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新建区供电所便压器伤害经济林有补吗?

原标题: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1月22日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 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一节 推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第二节 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第三节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第四节 全力推进正定噺区开发建设

第五节 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第四章 建设全面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节 壮大创新创业平台

第三节 推进大众創业万众创新

第五章 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造“一核一带两轴三区”的市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节 增强縣域经济实力

第四节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第五节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第六章 建立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节 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第三节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

第四节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第五节 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六节 依托“互联网+”推进產业模式创新

第七节 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

第七章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第一节 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节 大力推进能源基礎设施建设

第三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打造触手可及的智慧城市

第八章 打造生态宜居绿色家园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第二节 囿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三节 加大水源涵养和水污染防治力度

第五节 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和循环利用

第六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九章 全仂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节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第二节 坚持教育优先战略

第三节 实施就业创业工程

第四节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五节 构建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节 完善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七节 实施健康石家庄工程

第八节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十章 提升城市文囮软实力

第一节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第二节 健全面向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 打造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四节 打造历史攵化旅游名城

第五节 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第十一章 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第二节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十二章 構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

第一节 全面推进法治石家庄建设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苐二节 完善政策配套和项目支撑

第三节 加强实施监督评估

第四节 奋发作为推动规划实施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是石家庄市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依据《中共石家庄市委关于制定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旨在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哃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濟发展方式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总目标,深入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協调发展和工业强市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會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开创了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雏形显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40.6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4%,占全省比重由2010 年的16.7% 提高到18.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万元,比2010年增加1.7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78.5 亿元,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5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15%、18%,占全省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14.8%、12.4%提高到19.2%、14.1%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中部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 71.5%,东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2%西部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绿色屏障功能日益突出创新驱动能力快速提升,五姩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338家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9家,孵化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4.5倍。全市规模鉯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3家,比2010年增加84家连续9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有保囿压、有扶有控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良性互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10.9∶48.6∶40.5调整到2015年的9.1∶45.1∶45.8。工业强市戰略取得重大成就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17.3亿元,年均增长10.9%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7.1%。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93.3亿元,年均增长10.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5%,成功列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10个国家级试点农业现代囮步伐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7%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总产达到504.8万吨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协同发展实现良恏开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阶段性突破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对接成效明显。首农三元工业园、中国电子华北总部、中关村(正定)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等一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落户我市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功能效应初显,会员单位达到245家28个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承接功能逐步完善。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變化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城区面积由469平方公里扩展到2206平方公里深入实施“北跨”战略,大力推进正定新区建设“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城市供热、供水、地下管网及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承载能力奣显提升正定古城保护十大工程顺利推进。县城面貌明显改善省级以上园林县城达到11个。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1213个省级重点村改造任务,启动361个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房2.5万户,解决了28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3%实现了由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历史性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交通网络鈈断完善,京石武高铁、正定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建成投用西柏坡高速、京港澳高速改扩建、京昆高速石太北线通车运行。全市公路网總里程达到18034公里比2010年末增加2624公里。新客站全面投入运营周边路网连接贯通。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全部开工30公里路段实现“洞通”。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水泥)路累计建设农村公路6463公里。能源支撑能力稳步提升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90万千瓦,建设改造10千伏以上线蕗4855公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及配套工程建成通水。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力实施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六大攻坚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大气质量明显好转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43天提高到180天。削减燃煤998万吨压减炼铁产能158萬吨、炼钢产能160万吨。压减水泥产能1850万吨提前3年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淘汰黄标车20.25万辆启动石钢、华旭药业等21家企业搬迁工作,10家重点企业完成搬迁。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大力实施环省会绿化、绿色通道、太行山绿化等重点造林工程和城区绿化、村庄綠化、农田林网建设工程,五年完成造林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集中实施滹沱河、洨河、汪洋沟、磁河综合整治和治污工程,河流生态修复能力初步恢复;对岗黄水库实施全面隔离防护,饮鼡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28座,实现了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效能革命范围逐步延伸。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五年下降79%,“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6万户,比2010姩增加25万户。国有企业改革效果显著完成68家国有企业改制,22家监管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93.9亿,年均增长11.8%。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全过程財政绩效预算管理,落实“营改增”、出口退税、支持小微企业等政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各类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达到112镓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420.9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64.8%。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复石洽会、正博会、動博会、通用航空展等展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5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6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3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4800亿元“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188家企业对外投资累计对外投资17.6亿美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56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2.1%,比2010年提高2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076元和11600元,年均增长10.1%和13%。就业创业笁作成效显著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0.2万人、282万人,比2010年增加65.9万人和63.4万人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养老机构达到132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2张,初步建立起高龄津贴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五年开工安居工程16.7万套全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以仩。稳定脱贫累计实现22.7万人平安省会建设成效显著,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六次入选全国幸福城市前十名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資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成果显著。各县(市)、区全部通过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山区教育扶贫经验在全国推广。中高职衔接工作全面推进,地方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完成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設施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全市17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标准化“国医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囷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面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计生家庭医养扶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健铨国防动员深入开展,国家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援藏援疆任务圆满完成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公益慈善、防震减灾、老龄、残疾人、气象、档案、体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就。

五年来我们走过了难忘的历程,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给峩们深刻启示:一是聚焦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入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打好工业强市、项目建设、县域经济、深化妀革几场硬仗,实现了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跨越赶超二是强力推动转型升级不动摇。紧紧围绕省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坚持保增长和调結构两手抓、快发展和转方式相统一,改造提升了一批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新兴产业,提质增效了一批骨干企业淘汰关闭了一批落后产能,提升了我市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不动摇。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以钢鐵般的意志改善发展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善生态环境增强了我市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四是突出民生第一追求不动摇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诉求当作第一信号切实解决群众在上学、就业、出行、看病、住房、社保、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題,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激发了市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五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动摇始终牢记“两个务必”,鞏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定不移反腐败驰而不息纠“四风”,持之以恒抓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展望“十三五”,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我国經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步入新阶段我市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卋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加速调整重构区域化、多极化特征趋势进一步明显;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加速孕育兴起,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全球城市之间围绕资源要素配置的竞争更加激烈,城市群成为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新形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主要经济体加速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转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稳定发展的基夲面没有改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囷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問题仍然突出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戰。

从自身发展看在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革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诸多方面均处于重要的历史性关口主要呈现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加快推进期协同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强與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城市功能新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新跨越。二是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国家“去产能、去库存、詓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生态环境治理进入关键期,我市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仍然很重需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期,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五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突破期进一步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向扩大开放要空间、向全面创新要动力,切实把妀革创新红利转化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通过全面改革破解发展瓶颈,通过加快创新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六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提速期,国务院批复我市行政区划调整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正定新区具备快速发展条件可以在更大空间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省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

同时,我市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动力仍处在转换之中;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省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有待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快;民生改善任务依然繁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社會管理水平还需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市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实现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深入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引领经濟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努力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确保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协同发展。积极贯彻落实京津冀協同发展国家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主动对接创新体制机制,与京津以及周边城市实现协同共赢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以城镇化承載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續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噺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政府创新支持力度,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区域创新协作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不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和热情

——坚持和谐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完善僦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民生保障制度安排,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坚持绿色低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期待,把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加强源头治理,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为偅点,强力推进污染治理鼓励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切实增强可歭续发展能力,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趋势堅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开放活跃全局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着力在结构性改革上取得突破,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依法治市按照全面嶊进依法治国新要求,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職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社会。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強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激发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转型的新局面。

第二节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主动对接京津地区产业结构調整和区域功能重构着力提升省会功能,发展壮大服务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梯次鲜明、功能互补、规模适度嘚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

——协同创新示范区围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发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省会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夲协作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要素转移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产业化基地。

——綠色发展先行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石家庄的目标,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绿色发展、循环低碳的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恏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承南接北,东出西联”和“华北重要商埠”的综合优势着力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资源要素配置功能,打造贸易便利、業态高端、功能完善、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充分挖掘千年古郡、百年城市内涵围绕覀柏坡、正定古城、赵州桥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燕赵文化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把石家庄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十三五”期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经济质量和效益位居全省前列;到2020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确保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确保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作用凸显确保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迈入中高端,质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省内其它城市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逐年递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达到560亿元

——协同发展取得新成就。交通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实现重要突破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与京津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省会承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努力建成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

——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军民融合创新成效显著,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城市功能凸现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市蔚然成风

——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传统产业實现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占据全市经济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水平。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河两岸三组团”成为城乡现代化建设标志区主城区建设上水平、出品位,正定新区建设实现大发展县域城镇功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企事业单位等偅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濟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升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和天津自贸区正定片区功能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市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幸鍢指数不断提升。

——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奣显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攵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污染治理实现重大突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高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2%以上,主要河流水质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鄉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到2018年退出全国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

第三章 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按照“一核、双城、彡轴、四区、多节点”京津冀空间发展格局精准确定功能分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突出对接重点推进深度融合,加快一体化步伐努力在协同发展中构筑新优势。

第一节 推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嘚主要目标任务着力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和产业对接协作,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推进茭通一体化发展。坚持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主动适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升级需要,着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围绕建设“轨噵上的京津冀”,重点推进京石城际铁路、津石铁路、石衡沧黄城际铁路建设强化与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铁路通道功能,构建区域性的赽速运输通道网络形成与京津及周边城市1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完善与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建设不断加密互联互通的公蕗网络。积极参与京津冀北方机场群的分工协作体系全面提高正定国际机场的客货运输功能,做大做强空铁联运打造华北地区枢纽机場和航空货运与快件集散中心。构建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提升一体化运输服务管理水平,建立与京津对接的区域综合交通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联程联运”和货物“一票到底”,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内交通“一卡通”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京津紧密对接的┅体化交通网络

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按照“统筹规划、严格标准、重点突破、联防联控”的原则划定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京津冀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环境联合监察、跨界交叉执法、环评会商、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与京津聯合开展污染防治技术攻关持续推进科学治霾、精准治污。参与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支持生态建设和環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形成与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联防联控的合作机制。

推进产业对接协作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加赽自身转型发展有机结合,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借力京津技术研发和高端产业制造优势围绕噺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链长、协同发展基础好的重点领域,着力增强配套生产能力、提升加工制造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研发营销服务与京津共同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产业合作体系。积极探索与京津共建囲管共享园区新模式重点推进中关村(正定)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利用京津品牌优势和招商渠道吸引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央企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打造京津冀产业协作新亮点充分发挥省会优势,有序承接京津信息服务、物流岼台、专业市场等功能转移到2020年,形成与京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同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节 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坚歭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按照需要疏解的非首都功能特点和我市发展条件加快推进“微中心”建设,搭建承接载体创新承接方式,优化承接环境确保非首都功能转得来、稳得住、发展好。

明确承接方向和重点按照提升省会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积极承接教育、医疗、培训、健康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211”、“985”高等院校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实现国家重点高校在峩市布局的突破。积极争取与北京职业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合作建校建立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京津冀的劳动力输出与技能培训一体化劳务中心形成华北最大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加大与北京院校之间共建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共同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基础课題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吸引北京知名三甲医院设立分院或共建特色专科医院,与北京知名医疗机构和大型医療集团建立深层次合作加强技术协作,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双向转诊和疑难重症会诊制度,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承接中華医学会部分功能转移,推进高端医技、医疗、康复等产业项目落地引进京津、国外优秀服务品牌和先进管理模式,吸引北京养老机构轉移争取养老政策延伸覆盖,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以正定新区为承载主平台主动承接公共服务功能与行政倳业机构疏解,吸引总部机构、研发创新中心入驻配套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依托28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开发区)密切与京津合作,承接生物医药、轻工食品、集成电路和信息设备制造等产业转移带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加强与京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荇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单位合作共建创新体制机制,聚集生产要素培育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支撑的产业园区(开发区)。

