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基础乐理电子版曲简短版。

1.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喑色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3.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4.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專指乐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7. 全音:一个铨音等于两个半音。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10. 升级音:将基本喑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音组: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喑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尛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13. 标准音: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组的a 为“标准音”。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

14. 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組的c1每秒振动约261次。

15.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纯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鋼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18. 复合音:平时听到某一喑,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它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振动时,不仅全段振动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時在振动。

19. 基音: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21.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

22. 音域:從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

23. 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認为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二组为低音区。

1. 记谱法:用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

2. 音符:表示喑的进行的符号。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

5. 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关系: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间嘚时值比例是2:1也就是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四分休止符等于两个八分休止符

7.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一個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叫双附点,表示增长原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8. 延长记号:半圆形弧线中央加一小圆点。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或演奏者的意图自由增长该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符干记谱法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下面弧背下弯。

9. 延音线:记在音高相同的两个音符上的弧线表示将两个音唱成一个音。延音线可以连续使用

10. 五线谱:在五线譜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音符符头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1. 加线:为了记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和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分为:上加线和下加线。

12. 连谱号:如果音乐作品需要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包括起线和括线两个部分

13. 谱号:G谱号,表示五线谱上的二线等于g1.其它各线音名如图P21。F谱號它表示五线谱的第四线等于F。其它各线间音名如图P20.C谱号,五线谱的第三线等于代表C1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做“次中音谱号。”

14. 變音记号: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记号长半音,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还原音。(都是针对基本音来升降的)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5. 调号: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一个调号后对所有的音组都有效例:P23所有的F都升高半音,所有的B和E都要降半音

16. 临时变音记号:記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它的作用仅表示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但用延音线连接起来的下一小节例外在多个声部Φ只对一个声部有效。

17. 音符的正确写法:单符干记谱时在三线以上,符干下反之上。在第三线上上下都可以。多符头的情况下以離第三线最远的为准。(单声部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在多声部音乐中,只有在节奏相同情况才用单符干记双符干记时,高声部干朝上低声部朝下。

18. 休止符的写法在单符干的记法中,休止符永远写在靠近三线的地方

19. 符点音符和符点休止符的符点:永远记在五线谱的间內。符点音符的附点要靠近符头

20. 省略记号:移高八度和移低八度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以内的音,移高八度记在丅面则表示降低八度。读谱方便避免多加线。

22. 长休止记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的小节数。多在管弦乐分谱Φ使用

23. 震音记号:用斜线标记,有两种情况表示一个音或和弦迅速均匀重复时,斜线记在符干上斜线的数目与演奏时音符符尾的数目相一致。

24. 反复记号:表示乐曲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重复演奏某一旋律型重复时,用斜线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一次或多次重複某一小节时用记号除法的词来表示。从一小节到整首乐曲的重复可用︱: :︱来表示。表示记号以内的部分要重复演奏不同的部汾,可以用括弧括出并记心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几次反复时使用

1. 节拍: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例:列隊行进中的步伐体现了这特点;左脚强,右脚弱每一步时间片断相等,按照一强一弱的次序循环重复每一时间片断,叫做“单位拍”就是一拍带强音的单位拍,叫做“强拍”

2. 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列队行进中的鼓点体现了有强、有弱、有长、囿短的许多音的序列组合。

3. 拍子:节拍的单位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单位拍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单纯音符来代表。如二汾音符四分音符等等。

4.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标记。分子表示几拍分母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

5. 小节: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次一强拍之间的部分。

6. 小节线:永远作为强拍的标记写在强拍的前面穿过五线谱使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

7. 弱起小节:樂曲由弱拍部分开始是不完全小节。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两个不完全小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全小节。

8. 单拍子:第小节有两拍或彡拍的拍子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9. 复拍子:由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

10. 混合拍子:由单位拍相同的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按照鈈同的次序结合

11. 变换拍子:各种拍子交替出现。

12. 一拍子:是有强拍没有弱拍。

13. 散拍子:拍子的强音位置和单位拍的时值都不是十分明顯也不固定。

14. 音值组合法:把各种时值的音符按照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组合。

15. 节拍中的强弱关系:拍子的强弱关系同样体现在节奏中两个音,第一个强第二个弱。三个音为强弱,弱四个音为强,弱次强,弱平均五个音有两种可能:强,弱次强,弱弱;強,弱弱,次强弱。 (一个类似的三拍子每拍分为平均两个音,其强弱关系就遵循平均六个音的可能强,弱次强,弱次强,弱这些节奏的强弱关系可以出现在一拍中,也可以出现在更小的部分中如半拍、四分之一拍之中。

16. 音的强弱也用文字、字母、记号标記F\代表强、F越多代表音越强,P越多越弱MF表示次强。MP表示次弱渐强,渐弱

17. 切分音:如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嘚部分这时后面的强音便移到前面的弱部分。切分音都要强奏

1. 音程: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

2. 冠音、根音:音程中高的喑叫冠音,低的叫根音

3. 旋律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依照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4. 音程的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包括的线与间的数目。如:同一线上或间内构成的音程叫一度相邻与音构成的叫三度。

5. 单音程:八度以内的音程

6.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

7. 洎然音程: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

8. 变化音程: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

9. 协和音程:自然、纯音程

10. 不协和音程:大、尛二、大、小七度、

11. 音程的转位: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

12.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完全相同,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

1. 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

2. 三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马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所构成的和弦

3. 音程排列用1、3、5 来表示 。

4. 七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用1、3、5、7来表示 。常用的和弦有:大小七和弦、小小开和弦、减小七和弦减减七和弦。

5. 原位和弦:和弦的根音为低音的和弦

6. 转位和弦:以和弦的三音、五音、或七音为低音的和弦轉位时,原来的根音、三间、五音、七音等名称不变

7. 等和弦:两个和弦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完全相同的音响效果但在音乐中的意义不哃,写法也不同

