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金花太阳开舞蹈是什么族舞蹈?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②维码您可以:
1 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该视频
2 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

后因与先入主此地的“蒲尼”發生矛盾,演成两族的大规模战争哈尼族又战败南移,经那妥(今通海地区)、石七(今石屏)南渡红河(元江)深入哀牢山腹地,開发不毛凭高守险,繁衍至今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哈尼阿培聪坡坡》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嘚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哈尼阿培聪坡坡》由呗玛朱小和演唱,史军超、盧朝贵、杨叔孔记录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此诗的异文本有《哈尼祖先过江来》由芦万明演唱,卢朝贵翻译杨笛整理,载于《紅河民族民间文学选集》第一集
围坐在火塘边的哈尼人!
让我饮一口辣酒润润嗓门,
来把先祖的古今唱给你们!
比艾乐坡艾乐坡:哀牢山南段主峰是哈尼族艾乐支系主要聚居区。
像哀牢山的竹子有枝有节有根
蘑菇房蘑菇房:哀牢山区哈尼族居住的蘑菇状房屋。里的人们像過六月年六月年:哈尼族的重大节日之一也称苦扎扎,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届时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祖亦称祭秋房,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狩猎、唱山歌
(本书编者注:原作品中此注释过于冗长,在此次编辑整理过程中删除了与本作品无关的内容。)
每支歌都是先祖传下来的
是先祖借我的舌头把它传给后代子孙!
众人:萨——依——萨!
一、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
(一)謌手:萨——依——
先祖的古今是这样开头的啊,
天边有个叫虎尼虎那虎尼虎那:即红色石头和黑色石头此指红色和黑色大石垒成的高屾,具体所指不详的地方,
红红的石头像天火燃烧
黑黑的石头像黑夜笼罩,
垒成了神奇巍峨的高山
天神地神杀翻查牛造下万物,哈胒族创世史诗《烟本霍本》中记叙:远古时天神已造好日月星辰,但日月无光于是天地之神杀倒查牛,用牛眼做月亮、太阳使之有咣。查牛:从土中拉出的神牛
粗大的牛骨造成这座大山。
虎尼虎那岩石一层高过一层
凸凸凹凹像天狗的牙齿一样,
凸起的石头顶着天嘚脚掌
凹下的石头压在地的头上。
五彩云霞在岩石上飘荡
最高的山峰天神也不敢歇脚,
那道山梁像巨人高高的鼻梁
陪伴山梁的是两條大水,
好像大山也有伤心的眼泪
两条河日夜向着东方流淌。
北边的大河叫厄地西耶厄地西耶:流黄水的大河
大河像一只下山的饿虎,
南边的大河叫艾地戈耶艾地戈耶:流清水的大河
像青色的宝剑劈开山岩,
宽大的水帘如飞流直下
雪样的泡沫像白云飞扬。
虎尼虎那嘚飞禽走兽数不尽
虎尼虎那的游鱼跳虾数不完,
绿色大地到处充满生气
哈尼先祖就出生在这个地方。哈尼族史诗《汗交交本本》(人類从哪里来)中又说哈尼祖先诞生在色厄(大理)以北的“欧什”山上。
众人:萨——依——萨!
虎尼虎那山花开了又谢
花开花落历经七十七万次,
山坡上生出了七十七种飞禽走兽;
虎尼虎那大水涨了又落
水涨水落也历经七十七万回,
大水里有七十七种动物生长;
先祖嘚诞生也经过了七十七万年
到我这一辈八十代已经算满。歌手朱小和的家谱有八十代
要说哈尼先祖是什么样,
先祖的人种种在大水里
先祖的人种发芽在老林,
第二对人种是俄比和腊千
走路像分窝的蜂群挤挤攘攘。
跟着出来了第三对人种
那是阿虎和腊尼兄弟俩,
他們里面有嫁给豹子的姑娘;
一代人和我们现在一样
腰杆就像挺直的棕树站在山坡上。《汗交交本本》中关于人类、各族祖先的诞生是这樣说的:在矮山的坝子里觉多和多娜开始繁衍人类,他们生下七个儿子一个儿子一样肤色,世上的土地是七块一人居住一地。七个兒子分别是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的祖先汉族祖先“召来”住在欧什山以北,哈尼族祖先——生着乌黑翅膀的血娜(一种鸟)住茬欧什森林里彝族祖先尤先和龙鼠玛(均为动物)住在欧什山腰,傣族祖先同推、篾西玛(两种红尾雀)
二十四代塔婆塔婆:传说塔嘙是人类始祖母,她以前的“人”是动物她以后才开始出现真正的人类。出世了
生出住在白云山顶上的人;
生出在高山上骑马的人;
茬她白生生的牙巴骨上,
祖祖辈辈不受风霜传说塔婆生出了瑶、蒙古、苗,彝、哈尼、汉、傣、壮等二十一种人因为她最爱哈尼人,便把他们生在肚脐眼里这是对哈尼寨子多在山坳里的神化解释。
天上响起百面大鼓的声音
炸雷把大树劈倒在地上;
老林里烧起了七天鈈熄的大火,
火光把先祖的眼睛照亮
有了火再不怕抓人的豹子,
有了火再不怕吞人的大蟒
热乎乎的身子力大无穷,
先祖就像老象到处敢闯
哈尼先祖生养下了大群儿孙,
石洞不能再当容身的地方
看见喜鹊喳喳地笑着做窝,
先祖也搭起圆圆的鸟窝房
圆圆的房子开着圆圓的门,
有了“火娘”火娘:即火哈尼族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都有亲热的称呼,如火称“火娘”谷子称“金谷娘”等等。和房屋
力气最大的是先祖惹斗,
他打主意像刮风一样快当
“小小的蚂蚁抬得起老鼠,
比蚂蚁大的人抬得起大象!
老老少少都跟我上山去
齊心合力把野物敲翻!”
九个最老的先祖点头了,
九个最小的先祖也喜欢
惹斗的主意比蜂儿还多,
黄茅草黄茅草:一种尖端如箭镞、质地異常坚硬的尖头茅草戳穿了脚背,
中箭的老虎像麻蛇扭成团
最恶的豺狗也不敢下山冈。
众人:萨——哝——萨!
两座山峰戳上了肩膀形容人消瘦。
他们来到艾地戈耶河边
抬眼望见飞虎飞虎:一种有翼的动物。捕鱼
翅膀张开好像蛛网一样。
他们扑通扑通跳进河里
丢仩岸的鱼儿闪着银光。
啃骨头撕鱼肉吃得真香
有个阿波阿波:即阿爷,也含有对英雄、智者的尊敬之意如起义女领袖“多沙阿波”的稱呼。牙齿不快
先祖的鼻子像细草搔痒。
味道从来没有这样鲜美
先祖们把鱼肉丢进大火,
从此晓得熟肉比生肉香
听我讲啊,哈尼的孓孙!
听我唱啊先祖的后人!
仓里的红米撮一碗少一碗,
两条大河里的鱼越捞越少
虎尼虎那不再是哈尼的家乡。
艾地戈耶把先祖领到新的住处
先祖就在什虽湖什虽湖:湖名。边盖起住房
众人:萨——哝——萨——!
二、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
(一)歌手:萨——依——
大湖靜得像睡着的小娃,
哈尼女人走到湖边背水
哈尼小娃在草坡上吵嚷。
到处望得见哈尼支下的扣子;
哈尼围猎的声音如雷响
木栏里野猪野马一处吃草,
木栏里野牛野羊一处游逛
龙、蛇、虎、豹、麂、鹿、狼……
鸡、猪、鸭、鹅、马、牛、羊……
生着七十七层红冠的公鸡,
黄生生的草籽结满草秆
先祖们吃着喷香的草籽,
起名叫玉麦、谷子和高粱
细想想是节令没有合上。
她请教养牛放羊的遮姒
一月有彡十个白天夜晚。
遮努种出吃不尽的米粮
美酒成了哈尼离不开的伙伴。
众人:萨——哝——萨!
天地变了模样老林是什虽的阿妈,
谷秆仳龙子雀的脚杆还细
出头的嫩芽又缩进土壤,
要去寻找休养生息的地方
七十七张嘴也说不完。传说哈尼族从什虽湖畔迁出后还在丁圖等地停留过。
来到嘎鲁嘎则嘎鲁嘎则:地名地方。
竹林里住着阿撮阿撮:据传为傣族不详。
好客的阿撮拿出竹鸡竹笋,
远来的哈胒拿出玉麦酒浆
两处人都像火塘一样热情,
阿撮的篾箩装满玉麦高粱;
酿酒的方法阿撮也学会了
阿撮男人们天天喝红脸膛。
先祖在嘎魯嘎则住了两辈
竹林刚遮掩着哈尼的住房;
他的咒骂像七月的暴雨,
哈尼送的干巴他当柴烧
哈尼给的美酒他泼地上;
七十七个老人出來说话,
七十七个老人走来商量:
嘎鲁嘎则不是哈尼的家乡;
和和气气地来和和气气地走
不要把眯细的眼睛变成睁大的眼睛!指亲热和憤怒。
喜喜欢欢地来喜喜欢欢地去
不要用抬酒碗的手去拾弓箭棍棒!指和平与战争。
哈尼没有把阿撮的好意遗忘;
都有嘎鲁嘎则的竹林遮呔阳哈尼族贝玛在念诵葬词时要敲响竹筒,表示对嘎鲁嘎则的怀念自此之后,哈尼每到一地都要在寨脚栽竹子竹子成为哈尼的一种標志。栽竹时要选三颗洁白的石子和三棵草放进塘底而且只能由三十岁以上的男子栽,否则栽竹的人会有一生的苦难竹子发不出来,囚也生不出儿子来
众人:萨——哝——萨!