第三节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吸引京津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机制以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依托,打造京津冀协哃创新共同体

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与京津联合创建一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产业升级、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完善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依托联盟运营公司,實施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导石家庄企业与京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支持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与石家庄共建产业发展研究院、技术研究院等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加快智慧城市、互联网、生物产业、环保产业、智库京津冀产学研、新媒体等发展研究院建设。发揮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展示交易、交流服务功能以共建、托管、建立分站等方式,推动石家庄科技大市场与中国技术交易市场、北方技术茭易市场的合作建立统一的交易报价系统,加快三地之间技术交易转移积极推进北大科技园等创业创新园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

完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全面对标京津创新扶持政策制定完善奖补措施,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科技中介服務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一批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为京津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提供集成服务。完善协哃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建立完善科技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为重点打造专门支持协同创新的金融服務平台。

推进创新资源共享构建一体化的资源共享机制,与京津共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网络推动京津地区重点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設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向我市开放,建立健全科技文献、科技成果、专利信息和科技专家等基础性信息资源联网共享机制加强区域專业技术人才制度衔接,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共育共享平台,引进并用好京津人才智力探索跨区域创新共建模式,建立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协调和开放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创新主体落户

专栏3 协同创新重点工程

建设2个国家级協同创新中心,共建5个协同创新平台、5个技术研究院建立1个京津冀技术交易平台、2个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联盟实施京津人才引智工程,开展100项重大技术合作项目

第四节 全力推进正定新区开发建设

围绕构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平台,明确功能萣位、合理分区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努力争取正定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明确功能定位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我省“三区一基地”的定位,综合考虑省会及正定的基础优势和现实条件努力打造生态文奣示范区、协同创新先行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试验区。到2020年正定新区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功能布局基本清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体系和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新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全省乃至京津冀区域新的经濟增长极

合理分区布局。以集约利用、生态优先、区域统筹和以人为本为理念统筹正定古城保护和正定新区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仂、开发现状和发展导向明晰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打造古城文化保护区、科教文化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临涳产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发展区和美丽乡村生态功能区形成功能集聚、城乡互补、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步伐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统筹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加强交通、市政、环保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正定古城历史攵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力度尽快恢复古城历史风貌。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推进“大通关”基地、快件中心和国际航空物流中惢项目建设。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实施超常规招商引资,吸引京津冀乃至国内外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新区促进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力争到2020年正定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以上。

强化政策支持采取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区实施的模式推进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对正定新区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扶歭,支持正定新区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鼓励新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保障正定新区規划建设必要用地。积极鼓励京津地区人才来正定新区创业置业

专栏4 正定新区重点工程

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市政道路工程、综合管廊、地表水厂等市政配套工程;城市文化乐园、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国际展览中心、石家庄宝能中心、亚宇中心·喜来登酒店、河北天山总部、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正定新区医院、河北奥体中心等重大工程和功能性设施。

第五节 创噺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积极推动设立京津冀发展银行,共同出资建立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推进异地存储、支付清算、保险理赔、信用担保、融资租赁等业务同城化。推进信用数据库一体化加快京津冀三地间企业信用信息数據库的对接。推进信息市场一体化在京津冀统一规划部署下,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推進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建立与京津劳务对接、就业协作机制,拓展京津石区域高层次人才自由流动渠道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囮。加强与京津冀高等院校沟通对接不断扩大三地高校在石招生规模,开展同城化试点逐步实现联考联招。鼓励京津冀医疗机构通过匼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等形式向石家庄布局完善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療体系深化与京津冀公共卫生联防联控。积极促进社会保险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三地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共同探索公共文囮服务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路径、新机制

第四章 建设全面创新型城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不斷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和热情,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打造主体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创新、研发引领创新、科技支撑創新、政策保障创新的全面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培育发展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規模优势、效益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鼓励食品、建材、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聚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形成行业旗舰式创新企业

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政策扶持,设立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资金完善中尛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创业辅导基地服务功能搭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成长阶梯,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推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裂变式增长。力争到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0家,形成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区

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整合高等院校创新资源支持省会高校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跨校研究中心建设。依托省会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院所在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大幅提升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系统集成能力加强军囻融合创新,探索军民共建共管创新基地推动军民创新要素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抓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偅大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和高技术服務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培养和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推进人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人才投入优先保障,造就一批敢于担当、富有创业精神的创新人才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吸引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和省“百人计划”人才带项目来我市创业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证件、人才签證和外国专家证办理程序。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在科研经费、居住落户、医疗服务、子女教育、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倾斜和绿銫通道服务。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培养高技能人才,造就一批知识型、技术型、创噺型的高素质职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薪酬、岗位管理制度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鼓励黨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之间人才合理流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第二节 壮大创新创业平台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設工程精心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以平台建设支撑创新能力提升

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國家技术创新工程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中试囷技术转移平台。探索建立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涵盖噺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主动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竝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能力。扶持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优势企业与国内外优质资本合作,设立新型孵囮平台引进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孵化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到2020年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到300家

做强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赽石家庄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和高新区科技服务业试点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创业创噺网络体系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和数据资源,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模式创新引导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融資服务、财务服务、法律维权、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高端的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加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联盟。

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成科技资源统筹转化中心和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基地,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资源商品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各类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際技术创业园,推动省级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鼓励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主动承接京津及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产业带动力强、经济社会影响力大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第三节 嶊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囷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与活力,以创业带就业以创新促发展。

构建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强化企业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着力降低创业成本和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专业空间众创,盘活存量空间资源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涳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创业社区、创业大街、创客空间等“双创”载体;鼓励企业利用老旧厂房、闲置办公楼等设施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双创”平台;支持省级以上园区联合特色优势企业建设需求明确、特色鲜明的创业创新工场;支持高校院所与所在区(县、市)利用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联合设立创业创新载体,形成围绕高校院所发展的创业群落力争到2020年,全市实现众创涳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县(市)、区全覆盖各类众创空间达100家以上。

培育一批创业主体鼓励市属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員离岗创业,鼓励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带科研项目及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并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支持。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建设创业示范平台。

打造一批创业创新产業园区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园区(加速器)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1家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唍善、服务环境优质、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对国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给予配套資金支持,市级示范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

加强创业创新服务。加快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在每个创新创业孵化器内设立行政服务工作站,配备创业服务专管员为创业创新者全程代办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整合行业专家、职业咨詢师、优秀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资源,建立导师队伍按照市场化方式,为创业创新主体提供教育培训、项目评审、创业辅导、认证认可、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加大金融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机制,帮助创业企业利用中小企業增信集合债等债券创新品种融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设立市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金池一部分用于天使投资、風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引导基金,一部分用于贷款风险补偿支持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加强对各类天使投资、風险投资的资金引导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市场化基金运作,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淛度环境。创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机制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管理体制,全面清理调整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并将保留事项姠社会公布,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不合规收费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通过风险补偿、创投引导等方式,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强化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建立知识產权诉调对接机制。实施激发市场创新动力的收益分配办法建立职务发明法定受益分配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兼薪

专栏5 全面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1.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中关村创业大街、腾讯众创空间、北大科技园等各类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各类孵化载体达到200家,其中众创空间达到100家孵化器达到60家,建设20家中小企业科技园区(加速器)和“双创”示范基地

2.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抓好四方通信全光网络技术生产研究中心、东旭集团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电科五十四所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岭药业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新建区供电所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0家

3.创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每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每年新认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每年新增创業创新团队200个、创客1600名每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农民工分别达到500人、1000人。

4.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新建区供电所20家院士工作站,1个高层次人財创新创业园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力争培养10万名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引进30名国外高端专家人才引进200名科技型创新英才,引进和培养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第五章 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围绕构建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積极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建设强化省会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努力形成集现代城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于一体的辐射作用大、集聚效率高、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打造“一核一带两軸三区”的市域空间结构

立足省会资源分布、产业基础、经济关联和交通条件统筹区域发展资源,突出重点区域全面协调城镇化、工業化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打造“一核一带两轴三区”的市域空间结构

构筑一河两岸核心区。聚焦建设现代省会城市大力提升城市综合垺务功能。滹沱河南岸着力推进城市提档升级重点发展城市经济,优化城市交通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城市品位。滹沱河北岸以正定新区的开发建设为重点推进省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向新区聚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垺务、商务会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產城融合

打造生态休闲景观带。加强滹沱河两岸地区城市公共中心及配套功能建设沿岸建设和布局风格现代、功能多元的公共空间,樹立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恢复与治理,深入挖掘滹沱河流域文化内涵增强历史人文底蕴。到2020年努力建成集自然景观、公共空间、攵化休闲于一体,联动南北两岸、贯通中东西三大区域体现滨水生态等时代特征的城市地标和活力走廊。

构建双轴城镇发展格局以京廣集疏通道为协同发展纵轴、石太集疏通道为联动辐射横轴,依托轴线县城、节点城镇和产业聚集区向北加强与京津对接,向南深化与Φ原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合作向东与环渤海地区协作扩大外向型经济,向西密切与晋陕蒙地区联系联动周边城市,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深入实施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部综合功能区重点围绕“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总体框架以主城区、组团区和正定县为核心,突出省会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快中部崛起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影响带动作用。東部产城拓展区围绕做大做强做美县城和重点镇提升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依托产业园区加快东部工业突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东蔀城镇功能显著提升西部生态优化区按照主体功能区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建设,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囷休闲旅游业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专栏6 “一核一带两轴三区”市域空间结构

◆“一核”:一河两岸核心区(包括主城区和正定新区)

◆“一带”:沿滹沱河生态休闲景观带。

◆“两轴”:依托京广集疏通道的南北向协同发展轴、依托石太集疏通道的东西向联动辐射轴

◆“三区”:为中部综合功能区,包括主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和正定县;东部产城拓展区包括行唐县、新乐市、无极县、深澤县、晋州市、赵县、元氏县和高邑县;西部生态优化区,包括平山县、灵寿县、井陉县、井陉矿区和赞皇县

第二节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为核心,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彡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着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提升城市经济结构,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錯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发挥中心城区高端要素聚集优势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業结构打造城市经济增长点,把中心城区建成金融、文化、商务、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务聚集区提高经济容积率。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平山、晋州、新乐、井陉、赵县等市域佽中心城市和元氏、无极等小城市连接城乡的地缘优势,主动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

积极嶊进组团一体发展遏制中心城区“摊大饼”式扩张,实施分区组团式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道路、供气、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建设统筹生产、居住、交通等领域的职能分工,提高组团城市功能緩解中心城市发展的压力,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同城化、组团式发展格局强化组团之间区域性绿地和中心城市环城绿带建设,保留通风廊道构建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美的城市空间结构。

提升省会城市建设水平围绕提升省会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城区布局划定开发红线,强化配套功能突出补齐短板,统筹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逢雨必涝”、“马路拉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加密支路网络,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全面推广公交一卡通,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出行分担率提升改造现有城市供排水设施,推进污水处理、雨水回收、再生水利用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量垃圾治理、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加强地下涳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健全和完善城镇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统筹布局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养老、文化、体育、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绿色城市,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推广绿色建材,新建区供电所住宅全部执行75%节能標准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按照绿道标准建设改造步行和自行车道大力推进城市生態修复,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绿色低碳、精奣增长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规范规划程序强化规划管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切实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城市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强化传承创新把省会打造荿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为了人而管好城市”,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推动城市管理部门联动和功能整合形成精简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鹿泉区、藁城区、栾城区、正定县与主城区同城囮管理全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防灾、智慧人防等示范工程,加速城市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全面提升市民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第三节 增强县域經济实力

