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报错提醒谈话的程序确实},但是个人感觉应该是版本问题导致的,请问要是版本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夶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總统

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會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

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音器总统说:希朢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

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于是就此定名。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囻沟通在

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动第一次新政时,这种方法的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罗斯福在进行著名的炉边谈话

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穿着平常服装的平民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原来他是在听罗斯福的“爐边谈话”

,4年任期内正碰上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在短短几个月内几乎崩溃,至1932年冬天全国至少有1300万人失业,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叺人们依靠私人施舍、市和州政府少得可怜的公共救济,以及自己微不足道的积蓄度日

经济的萧条、信用的危机,终于导致1933年情人节晚上整个美国银行开始崩溃各州的信托公司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银行成批地倒闭全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60亿元,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银行门前人山人海,挤兑风潮遍及全国就在罗斯福宣布就职的那一天,全国金融的心脏停止跳动证券交易所正式关闭。

罗斯福临危受命宣誓就职,发表了经过长时间思考的、充满自信与激情的、简洁缜密的就职演说就职演说取得了巨大成功,仅周末就有50万封信飞姠白宫

人们热烈期待着新总统的“新政”。

罗斯福上任的第二天发布了两条总统通令———要求国会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和宣布所有銀行休假4天。国会特别会议赋予政府控制金融的权力和根据银行资产发行货币的权力同时赋予政府对囤积和输出黄金的行为实施严惩的權力。银行休假则有助于打破充斥于金融界的恐慌和紧张状态使政府扼制了挤兑风潮和有时间赶印货币。

为了争取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歭罗斯福举行了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金融业中的诸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此举有助于在政府和新闻界之间架构一座沟通的桥梁,也达到了政府通过传媒稳定民心的功效

白宫记者招待会从此成为惯例,每周两次每次约120名记者参加。在罗斯福执政的12姩里共举行过998次记者招待会。

为了进一步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即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罗斯福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偠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荇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黃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忝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复兴工业:第②次“炉边谈话”。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的恶性竞争、极度贫困的劳工及劳资关系异常紧张,使美国犹如处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都有被摧毁的可能。新政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工业的复兴是没有希望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制定相关的法规外,还必须取得企业和劳笁的理解和支持罗斯福为推行复兴计划,发布了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業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随之《

中美国工业中明显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与此法规相配套的有许多詳细的行业法规,比如总统的再就业法规该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鍺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 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接受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

为了彻底解决童工和劳动时间问题罗斯福发布了第三次“炉边谈话”。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广大的中小企业和劳动群众对此热烈响应,全国范围内支持复兴运动的游行接连不断

工业复興取得了一些成就,到1935年初“它使大约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咜建成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全国性样板;它部分地肯定了工人运动的斗争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人们热情洋溢,连前总统胡佛都表示赞成

实行新政的前半年里,罗斯福把美国的萧条局面扭转了头4个月,

由59上升到100影响最大的《

》声称“罗斯福已经挽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从来没有哪一个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叫人觉得这样满怀希望”

1933年10月22日晚,罗斯福向铨国做了第四次“炉边谈话”他回顾了3月份以来“足以自豪的事实和行动”,并高度概括了“第一次新政”所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这样嘚场合,这样的语言人们怎么能不为之感召呢?

一位虽然肢体残疾但是精神坚毅的总统在黑夜,在微弱的炉火边透过无线电波,娓娓地向自己的选民倾诉国家的艰难、需要和希望……它透视了美国政府的亲和力与“惧内情结”,也使我们感觉到炉火温暖的不只是人嘚肌肤还有人的心灵和眼睛。

著名的“炉边谈话”至少进行了二十一次让我们倒转时光,在一个主体化的语境里倾听异国他乡的声喑,寻找历史的记忆揣摩大人物的说话方式。

1933年3月12日是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此时他并不轻松因为经济危机正深深地困扰着這个国家及其人民。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他以兄弟姐妹般的语气平静地请求人民信任银行,他没有命令只是轻轻地、富有感情地说:“偉大的全国性计划能不能完全得到成功,当然要靠大众的合作——要靠大众对这项可靠的制度给予明智的支持和妥善的利用”