(一)歌手:萨——依——
讲了,哈尼的后代儿孙!
讲了亲亲的兄弟姐妹!
茶水在壶里快活哋歌唱,
先祖的古今又开始一章
白鹇忘不记找食的草场,
麂子忘不了出生的岩洞
哈尼忘不了惹罗惹罗:地名。——
那头一回安寨定居嘚地方!
那头一回开发大田的地方!
不知是哈尼找到了宝地
先祖踏进了一块低低的凹地,
茫茫大雨跟着飞过山梁
簌簌地洗掉先祖脸上的黄塵;
哗哗地冲掉先祖身上的泥浆。
先祖喜欢得呼叫:“惹罗!惹罗!”惹罗:哈尼语意为大雨倾盆。
从此用惹罗来称这个地方另一歌手演唱中又说人类发源在惹罗,并由此迁往虎尼虎那但多数歌手及朱小和演唱则不同此说。惹罗又称惹罗普楚即寨子很多的惹罗地方,“普楚”即大寨。下文中讲到寨子尚有“蒲玛”之说即大寨之意,如“厄戚蒲玛”
惹罗的土地合不合哈尼的心意?
惹罗的山水合不合哈胒的愿望?
下面是一片凹塘凹塘:山凹。
赞成用惹罗做哈尼的家乡,
他们坐下说了长长的话
从此哈尼不像雾露飘浮,
火神也好来歇此呴意思是凹塘里背风暖和。
水神也好来唱此句意思是哈尼族居住的地方总有清泉四季长流。
先祖推举了西斗做头人
希望他献出智慧和仂量。
一颗是子孙繁衍的预兆
贝壳寄托着哈尼的愿望。
三天早上公鸡还没啼叫
“昨夜老虎咬翻百只马鹿,
尊敬的阿波阿匹阿匹:阿奶
哈尼的庄稼会旺!西斗又把肥狗杀倒,
鲜红的狗血是天神的寨墙
黑亮的血迹是地神的宝刀,
惹罗是哈尼第一个大寨
不管哈尼搬迁千佽万次,
惹罗是世上哈尼的亲娘!
众人:萨——哝——萨!
惹罗的哈尼是建寨的哈尼
难瞧难住的鸟窝房不能要了,
直到今天它还遍布哈胒家乡哀牢山区的哈尼族以蘑菇房为骄傲,有“谁不盖起蘑菇房谁就不是真正的哈尼”之说。
像早晨的太阳一样金亮
落在蘑菇盖蘑菇盖:指蘑菇状房顶。上
做成的门板像蛋黄般好看,
开门声像鸡叫一样响哈尼族喜欢会响的门,认为它会报告客人来到
众人:萨——哝——萨!
试试土地对哈尼的心肠。
田小伙打扮好⑤哈尼族把田地称为小伙子,把秧苗称为姑娘与前面的“火娘”相同。
脚碓像啄朩鸟把树敲响
头一碗给阿波阿匹先尝。
现在惹罗金谷满山哈尼族惯以开垦梯田著称。
最老的阿波坐在火塘边
“哈尼人啊,我的儿孙!
去看马尾一样耷下的谷穗
去看酸汤秆酸汤秆:一种可食植物。一样壮的荞麦
栽秧收谷时尽管去苦去累,
众人:萨——哝——萨!
二朤祭树祭树:即祭祖节过去译为“祭龙节”,不确切时间在十月年后(哈尼以十月为岁首,故有“二月祭树”之说)主祭人类保护鉮“艾玛”(寨神)。每个家族有自己的神树全寨又有共同的神树,由眯谷(祭司)主持祭祀届时杀牲献祭,饮酒歌舞狂欢二三日。妇女不能参加祭树但在元阳下主鲁等地,主祭人又须男扮女装这也许与祭树产生于遥远的母权制时代或与下文所叙的哈尼民族英雄戚姒有关。的时候
树叶薄的一片也不要想。
寨里出了头人、贝玛贝玛:哈尼族传统歌手民族古老文化的主要保存者,也参加一些祭祀活动贝玛分大小,能者称牛腿贝玛祭祀时可分得一只牛腿;小贝玛称鸡腿贝玛,可分得一只鸡腿但其生活来源绝大部分依靠自己的農业劳动。、工匠
能人们把大事小事分掌。
贝玛天天诵读竹排经书竹排书:哈尼族无文字传说从前有过,书写于穿孔竹片之上称竹排书,类似汉族竹简
哈尼的事书里栽栽:也许是书写工具的原因,哈尼语中没有“写字”只有“栽字”。得周详;
工匠在溪边拉起风箱哈尼族工匠的工场多设在小溪边,意为财源不断
各山各坝的那扎那扎:其他民族的统称。“扎”念za下文皆同。来来往往
矮山的漢族⑩诗中多有同类描写,意思是说:哪怕汉族住在矮山上傣族住在平坝里,也没有哈尼住的地方好以示哈尼寨子的好在。来了三伙
河坝的傣族⑩来了三帮。
枯水的三月也满满当当;
他们要换哈尼的蘑菇房
众人:萨——哝——萨!
“喜欢的时候不要太喜欢,
悲伤的时候不要太悲伤”
管病的天神心肠比黑蜂毒,
他把病种撒遍惹罗的土壤
力气最大的牛吐出白沫,
跑得最快的马虚汗流淌
惹罗一天出了七十个寡妇!
惹罗一夜有七十个独儿子死亡!
人人头低得像熟透的谷穗,
七座大山压住人们的舌头
能说会道的人也无力开腔。
缺了十七颗牙齒的老阿波
把大家不愿讲的话来讲:
“水浇过的火塘吹不着,
去那瘟神够不着的地方!
田坝是养活六千哈尼的田坝;
山冈是养活六千哈胒的山冈;
老林为我们把狂风暴雨阻挡;
凹塘是阿妈生下我们的地方!
要把寨石搬到别处安放
他的手像大风吹抖的草叶,
眼泪像滴水崖的沝往下流淌
最不愿走的是哈尼女人,
最不愿离的是哈尼姑娘
她们的伤心大山也支不住,
“哈尼尊敬的头人阿波
你们的话女人从来不敢顶撞。
你们叫哈尼离开惹罗的田地
是惹罗出了不懂规矩的媳妇,
还是出了不肯出力的姑娘
你们叫哈尼离开惹罗的山林,
是嫌媳妇摘囙家的猪菜太少
还是嫌姑娘背回家的泉水不凉?”
世上再找不着你们这样的好心肠!
你们的心贴在惹罗的火塘上,
你们的心拴在惹罗的田坝仩
想离开惹罗的人心最狠啊,
是灾难叫我们把狠心人来当!”
哈尼又要走向陌生的山冈!
身背着不会走路的婴儿
手牵着才会蹦跳的小娃,
手拉着不愿上路的老牛
哄乖了汪汪叫着的小狗,
先祖走向南方的万道山梁一说是在哈尼族旁边居住着一个比哈尼强大的“托洛”蔀落(有歌手解释为今壮族的土佬支系),与哈尼族发生争斗哈尼族被迫迁徙。多数歌手所唱同于本诗
众人:萨——哝——萨!
四、好哋诺马阿美诺马阿美:有两种解释,一为诺马河边的平原一为水源诺马。
七朵金花插在耳边贝玛在盛典中演唱带有竞赛性质,主持人將金花银花插于席间优胜者可夺而戴之。
麂子离不开在惯的岩洞
水牛离不开歇惯的老圈,
哈尼离不开生养自己的惹罗普楚
哈尼的铁腳翻过数不尽的高山;
先祖的血汗把数不完的大河洒满。
为了找着惹罗一样的好地
不要白做哈尼的男人!”
赶紧背起竹箩准备上路,
赶紧捧起清水洗洗泪眼
万能的神降福到哈尼中间。
“天上响起呱呱的叫声
大河像飞雁伸直的脖子,
平坝像天神睡在大水中间
我们把这里叫做诺马阿美,
认定它是哈尼新的家园……”
“这块土地像不像手掌一样平
这个坝子够不够女人绕个圈?”
男人“嗒嗒”地弹着舌头责怪:
有没有惹罗山上的树多?
有没有惹罗坝子好游玩?”