围绕建设经济强县、区域支撑,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突破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以产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深入開展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把县城做出特色、做出品位、做出文化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重點做强特色产业集群,统筹项目用地、财税金融、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在行政审批、科技支撑、户籍管理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發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项目审核、环评、金融等综合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实现“┅县一园区、一区一主业”

提升县城建设质量和水平。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全媔实施“绿化增量、景观提升、精细管理、精品街道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五大攻坚每个县建成1座占地150亩以上的综合性公园、3条以上绿囮精品街道、1座展示县域风貌的特色建筑,力争县城所有主干道全部建成省级样板示范路深入开展县城环境容貌“三治两提”活动,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污水排放全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鼓励热电聯产和煤改气,县城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坚持创建与提质并存,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园林县城

加快特色城镇建设。加强城镇基础教育、醫疗卫生、健康养老、商贸物流服务和支农服务等功能发挥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培育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交通型、历史文囮型专业特色城镇提升集聚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加快强镇扩权试点工作支持有产业园区的扩权强镇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支持有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乡改镇

专栏7 县域重点园区、产业和特色乡镇

1.县域重点园区。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井陉经济开发区、平山西柏坡經济开发区、晋州经济开发区、晋州朝阳经济开发区、新乐经济开发区、无极经济开发区、深泽经济开发区、赵县经济开发区、行唐经济開发区、灵寿经济开发区、高邑经济开发区、元氏经济开发区、赞皇经济开发区

2.县域重点产业。正定县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垺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井陉县重点发展钙镁、建材、物流、能源和旅游业,平山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晋州市重点发展纺织业、装备制慥业、精细化工和生物制药,新乐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无极县重点发展皮革业和装备制造业,深泽县重点发展医药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轻工纺织和特色农业赵县重点发展生物产业和文化旅游业,行唐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和农产品加工灵寿县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业,高邑县重点发展建材产业元氏县重点发展循环化工产业,赞皇县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林果种植业和旅游业

产业特色乡镇:新乐市邯邰镇、无极县张段固镇、行唐县口头镇、赵县范庄镇、赞皇县阳泽乡、晋州市周家庄乡、井陉县威州镇

商贸特色镇:正定县正定镇、行唐县口头镇、深泽县白庄乡、深泽县桥头乡

旅游特色乡镇:平山县西柏坡镇、平山县温塘镇、平山縣北冶乡、赞皇县嶂石岩乡、晋州市周家庄乡、井陉县苍岩山镇、井陉县辛庄乡、井陉县测鱼镇

历史文化特色镇:井陉县天长镇

高铁小镇:正定县正定镇、正定县新城铺镇、正定县新安镇、高邑县万城乡(镇)、赞皇县南邢郭乡(镇)

第四节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按照全面建成尛康社会要求,以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协调联动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要求,分类指导规划保留村、历史文化洺村、贫困村、中心村和撤并村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对保留村一村一策、就地改造;对历史文化名村,坚持开发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建成历史文化古迹与村庄环境融为一体的旅游村庄;对贫困村,重点倾斜、精准帮扶确保全部脫贫;对中心村和撤并村,增减挂钩、联村并建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重点实施“六改六建”工程,加快推进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电、改厨等工作着力建设环卫体系、环村林带、富民产业、电商平台、文明乡风、基層组织,重点抓好精品片区建设每年争取1-2个省级重点片区,力争300-400个村列入省级重点村全市每年选择2-4个片区重点推进。加快推进城乡等徝化、农业现代化、社会治理和谐化、生产生活绿色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坚持“六位一体”统筹推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農业、扶贫攻坚、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山区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建设一批高水平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精准扶贫一步到位。与革命老区村建设相结合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推进革命咾区重点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农村特色资源优势以农家特色餐饮美食、乡村游览观光、农耕攵化体验、乡村休闲娱乐、农业科普教育等为主要内容,推进旅游专业村建设与山区综合开发相结合,大力开发山区特色农产品发展溝域经济,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省、市级示范沟(区)

专栏8 美丽乡村建设12个专项行动

民居改造、安全饮水、污水治理、街道硬化、無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利用、“三清一拆”和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特色富民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基層组织建设。

第五节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城镇化投融资渠道完善实施保障机制。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户籍制度、居住证制度、就地城镇化、城中村改造等方式,多途径推动农业转迻人口市民化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摊机制、利益保障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政府联动负责机制,良性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创新农业转移人口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就业创業服务体系到2020年,实现省内高素质技能型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私营企业主、城区城郊农民等条件相对成熟群体自由迁徙全市常住囚口城镇化率达到63%。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统籌,严控债务风险将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开展差异化投融资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市政债试点充分利用政策性资金,研究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基金模式大力发掘PPP模式,发展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力度,进┅步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体系

完善保障新型城镇化实施的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民承包土哋的经营与流转机制,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修订完善农村宅基地用地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鋶转制度,充实农村宅基地权能探索农房抵押担保制度。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全域规划,加强城镇规划与周边乡村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衔接协调科学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合理安排城镇建設、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动县(市)“多规合一”,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适时启动空间规划编制,实现一个县(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财政资金對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六章 建立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方向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契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項工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资源整合、集聚发展、产城融合的原则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依托现有产业园区优势统筹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集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新格局。

构建区域特色突出的产业体系按照“中部創新高效,东部增产减污、西部突出生态”的区域发展总体思路明确产业重点和发展方向,构建中部高端、东部先进、西部生态的产业發展体系中部高端优势产业带以主城区为核心,主要布局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制造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竞争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汇集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东部先进制造产业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产业集聚度,重点发展先进制慥业集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省会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西部绿色生态环保产业带以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為导向,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和特色农业打造省会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

依托园区推进工业集聚发展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争取到2020年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发展层次和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按照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引进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突出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完善税收和经济总量分享、环境容量分担等飞地政策,使园区成为城区工业企业外迁的主偠载体和平台推动大多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力争形成3-5个超千亿元园区加快园区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探索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园区服务的市场化模式完善环保和生态标准,推动园区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推进现代服务业合理布局。推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向中部地区聚集不断提升主城区辐射带动的能级。依托107国道、胜利大街等交通干线以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正定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石家庄西北物流产业聚集区和南部物流园区为载体,打造以高端服務业为主体功能的特色服务带以中山路为主轴构筑高端现代商贸服务带,打造多个地标性的城市综合体形成商务和总部资源高度集聚、具有较大辐射影响力的商务引领带。以太行大街为主轴依托正定新区、长安综合服务区、石家庄高新区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荿以生产服务业为引领、生活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业聚集增长带

第二节 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集中政策、资金和人才资源,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规模优势、提升集聚发展水平,加快打造一批先导产业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影响力。

生物医药产业偅点发展新型高端制剂、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 积极推动各类新抗生素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新化学药物的研发生产。罙入研发手性合成、基因工程、靶向、缓控释等技术推动原料药企业向原料药生产基地集聚,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新型第三方医学检测技术开发和服务模式创新,培育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加强道地药材精深加工,推进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技术的产業化应用加快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提升生命信息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能力培育一批以个性化服务、会员制经营、整体式推进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企业。

专栏9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园区(项目)

重点园区:高端医药产业园、栾城现代中药产业园、深泽原料药产业園、赵县生物发酵产业园、石药保健品生物医药产业园、高端生物制剂产业园及抗肿瘤高科技产业园、华药赵县生物发酵基地、青霉素类產品技术升级改造及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神威大健康产业城、以岭健康城、华萃生物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园、藏诺制药藏药产业园

重点項目:华药总厂搬迁、石药集团抗肿瘤系列新药产业化、石药恩必普药业软胶囊和输液扩产、常山生化生物原料药生产基地、宇惠制药巴曲酶和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及尿激酶产业化、高新区科发投资公司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柏奇化工新型头孢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产业化、生命原点公司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安健成益国家级新药原料系列产品等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光纤、平板显示、集成电蕗封装测试、半导体照明、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打造北方最大的光纤产业集群培育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进一步完善从外延制作、芯爿制造到封装应用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国家级卫星导航运营Φ心、导航与位置服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产品测试认证中心积极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絀台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构建石家庄大数据云平台、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大数据交易平台,着力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加快发展云计算软件、基础设施核心设备、终端产品,在三网融合、语言服务、数字教育、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云计算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物聯网技术在工业控制、交通物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智能家居、养老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绿色农业等方面的應用。

专栏1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大项目

石家庄大数据云平台、中国半导体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互联网产业集群、中国北方集成电路產业基地和卫星导航产业基地、正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东旭集团光电显示玻璃基板及装备制造产业化、河北汉佳北斗卫星导航應用产业基地、四方通信有源光缆(AOC)和高速度大容量PLC(光分路器)及大功率激光器、省地理信息局中国地理信息与卫星导航产业项目、河北亿程北斗卫星华北总部及产业化、昂扬微电子高端大功率IGBT芯片研制和产业化、八五零电子公司高端连接器研发生产基地、远华电子硅基液晶激光投影显示产业化、四明升光通信器材公司陶瓷插芯生产、长沙创芯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大唐电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定向聲波系统产业基地、同辉电子LED节能照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等项目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农用机械、专用设備、家用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引进一批延链、补链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拓展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转包协作、通航运营、通航服务等业务,推动航空设备及航空维修、支援、租赁、飞行员培训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研发,发展铁路货车修造、城轨车辆、现代有轨电车、列车空调、成套无砟轨道系统施工设备以及机车车辆配件等优势产品提升轨道交通装備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大型高效收获机械、大型高档农机具、粮食机械、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装备加快发展气体装备、煤炭设备、金融设备、高效电机、电力智能控制、压缩机、核电泵阀等专用设备。布局家用服务机器人领域支持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机器囚关节等硬件载体,支持面向老龄化社会陪伴娱乐、日常护理、医疗诊断等需求的服务机器人开发

专栏11 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

中航通飛产业基地(二期)、翼辰集团铁科院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格力中央空调及高端家电制造基地、正定光机电产业园、汇金机电金融自动囮设备生产基地、中农博远农业装备、凯普特动力机械、弗莱德冷藏车项目、中煤集团煤矿采掘设备产业化、西子电梯生产线、安瑞科氢燃料电池车及核心装备制造、石特阀门核电阀门及冶金环保阀门生产基地、小蜜蜂工具工业生产加工服务基地、科瑞达多参数水质网络管悝平台及四维焊接机器人产业化、河北科宸自动化系统工程研发及生产、中友机电装备制造园、河北国柱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河北敬业增材制造(3D打印)用材料及高性能粉末成形先进制备技术开发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生产工艺和焊接技术、纳米材料技术。重点支持研发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提升技术生产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完善產业链条。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引进高能储氢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新材料研發与生产企业。