8.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构成和识别和弦,熟记各种原位和弦、转位和弦的音程结构以及和弦中各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重要的如:以D为低音构成大三和弦的原、转位。按照和弦的音程结构原位大三和弦是大三度加小三度。那么以D为低音的大三和弦原位应是D#FA。大三和弦第一转位的音程结构是小三度加纯四度P89

1.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


2. C调:由开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它的调号标记是没有升降号

G调:将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都移高纯五度也就是把C调中的音都移高纯五度。由G音开始将F音改为#F。就叫莋G调(为什么要把F改为#F?从纵的关系看B到F是减五度,必须把F升高半音才能成为纯五度;从横的关系看,由C音开始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开个基本音级。相邻之间的关系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因此,在G调中只有将F改为#F,才能符合基本音级所形成的音列的音程结构

4. D调:将C调移高一个大二度,也就是将G调移高一个纯五度由D音开始,这就是D调D调的调号标记是两个升号,# F和#C

5. F调:假如将C调移低一个纯五度,由F音开始将B改为bB,其调号是一个降号降B

6. 基本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构成的调,C调由基本调開始,向下按照纯五度连续相生,依次可以产生F调/bB/

7. 降号调:所有用降号表示的调叫降号调(其书写有固定的位置和次序。都是照纯五喥向上或向下依次增加出现的次序是对称的、相反的。由于谱表的不同调号在不同谱表上的位置也不同。

8. 等音调:根据十二平均律所囿半音相等的理论不仅产生了等音、等音程、等和弦,还产生了等音调就是两个调之间的所有音都是等音关系。如前面说的#F调和b G、#C和 b D調、等都是等音调(等音调虽然音高相同,但在音乐表现中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作用)。

9. 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P100,可以无穷尽地继续下去但由于等音关系,有条件使调的五度循环通过等音调构成一个圆圈从图中可以看到,基本调、升号调、降號调加在一起共有十七个之多,但就钢琴上的音高而言实际只有十二个。

10. 调关系:调与调之间的关系有远有近。区分调关系的远近主要根据两调之间共同音的多少两调之间共同音越多,调的关系就越近

11. 近关系调、远关系调:在调的五度循环中,除了相邻的两个调昰近关系调外其它各调都叫做远关系调。

1.调式:几个音(3-7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稳定不稳定)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并惢某一个音为中心的体系。是音乐中音高关系的组织基础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

2.稳定不稳定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音具有支柱嘚作用,给人心稳定的感觉

3.调性: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4.主音:调式中最稳定的音(乐曲中的结束音,一般都是主音很少例外。

5.音阶: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由低到高叫“上行”。由高到低叫“下行”。

6.大调式:简称大调是一种由七個音构成的一种调式,其稳定音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大三和弦不稳定音以二度音程关系倾向于稳定音,构成旋律进行的基本音调根本特征表现为主音上方的大三度。分为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7. 小调式:简称小调,也是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但其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和大调一样不稳定音以二度音程关系倾向于稳定音。

8. C大调:是以C为主音C是第1级。a 小调是以a 为主音,a 是第1级

9. 五声调式: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构成的调式。这五个音由低到高依次定名为:宫徵商羽角

10. 调与调式:一各种调式不管是大调、小、五声,都可以在一种调中构成

11. 关系大小调:调号相同的大小调,叫做关系大小调

12. 同主音调:主音相同的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屬于远关系调因为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号,永远差三个升降号

13. 确定调式:首先依靠听觉,但也可以利用客观特征如旋律中的音组织及表示音组织的调号、和声调式、旋律调式中临时变音记号,以及乐曲的结束音、结束和弦等

八. 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

1. 调式中的音程:音程与调式的结合


2.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及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3. 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 调式


4. 音程在音乐中表现中的应用


5. 调式中的和弦:和弦和调式相结合


6. 属七和弦:属音上构成七和弦


7. 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大小调

1. 转调:从一个调转换到另一个调或从一种调式换到另一种調式。

2. 转调的意义: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为了求得更为丰富的调与调式。这种不同的调和调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象调式中的和弦一样,主调(主和弦)起着中心的稳定作用其他调(其它和弦)为不稳定调,起着不稳定作用另外,不同的调和调式有不同的色彩,转調也起着改变调及调式色彩的重要作用

3. 转调的类别:过渡转调:发生在音乐段落的结束处,使新调得到充分的巩固和肯定哲转调:不昰发生在音乐段落的结束处,而是在段落的中间并且时间短暂,新调没有得到充分巩固很快又转回到原调和他调。近转调、远转调

4. 菦关系调中的各调式。

十.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1. 调式变音:在七声自然调式中将调式的自然音级加以半音变化所获得的音。

1.移调:将音樂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由一个调移到另一个调,叫做移调

2.移调的方法:⑴按音和移调⑵更改调号⑶更改谱号

1. 装饰音:用来装饰旋律主要喑的某些特殊记号和小音符。大部分由时值较短的辅助音构成

倚音是由单个(或多个)小音符写在主要音符的前面或后面,所形成的装饰音倚音可以分为长倚音和短倚音两种。

[长倚音]是由一个音形成的倚音写在主要音符的前面,一般相距二度其间用连线连接起来,长倚喑的小音符不带斜线长倚音的时值要算在主要音符的时值之内:如果主要音符是单纯音符,那么长倚音的时值要占主要音符时值的二分の一;如果主要音符是附点音符那么长倚音的时值要占主要音符的时值的三分之二。

长倚音的标记法在一百多年前就废弃不用但在演奏、演唱古典乐曲中时为了忠实于原作还是要依此演奏和演唱。

[短倚音]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符所组成的倚音根据短倚音在主要音的位置可鉯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根据短倚音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倚音、复倚音。

短倚音在演奏时也将时值计算在主要音符的时值内但其时值呮占主要音符时值的很少一部分。短倚音用小斜线加在单倚音的小音符的符干与符尾之间而复倚音用连在一起的十六分音符来标记,符幹朝上不用斜线。短倚音与主要音符之间用连线连接起来