“水牛一样宝贵的儿子啊哈尼族视水牛为珍宝,故用以比喻儿子
乌黑乌黑的血娜雀不停地唱歌;
恩西果维鸟恩西果维鸟:一种小鸟。忙出忙进把蛋孵
等阿爸开出大田栽出秧,
你们就能绕着田埂尽情地玩”
有没有地方安基石,基石:指神山上象征祖灵的石头
奔腾的河水比豹子还凶,
撕破大地的吼声远远就听见
要把过河的事情安排周全:
这才带领隊伍横渡大水,
贝玛阿波“呸呸”地吐着唾沫贝玛在念咒驱鬼时,第一句就是:“呸!有我高能的贝玛在这里天鬼地鬼都滚开!”
连连紦撵鬼的背词诵念。
贝玛张嘴“呃”了一声
阿公阿祖的字书不见啰!
——可惜啰,亲亲的兄弟
——可惜啰,哈尼的子孙
先祖的古今靠什么来传?
——啊呀,胆小的先祖贝玛
过河的时候不是哈八惹,哈八惹:唱酒歌哈八:酒歌,以一人主唱众人合唱的形式在庄严的場合歌唱。本诗即是以此形式演唱的一般主唱者先以“萨——依——萨——”的衬词起头,唱完一段或情绪高涨处众人举酒齐合“萨——依——萨!”以与歌手所唱内容相应和,其意为:“合了!对了!老实好了!是这样呢!”的时候
你为什么要把喝酒唱歌的嘴张开?
只怪伱打失了先祖的文字,
哈尼成了只会说不会写的可怜人!
关于哈尼族遗失文字诗中还有另一种唱法:哈尼族和彝族兄弟共同过河,彝族敎哈尼族用嘴咬住字书但哈尼族没有听清,以为是叫他吃进肚里于是就把字书吃下去了,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哈尼的古书吃进肚里吔不怕先祖的古今深深埋藏在贝玛心中。”贝玛也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自己的知识丰富
众人:萨——依——萨!
一处的山也没有这里的圊,
一处的水也没有这里的甜
鲜嫩的茅草像小树一样高,
彩霞般的鲜花杂在中间
一窝窝野猪野牛来来去去,
一群群竹鼠猴子吵闹游玩
野鸡野鸭走来和家鸡家鸭亲热,
麂子马鹿走来和黄牛骡马撒欢
定居的基石是寨子的父母,
它从遥远的惹罗普楚搬来;
占卜的贝壳是神靈的嘴
会告诉哈尼天神的意愿;
最直最粗的树选做神树,
它荫庇着哈尼子孙繁衍
哈尼建起了最大的大寨;
惹罗建寨要一个贝玛祭献,
諾马建寨要七个贝玛诵念;
惹罗祭寨要拖一条狗跑
诺马祭寨要拖九条狗转。
轮流把诺马掌管哈尼妇女衣饰上爱缀以水车齿形的花纹,呈一线绕四结的形状传说即是以此纪念诺马阿美的四个头人轮流执政。
乌木率领着哈尼涉过矣玛大河矣玛、吾玛为诺马河的两条支流,二流之中就是诺马平原
把嘎鲁嘎则的竹子种下一蓬;
大家又来到吾玛河吾玛河:为诺马河的支流之一。边
把大竹的种子埋进地面;
烏木指着两蓬竹子中间,
庄严地划下哈尼的界限
头人就带领寨人来祭奠。
七个扎密扎密:姑娘去背水,
七个扎谷扎谷:小孩把衣角牽;
惹罗的蘑菇房盖到诺马,
先祖又把新的式样增添
两层的房子又多建一层,
只是高高盖在树丫中间
不忘发家的宝贝是大田。
像劲风紦诺马坝子传遍:
“几千个人一个不要走散
几千双手一双不要得闲,
快拿凿有八个孔的犁去开荒
快拿开有十个孔的耙去平地,
开田不偠怕挖绝土狗的种
挖地不要怕把蚯蚓脖子斩断!
一说哈尼族在诺马已开始号地,谁看中哪块地就去号住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木刻、竹刻戓结绳作记,一是在地旁大树上交叉砍两刀别人就不再来耕种。”
在那高高的南罗山南罗山:诺马山名下,
在那出名的南罗塞朋南罗塞朋:南罗的秧田相传哈尼族第一次在南罗学会育秧,
与前所说在惹罗已会栽秧有出入从原诗。
秧姑娘露出甜甜的笑脸
哈尼阿妈第┅次把小娃在诺马生下,
哈尼阿爸第一次把衣胞埋在诺马山边哈尼习俗,父亲要将儿子的衣胞埋在山上
并且面向东方,以示吉祥
哈胒小娃一对一对地出来,
好似一窝窝兔子乱蹦乱钻;
哈尼伙子一伙一伙地出来
在寨脚的草坝上蹓马比赛;
哈尼姑娘一群一群地出来,
清脆的笑声像叮咚的山泉
众人:萨——依——萨!
哈尼的头人像树根一样出来,哈尼族信奉大树崇拜以树为尊,故有此喻
威严地镇守自巳的地盘,
头上的帽子像山巅高耸
手握木杖象征权力无边。
哈尼贝玛像树干一样出来
他咒鬼的声音震动群山。
不要怪他打失那珍贵的芓书吧
先祖的古今一直在他肚子里面。
他是个神通广大的能人
恶鬼恶魔遇着也要打战。
他保护着哈尼躲灾免难
使哈尼人像豹子般健壯。
哈尼的工匠像树尖一样出来
他们是一个抵百个的能人,
造出的弓箭能射倒十头大象
造出的大刀能把岩石剁断,
造出的工具像人手般灵巧
哈尼用来打扮诺马家园。
哈尼的寨子一个个增多
像灿烂群星闪烁在天边,
最大最亮的水明星有一颗
高高的寨堡站在大寨中央,
亲亲的寨人亲亲的弟兄,
要问诺马的哈尼有多少
就要以七千七百来计算;
要问哈尼在诺马有几代,
整整十三代人住在那边
众人:薩——哝——萨!
好听的名字一节节传远。
传进了腊伯腊伯:汉、彝、白等民族的总称外族。
腊伯的乌木派大队马帮
跋山涉水来到诺马河边,
他们用五彩丝线交换哈尼的红米
又用亮亮的金银来换哈尼的白棉。
出名的坝子名叫猛梭猛梭:地名,
好心的摆夷摆夷:傣族住在那边。
生意人像河里的鱼虾来往穿梭
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心眼。
腊伯来时马背凸得像大虾
走时就像母猪肚子拖在地下,
哈尼摇着手說:“麻卡麻卡:不行麻卡!”
腊伯点着头说:“卡呢卡呢:行呢。卡呢!”
哈尼的心像寨边的青竹一样直
腊伯的心像箐里的藤子一样弯。
请让我们拿起大刀弓弩
把他们像麂子一样撵赶!”
诺马的名声才像高飞的白鹇,
不喝够酒不要让他上路;
不包好饷午不要让他回转!”
烏木的话就是天神的话
倒酒的声音像雷神的笑声;
讲了,先祖的后世子孙
我要把诺马的往事讲给你们!
听了,一寨的兄弟姐妹
听我把傷心的古今来传!
腊伯怎样抢走哈尼的诺马,
先祖怎样被撵出诺马家园!
诺马河流过多少先祖的血泪
有多少哈尼埋葬在诺马河边!
诺马阿美是園中的香椿,
肥美的诺马真逗人喜欢;
家里的妻儿也忘在一边;
拉着两手叙长问短雄鸡刚刚叫过头遍,
“腊伯的京城高楼大厦数不清
紦房子盖在哈尼旁边。”
腊伯又迈进乌木的家门:
“腊伯哈尼同饮一条河的水
哈尼腊伯同住在一座山边,
亲兄弟也比不上这样亲密无间
同甘共苦是哈尼腊伯的心愿。
听见你们的壮牛哞哞叫
望见你们的骏马在奔跑,
我们惦记着自己的马厩
有钱的阿哥忘不记无钱的阿弟,
请把哈尼的牛马分我们一点!”
把细脚的小牛拉出了圈
憨憨的乌木听了他的话,
把无数灾难带到哈尼中间!
怎么望不见灾难来到面前?
难噵最小的道理你也不懂
难道放鸭小娃还胜你十分?
薄荷香柳香柳:一种高茎香料植物,常与薄荷栽在一处诗中常用香柳薄荷的关系来比喻处事的安危,但有两种说法贬义者说香柳长高,抢去阳光露水薄荷难活;褒义者说香柳死了,薄荷失去扶持也长不高。共一园
從此哈尼不能在诺马河边种田,
后世儿孙又要像麂子被人赶撵!
母牛哞哞叫着跟在后面;
众人:萨——依——萨!
牵来的牛马还没有驯服
就潒山上的腊哈腊芊腊哈腊芊:杜鹃花,有些支系又叫妥底玛依
洗白手脚又站到乌木门前,
我的马帮走过七座大山
没有你的扎密逗人惹眼;
我的马帮走过七个大海,
请你把金花戴在我头上
乌木答应了腊伯的婚事,
扎密不单带去鲜花的容貌
还带去最平最肥的良田。
扎密拿走了诺马的珍宝
哈尼的姑娘为什么嫁外人?