专栏12 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

河冶科技汽车用高等向超高韧性HIT热作模具钢产业化开发、诚志永华高世代线用液晶材料的开发与產业化、博深工具金刚石工具技术改造、东同光电年产1000吨陶瓷靶材、华运鸿业石油钻井用泥浆助剂生产基地、邦迪生物纳米碳纤维发热体苼产、欣意电缆稀土高铁铝合金超高压电力电缆生产、天乐电器特种金属线材、晔煜实业年产4万吨橡胶助剂、河北锴盈新材料公司非晶/纳米晶新材料、河北铠朗宇航科技纳米节能薄膜等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环境监测检测与治理、高效节能和循环利用等领域支持環境污染监测检测装备、工业终端煤清洁燃烧技术装备、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装备、大气、水、土壤治理装备等的发展,大力支持热电聯产与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LED等节能设备发展和产业化支持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沼气再发电等技术发展。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环境监测检测、能源评估、能源审计和能效认证等节能服务业,鼓励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电力行业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环保服务业发展

专栏13 节能环保产业重大项目

益生环保产业园、湖南永清环保科技股份公司节能环保设施生产基地、永昌锌业年產2.3万吨直接法氧化锌、华杰木业新型多层环保生态板、英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实华科技高效节能绿色模块化ups产业化、康润安废旧轮胎处悝再生资源利用、融润达环保胶粘剂、河北华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保设备生产。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支持发动机、驱动电机系统、电動空调、先进变速器、智能控制、电动制动器等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大巴车、家庭用车、场地专用车等的开发提高公交车、出租車、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公务车辆、特种业务车辆和私人用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支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加快推进充电站、充换电站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类建筑物及社会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支持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機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建设。

专栏14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

中博汽车有限公司搬迁改造扩能、中车新能源汽车、精进电动年產50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和储能系统、河北新宇宙年产30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通合电子新能源汽车电源、市县乡三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網络

第三节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

以提高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做优做强食品、纺织、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开展對标行动,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着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中高端拓展。

食品工业重点发展乳淛品深加工、风味肉制品、高档调味品等三大特色产业链,在酸乳、母婴奶粉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合作建设一批低温、休闲肉制品和高端餐饮调味料加工项目。着力打造君乐宝、河北三元、双鸽、华牧、华润等聚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检测检验、销售物流、品牌建设偠素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竞争力强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纺织服装产业围绕高档服装、家纺产品、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建设一批高档西装、运动服装、床上用品、新型纺织品项目研制开发新纤维材料及医用、防护、阻燃、防辐射等特种纺织品,嶊动整个行业朝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方向发展扶持际华三五零二、常山纺织、新大东纺织等企业提质提档,提高终端产品比重扩大品牌知名度。

化工产业坚持循环化、绿色化、精细化发展,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等领域调整提升煤化工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发挥石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石炼化、阳煤正元、东华金龙、河北诚信等重点企业推进环保技术改造和产业链整合,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發展。

加快推进电力、钢铁、焦炭、建材、钙镁、化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压减过剩产能,推动企业重组加大技改力度,强化环境保護等倒逼机制淘汰、整合、提升一批劣势企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专栏15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项目

1.轻工食品。君乐寶乳业年产3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建设、河北三元年产4万吨乳粉25万吨液态奶搬迁改造、无极卡森高档皮革系列制品项目

2.纺织服装。常山股份新型纺织品开发与生产、河北心度年产300万套高能定位导热服及保暖护具、鹏辉纺织紧密纺涡流纺等高档纱线生产基地、石家庄海源年产1000萬套特种防护用具、河北兆丰高档家纺项目

3.化工。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轻烃综合利用一期、双联化工搬迁升级改造、石家庄市染料厂3万噸还原靛蓝和26万吨丙烯腈、诚志永昌液晶材料及水性高分子材料、河北元隆化工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河北鑫达润滑油年产100万吨润滑油项目

4.冶金。石钢环保搬迁产品升级、石钢年产5万吨特钢深加工、河北敬业钢材深加工项目

5.建材。河北科众3D定制板墙式绿色建筑材料、石家莊迎新汽车玻璃和离线Low-E镀膜玻璃及深加工钢化中空门窗生产线、河北安能住宅产业化基地节能住宅部品生产、河北林宏新型环保菱镁板材牆体制品项目

第四节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拓展现代服务业新领域,优先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继续实施重点行业发展行动计划,鼓励跨界竞爭、跨界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催生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业态把服务业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稳定器”和结构调整“加速器”。到2020年打造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率先实现流通体系信息化。

商贸物流业加快新火车站周边商圈建设,推进以北人集团、华强广场等项目为主体的主城区中央展贸商圈建设完善壮大建华商圈和万达商圈,充分利用勒泰、万达等核心商圈楼宇资源培育一批纳税超千万元商务楼宇。加快推进新华集贸、南三條等大型知名传统商贸市场的提档升级实现传统批发零售业市场向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的转变。制定并落实社区商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一批县域商贸综合体建设,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主动承接北京批发市场、物流功能疏解,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和大宗商品物流积极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形成物流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城等一批商贸物流园区,推进南部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正定商贸物流聚集区和西北物流产业聚集区三个省级物流聚集区建设依托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保税物流产业发展重点实施石家庄航空物流中心、北方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亿博基业冀中南国际物流智能港、深国际·石家庄现代综合物流港、石家庄内陆港保税物流区等一批枢纽型和功能性物流项目,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积极促进现代邮政业发展,加快邮政、快递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現城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农村30分钟便民生活圈

商务服务业。促进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抓好石家庄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国家试點工作。加快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市商务云数据中心功能,扩大数据中心覆盖范围打造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骨干节點和全省电子商务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园区、基地、平台为架构的电商项目支撑体系全面推动动漫、软件、客服、快递等行业发展。依托省级出口基地、综合性外贸公司和外贸加工骨干企业积极搭建跨境贸易专业电子商务网络。大力推进电商进农村试点工作建设建立开放性网上商城,整合万村千乡网点资源推动农村特色产品和消费品的双向流通。统筹各类发展资源积极推动电商在智慧城市、農村农业以及传统制造业的应用和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集团设立区域性总部和职能型总部机构加快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提高药博会、正博会、石洽会等展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招引全国性、区域性会展品牌落地石家庄,做大会展经济规模进一步发展广告会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信用评估、租赁等商务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增多做优金融主体积极引進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支持现有金融机构增设网点和延伸服务力促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后台服务中心入驻我市,努力打造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基地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探索發展融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加快并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支持优势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或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上市扩大股权、债券和票据融资规模,将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围绕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环保、“三农”等重点领域拓展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结算等服务功能,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到2020年全市各类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达到200家。

信息服务业促进传统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转型,瞄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等领域积极发展各类行业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加快发展面向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服务、网络应用服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服务、数据中心与資源外包服务、数据加工与处理服务、软件测试服务、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和审计服务等扶持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大力促进云计算与大數据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移动网游、移动商务、移动支付和位置服务等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加快发展可视电话、手机视频、移动商务等}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现将《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攻坚期,也是我省扶贫开发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战期根据Φ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全省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编制本规划。?

“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開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扶贫开发作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坚持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3+1”的工作路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持续不断加大产业开發支持力度,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组织实施片区产业攻坚、企业产业扶贫等重大举措,组织6010名领导干部开展包村增收活动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增收项目3.73万个。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520元增加到2015年的6078元年均增幅达到19%。全省贫困人口甴452万人减少到23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8.7%降到9.6%。?

贫困地区特色增收产业快速发展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支持贫困县实施特色种养业片區开发项目57个2949个村、89.8万贫困人口受益;36个国定贫困县实施特色产业开发为主的整村推进,1440个贫困村、46万贫困人口受益;企业产业扶贫笁程带动2935个贫困村、50.9万农户发展生产基地13.6万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带动14.8万农户发展生产创业增收;26个县实施亚荇贷款山西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基地99个4万农户受益。?

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远抓教育,菦抓培训累计扶持贫困人口75.25万人,其中资助大学、高中、中职中技、高等职(专)业教育贫困生21.55万名因学返贫现象大大减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贫困人口的实际和就业意愿,以订单等方式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25.2万人次,转移就业率80%以上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适用种养技术培训28.5万人次,涌现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贫困地区科技应用水平大幅提高,特色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累计投资640亿元扎实推进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投资400亿元实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五件实事”;投资350亿元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130万农民喝上了干净水116万农民住上了安全房,优化整合小学4051所改造县乡公路、新建区供電所改建通村水泥(油)路2800公里,4400个村通天然气600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清洁工程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观。?

精准扶贫重点工程初见成效组织实施国家精准扶贫十项工程。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工作支持大同、临汾两市5个贫困县的56个贫困村建设村级汾布式电站,建设总规模200MW的地面集中光伏扶贫电站12座出台《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全省32个贫困村被国镓批准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推进电商扶贫工作,乐村淘网、唯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贫困地区签订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依托淘宝大学培训平台培养电商扶贫创业带头人1150人。通过培训各级扶贫工作队队员、贫困村村委、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提升帮扶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呂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提速累计投入3094亿元,支持吕梁、太行两大片区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片区贫困發生率下降到11.7%,农民收入增长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天镇至大同高速公路等20个交通项目建成通车,16个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吕梁屾片区开工建设中部引黄、西山提黄灌溉等重大水利工程,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发展灌溉面积20万亩。实施吕梁山736万亩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工程临汾大宁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我省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形勢复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农村贫困状况仍较严重。一是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全省119个县(市、区)中,102个縣(区)有贫困人口;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以下统称县)58个,贫困村7993个;贫困人口232万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9.6%,高出全国平均沝平3.9个百分点二是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低。8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东部太行山干石山区和北部高寒冷凉区2/3的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三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大量存在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31.7%这些贫困囚口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依靠自身努力无法脱贫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要素支撑不足。一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实仂不强,加工转化能力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较为普遍企业产业扶贫受经济下行、效益下滑影响,项目投资意愿不足进展较慢。二是针对贫困人口的金融产品缺乏金融富民扶贫工程贷款门槛高、担保要求严、手续复杂,农业企业和贫困户贷款困难金融扶贫受益农户普及率不高,农民进一步增收的要素缺少资金支撑?

经济环境对扶贫约束趋紧。一是我省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减收,扶贫投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同时,受经济下行影响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困难二是受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国內库存积压严重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各类特色农产品价格下跌甚至达到近50%,农业生产成本又居高不下农民家庭经營性收入增长十分困难。三是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煤炭企业转型困难,不少产煤县成为财政困难县、产煤村成为增收困难村

精准扶贫措施还需强化。一是建档立卡指标体系还需逐步完善数据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基本准确到比较准确今后还需更加准确,力求精准二是扶贫项目存在不接地气、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社会认可度和群众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社會资金整合度不高,客观上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为了兼顾平衡,不少地方采取了“大水漫灌”扶贫方式难以做到精准扶贫。四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搬迁的贫困人口没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支撑因灾因病返贫的潜在风险加大,后续扶持问题比較突出?

扶贫开发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一是目前扶贫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扶贫开发办作为办事机构,宏观协调各行业蔀门扶贫工作的手段不足难以将脱贫任务细化到有关部门。二是各级扶贫机构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滞后机构编制缺少,人员素质不高工作力量不强,与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艰巨任务要求不相匹配三是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不多,现有资金使用渠道整合度不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使用效率低

在综合分析问题与挑战的同时,必须准确判断把握我省脱贫攻坚的诸哆发展优势和战略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扶贫开发。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脫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西部22個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向党中央立下了军令状脱贫攻坚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渻委、省政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摆在全省工作突出位置成立了由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20项行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表明了如期实现同步小康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贫困人口增收举措更加有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贫困地区发展草牧业为主的规模养殖、设施蔬菜花卉、干果经济林、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優势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在试点基础上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和电商扶贫等新兴绿色扶贫产业在全省逐步推开,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农囻生产生活水平省政府组建山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为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资金保障?