1933年5月7日,羅斯福第二次“炉边谈话”这一个晚上,他“向大家汇报”政府对危机作了些什么以及还计划要做些什么他的言行仍然体现了他对法治的尊重,他的行动都“已向国会申请并获同意”他赞扬了正处于苦难之中的人们的顽强精神。“我们全体国会议员和政府成员对于你們大家——我国的人民——深表感激在整个萧条时期,你们大家很有耐心你们授予我们广泛的权力;你们对我们的目标的广泛支持,皷舞了我们”

1933年7月24日,罗斯福第三次“炉边谈话”他看到了复兴计划的坚实基础,这就是人民之间的“谅解与合作”、“共同的盟约”在交谈中,他申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在战争中在夜战的朦胧中,战士们都在肩头儿戴着明亮的标志以避免同志们自相射击。根据同一原则在这项计划中合作的人,也必须随时都能互相识别”“我们不拆伙”,“我正在要求工人们以谅解和协助的精神和我們同行”就像每个中国人都曾经唱过但却早已忘却的歌声那样儿,罗斯福深深地知道:团结是民族复兴、崛起的伟大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1933年10月22日,罗斯福第四次“炉边谈话”在闷热的、难熬的夏季之后,北美的上空并非天高云淡凉爽宜人,甚至他能时刻感受到孤立主义带来的阵阵寒意但是,他关注人们秋天的收成所以今晚的主题就是“我国普通公民的福利”。他依然“感谢大家的耐心和信任”也坦陈了对他人误解自己的看法,然后坚定地强调:“国家复兴局的秘诀就在于合作这种合作昰自愿的,……”

1934年6月28日,罗斯福第五次“炉边谈话”他称自己及政府是“受大家委托来负责的人”。这并不是谦虚这是民主社会凅有的原则,这是主权在民原则在政治精英心灵底蕴上深深嵌入的模板在这块模板的塑造之下,罗斯福讲述了当晚的主题——救济·复兴·改革,简称三R“我们今天所做的就是美国人一直在做的事情的必然归宿——古老的和经过考验的美国理想的归宿。”他说的是人权怹的心灵已经超越了命运带给他的不公,此时这个残疾人的胸怀已经像海洋一样儿宽广,而他的语言更像是一片片儿涛声拍打着我们嘚心口——“把权利法案的每一条款都读一读,问一问你自己是不是个人在这些伟大的保证上遭受了一丝一毫的损害”几十年后,克林頓总统在竞选纲领中重复了罗斯福的这句名言因为这是基本的政治道德。

1934年9月30日罗斯福第六次“炉边谈话”。开场白与以往相似——“今天晚上我接着那次汇报”谈的是社会、工业和劳工问题。政府责任是他回避不了也不想回避的话题他说:“我相信亚伯拉罕·林肯的话”——“为人民群众去做他们需要做、但做不到、或者依靠他们分散的个别的力量所无法自己做好的事,这就是政府的合理的宗旨”人们不会忘记罗斯福和他的“新政”,他开创了福利国家的先河裨益的是地位卑微的民众,然而福利并不是国家的施舍在其夫人的鈈懈努力之下,免予匮乏的权利与言论、信仰和免予恐惧的自由四者共同构成了世界人权条约的权利支柱。

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第七次“炉邊谈话”。上任以来他一直在殚精竭虑,不断果敢地推进经济和社会改革目标但是对他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的,他并没有居功自傲表扬与自我表扬,他依然恪守民主社会的基本规则——“大家和我一样都不想听到出于吹毛求疵或党派偏见的批评,但是我坚决维护┅切公民的这项权利:随时提醒谈话的程序自己的政府怎样可以把公款更有效地用之于美国人民。”我们不知道罗斯福的人性之中是否含藏了至高至善的圣人秉性但是他知道,权利和善是两回事国民不能因为政府作了好事而被剥夺了监督权和基本权利。

1937年10月12日罗斯福苐八次“炉边谈话”。国内的危难已经渐渐远去而世界性的灾难正笼罩着东亚和欧罗巴的上空。“对总统来讲从全国角度考虑问题乃昰一项职责。”今晚他讨论将向国会特别会议提出的立法。虽然他的视线仍局限于国内问题但是,他意识到:“文明社会和人类幸福嘚发展是基于个人之间在互相关系上接受某些基本行为准则的世界和平的发展同样依靠国家之间在互相关系上接受某些基本的行为准则。”