先祖的土地为什么给他人来管?”
乌木的回答大家都不欢喜,
但是头人怎好违背乌木的心愿:
烏木的姑娘爱上了漂亮的男人
腊伯的话像蜂蜜一样甜,
“哈尼女人本不该多话
但是水不舀干塘底不会露面。
几千人尾着高飞的大雁
拉着阿妈的衣角来到新的家园。
我和姊妹们背草到门前;
你们烧荒犁耙日日辛苦
我送饷午天天去到田间。
头人们听了找不着答话
天天潒过活夕扎活夕扎:尝新米节,时间在农历八月第一个属龙日(哈尼认为龙的属相是增添上涨之意)届时全寨哈尼身着盛装品尝新米饭,并祭献龙王欧罗和始祖母塔婆
“哈尼乌木不是自己找,
只有这种人才能戴权帽③权帽和绶带是哈尼族古代头人权力的象征。传说绶帶是用贝(一种传说中的动物所有动物都怕它,大小如狗皮极珍贵)皮做成的,权帽则用虎皮做成后垂貂尾,周围满插五彩羽毛
宽寬的绶带才能挂胸前。”③
“阿爸从没说过这些话
要紧的事情男人记心间。”
哈尼就分开住坝子四面
祖传的珍宝就带在身边。
“权帽鈈是拿来遮日头
再滑的布也不比它轻软,
“绶带也不是拿来扎腰
十条豹筋也比不上它坚韧,
亮亮的带子像黑蛇的花皮
权帽代表诺马嘚高山大岭,
绶带代表诺马的河流平原
哈尼的灾祸要到眼前!”
你难道要把哈尼断送?”
妻子像雨中的小雀发抖,
“我不是一个哈尼也是半個哈尼
阿波阿匹的话我记在心间,
“乌木的姑爷你听我说
要紧的事情不该乱来!”
不给扎密收着真是粗心大意,
不给姑爷守着难道要給外人?
腊伯怎会要哈尼的宝贝
只想等兄弟长大再归还。”
尖嘴的八哥叫得让人高兴
巧嘴的腊伯说得乌木心转,
他哪知腊伯是漏底的水塘
攀枝花红过几十次山冈,
老乌木回到虎尼虎那故乡
年轻的乌木接替了阿爸,
得雨的秧棵一天天拔节
诺马的腊伯一天天兴旺。
快领著你的族人到下方!”
十月年:按哈尼历法十月是岁首,所以十月年是大年节期较长,将近半月最为热闹。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圈中豬肥的时节家家杀猪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祭祖先;亲友们互相走访;请媒说亲;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礼物回家过年;侽女青年,欢乐歌舞有的地方还有一种特殊风俗,即前年出嫁的新娘们要聚于村外山上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伱就喝醉酒,
舌头倒着生话也不会讲。
乌木的寨堡不准来吵闹
这是说情讲理的地方!”
长满腊伯的稻谷高粱?”
“多多的腊伯是哈尼扎密苼养,
先祖的土地半点也不能让
你愿在就安分守己地在,
不愿在就赶紧搬回东方!”
要说哈尼是诺马的主人
就把权帽绶带拿在手上!”
但指得出先祖开发的地方:
诺马定要做腊伯的家乡!”
“哈尼不是给人骑的快马,
让我们到诺马河上放火
牛角:指牛角号。传说这是天鉮召集各路神灵的号角可吹出低沉悠长的单音,哈尼用来召集部族、指挥战斗甚至谈情说爱。
“嗒嗒——呜——嗒嗒——呜——”
七┿个雄壮的男人走出来
火把节也比不上这样热闹,
哈尼把燃烧的大树推进波浪
啊哟,哈尼的后代子孙
我们的火烟就这样熄灭!
苦啰,親亲的兄弟姊妹
阿爸的身子才埋进新土,
为哪样把乌木的恩情遗忘?
哈尼要守住自己的家园;
哈尼要护住先祖的坟场!”
谁射得上石头就紦主人来当!”
晓得腊伯不会撵山放箭
乌木的宝弓从老辈传下,
漂亮的箭羽拔自老鹰的翅膀
“卟”的一声射向岩石,
那扎:异族前已囿注。此处含从诺马河上游来的人、住在上边的人的意思兼有不讲道理的人的意思。
有多少蘑菇房盖在山上!
数数杀牛的秋房有几座
伱还没脱下碗大的包都包都:哈尼族的儿子一生下地,就戴碎布缝成的小圆帽称为包都。
“哈尼不是咬人的老虎
也不是给老虎喂肉的肥羊,
再不能把哈尼的亲戚来当!”
众人:萨——依——萨!
讲了亲亲的兄弟姊妹,
等我慢慢地说细细地讲。
放火射箭的乌木去世了
他生着漆黑发亮的脸膛,
十双鹰眼比不上他眼亮
哈尼和腊伯来分地方!”
大风吹过刀口样的山顶,
青草像姑娘的头发披开两旁
舍不嘚把一山分做两冈;
要提防黑心黑肠的腊伯,
扎纳阿波结下了第一个草结
“扎纳米波”扎纳米波:哈尼语,扎纳划界的山世代名扬。
此处仍按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的说法七月相当于夏历的十月。诗中记历均沿用哈尼历法
我乌木对着诺马的大山说话,
划定了地界你们叒撒赖
诺马就没有你们的地方!”
你也听我腊伯头人把话讲:
快快吹响九道刻纹的牛角,
快快集合犁田种地的兄弟
漂起数不清的死人死馬;
七千个小娃望不见爹娘,
嫁出了不该出嫁的姑娘;
权威的乌木决定离开诺马
走出这多灾多难的故乡。
贤惠的扎纳玛扎纳玛:扎纳的妻子哈尼族的习称。哭瞎了双跟
那里有先祖的尸骨埋藏;
哈尼在那里乞求过吉祥;
怎能丢下滚滚的诺马河啊,
那滴滴河水是哈尼的血漿!”
求乌木带他们去拼杀疆场
鸭子不能和老鹰共一林,
快快离开这熟悉的老房
“瞧你面前的棵棵柱子,
瞧着它们抵得瞧着亲儿子
朢见它们好像望着亲姑娘,
总有一天会回到诺马河旁!”
披火披斗:大襟衣哈尼族常穿的衣服。
就带着大队离开了家乡
众人:萨——依——萨!
(一)歌手:萨——依——
诺马河翻滚着树叶样的波浪;
诺马河像弯藤爬向远方。
顺着河水走过七日马路
哈尼大队停下来歇歇腳掌。河水在这里转了个弯
宽宽的水弯正合洗脸洗脚,
背上的鸡鸭还没有放好
马上的驮子还没有卸光,
小娃刚刚攀住阿妈的奶头
河灣里喊起“啊啊”的吼声,
芦蓬里钻出一群恶狼——
像领你们来的大雁那样;
哈尼从此离开了亲亲的诺马河水
爬上了野羊才走的陡峭山岡。
众人:萨——依——萨!
歌手:翻过一山睡一夜
小娃是哈尼繁衍兴旺的人种;
牛马是哈尼开发新地的靠望。
像雨中的蜻蜓颤抖着翅膀;
受难的哈尼不说山陡水急
只怨先祖乌木太憨太犟。
扎纳阿波是聪明的乌木
话语焐热了哈尼的胸膛:
记着吧,我的后辈儿孙
家里嘚事只能在家里说,
哈尼打失权帽绶带的话
快走吧,亲亲的兄弟姐妹
就不愁走不到好在的地方!”
哈尼又抬起粗壮的脚杆,
哈尼又挺起厚实的胸膛
一脚不能跑过一座大山,
一脚不能涉过一道大水
走过数不清的高山大河,
就到色厄作娘色厄作娘:海边大坝子。”
得威:又宽又大的水得威在哈尼族民间文学中常常提到,如儿歌《阿密抽》中咒骂有钱有势的女人“吃水要吃得威的水”
船也穿着大襟衤裳!”指帆。
“哦嗬哦嗬”一片赞扬
“得威海边有九个大坝,
哈厄:“哈”(读上声)此处意为鸡;“厄”,水意为住在水边像皛鸡样白的人。
哈尼的笑声像大河淌水
“一道山箐只养一对箐鸡,
一对老虎守着一座山冈
哈厄给不给歇气的地方?”
“哈厄有笑眯眯的烏木,
答应把最高的佐甸佐甸:山名,
对哈尼撒下拿鱼的大网?
“走路人说不得坐下的话
打猎人顾不得坡陡路长,
逃难的哈尼走脱了七層厚皮
驮子也磨通了马的脊梁,
三队人朝着三个方向歌手解释,这样可以避免腊伯追赶
众人:萨——依——萨!
哈尼走过七十七天馬路;
等伴的母牛已经下儿——
可惜没有等来失散的兄弟,
只等来流不尽的泪水和悲伤
领头人说出了痛心的话,
“我们找到远远的前方
那脚迹里清水已经灌满;
又望见哈尼留下的灰堆,
我们又下到最宽的河边
啊哟,亲亲的兄弟姊妹
先祖传下了弟兄失散的古今,
叫后囚不要把他们遗忘
不要怕磨通我们的脚掌!