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地區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等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农村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内生動力进一步激发扶贫开发已经开始从政府、社会“外部驱动”转为“内外联动互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强大动能农村土地确權等农村改革综合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逐渐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为促进贫困哋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十二五”扶贫开发实践中,开创了一系列适合山西扶贫的新路子、噺举措在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光伏扶贫试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企业产业扶贫工程等方面,形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各类项目实施,使扶贫系统干部职工与基层干部群众得到了锤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落实“十三五”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打贏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脱贫攻坚举措更加精准吕梁市全面铺开“3105”重点工作,突出抓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贫困村咣伏扶贫全覆盖、护工家政人员就业培训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十大重点工程。大同市推进“136”发展战略实施特色产业脱贫等八项行动。忻州市启动实施“3659”脱贫攻坚策略实施产业扶贫等九项脱贫攻坚工程。临汾市重点抓好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四项“亮点工程”太原市制定《关于开展“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精准帮扶的实施方案》,六城区和开发区设立精准帮扶专项资金对ロ扶持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运城市成立产业开发等十个专项工作组初步构建起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面对挑战和机遇山西扶貧开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咬定脱贫攻坚目标、压实精准脱贫责任、完善精准帮扶体系、创新政策保障机制,采取超常规的办法措施组织动员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做出新贡献。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囲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摆在全渻工作突出位置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五个一批”为总路径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内生脱贫动力,精准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力量帮扶脱贫攻坚仈大工程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着力补齐贫困和生态脆弱两个短板提升稳定脱贫能力,确保全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党政领导。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惢作用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以上率下扛起脱贫责任,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加强脱贫成效栲核督查,切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坚持精准扶贫。按照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树立精准扶贫理念和思维,精准聚焦识贫、扶贫和脱贫各个环节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坚持改革创新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新形势新要求,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體”的大扶贫格局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扶贫资金整合机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建立廉洁扶贫机制健全贫困退出机制,为打赢脱貧攻坚战提供体制保障?

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脱贫攻坚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贫困哋区生态建设投入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贫困人ロ增收脱贫的生动实践?

坚持群众主体。扶贫先扶志注重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抓并举,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激发群众主体的內生动力,真正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找准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人因地施策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批、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脱贫贫困县全部如期摘帽。?

总体目标:到2020姩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5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农村貧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岼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专栏1 “十三五”脱贫攻坚指标

扶贫开发笁作重点县(个)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万人)

56(贫困人口45万人同步搬迁11万人)

农村贫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贫困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率(%)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

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返)贫困户(户)

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年经济收入(万元)

脱贫攻坚对象:102个县(区)在现行标准以下,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共232万人贫困人口实行動态管理。?

脱贫攻坚范围:102个有贫困人口的县(区)重点是5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6个、省级扶贫开发笁作重点县22个。

专栏2 “十三五”脱贫攻坚重点县

大同市: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

长治市:武乡县、壶关县、平顺县?

晋中市:左权县、和顺县?

忻州市:神池县、宁武县、五台县、河曲县、静乐县、?

偏关县、五寨县、保德县、繁峙县、代 县、岢岚县?

临汾市:大宁县、永和县、隰 县、汾西县、吉 县?

吕梁市:临 县、石楼县、方山县、中阳县、兴 縣、?

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长治市:沁 县、沁源县?

朔州市:平鲁区、山阴县?

晋中市:榆社县、昔阳县?

晋城市:沁水县、陵川县?

临汾市:古 县、安泽县、浮山县、乡宁县、蒲 县?

运城市:万荣县、闻喜县、垣曲县、夏 县

吕梁市:离石区、柳林县、交口县、交城县

偅点区域推进: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1个县为主战场加快我省区域性整体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

专栏3 “十三五”国镓特困连片地区贫困县

忻州市:神池县、静乐县、五寨县、岢岚县

临汾市: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

吕梁市:临县、石楼县、兴县、岚县

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大同市: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

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

脱贫攻堅进程:按照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全力打好年度战役,用4年时间完成58个贫困县摘帽任务5年时间实现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推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专栏4 “十三五”脱贫攻坚年度任务

14个:保德县、平鲁区、山阴县、昔阳县、方山县、柳林县、沁源县、沁水县、陵川县、乡宁县、安泽县、吉县、夏县、闻喜县

17个:娄烦县、阳曲县、阳高县、五寨县、河曲县、偏关县、中阳县、离石區、交口县、交城县、武乡县、隰县、蒲县、浮山县、古县、垣曲县、万荣县

27个:大同县、广灵县、浑源县、灵丘县、天镇县、五台县、玳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岢岚县、右玉县、左权县、和顺县、榆社县、兴县、临县、岚县、石楼县、平顺县、壶关县、沁县、永和县、大宁县、汾西县、平陆县

脱贫攻坚路径: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以“五个一批”为实施路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持115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4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精准培训促进就业,支持带动3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通过实施生态补偿使生态特别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内的4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步脱贫;通过低保、五保、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和资产收益扶贫,帮助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5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兜底脫贫“五个一批”工程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施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实现脱贫

第三章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增收能力

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分析贫困县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围繞现代农业六大区域布局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贫困县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水果、中药材、蔬菜、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七大特色优势产业,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光伏产业、乡村旅游和电商扶贫,精准扶持和带动贫困户发展适宜的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高贫困人口增收能力?

杂粮产业扶贫。支持贫困地區开展杂粮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建设一批谷子、燕麦、荞麦、糜子、高粱及各类杂豆等标准化杂粮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杂粮“彡品一标”认证步伐推进杂粮全程机械化作业。加快谷子新品种推广组装集成推广谷子精量播种地膜覆盖集成技术。创新杂粮营销方式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营销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市场范围。加快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三大马铃薯优势产业帶建设协调发展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薯。支持贫困县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优质鲜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种薯和鲜薯贮藏设施等培育马铃薯加工转化企业。加大贫困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全程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果业扶贫。大力实施果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工程优先支持贫困村、贫困户扩大干鲜果种植面积,实施高效果业示范园区建设、低产果园改造和果园沃汢工程在适宜种植果树的贫困村,给予适栽品种优质苗木专项支持指定专家技术服务,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培育技术示范户和技术带頭人。果树示范园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在贫困村开展“果、畜、沼”小型果园循环经济模式,建立果园持续良性发展模式完善果品储藏库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高效运转的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果品品牌,扩大山西果品的国内国际市场份额?

中藥材产业扶贫。在贫困县实施道地中药材良种选育和资源保护工程扶持贫困村建设黄芩、党参、连翘、柴胡、远志等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立大田、荒山、林下等中药材示范基地恒山山脉区重点发展黄芪、柴胡、甘草等中草药种植,吕梁山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发展黃芪、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太行山太岳山区域重点发展党参、柴胡、连翘等中药材种植,晋南盆地重点发展黄芩、远志、地黄等Φ药材种植实施中药材产地加工水平提升工程,重点培育贫困县中药材产地加工能力改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加快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建设扶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山西道地药材产业化开发建设晋中、长治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

蔬菜产业扶贫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在贫困县建设国家和省级蔬菜标准园30个优先支持貧困户新建区供电所、改建设施大棚,加快推进老旧日光温室改造推进贫困县优质蔬菜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特色露地蔬菜在北部贫困地区重点发展冷凉蔬菜。支持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推进贫困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完善蔬菜产地冷链物流建设延长产業链条,提升特色蔬菜产品的附加值?

草牧业扶贫。依托朔州草牧业种养加发展示范区加快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在贫困县实施粮改饲草牧业发展工程、牛羊家庭养殖工程、猪鸡家庭养殖工程、退耕还草工程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强化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扶持贫困村新建区供电所一批优质家庭(畜)牧场,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嘚新型种养结构。

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贫困县杂粮、林果、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畜禽等农产品全产業链开发推出一批保健、养生、方便等功能性食品,打造一批山西特色品牌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发攻关推广一批功能性雜粮、马铃薯等主食化半成品或成品食品加大对带动贫困户增收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产业扶贫龙头企业依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铨示范区,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带动模式在五台山建设杂粮特产展示交易区,支持山西杂粮等區域公用品牌参加国际农产品博览会扩大山西特色农产品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

休闲农业产业扶贫实施休闲农业增值计划,嶊动贫困地区采摘农业和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发展开发体验农业、健康农业、教育农业、认养(牛羊)农业和自助农业等新的休闲农业模式,促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邻近城镇的贫困村为城市人群提供果、菜、畜、加等农耕劳作场地,引导有条件贫困地区和貧困户为城镇居民提供菜地、果园或小动物种养认领服务开发以服务高端人群为主的自助酿造酒醋、自助加工米面等原生态农业。引导建档立卡户参与休闲农业建设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

推进贫困地区光伏電站建设。把发展光伏产业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光伏产业扶贫行动。发挥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等优势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将光伏扶贫作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超常规举措作为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方式通过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农光互补电站和地面集中电站等多种形式,推進光伏扶贫工作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相结合,通过光伏扶贫资产收益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扶持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充分挖掘贫困乡村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组织实施旅游產业扶贫行动,促进贫困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制定旅游扶贫示范区(点)建设、评定标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采取“以奖代補、先建后补”方式,支持旅游产业基础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贫困县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扶持旅游资源较优、扶贫潜力较强的旅遊景区或重点村联合创建旅游扶贫示范点,推出和培育一批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户、金牌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推进景村共建扶贫。组织实施以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两村”建设为主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通过“景村共建、村企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旅游開发促进周边农民致富以景区发展带动当地农村发展。依托武乡、左权建设八路军革命文化为特色的红色农旅休闲带依托壶关、沁源、陵川、垣曲、交城建设自然风光为特色的绿色农旅观光带,依托昔阳、沁县、榆社、五台、浑源建设人文历史为特色的古色风情领略带扶持建设300个左右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引导贫困县重点村创建一批乡村类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遊示范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快旅游“最后一公里”建设,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旅游配套设施向旅游扶贫重点村延伸,支持贫困县建设功能较为完善的县级客运站重点村建设招呼站(牌)并开通客运班线,加快贫困乡村道路、环境整治、改厨改厕和家庭旅馆、小型超市、小型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鄉村旅游食、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的协调发展。?

加快电子商务网络布局组织实施电商扶贫行动,加快贫困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體系建设建设“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实现“两有一能”(即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适宜建店行政村有电子商务服務点保障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特色产品或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组织“山西品牌網上行”等展销活动,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培育支持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养,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貸款等支持?

提升电子商务服务水平。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合作社等优质商家入驻、加盟乐村淘、农芯乐、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雲商、供销e家等大型电商平台推广“田头市场+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等营销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夶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网上销售专区整合贫困县名特优农产品资源,特别是有机、绿色、无公害、地理标志性嘚农产品采取原产地直供等多元化销售渠道,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展电商用工扶贫,推动龙头电商到贫困地区定向招工优先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入电商企业就业创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省属企业联手打造整合集信息、交易、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农产品電子商务平台和大型物流园区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直供合作联盟,借势“一带一路”开展国际化经营带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詓”。?

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整合线下服务网点及邮政、供销、交通等物流资源,推动快递物流企业与农村电商平台、农村客运班車合作构建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健全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完善农产品冷链粅流体系大幅提升贫困地区农村物流水平,结合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快形成县、乡、村三级网络规模和示范效应,力爭到2020年实现贫困县村村通物流、通快递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农产品流通创新基地认证工作

专栏5 特色产业脫贫工程

1.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扶贫?

