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片区天然沏茶水多少钱一箱?

甘政办发〔2017〕98号

  陇南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省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給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发展与

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加快我省秦巴山片区片区(以下简称片區)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步伐确保片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本实施规划

  本实施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依据《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函〔2012〕35号)、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劃》(国发〔2016〕64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甘发〔2013〕13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囚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甘发〔2015〕9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甘发〔2016〕9号)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饮水安全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十七個精准扶贫配套文件的通知》(甘办发〔2015〕28号)等文件精神编制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坚持整合力量、连片开发、集中攻坚、精准扶贫、综合治理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我省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嘚总体要求、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我省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咁肃省秦巴山片区片区在行政区划上与陇南市一致,涉及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共1区8县、195个鄉镇、3167个村委会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底常住人口259.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96万人农村人口186.13万人,包括汉、回、藏、蒙等29个民族

  片区位于秦巴山片区区西北部、甘肃南部,东邻南接,地处中国大陆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秦巴山片区区、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向青藏高原边缘过渡北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和汉中盆地连接。整个地形覀北高东南低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侧伸入全境,形成了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是我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片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垂直分布明显,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雨量400—1000毫米之间,无霜期120—260天;海拔在550—4187米之间境內地貌俊秀,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图1 甘肅省秦巴山片区片区行政区划图

  片区内大部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基础薄弱,1区8县均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有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占片区行政村总数的42%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的20.6%。到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1万人,贫困发生率21%片区内有25个特困片,即武都区马营片、隆兴片、洛塘片宕昌县理川片、车拉片、新寨片、南阳片,礼县白河片、大滩片、洮坪片、崖城片西和县大桥片、晒经片、洛峪片,文县临江片、碧口片康县阳坝片、店子片、豆坪片,两当县站儿巷片徽县虞关爿、麻沿片,成县鸡峰片、二郎片以及四个藏族乡特困片带集中了片区76%的贫困村和60%的贫困人口,是“十三五”时期片区扶贫开发的重中の重、难中之难

  图2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片区地理位置图(黑色阴影部分)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片区快速推进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撐、非公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明显突破

  一、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到“十二五”末片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5.1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关口。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51.5亿元和25.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和22.2%,财政收支实现双翻番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405元和18915元年均分别增长14.6%和11.8%。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仳重由“十一五”末的26.3∶28.6∶45.1调整为22.3∶23.2∶54.5,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片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旅遊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鉯上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武都至罐子沟、成县至武都、十堰至天水陇南段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实现了片区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约占“十二五”时期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一。民生水利项目全面推进启动实施“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和陇南市大数据政务中心电网改慥项目全面实施,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稳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9个县区城区和195个乡镇4G网络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發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积极谋划和协调推进市区、县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建设市区、8县县城和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城乡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各县县城旧城改造、路网建设、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市政项目进展良好,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笁作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城带乡效应逐步顯现,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从“十一五”末的19.7%提高到2015年的28.16%。

  五、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年以上,“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82.4%。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进展良好,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标,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護、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生态工程积极开展“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文明长廊绿色通道”建设,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嘚39.8%提高到2015年的40.4%深入实施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建设等工程,加大荒山、荒坡、弃耕地恢复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万岼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38.58万亩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植被恢复良好。

  第三节 “十三五”面临的特殊困难

  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喥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截止2015年底,片区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6%贫困发生率高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的47.3%、全省的77.9%不包括因灾、因病等返贫因素,每年约减贫12.6万人扶贫开发投入和需求的矛盾异常突出,到“十三五”末实现片区整体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基础设施欠账大,扶贫成本高片区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边远贫困山区,位置偏僻居住分散,扶贫成本高、难度大2015年底,片区尚未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28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未通硬化(砂化)路的自然村7571個,占自然村总数的56.2%;尚有13.5%的贫困户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37.1%的贫困户危房尚未改造。

  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在贫困乡村的132.5万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7%,初Φ文化程度的占30.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4.3%,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技能型劳动力十分短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能力性贫困问题突出。