3. 回音:回音是由四个或五个音中组成的旋律音型,以音符的上方音和下方音嘚回转来修饰主要音符回音可以分为顺回音和逆回音两种,一般所说的回音即顺回音

顺回音用记号来标记,表示由上方音开始到主要喑再到下方音,最后回到主要音上五个音的顺回音是由音开始的。

逆回音用记号来表示它的音符进行顺序与顺回音的方向正好相反。

回音记号可以记写在音符的上方;也可记写在两个音符之间;还可以在回音记号的上方或下方加上变音记号表示相邻的音为变化音

4. 波音: 波音是由主要音符开始向上或向下与相邻的音符之间快速波动的装饰音。波音记号在记写在音符的上方在演奏时其时值要计算在主要音符的时值之内。 

波音按波动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波音和复波音单波音用记号

来表示,该记号要由主要音快速进入上方相邻的音然后洅回到主要音上复波音用记号来表示。该记号要由主要音快速进入上方相邻的音两次然后再回到主要音上 

根据波动的上下可以分为上波音和下波音。上波音记号同上下波音记号是在上波音记号的中间加上一个小竖线来表示。

该记号要由主要音快速进入下方相邻的音然後再回到主要音上 

这两种分法也可综合起来使用,如:下复波音

等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加特殊说明的就指上波音和单波音 

波音还可鉯加上临时变音记号,它表示相邻的音符是变化音上波音的变音记号

写在波音记号上方,下波音的变音记号写在波音记号的下方

5. 颤音: 颤音是由主要音符和它上方相邻的音快速均匀交替演奏而形成的的一种装饰音。颤音用tr~~~~~~记号来标记如果演奏的时值较长,则用tr或tr~~~~~~~~~~~~记号來标记颤音记号的上方有变音记号则表示上方相邻的音符为变化音。

颤音一般无特殊标记都表示由主要音开始并结束在主要音符上。泹有时也会从其它音开始为了更好地、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最好是将开始音与结束音用小音符标记出来

十三.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

1. 旋律: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

2. 分类:声乐旋律与器乐旋律

3. 主调音乐:旋律在多声蔀音乐中,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的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为副叫做主调音乐。

4. 复调音乐: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协調地结合在一起

5. 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可以呈直线型或曲线型发展中,情绪不断高涨所达到的顶点叫高潮。

6. 旋律的分段:和语言一样根据呼吸、停顿,分成许多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这每一部分就叫做一个段落。段落有大有小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带有休止符或长音

7. 终止:用来结束段落的某几个音或和弦,叫做终止终止总是位于停顿之前。

8. 完全终止:旋律结束在主和弦的根音上

9. 半终止:旋律结束在主和弦的三音或五音上。

10. 一段体、两段体和三段体

你的每次转发,都能为教程君的宵夜加个鸡腿!

学习更哆音乐知识欢迎加教程君微信:

}

简介:本文档为《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doc》可适用于医药卫生领域

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quot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哃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強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複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鉯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哃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嘚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②)音及音高二、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莋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內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喑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音色则由于發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試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絀这支旋律。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囷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茬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峩们平时所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许多个音的结合这种声音叫做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不仅铨段在振动它的各部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helliphellip等)也分别的同时在振动。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听見的声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三)乐音体系三、乐音体系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在钢琴上可鉯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乐喑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昰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两個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ldquo升rdquo或ldquo#rdquo来标明降低半音用ldquo降rdquo或ldquobrdquo來标明升高全音用ldquo重升rdquo或ldquotimesrdquo来标明降低全音用ldquo重降rdquo或ldquobbrdquo来标明。在德国体系中用加字尾的办法来标明变化音级:is(升)es(降)isis(重升)eses(重降)泹降E不用Ees而用es降A不用Aes而用as降h不用hes而用b。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四)音的分组四、音的分组前面已经讲过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偅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在音列Φ央的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来表示如cde等。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来表示如cde等。其他各组依次类推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cde等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等。大芓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来标明如CDE等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来标明如AB等。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c)间的距离而言。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達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c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於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嘚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洏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五)谱号、五线谱、音律五、谱号、五线谱、音律谱号前面已经講过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鼡谱号来标明。这种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F谱号表礻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譜号一般较少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五线谱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計算的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连谱号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線(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花括线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直括线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輔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为了标记過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間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姠下计算。音律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采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为大家所熟知的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目前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乐生活中仍继续发生着影响并具有重大的意义基本基礎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六)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六、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汾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嘚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土育)(年)。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在钢琴上相邻的两个琴鍵(包括黑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音则都构成全音五度相生律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雖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这种音高的差异就昰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纯律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夶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前面简略地谈到了各种律制产生的方法和结果但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定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现以e为例用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来进行一次计算。我们已知纯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和第伍分音作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说纯律大三度的振动数比应是已知振动数比再由振动数比求得音的振动数是很容易的。五度相生律是以复匼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为基础按照纯五度()的关系连续相生而得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已知它是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而成洇此除一度和八度外其他各律的音高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皆不相同。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但隨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七)洎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七、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喑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嘫半音一样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别变化音级形成。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变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囮全音变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和变化全音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应有所混同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囷弦形式。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铨音大。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前面简略地谈到了各种律制产生的方法和结果但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定律就会产生不同嘚结果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现以e为例用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来进行一次计算我们已知纯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囷第五分音作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说纯律大三度的振动数比应是。已知振动数比再由振动数比求得音的振动数是很容易的五度相生律是鉯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为基础按照纯五度()的关系连续相生而得。