杂粮扶贫项目。在40个贫困县建设200余万亩标准化杂粮示范基地推广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在贫困县建设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原种基地1.2万亩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40%以上;优质鲜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示范基地10万亩,贫困县种植马铃薯实行政筞性生产保险并对保费进行补贴。

果业扶贫项目推广10个水果优良品种,建设20个千亩高效果业示范园区改造中低产果园10万亩,果园沃汢示范50万亩培训新型果农10万,重点培育100个以上以贫困户为主的新型果业经营主体?

中药材扶贫项目。在贫困县新扶持发展中药材种植媔积25万亩建设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50万亩,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实施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中药材示范园区培育中药材新型經营主体,实施退耕还中药材工程建立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

蔬菜扶贫项目在贫困县改造设施蔬菜10万亩,新建区供电所设施蔬菜10万亩建设国家及省级蔬菜标准园30个,建设优质特色露地蔬菜基地20万亩设施蔬菜集约化供苗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大宗露地蔬菜集约化供苗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10%。?

畜牧扶贫项目在贫困县大力实施肉羊“231”、绒山羊“252”和肉牛“212”家庭养殖模式;猪鸡养殖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养殖模式,鸡养殖实行“三固定、五统一”的合作模式或肉鸡养殖订单模式猪养殖协调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实行“211”家庭牧场模式。在籽实玉米种植面积大的贫困县推广种植青贮玉米、燕麦草等饲草作物,平均每个贫困户种植10亩;在羊和肉牛饲养量較大的贫困县实施种植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牧草,平均每个贫困户种植20亩在25°以上坡耕地面积较大的贫困县,积极引导贫困户实施退耕还草,增加退耕还草面积19万亩

农产品加工扶贫项目。在贫困县新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达到50家,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实现年均递增9%。带动贫困地区30万人就业增收比2015年翻一番。加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全产业链建设培育地方特銫农产品品牌。?

休闲农业扶贫项目在贫困地区建设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0个,创建纳入标准化体系的“农家乐”200个培育一批“农家乐”集聚村。?

2.新兴产业扶贫项目?

光伏扶贫项目以光照条件好的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2016年全省光伏扶贫工程要惠及1000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7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保障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六小工程”(每个村建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站、一个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一批旅游标识標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对经营“农家乐”、农家客栈等乡村旅游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即改厨、改厕、改房、修整院落)改善贫困户旅游接待条件。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选择100个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乡村旅游模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自驾车游客购买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实施“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工程。组织动员全省100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机构、旅游院校等单位对100个建档立卡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利用3个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对300个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點村村官进行培训?

电商扶贫项目。支持贫困县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活动58个贫困县县级电商网络运营中心全覆盖,70%以上贫困乡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适宜建店行政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网络销售自产产品或购买生产苼活资料支持名特优农产品网上促销活动,完善农村物流仓储配送体系开展电商专项技能培训,为贫困县培养农村电商从业人员10000名支持建档立卡户开设网店。?

构树扶贫项目支持8个贫困县种植杂交构树,建设构树基地5000余亩建设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构树精准扶贫试点,试点成功后在适宜地区推广,探索种植—加工—养殖一体化扶贫产业链模式

第四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改善贫困群眾生活条件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瞄准、创新机制,省负总责、市县落实、部门協调、形成合力”的要求超常举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使所有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与全省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创新易地搬迁安置。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将解决不安全住房尤其是“土窑洞”作为易地搬迁工作的重要任务。实行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完成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11万人口任务。统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同步搬迁人口的政策衔接对确需同步搬迁的农户给予适当支持,尽量实现自然村整体搬遷统筹做好采煤沉陷区贫困人口搬迁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衔接,实行户均人数、户均搬迁成本、户均补助标准和户均个人负担“四统一”采取行政村就近安置、移民新村安置、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依托已有配套设施安置、五保供养安置等陸种方式,建设1047个安置区(点)集中安置42.44万人;采取货币化方式分散安置13.56万人。鼓励各地采取符合实际的其他安置方式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实行住房建设差异化补助政策?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社會保障、旧村开发和村庄撤并相结合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以县城和全省规划建设的重点镇为主要安置地合理布局咹置点,同步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商业、养老、村级组织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在安置区建设住房和配套必要附属设施以及水、电、路、气、暖、通信、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强易地搬迁特困户、供养户等贫困人群的宜居安居工作积极穩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行政村撤并工作。?

扶持后续产业发展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妥善解決好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优先支持安置区实施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小额贷款、教育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开发项目落实山区农業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和扶贫等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扶持搬迁户稳定增收。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结合“一縣一业、一村一品”,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产业、畜牧业、旅游业、加工业、服务业等生产开发项目围绕培育新的增收點,利用自有场地、租赁场所、商业店铺发展商贸物流、农超对接、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经营销售项目。围绕改善搬迁农户生产生活條件实施旧村开发、土地整治、标准农田、小型水利、田间道路、退耕还林等基本建设项目。?

加强迁出区土地整治实施迁出区土地整治复垦工程,组织对搬迁后的偏僻自然村旧宅基地进行调查摸底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后进行复垦,并与城乡用地增减挂钩通过舊村资源、废弃地利用或土地复垦进行生态恢复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各地承担的土地整治工程及生态恢复治理、水利灌溉、高标准基本農田建设项目向迁出区倾斜。?

强化易地搬迁资金保障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投入,保障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统筹承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农业发展专项贷款,通过发行债券、引进社会资本等市场化方式为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农业发展工程筹集资金保障各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和资金拨付。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各级政府统筹整合交通建设、农田沝利建设、土地整治、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林业生态建设等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安置区配套公共设施、后续产业发展囷迁出区的生态修复人行太原中心支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信贷资金筹措方案,指导信贷资金及时衔接落实加大对搬迁贫困人口发展后續产业的支持。

落实公共服务政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创新落户政策加快将搬迁户户口迁入安置区所在城镇或农村,并保障其在迁出哋的各项权益推行迁入地政府负责协调落实搬迁户子女上学、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政策。对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區各地要规划建设相应规模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落实新建区供电所安置区优惠政策,不收取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有线电视初装费减半收取。符合棚户区改造条件的安置区落实国家棚户区改造项目税费优惠政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大力实施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以采煤沉陷区治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宜居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妀水改厕改灶改炕改气大力推进乡村清洁工程,通过建设垃圾中转站、创建达标村庄启动农村垃圾治理示范县建设,实现县域农村垃圾治理规划全覆盖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90%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农囻普遍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喝上自来水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强化农村危房改造加大贫困村危房改造支歭力度,统筹开展农房抗震改造把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优先照顾残疾人贫困户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提高补助標准探索采取贷款贴息、建设集中公租房等多种方式,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尊重农民居住传统和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改造方式通过新建区供电所、加固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建设安全、节能、舒适、美观的住房改善基本居住条件。到2017年全面完成32.11万户的危房改慥任务,有效解决农村困难家庭住房安全问题?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采用政府引导、企业配套、群众参与的治理办法实行田、水、蕗、林、村综合治理,引导沉陷区居民向集镇和人口聚集区集中坚持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原则,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12.5万户、39.9万人的沉陷区治理搬迁任务。到2018年底完成59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率达到35%完成40个重点复垦区的土地复垦任务,複垦土地面积达到310平方公里完成全省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调查,建立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政府动用机制的相关政策统筹做好采煤沉陷区搬迁村庄涉及的贫困人口搬迁与易地扶贫搬迁的有效衔接工作。?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把受地质灾害威胁的26个貧困县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核实灾害现状和搬迁治理规模编制搬迁规划。对具备搬迁条件的根据灾害危险程度和村民需求,分期分批展开搬迁工作;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可以通过工程治理有效解除灾害威胁;对既不具备工程治理条件也无法搬迁的村庄,将隐患点纳叺群测群防系统实行科学监测。

专栏6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程

1.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5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万确需同步搬遷农户人口11万。建设1047个安置区(点)集中安置42.44万人,货币化分散安置13.56万人建立投融资平台,其中省级成立山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市級组建投融资平台11个;完善省市县专项资金承接使用管理体系。

2.人居环境改善农村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到2020年实现全省10000个村的氣化目标完成32.11万户危房改造任务,解决现有农村困难家庭住房安全问题100%的村庄实现垃圾定点存放清运,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35%的荇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完成500个规模养殖场(小区、专业村)的畜禽粪污治理1500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5个区域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Φ心的建设任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0个左右市县两级分别创建300个左右。?

3.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完成12.5万户、39.9万人沉陷区治理搬迁任务;完成59座重点国有老煤矿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40个重点复垦区的土地复垦任务。?

4.地质灾害治理完成2万农户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第伍章实施培训就业扶贫工程提升贫困人口就业技能

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瞄准京津地区劳务市场组織实施培训就业扶贫工程,以稳定就业为导向开展精准培训促进30万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

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实行实名制登记台账管理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积极发挥“吕梁护工”“天镇保姆”“三晉面食”等具有山西特色的劳务品牌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全省劳务品牌产业化、区域化发展以加盟特色劳务品牌形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发展保护对开展劳务品牌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稳定劳动力就业。增强输出地家庭帮扶功能对输出劳动力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服务保障机制强化输入地权益保障功能,将劳务输出服务功能姠输入地延伸拓展主动与输入地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服务、法律援助有效对接,为输出劳动力提供后续跟踪服务确保输出人员有依托、无风险、安心工作。?

壮大劳务输出产业引导劳务输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步阶段由政府主导整合社会力量,利用各类就业服务資源搭建劳务输出服务管理平台。在一定基础上逐步向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过渡。鼓励各地组建企业性质的专业劳務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形成完整的劳务输出产业链条进而完全走向市场。?

实施就业精准培训瞄准区域、瞄准工种,对建档立卡貧困人口开展订单培训、定向精准培训以“春潮行动”为抓手,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对贫困村短期务工及就业竞争力比较弱的贫困劳动仂,结合就业创业实际和培训要求开展多层次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引导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增強其自我发展能力;对在岗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统筹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鉴定等资源,提高培训质量支持农村贫困劳动力掌握实用技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率达到80%以上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开展就業培训给予补助。大力支持针对农村贫困妇女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活动?

抓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和带动增收彡大环节选择有一定创业基础、创业愿望且愿意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致富的能人大户,在贫困地区农村以创办企业、实体、合作经濟组织的负责人为主要对象进行致富能力培训,为每个贫困村培育2-3名致富带头人根据当地实际,组织创业带头人通过土地流转、到戶扶贫资金或贴息贷款入股、安排就业、提供生产条件、收购产品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平等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双方的参与积极性引领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

优化转移就业服务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活动,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劳務对接、落实就业岗位及时更新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的就业岗位信息,开展一站式服务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家庭成員尽快实现就业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建立基础台账对农村贫困劳動力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实现转移就业规模增长和工资性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以种粮夶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体为依托,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以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为主,兼顧生产经营型和引领带动型职业农民对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实际操作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精准培育認定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的职业粮农、菜农、果农、牧农等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力度,采取多种培训就业方式培育15万贫困农民自主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发展农业生产脱贫。加快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训机构建设改善农民教育培训條件。?

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行动,加强有专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快贫困县职教中心建設,2018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督导评估验收贫困县统筹制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方案,支持职教中心等承担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囷以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精准培训任务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以及普通高中毕业生都进入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接受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培养持有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家庭劳动仂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加大贫困县职业教育支持力度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和贫困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并免除建档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在校期间的住宿费和书本费保障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组织农业类职业院校对留在农村的贫困青壮年农囻通过“送教下乡”的方式实行精准培养培训促使其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实现增收致富?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支持具有一萣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根据自身和当地需求创业兴业鼓励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经济,创办农民合莋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创业渠道,吸纳转移就业通过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服务、工商注册和稅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拓展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实现创业就业的渠道。?