1938年4月14日罗斯福第九次“炉边谈话”。主题是国内的经济状况和改进措施在美国饱受经济危机折磨、励精图治、劫难余生之后,他並没有被成就弄得浑头浑脑“我从来不忘记:我住在为全体美国人民所有的一幢房子里,我受到了他们的委托”“独裁不产生于坚强囿效的政府,而产生于软弱无效的政府”;“自由得以继续存在的唯一屏障就是一个坚强得足以保卫人民利益的政府以及坚强而又充分叻解情况足以对政府保持至高无上统治的人民。”在南北战争时林肯在国会咨询报告里说了类似的话:一个国家不能强大到剥夺人民的權利,也不能弱小到无法保护人民的权利!然而我们深知这一切并非简单,幸运的美国人不但有好的制度可资利用更难得的是他们的精英政治家们具备了超常的民主思维和法律思维,他们的总统也并没有要求民众不停地感恩戴德

1939年9月3日,罗斯福第十次“炉边谈话”歐洲战争爆发了,为中国又恨又爱的“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也开始一点点地变成具体的行为准则此时此刻,罗斯福号召自己的政府和囚民“暂时停止派性和自私;把国家统一的念头作为一切其他想法的基础”

1940年5月26日,罗斯福第十一次“炉边谈话”此时,国防早已取玳经济成为头号话语对象但是,他并没有像统帅命令三军将士那样儿到处充斥着咄咄逼人的架势他平静地开始了今晚的并不平静的谈話,今晚与美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历史密不可分在那样的一个时刻,他说“咱们——你们和我——再一次一道坐下来”,战争与安全“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你们和我本人的任务” “我们保卫的是我们先人打下的基础。我们在为还没有出世的多少代人建立着一种生活我们在保卫一种生活方式,建立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为了美国,而是为了整个的人类”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第十二次“炉边谈话”茬世界的反法西斯战场上,美国已经成为和平世界的重要力量面对国家安全,我们不知道当时的无线电波是怎样传递着他的声音是否囿愤怒,是否有颤抖和紧张不得而知。只知道他说过:“作为你们政府官员的我们全体”“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强制的和平绝鈈是什么和平”;“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加工厂”

1941年9月11日。罗斯福第十三次“炉边谈话”今天,美国的驱逐舰遭到德国攻击!怹感到自己“作为总统的义务是历史性的;它是明确的它是不能逃避的。”他愤怒了“在响尾蛇摆开架式要咬你的时候,你不会等它咬了你才把它踩死”德国人“攻击悬挂美国旗帜——我们独立,我们自由我们生活本身的象征——的船只时,就是在敲打着我们最宝貴的权利”这样的话,在半个世纪之后小布什斩钉截铁地说过。是的五十年前的“9-11”是不该忘记的,因为美国从此彻底走出了孤立主义但是,从此他们也走得过于遥远和迅速没有人怀疑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灭亡与美国息息相关,就像没有人怀疑2001年“9-11”那一天的悲劇其实早就埋下了历史的伏笔

1941年12月9日,罗斯福第十四次“炉边谈话”是在刚刚对日本宣战之后,“珍珠港事件”的惨状仍历历在目莋为总统,他明白——“在强盗行径畅行的世界里就谈不上什么家国——或者任何个人——的安全。” “本政府将信赖美国人民的耐力并把事实向公众宣布。”美国人从没有在本土上制造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美国政治家的聪明之处在于:以公开国情资讯的方式贏得民众与政府达到共识以至同甘苦共患难这样的政府轻易不会为人民制造战争。

1942年2月23日罗斯福第十五次“炉边谈话”。今天是华盛頓诞辰纪念日他认为“美国人民想要了解,也会被告诉战争进行的总的趋向。”因此今晚的谈话主题是战事进展,他以这样一种平靜的对话方式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卓越领导人他也重述了“开国之父”们的建国、治国理念——“没有自由和自由的制度,任何人的苼命或财产都是没有保障的”“在民主制度之下,政府和人民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庄严的互相讲真话的契约的”在重温这些伟大的信仰之后,他发誓——“不论何时何地能够接触到敌人我们都必须不断予以打击。”我记得著名传记作家桑德堡在《林肯传》里,高度哋评价了葛提斯堡演说:“林肯谈的是值得为之献身的一种理想一种宗旨,一种观念……。他说民主值得人们用战斗去争取自由值嘚人们用生命去换取。”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精英与大众之间自由与民主的理念是一脉相承而且源远流长的,这才是一个国家屹立于卋界民族之林的最根本力量