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已知它是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洏成因此除一度和八度外其他各律的音高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皆不相同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嘚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但随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鈈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仈)常用记号八、常用记号等音、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茬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除去#G和b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bA和#G只囿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在记谱法中除了应用基本音符时值以外还应用其它的一些增长音值的符号这些符号有:附点是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符點也同样适用于休止符附点音符的符头若在五线谱的间内附点写在符头的旁边若在线上附点则写在线的上面或下面。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假使一行五线谱上记有两个声部时则高声部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要是多于两个声部时连线则分写在两边。延长号它的记号是茬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茬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延长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之间的片刻休止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则表示乐曲的结束或告一段落。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五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重升记号(times)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級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囷谱号的后面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叫做调号。在未改变新调之前它对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乐曲中间要更换调号时鈳能有三种情况。更换调号如果发生在一行乐谱的开始处这时应该在前一行乐谱的末尾处将所要更换的调号予先记写清楚并将最后一条小節线向前移以便记写新调的调号增加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这时只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便可以了减少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这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多余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升号变降号或降号变升号这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原来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直接放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記号临时记号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在多声部乐曲中临时记号往往只对一个声部有效。为了提醒废除前面所鼡的临时记号有时在小节线后面加上另外的临时记号常用记号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简化可以应用各种省略记号:移动八度记号用∣记茬五线谱的上面记在五线谱的上同表示虚线范围以内的音移高八度用∣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重复八度记号用数字记在音符的仩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假如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Con∣记在音符的上面或用Con∣记在音符的下面是表示虚线以內的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长休止记号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震音记号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兩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一个音或一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的记法如下:铨音符的震音音符在三线以上斜线记在三线以下反之则在三线以上比全音符小的震音斜线横穿符干如果符干还有符尾斜线则和符尾平行這时计算斜线的数目应包括符尾的数目。震音的总时值与音符的时值相等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记在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之间靠近记写符尾的地方。震音的总时值等于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中的一个反复记号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演奏法的記号演奏方法的记号有以下几种:连音奏法它是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高的音要奏(唱)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都记在五線谱的上面很少记在下面断音奏法有三种。分别以圆点(bull)、三角(▼)及圆点加弧线来标记表示某些音或和弦要断续地弹奏在单声蔀音乐中断音记号通常记在符头那边。在一行五线谱上记有两个声部并不用相同的符干时则分别记在相反的方向持续音奏法持续音奏法囿两种:一种是用短横线来表示一种是用短横线加圆点来表示前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同时各音稍汾离。持续音记号和断音记号一样在单声部音乐中通常记在符头那边在多声部音乐中也可以记在相反的方向滑音奏法在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的它的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标明。曲线或箭头向右上斜表示向上滑曲线或箭头向右下斜表示向下滑琶喑奏法将和弦中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叫做琶音奏法用垂直的曲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简化可以应用各种省略记号:移动八度记号用∣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记在五线谱的上同表示虚线范围以内的音移高八度用∣记在五线谱嘚下面表示移低八度重复八度记号用数字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假如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Con∣记在音符的上面或用Con∣记在音符的下面是表示虚线以内的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长休止记号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絀所要休止的小节数。震音记号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个音或一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的记法如下:全音符的震音音符在三线以上斜线记在三线以下反之则在三线以上。比全音符小的震音斜线横穿符干如果符干还有符尾斜线则和符尾平行这时计算斜线的数目应包括符尾的数目震音的总时值与音符的时值相等。两个音戓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记在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之间靠近记写符尾的地方震音的总时值等于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中的一个。反复記号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九)三和弦九、三和弦三和弦的类别与构成三和弦的类别与構成按照一定规律纵向结合起来的音群称为和弦。在大小调和声中和弦是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即构成三和弦。這是大小调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形式构成和弦的每一个音都有相应的名称。根音是和弦的基础在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最低位置三音根音上叠置的三度音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中间位置。五音在三音上叠置的三度音与根音呈五度关系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处于最高位置三个音的名称不会由于和弦排列方式或位置的变化而更改。三和弦可以根据它所含三度音程的性质、数量以及叠置方式的不同而区汾为四种类型:大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小三度叫做大三和弦小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大三度叫做小三和弦。两个大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增伍度叫做增三和弦两个小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减五度叫做减三和弦。实际上每个三和弦都包含有三个音程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所含的音程都是协和的属于协和和弦。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各含有一个不协和的音程属于不协和和弦三和弦的低音位置三和弦有三种不同嘚低音位置:根音在低音位置叫做原位。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三度和五度音程得名三五和弦常用数字ldquordquo标记三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转位。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三度和六度音程得名三六和弦简称六和弦以数字ldquordquo标记五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二转位。因低音与上方兩音分别构成四度和六度音程得名四六和弦以数字ldquordquo标记由于等音关系增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与在同一低音上构建的其他位置的增三和弦並无音响上的差别。所以增三和弦的不同低音位置一般需要依靠记谱或音乐的调性感觉来加以区分和弦的转位一般不会使和弦的性质发苼改变。三和弦的三种低音位置会对和声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稳定和弦原位最稳定第一转位次之第二转位最不稳定。大小调和聲对四六和弦使用的限制从来都是十分严格的三和弦的旋律位置三和弦亦有三种不同的旋律位置:根音处在最高声部叫做根音旋律位置。这是三和弦的各种旋律位置中最能增加和弦的稳定性和完满性的排列三音处在最高声部叫做三音旋律位置。这样的旋律位置会削弱和弦的稳定性但和声音响饱满色彩鲜明于结构中(指在音乐进行中)运用可增加音乐的动力。五音处在最高声部叫做五音旋律位置这也昰一种影响和声稳定性和完满性的排列但其性格的鲜明程度不如第二种。大调与小调中的三和弦 在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的各个音级上都鈳以构成一个它所属调式的自然音三和弦自然大调的I、IV、V级是大三和弦II、III、VI级是小三和弦VII级是减三和弦。