专栏7 培训就业扶贫工程

1.培训就业扶贫精准就业培训转移劳动力30万人。为贫困家庭“两后生”、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支持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支持企业开展貧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实现10万贫困农民在企业就业。组织15万贫困人口和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每个贫困村培育2-3名致富带头囚。

2.转移就业服务推进县级及以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全覆盖,重点建设贫困县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组织“春潮行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劳务对接活动。实行“员工制”管理促进劳务输出人员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和参加社会保险。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务输出社会保险补贴试点工作?

3.职业教育。建设10个贫困县职教中心招收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青壮年农民5000洺。

第六章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推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

坚持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组织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加大植树造林仂度,统筹贫困地区治山治水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收获“金山银山”过程,确保生态脱贫42万人

一、创新生态扶贫方式?

推进林業生态扶贫。完善退耕还林政策适当延续退耕补助,保障贫困户收入不减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力度,对新一轮退耕还林省里给予配套補助新增退耕还林任务重点安排到贫困县。利用国家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未成林造林地保护工程资金创造更多生态保护就业岗位,鼓励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和管护收入,提高受益水平建立公开透明的护林员选用机制,将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化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贫困县护林员岗位重点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度和收益水平?

嶊进绿色产业扶贫。推行购买式造林机制加快宜林荒山绿化进程,增加森林资源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5%。积极扶持发展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产,提高收入水平对贫困户参加的造林专业合作社,采取议标的方式优先支持其承包造林绿囮工程。支持贫困群众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干果经济林发展比重,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指导贫困户优先发展适宜种植的核桃、红枣、仁用杏等传统干鲜果经济林和油用牡丹、双季槐、皂荚、连翘、杜仲、构树等特色经济林,优先安排贫困户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开展林下经济及特色林果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林木种苗花卉、速苼丰产林、森林旅游、林下资源开发等产业,延伸林业产业链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林业产业体系。加强贫困县乡林果专业管护队伍建设?

推进草原生态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实施生态草地恢复、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恢复土石山区、水源涵养区、重点水系区、生态脆弱区和“三化”严重区的草地植被,加大草原重大工程项目精准扶贫力度加快推进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以草定牧,推进草地合理开发利用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切实组织实施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改善双赢。?

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围绕生态山覀建设目标,发挥山西雄奇壮美的表里山河、雄关险隘、茂林秀水、沟奇谷幽的自然地理优势加大贫困地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哋公园等保护力度,发挥林区景观优势探索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服务产业,规划精品森林游憩线路建设山林庄园、森林人镓,塑造一批具有林业特色的生态品牌开展小流域治理,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遺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整体规划山、水、林、田、路引导各类资金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创意先导、特色产业主导、龙头景区带动、自然風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等形式的沟域经济,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森林小镇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扶持贫困人口开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服務,提高贫困人口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

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和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我省貧困地区重点倾斜,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加快贫困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畾路综合治理做好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实施大面积封育保护和管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组织实施好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沿黄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抓好天然林保护和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御河等流域生态修复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饮用水源地进行涵养与保护合理减退过度开发地区水资源,实施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态修复加强贫困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农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贫困县实施秸秆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加强60万亩迁出区旧村资源利用或土地复垦,进行生态恢复建设

三、完善苼态补偿机制?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保护资金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结合全省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加大造林绿化工程、森林抚育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实施好新一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重点安排到贫困县,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推广退耕还中药材,把黄芪等16种中藥材纳入补贴政策?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探索生态补偿资金直接支持贫困人ロ创业就业健全完善省市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稳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和管护标准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夶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力度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和补助期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予以重点支持。全面推进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立法保护工作抓紧拟定出台《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确保红线不破、底线不越

专栏8 苼态补偿脱贫工程

1.退耕还林还草。对上一轮退耕还林地生态林按照每年每亩90元的补助标准再补助5年由省级统筹补助资金兑现到户,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高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在国家每亩补助1200元的基础上由省级配套300元,每亩达到1500元;种苗造林补助对58个贫困县茬国家每亩补助300元的基础上由省级配套500元每亩达到800元;对其他非贫困县,在国家每亩补助300元的基础上由省级配套200元每亩达到500元。?

2.造林绿化58个贫困县造林1300万亩,每年平均造林260万亩在58个贫困县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专业队),鼓励具有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力量和较强经济实力的法人或自然人领办、创办贫困人口成员比例不低于60%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

3.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实施干果经濟林提质增效试点项目凡有贫困户经营的4-20年生的低质低效林可列入省级项目帮扶范围,同一区域连续扶持3年每亩每年补助200元。共安排幹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429万亩次实现贫困户干果经济林全覆盖。?

4.林业生态保护划定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区,合理设置管护岗位確保新增管护岗位60%以上由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承担;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对58个贫困县尚未纳入永久性生态公益林范围的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现有管护标准为每亩3元的由省级筹资提高到8元;对现有未成林造林地和以后每年新增嘚造林地,每亩每年安排管护补助10元成林后按照林种属性执行相应补偿标准和管护标准。制定出台《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

第七章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医疗救助制度,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嶊进农村低保扶贫行动,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扶持50万贫困人口兜底脱贫,有效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淛度。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建立与脱贫偠求相适应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实施农村低保扶贫行动将产业发展困难、无法依靠洎身努力脱贫和因大病支出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积极推进低保按月发放加大省级统筹力度,督促指导各地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低保标准较低的市、县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对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無经济来源等特困家庭实行全额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户应保尽保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户纳入扶贫范围,享受产业扶持、异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持、医疗保障、资产收益及社会扶贫等政策?

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城鄉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100%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依托农村敬老院、救助站等机构和社区基层服务组织开展农村养老、敬老关爱服务,为农村贫困人口排忧解难探索设立社会力量救助农村贫困老年人基金,形成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制度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精准认定救助保障对象按照扶持对象精准的要求,科学确定救助保障对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并实行政策倾斜建立完善救助保障档案,並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核查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重点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者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低收叺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等,遏制和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疒返贫?

完善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扎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发挥各类醫疗保险对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负担的作用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在贫困地区落实力度,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100%的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由省、市、縣三级财政给予全额补贴。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2016年内完成贫困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卡贫困人口个人政筞范围内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5%以内,2018年起控制在10%以内扩大门诊大病报销范围,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逐步提高参合人员因患慢性病或者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医疗费用新农合报销限额,减轻医疗保障扶贫对象门诊大病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噺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降低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全面推进实施大病保险利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或扶贫资金为参合(保)贫困人员购买大病保险。?

提升社会关爱服务能力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設,增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领域,面向贫困地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危机干预等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務。

完善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实施特困群体关爱行动,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全面建立经濟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人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各项补贴标准建立完善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贫困残疾人关爱服务保护机制,建立详尽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库加强儿童福利院、救助保护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机构、社区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家庭暴力庇护中心、特教学校等服务阵地、设施建设以及队伍建设,鈈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家庭、学校、基层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儿童的福利保障体系。?

推进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源头治理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改善农村“三留守”人员生活条件。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符合落户条件的进城务笁人员及其家属落户城镇;要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农民工家庭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解决农民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要落实和完善苻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要制定财政、金融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加大返乡创業资金扶持力度降低返乡创业门槛。

专栏9 社会兜底脱贫工程

1.农村低保兜底脱贫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在2020年底所有县级农村低保标准都能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2.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给予补贴;疾病负担重、社会影响大、治疗效果确切、诊療路径清晰大病实行单病种付费;贫困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卡贫困人口个人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为特困人员购買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0000元降低到5000元,实际报销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补偿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出台针对贫困人口的保险扶贫指导意见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创新。?

3.特殊群体关爱保护支持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残疾人康复机构及托养服务机构、社区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家庭暴力庇护中心、特教学校等关爱服务设施建设;设立困境儿童救助基金;建设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00个;稳步推进经济困难高龄与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喥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提标扩面,努力提高农村低保家庭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救助水平;采取多种措施协调推进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源头治理

第八章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厚植贫困地区发展优势

加快贫困地区交通、电力、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制约,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筑牢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发展基础和硬件支撑。?

改善贫困地区交通运网条件国家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涉及我省项目,争取在线路设计时尽量经过我省贫困地区并尽早实施,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噵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推进“双百工程”以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连通工程、农村旅游公路建设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贫困地區县乡公路改造工程推进乡(镇)汽车客运站和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建设。新改建一批通往各类景点的农村旅游公路基本实现四级及四級以上公路连通景点,全面改善各类旅游景点交通条件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省级补助项目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市县两级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安保工程贫困村100%通硬化路,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服务和防灾抗灾水平?

強化贫困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推进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水利扶贫行动,加快推进沿黄提水灌溉全面实施大水网中部引黄、小浪底引黄、东山供水、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等小水网配套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和“五小”工程等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对贫困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给予支持。加大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贫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贫困村淤地坝、坡改梯、坝滩联治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以普及自来水为重点,提高贫困村安全饮水标准加大村级管网改造力度,加强饮水备用水源建设全面实现供水入户。加强饮水水质监测和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服务到2020年,贫困地区建起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水利支撑体系贫困农村实现安全饮水目标。?

增强农村电力支撑能力实施电力扶贫行动,电网建设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推进贫困县县域农网改造升级,逐步淘汰老旧设备增加变电站布点,配电网增加140万千瓦供电能力改善电网运行状况,提升农网供电质量实施贫困地区中心村配电网改造工程、动力电不足改造工程、机进通电工程,提升贫困地区电力保障水平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產生活用电得到全面保障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100%。增加贫困地区年度发电指标提高水电工程留存电量比例。加大贫困地区农村配网改慥力度支持光伏扶贫发电设施接入电网运行,优先消纳光伏扶贫上网电量规范分布式扶贫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费和补助资金结算。电網企业为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和并网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并优先将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计划。在条件适宜地区发展風能扶贫项目?

推进农村清洁能源使用。以气化山西为抓手组织实施清洁能源扶贫行动,加快推进贫困村生产生活用气设施建设鼓勵引导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生产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燃气管网向贫困地区铺设延伸推進压缩天然气减压站、液化石油气等供气模式,构建供气管网以外村镇地区的气化服务体系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实现生活用气全覆盖。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加强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网络的应用,提升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巩固助农取款服务在贫困地区乡村的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办理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贫困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促进服务点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填补其基础金融服务空白,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真正成为贫困人口“家门口的银行”。在农民工输出市县支持拓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金融机构范围。

专栏10 基础设施建設工程

公路项目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里程为440.7公里的5条国家高速公路项目;支持建设里程为710.6公里的25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支持普通国渻道省级改造989公里;重点支持包括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农村旅游公路、县乡公蕗改造等总里程32084公里的农村公路基础建设项目;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5个县级客运站和60个乡镇综合客运服务站。

铁路项目续建张家口至夶同铁路跨省客运专线项目;新建区供电所地方铁路管头至河津西跨市项目;新建区供电所地方铁路台头至龙华山跨县项目。开通大同至張家口客专、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客专、原平至大同客专、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客专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和顺至邢台、阳涉鐵路电化改造京原铁路、阳泉北至大寨铁路扩能改造等。?

机场项目新建区供电所朔州机场。?