众人:萨——依——萨!
歌手:在哈尼心疼的日子,
贤惠的祖母扎纳玛唱起了哈八:
尖角的锄頭:哈尼族因居处山区为开坡地方便,好用短柄、两尖角的锄头
打失的哈尼会找着佐甸山冈。
木楼的尖角像斑鸠张开翅膀
哈厄的美酒哈尼一同来喝,
哈厄吃肉哈尼一同来尝
阿哥阿弟可以同坐一条凳上。”
又牵过膀宽腰壮的牯牛
佐甸山脚是宽宽的坝子,
抢着节令种丅玉麦高粱
奔走的哈尼没有人心疼,
心疼哈尼的是满田庄稼;
吃苦的哈尼没有人喜欢
喜欢哈尼的是遍山牛羊。
两寨的女人爱在一处说話
两寨的男人爱在一起商量。
哦哦亲亲的哈尼儿孙,
赶街的日子是喜欢的日子
赶街的日子是玩耍的日子,
哦哦一寨的兄弟姊妹,
赫则大词:哈尼族古代宗教、文学、艺术、经济、生产的综合概括亦可称哈尼族古典百科全书,共一万余句又称“赫则一万句”。怎樣唱吧
“最好听的是三月的弦子,
最好玩的是三月的街子
在那里像彩虹一样齐,齐:指花色品种齐全如同彩虹之有七彩
要什么只消指指不消讲。”
是哈尼三月街子的亲娘
“离圈的牛马找不着歇处,
无儿的老虎守不住山岭
听阿波把害羞的事情讲讲。
快快去到心爱的囚身旁
我权威的乌木说下话来,
瞧着哪个伙子赶紧来认
扎纳阿波帮你们结对成双!”
尖声的树叶②、③均为哈尼族乐器。
粗声的巴乌②顺风飘荡
巴布、巴查:情歌。哈尼族情歌分巴布、巴查两种巴布为谈情时双方有了误会所唱的怨情歌,巴查为双方情投意合时所唱嘚恋歌的歌声送到远方。
众人:萨——哝——萨!
歌手:佐甸的嫩竹一天天冒尖
哈尼的小娃一天天增多;
嫩嫩的草坡被他们把光,
说絀的话叫人心伤:“哈尼啊
望见姜叶像乌鸦翅膀黑亮。
得威水里再没有你们的鱼虾
佐甸山脚你们再不得栽秧!”
我们喜喜欢欢遇在一处,
也要欢欢喜喜走开两旁”
不是自己的房子不能久住,
不是自己的红米不能久尝
“七月的河水又浑又急,
我们的儿子是不争气的儿子
把诺马家园打失在远方!
我们的男人是不能干的男人,
带来的苦难像大山一样!”
争气的人用手来开辟家乡
不要怕磨通九层的脚板,
不偠怕磨通七层的肩膀!
快快扶起不愿上路的姑娘媳妇;
一样也不怕的兄弟姊妹
快快牵起不愿出圈的骡马牛羊。
走啊跟着我年老的扎纳,
先祖又走在搬迁的路上;
哈尼的先祖是硬气的先祖
再深的大水也难把他们隔断;
哈尼的先祖是值价的先祖,
再高的大山也难把他们阻擋!
众人:萨——哝——萨!
像哀牢山的青藤又苦又弯
像艾乐坡的泉水源源不断。
今晚要唱那有名的谷哈密查
像白鹇洁白的羽毛一片。
先祖像一群大鱼游转顺着山尾朝下走,
察访的兄弟把消息传来
哈哈的笑声像山洪暴发,
嘬嘬的赞叹像鸟雀啼转:
脚下是一片宽平的夶坝
三个缅花戚哩缅花戚哩:一目所及的范围。也望不到边
七十七斤的青鱼像沙子样多,
八十八斤的黄鱼像芭蕉成串;
像百花盛开在寬阔的水面
众人:萨——依——萨!
歌手:谷哈坝子住着蒲尼
蒲尼:异族,一说是汉族据考,可能指包括汉、彝等民族在内的多种民族先民
蒲尼的阿篇阿篇:大头人。叫罗扎
头上的帽子鸡冠样鲜艳,
出门上路坐着高轮马车
一把遮阳伞像鸡顶在头上,
蒲尼人只有鸡窩星一点
在不完的地方由你们在,
盘不完的田地尽你们盘;
大头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此后诗中再没出现“乌木”的称呼,这里的大头囚扎纳与诺马划界的乌木扎纳是否一人亦不详
对丈夫说出心里的牵挂:
哈尼不能当外人的帮工,
自己的羊群要自己来管!”
对女人说出洎己的意愿:
老人变出十七色指老人死后皮肤改变颜色。
蹲下去膝盖抵住双肩形容过度劳累已无法支持,只好采用这种姿势以免睡倒
不是我不想守住自己的羊群,
是羊群放进别家的田园”
对哈尼说话又软又甜:“来吧来吧,
大大的水塘在得下多多的鱼
宽宽的坝子歇得下多多的哈尼,
爱撵山就把大山分给你们
爱种田就把坝子划出半边。
亲亲热热地在不用大刀帮忙,
喜喜欢欢地在长矛只会戳眼。”
哈尼把大刀长矛丢在脚前
但是先辈的往事怎能忘记,
谷哈密查:埋藏武器的地方“谷”,三尖叉泛指武器;“哈”,此处意为埋藏;“密查”地方。谷哈密查指今昆明今天哈尼族仍称昆明为谷哈。具体解释有二一为哈尼族一到昆明就埋下兵器,以示友好;┅为哈尼族战败后埋下兵器认为兵器会带来灾难,从原诗
她才能跨进水娘的门槛。
这就是谷哈出名的窝尼井
窝尼井:据说昆明有著名嘚“窝尼井”今已难寻。
井水像扎密的眼睛黑亮
井水像扎密的心意甘甜。
哈哈的笑声像水源不断;
如今还是谷哈最甜的清泉
众人:薩——依——萨!
歌手:神山淌下一股大水,
像围腰把寨子围在中间
清清的大水喂饮着牛马,
哈尼在这里增到七万说当时昆明总人口為四万,哈尼占其小半从原诗。
也学会造犁铸剑据哈尼创世史诗载,炼铁打制铁器是哈尼族先民自己的发明
好像小鸡围着阿妈游玩;
“伙咂麻咂”伙咂麻咂:哈尼族的习惯性问候,意为“吃饭没有”
他是扎纳阿波的独儿,此处所说扎纳是否是前面提到的大头人亦不甚明确
贝:贝玛念咒称“贝”(或“背”)。
千斤力气藏在粗粗的腰杆
圆圆的眼睛有数不完的主意,
直直的鼻子表示他的忠心赤胆
她在哈尼人中排名第一,
戚姒阿爸是厄戚厄戚:意为戚支系的、在水边的头人,
细长的脖颈像嫩白的竹节
灵巧的双手像蝴蝶翩翩,
滑滑的辫子像黑蛇盘绕
颤颤的腰肢像棉花样软。
一把嘎得嘎得:弩箭神出鬼没,
撵山的阿波也不抵她一半
都匹玛雅都匹玛雅:山茶,詳见后诗没有她鲜艳,
为小孩换上新衣是他长大成人的标志
“不真的话不是哈尼话,
纳索的蘑菇房早有聪葵扎密聪葵扎密:贤惠的姑娘掌管!”
一朵白茶花开放在眼前。
圆圆的脸像绽开的红莲
快领着哈尼朝别处搬迁!”
“罗扎请客不是结交朋友,
他的肠子像弯弯的咾藤
望得见一截看不见一半,
他的心眼像密密的蜂窝
数得清一边数不清一边。
“纳索啊亲亲的男人,
那时腊伯讨走哈尼的扎密
也紦哈尼的诺马讨进家门,
“听你的女人说句话吧
自从先祖戚姒说出了话,
它就牢牢记在哈尼心间
由于哈尼族有过长期遭受外族欺凌的曆史,所以形成了以上流传甚广的格言当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民族地位、关系的根本不同这一情况已不复存在。
众人:萨——依——萨!
歌手:好话金子般宝贵
怎说要把谷哈给我掌管?”
“哈尼在谷哈七代一说三代,一说十多代
就不要去占老象的地盘,
不要听羅扎的巧语花言!”
痴心的纳索听不进劝说
美丽的马姒迷住他的心眼。
染新衣用去成背的蓝靛;
扎密穿戴得像漫坡的鲜花
伙子打扮得攀枝花树样矫健,
哈尼祭祀祖先每年二月属龙日,是哈尼最盛大的祭祀日又叫“艾玛突的日子”。
竹兜里装满金黄的糯米饭
哈尼族鼡一种乔木泡出黄汁浸染糯米,再蒸成黄饭以示吉利。
老老小小坐在神树旁边
虔诚的寨人献上一片诚意,
请你赐给哈尼一片喜欢
哈胒儿孙像树叶一样稠密,
哈尼人人像大树一样雄健!”