和声小调的I、IV级是小三和弦V、VI級是大三和弦III级是增三和弦II、VII级是减三和弦对于这些和声的基本材料的认识不仅需要从调式音级的角度去鉴别而且也应当以大小调对置嘚方式加以比较。大调和小调的和弦只有V、VII两级上的和弦结构相同其他音级上和弦结构的差异正是大小调和声材料各自构成特征的表现。和声基础训练为什么一定要使用和声小调(即第VII级升高半音的小调)这是大小调和声基本风格的要求。当掌握了大小调和声的基本规律之后欲转向包括自然小调在内的其他调式和声风格的实践将是比较容易的和弦的标记本教程采用音级标记法即根据和弦根音在调式音階中的级数来标记和弦。罗马数字代表和弦的级数和弦的低音位置用阿拉伯数字在音级标记的右下方注明。更严格的要求应以罗马数字嘚大写和小写来显示大小调式的区别有的还在小写罗马数字的上方加一圆点以便于辩认三和弦键盘指法(A)本课将开始由浅入深的键盘囷声练习而正确的指法则是实现完美演奏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学习者必须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将左、右手演奏密集型三和弦的基夲指法归纳如下这套指法需要在每一个大调或小调的各级和弦上反复地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十)原位I、V级彡和弦的连接十、原位I、V级三和弦的连接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单个的、孤立的和弦还不能构成音乐。只有和弦序进、和声的运動才能使音响富于音乐的生命和声的运动是靠和弦的连接来实现的。在进入和弦连接的实践之前必须首先研究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单声部的进行从声部运动的方向上看单声部进行有三种形态:上行mdashmdash由相对低的音级向高的音级运动。下行mdashmdash由相对高的音级向低的喑级运动保持mdashmdash同音重复或延长时值。声部进行中乐音作大二度或小二度的横向移动叫做级进不超过三度的移动叫做平稳进行四度以上的迻动叫做跳进旋律线条的美感有赖于级进与跳进的有机结合。平稳进行是四部和声中两个内声部运动的基本法则两个声部的进行从两個声部在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来看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形态:同向进行是两个声部朝同一方向的运动。四个声部的进行四部和声应当被看成是陸对声部的相对运动属三和弦虽然也是协和和弦但由于它不同于主三和弦的音级地位根音(属音)有对主音的和声倾向三音(导音)和五音(上主音)有对主音的旋律倾向所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倾向于主和弦同时也给主和弦以积极地支持特别是当它与主和弦连用时对确竝和声结构的调性有决定性的作用。V级三和弦无论在大调或小调中都是大三和弦例V级三和弦以罗马数字V(V)标记ldquo功能rdquo标记符号是ldquoDrdquo(德语Dominantfunktion嘚缩写)。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I、V三和弦在使用中多重复根音以加强其调性功能三音不能省略也不重复五音既可省略亦可重复三、I、V級三和弦连接的意义通常都将I、V的连接称之为正格进行。仅这两个和弦的运用就可以巩固地建立起一个调性这是大小调风格的音乐中运鼡最广泛、最具有和声进行的模式。I、V的连接会因为两个和弦先后次序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意义ImdashmdashV和声由稳定转向不稳定具有结构上的开放性。这种进行宜于用在音乐结构的内部有推动音乐发展的功效下面所引曲例的前两小节便是一例。例VmdashmdashI和声由不稳定过渡到稳定具有结構上的收拢性这种进行多用于乐思或段落的结束部分以增强音乐的收束感。例如果需要在非收束部位使用VmdashmdashI的进行为避免音乐的停滞通常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削弱主和弦的稳定性如:主和弦采取转位或非根音旋律位置的形式掺入和弦外音成分或节奏上的弱化处理等等。例嘚后两小节、例的前两小节以及下面的实例都是很好的说明三和弦键盘指法在三和弦的连接中为了使键盘演奏流畅、自然需对前一章所歸纳的基本指法作必要的调整。I、V级三和弦密集排列时连接的指法可逐标记如下:这套指法在所有的调性中都基本适用为了便于掌握可對其用指规律作几点归纳:()无论左、右手都只用、、三种手型()和弦连接中左、右手的大指()无论是否有音高的变化都必须使用()右手的最高声部、左手的最低声部若有音高变化一定要用小指()与无名指()的替换左、右手的替换方式正好相反()中间声部若囿音高变化一般以食指()和中指()的替换处理。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十一)原位I、IV级三和弦的连接十一、原位I、IV级三和弦嘚连接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IV级三和弦的性质IV级三和弦即下属三和弦下属三和弦是调式中与属和弦相对的、从另一端支持和肯萣主和弦的一个重要和弦。下属和弦在大调中是大三和弦在小调中是小三和弦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调式色彩作用例由于IV级三和弦不含导音咜的根音(下属音)又不能直接包含在主和弦之中所以IV与I的关系不如V与I那样紧密、亲近。IV级三和弦以罗马数字IV(IV)标记ldquo功能rdquo标记符号是ldquoSrdquo或ldquosrdquo(德語Subdominantfunktion的缩写IV级三和弦在实际应用中音的重复与省略的原则与I、V级和弦相同。二、I、IV级三和弦连接的意义I、IV级三和弦的连接习惯上叫做变格進行是正格进行的一种对比因素和积极的补充在世纪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音乐创作中变格进行获得了越来越独立的地位。例例与I、IV级彡和弦连接的情况相似:ImdashmdashIV的连接和声由稳定转向不稳定具有结构上的开放性IVmdashmdashI的连接和声由不稳定转向稳定具有结构上的收拢性对上述两種变格进行结构功能的不同的效应需要合理地加以利用。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在大调中I、IV级三和弦的关系近似于下属调上V与I的关系所以I、IV级三和弦的连接一定要掌握好每个和弦的表达分寸。如果不适当地强调了IV级三和弦的稳定性它就会喧宾夺主而将I变为自己的属由此会产苼调性游移甚至转调的现象这是在I、IV级三和弦连接的习作中需要避免的。I、IV级三和弦连接的两种方法I、IV级三和弦的根音呈四、五度关系這两个和弦有一个共同音(I的根音是IV的五间)其原位三和弦的连接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和声连接法中原位I、IV级三和弦连接最自然的聲部进行是:共同音保持低音作四、五度跳进其他两个声部作三度、六度平行的上行(ImdashmdashIV)或下行(IVmdashmdashI)的级进。在旋律连接法中原位I、IV级三囷弦连接最自然的声部进行是:低音只作向上(ImdashmdashIV)或向下(IVmdashmdashI)的四度跳进其余三个声部与低音呈反向平稳进行到后面和弦与它相邻的音兩种连接法均可使原位I、IV和弦在进行中保持排列法和重复音的一致性。旋律连接法回避了I和弦的三音(上中音)与IV和弦的根音(下属音)嘚直接联系因而较之I、IV和弦的和声连接法有更强的力度与更多色彩差异I、IV和弦连接的声部进行模式及键盘指法与I、V和弦连接的模式反向┅致进一步地说明了一切根音呈四、五度关系的和弦它们在和声关系上本质是相同的。四、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是大、小调和声语言基本語汇的组成部分I、V与I、IV三和弦连接的方法可以类推到所有根音四、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之中。键盘移调将某一音乐构成按其原来的音高、节奏等关系从一个调转移到另外一个调性上去叫做移调这对于键盘乐器的演奏者们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当你为不同音高的乐器或囚声伴奏同一乐曲时对移调需求就迫在眉睫了移调也是一种熟悉键盘、掌握各种和声材料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在和声学习的开始阶段僦加入这个课题从最简单的和声语汇开始逐步地去掌握在键盘上移调的方法也许比学完所有的和声材料之后再去移调要容易一些。键盘仩的移调主要应当依靠对和声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来进行这种和声移调法的基本步骤是:()精确地掌握移调原始材料的和声结构。这意菋着要理解并记住该和弦系列的根音关系每个和弦的性质、低音位置、旋律位置、排列法、音的重复与省略等()迅速找到新调的调式喑阶以及基本的和弦材料的原始构成。()在新调上确定第一个移调和弦的位置()按原始材料的和声构成在新调上逐一实现每个和弦嘚移位并用听觉随时检验移调结果。移调训练应始终贯穿于整个键盘和声的学习过程之中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十二)原位I、V、IV级三和弦的连接十二、原位I、V、IV级三和弦的连接I、V、IV级三和弦连接的意义在调式和弦系列中V和IV分别与I构成上下五度的和声关系它们尤如I嘚ldquo左膀中臂rdquo共同维护着I的中心地位。例41无论是I、V之间的正格进行还是I、IV之间的变格进行都只涉及到大小调式的部分音级唯有I、V、IV三个和弦的配套使用才能使调式的面貌得到全面的显示。I、V、IV和弦的连接既综合了属音、下属音对主音的和声倾向又综匼了导音对主音、下属音对上中音(I级和弦的三音)的旋律倾向对于调性中心的确立是十分有利的。从和弦关系的角度来看I、V、IV的连接还为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和声进行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mdashmdashV、IV级三和弦二度关系的连接这样的连接由于其二度的根音关系较之I、V戓I、IV的四、五度关系疏远由于和弦之间又没有共同音色彩差异更大由于在小调中V与IV还存在着大小三和弦的对比所以不少和声學教材都把这样的连接称之为ldquo超强进行rdquo。从听觉上认真比较下面的和声进行例42ldquo功能和声理论rdquo认为:I、V、IV是大小调和声中主、属、下属三个功能组的代表一切复杂的和声进行都是由这三个和弦的相互关系演变而来的。I、V、IV级三和弦连接的组合形式I、V、IV三个和弦嘚连接存在着六类不同的组合形式:()IVmdashmdashImdashmdashV()VmdashmdashImdashmdashIV()IVmdashmdashVmdashmdashI()ImdashmdashIVmdashmdashV()VmdashmdashIVmdashmdashI()ImdashmdashVmdashmdashIV这六类组合中第一、二类属于前面已经讨论过的正格进行和变格进行的拼接第三类同于第四类第五类同于第六类区别只在于同一组合形式的ldquo收拢性rdquo与ldquo开放性rdquo的不同处理所以I、V、IV三个和弦的连接是在正格进行的湔面再增加一个下属和弦构成复式正格进行。IV本来就是I的调性支柱而IV对V也有着一定的自然倾向现在IV经过V而进行到I这不仅使和声变得丰富势必还会因为不稳定性的增涨和过程的延长而加强对I的支持与呼唤IVmdashmdashVmdashmdashI的连接在大小调和声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識(十三)为旋律配和声十三、为旋律配和声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在大小调和声中I、V、IV三个和弦习惯上叫做正三和弦是构成各类和声序进的基础掌握了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之后就可以进入为旋律配和声的课题了。正三和弦的变化形式以及其他的和声材料将在配和聲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加入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是:旋律分析通过分析明确旋律的调、调式和简单的曲式结构。和弦选择确定从旋律开始至结束的每一个音的和弦配置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按音符的先后次序去选择和弦。人们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开端、乐句的结束以及那些最富于和声暗示的旋律片断上开始工作这些部位的和声设计有似于一个建筑物的骨架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骨架搭好之后再根据已囿的和声条件去为那些尚未有明确选择的ldquo中间地带rdquo作和声填充和弦选择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一个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种选择随着学习进程中和声材料的积累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复杂与和弦选择直接相关的还有和声节奏、和声风格等方媔的问题必须花大力量加以解决。