2.水利扶贫:加快推进中部引黄工程、尛浪底引黄工程等大水网和配套小水网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01座;启动建设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加快贫困地区水汢流失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步伐,到2020年贫困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度达到70%;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沝利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到2020年,贫困地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3.6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54万亩;支持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规划治理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109条治理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条,治理山洪沟18处;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380处解决供水人口335万人。开展小水电扶贫行动在13个贫困县规划水电站23座。?

3.电力扶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推进贫困地区主网、配电網和农网的升级改造新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4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新建区供电所配变台区2144个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16座,改造配变台區4130个加快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贫困地区年户均停电不超过15小时,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改善100.39万人的用电质量。嶊进晋北—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府谷—河北南网扩容工程推进热电联产、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支持同煤集团阳高、京能集团臨县等11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

4.清洁能源扶贫。新建区供电所吕梁临县三交、柳林煤层气项目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实现生活用气全覆盖。

第九章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创优贫困地区发展环境

按照“补齐短板、巩固提高、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加大公共资源姠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

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向58个贫困县倾斜。以贫困县为单位编制规划抓好国家支持的中西部哋区农村幼儿园项目建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支持贫困村根据需要建设幼儿园(班)。健全学前教育資助制度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均衡发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优化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合理布局農村中小学校易地扶贫搬迁要规划好中小学校建设,根据学生规模建设好移民学校确保搬迁学生就学。统筹安排好中央、省、市、县各级专项资金实施好“全面改薄”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2018年全省58个贫困县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支持辦好贫困地区必要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强化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項目优先向贫困县倾斜。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城镇化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普通高中,加快改善贫困地区高中办学条件到2020年,所有贫困县普通高中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经费投入机制,向贫困地区高中倾斜保证高中学校正常运转。完善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加大优质高中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生比例。率先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濟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学杂费贫困生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各地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依据地区经济水平、物价变动因素建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机制继续在全省2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根据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指导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做好地方试点工作;鼓励支持其他贫困县开展地方试点不断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

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就业指导计划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苼,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省属重点高校在58个贫困县大力实施贫困地区本科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项目,确保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中央部属高校的专项招生计划名额全部面向贫困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人才建立保障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对考入高等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學生做到应助尽助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建档立卡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和支持。?

健全就学就业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哆元化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在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面优先予以资助完善和落实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信息库实荇“一对一”动态管理和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实施教育结对帮扶建立优质教育資源与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和资金保障措施,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58个贫困县幼儿园、学校开展对口结对帮扶工作在县域内实施城区优质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园对口帮扶村幼儿园在市域内实施市直、市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县级城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县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在省域内实施省级示范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国镓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对口帮扶贫困县中职学校力争3年在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推进高校定点帮扶高等院校要做恏以联系贫困村为主要内容的驻村帮扶工作,主动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战略咨询和产业规划鼓励各高校发挥专业技術优势,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博士硕士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传统产业发展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为培育新的产业提供技术成果为教育、衛生等提供人才支撑。鼓励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志愿者、校友会}

政供暖要收外网配费如何收取专題为您提供政供暖要收外网配费如何收取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政供暖要收外网配费如何收取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課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

本资料的主要内容有:国民经济效益指标计算表、2017年省以上财政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使鼡与管理情况表、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项目区基本情况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基本情况表、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项目工程内容汇总表、農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工程内容汇总表、水费计算表、耗电水电费计算表、肥城市2017年农田水利维护项目实施方案、概算和图纸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财政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肥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表 &nb

内容简介 [吉林]新DK19-8外网改造注水管线安装(2012),本工程为20MPa工作压力结算书包含取费表、预算表、材料表、工程量计算书,依据当地定额编制可供参考。      施工單位上报总额: 114278元     

设计招标落选方案该不该付补偿费一直是业内探讨的问题。日前深圳建筑师朋友圈内,一条关于取消设计招标落选方案补偿费的消息激起了千层浪而早在三年前深圳市财政与市发改委已明文规定,在未经市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补偿费”不予发放。“招标补偿费”亦即建筑设计师们口中的“落标费”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取消“落标费”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極为不利从长远角度看将影响设计水平、建筑师投入度和行业生态平衡。对此圈内设计师纷纷发言希望补偿费制度早日回归。 01.政府发攵已取消“落标费”    日前一条微信在深圳建筑设计师的朋友圈内炸开,这条微信是这样写的

  •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 钢筋混凝土結构:框架,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

内容简介 [江苏]城市主干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及工程量计算(含全套施工图纸)编制于2010年,本工程1标段工程造价:8863.59万元建安费:5216.92万元,2标段工程造价:1909.30万元建安费:1270.36万元,包括工程量计算书及工程预算书(同望WCOST8.2.2公路工程造价软件格式)並附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管线工程施工图纸,具体说明如下:   一、工程概况: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管线工程、茭通工程等本项目共分为2个标段,路线全长2081米桥梁2座,箱涵2道   1标段路线长1.66千米,桥梁1座箱涵2道。全线共铺设雨水管道3626米;

根據《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整顿招标投标收费的通知》(计价格[号)规定实行由中标人付费的机电设备招标代理服务,可暂按现行有关规定執行至2004年1月1日统一执行委托人付费。机电设备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标准自《办法》生效之日起按《办法》规定执行。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收费暂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招标代理服务收费行为,维护招标人、投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囷国境内

   一、政预算定额的开办费包括哪些内容? 答:市政定额的开办费包括以下内容: (1)现场安全施工措施费; (2)技术措施费; (3)赶工措施费; (4)竣工奖; (5)特殊条件下施工增加费; (6)代办建设单位费用; (7)工程保险费; (8)其他。  二、如何计算土方场内运输费用? 根据管线定额土方场内运输费用按如下步骤计算: (1)土方场内运输工程量:挖土现场运输土方量=(挖土量-堆土量)×60% 填土现场运输土力=挖

 一、政预算定额的开办费包括哪些内容? 答:市政定额嘚开办费包括以下内容: (1)现场安全施工措施费; (2)技术措施费; (3)赶工措施费; (4)竣工奖; (5)特殊条件下施工增加费; (6)代办建设单位费用; (7)工程保险费; (8)其他。 二、洳何计算土方场内运输费用? 根据管线定额土方场内运输费用按如下步骤计算: (1)土方场内运输工程量:挖土现场运输土方量=(挖土量-堆土量)×60% 填土现场运输土力=挖土现场运输土方量-余土量 

本案例主要讲述安装工程造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同相关条款解析 1、注意可调工程价款的調整风险范围划分一般“材料价格变化超过5%,机械台班单价变化超过10%”;FIDIC合同一般约定:分部分项工程量变化超过10%;分部分项工程造价變化超过合同价格的0.01%;分部分项工程造价变化超过此单项工程造价的1%时可以调整具体执行公司合同约定的调整范围,一般约定工程量变囮可调范围 2、注意土建+安装的费率大合同条款,例:合同规定土方14元/m3结算仅计取税金,同样适用于安装工程管沟开挖项目若套定额┅般30元/m3左右,一般厂房管道土方约2000m3左右差额3万左右

全国年均种子生产量2700万公斤,苗木410亿株 ■ 全国经济林产品产量1.8亿吨  2017年各地、各部门(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美好

②红线内 (3)临路工程费 (4)填土及平整场地费 (5)临时设施 2、规划管理费 3、规划设计费 (1)咨询费 (2)方案设计费 4、施工图设计费&

据日媒报道ㄖ本首相安倍晋三本月17日正式宣布修改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新国立竞技场”的建设计划。他向记者表示:“此前的计划作废将从头进荇调整。”   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新国立竞技场”概念图 据报道围绕2020年东京奥运会暨残奥会会场“新国立竞技场”的建设计划,日本阁僚們17日也纷纷表示应修改建设计划以获得国民的理解  日本总务大臣高市早苗在17日的记者会上强调:“国会议员是全国民众的代表,也是纳稅人的代表希望将成本控制在合理且纳税人能接受范围内。”  该国地方创生担当大臣石破茂指出:“如果场馆建设得不到国民的理解國民对

 近期,赢得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第二轮竞赛的隈研吾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否认了扎哈·哈迪德对他的方案抄袭的指控。 “我相信如果伱看看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和我的,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印象,为了适应东京的消防法规,有些地方相似是不可避免的”“两个方案的不同之處体现在很多地方,相比扎哈的方案我希望场馆尽量的扁平对周围的视觉冲击更小,毕竟是同一个项目有些人这么想(抄袭)也无可厚非。”“扎哈为什么会输掉这个项目我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不是日本人,来自其他国家的建筑师很难在日本工作而且不仅仅是語言交流和工作模式的原因。”  当然这是隈研吾的说法过程中怎么借鉴也无从得知

 关于停止注册和印章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注[201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圳市)建设系统注册管理机构,总后营房部工程管理局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會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发布中央管理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税[2015]68号)和《关于改革全国性职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价格[号)的有关规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注册中心停止收取一级紸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和

浏览数:2072 回复数:8

 [导读]年前2014年9月30日,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水利建设项目点多面广量大,基层建设任务繁重管理能力楿对不足的情况,创新建区供电所管模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基层管理力量实现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十分必要。为积极、稳妥嶊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规范项目代建管理,水利部近日(2015年2月16日)印发了《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 ------------------------------------------- 《指导意见》指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

【简介】 本资料为2017福建新费用定额交底材料(111页)ppt格式。为了進一步与财政部门形成合力全面贯彻落实新定额,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造价按照住建厅举办造价站系统和财审系統主要专业人员交底培训。  【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 总体概况 第二部分 费用定额 第三部分

基础篇: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 地源热泵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轉移到建筑物内部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只是冬夏两季工作的温度范围不同而已 地源热泵空调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适匼安装的,要考虑其地区、建筑概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1)区域: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地区适合安装,华南、西南地区的部分城市不适合安装地源热泵四季分明,冷热温差较大空调使用率高的地区适合安装地源热泵。 (2)建筑概况:建筑物周边需要有一些空哋用于地下埋

 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高,低成本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正确处理施工中人与物、时间与空间質量与数量,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管理等各种矛盾,合理而科学地计划而有序地,周密而均衡地组织施工生產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或分项工程作业设计    随着社會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客观形势对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技术装备人员素质,施工组织诸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有关工程预结算,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一些施工企业缺乏积极的

   工 程造价对成本與利润的影响很大对于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体现着一个项目部的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要想做好造价管控哪些关键应该多费费心? 工程量的审核 建筑工程的造价根据工程量的增加而不停加大因此在竣工后根据图纸定额及工程计算规则对建筑工程进行专业设备表、 建筑物總图及运输表对原本算出的工程量进行核查。审查在原计算过程中是否有漏算、重算及错算的款项审核工作重点注重核对重点项目对于其他分项工程而言,我们可只做一般性检查审查时注意核对计算工程量的尺寸数据来源是否可靠,计算方式方法是否有误 审核材料用量及价差 

 北方集中供暖马上就要开始啦!但还有许多用户对集中供暖与独立采暖充满疑问,相比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暖为什么还是有人选擇独立采暖呢?   独立采暖—能减小物业管理的压力  减小物业管理的压力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小细节,可在北方基本上户户采暖,北方小區物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供暖每年收费问题让物业管理者头疼不已,双方产生的纠纷也很多独立采暖直接将采暖费用转换成燃气费,通过燃气公司分表按户定时收取住户燃气费根据自己使用量支付,减少了物业管理者收费难等问题同时还节约了集中采暖时,水、電、蒸汽能源的消耗 独立采暖—舒适方便,提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建区供电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