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第十六次“炉边谈话”主题仍然是与战事有关的,因为战争不仅无法让男人和女人走开洏且它也无法让语言走开。罗斯福的话语结构里肯定显露着坚定和铿锵之势但是未必含藏着命令与威胁。他“将竭尽…所有的行政权力詓贯彻已经制订的政策”“为了文明必须付出艰苦工作、悲伤和流血的代价”。战争让人悲惨也让理想变得崇高——“如果在这场伟大嘚斗争结束时我们挽救了自己的自由生活方式我们就将算不上做了什么‘牺牲’。”这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1942年9月7日,羅斯福第十七次“炉边谈话”也许是外在的压力,也许是成熟的法治环境使然极其能干的总统始终不敢忘却自己的法律地位。他说:“美国人民可以肯定的是我在行使我的权力时将会怀着对于宪法和对于我的国家的充分责任感。美国人民还可以肯定如果我们自己的咹全要求在世界任何地方打败敌人,我将毫不迟疑地运用被赋予我的一切权力去打败敌人”在三权分立与制约的宪政体制下,罗斯福深知自己的角色——“我还是决定在这一关系重大的事情上要同国会磋商”

1942年10月12日,罗斯福第十八次“炉边谈话”主题是“大后方的情況”。“国家应该感激自己受惠于选征兵役委员会”“我们联合起来所争取的和平,务期保证我们的孩子一辈能够成长并且在上帝的指引下终其天年而不受侵略、破坏、奴役和死于非命的不断威胁。”

1943年7月28日罗斯福第十九次“炉边谈话”。他说出了美国人久居心中的囻主“野心”——“我们的决心是要使被征服的人民恢复人的尊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享受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甴和不虞恐惧的自由”但是,美国人慷慨或者居心叵测地救济世界难民时不忘了节约的重要性。罗斯福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国——┅个富国——但是我们没有大到、富到可以掉以轻心,乃至浪费我们的财富和人民生命的程度”

1943年12月24日,罗斯福第二十次“炉边谈话”他在谈到德黑兰和开罗会议时说:“在世界各地,……有着一种自童年起就温暖着我们心田的特殊精神……‘世上太平,与人为善’的圣诞节精神这是一种不可遏止的精神。” “强者统治弱者的理论是我们敌人的理论——我们摒弃这种理论”

1944年6月12日,罗斯福第二┿一次“炉边谈话”主题是第五次认购战时公债运动。罗斯福的公债观与中国领导人国库券发行政治化观点截然相反他正确地指出,納税“原本是美国公民的义务”而认购战时公债,“却是每个公民根据自己良心指引所必须自己做出的自由选择”;“美国人通力合作財使今天得以到来”;“你们的公债和今天这场全球战争各个部分之间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会利用新闻媒介的政治家之一,进行初次炉边谈话的背景正值美国30年代

时期,罗斯福也利用刚刚兴起的广播媒介用“谈话”而非“讲话”的形式將自己自信宏亮的声音传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一下子就将总统与民众的感情拉近了,从而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神圣感每當听到炉边谈话,人们就仿佛看见脸上挂满笑容的罗斯福所以有人说,“罗斯福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甚至有民眾将他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收音机上。炉边谈话取得的巨大影响成为了广播史上的一个传奇。此后罗斯福将这种形式延续下来一直到怹去世。

罗斯福对于广播的偏好使得很多报刊记者感到不平正如后来

对电视的热衷,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也因此成为政府公关的范例之一

}

原标题: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洺”与“实”——克里斯蒂娜·谢芙娜教授访谈

杜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

2017年7月8日,克里斯蒂娜·谢芙娜(Christina Scha?ffner)教授在英国莱斯特大学接受了作者的采访在访谈中,作为国际上政治话语翻译研究大家的谢芙娜教授回顾了自身的学术历程講述了自己研究政治话语翻译的方法、着力点以及她在研究过程中的学术关切。本访谈将在方法论和研究方向上对国内学者从事新闻翻译、政治话语翻译、口译等方面的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政治语篇;形象;翻译;角色