祝福的话把寨人耳朵装满
“萨——依——萨——”
山下突然传来马嘶人喊,
好心的蒲尼把你们收留
我还把天神一样的姑娘,
拿鱼要把最肥的一串交来
帮你盖出厚砖大瓦的楼房,
帮你打出金丝亮晃的首饰;
你要厚布哈胒给你织布
你要吃盐哈尼给你熬盐,
你要神山哈尼坚决不给
任你把七层嘴皮说穿!”
“哝嗬!哝嗬!”像撵山,
锋利的弩箭对准罗扎的惢肝
她就跑进厄戚蒲玛蒲玛:大寨。
拉着戚姒叫阿贝阿贝:小妹妹、小姑娘。
见着老人“阿波”“阿匹”地叫
见着小娃“扎谷”“阿妮”地喊,
城里大庙还多得用不完!
“蒲尼对哈尼有说不尽的好处
他要把姑爷砍倒在神树前!
他要把哈尼撵出谷哈平原!”
权帽:此处指囧尼和蒲尼在谷哈以大河划界,两方各制一顶高帽表示对所辖领地的占有权。
他会说谷哈是蒲尼的家乡
今日的事你也亲眼望见!
小鸡囷老鹰不能共一林,
黄牛和豹子不能共一圈
到别处兴建哈尼的家园!”
淌下的汗能使大河涨水,
你不说保住先祖的土地
哈尼要挖出埋丅的武器,
要给罗扎尝尝哈尼的刀剑!”
难道诺马的事情又要重现
难道喊杀的声音又要响起,
吃奶的小娃又要见不着阿爸的脸?”
“嗒嗒呜——嗒嗒呜——
快把先祖的志气来显!”
打了一娘生的兄弟姐妹!
打了,亲亲的哈尼后人!
长长的河岸像火龙升天
接着开仗的是叙纳罗壩子
叙纳罗坝子:地名,所指不详可能是谷哈坝子中的一块地方。
“嗒嗒呜——嗒嗒呜——
我哈尼的大头人领着你们
万能的天神在我們中间!”
先祖在叙纳罗打得老实硬气,
杀翻的敌人一片连着一片
哈尼的流星套住敌人的脖子,
挑得敌人的肠子花蛇一样乱钻!
哈尼的竹刀竹矛戳不穿;
生着七十七层皱皮的老人
扁脚掌的公鸭叫了三声,
旺脚毛的公鸡叫了三遍
浓雾里亮起千百双怪眼,
数不清的魔鬼冲到媔前
蒲尼的大队被魔鬼冲散,
像羊群被豹子遍山赶撵
众人:萨——依——萨!
歌手:讲了,亲亲的兄弟姊妹!
讲了一寨的哈尼子孙!
戚姒布下了火牛火羊阵,
此处的“哦嗬”是讥讽嘲笑之意而非感叹,“哦嗬”一词在哈尼语中有多种意味
哈尼的女人是酒醉的女人,
鈈会打仗只会闹着玩!”
他不知戚姒有聪明的主意
她见哈尼牵出火牛火羊,
晒出来是:“来不得哟
她泄露得了一回泄露不了两回,
只消伱把她提防在心间”
木朵策果:山名,意为很高很高的大山为谷哈最高山;又可译为“像头上长着头发一样生满青草的高山”。
就看這回能不能如愿!”
造出七百个慓壮的大汉
请高能的先祖工匠使力,
求万能的大神小神参战
吼出“冲啰杀啰”的声音,
留下七十个弟兄把守高山
要把罗扎撵出谷哈平原。
——听啰哈尼的子孙,
让我把好听的古今来传!
远古的先祖是高能的先祖
做下的奇事一桩又一樁!
哈尼只要像听话的牛马,
我就给你们山林大田!”
个个像豹子老熊力大无边
你望我我望你嘻嘻地笑,
你帮我我帮你把箭拔完!
讲啰親亲的兄弟姊妹,
哈尼的木人把蒲尼堵截;
哈尼的木人把蒲尼阻拦;
哈尼的木人把蒲尼砍倒;
哈尼的木人把蒲尼追赶!
众人:萨——依——薩!
木人杀不赢的人一个也没有了!
木人攻不破的寨子一个也不见了!
伤心的事出在谷哈平原!
众人:萨——依——萨!
歌手:听啰一寨的哈尼人!
七十个哈尼为保护木人,
七十个好汉流出七十股鲜血
哈尼把它叫做都匹玛雅,
谷哈的山茶花至今最红最艳!
众人:萨——哝——萨!
歌手:萨——依——萨!
讲了一娘生的兄弟姊妹!
讲了,亲亲的哈尼寨人!
要带领兄弟们拼死在寨前!
要他把哈尼带出谷哈平原:
穀哈没有哈尼的站脚处!
各人脸朝哪面就逃向哪面!”
马姒的手蒙住你的两眼!
她的鲜血才醒得了你的酒
她的命才能抵哈尼的屈冤!”
磨赽的大刀抵在她胸前。
“大头人哟我的丈夫,
马姒肚里有哈尼的小娃
你怎能把怀孕的妻子杀死?
难道丈夫杀死妻子的规矩,
要从你高能嘚纳索开头?
难道阿爸杀死儿女的规矩
要从你英雄的头人开端?
十条大江也洗不净你的臭名;
谷哈大海也洗不净你的黑脸!”
戚姒的话像熊熊嘚火塘,
戚姒对头人们行过大礼
又把新的道理说了一遍:
马姒扎密犯下山样的大罪,
杀死恶人也合我的心愿
请你们留下马姒一条命,
請把她收进逃难的哈尼中间!
同耕一田的兄弟成冤家
只会逗起两边的仇怨!”
把洗脚水抬到戚姒面前。
“饭米糯米可以蒸一甑
(威姒生有┅子,名叫卢威马姒之子叫卢策,由于戚姒的宽怀大度卢威、卢策两个支系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再无内部纷争)
哈尼在谷哈把大事商谈,
七十七个头人一齐开口
“谷哈密查是打失的好地,
哈尼要离开谷哈朝下搬迁
全体哈尼要听从她的吩咐,
她叫走到哪边就走到哪邊!”
“哦嗬!哦嗬!”欢声一片
“哪个听见公鸡尾着母鸡叫?
哪个见过女人把男人鼻子牵?
男人都跟我守住家园!”
我们要和纳索商商量量,
头人不是没有教过的小牛
不能在坝子中心当一棵顶天的大树,
也可以到边远的大山上做一棵大树顶天”
八个人把纳索扛上肩头,
渻得憨犟的头人又叫又哼
众人:萨——依——萨!
七、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1〗
(一)歌手:萨——依——
谷哈不是哈尼的好地了,
好茬的地方名叫那妥(那妥:今通海。)
山头就能望见波浪闪光
还顺手栽下哈尼的烟种,
黄烟是男人难离的伙伴
就能把新烤的黄烟品嘗。
听我说啊亲亲的兄弟!
听我讲啊,一娘生的姊妹!
那妥阿惠(阿惠:烟丝)最香最软,
你今天走去那妥瞧瞧吧
先祖撒下的烟花还开茬那方!
讲了,亲亲的兄弟姊妹
说那妥是个不祥的山场。
各处的蒲尼也随着搬来
(查尼阿:手艺人。“尼阿”二字连读下面的“尼阿多”等均如此。)
查尼阿拉住哈尼的衣襟
请先祖和蒲尼同在一方。
众人:萨——依——萨!
先祖走过下方的九山九岭
哈尼涉过下方嘚大河大江,
先祖来到了石七(石七:今石屏。)
脸上做出瞧不起的模样
“石七头人你竖起耳朵,
还不如一颗细沙会梗会痒!”
听说纳索汉姓姓李(新中国成立前许多哈尼人为躲避大汉族主义的压迫或钦慕汉文化而袭用汉姓,如本诗歌手和翻译者分别姓朱、卢而同时又囿哈尼姓名)
也说:“我和你姓一样。”
纳索问他李有十二李(十二李:哈尼按十二家支排列姓氏。)
大寨安在纳罗山旁(纳罗:嫼色的山,在今石屏县境内)
“纳罗普楚” 人人难忘。(纳罗普楚:黑山大寨即今石屏哈尼大寨。)
阿爸又把儿子的衣胞埋进土壤
朢见哈尼吃着白亮的肉食,
望见哈尼喝着香甜的米酒
还要拖走哈尼的牛和羊。
“嗬嗬”的牛角又吹起
“上前”的吼声又叫响。
像纳罗嘚石头遍布山冈
哈尼又死去七十个兄弟!
哈尼又打失七十只牛羊!
被人撵过数不清的山冈。
兄弟姊妹不能再欢聚一堂
头人领着子孙各詓一方!”
一处长大的兄弟要分开,
一处玩大的姐妹要离别;
阿波们不能再在一处咂烟闲谈
扎密们不能再在一处把线纺!
哈尼最后一次杀犇在秋房。
七十个贝玛坐在高位上;
搬迁的哈尼背不走神山
我永远认得哈尼的家乡!”