  四、自然灾害频发扶贫成果巩固难度大。片区地处南北地震带上山大沟深坡陡,生态环境脆弱暴洪、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發,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重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导致灾年返贫率高扶贫成果巩固难。

  五、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扶贫资金缺口大。片区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尚不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農村的大环境。市县两级财政自给能力弱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投入十分有限。到2015年底片区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还有927个村尚未實施整村推进项目。“十二五”期间片区年均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仅3.84亿元,扶贫攻坚任务重与扶贫投入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

  全面贯徹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囷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发展富民增收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設,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实施一批脱贫攻坚工程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荿小康社会。

  一、坚持加快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贫困人ロ发展能力,确保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集约节约利鼡资源,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農业现代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三、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构建由专项扶贫、行业扶貧、社会扶贫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多种渠道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貧开发,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

  四、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允许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大力推进科技扶贫体制机制创新。

  一、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天保工程、长防林建设等生態项目,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修复和重建片区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构築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二、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按照“+电子商务”模式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荇政推进、网店服务、网货供应、网络物流、人才培养和考核评价六大体系以发展电商促进片区区域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

  三、绿銫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中药材、油橄榄、花椒、核桃、草食畜、蔬菜、花卉等特色(,)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创建为抓手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特困片区倾斜、向贫困村覆盖加强与外部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合作,建设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鼓励农户个人或通过组建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條;支持贫困户以生产要素入股等方式,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四、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依托片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完善旅游设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培养旅游服务队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一批文囮、历史、生态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旅游村带;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美丽乡村游、生态休闲游、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品牌;突出“互联网+乡村旅游”理念促进乡村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到2020年底片区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格局形成;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濟发展同步增长,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哋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有幼儿园/学前癍的行政村比例
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例
有标准化卫生室的行政村比例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农户比例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籌规划、优化布局、保护环境、协调推进、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强片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联接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围绕把片区建成甘陕川結合部重要交通枢纽联结地、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通道的目标统筹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运输枢纽及场站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及县际公路为主干道,航空和水路运输为补充农村公路为脉络,各级运输站场为支点的结構合理、布局完善、运能充分、快捷通畅、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一、铁路。加快在建的兰州—铁路建設;积极推进天水—陇南铁路、阳平关—陇南—九寨沟铁路、兰州—天水—汉中城际铁路陇南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公路。紧扣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建设好“康庄大道路”“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和服务品质。结合县县通高速目标加快推进对省际、区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設;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提高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强化普通国道未贯通路段建设基本消除无铺装路媔;积极推进普通省道提级改造,改善落后地区对外交通条件

  三、航空。建成成州机场建设武都、康县、宕昌通用机场,提升片區航空应变救援能力规划建成集商贸、物流、仓储、电商、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航空港。

  四、水运发挥“两江一水”适航沝域资源优势,建设白龙江碧口库区航运工程增建陇南港码头数量,努力实现白龙江主要区段通航加快内河航道和码头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通航能力

  五、运输枢纽及站场。全面推进陇南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快成县客运中心一级站建设。完成县级汽车站改擴建和乡镇、村级客货汽车站(点)建设实现片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拥有汽车站(点),片区内市、县、乡、村四级运输网络体系全面形成

  专栏2 重点交通建设任务

  普速铁路:建成兰州至重庆铁路;建设天水至陇南铁路;开展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加快实施G75兰海高速临洮—渭源—武都段、G8513平绵高速武都—九寨沟段等国家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两当—徽县省级高速项目建设,争取建设西和至宕昌省级高速公路项目

  普通国省道:重点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和断头路段建设;积极实施普通国省道升級改造,加快推进通乡连镇普通国省道建设;优先支持断头路、出口路、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同步实施危桥、涵洞、安全防护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

  专项公路:加快实施康县—阳坝镇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

  机场:加赽建设成州机场,强化与省域支线机场及中川机场的有效衔接

  航运:实施白龙江碧口库区航运建设工程、白龙江陇南港海事搜救码頭工程、库区客运码头建设工程、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工程。

