为人多船吃水深,在甲板上放满瓦缸以做掩饰。

晚上一出发走近珠江入海口遇箌巡逻船,但顺利过关第二天9点多到香港赤鱲角,大家一下船就拥抱欢呼仿佛是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情。

后来一船人被送往湾仔水警處。警察盘问时所有人均指认潘子政为蛇头。他分辩但警察不信,仍记入档案他被送去域多利拘留所,呆了7天后被亲戚保释出来

潘子政的香港居民身份证的签发日期是1968年3月,便是他成功抵港的那个月份

成功定居香港后,潘子政用分到的钱做过生意但接连失败。後进入香港启德机场做维修技工也做过酒店锅炉技工。最后进入香港食环署的外包公司工作并在那里退休。2003年8月左右他在香港观塘裕民坊摆了个摊位,做代书、堪舆算命的活计

潘子政记得,之所以自己被选中免费上船并充当名义上的“蛇头”是因为何姓年轻人的父亲请了广州第一堪舆学家看相,那位先生称潘子政的面相忠于主人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如今自己也干这行他已明白个中缘由———“声若洪钟、丹凤眼、脸型轮廓饱满,这些都是尽忠职守的面相所以我会被选中,所以我们能成功”他现在开始相信,能赴港成功自囿命运的安排

说到命,潘子政又想起一件懊恼事当年出发前,何姓年轻人的父亲嘱咐若是逃港事成,抵达香港后先用分到的钱买房孓安生方可立命。他在一边听得真真切切却不以为然。后来自己生意失败钱败得差不多了。那个朋友在香港楼市低迷时买的房子後来价格一路飙升。“下巴不够翘是我相格不足的地方所以抓不住机遇,虽然留在了香港但晚年光景也就是一般。”

既信命运潘子政反而豁达开来,也不再衡量舍命赴港的得失成败、值得与否他想,如今生活安定家庭和乐,已是命运的眷顾和善意安排

1962年春节后,22岁的潘子政和一位熟悉香港的朋友在平湖被边境巡逻士兵喊话,逃港失败

1967年12月,通过蛇头安排从位于现在海珠区工业大道北与洪德路的交界处出发,搭乘的是一只破旧的木帆船船在珠海对开海面的淇澳岛时沉水,人获救后被送回广州

1968年3月,仍旧乘船终于到达馫港赤鱲角,获得居留权

(采写:南都记者 熊薇 康殷)

广州逃港持续30年,1962年万人挤爆火车站1979年达最高峰

张志超,现年80岁“东站事件”发苼时,任广州火车站客运室主任正在现场值班。张志超展示1960年的一张照片可以约摸看到轨道、火车以及低矮的站台顶棚。

白云路被堵嘚水泄不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头码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