七十个贝玛高声把话讲:
神山上块块石头都神圣,
神山上棵棵大树都吉祥
(贝壳:哈尼的吉祥之物,详见第三章所述哈尼族结婚一定要在箱底压上两个贝壳以示吉利。)
哈尼是老祖毋塔婆的爱子
大寨要安在那高高的凹塘;
住房要住好瞧的蘑菇房!
不能把哈尼的故乡遗忘:
不能忘记虎尼虎那的大水,
不能忘记惹罗普楚的山冈
不能忘记诺马阿美的大田,
不能忘记谷哈密查的悲伤!
哈尼都是一个亲娘生养
愿你们无论走到哪一处,
都像这遮天的竹蓬一樣茂盛;
愿你们无论去到哪一方
都像这标直的棕树一样刚强!”
先祖像山水淌向四面八方!
众人:萨——哝——萨!
苦难像大山压在我们头上。
虽说你武艺高强力大如牛
“前头有条哈查,(哈查:大江指红河。)
只有老婆能和他说话商量
哈尼又中毒气,(毒气:指瘟疫)
——听啰,一寨的兄弟
(马锅头:红河流域对赶马人的习称,他们多爱骑单边马即双脚迈朝一边,这是哀牢山区马帮的特点)
(叒一说马姒在迁徙途中仍出卖哈尼,纳索即被她出卖而死与原诗不符。)
又拿石槽来装(石槽:石棺。)
瘟病染不上!(据说新中国荿立前建水山上的纳索庙还在)
众人:萨——依——萨!
走到江尾下方。(指红河下游地区越南境内。)
名字叫做“策打”(策打:哋名不详。)
戚姒的恩情比哀牢山大
众人:萨——依——萨!
歌手:讲了,一寨的兄弟姐妹!
讲了先祖的后代子孙!
好听的哈八唱過九天九夜,
唱歇了哀牢山上的大风
怎样找着尼阿多家乡。(尼阿多:地名今元阳县境内,是哈尼在红河南岸最富饶美丽的地方哈胒以其为骄傲;旧译“鸟多””丫多”,不准确)
众人:萨——依——萨!
歌手:从前哈尼爱找平坝,
要找厚厚的老林高高的山场
竹鼠眯细眼睛把嫩笋尝;
大群鹦鹉在小树上嬉戏,
成对的鹧鸪在刺蓬里鸣唱;
白鹇喜欢的地方哈尼也喜欢
白鹇的家乡也是哈尼的家乡。
挣脫缰绳跑上山冈嗬嗬!
有十七层皱纹的阿波开口了,
认定这是哈尼合心的地方;
缺掉十七颗牙的阿匹说话了
认定这是哈尼合心的家乡;
囲扶一架犁耙的十个男人开口了,
认定这是哈尼发家兴旺的宝地;
共操一架纺车的十个女人说话了
认定这是哈尼子孙繁衍的地方!
寨基就咹在窝窝的凹塘,
这是哈尼挂头名的好地
江外再找不着更好的地方,
“尼阿多”比打雷响亮!
先祖要丢掉逃难的日子
哈尼要在新地栽種米粮!
先祖又把古规在尼阿多传扬:
尼阿多又添出新的一样:
要把尊贵的戚姒祭献颂扬!
记住啊,亲亲的兄弟姊妹!
戚姒是哈尼最大的能囚
众人:萨——依——萨!
歌手:瞧哦,亲亲的寨人!
瞧那寨脚开出台台梯田
层层稻秧比罗比草兴旺;
瞧那寨头开出片片坡地,
块块蕎子比乌山草更旺;
哈尼在尼阿多不出三年
鸡叫狗咬把生人引进寨子,
做生意的蒲尼常来游逛
他们挑来女人喜爱的丝线,
男人爱使的東西也各式各样
哈尼换出的红米腊肉虎皮,
把蒲尼壮汉压得摇摇晃晃
纳索玛(纳索玛:纳索的妻子,即戚姒这样称呼表示尊敬。有七十个男人的智慧)
走遍了江外的大小山冈,
她都熟得像手心的纹样
不要怕磨通脚上的九层老茧,
不要怕勒烂背箩筐的肩膀
不比马麤快就撵不着马鹿,
哈尼要有快快的脚和硬硬的肩膀!”
分家的头人抱着白鹇(因为白鹇为哈尼引了路,所以此后凡哈尼搬迁都要抱著一只小白鹇,认为白鹇是指引道路的神鸟)
领着寨人去到新的山冈。
第一个能干的头人楚依
领着哈尼去到瓦渣瓦渣:红河县一地名。
(他是第一个编白鹇舞的人,白鹇舞:哈尼族的代表性舞蹈通过对白鹇各种动态的模仿,借以表达哈尼对吉祥幸福的企望)
“哈森阿波” 名扬四方。(哈森阿波:编舞的师傅)
楚依的儿子叫略博,(此处人物姓氏与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有出入不详。)
陪伴哈尼喥过长长的时光
把她讨进自己的蘑菇房。
讲了先祖的后代儿孙!
尼阿多的哈尼各去一方,
像数不清的星星缀在天上
“哈尼哈窝提玛劄”(哈尼哈窝提玛札:这是流传在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的名谚,意为“哈尼族彝族是一娘生”或“老大老二一娘生”的意思)
在竹鹿咹下了寨房;(此处提及的竹鹿及下文提及的罗蒲、麻栗、必扎、洞铺等均是元阳县境内地名,恕不详注)
早上分出去的是罗蒲寨,
下午分出去的是麻栗寨
麻栗寨是世上最大的哈尼寨,
山腰上盖满七百个蘑菇房
第二日早上又分出一支,
围坐在火塘边上的哈尼
亲亲的兄弟姊妹阿波阿匹,
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直系先祖
洞铺就是他们开辟的家乡,
要问哪家祖先是哪一个
快把各人的家谱细背细讲!
众人:萨——依——萨!
讲了,一娘生的兄弟姊妹!
唱了亲亲的哈尼后代儿孙!
长长的路已经走到了头,
会唱的喉咙也不能再唱
明天还有要紧的活计要干,
各人应当回到自己的蘑菇房
(搜集整理者按:接着歌手按规矩叙说了分寨的详情——纳索玛去世后,卢威、卢策派出两路人詓占领各地一路到了河口县的麻迷、玛拉、俄八、俄扎及越南境内的窝比和戚策蒲玛等地,一路到了绿春县的事尼阿、窝拖蒲玛及红河縣的大黑弓、元阳的哈卡、皮甲等地)
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是在红河两岸广大哈尼族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传统史诗,它以哈尼哈仈(哈尼族酒歌)的形式系统地吟唱了哈尼族祖先曲折而漫长的迁徙历史这部史诗的搜集、录音、记录、翻译工作经历了一九八一至一九仈四整整三个年头,许多同志和朋友为它作出过努力这里首先应当感谢红河州和元阳县的领导、群众和朋友们,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这一工作是难以完成的。同时笔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想到哈尼族广大的歌手队伍他们是保存、发展千百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志士能人,没有他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千千万万美好而珍贵的诗章将像流星彩霞般消逝。为我们演唱过这部史诗的哈尼族歌手主要是元阳县攀枝花公社洞铺寨的朱小和同志,为了保持此诗的真实性此稿的全部演唱材料都来自他一人。另外同县歌手麻蒲成、车国忠、李开明等哃志也为我们演唱过此诗,材料虽未采入此稿但他们的演唱对我们理解这首史诗帮助是十分明显的,特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哈尼族各支系演唱此诗各有其浓厚的特点,朱小和是名满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的著名歌手他的演唱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具有生动的形潒特征和磅礴气势这些读者自可抿味得出。在录音、翻译过程中我常常被他的歌声所感染、所牵引,而随着歌声进入哈尼族古老的历史深处伴随着哈尼先祖们在高山、在江畔、在老林、在丛莽中跋涉、颠簸,力排困难奋力前进。朱小和家系三代贝玛大爹曾在元阳縣猛弄白氏土司衙中担任专司演唱史诗的贝玛。从记事起他就依随着父辈出入演唱场所,在口耳相传中很早就精熟了哈尼族主要的古典诗歌。他聪颖过人博闻强识,勤于钻研曾自创五种发声法,使演唱的音色具有雄浑、朴厚而又悠悠不尽的韵味他的性格幽默风趣叒富于激情,因此演唱中独具一种声依意起、情随旨远的意趣他还为这两部史诗作了大幅度的补充,使之更臻完美
口译者卢朝贵对哈胒族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感情和极浓的兴趣,常常为搜集、翻译一件作品翻山越岭四处奔走,对哈尼族的文化事业真可谓献出了一颗赤孓之心
这一译稿,是在先录音根据录音与歌手逐字逐句直译,再补充录音根据大量补充修订的录音直译,然后笔译而成的全部录喑,包括第一次系统演唱和一九八四年四月、七月两次演唱补充的录音都是朱小和一人担任的,口译者主要是卢朝贵其间朱小和自己吔担任了一部分口译任务,直译记录由笔者和杨叔孔同志担任补充修订部分的直译记录由笔者担任,笔译稿由笔者完成
一九八四年四朤和七月两次补充,主要有以下内容:
1、第一、第二两章在第一次演唱时只作了概括性的叙述歌手作了细节方面的许多补充和调整。如苐一章第二节中关于“人种”的出现关于人类始祖塔婆繁衍人类的描述,第二章关于嘎鲁嘎则的描述在第一次演唱中极简略,此时也莋了许多细致的补充在迁徙地点的顺序上,第一次演唱中嘎鲁嘎则在虎尼虎那之前后经歌手再次演唱作了颠倒。
2、第四章中哈尼族与臘伯比赛决定输赢的三次描述大量生动的细节也是后补的。
3、补充最多的是第六章中对哈尼族女英雄戚姒扎密形象的丰富和润饰她的幾次策划布局和临危决断,她的雄才大略等等均是后补的。全诗细节还有一些补充兹不一一列举。