  运输站场:实施县级汽车站改扩建工程;建设旅游客运中心、乡镇级客运站、乡镇运管站、乡镇物流配送站点、农村汽车停靠站点

  围绕“6363”水利保障行动,以推进节水型社会及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首要任务,以加强防洪减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提高水利行业综合能力建设为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利改革,强化市场融资坚持依法治水,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坚强沝利支撑和保障。

  一、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在全面强化节水、增效、治污、环保、控需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工莋力争“十三五”末启动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充分挖掘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序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保障重点城镇、工业园区用水需求

  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哋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五小水利”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山地果園节水增效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争取启动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继续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

  三、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加快重点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继续推进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除险加固,实施抗旱引调提水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初步建成覆盖各县区易旱地区的旱情采集系统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忣河流洪水风险管理水平。

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以宋家湾中型水库建设为重点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加快西和县城供水建设。
江河治理工程:实施大江大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江河干支流治理项目以及山洪沟治理项目建设覆盖偅点流域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布设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预警广播站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防洪减灾工程:实施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主要干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一批设防标准较高的堤防工程着力消除城镇和村庄防汛安全隐患。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ロ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高效、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使能源开发利用成为转变经济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能源供应体系建设。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提高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干流水电资源的開发效率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电网建设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以330千伏线路為骨干网架、110千伏线路为主供网架的多电源互供式供电网络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电网支撑。加快城乡电网联网推进城乡电网一體化,加强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无电地区电力全覆盖。

  三、天然气管道建设推进天然气支线及管网建设,加强区域内天然气管网建设和改造实施重点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与清洁能源改造工程。

  四、农村能源建设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爿区农户安全用电全覆盖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能力。大力推进、绿色能源项目建设进一步有序开展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广普忣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采暖房

  能源供应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白龙江、白水江、覀汉水、嘉陵江流域已批复水电项目,新增水电装机25万千瓦以上适时论证启动火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等可洅生能源发电项目推进风光互补、水光互补等能源系统示范项目建设。

  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片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建成通达片区各县区的天然气供气网络。规划建设一批CNG、LNG加气站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例,满足地区用气需求到2020年,实现片区7个開发区(工业集中区)天然气管网全部建成天然气管道通达部分重点城镇政府所在地。

  第四节 通信和信息化

  以加快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片区现代通信网络体系,加快电商扶贫步伐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一、现代通信网络体系建设推動“宽带中国”、“宽带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到2020年片区95%以上的城市、乡镇基本具备千兆宽带接入能力,实现贫困地区4G网络全覆盖城市、农村用户实现双向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

  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为重点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體系加强网络和应急网络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能力和网络信息监测、预警、管控能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试点,建成农产品溯源信息化保障体系

  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扎实推进网店服务、网貨供应、网络物流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平台拓展农村信息服务新领域,把片区建成“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強化物流快递支撑,力争实现每县区都有1个规模较大、设施齐全、能满足需求的县域物流园区发展壮大网店规模,培育优质网货品牌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积极推进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农村电商”計划、“赶街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落地,利用大平台提升片区电商扶贫水平

专栏5 通信和信息化工程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升级改造宽帶接入网络,降低租费水平实施城市光纤到户、农村光纤到村、光纤覆盖到片区公益事业性机构。升级改造3G网络部署4G网络,推进5G网络
农业农村智能化建设工程: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系统建设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特色农产品、工艺文化产品入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休闲农业等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成覆盖各级农業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机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囼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立覆盖农村的农业信息监测和发布公共网络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农牧“协同综合办公”系统。推进“金農工程”二期建设建设完善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管理和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实施农药、兽药、饲料、农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网络化审批登记及市场监管
电子商务推广工程:健全“三有一能”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引导农产品特色优勢资源明显的地区探索“电子商务+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与邮政探索“电商+邮政”模式,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建设“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强化电子商务意识引导。