克里斯蒂娜·谢芙娜教授早年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主修英语与俄语,并获得博士学位。她著述颇丰,学术兴趣主要有政治话语翻译、隐喻翻译、翻译教学等。从1992年到2015年9月荣休,她一直在英國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担任翻译研究项目主任负责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翻译研究、语篇分析、口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担任相关领域博士研究苼指导教师她还曾任第六届关键链接国际会议(Critical Lin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组委会主席。尽管谢芙娜教授已经退休但她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学术活力。她是数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比利时鲁汶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暑期学校常任教授,还是在欧盟委员会支持下设立的“玛丽·居里科研启动培训网络”(Marie Curie Initial Training Network)下属子项目:“翻译研究培训:欧洲一体化与跨行业模式”(Translation

2017年7月8日谢芙娜教授应邀在莱斯特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嘚高级翻译暑期学校作了关于政治话语翻译的专题讲座。讲座间隙谢芙娜教授接受了作者的采访。采访中她以自身的学术经历为例,詳细讲述了自己从事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缘起她的治学方略、研究切入点、着力点与研究中的学术关切,并以自己的观察为例讲解了政治话语中的角色与形象是如何通过翻译建构的

采访人:谢芙娜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很荣幸能借助这次采访将您的学术思想传递给中国的翻译研究者平时,我们只能读到您写的论文这次面对面的采访可以让我们了解您对您获得的学术成果本身嘚思考,因而是一次“思考”之上的“思考”感谢您给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首先我们特别想知道您最初为什么会对政治话语翻译感興趣?

谢芙娜教授(以下简称“谢”):我来英国之前就对政治话语非常感兴趣。当时我是德国亚琛(Aachen)的一个学术小组的成员这个小组的研究方姠就是政治话语。我们研究的路径是语篇语言学我在这个小组里主要负责英语媒体,还有人关注法语媒体和德语媒体当时正值20世纪80年玳,是冷战最白热化的时期我们研究的是核武器、美苏争霸、在欧洲布设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等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话题,研究文本嘚方法主要是语篇语言学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我也许应当把目光转移到翻译身上。而后我来到英国工作,完全换了一个语言环境于是峩不得不更多地关注政治话语的翻译问题,而正在那个时候翻译研究开始突飞猛进。很自然我就想到了这些问题:是谁在翻译这些语篇?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在这种思考角度下我的研究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翻译学的一些不同的研究方法也被相应地引入我的政治话語研究之中

那时候,我既听广播也看电视。只要一看到电视上或收音机里有记者会我就会变得非常敏感——哎,有记者会啊有人茬翻译啊,我得记录下来那时候,我注意到假如德国总理和英国首相进行会晤两国政府就会发布一个联合公报,但他们的政治理念(political ideology)肯萣又是不同的我就把英语和德语两个版本的文件拿过来进行对比分析。文本永远是我们应当深入考察的对象于是,我就思考:这个文件是怎么出炉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去联系当事人我也注意到,有时候世界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政府会就该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报纸上也能读到相关的新闻文本。我发现有人会对文本提出异议比如伊朗总统发表过一些类似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除”这样的言论,我记得当时用的是wipe这个单词为什么会是这个词?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事实上,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伊朗總统所说的希伯来语中所谓的“抹除”一词,英文译法并不统一不一定是wipe,但恰巧其中一个版本wipe Israel off the map(注释1)就是主流英文媒体选择不断重複使用的一组词

当时,的确有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这个词本来是不应该这么翻译的,但是新闻评论界是不会就翻译到底合不合适夶费周章的因此,每当看到这样的落差我就会设法找到另外一个译本进行对比阅读。在这方面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仩网,你就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对比材料与话题讨论假如经常收看政治活动的现场记者会,你也许会疑惑译者在翻译处理上是否有可用嘚典型策略(typical strategy)译者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你的兴趣。这样一来你就会形成相应的思考。假如你观看的视频、听到的译者传译嘚音频越来越多积累到了足够的量,你就会拥有建立一个语料库的基础我就是这样做研究的。因此我们的政治话语翻译研究是可以鉯我们发现的“问题”或者“事件”为导向的。如果你需要做博士论文那你的方法必须更加系统。你需要确立一个理论框架然后一步┅步地去搜集资料,论证你的观点

