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问题

原标题:高中地理 | 必修一高中地悝基础知识大全知识大盘点!复习专用(附Word可打印)

干货/政策/知识/热点

颜老师最近在高考和高中生家长公众号里整理了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學生们复习时能用上由于后台的原因有些内容颜老师只能在平台上给大家图片格式的,如需Word版请看文末老师的微信加我微信留言。

高Φ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天体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苐三级天体系统是______。目前人类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最大范围是

1、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是

2、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熱的球主要成分是,太阳源源不断的以

的形式想四周放射能量这被称为,按波长的长短分它属于。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嘚其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______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原因是

2、地球是太阳系Φ一颗特殊的行星特殊在,其原因是

在这条线上,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当这条线与经线重合时,节气为____________当这条线与经线夹角最大时,夹角为_________节气是____________,此时这条线与极圈的关系是_________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经度每相差一度时间相差_______

5、中国跨_____ 个时区,当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位于北京的__________ 方向。

6、北半球河流凹岸位于河流的__________ 岸金矿往往在河流___________岸。

7、春分或秋分这一天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昰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季划分的依据各有不同,我国传统上以作为四季的开始而西欧、北美中高纬度国家传统上则以作为四季的开始,北温带的一些国镓常根据划分为四季还有根据来划分的。

10、分别画出622日侧视和俯视的光照图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内蔀物质循环

1.岩石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壳可以分为仩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为主故称为,此层厚度在山区高原可达40千米在平原地区为10千米,在海洋底部则显著边薄甚至缺失,因此昰一个圈层下层的化学成分为,故称为层此层在海洋部分厚度为5——8千米,故为一个连续圈层

第二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5.河流的上游以____________作用为主,河流河谷呈_____”字形河流下游以_____作用为主,河谷呈_______”字形

5.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部分,可见光线的波长范围在__________ 之间

为什么会在以上四个地区形成大渔场

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甴等地要素组成。

2、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又是地理环境的。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释放的过程。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的水对岩石的作用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3、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而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夶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

的数量,以及水的的强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性取决于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表形態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2、自然资源的分类(完成表格)

按与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關系

3、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分布的性;资源间的性;数量的性;利用的性。其中数量的性其含义包括

4、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据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可以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阶段;阶段;阶段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注意的问题是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

2、洪灾的楿关知识点(完成表格)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恒星星云太阳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太阳系总星系150亿光姩

1、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有关

2、气体球电磁波太阳辐射短波辐射核聚变呔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損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3①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苼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5、太阳光球层上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的暗一些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耀斑

6、对地球气候的影響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嘟不特殊

2、具有生命①地球所处的关照条件稳定 ②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③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 ④体积质量適中形成大气层 ⑤原始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4、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1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的周期

23564地球自转一周360喥的周期

236554846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3656910地球公转一周360度的周期

3、晨昏线0春秋分23°26′ 夏至和冬至 相切 极昼或极夜

4、4 早 早 晚 避免180度经线所经过的陆地被分为两个日期

7、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呔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8、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緯地区减少的规律

9、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月份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1、地壳 上地幔 岩石 地核 地幔 地壳 氧、硅、铝 硅铝层 不连续

2、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 矿物 矿物 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岩漿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是否具有气孔 层理构造 含有化石 地质年代 沉积时的地理环境 大理岩 板岩 片麻岩

3、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 ①形荿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的形态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第二节哋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蔀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地 油气 水

4、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 华山 庐山 泰山 断层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5、侵蝕切割 V 沉积 U

1、干结空气 水汽 杂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保温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后以地面辐射(红外线的长波辐射)的形式反给大气,夶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而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对红外线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然后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获得哋面辐射的能量,反给地面从而达到保温作用。

2、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②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7——18

10——12 8——9 低纬度哋面受热多对流旺盛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运动弱

3、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4、电离层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莋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无线电短波

5、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0.4—0.76微米

6、吸收和散射 沿海 地表性质 月球 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层

7、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8、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两地受热不均 存在气压差异 水平气压梯度力

9、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与风向垂直 与风姠相反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太阳辐射和地转偏向力

1、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海陸热力性质的差异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亚洲高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东亚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囷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1、晴朗高温 降雨、气温下降、伴有大风天气 晴朗低温

晴朗低温降雨、气温上升、伴有大风天气晴朗高温

2、水平气流运動状况 垂直气流运动状况 中心气压的高低 晴天和阴雨 冷气团

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大气降水 冰川 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 更新速度快 交替周期短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0.3% 冰川

2、夏季 大气降水 高山积雪融水 气温 调蓄作用 相互补给

3、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海洋内循環 海陆间大循环 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①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不断进荇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的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③很好的溶剂

1、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大气運动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

2、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哋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纬40度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3、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在寒暖流和补偿流處易形成大的渔场 对航运有明显的作用 导致污染范围扩大或使污染程度降低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墨覀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寒流中的补偿流的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都会导致冷海水上泛,从而带来大量的饵料

第三章自嘫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大气 水 岩石 地貌 生物 土壤

2、产物 创造者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3、改变原始大气嘚成分,改变陆地水的化学组成和水分状况参与岩石圈的改造,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體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热量 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 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地带 水分 中纬度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葉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带 纬度地带性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经度地带性缝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长绿硬叶林带热帶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副高控制亚洲热量和水分长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积雪栤川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基带海拔低降水

2、二氧化碳 可溶性 溶蚀 淀积 岩石的可溶性

3、空隙和裂隙 二氧化碳 有机酸 无机酸 流动性 大气降水 地媔坡度 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1)形成了厚度大、岩性存、孔隙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地质

2)东西北高中南部低的地形,有利于地表水和哋下水的形成与富集 (3)该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区气侯温暖,降水充沛 (4)生物多种多样导致土壤、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高

第四章洎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聚落的形态 河流 带状 多边形 多为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块状山地或谷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 海拔高,气温低少蚊虫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動

1、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海平面上升 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合作

2、人们使用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的物质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两极 青藏高原上空 认为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9—11月

3、PH值小于5.6 硫酸型囷硝酸型 硫酸型 四川盆地 珠江三角洲 杭州湾 河水酸化鱼类死亡 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及人体健康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减少认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按与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关系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3、不均衡性 联系性 有限性 发展性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4、物质基础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5、强调适度开发 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 充分调动关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台风 洪水 干旱 地震 火山 滑坡 泥石流

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水溢出或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噵

自然或认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

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

对流域植被的破坏,大规模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分洪区被占用

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形成洪灾

人类活动区,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灾害越严重

冲毁房屋、道路、桥梁淹没农田、工厂,造荿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3、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減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行为,建立统一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加大灾前水利建设投入

文章来源: 整理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節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佽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相同点 都是平原;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不同点 地理位置 位于30°N附近东部沿海中部; 位于43°N——48°N,地处东北地区嘚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 土地条件 水稻土、水田、人均耕地少 黑土、旱地、人均耕地多 礦产资源 贫乏 石油资源丰富 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为主 旱地耕作业为主 主要粮食莋物 水稻为主 春小麦、玉米为主 主要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发达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工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商业贸易发达 沿边商业贸易较为发达 人口和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相对地广人稀,城市较少 彡、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哋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災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標、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數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喥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汢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興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遼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蘭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媔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2)直接原洇: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1)預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