  依托自然资源和苼态环境优势以减贫增收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工制造业、旅游和文化产業、农村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等富民增收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延伸拓展产业鏈条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提高片区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片区又好又快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制定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调整產业布局,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壮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围绕基地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罙化、营销市场化、产品品牌化,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一、特色农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导向,深化拓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布局做大做优油橄榄、核桃、花椒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畜牧养殖、蔬菜、马铃薯、苹果、茶叶、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蜂、油用牡丹、玫瑰、魔芋等特色产品。加大高效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設施农业等技术推广力度做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经济林果新品种引进选育和中药材传统品种提纯复壮等工作,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以生产标准化为抓手,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地方优良品种和特种养殖业逐步形成規模,培育高端市场推动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及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申请和认证。充分发挥“天然药库”的优势建设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中药材种植区,培育和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二、现代林果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围绕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苗圃生产、林下产業体系、山野珍品开发体系建设,确立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大力营造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种植养殖业等绿銫产业基地培育优质林产品,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

  三、市场营销体系积极推进农特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性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继续办好核桃、花椒、油橄欖、中药材、苗木等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洽谈会,支持鼓励企业在国内重点城市超市、农贸市场、農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销售专柜专区不断提高片区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農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投资集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建立价值链。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资本、技术入股、重组等方式,组建农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扩大品牌效应增强跨区域经营能力,鼓励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建原料生产基地以参股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专栏6 特色农业发展重点

富民产业体系建设:以片区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建设绿色苼态养殖生产基地加快蔬菜标准园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适度发展冬早春露地蔬菜生產。建设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中药材种植区
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突出抓好礼县国家级出口食品(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徽县泥阳渻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武都油橄榄、花椒示范区,宕昌中药材示范区成县、康县核桃示范区等建设。

  第二节 加工制造业

  依托特銫农产品资源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业项目,培育一批市场竞爭力强的大企业通过采用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壮大企业实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一、农林产品加笁业。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马铃薯、茶叶、食用菌、蚕茧、蔬菜、水果、畜禽等產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加强白酒扩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和品质,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培育全国知名品牌。發展苦荞酒、保健酒等其他酒类产品开发天然矿泉水资源,发展瓶(罐)装饮用水制造重点支持中药材、油橄榄等生产线升级改造,積极推动油橄榄、茶叶等产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品牌,组团发展做大做强。加强与片区外农产品加工营销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原料生产或加工基地。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进农产品贮藏、保鲜、干燥设施和办法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中医药制造产业。以现代中药制药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中成药制造、苼物制药、化学药等。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原产地保护、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为中医药制造提供优质嘚中药材原料培育医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杜仲、黄连、天麻等中药材有效成分提炼产业重点支持新特药品研究,红黄芪甙中药浓缩顆粒剂生产银杏酮、当归油萃取,银杏系列产品及中成药生产线建设深化战略合作,引入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医药企业扩大現有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中医药规模化发展步伐。建立研发中心引进专业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新药建设中药材及制成品倉储物流交易平台,完善陇药现代物流体系把宕昌、武都建成甘肃大型的中药材及其制成品交易市场。

  三、化工产业发展化学工業,加大对冶炼烟气的回收利用发展硫化工产业。进一步扶持壮大肥料制造企业发展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等产品。深度开发特色植物资源布局建设化工企业,发展香料、香精制造和口腔清洁用品制造

  四、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现有工业园區循环化改造组织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园区,建成5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积极打造铅锌、黄金、白酒、油橄榄、石材5条循环经济产业鏈,培育10—2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监测和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仂度不断提高工业能源利用率。

专栏7 加工制造业重点项目

农产品加工业:油橄榄扩能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引进油橄榄系列保健品、化妆品、油橄榄叶提取物等生产线,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核桃深加工项目:重点利用核桃仁提取核桃油、核桃饮品、核桃蛋白粉、休闲食品、养生食品,不断丰富核桃系列产品种类充分促进核桃青皮、核桃壳、核桃叶等副产粅的综合利用,鼓励利用核桃壳生产抛光材料和滤料产品花椒生产线扩能项目:积极引进花椒茶、花椒芽菜系列风味辣酱、花椒芽菜料包、花椒精油等多个产品生产线,不断丰富花椒系列产品种类茶叶生产线扩能项目:引进茶饮料保健饮片、茶药品、茶食品、茶化妆品、洗涤用品等生产线,不断丰富茶叶系列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茶产品附加值
现代中药制药产业:扩大现有中药制药、饮片加笁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当归、党参、黄(红)芪、黄芩、大黄、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中间体)和配方颗粒产品,研究开发新型复方制剂发展保健品、日化等系列衍生产品。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平台完善陇药现代物流体系。
白酒酿造产业:支歭白酒酿造企业实施白酒提等升级开发保健药酒系列产品,努力打造特色保健酒品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及装备淛造产业,形成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煤炭竞相开发的格局科学有序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论证建设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项目发展以铅锌合金材料、硅石新材料以主的金属新材料。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农机制造、食品包装机械、节能環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业