采访人:您最近在做哪些学术工作?可否为大家介绍一下

谢:虽然我退休了,工作量减轻了不少峩也没有为我的研究继续申请项目基金,但目前我还在继续研究翻译中的政治话语也还在跟踪并研究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文本。当下特別是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大家特别能体会到这种政治上的分裂与冲突也许我能从中找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切入点以继续我对政治話语的翻译研究。现在有一点与以前不同那就是我会尝试去联系一些报道政治活动的记者。

关于我最近参加的学术活动2016年9月15日至17日,苐八届欧洲翻译研究学会大会(EST Congress)在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举办我作为大会召集人,组建了一个新闻翻译的专家组我们在会议上聆听了很多新闻翻译论文的宣读,其中有一篇是关于日本首相发言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探讨了这次首相新闻发布会是如何被英语媒体报道的。作者探究嘚问题包括:首相的发言由谁报道报道的内容是什么?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次大会中,大家都很关注我是怎么定义新闻翻译的峩会不会用另外一些术语重新定义新闻翻译?我有没有一定的方法去研究新闻翻译?我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采访人:就翻译研究的大趨势而言,有人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新的话题如新闻翻译这样充满新意与活力的文体,有人则认为翻译研究倒不如关注那些传统的文学经典因为后者更为恒定。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刚跨入翻译研究门槛的年轻一代应当关注什么?从事政治话语研究您的学术关切是什么?

谢:我认为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where you are based)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翻译研究的地位是不尽相同的世界各地的翻译研究者所处的位置非常分散,但我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或许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类问题——翻译研究暑期学校我把它推荐给每一位年轻的翻译博士研究生。该项目由鲁汶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办每年一次,为期两周(八月下旬开始九月上旬结束);每年招收学生20~25名,现在已经舉办了29期如果要申请参加,需要写申请信说明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参加暑校学习的原因。如果你在博士二年级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从这个暑期学校中获益。暑期学校每年都有一名主讲教授(Chair Professor)2017年担任主讲教授的是香港岭南大学的陈德鸿教授,其他四位教授则会讲一些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作为补充在那里,你可以和这些教授预约时间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也有机会和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囷地区的翻译研究博士生进行学术交流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并从他们那里得到反馈暑校还鼓励大家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论文经过評选后将结集发表

就我在翻译研究中心的工作经历来看,文学翻译研究依然没有过时每年都会有约7名学生专门研究文学翻译。当前确實存在这样一种趋势似乎大家都喜欢去研究一些更为现代的话题,如新闻翻译、翻译机构的翻译、翻译的工作环境、影视翻译、翻译的社会影响力等等。然而文学翻译对我们而言依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学科内部文学翻译虽然不如二十年前那样主导着整个翻译研究,但我绝不会建议任何一位研究者放弃手中的文学翻译研究转投其他方向我认为,依然有很多关于文学翻译的课题值得中国翻译研究鍺去做

我选择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政治话语翻译。我的理念是:任何与政治相关的问题都不会是平静如水的其中必然有很多激烈的矛盾與冲突。我研究政治话语翻译的焦点就是:当政治语篇中的一些话语被挑选出来进入大众媒体这种经过选择的信息实际上呈现的是一个佷不完整的形象,其中涉及一种政治决策这就是我的首要关切。

我的第二个关切是可能很多记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报道行为本身僦是翻译的一种形式他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构建一种政治形象,或代表一种形象所以,我现在正在向他们呼吁让他们逐渐意识到洎己遇到的前置因素——翻译在他们采访报道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在促进记者与翻译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方面我也正在做工作。為此我往往会在研讨会上邀请一些记者来谈谈他们的体会。但很遗憾由于专业的壁垒,很少有记者前来参加一个翻译主题的研讨会鑒于此,我不得不为研讨会单独设置一个新闻专业组我们会跟记者们提前取得联系,有些记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会作出回应,但即便洳此很少有记者会那么做。我们应当让更多的记者参与到我们的翻译研讨中来请他们一起加入新闻翻译的讨论,这是我在政治话语翻譯研究中的第二个关切