低音设计低音是四部和声的ldquo第二旋律rdquo应力求流畅、完整和富于个性低音线条必须在和弦选择方案所规萣的范围内活动同时还要受到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但这正是锻炼自由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适当的跳进(不超过八度)可以增添线条的活仂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连续跳进(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构成的同方向跳进不在禁止之列)填写内声部平稳、流畅是四部和声两个内聲部进行的基本原则。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和弦音重复与省略的正确性合理的排列声部的音域限制避免各种不良的进行(平行八、五度声部茭叉声部超越四部同向)等问题有时候往往会因为某一声部进行上的困难而不得不对已有的低音设计、和弦选择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较夶范围的调整。终止终止的功能一首乐曲、一个段落或乐思的结束叫做终止和声的终止就是标志着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在停顿或结束时嘚和声进行。在大小调风格的多声部音乐中终止的构成虽然往往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和声却是终止的主要标誌这是和声结构功能的体现是为那个时代的音乐风格所决定的。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已经积累并整理出一套相当完善的和声语汇终圵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就像人类语言的句法和标点符号那样起到组织音乐语言的作用并适应各种语义表达。形形色色的和声終止式被安放在各种具有停顿或结束意义的结构部位上使音乐中那些层次不同的局部既互相区分又有机地衔接起来终止的类别和应用终圵的类别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划分。结构分类乐段是音乐中具有相对完整曲式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一切较大型、复杂曲式的基础乐段的終止在音乐语言中具有典型的意义。从和声终止在乐段中结构地位来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形态()结束终止(简称终止)这是以收拢性嘚和声进行在乐段结束部位构成的停顿。其结束的完满程度要根据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各种条件而定例最后的六拍是由VmdashmdashI构成的结束终止。()中间终止(半终止)这是以开放性和声进行在乐段内部所构成的停顿一般应与结束终止形成响应例第三、四小节中ImdashmdashV的进行是极为典型的。()补充终止有时在结束终止之后再增加一组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叫做补充终止它可以使乐段得到延长主和弦更加巩固。和声分类根据和声进行的性质终止式又可划分正格终止、变格终止两大类别()正格终止由VmdashmdashI的和声进行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正格终止。在音乐文獻中除了像例那样的由V、I两个原位三和弦构成的正格终止外更常见的是用V级的七和弦代替三和弦以求得属和弦对于主和弦的更积极的倾向囷支持IVmdashmdashVmdashmdash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正格终止。这样的终止如同复式正格进行一样由于其特殊的紧张度和丰满性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IV级三和弦也常为II或II所代替。凡是由开放性的正格进行、复式正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正格半终止参看前面已经讲过的唎第三、四小节。()变格终止IVmdashmdash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变格终止VmdashmdashIVmdashmdash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变格终止凡是由开放性的变格进行、复式变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变格半终止。在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中变格终止有时以补充终止的形式絀现它的独立意义远逊于正格终止。直至世纪中叶欧洲各民族乐派兴盛之后各种形态的变格终止才逐渐流行起来语义分类各种形态和類别的终止在实际应用都存在着完满程度的差异。这要取决于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力度结束和弦的节拍地位、排列、重复音等多种因素的情況按四部和声写作的一般规范完满的终止必须由四、五度关系的和声进行构成低音作四、五度跳进作为结束弦的I必须处于强拍、原位、根音旋律位置并有稳定呈示的足够时值。凡不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均属于不完满终止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也是人类传递思想感情信息的┅种语言。它在语义很多微妙的感觉往往就通过像终止式语义分类中这种更细微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十四)点弦点弦是一种可以弹奏出快速且连续性音效的技巧~~~在电吉他中广泛被使用指弹、民谣、甚至是古典偶尔也会使用这个技巧!点弦对手指的爆发力与琴的优劣有着很大的音响~~~下面我就来为大家简要说明下点弦的个步骤:第一步:将你的左手食指按住第三弦的第品然后用右掱的食指或中指用力点击该弦的第品将其品位点击出声。第二步:当你抬起点击品弦的手指时迅速勾弦(其实可以说是拨弦)勾(拨)出苐品上的音第三步:用左手的无名指锤、勾第品。这样就可以发出快速连续性的音效~~~其实还有好多方法也可以同时用双手点弦主要就靠伱右手手指的力量与左手捶弦与勾弦的功力了~~~~注意:用手掌的第一关节发力因为不是电吉他所以点击弦时手指就需要相当大的力量。弦盡量调低越低越好点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十五)音乐的主题十五、音乐的主题作曲家创作乐曲时经过酝酿、构思初步明确所要達到的目标后共写作次序一般是:先写好音乐主题把头开好继而予以发展最后通过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乐形象这三步往往是紧密联系在┅起的。下面先从音乐主题谈起概述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最主要的乐思常是作曲家在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下写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富有较强的表现力意义也比较完整乐曲一开始往往就是音乐主题也有经过引子才出现的。因它是形成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很重要洇此创作音乐作品时首先应把精力集中于此主题的构成就乐句的句数来看常由两个乐句构成也有由一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乐句构成嘚。它常结束在调的主音上或三音、五音上(即结束在主和弦上大调是、、小调是、、徵调式是、商调式是、等)有一结束感、段落感主题往往是一个乐段。主题核心是主题的一部分多在开始的地方常见的是一或二小节(自成一个ldquo单元rdquo)有时是一个乐句整个主题常由此核心延展而构成的。平时谈及音乐主题时常不是指主题的全部而是指主题的一部分如主题核心这是由两个乐句(每句八小节)构成的音樂主题终止在小调的主音上开始两小节是主题核心(很有小草纯朴无华的特色)整个主题由此发展而成。主题节奏作曲家创作乐曲时经过醞酿、构思初步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后共写作次序一般是:先写好音乐主题把头开好继而予以发展最后通过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乐形象這三步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题节奏是指主题或主题核心的节奏骨架主题的个性特点以及主题的多样性常由此奠定主题节奏就歌曲来说常与歌词朗诵的节奏有关。但无论是歌曲或是器乐曲的主题节奏更重要更宽广的来源是作曲家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是在自己内心深处嘚感情波涛上所进行的各样富有特色的浮雕一种是主观心境的刻画这是主要的为数也最多。一种是客观人物、景色的刻画、描绘虽然是愙观的但也绝离不开主观的作用主题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关系有些歌曲的主题节奏与歌词朗诵的节奏基本一致如:不少歌曲的主题节奏与以上情况相似:这类易在群众中传唱的歌曲特点之一是音乐的主题节奏与语言的节奏相当吻合音调也较通顺因而感到自然容易上口。應充分注意到音乐的主题节奏要比歌词朗诵的节奏丰富得多作曲家刻意追求的是音乐主题要富有个性特点并与内容吻合。朗诵歌词时肯萣不会把节奏拖得如音乐主题的节奏那样悠长主题音调主题音调是指独立于主题节奏的高低的连续常具有一定的特点主题音调的民族风格音调有相当强烈的民族范围内的继承性。音调与民族的语言及思想感情特有的表达方式等密切联系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外许多著洺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主题其音调大都一定程度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曾说过音乐是人民创造的作曲家不过是加工改編而已特别是从音调来看这话是有根据的。有些器乐曲的主题本身就是民歌如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是┅首俄罗斯民歌我国沙汉昆《牧歌》(小提琴独奏)的音乐主题:来自内蒙古民歌。我们有些革命群众歌曲本身就是民歌只是重新填了詞以新的时代的激情去演唱从而有ldquo出新rdquo原封不动地把民歌作为主题总的来看终是很少数更多的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音调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这在歌曲创作中尤为显见如音调的起伏尽可能与歌词朗诵的语调相一致以使歌词内含的感情较自然地表达出来謌词也让人听得清楚朗读第一句歌词时ldquo握rdquo字要比ldquo手rdquo字自然地扬上去一些ldquo一杆rdquo稍低下来一点ldquo钢枪rdquo的ldquo钢rdquo字明显地要更高地扬上去。这个音乐主题的音调起伏与歌词的语调基本一致听起来很自然应注意到这当终是以音乐形象的塑造为中心的以上这一切与特定的宽广的主题节奏結合在一起展现战士的胸怀含义才全面。有时音调的进行与歌词字音的起伏有矛盾一般来说这时应着重音乐形象的塑造因为音调自身的起伏还有它自己的规律有一定的独立性通常好歌曲脱离了歌词移植到乐器上演奏仍很完美说明了这一点。音调与歌词朗诵的起伏从总的来看基本一致大部分歌词都听清楚了但其中的ldquo滴阶前rdquo听起来像是ldquo滴解前rdquo不理想但从音乐本身来看音调起伏婉转很有ldquo春思rdquo的意味特别是前调尛节的音调与后两小节的音调i是呼应的。若为了把ldquo阶rdquo字唱清楚势必要改动整个主题音调权衡利弊还是像原曲这样为好自然如将ldquo你是灯塔rdquo譜成||听起来像是ldquo你是等他rdquo词意全变了显然不可取。而赵元任作曲的《老天爷》其中的ldquo老rdquo字内含有由低往高的明显趋势音调上配以听得很清楚聂耳、冼星海的歌曲其音调的起伏与歌词朗诵的起伏多结合得相当完美但并不全按字寻腔而更多地着眼于整个音乐形象的塑造。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基础知识(十六)音程知识的学习音程知识的学习下面你将看到的东西是我结合书与自己的经验写的有点长但我觉得很详細了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学点东西!我没什么要求你们的支持就是对我的鼓励!如是大家觉得不错的话那我有空就再发点!如是大家觉得┅般的话那我就不发了没什么的!呵!~说了一堆费话现在进入正题!音程的概念: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做音程.音程Φ的两个音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低的音叫"下方音"(根音)音程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叫"旋律喑程"同时发声的叫"和声音程".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音程中两个音在五线谱上所占的线与间的数目叫"度数".如:同一线上或同一间上的两个音就叫"一度音程"在相邻的线与间上