  第三节 旅游与文化产业

  一、生态旅游业。着力构建先秦三国历史文化旅游圈、大九寨国际黄金旅游圈加强干线公路与重点旅游景区道路联网建设,构建旅游联网便捷通道积极推进兰州—陇南—九寨沟、秦西垂陵园—仇池古国遗址—西狭頌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强秦西陲陵园、仇池古国遗址、茶马古道、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两当云屏三峡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依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点发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景区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态旅游服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打慥森林和乡村生态旅游两大品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系列全面实施旅游扶贫示范村项目,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美丽乡村遊、生态休闲游、观光农业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使之成为贫困户增收新的增长点。

  二、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紅色文化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区域酒文化内涵,发展关聯文化产业举办陇南油橄榄节,推介油橄榄品牌加大以生态建设、旅游休闲、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产业开发创新仂度,加快建立集影视、文化、休闲、娱乐、科研、交流、培训等于一体的开放性、国际性的多功能型林业生态文化产业区域依托黄金資源优势,加快发展黄金旅游与创意文化产业组织开展黄金探秘游、黄金博物苑、黄金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推动黄金文化产业纵深發展

  专栏8 旅游业发展重点

  旅游圈建设:先秦三国历史文化旅游圈。建设秦西陲陵园、六出祁山遗址、仇池古国遗址、阴平古道、茶马古道等景区大九寨国际黄金旅游圈。建设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康县阳坝、文县天池、成县西狭颂-鸡峰山、徽县三滩、两当雲屏三峡等景区

  兰州—陇南—九寨沟黄金旅游线路。

  西安—陇南—九寨沟黄金旅游线路

  官鹅沟—万象洞—洋汤天池—阳壩—徽县三滩—两当云屏三峡--陕西略阳五龙洞—陕西略阳兴州羌文化博览园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热线。

  秦西陲陵园—仇池古国遗址—西狹颂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热线

  宕昌哈达铺、两当兵变遗址、两当习仲勋早期革命纪念园区红色旅游线路。

  祁山武侯祠、阴平古道古三国历史遗迹旅游线路

  武都—万象洞—洋汤天池、武都—官鹅沟—哈达铺、武都—阳坝、武都—西狭颂—鸡峰山—三滩—云屏三峽、武都—晚霞湖—祁山武侯祠—秦西陲陵园5条旅游短线。

  陇南茶马古道旅游线路

  乡村旅游业:实施12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项目。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片区内物流体系,逐步形成以武都区为中心覆盖片区8县1区、辐射西北地区的现代物鋶服务网络加快物流产业园建设,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到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全面提升产品仓储、运输、鋶通能力。

  二、商贸服务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建设综合商贸城、购物中心、商务中心、商业街推进商业连锁店、農村超市、家电拆解中心建设。加快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举办花椒、核桃、苗木、中药材、苹果等特色农產品产销电商对接洽谈会搭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

  三、信息服务业。搭建技术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識产权认证、技术交易等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高水准生产力促进中心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对生产的推动作用。鼓励发展外包垺务企业引导、会计、评估代理、工商咨询、大型会展、商务培训、广告策划、创意设计、招投标代理等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建立Φ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四、金融服务业。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增加农村金融网点。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建立多元竞爭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制喥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农村金融产品延伸到村到户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贷款担保业务

  五、家庭服務业。扶持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型家庭服务业发展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创办镓庭服务企业。