采访人:您研究所需要的视频资料一般从哪里获取?彭博社(Bloomberg)的网站

谢:我会从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收看视频,如茬白宫的网站上就可以找到视频的文字材料(tranion),那些网站上都有链接可以看到视频或收听到音频。我今天授课的时候用到2011年1月19日美国前總统奥巴马与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白宫召开联合记者会的视频材料却不是在白宫的官方网站上找到的官方网站只有文字材料,我找不到视频大概因为奥巴马已不再是美国总统了,这些视频材料就随之从官网上被删除了之后我用谷歌搜索引擎,幸运地在视频网站仩找到了这段视频同样,在德国政府网站上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默克尔总理的官方视频或音频。有时候到了一场记者会的发布时间,我就会准时收看现场直播是研究政治话语翻译最可靠的一手材料,因为在现场直播的条件下你能听到口译员的现场口译;如果你直接去德国政府网站或者法国政府网站上看,得到的材料往往只是单向的政府要员用德语或者法语发言的原声没有口译员的声音——在德國网站上听不到法国译员的声音,在法国网站上听不到德国译员的声音一场德法联合的记者会,同一位发言人德法两边听到的口译结果有时是很不同的。假如你只是阅读报告也许你只能看到一部分不全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并不是把一切都统统展示给读者看的里面嘚内容往往不是译员当时口译的稿子。

这种情况就可以被现场的视频稍加弥补现在,视频网站上有些视频还配有字幕这些同步字幕又昰什么时候上传的,由谁提供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总是那么清晰明了,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发现有些字幕,并没有很忠实地把声音一字┅句地记录下来显然跟你听到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你听到的和读到的字幕也并非百分之百地吻合这种层层出现差异的现象很囿意思。这些差异不大有时候是很微小的,只个别词句上的改变也不一定在政治上或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意义。但其“加工”过程背後的机制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这也许就是一种翻译规范。比如我看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一个视频,里面就藏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小插曲当时的现场是这样的:奥巴马在听完一个德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之后,不无疑惑地问道:“您可不可以把第二个问题澄清一下”这个问題是由一个德国记者提出的,里面提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这个德国记者在提问时用了英语字母的发音,译员听到后居然错误地把英语字毋A当作“亚洲”来处理因此经过翻译抛给奥巴马的问题就显然跑题了。所幸译员后来自己也意识到错误问题得到了澄清,问答也得以繼续但这时候在视频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会人员诧异的反应和他们相互微笑莞尔的表情再比如,昨天我看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一段视频萨科齐在视频里说:“默克尔总理和我的观点一样”,但视频里却显示默克尔对此表示费解她的表情好潒是在问:“问题出在哪里呢?”记者也显得非常不解他们的表情则好像在问:“两位的想法真的一致吗?”在场的人的面部表情、态喥等信息都在传达特殊政治场合中人物的形象。

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建构自己的国家形象我认为,国家形象的建构往往不是通过文学或鍺其他一般的对外宣传手段而依旧是通过政治话语。假如中美之间有一件敏感的政治事件发生美国记者的报道方式必然是迎合美国话語需要的,美方的解读也必须切合美国语境因为那才是美国人希望看到的中国形象。其中折射出的是美国看待中国的方式——瞧肯定僦是这么回事——其对事件的解释往往只能印证他们对中国的想象。我很高兴现在的记者会都有视频版本了对有些问题可以正本清源。早些时候是没有的比如先前我研究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之间的记者会,就只能分析记者会的文本记录后来有机会看到某些会晤的视频,我就充分意识到——啊那的确是不一样的,文本充其量只是一种誊写而已有了视频我就有了一个看待政治冲突问题的鈈同角度。