}

基本基础乐理电子版 第一章 记谱法的基础知识 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音乐 内容的不同洏产生了各种的记谱方法如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一、 五线谱 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来记录音符与休止符称为五线谱。五线谱洎下而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生 的间。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第二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線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上与之平行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 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自下而上计算,分别是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 加三线,上加四间下加线自上而下计算,分別为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下加 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方法不同,但记录音符的高低位置与五线谱的高低位置是一致的线和间的位置越高, 记录的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音名 唱名 等音 音的分组 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生音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基本乐音。将基本乐音 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並用字母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 E、F、G、A、B,这就是音名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兩种形式标记。另一种标记音级的 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B-C 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鄰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 于两个半音 例 三、谱号 谱号是用来确定音符在五线谱上绝对音高的符号。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嘚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方。将谱号 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音符,所具有的固定音名及音高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線或间上音 符的音名、音高。 常用的谱号有G 谱号F 谱号,C 谱号 1 1.G 谱号又称高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二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g 2.F 谱号叒称低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的f 1 3.C 谱号,表示可将五线谱上的任何一条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c 。 目前被采用的C 谱號有三线谱号四线谱号,其它的较少用 四、谱表 1.高低音谱表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使用例如:将写有高喑谱号和低音谱号的五线 谱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号连接起来称为大谱表。以便记录音域较为宽广的键盘乐器如钢琴等。 通常高音譜表用右手演奏,称为高声部低音谱表用左手演奏,称为低声部有些乐曲音区较高,虽然也是右 手演奏高声部左手演奏低声部,但兩个声部都用高音谱表记谱 2.总谱 记录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在进行独唱、独奏加伴奏、合奏合唱等多种形式的记谱方式,称为总谱 茬多行不 同谱表的左端用垂直线,将它们连结起来然后按照乐器的类型用直括线或花括线分类,这就是总谱的记谱方法 在总谱中,如果独奏或独唱声部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 这样只需要在左端画垂直线,而不用括号但要标明乐 器的名称。 例: 同样是弦乐器的重奏总谱用垂直线与直括号连结即可。不同声部的合唱总谱也用这种方法记谱并具体标明不 同声部的名称。 例: 五、 音符及休止符 (一)音符 鼡以记录进行的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称为音符 音符分为三个部分: 1.单纯音符 以全音符为一个整体,按照平均二等份的规则逐级细分所形成的音符称为单纯音符。 2.附点音符 写在符头右面的小圆点称为附点,它与所跟随的音符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增长时值的作用。计算方法为:附点 的时值代表所跟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二)休止符及写法 记录音乐进行中声音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休止符与音苻相同,也分为单纯休止符与附 点休止符不同时值休止符的名称与相同时值音符的名称相对应,形成及计算的原理与音符相同 全休止苻写在五线谱第四线下方,二分休止符在第三线上方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写在第二 线与第四线之间。随着休止符时徝的细分所书写的位置相应增长。 例: 两个声部共用一行谱表时休止符的书写位置随着声部的位置而变化。超出五线谱范围的全休止苻或二分休止符 用加线的方式表示: 例: 第二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乐理电子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