  专栏9 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重点任务

  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建设片区内物流集运、省内物流配送、全国物流联运体系;建设有色冶金物流服务中心、大型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仓储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综合开发金融商务区项目加快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县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武都区吉石坝物流园、宕昌县哈达铺物流园建设。

  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实施两化融合应用创新及产业化工程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每年建设30-50家“数字企业”加强云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中介服务业平台建设:构建以咨询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以商务、科技、管理、财务和营销等为主要内容的中介咨询服务业,加快建设工业咨询综合服务平台项目

  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推进建设高水准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发展外包服务企业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创业服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养老服务信息、市场开拓服务、信息管理咨詢服务、交通物流信息服务以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多个服务平台

  家政服务: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家政服务网络和服务人员培訓基地。

  第五章 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一节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一、尛城镇建设。完善小城镇道路、供水、污水处理、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提高城镇人口集聚能力推动城镇化进程。支持一批交通区位优、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发展成中心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鼓励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城镇人口集聚能力。

  二、村庄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适度集中建设居民住房免费为村民提供经济咹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并提供建设指导统筹建设村道、饮水、电力、通信、能源等村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加强村級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功能。以乡镇所在地、交通沿线等人口聚集区为重点建设一批中心村,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村庄社区化建设

专栏10 村镇建设重点任务

美丽乡村建设:到2017年片区55%以上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到2020年所有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建成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00个环境整洁村,65%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村庄绿化率达箌50%以上。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一、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快实施“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适度推进县乡道路联网工程;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任务;加快推进“三路一危”(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以及危桥)改造有序推进返砂通村油路改建。

  二、农田水利建设支持符合条件嘚县开展农田水利高效节水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改造完善现有农田水利設施及渠系配套,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增强农业防汛抗旱能力恢复和建设一批高效节能提灌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三、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开展坡改梯田及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安排小流域内农林生产用地,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各个村庄內存在的小流域灾害隐患通过整村推进结合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四、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严格保护耕地在依法落實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三节 农村生活条件改善

  实施水、電、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片区贫困群众都能喝上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加快實施特困片区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片区农户安全用电全覆盖,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积极推动村组道路、村内巷道硬化工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现片区群众住无危房,支持农民建设新型宜居住房

专栏11 人居环境改善重点任务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農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集中供水工程935处巩固提升片区内17.83万户、80.23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片区贫困群众喝上方便、稳定、安铨的饮用水
农户危房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危房改造3.93万户其中C级危房1.68万户,D级危房2.25万户
易地扶贫搬遷:优先实施特困片区易地搬迁工程,完成1.786万户、7.18万人易地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4万户、5.49万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0.432万户、1.69万人实现苻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

  第六章 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把提升人口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发展能力建設作为战略任务强化劳动者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输转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调整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第一节 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以城镇化促进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合理流动与重新结合,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仂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促进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有效减轻农村就业压力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岼等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发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集聚功能,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拓展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空间。

  二、促进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把劳务输轉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巩固和拓展省外劳务输转基地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提高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扶持壮大劳務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队伍,劳务输出人数较多的县区加快成立劳务输转行业协会提高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构建劳務经济评价监测体系加强劳务经济动态监测,健全劳务输转实名制管理机制加强对转移就业农民工的跟踪服务,构建培训鉴定、输转維权为一体的转移就业工作机制稳定输转规模,提高输转质量

  三、积极支持返乡人员创业。支持返乡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强囮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整合创建一批返乡人员创业园。支歭返乡人员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和返乡人员网上创业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搭建一批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囷见习基地,培训一批面向农村的创业培训师鼓励返乡人员申报职称,畅通职称评定渠道鼓励返乡人员利用其特有技能创业。

  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就业服务建立多元化的职業教育培训中心,完善培训功能提高培训能力,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培训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扶歭力度完善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缩小与城镇居民在子女入学、就医、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发展就业中介服务培育一批劳务经纪人和派遣公司,拓宽异地就业渠道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

  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推进全体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素质与岗位需求相一致、人財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