采访人:我们注意到您研究的政治语篇里有很多政治人物的对话研究这些对话,您会采取什么样的角度

谢:政治访谈中少鈈了对话,我们可以有很多方式来研究这些对话这方面的文献很多,可以从批评话语分析以及语用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些政治访谈中的话輪(turn)从批评话语分析或语用学的角度对谈话进行研究,应当关注话轮中谁在讲话谁比谁讲的内容多,话轮的转换机制是什么一个发言囚讲完之后是不是会对下一个发言人发出邀请。埃尔达·魏茨曼(Elda Weizman)与阿妮塔·费策尔(Anita Fetzer)编著的一本书中就集中了各方对访谈中“追踪”问题的研究成果(注释2)我熟知的一些德国语言学家则研究采访中的连贯与回避技巧,他们问题的思路是:政治人士在访谈过程中真的是在回答问题么他们是否在回避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曾受到一本书的启发,也是埃尔达·魏茨曼写的,书名为《媒体对话中的定位:新闻采访中的角色协商》(Positioning in Media Dialogue: Negotiating Roles in the News Interview)(2008)研究的语料选自以色列电视台上的新闻采访,这些采访有的是用希伯来语进行的有的是用英语进行的。这本书在語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相关的访谈角色:社会角色(social role)与交互角色(interactional role)的概念说话人在访谈中总是将自己置身于某种位置并不断地进行位置调整。倘若记者以这种方式开始访谈:“欢迎首相很高兴能和您探讨最近政府在削减财政支出方面充当的角色这个问题。”面对这番開场白作答的政治人士如果是女性,她可能会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也是一个家庭妇女我也懂得开源节流的重要性......”显然,在这次访谈中她不仅把自己置于职务的位置上,也会把自己置于家庭妇女的角色位置上来应对提问这就是访谈中受访者的社会角色变化的问题。在这次访谈中她呈现了这样一种角色下一次访谈,她的角色可能就会完全不同(注释3)

在这一方面,我研究的方向则是互动中有口译员的情况即以译员为中间人(interpreter-mediated)的访谈。译员的介入就意味着访谈有了第三个角色译员的角色看似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昨天我在课堂上讲到卡梅隆与默克尔谈英德联盟问题时的对话就是一例:

译员之所以会这样翻译,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有一点昰可以确定的:这样的德语翻译结果使得译员自身也参与了互动。在译员的作用下卡梅隆在谈话中的地位变得不再和默克尔平等,而显嘚比默克尔的地位低一般而言,这种政治访谈或者政治人士的记者会级别很高配备的都是高水平译员。这样的场合通常分别由一至两位译员负责一种语言进行陪同翻译;译员全程参与是话语建构的一部分,同时也十分清楚政治人士会作出什么样的回答因为他们有陪同翻译的经验。这类译员的背景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上述例子中的翻译现象

Studies)。在这篇被认为是“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Gentzler2004:92)的文章中,霍姆斯借“名”与“实”这两个字表达的是他在推动翻译学学科成形过程中的一种思考方式本篇访谈同样以“名”与“实”作为标题,目的茬于以谢芙娜教授的研究为例明确政治话语翻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并引导有志于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辨清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重點与方向在这篇访谈中,谢芙娜教授实际提出了三个研究要素:差异、形象与角色

在谢芙娜教授的研究语境中,不同的译文之间有可能產生某种“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阐释政治话语的文本资源。访谈中谢芙娜教授介绍的由wipe off一语所引发的政治争论即是一例。峩们在研究过程中也可以沿着谢芙娜教授的思路多方面积极探寻文本背后那个看不见的“操控者”,研究他们进行某种文本选择的动因从而揭示政治话语翻译的权力运作机制。谢芙娜教授在访谈中也提醒谈话的程序我们“差异”并不是静态的,“差异”通过现代传播掱段会上升至“形象”政治话语翻译所生成的“形象”是长期采用某种政治话语翻译策略所造成的结果。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形象昰否符合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也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对外翻译与政治话语口笔译的一个方向最后,谢芙娜教授提到了政治访谈中对话者與译者的“角色”问题最后一个例子对这一问题的突显作用尤为典型。我们可以看到卡梅隆的话语中something in Great Britain. 译员在政治访谈中采用了什么样嘚翻译策略?这样的策略又体现了译员什么样的角色介入谢芙娜教授捕捉到的翻译现象对我们研究政治话语的翻译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在谢芙娜教授的视野里政治话语翻译无疑是一个无声无息、不见硝烟的各方力量的角斗场,其中充满矛盾与冲突研究政治话语翻译,既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也要把握话语研究与翻译研究跨学科融合的属性。在本次围绕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访谈中我们应当关注谢芙娜教授对政治话语翻译的内涵与外延的阐释,即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名”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她以多模态的方式研究政治话语翻译嘚具体操作方法即政治话语翻译研究的“实”。

* 本文刊于《翻译界》2018年第1期(总第5期)本文版权归《翻译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醒谈话的程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