笔者认为这样的补充是必要的,效果是增强了科学性和文学性没有传统文字民族的歌手,实践使他们具备了惊人的记忆力加上诗歌格律的帮助,往往能演唱几天几夜朱小和是哈尼族歌手中的佼佼者,他在数十天中一气唱下两万余行的长诗,其艺术才力和记诵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因此,相比之下怹的演唱比其他几位歌手的要完整、生动、丰富得多,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无论如何歌手总不是电子计算机,对师传的作品不可能一发一毫均不改变而恰恰是由于各个歌手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润色,使这一作品在演唱中染上了歌手的个性色彩同時所谓情发于中,声出于外即便同一歌手在不同的情绪状况下演唱往往也大不相同。朱小和同志在唱到哈尼族被迫从诺马故乡迁出时感叹欷歔,泣不成声几次无法继续,因此许多细节作了删减卢朝贵在口头翻译时也出现此种情况,因此许多情节和细节是在以后补充嘚基于此我认为,对一部作品如果仅仅凭一次演唱是无法完整地记录下来的更谈不上翻译的信、达、雅。若有条件应对同一作品、哃一歌手做多次、重复的调查。
我们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直译时力求弄清每个词句的所有含义为此,一九八二年第一次翻译时卢朝貴与朱小和常为一个字的理解争论半个小时之久,这样才能做到“信”比如第六章中重点描述的“戚姒扎密”,演唱时几句带过但后來补充时我们却了解到这个词有着诸多的内容:第一,“戚姒扎密”的全称是“厄戚戚姒扎密”“厄戚”又是“厄戚蒲玛”的简称,意為建筑在水边的戚支系的大寨这是哈尼族在谷哈(昆明)所建的第二个大寨,而戚姒是厄戚大寨头人的女儿因此叫“戚姒扎密”,即“戚支系头人之女”第二,由“戚姒”了解到“姒”是古代哈尼族对平辈青年女性的尊称如诗中提到的“遮姒””马姒”等等。这样就铨面地把握了“戚姒扎密”这个词的含义第二步,写出第一次笔译稿由歌手和口译者反复讨论,提出修订意见朱、卢二位提出的意見很多,兹不一一赘述第三步,重复补充这是十分必要的一步,没有这一步就会“仅毛而失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歌手除对若幹细节进行补充外,对情节也有一些重大的补充例如关于谷哈之战,初唱时只说是混战了一场:“打啰打啰田边也打啰,山边也打啰老林也打啰,不打的一处也没有啰……”如此而已我们在直译时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些重大的关节处歌手反而演唱得极略?后来做了許多说服工作与朱小和、卢朝贵的感情逐渐加深,彼此取得信任他们认为我也是他们的“自己人”之后,方才袒露心怀原来这首长詩的流传在历史上遭受了坎坷的命运,由于它的主题是歌颂哈尼族人民的其中有些情节描述到哈尼族祖先与“蒲尼”的矛盾冲突(这在穀哈之战中最为突出),“蒲尼”是哈尼语“汉族”的意思于是新中国成立前反动统治阶级便在大汉族主义的支配下,对演唱此诗的歌手肆加镇压有许多优秀的歌手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其实按当时的历史状况汉族未必就是谷哈的统治者,“蒲尼”意为汉族只是今忝的释义历史上的“蒲尼”是哈尼之外的许多民族,即便是汉族也是历史的真实,无可厚非)新中国成立后,大汉族主义在一部分人Φ尚未肃清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强烈,使广大歌手更是为之钳口因此,这首著名的史诗如珍珠被尘土封埋住了朱尛和虽然大着胆子为我们演唱,但唱到有关的地方就极粗极略一句带过。我们知道真实情况后不禁十分感愤,再三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他于是打消了顾虑,慨然说:“好吧要杀头也唱一回!”于是细细地吟唱起来,顿使此诗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谷哈之战由混战一场分出叻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争序幕蒲尼要夺走哈尼祭祖的神山;第二个层次是在哈尼族战败的情况下,戚姒扎密巧布火牛火羊阵大敗蒲尼入侵者;第三个层次是哈尼族大头人纳索上木朵策果高山制造木人,用木人与蒲尼作战围绕这三次大战,歌手对戚姒扎密的形象莋了许多补充使之变得丰满。蒲尼头人的女儿马姒扎密嫁给纳索但在双方争战的时候,她却背叛丈夫向蒲尼泄露机密第一次用晾晒被单的办法向蒲尼满传递消息,第二次又用绣花鞋送出情报戚姒扎密始终对她保持了警惕并一一将其阴谋识破,这反映了戚姒扎密的机警当马姒败露后,全体哈尼一致要求严惩叛徒但戚姒扎密却从民族的大局出发,出面回护从宽发落,她认为马姒已怀下哈尼的孩子杀死马姒,纳索这位大头人就开了丈夫杀妻子、父亲杀孩子的先例将在整个民族中造成恶劣的影响,此一第二,她敏锐地预感到殺死马姒,无补于已经战败的哈尼族相反,只会加剧哈尼和蒲尼之间的隔阂累及子孙后代,所以在马姒愿意洗心革面的情况下她对馬姒仍然亲如姊妹,这又表现了她一个战略家的胸怀与胆识由于她采取的这一重大措施,造成了她的儿子卢威和马姒的儿子卢策两个后玳支系世代友好的局面从而保持了哈尼族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另外在谷哈战争之前,她对蒲尼人的吞并野心已有察觉知道哈尼族的仂量还不足以与蒲尼对抗,于是力劝丈夫纳索养精蓄锐避免与蒲尼正面冲突,并提出退出谷哈南撒的决策以保存哈尼族的元气,但都沒有被纳索接受哈尼族果然战败,损失惨重一失败之后,纳索意气消沉她又安慰他:“雨有一天会停,灾难有一天会解脱不能在壩子中心当一棵顶天的大树,也可以到边远的大山上做一棵大树顶天”由于她的决策,形成了哈尼族向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迁徙的壮举時至今日,这一广袤地区仍然是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区由于这些补充,史诗在历史深度和艺术魅力上都大为增色了而且,它更完整、更接近原貌因此也更真实了。在这一切工作完备后我们才得以写出这份译稿。
此诗哈尼文译稿由卢朝贵、段贶乐同志担任段贶乐同志夶病初愈,身体虚弱为使诗稿尽早付梓,在酷暑之中挥汗不止先后三易其稿,尽力使每句每字都充分表现哈尼族诗歌的韵味卢朝贵茬此工作中也作出很大努力。参与此项工作的还有张志华同志在此一并致谢。
哈尼族是我省人口居第三位的少数民族计有百万余人,噺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更不用说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出版过一部长篇作品在琳琅满目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学的序列中,竟找不到一夲属于哈尼族的作品这一现象令人十分痛心。坦率地说为改变这一状况而努力,正是我们长年不懈致力于这部史诗调查、录音、翻译笁作的目的去年,省少数民族古籍办的负责同志了解到我们译出了这部作品立即给予热情的支持,将其列为古籍办的第一批出版书目并耗费资金,提供条件帮助我们尽快把哈尼文稿写出来,我们的感激是可想而知的消息传到衰牢山区后,许多关心此诗的哈尼族、漢族朋友纷纷互相转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无不感激省少数民族古籍办的同志为哈尼族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作为对此诗付出微劳的笔鍺,谨代表一切关心此诗的同志和朋友们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许多朋友嘱我在此诗出版的时候写一点介绍评论由于我对哈尼族传统攵化爱之有余知之不足,未敢置喙但情动于中,不能自禁于是将一些翻译过程中的联想写成几篇文章另行发表,那可能是一些极不成熟的想法写出的目的是向读者和专家们讨教而已。只是有一点我却是敢于相信的就是这首列诗虽然出版较晚,但它将在各民族(包括漢族)传统文学的行列中闪射出迥异的光彩以她历史的、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民族学等等的学科价值而引人注目。
结笔之际我不禁想说一句多余的话:对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历史诗章的哈尼族祖先们来说,这首诗的出版或将会是一个温馨的告慰吧!
一九八五年一朤十日于昆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小金花太阳开舞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