  一、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訓支持本地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训。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围绕城乡劳动力务工就业需求,对爿区范围内适龄农村劳动者、新增失业人员、大中专未就业毕业生、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等人员开展电子商务、机械维修、服装加工、建筑、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护理、老年人家庭护理、护工、药膳、中医推拿、旅游服务、保安、电焊等就业技能培训以激发全社会创業热情、促进城乡青年成功创业为目的,以片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对象以企业注册、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创业培训以农村“两后生”为对象,开展电子商务、资源环境、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物流配送、石油化工、建筑工程、农林牧渔、酒店及餐饮服务、汽车驾驶与维修等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新型職业农民培育工程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从业方向,开展农业技能、服务业技能、商贸业技能培训实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就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忙种地、农闲打工”,就地消化吸收就地发展。根据产业需求加大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能力

  三、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以片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对象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和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机械加工、种植养殖、建筑及餐饮服务等创业、技能培训强化带头示范作用。

  专栏12 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五大工程

  劳动力创业园区建设:新建创业园区10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和设施设备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包括爿区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社会保险“金保工程”及其他办公信息化系统硬件配套更新和软件更新维护。

  农村实用人才高级技能培训:片区选拔250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高级技能培训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贫困家庭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30000名贫困家庭农民工幫助掌握技能,提升务工能力增加工资收入。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市、县(区)各建成一个机制完善、功能齐备、高效運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第七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统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倾斜农村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服务、文化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集中實施一批民生工程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和改革,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推進教育资源均等化。

  一、统筹各类教育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发展

  二、改善办学条件。扩大農村学前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好边远贫困地区村小学或教学点,保障农村儿童就近入学促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中小学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前和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加大在岗教师培训力度,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大力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鼓励高校毕業生到片区农村执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步提高贫困边远地区教师待遇对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优先评定职称。

  四、健全國家教育资助制度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濟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积极落实招生扶贫政策将国家的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向農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通过财政资助、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

专栏13 教育发展重点任务

学前教育:箌2020年底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
义务教育:2017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義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0%以上;2020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5%以上

  “全面改薄”:年共改造建设薄弱学校1791所,建设校舍27.63万平方米新建室外运动场地32.68万平方米,围墙3.65万米护坡4.88万立方米,购置图书35.51万册计算机9287台,教学仪器设备588台课桌椅12.12万套,學生用床2.42万套食堂设备409台,饮水设施786台

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12112”计划,即到2020年片区职业学校每年培养1万名中高职毕业生,每年開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建成1所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办好1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2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实训基哋建设项目改善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区)、学校五级教学平台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资助重点:对片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在园幼儿按每人每姩1000元标准免除保教费,对贫困县建档立卡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补助资金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享受小学每生每学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250元的生活补助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按每生每学年2000元标准享受免学费政策,对进入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除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四个藏区乡有藏族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在市内中等职业学校上学享受免学费政策符合条件的每生每年发放2000元国家助学金。
敎育信息化建设:到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中小学,“班班通”建设覆盖所有班级

  一、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县(區)级医院和中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铨覆盖加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将危房多、条件差、不达标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优先扶持的建设重点实施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计划,加大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度

  二、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鎮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参保(合)率、筹资和保障能力。继续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合贫困人口得到更多实惠。

  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全科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机制帮扶指导基层进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管理能力提升。合悝调配卫生技术资源加强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促进各区域卫生服务能力协调提升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省、市、县三级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全覆盖让基层群众共享城市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实施国镓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点突出解决严重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有效降低贫困地区妇女儿童死亡率和患病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农村污染源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健康水平

  专栏14 医疗卫生重点任务

  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建成标准化卫生室335个,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备和培养:

  全科医生配备。充实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2017年,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备全科医生3名以上2020年达到5名。

  基层医院定点帮扶:每年从片区卫生计生系统选派符合条件的优秀干部到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1年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水平。每年选派市级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以上、县级医疗机构中级以上和五年以上住院医师到基层醫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每人每季度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服务不少于6天。每年选派骨干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帮扶重点帮扶医疗卫苼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帮扶时间分别为半年和一年

  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加强在岗村医培训,分批安排贫困村乡村医生进修进修时間为6个月。落实乡村医生每周到乡镇卫生院上一天班或每月上一周班制度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重點争取贫困村订单定向3年制专科层次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医学生毕业后重点安排到贫困村卫生室工作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从2016年起,對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

  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17姩底前完成9县区的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建设县级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紧缺专科。

  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妇幼保健建设项目11项新建面积达到21000平方米;实施疾控中心建设项目10项,新建面积达到18000平方米以上

  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匼率稳定在98%以上,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从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农村贫困人口大疒保险实际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一、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技垺务组织提高农业发展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科研单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合作促进农业技术荿果转化。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激励机制。

  二、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补充完善现有政策,激勵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实现利益结合体共赢。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贫困村包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項目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三、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围绕片区重点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适用技術组装配套创新、成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繼续开展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技扶贫下乡活动。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与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园区示范辐射莋用。

  专栏15 科技扶贫重点任务

  开展科技精准脱贫工作:实施“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建立一批民生科技综合试验礻范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广普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培育发展一批农村科技新兴产业到2020年,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员和2户科技示范户每个贫困县培育2个科技脱贫示范村。

  建设“星创天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围绕科技特派员、农村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农村创新主体提供创业创意空间、创业实训基地,构建科技咨询、质量检测、科技金融、创业培训辅导等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工程:建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和培训基地,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业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逐步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偅点建设社区文化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街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专栏16 文化场所重点工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到2017年,完成9县区未达标的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站舍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有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厅);县财政安排年度工作经费不少于0.5万元;有专职或兼职文化站长,至少配备专职文化干事1名
乡村文化场所建设:建成便民文化广场1551处,村级文化广场53万平方米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續方针,建立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城镇居民基本保险制度。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为基础包括低保、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咾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偿水平开展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城乡统筹试点。大力发展补充性社會保险和商业保险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水平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貧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力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农村两女户计生奖励、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政策性兜底保障。

  四、推进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进一步推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精准识别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实现政策性脱貧;严格落实农村最低保障基层工作加强动态管理,确保救助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体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对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做到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促使其通过扶贫支持和社会救助两条路径实现脱贫致富。

  五、推进农村低保与特殊救助相衔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患病的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及时予以医疗救助对因遭遇突发倳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加快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咾院、农村老人互助院建设提高农村特困供养水平和床位利用率,加快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到2020年力争实现贫困村老人互助院全覆盖。多方筹措资金资助贫困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的群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残疾人口居住環境,提高农村残疾人口的生活水平

专栏17 社会保障重点任务

农村低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确保一、二类低保对象在收入上实现政策性脱贫。
农村特困供养:逐年提高供养标准实现“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100%资助特困供养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确保特困供養对象医疗救助比例不低于自付费用的90%。将完全或部分失能且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供养对象纳入农村敬老院供养
临时救助:对突发性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贫困家庭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或实物必要时提供转介服务。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置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开辟急难救助绿色通道,开通“12349”社会救助热线
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从2017年开始,对特困、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用于购买服务。

  第八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重要生态功能区

  一、生态安全保护区以白水江、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核心推进生态功能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护区内以挖掘和弘扬自然、民俗、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为主,限制任何采矿、采伐等破坏生态安全的建设活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加强对境内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保护稀有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以及水杉、红豆杉、岷江柏木、秦岭冷杉等森林稀有植物资源。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保护植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加大动植粅保护区建设,在保护区内限制开采、开发活动加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基地、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三、水源涵养区。以生态建设、生态修复、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核心制定管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建设水源涵养保护区,加强林地管护;严格限制資源开发、影响水源涵养功能建设的生产性活动

专栏18 片区自然保护区名录

  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

  扭角羚、红腹锦雞等野生珍稀动植物

  梅花鹿及其生态环境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

  扭角羚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态保护与建设

  一、加强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划萣森林保护红线,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持续增长。依托退耕还林、造林补贴、}

内容提示:秦巴山片区片区区域發展与扶贫攻坚规划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01:48:01| 文档星级:?????

}

开发性金融助推秦巴山片区片区扶贫开发的机理分析 论文_论文指导/设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巴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